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儿童注意力措施

2024-07-28

提高儿童注意力措施(精选11篇)

篇1:提高儿童注意力措施

培养儿童注意力提高学习能力 http://.cn 2007年01月26日 09:31 杭州网--每日商报孩子上小学后,很多家长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在家长会上,老师点名批评自己的孩子;你家孩子在课堂上无法安静,还经常影响别的孩子正常学习……儿童不专心、注意力容易转移、肢体多动等,对家长和老师以及医生而言一直以来是个问题行为。

有注意力缺失问题的儿童经常匆匆忙忙、马马虎虎、错误百出、处理不好事情。这类儿童的行为往往缺乏计划、考虑不周,没有事先想好便行动,因此常感觉动作太快,并简化解答问题的过程。他们很难专注地完成一件事,总是对新事物感到好奇并且快速转移目标,无法持续地掌握行动的目的。有些注意力缺失的儿童如同上了发条,随时随地都会行动,他们无法安静坐一段时间。

注意力缺失是学龄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依据《心理异常诊断统计手册》的报告,约有3%-5%的儿童有此病症。

儿童注意力不足,使得他们的行为达不到目标,在团体游戏中、在学校里往往与要求不相符,也与同龄儿童的行为不兼容。对于今后的个人成长更是造成负面影响。

父母多半抱怨自己的孩子难以管教,可是有否想过解决办法呢?浙江省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委员会,浙江省

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基地,联合杭州雅恩健康教育公司和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利用寒假期间,专门开设儿童注意力训练班。通过儿童行为评估,进行游戏活动和肢体感觉能力训练,让孩子在轻松快乐中得到注意力的训练和提高。

该训练班由国内著名心理专家亲自指导,以国外引进的独特方式进行训练,旨在改善孩子的学习能力,使孩子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篇2:提高儿童注意力措施

力》开题报告

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0201班 唐灵

指导老师:曹漱芹

一、研究意义

(一)注意力的重要性

注意力对智能的影响极深,其实不仅对智能,注意力是人类所有能力的共同因子。孩子在幼儿期就必须培养注意力,这个时期养成的注意力将来都会转移到孩子的所有能力上。(1)

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门户,儿童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总是在观察、在记忆、在想象、在思维与新知识有关的事物和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就不可能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这些和新知识相联系的事物和问题,必然影响到他们对新事物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应该看到,良好的注意品质,在儿童智力发展

(2)中用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要重视培养儿童的注意力。

(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都存在注意力不能集中的问题

注意缺陷是ADHD儿童的核心症状,其特征为视觉注意和听觉注意的持久性和稳定性较(3)差。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注意功能损伤导致的典型病症,是一种常见的、早发的发

(4)展性神经障碍,主要症状之一是不能集中注意力。

ADHD儿童活动水平高,专注于某一活动的持久性差,稳定注意时间短,注意力易转移。(5)

真正的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儿童,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缺少明显的环境诱因。他们无缘无故地多动,就好象这种注意力不集中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气质。他们注意力缺损还是普遍性的、弥漫性的,并不针对特定的人,无论是什么场合,他们都难以控(6)制自己的注意力。

二、文献综述

(一)ADHD的研究历史

ADHD是最近新出来的病吗?显然,回答是否定的。虽然ADHD是一种最近才开始被当作话题谈论的,但是显现出相关症状的儿童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了。ADHD并不是新的现象,只要查阅一下有关方面的医学文献就会发现,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对ADHD儿童的认识,只不过当时人们把这种症状称为“细微脑部障碍”,认为它是一种与脑部神经障碍有关的病症。1902年伦敦的一名医生乔治·斯迪(George Still)就坚定出一类新的“病”孩,他们的智力处于平均水平,存在“异常的道德控制的缺陷”,即他们不能听从成年人或达不到成年人对他们的要求。他参考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观点,总结认为这些“病”孩选择他们的行为的能力和“十分异常的持续注意的能力的缺失”,他还认为注意问题是由微妙的脑部损伤造成的。

1917—1918年,病毒性脑炎流行。之后医生发现了许多感染了的孩子有这样的后遗症,包括注意、记忆和冲动控制都受到损伤,和斯迪的病人相似,斯迪关于微妙的脑部损伤的理论得到了证明。1980年,美国精神医学会发表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的第三版(DSM—Ⅲ)

(7)中首次对该类疾病进行了正式的命名: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即ADHD。

(8)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ADHD描述的重点由多动症转移到注意障碍上。

(二)ADHD的类型及特征

根据DSM—Ⅳ,将ADHD分为三种类型:(1)注意缺乏型;(2)多动—冲动型;(3)两者兼有型。

(1)注意缺乏型

这类儿童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易健忘和分神,这类儿童通常表现为没有生气,冷漠或活动性较弱。他们常常会分神发呆,而没有一般ADHD的多动,他们的思维可能十分活跃——不停地思考,而且常十分具有创造性——但他们的身体却似乎懒洋洋的。(2)多动—冲动型

