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管理工作总结

2024-06-03

户籍管理工作总结(共10篇)

篇1:户籍管理工作总结

今年,杭后陕坝镇南城区派出所多措并举,进一步深化户籍服务举措,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把户籍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一是宣传入民心。通过入户走访、媒体报道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户籍政策,让群众了解户籍业务知识,同时进行走访调查,征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发放宣传材料,让群众了解、理解户籍工作。二是服务送上门。民警结合入户走访积极开展送证上门、户籍咨询等为民服务活动,为群众解答户籍问题。三是业务及时访。走访过程中,对办理户籍业务的群众进行详细询问登记,回所后逐一进行核对,查缺补漏,并录入电脑做好统计。

篇2:户籍管理工作总结

10月27日10时许,监利县公安局容城派出所户籍室发生这样一幕:民警在办理身份证补办业务时通过查询比对发现,吴某与江西某村民吴某人像信息相同,疑似重户人员信息。

民警遂向吴某讲清户籍政策管理规定及重户信息的危害。在户籍民警耐心教育引导下,当日中午,吴某带注销证明到容城派出所将其江西重户信息注销,并办理身份证补办业务。

据悉,10月中旬以来,监利县局采取多项措施加快推进户口清理整顿工作,确保每个公民切身利益的户口清理整顿工作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各派出所复核收养户口、遗漏补录人口、外地迁入户口、出生日期、民族等人口主项信息的卷宗材料1000余份,及时纠正非农迁入农业户口性质错误、身份证编码错误、户口地址错误、材料不齐全、审批不符合规定、卷宗材料与数据不一致等多种户口现象400余份,坚决杜绝重户口、假户口问题,维护户口登记管理的严肃性。

篇3:浅谈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户口是获取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的凭证。“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差别, 也成了一种身份的体现。如今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城乡差距缩短, 户口的作用也逐渐发生着改变。高校学生, 做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按公安部对户口类别的划分, 高校学生户口属于城镇集体户口的一部分, 与学校的招生、教学等各个方面紧密相联。 (2) 对其户籍的管理是我国户籍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由高校协助所在辖区的公安机关进行管理。

一、高校学生户口迁移与管理流程

按政策规定, 高校学生可将户籍迁入被录取学校所在地, 同时, 其原有的农业户口将转为非农业户口。

1.户口迁入:学生凭高校“录取通知书”到生源地派出所办理迁出手续, 即“户口迁移证”;2.户口接收:学生办理入学手续时, 按程序要求, 将“户口迁移证”交至学校户籍管理部门 (我校为保卫处) 核验, 接收;3.整理分类:学校收取户口后, 将户口按“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分为两大类, 再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整理, 并登记、造册;4.办理落户:高校户籍管理人员, 向辖区公安机关提供学生信息证明材料, 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持学生“户口迁移证”到辖区派出所办理落户;5.户籍保管:完成落户手续后, 学生在校期间的户口都将由高校统一管理, 在使用、借阅等方面, 需按相关制度和规定, 办理手续;6.户口迁出:学生办理毕业、退学、转学等手续时, 需持有效证明材料, 经学校与公安机关审核, 按要求办理“户口迁移证”将户口迁入目的地。

高校学生户口, 从学生入学到毕业, 都是繁杂的工作, 因此, 加强学生户籍档案管理, 显得非常重要。

二、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的管理

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 是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户籍作为人口信息的记录, 反映了其从出生到升学以来的众多生活轨迹。学生户籍档案与学籍、组织关系等, 共同形成学生档案资料, 认真做好高校学生户籍管理工作, 是高校和公安机关共同的任务。

(一) 收取“户口迁移证”

包括1.核查内容。户口迁移证、身份证、入学通知书, 三证内容统一, 无差错, 无涂改, 书写规范, 格式无误;2.添加注释。在“户口迁移证”背面注明学生专业、学号。完成新生户籍的初步分类、整理工作。

(二) 录入信息

完成“户口迁移证”收取工作后, 将学生“户口迁移证”按其所在专业、班级、学号排序, 再区分“农业”和“非农业”户口, 将学生户籍信息录入电脑, 完成建档的初步工作。信息录入工作, 是整个户籍管理工作中最费时、费力的工作之一。要求做到精确, 避免错误发生。我校针对此项工作, 不但在人员调配中予以支持, 还在技术上不断改进, 先后编制了“户籍管理程序”, 更新了“户籍管理应用软件”, 使户籍信息录入工作效率得以提升, 精确度得到提高。

(三) 户籍建档

完成落户手续后, 依照前项所录入户口信息, 核对、排列。以专业为单位, 按学号排序, 区分落户前是“农业”、“非农业”户口, 分别建立封面、目录, 按档案规格装订成活页册, 形成卷宗, 统一保管。至此, 完成本年度新生户籍建档工作。

