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演讲稿

2024-07-20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演讲稿(精选10篇)

篇1: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演讲稿

师德演讲稿:教育无小事 事事皆教育

师德演讲稿:教育无小事 事事皆教育

此时此刻我怀着激动而兴奋的心情,站在这里再来跟大家聊一聊教师这个话题。教师是什么?其实教师不仅仅是备课、写教案、上课、批改作业,更主要的是他肩负着育人的使命。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弟子规》总序里的话:“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有余力则学文——可以看出它把学习知识放在了最后一位,也就是说育人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这也就告诉我们教育不仅在课堂上,更在生活中。

说起教师,也许你还记得这样的场景:校园里总是出现和孩子们一起游戏的老师们;课余时间总有老师在弯腰捡拾地上的垃圾;比赛场上总有老师跑前跑后,为了会场不再灰尘四起而得空洒水;留守儿童那盖住眼睛的刘海又是您向妈妈一样给她修剪整齐。这些点点滴滴的爱又怎能不让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又怎能不影响到我们的那些小可爱们?

说起教师,也许你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深冬,夜晚十点,万籁俱寂,在即将入睡的时刻,电话叮铃叮铃地响起。

“喂,您好!哪位?”

“张老师,我们家孩子找不着啦,你把我们家孩子弄哪了?”顿时,睡意全消的我从床上跳了下来。心里充满了千百个问号:孩子放学早已回家,没有被留下啊?也没有听说去哪里呀?可作为老师的我此时哪有心思去为自己辩护,去撇清责任,迅速提上心头的是同样的担心与焦虑,便马上问道:“你家孩子平时爱去哪里玩呀?他平时喜欢和谁一起玩耍啊”换来的却是冰冷的回答。“这我怎么会知道?你是怎么教育学生的?”这之后我给全班每人发了条寻找孩子的信息,便走出家门也去寻找······

寒冬深夜的村头村尾,焦急地寻找、喊破了嗓子,十分钟、十五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终于家长打来电话说孩子在亲戚家找着了!我悬着的心也才终于落地了。当家长在电话里抱歉地说不好意思时,我只是说:“孩子找着就好,天冷,赶快回家吧,别让孩子着凉了,明天还要上课,让孩子早点儿休息吧。”

从此,那位家长每次见到我都非常客气和尊重。

说起教师,也许你还经历过这样的情景:考试过后,总有家长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成绩,这不电话又来了。“张老师我们家孩子这次比上次少考了十分,是怎么回事儿?是不是你对我们家孩子没有尽心尽责?”听听,这又是一通责骂。

作为一名老师,我不得不压制住心中的不快,耐心地解释道“请您不要着急,对于孩子的成绩下降了我们老师比您还着急,您看过他的试卷的话,就会发现他这次大部分错题都是因为粗心了。孩子的学习习惯还不够好,有些错题本来都是可以避免的,这需要我们一起帮他改正„„”接着我把自己的建议和家庭需要注意的事项耐心地跟他讲了十几分钟,家长的无名火消了,也诚恳地承认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上的不足,最后还跑到学校当面向我请教并感谢。

寒来暑往,风雨五年,因为种种原因,我遭到过家长的质疑,但最后都得到了家长的信任。就这样我凭着对事业的真诚迷恋,对学生的无比热爱,在事业默默的耕耘中,在为学生、为家长排忧解难中我体验到了人生最大的幸福!

我深信:做好那些点滴,就是教育。千言万语说不尽点滴,万语千言话不尽感动,最后就让我用一句话总结我今天的演讲——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努力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老师!

篇2: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演讲稿

实施精细管理,打造品牌学校。这就要求我们学校的工作要实施精细化管理,而精细化管理又是实现办学目标的必然要求。近年,我校把“树立精细意识,创建精品工程,打造品牌学校” 做为我们管理的目标,并把这个目标贯彻到学校的毎项工作之中,力争抓细抓实抓到位。我们把“让每一名学生都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做为学校发展目标,也是全校师生努力工作学习的方向,努力把学校打造成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使他们在这里学习着快乐着幸福着。这就要求管理的每一步都要精心,只有把学校工作的毎一步做细做实,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一、精细化管理的重点是“细”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凡事是由许多细节组成,只有把细节做好了,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了,大事也就很容易完成了。

首先制定的制度要“细”。学校的管理必须有一套细致的管理制度,要细化制度的条款,这样才能指导学生的行动。我校的一日常规制度,就学生进校门到离校这一时段做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其中晨午读就规定学生到校后就进教室读书,早读弟子规午读古诗;下课后学生要鱼贯走出教室,下学楼门前排队并单行走出校门;间操流程要求,站队时要求两脚尖成六十度,目视前方与地面成十度,背向后微仰,两臂垂下两手和裤缝对齐。班级值日生制度就细化到谁负责窗台卫生,谁负责讲台卫生,谁负责桌凳排放,谁负责教室卫生,谁负责室外卫生,所有卫生要求干净整洁地靣无杂物。这些细化的制度对学生行为作了具体要求,起到指示行动作用。

