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件与反思

2024-07-07

曲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件与反思(通用5篇)

篇1:曲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件与反思

曲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与反思

曲阜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古代就是中国东方文化的中心。全市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2处,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单位4处,省级12处。1982年,国务院公布曲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12月孔府、孔庙、孔林(“三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一、曲阜历史沿革及城池变迁

二、曲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程

自82年曲阜被公布为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来,保护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十年(1982-1992年)、第二个十年(1993-2001年)、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

1、第一个十年

1982年国务院公布曲阜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第一轮曲阜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并审批,确定了城市向东发展

1983年省地县联合编制曲阜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984年,戴念慈院士设计的阙里宾舍开始建设

1985年,曲阜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年底批复,初步确立 “十字花瓣”格局,城市重点向南发展

1986年,建设新城、疏解旧城,南新区开始启动;10月23-25日,谷牧主持曲阜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座谈会,提出“东方耶路撒冷”的建设要求,撤销曲阜县,设立曲阜市(县级市)1987年,明护城河治理工程开始 1988年,环明护城河绿化工程开始

1989年,纪念孔子诞辰2540年,首届孔子文化节开始;

2、第二个十年

93年以来,以曲阜市新一轮城市规划为代表,优化旧城,起步新城,具体工作按年份分述如下: 1992年,六艺城竣工

1993年,曲阜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确立了把曲阜建设成为国际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孔子研究中心、花园式生态城市的总目标;戴复东院士设计的后作商业街竣工;吴明伟教授设计的鼓楼门商城-广场开始建设

1994年.陈久昆先生设计的论语碑苑开始建设;孔府、孔庙、孔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1995年,小沂河、小林河开始治理;华灯街、圣都商城的建设 1996年,吴良镛先生设计的孔子研究院一期工程开始建设 1999年,大成路华灯街竣工;大沂河开始治理 2000年,孔子研究院一期工程竣工 2001年,杏坛剧场开始建设

3、第三阶段

2002年以旅游部门牵头编制的明故城旅游规划为起点,具体工作按年份分述如下: 2002年,明故城恢复规划编制完成(旅游局);明故城城墙开始恢复,颜府开始恢复,孔府西苑竣工落成

2003年,曲阜市总体规划开始修编;新一中落成,全市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2004年,编制静轩路沿街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并获省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

2005年,欧亚城乡合作计划正式启动;明故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始编制,市人民医院选址春秋路进行规划方案的编制

三、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1、面临的机遇

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对东方文化发源地之一的曲阜,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②可持续发展战略、旅游的龙头地位的凸现,山东省确立“山水圣人”旅游构架,给曲阜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③组群结构大城市的构想

随着济兖邹曲组群结构大城市构想的提出,加上曲阜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对外交通,曲阜将成为这个复合城市的中心城市,成为文化、旅游、商贸、行政管理中心 ④华夏文化标志城的建设

华夏文化标志城是展现五千年文明渊源历史文化的具体体现,国家对此高度重视,项目已进入策划阶段,对于曲阜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明鲁故城、宋仙源城提出更高的要求。

2、面临的挑战

①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内外有志之士对其期望很高,而作为县级市,历史文化名城繁重的保护任务与实际投入不相适应,与东方圣城的目标相去甚远,是一种小马拉大车的趋向。②西周鲁城、汉城、宋城等重大遗址保护区域的保护与开发发展观念,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随着欧亚城乡合作计划的启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需要广大专家对此大力的支持。③随着地位越来越高,市场资金的关注越来越大,有效的吸收更有效地引导使其符合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方向是个难题。④市民综合素质未达到一个理想高度,未充分认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的价值,对保护与发展认识的淡薄,观念有待提高,应进一步宣传和引导。

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反思

1、第一个十年

由国家级领导谷牧和山东省省长组成的曲阜规划委员会确定了历史文化名城曲阜的城市性质,提出了十字花瓣型城市构想,有效地疏解了旧城,并对单体建筑风格形式作了引导。

从中央到山东省,自86年起,国家分别连续三年拨付1000万、500万专项资金用于曲阜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为曲阜将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第二个十年

新城的拓展,基础设施的完善,新城架构初具规模,随着以市政府为代表的单位的外迁,有效地疏解了旧城的压力。此阶段,对明鲁故城的重点地段以控制不以更新复兴为主。在此期间中央专项资金的减少,建设资金完全由地方筹措。

3、第三阶段

重新确定发展方向,形成框架,明鲁故城得到关注,发展旅游整合。

五、名城保护与发展总体构想

今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越来越重视,形成了一些思路,分述如下:

1、格局

确立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推动“五大片区”、“三大轴线”的保护发展

(1)五大片区

①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片区

加快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的规划设计,尽快促进其建设,带动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发展。② 鲁国故城片区

重点是鲁故城范围内36处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在鲁故城公园处拟建鲁故城博物馆,展示周代灿烂文化,强化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氛围。③明故城片区

作为重点发展区域,结合明故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突出四个发展方向: a.国际旅游目的地

如何充分利用文化进行资源整合,突出文化底蕴,成为世界旅游者心目中的东方圣城

b.充满儒学思想的文化艺术之城

明故城突出文化、艺术、教育方面的职能,形式以儒学为代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载体,重点突出博物馆城、儒藏图书馆的建设;结合城市性质、曲师大、济宁大学、孔子学院、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对明故城内高等教育设施进行有机的整合,作为以“四氏学”为载体的传统教育学院,作为对外教育交往的基地;探讨十二府恢复问题。

c.充满人文气息的活力

单纯旅游设施和博物馆,缺少人气活力,不能称之为城,保留一部分居民,保护好四合院格局的前提下,保持原来以居委会为单位的网络不变,重新打造富有人文气息的社区,使明故城不至于走向衰落,明故城内现有人口2万余人,人口为1-1.5万为宜,防止贵族化倾向、人口过少的现象。其中一部分用于休闲养老,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时尚生活,利用社会网络的稳定性,吸引人口的回流 d.生机勃勃的休闲娱乐之城

体现以上三点,保证为明故城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明故城作为整个城市休闲娱乐场所,消除波峰波谷的影响,为城市青年人、为旅游者考虑,为游客观光体验式下,使明故城保持明显的活力,促进经济的发展。④黄帝城(宋城)片区

