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2024-07-17

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共9篇)

篇1: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物理知识,第一轮复习尤为重要,所用时间也是最长的。从第1周至第11周都是第一轮复习的时间。以下是我们安排的第一轮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第一步,分章复习,列知识清单

首先,梳理知识,列知识清单。学生先认真看书,自己梳理各节知识点,列出框架,按重、难点让学生分层填写各节知识内容。对基础知识做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运用物理知识和解决简单物理问题的能力训练。

第二部,各节知识复习时,对本节的典型例题及时精析,重点强调。

第三步,分层备战,直击中考

以《点拨》中考为主,以我们选编习题为辅,对各章基本知识进行复习。做到题目新颖,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国内外时事等社会热点问题。注重对学生物理素养及探究能力的考查。

第四步,习题选编要做到:

1、习题有梯度,面向大多数学生;

2、习题要增加信息度,做到精讲、精炼、精选;

3、练新颖灵活的典型题,练在质量。

篇2: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所谓知识系统化,就是能够将学过的知识按照一个主线或者线索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主线或主干。也就是基本上按照课堂学习的顺序,或者板块的顺序,或内在的逻辑联系的顺序等分类、排列,将知识有机地串联成一个整体或框架。按顺序,按内部逻辑或内在本质联系有机地串联起来为境界,实在不行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罗列起来,这是下策,无奈之举,却不可或缺。起码要能够将学过的所有公式和规律、概念按顺序默写(或默想)出来。

我在辅导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和我讲,模拟等考试中选择题总是错答三、四道题(北京的物理高考和模拟题中往往只有8道选择题)。究其基本原因有二:一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根本就没有系统的掌握,先避开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不谈,单就整个课本或者高考的知识内容就没有全面的、系统的掌握和理解,也就是说,根本就不能把所学的或者高考要考察的知识内容按一定的顺序罗列起来,也就是头脑中没有一个“浓缩的课本”。将知识全面的罗列起来,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啊。再就是虽然能够把知识按顺序罗列起来,但是理解的不够,只强调和停留在了表面记忆,只理解了公式和规律的形式,而没有理解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而没有重视深入理解,不能把知识和相应的物理环境、情景、过程和物理现象等一、一对应起来。也就是将抽象出来的知识脱离了知识具体存在的,赖以生存的实际环境和应用环境。就如同我们为了认识汽车发动机中的活塞,而将其从发动机上拆解下来进行了一定的“认识”,了解和掌握了他的形状,构造,功能,原理,材质等等,但是我们却不能(或者不会)把它再放回到发动机上的气缸中去,使之与周边的“环境”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而起作用了。系统化,就是将所有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也就是一个有内在本质联系的知识体系或序列,就是由诸多相互联系的知识概念等形成的一个链条。这个链条中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了。

掌握知识的境界,就是将诸多知识内容按内在的逻辑和内部本质联系,按顺序有机地连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并理解知识概念与规律所对应的物理环境条件,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等。

知识系统化,就是建立一个类似于坐标系的主线,这个主线类似于一条公路,路边的风景就是各知识点。你可以一路走下去、看下去,而后“一路罗列”起来有序地欣赏、记忆和理解周边的各个风景、建筑物以及它们之间遥相呼应的(关联)关系等。

二、知识形象化:

知识形象化,就是要对掌握的物理知识加以理解,把物理知识与物理情节联系起来。通过知识概念和规律联想起与之对应的物理环境条件,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等。使知识变得羽翼丰满,“有血有肉”,而不是枯燥、呆板的架子和无用的说教。知识形象化,就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把知识规律等有序地镶嵌在对应的知识板块和物理情景中。

知识形象化,就是将知识“回归自然”,将知识放回到他赖以生存和产生的物理环境中去,使之成为与物理情景相互呼应、相互交融和联系的知识。否则,知识便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同北京的航天桥,如果我们双眼只是紧盯着航天桥本身,那它只是一个建筑,一块不具什么作用和美感的水泥混凝土;如果我们看不到周边的公路和情景,我们就永远不知道它的作用,不知道它和周边的“风景”有什么联系等。而当我们把它与周边的公路(三环路和阜成路)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便成了一座美丽的、“四通八达”的、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功能的、“能够沿它走向未来”的桥梁了;和周边的各种建筑、景物联系起来,联想到周边的各个单位和部门,各个公司等等,我们就更清楚了他的位置和作用了。我们第一次走到公主坟桥下的时候,会感觉立交桥建筑得很乱,让人感到迷茫,感到陌生,不知道往哪里走能够到达哪里,而当我们多去几趟,熟习了之后却感觉他是那么的清晰,我们就知道了它和周边的各种联系了。所谓形象,就是将知识与知识的来源,与知识所解释的,所解决的物理情景和问题联系起来,将这一知识内容和周边的知识内容联系起来,摆正各知识概念间的位置,形成完整的有机整体。

三、知识联想化:

知识的联想化,就是由知识能够联想到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习题等;就是反过来能由物理过程和习题联想到它们所涉及到的、与之对应的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就是由一个知识板块联想到另一个知识板块,或者由一个知识板块的一部分联想到另一部分。看到习题、试题,能够联想到习题包含的物理过程和状态,而由过程和状态能够联想到过程和状态所遵从的规律或公式。看到试题最后的求解问题或物理量,就能够联想到这个物理量有几种求解方法,这个物理量都和哪些物理量或物理过程有所联系等等。要清楚,任何一个物理量基本上都有两种最基本的求解方法:本义法(也叫定义法),就是从定义式或者决定式本身去求解;旁义法,就是从与该物理量有联系的所有的物理量或者所有的物理过程中去求解。旁义法更具有普遍而又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意义。例如,求解电功率,我们就要想象出各个与电功、电功率相联系的公式来,想象出这些公式中哪些是定义式,哪些是导出式,哪些是适合于纯电阻电路的,哪些是适合于所有电路的等等,想象出电功、电功率的来源,电功与其它功和能的联系等等。

篇3:浅谈九年级物理的第一轮复习

一、按照课标分析教材内容,确立活动目标

中考的物理考试都是按照物理课程标准展开的. 为了能够对物理教材的内容主旨有所明确,还要与教育部门下发的考试大纲为参考,对于考试内容的基础知识要求和知识运用能力要求有所定位. 九年级物理复习处于第一轮复习阶段,就要将复习目标定位在打牢基础知识上,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实际运用基础知识,具有操作物理实验的能力.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就是要求学生在对物理知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还要强化记忆,即学生要过好记忆关; 物理学知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学生的基础知识牢固之后,就要从生活领域对物理知识有所深入理解,因此,学生还要提高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以深化物理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这就需要学生掌握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 物理实验是九年级物理复习阶段的重点内容,物理实验的过程,就是物理的情景再现的过程,学生运用实验演示就会对于物理知识加深记忆 ,并深入理解,那么,学生就要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

二、高效运用课堂时间,深化活动导学

根据九年级物理的第一轮复习课程特点,将物理复习活动的内容定格,首先是物理知识的回顾,对于其中所涉及到的物理重点知识要运用典型例题进行剖析,引导学生反复练习深化物理知识的理解. 这种物理活动的定格,可以避免复习课成为新的物理授课模式.

物理课堂复习时间非常短暂,要提高时间的有效利用率, 就要对的学生思维盲点加以明确,采取与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与学生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的潜在思维能力激发起来.

以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第十三单元“比热容表”教学为例. 按照中考考试大纲要求,本次课程的复习内容要对于常见物质的比热容值要有所了解,并能够牢固记忆,以便学生能够将该门知识延伸到生产实践中. 物理教师对于这部分教学内容开展复习课程,就要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从实践生活中深化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2]. 本部分内容共分为三个知识版块: 比热容的物质特性、比热容的实际意义以及物理鉴别. 其中的重难点知识应该是比热容的实际意义. 在复习的过程中, 物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比热容的概念以及物理特性进行归纳总结,将相关的知识规律提炼出来,以对于学生关于比热容基础知识理解过程中所存在的记忆障碍有效解决.

进入到重点知识环节,要引导学生对于比热容实际意义深入了解,就要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对相关的比热容现象进行分析.

经过举例对比之后,学生对于比热容知识的理解更具有深度,且能够将知识建立在概念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 鉴别物质是引导学生对比热容知识的更深入理解. 主要是利用例题展开说明,进一步提出,比热容也可以用于物质鉴别,将物质密度知识纳入其中[3]. 经过比较之后,说明人们对于物质的鉴别使用密度比较而不用比热容比较的原因,即比热容测量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且测量难度较大. 通过对于知识之间进行充分比较,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而且还不断地扩展, 并得以提升.

三、分层引领活动,提升活动效益

九年级物理第一轮复习中,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物理知识掌握实际开展分层次教学. 对于复习进入较慢的学生,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 物理教师布置难度相对较低的作业,以综合练习为主,学生可以查看资料进行解题. 学生可以一边解题,一边学习基础知识,使得整体的复习质量有所提高. 对于复习进度较快的学生,可以适当地开展课外活动,提高技巧性教学,使学生在扎实的物理知识基础上,提高知识运用的灵活度.

学生在每一轮的物理复习中,还要精心组织试卷,将所复习的知识贯穿起来,不仅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还是学生对于此阶段复习的一次检验.

篇4:浅谈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学法指导

关键词:高三物理 学法指导 “二视” “三抓”

对高三学生来说教材内容已学完,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果一味死啃书本,只知应用题海战术,那么就会出现记了后忘了前,越复习不同知识点越混淆,学习负担就会越重。这样复习的效率将会很低。英国物理学家贝尔纳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拦才能的发挥。”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教师更应注重学法指导。学习方法指导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如果学生一旦将科学的学习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其学习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三的物理復习可以从“二视” 、 “三抓”入手复习。

“二视”即俯览全局、正视现状。

学完了高中物理的全部内容,学生会体会到物理学科的知识点多,也能感受到各知识点间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因此学生往往会有这样的想法:物理不用自己在头脑中建立学科的体系,因为学科系统性很强跟着老师复习就可以了。这样的复习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还是可以做到很到位,但是一旦要求他们自己综合各知识点内容来解决问题,他们就常常显得力不从心。

