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幸福家园(幸福是心灵的享受与满足)

2024-07-11

我们的幸福家园(幸福是心灵的享受与满足)(精选9篇)

篇1:我们的幸福家园(幸福是心灵的享受与满足)

我们的幸福家园(幸福是心灵的享受与满足)

上个月,我家的电视罢工了,结果通知家电维修的,说要拉走更换零件,结果,几天没有电视看,周末与儿子在家,总感觉浑身不自在,不就是一个电视机没有了,好像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感觉,儿子也说,家里没了电视,也感觉浑身不自在的!别扭!心里总感觉丢了什么东西似的!

前不久,在新闻上看到一则故事:说是儿女们很久没有回家看望年老孤独的父母,结果在外工作的儿女孙辈好不容易回家与老人团聚,在一大家团圆吃饭的间隙,这些儿女晚辈本该其乐融融的与难得一见的老人唠唠嗑,摆摆家常的,结果是怎样的一个场面,儿女晚辈们每人手里拿着一个手机,只顾自顾自的把玩着自己的手机,打游戏,聊天,每个人是忙的不亦说乎,却冷落了这对年老的父母的心!最后,是气得老人,把餐桌一翻,来了个底朝天!好端端的一个难得的一家人团圆的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团圆场景,却最后因为这些不懂事的儿女,闹得是这样一个哭笑皆非的收场!当时看到这则新闻时,说真的心都凉了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还是用我们的真心来唱唱那首脍炙人口的“常回家看看”的歌吧!找点空闲,找点时间 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带上笑容,带上祝福 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 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 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总操心只图个平平安安

你看,这歌词说的多好,那是真的用心去与我们年老的父母做连接,是真的心心相印!一些细小的动作,一些微不足道的举止,却温暖了父母那长期孤独寂寞和思念的心!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物质话越来越现代,而我们的那个心却越来越感觉不到幸福?我们的那个心却越来越感到烦恼,不安?原因何在?

这是因为,随着现代社会所谓的物质的现代化,我们的心灵也被物化了,心灵被迷失了!进而最终迷失了我们的那个心灵的家园了!

我们的现代高度现代的物质化生活,均因为我们的头脑对电视,电脑,手机,小汽车等等这些外在的东西的过分依赖,我们的那个真心也逐渐的被物化了!心灵开始被物化,为什么现今的世界逐渐的失去了和谐,也失去了与天地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就因为我们这个万物之灵的人类过分的重视了头脑,而忽略了这个万物之灵的人类的那个真正的主人---心灵!反观我们现今的教育,从社会的各个方面恰强调的都是那个头脑,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发展到今天,根本都没有意识到我们的那个心灵的重要性!无论是国家教育,哲学都忽略了这个!

现实生活中,家用电器,若全部被取缔了,那不就是跟我家的那几天电视机被拉走去维修了,总感觉生活没意思了一样!对于现在的人类而言,要是没有了电脑,手机,那更是要了我们的命!不断依赖科学技术的发明,不断的依赖身外的东西来生存,这种依赖性的结果怎样呢? 势必造成我们头脑的这种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烈,如同吸毒的毒瘾一样,难以最终摆脱!真的如同一个吸食了大麻的伪君子一样,对它愈来愈离不开了!因为那几乎就是他生活的全部了!而相反,我们的那个真的主人---心灵却愈来愈萎缩!这样一来,我们作为这个万物之灵的人,就越来越丧失了其存在的独立性了!

要是一个人生活在山中,生活在远离城市现代化,具有城市现代化设施的地方!他会感觉到活的很无聊!就由于这种依赖性,导致了他心灵在不断的萎缩,这就是用进废退的进化学说!甚至于人类头脑不断的发达,是人类不断的被物化!

而人类不断被物化的结果会怎样呢?

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似的,也不知道在做些什么?而不懂得真正的享受生活了!

而要懂得享受生活,就必须靠我们的主人---心灵!所以,现在的学校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在做头脑的培养,很遗憾的头脑培养的结果!

而心灵丧失的结果,则是过分的现代化,机械化,科学化!所以我们的心灵就丧失了!那就更没有情和爱可说了!

现在的物质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的物质享受,但情感,情爱方面却越来越少了!所以,现在的人的幸福感指数反而是降低了,幸福不是吃饱了,穿暖了,又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和享受!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非拥有物化的东西,而是在于我们的那个心灵的感受!情与爱是强了还是弱了,是淡了还是浓了,这才是我们衡量你心灵的一个快乐的标准!

快乐,幸福,不是外在的东西,非物质的拥有与满足,而是在你内心深处的心灵的感觉,在你的心态!

