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涉过青春的深水区

2024-07-03

母爱涉过青春的深水区(通用3篇)

篇1:母爱涉过青春的深水区

母爱涉过青春的深水区散文

母亲是在她7 岁时外婆过世之后被奶奶抱养的,然后长大后顺理成章地嫁给了父亲,母爱涉过青春的深水区。但事实上,我知道母亲的生活称得上凄惨。奶奶的严厉、父亲的整日无所事事、四个孩子的懵懂无知……使母亲受了太多的苦难。她只上过小学一年级,除了自己的名字识不了几个字。而生活的重担又压得她一直直不起腰来,太重的苦难使母亲的性格多少有些变形,我一直这样认为。小时候,没少挨母亲的打,曾经被她打得昏天昏地时,我在日记时狂喊:我是不是不是妈妈亲生的?我要离开家!离开母亲!!然后大了,看张爱玲的小说,我总把母亲想象成曹七巧,她自己没有过过好日子,也希望把这种不幸延续给我们,甚至更甚。

我没有小时候跟母亲很亲近的记忆,倒是很小的时候就想离开家,离开母亲。上了中学,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不用再天天看到母亲那板着的面孔。那时的我像被放出笼的鸟一样兴奋而激动。我从不参与同学们关于母亲话题的讨论,我认为自己从来没有拥有过被母亲爱的味道,甚至我因为没有母亲的笼罩而欣喜。

中学六年,我一直很努力地读书,很少想及其它,甚至以前对母亲的怨和恨都淡化了。我很少想到母亲,我一心一意地想考上大学,然后可以真正脱离家,脱离母亲。高考前,我学得很辛苦,一日竟在课堂上昏倒。睁开眼时,我已躺在校医务室,旁边是盯着我的母亲。她竟然在哭。看见我醒了,那种焦急、欣喜、伤心……一下子全涌上她那布满沧桑的脸。我第一次从母亲的眸子里发现那种叫爱的东西。也许母亲是爱我的,但小时的情景又浮上脑海。我别过脸去,不再看她。那时的我心情颇为复杂,潜意识时我似乎怕自己怨恨的防线被她的眼神击垮,我逃避着我渴望而又惧怕的那份母爱。

母亲留下些钱走了。她也许看出了我的挣扎。也许我们都在挣扎,那张看不见却又仿佛存在的网。

高考,我却意外地落榜了,我真的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经验交流《母爱涉过青春的深水区》。我的成绩一向都很好,我不知道怎么会这样……我一直把考上大学作为苦难与新生的分水岭,可是……我是否注定永远也逃不出这无穷无尽的黑暗呢?我那时真的`感觉自己的天塌了。查完分数回家,我的大脑几乎麻木了,母亲仍然板着脸吩咐我做事,我没应她,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母亲立即摆开了架式,将恶毒的语言向我倒来:“没用的东西!”“不长志气!”“没本事别拿老子撒气!”……听到这些我却没了先前的恐惧。我机械地步入自己的房间,反琐了门,然后扑倒在床上,任由眼泪横流。不知哭了多久,我感觉有些累了,翻了个身。

却发现母亲爬在我房间的窗户外面紧张地看着我。又是那种我在医务室醒来时的眼神。我心理的防线在那一刻轰然倒塌,我知道母亲是怕我想不开,做傻事。看着她那紧张的样子,我反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落榜了这个致命的打击却让我确定了母亲其实也是爱我的。幸?抑或不幸?

