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课程纲要

2024-08-23

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课程纲要(共8篇)

篇1: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课程纲要

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实验小学

课程名称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五年级下册 设计教师 连小红

日 期 2010年2月10日 适用年级 五年级 总 课 时 24课时 课程类型 选修课

一、指导思想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演唱时基本上能不喊唱,会用正确的方法演唱而且基本认识到了气息的作用,大多数学生演唱时也能满怀感情地歌唱。各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喜欢,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学不好。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三、教材分析

教材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允许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本册教

材内容有:分为十二课,包括演唱、听赏、演奏、听赏与跟唱活动等内容。

四、课程目标

1、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规定的乐理知识,视谱,视唱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2、通过学习能正确的完美的表现歌曲,理解、欣赏曲目的主要内容。

3、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

4、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五、课程实施

1、加强音乐课程与生活的联系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早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强调教育是离开不生活的。音乐课堂作为学生和音乐教师在学校生活的重要场所,音乐课堂也是生活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音乐课堂离不开生活。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要加强音乐课堂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一、关注学生的音乐生活经验。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的审美情感经验,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在音乐生活中进行教学,做到“活教书、教活书、教书活”,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改变过去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弊端,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如耳,家事国事事事关心”,让学生关注和热爱音乐生活。第二、音乐教学贴近生活。生活世界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而不是一个抽象的、以僵死凝固的知性逻辑为基础的纯科学的客观世界。所以音乐课堂教学是在音乐生活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进行,音乐教师的教学需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

2、推进音乐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推进音乐教学方式的转变。第一、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与课堂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课堂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音乐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仅凭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哪怕是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技巧,学生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更不用说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再创作了。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对音乐知识技能的真正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音乐的欣赏与创造,才会成为可能。因此,在音乐教学的活动中,音乐教师要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活动的主角而不只是观众,音乐教师是策划人和欣赏者而不是裁判员或评委。第二、尊重学生的音乐创造力。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去欣赏学生,指导学生去进行探究和创造,对于学生的音乐创作需要尊重。第三、形成“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主要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学习共同体不同于生活共同体,它的形成“超越了课堂同新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原理相通的共同体”,同时它由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形成的“同一性”。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体现出音乐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等中的一员,“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音乐教师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音乐教师指导学生的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学习,音乐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以及合作学习实现教学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3、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4、培养学生音乐创作能力,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六、课程内容

课文 第一课《春光好》

学习内容

演唱《小鸟,小鸟》 唱一唱《春风与布谷鸟。听赏《新疆之春》

第二课《校园里》

演唱《在我和你之间》 活动《我们学校亚克西》 听赏与跟唱《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第三课《鄂豫皖小曲》 听赏《湖北小调》 听赏与读谱《凤阳花

鼓》演唱《编花篮》演唱与活动《手拿碟儿敲起来》

课时安排

第四课《沙漠之旅》 演唱《我跟阿爹拉骆驼》 听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唱一唱《美丽的黄昏》 第五课《彼得与狼》 第六课《众人合伙力量强》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演唱《一根竹竿容易弯》 活动《给下载的音乐存档》 听赏与跟唱《团结就是力量》 2 第七课《童年时光》 演唱《红蜻蜓》 听赏与跟唱《观庙会》 听赏与跟唱《五颜六色的童年》 活动《即兴接唱》 第八课《灿烂的阳光》 演唱《七色光之歌》 唱一唱《太阳出来

了》 听赏《峨眉山金顶日出》活动《拉歌调》

第九课《天山风情》

听赏与活动《玛依拉》 听赏《掀起你的盖头来》 演唱《一杯酒》 读谱与演奏《依拉拉》演奏《颂祖国》 器乐:吹竖笛

第十课《音乐家莫扎特》 演唱《渴望春天》 听赏《法国民谣变奏

曲》 听赏《土耳其进行曲》活动《模仿与创作》 音乐家故事《风雪中来,风雪中去》

第十一课《夏日情怀》 演唱《夏令营》 听赏《快乐的萨丽哈》 听

赏与跟唱《和风》 演奏《进行曲》

第十二课《音乐七巧板》 综合活动《音乐七巧板》

七、课程评价

(一)评价氛围民主化,注重和谐性

重建一种民主的评价文化。评价不应是惟考试论的、标准化的、惟一的,而应该是个性思考的、开放的,是一种文化氛围。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去评价每一个孩子。要善于发现、分析和总结孩子的点点滴滴,一切为孩子的快乐成长而努力。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式的评价,能给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以愉悦的、高涨的情绪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

动中,能培养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自我评价能力,促进认知的形成和发展。对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有不同的感悟和不同的理解,教师不能用“标准答案”来禁锢学生的思维,应该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特别是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材、与教师的理解有偏颇时,我们如果能用宽容的眼光去理解孩子,去保护孩子稚嫩纯真的心,那我们的评价语言才会宽容、亲切、真诚,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与赏识,从而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互动性

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多元评价方式将代替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生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教学中要从多个角度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对待学生的学习不应只看他有没有掌握,更要看他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学习的态度、所用的方法、持之以恒的耐心,甚至是永不言败的勇气。这样使学生能从多方面来把握自己的现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全和潜能的激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评价时间灵活化,注重成效性

评价还是一种潜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发言总是及时的给予评价。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即时评价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但教师权威性的评价,常常是“盖棺论定”、“一锤定音”,容易挫伤学生深入探究的积极性,助长其学习上的依赖性。而延时评价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研讨的问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参与学生的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

八、所需条件

本册教科书有多种辅助教材。包括教师教学用书、音乐教材、音乐器材、投影片、多媒体、教案、班班通教学媒体等教学条件。

篇2: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登封市商埠街小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

设计教师:五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设计日期:2014、1、21 授课教师:五年级数学教师 授课时间:大约70课时 适用年级:五年级学生

一、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从学生方面看: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

从学习内容看: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册书的学习,使学生: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坐姿端正、格式正确、积极回答问题等各种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

三、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内容标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内容标准: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内容标准:.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内容标准: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内容标准: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第六单元:统计