篇2:我们的幸福家园(幸福是心灵的享受与满足)

红尘滚滚,人海茫茫,心灵如果只在有限的疆域内行走,只能走出一份狭窄和禁锢,这样拘谨的生活肯定缺席了自由和洒脱。而现代人多是为物所扰,为己所累,让自己掉入了烦恼的怪圈,各种困扰也就席卷而来了。想要轻松自在的生活其实很简单。只要放下心中的枷锁,就能将自己在禁锢中解放出来。

一个人追求完美,活得很累。这世界是一半一半的。天一半,地一半;男一半,女一半;善一半,恶一半;清净一半,浊秽一半。很可惜,你要求完美,不能接受残缺的一半,这不是说世界不完美,也不是命运不公平,是你的内心出现了缺陷。——学会了包容,就会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

人生的堕落,不是批发的,而是零售的。人心的窳败,不是突发的,而是渐进的。芊绵之树上掉下的一片枯叶,可能意味着这棵大树生命的结束。心灵之泉中减少的一点善念,可能意味着这个人性毁灭的开始。因此,人必须最严密地看护好自己心中的善念,不要让善念在生活的沙漏中点点滴滴地消失贻尽。

若要快乐,就要随和;若要幸福,就要随缘。快乐是心的`愉悦,幸福是心的满足。别和他人争吵,别和自己争吵,别和命运争吵,无计较之心,心常愉悦;尽心之余,随缘起止,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你随和,愉悦的是自己的心,你计较,烦恼的也是你自己。一天的心情靠随和,一生的幸福靠知足。

控制好自己的心情,生活才会处处祥和。心情虽不是人生的全部,却能左右人生的全部。心情好,一切都好;心情差,一切都乱套。有的人输了,不是输给他人,而是输给了自己的心情。坏心情,贬低形象,降低能力,搅乱思维,影响信心。拥有好心情,才能发现更多的美好。

我们常常迷失在自己的心路上:不如别人时,会心生嫉妒,失去从容;发生意外时,会心生慌张,失去镇定;痛失亲人时,会失去理智,心生绝望。只有内心安静祥和,才不会被外界所左右,在跌宕起伏的岁月里保持淡定,摒弃内心的挣扎、邪念和虚荣,心如莲花,微笑面对一切,活一回洒脱自在的人生。

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当压在我们肩上,就算我们竭尽全力,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一肩扛,就像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拾麦穗,前方可能会有更大更好的麦穗,关键是要拾起最适合自己的麦穗,理性的权衡,正确的取舍,才有可能收获最有价值的人生。

篇3:让我们共同享受教师的职业幸福

看到这里, 我不由得欣慰不已, 教师的生存状况、生活质量与工作绩效一样, 早已让我高度关注, 在努力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方面我深入思考、探索引导教师寻找幸福感的方向, 终能让老师们有所收获———教育是心灵的事业, 做教师更是一个幸福的职业。

一、教师的幸福从尊重开始

好管理的先决条件和关键是尊重人和理解人, 尊重和理解是教师的第一需要。因为尊重人, 才会重视人;理解人, 才会发现人才, 使用人才。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围绕人来进行的, 管理的核心当然也是人。校长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脸色可能影响到教师一天乃至几天的心情。所以, 我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教师自尊心, 不随便伤害它。

⑴维护人格尊严。我记得一句话:“如果一个民族不能让校园里的老师们笑起来, 这个民族的未来就不会有多少笑脸;如果一个民族的老师不能挺起胸膛, 这个民族的明天就很难挺起腰杆。”我始终认定:老师的人格与尊严必须得到尊重!一个没有独立人格与尊严的教师, 怎么会教出具有健全人格与健全心理、自尊自重的学生来?

作为成年人, 老师都很看重自己的面子, 我努力做到在严格要求的同时, 能够充分尊重这些老师的面子。对于犯了错误的老师, 我往往是请到办公室狠狠批评, 有时候还让被批评者流泪, 但我很少当众点名批评老师。而且, 当有的老师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而我不得不在大会批评的时候, 我都让当事人回避, 尽可能照顾这位老师的自尊心。我知道“铁面无私”的合理性甚至必要性, 但我总觉得, 如果能够用更人文的方式教育犯了错误的老师, 是不是更好一些呢?也许我这样想这样做有点理想化了些, 但我们对学生都要强调尊重, 何况是对老师呢?

⑵尊重岗位选择。作为校长, 我尽可能地让教师做自己喜爱的工作。因为自主选择岗位, 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每学年结束前, 可以让每位教师像学生考大学时填写志愿表一样自主选择工作岗位, 比如愿意教课还是做行政工作, 是否愿意担任班主任等, 学校千方百计尊重教师的选择。如果个人志愿与学校工作有冲突, 学校必定专门找教师商量沟通, 教师一般都能够通情达理, 服从大局。只有选择的才可能是自主的, 也只有自主的, 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这样, 教育的乐趣就与教育者的职业结合起来, 工作就变成了一种享受、一种幸福。曾记得, 我们学校新进了一位老师, 她在其他学校一直从事数学教学, 他深爱自己的专业。她调入时, 我们桃花仑小学所有课务已安排就绪, 因此让她临时担任科学课的教学, 虽轻松她却很郁闷, 我发现她的情绪低落与其谈心时, 她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第二学期我亲自协调, 终于让她走上了自主选择的工作岗位, 现在成为数学学科的带头人。

⑶实现民主管理。我认为尊重教师不能停留在口头和形式上, 更应体现在民主管理学校上, 特别是要保障教师参议校务的权利。这一权利的起点在于教师拥有“知情权”。凡涉及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决策, 如聘任、处罚、晋级等均须经过严格的程序。

