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自然美

2024-07-25

生命自然美(精选14篇)

篇1:生命自然美

生命 自然 美

早春的红杏

沾染着晶莹的露珠

各个含苞欲放,朝气蓬勃

不曾有人为她涂脂抹粉

但为何依旧美丽动人

那是自然的力量

造就了她的自然之美

生命的自然之美

初生的绿芽

享受着甘甜的雨露

丝娇气可人,青翠欲滴

不曾有人为她整理妆容

但为何依然清翠可爱

那是自然的神奇

显示她的平凡之美

翩飞的彩蝶

携带着鲜花的芳香

时时翩然起舞,无拘无束

不曾有人为她选购嫁衣

但为何始终惹人怜爱

那是自然的杰作

方显她的高雅之美

灿烂的天空

闪烁着奇妙的光彩

颗颗流光四溢,星光闪耀

不曾有人为她扑粉遮瑕

但为何一直光彩闪耀

那是自然的伟大

展示她的大气之美

… …

生命

因自然而诞生

更因自然而美丽

强加在自然美上的“美”

只不过是一种片面的

不切实际的美

惟有自然之美

才是真实,自然的

无所谓季节的变迁

无所谓时光的流逝

无所谓春去冬来,周而复始

无所谓……

但只追求生命的自然

篇2:生命自然美

突然感到了语言的贫乏,不在喧嚷,恋上了静静伫立在不起眼的角落,欣赏那轻轻的风过,柔弱的小树叶露新芽!未雨绸缪。泪珠却在纤尘精致的脸庞上滑下了痕迹。它对人类算得上是仁至义尽了,可人类还是得寸进尺、贪婪地向它索要更多的利益?故乡的天依然蔚蓝,故乡的海依然广阔,天的抚慰,海的拥抱,我如母亲一般的故乡,是我一生的避风港。

廊内的春风轻轻拂过,窗外的绿色流光异彩,我的视线不由又被你迷人的风采吸引,走近你,我的心顿时轻舞飞扬,那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柔美的翅膀间盈满了从田间飘逸过的野花的芳香,还盈满了如葡萄的溪流声。河水似乎有了伤痛,就很匆遽地流,粼粼闪闪,它日夜流淌着美丽抑或忧伤的故事。细浪轻轻腾起,湿津津地舔着天空舔着岸,有小鱼小虾蹦蹦跳跳,卵石好洁净。

夏风轻轻吹拂时,绿色向我扑面而来,山绿如碧,水清如镜,徜徉其中,你会感受到自然无尽的魅力。河堤上或花或黄的野花开遍了,一盏一盏如歌的灿烂!它们写出了生命的光辉与顽强。空闲间,我喜欢坐在窗台上,打开窗户,凉风无私地吹来,不管心中多少怨恨、惆怅都可以任它吹走,只留下心灵的蓝天,任思绪飞翔!

秋是金色的,孩子的梦,秋风吹来,树上的树叶飘落下来,划出力量美丽的弧线,飘飘零零,偶然间,有一只小松鼠从腿边遛,它是在人们前面体现了秋,那是,也别是一般滋味啊!天高云淡,人们不仅感叹:“秋天,来了”

冬雪慢慢飘落时,屋内外的灯火织着飘落的雪花,像一曲飘扬的音符,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你浮想联翩,冬是洁白无瑕的.,仿佛一个魔术师,把世界变成了童话世界,那片片雪花,像一只银色的蝴蝶,用自己的翅膀美丽的弧色装点着这个纯净的世界,而与它们有同样使命的,还有那小小的雪绒花,他用微小的身躯证明生命的力量。

篇3:敬畏自然尊重生命

生命是渺小的, 生命更是脆弱的。当我们洒泪为逝者哀悼的时候, 更应该思考灾难背后的问题。

但事实上, 对于这次引发重大人员伤亡的区域, 专家亦早有警示, “当地群众砍伐森林,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部分地区林线已退至分水岭附近, 如不采取果断措施, 地质环境将进一步恶化, 必将发生地质灾害”这份报告中如是总结, 最终一语成谶。

地质灾害频发, 虽然和今年特殊的气象、土壤条件有关, 但多少与人们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某种必然联系。

据《舟曲县志》记载, 舟曲山清水秀, 绿树环绕, 气候宜人, 曾被誉为“陇上小江南”。但是, 由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曾伤及舟曲, 加之近年来森林的过度采伐, 破坏了当地的自然植被, 突发的强降雨导致地表土层松动, 最终引发了这场大规模的泥石流。

据统计, 目前我国的环境承载力已近极限, 近四成的国土面临水土流失, 已成为洪灾泥石流频发的元凶。

“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逝者已矣, 我们应当从舟曲灾难的切肤之痛中汲取教训。

气候变暖、水土流失, 这些所谓的自然因素其实皆因人为所致。沙漠化、冰川萎缩, 反常的自然表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初夏飘雪、冰雹肆虐, 这样的极端天气也时有发生, 这一切都是大自然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回应。

事实上, 面对自然, 从古至今, 没有一个强大的王朝和民族不深怀敬畏之心。敬畏生命, 敬畏自然, 乃是文明世界的本能。

篇4:自然生命有权,社会生命有值

摘要:唯物主义者的可贵,当在承认现实,进而承认人是这现实的物质元素。先生八十年前为生命写下的文字,表达他对生命的悲悯和礼敬,这情怀超越时空,成为生命历史的依托。此文从先生的两“记念”(《記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以高中语文教材所录鲁迅作品为主)浅析其生命关怀。

关键词:自然生命 社会生命 生命礼敬

高中语文教科书收录鲁迅作品达25篇(组)之多,倘用一个主题归纳它们,愚意“生命关怀”四字堪当。而这生命,先生又分出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两级,前者体现生物的物质属性,后则生物的社会价值;启悟战士以斗争的智略,呼唤生命长存为社会的进化作更持久的奉献,并享受进化的福祉。

一、对自然生命的肯定与礼敬。

1. “人是生物,生命便是第一义……”(鲁迅《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

充分肯定人的生物性这一本源特征,生命才有了存在的依据和权利。臆想人超离生物,就会导致人的本质无着。将人神化就是将人虚幻化,这固然回避了承认人趋利避害、爱生恶死的根本欲求,显得堂皇,但逃避了真实人性的客观面对。其实人就是生物,“单照常识判断,便知道既是生物,第一要紧的自然是生命。因为生物之所以为生物,全在有这生命,否则失去了生物的意义”(鲁迅《我们现怎样做父亲》)。

