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规模

2024-07-16

适度规模(共8篇)

篇1:适度规模

加快发展农村适度规模集中供水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要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目前,我国农村集中供水的普及程度较低,而且规模普遍偏小,以单村供水为主。为彻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各地都在因地制宜地推行适度规模集中供水,从实践来看,以下问题需要妥善解决。

以县域为单元统筹规划集中供水布局

集中供水是指由水厂统一取水净化后,集中用管道输配至用水点的供水方式。适度规模集中供水工程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新建工程要与整合利用原有工程相结合。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要把范围内的各类用水单位一并考虑,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既要充分考虑目前当地的实际需求,又要充分考虑长远,坚持超前发展,尽量扩大供水工程的规模,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同时,也通过供水量的扩大,减少单位供水成本。

因地制宜地合理确定集中供水的适度规模

从实践来看,适度规模集中供水主要有三种方式:其一,城市近郊和城镇驻地周围地区,通过城市自来水供水管网的辐射来实现。其二,山区及山前平原区,以山区水库和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为依托,建设覆盖乡镇或流域面积的供水网络,实行一乡一网。其三,有的平原地区,利用江河、平原水库及地下水资源,已建设覆盖全县的供水网络。适度规模化供水也是发展着的概念。目前,有的地方出现将小规模供水工程逐步归并,形成规模更大的供水网络,创立集团化供水企业的趋势。可以预测,集中供水的规模会越来越大,但从技术经济合理性角度来讲,供水规模应适度。根据各地经验,适度供水规模的确要充分考虑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水源充足;便于管理;规模效益。

完善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的资金筹集机制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合力。根据中央精神,解决资金缺口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扩大财政保障作用的覆盖范围。

增加县级及以上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

整合支农资金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明晰产权,落实经营权,提高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

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中供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管理形式主要有水利部门组建专业机构、乡镇水管站、用水户协会、股份制企业及特许经营企业管理等。运行管理是目前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主要问题是:建管脱节、资产监管失控,工程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责任不落实;供水企业运行维护成本偏高,影响可持续发展;饮水安全应急机制不健全,供水应急处置能力低。

实行监管与运营分离,明确政府监管与供水企业的职责。

加强水价调控,实现供水企业与农村用水户双赢。

严格落实优惠政策,减轻成本压力。

供水企业实现合理收益重在加强管理降低运行成本。

改革收费制度,实行公开收费。

要探索建立分类扶持优惠政策。

建立供水应急机制,提高供水应急处置能力。

开封市天泉供水设备致力研发集中供水设备,技术先进,工艺精湛,行业领军。

参考网站:

篇2:适度规模

发展家庭农场是在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时期提出的重要命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培育规模化、专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成为一个急迫的任务。发展以适度规模为特征的家庭农场,既坚持了我国以家庭承包为核心的基本经营制度,又能够提高农业的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水平,保障农产品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成为一个现实的选择。家庭农场的主要特征及功能定位

(一)家庭农场的主要特征。从其概念来看,家庭农场大致有四个主要特征:

一是适度规模经营。这是我国家庭农场的典型特征。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还有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这决定了我国家庭农场的规模不可能太大。另一方面,家庭农场的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尽管劳动生产率会继续提高,但土地产出率将出现下降。因此适度规模经营将是我国家庭农场区别于发达国家大农场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是长期专业化从事农业生产,且农业生产经营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是家庭农场与传统小规模农户最本质区别。家庭农场通过扩大经营规模,能够实现农户的充分就业,为其提供不低于农村平均收入水平的收入,使其能够专业化从事农业生产。

三是家庭农场集约化、商品化水平相对较高。这是家庭农场的目标性特征。家庭农场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业生产,其对增加农业生产投入、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有较高的积极性,资源要素利用的集约化水平将明显提升,土地产出率提高,商品化水平必将大幅度提高。

四是主要利用农户自身的劳动力。家庭农场没有长期雇工或者长期雇工数量少于家庭劳动力数量,在农忙季节可以有少量的季节性雇工。如果农场规模过大,雇佣大量工人,就会出现劳动监督问题,丧失了家庭经营的优势。

