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检测

2024-07-09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检测(精选8篇)

篇1: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检测

鄂托克旗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生物学科导学案二轮复习专题4遗传、变异和进化专题检测试题时间:

7.图中所示的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苯丙酮尿症(PKU)的系谱图,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专题4遗传、变异和进化专题检测试题

是显性、a是隐性,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一、选择题

1.蜜蜂蜂王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二倍体雌性蜂(2N=32),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图为蜜蜂体内的某一细胞图(N=16,只画出部分染色体,英文字母表示基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一定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B.该细胞的子细胞DNA数一定为16

C.该细胞核基因转录已停止,细胞质中翻译仍可进行 D.该细胞若为雄蜂的精母细胞,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2.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类比推理法,测交实验是对推理结果的验证 B.基因型为AaBb的黄色圆粒豌豆,其自交后代中,圆粒基因的频率应是50% C.基因型为Aa的植株,有的细胞中含有两个A基因,一定是染色体发生了变异 D.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用秋水仙素处理大肠杆菌可使其遗传物质加倍

3.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体细胞会形成双链DNA分子,并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中,以它为模板合成mRNA和子代单链RNA,mRNA做模板合成病毒蛋白。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合成RNA—DNA和双链DNA分别需要逆转录酶、DNA聚合酶等多种酶 B.以RNA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包括翻译和逆转录 C.以mRNA为模板合成的蛋白质只有病毒蛋白质外壳 D.HIV的突变频率较高其原因是RNA单链结构不稳定

4.图甲表示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图乙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某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丙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的基因型为Aa

B.PKU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C.8与9结婚,生了两个正常孩子,第3个孩子是PKU的概率为1/6

D.该地区PKU发病率为1/10 000,10号男子与当地一正常女子结婚,生出病孩的几率为1/202 8.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现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B.F1的表现型是白色

C.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5D.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种 9.以下是关于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增添或缺失不属于染色体变异 B.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 C.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10.下列各育种过程中,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

A.小麦育种,F1自交,选择F2中矮秆抗锈类型,不断自交,不断选择 B.亲本杂交,取F1花粉,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选择所需类型 C.酶解法去除细胞壁,物理法或化学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植物组织培养

D.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导入受体细胞,需用鉴别培养基鉴定,用病原体感染

11.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12.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有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C.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新物种形成 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从而导致新物种形成A.由图乙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个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B.若b1链的(A+T+C)/b2链的(A+T+G)=0.3,则b2为RNA链 C.若图乙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出物质乙 D.图乙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某细胞含有4个b基因

5.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在F1中选择杂交的个体最好是()A.野生型(雄)×突变型(雌)B.野生型(雌)×突变型(雄)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6.已知21四体的胚胎不能成活。现有一对夫妇均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假设他们在产生配子时,第21号的三条染色体一条移向细胞的一极,两条移向另一极,则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是()A.1/2B.1/3C.2/3D.1/

4第 1页(共 6 页)第 2页(共 6 页)

主动自信合作探究发展自己成就未来

二、非选择题 ②若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为杂合子。13.(2013·新课标Ⅱ,32)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

15.如图为四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回答:

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趐红眼:长翅棕眼:小趐红眼:小趐棕眼=3:3:1: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这种做法所据的遗传学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做出多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________种。

(3)如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的假设成立,则理论上,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14.金鱼草(2n=16)属多年生雌雄同株花卉,其花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花色有红色、白色和粉红色三种;金鱼草的叶形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叶形有窄叶和宽叶两种,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两亲本相互杂交,后代表现型为的杂交组合是________。

(1)图中A→D途径表示杂交育种,一般从F2(2)若亲本的基因型有以下四种类型:

开始选种,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选乙、丁为亲本,经A→B→C途径可培育出________种纯合植物。该育种方法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方法最不易获得所需品种的原因是。(4)下列植物中,是通过图中F方法培育而成的植物是()

A.太空椒B.无子番茄C.白菜—甘蓝D.八倍体小黑麦16.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________。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________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自然选择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突变、________和_______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4)如果大熊猫种群无限大,群体内的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压力,那么群体中的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每代保持不变。对某地一个种群随机抽样调查,测知该种群中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若干只,由此可以计算出A和a的基因频率。而根据A和a的基因频率,可以推测出这个种群中Aa的频率(N)大约是()

A.0≤N≤100%B.050%

(1)在组别1中,亲代红花窄叶的基因型为________,F1中粉红花窄叶的基因型为________。(2)在高温遮光条件下,第1组所产生的F1植株相互授粉得到F2,F2的表现型有________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粉红花窄叶的个体占F2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金鱼草自花传粉不能产生种子,现有一株正在开红花的植株,若想通过以下实验来确定其是否为纯合子,请写出结果预测及结论。

实验设计:给该植株授以白花花粉,继续培养至种子成熟,收获种子;将该植株的种子培育的幼苗在低温、强光照条件下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为纯合子;

13.[答案](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2)

4(3)0 1(或100%)

14.[答案](1)AABB AaBb

(2)6 AABB、AAbb、aabb、aaBB 3/8

(3)观察并记录植株花色情况 ①全部植株只开红花 ②(部分植株开红花,)部分植株开白花 15.[答案](1)从F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2)①甲×乙 ②4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3)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4)D

16.答案(1)基因库 多样性

(2)生物进化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突变、基因重组)(3)选择 隔离(4)B

篇2: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检测

2.自然选择怎样改变基因频率的变化? 专题4遗传、变异和进化

第3讲 变异、育种和进化

【网络构建】

【核心考点】

考点一 生物变异类型辨析

(2013·高考福建卷)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

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

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拓展]①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真核生物中,病毒和原核生物中不发生基因重组。

②基因突变是DNA分子水平上基因内部碱基对种类和数目的改变,基因的数目和位置并未改变。

【链接提升】 1.变异类型的确定

(1)若为体细胞有丝分裂(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受精卵等),则只能是基因突变造成的;

(2)若为减数分裂,则原因是基因突变(间期)或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

(3)若题目中问造成B、b不同的根本原因,应考虑可遗传变异中的最根本来源——基因突变;(4)若题目中有××分裂××时期提示,如减Ⅰ前期造成的则考虑交叉互换,间期造成的则考虑基因突变。

2.三种可遗传变异中的相关问题(1)关于“互换”问题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

(2)关于“缺失”问题

DNA分子中碱基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缺失。

1.所有育种方法中,哪种育种方法是最简捷、最常规的?