我终于还是逃离了家,落榜之后我南下广州。摸、爬、滚、打,我终于谋到一份还算合口味的工作,进了一家杂志社。闲暇之余,我参加了自学考试,日子简单而充实。只是随着时间流逝,心中的那份打成结的怨恨慢慢无声无息地散开了。心里剩下的是坦然、平和。偶尔打电话回家,和母亲在电话中聊一些散淡的事,我感觉母亲早已没有了当日在家时的那份尖锐。许是她也累了,撑了那么久的面具,终于该放在墙角休息了,我想。

然后我恋爱了,很幸福的样子。我甚至在电话中同母亲分享着我的甜蜜。母亲在电话那头温和地、淡淡地笑。我看不见,却可以想象得到母亲脸上的详和。那一刻,我感觉能同时拥有爱情和母亲是多么完美的人生啊,我甚至常常在梦中笑醒过来。

然而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那个我爱得死去活来的人突然宣布他不再爱我了。我再一次体验到了天旋地转的滋味。可是我做再多的努力都没有挽留住那段感情。流着泪,我下意识地拨通了家中的电话。母亲仍如往日一样问起我的饮食起居。我却只知一个劲儿地流泪,讲不出任何话。母亲有些慌神儿,催问我什么事,我挂掉了电话。

恍恍惚惚地上班,第三日的中午,却听同事叫:“小鱼,你妈找你!”我一个激灵,却真的看见迎面而来的母亲,凌乱的头发盖在焦急的脸上。我们对望的一刹那,我分明听到母亲重重吐了一口气。

然后我们不约而同地张开了双臂,我抱住了母亲,也被母亲拥在怀里。这是我记事以来的和母亲唯一一次亲密的举动。我似乎在骨子里等这一抱等了十几年。而母亲,瘦弱的母亲,也紧紧地搂着我,胳膊甚至被勒得生疼,但我知道,那是幸福的疼痛。

我不知道大字不识的母亲是怎么从遥远的湖北辗转到广州,然后又是历经了怎样的磨难才找到我的。母亲也没有讲。但从那混浊的眼睛中我已找到了答案,她是寻着爱的足迹找到我的,而我,也在这条爱的回归路上获得了新生。

我再三保证自己会好好活下去,即使只是为我们重新开始的母女情,母亲才会心地笑了。花了近一个月的工资买了张机票,把母亲送上了飞机,并叮嘱父亲一定要去机场接她。看着银白色的飞机穿过云层时,我的泪又下来了,但此时此刻,我的泪水是甜的……

篇2:突破高考改革深水区的思考

一、推动高考应考体制的社会化发展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 高考机制已裹挟了整个高中教育, 使高中教育产生了严重的变形。高考作为国家大考序列中的一种, 有着国家的严肃性和庄严感, 但是高考并不是国家大考中唯一的一种, 其他严肃性国家大考还有很多, 如全国研究生考试、全国律师考试、全国公务员考试等等, 甚至有些考试的竞争性远远高过了高考。这些考试中只有高考被作为衡量地方政府、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业绩的一个指标。因此, 高考应考机制社会化是化解目前高中教育危机的一个前提, 是解决高考改革的痛痒所在。首先, 高考应考机制一旦社会化, 考生的身份就不再直接隶属哪所学校, 哪个县区或市区。只要在本省范围内, 考生什么时候考、在哪里考, 有着自己的自主权, 没有必要人为地设置障碍。而人为设置的障碍往往也是造成教育不均衡的罪魁祸首。如江苏高考规定, 考生必须遵循高考与学业水平测试同一属地的原则, 这其实就是变相的利益“圈地运动”。这种“圈地运动”不仅制造了高中阶段一些所谓省市级重点学校在高中招生中通过聚拢优质生源来对县区级普通高中学校进行“掐尖” 的现象, 而且还人为地扩大了因“掐尖”而带来的教育机会的失衡。考生只要具有高中学历或与高中同等学力就可以参加高考, 有必要根据考生高中在哪里就读就把他划归谁的势力范围吗?其次, 高考应考机制一旦社会化, 考生的个人信息尤其是高考分数就属于个人的隐私, 任何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都无权知道, 更无权依据考生的分数信息来进行所谓的衡量和奖惩。高考应考的行为是全社会具有高考资格的公民自愿参加的竞争性行为, 只有考生为自己负责。当然, 高考是促进全社会人才竞争性流动的一个重要渠道, 全社会都应该对考生进行鼓励, 但是不能“软硬兼施, 苦苦相逼”。因“苦苦相逼”导致学生体质大幅度下滑的有之, 导致学生精神抑郁的有之, 导致学生跳楼的也屡见不鲜, 还需要多少血淋淋的事实才能让我们幡然悔悟呢? 高考应考机制的社会化, 不是针对考试的本身, 而是针对当下“教”只是在围绕“考”的畸形教育形态。这种“捆绑式”“逼迫式”的教育形态一天不变, 教育的绿色生态就一天也不可能得到真正实现。

