论青少年犯罪心理

2024-07-25

论青少年犯罪心理(共8篇)

篇1:论青少年犯罪心理

论青少年犯罪心理

班级:心咨0932姓名:饶润彬、刘洋、王

摘要:

从犯罪主体来看,青少年犯罪逐渐向低龄化发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研究员杨守建说,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暴力文化影响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近几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危害社会的行为逐渐增多,其中,严重刑事案件明显增加,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比例已由1991年的1.3%上升到1999年的1.9%

在青少年犯罪人员当中,犯罪起因是因为临时起意的犯罪动机占到了41.6%,是因为冲动因素的占到了37.5%,其中单亲家庭占到了23.6%,有56%的青少年犯罪者玩过游戏机,39%的是受到游戏机里虚拟世界的影响。而在性犯罪中95%的犯罪人员观看过淫秽影碟或是黄色书籍……

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本身的素质。由于青少年犯罪人员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处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文化、社会、心理问题

随着当今社会传播媒体的空前发展,青少年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变化,见多识广,早熟、早知、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而在另一方面,青少年犯罪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的手段等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从各类信息分析得出,青少年犯罪以财产犯罪、暴力犯罪、性犯罪为其主要形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涉毒犯罪近年来逐渐增多。

从犯罪主体来看,青少年犯罪逐渐向低龄化发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研究员杨守建说,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暴力文化影响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近几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危害社会的行为逐渐增多,其中,严重刑事案件明显增加,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比例已由1991年的1.3%上升到1999年的1.9%。

再根据统计数据得之:我国每年会增加15万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其中会有3万人成为少年犯,这占到了我国犯罪总人数的 14%,其中25岁以下的犯罪人数占到了总犯罪人数的35%。

这些信息骇人听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明日国家建设的栋梁,是未来的希望,所以对青少年犯罪的心理进行分析对我们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有着重要的意义。

青少年心理特征有如下几点

1、心身发展--快速而不平衡:

在青春期到来时,青少年在躯体和心理方面呈现快速的发展态势,表现为身体急剧的变化。肌肉、骨骼等组织全面地生长,生殖系统的成熟,第二性征逐渐显露。随着身体的发育,青少年必须适应发展中的新自我,同时还必须适应别人对于他的新形象所表现出的反应。然而,由于身心方面的成长不一定能平衡发展。因此会产生不稳定的现象,在“幼稚”与“成熟”的尺度上会有大幅度的徘徊。

2、实现同一性2、1 实现自我的同一:青少年随着身体的变化和性成熟的过程,逐渐产生一些新的体验,也感到周围人对他们的新的反应。他们将力求发现自己现在的真实情况以及将来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伙伴的来往,新的社会关系的产生,也使他们扩大了自我活动、自我探索的空间。他们想要弄清世界是什么样子?社会又是什么等。在这种不断认识和探索中,使理想的我逐步接近现实的我,使自我意识达到积极的统一。

2、2 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发展:青少年早期的价值和道德标准主要来自父母,他们的自尊感基本上来自父母对他们的看法。当进入中学这个较广阔的世界以后,同伴群体的价值观,以及老师和成年人的评价日益重要。他们对原先的道德标准及自己的价值和能力都要做重新的评价,并试图把这些价值和评价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体系。

3、依恋关系的变化3、1 独立意识的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与家庭的联系逐渐疏远,对父母的权威产生怀疑,甚至发生反抗行为。他们要摆脱家长和其他成人的监护,摆脱由这些成年人规定的各种形式的束缚。由于价值标准受到同辈和社会的影响逐渐大于来自父母的影响,因此,当与父母发生冲突时,往往会出现“摆脱家庭束缚”的倾向。

3、2伙伴关系密切 : 同龄人、伙伴是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进入青春期,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展,青少年对家庭的依恋逐渐转向伙伴群体,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他们的言行,爱好、衣着打扮等相互影响。信任伙伴胜过信任家长和老师。在伙伴关系中,同伴之间对共同问题的讨论及反面的经验提供了大量的解决问题的技术。

4、认知改变:

青春期由于形成运算的出现而使思维完善,他摆脱了儿童时期的单一的具体运算和简单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阶段。即已懂得试验、假说、推论这类形式化的思考,运用理论来推想因果关系,开始懂得处理复杂的信息或资料。他们学会自我批评,各个方面以成年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有能力听取他人意见,处理问题时能考虑更多的可能性,思维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

这些青少年独有的心理特征使得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更容易走上歧路,这是一段危险的心路历程,如果不加以倾心呵护这必然造成不可估价的价值,但是我们所担心的问题还是发生了,在我们身边不时会看到或是听到有关青少年走入犯罪道路的我们不敢相信的事实:

十五岁的小张刺死了同班同学十二岁的小李,事情的起因就是那么一件芝麻大的小事。上初中三年级的小杨同学伙同同伴抢劫一家商店在发生激烈争抢时当场被店老板用菜刀杀死,同类的事情 不胜枚举,这些事情再次提醒家长,学校,社会,关注青少年犯罪心理如燃眉之急,一刻也不能停留。据有关部门调查得出 :

在青少年犯罪人员当中,犯罪起因是因为临时起意的犯罪动机占到了41.6%,是因为冲动因素的占到了37.5%,其中单亲家庭占到了23.6%,有56%的青少年犯罪者玩过游戏机,39%的是受到游戏机里虚拟世界的影响。而在性犯罪中95%的犯罪人员观看过淫秽影碟或是黄色书籍……