其次就是管理者的心要“细”。学校都是日常纷繁小事,这就要求我们做管理的人要有一颗细心,要善于观察,不仅要能发现问题还要能及时解决问题。

只有管理者面面俱到才会提高管理的效率,减少制度执行的难度。学校要求值日领导到校后先仔细观察学校周边和校内情况,如体育设施是否有隐患,学生活动是否正常,教师上课情绪是否正常等。要求班主任每日査学生到校情况,未到的学生查明原因,并观察学生动态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要求做到精细化管理,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

二、精细化管理的切入点是“小”

学校管理所做的事起点要小。精细化管理不需先讲一大堆道理,就是要先从学生身边小事做起,因此只要抓住学校工作中的细节,使学生养成习惯,就是有效管理。我校只是抓一些小事甚至是小节:升国旗时要求学生目视前方行注目礼,并站着不乱动;课桌上的东西要放到课桌的左上角,读书时要把起书并和眼睛保持一尺的距离;见到客人和老师要行队礼;放学前要把桌子上的东西整理好后,再离教室。我们要求学生先把小事做好,特别是把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做好,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学校管理所做的事动静要小。精细管理就是要把简单的事做好,把平凡的事做精。不需要造势,不需要弄出什么大的动静,只要认认真真落,平平淡淡做好就行。就课改来说,我校没高深理论指导下的模式样本,我校只是对课堂做了细致可行的八个要求:导入新倮要注重激发兴趣;教学目标要明确让学生知道学什么;釆取先学后教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许学生讨论问题时发生错误,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找原因并启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当堂训练,教师要设计好课堂练习并巩固所学知识;课堂要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总结(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还应注意什么);课将结束时教师要设计一个探索性的问题,留给课后思考完成。这些具体要求避免了教师上课搞形式主义,逐渐形成了高效课堂。

三、精细化管理的亮点是“精”

一所学校要想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其素养,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就要求我们把学校的管理工作做“精”。要以细做精,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让它成为一种校园文化,让师生通过制度、环境、提示、监督等手段时刻感受到精细化管理的存在。只有把工作做精才能找到彰显特色的突破口,才能达到“內抓管理,外树形象” 的目的。

在日常管理中,每个步聚都精心,每个环节都精细,自然每一项工作能出精品。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

一抓班子学会“精细”。要求“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将管理责任明细化、具体化;要求人人会管理,处处有管理,通过落实责任变一人管为大家管理,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让每个成员都成为管理的一部分,都能找到自已的管理坐标,发挥成员聪明才智,建立主人翁意识。

二抓考核巧用“精细”。精细化管理首要就是对人的管理。没有制度为基础的人性化是没有底线管理,没有人性化的精细化管理是死板的管理。我校在这方面的做法是用好考核这根指挥捧:“靠精细创造公平,靠公平激发活力,靠情感嬴得信赖,靠信赖激发热情。”学校工作安排到哪里,考核奖励就跟到哪里,向业绩倾斜向正气倾斜。当然管理中,还要尊重教师,要以诚相待,用心沟通,做到“关怀温暖人,情感感化人,事业激励人” 的管理。

三抓文化体现“精细”。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学生在高品位文化氛围中,不知不觉地会去思考去感悟去理解,以此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我校按照“墙壁说话、经典伴随、名人熏陶” 思路,努力创设环境育人境界,因此对学校楼道文化布置时突现“诚信、励志、成人” 的内涵。我校的文化长廊主要体现了一条主线、三个层面的文化内涵。一条主线是“文化熏陶,励志成长”。三个层

面是“爱国爱家乡”、“走近古诗园”、“名人伴我行”。“爱国爱家乡”主要设计了“认识祖国,热爱祖国”和“了解世界,奔向未来”两个栏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端正学习态度,把握好自己的未来。“走近古诗园”主要内容是国学经典及古诗,旨在让学生通过积累知识,激发求知欲望,热爱中国古典文化,吸收古典文化的精髓,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名人伴我行”主要内容是中外百位名人简介及励志格言,让学生以名人为榜样,弘扬名人精神,从小立志,争做未来名人。

这些经典内容天天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经典文化内容的熏陶,知礼明义,从小立志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些在等着学生去吸蕴精华,等着学生去施展才华,等着学生去体验成功的快乐。加之个性化的文化班级创设,使得每个教室都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家园。

附:要想真正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必须完善学校的精神文化内容,其含有办学目标和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班训、班级口号、班级简介等,这些内容为师生提供了精神食粮。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树德启智养习惯。”

我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合格人才,创建三晋名校。

校训:让每一名学生都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校风:诚信、爱众、乐学(首先让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其次让学生知道和人要和睦相处并要博爱他人,第三 让学生做一个喜欢学习、乐于进取的人。)

教风:爱趣实(爱就是要求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 教就是指教师传授知识要寓教于乐、富于趣味; 实就是指备课要实际、授课要实在、作业要实惠。)