我们的教职工代表大会 (以下简称”教代会“) , 每次都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会议。我们的上次教代会在桃花宾馆召开, 全区学校都派代表来观摩学习。我总是真心实意相信教师、依靠教师, 让其充分享有决策权和监督权。学校里的重要决策不是“校长说了算”, 而是来自教师集体的智慧。这样制定出来的政策、规定, 一方面, 教师觉得这是“我的建议”, 就会真正感到当家作主, 乐于贯彻执行;另一方面集中了集体的智慧, “三个臭皮匠, 赛过一个诸葛亮”, 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一旦校内民主氛围浓郁, 教师工作的安全感获得了保障, 教师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 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才可能建立, 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可能被激发出来。

二、教师的幸福生活从充实开始

我坚信:人是靠精神站立, 又是靠业务行走的。一个教不好书、当不好班主任的老师在学校里无论如何是不会幸福的。在教学管理中,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 为教师的学习与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管理。我作为校长, 关怀教师, 就要帮助教师专业成长, 从而使教师享受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幸福。

⒈教师专业成长需要优秀的“总导演”

我认为, 一个好校长, 就是学校的总导演。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校长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尽管校长工作千头万绪, 我仍挤出时间, 坚持学习先进教育理念, 用敏锐的视野观察现代教育教学, 用独特的思维思考未来教育改革思路, 力图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我被《当代教育论坛》聘为第一届理事, 被湖南省中数数学专业委员会聘为委员, 被湖南省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聘为理事。主持的国家级课题《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子课题《探究构建生态作文教学的课堂体系研究》已结题, 主持的省级课题《家校共创学习型家庭, 让孩子学会感恩》获省级一等奖, 主持的市级课题《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获市级一等奖。管理论文《教师应具有人格感召力》在《湖南教育》综合版第五期发表, 《推进学校德育的四大载体》在《科教新报》上发表, 《浅谈教师的人格感召力》获市级二等奖, 被评为全国名校长, 并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优秀校长论坛。

我努力做年轻教师学习的榜样, 做到敬业、诚信、友善、正派、公道。我常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出从宏观到微观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帮助教师达到较高的专业发展水平, 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桃花仑学校的学习、研究风气正浓。

⒉拉起一支打“硬仗”的队伍

作为教师, 人人都想自己能得到专业上的发展, 能成为一位合格的教师, 进一步成为优秀的教师, 甚至名师、教育家。但在实践中, 往往会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而不能把自己全身心的力量激发出来, 从而导致教师整体队伍专业成长缓慢, 甚至有的是倒退。基于这样的设想, 区教育局出台了名师培养、骨干教师培养等方案, 学校也大张旗鼓, 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为教师的又好又快成长作保障, 创设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我校周印红、雷玲芹、曾丽红、杨薛、李白娇、肖玲、郭代梅等9位教师业务精良, 被认定为区级以上名师, 另外还有刘渊老师被评为市级师德先进个人和省优秀教师, 王学良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 谢慧洋、吴立芳老师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 胡小春、喻拥军、欧阳琦被评为校级名师。我们正是通过榜样的力量带领教师前行, 创名师树榜样, 用名师效应来激励全校教师努力进取。

三、教师的幸福生活从和谐的工作环境开始

我们教师在职业生活中的快乐感来自宽松的工作环境、来自和谐的工作局面、更来自和睦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工作局面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础。人际关系重在建设。我们不回避冲突, 重要的是学会理解、沟通和谅解

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精诚团结, 以诚相待, 做出表率。倘若领导之间拉帮结派、勾心斗角, 那么教师之间的关系势必紧张。

⑵我总是以身作则, 带头团结教师, 凝聚人心, 开创和谐的工作局面。我校有位老师的爱人在外地工作, 她因急性心脏病于凌晨五点由120急救车送往中心医院, 我于五点半赶到中心医院。我虽然只做了一些简单的事, 几句朴素的问候, 但她非常感动, 在以后的工作中她特别敬业, 富有爱心。更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一位大家公认的优秀教师在参加全国教学比武前的磨课期间, 思想顾虑太多, 深感无力达到自己该有的状态, 过不了自己的坎, 给自己套上了沉重的心灵枷锁, 情绪几经崩溃, 在她一心想着放弃的时候, 我在电话中, 甚至从长沙风尘仆仆地赶回学校 (当时, 我正在长沙学习) , 一次两次三次地与这位老师谈心, 真切了解她的内心动态, 真诚地帮她分析利弊,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用耐心和温暖鼓舞她坚强, 激励她找回自信, 终于战胜自己, 实现了教师个人和学校集体的双赢。后来, 在我与这位教师的书信交流中, 她衷心感谢我给予她最实实在在的关爱、帮助、包涵和勉励。

⑶我们学校着力于对风气的教育和引导, 增加办公室的亲和力;还适当增强人员流动性, 避免不团结的教师坐在同一个办公室, 也要避免小团体的形成;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还在硬件建设上下功夫, 教师办公室要求宽敞明亮、干净整齐、办公用品够用方便, 凡装修过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值得玩味的细节, 传递出浓郁的文化特质, 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创造并维护一种良好的办公室文化, 教师整天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 办公效率才能提高。“以情为源”实现“整体和谐”。学校根据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实行弹性坐班制, 极大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正是通过这些看似细小的人文关怀, 让教师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归属感, 增加了教师满意度。使校园里充满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营造出一种幸福的氛围。