青少年临时起意而犯罪

这与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密切相关他们根本就没有恶意,可以说这类犯罪行为是纯洁的犯罪,大部分是因为家长、老师引导、教育不够或是教育方式不科学引起的,这也与该类青少年的独特心理状况密切相关,可能他们的心理状况不同于一般同龄人,这就需要家长从小在心理上给于疏导,更多的关注于他们的内心世界及心理想法。

青少年因冲动而犯罪

这类少年的心理自制力肯定低于同龄少年,他们本身的心理状况也存在问题,父母就应该在平时的言谈举止中察觉出来,并征求心理咨询师的意见加以矫正,从小训练其心理素质,锻炼其心理自制力并言之其理。青少年犯罪人员其家庭背景为单亲或是分裂占到了一定比例

单亲家庭孩子所得到的爱是不协调的和不足的,青少年犯罪人员家庭状况普遍偏差,且多为畸形,有的家庭父母不和,有的父母离异,有的教育不当,管理不善。家庭环境和家长的言行、品行及教育方法,对青少年的心理、品德、爱好和思想的影响至关重要,这就需要父母更多的给予孩子关爱,了解并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且自身提高素质,科学的教养子女。

青少年犯罪人员接受低俗文化而犯罪

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于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而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在这一方面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思想,逐渐引领他们步入泥潭,这需要社会营造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以纯净他们的内心世界,从根源上预防犯罪心理的发生。其次,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因素还有以下几点

法制道德教育滞后近几年来,虽然在中小学设立了法律知识和品德教育课,等多种课程,但在力度上还有欠缺,在面上还有死角。青少年自身更是不重视此方面的学习。因而,致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是非、荣辱、善恶观念……

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

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本身的素质。由于青少年犯罪人员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处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

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国内就业不足

找不到工作使无可事事的青少年有时间去违法犯罪。过早不入社会的生活促使青少年成熟的比较早,有些人在十五、六岁就具有了成年人的思维能力和生活要求。他们成熟之后,在生活上就有了独立的愿望。他们容易经常“自我设计”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周围的人尊重他、理解他,希望自己成为对、对家庭有用的人。就业除经济意义之外,还反映出他们一种精神方面的需要。这个问题一旦得不到解决,他们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生活的困难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到自己正当权利没有得到正当保障,产生反抗心理。

政府、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存在某些问题,这一点对青少年犯罪起到催化作用。有些地区的政法机关对犯罪活动打击不力,许多重特大案件长期不能破案,或虽已破案,由于案件久拖不决,失去应有的现实意义,起不到震慑犯罪的作用。有的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立案不查或久拖不决给那些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一种侥幸心理,以为可以逃脱的制裁,以至于使其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能自拔。有的公安机关办案人员为了某些经济利益或达到某些领导下达的抓人指标,该从轻的不从轻、不该拘留的也拘留了。还有的劳改、劳教场所管理不善,不力,使他们在服刑或管教期间不仅没有受到改恶从善的教育,反而彼此了不少犯罪的经验,有的甚至在释放途中就继续作案。

社会的原因

整个社会没有形成一种关心爱护青少年、制止青少年犯罪,挽救失足青少年的好风气,很多人不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去理解其思想行为的表现,以一种大压小的态度对待青少年,或者视青少年为弱者,作为欺负和利用的对象。对失足青少年更是采取了歧视的态度,甚至不愿给其从新做人的机会,在就业、入学方面设置了重重障碍,使失足青少年再度滑向犯罪的边缘 如何更好地预防和防止青少年犯罪,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狠抓文化教育

利用马列等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加以灌输,从思想上给以扼止犯罪动机。

2、纯净社会氛围

包括文化氛围,关爱青少年的的社会氛围

3、学校开设心理课程,设立心理咨询所,针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给予专业解决,学校还应加强法制教育,使青少年在安定的生活、学习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

4、家庭教育是其中最为之关键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要从家庭抓起。

参考文献:

【1】刘戬《法律与生活》2003年3月上半月(总第233期)——《透视青少年犯罪~构筑预防三工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条和第五条(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4】王湛(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日报》2003年12月24日,《预防青少年犯罪要内外并举》

篇2:论青少年犯罪心理

随着现如今社会网络传媒的空前发展,青少年的成熟年龄越来越低了,见识多,早熟,接触的新事物对他们的冲击也越来越大。所以现在的青少年犯罪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变化。青少年本应该是天真无邪,但是一件件骇人听闻的犯罪案例给我们敲醒了警钟。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成因的分析,提出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

首先,由于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一个人的心智逐渐成熟时期,但是在这个时期青少年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往往容易受外力影响,往往很容易走上歧途。而且青少年自控能力比较差,常意气用事,逞强好事,所以犯罪也带有一定的疯狂性和突发性。这种特性也决定了青少年的犯罪动机往往很简单,目的单一。现在的青少年往往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犯罪心理具有报复性。青少年虽然年少无知,但是同样渴望人格上的独立和自主,能够获得平等的权利和尊重,不愿受管束,这种渴望随着年龄额增长而越来越强烈。

再次,犯罪手段的趋于成人化、暴力化和智能化。在一些青少年犯罪案例中可,从缴获的作案工具、枪支以及犯罪的过程看,很多青少年犯罪以及与成人犯罪没什么区别了。他们很多模仿电影中的某个情节,现在科技的发展,为这些青少年提供了方便。而且的青少年犯罪手段是非常残忍的,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暴力,这与一些暴力电影是有一些关联的。

最后,从犯罪形式上来看,青少年作案具有连续性和犯罪结合的耦合性。青少年通常在初次作案得手之后,侥幸的心理增强,会连续作案。而且青少年作案团伙一般是临时性的,一哄而起,一啪两散。