学风:勤思活(勤:就是勤奋学习、勤于实践。思:就是善于思考、用思想去学习。活:就是活泼进取、活学活用。)

篇3: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演讲稿

有的小学生有这样一个特点,下课后总爱到办公室来打小报告,弄得班主任老师成天陷于琐事之中,感觉除了做好常规的教学任务,还要来处理学生间的点滴纠纷,实在是太疲倦了。这种情形该如何处理呢? 我想, 爱说,是孩子的天性,他愿意说给谁听,就说明信任谁。有了这种意识,我们也许就不会感觉到烦了。

要把握孩子打小报告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有的孩子是处于一种倾诉,他只是希望做老师的能听听他倾诉,并不一定真正需要你去出面解决, 这时,你只要微笑点头听着即可。有的孩子是处于一种讨老师欢喜看别人笑话的心态,这就是不健康的心态,此时老师要及时疏导,教育孩子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真心诚意地与同学相处。有的孩子则是真的有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也许是他自己可以解决得了的,让他冷静思考一下应该怎么办,如果他自己真的解决不了,就让他试试看,问问班干部能不能给予帮助? 若是认为非得老师出面的话,那就与班干部一起来请老师出马,让孩子们明白老师也很乐意帮助他。

总之,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掌握孩子的心理,而不能让自己陷入这些琐事之中,只有掌握了孩子的心理并对症下药,才可以在班级管理中游刃有余。理解,是师生间良好沟通的金钥匙。

二、让墙壁成为文化的代言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

通过调查,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对教室布置并不满意。于是我让孩子们为打造班级文化氛围的理想状态献计献策,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些可取的做法: 1. 在黑板报上写几句热情洋溢的班主任寄语。然后,在黑板两侧写上例如“举止文明礼貌,学习专心致志。”等名言警句,用来时时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2. 与学生共同设计“雏鹰争章表”,选举有责任心的学生干部来担任图书管理员,把图书角管理好,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爱看的书带来与大家分享,并把每周的管理情况通过雏鹰争章来详细呈现,以此激发学生关心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3. 让我们的墙壁真正会“说话”。教室门口的专栏让全体同学参与,认真设计制作,每周更换一次门口专栏。 4. 在教室后面墙壁挂上“悄悄话信箱”,让孩子们将不便直说的话写下来, 投放在信箱里,我每天早上都打开信箱,认真阅读,随时为孩子们排忧解难,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走进学生心灵,真正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班级文化具有间接而内隐的教育影响,是“隐形的教育”,它能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创建良好的平台。因此,我们做班主任的要好好建设班级文化氛围,让这种氛围带动影响每一个孩子,努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

三、让活动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利用活动来育人是班主任的为师之道。

比如,做操,这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如何利用这项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这就能体现出一个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老师首先要做学生的楷模,与学生一起做体操,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做操,不仅能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班级管理的一个突破口。如果班主任善于利用做操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那就可以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我常常鼓励学生说: “体育精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那么小而言之,一个班的体操水平也就能反应出一个班的班风如何。瞧咱们精神十足的样子,就知道咱们班的学生团结一致、乐观向上。”有了老师的提醒与鼓励,学生的劲头就更足了,一招一势都非常标准,喊起口号也格外带劲。无论是寒风凛冽,还是烈日炎炎, 有了老师的陪伴,孩子们总能在练习中不断进步,不断挑战自我。课间操, 成为我与孩子们交流沟通的一种途径。有时,我会趁此时机,走到个别孩子面前,对他们最近的表现给予表扬,或是提出一点要求,谈谈他们最近的状态等等。总之,与学生共同做操,拉近了我与孩子们的距离,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了。做为一名班主任,做好操,是应该的,通过做操来对孩子们进行思想教育,那就是艺术的。

再比如,课间十分钟,这是学生个性发挥最集中的时刻。课堂上,因为有学习任务的制约,因为有老师教授知识的范围所限,许多孩子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处于受压抑的情形或未曾展露就被扼杀于萌芽状态之中。在思考如何利用活动来提高班级凝聚力这个问题时,我对我班以往的课间十分钟进行了认真地调查与反思。在本篇文章的第一条,我已经讲过如何处理一些学生会跑到办公室反应问题的情况,用我刚才所讲的处理方式,时间久了,这种状况就得到了改善,办公室里清静多了。由于孩子们年龄小, 他们的依赖思想还比较强,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就是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这当然仅是其一。孩子们自理了,老师也就省心了,这可以让我们腾出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更重要的事情。并且课间活动也变得有秩序了。