2.自然生命之美

《记念刘和珍君》中“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和“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这些青春的生命彰显着良善与义勇;《为了忘却的记念》中“面貌很端正,颜色是黑黑的”白莽,有着“台州式的硬气……而且颇有点迂”的柔石和“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的冯铿女士……都显示了生命的奋进与执着。这些鲜活的生命是朴实的自然物,本应万分珍爱,尽享生存之欢欣,即便不能开出绚丽的花,也能尽其天年,展现独有的自然之美。然而,这些青春的生命却如流星永逝,放弃自然生命的权利,而试图升华出社会生命的价值,让先生“沉痛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为了忘却的记念》),只能去“深味这非人间浓黑的悲凉”,向逝者奉献“悲哀与尊敬”(《记念刘和珍君》)。

二、社会生命的价值

1.人的社会生命

人作为生物之一类,所以有别于其它生物,成为独特至上的类别,是因他有社会生命。人由自然生命到社会生命的提升,是生命形态的升华,是生命的群体职责和社会功能的角色体现。

人的社会生命需要人去担当时代使命,承受时势艰危,宏扬时代真理,推动时代进步。需要人有道义心、真理情和使命感。古有“舍生取义”之说,就是宣扬为了道义,人应舍弃自然生命的存在权利,而去实现社会生命的奉献价值。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人的社会生命被看得很重。历史长河里,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宁折不弯,铁肩担道的光辉范例不胜枚举。鲁迅先生当然充分认识到人的社会生命的价值,虽然他一再提醒不要轻易捐弃自然生命,但他对志士的精神和勇气是肯定的,这体现了他对社会生命的认同。

2.社会生命奉献的价值

人由自然生命升华为社会生命,就意味着他要为群体奉献,有时就难免牺牲,也就会具有一定的意义,带来一定的影响。人牺牲的用意,也就在于希望这个影响是巨大的,能促使社会改善一大步,前进一大步。希望通过自身的毁灭来换取众生的兴盛。有了这种信念,去舍身赴义,他就成了战士。鲁迅先生认为,战士的行为未必尽善尽美,但他们仍值得称颂。他说:“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战士和苍蝇》)这里看到先生对下劣者的鄙夷和对战士的肯定。

三、鲁迅生命观的人性辉光

1.人性的生死观

先生的著作里,“生命”“性命”“生存”“苟活”“生活”“死”“牺牲”“自杀”“屠杀”“虐杀”“诱杀”“暗杀”“枪杀”“死刑”等等词语极多,由此可见他所处的现实人生的惨淡,也看出他对生命的关注、崇敬和悲悯,让人敬服他作为一个孤独斗士的良知。他是生命的卫士,自觉竭力为生命维权,特别是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受奴役的生命维权。他关注生和死的生命状态,所以他的生命观也可称是他的生死观。而“鲁迅先生的生死观是人性的生死观。他对‘生死’的议论,无不为奴隶着想,为奴隶争取人权,争取生存、温饱和发展的自由。”(王得后《鲁迅与孔子》,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月)是的,深挚的人性关怀就是鲁迅生命观的特质,是先生珍重自然生命与崇敬社会生命相统一的生命意识,在那血雨腥风的时代,表现了难能可贵的生命礼敬。

2.生命的本质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人性地看待生命,才能认识生命的内涵,生命作为生物的存在方式,其自然属性是第一位的,是社会属性的基础。因而人首先得保有和善待自然生命,才能去谋求社会生命的价值。先生说:“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忽然想到(六)》)其中“生存”“温饱”是基础,次才是发展,前者体现自然生命的需求,后者体现社会生命的价值。它们都是先生主张极力维护的,任何有悖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敌手都要痛击。这样的意思先生多次谈到,如《北京通信》:“但倘若一定要问我青年应当向怎样的目标,那么,我只可以说出我为别人设计的话,就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有敢来阻碍这三事者,无论是谁,我们都反抗他,扑灭他!”只有这样,把人的自然生命放在首位来珍视,才能将敬重生命落到实处,由此可见先生的求实与深刻。

篇5:生命自然美作文

百年古树,仅为了一套新式家具,被强行剥夺了生存的权利。

古巴比伦的千年文明,楼兰古国文明,只被一抔黄土掩尽风流,淹没在一片沙海之中……

自从战国末期苟子提出“人定胜天”、“制天命而胜之”,人类似乎就找到了大规模征服自然的理由,自诩为“万物的灵长,天地的精华”。然而,当我们向自然界发起进攻并日益取得成就之时,一场灾难也将踵而至,自然在掩映下发出一道道血光。我们终于后悔了,我们要的世界不是这样,我们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渴望拥有与天地万物同在的美丽。

不可否认,生命的美丽源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这才是万物生长轮回的唯一理由,更是人类与世界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我看来,能最好地融合人与自然达到统一的莫过于这青山绿水。在中国历史上,山水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尤其是在隋唐及宋代,更是发展到了顶峰。那是因为在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充裕之时,人们最需要的便于是精神上的深刻。山水便成了人们亲近自然并与其交流的最好对象,这不是“天人合一”精神的体现吗?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只有人与自然的融合才会获得一种源自内心的美,也就不难去理解孔圣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种领略自然的大气概了。

记得前一段时间看过一个名为《侗族大歌》的记录片,讲的是一个聚居在西部贵州山区的一个民族。他们循自然之理,本着尊重自然的心态,从开天辟地到人之初,从稼穑农事到婚丧嫁娶,事事都尽情高歌。那是如清泉一般的声音,是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这歌声与大自然的飒飒风声,潺潺水声,无疑是世间最好的组合,被人们誉为“人与山水的和声”。正是在这种自然的相处之中,他们过杯着对大自然的感恩,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从某种程度上说,即使侗族本身较为闭塞,却比我们这些更现代的人有着更纯洁美丽的心灵,获得的是民族与自然共存的生命,共存的美丽。

