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灰烬心情随笔

2024-06-22

时间的灰烬心情随笔(精选9篇)

篇1:时间的灰烬心情随笔

时间灰烬中的秘密六年级作文

听说我们此刻看到的星辰,都是它们过去的样子。

一年,十年,百年……曾经美好的光景在寂静的宇宙中穿行,最终倾斜在仰望星空的眼中。

我对着过往的璀璨按下快门,寻找着曾经居住过的蓝色星球。

它有着蔚蓝的海水,最明媚的阳光,还有世界上最温柔的少女。

过去,我们居住在地球上一个不知名的海滨小镇。

清晨,我骑着单车经过你家门口,猫咪总是来在你的.身上不肯离开。

你在唇边竖起手指让我噤声。钻井机隆隆的响声,像是寂寞海上的闷雷。

那时只有你知道,这源源不断的黑色金矿将是人类模式最后的希望。

十一岁那年,你送了我一只柴犬,我取作你的名字。

我唤着你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却只还来折纸小家伙摇尾回眸。

你总说青梅竹马是个玩笑,这座小城锁不住你必填更大的梦想。

我故作无所谓地大小,指着星空发誓,一个人会过得更好。

可是你不知道,听我誓言的星星,早已在时间中化为灰烬。

篇2:时间的灰烬心情随笔

过去,有我有你,现在只有我。记得以前,我们一起拌嘴,总是吵着说分手,但都是你来安慰我,跟我和好,渐渐地,我觉的这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可是,直到她的出现,那晚,我不敢确定我看到的是真,他和她握着手,她靠在他的肩膀上,多么的甜蜜,两人嘻嘻哈哈的聊着天。以前这都是我跟他在一起做这么亲密的事,可现在转眼间我的位置被替代了。

我静静地走过去,站在他俩面前,他很意外,愣愣的看着我,我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他却对我冷冷的说:“我对你没兴趣了,我们就这样吧!分手吧。”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问他:“对不起,以前都是我不好,可不可以在给我一次机会,我很爱你,比任何人都爱。”“对不起,太晚了。”他啦着另外一个女孩走了,留下我一个人。我告诉自己不要哭,为这样的`男人哭不值得,但眼泪像清泉一样往下留。

他离开了我,现在的我再也不需要他的爱,曾经我爱他,现在我不爱了,这个女孩就是我最好的闺蜜,她趁我和他闹情绪时,趁虚而入得到了他的爱,而我只是被人利用了。

篇3:时间的灰烬心情随笔

美籍爱尔兰作家弗兰克·麦考特, 1930年生于美国纽约, 不久全家迁回爱尔兰, 在贫民窟长大, 19岁来到美国。1996年出版自传体小说《安琪拉的灰烬》, 一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全美书评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美国年度好书奖等, 曾连续117周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一年重印47次, 印数高达150万册, 创下了一连串的出版奇迹。本书现已译成25种语言全球发行, 并由派拉蒙公司改编成同名电影, 令数以亿计的读者深深感动。

远离爱尔兰, 远离那段艰辛凄凉的成长岁月四十多年之后, 麦考特决心用自己的故事来追寻他的作家梦。他用现在时态将往事尽收于自传之中。时隔多年再来写自传使麦考特能够站在适当的距离去讲述他那不平静的童年。在对自己艰难生活的主题处理上, 他保持了公平和客观, 没有像通常人们料想的那样流露出仇视, 追悔或怨恨。然而他也没有美化整个少年时代所经受过的食不果腹, 一无所有的生活。正如他所说, 《安琪拉的灰烬》是一部“悲哀的史诗”。

《安琪拉的灰烬》在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后受到国外评论界的普遍关注, 在众多的书评中, 大部分批评家把这部作品定位为一部成长类作品。2006年该部作品在中国出版后, 同样也获得了国内文化界的普遍关注, 徐鲁曾在他的评论中写道:“《安琪拉的灰烬》的作者弗兰克·麦考特一点也不亚于青少年时代的高尔基, 他也‘完全有理由成为一个坏人’然而他没有, 他最终成为了一个作家, 一个善良的好人。”《安琪拉的灰烬》是一本讲述艰辛和苦难的书, 也是一本感恩和励志的小说。文中体现了麦考特及其父辈对美国梦的追求和奋斗。

一、“美国梦”的概念

美国梦是指美国大多数人相信通过努力工作, 克勤克俭以及坚定地决心就能实现较好的生活, 过上富裕的日子。这些观点是由早期的欧洲移民形成, 并一代代沿袭下来。美国文学从诞生到现在虽仅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却有一大批对世界文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相继问世。在这些文学当中, 有一个主题反复出现———“美国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美国梦在美国文学中也有不同的体现, 有的作品体现美国梦的实现, 有的则反映美国梦的扭曲, 有的体现美国梦的幻灭, 有的是在解构美国梦。例如, 在富兰克林《自传》中体现了美国梦的实现, 表现了美国人在建国初期发奋图强, 乐观向上的形象。而在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则描述了美国梦的幻灭, 盖茨比没能实现他的美国梦。

