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教学步骤建议

2024-05-14

阅读课教学步骤建议(共8篇)

篇1:阅读课教学步骤建议

关于整本小说阅读的步骤建议

⑴每日一读一批注是为了养成与文字本身对话的习惯,范作中的划线处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这是阅读的根本习惯,没有这一习惯,或假期中还不能培养自己这种习惯的孩子不可能有良好的阅读思维能力,总之,无论如何,通过自己的每日一批注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这是智慧自己的唯一途径。(做不到这点,根本不能算语文学习,加油哦)(每个人都必须学会,而只要学,就一定能学会)

⑵整本书评论的写作必须建立在每日一精读的基础上。在精读完 全书的基础上,开始考虑人物形象的评论,最好以人物形象的发展作为逻辑顺序,从开头、发展、高潮部分分别选择体现人物不同个性的发展点展开,这就体现了小作者思维的丰富性与深刻性。(选择是一种智慧)

⑶如何设计开头结尾。可以先将原书的特点概括成词语,然后,用描写的方式写一段话,突出此词语。或者用描写的方式引出下文等等。总之,要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当然,期待你创造更特别的吸引人的写法。)

总之,能写好整本小说评论的孩子很不简单,无论是反省思维,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能力都是一流的。

加油吧!

以下考场优作作为大家假期的pk作品,期待大家写出自己的作品,作品体现了你的智慧与情商(唯有抵御诱惑者才能成功)哦。

读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千万不可越过第一步,直接做第二部,就像那个不要一层楼,直接建二层楼的笑话。

下面给大家看五篇篇初一的考场作文,以供参考、仿写。(希望家长打印出来给孩子学习、参考)

童心如花

——《生如夏花》之儿童形象赏读

《生如夏花》仿佛就是一轮小船,领着我在黑暗中前进,那一个个闪耀如宝石的文字是我心灵深处最珍贵的礼物,帮助我走出黑暗。一束光芒照耀在我的心头,那便是孩子的童真了。(开头用比喻构成描写,以描写突出文字如宝石,童真如光芒,形象地突出了《生如夏花》的主要内容与艺术特色。若把《生如夏花》比作一座灯塔,而不是“一轮小船”,那就能“引领我在黑暗中前进”,也能有“一束光芒照耀在心头”了,这样,上下文就一致了。想得形象是因为写得形象,想得一致是因为写得一致)

不妨这样想:本书大部分内容写童真,如何比喻童真呢?本书语言自然纯净,又如何比喻呢?于是,既能突出原书重点、又能形象评论的开头就诞生了。)

孩子们的话语总是那样充满童真,充满了稚气。“我是从哪儿来的,你,在哪儿把我捡起来?”“当傍晚的圆圆的满月挂在迎春花的枝头时,有人能去捉住它么?”哦,果真如此,这样奇怪却又无解的问题正是孩子们问出来的,他们那小小的脑袋里装满了奇思妙想,你也许永远都不懂吧。是的,孩子的心思我们猜不透,他们心中的童真一直存留着,直至他们长大。也许那时,他还会回忆起自己小时的问题,那将是一次多么有趣的回忆啊!

孩子们总是贪玩的,他们无时无刻不想着能与伙伴们一起玩耍,他们总是玩得不亦乐乎。“无限的天穹静止地临于头上„„„„叫着,跳着。”“他们拿沙来建筑房屋„„孩子们在世界的海边,做他们的游戏。”“你在早晨就跑出来到天井里玩„„似的。”“孩子,你真是快活呀,一早晨坐在泥土里„„小树枝儿。”哎呀!调皮的孩子们,总是那样贪玩可不好。他们的心思里或许只有玩,其余的不会去烦心吧!他们玩的又是那样可爱,充满了活力与朝气,像小太阳似的散发出他们内心的光芒,无所顾忌地玩耍着。玩耍中的孩子,流露出他是富有童真的一面,他内心所流露的快乐是有些人一生都企及不到的享受,他们没有对伙伴的怀疑,没有对自己的不自信,他们始终如初升的太阳一般,纯洁、稚气却又令人心生温暖。

孩子们的内心是最纯洁的,这一点我们都无法否认。“他们不搜求息藏,他们不知道如何撒网。”“你呢,无论找到什么便去做你那快乐的游戏,我呢„„永不能得到的东西上。”是的,他们炙热的心中没有肮脏的欲望,没有利益的交集,他们如白纸一般干净无瑕。不管是什么,孩子们从未将那些俗物当作心中的目标。而且仅仅从他们内心的角度来讲,这已是最无价的宝贝了,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孩子们的话是我们最相信的,我们也从不会去欺骗孩子。

(二、三、四段开头的黑体字是小作者的评论,也是结论。引号部分是摘抄,摘抄后面的划线部分是分析。小作者非常了不起,他把一篇篇的原作打散,根据自己的逻辑分析得出了童真的三大结论,放在开头,之后,引用原著,作为充分的论据,可贵的是小作者最后的分析,显示了自己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即对摘抄部分的深层次解读。总之,思维丰富又清晰,绝不机械地套用“纯洁”之类的词语。)

合上《生如夏花》,一切都使我感慨,那束高照的光芒直射在海洋上,水变得柔和起来,船也不再颠簸,我静静在海洋上飘荡着„„(前后呼应,又巧妙地描写出此书对我的美妙影响。)