我还在班内征集“金点子”。让每个学生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孩子们的看法很多。我让他们写下来,我一一细读。发现,他们的想法,有些还是蛮有创意的。经过梳理,我制定了这样的班级课间活动章程: 班干部轮流值勤。带领大家自由组合小组做自己喜欢的活动呀! 比如,打羽毛球,踢毽子,跳绳,等等。为了防止有的孩子不听这一套,我就每个月举行一次小组竞赛活动。针对最近几周的课间十分钟活动议程,我们进行一次公开评选,评出“本月明星”。这样子,学生的劲头上来了,集体荣誉感也就来了。 我觉得,这个方法不错。当然,活动之前,一定要跟孩子们强调好安全与纪律。安全,是做好一切事情的保障,只有安全有保证,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孩子们活动的时候,做班主任的,可不定时地抽查,让孩子们感到班主任老师也是他们集体的一分子,这样,班级的凝聚力会更强。

篇4:教育无小事

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母亲拿出三个苹果分给兄弟三人,其中一个又大又红。看到又大又红的苹果,兄弟三人都想要,大哥哥眼疾手快,手伸向了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此时,母亲向他瞪了一眼,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迅速将手缩了回来,让两个弟弟抢到了那个大苹果。这时,母亲发话了,她说:“你们都学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吧,你们看,大哥哥懂得谦让,就让大哥哥吃这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吧。”就这样,那个让三个孩子都心爱的苹果转到了大哥哥的手里。从此,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形成了撒谎可以得到自己心爱的东西的观念,他们诚实的心灵渐渐地泯灭了,许多不良习惯逐渐养成,最后走上偷抢的犯罪道路。而另外一个母亲同样拿出三个苹果分给孩子们时,则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及劳动能力情况,给三个孩子各分了一块草坪,谁将各自草坪里的草先除完,谁就能得到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话音刚落,三个孩子便积极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当然,结局是最先除完草的那个孩子得到了那个大家都想得到的苹果。从那以后,孩子们懂得了竞争和拼搏,明白了不论做什么事,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在现实生活中,吃苹果是多么小的一件事!但两位母亲不同的教育理念下却有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是多么让人深省的小事!

再看另外一个事例:课堂上,老师看到一个孩子写字太乱,简直就是乱画符。老师忍不住心中的怒火,气愤地将孩子叫到讲台前,厉声喝道:“你爸爸是干什么的?”孩子怯生生答道:“我爸爸是一名瓦工。”老师似乎明白了什么,说道:“哦,你爸爸是一名瓦工呀,原来你是有遗传的,怪不得你的字就像你爸爸和稀泥一样,我看你还是去和你爸爸学瓦工得了。”就是老师这一句话,使这个孩子的自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再也抬不起头来。从那以后,这个孩子再也没有踏入校园,也许他真的去和他爸爸一起学瓦工了。

也许这是老师在气愤时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可就是这不经意的一句话改变了孩子的一生。这随意的一句话难道还是小事吗?教育无小事!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工作中没有小事,最好的教育工作是不可忽略细节与小事的。”教师每天所讲的、所做的都是平凡的事情,但正是这些平凡的小事构成了教育这件大事。

刚入学的孩子们犹如一株株幼苗,需要教师细心培育,精心呵护,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使幼苗得以茁壮成长,甚至长成参天大树。因此,在教育中没有小事。有时教师一个温柔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句肯定的话语,都能改变学生的一生。

许多在日常生活中看来是小事的事情,在教育中却是大事,这些事情可能成为教育的一个契机,也可能成为良好习惯的开始。那么,身为一年级的班主任,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打下什么样的基础,引领孩子养成一系列良好习惯呢?

1.从小抓起,越早越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形成,对那些不良习惯,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孩子就很难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学生在年龄小时,学习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如有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即使在老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可往往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需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才能彻底改掉。因此,一年级的班主任一定要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从小就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2.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持续稳定地发展。

3.严格要求,密切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对学生来说,主要应放在课堂上进行。小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结合教学实际,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责编 陈剑平)

篇5:教育无小事处处皆无声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江苏省无锡市堰桥中心幼儿园李虹

【摘要】

教育无小事,品德教育更没有小事,时时处处都有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机。在培养幼儿责任心这件事情上,幼儿教育应该注重身边的小事,在一日生活中注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注重具体的琐碎的环节,注重教师本身的身教,注重正面的强化,使幼儿的良好行为内化为他们自身内在的素质,从而提高树立责任感的自觉性。

中午散步的时候,发现滑梯上晒的一床小被子掉地上了,我们小朋友们在被子旁边经过,却没有人把它捡起来,熟视无睹。阳阳还在被子上踩了一脚……

教室里扔了一个纸团,我请小俞捡掉,他头一歪:“又不是我丢的,干嘛要我捡?”……

午餐后,我安排孩子们在图书角里看书,有几个孩子正在翻阅图书,一本书掉到地上,他们却漠不关心,假装自己没有看到地上的图书,从书上绕过或跳过,再去拿架上的图书。

厕所里有一片雪花片,在上厕所时佳佳发现了,一脚就把它踢进小便池里了……

询问这些“视而不见”的孩子:“你们为什么不把它们捡起来?”他们理直气壮的告诉我:“这个不是我扔的。”当我提醒他们把玩具、椅子收拾整理好、纸屑捡起来时,他们的理由似乎很充分:“这不是我弄的!”最后尽管都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但总是缺乏主动。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惊讶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如此的冷漠?如此没有责任感?我不禁反思:我们在教育中疏漏了什么?尽责了吗?今后该怎么做?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只知道别人来帮助自己,收拾整理的习惯和意识都很差,认为与自己无关的事从来漠不关心,很少主动关心帮助别人,缺乏互助意识,所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并不容易。同时因为孩子年龄小,不理解哪些属于自己的责任,所以更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在行动中逐步理解,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负责完成,而不能依赖父母、教师和其他人的帮忙,包括在整理玩具、穿脱衣服等。