不仅仅是山水,人与自然和谐是应该浸入肌肤,渗入骨髓的,因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对待自然,敬畏与尊重,善爱与友好,保护与拯救将成为我们世代遵循的主旋律。我们不要做一个征服者,“征服式”的心理,只不过是人与自然站在敌对立场上,去显示人类的强势、霸气和权谋。其实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伟大,如果真的付诸行动,当资源紧缺、空气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遭到破坏,温室效应加剧等等联袂袭来之时,吾怒人类食之而不昨下咽了。因此,放弃征服,善待自然万物才是弥补人类之前所犯错误的最好行动。人类的良知、远见和气魄会塑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里,鸟语花香,泉水泠泠,树森葱茏,蓝天白云,山清水秀,人们幸福安康。

篇6:生命自然美高二作文

我抬头望着天空,发现天空很黑,没有星光,笼罩着全世界,可我却很喜欢这样的夜空,因为它包容了一切,即使流下眼泪也没有人看得见,生命自然美作文1400字。黑与白的交界处永远都只会存在灰色空间,而所有的人都是这灰色主调下等待苍老的人,而我却喜欢在这个灰色空间里思考,思考我的生命,我所向往的大自然,我身边的美。

平淡

早晨醒过来,看见太阳重新升起,我知道我的生命又流逝了一点。

生命是什么?我问过许多人,可是也许这个世界真的很复杂,问了如何,不问又如何,一样的花开花落,日升月落,没有人给我正确的诠释,只是在某些书本中留下模糊的痕迹。

罗兰在《写给秋天》这篇文章中这样写道:“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郭敬明在《悲伤逆流成河》中写道:“每一个生命都像一颗饱满而甜美的果实。只是有些生命被太早地耗损,露出里面皱而坚硬的果核。”

我没有否定任何一个人的说法,也许他们的说法是正确的。或许生命就是一张白纸,平淡的一张白纸。

我不喜欢把生命比作流星,大河,风筝等美丽,辉宏,被约束的事物。流星,用尽全部的生命绽放光彩,只为那美丽的一瞬间,可最终还是熄灭了,看不见了,大河,用尽全部生命努力奔腾,可是一瞬间一去不复返,只留下曾经辉宏的瞬间,风筝飞走了,只留下那曾经美丽的倩影。也许平淡一点,再平淡一点,这才是生命。

宁静

每个人都会有悲伤,有人选择找人倾诉,而我不会。悲伤的时候,我喜欢安静地从在树下,讲我的悲伤给树听,因为树永远不会拒绝它只会选择接受。悲伤嵌入树的年轮中,随树慢慢成长。于是,我爱上大自然,爱上那份属于它的宁静。

我曾经一个人在一大片树林中呆上几个小时,那是我第一次这样近距离感受自然。那样感觉我无法使用任何语言去描写,也许语言的力量在那刹地间变得很微弱,无法诠释。

早晨,林间很安静,显得有些清凉,深呼吸一次,释放压力,忘却属于城市的悲伤。等到太阳慢慢升起,林间开始显得有些热闹,小鸟欢快的忙碌,明晃晃的阳光透过缝隙在地面上留下斑纹的树影。可是,就像朱自清说过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夕阳西下,此时的林间又归于平静,枯黄的树叶孤单的飘零,我没有感伤,因为它们还可以等待明年的重生。抬头望着天空,一群征雁从我头顶掠过,我知道,我些东西人是带不走的。临行时,我小心地拾起一片落叶。夹在书里,带回那个杂乱的城市。这就等于我把大自然再重新留恋一次。也许安静一点,再安静一点,这才是大自然。

时间的力量很强大,它残酷地掠夺了我们的青春,可它却抵制不了美丽的存在。

美无处不在,湛蓝是天空的美;墨绿是森林的美,明媚是阳光的美;凄凉是黄昏的美,这是属于自然界的`美。其实,生活中也同样存在美。

在别人失落的时候,一句关心的话是一种美;在另蛤无助的时候,给别人一些帮助是一种美;在别人丧心丧气的时候,一句鼓励的话是一种美。

其实,美一直在我们的身旁,只是我们大家都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自然美,心灵美,还有文明美,一切近在咫尺。

也许世界美一点,再美一点,这才是美。很多的时候我总是喜欢思考,可就像郭敬明写的:”这个忙碌的尘世却要求我少想多做。”就算得出许多的结论,终会有一天会被时间刷得褪去颜色,留下模糊的痕迹和感伤的回忆。

篇7:生命自然美优秀作文800字

一声吼叫,凄厉而绝望,没人知道是人类荼毒了猛兽,还是猛兽嘶碎了人类的咽喉……

风将吹落枯黄的树叶,然而森林却可以遏制风的猖獗;海可以承载万吨巨轮,然而巨浪却可以将它付诸东流;人可以制服危险的野兽,然而猛虎却可以嚼碎我们的咽喉,人与自然亦如载舟覆舟,不施仁义当受其弊,风至树摇,水满则溢。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世间没有主宰,没有任何人可以决定万物的命运,其实我们同动物一样,不过是懂得语言,可以使用工具。我们同在一条生命线上,只不过在起跑时略胜一筹。

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人们正兴致勃勃地观看着两只小熊的表演,两只可爱的小熊正学着人的模样步履蹒跚地走着。突然有一只小熊放下了两只前掌,然而却上演了触目惊心的一幕:两个年轻人怒气冲冲地走过来,对小熊一通拳打脚踢,皮鞭冰冷地向小熊打去,小熊抽搐着、乞求着,它无奈地哀号着,似乎在召唤着妈妈,渴望那自由的生活。然而一切已成徒劳,它只能重新抬起颤巍巍的双掌,继续它悲惨的生命旅途。人类总是尝试去改变它们的生活习惯:设想水中游的能在地上走,地上爬的要挺起胸膛,跳跃地要迈开大步。显然我们是这场困兽之斗的胜利者,但是我们却不能兴奋,因为决斗场上我们也是选手!

或许大家都喜欢看马戏节目,诙谐幽默,新颖搞笑。或许是因为那些可怜的动物们的绝技表演令人啧啧称奇,或许是那些滑稽的动作使人不禁捧腹。那么这些所谓的明星们的艰辛历程又有谁可以解读呢?

它们在生命最脆弱的时候就被囚禁于牢笼之中,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父母的呵护。它的一生便永远属于驯兽师,生命也将停留在这个残酷的舞台。从此生命失去了规则,失去了剽悍的气势、果敢的勇气、苍劲的雄浑,得到的只是一声声无情的呵斥、一条条冰冷的皮鞭。一只野性难驯的.猛兽蜕变成为一只舞台上的乖乖羊,该有何等残酷!