二、麦考特父辈的幻灭的“美国梦”

故事在一开始就描述了麦考特的父母怎样在纽约相遇, 结婚, 最后又怎样带着四个儿子回到了爱尔兰。麦考特的父亲, 马拉奇·麦考特在爱尔兰北部长大, 曾为爱尔兰共和军作战, 后来因犯罪被悬赏人头, 为躲避追杀, 马拉奇逃到了美国这个没有战争, 自由的国度。他希望在美国这个宽容的国度里, 重新定位自己, 摆脱逃兵的恶名, 然而麦考特是以爱尔兰难民和逃难身份来到美国的, 他和其他移民一样生活在美国社会的最底层, 即使他再努力也摆脱不了社会的局限性, 再加之马拉奇的酗酒嗜好, 更加加深了他失败命运的砝码, 他不顾妻子家人的衣不附体, 食不果腹, 一次次的在外酗酒, 带不回家里一分钱。实际上在起初, 马拉奇曾看到过美国梦的“曙光”, 就在安琪拉生下了个漂亮的女儿玛格丽特后, 为了她马拉奇曾一度戒了酒。玛格丽特是一个欧洲贵族名, 英国的玛格丽特公主, 在此我们可以看出, 玛格丽特在马拉奇看来象征着美国上流社会, 因此他对女儿倍加偏爱, 然而不久玛格丽特就夭折了, 这也预示着马拉奇的“美国梦”彻底的破灭了, 从此他再也没有停止过酗酒, 而麦考特的母亲安琪拉在完成九年教育后, 尝试做“仆人, 一个戴着小白帽随时为人开门的女佣, 但她又学不会屈膝礼”。在爱尔兰找不到工作, 在外婆的建议下去了美国, 而外婆的建议一语道出了当时所有人对于美国的看法:“你一点用都没有, 为什么不去美国呢?各种各样的废物在那都能找到位置。”父亲的酗酒, 失业在家, 没有生活来源, 又有着一堆儿女, 坚强的安琪拉也是力不从心, 正因如此落破的马拉奇便携妻儿一起回到了爱尔兰, 此时麦考特只有4岁, 18世纪, 美国成为了人人向往的天堂, 但并不是每个人的美国梦都实现了, 麦考特的父母只是从爱尔兰的平民变成了美国的贫民, 在他们身上体现了美国梦的幻灭。

三、麦考特对“美国梦”的追求

对于麦考特而言, 虽然在父辈身上体验过幻灭的美国梦, 但是美国梦仍然有着他无尽的吸引力, 指引着他一直追寻。

虽然麦考特在美国只待了仅仅不到四年, 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已经埋下了美国这颗希望的种子, 他把美国看成一个没有等级之分的国家, 这种想法在一些人看来可能太理想化, 因为美国社会里同样渗透着等级制度。即便如此, 这种理想化的想法, 帮助他反抗并挣脱了出身卑微对他的羁绊。由于社会的趋炎附势弗兰克被不公的拒之许多机会的门外, 尽管他聪明思维敏捷而且是个好学的学生, 但却受到阻挠, 无法成为祭童, 接着他又向公教学校申请上中学, 因为一旦上了中学就有机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就有机会进入上流社会, 然而他一次次的被拒之门外, 虽然屡受打击也饱经饥饿和失去亲人的打击, 弗兰克并没有向现实屈服, 而是想方设法的找到自我, 即使是微小的胜利都有助于增强弗兰克的自尊心, 例如在足球比赛中击败了有钱人家孩子们的球队。麦考特曾鼓励我们怜悯体谅他的父亲, 尽管父亲的酗酒和无所事事导致家庭的贫穷和饥饿, 甚至更糟的是导致了麦考特弟妹的夭折, 麦考特并没有流露出对父亲的憎恶和怨恨, 相反他试着去理解父亲, 想象着他们曾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父亲给他唱爱国歌曲, 讲民间故事, 他回忆到自己格外喜欢的一个故事讲得是一个名叫库胡林的伟大的爱尔兰的战士, 他还精心的守护着这个故事, 视为己有, 实际上他是在捍卫那份父爱, 并把他放在自己的心中始终温暖着他。然而瞬间的温存无法长长久久, 父亲的爱终于在他去英国后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自从马拉奇去了英国就很少回家也只给家里寄过一次钱, 直到圣诞节才回来带给家里的也只有吃剩一半的巧克力作为礼物, 当与母亲去火车站接父亲的时候, 马拉奇却没有回来, 麦考特说:“他不会回来了, 妈妈。他不在乎我们。他一定又在英国喝醉了。”这是麦考特对他父亲所做过的最生硬、最愤恨的评价。马拉奇最后终于出现了在站台上, 所有的孩子都朝他呼喊, 尖叫道:“你把钱喝掉了爸爸!”此刻麦考特一定意识到了父亲已经无法挽救他们贫穷饥饿的生活了, 要想改变, 只有靠自己的努力了。他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 去和邻居汉农先生一起去送煤, 他还在邮局做过电报童, 这期间一系列的经历使得麦考特非常清醒地意识到他必须把挣到的钱存起来一部分, 否则就一辈子也无法离开利默里克了, 这是弗兰克成熟的一个标志, 同时他也强烈的希望在美国能开辟一种新生活, 即实现自己的“美国梦”。最终麦考特终于攒够了自己去美国的船票钱, 踏上了他梦想的地方———既陌生又熟悉的出生地, 作品的最后一章只有一句话, 也正是这句话揭示了麦考特追寻“美国梦“的胜利———“是的, 就是这里了!”

