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dom in my Dream自由梦想

2024-07-10

Freedom in my Dream自由梦想(共6篇)

篇1:放飞梦想, 让孩子们自由翱翔

一、变课堂为多言堂

许多年来, 许多教师似乎已经习惯了课堂上的滔滔不绝, 习惯了提出问题并给学生说出既定的答案, 有时候即使是没有统一的答案, 也非让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去回答, 课堂真的成了死板教条的讲堂。而我觉得, 既然是“教学”, 就“教”和“学”的统一,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教”是为了不教, 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方法掌握了, 学生就可以灵活机动地来学习知识, 而不是拘泥于一种方法、一种形式。教师的最重要任务不是教给学生死知识, 而是教会学生如何把死知识学活了, 许多时候, 甚至是是可以变课堂为学堂, 变一言堂为众言堂的。

例如, 我在讲授《马说》这一课时, 我就先让学生说出关于马的成语, 可以畅所欲言。同学们一听到这样简单的问题, 都热情高涨, 争先恐后的说出了自己积累的成语, 一下子就把课堂气氛给调动起来了。之后我说: “下面我来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看你们听后有何感想?”同学们一听讲故事, 都非常有精神。于是, 我便给同学们讲了孙阳相马的故事。在听完故事后, 好多同学感慨万分, 对相马人十分佩服, 看到同学们都如此投入, 我就提出: “既然大家都知道了千里马遇到伯乐就得到了价值的肯定, 但如果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 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 那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 先看教学目标”等教学目标一出示, 同学们便十分投入的阅读课文, 了解大意了。

读完课文内容后, 我又提出一个问题: “同学们, 大家都知道这是作者韩愈得不到重用而写的一篇文章, 那假如是现代社会, 你们走上了社会, 而你们的才能没有被发现, 你会怎样做呢?”问题一出来, 各个学习小组便争相讨论起来, 在同学们讨论后, 我挑选了小组代表回答。张小静说: “我会更加努力, 使自己更出色, 相信是金子总有发光的时候。”董晓峰说: “我会毛遂自荐, 让领导发现我的能力。”王伟娜说: “我会努力做出一些成绩, 然后让领导叹服”……听到这样有见地的解释, 我知道这个问题已经让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一节课也在激烈的讨论中结束了, 学生无论从知识上还是思想素质上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教学并不是单纯的教, 最重要的是教师的适时引导, 引导到位, 有时候甚至是不需要教师讲的, 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去挖掘知识的内涵, 才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加深他们的印象, 提高教学效率。

二、写作不是闭门造文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 提起写作, 这也事好多学生十分头疼的问题, 为什么? 因为他们总觉得没什么可写的, 或者写出来的东西也是老一套, 不能够创新, 自己读了都觉得不好, 怎么能打动读者呢? 究其原因, 就是好多老师每在上作文课的时候, 只是在黑板上写上一个作文题目就万事大吉了, 然后让学生坐在教室里,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布置的作文就行了。甚至有个别老师, 在进入教室之前, 还不知道作文课该给学生布置什么作文题目, 更别说引导学生写作了, 这样, 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是不可能有什么新意的。

写作是要讲求方法的, 学生的积累是一方面, 教师的引导也是很占着很重要的一方面。

当然, 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 并不是说要让所有的语文老师都非常会写文章,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 是指明方向。所以, 每次作文课之前, 我都会上网查一些名师讲授的写作技巧, 然后把这些技巧融会贯通, 并在优秀作文上找到具体的例子, 这样作文课的时候, 我就把理论和例子结合起来, 让学生既学了写作方法, 又学了写作实例, 很容易把这些内容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并推陈出新。

一次作文课, 我让学生写一篇关以郊游的文章, 理论和例子都讲过之后, 学生还是抓耳挠腮, 无从下手, 问了原因才知道, 原来学生几乎都没有郊游的经历, 所以无从下笔。但文章内容都定了, 怎么办? 我忽然想到了作为农村学校的好处———就是随处都可以成为郊游地点, 于是我就问同学们愿不愿意趁着两节作文课的时间去郊游一次, 但星期天要在家把写作任务完成。同学们一听, 都欢喜雀跃, 一致同意我的提议, 于是我们就到学校后面的北河玩了两节。

