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24-07-20

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精选12篇)

篇1: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12----2013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走进了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将成为现代人的最基本的素质、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社会对学校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规划和措施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它将大大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从而将进一步促进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信息技术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现代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要求,是教育适应21世纪挑战的需要,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二、教学目的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应以学生边学边练为主,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后,应能较好地掌握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方法,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学生今后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以构建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模式为目标,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的基本操作技能。

篇2: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海南省儋州市光村中学

梁允邦

一、教材简析

本学期使用的计算机教材是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

本教材分为单元。第一单元 用数据库管理信息。内容以Microsoft Access为主,具体内容有:1.资料:从表格到数据库 2.活动1 设计数据库的结构 3.活动2 录入数据库的记录 4.活动3 使用SQL查询语言 5.评价:设计一个数据库应用方案。第二单元 可视化程序设计。具体内容有:1.体验: 编程序和画图一样简单 2.活动1 用程序画图 3.活动2 有屏幕上显示一幅动画 4.活动3 打字小游戏;评价: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学情评价

1、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浓厚,热情较高。

2、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掌握各种技巧的能力较差;学生人数过多,达不到一人一机,电脑的运行速度慢。

3、个别学生上电脑课时,喜欢玩游戏。

4、部分学生上机行为不够规范,有时不自觉学习。

5、有些学生键盘操作不熟练,仍存在用一只手操作键盘现象,有的还不会打字。

三、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2、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自觉探索新知识,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3、规范学生上机行为。

4、对学生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成绩指标:平均分80,及格率98%,高分率80%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精心备课

2、仔细讲授

3、耐心辅导

4、严格要求学生。

五、教学进度

序次

课题:(内容)

周 次

课 时

1.资料:从表格到数据库 2.活动1 设计数据库的结构

2—3

3.活动2 录入数据库的记录

4—5

4.活动3 使用SQL查询语言

5.评价:设计一个数据库应用方案

6.期中测试

7.体验: 编程序和画图一样简单

8.活动1 用程序画图

9.活动2 有屏幕上显示一幅动画

10.活动3 打字小游戏

12.期未考试

—7

10—11

12—13

14—15

1 6 2 1 9 1

2

篇3: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本课是上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本课教材安排的学习内容是燃烧的含义、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这些教学内容是将为人类带来文明的火作为切入口,探讨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燃烧与灭火的常识和原理,以及消防的措施。通过学习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学生可以体会到燃烧和灭火的辩证关系,树立安全用火和珍惜生命的观念。

在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学习氧气时,学生做过木炭、硫、红磷、铁丝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对燃烧现象有初步的了解,但对燃烧含义的认识还比较粗浅,对燃烧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广泛应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深化和拓展。

[教学设计]

1.设计思路

通过创设金属镁燃烧引起火灾的情景,设置一个悬念:“为什么二氧化碳灭火器不能扑灭金属镁的燃烧?”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开展学习活动,然后在对燃烧的含义的学习中慢慢解开这个疑问。整节课有两条线索:明线是以人类对燃烧内涵的理解过程作为时间线索;暗线是渗透并激活“两纲”教育。

时间线索:古代的燃烧生火一近代的燃烧需氧→现代的燃烧本质一未来科学展望。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既体验了化学史中燃烧理论的发展,也对燃烧条件和灭火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

“两纲”教育线索:古代陶器和冶金工艺一近代推动了一系列工业生产的发展一现代的奥运圣火和神舟九号飞船一未来科学展望。在教学中,学生既体验了科学的发展过程,也从动手实验和讨论中认识到了生命的珍贵,更从燃烧的广泛应用中感悟到了人类文明的伟大和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2.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学生理解燃烧的含义,知道物质燃烧的条件,初步学会简单的灭火方法和逃生方法;在逐步理解燃烧的含义的过程中,体验对知识内涵的理解不断完善的过程,用已学知识对化学史上的燃烧理论进行质疑、分析与判断;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形成消防安全意识,感悟大胆质疑的科学探究精神,感悟科学的进步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3.教学实录

片段一:燃烧认识历程一——燃烧生火(古代)

师:河南新乡一家生产镁块的工厂曾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仓库内大量镁块着火,工人们马上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处理,奇怪的是火势没有丝毫的减弱,结果造成大部分工人被烧伤。你认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生1:工人使用的二氧化碳灭火器过期了。

生2:镁在二氧化碳中能够燃烧。

师:大家对上述燃烧现象有很多猜想,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定能够找到答案。

师:其实对燃烧的本质的认识也随着人类的发展在不断深入,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等多个阶段。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火,还学会了人工取火,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古人与火的视频。

(播放视频:北京猿人用火加工狩猎工具)

师:随着火的使用,人类的居住条件和饮食条件都得到改善,人类的寿命也变长了。同时,人们开始学会用火来加工一些狩猎工具。

师:随着人们对火的逐渐认识,我们的祖先学会用火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这两种化学工艺。这是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的代表彩陶。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这是西周的青铜农具和秦代的青铜剑。火的使用把人类的祖先带进了古代文明。

(展示图片:古代陶器和冶金工艺)

师:虽然古人已经初步学会使用火,但并不理解“燃烧现象”,人们对火既感激又敬畏,并将火奉为神灵来膜拜。你们相信“火神”的存在吗?