内容标准:理解众数的意义及特点。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和合理的推测。

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 4 因数与倍数 82、5、3 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7整理和复习 1 粉刷围墙 1 分数的意义 4 真分数和假分数 3 分数的基本性质 2 约分 4 通分 4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 整理和复习 1 课时安排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

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 课时左右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 课时左右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 课时左右 统计 3 课时 打电话 1 课时 数学广角 2 课时 总复习 4 课时

四、课程实施:(一)课程资源

1、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或调序。

2、教案:本年级组老师根据学校、班级学情编制教案。

3、练习:课本后的“做一做,练习”、我们年级组自己的编制的当堂检测题卡、口算题卡等

4、其它资源:

(1)书籍:《数学教师用书》、《小数数学教师》、《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等

(2)网络:“班班通”教师资源 ,科学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信息。

(3)教具:图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

(4)学具:学生根据需要自己制作或者搜集各种学具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等。

(二)教学实施

1、数与代数方面: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强运算意义的理解,重视估算和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数模);避免繁杂的运算,禁止将运算与应用分开,加强方法的指导。

2、图形与几何方面: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和课件的合理运用;注重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认识几何图形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方面:注重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并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进行交流,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

4、综合与实践方面: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经验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重视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6、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学习,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7、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重视优生的培养又要关注差生的个别辅导。

五、课程评价:

(一)教学反馈

1、课堂反馈:通过观察、问答、交流、操作等途径实现。

2、课后反馈:通过家庭作业、实践活动、校信通等途径实现。

(二)课程评价:

1、过程性评价。

(1)课堂表现。通过个人回答、板演习题、操作学具、小组汇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2)作业情况。根据学生作业上交、独立完成、书写工整、及时纠错情况,用“等级+星级”形式进行评价。

2、多元性评价(1)通过校讯通的平台和家长交流孩子在学校的情况。(2)通过家访的形式了解孩子在家的状态。(3)教学反馈

1、课堂反馈:通过观察、问答、交流、操作等途径实现。

2、课后反馈:通过作业、实践活动、校信通等途径实现。

课程评价:

1、过程性评价。

(1)课堂表现。通过个人回答、板演习题、小组汇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2)作业情况。根据学生作业上交、独立完成、书写工整、及时纠错情况,用“等级+星级”形式进行评价。

2、多元性评价

(1)通过校讯通的平台和家长交流孩子在学校的情况;(2)通过家访的形式了解孩子在家的状态;(3)进行一次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

(4)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一位学生作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考试、口试或实践报告等。

3、终结性评价

(1)单元测试和学期末测评

卷面测试:基础知识平均错误在20%以内,口算、计算和简算平均错误率在10%以内,速度每分钟5道题以上;度量、作图平均错误率在20%以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错误率在30%以内,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篇3: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课程纲要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在小学一年级音乐 (下册) 《萤火虫》学习与交流中, 孩子们通过看一看、唱一唱、演一演、画一画的环节, 不仅学会了轻快优美的歌曲, 还了解了萤火虫的生活环境, 生活习性、特征, 给人类的启示与帮助, 加上老师富有儿童化语言的故事解说, 更让孩子们在增强了学习兴趣、参与热情和表现自我的能力的同时, 得到了听觉、视觉综合感官的审美体验, 下面就从这节课的教学来进行探析:

一、创设情境, 感知歌曲

在《萤火虫》轻柔的乐曲映衬下, 屏幕上出现了优美的萤火虫flash画面, 一下子将孩子们带进了宁静的夏夜……

师:可以说一说你对这段乐曲的感受吗?或是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萤火虫……夏天的晚上……萤火虫在飞……很美……很安静……

师:你可以用动作来表现出来吗?

生: (自由展示)

师:我们和画面中的好朋友一起飞吧…… (再次播放开始音画, 师生共同模仿表演, 表现三拍子韵律)

通过简短的情境画面, 迅速将学生带进音乐的氛围, 并通过看、听和简单的师生交流, 让学生大致了解要学习的内容, 并通过学生自由表演和师生共同表演的方式, 达到熟悉音乐旋律, 掌握音乐节拍韵律的目的,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音乐学习的热情。

二、故事导入, 学习歌曲

师:哟, 这么多美丽的萤火虫来和我做朋友啦。朱老师, 真开心啊!

你可以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萤火虫吗?

生:……有翅膀, 会飞……夏天才出来……可爱、漂亮……夏天晚上出来……给人照亮……

师:除了照亮, 给人带来光明, 你还知道它对我们人类有哪些帮助?

生:…… (自由说一说)

师:除了照亮, 给人带来光明, 萤火虫还可以消灭水里的钉螺, 防止血吸虫病呢; (故事讲述……) 它还可以消灭害虫保护庄稼;通过它尾部发光的冷光源原理, 给科学家伯伯启示发明了我们家里照明用的日光灯。萤火虫给我们人类这么多的帮助, 让我们来夸一夸它吧!听老师是怎么夸它的……

师:我们优美的声音, 吸引了许多的萤火虫, 有一只已经迫不及待地飞来了……

师:我们一块来看看, 萤火虫唱了些什么

(出示课件3:《萤火虫》歌曲曲谱, 学生和老师配合完成节奏朗读歌词)

师:老师再来唱一唱《萤火虫》, 请你听后告诉老师, 你认为这首歌是几拍子的,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给老师伴奏。

(老师再次范唱, 学生再次感知歌曲情绪与节拍, 学生在听的同时, 就已经有人可以悄悄拍出三拍子节奏了)

生:三拍子, 我选择…… (个别回答, 演示)

师:好, 请你用自己的方法按节拍来给老师的歌曲伴奏 (学生配合练习, 老师边弹边唱, 学生边听边拍, 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及音乐创作的潜能)

师:让我们一块儿用美美的声音来唱一唱萤火虫吧

(学生中钢琴伴奏演唱歌词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师:优美的歌声让我陶醉了, 我好象变成了一只萤火虫……你们呢?