等到作文收上来, 我吃了一惊, 这次没有在课堂上完成的作文竟然比平时写的还要好, 如韩可可就在作文开头这样写道: “沐浴着夏日的凉风, 听着小鸟的啾鸣, 嗅着扑鼻的花草香, 看着满眼的嫩绿, 唱着嘹亮的歌曲, 踩着松软的乡间泥土, 我们走在郊游的小路上……”乍看之下, 还以为她在写诗呢! 张燕在作文中间这样写道: “……也许是因为第一次郊游吧, 也许是因为我们都处在爱玩的年龄, 我们女生都不由自主的甩掉鞋子, 卷起裤腿, 踏入清澈却有点凉意的河水中, 时不时感觉脚下咯得慌, 摸出来一看, 原来是一个河蚌, 不一会儿, 我们便摸出了好多河蚌, 大的、小的、看着这些河蚌、我们都感觉心灵的满足, 一个个都绽开如花儿般的笑颜。正在我们满足于自己的收获的时候, 不知谁说了一句: ‘怪不得男生不下水, 原来在河边的小洞里掏螃蟹呢! ’回头一看, 可不, 瞧刘峬杰拿了一个螃蟹, 一不小心螃蟹夹到了他的手, 他疼得直叫呢! 而刘峬杰看到女生笑他, 便使劲把螃蟹甩掉, 用河水往女生身上洒来, 我们一看情形不对, 也赶紧迎战, 一会儿的水仗打下来, 大家的衣服都湿了, 但心里却是从未有过的愉悦……”看到平时不擅长描写的她竟然能把这些细节写的这样形象, 我觉得这次郊游的决定没错。

不仅这次作文课如此, 我们知道, 教学并非就是要把学生局限于一个教室里, 课本知识毕竟是有限的, 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就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 必要的时候, 我们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 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不然我们经常要学生爱护环境, 保护珍稀动物, 他们缺乏亲近自然的机会, 如何去理解呢? 有时候, 我们甚至可以让他们更多的走向社会, 去体会生活的艰辛, 从而知道父母供应他他们上学的不易, 进而学会感恩。

总之,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就语文课来说, 就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放眼整个教育, 我们不仅要从课堂抓起, 还要把教育由课堂引到生活的实际, 唯有让学生从方方面面感受这个世界, 让学生尽情地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自由发挥他们的潜能, 他们才会成为一个各方面素质都能综合发展的人, 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摘要:作为一线教师, 特别是连年担任班主任, 清楚地认识到:每一名学生, 能够坐在教室里, 无一不是带着家长的希冀、自己的美好憧憬、对社会的责任而来的, 所以深知“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篇2:达成梦想,获得自由

《商业模式新生代(个人篇)》,就是这样一本书,以经营一家公司的角度来解析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个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客观的认识自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只有通过认识自我后,才能抓住自己的优势和定位,从而能够自主的选择在这个星球上度过一生的方式。

的确,大多数人都无法很好把握自己,特别是当我们处于群体中的时候,有不自觉矮化他人而拉高自己的倾向。比如打球的时候,可能有一个对手比你水平高那么一些,但不显著,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人会认为其水平与自己差不多,更多的是不如自己,人在自我评价的时候完全凭借主观感受。

所以,当我们想客观的认识自己,不能凭借想像,而是要依靠一系列工具。《商业模式新生代》就提供了一系列认识自己的工具和执行方法。从而最终找到自己的定位、工作愿景和生活方式。

只有认识了自己,才不会迷失,寻找到发展的真谛。实际上在自己没有弄清楚自己是谁的情况下,我们往往为别人而活着,生活盲目感觉前途渺渺。

特别是中国人,总是生活在巨大的家庭和体制期望和压力下,人很难作出符合人性或者自己内心的选择,而是盲目的需要去选择那些别人的期望,以期待获得社会认同。

George Kinder说,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深藏一个渴望,一个随着年华老去逐渐变成悲伤的渴望。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与众不同,因为它正是长久以来我们希望把自己塑造成的模样。只有当我们做到听从内心的声音时,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意义。