其实对于那些“洋洋得意”的驯兽师们,他们的命运也是悲剧性的。天天与猛兽为伍,争勇斗狠,稍有不慎便会有性命之忧。夕阳西沉,天边染成了血红,在西班牙斗牛场上一张红布仿佛死神的传票,一头头壮牛倒在血泊之中,相反的斗牛士们却享受赞誉与嘉奖。在这些我们自认为剽悍的动物眼中,我们无异于猛虎野兽,凶残暴力。虽然有时也会失手战败,但却会意外得到万千观众的尖声喝彩。难道这战场上的殊死搏斗只为博观众的嫣然一笑?那么动物和人之间的死伤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刺激、荣誉,还是财富?这种劳民伤财的游戏值得么?这种血腥的屠杀又有何意义?

困在笼中的猛兽或许只是供人消遣的玩偶,然而同在笼中的人们却是野兽眼中的笑柄,困兽之斗,胜者必强,当你驯服一头猛兽的同时,可否想过:当你成为鞭下之虎时的那份哀怨与恐慌!

在我看来豺狼猛兽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不是上帝,我们不可能改变自然。当我们对这个世界要求太多的时候,自然将会以它独有的方式来鞭挞我们。

篇8:大自然与大生命

可以在城市的中心造一座公园,在公园里蓄一池子水,再弄一座假山,甚至可以把泰山、华山、峨眉山加工成旅游胜地。但,你能在那里领略到大自然的神韵吗?

在西部,你不可能给戈壁围上栅栏,你不可能在天山上加锁链修台阶,阿勒泰市郊的桦林公园也只是在克兰河边加一道砖墙,那么湍急的一条河是戴不上笼头的,那么好的天然的白桦林还需要你动手动脚吗?

一位朋友曾与意大利留学生同游塔里木,留学生惊奇地发现,大客车上没有内地的中国人!留学生问他:“地球上这么神奇的地方,怎么没人来玩?”

不是我们不喜欢玩,不喜欢山水,是我们没有魄力走向宏大的自然。

帕米尔高原、天山、阿尔泰山离我们太遥远了,这些词汇产生在张骞的背影里,产生在《大唐西域记》里。李白的诗篇之所以成为盛唐之音,是因为李白在中亚草原度过了金色的童年,大漠孕育大想像、大激情,李白的黄河是从天上来的,而不是从山上来的。

中华民族衰落的过程也是大自然的衰落过程。宋朝把自己龟缩在长城以内,于是版图上再也见不到雄奇的山脉和一泻千里的大江大河了,只攥着黄河、长江的尾巴。孕育生命的女性被裹成小脚,盆景、园林大盛,文人画全是纤细的瘦鹤。明清以至近代,文人钟情的全是枯荷、死鱼、葫芦和虾。

何不把长征看作民族自然意识的苏醒呢?金沙江、大雪山直到长江、黄河之源,汉唐英雄时代的气息出现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里。蒋介石更像一个南宋的皇帝,郁达夫把蒋介石比作赵构。蒋居台湾,撰词50首亦有南唐李后主之风。

岳飞最感人的不是“饥餐胡虏肉”,不是“迎二帝”,而是“还我河山”。《说岳全传》中有个细节,周桐教岳飞学武的同时,带岳飞到大自然里去饱览河山的壮美。河山之美对他的影响远远超过母亲刺在他身上的“精忠报国”。用高尔基的话讲:大自然培养爱国主义。高尔基非常喜欢普里什文,因为普里什文的作品里有一种“把大地当作自己的肉一样的感觉”,“人是大地生出来的,可是他又用自己的劳动使大地怀孕,用自己美丽的想像美化大地”。俄罗斯文学的这种大地意识是其他民族难以企及的。前苏联幼儿园有“认识自然界”的教学,把大自然作为孩子启蒙的第一课,认识飞禽走兽、森林草原,不是通过图片,而是带孩子们到野外去,去观察或采集制作标本。

篇9:亲近自然 感悟生命

读了这一专题,我们的第一印象是荷十分美好,并有许多实用价值,通体可人,真可谓是完美之花,令人神往,巴不得荡舟荷塘,瞧一瞧那或娇艳或淡雅的荷花,摸一摸那青翠欲滴的荷叶,剥一剥那凝聚着“月露”气息的莲蓬,即使是月夕黄昏在荷塘边上漫步,嗅一嗅那益远益清的幽香,也是十分惬意的啊!

你看,我们这些读者不知不觉已被作品感染了,心中涌起了亲近自然的情愫。此前,我们许多人也普见过荷叶荷花,也曾吃过莲子和藕,但赏荷爱荷的心情却没有读这些作品时来得强烈,这是为什么?

或许因为,我们当时未加细察,不曾深思“物外之趣”,看花就是看花,观叶只是观叶,“悦目”有一点,“赏心”却欠缺,未能去捕捉潜藏在景物里面的那些与人生相通的东西,更不曾想过要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而作家,尤其是大作家,都有惊人的敏感,能对自然和人生萌生惊奇的感觉。他们都是多情者,把自然界看得跟人类一样有生命有感情,能与人类同欢乐共忧愁。他们乐于亲近自然,与自然为友,以自然为师。他们善于细致地观察自然和日常生活,咀嚼玩味,生发丰富的想象,因此他们常能发现事物的趣味和意义。我们一般人看不见、感觉不到、想象不出的东西,他们能看得见、感觉得到、想象得出,而且他们又乐于善于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一经说出,分外真切精确,因而动人。

我们应该向这些作者学习,激发自己的敏感和想象力,做生活的有心人,亲近自然,感悟生命。虽然我们大多不会去当作家,但学会对自然和人生的观察法,可以自己去求得趣味和意义,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哲学家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大概因为它们都是自然鲜活的生命,而不是人工“克隆”的缘故吧。作家们对生命的感悟也不会彼此相同,这正是好的文学作品能够感动读者的原因。