四、教师的幸福生活充满了成就

幸福是教师自身创造力和价值感得到了充分实现, 幸福是教师专业有可喜进步, 幸福是教师工作得到领导、同事、社会的充分肯定。

我们引导老师们在工作中寻求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来自每一节课的成功, 正如窦桂梅老师说的:把课堂变成梦想开花的地方。抓住课堂, 让学生“信其师”, 才“亲其道”, 课堂上老师讲得酣畅淋漓, 风趣幽默, 流畅高效, 学生自然积极应答, 小手如林。每节课能有这样的“高峰体验”, 随着铃声响起老师的身心是充实和愉悦的, 当教学成绩优异, 当赢得家长和学生的敬重, 老师的内心是成功和幸福的, 虽然这幸福来之不易。

2011年7月在安徽淮南举行的全国舞蹈大赛, 我们学校参加演出的节目《看戏》获金奖。欧阳湘等辅导老师开始有很大的压力, 尤其排练过程十分困难, 效果也一般, 她们开始打起了退堂鼓。经过学校的多番鼓励打气, 举全校之力支持她们的排练工作, 终获金奖, 成功后所有的辛劳都化作了老师们无限的幸福。

教师职业的成就更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职业, 更是一项牵引灵魂的事业。之所以有“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美誉, 是因为这一事业需要我们怀着无私的爱来和每一个生命体交往、互动, 去敞亮和启迪他们的心灵。我们要积极引导教师把职业从一种“谋生手段”转化成一种品味幸福、服务社会和完善自我“职业理想”的事业。教师职业不仅是个具有尊严色彩的职业, 更是一个充满成就感的职业。

我们都坚信“付出总有回报”, 回报就是幸福的来临, 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精彩, 实现辉煌, 感受幸福。

篇4:奉献的幸福,心灵的享受

我出生于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比新中国大10岁。1979年国庆节,我曾有感于岁月蹉跎,写下了“昔日十龄童,今过不惑年”的诗句。不想30年顷刻飞逝,现在是“昔日十龄童,今过古稀年”了。

看到我这个两鬓如霜的老人常要乘车去远离市区的学校授课,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知我者谓我希冀事业再有成就。而我要说:我只是想感受奉献的幸福,获得心灵的享受。

在大学我学的专业是数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学当了一名数学教师。由于我能把数学教得深入浅出,所以学生们听我的课总是兴趣盎然。又由于我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真诚地关爱他们,所以学生们都十分敬爱我这个班主任。

我深知教师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而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自身必须有高素质。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学浅已难精教艺,才疏更易误蒙童。”所以我决心以勤补拙。几十年来,我总是晚眠早起,以“晓读每见西天月,夜吟亦常忘春冬”的精神刻苦钻研。于是,日积月累,不经意间就在全国40多家报刊上发表了数百篇文章,10余篇数学教研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图书资料中心全文复印,60余篇文章获奖。其中,纪实散文《竹马谣》获南昌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征文二等奖,《数学实乃科技魂》获全国晚报科学小品大赛一等奖。于是,不经意间,又获得了诸如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劳动模范以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人生真像是一场百米短跑,刚才起跑,就要撞线!一转眼,我就退休了。退休后,学校返聘了我6年。

近几年,某职业技术学院聘我任教民族预科班的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使我有幸为少数民族的学子服务。课堂上,我坚持“德智交融,文理合一”的原则,既管教,又管导,着眼于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思路敏捷,精神焕发,把数学课讲得有哲理、有文采、有情趣、有美感,既有雄辩的论证,更有攀登的激情,让学生听得如痴如醉。我那独特简捷的解题方法,准确美观的徒手板画,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达,常令学生惊讶和倾倒,他们经常对我报以热烈的掌声。

课间我放弃休息,教学生唱《歌唱祖国》《十送红军》等红歌。我还特意教他们唱贺绿汀的《清流》:“门前一道清流,夹岸两行垂柳,风景年年依旧,只有那流水总是一去不回头。流水呀,请你莫把光阴带走!”让他们懂得珍惜光阴,奋发向上。

身教重于言教。在学生面前,我毫不掩饰自己强烈的爱国心、报国情,毫不掩饰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也不去收敛应有的睿智和机敏。我要让他们看到一个有爱心、有理想、有情操、有朝气、有才华的师表形象,令他们竞相效法,促他们早日成才。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生也只如白驹过隙,何况这预科短短的一年!大家才刚刚相聚,转瞬又要分手。临别时,班长将一个精美的日记本送到我手上,打开一看,全是同学们的赠言。

有的说:“最深印象是您教我们唱的那首《清流》,真的很喜欢那种意境。没想到作为数学老师的您那么有才,让我深深折服。也让我首次知道,原来青春活力与年龄无关。喜欢您的那种洒脱和执着,喜欢您永远年轻的心态。”

有的说:“您的爱国情操那样激情飞扬,那么具有张力,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在您面前都显得黯淡。将来我们也一定会像您一样报效祖国。”

有的说:“难以忘怀,您,一位和蔼幽默的老师,一位可爱的朋友般的老师,一位我们亲爱的爷爷般的老师。”

有的说:“从您身上我看到了‘老师’这两个字的真正内涵。现在我欣然接受父母想我当老师的建议。”

有的说:“您教我们唱歌,教我们做人,仅仅一年的相聚,却是我一生中最美丽的篇章。多么渴望我的大学生涯中您永远是我的数学老师啊!”