3.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判别

(1)判别依据: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是染色体变异,不能观察到的是基因突变。

(2)具体操作:制作正常个体与待测变异个体的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找到中期图进行染色体结

第 1页(共 10 页)第 2页(共 10 页)主动自信合作探究发展自己成就未来

构与数目的比较可以判断是否发生了染色体变异。经过杂交获得F1,取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

4.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的判定(1)理论基础:

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影响,AA个体如果突变成Aa个体,则突变性状在当代不会表现出来,只有Aa个体自交后代才会有aa变异个体出现,因此这种变异个体一旦出现即是纯合子。相反,如果aa个体突变成Aa个体,则当代就会表现出突变性状。(2)判断方法:

①选择突变体与其他已知未突变体杂交,通过观察后代变异性状的比例来判断基因突变的类型。

②植物还可以利用突变体自交观察后代有无性状分离来进行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的判定。跟踪训练1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C.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会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跟踪训练2 在减数分裂时,每个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换。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如图为染色体之间交换的两种模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种变异交换的是等位基因,乙种变异交换的不是等位基因 B.甲、乙两种变异均不会产生新的基因

C.甲、乙两种变异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都可能发生 D.甲、乙两种变异后基因中碱基对的种类和数目均没有发生变化

考点二 生物育种

(2013·高考江苏卷)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①高产、感病; ②低产、抗病;③高产、晚熟等品种。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 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可行的是(多选)()

A.利用①、③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 B.对产品③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 C.a、b 和c的培育均可采用诱变育种方法 D.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中获得c 【链接提升】

1.生物育种方法的选择

(1)集中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杂交育种。

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亲本,经过杂交→自交过程,在F2中选择,如果选取显性个体,还需要连续自交。

(2)集中优良性状,又缩短育种年限——单倍体育种。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亲本,(3)获得较大果实或大型植株或提高营养物质含量——多倍体育种。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染色体加倍而形成多倍体。

(4)提高变异频率,“改良”或“改造”或直接改变现有性状,获得当前不存在的基因或性状——诱变育种。

(5)实现定向改变现有性状——基因工程育种。2.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的关系

3.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分析

跟踪训练1 下列有关利用基因型为MMNN与mmnn的小麦进行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其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单倍体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育种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将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人工诱变可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则等位基因的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

D.多倍体育种获得的基因型为MMmmNNnn的小麦通常可比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表达出更多的蛋白质

跟踪训练2 如图是植物育种的几种方法,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采用杂交育种方法,以矮秆易感病(ddrr)和高秆抗病(DDRR)小麦为亲本进行杂交,培育矮致,则子代中()秆抗病小麦新品种时,应从________________开始选出矮秆抗病植株进行连续自交,F2矮秆抗病小麦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2)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小麦,可选图中______(填字母)途径所用的方法;其中的F过程表示________。

(3)欲使小麦获得燕麦抗锈病的性状,选择图中________(填字母)表示的技术手段最为合理可行。

考点三 生物的进化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2013北京,4D)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013江苏,12B)C.盲鱼眼睛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2011重庆,4A)D.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2010山东,2A)【链接提升】

1.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3)已知基因型AA或aa的频率,求A或a的频率经常用到开平方的方法,即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对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的伴性遗传除外)。2.运用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由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

(1)内容: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p代表A基因的频率,q代表a基因的频率,则:

(p+q)2=p2+2pq+q2=1。

其中p2是AA(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2pq是Aa(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q2是aa(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2)适用条件:

①种群足够大;②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③没有突变的发生;④没有新基因的加入;⑤没有自然选择。

3.隔离、物种形成与进化的关系(1)生物进化≠物种的形成:

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②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是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生物进化,即生物进化是物种形成的基础。

(2)物种形成与隔离的关系:

物种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但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

跟踪训练1 一对等位基因(F、f)位于常染色体上,经调查兔群中,雌兔基因型频率FF(30%)、Ff(60%)、ff(10%);雄兔基因型频率FF(20%)、Ff(40%)、ff(40%)。假设随机交配,且后代生活力一

10.人工诱变所引起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都是有利的A.基因型频率改变,该群体发生了进化 B.Ff基因型频率为52%

C.F基因频率雌兔为60%、雄兔为40%

D.雌兔、雄兔的基因型频率不同,进化方向相同 跟踪训练2 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共同进化 B.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三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物种 C.如果某种群数量大量减少,则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 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其实质是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易错判断】

1.如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相似度)。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那么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2013江苏,12A)()2.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013北京,4C)()3.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2012江苏,5D)()

4.“超级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定向突变(2011广东,25A)()

5.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2010全国大纲Ⅰ,4C)()6.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2011海南,19C)()

7.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2011江苏,22A)()

8.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2011江苏,22C)()

9.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不会同时发生基因的突变与重组

(2013·四川,1D)()(经典高考题)()

1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2010·江苏,6C)()

(2011·江苏,22C)()

12.染色体组整倍性、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2011·海南,19改编)()

【提升训练】

1.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受精作用过程中配子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C.我国科学家培育抗虫棉,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D.将活的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属于基 因重组