(播放课件3:出现《萤火虫》音乐歌曲flash画面, 老师边唱边表演, 学生可以模仿表演, 也可以创作表演,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歌曲意境, 表现歌曲情趣, 体验歌表演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在歌曲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夸一夸的环节, 熟悉了歌词内容, 节奏特点, 加强了对学生语感、节奏感的训练, 有效地为歌词演唱提供了铺垫, 便于学生更好地演唱歌曲;在演唱歌曲的同时, 让学生配合动作表演, 更好地表现了歌曲的韵律, 增加了美感, 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更好地展示了自己的音乐表现力。

三、拓展延伸, 展示作品

师:那么美丽可爱的萤火虫, 我真想把它一直留在我身边, 成为我永远的好朋友, 你们想吗?

生:想

师:瞧, 我是用什么方法留住它的。

(老师范画“夜幕下的萤火虫”, 让学生对萤火虫有更加直观的外形认识, 大胆鲜艳的色彩, 增强了学生视觉美感的体验)

师:你也想试试吗?

生:想

师:那我们一块试试吧!

四、小结本课, 快乐结束

师:看着墙上停歇了这么多的好朋友, 老师真开心, 你们开心吗?

(学生的绘画作品全部展示粘贴, 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 成就感,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及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生:开心

师:萤火虫不仅让我们有了这么多开心的好朋友, 还对我们有很多的帮助, 所以我们要……

生:保护萤火虫, 和萤火虫做朋友……

师:那就让我们带来萤火虫的心愿去帮助校园里的每个朋友吧!

(播放课件5:学生模仿萤火虫飞的动作, 在轻松愉快的萤火虫音乐是出教室)

篇4: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课程纲要

对照四地音乐课程纲要标准,笔者发现各地音乐教学总体目标都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教育学家布鲁姆(Benjamin S.Bluoom)认为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以及动作技能目标。认知目标涵盖对具体音乐知识的领会与应用,分析与综合评价六个方面;情感目标体现学生对所学音乐课程价值内化的程度;动作技能目标则反应在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所学习掌握的音乐技能。 笔者将两岸四地之音乐课程总体目标整理如下:

经由上述四份课程纲要标准的陈述,笔者发现两岸四地中小学音乐课程总体目标设定的原则统一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突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音乐情操。 各地都希望透过学校音乐教学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通过各项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2.强调提高学生音乐体验能力。 各地设计不同音乐教学环节提高学生体验感受,强调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个人内在探索与外在环境探索,从学生出发,更贴近学生生活,使音乐更生活化。 3.重视学生音乐知识积累,增强学生音乐技能实践。 各地都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音乐技能,通过演唱、聆听、演奏等方式表现学生个人音乐素养。 4.尊重世界文化多元性,热爱本土音乐文化。 各地的课程总目标都一定程度提及了当今时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氛围,指出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理解及传承的必要性。

因此,两岸四地的音乐课程纲要标准的总体目标均体现了科学、统一的原则,具体细化要求了音乐课程的准则,达到了指导性和指令性的作用。为下属层次的目标提供了导向性指引。二、两岸四地音乐教学学段目标分矣之差异性

纵观两岸四地音乐课程之纲要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各地都是依据学生成长所处的身、心特点来划分学习阶段的。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划分学习层次,既适合于学生音乐课程的接纳学习程度,又能让整个音乐课程学习体系设置更加科学流畅,既能让任课老师们根据各年龄学段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安排,又能让学校更好地进行教学评估与管理。

美国音乐教育家埃德温·戈登(EdWin Gordon.E)认为,儿童音乐性向在满九岁时便趋向稳定状态,即学生大约所处小学三年级。因此笔者尝试从四地音乐课程纲要标准中归纳小学初小学段学生应具备之音乐能力,探寻两岸四地学段要求之异同。

首先,四地有关学段的划归方法有所不一,具体如下:

由上可知,虽然两岸四地的音乐课程学段目标都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划分,但各地对于初小学段的划分仍有差异,四地的解读与理解都各有特色,如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都将小学三年级划分为第二学习阶段,中国香港则将小学三年级划分为第一学习阶段,而中国澳门则将初小年级划分为三个年级具体的要求。其次,各地学段目标划分的课程内容维度亦有差异,以小学三年级学段为例。

中国大陆将三年级学生划分第二学段(3—6年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音乐感受与鉴赏;2.音乐表现;3.音乐创造;4.音乐与相关文化。

中国大陆认为小学三至六年级学段的学生随着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生活范围的逐步扩大,他们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随即增强。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等音乐活动的份额,以多样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三年级学生在中国台湾归属于第二阶段(国小三至四年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艺术表现试探;2.艺术基本概念;3.艺术与历史文化:4.艺术与生活。

中国台湾将分段能力指标与学生十大基本能力相互连接,强调学生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培养欣赏、表现与创新能力;学会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i善于表达、沟通与分享;尊重、关怀与学会团队合作;进行文化活动与了解国际文化:学会正确规划、组织与实践相关活动;善于运用科技与信息:主动探索与研究;能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

中国香港在将三年级学生归属于KSl:第一学习阶段(小一至小三),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培养创意及想象力;2.发展音乐技能与过程;3.培养评赏音乐的能力;4.认识音乐的情境。

中国香港认为音乐科课程的四个学习目标是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应该有系统地同步发展,而不是偏向某一目标能力发展。四个学习目标的比重不完全一致,教师有较大的自由度,在课堂设计和教学中应学生的需求而灵活调适。强调通过创作、聆听、演奏等综合音乐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全面的音乐体验。

三年级学生在中国澳门归属于小学三年级阶段,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歌唱;2.听音训练;3.聆听;4.节奏训练;5.读谱;6.活动。

中国澳门突出“综合性音乐活动学习”,让学生在歌唱、唱游、律动、创作等多样音乐活动中愉快地学习,藉由多元化的活动培养学生不同音乐技能与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综上可得,两岸四地中小学音乐课程学段目标分类方式不一,侧重点不一,课程内容划分的维度内容也不一样,各有特点。中国大陆的陈述更具概括性,简洁明了;中国香港的表述更为体系化,相辅相成;中国台湾的总结有较高的自由度,灵活多变;中国澳门的描述更为具体,清晰细致。 四、音乐教学学段目标学力要求之相似性