进行远期策划,寿丘、少昊陵、景灵宫、汉墓挖掘文化内涵,突出轩辕黄帝诞生地的人文气息,结合宋城开展民俗游。⑤高铁片区

随着高铁选址在曲阜,考虑东部儒学文化主题公园,使布局趋向合理。

(2)三条轴线 ①少昊陵轴线

形成远古文化展示轴线,构成城市东部一条完整的空间轴线。

②周公庙轴线

突出鲁故城的形制和布局特色,强化周公庙轴线。③孔庙轴线

曲阜城市发展的主轴线,表明了发展方向,也是文化轴线。

2、加强城市风貌的控制与引导 有机分为三部分:老城-新城-新区。

老城指静轩路以北,以恢复复兴为主,控制空间肌理,新建突出历史特色,建筑以古朴、典雅为主;

新城指静轩路与大沂河之间,作为过渡区域,主要新古典主义为主,提炼元素,控制外墙、屋顶等元素,体现历史风貌特色; 新区指大沂河以南,以展现时代精神为主,也应结合地方特色,不应以国际式为主。

结合城市特征区,形成划分城市特征区的相关控制导则,对重点近期项目的提出设计指引。

除单体建筑外,城市雕塑、城市街道,城市指示系统、城市小品(花坛、座椅、垃圾箱等)、城市照明、广告、城市绿化等等,都要在系统化的城市环境形象中,“各司其职”地体现城市的个性和特色。

3、生态绿地与水系

结合大沂河、小沂河、明护城河、鲁故城河、蓼河形成完整水系。结合水系保护范围设立公园、绿地,完善生态绿地系统。

六、结语

我们必须以一个更高的眼光和更高的境界来要求和审视我们的工作,用科学的的发展观统领全局,体现城市规划的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持续性。为建设“国际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儒学研究中心、花园式生态旅游城市”而不懈努力。

篇2:曲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件与反思

——成都的双方面协调发展 摘要:在我国城市现代化和乡村城市化的进程中,每天数幢钢筋水泥大厦拔地而起,成片平房被推倒,城市的面貌日趋千篇一律,且这种单一面貌的文化还吞噬着以历史城镇、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为标志的城市空间特色和民族特色,导致了城市特色的消失和历史文脉的断裂。如何将提高城市功能性,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和保存城市历史遗存、传统文化、城市形象特色有机协调起来,就成了我们规划城市蓝图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历史文化保护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面临危机及成因的探讨,肯定了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保护、更新、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关键词:文化资源、发展、保护、发挥作用、协调、相互促进

成都,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位于四川省中部,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南地区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试点城市、金融对外开放城市、行政副省级城市。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座国际著名的城市,成都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往成都,构筑城池。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2001年出土的金沙遗址,已经将成都建城历史从公元前311年提前到了公元前611年,超过了苏州,成为中国未变遗址最长久的城市。

当前,成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成都历史风貌的街区和文物遗存命运堪忧。一是有人把历史文化遗存视为城市规划、改造开发的包袱,而不是作为可资利用的资本,对文物实行建设性的毁坏;二是保护乏力,任历史文物自然消亡。历史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具有城市个性特点的城市历史文化的减弱和消失,必然是城市文化价值的缩水。要从认为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是不可调和、兼顾的观念中走出来,既要建立完备的保护法规体系,制定切合城市建设实际的、并严格执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也要有历史文化保护开发的新思路。不可否认,政府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加强了成都历史文化的对内、对外宣传。对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宣传,是必要的。但是,仅仅停留在宣传的层面上,还是浅层次的利用。要放在更深层次的开掘上,要结合旧城改造,构建宣传展示、开发利用的载体。

一、现代城市和城市化的本质含义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力逐步集聚与高度集中的显著标志,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城市形成的三大要素:一是物流,二是资金流,三是信息流,三者缺一不可。正如列宁强调的,“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必然会从初级走向高级。由于城市化研究的多学科性和城市化进程本身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对“城市化”一词的概念界定一直没有权威的说法。但有三种观点较具代表性:

1.“人口城市化”观点。持这种观点者将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或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他们将城市化视为“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

2.“空间城市化”观点。该观点者认为城市化是指一定地域的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管理手段、服务设施、环境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要素由小到大、由粗到精、由分散到集中、由单一到复合的一种转换或重组的动态过程。我国研究城市问题的专家和学者

较多认同这一观点。

3.“乡村城市化”观点。持这种观点者强调乡村与城市的对立和差距,认为“城市化”就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的城市社会,这样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该观点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综合说”。

综上所述,这些关于城市化的定义基本上都是对城市化的内容或现象的描述,没有涉及城市化的本质含义。

城市化并非与城市相伴而生,城市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城市化时代的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是以近代工业为基础的。在这方面,我国的进程是比较缓慢的。目前,我国经济的工业比重是83%,农业比重是17%。从全国人口总量上分析,目前也只有20%多一点的人口在城市里生活。中国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有着严重的弊病。从其他工业国家的发展过程看,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一般都与城市化进程同步进行的。农民在工业化进程中不断减少,城市不断扩大。然而只有中国,在全球各个国家中是例外。工业发展了几十年,城市并没有跟上。截止1999年底,我国城市将近700个,其中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32个,人口在50---100万之间的大城市43个,人口20---50万的中等城市192个,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城市400多个,城市化水平达到30.4%。

城市是高科技、通信、交通、金融、信息和教育的主要裁体。笔者认为,城市化的本质含义应完整表述如下:城市化是基于工业革命以来的城乡区别,是以一定地域范围内城市文明形成过程为特征的。具体而言,城市化的本质含义,应该是城市文明的形成过程。

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成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

成都自古为西南重镇,是一座有3200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独具魅力的巴蜀文化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早在3200年前,成都就是古蜀国的都邑,三国时为蜀汉国都,五代十国时为前蜀、后蜀都城。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5个,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21处,历史文化保护区4处,历史文化风景区3处,各类博物馆33座、文物建筑22处,以及大量有特色的传统建筑物。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近年来,我市的地下考古新发现层出不穷,先后有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水井坊遗址、船棺遗址、金沙遗址先后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新的内涵。