结束语

我相信和我一样, 很多读者在看完这个故事后, 都会期望麦考拉的“美国梦”的实现比他想象的还要顺利, 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点。麦考特却在纽约市一所享有盛名的公立中学———Stuyvesant中学从事写作教学三十多年。麦考特发现教书令他获益匪浅, 他称此为“学海生涯”, 但他从未放弃成为一个作家的梦想。退下讲台之后, 麦考特和弟弟小马拉奇开始了由他们二人表演的“两个流氓”的演出活动, 表演中的那些歌曲颇具特色, 是他们曾在爱尔兰老家时吟唱过的。书中说:“比一般的悲惨童年更不幸的, 是爱尔兰人的童年;比爱尔兰人的悲惨童年更不幸的, 是爱尔兰天主教徒的童年。”对于一般人来说, 贫穷、饥饿和歧视, 其中某一个都会让人难以忍受, 然而麦考特却没有被不幸的现实所打倒, 他的坚定、执著和充满着爱和责任的心, 让他摆脱了各种不幸的羁绊, 最终获得了成功, 实现了他的“美国梦”。

摘要:弗兰克.麦考特的《安琪拉的灰烬》, 是美国的一本感恩和理智的小说, 故事从麦考特的童年开始叙述, 不仅描写了其父辈的美国梦的破碎, 而且从麦考特的视角体现了年轻人对美国梦的追求和迷恋, 并且为之奋斗。

关键词:“美国梦”,破碎,追求,奋斗

参考文献

[1]弗兰克.麦考特.安琪拉的灰烬[M].路文彬, 译.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6.

[2]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篇4:烦闷的灰烬

二○○八年九月十二日,华莱士自缢于家中的露台。华莱士患有抑郁症,长期服用一种包含“苯乙肼”(Nardil)的药物,这种药物的副作用会引起低血压、胃胀气,并且不能和特定的食物一起服用。但是患者华莱士怀疑,它最大的副作用在于平息情感,封闭灵感,而这两点恰恰是他作为作家最为看重的。

为了抵抗药物的副作用,华莱士自一九九七年创作小说《长物》(Long Things)起主动放弃服药。直至自杀前,这部小说依旧没有完成。从遗孀凯伦·格林(Karen Green)提供的残稿来看,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伊利诺斯州税务局的工作人员如何应对繁琐工作的故事。华莱士的传记作者麦克斯(D. T. Max)认为,这部小说试图揭示“烦闷何以能成为全民沉迷娱乐的解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这么评论道:“也许迟钝与心灵的痛楚相连,因为迟钝或者晦涩的事物无法提供足够的刺激感,以便转移人们彼此间的注意力,只要它调动的是一种低级的氛围,其中就总会包含着更深的痛楚,我们多数人花费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摆脱这种痛楚。”

有人认为正是这种痛楚让华莱士走向了自绝之路。围绕着这一问题,评论界就写作与抑郁的因果关系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如若那个角色所说的话真的与华莱士的死亡之间有一丝关联,那么这种关联也包含在作家所揭示出的迟钝、晦涩与痛楚之间的关系中。

华莱士出生于一九六二年,父亲主攻哲学,后来在伊利诺斯大学任教,母亲则是一名英语老师。家庭成员的特殊身份,使得他们常常拿知识做游戏。他们会在旅途中商定,每当家庭成员说到“派”(pie)这个词时,就用“3.1415926”来替代。而当他母亲发现已有的词汇不足以描绘具体的情境时,她就会发明一系列新的词汇,比如“twanger”这个高频词,它指代所有叫不出名,或者不记得的事物。于是,哲学、数学和异样而多彩的词汇成了华莱士的家底。

若不写作,华莱士或许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网球选手。年纪轻轻已经在美国中西部区的网球选手排位中博得一席。但是他总会因焦虑出很多汗,并为此感到耻辱,于是无论是否打球,他头上总会戴着头巾,这是身体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一道屏障。他去世后,妻子在许多头巾背面看到了作家留下的草稿。