所以无论是事业、工作还是家庭,都是一道道选择题,在面对这些题目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技能和个性,才能极大的感受到自由和和谐。

如果仅仅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商业模式新生代》对于在职场发展的人来说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职业兴趣即人的个性的体现,职业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环境而非一组毫无关联的工作职能或者技能。职业满足感在于个性与巩固总环境之间的匹配程度。

对于多数人来说,初期,一份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等到胜任并积累成熟时,它变成了你的发展方向。然后直到某天,你突然有一个念头涌上的时候,你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真谛在于乔布斯的那句“follow your heart”,这个时候它变成了使命的召唤。

所以工作上的每一步都是如此的重要,《商业模式新生代》个人篇提供的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个阶段和时期所可能遭遇的问题,并提供一种解决方法。

特别重要的是,书中宣扬了“目标大于技能”这样的观点。这并不是说技能不重要,而是说在我们具备准入条件后,找到愿景目标的方向前进比自己压抑自己个性做某个具体服务来得重要,因为你的目标愿景就是你相对于他人能够存在的价值,不光代表着你能创造的价值,而且使得你的目标有价值和意义。

书中引用了一个数字,“实际上只有3%的人有勇气寻找和追求自己的梦想”。可见最大的问题是97%的人感觉不到有什么办法和渠道,能够帮助自己寻找梦想,并且较大概率的取得成功。而《商业模式新生代》的个人篇正好可以帮助你解决这样的困惑。

最后想起书中的一句话,用来作为结束。

篇3:自由与自然:校长画家的艺术梦想

黄伟羡自幼酷爱画画, 几十年如一日行走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内心向往自由与自然, 尤其非常喜欢背着画夹与行囊, 独自流浪式的旅行, 游走在荒郊野岭或名山大川中去体验生活和写生。

在不失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基础上, 黄伟羡凭借对生活的热爱, 对自然的崇尚以及个性追求, 用心地把握笔墨和气韵的精华, 以饱含激情和奔放的笔触去表现自己对艺术和情感的体验并追求内心的宁静。画面感大气和美, 笔墨自然, 水墨交融, 墨感入神, 体现画家的胸怀与内心深处的画意的高度统一。

黄伟羡将思想放飞到生命可以感知的境界, 让作品“宁静与深远”并在至纯至美中展现一种人间仙境的向往, 同时在超越状态下任凭心灵高歌, 无论大山大水, 或荒郊野岭都在追求画家笔墨中留下属于自己生命的墨色。

黄伟羡

广东台山人, 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 中学高级教师, 现任广东顺德大良实验中学校长。

篇4:自由与梦想

没有固定的我 沉着 洒脱

再没有围墙的我 每个都是我

——莫文蔚《没有围墙的世界》

凯迪拉克SRX 2011款 3.0L 旗舰版

长×宽×高(mm):4851×1910×1667

车身结构:5门5座SUV

轴距:2807mm

最大功率:198kW/6950rpm

最大扭矩:302Nm/5100rpm

发动机:V6,SIDI直喷

变速箱:6速手自一体

厂商指导价:57.8万

杀手锏:FE3运动可调悬挂系统,e-AWD智能全驱系统。

写这篇文章时,耳边一直播放着莫文蔚这首以美国66号公路为背景拍摄的凯迪拉克SRX广告的主题曲。随着广告片的时而翻山越岭,时而与哈雷摩托并驾齐驱,时而同骏马一起奔腾......突然间,我很想拥有这么一辆凯迪拉克,开着它自由飞驰。我承认它征服了感性大于一切的我。美国人很喜欢制造一些大尺寸的车,所以遍地的SUV,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美国人都人高马大,更多是因为SUV给人的感觉会更自由,有点像美国人的性格,豪放且生性自由。所以SRX也是这样:钻石切割的凌厉线条,无处不在的盾形理念,让SRX充满着野性和豪放;3.0L SIDI智能直喷发动机配上Hydra-Matic六速手自一体自动变速器,再加上FE3运动悬挂系统,e-AWD智能全驱系统,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转身就出发!

自由,随心所欲,其实也很适合来描述设计师们,他们需要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才能设计出天马行空的作品,也在追求自由的路上努力实现着自己的理想。于是,他们来了!