生:不相信,那是迷信思想。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金属镁燃烧引起火灾的情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开展学习活动。通过现代的考古发现,让学生体验燃烧在人类进化历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因发明了制陶工艺和冶金工艺,领先进入了古代文明阶段,但对燃烧的理解还很浅显。

片段二:燃烧认识历程二一燃烧需氧(近代)

师:随着科学萌芽的出现,人们开始质疑用“火神”来解释燃烧现象。十七世纪末,在欧洲开始流传一种燃烧理论。当时,有一位德国医学教授认为:纸张燃烧后只剩下灰烬,是因为纸张中所含有的“燃素”跑了出来,所以才会剩下灰烬。这个燃烧理论的主要内容:可燃物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的。①可燃物燃烧时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②可燃物燃烧后剩下的是灰,并且灰的质量远小于可燃物的质量……

师: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理论是否科学,你们对“可燃物燃烧时会放出光和热”这个说法赞同吗?

生:赞同。

师:你们对“可燃物燃烧后剩下的是灰,并且灰的质量远小于可燃物的质量”这个说法赞同吗?请根据你们已知的实验事实进行判断。

生:不赞同,例如,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就大于镁带的质量。

师:为什么质量会增加?

生:因为有氧气参与反应。

师:你们的想法和拉瓦锡的想法是一致的,他就是运用了这样的实验事实推翻了这个理论。同时,提出了新的燃烧理论——氧化学说。

[PPT]氧化学说的要点:①物质燃烧时放出光和热;②物质在氧存在时才能燃烧;③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吸收其中的氧,燃烧后增加的重量恰等于吸收的氧。

师:我们已经做过了一些物质的燃烧实验,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然后用这些实验来判断氧化学说的内容是否科学?

[PPT]C、S、P、Mg、Fe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师:根据这些实验事实,你觉得氧化学说的内容是否科学?

生:比较科学。

师:其实,当时也有不少科学家在拉瓦锡之前就做过类似的实验,而拉瓦锡却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理性的思考,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请根据“氧化学说”的内容,尝试说说燃烧的含义。燃烧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师:我们已经对燃烧的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我们来观看一个视频,请你根据燃烧的条件来解释你所看到的现象。

(播放视频:红磷、白磷对比实验,见下图)

师:为什么铜片上白磷燃烧,而铜片上红磷和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生:因为红磷的着火点超过80℃,温度不够所以没有燃烧,而水中的白磷没有氧气,所以也没有燃烧。

师:通过这个实验,说明物质燃烧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燃素说进行质疑,鼓励学生对科学理论提出疑问。学生用已学习的实验来判断氧化学说的内容是否科学,从而体验科学进步的过程。

片段三:燃烧认识历程三——燃烧本质(现代)

师:让我们回到那场火灾,既然工人已使用了二氧化碳灭火器,为什么火灾没有被扑灭?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看看火灾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演示实验: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师: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有耀眼白光,还生成黑色和白色的固体。

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你猜黑、白粉末分别可能是什么物质?

生:可能是氧化镁和碳。

师:请大家尝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师:现在大家可以知道这场火灾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没有扑灭的原因了吧。还有其他物质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燃烧吗?

(播放视频:钠在氯气中燃烧,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师:现在你觉得拉瓦锡的氧化学说所揭示的燃烧本质有没有不妥的地方?请根据氧化学说的内容,说说你对燃烧的理解。

生: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

师:只要具有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称为可燃物的燃烧。那么你对燃烧条件有新的认识吗?

生:不一定要和氧气接触,只要有助燃物就可以了。

[PPT]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助燃物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让学生解释火灾的原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体验知识更新的过程,引导学生对“什么是燃烧”提出新疑问。学生通过体验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等三个不需要氧气参与的燃烧反应,重新理解燃烧的含义,从实验中寻求真理,感悟实验对化学研究的重要性。

片段四:燃烧认识历程四——科学展望(未来)

教师展示图片:神舟九号飞船升空。

师: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九号飞船带着中国人的骄傲冉冉升空。这就是神舟九号飞船所用的推进燃料的燃烧原理,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反应(),这个反应不需要氧气参与。

师:如果燃烧一旦失去控制,就会引起火灾。当火灾在可控制范围内应进行灭火处理。根据燃烧条件,你是如何理解灭火原理的?

生1:可以隔绝氧气。

生2:可以降温,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生3:必要时还可以取走可燃物。

师:桌上有一些燃烧着的蜡烛,请用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这些蜡烛,并说出其灭火原理。

生1:(吹灭)降低温度。

生2:(用抹布盖灭)隔绝氧气。

生3:(将蜡烛浸入水中)既降温又隔绝了氧气。

师:如果火势难以控制,我们应如何逃生?