《纲要》指出:幼儿期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在一日生活中注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

养,使幼儿的良好行为内化为他们自身内在的素质,从而提高树立责任感的自觉性。

1、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扎实抓责任感培养。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除去睡眠以外,幼儿一天在课堂里消耗的时间约占他们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一。在这长长的时间里,他们的认知、情感、性格、意志时时都在变化着,师生间、同学间交流日复一日,个性在迅速地发展。因此,在以幼儿为本,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我在日常教学的时候,经常有意识地把一些互助为人的故事讲与他们听,把各学科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自然地,有机地,不显痕迹地结合起来,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开展责任心的教育,如:进行“按时完成作业”、“举办叠被子比赛”、“和时间赛跑”等等活动,努力将独立完成任务的责任意识内化为幼儿个体的思想品德,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2、情感教育为突破口,激发幼儿责任感形成。

德育心理研究表明,儿童对命令式的方式不乐于接受,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点启发使我感到必须让幼儿把整理玩具、图书看成是“我要做的事”而不是“要我做的事”。于是我开展集体谈话活动:“找找身边的榜样”,让幼儿找找哪些同学平时能够自觉地整理玩具和图书。可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孩子们看到平时做的好的孩子得到老师的奖励后,都流露出钦佩的神情。于是,我便趁热打铁,告诉幼儿:做事贵在坚持,坚持天天自觉完成任务,这可是件不容易的事,此时,幼儿的责任感完全被激发起来,纷纷表示“我能行”!

3、教师以身作则,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老师和幼儿接触时间长,而且在幼儿心目中影响也是最大的,因此老师自身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比如:工作认真,关心孩子,该自己做的就一定自己做,别什么都让孩子为你做。做事有担当,有错要敢于承认,自己出了问题,自己要负责等等,给幼儿一个好印象。如: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起好表率作用,看见地上有小纸屑,我一边弯腰把它捡起来,一边假装自言自语:谁不小心把纸屑掉这里来,我把它捡起来,我们的教室就干净多了。小椅子翻倒,我也边说边扶,希望用自己的示范作用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不久我就发现有几个孩子主动把东西捡起来,我及时予以表扬,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主动。这么做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自此以后,我们班的幼儿在活动后都能把图书、玩具等物品摆放整齐,再也没有掉在地上没人捡的图书了、活动室也干净多了。

4、以实践活动为杠杆,促使责任感的内化。

行为教育的原理告诉我们,孩子高度的责任感主要是通过实践来完成,为督促幼儿更好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我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督促、检查,这样一来,幼儿不愿意整理的行为已得到了约束,逐渐地,幼儿把整理物品纳入到了自己日常行为习惯中,至此,他们已形成了稳定心理结构,真正地树立起了对自己的责任感。

5、家长要树立新观念,帮助幼儿确立责任意识。

如今,正处于启蒙阶段的幼儿,大多数系独生子女,他们大多是家中的“小皇帝”、“亮明珠”,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可有些父母爱替孩子作一切选择,甚至于把孩子应负的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事事包办代替的作风就不可取了。为了端正家长的观念,我们专门开展家长学校讲座,指导家长把孩子生活舞台上的“主角”地位还给孩子,自己乐于充当“配角”,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启发引导的作用。我们要求为人父母者,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他们从小就有“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里的事帮着做”的意识。在家里,让孩子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自己的事自己做。如:房间摆设,让孩子参与策划和布置,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洗他们自身袜子、毛巾,整理收拾他们的床铺等。通过这些有益的劳动,使孩子有自豪感和被尊重感,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劳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懂得不但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还应该为别人做点事。

篇6:节约无小事 人人皆可为

临沂新胜小学

六年级一班

刘可心

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珍惜,可是在生活中铺张浪费的现象还是源源不断,人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节约是什么?对于我来说,节约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小举动。

当你看见水龙头里的水流个不停时,你要做的就是把水龙头关紧,这小小的一个举动,可以让多少没有水喝的孩子喝上干净的水。节约每滴水,可以为因干旱缺水的地方省一滴水,可以拯救成千上万将要被渴死的孩子。水是人类的第二血液!没有了水就像人类没有了血液一样可怕。所以,请大家节约水资源。

当你请别人吃饭时,不要因为面子问题而点一大桌菜,而大家却吃不了,最后,只能浪费了。请你节约粮食吧!当您在大肆浪费粮食时,请您想一想那些没有饭吃的人们,他们一个个骨瘦如柴,面容憔悴。人们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那粮食就是花朵所需要的养分。大家想一想,花朵没有了养分会怎样?会枯萎,会凋谢、、、、、、请留给子孙后代一条生路吧?民以食为天,请节约粮食。

当你上学时,忘了关灯,或者故意浪费电,请不要再这样了,有多少贫困地区的人现在还有使用煤油灯的,更有多少人从小就生活在没有电的黑暗中,你能想象到,他们在晚上只看过月光吗?节约用电,已经刻不容缓!