(二)家庭农场的功能定位。1.家庭农场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主体,与大量的兼业农户共同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力量。未来家庭农场将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基本主体。但同时,相当比例的中老年农民仍然将从事农业生产,在我国农业生产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未来家庭农场和兼业农户将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力量。2.家庭农场是农产品商品化生产、保障重点农产品供给的主要力量。尽管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也是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农民合作社更多是为农户和家庭农场提供社会化服务、引导农户进入市场的重要载体,龙头企业更多从事农产品的产后流通和加工,与家庭农场的职能有明显的区别。从这个角度来说,家庭农场的发展对于保障我国农产品商品化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家庭农场的思路及政策取向

(一)加快土地确权,促进土地流转。应明晰农民土地权益,通过土地确权颁证稳定农民土地预期。加强土地流转服务和管理,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平台;研究解决农业生产性建设用地问题,可根据实际情况允许一定比例的耕地用于建设生产性设施,如粮食仓库、烘干机房等。

(二)支持家庭农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产后储藏烘干设施和农机具设备购置。国家应出台专门政策、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家庭农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产后储藏烘干设施设备和农机具购置。

(三)完善信贷支持政策。和传统小规模农户相比,家庭农场的流动资金投入明显增大,资金借贷需求增多。国家应出台针对家庭农场的信贷政策,通过提高小额信贷的上限或者建立农业信贷担保等方式,为农户提供10~100万元的信贷资金,缓解家庭农产品生产经营面临的资金困境。

(四)健全农业保险政策。和传统农户收入来源多元化相比,家庭农场收入主要依赖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其对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更为敏感。这就要求政府健全农业政策性保险,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大品种范围,特别是粮食品种应逐步实现全覆盖,提高保障水平,为家庭农场构建风险保障机制。

(五)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应加大对新型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持力度,扶持一批专业性强、效率高的专业服务公司,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家庭农场生产经营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六)建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国家应建立针对专业化大户和家庭农场的人才培训计划,对有意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系统性的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

(七)发展示范性家庭农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家庭农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适宜的规模,都是市场自发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由行政认定的。但从政策支持的角度看,优先扶持从事粮食生产,能够经营规模适度、土地产出率相对较高的家庭农场,符合满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宏观目标。因此,各地政府应该根据本地主要作物和劳均耕地规模,制定一个示范家庭农场的标准,并制定相关支持政策,推动示范家庭农场的发展,示范带动当地家庭农场的发展。

篇3:适度规模

———因地制宜, 试点探索。一切从实际出发, 合理确定经营规模, 不贪大求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 鼓励多种形式的试点探索。

———正确引导, 农地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约束, 确保适度规模经营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权益、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 重点支持发展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规模化生产。

———发挥优势, 综合开发。立足农业综合开发职能, 找准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发挥综合开发的优势, 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 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一二三产业联合开发, 积极探索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

———创新驱动、注重实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 通过贷款贴息、先建后补、股权投资等措施, 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新项目扶持方式, 探索民办公助等管理模式, 调动项目主体建设、管护的积极性。

>>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载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1. 集中连片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 家庭承包、分散经营仍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要继续重视和扶持普通农户发展农业生产。以乡、村、组为单位, 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合理规划高标准农田项目区,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显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使地平整、田肥沃、渠相通、路相连, 为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实现统一农机化作业、推广良种良法、生产管理以及产品销售创造条件。

2. 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支持力度。

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 要充分发挥其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作用。试点阶段, 主要选择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项目区域范围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扶持, 对个别流转耕地面积较大的, 也可以在项目区域范围以外单独立项扶持。降低合作社等申报主体成立时间和单个项目治理面积等“门槛”, 简化项目申报程序;探索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多种扶持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可按照谁申报、谁实施、谁管护的原则, 将项目建设和管护权一并移交;扩大资金使用范围, 财政资金除用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外, 还可对育秧设施、粮食晾晒烘干设备、仓储物流、农机具库棚等配套设施进行适当补助;放宽具体措施投入比例限制, 可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 对农、林、水、电、路以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中的某些环节或单项措施进行扶持。

3. 建立财政补助形成资产交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有管护新机制。

继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补助形成资产交由农民合作社特别是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有和管护试点, 扩大试点范围, 跟踪试点成效, 及时总结经验。建立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使用、管护一体化的新机制, 保证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成果长期发挥效益。