这类儿童时常表现出坐不安稳,话过多,而且很难安静地活动。这类儿童较难养育,比起患注意缺乏障碍的儿童和其他正常儿童,他们通常更容易尿床、睡眠问题,更执拗也更易发脾气。同时,他们还容易出事故,常易受重伤和意外受伤。

相比较而言,患有ADHD的人群中只表现出多动—冲动型障碍的患者很少。大部分会伴有注意缺乏的特征。多动—冲动型障碍的患者,工作可以十分卖力,很少需要休息。尽管他们在特定的工作中可以完成很多任务,但周围的人会常觉得他们很烦,因为他们毫无顾忌的“坦诚”和冲动的言行,还会常常打扰别人的交谈。

(3)两者兼有型

指注意缺陷和多动—冲动兼有,常指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百分之八十五的ADHD属于这一类。

(三)提高ADHD儿童注意力的方法

当你为ADHD的学生开课时,下面七个用来激发他们兴趣的关键词可能对你会有帮助。这七个关键词是:关联、新颖、变化、选择、活动、挑战和反馈。(1)关联

(10)(9)

所谓“关联”就是指教学内容尽可能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实际。在备课写教案时,尽可能不照抄课本,自己根据内容组织语言,将书本上的语言简单化,做到给学生讲课通俗易懂,并结合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讲给学生听,以加深他们对问题的(11)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关键点和易错的地方,精心设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出的问题要适合教材内容和学生思想、知识实际,难度得当,且与学生的想(12)法相吻合。

要想让学生引起注意又能维持注意,兴趣是很重要的。人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课堂教学的内容越能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就越符合学生的需要,也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更加集(13)中。(2)新颖

“新颖”是指讲课的内容要新或讲学过的内容时要更换某种新的方法。

新知识如果不是在旧知识上引发起步的,那么讲课就不能使学生产生内部的刺激或诱因。学生听课思维跟不上,就会觉得问题突如其来,深奥莫测,因而望而生畏。相反,联系旧知识只是“原地踏步”,没有引发新的东西让学生的知识“更上一层楼”,就会使学生感到乏味而生厌。“生畏”和“生厌”都是兴趣的大敌,是集中注意力的大患。倘若学生每上一

(14)节课都能有所得,那么这种新知的诱惑力就会使他们时常处于兴奋状态。(3)变化

“变化”首先包括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情景

首先,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选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其次,要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如投影、多媒体教学等,改变单一的教学手段,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减少学习难度,增强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再次,要不断丰富教学情景,尽量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以有的生活体验入手,创设一些既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又富有新意的教学情景。

教师在家学方法上要尽量防止单调呆板,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以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本身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做到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性、灵活性和启发性,把

(16)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课堂上。

“变化”还包括教师讲课是的神色和语调。

教师讲课的口音、声调、神情,如能符合学生的口味,激发学生的兴趣,触动学生的心理,那么就很容易调节好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讲课无精打采,缠绵无力,就会使学生恹恹欲睡;讲得罗嗦重复,颠三倒四,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所以,教师讲课的情感和言语表

(17)达方式切不可平平淡淡。(15)(4)选择

要根据孩子不同的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教学方法。

他们的心理因素是不尽相同的。他们是一个个有不同理想和情感,有不同的兴趣和需要,有不同的认识和态度,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的个性特点各异,注意力专注程度的不同,注意力关注的焦点不同,决定了他们在课堂的心理活动也是有差别的。谁获得

(18)了学生的注意力,谁就获得了学生。(5)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动手示范、学生操作、电脑设备包括技术等都是很有用的。

让学生走上舞台,充分给学生展示其才能的机会和条件,自然吸引乐于动手动脑的学生。学生觉得自己是个知识的发现者,激动不已,印象深刻,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保证

(19)了教学目标的顺利达到。(6)挑战

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有人总以为生活好了没有必要吃苦,这种认识是不对的,会贻误孩子的将来,也贻误社会。凡事业成功者,一般人与他们的差距往往并非智力,而缺少的正是坚强的意志。所以,大凡有志者,明智者,都主动自讨

(20)苦吃,专门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品格。但提供挑战的关键在于,要确保这一挑战为学生提供了战线其优势的机会。(7)反馈

“反馈”就是要对他们的行为及时给予鼓励。

如果成人对孩子的成功表示认可的话,他们就能在该领域继续发展。比如:这样说“妈妈很高兴看你把每一个纽扣都扣好”比简单地说“做得好”要有益得多。因为这很精确地告

(21)诉孩子他所做的是很好的,让孩子知道你希望看到他干什么。

当他们坐在位子上在纸上写作业时,我会在教室里四处走动来监督他们。当他们答对时,(22)我会贴一张笑脸的邮票,他们都把这作为一种鼓励。

三、论文研究方法及框架

行为矫治法中的代币法所围绕的正是“反馈”这一关键词,本论文将要论述的是运用代币法提高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儿童在活动中的注意力。框架:

一、注意力的概述

(一)注意力的定义

(二)注意力的种类及特征

(三)注意力的衡量标准

二、ADHD儿童注意力的特点

三、用代币法提高ADHD儿童在活动中的注意力

(一)代币法的定义

(二)用代币法提高ADHD儿童在活动中的注意力的操作方法

(三)如何评价代币法的实施效果

四、用代币法提高ADHD儿童在活动中的注意力的个案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与具体操作

(三)研究结果及评价

本论文将采用文献法和实验法,难点则在于“用代币法提高ADHD儿童在活动中的注意力”的具体实验操作。

四、论文进度

2005.12 进行论文的开题报告 2006.3底前 完成论文的初稿 2006.4 进行论文的修改工作 2006.5 进行论文的答辩工作

参考文献:

(1)清水骁著,林宜和译,《如何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外文出版社,1999,43(2)邵智主编,《儿童心理及障碍防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6—37(3)王抒玉、王岩、李占军、高青,《认知行为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4第11卷第2期,83(4)徐岩、周晓林、王玉凤,《分心刺激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注意维持的影响》,《中华儿科杂志》,2004.1第42卷第1期,44(5)傅晓燕、孟馥、梅竹、孙丽歆、张旭、吴文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气质特征的研究》,《上海精神医学》,2003第15卷(增刊),35(6)谢军,《全面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地震出版社,2004,273(7)(9)(10)(22)方俊明主编,《今日学校中的特殊教育》第三版(上册),261—262、267—269、298、230

(8)罗学荣、李学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持续注意测验的对照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第10卷第2期,85(11)王薇,《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JOURNAL OF JILIN COMMERCIAL COLLEGE》,No.1.2004(12)(18)罗培玲、黄剑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探究》,《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6,170(13)陈须才,《注意培养学生课堂注意力》,《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第4期,115(14)(17)熊胜芳,《怎样调节学生的注意力》

(15)黄江泉,《浅析数学教学中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及对策》,《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6,170(16)吴丽兰,《抓住“注意”特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心理研究》,2002第2期,27(19)谭艳云,《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注意力》

篇3:儿童饮食要注意

1. 食品中的添加剂未引起高度重视。

糖精、香精、食用色素在食品中的使用是有国家标准的, 很多儿童食品也确实符合有关标准, 但食之过量, 会引起不少副作用。

2. 分不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

比如不少家长不清楚乳制品与乳酸菌类饮料的区别。乳酸菌类饮料适合肠胃不太好的儿童, 但营养价值比乳制品低。如果选择不当, 反而会引起肠胃不适。

3. 过分迷信洋食品。

从有关部门的抽查结果可以看出, 进口儿童食品也并非100%完美。客观地讲, 如今的国产儿童食品, 从质量和包装上来看, 比前几年已有很大的进步, 有不少已达到出口标准, 因而不能迷信一个“洋”字。

4. 用方便面代替正餐。

方便面是在没有时间做饭时偶尔用来充饥的食品, 原料以面粉为主, 又经过高温油炸, 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均严重不足, 营养价值较低, 还常常存在脂肪氧化的问题, 常食用方便面会导致营养不良。

5. 多吃营养滋补品。

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是通过一日三餐获得的。各种滋补营养品的摄入量本来就很小, 其中对身体真正有益的成分仅是微量, 有些甚至具有副作用。

6. 用乳饮料代替牛奶, 用果汁饮料代替水果。

现在, 家长们受广告的影响, 往往用“钙奶、果奶”之类的乳饮料代替牛奶, 用果汁饮料代替水果给孩子增加营养。殊不知, 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饮料中的营养根本无法代替牛奶和水果。

7. 用甜饮料解渴, 餐前必喝饮料。

甜饮料中含糖量高于10%, 饮后具有饱腹感, 会降低儿童的食欲。若要解渴, 最好饮用白开水, 它不仅容易吸收, 而且可以帮助身体排除废物, 不增加肾脏的负担。

8. 吃大量巧克力、甜点和冷饮。

甜味是人出生后本能喜爱的味道, 其他味觉是后天形成的。如果一味沉溺于甜味之中, 儿童的味觉将发育不良, 无法感受天然食物的清淡滋味, 甚至影响到大脑的发育。同时, 甜食、冷饮中含有大量糖分, 其出众的口感主要依赖于添加剂, 而这类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低, 过多摄入, 会造成身体营养摄入不均衡, 引起儿童肥胖。

9. 长期食用“精食”。

长期进食精细食物, 不仅会因减少B族维生素的摄入而影响神经系统发育, 还有可能因为缺乏铬元素而影响视力。

1 0. 过分偏食。

儿童食物过敏者中大约30%是由于偏食造成的。因为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使人体细胞发生中毒反应, 长期偏食某种食物, 会导致某些“毒性”成分在体内蓄积, 当蓄积量达到或超过体内细胞的耐受量时, 就会出现过敏症状。大量研究资料显示, 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作为一个致病因素, 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并不比细菌、病毒的影响小。

篇4:提高儿童注意力的小游戏

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家长不仅要时常注意孩子身心的变化,以便及时矫正,而且还可以从日常的生活、游戏中注意训练和培养。在此,我们搜集了几则利于提高孩子注意力的小游戏或小方法,希望能给家长们一些参考,同时也希望让您的孩子在即将来临的夏季能“注意力高度集中”。