尽管两岸四地中小学音乐课程学段目标分类方式不同,课程内容划分的维度内容不同,但是针对初小学段学生音乐课程应该达到的学力要求却不尽相同。总体来看,我们可以从学生的音乐感知与鉴赏、音乐知识与技能、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文化与相关生活环境这四个方面来概述初小学段学生应达到之音乐学习能力。

1.音乐感知与鉴赏

四地都强调培养学生音乐感知与鉴赏能力。初小学段学生应体验并区分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律动感。聆听歌曲时注意旋律、调性、拍号、速度、强弱等基本音乐要素。运用正确良好的唱歌习惯歌唱。基本掌握读谱、唱谱的音乐技能。能参与齐唱、领唱、合唱、对唱、轮唱等不同形态演唱。对歌曲的节奏、音调把握准确。能进行简单的乐器独奏、合奏、伴奏。能主动参与音乐表演活动。 3.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 四地都着重提高学生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初小学段学生应该能够进行即兴创编歌曲或乐器伴奏、舞蹈创编等创作活动以反应不同的音乐特质。学会运用适当记谱方法记录、创作音乐,如简谱、五线谱、图形谱等。能观察、探索大自然及日常生活中的声音,选择自己擅长的音乐表达方式模仿表现出来。

4.音乐文化与相关生活环境

四地都提倡关注学生接触的音乐文化与相关生活环境的关联。初小学段学生应该学会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能从各种媒体管道中搜集不同类型的音乐并进行欣赏。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音乐经验感悟。

从上可知,两岸四地中小学音乐课程初小学段学生应达到之音乐学习能力主要包括音乐感知与鉴赏、音乐知识与技能、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文化与相关生活环境四大方面,各地皆强调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情操,独立运用所学音乐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探自主索、创造音乐能力。从学生出发,多方面培养学生音乐基础素质,建立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正确的价值观。

篇5:四年级音乐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材料: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学习目标:

以音乐素质的培养为目标,其任务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一些音乐知识和音乐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阶段的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萌发了对音乐的感知和情感反应能力,使其中多数人在今后能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音乐欣赏者或爱好者。

1、(1)认识变音记号,重音记号。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学习换气等一些常用记号。

2、A、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学会简易的轮唱,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一些简单的指挥手势。

B、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学习演奏方法。

C、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D、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伴奏能力。

3、通过音乐学习,不仅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得到了培养,并且智慧得到启迪、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也得到提高,4、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学习主题及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3课时

主题“手挽手”教材内容“祝你快乐”“彩桥架倒台湾岛”“拍手拍手”“阳光牵着我的手”。本课四首作品都是集中反映了我们在音乐的熏陶下歌唱团结、友谊“发扬文明新风”这么一个主题,简称手挽手。第二单元 3课时

主题“跳起来”教材内容“马刀舞”“新疆舞曲(第二号)”“小步舞曲”“我和提琴”“跳吧,跳吧”。本课五首作品的特点非常的鲜明,通过感受和学唱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和民歌,再让学生即兴地编创舞蹈使歌舞一体、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学生的视野。

第三单元 2课时

主题“家乡美”教材内容“故乡是北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东方明珠”“杨柳青”“大雁湖”。分别是北京、上海、海南、内蒙古、江苏五个地名,五首作品中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五个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所以简称家乡美。

第四单元 3课时

主题“水上的歌”教材内容“划龙船”“水上音乐”“船歌”“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浆”五首作品,感受音乐对“水上音乐”主题的描绘,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关系。

第五单元 3课时

主题“童年的回忆”教材内容“彼得与狼”“白桦林好地方”“红蜻蜓”从这三首作品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并从中回忆自己童年唱过的歌,进行相互交流。(统称为童年的回忆)

第六单元 2课时

主题“风景如画”教材内容“森林的歌”“荫中鸟”“小溪流水象叮咚”“茨藜花”这个命题较为自由,通过音乐对大自然的描绘。把人们引入丰富的想象之中。我们从这四首作品中听辩各种小动物、各种鸟叫声等,以体验这种描绘功能,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我觉得这个主题取得非常的贴切。

第七单元 2课时 主题“校园里”教材内容“运动员进行曲”“打字机”“校园多美好”“冬夜静悄悄”。本单元汇编了一组校园文化的故事:有师生情的《冬夜静悄悄》;有教室里的《打字机》;有操场上的《运动员进行曲》;有描绘校园美景的《校园多美好》。这些音乐能激发学生的联想起可爱的校园生活,热爱自己的校园。

第八单元 3课时

主题“理想”教材内容“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种太阳”“小纸船的梦”长大后希望成为怎样的人?是我们四年级学生大家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理想。本单元的四首音乐作品为学生提供了几个侧面;有科技类的种太阳;有航类的小纸船的梦;有教师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以及各行各业的英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我个人觉得这个主题与内容是有血有肉相互相成。㈠从总体的知识点来看:

1、歌唱欣赏教学

四年级开始注重不同层次的歌唱及歌曲欣赏教学;按照演唱形式来分有齐唱、合唱、独唱、男女声领唱、二重唱。侧重点分别分布在第三、第四、第八单元中以不同的歌唱形式出现。在安排上我认为也很合理,比如:第三单元中教材要求着重让学生了解独唱与合唱两种演唱形式。(歌曲故乡是北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全河、东方明珠。)第四单元教材马上承上启下,着重让学生了解齐唱与二重唱形式、及曲调波浪形进行的走向知识。在歌曲的风格上也很巧妙的选用了民歌具有地方的特色,学生很容易接受。一直到第八单元又出现了女声独唱与合唱的音乐欣赏,我认为这是作为一种知识的回顾和再现,在歌曲的难易程度上有所加强,欣赏的水平也有所提高。这一单元很讨巧地结合了理想这么一个主题,使得学生没有一种烦琐厌倦的心理,很轻松的听唱这两首歌曲。