针对上述情况,学生刚进高三就应被要求做第一件高三复习的重要工作——静下心来查看教材目录,并根据教材目录自己在白纸上画出物理学科的树状知识结构图。我们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这个图画什么,怎样画这个图。例如:这个结构图应该显示各章节的重要内容,及各章节知识点间的联系,突出主干内容。最开始的图可以简略一点,能够体现教材目录中的内容即可。这个绘图的过程正是头脑中建立学科知识体系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对前两年学习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概括。对各知识点、考点的初步梳理能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学生的复习不是盲目跟从老师,这样的引导会让学生建立起复习的全局观。

学生在画学科树状知识结构图时,往往会联想到自己当时在新课学习时学习的情况:这部分学得还比较扎实,理解比较透彻;这个点是懂非懂,不能很好应用;这个知识点和那个很像,具体的区别没弄清楚……。知识梳理的过程,就是学生了解自我学习现状的过程。每个学生的物理基础不同,薄弱环节也不同,在复习时,师生就应该正视现状。只有知道自己弱在哪些地方,在具体的复习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复习的有效性才会增加,高效的复习才有可能实现。

“三抓”即抓课前预习、抓课堂效益、抓课后“再复习”。

1、抓课前预习

学生总认为在高一高二新课教学时才课前预习。其实在高三的复习课时,进行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堂复习课前,在测览教材的相应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样带着问题听课,课堂上就有很强的针对性,为高效的听课打下了基础。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学习热情和课堂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抓课堂效益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本身,老师们的讲授中很多会带有老师自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认知、感悟,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因此提高课堂效益是尤为重要的,那么课堂效益如何提高呢?

(1)做好课前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在课前三分钟,应该平心静气回忆老师上堂课内容,预习内容,对老师即将复习的内容进行“预热”。这样做可以有效的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

(2)调动各种感官处理信息。物理复习课与其他科有共同点也有独特点——会有课堂实验。这需要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要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对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眼看、耳听、手记、口动、脑思调动五感来学习,这样对最大程度的调动各种感官,对信息的接收、处理将会是立体的。这样很多结论学生都可以教容易的获得。这样由学生自己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而得的结论,会比只听现成结论的学习效果好很多。

(3)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有的同学在听课,往往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这是错误的,开头,往往寥寥数语.但却是全堂讲课的纲。只要抓住这个纲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会眉目清楚。结尾的话虽也不多,但却是对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提示。同时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

(4)做好课堂笔记。笔记记忆法,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笔记,一份永恒的笔录,可以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俗语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因此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须记笔记。

(5)注意和老师的交流,目光交流,提问式交流,都可以促进学习。

3、抓课后“再复习”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必须时常回复到所学的东西上而加以复习…… 牢固地记住所学会的东西,这比贪学新东西而又很快忘掉好得多。”因此往往考前的“临时抱佛脚”是不起作用的。

如顺推法、逆推法、双向法、辅助法、排除法等,另外作业是千万不可复制的,那样毫无意义。不理解的也要及时弄明白。

(1)精读教材,整理笔记。通过课堂上跟老师一块儿复习,对教材的理解会更加透彻,知识也就掌握得越牢,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对当天的笔记进行整理,对初画的树状知识结构图进行完善。这个过程可以丰富我们头脑中的知识网络。

(2)分类练习,各个击破。物理学科一个大的知识点下往往有好几个小的知识点。建议可以将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一个点看1-2个例题,独立完成3-5个练习题,将知识点逐个突破。复习的难度会大大减小。

(3)睡前回忆、循环复习。即在每天睡觉前把所当天所学内容回忆一遍;一个星期后看着本周的树状图将本周的内容总体回顾一遍;一个月后找张白纸,将本月的树状图重新默画一张…… 这种循环复习利于记忆。

篇5: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宗旨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

二、复习具体时间安排

三、复习具体措施

1、第一轮复习中,要求学生带齐高中课本,加强基本概念、原理复习,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点知识结构。

2、注重方法、步骤及一般的解题思维训练,精讲多练,提高学生分析具体情景,建立物理图景,寻找具体适用规律的能力。

3、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平时多交流,多听课,多研究课堂教学。

4.提高训练的效率,作业全批全改,对易错题进行专项讲解。.

5.精选典型的习题,学生容易错的题目,通过作业加强训练.

6.教师跳进题海,精选精挑再精讲例题,让学生走出题海。

四、好的复习策略

1、滚动式复习,反复强化,逐渐提高

2、限时训练:留作业限定时间,课堂训练限定时间,指导学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3、分层教学,分类推进,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4、在复习过程中抓住五个环节:讲、练、测、评、补

五、目前亟待加强的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选择例习题,做到立足课本,即针对两纲,针对学生实际,紧抓课本,细挖教材,扎实推进基础知识复习工作.高考立足课本考基础,于变化中考能力。研究高考试题的特点就是研究命题专家的命题特点,洞察命题者的命题思路。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比较、创新,体会高考命题的技巧与方法,有利于指导复习备考,

2、课堂教学以学生实际掌握的质量作为标准,认真落实分类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坚持以中等生可接受为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基础。做到低起点、小台阶,逐渐提高。据大纲要求,对内容进行细而全的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3、精留作业,严格要求。作业设置针对性要强,全批全改,重点目标生作业经常面批面改。督促目标生独立、认真、保证质量完成作业,以保证当天内容得到消化和巩固,通过批改作业反馈学生情况,共性问题课上集体订正,个性问题通过面批面改和辅导解决。

