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2024-07-18

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精选10篇)

篇1: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

础课程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艺术设计 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艺术等课程,这些课程目前采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内容相对比较孤立,联系性不是很强,没有能够发挥基础课程的应有作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更好的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的需要以及更好的配合专业发展做了一些分析,在整合基础课程相关内容、采取措施改善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更好的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

一、前言

近年来,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发展适逢高职高专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大潮,高职院校都非常注重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工学结合。本人在担任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工作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如何提高基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针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结合专业建设及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方向说说自己的体会。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有一个前期的铺垫,从专业基础课程的定位和性质上面来说,它应该是强调专业的通识教育,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一般而言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构成艺术)、图形创意等课程,整体而言,在课程设置相差不大,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存在个体差异,比如有的学校还开设了装饰雕塑、图案等课程等,不一而足。

在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得到大力发展的形势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得到了各位老师的重视,在实践中正不断地加以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反响。而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从目前来看,基本上都是沿袭传统的模式,开设内容都是按照素描、色彩、构成等进行分类,尽管在教学内容上面偏向于设计教学,但也不排除简单照搬照抄过去的模式等现象,和本科相比,最大区别就是课时数量上的压缩。这样,一方面由于高职层次学生绘画水平相对薄弱,另一方面,基础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出高职特色,千人一面,导致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并没有能够发挥出基础课程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在此情况下,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如何和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改革创新,将教学与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进行融合,以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起到应该具有的作用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也需要适应专业及社会的发展

毋庸置疑,由于基础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服务职能,因此他也要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

首先,从课程方面来说,由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历史都比较短暂,在千里只为一次分享 我的泪水 你的喜悦

课程设置上难免出现本科类似专业的翻版,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以及就业市场的开拓,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专业基础课课程设置还留有历史印迹,专业基础教学内容在许多方面难免也存在一些过时的理念。

另外,学生进校时专业基础相对薄弱,很多同学进校以后还是攀比高考专业分数的高低,注重绘画技能的衡量,对于设计专业的内涵理解还不是特别理解,从而影响到他们对于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的实现。在课程学时上,基础课的课时时数也是有限的,一般每门基础课的课时都是在50学时左右,甚至更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顾此失彼,或者被动和孤立的去学习既有的课程,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如何和已有的教学条件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真正将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体现所开设专业之间的相互补充和融合还需要不断的改进。

其次,从教师方面的情况来看,还存在思想不重视,实际教学方法和预计不统一的现象,认为改革是专业课老师的事,基础课不是那么很重要的印象。这种现象是由多种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老师,由于过去的精英教育背景,一般都是专业艺术院校毕业,他们习惯以自己的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经历来套用到高职教学模式当中,要么过分强调照搬国内甚至国外的一些专业艺术院校的做法,要么还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方式,甚至是针对本科生的教学方法来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有意无意的灌输纯艺术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忽略设计思维的转变。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喜欢运用传统的教学经验,比如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单纯地作为传统的素描知识教学,或者课堂训练的内容依然注重素描、色彩等基本功的训练而忽略设计思维的转变。

再次,从教学模式上来说。目前,情景教学,岗位模拟实训是得到广泛认可的高职教学模式,体现了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岗位需求的变化。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成为大家在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普遍实施的一种教学要求,得到了专家和社会的认同,也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但是,从思想的重视程度来说,基础课任教老师认为这样的模式更适用于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对于基础课程来说,和专业能力以及岗位挂钩并不是很明显,加上教学硬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管也实施了项目化教学,但还不能够很好的体现教学效果,需要对这种模式加以总结和创新。

三、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整合初探

1.打破传统学科分类,整合相关课程,突出基础课程作用

高职设计专业由于学时有限,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决定了基础课程的课时比重偏低,如果按照具体的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必然出现课时平均分配,结果就会导致教学目标重点不够突出,教学效果难以实现,学生感觉课程犹如鸡肋。根据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以及对学生的调研,现实的教学效果确实如此,很多学生在上完素描和色彩等基础课程之后,普遍感觉教学时间太短,还没进入状态课程就换了其他课程内容。为你分享

因此,为真正体现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作用,在基础课程的内容上可以大胆做一些调整。参考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在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特色与样式,尝试将传统的按学科分类的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艺术等专业基础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知识体系重新构建,组成综合的基础课程,在强调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基础上,着重突出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精心设计教学模块内容,设置成综

合基础课程,在学时上保持总量不减少,素描和色彩等原来的传统课程内容仅仅作为创意的表达手段融合在项目过程当中加以训练,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转变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提前接触专业技能知识。从而在心理上和实际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尽早进入设计的状态。

2.借鉴专业课程项目化模式,强化课程组织结构

传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如前所述,过分强调学生的绘画表达技能的提高,而高职层次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对来讲整体偏弱,很多学生进校之前,可能都是半路出家,让他们花上几个星期再来进行基本功的训练,结果注定是为了画画而画画,最后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另外学科之间相对独立,知识的融合不够紧密,而忽略知识之间的联系,比如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课程之间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学生在上完两门课程之后,能将两门课程加以联系的很少,一般都认为,设计素描训练还是形体、结构、比例、明暗的延续,如何将设计素描和色彩知识结合进行新的创造往往意识不足。其他诸如构成课程之中的形态采集、形态组合规律等知识、图形创意课程之中的图形组织知识之间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因此,按照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定位及目标来强调项目内容的整体教学设计,按照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式对几门课的内容进行模块化分解,模块打破课程的界限,设置工作任务,将按课程分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融入一体,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及规律设计课程训练项目的顺序,融合创意和表达方面的能力训练目标。通过项目化教学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促进基础课程之间知识的联系与沟通,使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进而解决学时的有限和效果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能促进教师进行