2、两声部歌唱教学

我们新教材三年级第二册开始,学生接触到一首合唱作品。到四年级第二学期明确要求学生对声音的敏感性、立体性通过两声部的教唱有很深的体会和感受。在本册教材中共安排了五个单元的两声部教学。

第一单元

《阳光牵着我得手》、《拍手拍手》都是齐唱与合唱相结合的演唱形式。

歌曲,《拍手拍手》首先唱好单声部齐唱部分,在学唱二声部时把全班分成二个声部,主要解决音准、节奏、速度等一些最最基础的问题,每个学生必须掌握。为全册以后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铺垫。

歌曲《阳光牵着我得手》教唱中运用了一些辅助教学。比如;各声部学生自学自己声部、唱平行三度的二声部音列、练习重点声部乐句等,这些都是两声部教学的基本功,学生初步接受和完成。

第四单元

听唱了二、三、单元的各种演唱风格后又安排了学生两声部歌唱教学。

歌曲《小螺号》、虽然没有直接的要求唱二声部,但需要学生学习伴奏,此项可能有点难度,学生必须先学会二声部的旋律,运用已学的乐器吹奏为歌曲伴奏这为第五单元四声部乐器伴奏打下了基础。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在先前两个声部的基础上,每个声部都先自主

唱好齐唱与合唱部分主要解决音准、节奏、问题然后可以按照要求运用“母”称词来完成进一步取得和谐的效果。这里也要求自编伴奏表演歌曲属于渗透教学。

第五单元

歌曲〈红蜻蜓〉〈白桦林好地方〉练习曲〈牧羊女〉。选材上非常好短小精悍。

这里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第二声部运用了旋律乐器演奏伴奏声部,可以是口风琴、竖笛等其他旋律乐器,这需要单独的声部练习可以强化学生对声部的概念,以便在下面的两声部教学打好基础,其次是打击乐器四个声部,每一个声部基本为固定节奏型,锻炼学生对四个声部的配合和协作。这个练习在第四单元里已经有所操练学生应该没什么大的困难,主要是速度快慢、和协调安排问题老师们可以自己把握。

歌曲〈红蜻蜓〉继续运用前面几单元的方法(自学声部、运用称词、师检查纠正声部问题、范唱等)来学唱和巩固二声部教学。学生能更加自信地唱好两声部,进一步要求学生表现歌曲的意境。

第七单元

安排了歌曲《冬夜静悄悄》这首作品相比前几单元在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看一看歌谱,该曲调从单一声部来看并不难,很多小节均是模进或重复,难是难在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教学中结合前几课的二声部训练方法来层层突破。

第八单元

在最后一单元放了一首综合性的歌曲《小纸船的梦》,这是一首表现性很强的两声部歌曲,作品要求很高,除了音准、节奏、声部和谐外还在声音音色、力度、表现和意境上均有较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运用前五单元积累的方法和歌唱技能尽可能的展现歌曲。

三、课程实施 1.课程资源

本册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在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教育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同时,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教学手段

(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学详案。

(2)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35分钟的课堂时间,课前5分钟属于复习及律动时间,所以要向剩下的35分钟要效率。

(3)充分作好课前准备。

(4)认真按照教案上课,上课坚持说普通话,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

(5)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第要求,防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投影仪、录象、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成立兴趣小组。

(8)培优补差的途径:A、通过课堂教学。B、通过课外艺术活动。

(9)方法: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鼓励、表扬法:通过鼓励表扬大体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四、课程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学习记录卡(记录平时表现)、情景测验(期末测评)两种评价方式,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师评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式,对学生一期的音乐综合素质进行反馈。

学习记录卡(记录平时表现)

(1)、在第一堂音乐课上,教师要富有趣味性地向学生讲清楚填写学习记录卡的目的与意义,要想法激发学生对填写学习记录卡的兴趣和欲望。同时指导学生填写好姓名、学校、班、年、月等项目。并告诉学生怎样画音符和各个不同颜色的音符所代表的项目及填画时间。(2)、学习记录卡主要从“我给大家唱了歌”、“我给大家跳了舞”、“我给大家演奏了乐器”、“我给大家表演了游戏”、“我参加了文艺汇演”、“老师表扬了我”这些方面来记录学生每一课的表现,为了操作便利、富有情趣,我们设计了不同颜色的小音符,他们分别是“红、绿、黄、蓝、橙、紫”。

(3)、学习记录卡是根据每学期16周、一周两课时来设计的,要求在每节课结束后填写的,是学生对自己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所做的记录。记录的方式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画相应颜色的音符。如某同学在音乐课堂上当众唱了歌(不管是应老师要求还是主动表演),那么该同学就可以在这一周的相应课时中填画一个红色音符。为了防止学生乱涂,教师应不定期地抽查学生的学习记录卡。

(4)、学期结束时,教师应对每个学生一学期的表现进行统计,并填入“音符总数”一栏中,小音符总数在班上前五名的学生授予荣誉称号,并颁发奖品。

(二)、情境测验(期末测评)

1、设计要点

(1)设计表现性任务

表现性任务实际上就是在表现性评价过程中评价者要求学生完成的具体任

务。在音乐情境测验中,设计要求学生完成的具体表现性任务首先就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思维发展水平)出发,有机地对本学期的音乐教材或内容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调整、重组;也可从学生学习音乐的实际需求、愿望等出发,适当地对教材或内容进行裁剪、删减,使内容更精彩。还可以创造性地将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音乐素材结合到相关的教学内容中去,使其更具活力和时代气息。

(2)精选主题、模拟情境 为了有效地完成情境测评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精心挑选