大学期间,华莱士沉醉在数学定理和哲学思辨当中。他告诉朋友说,只有在做这些事情时,他才能从某种“特别的嗡嗡声”中解脱出来。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他第一次犯病。二年级时,华莱士接触到了品钦的作品,他的朋友认为此番相遇“如同鲍勃·迪伦遇到了伍迪·盖斯里”。这番话的意思在于,一个敬仰大师但与之保持平等关系的门徒诞生了。品钦,外加唐·德尼罗,使得华莱士迅速找到了新的安慰剂,也使评论界把他归入了后现代写作的阵营当中。

在一般人眼中,后现代与虚无相连,那场源自语言学的解构风暴,连带着后工业社会过剩的商品浪潮,将许久以来被称为“意义”的东西遁于踪迹之中,就连普通人的生活也成了“能指”和“所指”戏耍之后的碎片,处处闪耀着光芒,但碎片当中已无景观。华莱士的写作,从内容和形式上来看的确带有品钦和德尼罗等人的后现代文风,这使得许多美国评论家相信,书写虚无成了压弯华莱士的最后一根稻草。撇开这些略显武断的结论不谈,是否能将后现代写作的整体状况加注在作家的生存状态上,并用诊断性的描述代替作品的意义,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

华莱士去世之后,美国文艺界纷纷通过写文章、拍电影(其中以独立电影导演詹姆斯·庞索特以华莱士生平为蓝本拍摄的电影《旅行终点》最为有名,该片还获得2015年美国年度冷门佳片奖的提名)等方式纪念他。弗兰岑的纪念文章发表在《纽约客》杂志上,全文与其说在悼念华莱士,倒不如说剖析了作家群体在应对孤独时,精神状态的聚合与离散。弗兰岑以鲁滨孙为焦点,全景透视孤独对于作家的意义。从作家的笔下人物出发关照作家的写作状态,其中包含着逻辑上的跳跃,不知是否为了弥补这一跳跃,弗兰岑特意搬出了伊恩·瓦特在《小说的兴起》中论及的观点。瓦特认为“英国小说的兴起源自烦闷的灰烬”。当然,瓦特的这一观点是基于布尔乔亚与私密娱乐的关系提出的,其着眼点脱离不了特定的社会阶层属性。所谓的烦闷,大体指的是被机器替代回家的劳动力,尤其是女性在家中因无法消磨过剩的时间所激起的个体感受。灰烬则是指消耗烦闷之后的残留。在此,这位写作《如何独处》的作者敏锐地发现了鲁滨孙和作家在面对烦闷与孤独时的共同点。当弗兰岑独处时,他仿效鲁滨孙写日记。几天过后,他惊讶地发现日记中到处充满了主语“我”。这无疑是孤独与烦闷献给个体的第一份礼物。而后重新发现的自我开始了一系列繁复的创造:更多的作者创造了更多的鲁滨孙,更多的鲁滨孙创造了更多的小岛吸引了更多的读者成为鲁滨孙,继而这对双重的鲁滨孙再度激发更多的作者进行创作,也就是说让作者也成了鲁滨孙。

这是一场以孤独为燃料的回旋,华莱士会很乐意将它称为“元鲁滨孙问题”。烦闷与灰烬的问题也的确适合用来解释华莱士的写作缘起问题,但是何以这种孤独与烦闷的回旋会成为华莱士的告别圆舞曲,弗兰岑未能作出解释。并且他似乎也回避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所谓的后现代生活喧嚣着的孤独背后,人人都能瞬间成为鲁滨孙,但是可供开拓的小岛却日渐稀少,这种状态是否会衍生出新的问题来?

相较而言,扎迪·史密斯写的纪念文章(中文版收入扎迪·史密斯的随笔集《改变思想》)刚好对弗兰岑的观点作了补充。扎迪·史密斯让读者记住了这样一个华莱士:他集百科全书般的知识、高超的数学技能、复杂的思辨能力为一体,并树“以道德砥砺激情,以激情砥砺道德”为毕生的写作志向。更为关键的是,她发现了华莱士在面对烦闷时与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的相似和不同之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发现了“实在与经验的融合,空气与水的融合,不朽沉浸在平庸之中的那种融合”。不同之处在于,“华莱士想把厌倦当作一种致命的后现代心态,当作人对习惯二手现实之人这一角色所体验到的东西加以回避的尝试,严加拷问”。扎迪·史密斯呈现出的华莱士更具后现代的使命感。如若我们整合这两位作家的观点对华莱士的非虚构创作进行一番解读,或许会对华莱士身上的“烦闷”与“灰烬”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毕竟关注他写在头巾背后的文字是一方面,读者也需注意到那上面也存有作者企图遮住的汗水。

nlc202309081431

华莱士的散文集《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A Supposedly Fun Thing I'll Never Do Again)收录作者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六年创作的七篇非虚构类散文。其中,《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和《远离几乎已经被远离的一切》是应杂志社邀约而写的游记,《众目窥一:电视与美国小说》《天花乱坠》,以及《不动声色的大卫·林奇》是颇具专业素养的文艺评论,《旋风谷的衍生运动》和《网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伊斯的职业艺术性堪称有关选择、自由、局限、愉悦、怪诞,以及人类完整性的典范》(以下简称《网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伊斯》)则是带有传记色彩的两篇涉及运动题材的散文。