读着这些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我深受感动。我会在这三尺讲台上继续站下去,继续感受奉献的幸福,继续获得心灵的享受。

篇5:幸福来自于心灵的满足的人生哲理

病人因为满足比身体强壮着更幸福

下雨了,有人抱怨

也有人,在雨中散步

明媚的阳光,有人欣赏它的明媚

也有人怨恨它的毒辣

别人在雨中狂奔,你可以静下心来享受着冰凉的清爽

幸福,很简单,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句关怀

在呼自己的爱人,珍惜眼前的生活,保持现在的状态

失败中是成功的垫脚石

伤心是心情的治疗所

相信吧,有得必有失

相信吧,希望在前方

相信吧,幸福在敲门

篇6:我们的幸福家园(幸福是心灵的享受与满足)

/陈复兴

我们走得太远, 以至于忘记为什么出发。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

信息技术教师的幸福感究竟如何?这是每一个从事这一职业或关注这一职业的人值得思考的问题。“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曾以为掌握信息社会一大利器的信息技术教师, 应该是幸福感很强的人。前些年, 外甥填报高考志愿, 我曾怂恿他报考现代教育技术专业, 不料他却说信息技术教师是学校中最没地位的。

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究竟如何?增强职业幸福感究竟有哪些路要走?学校和社会该为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怎样的外围环境?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 笔者开始了对信息技术教师幸福感的探究。

在夹缝中求生存:信息技术教师的尴尬

偶然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群里看到教师们在大倒苦水——

有人说:其他老师可以全力教好自己的学科, 信息技术教师却是犁了别人的田, 荒了自己的地。经常为别人做课件, 辛苦是自己的, 荣誉却是别人的。

有人说:我现在成了机器修理工。有一天修了1 3台计算机, 头晕眼花, 累得想吐。别人叫你修电脑, 1 0次去了9次, 有一次没去, 就招人怨恨。

有人说:领导总觉得你很闲, 只要是和电脑沾点边的事都会安排到你头上。学校的各类报表、计算机维修、网络布线及维护, 都是你的事。你在教学上很难出个像样的成绩, 没有什么成就感。想在业务上有所提高, 又基本没有静下心来研究的时间。

有人说:“领导乱上网, 结果电脑中病毒了。见面就一句话:‘怎么管的电脑, 到处都是病毒。’有些键盘坏了, 我申请添置, 校长却说:‘谁弄坏谁赔, 找不出责任人你赔!’”

有人说:“有些老师随便叫人来拿教学投影, 我没见老师签字就不给。没想到领导马上打来电话:为什么有东西不借?”

有人说:“在职称、评优等方面, 我们被边缘化了, 连理化生的实验员和图书管理员都比我们强。因为信息技术教师没有专门的职称系列, 别的老师都升上高级了, 自己还是原地踏步。先进、考核优秀之类的荣誉, 基本没有自己的份儿。有不少老师都改行教其他学科了。”

以上的抱怨, 似乎可以概括为四大方面:工作任务烦, 工作定位难, 工作报酬低, 工作奔头儿少。有人撰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干最苦最累的事情”, 下联是“得最少最淡的表扬”, 横批是“名利双失”, 这似乎可以体现信息技术教师的窘境。看来, 信息技术教师对自己的生存状态很不满意, 职业幸福感太少, 愤懑的多, 诉苦的多, 总觉得自己被边缘化, 是单位里的勤杂工, 经常是劳而无功。“烦难低少”, 在夹缝中求生存, 似乎是信息技术教师的普遍尴尬。

专业成长和心灵成长:摆脱尴尬的路径

要唤起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摆脱目前的尴尬与窘境, 必须首先端正我们对职业价值的认识, 追求一种“为己”而不是“为人”的专业成长和心灵成长。这是一个不懈求索的漫漫旅程, 所谓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 非一日之功。老子说:“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一)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教育须重细节, 许多令人惊羡的成功正是从细节开始的。如江苏某中学用宾馆卫生间的经营理念来改造厕所, 并张贴不少格言、警句、漫画之类, 使学生在如厕中接受艺术熏陶和品德教育。厕所成为该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信息技术教师中, 也有不少借由细节而产生成就感的案例——

某教师在每次上课后都要求学生整理好凳子、桌子、课本, 通过这一细节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良好教养。偶尔有一个凳子没放齐、有一台显示器没放正, 总会有学生主动地将凳子塞进桌子底下, 或者悄悄地将显示器放正。教师也总会表扬这些做好事的学生, 并提醒责任人注意。她说:“从孩子们对计算机的友好举动中, 我分明感受到学生的快乐与自得, 也似乎听到一排一排整齐、清洁的计算机在唱着幸福的歌。”