一句话点赞: 拥有这种形象思维、反省思维、逻辑思维的孩子能学好任何一门学科。

童心如花

——《生如夏花》之儿童形象赏读

生如夏花,那般美丽,那般迷人,那般灿烂,人心是丑陋的,而泰戈尔笔下的儿童却又是那样天真,那样可爱,让人顿生怜爱之意。

看——“孩子们会集在无边无际的世界的海边。他们拿沙来建筑房屋,拿贝壳来做游戏,他们把落叶编成了船,笑嘻嘻地把它们放到大海上。”他们是这般从容不迫!“狂风暴雨飘游在无辙迹的天空上,航船沉碎在无辙迹的海水里,死在外面活动。”他们全然不顾,依旧坐在海边,依旧拿沙和贝壳来做游戏。你可千万别说是孩子们胆大,他们是孩子,连虫子都怕的孩子,怎可以谓之“胆大”,其实,这完全要靠他们的心,那颗天真无邪幼稚的心,他们不懂得人间常情,什么死啊生的都与他们无关,只要快乐,就算频临死亡也是快乐的。

你以为孩子心里就只有天真无邪吗?不,你错了,他们的心里还装载了满满的爱——“如果人们知道了我的国王的宫殿在哪里,它就会消失在空气中的。”“不过,让我悄悄地告诉你,妈妈,我的国王的宫殿究竟在哪里。”不是说只要有除了“我”以外的人知道宫殿就会消失的吗?但“我”还是愿意把这个小秘密告诉妈妈,“我”该是一个多么孝顺的孩子啊,宁愿损失自己的秘密也要让妈妈开心,一个孩子能做到这一点,真是难得。

你以为孩子心里就只有爱吗?不,你又错了,他们的心里还有无所畏惧的追求——在《水手》中曾三次出现了“仙人世界里的七个大海和十三条河道”,孩子是多么向往这仙人世界呀!即使面对家人的反对,母亲的眼泪和冒险的危险也要继续前进,孩子对要去这美丽的仙人世界的决心该有多大啊!而且还有一种无人能阻挡的气势。

黑体字的评论体现了作者阅读的深度,层层递进。划线处的理解赏析过程体现了由表入里的思维过程。

生如夏花,这该是多美啊,我想永远只做那天真无邪、心怀爱,无所畏惧的孩子,我不想长大!

语言是一面明镜

——《绿山墙的安妮》之安妮的语言描写赏析

初次见她,她还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一头浓密的红发,苍白的脸上长着好些雀斑,不合身的脏衣服,这都让她显得凄惨,然而并非如此,她的内心温暖,她善良乐观,她是安妮·雪莉。

(开头的描写非常聪明,选择了初见时安妮的外貌,与她的内心形成鲜明对比,引出评论的对象。)

安妮是个孤儿,四处漂泊,却仍有着暖人的笑容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她也渴望着爱。“我就要和你们在一起生活,并且成为你们家庭的一员,这看起来真是太妙了!”欢呼雀跃的话语,承载着安妮心中的激动、喜悦,她曾无数次地想像自己拥有家人的光景,而如今她终于实现了!她要有家人了!她不会再四处漂泊了!那内心的狂喜,着实掩盖不下去了。“你知道吗,我的手臂从肘部以上一定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了,因为今天我已经掐了自己好多次了。”只有害怕才会自己掐自己,安妮怕这一切到头来只是黄粱美梦,万事皆空!天知道安妮是多么渴望拥有一个家!安妮心中是激动、喜悦的,但也是紧张、不安的同,但幸运的是,安妮遇上了马修和马瑞拉这两个好人,她还是成了绿山墙农舍的一员。(最可贵的是划线处的理解分析。)

安妮是一个可爱的孩子,讨人喜欢,但有时却也会犯下一些令人惊愕的错误。“我不认为走一趟又矮又小的木板栅栏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没有这个本领”“我一定要这样做,我的荣誉受到了威胁。”安妮的自尊心一向比天高,如今受了乔西的挑衅,她又怎么按捺得住呢?她想要证明自己,即使会付出惨重代价。安妮是这样一个无畏的孩子,虽然最后,安妮的脚踝骨折了,但她也从这次血淋淋的教训中明白了人要学会忍让,退一步海阔天空,证明自己不必用如此极端的方式(这里还应该有安妮的反省)。

尽管安妮是这样一个制造麻烦的孩子,但她身上的那些闪光点(具体到“无私与感恩”更好),却是始终熠熠生辉。“没有什么牺牲不牺牲的,没有什么事情会比放弃绿山墙农舍更糟糕的了——没有什么事情会比这更使我伤心的了,我的决心已定,玛丽拉,我不打算去雷蒙德了,我要留在这儿教书!”安妮的梦想是上大学,所有人都知道她为此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但现在,安妮为了玛丽拉,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她不在乎,因为玛丽拉给了她爱、家,这个农舍是一切的起点,她想把它保留下来!这农舍里有她美好的回忆!