据社会调查,青少年案犯家庭状况普遍偏差,且多为畸形,有的家庭父母不和,有的父母离异,有的教育不当,管理不善。家庭环境和家长的言行、品行及教育方法,对青少年的心理、品德、爱好和思想的影响至关重要。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腐朽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受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在现如今网络发达的时代,各种凶杀暴力、淫秽色情及不健康的内容正在污染者青少年的身心等等诸多因素都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因素。

如何对青少年犯罪及时的预防和防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从国家和社会方面来说,加强保护青少年的立法工作,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健康的生长环境,防止青少年沾染不良习惯,依法严厉打击教唆、引诱和胁迫青少年犯罪的犯罪活动。对那些明显犯罪倾向或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采取帮助、教育、挽救措施。对青少年犯罪应改从轻处理,重点进行思想教育,劳动改造。

从学校方面来说,对学生除加强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学校还应加强法制教育,使青少年在安定的生活、学习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篇3: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影响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按每周三次40分钟以上的活动时间标准,分别选择了150名初中二年级学生,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站和文献检索系统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和论文,参考了有关书籍,完成对本文框架体系的设计。

1.2.2 问卷调查法

本文参考了有权威的心理测验量表,根据相关问题制定了问卷。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60份,回收率为86.7%。其中有效问卷245份,有效回收率为81.7%,包括活动组120份,非活动组125份。

1.2.3 比较法

对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

1.2.4 数理统计法

本文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了整理,通过EXCEL软件作为分类汇总,然后对所得数据运用SPSS进行了分析与检验。

2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

2.1 情感特征

青少年犯罪人在情感方面缺少了社会性情感,在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方面常常是歪曲的。青少年犯罪人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易发生嫉妒、愤怒等情绪,当面对不顺心的事情时,难以压抑自己的情绪,导致攻击行为。青春期时期,青少年渴望自尊,但是由于自己的学习状况及不良人际关系导致的外界消极评价,就在青少年心里产生了自卑感。自尊和自卑并存,会导致心态不平衡,使得青少年很容易选择暴力行为来充当发泄手段。

2.2 意志特征

犯罪青少年在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两极性,即在正确方向上意志力薄弱,而在错误方向上畸形发展。犯罪青少年在接受正面教育,克服来自内部或外部的不良因素影响,改变自己的缺点、错误方面,自制力薄弱。他们经受不住不良刺激的诱惑,而且不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和欲望,所以,一旦犯罪,就难以自拔,很难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气。相反,他们在犯罪行为方面却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意志品质,自觉性及犯罪毅力越来越强,极有可能发展成惯犯。

3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根源

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因,也有内因,但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青少年自身所特有的逆反心理、闭锁心理、归属心理和模仿心理等主体心理因素中的不利成分,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心理根源。

3.1 逆反心理的影响

逆反心理是一种抵触、不顺从的心理状态,是个体在某种条件下产生的一种与正常情况不同的逆向反应和强烈的抵触情绪,并导致当事人负向要求和行为的心理倾向[13]。逆反心理是对抗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是指个人存在着一种趋向自主并摆脱外部控制的倾向[15]。《心理学大辞典》的解释基本上把它的本质属性揭示了出来,是比较规范的: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12]。很多青少年从小就接受着传统教育的影响,要求对家长、教师的吩咐要绝对服从,但是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他们的逆向思维、多面思维和发散思维都日渐成熟,已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和严格的控制,青少年需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展示自我个性,所以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常以批评、审视的眼光看待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显得任性而不耐烦,表现出抵触倾向、对立情绪和较明显的叛逆性特征。这种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使其遵守社会规范的意识比较薄弱,从而影响其品德社会化的正常发展。

3.2 闭锁心理的影响

有些孩子到青春期后,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态度和方式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改变,往往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轻易向外界展露心扉,原本开朗的性格逐渐变得孤僻,对父母的态度显得十分冷淡,这是孩子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的正常心理反应,心理学上称之为“青春期闭锁心理”,是“闭锁原则”的一种具体表现。“闭锁原则”在社会心理学中是指一种因几个对象共同包围着一个空间,而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的知觉组织心理倾向。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往往把自己和几个好友感知成一个整体,并减少了和别人的交往,如同在自己的心灵和外界之间建立了一座壁垒,这不仅造成从外界获取信息量的减少,而且也使自己的交际能力下降,很容易造成孤僻心理。青少年时期特有的闭锁心理,使其与成人缺乏心理和思想上的沟通,不利于成人了解他们的思想倾向,及时进行品德教育,因而,当青少年们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老师很难发现并及时纠正,这样很容易走上犯罪之路。

3.3 归属心理的影响

归属心理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愿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群体的心理状态,这群体包括家庭、朋友、单位、阶级、民族、国家等。归属心理表现在人们的个体行为对群体目标利益所具有的信赖性、依从性乃至服从性上,人们会以这个群体为准则,进行自己的活动、认识和评价,自觉地维护该群体的利益,并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发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等。青少年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性格内向等原因,在班级中没有同伴和相应的地位或者没有被注意和接纳,其归属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有可能到校外或其他团体中寻求和满足这种内心需求,得到心理补偿,因而极易加入不良团体乃至犯罪。

3.4 模仿心理的影响

模仿是有意或无意仿效他人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对方相似。模仿一词最早出现在贝告德所写的《构理与政治》一书中。心理学上把“模仿”解释为“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从而自觉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一致”[18]。经米勒多拉德、班杜拉及其他许多学者研究表明,模仿性行为不是先天的,而是习得性的。模仿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青春期时期特有的心理使得青少年喜欢模仿他们心中偶像、英雄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样就会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这段时期,青少年接纳新事物能力很强,学习社会模范的感人事迹,为社会作贡献;一方面,很容易学习一些不健康的知识,模仿犯罪的行为,奉行极端的“英雄主义”。