复述游戏

让孩子看图画书15分钟,或看一节完整的“大风车”寓言动画,看完后立即合上书或关上电视,要求孩子按要求复述故事。为预防孩子摸准您的要求后只看个梗概就走神,可灵活安排“复述”内容,如可以提几个主要的问题;可以要求孩子把刚看过的动画形象画下来;可以一家人分饰其中的几个角色演绎。如果孩子只能完成全部任务的一半以下,可让他重看图画书或录下的动画片。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就会逐步理解集中注意力的必要性了。

托球走

让孩子把乒乓球放在球拍上,绕桌子行走两三圈,要求乒乓球不能掉下来。家长可以在旁边给予一些干扰,但不能碰他的身体,比如在一边说:“要掉下来啦!”这样可以为孩子设置更困难更复杂的情境,干扰孩子的注意力,而孩子为了赢得比赛,必须要保持镇定和注意力集中。此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对提高注意力非常有效。

听钟声

家长和孩子一起,每天专心听时钟的嘀嗒声,第一天10次,第二天15次,逐次增多,坚持下去,就可以养成注意力集中的习惯。

闹中取静

与孩子一起等人、候车时,在周围各种繁杂现象和噪声中要求孩子背诵一段课文,或出一两道数学题给孩子算,同样可以提高孩子在嘈杂环境中的注意力。

注意,刚开始时游戏训练时间不可过长,往后可渐次延长练习时间,一定要每天坚持练,孩子做得好家长可以给予适当奖励。总之,注意力是智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准备状态。它不是先天遗传的,经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可以逐步提高。所以家长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孩子的注意力训练。

篇5:如何培养儿童注意力

培养儿童创造力的二十条法则

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定期为孩子读点东西鼓励孩子编故事,去幻想。让孩子去独立思考问题。经常与孩子讨论一些问题。让孩子经常听一些音乐。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培养孩子环保意识。

鼓励孩子去发现问题,并着手解决问题。

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自然、和谐的家庭氛围。不要强求孩子成为天才。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孩子不服输的个性。

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时不可不加理解。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与孩子一块儿玩一些创造性的游戏。

篇6:儿童注意力的培养

幼儿的注意力不是由一个教师人为地保持的,而是由某个具体的物体保持的,这个物体好像符合某种内部冲动,该冲动是惟一引导儿童心智发育的东西。当我们把一个儿童置于一个有利于其精神发育的环境时,我们希望这个儿童能立即将注意力集中在某物体上,按照我们当初设置这类物体的目的来使用它,并且多次重复同样的活动。这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因为只有注意力集中了,儿童的精神发育才能顺利进行。

心理学家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即注意力的不稳定性是三四岁幼儿的特征。他们所看到的每件东西都会吸引其注意力,因此,他们的注意力经常地转移,以致难以固定在任何物体上。一般来说,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是困难的,而这正是教育的障碍。

来自自然的奇迹

一个人如果仅仅随其天性,永远也不可能成功集中注意力。实际上,在我们的实验中,幼儿的注意力不是由一个教师人为地保持的,而是由某个具体的物体保持的,这个物体好像符合某种内部冲动,该冲动是惟一引导其发育的东西。同样 地,一个新生儿在吮吸活动中完成的 那些复杂的协调运动,也是受生理需要的制约,它们并非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

事实上,新生儿的口腔活动是不可能有目的意识的。因此,最先呈现的外部刺激是基本的,随后,我们将看到孩子的小脸所表现出的令人惊奇的现象一一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我们发现,一个3岁的儿童可以连续不断地重复同样的练习:许多人在他身边四处走动,有的人正在弹钢琴,有的人在歌唱:但这些都不能分散这个小孩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好比一个正在吃奶的孩子,什么也不能使他停止吮吸,除非他己经吃饱了。

“期望”利于儿童注意力的培养

当外部刺激起作用时,大脑神经中枢通过一种内部程序依次兴奋。例如,一个正在盼望另一个人到来的人,能看见那个人从遥远的地方走来,这不仅因为此人出现在他的视野中,而且因为他正在被“盼望”。那隐约的身影被注意到是由于大脑神经中枢己处于兴奋状态。猎人之所以能感觉到树林里的野兽发出的最轻微的 1

声音,也是这个道理。简言之,两种力量作用在脑细胞上,就好像两种行为作用于一扇关着的门上:从外部敲门从内部开门。换言之,如果内部力量不打开门,外部刺激敲门也是徒劳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也会因未被注意而溜走。

一个心不在焉的人可能跌入沟里,一个专心致志的人可能对街上乐队的演奏充耳不闻。

教师的整个艺术,实际上就在于抓住儿童的注意力,使之对教学产生期待,并保证当他们“敲门”时儿童能够配合。但是,当这件东西是完全陌生的或难以理解的时候,是不能唤起儿童的兴趣的。教学的艺术在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由于引起期望和打开通往新奇的“未知”领域的大门已存在,因此,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将注意力引入期望状态,已是一项“容易的工作”。