魏明辉,毕业于清华美院,人称“内存哥”,因独创旧物回收设计品牌“内存”而得名,也是新晋崛起的中国新生代设计师。你所有看到的他设计的产品,无论是背包、挎包、钱包或者拉杆箱、IPAD套,甚至领带,全都来自于他收购的各种废旧广告布,面料和报纸。他笑称自己就是喜欢“捡破烂”,每个周末都在各种地方挑拣着人家不要的东西。每次收购回来之后,他会将这些废旧物品按照他的想法将其色块、文字分割、拼接,然后就变成了有着浓郁的本土特色和时尚气息的物品,让这些被抛弃的废旧物品重新有了生命。他说,这是他们的“再设计”,他叫它们为“内存”。“LESS IS MORE”,化繁为简,这是魏明辉的理念,而他也觉得SRX也是这样,将所有的豪华高端都融合一体,突出了车的特质,他说,车就该是这样自由随性地驾驭。他喜欢SRX的各种直线条,锐利的大灯和整个粗犷豪迈的气势,一看就知道是凯迪拉克;他还喜欢SRX的这种红,他说对设计师来说,色彩的运用和冲击绝对占据很重要的位置。SRX的内饰设计也让魏明辉眼前一亮,他说有种外太空的感觉,各种镀铬饰件运用的很到位,不会觉得很俗。SRX空间感不错,后备厢的空间也很大,比较满意。

当谈到驾驶感受时,魏明辉更加活跃起来,他也是个爱车之人,试驾过的车型不计其数。而随着工作外出的需要,他的确想选择一款SUV,空间要大,动力也要跟得上。虽然2011款的SRX引进的全新3.0升V6直喷发动机比较之前的排量减小了不少,但这也秉承了环保的理念,这与内存哥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不过,他说即便是3.0排量,但是驾驭这款车也绰绰有余。动力比较迅猛,油门感觉很有深度,不过会有略微的油门迟滞,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换挡起来也比较平顺。不过还是由于车身自重的缘故,当时速往120公里/小时飚的时候,感觉有点吃力。这会儿要换成S挡,提速也变得迅捷起来。操控也很轻松,扎实的底盘在过弯时表现得从容不迫。至于SRX的越野性能,因为场地限制,没有得以感受。但是SRX装备了e-AWD智能全驱系统,至少不会让自己深陷泥潭而不得出。最后,他特别强调了,SRX上的Bose音响特别给力,开车出行有出色的音响陪伴会让身心更自由!

王蕾,一个看起来有些柔弱的女子,却在骨子里有着不羁的个性。舞者出身的她,本来以为舞蹈会是她生命中的全部,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突然发现了真正热爱的东西,就是设计首饰,并且亲自手工打造出来。之后,她放弃了10多年的舞蹈经历,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首饰设计的道路。仔细看你会发现,王蕾设计的首饰都很大气,会经常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进去。而她的首饰的原材料无论是金属,还是石头或是珠子,都是自己一个个地方去淘回来的,甚至会经常半夜用机器打磨各种坚硬的金属物质。

王蕾是一个对细节非常挑剔的人,试驾过程中围着SRX前前后后,里里外外看个不停。在她眼中,SRX凌厉的线条像是钻石的切割线,线条的走势决定着各种折射面。她说,车也需要光彩的折射,这些线条不是简单的切割,你会在阳光下看到SRX闪烁太阳的光芒,配上这款红色非常漂亮。而到处不在的凯迪拉克标志性的盾牌,在她的眼中,也成为了一个个有生命的不规则的宝石。进入车内,她很仔细地看着真皮座椅缝合处的针法,不禁地点头。她说,因为是设计师的缘故,会在乎每个细节。而在她概念中的豪华SUV车型的配置中,必须要有大尺寸的天窗,前后座椅加热,iPod/USB接口,后排娱乐影音系统,倒车影像和导航等,这些SRX都具备,而可升降的液晶显示屏让王蕾新奇了半天。她说,最让她喜欢的是SRX很多人性化的设计,比如SRX直接在中控台面板上设置儿童锁按钮,省去了下车去后门设置的麻烦;比如可以调节脚踏板高度,照顾身材矮小的女孩子;比如除了设置了有电动关闭尾厢的按键外,还在后备箱门板上设置了控制旋钮,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控制后门的开启高度;比如后备箱还设置了环形导轨,配有金属连杆和网兜,可以分割储物空间......这些在王蕾眼中都是作为一个设计师必须为消费者考虑的。