另一位教师则带领学生开博客, 在博客中与学生分享信任、互动与成长的快乐。这从学生的留言中可见一斑:“今天, 老师教会了我开通博客, 网络上我也有了自己的家, 太开心了……”“老师, 我开始写小说了, 记得来我博客看看哦。”“自从老师把我带进了博客, 我喜欢上了这里。我了解到, 上网除了玩游戏, 还有更重要的学习用途。如今, 我的写作水平提高了, 我从网络中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踏实与快乐。”“我要感谢老师, 感谢她为我开启了网络世界的大门。”

还有一位教师努力做学生的“伯乐”, 每当发现学生独特的视角或创意时, 就欣喜若狂又不乏夸张地向全体学生推荐, 并命名为“×× (学生姓名) ×号”。结果, 使教学拥有了极为丰富的创意资源库, 不管是参加各级网页设计比赛, 还是各类电脑作品制作的比赛, 都能因为作品富于创意脱颖而出, 取得骄人的成绩。

最后要说的是一位学校网管员, 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 精心设计校园网的模块与页面风格, 在校长的支持下着力更新校园动态, 组建高容量的教学资源库、师生互动社区, 使校园网成为展示校园风貌的窗口、教师教育教学的助手和学生成长的乐园。县教育局长来学校指导工作时, 十分夸赞学校的网站, 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由此对这位网管员刮目相看。

有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以上的几位教师都是通过在细节上努力, 获得了成功。现实中, 我们有很多细节问题可以关注:在电脑桌上摆放一盆绿色植物, 既利于吸收机房的灰尘, 又便于约束学生们的行为习惯, 技术训练与品德养成兼顾;课堂上多注意巡查, 既了解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解惑释疑, 又及时监管学生的电脑操作行为, 防止学生损害机器、浏览有害网页或借学习之名行玩电脑之实等情况的发生。

现实中, 我们不少信息技术教师没有在关注细节上下工夫。比如, 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校园网, 但有特色的比例很小, 模板照搬抄袭。某校园网首页居然到如今还是0 7年的“最新校园动态”。信息技术课堂上, 一些教师沦为电脑室的守门人, 房门一开, 主机一启, 就任凭学生自作自息了。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怎么会有实效?信息技术教师怎么会有地位?这无异于自掉身价、自废武功。

切记老子的名言:“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要培植信息技术教学的参天大树, 必须重视“毫末”, 关注细节的精彩, 这样才能逐步走向成功, 产生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 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

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有关教学的实践经验累积不够, 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普遍年轻, 缺乏教学经验, 基本为新手型教师水准。要构筑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九层之台”, 必须“起于垒土”——从强化基础性知识和能力开始。

从知识结构看, 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强通识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在学科性质上很难归属, 现在不但科技含量大大提高, 人文背景也愈加浓厚, 横跨众多学科, 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几大领域。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构成了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文字编辑、图形处理、动画制作、网站建设、多媒体素材集成、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情感的培养等, 无不体现教师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健康保健方面的知识、文献检索及外语等工具类知识、法律和伦理学知识, 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都大有裨益。计算机基础、W i n d o w s操作、O f f i c e应用、数据结构、微机原理、程序设计、多媒体课件开发与辅助教学、Dreamweaver DEV、A S P/JSP动态网站建设与开发、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等, 始终是信息技术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信息技术教育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条件性知识, 仍是当前的薄弱环节。教师的教育理念、自我定位、教学伦理、批判性反思以及情境策略等实践性知识, 无疑左右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成效。随着科技的发展, 每个学习领域都有对信息技术的明确要求, 它将直接贡献于各学习领域的基本知识、关键技能的获得。信息技术教师假如不加强通识知识的学习,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就只能等待专业意义上的自然“下岗”。

从专业能力看, 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加强教学能力、技术应用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学兼具发展性、工具性和实践性等多个特点,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式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教学设计、多种媒体教材编制、教学组织与管控、语言表达、软硬件操作、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评价、教学研究与创新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方面, 信息技术教师要在促进技术应用方面起到核心作用。不是有不少教师抱怨“为其他老师做课件, 劳而无功”吗?假如你做好提升其他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的文章, 使他们克服“技术恐惧”和“技术迷信”两个极端, 自己会搞整合, 自己会做课件, 不就解放了自己吗?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全程参与, 为科学决策提供详尽的资料、合理化建议和可行性方案。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有许多问题, 有待信息技术教师去探索研究。信息技术教师要具备足够的自我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反思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使自己成为教育教学的“常青树”。

(三)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信息技术教师具有明显的“非专业”特征。很多教师都是其他学科转行过来的, 即使新教师, 大部分是计算机专业和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 专业上也难以对口。这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千里之行”“足下”的现实。

某信息技术教师说:“我的梦想是获得和主科一样的学校地位和认同感, 而现实是这个梦想目前看不到实现的可能性。”

鲁迅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现实可能性的有无, 不在于别人, 首先在于自己。正如《国际歌》高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全靠我们自己”。孔子也说:“不患无位, 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 求为可知也。”地位要靠实力来提升, 名誉也要靠实力来争取, 无一技之长, 何以“立”?无让人称道之处, 如何让人“知”?