4. 吸引金融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

鼓励农垦集团、龙头企业等法人实体以及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通过贷款、融资担保等方式获取资金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发展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对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贷款, 中央财政予以贴息。拓宽融资渠道, 除政策性银行外, 把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也纳入贴息范围。允许采取银行贷款、财政补助、自筹资金“三位一体”、贷补结合方式, 吸引金融资金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 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

5. 发挥部门项目行业优势和示范作用。

把部门项目纳入到农业综合开发全局和各部门工作大局中统筹考虑, 推进部门项目与地方组织实施项目有机结合, 提高整体建设水平。加强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建设, 力争实现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实施、同步发挥效益。进一步调整部门项目扶持重点, 优化支出结构, 更好地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抓手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6. 延伸产业链条。农业产业化源头是农户、终端是市场, 完整的产业链条能及时传导市场信息, 带动农户规模化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继续完善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补助和贷款贴息政策, 通过对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流通服务体系等环节的扶持, 形成全产业链生产, 让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放心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基地。支持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实现合理分工, 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利益。

7. 完善扶持政策。

放宽立项门槛, 将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纳入扶持范围, 实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全覆盖。合理引导工商企业到农村发展良种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支持龙头企业采取订单农业、“企业+合作社”、“企业+农户”等模式, 带动农户发展规模化生产。引导加工、流通领域龙头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 以产业基地 (园区) 为平台, 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集聚度。

8. 探索产业化资金投入新机制。

探索利用股权投资基金、股权引导基金等方式,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综合开发, 共同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贷款贴息扶持力度, 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发展。扩大产业化经营项目“先建后补”试点省份, 探索财政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模式。

9. 推进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工作。

篇4:实现适度规模有序养猪

2.适度调整和控制养猪场的规模 要改变过去千家万户养猪的模式。提倡规模养猪,养猪专业户年出栏肉猪应在50头以上,有条件的地区应在100头以上。但养猪场规模也不宜过大,一个大中型养猪场一般养肉猪3000-5000头,不要超过年出栏肉猪3万头的规模,如果需要扩大,亦应另选地点,相隔一定距离,以便于处理污染源。

3.改革猪肉的流通方式屠宰厂的生猪来源复杂,容易传染疾病。屠宰污水污染严重,很难彻底消灭传染病菌。屠宰厂又是检疫疫病的重要地点,严格检疫,可以控制不安全猪肉上市。为此,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屠宰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制定专门法律。《屠宰法》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布局,就近屠宰”,是指把屠宰厂(肉联厂)办到生猪主产区,禁止生猪长途贩运。根据生猪出栏数量,按年出栏肉猪100万~300万头的地区(县、市)设1~2个肉联厂。每个肉联厂的屠宰能力在100万头以上。“统一检疫”,是指对生猪的宰前、宰后检疫统一由肉联厂所在地区或上级主管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分散经营”,是指在大中城市仍然允许个体户销售猪肉及产品,但他们必须从肉类批发市场进货,不允许自宰自销。

篇5:用适度规模经营破解农民增收难题

湖北荆州市委政研室薛家林

地处江汉平原的荆州市是国家粮食主产区,也是农村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这两条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最大优势已成为现阶段制约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劣势。由于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低、生产能力弱、市场流通不畅等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加之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带来的生产规模过小的问题,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又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打破,进而从根本上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现阶段,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应该是粮食主产区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经。