(播放视频:火灾逃生方法)

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断地研究燃烧、认识燃烧、应用燃烧,燃烧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可以肯定的是,今天我们认识了燃烧的本质,但并不是一个终点。就在刚才,大家又提出了许多与燃烧有关的新疑问,我相信在将来的学习和探索中,你们一定能对燃烧和其他的科学理论有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科学发展的重任、社会进步的重任将落在你们的身上。

设计意图:通过神舟九号飞船的升空,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已掌握的世界领先技术,再次感染学生,渗透民族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学生从中体验科技在不断进步,人类进步的过程也是科学理论在不断更新的过程。

[专家点评]

《燃烧与灭火》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在初中科学中已有基本的相关教学内容,在初中化学第二单元中也已学习了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有关化学原理,所以如何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螺旋式上升,是这节课需要重点突破的地方。

在处理初中化学与初中科学相关内容衔接教学时,本节课采用初中科学中已学的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来分析创设的情景,在分析中深化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等有关知识,不再是初中科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有效实现了三维目标的全面提升。

篇4: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关键字:信息 化学 整合 拓展 优化

化学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而九年级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启蒙教学阶段,学生是否能够对本门学科有学习兴趣,在启蒙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就起着很关键的作用,由于作为化学启蒙的教学,九年级化学需要学习的入门知识较多,如: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子、原子、元素、化合、分解等一系列基本概念,这给九年级化学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就可在启蒙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持久兴趣,下面就浅谈自己在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一点运用,与同行交流、共享。

一、拓展学生的视野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九年级化学启蒙教学的绪言是《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这是引领学生进入化学学习的开篇,怎样使学生尽快产生学习的欲望,尽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节课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我利用学校VCD教学资料,寻找与本课有关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如:像“光导纤维”、“地球上的变化”以及“展示化学科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的资料,如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97亿,仅仅过了400年,到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达到12.67亿。400年来,人口增加为原来的6倍多,而耕地面积并未增加,这得益于化肥农药的使用促进农业的增产丰收” 资料片中提供了有说服力数据,让学生产生更加真切的感受,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同时我还借助多媒体中大量的图片和软件展示人类化学的发展史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的资料展示,特别在讲授科学家研究微观化学时,又分别展示了“水电解”和“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动画软件,还增加了“绿色化学”、“碳-60的结构和用途”等高新科技的内容,还通过VCD资料片介绍了我国杰出化学家侯德榜的成就,并在此同时,也用资料片播放化学所带来的弊端,如:传统化学和化工过程对于人类社会已经造成的负面影响,化学品与化学过程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反映了化学在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而这些问题正是需要通过化学科学的发展获得更好的解决,让学生感受化学科学的价值与魅力,感受化学工作者的责任,既向学生展示要研究的领域,又加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学习中所要肩负的责任。

课程中信息技术的介入,拓展了学生的视野空间,使学生进入化学这个博大的世界、领略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成为可能,熏陶渐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由此导入这门学科,学生看后心潮起伏,顿生学习的激情,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将化学知识通过视野博览的体验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这样服务于课堂教学,为启蒙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持久兴趣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加大有效信息接受量,拓宽教学容量

九年级化学教材在内容上有许多与生活、生产密切相连部分,这些部分的教学更能让学生体会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如:新教材中的:第二单元课题一:空气中(1)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2)空气污染的危害(酸雨、温室效应)及保护空气;第三单元课题四:爱护水资源中介绍我国各地区人均水量和水污染的严重后果;第七单元煤和石油的形成中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第八单元:金属资源的保护;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等单元章节,都体现出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但由于九年级面临升学中考,加之课时数比较紧张,过去的教学常常是为了赶课时,这部分进行的比较快,有点草草的感觉,而这恰恰又与我们的生活有关,教学时教师甚感矛盾,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就为化学学科教学化解了这一矛盾,每到这部分教学时,我就事先把有关这部分教学内容的信息选取好储存在计算机中,当需要的时候再现出来,这样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加工,不仅为学生营造出了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容量大、速度快、效果好,学生学习兴趣高,让45分钟的教学被计算机拓宽和延长,既加大有效信息接受量,同时也促使教师自身不断地开发课程资源,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师生共同全面的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由此可以看出多媒体不仅在教育技术上更为先进,它更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加大有效信息接受量,拓宽教学容量。

三、化学总复习中,以多媒体为中介,优化课堂教学。

每到化学总复习时,教师感觉教学累,而部分学生又感觉枯燥无味,怎样才能使最后阶段的复习有效,是我多年教学的一个愿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就基本解决了这一难题,因此在总复习时,我利用多媒体把梳理好的复习内容制作成课件,由于课件集文、图、问、答于一体,使知识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更具吸引力,为学生创建了一个直观感性的复习氛围,使复习课,既强化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清晰,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手、脑、口共用,变枯燥为生动有趣,使化学总复习对大部分的学生起到有效的作用,这种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让信息技术下的学科教学有如下优势:形象直观、增强记忆;增大容量、提高效率,人机交互、启发思维;互助互动、培养合作等,以多媒体为中介,优化课堂教学,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探索,使我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深深体会到它在引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加教学密度,加大教学信息量,短时高效等方面的优越性,随着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探索的不断深入进行,必将极大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水平,同时将进一步促进观念的转变,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的利用教材精编教案,精选素材,提高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理论、 素养和具体的操作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进而为推动教育的改革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5:九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案_9

