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研发项目知识链形成的动因论文

2024-08-28

分析研发项目知识链形成的动因论文(精选2篇)

篇1:分析研发项目知识链形成的动因论文

分析研发项目知识链形成的动因论文

一、引言

研发项目是指为实现某一研究开发目标、充分利用各种知识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研发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发现、扩散和共享等知识交流活动将直接影响到研发项目目标的实现。为了更好地阐述不同主体之间的知识活动规律,Holsapple和M.Singh等学者在借鉴价值链和供应链理论的基础上,将组织内不同主体之间的知识获取、选择、创新等一系列活动描述为环环相扣的知识链条。虽然目前知识链理论主要用于组织内部的知识管理,但是由于研发项目离不开项目成员的知识活动,项目成员之间、成员与组织之间的多层次、多主体、多形式的知识活动已经构成了多条知识传递与交流的链条,因此,将知识链理论应用于研发项目知识管理,通过分析研发项目知识链形成的动力以及运作规律,能够更好地解释研发项目内部知识活动,优化项目知识管理活动,提高知识资源使用效率,从而提升研发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基于此,笔者在界定研发项目知识链基础上,分析知识链形成动因并进行机理识别,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研发项目知识链形成动力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研发项目知识活动的内在规律。

二、研发项目知识链形成动因分析

1.知识的价值增值性。团队成员只有在密切协作、充分配合的基础上,使不同成员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发挥彼此相互支撑的作用,知识的价值增值才有可能实现。在这一过程中,研发项目团队成员自身的知识将与其他成员的知识发生交流、碰撞、融合与修正,这也要求研发项目团队成员之间具有能够保证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生成、知识内化和知识外化等活动顺利开展的知识链。从这一意义上说,研发项目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团队内的知识链是否能够较好地发挥系统整合项目知识资源的作用,并在某个或某些核心环节当中创造出价值以及竞争优势。因此,知识价值增值的实现要求团队内部形成稳定、高效的知识链。

2.知识的动态流动性。知识的动态流动性是指信息、技术、管理经验等在内的各种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流入和流出的特性。知识的动态流动性可能会使得知识在不断的交流、加工过程中实现价值的交换和增加,也可能使知识在无限传播的过程中逐渐老化并失去价值。在研发项目的知识活动伴随着知识的流动,为了避免研发项目知识失去价值或无序扩散造成损失,需要在研发项目内形成知识链,并借助知识流动链条实现对需求信息和项目全过程的把控。因此,在研发项目中需要建立一条或几条知识链,通过优化知识流动的`步骤和阶段,实现更高的知识流动效率,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

3.组织知识网络。在研发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成员在使用组织提供的制度、环境、资源等软硬条件以外,也在试图充分利用组织现有的知识资源。由于组织内部大多采用职能式、项目式或矩阵式的组织结构,因此,类似于经验、技巧、诀窍等往往只能保存于组织员工头脑之中隐性知识,也就构成了组织知识网络结构。研发项目团队成员对组织知识资源的利用需要与组织知识网络节点之间具有较高的知识流动效率。因此,研发项目开展对组织内部知识网络的利用就需要团队成员与组织知识网络之间形成能够使知识传递更有效率的知识链。同时,组织知识的网络特征也要求研发项目团队的知识链能够较好地嵌入到组织的知识网络中。

三、研发项目知识链形成机理识别

1.协作导向的研发项目团队成员知识链形成机理。研发项目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活动,研发项目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创新活动获得新的技术、产品或服务从而获得收益。研发项目的内在复杂性要求团队成员必须密切合作,这需要团队成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相关技能,进而导致了知识链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可能仅仅是出于满足项目实施需要而在客观上构建知识链。因此,知识链的稳定及其作用的发挥,一方面取决于项目实施对成员知识交流的要求程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团队成员对知识交流的主观意愿。

2.认知导向的研发项目团队成员知识链形成机理。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实现价值增加,也可能因过时而失去价值,可能有序流动,也可能任意扩散。因此,知识的动态流动特性要求研发项目团队人员必须结合组织资源和自身现有知识,对项目目标加以把握。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团队成员的理解不可能完全一致。为了克服认知差异可能导致的行动方向不一致,团队成员需要实现对项目目标、项目过程、项目资源等要素的相同认知,不同成员之间就会形成知识链。研发项目的创新水平、知识应用水平都会对成员的认知提出要求,从而加快推动知识链的形成。

3.关系导向的研发项目团队成员知识链形成机理。除了项目团队成员之间基于工作需要所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以外,项目团队成员之间存在的非正式关系是成员之间知识传递的重要条件。当成员之间存在知识交互需求时,特别是这种需要无法通过正式的工作关系予以解决时,他们会倾向于通过私人关系寻求帮助,从而建立起了一种关系导向的知识链。由于关系导向的研发项目团队成员知识链的形成往往不是基于组织制度安排,因此,组织内部的文化氛围、成员的人际关系、知识交流的环境等因素会对知识链的形成产生影响。