3.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

好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必须要通过好的教学过程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组织与方法是教学过程设计的主要内容,能否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组织与方法手段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知识、技能的获取需要教学过程的支持,不同类型的知识、能力体系需要不同的教学过程,而以适应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的要求为导向的教学过程,是高职教学的特征,也是合理选择教学组织与方法的依据。由于课程模式的更新,从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必然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努力做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提高,能积极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既做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实践训练的启示作用,又能将应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很好的融合,发挥出基础课程的实际作用。

另外,对于基础课程教学还要统一思想,经常性的组织教学的研讨和学习,要善于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对其进行总结。

4.营造宽松的环境,尊重老师的创造性

教学过程是实践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改革的设想再完美,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同时还要和具体的实际相结合,如果所有的老师都是用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风格、统一的模式去教不同的学生,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从学校来说,要有鼓励创新的机制和评价体系,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鲜事物要抱有宽容的心态,技术上面支持和配套,另外,教学设施的完善和配备,教学一线老师能动性的发挥,积极性调动都离不开保障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刚.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第27卷,2007,(6).[2]王艳峰,邓玉璋.关于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职教论坛,2009,(8).[3]刘友金.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创新.电影文学,2007,(11).为你分享

篇2: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工学结合;地基;基础;课程设计

作者简介:马彩霞(1969-),女,河北丰润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水文及地质工程。

中圈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1 2011)08-0045-0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建筑施工企业一线,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面向的岗位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土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等,未来可成长为“建造师”。

目前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包括职高对口生和普招生。其中高职学生有不适应以知识逻辑为中心的学科课程学习和应试教育的特点,他们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相对适合形象思维,适于直观形象化教学和“在做中学”,适合培养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要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工作过程导向培养模式,通过行动来学习,多让学生体验开启智慧和增强自信的经历,以发掘潜能,发展个性,所以课程设计尤为重要,现就“工学结合”模式下如何进行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作一探讨。

一、《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总体构架

《建筑地基与基础》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职业基础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面向建筑施工一线实际生产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充分考虑认知规律,形成了“拆分建造任务驱动(四个阶段)”培养模式和“拆分+建造”课程体系,即第一阶段通过拆分课程认识建筑:第二阶段通过建造课程掌握房屋施工的知识和技能;第三阶段通过综合实务训练,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工程项目的建造全过程:第四阶段通过岗位实习进行实战,自主开展房屋建造。

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和岗位工作分析,我们归纳出在房屋建造中《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典型工作任务(地坪以下)为:土方开挖一基坑降水一基坑支护与放坡一地基处理一基础施工一土方回填。建筑工程室外设计地坪以下的这些施工的内容与地基土和地下水相关联,具有特殊性。其中对于基础施工人员需要理解基础的设计意图(包含其受力、结构、构造等),而这些与地基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需要同时满足地基的相关技术条件(强度、变形、稳定性);其它分项工程则直接和地基土相关,需要根据土层分布和土性的不同设计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处理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机具等)。对上述设计意图和技术措施选择的正确理解是进行事前控制、保障施工质量的必备条件。《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因此而产生,它属于拆分课程(认识建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将课程共分为四个单元:基本知识;基础工程;基坑与边坡工程:土方工程。原有的教学内容侧重计算设计,是以理论知识为学习起点,按知识逻辑组织课程内容,系统、有序地传授概念和原理等陈述性知识。学生不易建立知识和应用的有效联系。课程改革后,以项目、案例引出和编排教学内容,从而凸显理论来源和理论服务于工程实践,解决理论“够用为度”的问题。这样使得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加明确,内容的衔接更加合理,理论知识的深广度更易把握,更易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与原学科体系下的课程相比,是知识的解构和增加、课程的重构。

二、《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作用与任务

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和岗位工作分析,我们归纳出在房屋建造中《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典型工作任务为土方开挖一基坑降水一基坑支护与放坡一地基处理一基础施工一土方回填。

(一)本课程作用为

为室外设计地坪以下建筑工程的施工和监理提供有关土的技术理论和技能的支持。1,针对室外设计地坪以下建筑工程,使学生搞懂基础设计、基坑支护或放坡设计的意图以及地基处理方法的原理。

2.为土方开挖、基坑降水、基坑支护或放坡、地基处理、基础施工、土方回填等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和监理提供必备的有关土和地下水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

(二)本课程的任务

1.为阅读使用地基勘察报告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技能。

2.为基坑降水、支护提供理论支持,使学生读懂基坑支护设计的意图,知晓降水带来的问题。

3.为基槽检验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技能。

4.为土方开挖、土方回填质量控制提供理论支持和检测技能,5,为基坑支护、土坡稳定分析提供理论支持。6,为地基处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选择。

7,使学生知晓基础的受力以及构造的原理,为基础施工提供力学和结构、构造方面的支持。

8,结合地基土的特点,为施工提供相应措施。

三、《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的理念

在课程设计、建设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下教育理念:

(一)终身学习的教育观。本课程要把学生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而教师要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教师是《建筑地基与基础》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人。重视学生的学习权,使“教学”向“学习”转换。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是以“学”为中心,力求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多元智能的学生观。高职学生具有形象思维的智能结构和类型,适合采取直观形象化教学和“做中学”的培养模式,要尽量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工作过程导向培养模式,通过行动来学习,多让学生体验开启智慧和增强自信的经历,以发掘潜能,发展个性。