篇5:为青春放飞自由的梦想

这两年,有一批以青春为题材的电影面世:《致青春》《同桌的你》《万物生长》等。校园生活是其中主要的叙事元素。校园生活更多的是高中生活,因为这是人生中最饱满的一季时光。

三年了,你还未脱稚嫩,但却少了青涩;三年了,你还依然单纯,但却多了思索;三年了,你还好高骛远,但却露出壮志未酬;三年了,你还躁动不安,但却难遮活力四射;三年了,你还犹感学业沉重,但却难了彩梦缤纷!三年中,有多少感受:成功和失败,压抑和张扬,坚定和彷徨……失败只要不沉沦,每每就是成功之母;压抑只要不趴下,常常成了突破所在;彷徨只要不停滞,往往孕育思想之芽。一个充满着追求的人生,不就是因阴晴圆缺的日子、五味杂陈的感受而丰盈起来的吗?

去年的毕业典礼上,学校向每一位毕业生颁发了一张毕业纪念证书,今年的毕业纪念证书上,新添了一枚印章。这枚印章的图案,是2008届同学江皇甫转发过来的郑州一中毕业校友自己设计的公众号。今天我要给同学们说:五湖四海不管你走到哪里,你的行囊里只要装有盖着这枚印章的证书,你的精神里就装载着充满勇气和力量的郑州一中文化,她将永远是你一生的强大后盾!

前几天,我看到一位中学老师写给高考后毕业学子的文章。开篇他就恭喜大家终于穿过了人生第一个黑暗的隧道,并且猜想同学们从长时间的紧张疲惫中解脱出来后,十有八九会进入失重的状态,会尽情吃喝玩乐,会睡得昏天黑地,会把自己埋在游戏室里,享受着肆意的快感。

我相信:当代大多数高中生心理上承受着太多的沉重和压抑。我也相信:郑州一中学子在6月7、8号后也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也会有人招呼三两知己开怀畅饮,也会有人约上一群好友结伴旅行。但我更相信:郑州一中的毕业生绝不会有这种如长期流放在孤岛、累月囚禁于牢房而后得以自由的囚徒般的放浪和狂欢。郑州一中学子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有“遥遥的梦想”、有“追逐的风景”、有“浸满微笑的阳光”;是因为他们懂得并享受了自由。懂得并享受了自由的人,才会发誓“要努力燃烧发亮” “要脱去叛逆乖张”。

“自由”是一个被用滥的词语,在学校和大众的脑海里,在政治、宗教、历史、文化的谈论中,它失去了真正的涵义。自由首先是约束,当认同个人的自由不妨碍他人的自由和社会的秩序时,约束就成了自由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自由是和谐而不是冲突,是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在郑州一中,教师与学生追求的目标的一致性,构成了这种自由的依存关系。

自由精神的基本体现是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正是它刺激了学习的内化需求,提供了创造性思维的动力。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意识,学生才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高效。老师才会摆脱枯燥无味、重复讲解这种毫无乐趣的束缚;才会得以站在教学的高位,进行具有挑战意义的学科专业研讨和教学艺术设计。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学生的厌学情绪,根本原因就是自由的丧失!因为丧失自由,必然会丧失生命、生活、生存的活力。

教育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对自由的漠然和无知。当把教学当作教育,当把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研究局限在认知的领域,自由对学习的巨大价值必然遭到忽略,必然滋生教育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者的眼里,只有看得见的收益,立竿见影永远是功利者的哲学思维!只有独具慧眼的人,才能洞察到自由在教育教学中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引领作用!