健康向上、充满情趣的情境测评主题(选用“乐器王国”、“鼓韵生辉”、“舞之旅”等)。根据所选定的情境主题来创设情境,这样不仅能引发学生入情入境,而且能激发他们参与测评的兴趣,能营造愉快和谐的测评氛围,卸掉测评的心理负担,使学生在测评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发挥他们的潜能。操作说明:

a在评定等第时,如果是A等,就可获得5个小音符;如果是B等,就可获得3个小音符;如果是C等,就不能获得音符。

篇6: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课程纲要

学习目标:

1、通过师生、生生的谈话交流,了解本学期数学学习的内容、目标、和主要学习方式。

2、在已有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协商、完善针对本学期学习的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评价方法。

3、通过分享《课程纲要》,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学习重点: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

学习难点:结合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总结、制定出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评价方式。学习过程:

一、谈话交流,明确主题。

同学们,今天的课堂上老师要带领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它就像一幅地图一样,能够指引大家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找准学期目标,理清学习内容、了解学习安排,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它就是——《课程纲要》分享课。(板书课题)

二、师生共同梳理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五年级下册数学书看看吧。

1、学习目录是我们学习的好朋友,同学们,快快打开我们数学的目录,看你发现了什么?共几课?

2、时间安排:这8个单元的内容,好像几颗不同的树枝,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棵知识树,我们大概要用三个月的时间学习完这本书。

(一)明确单元主题

师:目录就像路标一样,指引我们了解每单元都有哪些内容,下面请同学们快速翻翻第一单元,想想本单元主要学习哪些内容?怎样学习这些内容呢?(指学生多人次说说)

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第二单元又会引领我们学习哪些内容?又会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要求呢?大家再快速找一找吧,完成的同学也可以同桌或者前后桌商量一下。(学生活动,然后找学生汇报)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如何找每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了,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从下面的单元中选一个你们喜欢的单元,找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好吗?(六人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汇报】

(二)明确学习目标 同学们,通过刚才大家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本学期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和时间安排,那么我们本学期通过学习要掌握哪些本领呢?

学习目标:

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大小,会进行分数、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并能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5.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交流方法,轻松学习

师:要完成这些学习目标就一定要有好的学习方法,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要介绍给大家吗?

……

师:同学们介绍的学习方法都非常不错,相信通过你们的介绍,其他同学一定受益匪浅,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四、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完善评价方案。

对于本学期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如何来评价你数学学习的状况?怎样才能证明你认真、努力地学习数学了呢?仅仅用一个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来评价你的数学学习,你认为合理吗?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以前的评价方案(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单元检测)想一想,步入五年级下学期,我们在哪些方面还要改进和提高呢?(引导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升、总结。)例:五年级的学习要更注重思考,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有独立地思考和见解…;要更善于表达,能明白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要更善于倾听,能从别人的发言中发现闪光,能准确纠正别人的错误…;要更善于动手操作,能自发地想到利用手边的材料对自己的思考进行验证…

五、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只是初步地了解了这学期主要的学习内容,还有许多相关的内容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接触到,如果你有什么特别喜欢或对我们的学习特别有帮助的学习方法,课后可以告诉老师,我们共同把我们的数学课设计得生动有趣。时间有限,我们只是简单提到了评价我们学习的方式,至于具体怎样去制定合理的标准和评价的方法、等级,让我们大家都再仔细地思考,最终制定出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执行。

师:最后在认真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之前,请同学们对自己说一句鼓励的话来为自己打打气吧!谁愿意先来说?

师:大家说得真好,请大家下课的时候运用写话的本领,把对自己鼓励的话记录在课本的首页,让我们不断用这句话来鞭策自己好吗?

篇7:品社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

文化路二小 赵二玲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新学期的第一课明白本学期要了解的内容,知道本学期要掌握的重难点以及要准备收集和整理的材料。

课前准备:翻看整本教材,了解重难点,收集资料,做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快乐的假期已经结束了,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也迎来了新的课程,我希望我和同学们一起努力,拥有一个快乐的学习生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本学期的课程纲要。

二、复习内容

1、想一想,我们上学期常用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2、从三年级到现在,有四个朋友一直陪伴着我们,这四个朋友的名字叫什么?

三、新授内容

(一)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观察五年级下册共有几个单元分别是什么?提问

第四单元共包括几个小课题?提问

读第四单元的目标(出示课件)

看课本从第2页-----29页,3分钟后分享你看到了什么?分享的时候要说清哪一页,而且不能和别人的重复。

找生分享(6--7人)

想一想第四单元围绕什么来写的?提问

出示班集体应参与的活动,读师生约定(出示课件)

小提醒:有的同学说,小学生违法没事,犯了法也不会被处理,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老师提醒同学们要做到以下两点。(出示图片)

(二)看目录第五单元,历史告诉我们,共有几个标题,分别是什么?

(出示课件)读第五单元的目标。

看课本从30页---53页。3分钟后找学生分享。

想一想这个单元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读一读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并了解几个重要人物所起的作用。(出示课件)

(三)看目录第六单元共包括几个主题,分别是什么?

读第六单元的目标。(出示课件)

看课本54页到最后,同样的方法,3分钟后分享知道的内容?找生分享。

观察这100多年间的部分图片。(出示课件)

想一想这个单元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四、课时安排(出示课件)

第四单元安排10个课时;第五单元安排6个课时;

第六单元安排14个课时。

五、评价方面(出示课件)

课堂表现---------20% 完成作业--------20%

带书情况----------10% 思想品德---------30%

期末汇总----------20%

六、谈收获

七、师小结:

同学们,其实每一本教材,就像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只要我们找准前进的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然后再坚持不懈的付诸行动,相信总有一天,你们一定可以用智慧的钥匙开启成功的大门!