(四) 户籍保管

我校学生户籍档案设专门档案室、专用档案柜存放, 设专人管理。按学生入学年度划分区域, 定期检查、整理卷宗。做好通风、避光、防潮、防虫、防火、防盗等工作, 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存放。

(五) 借阅使用

户籍档案涉及个人信息及隐私, 我校在户口的借阅和使用中都有严格规定。原则上无特殊要求、非本人不得借用。本人借用时必须出示身份证等能有效证明材料, 办理相关手续, 方可借出。如委托他人办理, 需出示院、系证明及办理人身份证明。所有户籍的借出及使用情况, 都通过计算机录入电脑。

(六) 户口迁出

毕业生户口迁移工作, 是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中最后一个环节。时间紧、任务重, 是每个高校户籍管理人员的共同感受。此项工作需会同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 将学生就业信息, 派遣地址等, 在第一时间做好整理工作, 协同派出所办理迁移手续, 统一将本年度毕业生户籍迁出。最后, 将“户口迁移证”发放到毕业生个人手中。完成本届学生户籍档案在校的管理工作。

(七) 其它问题

1.中途转学人员, 可按规定将户口迁至转入学校;2.退学人员, 按我国现行户籍管理规定, 户口可迁回原籍。同时, 其原户籍如果是“农业户口”落户时应为“非农业户口”;3.毕业生未及时落实单位, 暂无户口接收地的情况, 可征求学生意见, 选择迁回原籍, 或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对不能及时联系到的学生, 可做暂留处理, 并与学校学籍管理部门配合, 及时做好协调工作。

三、高校学生户籍管理改革的思考

自2003年公安部宣布七项便民管理措施以后, 大学生户口迁移采取自愿原则, 给高校学生带来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校学生户口迁移数量。但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 仍然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作。

首先是时间性与周期性强。体现在新生入学与毕业生离校两个阶段, 都需在短时间内加班加点完成;其次是办理程序复杂, 手续繁琐, 需经多个单位审批, 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物力;再者由于受就业形势影响, 没有落实就业单位, 出现“口袋户口”和“滞留户口”现象等等 (3) , 诸多问题的出现都给高校户籍管理工作留下困难, 给户籍管理带来被动局面。

解决和改变这种局面, 是每个高校户籍档案管理者共同思考的问题。首先, 要加大高校户籍改革力度, 简化办理程续, 减少人力、财力的浪费;其次, 加强政策宣传工作, 让更多的学生认知、理解户口迁移政策, 酌情考虑, 决定自己户口迁移与否;第三, 加强技术改进, 强化公安网络建设, 积极开发公安户籍管理数字化平台, 利用互联网, 实现户口迁移手续办理工作, 减少户籍迁移过程中的过多中间环节;实现户籍信息网络对接, 公安户籍可利用高校提供数据, 经核实后办理学生户籍迁移, 减少重复工作;第四, 积极推进人力资源部门工作改革, 给予毕业生更多的就业、档案归属指导, 从而减少、避免“口袋户口”、“滞留户口”的存在。

注释

1王松云.论高校户籍档案管理的现状与改革[J].宿州学院学报, 2011.6.

2邱河.浅谈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之改革[J].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9.9.

篇4:户籍管理工作总结

关键词:高校学生;户籍管理;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29-01

一、高校学生户籍管理的现状

1.新生户口迁入情况。

各高校在新生入学时,都会依据学生自愿原则,为学生办理户籍迁移和本人身份证户籍迁入手续。而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高校对毕业生的分配制度已经取消,随之而来的便是对高校学生户籍管理制度的挑战,户籍随迁制的必然性被削弱,户籍政策也将趋于宽松。随着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国家提出了有利于农民户口的三农政策,所以很多学生都会选择不进行户籍迁移,“农转非”的趋势日益淡化。

2.毕业生户口离校迁出情况。对于毕业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原则上户籍须迁回原籍,但一部分不愿将户籍迁回原籍的学生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形成了“人户分离”的情况,其户口变成了遗留问题,学校的户籍管理工作陷于被动,同时也影响了辖区派出所户籍管理部门的有效管理。

二、高校学生户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新生入学时户籍迁移工作量大。

每年高校新生报到后,都会有大量的户籍迁入信息需要进行登记,这样就产生了巨大的工作量,我们需要将户口底册、户口迁移证、个人信息以学院为单位整理,并将整理后的资料带到公安部门办理迁移。由于此类工作的工作量巨大,需要工作人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录入、汇总、核对,所以户籍迁移工作是极其繁琐复杂的。