怎样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呢?有的同学担心,天下学子那么多,写同题作文,怎能不与别人相同?其实办法也简单,只要心中有个“我”,也就不难了。在自身经历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和联想,独立地用心去感悟生命,“我手写我心”,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不是人云亦云,那么,无须刻意追求什么作法技巧,也自然与人不同。你看,这些作家对荷的感悟就各有自己的心迹。郑谷晴日里观望荷叶,想到了雨中的鸳鸯;苏轼在城中看见卖莲子的,忆起了泛舟西湖的往事。《采莲曲》和《赠荷花》都写到荷的绿叶红花,王昌龄着眼于人荷兼美,“荷叶与罗裙一色,莲花共人面难分”;李商隐着眼于花叶相映,天真和谐,感慨世人的贵花贱叶,惜荷之余又另有寄托。《白莲》和《荷塘月色》都写了白莲花,朱自清用细腻笔墨描绘月光下荷塘的清幽寂静之美,使自己由烦躁归于宁静,从中得到慰藉;陆龟蒙无意描写具体形象,而是概括了白莲冰清玉洁的神韵,无人知晓的幽恨,借以隐喻自己怀才不遇的伤痛。李渔的《芙蕖》着眼于荷全身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仿佛是推广种荷的广告;周敦颐的《爱莲说》着眼于荷的生态对自己的道德启示,精神引导,俨然是提倡健康人格的宣言。《爱藕说》和《我爱莲有实》兼顾荷的“物质”与“精神”的两方面,但一个感悟“灵根”,一个感悟“苦心”。他们对荷的感悟都不相同。

推想起来,他们写这些诗文之前,肯定会受到前代和同代人的影响,但主要的还是自己睹荷而动情,有自己的感悟,别有一番思致在心头,发现了新趣味,领悟了新意义,这才写得与人不同。

作文最忌“依样画葫芦”。有的同学拿到题目,想到的不是自己亲身的见识感悟,而是满脑子概念化的东西,诸如范文佳作、流行话语之类,于是把一些概念化的“锦词丽句”“克隆”到纸面上,拾人牙慧,说的是“现成话”,结果失去了自我,丧失了独立自由的想象。被别人嚼过的馍还有滋味吗?

别人的好文章只能用来“点火”,“燃烧”还得靠自身。

前面提到,荷似乎是“完美之花”。其实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荷也并非完美无缺,它的茎上密生细小的尖刺,坚硬锋利,采莲挖藕者的手臂腿脚常被它们划出一道道血痕。这也许是植物保护自身的本能,但对人来说,就不那么惬意了。赏荷写荷的作家们,不会熟视无睹,但他们大都不曾提起,只有周敦颐的《爱莲说》,隐隐关涉茎上的尖刺,但说的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篇10:珍爱生命,关爱自然

昨晚看了《可可西里》,看了之后才知道这是一部让人如此心痛,如此心惊的电影。灰暗色彩的背景,注定了这个令人反思的悲剧,但合理,仅仅因为历史的真实。生命的终结,往往只是一瞬,死的意义却永远无法散去,这就是精神激励的作用。它告诫我们“珍爱生命,关爱自然!”

漫天黄沙如滔天巨浪般狂啸而来,刺骨的寒风顺着每一处细缝侵蚀着人类的身躯。在无垠得让人窒息的荒漠上,人就像一株孤零零的脆弱小草,随时都可能被吞噬、淹没。

刚刚踩上的脚印,不会留下什么,随即便会被风沙掩埋。仿佛这世上不曾有生灵,除了沙还是沙,让人恐惧的沙,没有尽头,只有一种令人生畏的恐惧永久地在这里笼罩着。我看见那徒然的挣扎,生命微弱的呻吟,在这走不出的地狱却渴望摆脱的渺小人类的生命禁区。

然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你又是否能想象这曾经有过欢快——风和日益,草原连着天际,成群的健壮藏羚羊在绿油油的草原上尽情奔跑,惊起阵阵飞鸟。不远处的河流,蜿蜒曲折,清澈见底,成群的牤牛在河边饮水。远处,白雾茫茫,白雪皑皑,雪山在阳光照耀下,显得特别圣洁,就像草原上美丽的姑娘,对!可可西里就是这个意思。

但,当人类的贪念像气球般不断膨胀时,厄运便降临了。一只只美丽的藏羚羊接连倒在罪恶的枪口下,油亮光滑的皮毛被剖下。那时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会为手上的鲜血感到一丝丝的罪恶,不过,那贪念的气球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瞬间破裂。一百只,一千只,一万只········草原的和谐茫然无存了,那些可爱的生灵惊恐地四处乱窜。草原在呜咽,长天在呼号,草原上的男儿在愤怒。

于是,日泰带领着一帮热血汉子组成巡逻队,穿行在沙漠中,顺着偷猎者留下的痕迹追踪。追踪的日子异常艰险清苦,生命随时有可能永远留在沙漠里;或者与偷猎者的枪口相遇,或者因严酷气候引起的疾病,或者被流沙掩埋,或者缺少食物,或者汽车出故障······任何一种情况都是致命的杀手,杀人于无形之中。

追捕的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生命倒下了,只有孤零零的汽车见证了这些生命最后无力的挣扎········最终,日泰队长和北京记者在雪山脚下与偷猎者不期而遇。队长多年的夙愿终于在此了结。然而,正义的力量面对那一个个黑洞洞的枪口时,却是那么微不足道。日泰队长被冲锋枪击倒,记者因为不是日泰的人员才从沙漠中拎回一条命。

一道扬长而去的脚印瞬间又被风沙掩盖了,仿佛这里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在空辽深邃的藏歌声中,风沙越来越大,狂舞着,哆嗦着,仿佛要吞没整个世界。远处的雪山依旧云雾缭绕,依旧白的恐怖。

日泰队长的尸体被雄鹰带走了,他的灵魂却依旧留在草原上,看护着他的故土,看护着可爱的藏羚羊。他们的死讯让记者回北京后写出了一篇惊骇世俗的报道,有良知的人们被震醒,那是深深的心灵触动····

茫茫草原上藏羚羊的数量在回升,一群群一队队,成了草原美丽的点缀,相信日泰队长在天堂能看得见,他的灵魂得以安息。

篇11:敬畏自然,尊重生命

“5·12”这三个完全不同的数字深深地烙刻在了中国人的脑海里、鹤童人的心中。生命因为救护而伟大、生命因为祭奠而永存„„在这一天,鹤童人集聚,一起以生命祭奠生命,为汶川祈福。

