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2024-06-27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通用6篇)

篇1: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期末考查题目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1、、2、、3、、4、、5、、园林水体的植物造景的浅析 园林广场的植物造景的浅析 街道小游园的植物造景的研究 现代别墅小庭院的植物造景的研究 儿童公园的植物造景的研究

请大家任选一题,按照毕业论文(请大家任选一题,数字不少于 2000 字,按照毕业论文(正式发 表论文的格式)上交时间: 周周五。上交时间 表论文的格式)上交时间:17 周周五,上交纸质 A4 文稿和电。子稿。子稿。参考文献不少于 5 篇。


篇2: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第四章

1园林建筑按传统形式分类:亭,廊,楼,阁,殿,榭,舫,厅,斋,馆,轩

2园路的性质和使用功能大致可分为:

主要园路:一般园路宽度在4--6米较为适宜,最宽不能超过6米。次要园路:可将其设计为2--4米的路幅。

休憩小路:一般考虑到二人的通行宽度,路幅通常小于2米。

3园林铺地的类型与设计要求:

园林铺地的主要指用于园林和场地的硬质铺装。

A因园路表面直接承受人流,车辆的践踏和碾压,由此会引起破坏,而自然的气候变化如暴晒,严寒,风霜雨雪等会带来不良影响,园路需要予以必要的铺装处理以达到坚固,平整,耐磨的目的。B同时园路作为园景的构成要素之一,需要用不同形式的铺装来达到美观和修饰的要求,于是园路的表层常被用各种材料进行不同 形式的铺覆,以使园路得到美化和变化。

4园林小品:通常是指公园绿地中那些供休息,装饰和展示的构筑物。

5园林照明运用: 分类:

场地照明,道路照明,不同园路对于灯光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建筑照明,过去主要采用聚光,如今已普遍使用泛光照明 植物照明,植物照明中有有一种“月光照明”,这一概念源于人们对明月投撒的亮光所产生的种种幻想

水景照明,较为理想的方法是将灯具太高使之贴近水面,增加灯具数量,使之向上着凉周围的花木,以形成倒影,或者将静水作为反光水池处理。其他照明。

第五章

1、建筑环境的特点:建筑环境是具有意义层面的; 建筑环境具有多向性; 建筑环境有不同的性质。

2、自然基本构件:土及坡地;植物种植;水及水体;山及假山。

3、庭院—是建筑主体中的自然环境最典型的表现形式。

前庭、中庭、侧庭和后庭、屋顶庭院。

4、建筑物决定了环境的性质,但仍然不能和自然因子割裂开来。

5、自然因子之于建筑主体:P194

6、自然因子具有文化的引发和传达作用。

7、建筑主体之于自然因子是一种限定自然因子的作用。

8、场地设计:入口;道路;停车场;围墙。

9、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单体的共同特征:建筑体量都比较小

同时注重“赏”与“被赏”

建筑造型上讲究通透和虚实处理

追求含蓄

层次丰富

富于象征性

10、风景建筑单体设计要点:尺度与比例;色彩与质感;造型与风格;室内室外空间。第六章

一、行为与园林设计

1、边界效应

2、瞭望与庇护

3、领域性

二、园林结构组合的基本原则

1、一般性原则

2、园林“词汇”——成分原则:(1)鲜明性

(2)适宜性

(3)灵活性

3、园林“句子”——层次原则

4、园林“文章”——整体原则

结构组合形式:(1)开门见山式

(2)半隐半现式

(3)深藏不露式

三、园林绿地的结构形式分为三种:自然式、规整式、混合式

第七章 园林的基本构图和意境

中国传统赏景P252 中国传统的赏景方式主要有:框景、借景、分景、对景、夹景、漏景、添景等等。

造景的手法P260

(一)主景与配景

突出主景的手法一般有:1.主体升高 2.轴线和风景视线焦点 3.动势 4.空间构图的重心

(二)前景、中景、背景

(三)点、线、面、体成景

(四)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园林构图P268 所谓“构图”,即组合、布局的意思。园林绿地构图是组合园林物质要素,将园林材料与空间、时间组合起来,使形式美与内容美取得高度统一的手法规律。