要知道, 领导有时是需要一些切实能提高学校竞争力甚至是升学率之类的“真金白银”。信息技术教师假如不能围绕这一核心, 在学校做出一些事情, 是绝对不能提升自己的职业地位的, 也无从增强自己的职业幸福感。与其坐论自己在学校中的种种尴尬, 还不如起而行之, 通过切实的努力来增强个人的竞争力, 从而重新激发职业的幸福感, 找回自己的心灵家园。

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守住自己的阵地?如何拓展自我空间?如何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 充分实现心灵和专业成长, 产生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还是回到老子的这三句名言上来:细节的精彩是“毫末”, 可以从中感知幸福;基础的扎实是“垒土”, 可以借此逼近幸福;现实的努力是“足下”, 可以由此成就幸福。细节、基础、现实, 点、面、线三维切入, 共同构筑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幸福的大厦。

在职业幸福感中, 有三个重要的元素, 一个是成就的幸福, 一个是追求的幸福, 一个是信仰的幸福。成就体现价值, 追求表明希望, 信仰实现依归。信息技术教师要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提升自己的职业境界, 实现精神的依归。学校则要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充分的条件, 重视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重视校园网的建设、普及家校通的使用、开设校园社区及其他互动平台、在教育评价制度中注重信息技术教学业绩的科学评估等, 给信息技术教师增长“精神工资”, 增加工作的情绪饱和度、投入度和工作意义, 产生成就、追求和信仰这三重幸福, 真正营造一个有精神归属感和信仰意义上的家。

篇7:幸福是节制的满足

盲人对生活不抱奢望,此刻只办此刻的事情,譬如走路,心无旁骛,步步踏实,直至目的地。他们做一件事时只想这件事,因此心澈“目”明。

当别人绞尽脑汁思考功名利禄的时候,盲人的心专注在路面上——有没有车、砖石、敞开的下水道和电线杆。他们一步步走过来时,其实每一步都在感谢:感谢生活,感谢路面的平坦。当一个人把许多的感谢浮于眉头之时,就会出现盲人的那种表情:安然而且恬静。

所谓幸福,全由小小的细节积累而来。如果用庆幸的目光回顾这种积累时,就会产生富翁的感受。如果你对当下的处境不满,则说明心已离开脚步,栖居于远远的目标之上——不管它是地位、金钱还是房子,这时脚下怎样疾走都觉得慢,会因此烦恼,此时最容易受伤。

盲人的心始终伏在脚下,它静静地随双足缓行在无尽的路上。而在休息的时候,心在幻想着炉火和热汤,而不是没见过的其他。因此,盲人的表情除去宁静,竟还有许多满足。

如果说,幸福是一种经过节制的满足,盲人已经接近它了。

在风雪里,在大雨中,盲人要吃更多的苦。这时,上班或回家成为艰难的事情。即便如此,也很少听说盲人遭遇交通事故的惨剧。这是因为盲人比明眼人更警觉车、更注意车,他们更谨慎。

其实,从古至今,谨慎给人带来的福分最多。

以后上街,不妨多多注意身边路过的盲人,也许他们正是我们生活的老师。

篇8:幸福是对愿望的满足

也许你什么都不缺,可还是很烦恼。人复杂是因为情感和欲望。情感错综复杂,欲望没有止境。童年简单,快乐无比。越长大,心事越重。红尘缤纷,眼花缭乱,反而容易迷失。

人们常说,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何以至此?因为不操心,不烦神。处心积虑,绞尽脑汁,心累比体累更让人吃不消。

人人都希望快乐,追求幸福。其实,简单就是快乐,平淡就幸福。只是我们不屑一顾,甚至弄反了。有人甚至认为,简单是苍白的、平庸的、单调的、无趣的、不能忍受的。谁要是说简单快乐,可能要被反驳——站着讲话不腰疼,饱汉怎知饿汉饥。

简单还是复杂?快乐还是忧伤?董玉洁举了一个巧妙的例子。他在《奶奶和1953年的诺贝尔奖》这篇散文里,将中国一村妇与外国一科学家相提并论,颇耐人寻味。他说,奶奶在1930年就发现,小鸡把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活物认作妈妈,这比奥地利的洛伦兹早5年。可是奶奶没文化呀,不像洛伦兹会总结推广,提出动物行为学理论。难怪洛伦兹获得诺贝尔奖,周游列国讲学,奶奶却依然默默无闻,去得最远的地方是15公里外的县城。

一个辉煌耀眼,一个渺小卑微,你看看这亏吃的,多么厉害!好在凡事皆有两面,让人心理平衡。洛伦兹太有名,以致1942年被德军强征为战地医生,后被苏联人抓了,吃尽苦头。到了晚年,据说洛伦兹相当孤独寂寞,没有人再注意他!奶奶虽然经过军阀混战、日军入侵、解放战争等动荡,但由于她是小老百姓,并无大碍。奶奶子孙满堂,享年八十有四。