【课 题】 选择结构实例及多重分支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选择结构; 2.初步了解和熟悉多重分支结构。[能力目标]

1. 更加熟练地用流程图描述选择结构; 2. 用流程图表达多重分支结构。[情感目标]

了解解决稍复杂问题的思想,逐步提高解决的能力。【教学重点】

1.选择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

2.多重分支结构(主要是多重选择结构)。【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配合实例的仿真软件程序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机器人能够完成的“遇红绿灯”任务的程序。但似乎有点太简单了,实际情况很少有这么“单纯”的情况,这节课的我们试试看能不能把例子修改得再切合实际一些。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例子:

这个例子很简单,只有两步: 1.判断;

2.前进或停止。

为了使我们设计的程序让我们“控制”的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更高,我们在原有基础上,把这个任务修改一下,还是用选择结构,而且仍然要保证让机器人能够完成。修改后的任务如下:

1.遇到红灯的时候停止,遇到绿灯的时候继续行驶。

2.当发现障碍物的时候能发出警报,并且转向绕开障碍物。前两步和上一节课一样(见上图),我们就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完善。上节课所做的权当第一步和第二步。

步骤三:在前进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障碍物,那么就需要对是否遇到障碍物进行判断。于是就需要添加另一个“判断”模块

步骤四:在刚添加的“判断”模块两侧添加命令,告诉机器人所要做的事情;在遇到障碍物时,发出警报并且转向,没有遇到障碍物时,继续向前走。

[知识迁移,拓展思维] 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只做了一次或两次选择。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对于一件事情我们所需要做的选择往往不止两次,为了表达这种需要进行多次选择的情况,就会用到更复杂的多重分支结构。可以用流程图表示如下:

[课堂小结,作业练习,结束新课] 在公元纪年中,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一般年份365天,闰年为366天。如果一个年数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那么这个年份就是闰年: 1.年数可以被4整除,但不可以被100整除; 2.能被400整除。

想一想,如果用流程图表示闰年的算法,是否需要选择结构,如果需要,应该怎样设计?试着用流程图表示闰年的算法。

篇6:九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案_8

了解和掌握选择结构 [能力目标]

能够利用流程图理解和设计选择结构程序 [情感目标]

更深一层次理解程序的算法,提高心理成长水平【教学重点】

1.选择结构的概念;

2.选择结构流程图的画法。【教学难点】

选择结构流程图的画法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程序设计里,最简单的一种结构——顺序结构。而且,我们介绍流程图的组成的时候也专门强调过:菱型框图预示着程序将比较复杂!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稍微复杂一点的程序结构——选择结构!

那么什么样的结构是选择结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才会遇到需要使用选择结构呢?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如:过马路时,行人要根据交通信号灯的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反应:绿灯亮,可以通过;红灯亮了,就要在路边等待。大厅的感应门也会根据是否世间有人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有人,就打开;如果没人,就关闭„„这种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选择的模式,在计算机程序设计里实现的时候就需要 使用选择结构。如果用流程图表示选择结构,就会用到前面讲到的判断符号菱形这里先要对引起不同事件的条件进行判断,然后选择要发生的事件或者要采取的行动。

拿周末活动计划做例子,流程图就是这个样子。其中,“开始”模块表示准备进行周末活动。判断模块表示根据天气情况作出不同的选择:如果天气晴好,选择外出,再根据其他条件选择郊游或参加公益活动;否则,选择在家,同样根据具体条件选择读书或做家务。然后写作文。

我们用上面讲的选择结构设计一个程序,使机器人能够完成如下任务: 当机器遇到红灯时,停止,遇到绿灯时继续行驶。

步骤一:画出“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灯光的颜色是红色,还是绿色。

步骤二:在“判断”模块两侧添加命令,告诉机器人在不同条件下要做的事情:红灯亮时,停止;绿灯亮时,前进。

篇7:九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案_3

[知识目标]

学习和了解传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

利用给定的材料,完成变速箱的组装。

[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认识、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传动机构,通过组装变速箱加强自信心。【教学重点】

1.传动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2.传动的分类 【教学难点】

动手组装变速箱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 【教学准备】

1. 与本课有关的图片; 2. 学生组装变速箱的材料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电动机,知道了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最常用的装置。在我们学习的机器人制作里,电动机也是用的最多的一种动力驱动装置。但是,电动机产生的运动是旋转,而我们在机器人制作过程中需要的并一定都是旋转的机械运动,而且即使我们需要的正好是旋转机械运动时,电动机提供的转速、力量大小等方面也不一定合适。这就需要我们利用一些机械装置来把旋转的机械能量转化成为其他形式的机械运动能量或者转化成其他角度、转速等方式的旋转运动。

应该说,传动的种类很多,下面我们就以最常用的带传动、磨擦轮传动和齿轮传动为例进行学习和了解。1. 带传动:

带传动就是提供动力的轴和接受动力的轴上各装一个皮带轮,轮上紧套着一圈(或并列几圈)皮带进行传动。提供动力的的皮带轮叫主动轮,接受动力的皮带轮叫从动轮,主动轮转动时,是依靠磨擦作用,使皮带运动,皮带的运动又带动从动轮转动。

2. 磨擦轮传动:

在磨擦轮传动中,两个轮互相紧压着,当主动轮向一个方向转动时,由于两轮之间磨擦的作用,从动轮也发生转动,它的转动方向和主动轮相反。

在带传动和磨擦轮传动中,对从动轮来说磨擦力是动力,必须设法把磨擦力增大,因此要使用磨擦系数比较在的材料,如:皮革、橡胶等包在轮缘上,或者使用粘粘性的皮带油,此外还要适当增大压力。3. 齿轮传动

磨擦轮传动和带传动一般在功率不大(15KW以下)的情况下使用,如果传递的功率太大,就可能会发生滑动。为了提高传递功率,必须保证两轮不发生相对滑动。因此,人们想出了在两轮的轮缘上做出许多齿来传递动力的办法,这样,在传动时,一个轮的齿能够嵌入加一个轮的两齿之间,不断地互相咬合,不会发生滑动,这种轮叫做齿轮,两轮转速跟它们的齿数成反比。

齿轮传动装置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传递几万千瓦的功率,此外,我们很熟悉的自行车上用的链条传动,实际上也是一种齿轮传动的变形。

各种机床、汽车、拖拉机等来调节速度用的机械变速箱,一般都是用齿轮来传动的,齿轮传动的方式很多,比如:锥型齿轮、斜齿轮、涡轮涡杆等等。

下图是汽车变速器的图示,变速器是一个典型的齿轮传动系统。变速器有这样的作用:通过不同的传动比的控制,在不同的路面上行驶条件下,能使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能够得到最合适的利用。

我们学习制作的学生机器人主要使用的是带传动和齿轮传动。学生机器人上的小电机产生的动力推动齿轮和皮带,齿轮和皮带带动机器人的运动部件,机器人就动起来了。机器人走得快还是慢,与小电机的转速,传动系统的传动比有直接关系。

[课堂小结,作业练习,结束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在机器人制作过程必须用到的传动系统,以及常用的传动方式。除了在机器制作里要用到,其实在日常生活里民随处可见,只要留心,都能看到。掌握了这些原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大有好处。

我们就留这样一个作业: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缝纫机、自行车、火车、洗衣机和自动晾衣架分别使用了哪些传动方式?

【活动与探究】

自己动手完成学生机器人的变速部分的组装。

篇8: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关键词:化学教学;信息技术;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72-1

一、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对教师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是对化学基本概念与实验过程进行讲述,但是很多抽象的化学知识由于无法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所以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化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则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丰富化学知识的内容,使得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能够有效观察物质的特征,对观察到的物质变化进行思考。例如,在讲解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时,利用网络微视频介绍我国古代青铜器的冶炼,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以及神舟飞船上的超级防热材料等知识,这些内容是在平時生活中不常见,很难接触到的事物,若是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往往简单讲解介绍,学生因此很容易忽略此类知识点,现在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微视频展现出化学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各方面,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知晓化学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世界,也为以后的化学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应用时,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思维能力。传统化学教学模式采用灌输式,对学生的化学思维有限制性,而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能够打破这种限制,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能够为化学教学提供一个生动的学习环境,并开拓教学的新景象。在化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借助网络课程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还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增强。例如,在介绍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时,物质的微观构成是一个比较大的难点,由于微观世界不能靠肉眼直接观察,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对于学生而言只凭想象是很难理解的,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三维软件将主要物质的分子构造模型或原子构造模型制作出来,放入网络课程平台中呈现给学生,多角度展示不同物质的组成以及微粒间的排列关系,直观形象,将动画演示与课堂讲述进行充分的结合,使学生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利用信息技术强化理解记忆

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强化理解记忆。丰富的化学知识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保障,但是部分化学知识比较难以理解,这就严重阻碍了教学的顺利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化学知识。例如,在讲解物质的溶解性时,借助于录播教室的设备,将书本上的探究活动展示到投影大屏幕上,让学生充分理解溶质、溶剂的概念,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也不同,此外物质的溶解性还与温度有关。利用EXCEL将实验数据绘制出溶解曲线图,让学生清楚理解物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以及饱和溶液的溶解度曲线具有的特征。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有效讲解传统教学中不易教授的化学知识点,实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并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四、信息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化学教学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为了提高九年级化学教学的水平,就需要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化学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将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成功应用并不如想象中的容易,各个教学环节都与传统教学有较大的区别,从教学设计、知识引入、课程实施等每个环节都要重新编排。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时,还需要对一些问题进行重点注意。

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化学教学应该系统化安排,注重知识点的衔接,教学时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议”“练”“思”“得”等多方面的能力。

2.在信息化平台上设置任务时必须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根据学生能力情况采用小组形式合作完成任务,让所有学生都有参与,各尽其能,均有收获。

3.学生提交的答案不必追求唯一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样性的结果。尊重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即便是不能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也应该以鼓励支持为主。

4.采用信息化技术必然大幅提高教学进程,过快的速度掩盖了教学过程中的缺憾,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巩固。信息化课堂更要注重评价环节,可以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学习评价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发现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学习评价也能让教师更加客观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黄红梅.九年级化学用语教学现状分析及信息化解决策略[J].化学教与学,2013(08).