二、清晰界定高中阶段的教育任务, 改变 高中教育理念

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针对高中阶段教育明确指出, “要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全面落实课程方案, 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 “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由此可知, 高中阶段的教育任务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负责, 是对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负责, 而不是对高考负责。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不同于具有选拔性质的高考, 理论上讲, 学业水平测试的试题难度系数也应低于高考试题的难度系数。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是考核普通高中学生文化科目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考试, 是学生是否能取得高中毕业证的条件之一。学生通过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也只是意味着取得了可以参加选拔性高考的资格之一。虽然, 学业水平测试的等级, 可以为高校招生提供一个参照, 但不是唯一的参照。当然,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 高中学校应该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但不等于高中学校一定要以把学生送进大学为要务, 逼着学生去上大学。因此, 理清高中阶段的教育任务所在, 我们才能明白高中教育的职责所在。从国家的战略高度、高考与考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 高中教育的任务不是“应考型教育”, 而是“资格型教育”。“应考型教育”以考生考上多少大学甚至以考生考上多少公办本科大学的人数为标准;而“资格型教育”是以考生能不能去参加高考为标准, 以能不能为高校提供健全人格的“人”为标准。“应考型教育”强调筛选优秀人才;“资格型教育”则强调人人成为合格人才。“应考型教育”, 由于受到功利主义的绑架, 作为教育实践者的学校与教师, 其主体性、创造性必然要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压和限制, 而“控制”与“独断”也成为了最实用的管理方法, 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难免淡化、异化甚至恶化。“资格型教育”只是提供参加考试的资格, 因试题难度的降低和较高的通过率, 其功利性必然得以大大消解, 因此“对话管理”成为了权威的替代、控制的超越。当高考不再是制约学校、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瓶颈的时候, 高中教育也就不会再对高考进行妥协和退让, 也就不会沦为应试教育的附庸。高中教育的课程改革和多元化的评价也就自然而然地迎来了大展拳脚的舞台。

三、建立符合当下教育改革实践的考试 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必须通过一定的考试来监测, 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但考试本身没有错, 错在我们没有建立一套符合目前教育改革实践的考试评价体系。高考应考机制的社会化, 固然可以解除高考对高中教育的钳制。但是除了高考以外, 高中还存在着学业水平测试和大大小小的期中、期末考试。比如, 江苏省部分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 有着另一种说法, 叫做“小高考”。虽然是“小高考”, 同样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同样也可以变成应试教育的翻版。学业水平测试一般采用A、B、C、D四个等级 (各科原始分满分为100分。100分~90分为A级, 89分~75分为B级, 74分~60分为C级, 59分及其以下为D级) 来衡量, 应该说比以前用原始分数来衡量, 有着较大的进步。但由于考生等级的数据库是层层下发的, 学生成绩牢牢地掌握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手里, 于是原来的分数排名变成了考多少A、考多少B的排名, 应试教育的阴影依然挥之不散。有鉴于此, 那种层层下发公开发布考生等级的方式必须要彻底改变。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只能知道每所学校总的过关率, 即总体达C率, 其它个人信息依然属于考生个人隐私, 只有考生自己通过自设的密码才可以查询。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首先它实实在在地切断了地方政府、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试图通过分数或等级来钳制学校和教师的想法, 同时由于学生过关率极高, 学校与学校之间总体达C率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甚至差别极小, 同样迫使地方政府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另寻评价方式。这样, 权力部门对学校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也就会不期而至。其次, 在应试教育模式中, 由于竞争被激发到不恰当的程度, 竞争中的失败者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帮助, 造成学生学习水平的分化扩大。许多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 自暴自弃的有之、中途辍学的有之, 这就造成了人为的教育不平等。而当以总体达C率来衡量的时候, 必然促使学校和教师转变视角:对于极少数学业暂时落后的学生, 由原来只要不出乱子就可以“不闻不问”转向即使不出乱子也要“望、闻、问、切”;对于绝大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 由原来“唯分是从”的单一呵护转向创造条件以引导“综合素质”的自主提升。这样, 全面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高中文化水准的健全人格的“人”的目标也就会指日可待。教育机会的均衡和公平也必将在各自可能的范围内, 做出对社会发展、教育发展以及学生发展有益的变革之举。