4 结果与分析

4.1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我们从表1中可以看到青少年对涉及逆反心理、闭塞心理、归属心理、模仿心理这几方面的问题反应很强烈,有的都高达87.2%,说明在青少年的此年龄段,这些心理是很普遍的,我们要正确面对它,引导它,使之朝着对青少年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非活动组和活动组这两组对同一个问题的反应度有一定的差异,非活动组在心理问题上的百分比要高于活动组。我们从表2中可以看到方差齐性检验结果,F值为0.779,显著性概率为p﹥0.05,因此结论是两组方差具有齐性。选取Equal variances assumed(等方差假定)一行的计算结果,其中t=4.535,df(自由度)=24,Sig.(2-tailed)=0.000﹤0.05,表明:在心理问题上非活动组和活动组这两组之间存在差异,即活动组低于非活动组,也就是说体育运动在影响青少年犯罪心理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4.2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指具有一种积极适应与发展的心理状态。根据身心交互作用理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6]。体育运动是保证身体健康的一个有力的措施,所以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

4.2.1 体育运动能促进青少年社会交往,扩展他们的归属团体,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排除孤独感

当今城市化进程和大都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越来越缺乏情感方面的交往,人际关系趋向于淡漠化,当今家庭又大多都是一个孩子,故青少年交际的圈子很小,而体育运动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活动、交际的平台。体育运动是一种极富感情色彩的高尚运动,它是高级情感的产物,又是人类高级情感的发生器,它丰富着人类情感宝库[7]。青少年们通过体育运动认识、结交新朋友,扩大了交际圈子,情感倾诉的团体就得到了扩大,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团体,这样就会使他们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不会全是受到那种颓废、龌龊的思想冲击,而是大多是那种积极向上、不断奋进的优秀思想,这就会给青少年心理带来益处。

4.2.2 体育运动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宣泄,疏导“逆反心理”

很多青少年逆反心理比较明显,对待家长、教师以及身边的很多事物都看不顺眼,心理比较烦躁,有冲动、叛逆、暴力的倾向。这段时期,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宣泄平台,他们极有可能会出现打架、斗殴等违纪行为,甚至会跟着社会的不法分子从事违法犯罪行为。而体育运动给了青少年一个合理的宣泄舞台。体育的最大价值就在于非理性的宣泄-身体中膨胀的欲望、冲动的宣泄[7]。比如,在足球场上,青少年可以疯狂地奔跑,把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中的烦恼、压力、紧张、人际矛盾等都可以转移到体育运动中以合理的形式宣泄出来。在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体育运动在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降低犯罪率方面,发挥了社会“安全阀”的作用,体育运动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宣泄不满情绪的舞台。

4.2.3 体育运动有利于纠正青少年“模仿心理”倾向,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在体育运动中,青少年感受到了乐趣,享受到了运动的愉悦,同时还通过媒体、书刊等多种媒介认识了很多著名球星、运动员,青少年会把这些球星、运动员作为自己崇拜的偶像,模仿他们的技术动作,青少年运动的热情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会防止青少年模仿其他不健康甚至违纪、犯罪的行为。

4.2.4 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青少年良好意志品质和塑造健康的心理

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过程中培养出来的[9]。体育运动的特点,使得体育运动与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青少年,他们的顽强性、自控能力、果断性和自信心都比较强,这样就会当面对不良思想和文化诱惑时,会保持一种很强的自控力,果断地划清界线。体育运动在培养意志品质的同时,还塑造了青少年愉悦、开朗、健康的心灵,使青少年不会闭锁在一个小团体中,而是大胆敞开心扉去和周围的同学、老师和家长交流,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心灵。

5 建议

1.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巩固体育教师心理教育的意识

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加强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建设,这是体育课堂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吸纳先进心理教育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和心理修养,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同时,体育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谈举止来影响和开导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生机、健康文明的课堂氛围。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影响着青少年心理的发展,一个素质修养很高的老师会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反之,则有可能给学生树立反面形象。

2.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健康心理教育

体育教学过程,不仅是帮助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过程,而且同时也是一个心理教育过程。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让青少年感受到体育的快乐和集体的温暖,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例如,在体育游戏中,通过制定规则,使青少年感受到每一个成员、每一个环节对于集体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中的每一个都融入到集体中去,从而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3.体育教师要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

在体育课堂上,老师要不断引进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变换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感。如果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他们就会对体育课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兴趣,极有可能从事一种冒险、违法行为。只有,让青少年的业余爱好集中于体育活动,这样才有可能降低他们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率。

摘要:本文针对当今青少年犯罪的形势,阐述了青少年犯罪的概念、心理特征、心理根源,然后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数据,研究分析了体育活动对犯罪心理的影响,最后对体育教学提出了几点有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建议。

篇4:论青少年犯罪心理

【关键词】青少年;违法犯罪;客观因素;心理特点;预防

1.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青春花季的少年,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可塑性最强的时候。如果不能抓紧时机促使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而是走向了反面,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归纳起来,少年时期的心理要素主要有以下特征:

1.1渴望独立的心理

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希望摆脱家庭和学校的束缚,独立自主,这种心理如果引导得当,孩子就会积极向上,心理健康。反之,则有可能与社会对立,与他人对立,最终走向犯罪。