安妮为了家人,奉献自己,回报所有,她的品质,你可曾拥有?我想,我们应该去学习安妮的品质!(结尾没有吸引力,套话)

(反省思维表现得很好,不足点是选择的三个结论之间内在关系不紧密,不能体现原书主人公成长的过程)

人性的温暖

——《布鲁克林有棵树》之爸爸形象赏读

二十世纪初的纽约布鲁克林,是一片宁静的乐土。这里,生活着这样一家子:靠给人清洁换取免费住房的清洁工妈妈,一个既是酒鬼又打散工的歌唱侍者爸爸,小说主人公弗兰西和弟弟尼雷。

“他穿着他唯一的正式礼服,那件无尾晚礼服,黑礼帽神气活现地斜扣在头上,弗兰西来的时候,他正在抽雪茄。看到弗兰西,他赶紧把帽子拿下来,把烟扔掉。”

这是一段对爸爸的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唯一”“正式”说明爸爸着装简朴。“神气活现”“斜扣”描写出爸爸戴帽子的潇洒与气势,衬托出爸爸的帅。“赶紧”“拿下来”“扔掉”是对爸爸的动作描写,“赶紧”写出了爸爸动作之快。“拿下来”“扔掉”说明爸爸不希望弗兰西看见自己抽烟,看见自己到处混,他只想给弗兰西树立高大的形象,是一个负责、合格的父亲。(多么贴近文字的具体的赏析呀)

“她将花拿起来,弗兰西像其他女孩一样,将花捧在怀里,仿佛这就是自己的鲜花。她在卡片上找花主人的名字,怪了,是她自己的名字!这上面写着:献给弗兰西,恭贺毕业。爱你的爸爸。”

“将花拿起来”“将花捧在怀里”等短语写出了弗兰西对花的爱护及小心。她不想信这是别人送给自己的花,所以她在卡片上找花的主人,与后文弗兰西惊讶这是自己的花相呼应。“献给弗兰西而恭贺毕业,爱你的爸爸。”当她看到这行字的时候,她顿时傻眼了:“是爸爸送的吗?”她认为一切只是个梦,梦醒了,爸爸就会回到她身边,可是现实就是:爸爸已经死了!这是爸爸一年前就准备好的惊喜,这束花,饱含着爸爸对她浓浓的爱。(多么贴近文字的具体的赏析呀)

弗兰西与柔情似水的爸爸最亲。爸爸晚上唱着歌回来,她总笑盈盈地开门,爸爸的侍者围裙脏了,她就立即给熨出来。当然,爸爸也唱着歌给弗兰西洗伤口,也为弗兰西买礼物,一切,数不胜数„„

约翰尼,一个富有感染力的人。他柔情似水,却撑起全家的经济;他是个酒鬼,却有副好嗓子;她英年早逝,却善良,给予大家欢乐„„他是负责的爸爸,是合格的丈夫。人性的温暖,因他而辉煌!(划线处体现出朴实而精准的赏析,了不起!)

我心飞翔

——《海鸥乔纳森》之乔纳森的动作描写赏读

飞翔,是海鸥乔纳森心中不灭的梦想。乔纳森挥动着它有力的双翼,向更高远的天空,径去。他无懈可击的技巧,为他证明了一切。他的心,永远恒于彼方。

因为,那是他不懈的执著。“但,海鸥乔纳森·利文斯顿并不感到羞愧,他重新伸展双翅,再颤抖着弯成曲线——放慢速度,再放慢,又失败坠落·”“重新伸展”一词,说明乔纳森先前便有过失败,但他依然坚持着,努力着,从未退缩。“伸展”,他尽全力张开做准备,体现他的认真、他的刻苦。“颤抖”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乔纳森探求高度的艰难情形,但他忍受着压力,只源于他的信念,他的执着,无畏的坚持,清晰可见。(多么贴近文字的具体的赏析呀)

还有,他杰出的不凡。“他奋力拍打翅膀猛地一个翻身,笔直地朝波涛俯身冲下去。”“奋力地拍打”鲜明地刻画出乔纳森的努力,但有所不同的是,他的技巧更为纯熟精透。“猛地一个翻身”,“猛地”两字突出乔纳森的速度快得让人产生无限的担心,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而“笔直”则描绘了乔纳森技巧的精准让人惊叹。是的,经历了无数锤炼,他终于闪着熠熠光亮,离心怀许久的梦想更近一步,无疑,乔纳森是追求卓越而不安于现状的。他只爱飞翔。(多么贴近文字的具体的赏析呀)

即使,有过犹豫,有过消沉,但这些,都无法阻挡乔纳森深藏的浓郁热爱,他,精神重生了!“无暇顾虑失败或死亡,使前翼紧贴身体,只剩锋利如短刃的翼梢在风中张开,然后垂直俯冲。”认命过,才能更明了地认识自身的内心。乔纳森证明了这一点。“前翼紧贴”,这般认真定是万分重视的结果。“张开”,那仅仅是他心中的猜想,就全身心投入了这个未经考证、危难重重的“实验”,对飞翔的无限痴迷可见一斑。他热爱飞翔胜过生命。(多么贴近文字的具体的赏析呀)

因为乔纳森对飞翔的执著渴望,所以,他被引领向更高远的彼方,那便是他的归宿。“他弯曲双翅,把时速降到一英里,近于停飞,那两只光芒耀眼的海鸥也跟着减缓速度。”“一英里”的时速是极难控制的,能看出他达到自身的巅峰,那两只海鸥的不俗表现,也暗示他们是同类,将会有高人带乔纳森敲开梦想之门。(多么贴近文字的具体的赏析呀)