2. 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都有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不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的变异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是()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A.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B.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9.如图为某植物种群(雌雄同花且为纯合子)中甲植株的A基因(扁茎)和乙植株的B基因(缺刻叶)C.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D.染色体不能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3.(2013·海南卷,22)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

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1)简述上图两个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2)突变产生的a基因与A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基因与B基因的关系

A.基因突变发生于特定的DNA分子片段,一定会产生新的等位基因,不一定会引起生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性状的改变,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3)若a基因与b基因分别控制圆茎和圆叶,则突变后的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B.自然条件下的基因重组一般只发生于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表

________,表现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白化病(aa)儿子的变异来源是基因重组

(4)请你利用突变后的甲、乙两植株作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程序,培育出具有圆茎圆叶C.用适宜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得到的无子番茄的果肉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的观赏植物品种。得的植株含两个染色体组,所以番茄的无子性状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生物个体发生的染色体变异,无论是染色体结构变异,还是染色体数目变异,显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镜下都能观察到

5.(2013·四川卷,5)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

10.果蝇的染色体组如图所示。如果Ⅳ号染色体多一条(这样的个体称为Ⅳ—三体)或少一条(Ⅳ—单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体)均能正常生活,而且可以繁殖后代。三体在减数分裂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配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对联会并正常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6.(2013·江苏卷,25改编)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①高产、感病;②低产、抗病;③高

产、晚熟等品种。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可行的是()A.利用①、③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

B.对品种③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C.a、b和c的培育均可采用单倍体育种方法(1)Ⅳ—三体雄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可产生________种配子,次级精母细胞中含Y染色体的数目D.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中获得c 是________。7.下列关于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2)野生型果蝇(EE)经基因突变可形成无眼果蝇(ee),该等位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据此回答下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从F1自交后代中可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列问题:(注:实验中的亲本无眼果蝇染色体组成均正常)

B.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植株具备更多优良性状

①基因E和e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自交后代中约有1/4为纯

②将无眼果蝇与野生型Ⅳ—单体果蝇杂交,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合子

③将无眼果蝇与野生型Ⅳ—三体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正常∶三体等于____________。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

选择子一代中的Ⅳ—三体雌果蝇与无眼雄果蝇测交,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测交过程(需有配子育后代

8.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及子代的种类和比例)。确的是()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答案(1)DNA复制的过程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取代,导致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2)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3)AaBB AABb 扁茎缺刻叶 扁茎缺刻叶(4)①将甲、乙两植株分别自交;②选取甲子代中表现型为圆茎缺刻叶(aaBB)的植株与乙子代中表现型为扁茎圆叶(AAbb)的植株进行杂交,获得扁茎缺刻叶(AaBb);③让得到的扁茎缺刻叶自交,从子代中选择圆茎圆叶植株即为所需品种(也可用遗传图解表示)

答案(1)4 0、1、2(2)①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 ②野生型∶无眼=1∶1 ③1∶

篇3:优化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的探索

1. 二轮复习常见的策略

大多数学校二轮复习的整体策略是研究“考试说明”、突破重点、关注热点、精讲精练、提高能力、仿真模拟。主要做法采用专题主干知识精讲 (1课时) 同时结合自编练习 (7选择题+3非选择题) 进行限时强化训练, 期间穿插各地市质检卷不断综合、补缺补漏。针对学生答错题, 分析错因, 能自己纠正的引导自悟;典型难错题, 先弥补知识漏洞, 再指导分析, 并做变化编到下一份练习中再现巩固。

2. 二轮复习常见的问题

传统的二轮复习课大都边做题边讲解。老师“满堂讲”, “老酒装新瓶”重复强调, 有些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好几遍, 根本提不起兴趣。课上往往是老师讲得自我陶醉, 学生学得昏昏欲睡。有些老师和学生在二轮复习中过于重视复习资料, 搞题海战术, 抛了课本, 导致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 知识残缺、零乱、模糊。有的题换了“一层外衣”, 学生就不知所措。到全部知识大综合的时候, 越学越累, 越累越乱, 脑中一团糨糊。如何在二轮复习中提高所有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网络体系, 使其能力更上一层楼, 这个问题值得思索。

3. 二轮复习优化的探索

传统的教育论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 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而现代教育论一致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中, 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梳理知识体系, 夯实基础并给学生空间主动探究, 培养主体性, 即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适应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命题思想的高考试卷。

2013年二轮复习中, 在原有宝贵经验的基础上, 笔者做了一些改变, 每节复习课用课前15分钟时间, 打造开放活动的课堂。事先把福建省的考试说明中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和要求打印出来, 每位同学分一块。比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这一块:

要求学生回到课本, 因为高考题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 对I层次内容应认真阅读, 知道其含义, 而Ⅱ层次内容应精读理解整合, 并依纲据本编一道题目, 按照座位号的顺序, 每节课让两位同学上台展示。课前老师会先跟这两位同学做交流, 题目写在作业本上, 用投影仪展现在屏幕上。上台的“小老师”可以自由提问任何一个同学, 并做点评。被问的同学也可以反问小老师。其他学生可以一起讨论, 进行质疑, 老师注意观察倾听、从旁点拨、指导纠错。

第一个上台的是学习委员, 该生生物素养较高。他分配到的是内环境与稳态。他很认真, 还借阅了教学用书, 回归课本整合归纳后编了一题:必修三课本第7页有一张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人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高

B.此单中能衡量肾功能的指标是尿素氮

C.血清葡萄糖升高会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

D.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

这道题有点难度, AB两个选项内容在上新课时让学生进行过探讨, 但没有巩固过。没想到他请教过老师后, 自己还画了两幅简图结合着给我们讲解, 讲得非常精彩。笔者点评后, 所有同学都为他鼓掌。