一、农民增收成首要难题

荆州市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在经济上主要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二是城镇失业。三是国有企业改革。在这三大难题中,最重要的是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民的收入已持续数年增长缓慢,制约了农民生活的改善。群众上学难、看病贵问题突出。一些贫困家庭子女因为教育花费高,上不起学,而上不起学,没有知识、没有技能,就挣不到钱,使得贫困在代际间传承;因为医疗费用高,许多病人只能一拖再拖,甚至坐以待毙。全市纯农户中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的人口达38万,占农村总人口的9.1%。二是在现行经济框架下,纯农地区农民的收入很难持续增长。在粮食主产区,农民的纯农业收入开始出现下降趋势。2005年荆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108元,增长3.5%,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2108元,下降1.8%。一方面,农民打工收入增长、农业税取消和政策性补贴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粮食、油料、生猪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受市场影响大幅下跌,且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全面上涨并持续高位运行,成为农民最大减收因素,农业生产由受单纯资源约束向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转变。农民收入增速放缓,是现行小农经济框架下的必然结果。三是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制约了农业再生产的投入。2005年荆州农民仅生产资料一项亩平增加开支40-60元,基本抵消了农业税减免所得的实惠。四是农民是最大的人口群体与消费阶层,农民收入放缓,严重影响扩大内需,制约对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二、农民增收路在何方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已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制订了一系列扶农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措施,来提高农业单位产品的价值。二是通过税费改革等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和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等措施,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三是通过农村电网改造,兴修水利工程等项目,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质量。但目前收效都不显著,未能遏制农民收入增速放慢趋势。除由于效益滞后的原因外,还在于目前采用的大多数措施,都回避了农民现有的农业资源占有量过低这一客观现实,治标不治本。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调查数字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2004年的1.41亩进一步减少到2005年的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从1.41到1.4,虽然仅仅是0.01的变化,却反映出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趋势尚未发生根本改变。实践证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在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单纯依靠增加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的办法来增收,路子只会越走越窄。

1、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使局部地区或少部分农民的收入增加,只有对农业自然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多年来,荆州市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一直没有停止过调整,有些地方取得了很大成功。但这些调整所产生的效益基本上是局部性的。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就不能像以往那样只是简单地解决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或是多养

点什么、少养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充分发挥农业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适度扩大农户的农业生产规模:利用部分农民弃田进城的时机,扩大种田能手的农业资源占有量,通过提高农户生产规模和效益来解决问题,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使农业发展切实转变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2、农民的农业自然资源占有量过低,限制了农业产业化效益的发挥。近年来的实践表明,推进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克服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也有利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从农民增收的角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问题,是在生产、加工和销售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从实践看,农户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其它组织的联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买断”关系,即农户与企业之间除了纯粹的市场交换关系外,没有任何其他的经济联系,企业仅是一次性收购农户的原料,双方不签经济合同,价格随行就市。在这种买断型的利益关系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机的内在联系,更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企业与农民的关系很不稳定,特别是农民没有分享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的利润。严格说来,如果企业与农户之间仅仅停留在这种“买断”型关系上,还不能说是实现了农业一体化经营。二是契约关系,即“订单农业”。农户与企业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签订规范的经济合同,明确规定各方面应当享受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建立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在这种联接形式下,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与“买断”型相比,已进了一步。但在许多情况下,农户不履约或企业拒收、压级压价等现象是经常发生的。三是新型的合作关系,主要是通过建立各种类型的经济合作组织,实行利润返还,入股分红,逐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这类形式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近年来荆州市农业产业化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了如天荣、银欣、吉象、天绿源、银达利、健良等一批颇具规模的涉农企业。2005年参与订单农业的龙头企业已有47家,中介组织256个,签订合同面积450多万亩,订单农户达到63万户,涉及金额39亿元。这对稳定农业生产,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农业实施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实现加工增值的经济成果,大部分被涉农企业所占有,农民的直接增收效果并不明显。从总体上看,荆州的农业还没有摆脱仅仅为加工企业提供原料和初级加工品的地位,对农民而言,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在经济上是分割的。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相脱节,农民仅仅是为加工企业提供原材料,农民不能控制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其自身的经济效益没有显著提高,经济利益经常受到损害。荆州虽然是个农业大市(粮棉油和水产品产量居湖北前三位),但农户的生产规模太小(人均占有耕地1.5亩),不利于提高农民的谈判地位,不利于农民的自我保护。因此,农业产业化为农民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也受到了影响。从市场观点看,适度扩大农户的生产规模,提高农民对农产品价格的控制能力,有利于企业与农户建立良好的利益关系,促进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对农民增收是非常有益的。

3、农民现有的生产规模不利于农业新科技的推广。现代农业对农业科技的依赖越来越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产出率,加快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明显加快,生物技术、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农业正在成为知识经济的一块前沿阵地。依靠科技,采用优良的品种和科学的种养方法,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农民占有的农业资源过低,农户的生产规模过小,相对而言,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引进成本就会加大。即农业新技术的边际效益降低,扼杀了农民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出现了“学农不务农,务农不学农”的怪事。一方面,广大的农民缺乏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农业学校招不到学生。农民的生