1.2喜欢独立思考却又经验不足

少年人思维活跃,爱独立思考,由于经验有限,他们很容易颠倒是非、从而走上违法之路。

1.3情感强烈又不稳定

易激动、情感强烈是少年时期的又一心理特点。引导得当,他们就会见义勇为,公而忘私。引导不好,则可能轻举妄动,违法乱纪,还自以为是“英雄壮举”。

1.4逐渐成熟的性意识

青春期的性成熟必然使少年关注异性、爱慕异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不加强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并受到淫秽书画的不良影响,就可能在神秘感、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性犯罪行为。

2.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因素

青少年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青少年大脑中的反映,这种反映是通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琢磨、判断等过程来形成的。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归根到底也是客观存在的各种不良因素在犯罪主体的头脑中的反映,因此,探讨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就不能不分析与犯罪心理形成有关的存在于主体外的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2.1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是社会构成的基础。一个人的气质、性别、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是从童年开始的,都与他从小受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有关,人是在家庭生活中学会掌握社会的基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家庭的稳定和家庭的教育对青少年正常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主导作用。家庭暴力等因素极易使青少年产生反叛心理,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2学校环境

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也需要通过学校的教育来塑造。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依赖学校的教育功能。因为学校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阵地,也是培养青少年精神文明的场所,而且中学阶段还是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方面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具有正义感;而另一方面认识能力还不全面,评价事物、看待问题好走极端,情绪不稳定,不能正确对待、处理挫折等。这些矛盾是青少年的共性,是学校教育必须解决的课题。

2.3居住及工作环境

有些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既不是家庭也不是学校的原因,而是在周围邻居、工作场所中结交了坏朋友后才逐渐走上犯罪道路的,居住环境的好坏,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很大,尤其危险是,邻里中有教唆犯、惯犯、品行不良的人,他们常引诱邻里间道德观念不稳定,意志薄弱的青少年,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3.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心理表现

(1)逆反心理:抗拒社会道德和法律,偏要与成人们的规定、纪律对着干。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独立自主的心理日渐强烈,但其并不能达到独立自主,对老师家长的归劝根本听不进去,逐渐产生逆反心理。这种心理常常驱使少年自暴自弃甚至离家出走、流落街头、自杀、犯罪。

(2)从众心理:模仿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过程。在群体压力大,个人心理承受力小时,采取从众行为而获得安全感,青少年从众心理就是基于青少年同龄群体内相同的情感和相似的需要。

(3)义气心理:“为朋友赴汤蹈火,为哥们两肋插刀”的心态在少年犯罪中尤为多见。14到18周岁这一时期被犯罪心理学家称为“危险年龄”段,其危险性源于他们的情感具有极端不稳定性和强烈好胜,轻易偏激,冲动起来不计后果。这也是青少年中激情犯罪较多的原因。

(4)报复心理:青少年涉世不深,世界观尚未定型,是人格形式和发展的最要害的阶段,也是最轻易产生逆反心理。對社会,对人生的熟悉易表面化、直观化。青少年中思想不稳定、抵制力较弱、意志力差的人,可能成为违法犯罪的后备军,有的明明知道法律是威严的,而故意去犯罪。

4.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如何更好地预防和防止青少年犯罪,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4.1保护性预防

保护性预防是指国家或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以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 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应加强有关青少年保护的立法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防止青少年沾染不良习惯,禁止侵蚀青少年思想品德信息的传播;打击教唆、引诱、胁迫青少年犯罪的犯罪活动,这也是保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环节。

4.2堵塞性预防

堵塞性预防是指通过堵塞各方面工作的漏洞,减少和消除实施犯罪的条件,达到犯罪预防的措施。给学生普法,加强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4.3控制性预防

控制性预防是指各种针对有明显犯罪倾向或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人采取的帮助、教育、挽救措施。主要包括:成立帮教小组;送工读学校教育;加强少年法庭的工作;回访考察。

4.4改造性预防

改造性预防指政法机关以生产劳动为主要手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技术教育,使有违法犯罪的人改邪归正,成为遵纪守法的劳动者。在劳动改造时,应结合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与原因,要重点进行思想教育,以彻底从思想上使失足青少年得以改造,真正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劳动者。

4.5家庭教育是其中最为之关键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要从家庭抓起。有关部门可与青少年家庭签订防止犯罪的责任状,明确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巩固家庭这个堡垒。

【参考文献】

[1]犯罪心理学(修订本)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8.

[2]吴志刚著.青少年犯罪心理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5.

[3]博客中国网青少年犯罪高发.中央高层急谋对策,2004,8,27.

篇5:浅析青少年犯罪心理

青少年犯罪是指14周岁以上、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违法国家法律法规,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而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增长趋势,根据老师上课公布的90年代的数据,14至25周岁犯罪人数占总人口的34.67%,占犯罪人口的74%,而这一数字至今仍在不断增长;同时,青少年的犯罪性质不断恶化,手段也越来越多样,给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由此可见问题的严峻。

一、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原因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青少年犯罪率如此居高不下?我认为,可以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分析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原因:

(一)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观因素:

1.错误的人生观:犯罪青少年的认识水平较低,对许多人生问题愚昧无知,观念模糊,甚至到了颠倒是非的地步,这也是支配他们实施犯罪的最主要动因;

2.法治观念的欠缺:许多青少年由于认识水平低不懂法或没有守法意识而很容易实施一些触犯法律的行为;

3.不成熟的认知结构:体现在青少年对事物没有很好的认识和控制能力,容易受情绪影响实施犯罪行为;

4.情绪体验的原始性、低级性:很多青少年实施犯罪只是单纯的为了生理需要和感官刺激,缺少更高层次的追求;