还有一位小老师也使人印象深刻。她认真刻苦但学习比较吃力。她分配到的是教材后面的几个实验。那节课她提出了精心设计的一个问题:科学方法是生物学学习与研究的精髓之一,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可分别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和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B.探索促进插条生根实验中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用抽样检测法进行统计

D.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生率在患者家系中汇总并统计

看到很多同学不太确定的样子, 她提问了学习委员。学习委员回答道:“D不正确应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统计, 其他不确定。”我看到她眼里掠过一丝得意。她说:“必修三75页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通常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来对丰富度进行统计;51页辅助资料介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 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正确应选C。”笔者说:“你看书真仔细, 归纳得真好, 大家给予热烈的掌声。”后来这个女生变得自信了, 成绩进步很明显。

4. 使用体会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需要体验成功。成功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的形成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说教都无法代替的。自实践以来,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时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大家注意力特别集中。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下, 有效地完成了下半节课的教学任务。一段时间后, 从成绩来看, 比其他班复习效果好。

高三二轮复习策略的优化让学生回归了课本, 培养了学科内知识综合的能力, 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增强了二轮复习的效果。当然这种尝试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 课前的指导和课上的适时引导需要老师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总而言之, 真理是从实践中检验出来的, 笔者将继续探索, 不断优化二轮复习, 不断完善教学策略, 体现“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服务宗旨。

摘要:作者结合教学实践, 探讨了在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中回归课本、构建网络, 提高所有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具体做法, 旨在提高二轮复习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二轮复习,回归课本,学生主体

参考文献

[1]蔡怡新.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回归课本的策略[J].教育观察, 150-169.

篇4: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检测

在发现学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和记住现成的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发现(实为再发现)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

1.发现学习在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中的优势

从发现学习的优点与局限看,发现学习作为学习方法非常适合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之前,学生经过两年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一轮的系统总复习,各单元知识结构及部分章节联系已基本掌握,已建立生物学科内主干知识框架体系,若仍以接受学习为主,让学生仍学习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知识,实质上是对以往知识的重复,浪费课堂教学的时机,甚至引起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轻视,使接受学习的优点荡然无存,其学习方法的局限性更明显,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这种情况下,生物教师应充分利用发现学习,使学生进入“角色”,像科学定理、定义的创始人一样去思考,去演算,去实验,去经历失败,去尝试成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发现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有助于对所学材料的牢固记忆,因为通过发现法获取的知识,一般来说是与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知识结构结合得最紧密的。另外,发现本身包含着已知观念的改组,这种改组可以使已知观念与新学得的知识更好地联系起来;或者说使正在进行的工作同他早已熟知的模式配合起来,从而起到提高智慧潜力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合理营造发现学习的氛围,最大限度减轻发现学习的局限性(其局限性之一就是适用范围有限,主要适用于理科教学和实验教学,而这恰是生物学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获得情趣和思维的激活,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

2.发现学习适合学生在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过程中能力发展的规律

根据发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和学生自身能力的不同,发现学习按学生能力的发展规律可划分为三类:体验发现型、指导发现型、独立发现型,并由易到难适合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3.发现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在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过程中的关系

发现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在理论和思想基础上是一致的,重发现、重过程、重体验,学生利用课本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材料背景信息,通过独立思考和再发现,培养创新意识,在过程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但发现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学习方法,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指导思想,面向高考,其背景材料信息来源是课本和生物学的经典实验,学习的起始状态和最终目标是确定的,即掌握生物学科的基本结构、知识和方法,学习的结果应是正确的、科学的甚至是唯一的,并最终运用于高考中正确解答考题,获取高分;而探究性学习是以探究活动为教学过程的学习方法,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进行,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学习的结果是开放的、多元化的,它重视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结论,学习的结果也不适合通过考试等量化手段来评价,要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才是其最大的目的。

發现学习针对高考要比探究性学习更适合在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中运用,同时也避免了探究性学习成为少数优等生的专利的倾向,符合新课程标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4.教学中要注意提高发现学习的效率

虽然知识的最初发现需要漫长的时间,但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再发现时,通过采取适当的策略,可以大大缩短时间,提高发现学习的效率。具体的做法主要有再发现时对原发现过程可以“剪辑”、适当降低难度、减少原发现过程的迷途岔道和可能性。

5.发现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以看出发现学习在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中的运用是很有成效的,在不偏离高考主航道的基础上,发现学习是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同时,有着悠久历史的发现学习,在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中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设计好发现学习问题情景,对背景材料信息来源要筛选和重组,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组织好发现学习活动过程,要以知识的再发现为主,在培养探究性思维的同时要注重高考实效。三是教师自身要有较高的教学素养和科学素养,要能充分利用发现学习这个广阔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学空间。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漷.1999.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26-130(书)

篇5: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检测

一、选择题(共7题,每题4分)1.[2018·深圳中学月考]想观察到细胞中较细微的结构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答案 A 解析 想观察到细胞中较细微的结构时,需换用高倍镜,具体的操作步骤是:低倍镜观察→移装片→换高倍镜→调光→调细准焦螺旋。注意,在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会变暗,因此需要先调光,增加进光量,再调焦观察。

2.[2018·镇海中学模拟]下列物质和结构中结核杆菌细胞具有的是()①细胞壁 ②细胞核 ③染色体 ④DNA ⑤细胞质 ⑥核糖体 ⑦细胞膜 A.①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⑥⑦ 答案 A 解析 结核杆菌属于细菌(原核生物),不具有细胞核、染色体。

3.若用圆圈表示原核生物(a)、真核生物(b)、乳酸菌(c)、硝化细菌(d)、酵母菌(e)、细菌(f),则这些概念的从属关系正确的是()