四、以权力改革为突破, 推动教育管理由 “工具式”向“服务式”转变

任何改革的表象背后, 都隐藏着权力和利益之争。在应试教育的大旗下, 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 可以冠冕堂皇地大规模组织各种迎考的考试。地市级可以大规模组织高三一模、二模、三模, 县区级可以大规模地组织从高一到高二的期中和期末考试。有了行政部门主导的考, 行政部门也就进一步强化了绝对的话语权, 也就强化了威严的所在, 同时也找到了利益所在。教育主管部门在利益的驱动下, 打着“让本地区更多的孩子上大学”名义, 变本加厉地让应试教育昂首行进着;学校与教师在怀着对上级部门的“敬畏”心态中, 在出于自身生存策略的考量中, 让应试教育紧紧地跟随着;家长在无力改变教育不均衡的现实的焦虑和无奈心态下, 为应试教育“心甘情愿”地付出着、吆喝着;学生只能躲在应试教育的角落里默默地哭泣着、忍耐着。在这种“工具式”的管理中, 一切都是权力管理部门说了算, 被管理者不能自由行动, 其行动的最终决定权也不在自己的手中, 被管理者人为地异化成了“为他人而存在”的“人”。

教育改革的红利就是为教育改革寻求“最大公约数”, 这个“最大公约数”就是提高在教育战线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实事求是地讲, 这里绝大多数人应包括教师、学生及家长, 当然, 学生和家长往往是被捆绑在一起的利益共同体。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语境中, 在这种充斥着“规训、控制、钳制和管制”的管理中, 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是利益受损者。其严重的后果就是, 主体性被消解、个人的潜能被扼杀、学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被降低。

教育不仅具有激发创造精神的力量, 同时也具有窒息创造精神的力量。推动教育管理由“工具式”向“服务式”转变, 这不仅仅是教育实践的现实诉求, 也是对“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人才观和价值观的呼唤。它不仅涉及到行政管理的方方面面, 同时也涉及到课堂改革管理的方方面面。它正站在“素质教育”的前方以冷静的眼神审视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审视着中国教育之弊!