产规模扩大后,可有效降低引进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单位成本,农业新技术的边际效益也相对提高,从而提高农民学习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也会吸引一部分受过正规农业院校教育,有一定农业生产技能的专业人员直接从事农业生产。

4、加入WTO后大宗农产品的价格空间已被封杀,适度扩大农户的生产规模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由于中国有些农产品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降低关税后,外国这些产品的涌入将不可避免地冲击国内市场,促使价格下跌,使农民收入减少,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农产品价格增长无望的情况下,农民只能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收入。

综上所述,目前我们采取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等富农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纯农地区农民的增收难题。农村人口多,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劳均占有农业资源过低,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只有适度扩大农户的农业自然资源占有量,推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减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才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三、相关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对农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还处于探索阶段。这里结合有关农业专家的意见,就粮食主产区的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提出两条政策建议。

1、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在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式不必强求统一(目前主要是承包大户经营型、农业合作社带动型和社会化服务带动型三种模式),但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充分尊重和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适合农业生产特点和现阶段农业生产力水平,实行传统农耕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既能发挥农民家庭经营积极性,又能解决家庭经营难以克服的生产经营困难;三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

度和农业整体竞争力,将农户的生产经营纳入社会化大生产的轨道。只有这样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普遍适应性,才能受到农民的欢迎。

2、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农户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受小农经济意识影响,并对这一改革有后顾之忧。一是要将适度规模经营与提高农民社会保障结合起来。为鼓励农民将承包地经营权流出,除按规定基准价格获取流转费外,应优先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比如优先发展低保、给予一定的合作医疗投保补贴、加大就业安置力度等,弱化和替代土地的保障功能,使其真正离农离土。二是要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结合起来。以推进、完善和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土地、资金、技术、劳动等各种形式的联合,实行社会化服务,进行规模化种植。同时积极培育农业中介服务机构,继续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连接市场的作用。三是要与完善政策和机制结合起来。要在已经出台的各项直补政策基础上,研究完善鼓励推进规模经营的补贴操作办法。对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规模经营要区别对待,各类补贴要拉大差距,实行重点倾斜。此外,要将农业经营绩效情况与政策补贴水平挂起钩来,以进一步发挥政策的联动效应,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健康发展。

篇6:适度规模

显而易见,国债的发行规模的大小要与该国财政的债务偿还能力相适应,而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使得国债的发行规模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一致。这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了所能发行国债的规模的大小。若经济发展水平低下,GDP增速缓慢,财政收入不稳定,那么必然不利于国债适度规模的扩张。相反,一个国家GDP高速稳定增长,财政收入平稳增加,那么国债适度规模就会较大,国债规模可以稳定的增长且不会形成债务的风险,从另一方面讲,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非常高时,GDP高度发达,政府的财政收入非常多,政府对国债发行的依赖也会降低,会主动地减少国债的发行。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发达国家还是比较低,这也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国债规模的扩大。

从另一角度来看,国债发行规模明显会受到社会资金总量的制约,而社会资金总量正是国民经济发展表现的一个方面。应债主体的资金能力是制约国债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决定国债是否能顺利发行,能发行多少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我国国债发行的应债主体是个人和单位,而居民储蓄的多少和信贷规模的大小可以看作是对这两者资金能力的一种体现。充足的居民储蓄以及较大的信贷规模则表明认购国债的资金量充足,有利于国债的适度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反之,则会制约国债适度规模的扩张。另外,1992年政府的政策发生变化,从这一年开始允许金融机构包括各类基金认购国债,这使得国债的认购主体得以扩展。因此,从这方面看,金融机构对国债的应债能力的强弱同样制约了国债规模的扩大。

(二)国债的结构及国债市场的完善程度

国债结构的定义是一国各种性质债务相互搭配以及债务收入来源、利率和发行期限等有机的结合。合理的国债结构在降低筹资成本,减轻财政负担,发掘社会资金潜力并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要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目前的状况是,国债结构不够合理,而且有着诸多问题存在,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国债持有者的结构分布不够合理,国债的利率期限结构还不够完善等等。显而易见,不合理的国债结构制约了我国国债适度规模的增大。

我国国债市场发展已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历程,在这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国债市场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规范,但是与西方发达的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和不够完善的地方,国债市场还有许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存在。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市场规模小,品种较少;市场分割并且缺乏统一性和流动性;市场缺乏有效规避风险的机制;投资者结构不合理等等。