动作是飞翔的精妙之处。动作更是乔纳森恒久的灵魂。拍展双翼间,梦想已随躯体飞翔。“我心飞翔”。

篇2:阅读课教学步骤建议

在新课程目标的推动下,现在的英语教学与以往的英语教学相比,在环节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阅读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英语教师有长远的眼光、清晰的思路、明确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在重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重视学生加强阅读能力的提高。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注重词汇,精选材料,努力做到精泛结合。

掌握词汇是英语的基本功,而阅读却是扩大和应用英语词汇的最终之路。词汇学习要结合语篇,体现词的应用,不宜孤立进行。为此,教师要精心选择补充阅读材料,建议尝试报刊阅读等,走教学内容多元化之路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将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才可以避免因阅读的走马观花停留在肤浅的理解层面。

课堂阅读作为学生提升自身阅读能力的平台毕竟是有限的。如果说课堂上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么课后相对应的泛读练习对于学生巩固在课堂上初步形成的正确阅读思维模式是至关重要的。加强长难句分析,努力培养阅读情商。

加强对英语句式的研究,特别是长句分析,分清主谓宾,这是阅读基本功。要矫正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养成以意义和句法结构较为密切的组词或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快速而准确地理解文章大意。

由于学生课下缺乏监督,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十分不利于阅读目标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有十二分的耐心和毅力,教师指导并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多练,终能看到成效。在阅读方面高情商的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他们会主动、自觉地阅读,不沉溺于短暂的利益之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情商,使他们成为不怕困难、持之以恒、高效率的阅读者,这需要教师的爱心、细心和智慧。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解题技巧。

从近几年高考情况来看,试卷正从侧重语言知识向侧重语言能力转变,题型从单句向语篇过渡,阅读理解作为考查学生英语能力的主要题型,阅读量和阅读速度以及设题难度持续增加。高考中阅读对学生的考查不外乎几个方面:段落大意,细节题,词汇题,推断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技巧,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如略读、查读、限时读等。总之,教师要在教学生阅读时,应该贯穿这些做题策略和技巧,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怎样查找信息,怎样通过分析问题来推理判断和揣摩作者意图等。

阅读理解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只有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的理念、改变教学方法,精心选材,在平时教学中加强训练,学生在考试时才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才能把英语阅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达到英语新课程教学的目的。

篇3:阅读课教学步骤建议

一、案例

开学初, 18学时的模块教学内容为发球, 笔者准备用6个学时教会学生正面下手发球, 用6个学时教会学生侧向下手发球, 用2个学时让有进一步学习欲望的学生学会正面上手发球, 进行提高性学习。在第一节课上, 笔者发现学生之间正面下手发球的水平相差很大, 有的学生不用教师教就会正面下手发球, 甚至还会侧面下手发球和上手发球, 而有的学生对正面下手发球一窍不通, 从抛球、击球到身体重心的跟进, 每一个技术环节都不会, 应该教哪一种发球?怎样教?难题出现在面前:如果按原计划教正面下手发球, 已掌握的这部分学生肯定感觉没意思, 如果撇开原教学方案, 给掌握好的学生教上手发球, 连正面下手发球也没有掌握的这部分学生又跟不上, 该怎么办?下课回到办公室后, 笔者把这一情况给其他几个评价不但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而且还能让学生掌握好学习方法, 并做到始终心中有数。因此, 在本堂课中, 笔者在学生练习时利用评价对学生练习的情况进行指导, 引领学生在练习时学会思考, 用思考带动练习。

在课堂最后, 教师要对本堂课的整体学习情况和练习情况进行评价, 让学生不但对一个技术动作会学习, 而且能利用合作而学习。

体育教师说了, 他们也都有同样的感受, 于是就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 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的办法。下面是教研组对这个案例的分析。

二、案例分析

首先, 从排球选项班学生的组成说起, 该选项排球班的学生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上学年已经选排球的学生, 另一部分是本学期才选排球的学生。上学年选排球项目的这部分学生已经学过排球正面下手发球和侧面下手发球, 有的学生还进行过正面上手发球的提高性学习, 所以她们等于是第二次学习正面下手发球, 技术当然好, 而本学期才选排球的这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排球;其次,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身体素质的个体差异, 先天性身体条件好、可接受性强的学生掌握得肯定快, 而先天性身体条件一般或不好、可接受性差的学生肯定掌握得慢一点。

三、解决办法

1. 对全班学生进行专项水平的摸底调查。

通过摸底调查, 教师就知道哪些学生是刚刚接触排球的, 哪些学生是已经学过排球的。

2. 根据学生专项水平分组。

教师在摸清学生排球学习基础后, 把每一个排球选项班的学生根据排球水平的高低进行分组, 排球基础好的分为提高组, 排球基础薄弱的分为普通组。

3. 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分两条线走。

一条线是提高组的教学程序线, 另一条线是普通组的教学程序线, 这两条线有时重合, 有时平行, 有时交叉。如做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时是重合的, 但在提高班的学生帮助普通班的学

五、教师的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师的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是一堂活动单导学课成功的保证。活动单导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调整、自我探究、自我创新的动态过程, 不像以前的课堂那样循规蹈矩一成不变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突然问出的怪问题, 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等等“突发事件”随时可见, 这生进行合作学习时, 又是交叉的, 而在学习新的发球技术时, 各组学习各组的新发球技术, 即提高组学上手发球, 普通组学下手发球, 此时又是平行的, 在这个过程中, 体育教师就要用最合理、最科学的教师活动, 对两个组的学生穿插进行指导和帮助。