(三)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教师是《建筑地基与基础》学习情境的创设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要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和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小组合作讨论、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的互动和“动手”实践,主动建构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四)能力本位的质量观。作为职业基础课程,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通过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知识应用的能力和有关地基基础的职业能力。同时要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要成为建筑企业一线的“岗位人”和“职业人”,更要成为能生存能发展的“社会人”,在今后变动的职业生涯中有能力不断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从建筑施工职业工作出发选择课程内容。课程要回归社会职业,通过岗位典型工作分析确定教学内容:以项目和案例为载体,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工作项目加以学习。

(六)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观。行业企业的实践专家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双方共同进行岗位调研、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内容、划分教学单元:企业提供大量工程项目和工程技术资料,合作建设教学文件、教材等教学资源:校企共建实验实训设施:校企互相兼职,共建共管课程教学、岗位培训和合作技术开发的专兼职队伍。

四、《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的思路

(一)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内容

1.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通过工作分析,归纳出涉及地基基础的典型工作任务(分项工程),进而厘清所需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

2.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将相关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序化,建立合理的课程内容框架,进而设计课程内容和技能训练计划。3,教学单元与建筑基础施工所含分项工程相对应并考虑知识的关联性,由各分项工程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确定所需的相关知识、技能和素质,坚持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安排。

4,以项目载体为引导确定土力学理论知识内容,实现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5,立足相关规范的解读和应用,强调理论结果的实际应用,简化理论推导。6,课程内容载体与校内建筑技术实训基地教学做一体化实物模型相结合。

7,保持课程的开放性。课程项目载体和案例要与时俱进,保证内容的典型性、先进性、前瞻性,把握行业企业的现状。

(二)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实训环境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最大限度地使课程直观化、形象化。1,与河北恒达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邯郸市北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土工实验实训室,提升实验实训室软硬件水平,共享双方实验设备。

2,与邯郸市天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和邯郸招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研发、设计、建造“教学做一体化1:1实物模型”。

3,与邯郸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合作,在我校共建“邯郸市建筑科技示范基地”,联合众多企业建设地基基础实物模型。

(三)项目与案例引领教学

1,各子单元均以项目或案例引入,增强知识的目的性。

2,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小组合作讨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我建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培养职业核心能力。

五、《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方法

我们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则遵循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教学层次和顺序,通过项目或案例引出理论内容,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总结出6种课程设计方法:

(一)项目引导。是指首先给出工程实际项目(包含教学做一体化实物模型工程),教师逐步设定引导性问题,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出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总结出需要学习掌握的课程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对课程内容有整体、完整的认识,适合概述性单元的教学。

(二)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不同案例的介绍分析,将相关知识放置于具体工程环境下加以应用和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强化知识的应用,同时习得经验性知识。

(三)项目教学。是将任务项目交予学生完成,从信息采集、方案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检查评价,都由学生负责,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咨询指导、组织引导作用。学生以多样化的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策略展示学习成果。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不仅注重结果,更加注重完成项目的过程。

(四)现场教学。是在真实的施工环境中开展教学,通过实物形象化地传授教学内容,直观感受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学生的形象思维得以激发,学习兴趣得以提高,教学效果得到保障。

(五)引导文教学。是指在项目教学中,为配合学生自主学习,给出引导性的文字材料(包括引导问题、提示描述、检查单等),用以在方法上指导学生行动导向的学习过程。学生依据引导文来回答引导性问题、制定工作计划。

(六)启发与互动。是指预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自主建构知识。课程结束时也留有问题,以便将学习延伸至课外,学生在课下查找资料,进行思考,并可以通过网上课程论坛进行师生讨论。

六、通过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完成《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

《建筑地基与基础》课程组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理解、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应用了多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编制多媒体课件,采取多媒体综合设备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有大量工程图片、动画、实验实训演示录像,利用由大屏幕、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拾音器、音响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组成的多媒体综合设备,提供图文并茂、直观形象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室采用的教学软件可以进行教学辅助管理,实现教师操作演示、学生操作监控、文件资料发放、学生作业提交等功能。对项目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使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的应用教学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篇3: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一、目前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1、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现状

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 物流专业在高职院校开设的时间较短,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上基本沿用普通本专科学科式体系结构, 主要分成三大模块:公共文化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与专业能力模块。

这种课程体系基本是普通本专科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简化和移植, 虽然其中许多课程都安排了不同比例的实践内容, 但从课程结构到内容没有根本性转变。

2、目前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 高职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课程定位、课程开发与课程内容等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 课程结构系统化有余而职教性不足

课程体系片面注重知识性、理论性和系统性, 课程设置面面俱到, 带有明显学科式结构倾向, 没有体现高职教育“职业能力本位”特点。

(2) 课程知识与能力的对立与割裂

在授课活动环节, 许多课程的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各自编排, 割裂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知识和技能孤立、对立起来, 没有体现出“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实践一体化的职教模式。

(3) 课程开发主体的错位

目前专职教师承担了课程开发的主要任务, 成为课程开发的实际主体。但专业教师无论是工作经历还是岗位技能, 都不适合作为高职课程的开发主体。这种主体错位的课程开发模式, 必然导致课程开发与实际岗位脱节, 难以适应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需要。

(4)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资源单薄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没有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设计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 教学资源比较单薄, 仍以教材、课件和习题为主, 缺乏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立体化教学资源, 忽视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应突出高职课程特色, 课程开发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发挥企业实践专家的主导作用;课程标准应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做到课程体系以工作体系为基础, 课程结构以工作结构为逻辑, 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或岗位技能为载体, 整合理论和实践知识;课程实施要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工作环境, 融“教、学、做”为一体。