2.毕业生户籍滞留在校或成“口袋户口”造成管理方面的缺失。

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部分毕业生未找到就业单位,户口就长期滞留在校,使得学院保卫部门无法查找到这些学生,也有些学生不愿将户口迁回原籍,便将“户口迁移证”放在自己的“口袋”里,这就是所谓的“口袋户口”。由于“口袋户口”的学生,没有按时办理户籍入户手续,不仅给毕业生本人带来不便,也给学校户籍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3.学生对户籍意识比较模糊。

随着对大学生户籍制度的改革,公安部门执行的一系列方便快捷的政策措施,使得部分学生认为户口已经不重要了,以致认为即使自己不办理相关迁移手续,若干年后也会自动打回原籍地等。故当他们毕业时,不办理户口迁移等手续就离校,等到需要用到户口时,才想到要回学校办理户口手续,给学生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三、全面提升高校学生户籍管理工作的措施

1.加大学生户籍政策的宣传力度。

随着我国户籍管理政策的调整与完善,高校学生户籍管理也发生了变化:第一,各高校的新生户口不再规定在入学时统一迁到学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择户籍是否迁移;第二,由于各种原因的转学、退学、休学或入伍当兵的学生逐年增加,给户籍的管理和清理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第三,部分毕业生因各种情况未办理迁移手续的,也增加了学校户籍管理的难道。综上三点情况,学校保卫部门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户籍管理工作,有效的宣传涉及高校学生户籍管理的新政策,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加大户籍政策的宣传力度,如在学校保卫部门的网站中开辟专栏,发布相关户籍管理制度信息,针对户籍方面的疑难问题进行网上解答,也可以在新生的“入学宣传手册”中加以宣传,让更多的学生及其家长了解户口迁移的利与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户口的迁移问题,让他们消除更多的不合理心理因素,正确看待户口政策。

2.建立完善的学生户籍规章制度。

为保证学生户籍资料的完整,及时对学生户籍资料进行立档归档处理。学年初,对新生户籍资料进行详细的登记,按院系分别立卷建档;学年末,对应届毕业生的戶籍迁移名册进行归档;学期期间,对中途退学、休学、入伍当兵的学生户籍档案及时进行调整备案,以便查阅。

3.推进网络一体化管理。

目前,大学生迁移户口都是凭《录取通知书》和《居民户口簿》采用直接办理迁移证的方式办理。但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户口的迁移工作应当更加网络化,这样既方便群众,又保证户口迁移的准确性,便于户籍管理。即是,大学生的户口迁移不再采用学生自己持《户口迁移证》到学校入户口,而是全国公安人口管理系统建立网络共享的资源平台,实行网上迁移。虽然这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工程,建立难度大,不过,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高校人才的流动性逐渐增强已经对户籍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这一高效的模式代替旧模式应该成为相关部门努力的方向。

高校户籍管理和改革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高校户籍管理工作更科学、更高效、更规范,就要对高校户籍管理工作问题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和研究,并制定符合高校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才能使户籍制度改革接地气,聚人气,从而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汨,高校学生户籍管理工作的现状及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5-05。

[2]张玉梅,高校学生户籍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3-10。

[3]刘畅 许根良 张颖,高校户籍管理现状分析与研究[J],才智,2011-01。

[4]卢彩静,户籍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05。

篇5:户籍管理工作的现状

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改进意见和建议。

征管力量薄弱,人手不足,无法开展大规模、长时间的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漏征漏管现象,干部素质和执法水平有待提高,并有不同程度畏难、厌战情绪,税务机关的税务登记职能受制于工商管理部门的工商登记职能,具体表现为:1.企业要开展经营活动,必须先到工商管理部门去申请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很多纳税人在办理工商注册和变更登记之后,并不清楚需要及时到主管地税机关办理注册和变更税务登记,一方面导致税收征管滞后,另一方面致使纳税人因为超期限办理注册和变更税务登记而承受经济处罚。而对纳税人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后尚需办理税务登记的问题,工商管理部门并不过问。2.按照现行法定的程序,纳税人只有持有营业执照才可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也就是说,没有营业执照就不能办理税务登记。这种制度可以说是本末倒置,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是否办理营业执照并不是纳税的前提,税务机关征税的对象之一是应税行为,只要你的某种行为属于税法规定的应税行为,就必须依法纳税,不管你有没有营业执照。3.有些单位和个人在发生经营行为时,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而不及时办理税务登记、不及时申报纳税。不少经营者认为,有了营业执照就可以经营,没有税务登记证照样可以做生意,税务登记等到了非办不可时再办也不迟。