成都还有十分丰富的传统特色文化,如蜀锦、蜀绣、川剧、评书、清音、川菜、小吃、茶馆等。

三、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重视保护历史文化资源

在旧城改造和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成都市始终坚持把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制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把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成都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中,成都应坚持文物保护工作的“两中心,六体系”。“两中心”即以都江堰为代表的水文化研究展示中心;以武侯祠为代表的三国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六体系”即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十二桥商周建筑遗址、商业街船棺墓葬遗址、金沙遗址、望丛祠等为代表的古蜀文化保护研究展示体系;以杜甫草堂、陆游祠、望江楼等为代表的中国诗歌文化保护研究展示体系;以前蜀永陵、后蜀和陵、明蜀王陵等为代表的帝王陵寝文化保护研究展示体系;以刘氏庄园、陈家桅杆、洛带会馆建筑群等为代表的川西民俗文化保护研究展示体系;以青城山、宝光寺、鼓楼南街清真寺等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保护研究展示体系;以辛亥秋保路运动死事纪念碑、邛崃苏维埃政府旧址、十二桥烈士墓及纪念碑等为代表的近现代革命文物教育展示体系。为了加强对成都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在对成都的建设中逐渐形成了“三片、一地、四区、五点、一带”的保护格局,分别对其实施保护,弘扬成都的历史

文化。“三片”为宽窄巷子、文殊院、大慈寺三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一地”为华西医大近代建筑群;“四区”为金沙遗址保护区、浣花溪历史风景区、十陵城市公园、水井坊历史街区;“五点一带”为船棺遗址、李吉力人故居等五处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府南河特色风光带等。

四、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作用

成都市始终坚持把历史文化传统融入现代化建设中,坚持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作用,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与体现时代特色结合起来。

成都市于1993年开始对府南河(城区段)及其沿岸进行了综合整治。拆除破旧危屋、疏浚河道、迁出污染企业,建成了安顺廊桥、合江亭音乐广场、思蜀园、活水公园及城市雕塑等。恢复和传承“两江环抱”的城市历史风貌,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地方首创奖”、“最佳范例奖”。

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五路一桥”工程,于2002年底全部竣工。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注意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特色交融,注重突出蜀文化和成都地方特色,形成了体现历史文化积淀的若干蜀文化景点、艺术景观长廊、古蜀文化苑。

2002年启动的沙河综合整治工程,着重突出城市综合功能。通过修复和建设文化景区,充分表现成都的水文化和川西传统文化艺术。预计再经过2年左右的努力,沙河将成为成都市水质优良、景观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历史人文特色突出的“生命河”,在成都又形成一条靓丽的生态与文化融汇的风景线。

成都市在旧城改造中,不仅注重改善环境质量、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而且注重保护和打造有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街区。2002年完成的春熙路、琴台路的改造,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今年完成的红星路改造,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欢迎。

篇3:曲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件与反思

在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系中, 历史文化名城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档案与载体。保护好、管理好历史文化名城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影响力的必然要求。但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许多富有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有的甚至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如何更好地保护、管理历史文化名城, 发挥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已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安徽省黟县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方面经验较为丰富。

黟县地处皖南山区西部, 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历史悠久, 风光旖旎, 是徽商和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乡村”的美誉。境内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民居、祠堂、牌坊、园林等古建筑, 西递、宏村两处古村落更作为“中国古村落的杰出代表, 徽文化和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具体体现, 中国民间建筑艺术的宝库”而于2000年11月30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开创了将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先河。现在的黟县, 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除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外, 还拥有四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西递、宏村、屏山、南屏) 和一个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 (关麓) 。

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 黟县从基本县情出发, 认真按照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 努力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依法对以古民居为主体的文化遗产实行系统性、计划性的保护管理, 不断探索, 创新实践, 探索出一套保护与管理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效方法。

二、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管理

(一) 合署办公, 体制创新

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机制是保护与管理历史文化名城的制度保障。各级管理机构以及各职能部门间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配合、相互协作, 才能充分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优化配置境内的各类资源, 为保护与管理历史文化名城服务。黟县历史文化名城管理体制可归纳为“县、镇、村、民间组织”四级保护管理网络, 具体如下:

1. 县级:

成立以县长为主任、分管副县长为副主任, 各有关乡镇政府与县建设、文物、国土、旅游等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 综合协调、指导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下设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 由文物管理局、规划局合署办公, 贯彻实施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的部署规划。

2. 镇级:

成立相关的保护机构, 包括镇政府、土地所等, 通过镇一级的动态巡查和直接管理, 进行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西递镇、宏村镇还成立了遗产管理委员会、遗产保护管理监察大队, 强化保护工作的日常监管监控。

3. 村级:

以村两委 (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自治委员会) 作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管理的一线力量, 及时解决历史文化名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民间:

设立黟县徽文化研究所、徽文化联谊会、西递村老年人协会等半官方或民间的保护协会, 为做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献计献策。

在四级保护管理网络中, 以第一级中的“合署办公”最为独特。与我国其他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的设置不同, 黟县将文物管理局与规划局同置于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之下, 使两者合二为一、合署办公, 实际上是一个机构、三块牌子。这种将文物管理与城镇规划相结合的方式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行政管理机制中实属首创。

黟县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成立于2006年4月, 文物管理局与规划局的合署办公也始于此时。黟县这一独特的管理机构的出现绝非偶然, “黟县所拥有的不只是单个的、零散的文物, 丰富的、完整的文化遗产才是它最为珍贵的财富。但面对‘文化遗产’这一新的概念以及保护文化遗产这一新的任务, 单纯地进行文物保护与管理已经远远不够, 应将文化遗产纳入整个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中, 以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化建设的双赢。”黟县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副局长倪国强这样诠释体制创新。

自实施四年来, “合署办公”这种管理制度带来了很多积极的效果, 它提高了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 杜绝了部门间沟通不畅、政令不一等状况, 使得它们可以最大限度地行使职能, 保护文化遗产;它既有利于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生态保护, 又有利于使城镇化建设彰显古黟文化特色, 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二) 科学规划, 宏观指导

保护规划是保护与管理历史文化名城的宏观指导, “它兼具全局性与专业性, 不仅需要对文物古迹或风景名胜区作出保护与规划, 更需要对历史文化遗产作出全面整体的安排, 要制定保护框架, 划定保护范围, 确定建筑物控制高度, 并提出保护措施”。只有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 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才能做到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由以下三大层次构成:

第一层次:《安徽省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此规划是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总体性规划, 于2007年在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学院的帮助下编制而成, 以“真实性、发展性、整体性、特色性”为指导思想, 旨在促成历史文化保护与城镇化建设的共赢, 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进步共举。

第二层次:专项保护规划, 主要有《西递古村落保护规划》、《宏村保护与发展规划》、《南屏古村落保护规划》、《屏山古村落规划》、《关麓古村落保护规划》等, 明确提出了具体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及整治措施。