敬畏自然,’敬”是心怀对高山流水的虔诚而不是流于表面的恭维;”畏”是灵魂深处的震颤而不是软弱的恐惧。人类最伟大的艺术家,也雕琢不出喜马拉雅的雄峻,亚马逊河的奔腾婉转;最有威信的政治家,也统治不了阴晴圆缺与繁星璀璨。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在我们对自然表现出集体性的狂妄和疯狂掠夺时,科学家们——即那些离真理最近的人,更多地选择了谦逊。牛顿在后半生已无心致力于科学,而是在神灵的世界里潜心。这说明了什么?也许在宇宙深处,科学和神灵本就是一体的。我们现在所深信不疑的科学,就是自然界的神灵,就是自然界一条条精妙绝伦的定律。人类的每一次进步就是对自然的一次成功模仿。那么,我们又怎能不去敬畏这一位赐予我们生命,教会我们发展的智者?我一直深信,是自然的伟力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在我们无知时教给我们它运作的定律,当我们错误地滥用了这些定律时,它用灾难的方式给我们以警示。

只有敬畏自然,在敬畏的基础上获取自然的赠予,我们才能以最和谐的方式与自然相处。不得不感叹东方哲学的玄妙——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应该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利用最智慧的结合。

篇12:亲近自然,感悟生命

摘要:本文以自然教育为思想,对幼儿亲近自然的活动设计方案、特点及从中得到的启示进行了总结和思考,旨在为其他幼儿园亲近自然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幼儿教育亲近自然设计方案

幼儿的生活离不开自然,让幼儿亲近自然、感悟生命是《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教师指导用书》的宗旨。

一、亲近自然,感悟生命的活动设计方案

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可以参照各种主题公园、主题餐厅的设计模式,让没有天花板和围墙的幼儿园进入孩子的学习生活,鼓励孩子回归自然,融入自然,亲近自然,在自然中感悟生命,体验生命的乐趣,比如“森林主题”、“海洋主题”、“动物世界主题”、“植物园林主题”。本文针对活动方案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总结:安全性,生活化,可以作为其他活动设计的参考。

安全是最重要的。选定一个主题后,可根据孩子的年龄、认知、性别及学校自身的经济、地理位置等条件进行活动内容的选择。比如在森林主题的活动设计中,要选择幼儿园周边的一个森林作为活动的场所,由于是户外活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安全问题,儿童因为年龄较小,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所以老师在户外活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亲近自然的活动,才能让孩子在活动中感悟生命,升华思想。

活动内容要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在森林主题活动中,游戏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森林中玩角色扮演游戏“倒霉熊”,可以讲“小红帽”的故事、画“蓝精灵”、涂鸦、野餐、爬树、捉迷藏、森林防火教学、野外生火练习等。把课堂搬到户外是为了让孩子亲近自然,感悟生命。所以选择在活动内容的时候要考虑孩子的生活习惯,想办法把孩子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融入活动内容中。这样孩子才能更快地融入自然环境,达到身心放松、体验自然、感悟生命的目的。比如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老师可以把孩子们日常喜爱的动画和森林主题进行结合,让孩子体验“倒霉熊”和光头强的追逐打闹,教会孩子们保护树木,不能乱砍滥伐的知识。把“三只小猪”的故事和森林进行结合,让孩子们建造简单的房屋,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锻炼动手能力,还认识到狼吃猪的食物链关系,明白生命只有一次的重要性,时刻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坏人斗智斗勇。这对于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活动特点

主题式亲近自然活动是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对孩子的合理引导,遵循自然规律,顺从孩子天性,让孩子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妙,放空心灵,陶冶情操。

亲近自然作为一项户外参与活动,在锻炼孩子身体的同时,让孩子心灵得到满足。在高科技占领生活各个角落的今天,幼儿回到自然已经变成一种奢望,孩子们只能在动画片中看到森林的茂密,闻到海的味道,听到树叶的歌唱。幼儿园组织主题式亲近自然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认识自然的心理需求,给孩子的创作带来灵感,帮助孩子构建良好的信仰和精神世界。活动前需要老师合理设计活动内容,对活动顺序制订一定的计划,为了保证孩子的户外活动安全,老师们一般会通过增加活动趣味性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达到互动参与、教学相长的效果。比如在森林里孩子们玩“搭房子”的游戏,他们就地取材,用树枝作为房子的骨架,用树叶作为房子的外墙,最后还用树枝搭建小桥、围栏等,在森林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融入自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用自己的想象进行游戏计划的实施。这有利于孩子想象力的发展,激发孩子的创造性,也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满足。在湖边主题活动中,小孩子自己坐在湖边的石头上,轻轻唱歌,就像童话里的美人鱼,老师在远处静静地观看。在这样的情境里,孩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自由得到了释放,使孩子身心更健康地成长。

户外亲近自然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人类的祖先源于自然,很多生活技能是在自然中学会的。比如在蔬菜主题的活动中,孩子们走进菜园,跟着农民伯伯一起种植蔬菜、挖土、埋下幼苗、填土、浇水、施肥等,在体验自然的过程中,孩子们认识了蔬菜的种类,知道了种植蔬菜的步骤,还锻炼了身体。在以后的饮食生活中会更珍惜粮食。在森林主题的活动中,孩子们需要跟着老师徒步走到附近的森林,还要自己带上自己喜爱的工具。在行走的过程中,锻炼了孩子们的肌肉和耐力,还让他们学会了遵守交通规则。在森林中玩耍的时候,孩子们学会了爬树、使用铲子、收集木柴生火等,在游戏的过程中慢慢学到了知识。

三、结语

篇13:生命自然美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 进行生命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对生物知识的讲解, 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精彩。由于, 传统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形式陈旧, 教师无法充分展示出所授内容, 导致大部分学生对生物课兴趣索然。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突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 丰富了教学手段, 通过声、光、电等表现形式, 直观地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获得大量的可视信息, 对所授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 激发起对知识的求知欲。

比如, 在上《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健康问题》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涉及到人类健康知识的视频展示给学生看。又比如, 《受精-孕育新的生命》这一课, 教师可以通过科教短片教育学生。通过视频可以向学生展示人类受精的过程, 揭示生命的独一无二, 来之多么的不易。再通过母亲分娩的痛苦, 让学生懂得父母的艰辛。由此可见, 多媒体技术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的同时, 还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 很好地将所授内容传递给学生, 并且教师可以渗透生命教育, 从而让学生懂得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道理。

二、用课外阅读资料, 进行生命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要利用好文本教材, 更要用好课外阅读资料。虽然,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着大量与生命有关的内容, 但是课外阅读资料的运用, 可以极大方便教师进行生命教育, 让学生懂得生命的可贵。