四、研发项目知识链形成的仿真分析

1.分析系统中的因果关系。为保障改系统动力学模型直观简洁,笔者选择各系统中影响较为明显的因子进行量化和仿真分析。反映知识交互的变量包括项目知识管理制度文化、奖惩制度、招聘选拔制度、团队知识交流环境、项目内部知识结构、外部知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反映知识应用的变量包括研发项目预算、硬件设施投入;反映知识创新的变量包括研发项目科技贡献率,为了方便模型建立,另加入销售收入、项目发明专利、企业管理水平以及平均项目研发周期、平均活跃时间等。在此基础上,对各系统逻辑关系建立因果关系图,以内部知识结构以及知识创新水平为例。其中一条反馈回路可以表示为,研发项目科技贡献率—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收入—研发项目预算—硬件设施投入—研发项目知识应用水平—研发项目创新水平—研发项目科技贡献率。

2.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

3.计算机仿真模拟。在研发项目知识链系统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对流图中的各变量进行赋值,并输入关系方程。本文中定义的常量赋值一部分来源于统计年鉴以及文献数据,另一部分采用专家评价的方法。首先对模型中的变量及常量进行类型界定及赋值。在模型当中,除速率变量及常量外,其他所有变量的单位设定为value,即所有变量名称表示其所具有的价值,速率变量单位value/Month。

建立系统动力学方程:研发项目预算=企业管理水平*0.1+销售收入硬件设施投入=研发项目预算*0.6研发项目知识应用水平=硬件设施投入*0.6项目知识管理制度文化=企业管理水平*0.4团队知识交流环境=项目知识管理制度文化*0.4奖惩制度=项目知识管理制度文化*0.1招聘选拔制度=项目知识管理制度文化*0.4研发积极度=奖惩制度/平均活跃时间申请增速=研发项目科技贡献率*0.6+研发积极度*0.4研发项目专利=INTEG(申请增速,33)

显性知识=研发项目专利*0.6项目团队实力=招聘选拔制度*0.8隐性知识=项目团队实力*0.8项目知识内部结构=外部知识*0.01+显性知识*0.3+隐性知识*0.5研发项目交流水平=项目知识管理制度文化*0.3+项目知识内部结构*0.4+团队交流环境*0.3研发项目知识创新水平=研发项目知识应用水平*0.2+研发项目知识交流水平*0.3研发项目科技创新率=研发项目知识创新水平/研发周期销售收入增长率=研发项目科技贡献率*0.6销售收入=INTEG(销售收入增长率,100)

通过利用VensimPLE软件对变量进行赋值以及建立动力学模型,接下来进行仿真模拟。在软件中依次选择Model中checkmodel及checkunits选项,检验成立后运行该模型,得到研发项目知识管理仿真图。

4.分析结果。通过分析以上模型各个子系统仿真图,可以看出,研发项目知识链知识交流水平和知识应用水平与知识创新水平的变化基本一致,代表这两方面对于研发项目知识链形成的重要推动作用;项目知识交互系统中,知识内部知识结构与该系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知识储备在知识交互水平中起主要推动作用,项目制度文化子系统、项目团队行为子系统仿真图没有变化,但这并不代表其在知识链系统中不重要,只是说明这些因素不随时间变化,在研发项目知识链形成中主要起辅助作用。研发项目知识链的形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可以看出,对项目知识的储备以及硬件设施的投入是研发项目知识链形成的必要因素,制度文化及项目成员行为等因素作为辅助因素间接推动研发项目知识链的形成。

篇2: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动因分析

一一、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趋势与特点

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即研究与开发。R&D国际化是指跨国公司将R&D活动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国家与地区, 利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科技创新资源, 如资金、智力与人力等要素来从事R&D活动。R&D国际化是跨国公司国际化策略中的重要内容, 是跨国公司市场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R&D国际化也是跨国公司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将R&D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的一种全球竞争战略。

跨国公司R&D国际化所采用的形式多种多样, 主要的有两种:一是直接在国外创建全新的R&D机构 (对本公司海外子公司一些产品的维修、测试、售后服务机构进行投资调整, 使其转变为跨国R&D机构;企业直接在国外独资或吸收部分当地资金组建创设的全新的研究开发机构;通过收购或50%以上控股方式兼并当地原有的研究与开发机构) ;二是通过组建R&D战略联盟等开展R&D国际合作。