人对外部事物的特殊态度构成其天性的一部分,并决定他的性格特征。内部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们不像外部因素那样易变。我们的注意不是被无关紧要的东西所吸引,而是被我们真正感兴趣的那些东西所吸引。对我们的内部生活有用的东西,就是能引发我们兴趣的东西。我们的内部世界是建筑在对外部世界 的选择上的,是与我们内部活动的要求协调一致的。画家看到色彩就会着迷,音乐家易被声音所吸引……我们通过自己关注的焦点表明自己,我们通过我们的态度从外部表现自己,与同一环境中的人所表现出巨大差异,那是因为人们从这相同的环境中只选择各自所需的东西。

没有一个教师能够用任何技能“教”儿童如何集中注意力,很显然,它们是一种内部因素的作用。3至4岁儿童所表现出的注意力,连天才也只能自叹不如。这些小孩子似乎再现了某些伟人所拥有的品质。这些伟人以超常的注意力著称于世。比如阿基米德,他在伏案研究几何图形时被杀害:牛顿也是专心于他的研究而 废寝忘食:维托里奥·阿尔费里在写一首诗时,甚至没听见窗下经过的一支结婚队伍的喧闹。

然而,天才人物所具有的这些特征,是不能被任何一个“有趣的”教师唤起的。无论他的教学艺术有多么巧妙,也不能教给儿童这种心理能力。

如果说儿童的内心有一种精神力量,通过它便可以打开他注意的大门,那么由此产生出来的问题必然就是关于自由的问题,而不是影响儿童心智构建的教学艺术问题。

外部刺激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与稍大一点的孩子打交道时,我们作为生命基础的本性和生活基础的刺激,它们之间对应的基本事实就摆在优势地位。

“专家们”认为儿童必须习惯注意任何东西,甚至包括那些他们并不喜欢的东西,因为现实生活要求儿童具有这种能力。

这种论点是偏见的产物,家庭中的严父也说似类的话:“小孩子们应习惯什么东西都吃”。幸好这种命令式的思想现在己过时了,如果还在流行,父亲们将迫使他们的孩子整天禁食,如果孩子在吃午饭时拒绝吃一道他不喜欢的菜,那么除了那道菜外,他们什么也别想吃。即使这道菜己变冷和发馊,直到饥饿削弱了儿童 的意志,消灭了他的幻想,他也不得不把这一盘冷食吞下肚去。而这个父亲争辩道,他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孩子好。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克服贪吃和任性的毛病。事实上大多数儿童会自我调节,虽然一两天不吃一些食品,但过不久又吃得津津有味。我们看待儿童饮食应以一周作观察,而不是一餐或一天。

目前,那些坚持认为儿童应对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给予注意的人们,大多采取了类似的方法。然而即使在心理营养匮乏的情况下,那些“冷的、令人恶心的食物”也不会因而变得好起来,只能毒害不愿意进食的人并使其虚弱。

人的精神生活越是能正常地发展,并形成一种个性,他就越充分地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健全的心智。要做好准备,不必从诞生那天就开始,但他必须逐渐坚强起来。坚强的意志是经由艰苦的锻炼磨炼出来的,没有任何一个英雄在他完成他的英雄业绩以前就是英雄。虽然我们未来的艰苦生活是不能预见的,也是无法预料的:但一颗勇敢的心可以战胜一切。

一个进化中的生物,它对周围环境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保证他的正常发育。

鸟儿飞翔的威严、野兽的凶猛、夜莺歌声的宛转、蝴蝶翅膀上斑驳的美丽,皆为世人所仰慕。然而,须知此类自然现象的序曲,皆源自秘密的巢里、洞里或静止而孤独的茧里。万能的自然在生物形成的过程中只要求宁静,在这神秘的宁静里,生命开始滋长。

同样地儿童的精神也应找到一个温暖的巢,在那里,精神的营养能够得到保证,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向儿童提供与其精神形成倾向一致的物体是很有

必要的。这种举动的目的在于获取一种结果,而这种结果正是教育的目的之所在;以最小的代价充分地发掘人的潜能。

篇7:儿童注意力训练方法

自闭症儿童对儿歌都情有独钟,歌唱儿歌能很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可借助儿歌进行相关教学活动,如唱“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儿歌时做相应的动作供儿童模仿与歌唱,可借助这首儿歌教他们认识嘴、眼睛和腿。在唱的活动中进行教学,其教学内容易让儿童掌握,且能很好的注意训练员,以达到训练目标。

2、逗他们玩

很多自闭症儿童对别人的呼叫、指示的反应少,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往往会以强调指令或声音的刺激来引起他们的注意,从而忽视了以“逗”的形式来引起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在逗引的形式中,需要强调的是,以身体的接触来进行,如搔痒、拥抱。这种“逗”引的方式有的儿童会害怕,有的会喜欢,不管是害怕的还是喜欢的,他们都是会注意训练员的,当儿童注意训练员时进行相关的教学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3、“藏起来”