比如, 在上《有性生殖》这一课时, 学生在掌握了动植物的有性生殖的相关知识之后, 教师可以通过课外补充资料介绍克隆技术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使学生了解应用克隆技术在医学、生物科学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引导学生正面看待克隆技术, 端正生命观。又比如, 在教学《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生物多样性丧失》这一课时,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结合目前社会上的热点话题, 比如:退耕还林、填海造田等事情, 科学地组织学生探讨这些问题, 深入地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生命形态的价值。以《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这一课为例, 教师给每一位学生发一份推算生男女的清宫表, 让学生根据材料说明试着推算男女。教师通过这种方式, 利用课外阅读资料,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了解性别决定的原因, 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拘泥于教材, 要利用课外阅读材料,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与奇妙, 激发对生命的敬意。

三、利用特殊的日子, 进行生命教育

一成不变地教学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疲倦感。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新、求变, 不时地制造一些“小惊喜”“小意外”, 让学生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生命教学也是一样, 如果能结合一些特殊的日子, 比如, 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国际禁毒日以及世界艾滋病日等, 进行专题授课, 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世界艾滋病日为例, 教师可以借助这个契机, 进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这一课的讲解, 通过详细的知识讲解, 让学生明白免疫系统对人类的重要性, 进而要珍惜健康, 爱护生命。又比如, 世界环境日, 可以结合《生物科学与社会: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这课, 宣传人与动物和平相处, 让学生尊重每一个生命。因此,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高中生物教师要另辟蹊径, 利用一些特殊的日子, 进行生命教育, 可以更好地唤醒学生对生命的意识, 体验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四、利用体验式教学, 进行生命教育

生命诚可贵。只有人身临危境, 真正体会到生命脆弱的时候, 才懂得生命的珍贵。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高中生物教师要善于利用体验式教学, 创设体验式情景, 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比如, 《遗传和染色体》这一章中的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的知识, 通过看视频了解遗传病, 感受遗传病患者的心情, 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爱惜自己健康的生命。也可以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比如, 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孤儿院等社会机构去参观访问,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生命的意义, 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 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因此,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 利用体验式教学, 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 渗透生命情感教育, 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 懂得生命的价值。

篇14:让生命自然舒展

上午十时,悦耳的下课铃声在保康县实验小学上空响起,全校学生像训练有素的军人一样,从教室里鱼贯而出,整队步入操场,然后一字排开,开始他们每天的必修课——阳光大课间活动。在保康,全县每一所中小学校的大课间都被演绎得五彩缤纷、各具特色,韵律操、集体舞、花样跳绳、竹竿舞、腰鼓表演等,一到大课间时间,整个校园立马变成欢乐的海洋,每一个生命都在这里自然地律动和舒展。

在保康县教育局局长孙代文看来,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进而在此基础上充分体悟生命成长的过程,所以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在校园里自由地呼吸、生长、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依恋的地方。2011年,保康县将生本教育改革从课堂延伸到课间、课后,紧紧围绕活动做文章,释放和挖掘学生的生命潜能,促使学生的全面个性化发展。

“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不能只写在墙上、挂在嘴上,而是要将其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和学生校园生活之中

五年前,孙代文在调研中发现:每年体育中考,虽然学生都作了充分“准备”,可仍然有学生体力不支甚至当场晕倒。所以,每逢体育中考,教育局“如临大敌”,应急预案就要制订好几套。

“教育绝不仅仅为了分数,而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局局长办公会上,孙代文直言不讳,只抓升学必考科目,有意无意地忽视体音美教学,显然是对“生本教育”理念的扭曲和误读。

2011年8月,孙代文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体艺课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繁荣校园文化、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

随后,教育局专门下发文件,强力规范办学行为,要求中小学校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不打折,开齐开足所有课程。与此同时,认真落实阳光大课间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享受阳光,强身健体,放松身心。

教育局明确要求,落实生本活动要以《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南,组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坚持以“大家跳、大家唱”活动为依托,创新“大课间”活动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艺活动,推广校园集体舞、广播操等活动项目,并定期在全县开展体艺特色展演活动。

“我们倡导的生本活动并不是什么创新,而是尊重学生生命成长规律,让教育教学活动回归本原,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保康县教育局领导班子的想法简单而朴素,就是要把“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落实到学校的课程体系和学生校园生活之中。

教育局多次召开乡镇中心学校和县直学校校长会议,掀起生本活动“头脑风暴”,要求校长做生本活动课程的开发者和建构者。“体音美师资力量不足怎么办?”孙代文态度鲜明,各乡镇和县直学校将体音美师资缺编情况据实上报,教育局将此纳入新机制教师招录计划,逐步配齐体音美师资;筹措专项资金,加大对全县体艺师资培训力度,以满足生本活动课程开发和生本活动课程实施的需求。

面对生本活动的蓬勃开展,部分家长不禁担忧,“孩子成绩下滑怎么办,上不了好学校谁负责呀?”为此,全县通过召开家长会、现场推进会、媒体宣传、校园开放周等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了解生本活动的实施情况,不仅打消了家长的疑虑,而且把家长发展为生本教育改革的“同盟军”。

教育局向社会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近三年中小学体质监测数据,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和督查力度,依托生本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确保开展生本活动的时间。

教育局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校体育艺术工作的通知》《关于打造特色大课间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对学校体育艺术工作和活动提出要求,并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和每周开展课外活动的次数,落实生本活动的计划、课程开发、组织实施和效果等。

保康县教育局副局长李大兵欣喜地告诉记者,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县中小学校开齐开足体音美课程,落实以大课间为主要形式的阳光体育运动,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学校成为广大学生愉悦身心、健康成长的乐园。

2014年,在保康县第十三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上,保持了多年的6个项目的全县记录被一次刷新。一年一度的全县艺术节,众多乡村学校的孩子纷纷走上舞台,展露他们的青春活力和多才多艺。

生本活动不能搞一刀切,既要有规定动作,更要有自选动作

如何让生本活动持续推进,让学生自觉参与活动?这显然是生本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的又一难题。比如,以课间操为例,年复一年地做广播操,时间长了学生会产生倦怠感,活动的效果必然会打折扣。

对此,生本教育改革的倡导者和总设计师孙代文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他认为,教育局要关注的是方向和推进策略问题,重在抓好生本活动的顶层设计,要给中小学校留下足够的自主创新的空间,让各学校各班级因地制宜、大胆创新,让师生成为生本活动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和实施者。活动要渗透游戏精神,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按照教育局的顶层设计,在开展生本活动的过程中,全县中小学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县教育局教育股股长周全辉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定期通过不同的形式,集中展示各学校生本活动特色成果。”