B.①③④⑤⑥⑦ D.①③④⑤⑦

满分:50分

答案 B 解析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是两种并列关系的生物,乳酸菌、硝化细菌属于细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4.[2018·重庆一中月考]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细胞均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 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D.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答案 A 解析 细胞学说是以动植物为例来描述的,动物细胞无细胞壁,A错误。

5.[2018·四川绵阳中学月考]“河南蜱虫叮咬事件”的元凶或将锁定为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卫生部正在组织专家制订“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诊疗方案”,下列有关布尼亚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 B.遗传物质为DNA和RNA C.为非细胞结构生物 D.无细胞壁,有细胞膜 答案 C 解析 布尼亚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只能是其中之一,C正确。

6.[2018·四川绵阳中学月考]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完整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2个

C.16个 答案 A 解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10=100倍;当目镜不变,物镜变成4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40=400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的数目就越少。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100倍变为400倍时,放大倍数变为原来的4倍,视野的范围应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细胞的数目也相应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所以细胞的数目为8÷4=2个。故选A。

7.[2018·四川绵阳高一月考]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及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换用高倍镜后,物像变大,视野变暗 B.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长

C.物像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表面积的放大倍数

D.若切片放反,会导致转换高倍镜后看不清原来已观察到的物体 答案 C 解析 物像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长和宽,C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共22分)8.[2018·合肥一中模拟](12分)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B.4个 D.32个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__(填字母),其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两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__内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填字母),其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回答两点)。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及生物名称)。答案(1)C 没有细胞结构 活细胞

(2)A、B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答出两点即可)(3)B蓝藻

解析 由图可知,A为细菌,B为蓝藻,C为病毒。

(1)C为病毒,与其他图示相比,其显著的特点是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于活细胞中。

(2)A和B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与真核细胞的共同点表现在: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

(3)蓝藻(B)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通过光合作用进行自养。

9.(10分)显微镜镜头盒中有4个镜头。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丙、丁镜头皆无螺纹。甲长3 cm,乙长5 cm,丙长3 cm,丁长6 cm。请问:

(1)当看清物像时,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最近的是____________。(2)在同样光源条件下,视野中光线最暗的一组镜头是________。(3)镜头组合为________和________时,观察到的细胞最大。(4)镜头组合为________和________时,视野范围最大。答案(1)乙(2)乙和丙(3)乙 丙(4)甲 丁

篇6: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检测

一、选择题

1.(2018·广州市二模)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有关 B.甲状腺激素和尿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 C.某些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有关,A正确;甲状腺激素和尿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B正确;某些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可能导致呆小症,C正确;细胞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D错误。

答案:D 2.(2018·昆明一中高三检测)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孢霉素A等可以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使免疫系统处于弱应答或无应答状态 B.类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发生于再次接触过敏原时 C.HIV侵入人体后,T细胞数量持续减少,HIV数量持续增加 D.扁桃体、淋巴、胸腺、脾、骨髓均属于免疫器官

解析:环孢霉素A等药物可以使T细胞的增殖受损,A正确;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HIV侵入人体后,T细胞数量先增加后减少,HIV数量先减少后增加,C错误;D淋巴结才是免疫器官,而不是淋巴,D错误。

答案:A 3.(2018·北京市西城区质检)有关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体内的生理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B.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使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加快 C.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的pH显著降低 D.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肌糖原分解以升高血糖浓度

解析:由于运动丢失大量的水分,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的能力增强,A正确;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不在大脑皮层,B错误;血浆中有缓冲物质,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但血浆的pH并不会显著降低,C错误;剧烈运动需要消耗葡萄糖,但是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D错误。

答案:A 4.(2018·东莞市高三调研)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为垂体分泌的多肽,是用于治疗婴儿痉挛症的常用药。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ACTH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

B.ACTH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发育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C.过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肾上腺皮质发生萎缩 D.治疗婴儿痉挛症时,ACTH可以采用注射或口服的方法

解析:ACTH为垂体分泌的多肽,合成场所为核糖体,A正确;ACTH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发育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B正确;根据反馈调节,过量使用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肾上腺皮质发生萎缩,C正确; ACTH为多肽,治疗时需采用注射的方法,口服会因为水解而失效,D错误。

答案:D 5.(2018·佛山市二模)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的调节点与动物激素完全一致 B.植物的向光性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乙烯可以促进植物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 D.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浸泡种子可以促进种子萌发

解析:植物激素调节侧重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动物激素侧重于调节动物的细胞代谢,A错误;植物的向光性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只能说明在不同的浓度下,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不一样,B错误;乙烯可以促进植物果实的成熟,C错误。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浸泡种子可以促进种子萌发,D正确。

答案:D 6.(2018·哈师大附中模拟)关于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型神经递质能引起突触后膜发生有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

B.胃泌素可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C.抗体直接消灭宿主细胞内麻风杆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植物体内发育着的种子里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细胞分裂素,从而促进果实发育

解析:兴奋性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电位变化,即由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A正确;胃泌素可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属于负反馈调节,B错误;抗体不能直接消灭宿主细胞内的麻风杆菌,C错误;植物体内发育着的种子里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从而促进果实发育,D错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7.(2018·汕头市二模)下图是与人体内尿液形成与排出相关的部分调节简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各部分中,位于膀胱壁内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和②表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神经通路。因故损伤了①和②的成年人,最可能表现出下列的哪种情况?________。

A.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B.不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C.不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 D.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

(3)婴幼儿经常尿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对下丘脑的“刺激”来自细胞外液中________的变化,当这种刺激增强时,人的尿量将________。(5)不同于③,⑤的作用途径是________。