5.情绪的易激动性和外露性:青少年无法很好地控制情绪,喜怒哀乐往往显露于外,容易不顾后果;

6.冒险性:青少年在不成熟的主观意志支配下容易出现盲目冒险的不良行为,许多青少年一开始犯罪就是处于冒险心理;

7.易受暗示性:青少年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容易接受他人教唆或暗示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二)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

1.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于生理发展产生的身心矛盾:青少年正处在人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身体各方面如体态、内分泌、第二性征等逐渐有了明显变化并趋向成熟,但此时他们的心智仍未完全成熟,于是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矛盾;

2.青少年自身心理冲突产生的矛盾:此时的青少年心理具有两重性,幼稚与成熟并存,理想与现实的碰撞等等导致青少年往往存在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一旦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就容易成为犯罪动因;

3.家庭、学校的影响:青少年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家庭和学校,一旦家庭和学校的环境出现问题,例如家庭破裂、学校教育不平等,都容易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4.社会的影响:青少年此时接触社会开始增多,但其认识和辨别能力无法应对社会上大量复杂的信息,同时也容易收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青少年犯罪预防

既然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了一个无法避免的严峻问题,我们就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预防或减少其发生。预防青少年犯罪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家庭预防:要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家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和睦稳定的家庭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应当注意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行为方式,一出现偏差立即纠正,将犯罪心理的产生扼杀在萌芽状态;

(二)学校预防: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尤其是所谓“差生”的管理,不应对他们有歧视或偏见;要注意纠正学生中出现的不正当行为,以教育引导的方式帮助他们消除内心的不良因素,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思想,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

篇6:如何防止青少年犯罪心理

1.青少年犯罪的问题主要是教育问题。针对犯罪青少年认识低下与是非颠倒的心理特点,应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并提高法制觉悟,以便进行分析治疗和行为矫正,使其重新做人。不应随便将少年犯投入监狱,处以刑罚,而应注重身心康复,进行再教育及人格再塑。

2.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进行治疗。针对那些有不良品质和犯罪心理先兆的青少年进行治疗时,特别要注意方式、方法,讲究治疗的心理效应,不要使其犯罪心理恶化,付诸实现。如果治疗的心理效应适得其反,就会使其自尊心受到挫伤,而自暴自弃、破罐破摔,造成他们对心理医生的厌恶感、对立情绪与反抗心理,从而拒绝治疗。

篇7:探索青少年犯罪的心理轨迹

青春花季的少年,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可塑性最强的时候。如果不能抓紧时机促使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而是走向了反面,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归纳起来,少年时期的心理要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渴望独立的心理。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希望摆脱家庭和学校的束缚,独立自主,这种心理如果引

导得当,孩子就会积极向上,心理健康。反之,则有可能与社会对立,与他人对立,最终走向犯罪。

2、喜欢独立思考却又经验不足。少年人思维活跃,爱独立思考,由于经验有限,他们很容易颠倒是非、从而走上违法之路。

3、情感强烈又不稳定。易激动、情感强烈是少年时期的又一心理特点。引导得当,他们就会见义勇为,公而忘私。引导不好,则可能轻举妄动,违法乱纪,还自以为是“英雄壮举”。

(四)、逐渐成熟的性意识。青春期的性成熟必然使少年关注异性、爱慕异性,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不加强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并受到淫秽书画的不良影响,就可能在神秘感、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性犯罪行为。

所以同学们应加强品德教育学习,在你们可塑性最强的时候“趁热打铁”,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那么,都有哪些心理驱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呢?经分析,以下五种心理现象在青少年犯罪中比较常见:

一是逆反心理:抗拒社会道德和法律,偏要与成人们的规定、纪律对着干。同学对老师家长的归劝“根本听不进去”,就是这种心理的表现。这种心理常常驱使少年自暴自弃甚至离家出走、流落街头、自杀、犯罪。

二是模仿心理:模仿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过程。一些武侠小说、言情影视片都有可能成为同学们模仿的对象。如果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可能受到不良影响而走向犯罪道路。

三是意气心理:“为朋友赴汤蹈火,为哥们两肋插刀”的心态在青少年犯罪中尤为多见。有时和人家打架,就是因为“那人打了我的一个哥们儿”等等案例,正是这种意气心理的反应。

四是报复心理:有个中学女生与男生发生冲突,男生给了她一巴掌。一气之下,她冲回家拿起菜刀,回到学校砍了那个男生两刀。强烈的报复心理使她失去了理智。

五是利己心理:这也是青少年犯罪中较常见的一种心态。尤其在独生子女犯罪中更为常见。不少独生子女备受娇宠,唯我独尊,占有欲十分强烈,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就会用犯罪的手段来获得所需之物。

二、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给孩子造成难以矫治的人格障碍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不正确的家教在青少年的心理形成人格障碍,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在行为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是父母不和,闹离异,经常吵架,秽语连嘴,在家乱摔东西,给青少年造成心理伤害;二是家庭经济差,平时很少给孩子零花钱,造成青少年去偷、抢;三是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子女的过错、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是打就是骂,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在这种“高压政策”下,孩子的心理畸形;四是父母行为不检点、不务正业,经常酗酒、赌博,严重影响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五是溺爱孩子,视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重视物质方面的满足,忽视了思想品德的教养,娇生惯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助长了子女的自私和奢侈;六是父母没有履行好法定的监护义务,不关心子女,任其发展,不闻不问。青少年在这种不良的家庭环境耳濡目睹,久而久之,使他们孤独、自卑、怨恨、狂妄,极易被坏人所利用,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1. 父母离异家庭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夫妻离异超过百万对。在父母离婚后,1/3的孩子在五年内感到压抑,缺少目标的抱负。父母离异子女常出现品行障碍问题。孩子的父母,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对这一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误认为这些出现品行障碍的孩子道德败坏,就放任自流,使这些孩子的心理与行为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环境,产生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倾向,部分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 好胜心理的扭曲和演变