在此期间华莱士创作并出版了他最为著名的小说《无尽的玩笑》(Infinite Jest)。评论家詹姆斯·伍德认为这部小说“不遗余力地追寻生命力”。参照华莱士写给弗兰岑的信件来看,伍德的评述无疑是精准的。在信中,华莱士表达了写作长篇小说给他带来的虚脱感。这种虚脱感不仅仅是写作本身带来的强度,还因写作主题包含对美国民众沉迷电视、药物,乃至孤独的成瘾分析,使得作者受到洞察内心虚无的诱惑而备感疲惫。从虚无中催产生命力,并且将这种生命力转嫁到自身经历中进行哲学、数学和文学的探究,考虑到作者的精神状况,这一系列举动无疑是在进行搏命一击。而这一切借助散文写作得到了更为真诚,也更为残酷的展现。

在《旋风谷的衍生运动》和《网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伊斯》这两篇文章当中,华莱士动用了复杂的数学知识,让网球这项他所钟爱的运动裹挟在大量几何和代数的运算法则之中,目的在于展现自我的成长经历。值得指出的是,华莱士并没有像一些后现代作家那样,将数学公式与定理转变成写作上的形式探索,而是恪守现实主义风格的典型环境的写作原则,将数字和文字当作某种有机物融入其中,从而怪异地将自我、数学和文学都转变成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关键在于,华莱士为何要动用数学知识来进行自我经历的文字表达?

华莱士在《旋风谷的衍生运动》中这样写道:

我从小在矢量、线段、交叉线和坐标格的簇拥下长大—还有各种按比例标注的地平线、显示各种地理风貌的宽曲线,以及整片坐落、旋转在板块之上,如冰块般平整的古怪地质漩涡。在知道无限小的符号代表铁轨,积分是一种图式之前,我仅靠肉眼观察就可以在这些宽曲线边上发现天地相接处的一块区域。在东部丘陵地带学习数学让人顿悟,它将记忆打碎,重现脑海。微积分确实很像儿时的游戏。

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很难想象幼年的游戏竟会与复杂的微积分相连,并且更为关键的是,数学与记忆之间保持着某种结构上的相似。华莱士提到了“图式”与“肉眼”之间的关系,并且不无喜悦地表露出对后者的倾向性。扎迪·史密斯在回忆华莱士的文章中提到华莱士对二十世纪的“语言学转向”表露出的担忧与着迷。他担忧的是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吞噬了超验之物,而古怪的地方在于,他同时又着迷于吞噬背后“自我”囚禁语言之中的安全状态。这样一种矛盾的认识使得他倾向于维特根斯坦,因为后者既是“‘后现代陷阱的真正设计师’,也是最能体会自我的悲剧意味的作者”。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让华莱士认识到,图式或者模拟的图像让人们的生活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这是一种形而上的分裂。语言的图像若只是一种模拟,这就让人感到孤独。华莱士认为这种状态会带给人们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就是个体与语言困在图式当中,外部世界永远待在外部之中,两者老死不相往来。如若有谁试图证明这些图式真的只是一种模拟,那么就又会陷入到唯我论之中。而维特根斯坦的伟大在华莱士看来就在于他明白“没有什么结论比唯我论更可怕”。由此催生了第二种选择,亦即,在语言中寻求真实。当然,这个选择显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哲学论题,华莱士作为一名作家不可能真正论证这个选择的可行性。不过,他认为似乎可以在另一个国度中寻求这种真实感。他曾说“我认为上帝有其特殊的语言……一种是音乐,一种是数学”。而当他试图用数字化的符号和抽象的定理建构自己的经历时,他童年时母亲所玩的那种发明未知语言的方式就产生了作用。于是,记忆、数学和文字就成了华莱士迈向这个国度的砖石。

除去这一点之外,数学和网球爱好之间也有着另一层微妙的联系。华莱士所迷恋的那些代数曲线和几何外形都带有某种和运动相通的律动性:

除非你天生就是那种罕见的顿悟型艺术大师,否则你终归会发现网球比赛和募资一样是需要几何思维的,它不仅赋予能力,能够帮你计算出适合自身的角度,还让你计算出回应这种角度的角度。因为这种回击的可能是以二次平方展开式呈现出来的,你需要提前想好n次击球点,n代表一个二次函数方程,以正弦曲线表示对手的能力,用余弦曲线表示往返击球数总数(大概的数目)。我很擅长做这件事。我还会将复杂程度各异的风力因素考虑在内,这一同时考虑在内的因素则让我的表现近乎完美,我一边进行三进制思考,一边进行比赛。因为风将曲线带入到直线当中,使得整个比赛成了三维的空间。

这种律动性为他搭建了空间。而通过写作回忆性的文字这一行为,这个空间中又容纳进了作者的时间维度。华莱士不仅用记忆、数学和文字这些砖石搭建出了一座桥梁,从而让自我得以通过这座桥梁到达另一个真实的国度,而且通过时间与空间的汇集展现出了这样一种能力:即便这座桥梁崩塌,也能够将文字和数字研磨成可供辨识的灰烬,并与自身经历的律动性相杂糅,以松散但绝非无序的方式同样抵达真实的维度。当华莱士照此实践时,他无限接近与拥有“上帝具有的两种特殊语言”。赋予回忆以艰涩音乐的期许,以及抵达真实奇迹般的期盼,使得华莱士不再醉心于文学形式上的飞行特技,而从形而上的高空跳伞下来,成了一位贴近现实的写作者。

当然,华莱士降落的地方是后现代的美国。作为华莱士的同代人,扎迪·史密斯是这样描述这个时代的:“我们出生在四大连锁革命的星辰之下……电视无处不在,晚期资本主义的贪婪,治疗话语的胜利,哲学沦为语言学的分支。”并且她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作家早已不可能如亨利·詹姆斯所说的“有敏锐的认识,以便担当大任”。扎迪·史密斯所担忧的问题是,当认知被大众媒体替代,事物的价值被消费价格所表征,世界全都萎缩成语言的时候,作家该如何在这一片烦闷之中安身。需要补充的是,烦闷不再来源于个体长时间沉浸在单一的消遣方式(如在私密的环境中阅读小说)之中,这种烦闷充盈着主体特征,而在后现代时期,消遣方式的多样性不仅让个体迷失在选择之中,更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主体的特征,从而吞噬了人对时间和空间的感受。

篇5:安吉拉的灰烬读书心得

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苦难中竟蕴含一着如此强大的力量!就像是下雨前那一声响雷,轰地一下,颤一抖了我的心灵。

我们这一代人,其实从来就没看见过,体验过真正的苦难。什么事儿都不用想,不用做,最多就是去一下苦乡村体验一下所谓的“苦生活”。那叫做苦难吗?不,那不是苦难。真正的苦难是以暴风雨的袭击让你什么都没有了。

它仿佛要把你拆了一般,戴着笑脸或是一脸冷淡地把你丢进深渊。

你消失了吗?不,你还 活着,卑微而肮脏的苟活。有些人堕一落了,他冷了心,像个蝼蚁般存活;有些人受不了,他直接把自己抹杀,好像其实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他觉得解脱了。还 有些人呢,他们一开始消沉了一段时间,却又在某一瞬间振作,冒着风雨继续前行。

我的外婆,就好像是《安琪拉的灰烬》中的弗兰克一样,从小生活在苦难里。也不知父母是谁,只因她是个女儿,送了别人。别人又送给了别人,别人再送给了别人…。。直到我现在的老外婆一家。她是养女,也算是长女,身后一溜儿的弟妹,从小就得带着他们。长到十六七岁了,又被老外婆做主嫁给了我只有一只手的外公。外公的妈妈一把结婚证藏着,生怕他们俩离了婚。然后外婆开始跟外公种田,又开早餐店,生了三个儿女,房子又在我一妈一六岁那一年给烧了……这是说不清又道不尽的苦难。

外婆不怨吗?她怨,也不怨。她接受了现实。苦难一个个的来,她咬咬牙,迎难而上。房子再建,儿女们就是砸锅卖铁也得上学,老公残疾就残疾了,至少还 可以干活……她总是时时刻刻想着别人,一性一格也是刀子嘴豆腐心,前几天还 跟人闹翻了,又在人家出事儿的时候又帮这个又帮那个。脸上也是整天乐呵呵的,惟一的愁容又是在一操一心别人了。

苦啊!她跟我唠嗑,回忆起过去的时光时,总是这么两个字。那张沧桑的老脸上满是怅然,可是日子总得过下去不是,良久又有些无奈却又带有坚定决心地来上这一句。

篇6:灰烬词语的同义词及造句

物体燃烧后的剩余物。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宗庙焚为灰烬,宫室变为蓁数。”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封子 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 唐 柳宗元 《兴州江运记》:“由是转巨石,仆大水,焚以炎火,沃以食醯,摧其坚刚,化为灰烬。”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在北京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发现了火烧过的灰烬、石块和兽骨。” 谓烧成灰。

二、灰烬词语的同义词

余烬

三、灰烬词语的造句

1、这个城镇在战斗中被夷为灰烬。

2、在这首歌中看到的烟雾描绘了爱的烟雾和灰烬,留下的只是烟头般的记忆。

3、每次做罢饭,奶奶都会把红薯埋在烧柴火剩下的灰烬里,这样烤出来红薯热乎乎的、甜蜜蜜的,让人爱不释手!