因此,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体系从课程结构、内容到课程开发都与普通本专科课程体系存在着较大差别。

三、探索适应工学结合模式的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

1、以岗位 (群) 需求为导向, 明确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是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内容设计的重要依据, 对物流人才需求进行的调研显示, 物流专业人才岗位 (群) 主要分布于企业内部的物流部门和第三方物流企业, 职业岗位 (群) 包括原材料、零部件、设备的采购、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在库管理、库存控制、物流服务营销、客户管理、货代等。

因此, 高职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部门的生产、管理一线,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 能够运用现代物流技术进行实际操作和基层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调整课程结构, 优化课程体系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学生为主体, 以工作体系为基础, 以工作结构为逻辑, 将工作任务转化为任务引领课程, 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实现理论和实践内容的一体化, 加强立体化教学资源、职业资格认证和实习实训实践平台的支撑作用, 建立起“多维递进”式的课程体系结构 (如图—1) 。

该课程体系先设置5门左右紧贴职业岗位要求的、最能体现专业能力的核心课程, 如采购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组织与调度等课程, 然后围绕这些核心课程设置专业支持课, 如物流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等课程, 这两层课程约占70%左右的学分, 是完成适应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主体课程。

在此基础上设置专业拓展课及通用能力课程。如国际物流、连锁物流等拓展类课程和商务谈判等通用能力类课程, 以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最后依据综合素质要求设置素质基础课, 如政治道德素质、人文艺术素质、就业与创业素质等课程。

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要与国家相关职业资格认证对接, 同时, 围绕物流专业群开发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职业考证辅导、网上考试、模拟实训室等立体化教学资源, 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 搭建自我发展的系统平台。

这种“多维递进”式结构的课程体系能更好地适应工学结合模式的“岗位就业能力、职业应变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等要求。

3、提高教师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课程开发能力

为有效提高教师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课程开发能力, 应制定计划安排专职教师到物流企业进行考察研修、顶岗锻炼, 使骨干教师掌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技术, 能够按照“职业岗位分析→确定培养目标→就业能力与素质分析→分解能力要素点→概括知识要素点→对应要素点设置课程内容→整合为课程”的开发流程开发课程体系。

课程开发建设应实施项目式管理, 以专职教师为课程项目负责人, 形成由专职教师和企业实践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 以物流实践活动为主线重新整合课程结构和内容, 突出应用知识和综合技能。

4、构建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平台, 提高学生自我发展能力

立体化教学资源作为现代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实践性、灵活性等特点, 是推进课程教学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支撑, 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模式。

因此, 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平台, 围绕物流专业群建设支持网络教学模式的资源共享平台, 这些专业资源包括课程标准、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案例库、试题库、教学素材库、职业考证辅导、模拟实训室、网上考试、网上论坛等。立体化资源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学习的过程, 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改革和发展的基础, 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因此, 必须搞好专业培养目标调研, 加强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训, 注重校企合作, 努力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 不断完善适应工学结合模式的课程体系。

摘要:由于高职物流专业开设时间较短, 许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参照普通本专科结构设计课程体系, 与目前推行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难以匹配, 影响了物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多维递进”式课程体系结构, 契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与现行高职教学模式实现匹配融合。

关键词: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立体化

参考文献

[1]邓汝春:《高职高专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第14期。

[2]侯彦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基于行为导向课程体系研究》,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年第4期。

[3]明育:《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教育与职业》, 2007年第20期。

篇4: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 职业教育发展迅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绝大多数职业院校推崇,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从机械制造类专业特点及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出发,分析目前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开发过程。

关键词: 高职制造类专业 工学结合 工作过程 课程开发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高职教学改革的需要。

我院机械制造类专业面向地方生产一线岗位,培养能在工业企业从事数控设备的操作、编程、维护与管理工作,在企业生产中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工艺装备的设计与改造的高技能技术人才。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在德、智、体、美、劳方面能全面发展;能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普通设备及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的实际操作、维修和管理等能力;能适应市场经济下的生产、建设与服务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工学结合”的实质就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其特点是将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环境与资源。将过去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职业教育与校外生产性实习实训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职业院校要大力改革,切实推行“工学结合”,真实将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必须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过去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大力改革。本着以行动为导向,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通过真实的案例教学指导思想,加强学生对课程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教学,推动学生整体素质和技术持续提高。

2.制造类专业在“工学结合”新模式下的课程要求。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职业教育的改革思路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就业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扎根能在生产服务一线,服务地域经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不仅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而且应具有系统的应用知识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专业能力就是在职业范围内,从事具体工作应具备的各种能力,方法能力则通常为学生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而社会能力指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一起生活、共同工作的能力。

2.1“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思路

“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是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我们要对原有课程进行改革。在高职课程开发与设计时应考虑到:教学场地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学生评价方法、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时间的安排,等等。

基于工作过程就是以深入行业、企业调查为前提,不断加强专业建设;以就业岗位目标为基础,找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依据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和项目为载体,开发学做合一的新课程;以专业技能为核心,重新整合对应的知识与内容;并在真实职业教学情境中,把会做事的工作标准转化为做好事的教育标准。

2.2课程开发的几个概念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理念的关键词主要有“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典型工作任务指职业活动过程中一项完整的、有代表性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几个阶段。学习领域是以一个职业的多个典型工作任务组合的专业教学单元,也就是我们原来的课程。学习情境指学习的“情形”与“环境”,学习情境的载体实质就是一个“内容是工作的学习任务”。