篇7:德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德育是多方合作、长期实施的系统工作

德育是一项塑造人灵魂的系统工程, 学校则是德育的主要渠道。实施德育工作首先应当强调组织性、计划性。从党政组织到少先队组织, 从领导到教师, 都必须围绕德育工作发挥各自的作用, 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如, 少先队配合班主任抓好学生德育教育活动。按照《小学德育纲要》的目标, 以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 按年级、分层次提出德育目标、教育内容, 再由少先队、班主任制订出具体计划进行落实。少先大队组织“红领巾监督岗”每日检查计分, 周末公布成绩, 每两周总结评比, 优胜班级颁发“纪律”、“卫生”流动红旗, 学期末评选“先进班集体”。班主任应从班风、学风、纪律、卫生、文明礼貌及各类活动入手发挥引导作用, 根据少先队“红领巾监督岗”平时检查的积分和任课教师的意见改进班级管理工作。

实施德育工作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小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大, 要提高德育效果, 教师就要更新观念, 不断研究发展变化中的学生。既不能用成人的办法对待学生, 也不能用过去的教育方法。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切实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 力求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使学生的心身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召开班主任研讨会、参加班队活动、找家长座谈等方式, 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出现的问题, 把握所有学生的思想动向, 一起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根据所掌握的学生思想实际状况, 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从大处着眼, 小处入手, 抓住特色, 把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模仿力强, 好胜心强。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 我们要注意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重视优化德育环境, 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通过教学楼道里醒目的名言和优秀人物的宣传图片形成直观的学习榜样和目标。此外, 充分发挥少先队广播室的作用, 及时报道好人好事和活动信息, 尤其对先进事迹进行专门报道和宣传, 使校园呈现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气氛。德育是一门艺术, 小学德育工作应力求做到灵活多样、新颖活泼, 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使思想教育具有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教师要经常变换教育方式、方法,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 首先与团队干部、班主任研究, 针对孩子们年龄小、知识少、接受能力有限的特点, 力争做到以趣引情, 以情入理。把常规性教育与系列性教育结合在一起, 采用多种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举行升旗仪式、重要节庆日组织学生进行文艺汇演、古诗文诵读会和课本剧表演等, 使孩子们的爱国之情得到升华。

建立德育教育管理网络

篇8:教育无小事

85分和58分

他叫小勇,一个年仅7岁的男孩,鹅蛋型的脸上充满稚气,整天嘻嘻哈哈,无忧无虑,调皮而机灵。

期中考试后的一天晚上,我突然接到小勇妈妈的电话,大意是小勇哭了,耍起了小脾气,要我到她家一趟。

小勇的家离我家不远,走几十米路就到了。小勇的爸爸已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婆婆、妈妈和小勇3人。客套一番之后,我坐了下来,静听事情的原委。

小勇的妈妈轻轻地把满脸还挂着泪珠、蹶着小嘴的儿子抱到一旁,然后把小勇的期中试卷递给我,并向我说明情况。

原来,小勇在期中考试中语文得了优秀,偏偏数学出了问题。在每道题的得分上老师都用红笔打了分,将每道题的得分加起来,总计85分,可数学老师却在总分一栏写58分,导致期中考试小勇没有上台领奖,而分数比他还低的同学却上台领奖了。

我顿时明白了小勇及其家人的心情,在安慰了小勇之后,作为学校教导主任的我答应有错必纠,期末一定给小勇补发奖状,也请求小勇的家人原谅数学组评卷老师计错分数的过失。

此后,我特别关注小勇,经常夸奖他:“小勇,好样的!”期末总结表彰会上,他接过学校给他补发的奖状,笑得灿烂极了。

“典范”与嫉妒

炎炎夏日,我班来了一个叫何雪蜜的女生。何雪蜜长得很甜美,一双大眼睛充满了灵气。她原本在柳州的一所小学就读,成绩很好,因为一些原因要回老家参加小学毕业考试,于是便提前回到老家的学校参加复习。我欣然接纳了这个学生。

安排好她的座位,她就像其他同学一样,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之中。她语文成绩很好,每次语文测试她都获得最高分,作文也经常被我当做范文在班上朗读或张贴出来。我将她作为“典范”,以激发班上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何雪蜜的家离我家很近,我们经常一同上学,一道回家。一天放学后,我问她:“想住校吗?”她回答:“不想。”“为什么?”我不解地问。

“老师,难道您没发现吗?”