大部分自闭症儿童都会有他们的喜爱物,喜欢的东西他们会很希望和很想得到,此时训练员在“藏”的过程中进行相关教学的话,儿童会在无意识的情境中学习到你想教他的东西,但我们在藏的时候不是要真正的藏起来不让儿童看到,这个“藏”是不离开儿童视线范围内的“藏”,如左右手交换拿儿童的喜爱物,当注意左手时藏至右手,当注意右手时藏至左手,这样他们也会很关注喜爱物的去向。

4、玩“过家家”

用小的偶像玩过家家:妈妈,爸爸,男孩,女孩,宝宝,示范一些简单的动作,吃,睡,唱儿歌等一起读书,指着图画,拍球,滚球,提示将球取回。一开始坐得近些一起唱歌,表扬他唱出来的部分一起画人的五官,有时强调身体的某部分: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

5、“抢东西”

篇8:提高儿童注意力措施

【关键词】注意力;低龄儿童;学习主动性

一、概念界定

人们通常所说的“注意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注意力”,其实只能被认为是“注意”。因为注意有着更为广泛的含义,是指人的心理活动选择性地对待特定事物、指向和重点,这个活动可能是积极自主的,也可能是被动无意识的。注意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保障人更清楚、更完善地认知世界的重要条件。而注意力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心理活动集中的某个对象,是伴随着观念的共同心理特征、记忆、思维、想象的心理过程,具有方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即,注意力和智力相关联,同时也是决定智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较为集中的注意力,才能更好、更快的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有意注意(deliberate attention)也被称为随意注意,是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通过内部言语来实现对自身各种信息活动的调节和控制。这种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有目的的、自觉的对特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维持有意注意最重要的条件是意志努力,它能自觉的使人产生排除一切干扰因素而使注意得以维持,因此也称为积极注意。有意注意是人所特有的、高级形式的注意。有意注意与人的情绪、过去的经验以及兴趣有关,但不是直接的影响,而是间接表现出来和它们的联系。

二、低龄儿童注意力情况分析

1.儿童的注意力发展

儿童的有注意力是在儿童与成人的交往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比如,新生儿只有无意注意,而大一点的儿童开始产生有意注意。儿童注意力的发展大致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在初期,成人用言语动作引导儿童把关注点指向特定人或物体,使儿童产生初步的注意。随着儿童的成长,慢慢的他也会开始自觉的进行某种行为,这就是自我命令,成人是外部语言会支持和影响儿童自我命令的程度,儿童通过出声的语言,比如“我会举起玩具娃娃”等来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在最后一个阶段,儿童学会用内部言语来维持注意,即外部语言的内化,他不必出声就可以进行脑中想象好的行为,这也是有意注意发展的相对高级的阶段。有关心理实验表明:3岁左右的孩子注意力可以维持大约5分钟,4岁左右的孩子可以维持10分钟左右,而5至6岁的孩子也只能维持一刻钟。

2.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状况

在小学生身上表现得很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这在低年级学生身上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虽然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但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很快就会因其他信息的出现而分散注意力。小学低年级学生正是有意注意形成的重要阶段,然而无意注意在这一时期也会迅速的发展,低年级学生极易对新奇的、未知的事物产生兴趣,而且注意力很不稳定,一只偶然飞入课堂的小鸟即可以转移原本正认真读书的大部分同学的注意。

3.儿童注意力分散的几个原因

3.1.生理因素

研究显示,儿童的注意力发展伴随着大脑的生长而发展,如果干一件事情超过十几分钟,孩子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来,或动一动,或东看西看,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儿童的年龄越小,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越短,这是因为他们自我控制的能力弱,在接受到任何干扰信息时就会转移注意力,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任务目标上去。

3.2.外部因素

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集中,还与一些外部因素有关,如:当前活动的内容不适合儿童,或者周围正在进行的其他活动多干扰到了儿童,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精力如果不能发泄出来,就会由此变得躁动不安。此外,注意力不集中也可能是由疾病或情绪问题引起,如饥饿、疲劳、生病等等,坏心情或过大的精神压力也都可能引发儿童注意力不集中。

3.3.生活因素

作息不规律是影响儿童注意力的主要原因。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如果父母过分期望孩子成功,经常强迫孩子长时间从事学习活动,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孩子大脑疲劳进而引起分心,长期如此,孩子的注意力分散问题还可能变得更加严重。

三、培养儿童注意力的方法

1.兴趣是核心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引导也是培养注意力的核心原则。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自发产生的兴趣是提高注意力最有力的驱动。我们知道意志力和理解能力与年龄息息相关,我们不可能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年幼的儿童具备坚强的意志,而且,即使有了坚强的意志也未必能够带来长久的注意力。因此,假如希望儿童能有很长一段时间保持注意力,培养儿童的兴趣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通过长时间观察和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孩子在某一阶段会对某些事物特别感兴趣,这种自发的意识是非常强的,即便有其他刺激也很难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这个阶段就称为儿童的注意力敏感期。结合儿童不同的敏感期,合理引导孩子们生产对某样事物的注意力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2.过有规律的生活