2.3课程开发基本步骤

第一步是:专家组根据专业对应的职业群,深入行业、企业调研确定本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第二步是:对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研究,确定本课程行动领域与典型工作任务;第三步是:将典型工作任务重新整理与归纳为学习领域(课程)后,再进行学习情境(课程内容)设计;第四步是:教学团队进行课程的教学组织设计。

2.4课程实施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理念的开发,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必应以行动为导向为指导。通过教师实施的整体教学,让学生具有亲临现场的感觉,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实现“学习、思考、总结、提高”;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教师对整体教学过程的具体把控,完整展示模拟仿真的工作过程,从中获取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获得的知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为此,“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创设真实(仿真)的学习情境,将学生置身于真实(仿真)的工作过程中,实现学习领域对接工作过程,学习任务对接项目工作任务,学习过程对接具体工作。为达到此要求,学校的教学条件必须跟上步伐,各级行政部门必须充分落实实践条件。当然可以校企共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大力加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课程改革提供良好条件。

2.5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要求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基于传统教学的课程存在一定差别:“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不再把技能训练和知识传授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而是把基于工作过程的具体工作任务作为学生的工任务,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行动能力融入课程教学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对教师提出以下更高要求。一是职教教师必须从事本岗位且具有本职业的丰富经验;二是职教教师应具备课程开发与课程整体设计能力,能将典型工作任务碎片化、条理化,最后转化为具有教育价值的理实一体化的学习内容,并能通过职教教师的教学设计,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合到工作过程中;三是职教教师要有跨专业的知识储备,并有团队合作能力;四是职教教师必须德才兼备,既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又是学生成才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和评价者。

3.结语

“没有创新的理论,就没有职业教育的巨变”。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具有理论实际有机融合、更贴近行业岗位实质的特点,它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教育创新理论,必将引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赵云霞,史洪云,魏玉洁.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01).

[2]王立群,侯聪霞.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实践研究.中外教育研究,2012(2).

篇5: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文章通过对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内涵、建设现状及模式的`深入析论,揭示了现代高职电气专业教学的开放性与工学结合内涵的内在联系,阐述了以工学结合建设为基础的各种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特色和品牌,是提高高职电气专业发展原动力的重要途径.

作 者:赵静  作者单位:淄博职业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山东淄博,255013 刊 名:科学与财富 英文刊名:SCIENCES & WEALTH 年,卷(期):2010 “”(7) 分类号: 关键词:高职   工学结合  

篇6: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王青松 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417000)

【摘要】研究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此,我院会计专业立足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创新教学模式,在工学结合的“三段递进+角色轮换”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形成会计专业工学结合的“五化教学模式”,实施工学结合项目化的会计专业课程开发,建成一批精品课程,校企共同开发项目化系列教材,采用“一体三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已取得明显成效,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篇7: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⑴通过鼓励在职教师定期下企业锻炼或兼职会计, 获得或跟踪行业或企业的动态信息, 掌握必要的新知识与新技能。我系会计专业有省级青年骨干教师2人,湖南省先进会计工作者2人,教授2人,博士1人,注册会计师3人,注册税务师5人,双师型素质教师有20人。确立专兼教师合作机制,贯彻专兼结对,共建一门课;专兼联手,共编一本书;专兼协作,共管一基地;专兼互动,共育一方人的校企合作方针,形成多元化、开放型、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格局。

(2)加强与会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的联系, 大力开展横向课题, 通过校企合作, 教师带领学生去企业, 获得企业的会计工作实践经验。

(3)引进三一重工、华菱涟钢等知名企业进学校, 合作创办培训机构, 既为企业培养一线员工,同时借助知名企业的资源和技术, 提高专业教师的知识与技术水平; 积极开发师资培训基地, 在培训期间可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提高培训教师的水平。

(4)聘请兼职教师。为保证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聘任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龙兴、世纪龙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大英华财务咨询公司财务专家、华菱涟钢财务部高级会计师与审计部的高级审计师担任实训教师,提高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3.2开发工学结合项目化的会计专业课程与教材。

(1)以岗位操作流程为导向,形成工学结合的项目课程开发流程。

“五化教学模式”课程的开发范式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即开发主体、开发过程和开发产品,核心是开发过程。基于工学结合的项目课程开发流程如图2所示。

第一步是专业调研的目的是调查专业所对应产业的发展趋势、人才结构与需求状况。专业调研的`关键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有哪些?目前与该专业对应的具有较高社会认可度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哪些?会计专业教学团队通过问卷调查走访企业等方式分别调研华菱涟钢、三一重工等国内知名的企业,形成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定位为初级会计人才。

第二步是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实际上是工作任务的分解,目的是明确具体的工作内容描述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这一开发步骤需要企业专家和从事一线工作的业务能手完成。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具备履行会计管理职责及内部稽核和纳税筹划能力,具备一定的职业拓展能力,能够从事会计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

第三步是课程结构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过程就是课程重构的过程,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结果,在课程专家指导下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专任教师重构工作体系下基于工学结合的项目课程即将原基于“知识储备型”的课程,构建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第四步是课程标准编制。项目课程标准应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目标、教学组织、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与评价等主要内容。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课程定位为会计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和证书课程。通过学习企业会计的工作流程,培养会计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第五步是学习项目设计。根据项目课程的特点,课程中的每一个教学项目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通过项目的学习,学生应能独立完成某一项工作任务。因此学习项目的设计应首先确定课程中的项目组成,其次,对每一个教学项目进行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和考核评价设计等。