[2]宋振云.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教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2).

篇9:九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王晓飞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加强对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市教育局决定自2002年起将信息技术课纳入毕业和升学考试中,所以本学期要着重学习教育部门规定的考试内容。

一、学生基本情况: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一般操作方法和使用常用软件,但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二、教学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考试分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四个模块。本学期将着重对这四部分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较熟练的掌握对计算机操作的基础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 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方法措施:

在设定了教学内容的同时,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措施使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时间。

3、对每个班都培养一名信息技术代表学生,由此学生带头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和榜样。

4、加强复习与巩固,培养学生兴趣。

五、教学进度安排

9月—10月:学习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word和excel学习)

11月—12月: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四个模块进行巩固复习。

元月:复习考试九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及进度

史丽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加强对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市教育局决定自2002年起将信息技术课纳入毕业和升学考试中,所以本学期要着重学习教育部门规定的考试内容。

一、学生基本情况: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一般操作方法和使用常用软件,但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二、教学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考试分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四个模块。本学期将着重对这四部分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较熟练的掌握对计算机操作的基础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 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方法措施:

在设定了教学内容的同时,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措施使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时间。

3、对每个班都培养一名信息技术代表学生,由此学生带头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和榜样。

4、加强复习与巩固,培养学生兴趣。

五、教学进度安排

9月—10月:学习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word和excel学习)

11月—12月: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四个模块进行巩固复习。

篇10: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反思

2014年九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期末教学总结反思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接下来的就是面临着中考的九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毕业会考的科目,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也是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的。毕竟在明年,如果没有通过会考,学生就直接缺少了报考普通高中的资格,也会对后期的中考复习带来负面的心理影响。这个学期,学生对信息技术科目的学习和复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掌握不到位,不少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去理解、记忆,提不起兴趣,从而直接导致了这个学期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如何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的重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操作的技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现结合个人这几年来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篇11:八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12-2013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及教学目标

本学期主要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多媒体有个基本的了解。通过实践操作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媒体的获取与加工的基本操作,以及多媒体演示作品的制作。让学生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抵制不良信息,正确使用信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刻苦钻研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学习任务。

二、情况分析

初二级学生通过初一的信息技术课程,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对基础操作较为熟练,但是其中也有部分学生仍然没能够完全掌握初一所学的操作知识。另外,由于每班人数较多,在操作时遇到问题无法一一及时的解决。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图文并茂,但难度增加,这部分的内容对学生的数学知识、逻辑推理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对于村镇学校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教材内容:初中第二册上的《信息技术》总共有12节,分为第一章是《用好多媒体计算机》,第二章是《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加工》,第三章是《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

3、重、难点:重点在于对计算机多媒体基础知识的了解及应用;难点是第三章的内容,要求学会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

四、主要措施

针对以上几点,主要措施如下:

1、采用“平时分积分制度”。将期末总成绩中50%的平时分分为两个部分:50%为回答问题、交作业、做示范、等操作及参加学校举行的计算机竞赛的得分;另50%为上课、上机纪律的表现分。

2、每班上机都编好坐位。机房的机器基本上可以实现每人一台电脑进行操作。在上机时,要求每位同学严格按照学号坐在自己的坐位上。详细制定机房纪律在班上宣布,如上机时不得下位、调位,不得大声喧哗,有问题时举手提出来等;如有违反则扣除平时分。

3、多种教学模式并存,提高教学效率。计算机课程基本上全在机房上课。对于《网络基础及应用》这章的基本部分知识,采用“演示——操作——提问——解疑”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及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比较直观边看演示边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程度适当补充一些最新的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进度

第1-4周讲授第一章《用好多媒体计算机》 第5-10周讲授第二章《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加工》 第11-19周讲授第三章《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

篇12:思想品德九年级期来自测题

1.2013年3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这条道路指的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实现共产:主义

2.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与此会议有关的选项是

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C.《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

D.《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二工作的意见》

3 2013年9月2日,第三届中国一亚欧博览会开幕式暨中国一亚欧经济发展合作论坛在乌鲁木齐举行;9月2日.第十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举行;9月24日,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在成都开幕……这些都表明

A.我国已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B.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C.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国际事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D.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4.某校九年级学生小华把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关理解编成了几句顺口溜,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初级阶段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

B.初级阶段有发展,日新月异成就显

C.初级阶段重发展,一切只为速度攀

D.有些制度待完善,科技教育需发展

5.时下,一些中小学将“四书五经”和四大名著纳入学校的课程当中,我国的这些传统文化名著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兴趣。这说明

A.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学生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一切传统文化

B.继承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最崇高的使命

C.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必须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来抵御