社会上未办理税务登记的漏征漏管户不好控制,只能对申报户进行管理和检查,影响税收管理效果。缺乏跟踪管理和动态监督。有些经营者为了达到购买发票又不缴税的目的,进行虚假税务登记,或者为了达到偷逃税目的,经营者采取更换经营地点或假报停歇业逃避纳税义务。而税务机关目前缺乏跟踪管理监督机制,给不法者逃避纳税义务以可乘之机。缺乏定期巡查和清理。纳税人变更经营地点、变更经营内容或终止经营行为,不履行法定的程序,造成税收户籍管理资料不实,税务机关很难掌握。

加强行政管理机关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纳税人户籍的监控密度。建立工商、国税、地税、财政、银行、公安、技术监督、社保、海关、民政、建委等部门的联网,与企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市场主办单位加强联系和沟通,定期取得各部门的户管登记名单,通过各部门登记信息与税务登记信息交换,及时交流户管资料和户源户数的情况,通过比对,提高户源监控力度,为登记管理提供所需的外部信息,形

成户管协作集约化管理,建立纳税户籍动态管理机制和漏征漏管防范机制,及时清理未办理税务登记的企业,有利于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实施更好的监控管理。同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也可以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协税护税员,经常开展拉网式清理,清理一户,查处一户,及时建档管理一户。同时,要加大对纳税人户籍管理的力度,随时监控纳税人的变化,对当月未申报的税源较大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应该到现场核实情况,及时控制漏征漏管行为。加强税务登记检查,税务机关要强化检查,查处漏登漏管户,保护依法纳税户。要加强对停、歇业户的管理,严格防止虚假停业和税款的流失,通过税务登记管理的加强,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控制漏征漏管户,建立企业法人代表终身码制度,保证纳税人户籍的相对稳定。建立企业法定代表人终身码制度,就是以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号码作为统一识别码,输入计算机管理网络。当其发生变动时,计算机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并向工商局等有关部门提供相应的信息,税务机关可以据此及时进行处理。另外,工商局等相关部门对于未履行纳税义务者(包括其合伙人)应规定一律不准开办新的公司。

集贸市场一直是税收管理的一大难点。放任和规范成了市场管理的双重难题,“放则乱,管则死”,税务部门组织的定额调整相对于个体工商户的总体负担来说,只是一种“微调”。但由于其牵动多方面的敏感神经,因而形成“放大效应”,直接引发群众上访、集体罢市。出于维护社会和市场稳定的政治考虑,地方政府一般要出面平息事态,税收定额调整的目标于是大打折扣 集贸市场的低税负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何管理,总的思路是区分集贸市场的规模和类型,因地制宜,分类管理。要准确评价集贸市场的现状和问题,积极而又稳妥地搞好税收管理。各市场中户数变动十分频繁,有些临时业户与税务人员打“时间差”,税务人员巡查时,马上走人,待税务人员走后,他们再重新进场经营,由于这些业户经常逃避纳税,影响了市场内部分业户纳税的自觉性。在集贸市场上有的两摊挨在一起,有的虽相隔很远,但只是一摊缴税,追查起来,声称是“夫妻摊”、“父子摊”。

加强集贸市场税收管理的对策

把住源头,规范个体业户管理。做好集贸市场税收征管工作,首先在于摸清税源,掌握户数和基本纳税情况。因此,要把住源头,加强对纳税户的“户籍”管理。一是组织力量对辖区内所有集市进行全面

清查;对长期经营业户全部登记造册,做到户管到位,不留“死角”,从而把所有的集市经营业户都纳入税务管理监控之中。二是针对个体工商户点多面广,经营分散多变的实际情况,加强同工商等部门的联系,强化税源监控,逐步缩小税务登记户数与工商登记户数的差距。要定期或不定期对个体工商户进行清理整顿,对应办理而未办理税务登记证的,要限期补办;对未按规定办理,使用税务登记的,一经发现,一律按规定严加处罚。

深入摸底,完善定期定额办法。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定期定额征收方式将是税务机关对集贸市场征收税款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各地要结合本地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把推行全面开票制度与定期定额制度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并在此基础上促使纳税人主动建帐,准确核算,逐步实现自行申报与查帐相结合的征收方式。另处,对经营品种少,进货渠道单一且固定的业户,亦可采取核实征收的办法,加强管理。制定措施,堵塞市场管理漏洞。集贸市场千变万化,个体业户偷逃税的手段层出不穷,应经常对集贸市场作深入地调查研究,制定措施,加强管理。针对“夫妻”摊、“拉帮结伙”摊现象,税务机关可采取“亮证经营,摊位测算,定额到人”的办法堵塞这方面的漏洞。即纳税人必须持有关证件和当月税票从事集贸市场经营。一人一证,无证件的一律按临时商对待。定额核定应以摊位大小为依据,可以两米摊距为纳税定额单位,摊距的长短决定着纳税定额钓高低。