保康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实验小学校长郭敦培与师生一道,收集具有浓郁荆楚文化气息的根雕、皮影、巫音、锣鼓、木器、刺绣等民间艺术图片;组织专班跑档案馆、文化馆,上史志办,查阅资料,走访民间艺人,编写了第一本校本教材《荆山楚源》。教材分“荆楚文化”和“乡土文化”两大块,让师生“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传承楚人“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深固难徙”的坚贞精神。

此外,实验小学开发出“晨读、午写、大课间、大活动”四项特色校本课程。早晨上课前,全校开展10分钟以读校本教材为主要内容的读书活动;下午上课前,全校开展10分钟以“书写汉字”为主要内容的练字活动;把每天30分钟大课间当作一节重要的活动课程来上,所有班级举班牌、列队、呼号入场,做广播体操、表演校园集体舞、跳“大绳”,展现师生快乐阳光的精神面貌;每个年级每周利用半天时间,全校集中开展舞蹈、器乐、绘画等特色兴趣小组活动。这些课程都被纳入学校整体课程计划,配备专任教师,并加强常规教学管理,让生本活动课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为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验小学举办了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美育节等“五节”活动,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释放、展现、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其中,该校排演的节目《种庄稼》,参加了全省第十届黄鹤美育节优秀节目现场展演活动。

城关镇小学的“三韵阳光大课间”则开创了该校体艺工作的新局面。有韵律跳绳,全体学生和着音乐的节拍,或快或慢,有节奏地舞动绳子,把体育与艺术巧妙结合;有古诗词韵律操,音乐教师和学生一起创编了40首古诗词,把经典诵读和舞蹈的律动完美结合;还有山风鼓韵《中国龙》,把传统的大鼓演奏与现代舞蹈结合,整齐的鼓点敲出了儿童的阳光和朝气。

“生本活动,就是要在课程体验和梦想引导下,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基于校长叶发源的理解,城关镇小学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各类体育艺术活动特点进行科学分类,比如,在器乐演奏上,低年级以口风琴为主,高年级以葫芦丝、鼓号、大鼓为主;在美工技能方面,各班成立绘画和手工兴趣小组。一人可自主申报两项活动课程,促使学生个性发展。这样每名学生毕业时即可掌握两门器乐演奏技能,具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过渡湾小学采用“小苹果”这首颇受小学生喜爱的音乐,通过创编舞蹈动作,既不生搬硬套,又较好保留了原曲的风格,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生本活动的热情。

考虑到天气因素对开展生本活动的不利影响,龙坪镇中心学校、寺坪镇小学开发出生本活动课程——“手语操”,县一中、熊绎中学开展野外踏青和远足活动,歇马镇中心学校开发出腰鼓,寺坪镇小学创编了一套武术操,后坪镇中心学校开发出竹竿舞,马桥镇小学创编出童心舞等等。

周全辉说,一年一度的全县生本活动展示,犹如走进一个大型的活动课程超市,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据初步统计,近年来,全县中小学生有100余人次在市级以上体艺竞赛中获奖。

牢牢抓住“评价”这个牛鼻子,促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评价是一个指挥棒,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孙代文相信,建立生本活动评价体系,不仅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更要有宽容平等的胸怀。教师不仅要用“肉眼”,还要用“心眼”,不仅要关注今天的成绩,更要关注明天的发展。所以,用好评价这把尺子,首先得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扬长避短;其次坚持多元评价,能从多个角度评价、观察、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能评价的对象不仅仅是老师,还包括学生,这样才能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功能,对学生起到激励和自省的作用。

2011年,保康县教育局着手完善生本活动评价机制,把体音美课程的开设、教师教学常规的落实、特长生的培养、特色学校的创建纳入教育教学评价范畴。学校将开展课外活动、特长培养、参与社会活动等工作的质和量,纳入体音美教师工作绩效的考核范围。

李大兵说,“我们就是要通过完善评价制度,来引导、激励中小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生本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教育局把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培养等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身心发展水平方面,重点加强身体形态机能、健康生活方式、审美修养、情绪行为调控、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评价,促进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在兴趣特长培养发展方面,重点通过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特长、潜能发展等方面的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在教育局的引导督促下,各学校在积极开展生本活动、搭建生本活动舞台时,努力完善评价体系。实验小学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从学生活动的20多个方面对其日常表现进行评价,构建阳光评价体系,开展阳光少年评选活动。城关镇小学建立《成长记录册》,通过自评和互评帮助学生逐步明晰自己的个性发展方向。寺坪镇小学倡导学生自我管理、自主评价,成功实现了自我教育和发展的目标。

2014年11月,寺坪镇中心学校少年宫活动经验被湖北电视台《垄上行》栏目报道,其中活动的多元评价体系建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辅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生本活动评价细则,让学生以推荐活动项目、参与检查、评价等形式参与生本活动。教师发现学生的亮点及时加以引导,用多元化的机制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通过精心设计活动流程,科学安排活动密度,高度关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过程和氛围中接受锻炼、发展个性。

2015年10月,保康县第十四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在保康一中拉开帷幕。城关镇小学、实验小学、熊绎中学、县一中、县中职学校等5个代表队分别进行了传统大鼓、腰鼓、足球操、武术操集体展演。来自全县中小学校的26支代表队共计344名运动员参加了74个项目的激烈角逐。其中,足球(绕杆射门、颠球)首次纳入运动会比赛项目。

“有的孩子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有的可能是小草小花,不过没关系,只要小草长得茂盛,小花开得灿烂,每天都在努力地生长、向上,同样是精彩的,美丽的。”马桥镇小学校长杨兴芳坚持开展月评价,动态放大儿童的“闪光点”。评价分为三个层次:“榜样”就颁发“金太阳”奖章,表示“成就自己、影响他人”;“优秀”就颁发“蓝月亮”奖章,表示“追求卓越,超越自己”;“进步了”,就颁发“亮星星”奖章,表示“激励自己,成就自我”。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小花,有的娇艳,有的淡雅,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个性潜质。孙代文认为,“教育,就是要促使校园里的每一个生命个体自然舒展,进而焕发最和谐最美的生命成长状态。”

上一篇:烟草行业政策信息化下一篇:汉语拼音aoe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