自由和阅历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阅历是亲历亲为、亲感亲思的合成,只看到的常常似真又假,只听到的往往似是又非,只疼到的时时是似此又彼,只想到的每每是似全又偏。

阅历具有自由的主体性和体验的深刻性,一位记者在采访王石后写道:“他用双脚丈量过高山,丈量过极地,丈量过戈壁,却从未停下过脚步。”其实哪是用双脚!那是用双眼、那是用全身心,才精准地感受到了高山的高、极地的远、戈壁的荒。主体课堂上,我们让同学们在学习指导书的帮助下自学,就是为了让同学得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阅历。只有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阅历,才会将难以言传的学问意会出来,否则“纸上得来终觉浅”。印度学者克里希那穆提说过:“有一种不机械的行动,但是你必须去发现。别人无法告诉你、无法传授给你,你也不能从榜样那里学到它。”一个人阅历的深浅,就是一个人头顶的自由天空的大小。

自由有时是一种孤独,自由不仅是外向的,也是内向的,孤独是内向的自由。走得远的人和走不远的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常常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就是一个我和另一个我的你的交流,就是一个我和另一个我的你、发生的激烈交锋和折冲。我和我的你在浅层又合二为一成了我。在深层,人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与人的世界,另一个是我与我的你的世界。孤独之于思想者,绝不是陆游笔下“寂寞开无主”的悲苦,培根在谈到读书的时候,说读书之用“为怡神旷心……怡神旷心最见于蛰伏幽居”。不会蛰伏幽居的人怎么会享受怡神旷心的天地呢?

如果说约束性是自由的柔弱,那么孤独也就是自由的强大。不管高山平原,不管春暖冬寒,不管晴日阴天,不管沙漠绿洲,不管逆风顺水,凭着自主的精神、孤独的精神,都能从跌倒中爬起、从沼泽中走出、从艰难中熬过、从战斗中成功、从悟道中永恒。

在《旧约》与《新约》中,都写着一句话“少年人要见异象,老年人要做异梦”。一个“异”字,道出了“日新又新”赋予人生的意义。异象是比异梦更清晰的一种启示。这说明年轻人比老年人更接近上帝。成功能趁早则趁早,不能趁早就赶晚!“趁”和“赶”都是只争朝夕,因为异象只呈现给奋斗不辍的少年,异梦只恩赐给青春永驻的老人。自由的精神,就是不固化的精神,就是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精神,就是孤独的精神!

在今年毕业典礼的幕墙上,写着“昨天·今天·明天”六个字,这是典礼的主题。有禅者说,人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人生太短暂了!正因为短暂,我们不能蹉跎,更不能叹息昨天,苦熬今天,坐等明天。有哲人说,一生要找到三样东西:平台、朋友和贵人。自由就是最好的平台,同学就是最莫逆的朋友,良师就是最受益的贵人。

今天是明天的昨天,为了不成为明天的遗憾的昨天,我们今天就快乐地坚守到最后一分钟,直到看见晨曦托起的日出。明天是今天的精心装扮,为了明天的美丽,我们要驻守在镜前,找出容貌上的每一点瑕疵,直到描出绘出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怀旧和憧憬是人类最美好的心理情绪。我们用拾取逝去的美好和描绘想象的美好,抚慰着今天的缺憾,支持着今天的努力。

今年的毕业典礼又让我想起了已经毕业的校友们,你们或许已经阔别日久,你们的脑海里留下的是对母校的最后一瞥。

让我告诉你一些学校的变化:兄弟湖里的水鸡妈妈孵出了五只可爱的小水鸡;滴水潭中住进了一对半岁大的黑天鹅(中国药科大学赠);学校大门里的梧桐树上又筑起了一个鸟巢;滴水潭的东山坡上又栽上了一片白桦林……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们难得回家看看,但可以在电话里把生活的烦恼跟老师说说,将工作上的事情和校长谈谈。

“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不管面临什么状况,记住人生没有绝境!“车到山前必路”,记住那枚印章,你就会找到回家的路。回家的路也长,思念的根也深,你是郑州一中的一颗种子,不管飘落在何方,都会长成一棵好大的树!我相信我们总会相见!我盼望我们早日相见!我等着你!等着成家立业的你!你带着你的笑容,我带着我的祝愿。再见!我们说好了,再见!