五、从制度上和程序上突破利益固化的 藩篱

在教育改革战车上, 聚集了多个方面的利益群体。改革的每一项决策也必然面临着众口难调的困局。当高中教育不再直接服务于高考的时候, 当教学思维实现了从“静态学习”到“动态学习”真正转型的时候, 一部分依然坚持“等、靠、喂”守旧观念的学生必然会因不适应以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新课改而带来一定的成绩落差, 一部分缺乏教育内省的家长也必然会因此而牢骚满腹。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某些家长网上一反对, 舆论一批评, 政府就立刻退回不改了。这种息事宁人的态度, 恰恰说明了政府在改革的制度上和程序上缺乏了一定的自信和底气。其实, 在更多的时候, 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自身不正, 没有依法行政的习惯, 因而在面对一些所谓舆论压力时, 自然而然也就缺少了坚持原则的底气和魄力。比如, 对于那些口头倡导新课改而实际上并不履行职责的学校, 政府是否可以及时处治?对于那些违背教育规律对外宣讲是一套而实际做的是另一套的学校, 政府是否可以严肃查办?有的高中取消了补课, 但一些学校依然“涛声依旧”, 政府是否可以及时整顿?倡导多元化评价学生, 任何期中、期末考试都不得仅以分数来排名, 任何学校都不得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作为衡量教师业绩的唯一指标, 可是有的学校却顶风而上, 政府是否可以严查?政府鉴别一所学校好与差, 是否可以以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是否全面执行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为标准, 而不是以升学率?制度上的公正, 程序上的公开, 是政府可以抵制民愤绑架的最有底气的理由。而如果“理论是灰色的, 原则是有弹性的”, 那么任何的改革举措都必将不了了之, 任何的改革举措也必将无疾而终。

篇3:国企改革:期待涉过“深水区”

中国的国企改革,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但自改革开放之后,国企改革才正式进入到了市场化改革阶段。

197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重庆钢铁公司、成都无缝钢管、宁江机床、四川化工、新都县氮肥厂和南充丝绸厂等6家地方国营工业企业率先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四川的试点,被广泛看做是我国国企改革乃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的标志。

从1978年到2016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五中全会,从第五个五年计划到刚开始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国企改革一直是块“难啃的骨头”,被翻来覆去啃了30多年。最初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现在则是要跨越“深水区”。

摸了这么多年石头,依然过不了河

国企改革,历经反复。围绕“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的改革争论,似乎从来都没有休止过。

2003年,国资委成立。此后,有着天然垄断优势的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革和上市融资等方式,走上了快速扩张的道路。与此同时,存在于国企和民企之间的不平等竞争愈演愈烈。“资源垄断”、“楚河汉界”、“玻璃门现象”,这些名词的背后是民企不断被挤出诸多竞争性领域的现实无奈。

2006年,民营企业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曾在文章《跨越历史的河流》里写道:“民营资本从来都是国有资本的附属或补充,因此,最好的自保之道是远离国有资本的垄断领域,偏安一隅,做点小买卖,积极行善,修路架桥。面对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只有始终坚持合作而不竞争、补充而不替代、附属而不僭越的立场,才能进退裕如,持续发展。”由此可见,迫于生计的民营企业的委曲求全。

但是,弱小的民营企业却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3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超过60%,全国至少有19个省级行政区超过50%,广东甚至超过80%。此外,在就业、出口、电子商务、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等领域,民企比国企都更有效率和活力。

也正是从2013年开始,地方国企的效益开始明显下降。最新的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18806.6亿元,同比下降9.8%。央企下降了11.3%,地方国有企业下降了6%。但它们的财务费用却分别增长了9.5%、9.4%和9.7%。

煤炭、钢铁、有色等行业的亏损状况更惊人。去年前10个月,煤炭行业的亏损面超过80%;大中型钢铁企业的主营业务亏损高达720亿元,行业亏损面为47.5%。

有观点认为,新世纪头1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更多是由民营企业拉动的,而不是国有企业。国企的平均股本回报率甚至要比民企低约10个百分点。

国企的垄断和民企的窘境、国企的亏损和民企的贡献、国企的死板和民企的活力,让国企改革的呼声更加不绝于耳。

谁都知道国企改革是非改不可,但如何改,从哪里入手,重点落在何处,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争论同样不绝于耳。要不然,也不会摸了这么多年石头,依然过不了河。

顶层设计方案开启新一轮国企改革

2015年9月13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公布。随着这只大众期待已久的“靴子”的落地,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也正式开启。