好胜心理是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特点,也是他们奋发上进的内在动力。如果在这一时期给予健康的思想教育,就能使其向正确方向发展。当前,在放像厅、电视节目中,放映武打片甚多,他们分辨能力差,抵制能力弱,受封建“行帮”思想的影响,甘为哥们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常常为哥们去打架斗殴、抢劫、盗窃,甚至行凶杀人。他们视打架斗殴为“英雄”,视冒险亡命为“快乐”。将好胜心的满足,建立在暴力与他人的痛苦之上。这种好胜心的扭曲和演变,是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又一因素。

3. 性心理的扭曲与强化

他们对性有一种好奇心、神秘感和“尝试欲”。在人性

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下,少数青少年的性心理产生了扭曲,偷偷看黄色小说、色情报刊、黄色录像,甚至想模仿尝试其中的黄色情节,寻求剌激。这种扭曲心理的不断强化,一旦条件适宜,少数青少年会失去控制能力,实施攻击性的“性发泄”,走向了性犯罪。

4. 利已欲、消费早熟心理的恶性膨胀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的家长,不

对子女进行适当的教育,反而对子女过分娇惯、溺爱,使子女养成任性、自大、自私自利的不良性格。强烈追求个人吃喝玩乐往往会产生低收入高消费的矛盾,在心理上出现挫折感,为达到这种不正常心理的平衡,便走上偷、抢、骗的犯罪道路。

5. 道德水准失调,守法心理结构不健全

少数青少年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不畏法;没有建立健全的守法的心理结构,失去了起码的道德水准。人们厌恶的事,他们却赞美;人们赞美的事,他们却反对。如的人在失恋后,竟向女友脸上泼硫酸,认为是开玩笑;有的人认为持刀劫钱是小事一桩。这种心理道德水准的失调,导致了行为上的犯罪。

从几年来青少年犯罪背景材料的分析中,不难看出青少年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及性格特点,绝大多数与他们的家庭有关,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特征。

(一)过分宠溺的家庭

其子女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任性、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有这种性格的少年,一旦介入社会生活,很容易以自私的、任性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这类少年如父母是领导干部或大款之类的人物,则表现的更为突出。他们往往有恃无恐,称王称霸,经常纠集一班“小兄弟”在自己周围,旷课逃学、打架斗殴,甚至偷盗抢劫,吃喝嫖赌,无所不为,而学校和社会对这些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管教和打击不力无不与其家庭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二)简单粗暴的家庭

其子女最容易形成粗暴冷酷的性格。这种少年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时很容易发生粗暴的攻击行为,并由此导致违法犯罪。某市去年破获的两起流氓团伙斗殴案中,其成员不满18岁的占80.5%,这些人大都是处在父母文化低、工作不稳定,且性情暴烈的家庭里。他们常为一件小事拳脚相加,甚至大动干戈,用猎枪对射,用刀斧乱砍,其状血迹斑斑,惨不忍睹。

(三)父母形象不佳的家庭

由于父母行为不庄严、不检点,没有建立正常的权威形象,使得少年形成不良的性格而导致异常行为(包括违法犯罪)的发生。如某校一初二年级的学生,伙同他人多次盗窃某建筑工地装潢用的铝合金材料,并且公然放在家中再联系销赃给某废品收购站,其父不仅不及时制止和教育,反而将从其儿子身上搜出销赃得来未用尽的钱供自己喝酒赌博用。这类家庭父母的不良行为,很容易对孩子产生极坏的影响,导致这种家庭的子女犯罪率偏高。

(四)气氛异常的家庭家庭

气氛异常主要是由于夫妻不和、争吵或离异,以及一方早逝所引起。由于夫妻的关系冲突或异常,因而他们很少关心子女。同时,这种家庭中的儿童由于家庭的不安定,缺乏温暖,容易形成感情冷漠,烦躁、孤独怪僻的性格。此外,这种孩子极易流浪或徘徊在街头,有的在垃圾堆里掏摸,有的到商店摊柜上偷窃食物和东西,被人抓住忍受打骂而不愿归家,逐渐形成冷酷无情、玩世不恭的性格,这种性格特征在他们长大成人后极易成为惯犯或罪犯的心理基础。

(五)经济贫困的家庭

主要是指城市下岗职工和经济落后农村尚未脱贫的家庭。这些家庭父母无稳定收入,又无挣钱致富的技能,谋生艰难,小孩中途辍学的很多,若是家中还有一个病人则更是雪上加霜、债务累累。这类家庭很容易促使孩子很早涉足社会,外出打工。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和文化教育,他们中很多人误入犯罪群体中,男的青少年多半以行窃、诈骗为营生,女性青少年则以卖淫为“职业”,而且这些人违法犯罪的意识很浓厚,改造教育的难度很大,抓了放,放了抓,不思悔改,重操旧业,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

三、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 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父母的离异

青少年渴望得到母爱和父爱。父母离异时,必须对孩子加以引导,教育他们正确对待父母离异的客观事实。帮助孩子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同时,离异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份爱,要避免家庭阴影笼罩到孩子的身上,保证父母离异后子女的健康成长。