国债的规模与相应的市场的发育情况是相关的,比如西方国家有着很高的负债水平而不会影响财政的稳定,这当然是与他们国家成熟、完善、发达的国债市场息息相关。而反观我国,由于国债市场还不够完善、发展水平低等现状阻碍了我国国债适度规模的扩张。

(三)政府的管理水平和信用程度

国债的负债主体是一国政府或财政,其自身的债务管理水平和信用状况显然成为了制约着国债适度规模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政府存在信息不全,政府行为本身存在缺陷,一般来说,这样往往会造成对经济形势判断的偏误,并且信息的滞后对决策存在很大的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决策上的失败。因此,若一国政府对国债的管理不够完善,管理水平不高,并且政府信誉低下,那么这必然导致该国的适度国债规模的低下,这样政府可利用的债务规模小,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必然较弱。相反地,如果政府对债务管理水平很好,并且政府在国债的还本付息方面有着极高的信誉,那么国债的适度规模势必会比较高,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会比较强。

(四)国债的成本和效益

国债的成本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指发行成本,主要包括利息、发行费、兑付费、印刷费、推销费等。第二部分是指国债的发行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它主要包括如发行国债对经济产生的挤出效应、可能形成的财政风险(如国债的偿还风险以及对因支付危机所对政府信誉造成的损害等等)还有包括如引发通货膨胀等方面的后果而对一国经济造成的种.种不利的影响。

篇7:适度规模

关键词:国债;因子分析;回归分析

所谓国债,就是以国家财政承担还本付息为前提条件,通过借款或发行有价证券等方式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信用行为。国债在现代经济中的功能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近年来大量发行国债,拉动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起了重大作用。那么我国国债发行额到底是多少才是适度的,深入探讨我国经济的这个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方便起见,选取如下一些主要影响因素:GNP、城乡居民储蓄额、财政赤字、国债还本付息额、基本建设支出。为了了解这些因素与国债发行规模的影响关系,采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方法,测定各因素对国债发行规模的影响(见表1)。

因子分析:从宏经济的角度出发,选取六项指标分别为y-国债发行额、X1-GNP、X2-城乡储蓄额、X3-财政赤字、X4-国债还本付息额、X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X6-5本建设支出,原始数据如上表。

在第一因子中,X1、X2、X4三项指标有较大的载荷,这些都从国债信用的角度描述国债情况,所以称为国债信用因子;‘在第二因子中,X3、X5有较大的载荷,这主要是从国家财政住处的角度描述国债,所以称为国债支出因子。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和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可以计算每个观察量的各因子的得分数,并可以据此对观察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旋转后的因子表达式可以写成:

Factorl=0.886Xl+0.829X2+0.588X3+0.907X4+0.362X5

Factor2=0.328X1+0.472X2+0.647X3+0.411X4+0.921X5

我们运用SPSS软件对上面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文后图形是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得到了影响国债规模的显著因素是X4和X5,得到的回归模型是:Y=1.015X4+1.034X5-12.575

由回归分析可以知道该模型用于预测还是比较好的。

衡量国债规模是否适度有三个指标:1)债务依存度。它是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一般认为的国际警戒线为15-20%,而中国的为25-30%。2)国债偿债率。它是指一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可用公式表述为:国债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支出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偿债率的国际公认警戒线为22%。3)国债负担率。它衡量的是一定时期的国债累积额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情况。可用公式表述为:国债负担率=(当年国债余额÷当年GDP)×100%。这是衡量国债规模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发达国家的国债累积额最多不能超过当年GDP~45%,这是公认的国债最高警戒线。

我国目前国债规模的综合评价:负担能力指标看,我国的国债规模并不太高,仍有进一步增发的空间,而从偿债能力指标看来,我国的国债规模已经过高,如果不控制国债规模的话,将会带来很大风险。所以,必须及时压缩,以防范财政风险。不同指标之间存在矛盾的原因主要有:

1.我国现阶段存在着大量以政府财政信用潜在担保,最终必须由政府偿还隐性债务。因此,计算国债负担率时如果考虑隐性债务,我国的“综合负债率”将会大大提高,实际应债能力需要向下调整。