人们本以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会迅速出台,熟料它却让人人足足等待了22个月。2013年上半年,顶层设计方案初稿完成。本计划于2014年9月出台的正式文本,在相继传出2014年11月初、2014年12月底、2015年1月等多个时间表,并经过10多次修改之后,才“千呼万唤始出来”。如此曲折,也印证了国企改革进入到“深水区”之后的步履艰难。

如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所说,《指导意见》出台经历的时间较长,主要是涉及各方利益,需要统筹考虑,多方征求意见。“这说明国企改革不是简单的企业自身的改革,也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改革,而是牵一发动全身,关系到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方向,正是此轮国企改革的目标,也是之前分歧最大的地方。此外,对国有企业进行的商业类和公益类的分类,对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以及对混合所有制发展的推进,也都是此次改革的亮点和突破。

顶层设计方案出台之后,国企改革开始提速。据悉,到目前为止国资委已经出台了9个配套文件,并有10个文件将于近期发布。

与此同时,关于央企并购重组的新闻不断传出。仅就2015年的最后一个月而言,12月8日,中国五矿集团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宣布实施战略重组,中冶整体并入五矿,实现纵向的产业链整合;12月11日,中远集团与中海集团两家航运业巨头重组获批,在行业内进行横向整合;招商局与中外运长航的重组还在酝酿中。

整个2015年,重组的央企达10家,这是近5年来的最高值。而2003年以来的189家央企,也已降至现在的107家。据说,将来要缩减至30至50家,才是“符合未来新常态下中央企业高效运营监管的实际的”。

当然,不是少就意味着好。不论是并购,还是重组,真正的目的在于形成规模经济和竞争效率兼有的市场结构,化解巨大的产能过剩。

要知道,央企在石油石化、运输、矿业、冶金、机械制造等八大行业约占据了80%的资产份额。而在行业周期性走弱的境况下,产能过剩的行业无疑将会面临更加艰难的生存困境和压力。

知名财经评论人叶檀认为,国企改革最终大多数还是会通过并购、重组、上市的方式进行。国务院也明确,要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

以前的央企重组要么追求大而全,要么追求小而全。在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看来,以往是从微观上考虑,现在是从宏观的大局势变化来考虑。“现在的央企重组不是简单的兼并合并和清理退出,而是以市场配置资源和产业链条提升为主,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中高级链条水平,效益的追求更加明显,这两个‘中高’是我们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的目标。”

为“十三五”寻找新动力

在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近期出现的高频词汇,也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而供给侧改革的最大难点就是国企。

我国国企体量大,但不够强壮。据统计,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有15万家。从数量上来看,地方国企占比70%;从营业收入来看,央企大概占60%,地方国企占40%。更重要的是,它们面临着产能过剩、大幅亏损、效益不高等一系列亟待解决而又长时间未曾解决的严重问题。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业界也将这一年看做是国企改革的“大年”。李锦认为,这一轮的国企改革是在为“十三五”寻找新动力,也是为“中国号”巨轮安装了一个巨大的发动机。“保6.5%以上增长的硬任务,国企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军。”

这一切的前提,仍然是要有效推进国企改革。改革的重点将是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混合所有制、完善国企薪酬激励体系、加快国企兼并重组等,每一项都是硬任务,都需要创新突破。

目前,电力、油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重要领域已经开始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电力、石油等竞争性环节也将很快放开,其中诸如石油、天然气、盐业等重要行业的改革方案也将迅速出台。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所说,国有企业和重要行业改革都将跨越深水区。

方案的陆续出台、政策的有序实施、央企并购重组的加速、地方国企改革的快步跟上,种种迹象都表明改革正在全面提速,已经刻不容缓。所以,不论是对于国企改革,还是“十三五”规划,2016年都将会是重要的一年。

来自瑞士《新苏黎世报》的文章认为,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主导的第一份五年规划,它将成为其改革意愿的量尺。

而作为改革“重头戏”的国企改革,能否成功跨越深水区,也将会是这把“量尺”的一个关键刻度。

上一篇:小学生家长反馈意见下一篇:教师节学校代表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