第六步是教材开发。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包括教科书和各种教辅材料,尤其注重开发数字教学材料。会计专业课程开发的教学材料有项目化教材、单项实训指导书、综合实训指导书、优质教学课件、精品课程网站等。

(2)建成一批优质核心课程和校企共同开发工学结合项目化系列教材。

会计专业为院级精品专业,《基础会计》、《会计综合实训》确定为院级精品课程, 其中,《会计综合实训》入选高职院校国家级精品课程推荐课程。这一系列教材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的开发理念、采用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方式而开发的,并结合企业会计实际工作而编写,以模拟企业典型业务为背景,采用“角色轮换”模式,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单项实训到综合实训,体现会计职业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逐渐形成的过程。朱阳生等开发《基础会计》、《基础会计实训指导书》等校本教材及配套习题集,肖月华与金蝶公司长沙分公司李凤娥共同开发《ERP供应链/财务项目化应用教程》教材,袁其谦主编《基础会计项目化教程实训》,朱阳生主编《基础会计项目化教程》等一系列教材。

3.3进行工学结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质量考评体系的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

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将《管理会计》的主要教学内容融入《财务管理》, 整合后的课程名称定为《财务管理》;《经济法》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有关税法的教学内容整合到《税法》中;《珠算》调整为《计算技术》,讲授内容以单纯讲授珠算调整为包含珠算、点钞、会计书法等内容。由会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议,开设《纳税筹划》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2)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会计专业不同课程,倡导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实效性:《基础会计》中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教学,采用现场教学法,将学生带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增强感性认识。《财务会计》采用项目教学法,按会计要素分项目进行教学。《审计》采用案例教学法,用大量的案例进行教学。《基础会计实训》和《会计综合实训》采用岗位轮换教学法,学生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熟悉不同岗位的业务操作流程,掌握不同岗位的会计处理方法,真正达到毕业后“零距离”上岗的目的。

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会计专业采用“ 一体三结合”教学方法,如图3所示,其设计的教学做一体、理实一体实训 、综合仿真实训 、电算化上机实训、顶岗实习等五个环节 ,前一环节以后一环节为行动基础,后一环节以前一环节为行动导向,环环相扣,依次递进,将校内仿真工作情境的学习过程与真实工作场景的工作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3)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目前会计专业有以下7门专业主干课程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纳税筹划》。《会计综合实训》的教学资源已经上网共享。

(4)教学质量考评体系改革。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决定了其教学评价具有多样性,课程考核体系由理论考核、实践考核、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三部分组成,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考核,课程教学全面融入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内涵课程的考核应是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机结合,考核应在理论知识测试的基础上,加大实际操作能力测试的比重。转变单一评价模式,淡化期末考试,建立多样化评价方式,具体包括课堂讨论、课后作业、集中测试、小组成员评价、教师评价等。由传统的“重理论变为重实践”、“重结果变为重过程”,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这样有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4建立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和校内外实训基地。

(1)建立教学资源库,形成工学结合的教学资源共享。

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考试大纲,课程教学计划,精品课程上网资料,CAI课件,电子教案,习题,考证培训资料试题库等。

(2)建立校内实训中心,进行工学结合的会计仿真教学。

建立功能齐全的仿真会计实训中心;建成能够满足仿真实训的会计综合实训室2间,能同时容纳180人进行手工实训。建成电算会计实训室2间,能同时容纳240人进行电算实训。与金蝶公司共建ERP实训室3间,企业经营沙盘演练室1间。

(3)建立校内生产型实践基地,进行工学结合的全真教学。

成立产学合一服务型实体―娄底市弘智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万元。公司的宗旨和主要任务是“产训合一,学以致用”,会计专业全体师生同时又是公司的员工,分别在公司财务会计项目部、会计咨询项目部、培训项目部等部门任职并开展经营活动,学生分期分批在公司进行真实的实习实训。

(4)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工学结合的会计感性知识教育。

先后与2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协议,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成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各类实训基地已建立较科学的管理制度,配备具有较高专业水平,较强管理能力的实训教师。校外实训基地能满足学生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清娟,李永川。基于工学结合的五化教学法课程开发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3 ):72-74

[2]王金。 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的“三段递进+角色转换”全程训练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 ):36-40

作者简介:王青松(1975- ),男,湖南双峰人,硕士,湖南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财贸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教管理。

篇8: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1 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需求, 确定助产专业职业核心能力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基础护理知识、临床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助产技能,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心理素质, 德、智、体全面发展, 从事助产及护理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能胜任护理及母婴保健工作岗位的工作。我们深入研究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岗位, 确定了助产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要求, 包括基础护理能力、助产操作能力、产科相关能力3方面。对应的核心课程有高级助产技术、妇科护理技术、妇婴保健技术。针对目前这些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开展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2 核心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我院高职助产专业招收的是达不到普通本科高考分数线的高中毕业生。这些学生文化基础差, 具有文化基础薄, 关爱意识低, 劳动观念差, 沟通能力弱, 动手兴趣浓, 活动意愿强等特点。行业对助产士的要求是职业态度端正, 沟通技巧熟练, 综合能力优良, 工作中能渗透人文关怀。而传统教学模式下, 课程内容选取的知识是本科教材的压缩, 知识抽象, 学生难以理解, 课程盲目追求知识储备, 内容繁多, 重点不突出。教学计划强调学科体系, 各门课程都按自己的学科体系进行授课, 互不衔接, 内容多, 且重复, 重点不突出, 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授课计划的制订和执行注重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采用三段式教学方法, 先理论后实践, 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学科本位思想严重, 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忽视能力分析和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在临床实习时不能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很好地利用。医院反映助产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不够突出, 职业特色不明显。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传统的学科体系下的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不适合学生特点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改革势在必行。