篇6:让孩子自由地编织梦想

这个产业至少很大一部分是不折不扣的垃圾产业,且不说大量以赚钱为唯一目的的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的教辅材料、补习班,即使是所谓“名师”讲授的辅导班和编写的辅导材料,高明之处也无非是押题猜题有一套,与真正的智力教育风马牛不相及。这样一个产业得以兴旺,恰恰证明了现行考试制度的可悲。我仿佛看到,在通向高考的窄路上,从小学到中学,关卡林立,商贩密布,强迫或诱骗行人留下买路钱,受害的当然是广大学生及其家长。

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

音乐、绘画、体育这些才能,从一个方面来看是特殊的天赋,只有少数人适合于以此为专业;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又是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素质,每一个人都可以以此为自己的爱好。但把所谓特长的考核纳入应试教育体制,其结果一方面是使特长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扭曲,把它由人的天性自由发展的形式蜕变成了应试的工具,另一方面则在原已过于沉重的功课之外又给孩子们增添了新的负担。

家长费钱费力督促孩子学各种班,其结果是多数孩子的班都白学了,获利的只是办班的机构;即使有的孩子在这恶性竞争中获胜,但付出的代价也太大———牺牲的是童年的幸福。从长远来看,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身心的健康远比一纸文凭更重要。让孩子上多了这样的班,算总账一定是得不偿失。

卢梭有一个谬论: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这话乍听起来很荒谬,但他有他的道理。他说: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逼迫他们做无穷多的作业,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以为这就是尽了家长和老师的责任。但卢梭说: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天跑跑跳跳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

大人们在做着自己的正经事,孩子们却在玩耍,在梦想,仿佛是在无所事事地挥霍宝贵的光阴。但粗心的大人看不见,在每一个看似懵懂的孩子身上,都有一个灵魂在朝着某种形态生成。我特别赞成卢梭的这样一个观点:教育即生长。教育不是强行把一些能力从外面放到人这个容器里面去,这些能力在人性中本来就已经存在了,教育只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它们正常地生长。

一对于卢梭提出的教育就是生长的观点,杜威做了进一步的阐发,他说:这意味着生长本身就是目的,并不是在生长的前头另外还有一个目的,比如说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我觉得杜威讲得非常到位。那些谋职之类的东西当然不是不要,但它们不是生长的目的,只要你生长得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些东西自然能够解决。

家长的使命就是为生长提供好的环境

当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耍时,不要用你眼中的正经事去打扰他。当孩子编织美丽的梦想时,不要用你眼中的现实去纠正他。如同纪伯伦所说:孩子虽是借你而来,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爱,却不可给他想法,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执意要把孩子引上成人的轨道,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正是在粗暴地夺走他的童年。

教育的目标是要把人身上那些最宝贵的价值实现出来。事实上,人身上这些最宝贵的东西,包括人的智力品质和心灵品质,在一定意义上都是人性中固有的。每一个人,从他出生以后,这些东西都已经以萌芽状态存在于他的身上了,有了合适的环境,它们就会生长。

我女儿现在8岁,她4岁认字,5岁能看书,那时候还没有上学,这个过程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每天晚上,她妈妈给她读一点儿诸如《格林童话》那样的经典童话书籍,她非常爱听。有一天,她问妈妈:书上都是字,故事在哪里?我没法跟她解释清楚。后来她逐渐识了一点字,识字的过程非常自然,她有时候看光盘,就会跟着声音看字幕,有时候妈妈带她出去,她就会问妈妈招牌上是什么字,这样一味地、逐渐地、零零星星地认识了一些字。

有一天,妈妈晚上给她念了一段故事,第二天发现她自己拿着故事书在念。其实大部分字她还不认识,但她养成了这个习惯,妈妈读的故事她第二天就自己去看,这样认识的字越来越多。有一天,她妈妈说:妈妈,你不要给我念了,你念了我再读就没有意思了。你看,认字这个过程,需要父母去强迫她吗?根本不需要!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这样一种能力,但是如果成人强迫他,他就会反感。通过这个事例,我真的看到人的很多能力是天生的,教育只是给它环境让它生长出来。

从教育就是生长的观点看,家长的使命就是为生长提供好的环境。所谓好的环境,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由,一个是当好孩子的监护人。用植物的生长比方,自由就是充足的阳光、水分,监护人就是园丁。优秀的人才是生长成的,不是训练成的。教育应该为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如果做不到呢,最低限度是不要挡住阳光。