2.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都明显偏低。这是导致我国国债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偏高、债务承受能力相对弱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以上分析可见,我国国债规模的总体水平仍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是其增长速度过快,需要加以控制。为了防范债务风险。缓解债务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过高的压力,应该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同时严格清理各种预算外收入,优化国债结构、缓解近期偿债压力。

参考文献:

[1]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统计出版社,

[2]马晨国债市场与投资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3]夏杰长,赵志耘,国债规模的国际比较:判断与启示[J],大复印资料

[4]阎肃,潘晓莉_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与趋势[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6)

篇8: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

关键词: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比例分析,综合比例分析

外汇储备在维持一国国际收支平衡, 干预外汇市场, 维持外部均衡, 以及配合国内经济政策的实施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中国外汇储备的数量增幅很大, 从2000年1月的1561亿美元急剧的增加至2007 年6月达到13326亿美元 (见下图) 。

资料来源:中国外汇管理局网站 (http://www.safe.gov.cn/model_safe/index.html)

充足的外汇储备是一种实际资源的象征, 表明着一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价的能力, 也是一国国际信誉的保证, 但是外汇储备井非“多多益善”。过多的外汇储备表明存在着资源的浪费, 同时会对国民经济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1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内涵

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指的是:一国外汇储备总量应保持在能够促进对外经济贸易, 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合理水平。具体的说, 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应能保证: (1) 满足调节短期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 (2) 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最小; (3) 干预外汇市场, 支持汇率。

2 综合比例分析法对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模型建立

决定适度储备量的比例分析法是采用储备与其他一些经济变量的比例水平来衡量储备适度性的一种常规方法, 经常使用的比例关系有储备对进口 (R/M ) 、储备对短期外债 (R/SD) 以及储备对外债 (R/D) 的比例关系, 其中储备对进口的比例关系最流行。

比例分析方法是一种估计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是现在大家用得比较多的都是传统的单因素比例分析法, 也就是仅仅考虑到影响外汇储备的某一个因素, 而没有考虑多个的综合影响。目前, 国内采用比例分析方法对我国外汇适度规模的分析具代表性的有王国林 (2001, 2003) 。但是这样考虑的因素过于单一, 解释的问题可能也不太全面, 而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文献很少。因此本文将通过建立一个综合比率分析框架来研究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性问题。

假设一共存在n种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 分别记为i=1, 2, ……, n;每种因素的绝对数量分别为ki, 每种因素的最适度的比例分别为xi, 我们通过计算各个影响因素分别得到一个最适度规模的外汇储备, 然后通过对每个适度规模进行加权平均就可以得到一个综合的适度外汇储备。为了处理的方便, 我们取各个影响因素的权数为1/n。这样, 我们就通过运用综合比例方法得到了一个计算适度外汇储备的公式:

undefined

d为其他影响因素。

比例分析方法主要涉及到以下几种因素: (1) 外汇储备对进口的比例 (R/IM) ; (2) 外汇储备对短期债务的比例 (R/SD) ; (3) 外汇储备对外债余额的比例 (R/D) ; (4) 外汇储备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R/GDP) ; (5) 外汇储备对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比例 (R/M2) ; (6) 外汇储备对外商直接投资利润汇出比率 (R/FDI) ; (7) 其他因素的比例 (R/O) 。

2.1 外汇储备对进口的比例 (R/IM)

R/IM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博特·特里芬 (R. Triffin) 所倡导, 这种方法是他在对1950-1957年间12个主要国家的储备变动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后于1960年在《黄金和美元危机》一书中提出来的。特里芬通过对1950-1957年间 12 个国家储备变化的比较研究后认为, 一国的外汇储备应该维持在其年进口额的25%左右, 即以满足三个月的进口为宜, 才能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收支时间不批配时保证正常的对外支付。

2.2 外汇储备对短期债务的比例 (R/SD)

有人认为外汇储备与外债规模之间应保持一定比例关系, 而国际上一般用储备与短期债务的比例来检测预防性需求, 这一指标的国际警戒线为 1, 这样可以保证短期内能够彻底清偿全部短期外债, 此比率标志着一国能够快速偿还债务的能力。比如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都与外汇储备对短期债务的比例过低有一定的关系。