D.在对外开放的形势下,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6.右图《并驾齐驱》生动形象地反映了

①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②我国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无足轻重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7.生活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我们将亲身经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我们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为此,我们要

①增强忧患意识,努力学习,立志成才②增强责任意识,报效国家,奉献社会③明确历史使命,自强不息,矢志不渝④投身社会实践,服务人民,牺牲生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首歌体现了

①我国各族人民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②我国全体公民都能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③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④我国各民族的空前团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下列说法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理念的是

①要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④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2013年9月22日,“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举行,此次活动的主题是“绿色交通清新空气”。对开展城市无车日活动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在全社会倡导绿色出行理念

B.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空气污染

C.将会彻底杜绝城市交通事故的发生

D.有利于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1.从2008年起,我国把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纳入法定节假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endprint

A.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的责任

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C.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得到休息

D.我们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不能丢掉自身的民族传统特色

12.2013年11月29日,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表示,当天,中国空军识别查证了进人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外国军机,实现了对防空识别区内空中目标的常态化有效监控。据介绍,29日上午.中国空军组织苏30、歼-11等主战飞机紧急起飞,查证美国P-3、EP-3侦察机2批2架,识别进入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日本E-767、P-3、F-15等3型飞机7批10架。这表明我国

A.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B.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C.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D.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13.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国适时调整了扶贫标准(见下表)。依据最新标准,到2011年年底对应的扶贫对象约为1.28亿人。这表明

①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扶贫标准随经济增长逐步提高③党和国家很重视解决民生问题④我国已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的

A.基本经济制度

B.基本分配制度

C.基本政治制度

D.根本政治制度

15.以漯河临颍县南街村、新乡七里营刘庄、濮阳西辛庄为代表的坚持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迅速崛起,扬名省内外。下列对集体经济名村的发展认识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原则②壮大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③增加了社会财富和税收④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自2007年以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每两年评选一届全国道德模范,推出了一批传承中华美德、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模范,产生了热烈的社会反响。2013年4月开始组织开展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经过群众推荐、资格审核、媒体公示、投票评选、综合评定等程序,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张丽莉等54名同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王风进等265名同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

①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需要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形式

③是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形式④是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举措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2013年3月,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审议国务院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这体现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C.我国人民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D.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8.对于漫画中的现象,我们应该(

①大力提倡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②构建小康时代的价值观和幸福观③大力提倡合理消费、节俭消费,反对浪费④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据人民网报道,江苏扬州大学附中学生徐砺寒在骑车上学途中不慎刮蹭到一辆路边的轿车。他在原地等了半小时没等到车主,就留了一张字条说明情况并留下联系方式。车主说,非常震撼也非常感动。此事被发到微博上后引起网友热议。震撼、感动、热议是因为(

①一张字条彰显了减信的可贵②一个联系方式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③承担责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④诚信缺失显得该做法的难能可贵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一部iPhone手机,美国公司提供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中国富士康把它组装起来。这说明

A.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B.新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经济发展

C.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趋势

D.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生产本国所需的产品

21.2013年以来,我国发生大范围雾霾天气,约1/4国土面积受影响。据环保部的数据显示,8月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仅约三成,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地区,不及珠三角地区的一半。在8月空气质量最差的前10个城市中,京津冀地区占了8个,其中河北省7个。为了切实防治污染,中央财政将安排50亿元人民币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按照9月公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17年京津冀地区的PM2.5浓度应当比2012年下降25%。这一举措符合下列哪一宣传标语(

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逐步跨越初级阶段endprint

B.健全环保法制体系,促进低碳绿色发展

C.投身精神文明建设,创建优美人文环境

D.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22.“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句话告诉我们

A.一个人要勇于承担对社会和国家责任

B.一个人的责任意识就是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C.一个人要为国家做有益的事情,而国家不需要为个人做什么事情

D.关注社会也就是关注自己

二、非选择题

【学习先进感悟人生】

23.材料一“他们孝敬父母、长辈,担当家庭责任,学会自强和坚持。”2013年10月29日,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京举行。10人获选2013年度“最美孝心少年”,20人被评为“特别关注孝心少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是央视“寻找最美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活动面向全国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寻找、发掘、宣传新时期“孝心少年”的典型代表。

材料二成都女孩路玉婷,因父亲长年在外,母亲患尿毒症,一边上学,一边骑车送机票维持一家生计,还要照顾年迈多病的外婆,被媒体你为“奔跑女孩”。2012年,路玉婷被中央电视台《向幸福出发》栏目主办的“身边好人·温暖中国”活动评选为“身边好人”。2013年,央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评选又再次聚焦这位坚强女孩,授予她2013年度“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荣誉称号。

(1)“最美孝心少年”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向路玉婷学习?