3 构建全新的核心课程体系, 突出专业能力培养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文件) (简称文件) 中提出, 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 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工作要求。文件还指出,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在教学改革中, 我们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 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现代医学模式和我国卫生服务的发展要求,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我院高职助产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修订三年制高职助产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 加大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学时, 减少了病理学课程的学时, 将原有的产科学、妇产科护理学、妇婴保健学3门课程进行整合, 形成了以高级助产技术、妇科护理技术、妇婴保健技术为主体的全新的助产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这种改革加强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淡化了基础知识的学习, 突出了助产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4 制定符合岗位职业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4.1 教学内容的重构和整合

原有的助产专业课程设置倾向于学生护理能力的培养, 忽视了助产士应有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在助产专业高级助产技术、妇科护理技术、妇婴保健技术3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修订中, 我们邀请了医院一线的助产专家、职业教育课程专家和专业教师一起讨论、研究, 突出工学结合, 以临床职业活动为导向, 以能力为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 以素质为基础, 以项目为载体, 开设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根据临床工作过程及国家卫生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要求, 结合高职生特点, 对3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的重构和整合, 突出课程特点, 避免内容重复。确定教学内容后, 我们把每门课程分解为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 同时由每项工作任务导出职业能力, 形成各门课程的知识框架。

4.2 采用“工学结合、学做一体”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 实施任务驱动和项目引领及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中, 以助产专业核心课程的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进行项目载体设计, 结合高职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和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 构建核心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让学生在完成相应工作任务过程中掌握专业护理知识, 突出对学生专业护理技能的训练。以工作过程为领引, 通过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实训室仿真模型演示、实训室操作训练及考核、医院见习、毕业生产实习等方式, 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开发学习资源, 以学生为中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注重对职业能力的评价。

4.3 课程标准的制定

高职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反映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 蕴涵着高职教育的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2]。为了更清楚地表述课程目标, 提高课程目标对教学过程的指导价值, 课程目标采用表现性表述方法, 即不再采用“掌握……”、“了解……”、“熟悉……”、“具备……职业能力”等传统的课程目标表述方式, 改为学生在相关课程内容学习中所能表现出的实际行为来表述课程目标, 基本格式为“能 (会) +程度用语+动词+对象”。课程目标要求所涉及的程度用语主要有“熟练”、“准确”、“基本”。“熟练”指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无错误地完成任务;“准确”指没有任何错误;“基本”指在没有时间要求的情况下, 不经旁人提示, 能无错误地完成任务。知识目标表述方式采用“了解”、“熟悉”、“理解”。

4.4 重视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保证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为规范临床实践教学行为, 我们根据三年制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 参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 结合课程及学生特点, 完善了三年制助产专业高级助产技术、妇科护理技术、妇婴保健技术3门核心课程的实训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全程贯穿工学结合理念, 设计“工学交替、学做合一”递进式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先让学生在校内实训室的仿真环境中进行技能练习。然后利用课外活动和节假日到医院见习, 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 在医疗工作环境中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真正做到学校与医院的“零距离”对接。最后到校外实习医院顶岗实习, 亲自操作, 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从学校的实训室到医院见习接触患者, 进而在为期一年的临床实习中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这种递进式的能力培养模式,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及素养的形成。在实践教学中为了系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们还根据课程特点安排学生走出课堂, 进入农村和社区为广大妇女儿童服务, 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5 完善助产专业核心课程评价体系

过去我们采用学科本位的评价标准, 只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忽视对学生操作能力、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考核, 这种考核方法失去了能力本位的课程特色。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应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实施教学。因此, 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应以能力本位的标准进行。对教学效果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评价必须进行改革, 尽可能采用综合评价方法, 如根据技能测试、案例分析、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和实训报告的完成情况, 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及操作技能、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周琦.以能力为本位对助产专业助产学课程改革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8) :220.

篇9: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工学结合;工业设计;实践教学;问题;模式

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而高等教育事业更是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尤其是高职院校。与其他的高校不同,高职院校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技术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系别,工业设计专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工业设计能力是产品设计的基础,只有具有较高的工业设计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产品设计工作。就高职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来说,实践教学是必要的组成部分,是为社会发展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关键步骤。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中心,教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性思维能力。下面,笔者将对工学结合下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相关的研究与探讨。

一、工学结合下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我国的高职教学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我们必须得承认当前高职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下面,笔者将对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一,没有深入认识“工学结合”的含义。这是限制当前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而忽视了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同时,他们认为“工学结合”就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在特定时间到企业进行相关的实习活动,并没有重视校企合作的过程及意义等。同时,企业过于重视经济利益,对人才的培养工作并不关心。因此,大部分学校的“工学结合”模式教学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

第二,实践资源相对缺乏,实践过程也过于简单化。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仍然处于初期阶段,还没有充分发挥其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作用。同时,校企合作模式过于简单,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并没有进行良性且紧密的互动,因此实践过程过于简单化。同时,在实践资源方面,企业大搞形式化工作,企业并没有为实习生建立实习基地,高职院校学生仍然只是进行校内实习工作,实践资源过于单一。

总之,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成效,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