六、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第一,指导好学生听课方法,改变被动去听的做法,正确处理好听与记的关系。第二,指导好学生作业训练方法,克服不良习惯。第三,指导好课堂记物理笔记,即典型题解题心得,解不出的.原因,和老师一再强调的物理解题方法和解题思维方法。

近三年高考题热点分析:

I,九道选择题出题的热点

1,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问题

2,图象(s—t,v--t)看运动

3,卫星、天体的运动以及变轨问题

4,电场(力和能的性质)

5,磁场或电磁感应(出一个,另一个可能是计算题)

6,交流电的图像(四值)

7,光电效应的规律

8,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分子力(分子势能)的分析

9,原子核的衰变问题

8,9两知识点出2—4题

九道选择题无计算,是定性判断。时间10分钟多点。

II,两道实验题

1,力学实验题。有关纸带计算(匀变速,牛二定侓,机械能守恒),两尺的读数、探究动能定理、研究共点力的平衡问题。

2.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自行设计是难点,普通班学生得不多少分)

3.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重点)

4.多用电表的使用以及常见电表的读数

5.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答题时间应当不超10分钟

III,两道计算题

1,力学题,牛顿定侓、平抛、圆周运动、机械能和动量的综合应用

2,电学题,有关带电粒子,电场(偏转,加速),磁场(圆周,涉及到平面几何是难点)、复合场的问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的综合应用。

篇6: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1

夯实基础

高三学生将原来的物理基础知识结构、基本概念规律强化温习、理顺成纲.原来在高一和高二期间的学习是对零碎知识的堆积,现在是把头脑中零碎的堆积转化为图书馆藏书式的条目结构,即第一轮复习要达到的目的.一轮复习要对教材进一步地熟悉,对基本内容进一步加深认识,只有熟记于心,才能熟能生巧.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对物理基础好的同学而言这是一个加强和加深的过程,对物理基础弱的同学则是一个迎头赶上的良好机会.可以说,这一阶段是高三学生的黄金时段,这一阶段是弥补以前学习中知识上的缺陷和能力中的不足的机会.注意养成良好、有效的思维习惯

有意识地培养理解能力和审题能力.在新高考重点考查的五项能力中,理解能力是首要的.理解能力是掌握自然科学的基础,是形成科学思维的正确途径.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抓住重点和联系点的突破,再横向联系比较,将其与典型现象、基本物理模型和实验相结合,通过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来判断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加强易混知识的比较,辨析易犯的典型错误,建立易混知识档案.在一轮系统复习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对重点知识的掌握与解题方法的锻炼,如静力学中常见的十二种解题方法,带电粒子磁偏转的圆心位置、偏转角、半径的确定方法等.方法是构成能力的核心要素,没有对研究方法、解题方法、实验方法的训练,就谈不上能力的提高.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2

一、知识系统化:

所谓知识系统化,就是能够将学过的知识按照一个主线或者线索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主线或主干。也就是基本上按照课堂学习的顺序,或者板块的顺序,或内在的逻辑联系的顺序等分类、排列,将知识有机地串联成一个整体或框架。按顺序,按内部逻辑或内在本质联系有机地串联起来为境界,实在不行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罗列起来,这是下策,无奈之举,却不可或缺。起码要能够将学过的所有公式和规律、概念按顺序默写(或默想)出来。

我在辅导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和我讲,模拟等考试中选择题总是错答三、四道题(北京的物理高考和模拟题中往往只有8道选择题)。究其基本原因有二:一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根本就没有系统的掌握,先避开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不谈,单就整个课本或者高考的知识内容就没有全面的、系统的掌握和理解,也就是说,根本就不能把所学的或者高考要考察的知识内容按一定的顺序罗列起来,也就是头脑中没有一个“浓缩的课本”。将知识全面的罗列起来,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啊。再就是虽然能够把知识按顺序罗列起来,但是理解的不够,只强调和停留在了表面记忆,只理解了公式和规律的形式,而没有理解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而没有重视深入理解,不能把知识和相应的物理环境、情景、过程和物理现象等一、一对应起来。也就是将抽象出来的知识脱离了知识具体存在的,赖以生存的实际环境和应用环境。就如同我们为了认识汽车发动机中的活塞,而将其从发动机上拆解下来进行了一定的“认识”,了解和掌握了他的形状,构造,功能,原理,材质等等,但是我们却不能(或者不会)把它再放回到发动机上的气缸中去,使之与周边的“环境”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而起作用了。系统化,就是将所有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也就是一个有内在本质联系的知识体系或序列,就是由诸多相互联系的知识概念等形成的一个链条。这个链条中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了。

掌握知识的境界,就是将诸多知识内容按内在的逻辑和内部本质联系,按顺序有机地连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并理解知识概念与规律所对应的物理环境条件,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等。

知识系统化,就是建立一个类似于坐标系的主线,这个主线类似于一条公路,路边的风景就是各知识点。你可以一路走下去、看下去,而后“一路罗列”起来有序地欣赏、记忆和理解周边的各个风景、建筑物以及它们之间遥相呼应的(关联)关系等。