4、遗憾是必然的,逃避却是人们最擅长做的勾当,似乎你正看那么几眼,眼睛就要蒙上一层灰烬。

5、一团苍灰色的灰烬,就这么飘落在地上,轻轻散开,再也不见一点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6、总以为太阳很暖很美丽,靠近它,顷刻间化为灰烬,只留一缕轻烟飘散。

7、风吹过,悠扬的佛乐丝丝缕缕地飘然而来,香炉中的灰烬洒落在脚下。

8、镜子里我的那些单纯与快乐早已随着清冷的风渐渐远去,然后,湮没于时光的灰烬里。

9、是的,走入七彩霞峡,似乎霞光也能和你对话,无论你是怎样的境遇和心情,霞都会为你解惑,让你在虹一样的霞流中化为灰烬融入尘埃。

10、老妈子推开门,一阵风钻进来,带着烟灰缸里的灰烬飘起,仿若黑蝶展翼,飞向了门外未知的世界。

11、河岸边有一辆辆车架已经被焚烧的看不出原本的面目,车辆上堆积着没有烧干净的粮草灰烬。

12、片刻间,惨叫声骆驿不绝,一个一个身影在空中炸得粉碎,有的甚至化为了灰烬,一娄白烟,飘飘然消失的无影无踪。

13、青春就像一根划燃的火柴,拼命的燃烧,最后只剩下一堆灰烬,风一吹就散了。

14、他们可能才高八斗、力敌千钧,但深知一旦让嫉妒的目光在自己身上聚焦,一切都会化为灰烬。

15、不管什么借口,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一场大火变成了一堆灰烬,保留着余温,保留着边上的空位。

16、碑亭四周,燃起四座金银山,一团团浓烟夹着火光,将黄白锡纸的灰烬送到空中,然后再飘落在禾坪各处。

17、很快,他又掏出打火机,点燃了那张画,一眨眼的工夫,这张纸变成了灰烬。

18、这株老柏树或许要枯死、腐烂在这里,化为灰烬溶于这块土地,不为世人所知,但它的子孙和弟子却定会充做栋梁之材,使这座人类的大厦永不坍塌。

19、它本该充做庙宇、殿堂的栋梁,但却因生不逢时,或不遇明主而默默地枯老在这荒郊野坡里,等待着死亡、腐烂,化为灰烬。

20、在此等情形之下,无怪乎朝廷灭亡,中国不得不迁往江南了。宋室官室在北方铁蹄之下化为灰烬之后。

21、一次,他在父亲的农场里玩耍,点燃了父亲的仓库,想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状况,结果仓库化为灰烬。

22、这时,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人们望眼欲穿,如火的希望渐渐地变为灰烬。

23、但西晋只维持了四五十年,西晋末年洛阳又化为一堆瓦砾灰烬。

24、秦末的一把战火,将咸阳烧为灰烬。

25、臭名远场的阎王路已在一场大火中化为乌有,许多焦土灰烬被清除一空。

26、少女居高临下看着这座洁白的都城一点一点被火焰和烟雾侵蚀成灰烬,一言不发,指甲却早就已经深深插在了皮肉之中。

27、我们听左邻右里议论纷纷,说他被烧成了灰烬。

28、卫星重新进入大气层,烧成灰烬。

篇7:时间的沙漏心情随笔

二十八天,每天有所得。

――题记

时间是五月的风雨,带着雷声轰轰驶过;时间是榕树上日渐疯长的枝条,墨绿的叶脉里延长着时间的养分;时间是你们笔尖下的试卷,一日日累积着知识的厚度。

在时间的沙漏里,无目的的人可以把它无情地挥霍而毫无知觉。我的口头禅其实不是:好烦啊!而是:抓紧时间!不知不觉间,大家已经相处了九个月,余下的时间无几。但埋在时间的尘埃里,可以蒙头大睡;可以饭后八卦;可以放学逗留;可以发呆度日;可以百无聊赖;可以疯狂激战。时间在世界的诱惑里变得无比的苍白,只是一些破碎的琐屑的纸片,时间的价值,在你的眼里,只是片刻娱乐、电视之后的哈哈大笑。浪费完时间后,你狂傲着说:看!我的成绩还可以。

须不知,这一年,凝聚了父母亲人的企盼;这一年,埋藏了你信誓旦旦的卷土重来的信念;这一年,恰是你青春飞扬最最美好的时光(被初四折磨得暗无天日);这一年,多少朋友问及你欲说还休的上学地点和美丽梦想;这一年,等待着花开等待着结果。

时间,怎样在青春年华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是升还是降,是重点还是普通?这是一个炙烤着大家的`问题。时间啊,如何才能化为分数?青春的重量,只有这简单的数字来称量。二十八天,每天除去睡梦,除去休息,除去吃喝拉撒的时间,学习汲取知识的时间不会超过10小时,真正集中注意力去想问题,去听课的时间不到8小时,也就是说,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到270个小时。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聪明的你,何去何从呢?