第三层次:其他规划, 主要有2001年编制完成的西递、宏村等古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和古建筑修缮设计以及2003年编制完成的部分村落新区建设规划和古村落消防规划。

(三) 抓大放小, 多样管理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是一定地理区域内的一项系统性的活动, 其艰巨性与复杂性不可小觑:一方面, 各类文化遗产在构成与分布上呈现出不均匀的特点;另一方面, 其保护工作又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条件等息息相关, 并受到它们的制约。这就要求管理者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地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方法。

黟县的文化遗产异常丰富, 但分布却不均匀, 除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及几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外, 其他地区的文化遗产分布都较为零散, 不利于整体保护工作的开展。同时, 其欠发达的经济基础又极大地限制了全面保护的目标的实现。所以, 目前黟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体现出“抓大放小, 多样管理”的特点, 即将重点放在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 其次关注几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然后逐步将有效的保护与管理经验推行到全县其他地区。

西递、宏村是黟县文化遗产地的珍贵遗存, 也是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领先者。在法律法规的建设上, 黟县于2001年通过了《黟县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在行政管理体制上, 西递、宏村都将保护工作纳入镇级行政首长责任制, 西递还成立了文物管理所, 具体负责贯彻实施相关法律法规, 镇以下还有村两委及民间组织作为强有力的补充;在保护规划的编制上, 则在原有《西递保护规划》与《宏村保护规划》的基础上, 出台了《西递宏村保护规划》, 强调“贯彻‘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的方针, 坚持综合保护, 积极保护, 处理好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实施遗产地全面可持续发展。”

在具体保护层面, 黟县独创的几项保护方法尤为特别。

其一是古民居认领保护。这是针对古民居所采取的一种保护方法, 具体是指“国内外组织或个人按照《黟县古民居认领保护办法 (试行) 》参与黟县古民居的保护维修和开发利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以确保遗产地和国家级文保单位所有权不可触动为前提, 对于部分濒临倒塌、个人私有且无力承担维修费用的古民居, 尝试通过市场运作募集社会资金, 实行置换所有权、易主保护, 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古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其运作方式包括合作入股、租赁经营、项目招商等多种。黟县将这种保护方法概括为“产权置换, 原地保护”。以古民居认领保护为平台, 黟县出现了旷古斋、猪栏酒吧、猪栏二吧、归止园等一批新型文化客栈, 它们不仅拯救了濒危的古民居, 更提升了黟县的美誉度与知名度, 使黟县的旅游产业结构得到了升级。

其二是古民居修缮“九步工作法”。此方法为西递镇首创, 具体分九步开展古民居的修缮工作, 即:

(1) 村民提出申请, 填写古民居修缮申请表;

(2) 西递管委会会同县文物局、国投公司进行现场勘查;

(3) 宏翔古建维修中心制定维修方案、工程预算;

(4) 公示申请修缮户;

(5) 县文物局审批;

(6) 村民按比例缴纳维修配套资金或维修保证金;

(7) 西递古建公司根据审批方案施工;

(8) 西递管委会会同县文物局、国投公司验收维修工程;

(9) 宏翔古建维修中心与国投公司决算或退还保证金。

“九步工作法”中, 维修资金的筹措采取“三三制”原则, 镇政府、村委会和户主各承担三分之一。这种文物修缮工作程序从延续文物的完整性与真实性的最高目标出发, 兼顾了政府、企业、居民等参与主体, 贯穿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以其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大力肯定, 为我国其他地区所效仿。

(四) 文化旅游, 相得益彰

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离不开对已有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这不仅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也是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 黟县坚持“保护第一, 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 引入市场运作机制,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 并以此反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1. 旅游开发, 规划先行。

旅游开发工作坚持以重点古村落保护和发展规划、《黟县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黟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及一批景区景点开发规划为指导, 以避免对文化资源的盲目利用与破坏。1998年, 黟县政府成立了由城建、文物、土地、旅游等部门组成的保护规划领导小组, 专门负责规划的管理和实施;2006年又成立遗产管理办公室, 使文物管理局、规划局合署办公, 建立了旅游开发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涉旅工程建设项目的会审、评审制度。旅游事业被纳入整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中。

2. 研发文化产品, 丰富商品市场。

大力研发、生产体现徽文化以及古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 在实现旅游创收的同时, 促进黟县区域文化的发扬与传播。目前, “黟县已有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家, 个体私营旅游商品作坊达150多家, 旅游商品经营店铺、摊点达700多家, 年营业额近5000万元, 形成了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旅游食品四大类、1000多个品种的旅游商品生产体系。”其中包括腊八豆腐、宏潭豆腐乳、黄山毛峰、五溪香芽、西递翠眉、文房四宝、徽州三雕等多种地方特色食品和传统手工艺制品。

3. 创新开发形式, 升级产业结构。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 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不断增强, 这就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传统的观光旅游仍是主流, 但体验旅游、生态旅游、康体旅游等新型旅游形式的出现与发展却有着不可抗拒之势。黟县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 提出了“以世界遗产为龙头, 以徽文化为核心, 以乡村为依托, 坚持面向市场, 不断深化旅游资源开发, 不断推进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旅游发展方针。它在发展传统古村落观光旅游的同时, 大力开发多样化的旅游形式, 包括猪栏酒吧、旷古斋等新型文化体验旅游, 龙池湾农耕文化园、竹海人家等农家乐旅游, 香溪谷大酒店、桃源人家度假村、奇墅湖国际旅游度假村等乡村酒店度假旅游, 五里、深冲农业生态旅游以及以山地车为代表的体育旅游和露营旅游、徒步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 形成了复合型的旅游发展格局。

4. 文化主打营销, 开拓旅游市场。

市场营销是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步骤, 高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是旅游业不断前进的助推器。黟县的旅游业深植于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中, 其市场营销策略也体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色。一方面, 积极运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 大力宣传黟县的旅游产品与文化特色;另一方面, 积极开展中国黟县国际摄影节、五里桃花节、深冲开茶节等重大节庆活动, 凸显旅游的文化内涵;同时, 还积极配合国内外的媒体和旅行商在黟县进行专访、采风、洽谈合作, 向他们展现徽文化的巨大魅力。在这一系列市场营销策略的作用下, 黟县“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画里乡村”“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五十个地方之一”的美誉响彻全球各地。

(五) 引导有方, 参与有力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目的在于对境内的文化遗产实现完整性与真实性的保护, 意义深远。它不仅仅是政府的独角戏, 而是关系到千家万户, 需要居民积极参与、社会大力支持的大舞台。黟县发掘民间保护力量的举措可以概括为以下两大方面:

1. 引导居民参与, 增强保护意识。

多方面反哺居民生活, “返利于民”, 从根本上激发民众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开展“五好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评比等活动, 引导居民参与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文物保护管理部门要与古民居使用人或所有人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 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西递、宏村分别制订了村规民约, 并编制遗产保护知识手册分发给村民。宏村每年“七一”期间, 都结合纪念活动, 让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弘扬正气, 主动投身宏村保护的第一线。

2002年6月18日, 西递村全体村民在村老年人协会的倡议下, 男女老少自发组织起来, 在村前的牌坊下集会, 以“宣誓和签名”的方式, 向社会承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并集体联名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发送一封电子邮件, 表达了自觉保护古村落、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美好愿望。安南秘书长委托工作人员代表他给西递村民回信, 对村民们的做法表示感谢与赞赏。6月18日随即被定为西递村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日。这显然是民间力量参与黟县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效果。

2. 加大宣传力度, 争取社会支持。

通过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皖南古村落保护条例》、《西递、宏村古村落保护管理办法》等宣传手册, 对相关保护法律法规进行宣传, 增强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通过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魅力名镇、4A景区等各类荣誉称号, 并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 采取开设专栏、召开专题讲座等多种宣传方式, 提高黟县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举办国际山地车节、中国黟县摄影节、中国乡村旅游节、中国遗产日展览、激情文化广场、“遗产杯”系列赛等活动, 广泛宣传, 争取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六) 沟通交流, 借鉴创新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要求各个国家、地区实现各个领域内的信息对接, 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亦是如此, 必须与不同领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加强沟通交流。黟县的地理条件是闭塞的, 黟县人的思想观念却是开放的。他们不甘落后, 抓住各种机会参与到时代潮流中来, 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1. 携手学界, 以文化促发展。

首先, 参与学术交流,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黟县每年都组织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业务骨干参加国家和省文物局举办的各种形式的保护管理培训班、短训班、研讨会等, 并与其他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进行技术交流。在编制具体保护项目时, 又主动与相关高校研究机构或规划设计单位进行学习、交流、咨询等活动。其目的都在于不断提高管理者的专业技术水平与能力, 努力打造一支本地化的专业管理队伍。其次, 配合学界研究, 发掘本土文化资源。古黟文化底蕴深厚, 为之着迷的专家学者络绎不绝、纷至沓来。对此, 黟县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提供各种条件配合他们的工作。据了解, 黟县每年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学生, 这不仅有利于古黟文化的发掘与传播, 也有利于学术研究的深入与研究人才的成长。

2. 中外交流, 携同仁共进步。

首先, 参与中外交流, 借鉴成功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 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 (名村) 保护模式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保护方法等;通过参加北京、香港、欧美等地区和国家的大型旅游促销活动以及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中东部旅游交易会等旅游交易会, 交流学习旅游业先进的发展管理经验。其次, 加强中外合作, 促进共同进步。黟县一直与法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保持着合作关系, 其中合作最为频繁的是法国, 两地达成多项协议, 全面推进其乡村旅游大景区的规划与建设, 包括中法徽州乡村旅游 (黟县) 示范区合作项目、中法自行车旅游项目等;同时, 西递村还与韩国河回村结成“友好合作交流村”。作为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地, 黟县也参与举办了多项国际活动, 包括国际摄影节、国际山地车节等。截止2010年4月24日, 黟县已成功承办五届中国黄山国际山地车节, 黟县山地车运动员余旭东还作为中国唯一特邀选手被邀请参加“2008巴黎—北京自行车梦想之旅”迎奥运活动。

三、问题与对策

黟县用于保护与管理历史文化名城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它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创新。具体如下:

1.合署办公制度有待健全。首先, 它异于上级及同级的机构设置, 导致了相互间信息对接不畅的状况;其次, 机构合二为一, 工作量增加, 落实难度加大, 工作人员却没有相应增加, 人力相对不足;再次, 它只负责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与物质文化遗产相互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仍由文化局执行。

2.保护规划体系有待完备。首先, 一般性遗产地的专项保护规划、保护措施及其他方面的规划都较为缺乏, 使得保护规划的覆盖面较窄;其次, 规划的制定与落实尚有差距, 在实际操作中, 如何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落到实处, 尚待相关部门通力合作, 确保规划的严肃性与延续性。

3.居民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首先, 居民受益程度不一, 特别是非景区居民“无利可图”, 不利于保护意识的提高;其次, 居民与管理层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的平台, 影响到相关政策的贯彻实施;再次, 居民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仍有待增加。总之, 居民参与还未完全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对于上述问题, 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重视完善合署办公制度。文物管理局与规划局合署办公是黟县创造的一种独特的管理制度, 它的积极性不言而喻, 黟县县委、县政府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为“合署办公”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 应在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与文化局间建立沟通合作平台, 使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处于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状态, 服务于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培养引进专业人才。一方面, 要建立健全培训班制度, 培养专业人才, 在积极参与国家和省文物局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的同时, 建立自己的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可以借鉴企业的上岗培训制度, 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也可以与高校或相关研究机构达成人才培养协议, 后者负责为黟县培训专业人员, 黟县则对其提供科研及实习机会。另一方面, 要健全人才引进制度, 与高校建立紧密联系, 以相对优越的条件吸引各类人才。

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第一, 加大力度宣传教育, 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知识, 强化居民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体意识;第二, 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桥梁作用, 鼓励支持民间组织的组建与合理活动;第三, 建立居民与决策层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 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政策进行公示, 广泛征询意见, 为决策提供参考;第四, 建立奖惩制度, 奖励有突出贡献者, 打击不法行为。

四、结语

在《当代城市规划著作大系——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中, 作者赵勇运用其构建的历史文化名镇 (名村) 保护评价体系对中国22个名镇 (名村) 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得出结论:“西递、宏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 (名村) 中目前保护状况最好的村镇。”应该说,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黟县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管理方法的功劳。黟县作为皖南山区的一个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的县域, 能打破多种限制, 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是值得我们深深体味与思考的。