具体到我身上,我会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条件,但我不会一厢情愿地给孩子报这个班那个班,并且会引导她不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要,’我会始终把她的愉快放在第一位。我会经常和她一起玩,我相信好的父母一定是孩子的好玩伴。对于孩子的将来要有平常‘心,身心健康和平安是最重要的,至于将来做什么,有没有成就,完全不必操心,一切顺其自然。

普通家长要想在家庭教育方面有所作为,前提条件就是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成功的父母是成为孩子的朋友,失败的父母是被孩子视为上司和奴仆。许多家长实际上既是孩子的上司,又是孩子的奴仆,是这种最可悲的双重身份。

一方面溺爱孩子,把孩子当宠物,甘于为孩子当牛做马;另一方面又对孩子寄予厚望,已经不是望子成龙了,而是逼子成龙。溺爱的结果是使孩子失去能力,功利性寄予厚望的结果是给孩子造成巨大压力,两者合起来,宠物变成了外强中干的小皇帝。

所以,正确的教育方式是使孩子具备真实的能力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将来既能够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够承受人生必然会有的磨难和痛苦,这样做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才是真正爱孩子,才是对他的一生负责。

别简单地回答,鼓励孩子继续想

几乎一切伟人都用敬佩的眼光看孩子。在他们眼中,孩子的心智尚未被岁月扭曲,保存着最宝贵的品质,值得大人们学习。

与大人相比,孩子诚然缺乏知识。然而,他们富于好奇心、感受性和想象力,这些正是最宝贵的智力

品质,因此能够不受习见的支配,用全新的眼光看世界。

与大人相比,孩子诚然缺乏阅历。然而,他们诚实、坦荡、率性,这些正是最宝贵的心灵品质,因此能够不受功利的支配,做事只凭真兴趣。

梦想和好奇心是天生的,每个人在智力生长的一定阶段上都会显现出来,实际上是一个人的理性觉醒的征兆。从我的孩子身上,我就看到了这一点。在很小的时候,她就会问很多让人很意外的问题,你们听听她五岁时都问什么样的问题。有一段时间,她经常说我不想长大,又说要是没有时间该多好呀,我估计她是知道了人长大就会变老,她不愿意变老。那些天里,她就老问什么是时间,时间是怎么回事,我跟她讲得怎么清楚,她自己仍在琢磨,有一天她说:我知道时间是怎么回事了,时间是一阵阵过去的,譬如说刚才我说的那句话,刚才还在,现在不在了,想找也找不回来了,这就是时间。她知道时间一去不返的性质了……孩子们的梦想往往是大人所难以理解的。

现在大人对待孩子这样的提问一般是三种态度:一种是置之不理;一种是顶回去;还有一种是自以为聪明地给孩子一个简单的回答。这些做法都很粗暴,其实所有的哲学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对待孩子这种提问的最好办法就是鼓励孩子继续想。我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这样说:宝贝你提了一个特别好的问题,可是爸爸回答不出来,我们一起慢慢想。我觉得孩子的这种好奇心特别可贵,一定要鼓励和保护,决不能挫伤它。

梦想和好奇心都是非常可贵的,但也很容易被扼杀和磨灭掉。在我看来,好奇心有两个最大的敌人。一个是习惯,往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一些事物见多了,习以为常了,就自以为懂了,其实哪里是懂了,不过是麻木了罢了!真要你讲出其中的道理,就讲不出来了。好奇心还有一个更大的敌人,就是功利心。出于好奇心提的问题大多是无用的,但是关系到人的灵魂,我们往往因为它们无用就认为它们没有什么意义,就把它们pass掉,这种功利心不知扼杀掉了多少好奇心和梦想!

从好奇心和梦想这一点来看教育,在教育中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是教育第一要保护和鼓励的东西。杜威说,兴趣是一个人的能力的可靠征兆。事实也是这样,你做什么事情特别感兴趣,那你肯定在这个方面是有天赋的。学习有没有成效,关键是有没有兴趣。

上一篇:传统的银行卡的优缺点下一篇: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诗句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