二、知识形象化:

知识形象化,就是要对掌握的物理知识加以理解,把物理知识与物理情节联系起来。通过知识概念和规律联想起与之对应的物理环境条件,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等。使知识变得羽翼丰满,“有血有肉”,而不是枯燥、呆板的架子和无用的说教。知识形象化,就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把知识规律等有序地镶嵌在对应的知识板块和物理情景中。

知识形象化,就是将知识“回归自然”,将知识放回到他赖以生存和产生的物理环境中去,使之成为与物理情景相互呼应、相互交融和联系的知识。否则,知识便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同北京的航天桥,如果我们双眼只是紧盯着航天桥本身,那它只是一个建筑,一块不具什么作用和美感的水泥混凝土;如果我们看不到周边的公路和情景,我们就永远不知道它的作用,不知道它和周边的“风景”有什么联系等。而当我们把它与周边的公路(三环路和阜成路)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便成了一座美丽的、“四通八达”的、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功能的、“能够沿它走向未来”的桥梁了;和周边的各种建筑、景物联系起来,联想到周边的各个单位和部门,各个公司等等,我们就更清楚了他的位置和作用了。我们第一次走到公主坟桥下的时候,会感觉立交桥建筑得很乱,让人感到迷茫,感到陌生,不知道往哪里走能够到达哪里,而当我们多去几趟,熟习了之后却感觉他是那么的清晰,我们就知道了它和周边的各种联系了。所谓形象,就是将知识与知识的来源,与知识所解释的,所解决的物理情景和问题联系起来,将这一知识内容和周边的知识内容联系起来,摆正各知识概念间的位置,形成完整的有机整体。

三、知识联想化:

知识的联想化,就是由知识能够联想到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习题等;就是反过来能由物理过程和习题联想到它们所涉及到的、与之对应的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就是由一个知识板块联想到另一个知识板块,或者由一个知识板块的一部分联想到另一部分。看到习题、试题,能够联想到习题包含的物理过程和状态,而由过程和状态能够联想到过程和状态所遵从的规律或公式。看到试题最后的求解问题或物理量,就能够联想到这个物理量有几种求解方法,这个物理量都和哪些物理量或物理过程有所联系等等。要清楚,任何一个物理量基本上都有两种最基本的求解方法:本义法(也叫定义法),就是从定义式或者决定式本身去求解;旁义法,就是从与该物理量有联系的所有的物理量或者所有的物理过程中去求解。旁义法更具有普遍而又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意义。例如,求解电功率,我们就要想象出各个与电功、电功率相联系的公式来,想象出这些公式中哪些是定义式,哪些是导出式,哪些是适合于纯电阻电路的,哪些是适合于所有电路的等等,想象出电功、电功率的来源,电功与其它功和能的联系等等。

知识联想化,属于发散思维,表现在由此知彼上。看到了瓜藤,我们就会顺藤摸瓜,因为我们想象到了“瓜儿离不开藤”。首先是顺藤“想”瓜,而后才能去顺藤摸瓜。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3

(1)利用暑假全面讲解高三新教材,争取又快又好的完成高三新知识的教学。

(2)从9月到春节前后,复习原有笔记及相关例题,巩固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针对各单元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明确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物理规

(3)律的应用和基本解题方法;

从2月到4月,进行专题强化训练,查漏补缺,总结典型物理题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做到全面扎实、系统灵活;

5月份进行大综合复习训练,模拟强化,把知识整体化、系统化,进一步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4)5月-6月期间学生还要做到回归课本,查缺补漏。

注重复习方法

选定科学的物理复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规律的复习,归纳各单元知识结构网络,熟识基本物理模型,并通过练习完成对基本概念的辨析理解、对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

(2)注重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如外推法、等效法、对称法、理想法、假设法、逆向思维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要认真领会并掌握运用;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重点热点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用记图方式快速做好笔记,整理易错点,并经常性地针对笔记进行“看题”训练,掌握重要物理规律的应用。如:动能定理的应用、用图象法求解物理问题、极值临界问题的分析研判等。

处理好几个关系

知识是基础、能力是表现、思维是核心。

(1)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以课本为本,利用好复习资料,掌握物理问题的主要分析方法与解题技巧,突出查漏补缺;

(2)处理好做题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高考物理题常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对于新题要科学有效地加以应用,提高应变能力,不能专门做难题、怪题;

培养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要认真审题,区分背景材料,挖掘隐含条件;要明确研究对象,通过画示意图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解题要注意科学规范;

处理好理论与实验的关系,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加强物理实验思想、原理、方法与技巧的训练,注重运用物理知识、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开放性的实际应用题。

总之,要搞好高考物理总复习,必须要有周密的计划、科学的方法、得力的措施,要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境、物理过程的分析,要加强信息迁移问题的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取得高考的胜利。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4

1.夯实基础,抓好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复习。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要着眼于基础知识部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和训练,全面系统地复习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一般应用。要严把基础关,就要认真研读课本,仔细阅读和理解课本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和每一幅图,认真做好每一道题。当然,打好基础并不是对概念和公式的死记硬背,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去记忆。在逐章逐节复习全部知识时,要注意深入理解和体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使自己具备丰富、系统地物理知识,逐步体会各个知识点的地位和作用,分清主次,理解物理理论的实质。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式、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弄清楚高中物理各个部分所涉及到的力、运动、能量的相关问题。总之,基础知识是本,是解题的依据,否则,高三物理复习将寸步难行。