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市场纳税秩序。一提到“摊霸”、“钉子户”,相信税务干部会想到税务警察,应该讲,国家设立税务警察是拔掉“钉子户”,维护纳税秩序最有效的途径,但目前国家至今还未全面设立税警,这就需要税务部门内部加大执法力度,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对策。集市上的“钉子户”是集市管理没有走上正轨的必然产物,税务部门应尽可能多的人员参与集市管理,增加查集的力度,对“钉子户”一定要坚决拔掉,决不手软,必要时,可取得公安机关的支持,从而维护正常的市场纳税秩序。

完善管理,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在对市场的个体管理过程中,一方面税务机关内部要建立市场税收征管责任制,并落实到位,以充分调动税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同时,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力求引入“共同办公”机制,即由政府牵头,组织工商、地税、国税、防疫、治安等部门联合成立一个市场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市场的日常

管理,对个体户的各项收费也由管理办公室定期一次性收取,最终通过银行分流到各个部门,这样既可避免集市税费收取的重复性,又有利于个体业户日常经营,有利于理顺市场经营秩序,还可避免各部门在市场管理过程中的撞车现象。

篇6:户籍管理工作总结

自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为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程,健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功能,优化卫生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实现“户户拥有责任医生、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我中心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主题,开展系列社区卫生服务推进项目,通过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能力。下面把我在系列活动中的体会小结如下:

1、改变不合理的就医格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医疗卫生资源在医疗保险制度运行中发挥的作用极不平衡:大医院人满为患疲于应付,中小医院经营低迷人浮于事,社区卫生门庭冷落步履艰难。这种不合理的就医格局一方面造成“看病贵、看病难”,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基金浪费,医疗保障水平难以实现大的提升。通过实行以家庭医生联系人制度为基础的社区首诊制,从制度上确保社区卫生的基础作用,有病先到社区就诊成为一种自觉,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模式。

2、解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目前医疗卫生资源呈“倒三角”状态:人员、设备、技术等优势力量都集中到了大医院;中小医院业务萎缩;社区卫生机构留不住优秀人才,许多医学专科院校毕业生尽管进不了大医院,但也不愿到社区从业。社区卫生机构缺乏好的人员和技术力量,对参保人员没有吸引力,形成恶性循环。实行以家庭医生联系人为基础的社区首诊制,将大大提高社区卫生的社

会地位,吸引优质的卫生资源向社区分流,形成以社区卫生为基础、专科医院、大型综合医院为塔尖的资源配置模式,改变“倒三角”的状况。

3、纠正医疗行为中的不正之风。发展社区卫生,实行社区首诊制,采取按“人头付费、包干结算”的管理办法,能够强化社区卫生的控费意识,杜绝滥用抗生素、滥开大处方等不良现象,促使社区卫生机构及医生规范医疗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监督检查,督促社区卫生通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吸引和留住参保人员,实现社区卫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政策扶持、制度约束,使社区卫生机构明确只有彻底抛弃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错误思想,只有利用优质的服务吸引人,发展才有后劲;只有真正为参保人着想,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并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和指导,群众感受到了社区卫生的优质服务,才能信赖社区,才有社区自身的良性发展。

4、提高职工个人账户的使用效益,解决社区卫生资金不足的问题。目前职工个人账户金占征缴基金总量将近50%的比例,2007年青岛市级统筹人员个人账户资金总量约有9个亿,但由于没有统筹互济功能,使用效益差。通过“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如果能从个人账户中提取50%的资金建立门诊统筹金,对普通门诊费用按50%的比例给予补偿,就可以将这9亿资金中的大部分引向社区卫生机构消费,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卫生资金不足的问题。

5、解决住院率过高的问题,形成双向转诊的良性运行机制。近年来我市在结算指标管理、完善控费机制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但

篇7:户籍管理工作总结

为了引导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有序转移,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加快我县城镇化进程,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促进人员合理有序流动和农村富余劳动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推进我县城镇化建设进程,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二、机构组织

成立xx县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领导组,组长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局长xxx担任;副组长县公安局分管治安管理工作xx副局长担任;成员由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12个乡(镇)派出所所长组成;下设办公室在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办公室主任由xx大队长担任,成员由xxx、xxx及12个乡(镇)派出所户籍内勤组成。

三、办理小城镇常住人口户口落户的条件和对象

凡在小城镇有合法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生活来源,且有合法固定的住所,在现居住地居住已满两年以上 1的下列农村户口的人员,可以申请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

(一)投靠城镇干部、职工居民生活,在农村已失去生活基础的直系亲属(父母、子女、配偶,下同);

(二)被城镇机关、企事业单位聘用的干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随其共同生活的直系亲属;