【情境探究学以致用】

24.以下是小明生活中的三个镜头,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探究相关问题。

镜头一放学后,小明收到参加朋友生日聚会的邀请,但一想到生病卧床的爸爸一个人在家时,他犹豫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1)小明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2)理由:

镜头二

小明在报纸上看到,市政府就校园周边的环境治理问题公开征求市民意见,于是他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给市长信箱写了一封信。

(3)小明这样做是因为他享有

(4)小明的做法表明他

镜头三

小明从淘宝网上一个卖家手中网购了一双鞋子。收到后发现是假货。

(5)小明的_____________权和_____________权受到了侵犯。

(6)小明这时候应该_____________。

【关注民生融入社会】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活的变迁》

材料二

当前,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2)请你联系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存在这些不足、困难和问题的原因。

材料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如何在关键领域有关键突破,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向外界传递出鲜明信号。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既要国强,也要民富,在一天天殷实起来的日子里,老百姓正满怀希望地奔向更加富裕的小康,我国进入“国强民富、国民共富”的新时代。

(3)结合材料,请你就进入“国强民富、国民共富”的新时代提几点建议。

【解读新词感受变化】

26.2013年1 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这份继往开来、举世瞩目的纲领性文件中,“新词”频现,意味深长。让我们撷取几个“新词”,体味其中的道理。

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1)“三个倡导”体现了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们坚持什么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3)“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表明我国已经树立了怎样的国际形象?

“服务型”政党:建设服务型政党是改革开放以来,基于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正在完成的新转变。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功能的重新定位;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这种转变较之于其他任何政党都要深刻得多。

(4)建设“服务型”政党的执政理念使我们对党产生了深深敬意,请你写几句心里话。

【传承文明人人有责】

27.材料一

2013年暑期央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周末黄金时间播出。节目邀请国内语言专家担任裁判和解说,央视著名播音员轮番担任读词考官。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金越介绍:“这不是一个秀场,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纯、简朴,但却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用惯了电脑的人手写汉字的能力会下降。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播出后,许多观众想起了扔给童年的小学语文课,不少人更默默地把手机输入法改成了手写。endprint

材料二

一个时期,会有一些热词触动我们的神经,记录历史的轨迹,最后沉淀进时代的词典:“江南style”:一位韩国胖大叔跳着骑马舞,掀起了韩国文化冲击波。“舌尖上的中国”:一部以美食为题材的纪录片,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引发了国内外观众的共鸣。

(1)请你谈谈提高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重要意义。

(2)“江南style”和“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感受到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力。请你谈谈文化多样性的作用。

(3)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多姿多彩的文化?

【文明礼仪点滴做起】

28.材料一2013年4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出境游交易会吸引了62个国家的275家机构参展。交易会上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将超越美国和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境游客源地,出境游客将达到9000次。根据测算,到2015年,中国出境游人数将突破1亿人次。

材料二一段时期以来,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不文明行为频发,从“埃及神庙上的到此一游”到“帕劳潜水时发现中华烟”,再到“在比萨斜塔前草坪席地开餐”。最近几年的“全球最差游客”调查中,中国游客“名列前茅”。

(1)中国出境游客越来越多说明了什么?

(2)请你评价材料二中部分出境游客的行为。

(3)假如你有机会出国旅游,应注意些什么?

【科技时代生活改变】

29.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运用的日益广泛,信息化正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五光十色的大众传播媒介与信息像阳光、空气一样环绕着我们,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如何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已经成为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L)试举两例,说明信息化时代推出的产品或服务是如何改变我们生活的。

(2)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青少年应具备哪些素养?

参考答案:

一、1.B 2.A 3.D 4.C 5.D 6.C 7.A 8.D 9.A 10.C

11.B12.C 13.A 14.B 15.D 16.A 17.B 18.A 19.k 20.C 21.D 22.A

二、23.(1)孝老爱亲、血脉相依的至美真情;不畏挫折、自立自强的坚强意志;承担责任、努力学习的美好品德;以诚待人、守信践诺的为人品格;等等。(2)珍爱生命,关爱他人;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加强道德修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发扬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热心服务社会;等等。

24.(1)回家照顾爸爸。(2)孝敬父母是我们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批评建议权(或监督权)。(4)民主法制意识强;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等等。(5)公平交易知情(6)及时举报;要求退换;依法求偿;等等。

25.(1)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科技水平提高;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方式也不断变化。(2)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问题;等等。

26.(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崇尚公平、维护正义;依法治旧;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发展先进文化;等等。(2)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3)和平、合作和负责任。(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愿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和活力;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等等。

27.(1)有利于帮助中小学生规范使用汉语汉字;有利于捍卫汉语的纯洁性,保护中华文化的基础;有利于增强中小学生对汉语汉字的情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雅生活情趣,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等。(2)文化的多样性是整个社会进步的动力。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推动着整个人类文化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3)维护文化多样性,尊重其发展模式的多样化;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不断推动各国文化间的沟通和对话,实现和睦相处,共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要吸收别国文化中的有益因子;要保持并发扬本国的文化传统,防止发生文化迷失现象,使中华文明傲立于世界文明之林;等等。

28.(1)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大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能力增强。(2)部分游客的行为是不文明的行为,是个人素质低下的表现,也损害了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3)提高自己的文明素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文明游客;维护国家良好形象,做负责任公民;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等等。

上一篇:某市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和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打算下一篇: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