文章的末尾,董玉洁疑惑:奶奶和洛伦兹,究竟谁更幸福?这还真是不好回答。在我看来,大海咆哮是水,小溪潺潺也是水。

民间有个通俗的说法,甘蔗没有两头甜。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系,这就是命运。它不会让人风光得只有甜蜜,也不会令人糟糕得一塌糊涂。大起,也会大落。爬得不高,摔得不重。人生有一些喜出望外与坎坷颠簸,完全是正常的,既不要得意,也不必悲伤。

人活着,体会的是一种感觉,品尝的是一种滋味。无论是奶奶,还是洛伦兹,莫不如此。

篇9:李晨 幸福是懂得满足

谈起李晨的演艺生涯,多半要从 《十七岁不哭》的简宁说起,经过 《花季雨季》的青涩,终于在而立之后,凭借《北京青年》《北京爱情故事》坐上“一哥”的位置,却没有在圈子里摸爬滚打多年之后老于世故的样子。虽然面对抛出的问题,沉思后他给出的答案常常以“人这一辈子啊……”开头,却也会在谈及印象最深刻的台词时,脱口而出仍是那句“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学坚强”。这个保留了男孩天真与男人沧桑的李晨,真实而可爱。

现实生活中学到的,永远比戏里的更真实。

至今演了很多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戏,军旅的也好,青春偶像的也好,当然在戏里我体验着不同的人生,并在其中成长,但更多的是围绕着演戏这个工作在成长。因为作为一个艺术创作,剧本展现的是经过了“修剪”的人生,有何选择,有何结果,但在实际生活中充满了太多偶然和不确定,你亲身经历的时候,更清楚选择一条路的同时也包括了多少其他没有实现的路。

我会在每一个角色身上学习到他们的优点,这是真的。

不知道现在大家是不是对美的事物都有些审美疲劳了,有时候反而刻意去制造或者追求“丑”,我可能还是比较倾向去展现那些美的、正面的东西吧。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用一辈子换来一个经验,以我母亲来说,她一生得到的经验就是,一定要做个善良的人,并且把这个经验告诉了我。而我的职业允许我通过一部部戏的人物身上体会他们浓缩的人生与他们身上所有美好的东西,通过演绎这些虚构的却又非常真实的人物,我可以把吸收到的正面的能量和美好的东西传递给大家。

谈不上太周密的职业规划,但是对自己的方向是有选择有倾向的。

我一直都期待接到更多能打动我的角色;第二是希望可以跟更多我比较喜欢的导演合作,在我的心中有一个名单,我知道跟他们合作能学到很多东西;第三是看重剧本的多样性,比如我刚拍完一部古装戏,那下一部可能现代的、谍战的之类,总之尽量在当年不重复自己,毕竟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想要通过不断的尝试与创新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已经故去的傅彪老师对我影响很大。

跟傅彪老师拍《十三格格》的时候我顶多算个小孩,无所谓演技,更没有给自己未来人生一个准确的定位。但是傅彪老师通过言语及一举一动传递出来的那些关于演戏、做人的道理,让我现在都受益匪浅。比如他说演情感戏的时候心里一定要有一个节奏,可以是一首诗、一段旋律,这个方法可以很快地让我投入到剧情中;傅老师为人也非常谦和、低调,在片场,他对导演和场工同样尊重,那不是刻意表现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一视同仁。

良师益友陪伴我的成长。

说心里话,到现在我也不敢以成熟自居,有些事情还是会处理得不理智,耍小孩子脾气,但是一定是有进步的吧。我觉得衡量成熟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控制自己,我比较喜欢的方式是第一时间给朋友们打电话吐槽,宣泄完了也就平和多了。比如朋友有一个很典型的事,想必很多人也都经历过,费了半天劲写了140字的一条微博去抱怨去解释去感慨,还没等发出去就断网了或者误删了,想想也就算了。很多事都是这样,停三天放五天,也就烟消云散了。无论是娱乐圈也好,还是现在人们所处的大环境也好,很多事情会被放大,或者被缩小,你无法左右,无法定义,只能对自己负责任——坚持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能体现出一种正确的态度和一个不卑不亢的自己。

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前叛逆、激进、爱表现的地方都少了。

要说变化,小的生活细节上也会体现一些吧。比如我以前喜欢穿得种类繁杂多样,风格、“范儿”老得变着来,现在趋于简单舒适,最近迷上了古着,刚收了一件翻新四五十年代的海军军服、三双皮鞋,感觉特别舒服。以前有个毛病,鞋子刚穿旧了就会给爸爸,有一天我妈看到我新买的这双鞋说“哎这鞋这么旧了,给你爸吧”,我赶紧说这可不能给!

也想过去过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但现在还存在在美好的想象里。

如果实现的话我想也会是多年以后吧,去旅游。

听起来有点胸无大志是不是?人这一辈子都在为了工作、婚姻、房子、车子忙碌,以为这些就是意义,但其实能带给我们快乐的往往是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那些世俗定律中所谓“没有意义”的事情也许才是生活的意义。我可能不会列举出我常做的、比较喜欢做的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喜好都不同。只是希望可以跟大家分享我对于人生 “意义”的看法。不去过多地在被世俗的标准牵绊,才不会因为“无意义”而错过生命中的一些精彩,也不会因为片面地追求“有意义”而丢失了自己。

上一篇:青蓝帮扶工程总结下一篇:新课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估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