跨国公司开展海外研究与开发活动最早可以上溯到19世纪的欧洲, 瑞典科学家兼企业家诺贝尔在其公司Nobel-Dynamite Trust内所建立的研发组织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国研发机构。但此后跨国公司将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放在次要地位, 首先考虑的是实现市场和产品的全球化布局。根据Kremmerle (1999) 对32家电子和医药行业的世界著名公司的调查, 1965年这些公司仅有6.2%的研发活动是在海外开展的, 这一数据甚至低于20世纪30年代欧美大公司跨国研发活动7%的比例。直到20世纪70年代, 随着国际间竞争的不断激烈, 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 跨国间的战略联盟尤其是研究与开发方面的联盟才逐渐被许多大型跨国公司所重视。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以来, 跨国公司从事国际性研发活动逐渐成为一种普遍而明显的新现象。跨国公司通过实施全球R&D战略, 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这不仅克服了科技实力在国家、地区间分布不平衡的缺陷, 提高研究与开发的效率和创新产品的质量, 而且实现了经营范围和地区的多样化, 获得了稳定的市场份额和高额的投资回报率。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跨国公司R&D国际化表现为:

⒈跨国公司海外R&D分支机构数量日益增加。为了更好地给参与国际竞争的海外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更充分地利用全球技术资源, 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将R&D机构的区位配置于海外。目前, 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海外化比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从全球范围看, 海外R&D机构占跨国公司R&D机构总数的比例高达38.6%。其中欧洲国家跨国公司R&D机构国际化的趋势比美国更明显, 海外R&D机构的数量已经大大超过母国R&D机构的数量, 瑞士、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的跨国公司的研发海外化比率分别高达81%、78%、66%、60%和50%。美国为31%, 日本最低为8%。此外,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同样在海外设立R&D中心, 如印度的WIPRO计算机公司在美国加州的硅谷建立了一家全球R&D中心。

⒉国外R&D投资在跨国公司R&D投资总额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美国是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投资最多, 研究机构最为集中的国家。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 外国公司在美国R&D分支机构的支出已经从1987年的65亿美元增加到1997年的172亿美元, 年均增加11.6%。2000年美国上市公司的R&D投资比上年增长了9.3%, 约达1627亿美元。

⒊跨国公司雇佣越来越多的国际高科技人才。跨国公司在进行跨国R&D活动时, 往往大量招聘东道国高素质的人员、工程师、科学家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来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因此, 在国外子公司科研部门中就业的本地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数量大大增加, 且增长的幅度已远远超出在传统部门中就业的人数。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是我国智力资源和科技人员最密集的地区, 这里汇集了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39所, 在校大学生近30万人;以中科院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研究机构213家, 其中两院院士占全国院士总数的37%;园区共有科技活动人员49122人, 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44632人, 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高达91%, 其中R&D人员 (折合全时) 10179人。而掌握世界前沿科技、学业有成的留学归国人员的加入, 为园区企业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提高了整个园区的创新水平。

⒋专利申请的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专利申请的国际化是衡量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活动国际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美国是跨国公司专利申请最多最集中的地区, 世界上最大的海外公司在美国注册的专利数由1969-1977年间的9.18%上升到1983-1986年间的10.16%, 1991-1995年达到11%。在世界569家最大的跨国公司中, 比利时、荷兰、瑞士、英国的跨国公司在美国所申请的专利的, 来自海外的比例均超过40%, 分别达到了62.8%、57.8%、46.7%、42.1%。在我国, 国内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占40%左右, 而国外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占60%左右;授予国内的企业专利权占35%左右, 而授予国外企业的则占65%左右。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机构获得的专利不断增加, 表明在研究与开发方面已实现了由传统的研究、管理模式向新的全球化、网络化研发战略的转换。

⒌跨国公司间的国际技术联盟不断增加。随着科技的发展, 科技开发的复杂性日益增强, 科技开发日益走向集约化。一项高技术新产品的完成涉及越来越多的科技领域和生产环节。任何企业都难以在短期内独立完成, 许多跨国公司出于长期性战略考虑, 纷纷与本国或国外的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关系, 以降低技术开发的风险与成本。例如:杜邦与索尼联合开发视觉记忆存储产品, 摩托罗拉与动之达成协议利用双方专有技术制造微处理器;AT&T与日本NEC达成相互交换技术的协议, 由AT&T提供计算机芯片技术等。《世界投资报告》表明, IBM公司与信息技术领域多家大型跨国公司都有战略技术合作关系, 建立了众多合资研发企业。它在15个合作项目中与富士通 (日本) 建立研发型企业, 与西门子在14个项目中合作, 与布尔 (法国) 在12个项目中共同研究, 与汤森 (法国) 合作项目达11个, 与日立 (日本) 和阿尔卡特 (法国) 的合作项目各10个。