2.加强练习,实现物理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同学们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之外,还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快速准确的解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同学们需要把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和课后典型习题都做一遍,清楚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如何在习题中使用的,掌握基本的情境分析能力和公式灵活运用的能力。审题是解题的关键一步,实际上是一个审视题意、分析解题条件的思维过程。因此,通过多解题,可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通过题意如何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如何分析并提炼出题目中所给出的物理过程、情境、模型,再去找相应的物理规律、定理、定律解答。在对状态、过程分析时一定需要画出状态过程的示意图,将抽象的文字条件形象化、具体化。这一点对于解决复杂情境物理过程时,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所以,为了尽量减少错误,培养出良好的习惯,解题时可以遵循这样的思路。首先画图,把题目告诉我们的物理量分别代入情境中,建立基本物理模型,然后通过题目要求的物理量与已经构建的过程进行联系,寻找规律,思考相关的物理基础表达式,最后列出式子进行求解。适当的做题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做题,实现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

3.不懂就问,不给知识盲点留下任何存在的空间。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你不可能会一帆风顺。在你研读教材的时候,对于出现的任何一句你无法理解的表述,你都应该把它圈出来作为问题向老师问清楚。在你做练习做错了时候,而且实在是百思不得解的情况下,你也应该把试题圈好拿去问老师。学习需要一种专研精神,不懂就问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它会带动你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问老师,你最后成功解决了自己的理解误区或盲点,这可以算作上是一种小小的成功,它会提高你对物理的进一步的理解,更会给你带来学习物理的信心。当然,学无止境,在自己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之后,你应该朝着更高的方向进发,多去做做难一点综合一些的试题,就是这样,做着问,问着做,一步一步下来,相信你的物理肯定能够得到巨大的提升。不要觉得问问题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不要害羞,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把问题搞定。老师都很欢迎学生们来问问题,更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入的理解好物理知识。所以,来吧,问吧。

4.全盘计划,告别涣散告别慵懒告别茫然告别失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天每周给自己设定一个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你的物理学习动力就会不足。如果你不提前设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你就会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的学习重心所在。所以,亲爱的,你需要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在未来的高三学习中,怎么做好自己物理学习的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5

第一轮复习求“小精”而非“大综”。第一轮复习基本上都是以目录上的单元,章节为体系。在高中物理复习中,认为第一轮要侧重全面弄懂各个“细小”的高中物理基础概念,透彻理解基本规律,熟练运用基本公式解答各个“个体”类物理问题。第一轮高中物理复习中要注意综合应用程度和深度都不太高,所以,在高中物理复习中,我们因此,把知识进行适当综合即可,大型的综合问题深度剖析是第二轮复习的重点。第一轮复习中,大家要循序渐进,以掌握住细小的知识点为主要,要理解彻底清楚,不求一步到位的大而全,去花费很大精力去做难题、大型的综合问题。

所谓精小的总结归纳,就是大家一眼就能审视出一个问题涉及那两个知识点,可能用到那几个物理公式的。譬如以下十二个“小而精”注意事项要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高三物理

1: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力和物体的运动综合问题(力的平衡、直线运动、牛顿定律、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2: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问题;

3: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4: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5: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匀速、匀加速、匀减速、往复运动),曲线运动(类平抛、圆周运动);

6: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直流电路分析问题:①动态分析,②故障分析;

7: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电磁感应中的综合问题:①导体棒切割磁感线(单根、双根、u形导轨、∠形导轨、o形导轨;导轨水平放置、竖直放置、倾斜放置等各种情景),②闭合线圈穿过有界磁场(线圈有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等),(有边界单个磁场,有分界衔接磁场)、(线圈有竖直方向穿过、水平方向穿过等各种情景)王尚老师认为这点很关键;

8: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物理实验专题复习:①应用性实验,②设计性实验,③探究性实验;

9: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物理信息给予题(新概念、新规律、数据、表格、图像等)

10: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新情景题(文字描述新情景、图字展现新情景、建物理模型,重物理过程分析)王尚老师认为这点需要大家讨论;

11: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常用的几种物理思维方法;

12: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物理学习中常用的数学方法。

篇7:物理高考的第一轮复习计划

一个不落是说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小要点,因为一轮复习的目的就是打基础,时间也足够长,所以一定要全面复习,高三物理教材上每句话都要思考。但这并不是要把所有知识一视同仁,而是应该按照考纲对那些基础的而又比较难的章节多下些功夫。

物理学中更难学的还是力学,因为学生很有可能混淆不同的概念,毕竟物理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一直比较抽象。所以,同学们做题的视乎有时候甚至是运用到自己的想象力。情况不同,对力的分析也不一样。对于这些比较难的专题同学们就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学习。

另外,在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阶段,尽量将自己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因为考卷上的题目大部分会涉及到不同的知识,这时候我们的物理综合能力就显得和重要了。不会因为某一个知识点不知道就解不出题目。