“发现什么呀?”我疑惑地问道。

何雪蜜眉毛一挑,话语滔滔不绝。原来,班上的其他女生嫉妒她,不跟她来往,甚至有些刁难她。其他女生嫉妒她是因为我与其他老师过分夸奖她,在其他女生心中产生了负效应。她说,在柳州市区的学校,他们老师可不像我们这样做。

为此,她向我提议:少夸她,多夸别人;不要公布每次测试的分数;在试卷上直接写出错漏之处与应该加强的地方;多关心后进生,多和后进生交流……

我愣住了,这是第一个敢当面向我提意见的女生,我当时犹如当头挨了重重的一棒。是啊,这几年,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认为是一个“朝圣者”,师法窦桂梅、王崧舟、孙双金、薛法根、黄亢美等名师,同时也在努力锻造自己的“童心课堂”“童心语文”风格,却忽略了女生细微的心理与行为,对学生的嫉妒心理与不良行为没有及时疏导。

回想这两个小故事,我感慨万分。教育无小事,如果我们老师在工作中能多一分细致,多一分责任,多一分爱心,就会少一些麻烦,就会赢得更多学生的爱戴与尊重。

篇9:教育无小事:重视孩子的午餐

【关键词】幼儿园 午餐 良好习惯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31-02

民以食为天,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饭对于还是正处在各方面成长的幼儿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们不能好好吃饭,就不能获取需要的营养,这样会影响他们的身高,体质,甚至是智力,所以我把幼儿午餐看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幼儿园管理条例》指出:幼儿园应当贯彻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创设与幼儿的教育和发展相适应的和谐环境下,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那如何来培养幼儿健康就餐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幼儿要愉快、安静、独立的进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五条规定了幼儿园教育的内部原则,即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等等,并提出了"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要求。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独立就餐不是指放任孩子不管,让他随心所欲,而是教师要引导孩子能够独立来进餐,不需要其他人的帮助,如让老师喂。

二、幼儿要不挑食,有健康的饮食习惯

1.诱导法。原来我是一名小学的英语教师,一直不了解幼儿园的孩子们。但到幼儿园工作以来,我发现几乎80%的孩子都挑食,无论大班还是小班挑食的孩子有很多,而且普遍不喜欢吃蔬菜,有的孩子喜欢吃肉,还有的只喜欢吃米饭不吃菜。面对这样孩子一味的说教,他们听不懂也听不进去,如果强迫他们吃,就会让孩子的心里不舒服,有的会大哭,有的情绪不好就更不吃饭了。而进餐应该是愉快的。一日教育活动中,对孩子们渗透健康的饮食习惯,蔬菜和水果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他们会为让小朋友们变得更健康,变得更漂亮。

2.鼓励法。在幼儿进餐时,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教师都要及时关注、表扬。孩子们的模仿能力特别强,他们一定会学的。在表扬时也不是只有口头表扬,而是给他一朵小红花或者是画一颗小星星。在班级里开展幼儿评选文明进餐小明星活动。自制了一张表格并张贴在墙上,根据幼儿的进餐表现在自己相应的名字下面面贴一朵小星星,每天都进行评比,看谁得的小星星多,通过这样的评比得到小星星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之后,我又提高要求,谁进餐习惯好,谁就被评为文明进餐小明星,并颁发自制小星星一枚。对此,孩子们积极性很高,进餐习惯也明显进步了。

三、介绍菜谱,既增加食欲又拓展知识

1.闻一闻。让孩子们说说你闻到了什么味道,猜一猜是什么菜呢?想不想尝尝呀?孩子们都开始用小鼻子使劲地闻了闻,样子特别可爱,然后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可能是什么菜,吃到嘴里是什么味道。还有的小朋友会说菜里面放了什么作料?

2.看一看。闻了味之后再让孩子们看一看。打开菜让孩子们看并说说里面都是什么菜?颜色不同,菜就不同,你认识哪种菜?也可以说里面是哪几种菜合在一起炒的?

3.尝一尝。给孩子们盛好饭,每种菜都盛一点,鼓励孩子们尝一尝,说说味道怎么样?小孩子就是这样,如果有一个孩子说好吃,其他的孩子也会认为好吃。

四、幼儿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的习惯和健康。那孩子们良好的进餐习惯有哪些呢?