板 书

四单元:班集体和法律

五单元:秦朝、汉朝和唐朝

篇8: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课程纲要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我是中国人》。

一、说大纲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其中要求“3-6年级的学生能够了解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和曲艺音乐”“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并从中享有乐趣”, 因此, 教师在设计本课教学时, 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 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课程中歌曲编排和京剧表演,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本课的学习中发挥个人的创造潜能。

二、说教材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本课选自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京韵》, 该单元内容围绕京剧艺术, 旨在促进小学生对京剧的了解与体验。《我是中国人》是一首根据京剧中典型的西皮流水音调创作而成的戏歌, 全曲唱词简单明了, 朗朗上口, 唱出了作为中国人骄傲自豪的心情, 节奏和拖腔都具有浓厚的京剧特色。

2. 地位与作用:作为一首戏歌, 本课很好的将歌曲与戏曲元素结合在一起, 能够激发学生对戏曲音乐的兴趣, 增加学生对京剧的了解,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 在本单元中, 还包括了京剧《智取威虎山》和《红灯记》选段, 本课的学习, 能为本单元其他课程的教学起到铺垫作用。

(二) 教学目标

根据“三维目标”的设立, 我计划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1. 认知目标:学会用京剧风格来演唱歌曲, 做到字正腔圆, 富有韵味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京剧的几项技巧, 例如拖腔, 颤音等, 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表演和欣赏能力

3. 情感目标:在学习和表演歌曲的过程中, 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与韵味, 加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同时, 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三)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学习掌握京剧的曲调特点和几项技巧

2.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京剧风格来演唱歌曲

三 、说教法

作为一种传统戏曲艺术, 京剧离学生日常生活较遥远, 学生平时对京剧的接触和了解比较少, 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京剧表演风格, 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 问答法:在讲课过程中, 我将按一定的教学要求, 对学生提出问题, 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 / 聆听音乐等等, 通过问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 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 演示法:首先, 通过播放京剧视频, 展示京剧脸谱, PPT等, 视听两方面结合, 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 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 让学生对京剧艺术有直观的感受, 有利于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提高学习兴趣。其次, 作为教师, 我会为学生示范歌曲的演唱, 伴奏乐器的演奏等等, 能让学生直观的进行模仿、学习, 在避免长篇大论说教的基础上, 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京剧的表演风格。

3. 对比法:我将对歌曲结尾拖腔的有无进行对比, 这样能够凸显拖腔在京剧中的重要作用, 帮助学生理解京剧音乐风格, 更好的学习演唱这首歌。

除以上这些外, 我还将使用:讲授法, 律动法, 模仿法, 启发法, 等等。

四、说学法

(一)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分散注力, 并且活泼好动。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度, 时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采用形象生动, 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和学生广泛参与的学习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 根据以往的课程, 五年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识谱演唱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 要把重点难点放在音乐风格的掌握和演绎上。

(二) 本课选自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该单元教学内容还包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等两首京剧选段, 民族管弦乐《京调》, 根据京剧和评剧素材创编而成的歌曲《蚂蚁》, 我认为,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 《我是中国人》这首歌曲能够勾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为后面教学其他内容铺垫。

(三) 因此, 在本课教学中, 我将主要采用兴趣式指导法, 通过生动的演示, 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导他们在学习中广泛发散思维。同时, 我将在教学中设计一些由学生亲身创编和演绎的环节, 鼓励他们积极运用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

(一) 课前准备:

1. 准备一批京剧传统伴奏乐器:板、锣、鼓

2. 制作一些京剧脸谱面具, 准备一些京剧道具

(二) 导入部分 (用时 5 分钟)

首先, 我会播放京剧《贵妃醉酒》的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 (到“乾坤分外明”) 在播放之前, 我会对学生说:“认真看老师播放的视频, 想想这是什么艺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 (播放视频) 在观看完视频后, 以五年级学生的水平, 大部分学生都会回答:“这是京剧。”这时我会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肯定, 并且进一步提出问题:“你们之前听过京剧吗?京剧有什么特点?”然后选几名同学来回答, 同学们的答案一定是五花八门的, 这时我将打开PPT, 结合PPT和刚才同学们的回答, 对京剧艺术的背景及它的特点, 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本环节目的: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本环节使用的教法:演示法, 问答法, 讲授法, 用时5分钟

(三) 学唱与编排歌曲

该部分用时25分钟, 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习掌握京剧的曲调特点和几项技巧, 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用时15分钟, 第二部分是能够熟练运用京剧风格来演唱歌曲, 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用时10分钟。

教学重点:将掌握京剧的曲调与技巧作为本课的是因为这首歌是一首戏歌, 旋律、节拍等音乐要素是树立这首歌京剧风格最根本的因素。要想掌握好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 首先就要学好这些知识点。

1. 首先, 我将为学生富有韵味地示范演唱这首歌的全曲, 在示范之前, 我会问学生:“仔细听老师是怎么唱这首歌的, 结合谱子, 思考这首歌是什么节拍, 节拍上有什么样的特点?”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在示范完毕后, 结合谱子, 同学们会发现这首歌的节拍是1/4拍, 即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一小节有四拍。这时我将告诉大家, 在京剧中, 1/4拍被称为“西皮流水板”。并结合PPT介绍流水板的特点, 【即“有板无眼”, 中快速节奏, 唱腔第一句从板上起唱, 其余唱句以过板开唱为主, 所谓过板开唱, 就是从后半拍起唱, 每句的最后一个字都要落在板上。】此时我会带着学生将谱子与这些特点对照, 发现这首歌确实是一首按照传统的西皮流水风格创作的歌曲。

2. 接着我会要求同学们手点着“板”, 实际上就是手打节拍, 我再为同学们示范演唱一次。在同学们听过两遍示范, 对歌曲有了初步印象后, 我会让同学们手点板, 齐声念歌词, 然后我会问同学们, 这首歌曲说的是什么?同学们的答案应该是围绕着“讲文明”“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展开的, 这时我将对同学们的答案予以充分肯定。

3. 打着事先准备好的檀板, 要求同学们手打着板, 分句学唱这首歌曲。在歌曲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要求学生手打节拍, 是因为这首歌的节奏较为特殊, 从一开始接触歌曲就要求学生打节拍能够加强他们的节奏感, 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帮助他们掌握这首歌的节奏。