(三)在城镇务工,签订劳动合同三年以上的人员;

(四)在城镇经商和兴办第二、三产业,固定资产达五万元以上的人员及随其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

(五)外商、华侨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在小城镇投资兴办事业,经批准在小城镇购买了商品房或者已有合法自建房后,要求照顾在小城镇落户的大陆亲属;

(六)在城镇购买商品房或经批准自建房屋的居民及其随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

(七)土地被征用的本城镇农民;

(八)长期居住在小城镇,因各种原因持证未落常住户口的人员;

(九)优秀的农民工及其共同居住的配偶、子女、父母;

(十)其他有正当理由,符合在小城镇落户条件的人员。所谓合法固定住所,是指合法拥有的自建成套住所、合法购买的成套商品房或者单位分配的公房,且申请人须取得房屋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居住人员应为与户主共同生活的直系亲属。

所谓合法稳定的非农职业,是指在该城镇从事非农职业连续工作满两年;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的劳动合同期在三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制职工;持有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的经商办厂人员;被城镇机关、企事业单位聘用的持有县(市)政府人事部门及其所属人才交流机构出具的录用、聘用证书或签证的聘用合同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申请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原则上应将原有的农村承包地、自留地退还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可凭收回承包地和自留地的证明办理城镇常住户口落户手续。

四、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人员的待遇和总量控制方法 经批准在小城镇落户的人员,均登记为小城镇常住户口,与当地原有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对他们的入学、就业、粮油供应、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问题应与原有居民一视同仁。实行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小城镇常住户口人员,需要办理户口迁移,理由正当的,应准予迁移。

五、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程序。

小城镇常住户口的落户审批工作,由派出所、县公安机统一负责。凡要求落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由本人或户主持符合落户条件的有关证明材料,向迁入地公安派出所提出申请,填写《公民落户申请表》后,报县公安局审批。

六、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施要求。

(一)统一组织,加强领导。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

(二)开展深入细致的宣传动员工作。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是推动小城镇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目的、范围、条件和主要办理对象、程序,使广大群众关心、支持、配合改革作,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篇8:户籍管理工作总结

1 事业单位户籍管理工作的现状解析

信息化技术作为一项现代化的手段,对我国户籍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具有相当明显的作用。不仅可以解决之前纸质档案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还可以通过虚拟化的户籍信息管理手段进行加工、汇总以及分类等工作,对应对外部客观问题和实现真正意义的资源共享起到相当大的作用。除此之外,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户籍中的应用也切实提高了工作的质效,控制了费用和成本。然而,也有不少事业单位在户籍管理中存在许多的不足,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户籍管理工作人员对高新技术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运用

信息化的技术在融入户籍管理工作之后,事实上对事业单位的户籍管理工作形成了颠覆性的转变,其管理手段和思维都需要进行改变,同时也需要管理工作人员拥有很好的技术水平。然而,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并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不仅会因为心态上的冒失导致了工作失误,同时也会因为缺乏专业素质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1.2 户籍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硬件支持

对于户籍管理工作而言,信息技术的融入不仅需要系统化的管理软件,而且还需要数据和资料管理所必须要的存储设备。然而,大多数的事业单位在硬件设备上并没有及时更新,难以跟上信息时代硬件设备升级的步伐,导致不少的全新管理功能难以投入应用,管理效率难以进一步提升。

1.3 缺乏合适的制度化管理章程

对于户籍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言,事业单位需要构建合适的章程和制度以提供指导。但是,事业单位在这方面的工作上还存在较大的滞后性,仍旧沿用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导致信息化管理的成效难以得到真正的发挥,制约了事业单位户籍管理工作的发展。

2 事业单位户籍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2.1 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信息技术在融入事业单位的户籍管理工作后,需要相应的人员具有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尤其是信息技术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当下最为流行的便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其在数据存储和统计等方面有了更高的提升,同时也对管理人员的技术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户籍管理人员除了需要从思想意识上引起重视外,还需要跨越更高的技术门槛。同时,事业单位也需要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对户籍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提升进行激励。

2.2 完善户籍管理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建设

户籍管理硬件存在的目标是为了高效的实现户籍信息和资料的保存、调用以及共享,其硬件设施的稳定性和抗风险性特点是所有事业单位所重视的。因此,对于硬件设施的建设工作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以便发挥更加高效的管理作用,更加稳定地保存户籍资料。要将技术优势和硬件优势渗透到户籍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电子存储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良好的硬件设施对于信息的录入和输出也有不少的助力。

2.3 及时更新事业单位户籍管理所需的软件系统

为了满足事业单位在户籍信息化管理上的质效要求,相应的从业人员需要积极做好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搭建工作,并且积极做好管理软件和硬件设施的协调工作。同时,由于需要大量的资金,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积极与财务部门进行协调,共同努力提高软硬件的建设水平,提高管理工作的质效水平,切实满足事业单位在户籍管理工作中的各项需求。