解析:(1)读图可知,当尿量达到一定量后,会刺激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通过反射弧,作用膀胱壁内的内、外括约肌等效应器,使尿液排出体外。(2)若形成尿意,需大脑皮层的参与,当损伤了①和②,使脊髓失去了大脑的支配,尿意无法形成。排尿中枢在脊髓,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完整,损伤①和②后,排尿反射仍能完成。(3)婴幼儿的大脑发育不完全,对脊髓的调控作用较弱,会出现经常尿床的现象。(4)图中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感受的刺激为细胞外液中的渗透压。当细胞外液中的渗透压增高时,通过反射弧使下丘脑分泌较多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人的尿量将减少。(5)图中的③为神经递质,⑤为激素,激素的作用途径为体液运输。

答案:(1)感受器和效应器(2)C(3)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的控制作用弱(4)渗透压 减少(5)体液运输 8.(2018·潍坊市一模)正常情况下,突触前膜兴奋时,其中的Ca通道开放,Ca顺浓度梯度流入突触小体,使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增加。请回答:

(1)兴奋时Ca进入突触小体的方式是________。血钙过高会引起肌无力,这说明Ca对于维持________________有重要作用。

(2)神经递质合成后贮存于________中,由此推测C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小组利用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进行实验,首先给神经适宜的刺激,测得肌肉的正常收缩强度,一段时间后,在标本的神经—肌肉接头(结构类似突触)处滴一滴一定浓度的MgCl2溶液,再给神经相同刺激,测得肌肉收缩强度明显变弱。由此分析,Ca和Mg对Ca通道存在________关系,两次刺激间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使神经元________。

解析:(1)“Ca通道开放,Ca顺浓度梯度流入突触小体”,可知Ca进入突触小体需通过载体蛋白,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消耗ATP,故为协助扩散;血钙高会引起肌无力,说明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2)神经递质位于突触小泡内,Ca使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增加,说明Ca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3)由题意可知,Ca使肌肉收缩强度正常,Mg使肌肉收缩强度变弱,两者是通过竞争Ca通道使肌肉收缩减弱的,神经元要恢复静息电位才能再次传导兴奋,因此两次刺激需要一段时间间隔。

答案:(1)协助扩散 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2)突触小泡 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3)竞争 恢复到静息状态

9.(2018·东北三省四市教研)美国生物化学家萨瑟兰提出的“第二信使假说解释含氮激素作用机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 58970026)2+

2+

2+

2+

2+2+2+

2+2+

2+

2+

2+2+

2+

2+

2+

进入突触小体后的作用是

(1)物质甲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图中第二信使cAMP是由ATP脱掉两个磷酸缩合而成的,其中的“A”指的是__________。

(2)图中的内分泌腺细胞是下丘脑细胞,若其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则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可能是________激素(答出一种即可);若靶器官不是内分泌腺,则靶器官最可能是________。

(3)如图中第一信使是生长激素,则分泌该激素的内分泌腺是________。如第一信使是肾上腺素,除图示外,它还可以作为________传递信息。

(4)动物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物质甲为受体,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或蛋白质;图中的第二信使cAMP是由ATP脱掉两个磷酸缩合而成的,cAMP中的“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2)若图中内分泌腺是下丘脑,其靶器官是垂体,则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若其靶细胞不是内分泌腺细胞,则靶细胞可能是肌肉细胞。(3)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肾上腺素是激素分子,它还可以作为神经递质传递信息。(4)由于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所以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

答案:(1)糖蛋白或蛋白质 腺苷(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或促性腺激素释放)肌肉(3)垂体 神经递质(4)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10.(2018·临沂市二模)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请回答:

(1)刚刚进食后,引起人体胰岛素分泌加快的信号分子是________,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__。

(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人体内进行一系列调节,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性增强,其末梢内________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________分解,同时________分泌减少,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需要。

(3)孕妇缺碘时,造成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胎儿的发育也受到影响。尤其是________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4)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刚刚进食后,血糖浓度高,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加快,同时胰岛素会抑制胰岛A细胞中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岛素的分泌还受下丘脑支配,因此神经递质也是胰岛素分泌加快的信号分子。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2)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分解,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3)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若胎儿体内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脑的发育,可能患呆小症。(4)接种疫苗后产生了记忆细胞和抗体,当记忆细胞受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清除病毒。

答案:(1)葡萄糖、神经递质和胰高血糖素 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2)突触小泡 肝糖原 胰岛素

篇7: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检测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导航】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这则材料富有哲学意味,可以看作一段寓言(不等于寓言故事)——用一些事物、现象来隐喻人生道理。材料可以分为前后两个层次:器物层面、人生层面。

①前者说各种不同的液体用或方或圆的容器来装,都显得“妙”,不同的容器都很好地发挥出了各自的功用,核心句是“方圆之用,各得其妙”。如果把不同的液体(牛奶、水、酒)看作人生要面对的各种问题的话,那么方圆不同的容器就是我们面对问题时所拥有的不同的态度和方法:面对人生复杂多变的问题、处境,我们应拥有不同的态度、灵活的方法,善于变通,长于调整,才能更巧妙地解决问题。此为基本立意之一。

②如果把方圆不同的容器看作个性特点、特长能力各不相同的人的话,那么又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人是多样的,有的“方”,有的“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都可以展示自己的风采,实现自己的价值(各得其妙,功用俱呈)。此为基本立意之二。

③后者说人生也“如此”,核心句是“上善若水任方圆”。“上善若水”出自《老子》,是说最高的善行就像水一样。这里的“善行”不能理解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慈善行为”。哲学上所说的“善”含义更广,有“有用”的意味。这里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人生境界,像水一样的人生境界。上文的“牛奶”“水”“酒”都是液体,它们装在什么容器中就是什么形状,随物赋形,因势而变,不拘泥,不固执,遇圆则圆,遇方则方,安时处顺,即“任方圆”。这正是一种圆融、旷达的人生境界(或处世哲学)。此为基本立意之三。