4. 由于这首歌曲的每一句, 都有不同的知识点。因此, 在教学中, 我将直接把这些知识点分解融入至分句教学中, 每一句都先学唱SF再学习唱词。

1首先, 我将在第一句中着重学习颤音。首先我将带领学生学习不带波音的SF, 我唱一句, 学生唱一句。等到同学们掌握后, 我将唱一遍带有波音的SF, 这时我将问同学们, 老师唱的跟之前你们唱的有什么不一样?相信大家会发现波音的存在, 这时我将为同学们介绍博音, 并将单独带领大家练习波音和加上波音后的SF, 在大家对波音有一定了解和熟悉后, 我将示范带词的第一句, 依旧是我唱一句, 学生唱一句。相信在学习了sf和波音后, 五年级的学生能够很快学会带词演唱。

2在第二句的学习中, 我将着重于装饰音的学习。首先我会问同学们, 谱子上这个带有连线的小小音符是什么意思?可能有同学能回答, 也可能同学们回答不出来。这时, 我将告诉大家, 这是装饰音, 并介绍装饰音的作用。我将示范装饰音的演唱方法, 学生进行模仿。先是单独进行装饰音的练习, 然后过度到加上装饰音的整句SF练习。在学生熟练掌握了带装饰音的SF后, 我将带着学生加词演唱。

3第三句的重点在于拖腔。拖腔是戏曲元素的重要体现, 拖腔的有无对戏曲风格的确立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将首先带领学生学习整句的SF。在学生熟练后, 我将示范带词演唱, 但是在这部分, 我将只示范到没有拖腔的地方, 并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在学生掌握了带词演唱后, 我将再为他们示范包含拖腔部分的第三句, 我会问同学们, 老师这么唱跟之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样唱是不是比之前的唱法更好?相信同学们会发现, 加上了拖腔之后, 整句更富于韵味, 更有意境。这时我将充分肯定大家的说法, 并且带着同学们练习拖腔和加上拖腔后的第三句。

5. 分句教学完成后, 同学们已经熟练掌握全曲的各个知识点和每一句的演唱。这时我会让同学们把整首歌连起来演唱。相信此时他们已经初步能够演唱整首歌曲, 至此, 教学重点完成。

该部分用时15分钟。用到的教法有:演示法, 对比法, 模仿法等等。

教学难点:作为一首戏歌, 戏曲元素是这首歌最鲜明的特点。学生在掌握了歌曲之后, 能否将戏曲风格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 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1首先, 我将播放一小段戏歌, 在播放前, 我将问学生:“仔细听老师接下来放的音乐, 看看音乐里有没有刚才我们学到的知识?”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聆听音乐。在聆听过后, 相信同学们会发现, 戏歌中包含了刚才我们分句练习时学到的装饰音, 拖腔等知识。该步骤是对上一部分的复习和检验, 也是对接下来教学的铺垫。

2接下来, 我会让同学们两两互唱《我是中国人》, 并让他们互相评价下对方唱的好不好, 跟刚才的戏歌片段比, 有什么差别?设定该步骤是因为同学们在集体演唱时需要专注于演唱, 比较难发现自己的缺陷, 两两演唱能够让同学们转换身份, 以旁观者的眼光来鉴别。然后我将对同学们进行提问, 同学们的答案一定是各种各样的, 相信他们会对自己同伴的演唱给予肯定, 但也会发现演唱没有戏歌中这么富有京腔韵味。

3这时我将肯定同学们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同时我将告诉大家, 刚才我们学习的颤音, 装饰音, 拖腔等, 都是京剧音乐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但要将这种风格表现出来, 光照着谱子唱是不行的。 (下接第258页)

4接下来我将为同学们示范演唱一遍富有京剧韵味的《我是中国人》, 然后我会鼓励同学们对我刚才的示范进行模仿, 我会带着同学们再演唱一遍《我是中国人》并鼓励大家带上京剧中常看到的动作, 如摇头晃脑等等。在演唱后, 对同学们的模仿进行肯定和鼓励后, 我将会邀请1-2位在刚才的演唱中表现比较好的同学上台表演, 借由他们的表演, 鼓励和激发台下的同学向他们学习。

5至此, 相信同学们对如何富有韵味的演唱这首歌已经有了一定的体会, 我会要求同学们拿出最好的状态, 再一次演唱这首歌, 同时, 在这一遍的演唱中, 我将拿出锣鼓, 为同学们伴奏, 使整个演唱更富于戏曲意蕴, 同时也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本环节所用的教学法有:演示法, 对比法, 模仿法, 体验法, 等等。

( 四 ) 京剧表演的学习与展示

该部分是对所学歌曲《我是中国人》的延伸与拓展, 也是帮助同学们了解京剧知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更是对于本单元后续学习《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等京剧选段的一个铺垫。该部分计划用时15分钟。

1. 首先我会问同学们:“大家知不知道京剧中都有哪些行当?”同学们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答案, 这个时候我将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各色脸谱, 结合PPT为同学们一一介绍生旦净末丑这五个行当。

2. 然后我将选取小生和花旦两个行当, 播放台步视频, 我将带领学生模仿视频中的台步动作, (小生:自1:16开始, 请男生学习小生的台步, 女生学习花旦台步, 并给同学们时间进行练习。

3. 在同学们练习之后, 我将拿出脸谱以及准备的其他道具, 邀请几位同学戴上面具进行表演。并请没有上台的同学思考, 如何为这些动作配伴奏, 将这个问题作为学生本节课的课后作业。同时, 在同学们表演的过程中, 我也会鼓励台下的同学像京剧表演中观众们为演员叫好一样, 为自己的同学喝彩。

该部分计划用时15分钟, 所用的教法有:演示法, 模仿法, 体验法等等。

在结束了这个环节之后, 整堂课将在高潮中走向尾声, 这时我将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同学们会回答:“我是中国人”“拖腔”“台步”等等, 我将总结归纳同学们的答案, 帮助同学们再一次梳理今天的教学内容。此时我相信, 教室里的气氛一定是热烈而欢乐的, 同学们在学习中实践, 在实践中学习, 即收获了快乐, 也收获了知识。

六、教学小结

上一篇:5年级环境教育计划下一篇:加强师德建设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