2.3 外汇储备对外债余额的比例 (R/D)

这是 80 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外汇储备与外债规模之间应保持一定比例关系。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的比率反映了一国支付外债的能力, 这是一国国际清偿力和国际信誉的重要保证。根据国际上一般的结论, 当一国的外汇储备对外债余额的比例低于30%时, 说明一国的对外偿债能力不足, 当这一比例高于50%时说明一国的外汇储备足够充足, 能够应付应有的投资和进口。所以, 为谨慎起见, 我们选择这一比例应该处于50%左右。

2.4 外汇储备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R/GDP)

外汇储备与国内生产总值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一般国内生产总值越多的国家, 其外汇储备也会越多。按照国际标准, 一般把外债余额同一国GDP的比率作为衡量一国对外资依赖程度和一国总体债务风险的指标, 这个比率为8%, 而外汇储备对外债的余额大概应为40%, 所以, 外汇储备应该为GDP总值的3.2%。

2.5 外汇储备对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比例 (R/M2)

外汇储备对广义货币供应量这一比例是由货币主义学派约翰逊 (Johnson) 提出的。他认为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 收支逆差也就说明国内货币供给过多, 顺差说明国内货币需求过度, 所以国际收支的差额也就意味着官方储备的增减, 等于本国货币需求减本国所创造的货币。这一比例没有统一的标准, 需要根据各国广义货币不同的口径计算。根据王国林 (2003) 的研究, 我国这一比例从1994-1997年之间, 基本保持在11%左右, 并且以后连续几年一直也保持在这一水平。外汇储备对广义货币的比例在这里我们也选取11%。

2.6 外汇储备对外商直接投资利润汇出比率 (R/FDI)

现在,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的贡献越来越重要。为了鼓励、吸引外资, 我国采取了各种方式保护外国投资者的利润以及经营结束时的本金能够顺利汇出。汇出额大小取决于被投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利润率以及投资政策的优惠程度。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利润汇出比例, 通常为外商直接投资余额的10%左右。

2.7 其他因素的比例 (R/O)

除了以上的影响因素, 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到外汇储备规模。其中, 外汇平准基金最具有代表性。外汇平准基金能够起到一定的货币政策的作用, 政府需要将本国货币汇率作为调控对象, 担负着将本币汇率确定在适度水平, 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活动的重任。从一些国家的经验看, 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的外汇平准基金的数量大约为一国外汇储备总额的 5%~10%。我们为谨慎起见, 选择10%。

根据上面的分析, 最适度规模的外汇储备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3 综合比例分析法对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计算结果

我们采用2006年数据进行计算。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外汇管理局的数据, 2006年我国的进口总额为7916亿美元;短期外债余额为1836.28亿美元;外债余额为3229.88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为26301.1亿美元;由于2006年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统计数据为346000亿人民币, 我们采用2006年人民币的中间汇率为1:7.8087, 这样用美元表示, 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为44309.55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余额为694.7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数据我们采用的是2007年6月的数据。

根据上面外汇储备最适度规模的计算公式, 我们可以得到:

undefined

在当今国际经济形式下, 上述各比例均不能单独使用来评价一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 必须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综合考虑上述各个因素后, 得到我国 2005 年适度外汇储备规模大概为3201.85亿美元左右。

4 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国目前的适度外汇储备规模应该为3200多亿美元左右, 而实际上我国目前的13326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已经远远超过了此规模, 所以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是过多的。自7月份人民币升值以来, 我国面临外汇储备缩水的风险越来越大。

对于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过多的情况, 我认为应该从我国的现实出发, 结合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来考虑如何解决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的问题。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80%是用与购买美国国债, 这实际上是没有使资本得到最好地利用。所以我们要优化储备管理, 建立能很好地将储备转化为资金, 将资金转化为资本的新机制, 提高外汇储备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R.Triffin.National Central Banking and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J].Reviewof Economic Studies, Feb, 1947.

[2]王国林.我国外汇储备适度状况定量分析[J].亚太经济, 2001, (5) .

[3]王国林.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研究[J].当代财经, 2003, (2) .

[4]肖跃.我国适度外汇储备量刍议[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3, (2) .

[5]祁民.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J].新金融, 2003, (12) .

上一篇:党旗飘飘建党90周年征文下一篇:易班工作站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