还有电学,运动学等科目,这知识点也容易被人家忽略。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是一次全面而又系统的复习,如果在这段时间你没有抓住机会复习物理那些自己不懂的基础知识,日后它就很可能成为你的高三失分点。

xx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实验方法总结

1、控制变量法:

所谓控制变量,就是在研究某一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实验结果的某一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而不改变其它条件。若某两次实验只有某一条件不同,导致更后结果不同,则说明此条件影响了这次的实验结果。控制变量可以说的上存在于我们每一个物理实验中,掌握控制变量法更是我们做实验的`基础。比如物理力学中在推导动能定理时,通过控制变量法证明了物体的能量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与速度呈正比。在做物理实验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搞清楚哪些是变量,哪些是定量。

2、转化法:

在物理实验在中,经常存在着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者不好测量的物理量,这时候就需要将它转化为让我们清晰明了的事物,在整个物理学的前进过程中,转化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等效替代法:

篇8: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一、提高重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意识

近几年教材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也在不断的调整中, 但“万变不离其宗”, 基本概念、规律以及考查思路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它们是每年高考物理考查的重点, 而主干知识又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核心内容, 因此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是提升物理解题能力的基础。要想物理复习取得理想的效果, 教师首先必须立足于基础知识, 弄清楚主要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 并进一步掌握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以便学生解题时能灵活运用。也就是说, 物理备考既要“知其然”, 又要“知其所以然”;既要让学生将这些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熟记于心, 又要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并最终实现熟练运用的目的。

二、提高注重掌握科学思想方法的意识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要自然科学, 学生学习物理的目的在于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 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 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常有不少学生埋怨物理难学, 听讲时觉得简单, 自己做题时却难以下手。究其原因, 主要是学生没有掌握物理学习的精髓, 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会一味地死记公式, 见到题只会硬套公式。物理复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有:图像法、逆向思维法、演绎法、归纳法、假设法、排除法、对称法、类比和迁移法等等。在复习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带着学生一起归纳、总结, 并适时地将这些科学方法灵活运用, 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提高注意解题方法技巧的训练与及时归纳的意识

高考重在考查学生能力, 因此无论每年题型怎么变化, 知识点的考查终归是围绕着能力要求, 并不断推陈出新。对同一个知识点的考查, 可以变换很多方法。既可以考查理解能力, 又可以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综合能力;既可以以常见的出题方式进行考查, 又可以用新颖的情景或新的设问角度进行考查, 这就需要学生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学会解题方法和技巧绝非一日之功, 需要教师平日里对学生多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积极思考, 主动参与解题过程的意识, 重视克服思维定势,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习惯, 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四、提高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复习意识

综合分析近些年来的高考试题, 不难看出, 高考命题的重点已由知识立意逐步转向能力立意, 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实验情景的考题所占的比重明显增多。在高考这个指挥棒下, 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要想取得好的复习效果, 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高考改革的要求。以能力立意为指向的高考试题给我们的启示是, 复习应该重视课本中的实验。因为很多高考的实验题都是以规定实验中的原理、方法和器材为基础编写出来的。例如, 2011年江苏物理试卷中第11题———测量电阻的阻值。此题不难, 但真正拿高分的学生却不多。由此可见, 只有深刻领悟教材中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实验原理、科学方法和规范的实验步骤, 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提高对实验的理解能力, 从而灵活运用到解题过程中。

五、提高用每次考试结果进行分析的意识

每次考试之后, 我们不能将试题直接扔在一边, 无论考得是否理想, !学生均需要认真分析试卷, 看看自己的得分点是什么地方, 并对得分点加以强化;看看自己的失分点是什么地方, 分析失分的原因。若是知识点没有掌握到, 就要查漏补缺, 尽快把自己的知识上存在的不足补起来;若是马虎, 就要努力克服,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每次完成一道题目都要仔细检查一下。另外, 学生应每人准备一个纠错本, 写好自己的错题, 并标注易错的点, 并注意随时翻阅。

六、提高长远发展的意识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 不能仅局限于考试考什么, 我就学什么。现在的高考从减轻学生负担的角度, 调整了试题难度与考查内容, 但学生仍需要用长远的眼光, 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按照课程标的要求, 切实掌握好所学内容的内涵与外延, 完备自己的知识体系。

篇9: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关键词:初中物理;第一轮复习;“读、讲、练、评”

G633.7

初中物理第一轮复习中的“读、讲、练、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法宝。在复习中,如何使读、讲、练、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有讲,有讲必有练,有练必有评是复习课中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读、讲、练、评处理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利于提高复习课的质量。

一、读

是复习课把读书纳入教学课堂,运用通读与精读,边启边读,回忆中读等手段,要求学生参与“读”的实践,有利于落实教师主导作用和学习主体作用,有利于复习中回归课本。在教师的指导下,每节复习课一般安排约12分钟时间让学生看书,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便于学生重新记忆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也可以发现自己尚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问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看书理解,达到不同的要求。在学生看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课本的内容涉及了哪些基本概念、规律、技能、技巧,这些技能、技巧是怎样在课本中的例题、练习题中反映出来的。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基本要求是:通过看书,能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单位记下来,能弄清例题思路。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是:通过看书,能正确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看例题能掌握解题的方法。