篇4:纵论北京历史名城保护与发展

演讲地点:国家图书馆

演讲时间:2010年04月14日

北京要终结“同心圆”模式,形成多中心的城市新格局。

北京城是干百年来由中华民族的心血所凝聚的瑰宝,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保护好旧城及其遗产,具有伟大的政治文化意义,也体现了世界的期望。北京,还是国际、国内、本市多种多样活动的中心,上千万人民生活于此,是充满活力的大城市。因此,城市本身具有“保护”与“发展”的双重任务。因此,北京城市规划发展必须用最高的标;隹,体现先进的科学、先进的文化。

北京是世界上仅有的将城市规划学、城市设计学、风景园林学与建筑学融成一个体系,凝聚在个城市中的杰作。

北京历史名城价值的再认识

(一)北京城的历史价值

从中国城市发展史来看,北京可以称之为“中国古代都城的最后结晶”。秦、汉大统政体初建,秦咸阳、汉长安还不能在都城建设上有太完善的规划。东汉洛阳开始有轴线的布局,至曹魏邺城,宫殿与居民区全然分开,宫前建有宫门,主殿面对长街,在宫前长街两侧集中布置衙署等。后世历代都城既有继承,又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发展,唐宋变革,文化繁荣,商业发达,都市生活丰富,延至元明清,都城形制更趋成熟。从世界城市发展史来看,北京是少数最大的城市之一。有学者统计,从1450年到1800年间,除东罗马的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在1650年到1700年间一度领先外,北京一直是“世界大城市之最”,直至1800年才为伦敦的崛起所取代。因此,有西方学者称“北京是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一个卓越的纪念物”,对这个评价北京是当之无愧的。

(二)北京城作为设计典范的价值

从建筑学的意义看,北京是世界上仅有的将城市规划学、城市设计学、风景园林学与建筑学融成一个体系,凝聚在一个城市中的杰作。世界上只有局部的例子,但从没有像北京这样全面而完整。现代中国,其他古都均消失了,仅仅留下了一些痕迹,而在地面遗存中,北京是惟一最集中、最完整的范例。历史上北京旧城也有过破坏与变化,主要是改朝换代时人为的,但之后都得到了修建并恢复其完整性。

过去100年,在激烈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中,中国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是史无前例的。近半个世纪来,除了少数学者对北京的历史发展研究做出独特的贡献外,我们对北京城市规划光辉历史价值的研究和贡献显然太少了。宣传、保护力度太不够了,这是我们建筑学人引以为不安的,甚至是痛心的。-

都城作为首善之区,在建设思想、规划设计科学与艺术上首先应坚持最高标准,立于世界都城之林。今天尤其不能丧失对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价值的基本认识,我们眼见北京城在这个大发展的洪流中日受影响,仍然需要坚定不移地相信它的文化魅力,在今后发展中精心地继承和发展它的精华。

解放初期,“梁陈方案”在当时的情况下未被采纳。现在旧事重提,目的重在进一步明确过去被忽略了的、未被理解的基本原则。

对“梁陈方案”的再评价

讨论建国初期规划,不能回避“梁陈方案”问题。我无意为其翻案,但是它内在的核心原则,今日仍有阐述的必要。因为“梁陈方案”所遵循的本是历史名城规划的普遍原则,其价值在于符合“保护历史城市另辟新区扩建”这样一个规划建设的基本方式。建设新区对于城市发展来说既省钱,又具有相对较大的自由度,可以避免陷入原有城市的复杂矛盾之中。这几乎成为中外历史上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规律。

从中国城市建设的历史看,传统城市的发展有放弃原有城址另觅新址的,如唐长安城放弃汉长安旧址:有呈同心圆式向四周扩张的,如后周汴梁及宋东京(开封):也有更多的城市采用在原地的 侧另辟新区扩建的,如明南京建都之初在原有城市基础上向东发展另辟皇城区;元世祖忽必烈在当时东北郊另经营新城,即元大都。这种新区偏向旧城一侧发展的形式,其优点在于对原有城区无须做太多变动,而新区的发展可以根据现实的需要,布局较主动。

从世界城市建设的历史看,国外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例如:巴黎在保护旧城区的同时,一方面加强周边新城的规划建设,并从20世纪70年代起将城市主轴线继续向西延伸,规划建设了德方斯商务金融区。另外,罗马从20世纪40年代起规划建设了新城,伦敦从80年代起规划建设的道克兰滨水码头区等,都对原有旧城区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于北京来说,从建国开始,是采纳“梁陈方案”另建新区,还是“以旧城为中心发展”是北京城市建设的两种方式、两种途径。

对于北京这个文化古都,从建国开始至今都存在着“保护与发展”这一基本矛盾,并且矛盾越来越尖锐。如果这两者基本上不在同一空间上发展,矛盾就会简单许多。

对此,包括对“梁陈方案”,从来未作认真的总结,而是回避矛盾,避免触及,甚至相当一个时期以来成了学术上的禁区。

需对过去的实践作科学的反思

建国60多年来旧城基本的矛盾就是企图在同一空间上既要保护旧城,又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对现代化从来理解不一,对旧城就更莫衷一是):既承认它是伟大的遗产需要保护,又强调要改造,还期望“现代化与历史名城交相辉映”等等。理论上似很辩证,几十年来的实践结果却矛盾重重。对此,包括对“梁陈方案”,从来未作认真的总结,而是回避矛盾,避免触及,甚至相当个时期以来成了学术上的禁区。这在过去“左”的路线下并不难理解,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太大了。

城市规划是经验的科学,是基于实践,理性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联系历史,认识现实,预测未来的科学。如果对过去的实践不作科学的反思,则是非不明,也就难以正确发展——这正是我们的城市规划学术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当然这种情况本是全国的现象,由于首都的特殊性,涉及历史人物的特殊性,过去难以正面触及,但现在应该实事求是地加以总结了,而且已不难总结了。

回顾历史,在过去60多年,北京旧城遭受过三次大拆改

第一次拆改是建国初期的20世纪50年代,延续至60年代彻底拆除北京城墙。

在否定“梁陈方案”、北京总体规划确立“以旧城为中心发展”新首都后,在一些当时的公房、王府和保存最好的四合院安插各级行政办公机构。随着各种机构发展增大,不得不接二连三地再拆除旧建筑,并择地添建。现在有的地方面目全非,甚至已遗迹无存。但在当时,矛盾并不显得特别尖锐,因为这些房子多隐藏在城市街坊内部,一些拆改限于当时财力水平,规模与尺度较小,早期拨地也比较谨慎,主要矛盾是一些最重要的历史文物建筑和最显眼的公共建筑的变动。随着每一次的大改动,必然有一番争论。