④材料中不同的液体尽管因存于不同的容器中而变换出不同的形状,但是它们的本质终究没变,任容器方圆变化(“任方圆”),我自保有我“水”的本性。坚守自我,富有韧性,不改本色,不移气节,这又是一种人生态度或人生境界。此为基本立意之四。

2.(2013·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粒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导航】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是一个小的情景对话,表现的是沙子和珍珠的关系。这里的沙子和珍珠,都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象征,珍珠象征的是人才,沙子代表的则是普通人。本题立意的第一个突破点在“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由此可以立意为:人要胸怀大志,追逐梦想。第二个突破点在“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一粒沙子,即使成不了珍珠,也自有其不容抹杀的价值。由此可以立意为:平凡者自有其价值;不要因平凡而自暴自弃;活出平凡人的意义。如果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可以确定写作主题为:平凡与杰出。

3.(2013·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立意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导航】 在当下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年轻人比较容易迷茫和困惑,这个作文题的现实意义非常好。注意材料中的“却”字,表现了萧伯纳的思想倾向性——梦想后的追问,可以理解为人们对现实的世界存在探索创新精神,即年轻人更应该要有梦想和希望,生活的意义实际在于为目标而奋斗、为梦想全力以赴。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风可以吹起一张大大的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小小的蝴蝶„„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立意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导航】 白纸被吹起,飘到哪儿就落到那儿;而蝴蝶有生命,生命的意义在于不顺从,在于不愿意被命运安排,在于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类似的例子很多,如贝多芬在耳聋之后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完成了不朽的名作《第九交响曲》。

5.阅读下面的短诗,按要求作文。

扁担 横竖 都是一段人生; 生活的支点,永远

在我们自己肩上。

根据此诗所表达的意思,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立意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导航】 立意角度一:扁担人生,寻找生命的支点,去担负生命的重量。

立意角度二:你试想一下自己挑着一个扁担,扁担的两头分别装着水,当一头水多,一头水少的时候,会怎么样?人生也是,做事要考虑到均衡。不均衡势必挑不起担子。人生只有找到均衡的时候才不会有偏差。

立意角度三:扁担可以帮我们担起更多的责任或重担,但重量还要我们自己承担,我们可以找捷径去取得成功,但不可回避应负的责任。

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家报纸举办有奖智力竞赛,竞赛的题目是:“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紧急情况下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选择哪一幅?”应征的答案丰富多彩,有的认为要选最有价值的那幅,有的认为要选自己最喜欢的那幅,还有的人认为„„结果获得金奖的答案是“我选择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导航】 本材料可用由果溯因的方法进行审题立意。材料中列举了几种选择,但是最佳的答案却是“我选择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为什么呢?因为在紧急情况下,选择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是最可能抢救成功的,这种选择是最有意义的。而选择最有价值和自己最喜欢的画,看似不错,但在紧急情况下很可能是抢救不成功的,这种选择的结果可能是苍白无力的。可见选择是一种智慧,智慧的选择是成功的一半。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人生的选择,面对人生诸多选择,不是选最喜欢的,而是选最有可能实现的;不是选最有价值的,而是选最适合的。材料要我们谈论的是如何做出智慧的人生选择的问题。在当今社会里不少人不善于正确分析主客观条件和把握获取成功的机遇,眼睛只瞄准颇具诱惑力的“最有价值的”目标或只顾自己“最喜欢的”目标而放弃了“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目标,结果可想而知。

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抱歉,”大海中的一条小鱼儿问,“您比我年长,所以,您能告诉我,海洋在哪里?”

“海洋?”年长的鱼儿说,“此刻在你身边的不就是海洋嘛。” “噢,真的吗?我身边的只是水,而我要寻找的是海洋。”鱼儿说完,失望地游向别处,继续寻找海洋去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导航】 立意参考:(1)不识“海洋”真面目,只缘身在“海”之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2)见“水”也要见“海洋”,要准确把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3)对追寻的目标要有全面准确的认识,盲目追求,导致失败。(4)主观臆断,固执己见,将会导致失败。(5)学会驻足欣赏,用心思考。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3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115周年校庆前夕,习近平主席在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中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把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为“大”,个人事业的成功为“小”,你怎么理解这里所说的“大”与“小”的关系。

请根据你的理解,选准角度,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立意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导航】 这道试题指向青年人的人生理想,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是要求学生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个人才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就,而不是相反。文章应该从此立意,构思成文,才能体现材料的要旨。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鹿到小河边来饮水,他低头看到了河水中自己的倒影。鹿对自己两只又大又粗、枝杈美丽的角非常满意,可他看了看自己的四条腿,说:“只是我的腿不太漂亮,又细又弱。”

突然,一只狮子不知从什么地方窜了出来,朝鹿扑了过去。鹿撒腿就往一大片空地跑了过去,狮子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可他刚一拐进林子,头就被树枝给挂住了,狮子追上来逮住了他。弥留之际,鹿说:“我是个地道的傻瓜!我以为丑陋软弱的,却救了我;而我引以为自豪的,却断送了我的性命。”

立意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导航】 立意角度:①人应该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分清自身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②人应该时时保持清醒,不能一味沉醉于自身的优势而迷失自我。③引以为骄傲的方面,若不能正确认识,在特定时刻就会成为致命弱点。④美丽或丑陋并不重要,要看它是否实用。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语文课上,老师引用德国著名作家赫尔曼黑塞的名言告诫同学们应该热爱读书。老师无奈地说:“以前,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有看书的同学,而现在取而代之的是玩手机。”

学生甲:“读书虽不一定能改变我们的命运,但能改变我们的品位。正如陆游所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我们还应重视传统的读书习惯。”