1.教育幼儿吃饭时不说话,不咂嘴,做到文明就餐。不吃菜拌饭,不吃汤泡饭,学会细嚼慢咽,学会健康饮食。

2.教育幼儿吃饭时不掉饭粒,不弄脏桌面、地面、衣服,对种地的农民伯伯、打扫卫生的老师和洗衣服的父母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同时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饭后认真漱口、擦嘴不仅能使幼儿的牙齿得到保护,而且也会养成整洁、干净的好习惯。

五、家园配合

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光靠幼儿园的培养是不够的,还需要与家长沟通相互配合。

1.家长要以身作则。家长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所以要求家长在孩子面前注意进餐礼仪。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孩子。与此同时家长还要及时向教师反应幼儿在家里的就餐情况。双方积极配合,让幼儿能在和谐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就餐习惯。

2. 控制零食。有些家长从孩子一起床就不断往孩子的嘴里添零食,特别是双休日,孩子想吃什么零食,家长就给买什么,造成孩子没有饥饿感。有些家长也非常溺爱孩子,没有原则,只要孩子一哭闹就会答应孩子要求买各种零食。通过家长会上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采用节制法,对幼儿吃零食的量、次数有所控制、节制。这样才会对幼儿正常的进餐有所帮助。

3.改变饮食习惯。有的幼儿家里平时就爱吃肉类,几乎很少有蔬菜。或者是总是吃固定的几种菜,很不合理。所以,教师和家长沟通好,尽量让家里的饭菜荤素搭配,做得也要精致一些,或者说花样多一些,让孩子每天都有新鲜感,让孩子吃得更加健康。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在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今天,我觉得我们每位幼儿教师都应该有饮食教育比认知教育更重的教育理念。因为有健康的饮食习惯的孩子才会茁壮成长,长大后才不会被“三高”所困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孩子的饮食教育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生活的质量。所以在幼儿园,我们要重视孩子的午餐问题。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篇10:安全无小事 教育从身边做起

一、安全意识从“细处”开始

为了配合学校每日常规工作的落实,使孩子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过好每一天,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了学校《一日常规》中有关于安全的规定,总结了平时要共同遵守的安全约定,用简洁、细致的语言贴在课室门口的墙壁上,言简意赅,例如:用“课间慢步走,安全伴我行” 提醒孩子们课间在班里或走廊追逐;用“礼让放在先,安全大于天”让孩子们集队时能做到快、静、齐,不拥挤,这些标语能处处提醒孩子,并发挥它们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落实安全教育,从“案例”说起

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每个星期一节的班会课是必不可少的。利用班会课,适当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培养,针对学生之间有可能出现的安全情况及时指出,使学生远离危险。

实行安全教育的班会课,老师结合小品、故事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在《防火与安全》这节班会课中,老师让每个小组去搜索一些火灾的个案,在班会课中向全班展示出来,并由全班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杜绝这样的损失和伤害,以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例如:阳光组的同学找到的个案:2006年1月8日菲律宾马尼拉市北部大学区的一个学生宿舍楼凌晨发生火灾,8人被烧死,3人烧伤。大火是从宿舍楼底层的一间厨房开始蔓延的,宿舍里的一些学生在7日晚聚在一起喝酒,可能是酒后不慎在厨房引着了火。由于楼里住了许多人,过道和紧急出口又堆放了许多杂物,加之不少人当时已经喝醉,反应迟缓,造成较多伤亡。话音刚落,同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A同学说:学校宿舍不应该设厨房;B同学说:学生不应该喝酒;C同学说:过道和紧急出口不应该堆放了太多杂物……通过这节课,孩子们深刻认识到了“保持安全通道畅通”的重要性,学会了安全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三、安全演练,从“实处”做起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地震发生时,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全校2200名学生和100名老师仅用1分36秒全部撤离,师生无一伤亡。桑枣中学的安全和学校平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只因他们学校平时定期组织疏散演习。

经过这次大地震血的教训,学校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每月不定期进行各种安全演练。结合学校的安全演练,班主任老师在班里教育好学生各种逃生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遇到火灾,我们应该用校服的衣领捂住口鼻,如烟不太浓,可俯下身体行走,遇浓烟时要匍匐前进,直到操场等空旷的地方。又如:发生地震时,我们要先躲到桌底三秒钟,头顶着书包,然后再有顺序地跑出课室,直到操场等空旷的地方。无论是什么演练,老师都教育学生一定要有序地走,以防踩伤踏伤。

四、安全守护,家校共通,用“心”相连

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大量研究表明,家长教育、家长参与及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对学生的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作为班主任,为了加强和家长的沟通,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设立一个家长的Q群,平时有时间就在在Q上和家长认真、细致地进行详细、深入的沟通,以帮助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概况。

每个星期,班主任都把班会课上要讲的安全问题发送到Q群,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的同时,也让家长们对安全提高警惕,并让家长结合学校的教育,在家对孩子再作强化教育。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类似的安全问题,及时教育学生并向家长反映问题,适当给予家长一些教育方面的建议,要求家长和学校共同教导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

只有学校和家长一起共同教育,才能营造一个较为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才能有助于防御安全事故的发生,推进学校教育和维护工作稳定高效的运转,使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安全无小事,只有我们用心去发现问题,用心去解决问题,时刻加强安全意识,从教育我们身边的孩子们做起,那我们就会形成一个和谐的校园,一个和谐的社会。

上一篇:农村住户调查年报下一篇:泰国留学详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