第二次拆改是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

城市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建设量大增,建筑高度失控,旧城中出现东方广场、金融街等巨型建筑综合区。问题逐步显得严重,且日趋严重。

法国巴黎有个发人深省的例子。在旧城蒙帕纳斯火车站附近盖了一幢高层建筑后,受到了各界指责,当局也认为此举失败了,决定不再盖了,因此,巴黎旧城内就留下了几乎是惟一的这幢高层建筑。

正由于我们没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陷入盲目性,错误总屡犯不止,“学费”屡交不止,这就是问题所在。

第三次拆改是2000年-20003年的危旧房改造。

明确摒弃“摊大饼”式的模式,从“中心大团”跳出来,寻找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结构形式。这是对原有的城市结构的突破。

北京城市空间发展——“走出同心圆”

(一)力解北京城市发展的困境——“摊大饼”与“聚焦”

在首规委邀约下,2002年清华大学在过去研究基础上进行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研究,对北京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中心聚焦”和“摊大饼”发展模式进行了进步的研究和分析。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地聚集了许多功能。这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在中心城区聚集的功能太多,而且多聚焦于历史文化精华地区,同一空间中安插多种多样的功能,导致历史风貌不断丧失,交通压力与日俱增;规划绿地不断被侵占:环境压力日趋严峻。20世纪50年代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环形加放射”的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在建国初期城市规模不太大的情况下,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20世纪80年代北京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以后,已不再适合。

(二)走向“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新模式

两年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及有关职能机关的努力下,在中规院、北京市规划院和清华大学的共同参与下,空间战略研究及总体规划修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概括说来,即明确摒弃“摊大饼”式的模式,从“中心大团”跳出来,寻找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结构形式,即在中心城区继承发展城市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十字轴,在其外围构建“西部生态带”、“东部发展带”,并在市区范围内建设不同的功能区,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相结合、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的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两轴两带多中心”结构形式的获得,是对城市形态上的一次突破。

现在可以说找到“走出同心圆”的路子,对困扰北京发展问题的解决有了转机,旧城的疏解有了可能,但还不能说旧城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在这大好时机,我们应转换思维模式,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体保护,有机更新”,通盘解决北京旧城保护的难题。如何保护、整治“圆心”?

(一)旧城的现实困境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环境局部虽有所改善,但多年来导致的整体环境持续恶化,并巳趋于严峻的地步。这是不争的事实。

北京旧城已有一半以上的建筑空间被完全重建;北京旧城的历史性建筑损毁过半;北京旧城胡同数量急剧减少,目前只剩下400多条;北京的建筑文化特色之一——旧城传统的空间轮廓线正日复一日地遭到大批涌现的新建筑摧毁,已出现多座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从1990至2003年,旧城过度开发,商业过度密集和交通日益拥堵;北京旧城的道路被一再拓宽,传统街巷整体格局被改变,城市肌理被破坏,大量历史性建筑与古树名木在道路拓宽过程中被清除。

这些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二)直面矛盾,化解困境

面对现实的困难需要找出解决之道。北京旧城保护的矛盾聚焦在体制和利益方面。

1北京旧城的管理体制分散,难以促成统一的旧城保护控制与协调发展。各单位、各部门基于局部利益谋求发展,一再想方设法增加旧城的城市功能和建设量,随之而来的是人口、交通和环境负荷的增加。如此恶性循环不已。

2法律保障无力。在北京旧城保护中,有法不依和无法可依的情况都很严重。常常是拆毁旧城历史性街区的一方得到法律的有力支持,而主张保护的一方却因得不到应有的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而败下阵来。

3利益集团作祟。北京旧城的保护与发展因缺乏资金,现已走入一个利用大规模房地产开发筹措资金的误区,其结果是与虎谋皮,事与愿违。

幸而我们看到形势在改变。北京历史文化保护问题得到胡锦涛、温家宝同志批示,充分反映了领导同志的重视。北京旧城保护应该视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科学与人文复兴的一面旗帜!《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业已获国务院充分肯定!

在这大好时机,我们应转换思维模式,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体保护,有机更新”,通盘解决北京旧城保护的难题。

伟大的历史转折,此其时矣!

危旧房改造与古都风貌保护必须“双赢”、“兼顾”,这是比较好的提法,具体情况当然看具体条件而定,总之,任何一方都不能偏废。

旧城保护规划的原则

对于历史名城规划工作者来说,应该认识到不能仅就保护论保护,要贴近人民,要深入生活,寻找出路,提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1987年菊儿胡同危房改建开始时就是清华大学的几位研究生走街串巷,与居民交谈,从试图“建立住房合作社”起,激起居民的热情,继之发现一个已呈破旧的“家庙”大杂院“41号院”,建议加以改造,基于创造性的探索,最后得到区、市及有关部门领导的支持,得以较快实施,并以良好的规划设计质量不断得到国际、国内的好评与奖励。

有媒体曾报道,市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加强危旧房改造与古都风貌保护工作》的议案,指出“危旧房改造与古都风貌保护必须双赢”、“兼顾”,这是比较好的提法。具体情况当然看具体条件而定,总之,任何一方都不能偏废。这也是在本次总体规划修编中拟加以进步明确之处。

旧城保护有着这么四个原则:

第一,积极保护的原则——根据前述,可知旧城面临的种种问题非常复杂,盘根错节,非常棘手。但在这方面不能丧失信心、畏难或退缩。

第二,整体保护的原则——原有北京城的规划艺术价值就在于它的整体性,它既严谨对称,又有城市及河湖水系山峦林木穿插其中,与各个建筑物相辅相成,形成宏壮美丽的整体环境。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实行审慎的整体协调。

第三,循序渐进、有机更新的原则——要承认旧城是有机体,需要不断地新陈代谢有机更新,但这种改进尺度不能太大,需要量力而行,做小规模改建,而不是“加速进行”一蹴而就。

瑞典前驻华大使曾在一篇文章中,表达了他对北京旧城保护的看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在城建方面犯过大错。我的故乡瑞典首都斯德哥尔庠就是这样。把成片17、18世纪的老房子纷纷拆除,盖上高高的写字楼、购物中心,建设停车场、宽街新路。现在90%的斯德哥尔摩人认为这样干是大错特错,原来是老房子的地方现在都冷冷清清,了无生气。

多亏当时还有一些热血之土,大声疾呼,大力抗议,结果城中一块历史较为悠久的地区幸免“现代化”,被保存了下来。这个地区就是现在的老城。

今天如果去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老城,就可看到它是最有品位、人气最旺盛、最有画意的地方。即使从附近的岛屿远远望去,它在一群现代化的建筑群中间就像一组仍然有青春魅力的花簇。