二二、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动因分析

推动研究与开发活动国际化的动因可以从跨国公司外部和内部两方面考查。

1.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而生产活动全球化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R&D国际化是生产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跨国公司为了更好地开拓和服务国外市场, 为生产活动的当地化服务而在海外子公司设立研发机构, 以解决工艺和设备的当地化, 以及研究当地市场, 把本公司本部开发的产品当地化。

2.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竞争对手的抢先进入会因获取当地稀缺的科技资源或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而增强其竞争力, 对企业本身产生负面竞争压力。为保持竞争优势, 实现技术的不断进步, 许多跨国公司建立海外研发机构以跟踪和学习世界领先技术。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仅要在成本和质量上胜过对手, 更要具备快速响应顾客的多元化需求, 在产品开发速度上胜过对手, 因此, 企业必须研究当地的社会和文化, 开发出当地市场所需的产品。跨国公司的海外研发机构便可以帮助企业熟悉当地人文、市场环境、人力资源, 掌握同行的设计风格和发展趋势, 调整自己的产品, 实现当地开发、当地投产和当地销售, 或对母公司产品进行合理的本土化改造, 以开发出符合当地人消费习惯的新产品。

3.通讯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其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通讯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世界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 并使跨国公司建立全球研发网络, 通过这个网络, 分散于全球的稀缺科技人才得以组织联系, 也给跨国公司的管理带来效益, 还有助于研究成果的全球化推广, 减少了对海外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协调与控制费用, 推动世界科技水平的整体发展。

4.公司战略发展的需求。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研发国际化的进程,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对其全球的竞争战略进行了重大的调整, 由以往跨国经营走向全球化经营, 由以往主要通过资本谋求控制, 更多地转向通过技术谋求控制, 即以其技术战略为核心来构筑其整体的跨国经营战略。因此, 跨国公司一改以往主要经历集中于构造国际化生产与销售网络, 而开始注意在投资东道国建立其研究与开发网络, 以适应其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变化的需求。

5.效益驱动。跨国公司在海外进行R&D活动有助于利用东道国的各种资源与条件, 例如研发的人才、设施、信息、资金、管理等;有利于将公司的R&D与生产营销相结合, 使R&D机构直接面对海外生产与销售企业, 直接面对市场, 增强R&D机构与公司生产和营销主体间的协调;有助于构成多样化的R&D国际化网络。美国学者赞德尔Ivo Zander曾将跨国公司的全球R&D网络划分为4种类型:即本国中心型、国际多样化型、多国中心型和全球网络型。在他所处的年代大多数的跨国公司的R&D网络仍然处于企业R&D的核心部分保留在母国的本国中心型的发展阶段。但从近几年的发展看来, 跨国公司的R&D投资正越来越多地向国际多样化型和多国中心型转变。

6.获取低成本的R&D资源, 利用国外良好的R&D环境。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 教育科研水平的普遍提高, 以及发展的不平衡性, 跨国公司有效地利用国外公司、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等技术资源, 寻求R&D的低成本, 提高效率。例如, 一名曾在美国的象牙联盟大学接受教育的研究员, 在印度的班加罗尔, 其成本仅为他在斯德哥尔摩的1/10, 每平米高级生物技术实验室的成本也同样只是西欧或美国的1/10, 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可获得的生物技术专业领域研究员的数量超过瑞典100倍, 并且他们拥有生物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方面的综合知识。

三三、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的对策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R&D机构日益增多, 面对这股浪潮国内企业是否能够经受住竞争的考验, 政府部门能否进行适时的政策调整, 将会关系到我国技术创新的发展情况, 以及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 我国政府与企业应尽快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出相应政策, 加强自身的科研开发能力。

⒈加大R&D投入。我国要想在科技全球化的浪潮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就必须加大R&D投入, 尽快提高我国的整体科研及创新能力, 提高我国的技术吸收和消化能力。国际上一般认为, R&D经费支出占销售额的比重达2%时, 企业才可能维持生存, 而达到5%时才有竞争力。而中国的许多企业远远低于2%的水平。我国的企业普遍规模小, 竞争力弱, 经济效益低。一直以来, 是靠技术扩散效应模仿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 以产品的低质量、低价格抢占市场。但入世后,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完善, 国内厂商应该转换视角, 把资本投入到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上, 吸引优秀科技人员, 把企业的优良资产、资金、技术与人才集中到主要产业, 不断推出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和服务。特别是大型企业更应加强企业自身R&D机构的建设, 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转换经营机制, 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实力。

⒉加强我国人力资源的培养, 提高研发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东道国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高低也是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重要因素。而我国虽然在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努力, 但整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国内人才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 因此, 必须加强国际化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 深化教育与科研体制和人力资源培养体制的改革, 以适应跨国公司对国际性研究与开发人才的需求, 加强自身研发能力, 吸引更多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

上一篇:农信社信贷职业风险的防范下一篇:平安宣传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