有规律的生活作息节奏对儿童的身心成长大有益处。由于儿童不容易集中注意力,需要对孩子的学习、休息和娱乐时间做出规律、合理的安排,管理并监督孩子严格执行,让身体形成生物钟习惯,在这一过程中父母是帮助孩子建立有规律生活的关键人物。

3.营造良好的环境

好的环境能够让儿童较少受到外界干扰,更好地保持注意力。比如,家中物品摆放整齐,用过的物品及时归位,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做出表率,在家里不要大声说话和大音量看电视,不做干扰孩子的事情。

4.限制儿童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

儿童的感觉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充满声光刺激的电视节目或电子游戏,会极大的干扰儿童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很多儿童还会对此形成依赖,看电视或玩游戏上瘾。所以,父母要限制孩子接触这些事物的时间,平时尽量引导孩子多读书、多到户外、大自然中去玩。

5.以关爱调整孩子的情绪状态

儿童在身心状态不佳的时候,比如伤心、疲惫、生病或有压力时,这些负面情绪会干扰注意力的集中。此时,家长的关爱是安慰孩子的良方,多用关爱来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孩子才更容易专心学习和生活。

四、提高课堂注意力和学习主动性

低年级儿童由于他们的身心的特点,刚入学时他们自主自愿接受知识的意识还较为薄弱。在课堂上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的持续时间很短暂。因此,教师要考虑学生的需要,从多角度了解学生心理,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使他们能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

首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儿童学习的自主性,这在提高儿童注意力水平上有很大的意义。把有意注意培养为“有意后注意”是保持和巩固有意注意的重要方法。因为有意注意被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有意注意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做出足够的努力,以便将精力集中在相对困难和不好玩的教材上,让自己不至于分心。另一种有意注意的类型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让自己对学习内容逐渐产生兴趣,让学习变得有吸引力,而不再是一种紧张的努力过程。第二种类型的有意注意,也被称为“后有意注意”。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的时候要注意,还应该注意,使之成为非自愿的关注。

其次,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学习的自觉性。这个时期的儿童虽然也能暂时控制他们的注意力,但坚持的时间很短。孩子们为了完成一个伟大的目标,被迫坚持不懈的注意必须要注意的事物,这是很痛苦的过程。低年级的儿童在学习中的自觉性往往是因为老师的要求,因为学生知道,他必须听老师的话,按照老师的要求行事,否则将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因此,这时儿童的有意注意,可以说是被迫的,而不是自觉形成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结合,有节奏的交替使用。一般而言,在正常情况下的学龄儿童,平均可以维持一刻钟的注意力,此时可以进行较高难度的任务或讲授教科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教师应该多利用视觉教材和有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因此,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替进行,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减轻学生的疲劳感。

再次,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灵活把握学生的注意力,延长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生动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幼儿园和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增强注意力,由于幼儿园和低年级儿童不能自主产生较强的形象想象力,可以使用图形或声音进行辅助,在每节课上都运用直观教学,让学生多看、多听,要多使用低年级学生认识、知道、熟悉或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让授课内容简洁明快。对儿童来说,其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兴趣和情绪控制,将培养孩子的爱好与注意力相结合,使孩子们能在愉快的状态下做感兴趣的事情,孩子们自然而然就能集中注意了。通过设置悬念、聆听音乐、猜谜语、观察发现等小游戏。如利用多媒体欣赏,会点燃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会给整个教学过程奠定一个良好的基调,创设情景氛围,为之后教学的展开作好铺垫,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最后,掌握教学节奏也是一名教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法宝。对儿童的实验研究表明,7-10岁儿童能够持续保持注意力20分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掌控最佳时间,而最佳时间是从课堂导入开始的。良好的开端往往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如果在开课之初就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将大有裨益。教师要因课、因人、因地、因时而设计不同的导入部分,切不可生搬硬套,千篇一律,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应变,使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密切结合起来,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想象力营造有趣味的课堂环境。

五、结论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低年级教师身兼重任,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加强课堂教学方式的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有意注意的阶段和无意注意的阶段都能引领学生的兴趣,进而让学生对学习产生长久的兴趣,培养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篇9:如何培养儿童的注意力

儿童的注意力是可以培养的。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扩大注意的范围,提高注意的稳定性。儿童的注意范围比较狭小,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知识面不宽,理解能力不强,所以扩大注意的范围,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要从逐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入手。儿童注意的稳定性不强,主要是由于他们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因此,在培养儿童注意力的时候,一定要求儿童每做一件事都有明确的目的性,要求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只能集中精力于某一件事上,并且要求从头到尾地观察,全面细致地观察,力求对事物的外表、形态、功能、内部结构等都有一个较深刻的印象。比如,对儿童玩具,父母要注意一次只给一个,不要提供几种,那样会使孩子拿不定主意,不知道玩那个好,从而使注意力分散。