4. 同等相待。

体育教师在分层教学时, 不能厚此薄彼, 两个组的学生都要指导, 如果只指导其中的一个组, 那么另一个组可能就处于无组织的混乱状态。

5. 实行晋级制。

提高组和普通组成立后, 并不是一直不变的, 而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变化跟着变化。如普通组先天性身体条件好的一些学生, 用一两节课的时间掌握了排球正面下手发球技术和侧向下手发球技术后, 就可以晋升到提高组去学习正面上手发球, 这样不但能逐步掌握各种发球技术, 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评价要重过程与发展, 轻总结与定性。

有的学生由于先天性身体条件不如别人, 她再努力, 也不可能超过班里最好的学生, 因此在分层教学评价中, 教师不能以谁最终掌握得好, 谁就是最好来评价, 要注重每个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注重学生与自身相比的进步程度, 这样才能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建议

篇4:阅读课教学步骤建议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实际操作

G633.41

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体。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策略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以中考试题为例,阅读理解题共占了60分。这就意味着考生阅读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考试成绩。而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必要的一些课外阅读量以外,更应该注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是本人对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一、阅读教学的低效现象

(一)教学理念上。许多教师在教学思想上没有认识到阅读是语言技能的一部分。在日常教学中,没有认识到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信息、知识,拓展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人文素养,提高分析、思考、判断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对它的研究不够重视。

(二)日常教学中。许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又能体现新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纯粹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单词、词组等书面字符提供的语言信息,忽视阅读者储存的非语言信息的作用;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束缚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更有甚者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上,划划词组,对对练习答案。由于教学方法简单、陈旧,教师、学生均感到课堂枯燥乏味,没有阅读兴趣,他们的阅读能力很难得到锻炼。

二、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一)精心设计问题,设置悬念,激发阅读欲望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设计问题、回答问题是课堂教学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问题设计得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和阅读的欲望,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对发展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能起到很大作用。

(二)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有层次地引导学生阅读

1.创设情景,兴趣导入。

根据阅读课文材料,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而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一些重要的新的语言知识的展现。教师可以借助文章的标题、插图等,通过提问或讨论介绍阅读文章的主题,鼓励学生预测所要阅读的内容,明确阅读任务。并就阅读材料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发其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这类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学生对教师的阅读材料背景介绍产生兴趣,他们就能迅速进入高效阅读状态。

2.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整体理解所读语篇的主要大意和篇章结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和培养在阅读中快速捕捉有关信息并能找出文章主题、理解故事情节、根据上下文线索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的能力。教师要先给出任务,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阅读速度,提高概述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猜词悟意能力、推理归纳能力等,即在阅读材料提供的纷繁复杂的语言环境中,抓住文章脉络,掠过不必要知道的生词或通过构词法猜出某些生词。

3.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该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捕捉具体信息及重要信息的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加深对课文中细节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文章的体裁和结构,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让学生提取、筛选文章中的信息,并进一步归纳、概括,达到进一步理解阅读材料的目的。具體呈献给学生的任务有:Wh问题,True or false问题,完成信息表,重新排序等形式。也可以发挥学生主动性,系统归纳相关知识,如让学生全体或分组归纳动词的搭配、近义词组的区别、句型的不同表达法及一些语法项目的用法等。

4.精读课文,综合运用。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输出和综合运用,在学生快速阅读、细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安排一些练习进行训练以达到巩固的目的。此环节的训练项目有:(1)给出一篇根据课文内容改写成的小短文,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意思进行填空(填进去的词或短语最好是本课要求掌握的重点词汇和新词汇)。(2)给出关键词或短语,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口头复述,此步骤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先让他们在组内先进行复述,然后选出学生代表小组进行汇报。(3)归纳本课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难点,进行举例阐述和分析,并设计相关的笔头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当堂完成、当堂巩固。

(三)注意阅读后的反馈调控

教师可以围绕课文开展各种形式的口、笔头交际活动,如复述课文、问题讨论、角色扮演、采访、仿写与课文相关的话题等。还可要求学生口头或书面表达阅读体会,或就某一话题联系实际进行小组讨论。在这个用英语积极思维的过程中,学生发展了英语思维的能力和文章的谋篇布局能力,这些能力不但有利于提高其阅读速度,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有利于学生抓住文章要领,了解文章组织结构的能力及对篇章的推理能力。

总的来说,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要本着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注重课堂气氛和教育节奏的把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尽可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器官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同时,教师应有意识的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于个人的经验和知识的局限,可能所述有所缺点,以上仅是教学中的粗浅略见,希同行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刘琼文。阅读理论之探究多元化阅读理解评量的设计理念[J]。特殊教育研究学刊,2001(3)。

[2]李晓利。英语阅读教学的功能性和时效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6)。

篇5:篮球课教学步骤

1、调整队伍并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活动

2、指挥学生进行练习

活动

3、指挥按组进行练习并巡回指导 活动

篇6:阅读教学主要步骤有哪些

一些具有深层含义的课文可分四步进行教学,即粗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深入感悟;研读品读,深层体悟;熟读成诵,尝试运用。教学浅显课文时,不必安排“研读品读,深层体悟”这一步,可将其精神酌情贯彻在第二步之中。

第一步,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步通常是从学生预习课文开始的。一方面,让学生课前阅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尤其是生字的字音),读顺课文;思考课文的大意,划出不懂的词句,中高年级学生要用查字典等方法弄懂这些词句。另一方面,对于远离学生生活的和含义深刻的课文,需鼓励并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询等方式去搜集补充材料。