第四,以人为本的原则——妥善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居住问题。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通过有机更新的方式逐步改造危房和市政基础设施,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生活质量。

要把旧城看作“有生命的整体”,即使是要精心保留的文物建筑,也不能当作“木乃伊”,而要尽可能地实现旧建筑再利用。

旧城保护的规划对策及设计

(一)旧城保护的规划对策要注意三点:

1整合过去旧城保护的规划设想。需要整合的方面包括:皇城保护规划,中轴线保护规划,三十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其他“敏感”地区的规划等。

2旧城整体保护策略。下列问题仍需重申: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一四合院”邻里居住,对历史上历代的典型街坊与四合院遗存应专立保护区。对街坊整治,不只是改建合院建筑,宜延伸至“胡同——四合院”体系与形态。

3制定适应旧城历史文化保护的交通政策。制定适合旧城历史文化保护的交通政策,严格控制旧城内机动车数量,完善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和步行游览系统。对旧城保护的一些重大问题(如中央行政区规划问题,地下交通、有轨交通、交通枢纽与节点的定位与改造等)进行综合研究。

(二)旧城保护要有更明确的不易被误解的原则:

首先要把旧城看作“有生命的整体”,即使是要精心保留的文物建筑,也不能当作“木乃伊”,而要尽可能地派上适当的用途,即所谓旧建筑再利用。整个旧城更不能成为“博物馆城”。

其次是城市设计原则。的确,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梁思成有关民族形式的看法,有它偏颇的一面,但后来论者以为一谈及传统,就是要大屋顶,就是封建,于是就要反封建……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我们需要认识到北京是“有规划的整体”,这整体的美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整个体系的秩序”,而它的“秩序之美”是建立在“建筑、城市规划、园林学……”等综合的基础上,“具有传统活力的,最特殊的艺术杰作”。正因为如此,在旧城内就需要将多种保护规划的方案在“整合”与“创造”的基础上,形成所谓“城市设计总体方案”。

第三个问题要解决“保护区”范围以外怎么办的问题。

——在保护区四周应设立缓冲区(如故宫、天坛等)。缓冲区大小,应视环境条件而定。

——在缓冲区中,有些重要建筑的四周也应设立缓冲区,如白塔寺这类建筑,还需要在塔的四周有更大的空间以展示白塔的造型美,显现其特色。缓冲区更宜扩大范围。

旧城一定要保住,不能因畏难而退缩。建成区内不宜再进行重点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东部发展带”,实现城市建设重点的战略转移。

珍惜这最后一次机会

城建体制改革虽万般困难,但是旧城一定要保住,不能因畏难而退缩。我们要加紧工作,珍惜这最后一次机会。北京旧城仍然处于十字路口。

旧城保护的问题还需与中心城、新城建设统筹解决。

城市是 个有生命的整体,北京城仍在茁壮成长,生机盎然。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更是带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将北京的发展引入了“科学与人文”的正确渠道。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将北京的旧城比作心脏,由于不堪重负,它显得肥大,血脉由于交通的堵塞而痉挛,必须“辨证论治”。旧城要减负、疏解,要转变功能……已不能再就旧城论旧城了,旧城的问题需与中心城、新城建设统筹解决。

(一)整治、完善“市区建成区”

北京建成区是半个世纪以来“摊大饼”式快速扩展形成的,由于城市发展仓促,受当时建设条件、规划设计水平所限,城市空间环境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内在的整体性与特色。因此,需要有选择地、分步骤地、审慎地进行“重构”,逐步对环境做必要的整治和完善。

在旧城外有条件地区适当改建,提高密度,节约出更多的发展空间与绿化空间。

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建筑质量,增设交通枢纽,理顺步行路线,开辟绿色走廊,改善生活环境,在重点地区,营造优美而富有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满足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的需求。

利用并改造旧建筑(例如对酒仙桥地区旧厂房,改造成为美术中心、公共服务设施等),既节约资源,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环境。

(二)积极发展新城,实现城市结构的战略转移

建成区内不宜再进行重点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东部发展带”,实现城市建设重点的战略转移。

1将旧城内一些行政办公机构适当迁出,相对集中建设,既可达到高效和安全,又可为旧城“减负”。即使在“大本营”仍然在原地的情况下,基层职能部门与附属部门也可以逐渐疏散出去。

2旧城功能调整与新城建设规划配套进行,旧城内的一些服务设施如甲级医院、示范性高中等,在旧城内不宜再发展,而应进行一定疏解,形成新城的中心设施以推动新城的发展。

篇5:曲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件与反思

我国历史文化保护条例出台时间相较英美、日本等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较好的国家要晚一些, 但在制度建设与完善方面并没有相差很远。在我国保护意识抬头的上世纪八十年代, 建设与发展速度还相对较慢, 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也并没有大规模推开, 随着社会发展, 近年来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今, 我们更多地从历史性城市景观最新的发展理念来看我们名城特别是历史城区整体保护问题。我国古都较多, 像北京这种规模巨大的历史文化名城要进行整个城市的保护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历史街区的保护则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超大历史城区的保护问题。但目前我国的历史街区保护存在的问题较多, 比如过度的商业开发、拆旧建新等。相较国外历史建筑保护, 现在我们还在做前期研究, 保护的速度不及破坏的速度快、范围广。

国务院下发的几个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文件中, 包括了部分技术层面的内容, 从城市性质到城市最重要的发展, 审批和资金等相关规定都涵盖在内。后续下发的文件也在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但是国务院的相关文件只是规范性的文件, 短期可以有效解决一些方向、意识上的问题, 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 却仍需要更有针对性、更有实际操作指导意义的规章制度进行补充。

北京市在进行名城保护工作的过程中, 最困难的问题在于其保护区面积过大, 几乎覆盖整个北京城;而最大问题就是在保护区内大肆拆旧改造、修建高档商业区, 导致城市整体风貌被破坏。北京市正在对城市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这项工作对北京市的名城保护有促进作用。但我们现在的做法却是拆除周边区域内的四合院, 只突出地标性的建筑, 这不仅与我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背道而驰, 而且还破坏了历史街区最基本的历史肌理, 导致城市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消失。对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发展从认识上不应是对立的矛盾。

上一篇:难忘的一堂课初中800字作文下一篇:小狐狸钓鱼想象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