时间是些沙粒,是些尘埃,从你的眼前飘过,从你的指缝漏下,从你恍惚的瞌睡中溜走,时间啊,她有脚啊!这一年,不能成为你颓废下去的一年;这一年,应当成为你生命里最充实的一年;这一年,应该是你横刀立马拔剑四顾跃马沙场的岁月。这些痛苦的磨练,注定要成为你记忆里最最珍贵的财富。

希望在你的初四里,有这样两本存折,一本是记录日渐增加的成绩的,一本是记录你日渐减少的时间的。在6月16日这一天,时间的存折到期了,而成绩的存折刚好达到最高值!

篇8:隔年的灰烬

麦田向着一座空山再次复活,随着

鸽群的哨声,从山脚往上,一层一层

叠成云梯。高处,天意难问,偶尔寒意料峭

如果在某个院落外轻叩柴扉,应该会有个

白发老人仿佛从古代回来,站在影壁前一 脸茫然

草垛的影子足以覆盖整个村落,风声

过于慌乱,追赶炊烟的少年,总是手足无措

青春无数次被泥土新翻的细浪打倒

肩头的日子比月亮冰冷、沉默

来看桃花的人,只看到自己内心的喧嚣

春天步伐迟缓,在陌生的脚印里东躲西闪

人们离开以后,村庄就不再羞怯

一株柳树站在山畔,拈断了几根细长的绿 胡须

一滴水,藏着风暴

一滴水把我认作故乡

对着黑夜的绝壁惊涛拍岸

它能说出的光亮,比一根针的锋芒

更潦草,我缺乏足够的证据

为它找回大海,找回一些湿度恰当的时刻

如果把我的眸子当成归途,需要一艘

木船的掩护,才能波澜不惊

一滴水波谲云诡,我读不出它暗藏的风暴

被折射的声音里,雷声尖锐

冗长,还有陌生人啜泣过的音节碎片

如果我将一滴水

修饰为一条游鱼用腮说出的心事

石头上的青苔就会进一步羽化

而那些被造物主遗忘的苍松翠柏

多么需要一滴水,脱去身上的旧装

往事像一根打结的绳索

无论向东或者向西

都要和自己遭遇

翻开旧诗篇,文字的外衣上

落满隔年的灰烬。我无心追忆流年

也无心撷取一缕光华

晒干纸张的柔软,以及它

背后的阴影。往事像一根打结的绳索

我并不需要用它来计数,言事

我只是借这个清晨的宁静

回去探望自己,并与她拥抱、寒暄

相对无语,如果我转身告别

无论向左或者向右

都可以穿林而过,打马徐行

篇9:一个人的时间心情随笔

一个人的时间还是很喜欢纯透洁清的生活,和自己喜欢的人很好的相处,去自己喜欢的地方,谁也不告诉地静度过一段时光,或者闲下来,读一本不算太厚的书,看一本有趣的杂志,用心地做做晚饭,慢慢地享受晚餐,静静地感受时光流在快乐里一点一滴地轻穿,只在此时,一意冰清洁玉斑,光荫盈盈桃花沾。

虽然有时候也会迷茫地忘记故乡家园,不知道遥不可及的梦想泊在哪条河边,前几日的奋发向上,后续地看似很快便没有了精力实践,又陷入深度迷茫,一切好像还只是那样,随岁月流淌,时光匆逝,丝毫不让人慢尝,可发梢眉间已轻与飞雨缠绵着蜂蝶香。

也会特意地空出一段时间来好好静下来读一本书,在忙碌中的`清闲,一个人无言地收藏别人的忧伤,分享别人的心情,无论作为作者,还是读者,都是漫漫时光里的一个幸福无比的曾有那么一次朦雨早上,你我同绪一沾。

风云如烟,虽然一天天在不知不觉地悄然换颜,我从没有认真地体会过日岚,也没有醉心地望过落还,但在各色的花灯间流连,转眼覆手间,就又过去独属于我生命的有限的24小时时间,我后对舞姗。即使也会突然惊觉到双目圆圆,时光不还,自己有一天也会不再徘徊,我也会那样度过一个人的时间。

上一篇:专科自我鉴定下一篇:广东餐桌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