上课伊始,可酌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动机和兴趣。紧接着,让学生默读和浏览课文(低段学生采取自由读的方式),要求是:(1)进一步读准、读顺;(2)思考然后议论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说了哪几件事情?这两点要求集中到一点是要使学生(主要是中、高段学生)从整体上(不是只从一点或一个侧面)形成对课文的感性认识,并能初步提出一些自己尚未弄懂的问题。

这一教学步骤有两个操作要领。其一,要把学生发动起来,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读课文、提问题;其二,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而不是只得到点滴的观感。

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所谓“深入感悟”是指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情感和重要词句有比较深刻的感受和领悟。要达到这一要求,学生须精读课文。所谓精读,就是围绕课文的重点而深读。深读的展开有赖于关键问题的提出,而关键问题的解决则是衡量深读效果的主要标志。关键问题应产生于课文的重点部分,应反映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与情感状态与课文重点部分的要求之间的差距或矛盾,应含有让学生思考的空间或进行探究的余地。关键问题的表述应具有概括性和启发性。实践证明,只有提出这样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尘封的情愫,在学生深入感悟课文的过程中,还要特别关注一些学生的奇思妙想。当个别学生提出一个与众不同的问题时,教师就要及时抓住这个问题,引导全班学生思考和讨论。这种讨论特别是不同意见的争论,可培养起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师生在这一教学步骤中要掌握三个操作要领。

第一个要领是师生要善于提出问题和归纳问题。首先,学生要有问题意识,要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来深读课文,要学会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其次,教师要善于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而抓住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与情感深度同课文的要求之间的差距或矛盾,从而提出“精读课文”环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个操作要领是让学生围绕所提出的关键问题反复阅读课文。一方面,要提供学生较多的读书时间。问题的解决必须以读为基础,离开读或者读书时间少、次数少,学生都是很难真

切感悟课文的。读的方式要多样。可根据解决问题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与情绪状态,巧妙地安排默读与朗读(包括有感情的朗读)、精读与略读以及分小组读、找伙伴读、男女生赛读、分角色朗读等阅读方式,必要时可有的放矢地穿插教师的导读和范读。要注意默读与朗读、精读与略读的区别和联系,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独特功能。在选择和运用这些阅读方式时,要特别重视朗读的作用。朗读是把无声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有声的立体文本的再创造阅读,并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把读与思紧密结合起来。如果只读不思,就同“有口无心”的小和尚念经没有多大区别。所以,“多读”不是一遍一遍地傻读、呆读,而应当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和效果。读与思的结合,首先,要抓住所提出的关键问题在读中思考、读中讨论和读中体验。如果讨论难以深入下去,可以再读书,再思考,然后继续讨论;其次,要围绕关键问题,抓住重点段落、重要句子和关键词汇,通过反复阅读来体会其要义;第三,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认真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及事物的矛盾,从而克服朗读中的缺点,提高有感情朗读的水平。

第三个操作要领是教师的恰当指导。总的要求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不以教案牵着学生走,而须根据学情的变化来调整教案。具体要求是:积极引导,及时疏导,适当辅导,巧妙评导。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当一个学生的读后发言不够理想时,教师不要追问,应让其他学生补充或评论;当其他学生的发言也不够理想时,则须让学生再读、再思、再议论。

第三步,研读品读,深层体悟。

在人教版选编的1—6年级的精读课文中,有一批涵义很深的课文。这些课文不仅有表层的描述,而且有深层的意蕴。例如,描写事物的,以事喻理,或托物言志;描写景物的,寄景抒情;描写人物感情的,则情中有情。学生学习这些课文时,须采取一个重要步骤,即通过对重点段落的研读和品读,达到对课文的深层意蕴的体验和领悟,使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产生共鸣,甚至受到震撼。当然,对于内容浅显的课文,就不必采取这一教学步骤了。

这一教学步骤的学法和教法,要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特点和学生在认知、情感上的不同反映来确定。这些具有深层意蕴的课文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以事喻理的课文,如《乌鸦喝水》《两只小狮子》《酸的和甜的》《画杨桃》《题西林壁》等等。其深层意蕴是事中之“理”。学生在阅读中面临的困难是难以弄明事中之理。我们的做法是,在学生真切感悟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反映“深层意蕴”的问题,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或品读关键段及关键词句,启发思考,组织讨论,指导互评,从而使学生悟出事中之理。例如,执教《酸的和甜的》一文的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大家思考和议论小松鼠和小白兔提出的问题:“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从议论“硬说”一词的含义入手,以此作为突破口,经过七嘴八舌的讨论,学生终于明白了这个童话故事中的深刻道理。第二类是寄景寄事抒情的课文,如《我爱故乡的杨梅》《高粱情》《圆明园的毁灭》《荷花》《黄山奇石》《观潮》等等。其深层意蕴是景中情,或事中情。对于作者借赞美自然景观来抒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以及通过赞荷花、迷荷花来表达作者追求纯洁、和谐、美满、幸福的思想境界,学生如果不在教师指导下反复品读重点段落、琢磨重要词句和体验作者的情感,是很难体悟课文的深层意蕴的。教师在指导学生体悟《我爱故乡的杨梅》时,组织学生参与品读竞赛,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找伙伴读,通过朗读把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出来,以听读的同学是否产生共鸣来评价朗读者的体悟水平。在这种互相激励的情境中,多数学生完全进入了“角色”;