2.4 构建完善的事业单位户籍管理信息化制度

为了保障户籍信息化工作可以得到切实的发展和推进,事业单位需要积极投入力量进行总体的策划和设计,在保障户籍信息化系统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制定户籍管理革新的总体规划。在充分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构建适合经济发展要求的网络管理模式。同时,这也是为了保障户籍管理工作的效率的必要措施。只有将户籍管理和先进信息技术进行结合,才能将现代科学技术真正融入户籍用于档案管理当中,才能切实改善户籍利用效率以及使用寿命。

3 结语

信息化时代推动着社会和经济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全新的面貌。对于事业单位的领导层而言,需要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发展管理模式,配合新技术的应用。例如:对于事业单位的户籍管理而言,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提高了户籍管理的工作效率,为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敏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及解决措施[J].办公室业务,2013(23).

[2]王岩.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浅探[J].经营管理者,2013(13).

篇9:户籍管理工作总结

关键词:户口制度改革;高校;毕业生;户籍管理工作;关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市场经济处于飞速发展中,旧的户籍管理制度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促使居民户籍管理走上改革的道路。在我国户口制度改革道路上,高校毕业生户籍管理工作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是因为户籍管理关系到迁徙、就业、生活等方面,关系到高校毕业生户籍去向问题。

一、我国户口制度改革与高校毕业生户籍工作关系

就户口制度而言,是管理国家经济与社会的重要形式,是中央或地方政权对辖区人口进行申报、登记、立户,便于征调赋役、控制人员流动等,具有地域性、等级性。在新时代下,户籍制度被赋予新的职责,成为实现公民权利与待遇的关键性手段。就我国而言,户籍制度是在春秋时期形成的,秦汉后更加趋于统一,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的,随时社会不断进步,已构建的户籍制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就高校户籍管理来说,是社会人口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在具备自身性质、特点的基础上,也要受到社会户口制度的约束。透过它,可以知道受教育程度较高部分人口的群集情况、流动情况[2],是学校合理调整已有资源,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在我国户口制度改革后,高校新生可以根据自己意愿,决定是否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为高校户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但在毕业的时候,一些毕业生在找到工作后,单位并不接受户口,想要把迁回原籍,但报到证只有一张,还有一些在找到工作后,由于各种原因,被单位辞退等,但户口已迁到所接收单位,又没有找到新单位,出现“口袋户口”现象,给毕业生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在此基础上,高校毕业生户籍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繁杂。面对这种情况,急需要结合我国户口制度改革具体情况,优化高校毕业生户籍管理方法,合理调整期管理程序,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户籍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确保高校毕业生有效解决个人户籍问题,顺利就业。可见,我国户口制度改革直接关系到高校毕业生户籍管理工作的优化调整,关乎高校毕业生户籍落实问题,顺利就业问题,二者之间紧密相连。

二、高校毕业生户籍管理工作优化策略

(一)加大高校学生户籍管理政策宣传力度。随着我国户口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学生户籍管理发生了质的变化,比如,北京某所高校,部分毕业生在毕业两年后,也没有迁移走户口,大大增加了当地学校户籍管理难度。又比如,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休学、退学等学生不断增加,学校户籍管理、清理难度大大增加。面对这种情况,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大力宣传高校学生户籍管理新政策,并借助多样化的宣传渠道,比如,在学校保卫部门网站中设置户籍专栏,随时发布户籍管理制度信息,解答毕业生在户籍方面的问题,清楚户籍政策,落实到个人档案,避免出现各种问题,影响顺利就业。

(二)取消毕业生户口限制,加强毕业生户籍管理。在毕业之后,学生可以凭借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毕业证书等,把户籍档案签到所在工作单位,办理好户口落户手续。如果毕业生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就业单位或者已经找到但工作单位并不接收户口,仍然可以凭借学位证书、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等,及时办理好户口迁移手续,只需要把户口挂在自己出生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在工作单位落实之后或者购房之后,再迁走户口。此外,在毕业之后,学生也可以凭借毕业证书等,把户口迁回原籍,只需要去原籍地的公安部门办理好户籍落户手续。我国还根据高校毕业生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鼓励人才合理流动[3],打破户口落户局限,取消高校毕业生就业户口等,为毕业生工作、居住提供便利。