学生乙:“你太奥特了,现如今信息技术这么发达,电脑、手机、媒体等都能迅速快捷的学到很多知识,何必孤独而又单调的抱着书本死啃,况且,现在的书籍又贵得吓人。”

学生丙:“何止是书是如此呀,现在动笔写字的人都少了。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在悄悄地改变甚至消失。”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导航】 审题立意:本题是由读书引发的讨论,老师和不同学生对待读书的看法是不同的,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他们的观点都有各自的道理,关键是要分析出他们提出这些看法的实质是什么。

①从老师角度。老师对传统的良好读书习惯的丧失有些惋惜。深入分析一下,我们可以知道老师惋惜的不单单是读书习惯,还有很多传播方式的消逝。由此可以立意:珍惜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②从学生甲的角度。学生甲是坚守传统文化阵线的代表。由此可以得出第二个立意: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仍有很顽强的生命力,不会轻易消失。③从学生乙的角度。学生乙关心的是怎样更廉价并便捷的搜寻信息,从实用角度而言,传统的形式被取代是应该的。由此可以得出第三个立意: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④从学生丙的角度。学生丙的观点基本上是在学生乙的基础上的提升。他认为,不只读书如此,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在改变甚至消失。由此可以得出第四个立意:社会要发展,就一定有变化;对传统的东西要有合理的保存方式等。

本题立意较多,但是无论哪种立论都要注意不能就事论事地讨论,而要以话题为切入点,探讨社会发展的相关问题。本题适合写议论文。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郑亮的车坏在雪地里,一个骑马路过的男子将他救出。当他表示感谢时,男子说:“我不要回报,但要你承诺,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也尽力帮助。”后来他帮了许多人并将同样的要求告诉他帮助的每个人。6年后他被洪水围困在一个小岛上,一位少年帮助了他并说出了那句他永远也忘不了的话:“我不要求回报,但你要给我一个承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立意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导航】 立意参考:传递正能量;爱的传递;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也是助己。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座小庙,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和尚。

小和尚沮丧地说:“我们这样的小庙,知道的人少,来烧香的人更少,想要普度众生,怎么可能呢?”

当时正值天寒地冻,老和尚让小和尚钻进冰凉的棉被里,问:“你说是棉被把人暖了,还是人把棉被暖了?”小和尚说:“当然是人把棉被暖热的。”

老和尚笑了:“芸芸众生何不是厚厚的棉被呢?只要我们一心向佛,冰冷的棉被会被我们暖热的,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热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篇8:高中生物专题复习策略探微

关键词:高中生物,专题复习,问题,对策

高三复习的目标是什么?这是每一个高三教师在高三复习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 高三复习的目标在于帮助和引导学生将考纲上的每一个考点都落到实处, 借助于专题复习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过环顾当前的高三生物复习课, 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因此, 笔者撰写本文, 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索高效专题复习策略, 望能有助于高三复习课教学实践。

一、高中生物专题复习中学生常见的问题

1.知识点零乱, 无法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

在高中生物专题复习中, 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不牢固, 所学知识点零乱, 仍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 而且知识遗忘和遗漏的现象很严重, 更不要说知识系统的构建了。

2.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欠缺

学生对单个知识进行复习时都能能理解与掌握, 但是到了具体的问题情境中, 要求将这部分知识与前面复习的知识有机联系时, 学生就不能对相关知识建立有效的联系与综合, 表现在考试或做题时, 一旦考题是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考查时, 学生往往答不全或出现错误的回答。

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教师专题复习组织不得力而导致的。那么, 如何有效组织高中生物专题复习呢?

二、高中生物专题复习策略

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复习知识, 提升能力, 笔者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并实施专题复习。

1.基于高考题类型进行专题复习

高三复习很大程度上不得不带有一定的功利性, 复习就是为了拿到尽可能多的高考分数, 所以熟悉高考题型很重要。在复习专题的设置上, 笔者结合近几年江苏高考的试题对高三生物的复习专题进行了划分, 如曲线专题、图表专题、实验专题 (可细分为半开放性和开放性两个实验专题) 、遗传推断专题等。每个专题又根据高考的实际, 再一次细分, 引导学生关注具体题型的特点, 提高学生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基于章节知识进行组合型专题复习

高中生物知识是有联系的, 尤其是同一个章节之间, 我们可以借助于这个联系进行专题的设置与组合, 可以相关章节进行专题的组合, 例如将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细胞工程进行组合, 设计一个专题;设置生物的新陈代谢专题, 这个专题中将植物、动物、微生物放在一起进行复习 (相类似的还有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 ;等等。

3.基于“某一物质”的辐射型专题复习

这类专题的复习具有辐射性, 如笔者在复习过程中设置过的此类专题有水专题、氨基酸—蛋白质专题、葡萄糖专题、酶专题、ATP专题等。

例如, 笔者在和学生复习“酶专题”时, 从“酶”出发将与酶有关的知识辐射出去进行复习, 如下图所示。

借助于这个网络图的构建,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延伸, 让学生很自然地联系到酶缺乏症、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等;在某一枝节, 还具有发散性, 例如, “各种消化酶”这个分支, 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淀粉酶、脂肪酶、麦芽糖酶、肽酶、蛋白酶、DNA水解酶等知识的扩展、消化和吸收。不仅在知识上可以有效地构成联系, 而且还可以促进与酶相关的实验复习。

高中复习备考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载着教育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从人的生命发展阶段来看, 在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与高中复习备考相伴的高考升学, 是高中生一生发展的转折点。因此, 高考一直以来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我们的高中生物专题复习必须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 综合分析专题内容设置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明确复习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科学地进行专题的设置与实施, 以确保学生在生物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崔允沸.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杨清华.高中生物专题复习中发散思维的培养[J].广东教育, 2005 (6) .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随笔反思下一篇:清明节祭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