他们细细品味课文,在想象和深思中逐渐对作者的深层情感产生了共鸣,体会到作者从内心深处发出的热爱家乡的深情。第三类是情中寓深情的课文,如《雨中》《再见了,亲人》《十里长街送总理》等等。其深层意蕴是情中隐含的“深情”。学生面临的困难是难以体悟情中的“深情”。例如,四(1)班学生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对于人民群众热爱周总理的感情很快就感悟到了,但当任课教师提出“人民群众为什么这样热爱周总理”的问题时,学生们都面带难色。教师及时引导大家默读和有感情地朗读几个重要自然段,同时启发大家联想课前观看的电影《周恩来》及课前搜集的周总理关心人民群众的动人事迹,然后组织大家讨论。学生们终于恍然大悟:人民群众这样热爱周总理,是因为周总理非常热爱和关心人民群众。

这一教学步骤要求师生掌握两个操作要领。第一个要领是准确提出反映“深层意蕴”的探究性问题。学生要善于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师既要准确把握课文的深层意蕴,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从而归纳、提炼出需要探究的问题。第二个要领是让学生自己体悟课文的深层意蕴,教师不可先讲出自己的看法。其诀窍在于引导学生围绕所探究的问题展开研读和品读。

所谓研读包括探索性阅读和体验性阅读;要根据探究问题的需要,把两者结合起来。探索性阅读是为探究所提出的问题而对有关段落进行的阅读。它以感情朗读为主,辅以默读;在读的过程中,把个人的分析、比较与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紧密结合起来。朗读和讨论要突出重点段落,要紧扣关键词、句。体验性阅读多用于感情色彩很浓的课文。其主要目的和主要阅读方式与探索性阅读基本相同,其特点在于通过朗读和默读来体验人物的生活和感情,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达到与文中人物的共鸣。所以,体验性阅读很重视情境的创设(如插播有关的电影剪辑或多媒体课件)和读者的联想,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所谓品读是指学生在朗读、默读中按照自己的体会和想象而对课文(特别是重点段落和关键词语)表达的思想感情予以品味。学生的品读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品读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重要思想内容的理解,还能使他们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味,如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等。品读实质上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感受力。有一位教师在指导一年级学生品读《两只小狮子》的重点段落时,就抓住了这两点。在这篇课文的末尾,狮子妈妈对懒狮子说了这样一段话:“孩子,将来我们老了,不在了,你靠谁呢?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教师指导学生品读这一段话时,启发学生先体会狮子妈妈的心情、态度和语气,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体会和想象来品读狮子妈妈的话。有的学生扮作慈祥的狮子妈妈,怀着沉重的心情,以语重心长的语气来朗读这段话;有的学生则扮作急躁的狮子妈妈,怀着焦急的心情,以气愤的语气朗读了这段话。

第四步,熟读成诵,尝试运用。

这一步的教学要求是,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方式初步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学习这篇课文的体会。其用意在于促进学生把自己感悟最深的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初步转化为自己的语文能力,为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试验的结果表明:“尝试运用”对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确有作用。例如,一(1)班一位学生学习了《小白兔和小灰兔》以后即席发言,她表扬小白兔爱劳动、肯吃苦,批评小灰兔好吃懒做、不爱劳动,表示自己长大后要做一个爱劳动、能吃苦的人。二(2)班一个学生学习了《守株待兔》的寓言后,写了长达五句话的读后感。

这一教学环节有三个操作要领。第一个要领是,要保证必要的运用时间,以便让全班学生都参与活动。主要采取“个人准备、分组交流”的方式。由于活动时间有限,2—6年级的“尝试运用”,每次只取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中的一项,以便落到实处。第二个要领是,注意年龄特点,逐步提高要求。一年级只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二年级除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以外,还训练写话能力,可采取汉字加拼音的写话形式。三年级的口头表达可让每个学生复述课文的一个片段,也可以谈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该年级的书面表达可让每个学生写一段话,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出来。4—6年级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练习的要求应当逐年提高,操练的形式应更加多样。读后习作力求在课内完成,以免影响课外阅读。第三个要领是,熟读所学课文,紧抓语言积累。学生学完一篇精读课文时,必须达到读熟的程度,这是衡量阅读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熟读的基础上再抓背诵,或背诵全文,或背诵几段,可酌情而定。

篇7: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步骤

一、pre-reading

第一、采用brainstorming的方式。比如在外研社Book3的Module3,阅读课是关于自然灾害的,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列举出他们已知的自然灾害种类,在学生将几乎所有知晓的相关种类列举出来之后,再补充一些他们知道中文但英文不是很清楚的自然灾害,如Tsunami和hill slide。接着引入课文:Among all these natural disasters, two of them often happen in the USA, and do you know what they are。在学生说出tornado和 hurricane之后,我们就开始文章理解的处理。

第二、采用make predications的形式。例如Book 3的Module 4, 可以让学生根据标题Sandstorms in Asian Countries进行推测文章讲述的内容,学生说文章可能会从亚洲国家沙尘暴多发的国家、它的危害以及它的预防措施和解决的方法这几个方面展开,接着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讨论文章是否和他们预测的一样,如果他们给文章定一个标题,他们会定什么标题。通过学生的讨论,他们发现文章其实只讲了中国沙尘暴的情况并没有涉及到亚洲其他国家,所以他们认为标题应该定为Sandstorms in China。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他们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