(三)采用暂住人口管理方法。在入学后,新生需要把入学通知书、本人户籍证明等及时交给学校相关工作部门。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录取通知书,提供的“户籍证明”等到当地户口登记机关,办理好暂住人口登记。新生可以凭借入学通知书,办理暂住证,并根据学习时间的长短,填写好暂住时间,毕业之日便是暂住结束时间。在学生就业之后,办理的暂住证已经作废,这样可以减少高校学生入学、毕业时候的户籍工作量,简化高校毕业生户籍工作程序,提高毕业生户籍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户籍档案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性凭证之一[4],高校毕业生户籍管理工作和我国人口制度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我国人口制度改革道路上,高校也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户籍管理新要求,优化调整毕业生户籍管理方法,优化管理程序,有效解决毕业生户籍落实问题,尤其是留在学校所在地问题,做好2016年度高校毕业生进京落户接收工作,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以此,确保高校人才的合理流动,确保高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毕业生户籍管理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尹丽萍.浅谈高校学生户籍制度改革方略的选择[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02:120-122.

[2]王变香.浅析我国户口制度的改革与高校户籍管理工作的关系[J].中国科技信息,2010,18:303-304.

[3]罗汨.高校学生户籍管理工作的现状及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5,13:282+288.

[4]刘晓鲁.完善高校户籍管理方法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0,10:59-60+23.

篇10:​县户籍管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县户籍管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经县政府批准,我们召开这次户籍管理工作推进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交流经验,分析查摆问题,明确工作思路,进一步推动杂多县户籍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效。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正确把握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县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但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一些阻碍改革深化的问题始终未能破解,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已转户的牧民未享受到户籍制度改革有关配套政策,因此其他牧户不愿转户。

二、不愿整户迁移,多数牧户进行分人、分户迁移。

三、乡(镇)一级政府对户籍制度改革政策重视力度不够。

四、国家对牧民的优惠政策及各种项目较多,从而要求非转农的特别多。

五、实施配套政策的部门之间工作衔接不到位。

二、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是省、州确定的重点领域改革大事和重点工作,当前,我县的户籍制度改革正处于关键阶段,总体上正处于攻坚期,我们必须凝神聚力、奋发进取、苦干实干,把“转户总量大幅上升、转户农牧民数量大幅上升”作为指标性数据,作为硬性任务,综合施策、全力攻坚,确保年底前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加强领导,切实推进户改工作。乡镇政府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中心大事来抓,真正将户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改变观望等待、被动应付、顾虑重重等消极思想,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深入调查研究,要拿出具体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深入基层进行督察,狠抓措施和责任的落实,对不主动作为,工作没有成效的乡镇,要实行问责制。

(二)把握关键,有效破解重点难题。户籍制度改革涉及的群体多、领域广,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涌现,具有一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及时收集掌握本辖区、本部门推进户改工作的实施情况,在总结推介好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尤其要注重发现和分析存在的问题,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及时破解改革难题,为户籍制度改革铺平道路。

(三)及时跟进,落实各项配套措施。户籍制度改革是统筹规划、系统设计、整体推进的配套改革,改革不仅涉及户籍制度本身,更重要的是涉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同步调整。针对转户群众的诉求,对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不断调整和完善政策,使改革更加符合转户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加贴近老百姓的实际需求。相关配套政策是否得到细化和落实,直接影响着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如果配套政策不能及时跟进,转户农牧民的身份转换不能及时体现,势必给广大转户群众造成困惑,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也会遭到质疑。因此,尚未细化的配套政策要立即行动起来,必须尽快完成相关配套政策的细化并执行落实,确保户籍制度改革与其它配套政策同步进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敏感度高、关注度高的问题,比如:草原生态保护公益性岗位补助,社会救助和福利保障制度,城乡养老保险,游牧民定居工程,村改居后原村属集体土地,整村转户后的集体经济权益等问题,一定要研究透、把握准、执行好。

(四)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社会保障、农村土地承包、城建、计生、土地、卫生、教育、社保、劳动就业、兵役、退伍军人安置等多项内容。各部门要各自职责,主动有为,密切跟踪关注本部门配套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各项改革工作协调发展。对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化解调整,坚决防止执行中出现偏差甚至误导,影响了改革的进程和效果。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和做法,整体联动,步调一致,避免出现公安机关“单兵推进”的被动局面,确保各项改革工作协调发展。

(五)丰富载体,加大宣传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提高针对性、实效性,为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户籍制度改革带来的实惠和好处。一方面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生动、活泼地开展宣传,切实把相关政策文件宣传到基层、宣传到群众。另一方面,还要充分依靠和发挥基层居(村)委会的作用,采取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宣传方式,用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让百姓真正了解和知晓户改政策,引导他们参与改革、踊跃转户。同时要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运用鲜活的典型事例加以引导,让转户农牧民现身说法,通过转户前后的变化对比,示范带动更多潜在群体转户。

上一篇:小英雄阿丽小学生作文下一篇:防洪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