二、优化工学结合下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策略

充分认识“工学结合”的涵义是提高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成效的必要前提,是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南针”。优化工学结合下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能力,完善专业教师的培养机制。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引路人,教师实践能力的高低将会对实践教学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成效,就必须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联系。学校要加强对专业教师的技能培训,让教师深入企业,提高其实践能力。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聘请某些企业的技工型人才担任学习的实践教师,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教师还应该积极参与到各种工业设计的竞赛过程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总之,高职院校必须要以实践能力为标准,努力构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较高的理论知识,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指导。

其次,要完善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升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要严格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做好教学评价工作,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对于那些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大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该加强教育及指导,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以积极认真的姿态投入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再次,要密切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院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与企业实际高度契合的校内实践基地,从而为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实训环境。例如,实训基地的生产设备等要与企业的工作环境一致,同时要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来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等。另一方面,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训基地,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及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三、总结

工学结合下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与我国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高度一致。各个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工学结合”的真正含义,密切与企业的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训环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同时,高校要不断优化实践教学的模式,通过各种有效方式,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推进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蓉,王慧.“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2).

[2]苏学会.工学结合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2(9).

篇10:刍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张爱梅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目前,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模式,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高职文秘专业经过市场调研和多年教学实践,逐步探索出基于工学结合的四个结合、三个环节、三种技能的433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文秘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张爱梅(1965-),女,河北保定人,黔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贵州都匀 558000)

[中图分类号]G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36-0179-02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其运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及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地位不断得以强化。高职院校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所需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直是困扰各高职院校的难题。《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这无疑为高职院校办学指明了方向。近年来,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与时俱进不断寻求工学结合的契合点,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基于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文秘专业构建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背景分析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开设文秘专业,近年来,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秘书都是通过公务员考试或内部选调、任命的方式上岗,且比例较少。但随着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的兴盛,各类商务活动和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行业企业急需应用型、复合型的秘书人才。但从人才市场上反馈的信息却是许多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秘书人员,而许多秘书毕业生却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原因是由于高职文秘实践教学与社会脱节,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对称。为了使实践教学建立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近年来,文秘专业积极探索适合市场需求的实践教学模式。由于秘书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任何行业企业都有秘书岗位,但各自要求不同(见表1)。总体来看,各行业对文秘人才规格要求普遍较高,除了要求具有文秘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相应的行业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文秘专业实践教学如何培养适应不同行业企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工学结合。学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形成校企合作、校(乡)镇合作、校村合作等办学模式。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设定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订实践教学大纲,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课程,共同确定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校实训与岗位实习紧密结合,从而实现社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

二、工学结合下文秘专业433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文秘专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对行业企业秘书岗位的考证,加上多年的教学实践,围绕职业能力及秘书技能标准,建立了校内、校外一体化实训体系,构建了基于工学结合的433实践教学模式。433实践教学模式就是:坚持四个结合、通过三个环节,培养三种技能。

(一)四个结合

基于工学结合的文秘实践教学坚持以行业和社会需求为前提,以秘书职业岗位要求为依据,以职业工作流程为导向,把文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与秘书行业发展结合;课程体系与秘书岗位相结合;教学内容与秘书实际工作结合;实践技能培养与秘书职业技能标准结合。

(二)三个环节

文秘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训、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三个环节完成(见下图)。

1.教学实训。实训教学作为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的结合点,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与关键。实训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是学生了解实际知识、熟悉职业环境、培养职业能力的重要渠道。目前,高职院校主要的实践教学形式是教学实训。我院文秘专业职业技能实训,主要安排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在情境模拟、案例操作过程中完成办文、办会、办事等一系列秘书工作流程。通过职业模拟实训,学生既可以把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养成一定的职业技能技巧,还能使学生在模拟操作过程中逐步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锻炼职业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在此期间,实习学生完全按照实习单位的管理方法和要求,在具体的秘书工作岗位上,办理秘书工作事务。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综合能力,缩短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让学生毕业后能就业、好就业。文秘专业顶岗实习主要采用集中与分散、校内与校外结合的形式。

3.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就业环境,拓展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进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我院文秘专业所在的管理系积极探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途径和方法,利用有限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锻炼机会,如安排学生在学院周边的乡镇作为期一周的社会调查,让学生在系办公室见习,管理系学代会和团代会的会务工作均让学生承担等。

(三)三种技能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文秘专业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实训实习环节培养学生具备3种技能,即: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拓展技能(见表2)。

三、实践教学的保障条件

要确保文秘实践教学正常运行,应做好制度、师资、教材和实训基地四方面的建设。

(一)实践教学制度建设

实践教学制度建设在实践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实践教学的保障条件。它主要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拟订与规范、实践教学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和评价办法、“双师型”教师管理办法、实习基地的评价办法、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评聘和评价办法等。只有实践教学制度形成科学严密的的系统,才能确保实践教学的正常运行。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本网网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文秘专业实践教学要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教师不仅是“双师型”教师,更是“多师型”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是加强校内实训教师的培养,按照“双师”素质要求,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工作一线接受锻炼,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实践能力,使专业教师成为“能手型”教师;另一方面,要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组合成不同层次的教师梯队,承担实践教学和教师培训任务。

(三)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

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应该围绕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教材在内容上要突出实用性,紧跟社会发展和行业的需求,紧贴岗位的要求。学校要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教材,从实训教学大纲的制定到教材内容的确定与编写,聘请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企业技术专家把关,保证教材内容新颖、适用,与市场对接,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充分发挥教材在秘书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秘书工作实际,编写出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

(四)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上一篇:五年级品德复习题1下一篇:物业客服维修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