第三、采用recognize text-structure和Activate background information的形式。如Book 3 的Module1,学生根据文章的四个subtitle得知文章将讲述欧洲的四个城市是:Paris, Barcelona, Florence和Athens,可以激活他们已知的四个城市的信息再导入文章本身。再如Book 3的Module 2,讨论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以及发达国家分布的不均衡和发达国家如何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在学生讨论如何帮助时导入文章:147个国家领导人开会同意帮助发展中国家脱离贫困,在这个会上提出了一个报告,那就是The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这样将一些背景知识和文章有机结合,导入也比较自然。

二、while-reading

在这一环节,指导学生根据老师设置不同的任务运用各种阅读策略(skimming和 scanning)阅读课文获取文章主旨和细节,并且设置的这些任务通常和高考题型接轨。设置问题的思路应该是:由简到难,先主旨后细节,先整体后段落。

常见的教学活动有选择、判断、问答、填空、连线、填表、排序、演讲、辩论、讨论、复述、画思路图、标句子结构等。例如在有些段落可以把它设置成语法填空的形式: 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

Ren Jianbo described a terrible sandstorm _____________ he experienced _______ a child in the desert.He said, “ To have been caught in a sandstorm _____(be)a terrible experience.”对于大段的材料,可以设置讨论,比如 discuss in groups and give a report to the class。

三、post-reading

通常采取的方式是:summary writing, discussion, interview和project。这个环节是对上面所学内容的一个巩固,通过一些任务设置可以了解学生一节课下来对文章内容、一些短语搭配、句型和语法的掌握情况,也让我们自己对于前面的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一个检查。例如summary writing,有时会给学生一些提示词让他们自己写summary,有时是采用填空的形式,将一些短语或句型挖空让学生填写,完成之后我一般会让学生将这篇summary读两遍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和短语及句型。再如:在第一单元文章讲完后,布置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挑选四个中国城市向外国人介绍,尽量采用文章中出现的短语和句型来组织自己的文章。学生认真准备,并申请给他们的作品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的成果在英语科组学术园地的橱窗中展示,这也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学生也很开心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观摩和欣赏!

篇8:高中英语阅读三步骤教学之谈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生,阅读教学,运用能力

构建主义教学理论认为, 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认知思维, 鼓励学习者运用阅读质疑和探究解疑的方式来阅读学习, 能够在透彻了解语言素材所表达的主体大意的前提下, 更利于帮助学习者形成有效的阅读学习思维。根据上述理论,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围绕阅读疑难, 采用多样化探究解决方式进行优化教学, 不仅能够增强学生阅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激情, 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学习使用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

一、自我质疑阅读,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带着问题进入阅读, 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视野, 更能够帮助学生深化语言文本的理解感悟。学生以这样的方式参与阅读, 一方面, 能够激活他们的语言阅读学习思维, 增强他们的理解感悟能力;另一方面, 能够起到细化文章语言表达内涵的作用, 便于学生全面地理解文章。

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阅读, 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 充分调动多种语言学习感官, 让学生能够有效认识和运用文章中的语言表达内容。在阅读中, 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 全面了解语言文章主体大意的基础上, 从文章题目、表达思想情感等多方面进行阅读学习。在此基础上, 建议学生能够就自己的阅读疑难之处, 进行质疑, 要求学生能够围绕阅读学习的疑难, 运用圈重点、划难点的方法来予以充分体现, 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前后反复阅读和大胆猜测理解等方法来解决相关疑难问题。

二、合作探究解疑, 丰富学生阅读思维

学生一旦有了阅读疑难, 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方式来予以破解。课堂教学中的团队运用则是其中最好的方法。通过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解决疑难问题, 一方面, 能够活跃学生的语言阅读学习思维, 便于学生进行使用;另一方面, 能够帮助学生互相了解在学习中各自存在的问题, 丰富语言学习思维。

运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 能够使得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更为具体生动, 对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思维起到深化

通过合作探究, 一方面, 能够让学生的阅读学习成为一种自觉主观行为, 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另一方面, 能够发扬团队学习的优势, 增强学生的互相理解感悟能力。像《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3 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的“Reading Dying to be thin”教学中, 要求学生能够就“Reading A”中的习题来思考:Why do we want to be thin?在此基础上, 请学生就“thin and healthy”来进行综合思考, 鼓励学生能够围绕“How to make us become healthy?”来进行合作探究, 深化对语言文本的理解感悟。

三、语言表达生成, 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反思能力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这种反思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借助语言表达内涵来综合表达自己所要学习掌握的内容。通过语言综合表达运用, 不仅能够体现学生的语言学习掌握情况, 更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反思能力。

围绕语言的表达生成, 可要求学生运用口语表达主题, 说出自己的理解感悟;书面表达文章语言细节, 深化语言学习运用;运用话题讨论, 激发阅读学习丰富的想象思维等都是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学习能力的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 不仅能够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反思, 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如上所述, 运用好上述教学三步骤, 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语言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体, 引导他们能够多元化阅读, 提高综合运用能力。这样的模式, 不仅能够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2]储思源.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三步走[J].中学教学参考, 2011年第10期

[3]刘小瑛.高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 2010年第1期

上一篇:评估知识问答下一篇:《听话的机器人——让机器人左转、右转、走正多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