父母离异子女的心理健康应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重视,要认真对待,加强防范。

2. 要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卫生教育

要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们学习英雄人物,不要学“帮派义气”。组织他们收看一些健康向上的电影、录像、电视、书画、报刊,家长和教师必须注意榜样的作用,要给孩子和学生做出表率,要在耐心教育他们懂礼貌、守纪律、讲道德、讲文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 要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性教育

对青年(中学生)要讲性解剖、性心理及性行为的课程。让他们了解性科学,用科学的性知识保护自己的健康。引导他们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 积极开展道德、法制教育

应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提高他们明辨是非和抵制错误的能力,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要对青少年进行道德、理想教育,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青少年的健康教育要多方位、多渠道地进行。家庭是子女成长和接受启蒙教育的场所,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苛求、简单粗暴、歧视讥讽起不到教育的作用,也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激起逆反心理。因此,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启发、诱导、鼓励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社会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防止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教育部门、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要齐心协力。要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篇8:论青少年犯罪

刑法中规定的青少年犯罪是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人, 实施了依法应受刑法惩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青少年是社会的重要组成, 对社会的发展与未来有着重要影响。端正青少年思想, 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避免青少年误入歧途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 青少年犯罪呈现如下特定:1、大多为团伙犯罪。他们少则三五成群, 多则几十余人, 有的为同学关系, 有的因居住地近而结成, 进行一系列抢劫、盗窃、强奸等团伙犯罪。他们彼此之间需求相似, 有共同的目的, 一拍即合, 且心智不成熟, 煽动力强, 欠缺对未来的考虑, 盲目追求犯罪后短暂的快乐和快感。据某市不完全统计, 在30件青少年犯罪案件中, 结伙犯罪有21件, 占70%。对青少年来讲, 还处于身体发育时期, 对社会也缺乏认知和经验, 因此结伙能增加彼此胆量和势力, 在遇到阻碍时可以拿出以多欺少的勇气进行恐吓等, 减少作案阻力, 更易达到犯罪目的。他们之间拥有共鸣, 大多由于某种欲望无法得到满足, 不被承认和实现, 于是找到所谓志同道合者。2、犯罪年龄低龄化, 总数呈上升趋势, 文化程度不高。据相关数据统计, 14至18岁是青少年犯罪高发期年龄段, 本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培养, 却沦为阶下囚。他们中大多文化程度偏低, 初中以下文盲、半文盲占90%以上。没有接受过较好教育的熏陶, 不懂犯罪后果的严重性。过早被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又没有良好教育的及时挽救, 不懂法律无法判断事情轻重, 导致无法形成健全的人格, 走上犯罪道路。3、暴力成分明显, 多为激情犯罪。由于处于身体发育时期, 荷尔蒙激素分泌旺盛, 处事过于激动, 一旦被害者有反抗现象或是不从, 即用暴力手段解决, 或只是因为某件突发事情而突然起意, 在直接欲望的支配下犯罪。也有许多青少年受暴力网络游戏的影响, 为电子游戏中的暴力、色情等内容所痴迷上瘾, 产生了极端思想和心里上的兴奋感, 促使他们不计后果地使用暴力。这种手段对他们来说模式简单, 耗时少, 能快速达到目标。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浅析

青少年犯罪的形成是多种复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青少年的心里还是处于成熟的阶段, 使得青少年容易被自身的不成熟心里和外在诱因上的所影响。青少年心理结构的不成熟、不稳定性以及他们的社会阅历浅, 使他们对待事情容易冲动, 易受情绪的影响, 看待问题不全面, 容易被他人诱惑和欺骗。在他们面对比较困难的问题是, 青少年的思考和判断能力较弱, 容易为不正确的行为思想所误导, 而映射出不恰当的举动和想法。青少年独立人格不完善以及缺少经济上的独立性使其抵制诱惑相对低下, 青少年的分析、判断能力不成熟, 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使其对于辨别是非的判断出现错误。再加上由于青少年自身强烈的想要独立意识及被社会认可的急切心理, 容易发生冲动和不理性的行为, 常常在遇到问题时容易出现判断错误, 没有明辨是非, 而且一意孤行, 不知悔改, 最终导致犯罪。即使青少年能及时发觉行为的不妥和欠缺, 但由于他们的心理还未成熟, 容易被他人诱惑和误导, 往往在发现自己已经做错的情况下, 仍然意气用事, 将错就错, 最终导致走上犯罪的道路。另外, 大多青少年犯罪分子都是受了不良文化和西方腐朽没落思想的影响。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 更加速了这些暴力血腥、色情恐怖画面的传播, 扭曲青少年心理, 影响其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首先, 可以将预防青少年犯罪纳入工作考评中, 促使各地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健康培养青少年和预防犯罪工作, 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成效, 构建健全的组织结构, 完善工作制度, 发挥人才优势, 培养热心社会人士发展成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专业人士, 形成覆盖全地区的各式预防工作者强壮队伍。其次, 要对他们加强法制宣传,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素质, 可以不断弘扬雷锋精神等民族精神, 提倡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 形成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同时要教育他们远离色情、暴力、毒品等不良信息, 引导他们接触更多活动, 全面提升他们的德智体美和品味, 从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中感受社会阳光的一面。最后, 关键还在于家庭教育。若家庭能进行好的引导, 用亲情式的抚慰让他们走出心理障碍和误区, 针对问题进行循循善诱和做好榜样示范。许多实践基地开展一帮一, 多助一等形式的帮教活动, 使青少年走向正途, 痛改前非, 帮教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也同样能取得良好效果。

注释

11 未成年人保护[J].检察与审判, 2000 (8) .

22 赵秉志.刑法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9:12.

上一篇:观看《烈火英雄》的心得体会下一篇:阅览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