(2)培养良好的习惯。有的儿童无论做什么事,都能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而有的儿童,干什么都漫不经心,集中不了注意力。这和他们平常养成的习惯有关。为了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平常对孩子要严格要求。如同孩子谈话或给孩子讲故事时,一定要叫他集中注意力听;让孩子观察某个事物或干某件事情之前,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事后要检查结果;当孩子专心致志干某件事时,如画画、看书、写字等,父母要及时加以鼓励。如果他做什么事都漫不经心,思想走神,就要严格批评,以促进他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逐渐养成好的习惯。

(3)培养儿童分配注意力的能力。注意力是一种心理素质,但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随时都与其它心理过程联系在一起。注意,分有意的和无意的两种,无论哪一种都要消耗大脑的一定能量,如果注意、特别是有意注意过分集中,时间长了,会感到疲劳;如果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合理搭配使用,即把有意注意集中于主要事情的同时,把一定的无意注意分配给次要事情,那就有利消除大脑因过分集中注意而引起的疲劳,从而提高注意的效率。

篇10:提高儿童注意力措施

标题:陕西西安感觉统合感觉统合培训感觉统合训练儿童学习能力培训儿童注意力训练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感觉统合是儿童学习新事物、新知识、新技能以及形成良好性格和完善人格的重要基础,与儿童的学习能力息息相关。目前,儿童中多数都有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使得儿童在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社会能力、性格塑造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感觉统合训练在早教中心、幼教机构中应用的越来越多,且越来越被家长所重视。感觉统合已是儿童教育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学习感觉统合,将获得解决孩子诸多问题的方法 学习感觉统合,将掌握如何解决孩子学习能力的问题 学习感觉统合,是早幼教老师能力提升、职业发展的新选择 详细课表及开课时间请来电咨询。联系方式

报名电话:029--68827880,***

张老师

QQ:584577053 公司网址:

人才网站

篇11:提高儿童注意力措施

1、儿童注意力有何特点

(1)范围小,时间短。

与成人相比,儿童所注意的范围较小。试验表明,在1/20秒时间内,成人能看到4-6个毫无联系的黑点,儿童只能看到2-4个。另外,儿童的注意力也不能像成年人那样较长时间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据观察表明:5岁的男孩,集中注意力于某一目标的时间仅5分种左右,5岁的女孩和6岁的男孩,均在10分种左右。儿童时期,女孩比男孩注意力要好些。

(2)随需要和兴趣转移。

儿童的注意力受其本身的需要和兴趣的影响较大,他们对需要和感兴趣的东西常常能集中注意力,而对那些不满意和不感兴趣的东西则不屑一顾。比如,他们对动物园中又叫又跳的小鸟、活泼好动的猴子和可爱的熊猫,能站立一旁全神贯注地观看好半天,对其它动物则一看而过。对玩具也一样,父母为他们提供不少的玩具,有的玩几次就弃之一旁,有的则久玩不腻,这都和儿童的需要和兴趣有关。而他们的需要和兴趣是常常改变的,因此他们注意的目标也常常改变。

(3)受情绪影响。

儿童注意力能否集中,与他们当时的情绪有密切关系。高兴时,他们比较能集中注意做某件事,不高兴时,他们就会分散注意力。电视中逗乐的相声和滑稽的儿童节目,他们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而看不够。因此,做父母的要善于寓教于乐,并在孩子高兴时多教他学点东西。

(4)注意力比较单一。

成年人能同时把注意力集中于两件以上的事上,并能区别主次和适当分配注意力。而儿童则缺乏这种能力,他们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注意一个目标或一件事情。如大人吃饭时可以边吃饭边看电视,做到两不误,而儿童,则顾了这一头就顾不了那一头。并且一旦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点上,周围的一切都可以忘记,有时大声叫他,他也听不见。儿童注意力的单一性和专注性,对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智力有一定的好处,应当充分利用。

2、如何培养儿童的注意力

(1)扩大注意的范围,提高注意的稳定性。

儿童的注意范围比较狭小,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知识面不宽,理解能力不强,所以扩大注意的范围,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要从逐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入手。儿童注意的稳定性不强,主要是由于他们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在培养儿童注意力的时候,一定要求儿童每做一件事都有明确的目的性,要求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只能集中精力于某一件事上,并且要求从头到尾地观察,全面细致地观察,力求对事物的外表、形态、功能、内部结构等都有一个较深刻的印象。比如,对儿童玩具,父母要注意一次只给一个,不要提供几种,那样会使孩子拿不定主意,不知道玩那个好,从而使注意力分散。

(2)培养良好的习惯。

有的儿童无论做什么事,都能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而有的儿童,干什么都漫不经心,集中不了注意力。这和他们平常养成的习惯有关。为了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平常对孩子要严格要求。如同孩子谈话或给孩子讲故事时,一定要叫他集中注意力听,让孩子观察某个事物或干某件事情之前,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事后要检查结果,当孩子专心致志干某件事时,如画画、看书、写字等,父母要及时加以鼓励。如果他做什么事都漫不经心,思想走神,就要严格批评,以促进他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逐渐养成好的习惯。

(3)培养儿童分配注意力的能力。

上一篇:冬天的春天的作文800字下一篇:读《传承文明》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