二、讲

讲,是在读的基础上进行,教师结合书本,深掘教材,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和前后知识的联系。教师的讲要精讲,言简意赅。据学生的所弱、所缺,定出讲授的重点,突破难点,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典型错误。通过教师的讲,使学生理解概念,弄清定理、定律,搞清公式中各个物理量含义、适用范围和变换,各个物理量的单位等。通过典型例题的讲授,掌握审题、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讲清中考各种能力的要求,同时讲清中考的范围和重点。

理清物理概念、公式的确切含义和各种表达(文字表达和数字表达),能鉴别关于概念的似是而非,认清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文字表达,在帮助学生明白所表述的内容的意义基础上,弄清其中包含的道理,千万不要死抠文字而不解其中之意。例如:计算物体所受重力公式G=ρgv,计算物体所受的浮力公式F浮=ρgv,两个公式的物理量相同,但含义不同,前者的ρv分别表示物体的密度和体积,后者的ρv分别表示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再如,浮力公式F浮=ρgv,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P=ρgh,比较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这样一对比,加深学生对公式的应用和理解、区别与联系,使学生不容易混淆和遗忘。

搞清前后知识的联系,通过什么“桥梁”发生联系。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平时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按其内在联系进行有序组合,从而揭示出学生在上新课时未注意到的知识之间的新的联系,即由知识点到知识线到知识面到知识网络。例如:物态变化的归纳和温度、内能、热量的归纳。知识只有形成体系,知识在体系中的位置、地位以及与其它知识的联系才会凸现出来,才能便于理解和掌握,有利于知识的储存、记忆和提取。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应作为复习的总目标。

三、练

练是讲的深入,是讲的检验,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练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练习不要过繁或过多,避免对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打击或使学生限于题海而难于应付。在总复习中时间紧张,如果各科都加重作业量,学生就会陷于题海中不能自拨。所以复习课中的练习题必须要精心设计,第一轮的练必须全面,覆盖所有的知识点,试题要精、全、新、活。所选练习题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每道题要达到解决一类问题的作用。如复习《浮力》一章时。除教材中的习题要求学生会做外,可补充设计几个小练习题:1、一装满水的塑料袋,挂在弹簧秤上其读数为9.8牛顿,若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是多少?2、船从河里开到海里,所受浮力如何变化?所选习题既要照顾各个知识点。又要有层次要求,这样才能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编题中必须明确哪些是必考,哪些是可能考的,在题量安排上老师必须心中有数,提高练的时效和作用,提高练的针对性和质量。另外,在编题时还应摸清学生的典型错误、学习上的缺陷、难点所在,有针对性地编题和选题,补上学生认识上和实际应用的“缺”和“弱”。

练的方式、方法可以多样化,可在讲中练、讲后定时练、单元训练、综合训练等等。如何去练,要结合学生实际和复习进程进行安排,但必须定时、定量、有组織地进行,克服“放羊”式的练。同时练后要检查,注意信息反馈,检查的重点是中层生部分,从而确定评的内容,为评作准备。

四、评

评是讲、练的进一步深化,目的是纠正练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着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的目标。评的过程,老师不应单是讲答案,也不要逐题去评。而要针对学生练的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评讲,评讲一般要坚持三个必评和三个提倡,即评学生带有创造性的解答、评学生混淆不清的错误、评带有共性的错答;提倡突出重点,讲准讲透、提倡归类讲评,注重小结,提倡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评的时候首先教学生如何审题,然后教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怎样根据题意去联系知识,最后点明解题的规律。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如选择题四个选项中,为什么选A,选错是由于哪部分知识没有掌握好、或某个公式、定理、定律没有真正了解,对哪些似是而非的讲法混淆不清。对大题、填空题,是过程不清,还是物理情景不熟悉,或是联系知识的能力差,还是物理状态不清,是想象能力差,还是综合能力薄弱,还是应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差、或是心理素质差。评讲中可采取教师的点评和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以评促悟,疏通学生的思路,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以评促改,改正认知上的错误,释疑解惑;以评促建,连点成线,串线成面,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

初中物理第一轮复习中,如何把读、讲、练、评处理得好,还有待我们不断去完善,去探索,以不断提高我们复习的课堂效率,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质量,以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纠正错误的目的。只读不讲,学生没有复习方向性,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只讲不练,学生技能没有形成,思维没有得到训练,解决实际问题时就束手无策;只练不评,学生正确的思维得不到巩固、扩展、深化,错误的认识,不能得到纠正,练题再多,徒劳无益。当然,如果有条件的学校,能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进行复习,并能利用实验或物理现象导入复习内容,其“读、讲、练、评”模式的课堂复习效果更显著。因为物理是“理”字当头,这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弄清问题。精讲的内容要点能在课件上一目了然,这样有利于节约老师讲解的时间,能让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时间。

在多年的初中物理复习中,我都使用这个“读、讲、练、评”的课堂模式进行第一轮复习,近三年的初三物理中考中,我任教的物理班科平均分都超过70分,合格率均超过83%,优秀率也超过30%,一分两率均居区同事之首。区的中考物理科备考研讨会连续两年在我校召开,本人承担中考物理科复习研讨会的公开课,均受到研讨者和上级领导的好评。

参考文献:

[1]柳斌.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上一篇:小学第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工作总结下一篇:《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译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