西方园林的构图特征P273 1.单点透视 2.空间感 3.轴线性

园林构图规律P276 1.比例与尺度 2.对比与协调 3.对位与呼应 4.对称与均衡 5.韵律与节奏(所谓韵律节奏即是某些组成因素做有规律的重复,再在重复中又组织变化。重复是获得韵律的必要条件,但只有简单的重复则易感单调,故在韵律中又组织节奏上的变化。所以韵律节奏是园林艺术构图多样而统一的重要手法之一)

园林的意境的构成的方式P295 1.关系联想 2.相似联想 3.接近联想 4.对比联想

第八章 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P306 1.城市公园绿地游人容量计算,确定游人容量以旅游旺季的周末为标准 2.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C=A/Am 米

C—公园游人容量

A—公园总面积(平方米)Am—公园游人人均占地面积(平方米/人)

P307 规划设计程序

1.了解公园规划设计的任务情况,包括减员的审批文件,征收用地及投资额,公园用地范围以及建设施工的条件 2.拟定工作计划 3.收集现状资料

(1)基础资料(2)公园的历史、现状及与其他用地的关系(3)自然条件、人文资源、市政管线、植被种植(4)图纸资料(5)社会调查与公众意见(6)现场勘探

4.研究分析公园现状,结合甲方设计任务的要求,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拟定公园内应设置的项目内容与设施,并确定其规模大小,编制总体设计任务文件 5.进行公园规划,确定全园的总体布局,计算工程量,造价概算,分期建设的安排

6.经审批同意后,可进行各项内容和各个局部地段的详细设计,包括建筑、道路、地形、水体、植物配置设计

7.绘制局部详图:造园工程技术设计、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图

P309 1.地形图:根据面积大小,提供1:2000,1:1000,或1:500园址范围内总平面地形图

2.现状植物分布位置图(比例尺在1:500左右):主要标明要保留树木的位置,并标明建筑物的尺寸、颜色、材质等内容

3.按照服务对象和管理体系的不同,综合公园分为全市性公园和区域性公园 4.公园常规设施表 P314 5.公园规划布局的形式有:规则的、自然的和混合的三种

6.功能分区一般包括:安静游览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活动区、园务管理区、服

务设施等

7.儿童的年龄特征分组:(1)两周岁以前

(2)3~6周岁(3)7~12周岁

(4)12~15周岁

儿童游戏场的规划设计应以3~12周岁的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 8.儿童公园分区:

学龄前儿童区:属学龄前儿童活动的地方 学龄儿童区:为学龄儿童游戏活动的地方 体育活动区: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 娱乐和少年科学活动区

9.在植物选择方面要忌用下列植物:(1)有毒植物:凡花、叶、果等有毒植物均不宜使用,如凌霄、夹竹桃(2)有刺植物:易刺伤儿童皮肤和刺破儿童衣服,如构骨、刺槐、蔷薇(3)有絮植物:如杨、柳、悬铃木等(4)有刺激性和奇臭的植物,如漆树

10.动物园分类:传统牢笼式动物园、现代城市动物园、野生动物园、专业动物园、夜间动物园

11动物园的职能:保护、教育、科研、娱乐、认识自然的场所 12动物园的展览顺序:按动物的进化顺序 按动物地理分布安排 按动物生态安排

按游人爱好、动物珍贵程度、地区特产动物安排

第九章

一、带状公园的特征:(1)、空间形态呈线性带状(2)、具有较高的连接性(3)、具有良好的可达性(4)、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二、带状公园的功能特性:

(1)生态功能(2)栖所功能(3)通道功能(4)阻隔功能(5)过滤功能(6)资源功能(7)导入功能

三、道路绿化断面布置形式:

(1)一板二带式(2)两板三带式(3)三板四带式(4)四板五带式

四、行道树种植形式

(1)树池式(2)种植带式

五、步行街设计要点

1、步行街需要更多地显现街道两侧的建筑形象,尤其是设置在商业、文化中心区域的步行街还要将各种店面的橱窗展示在游客及行人的面前,所以绿化中希望尽可能少用或不用遮蔽种植,但需要注意步行街的规划设计中忽视植物景观的倾向。

2、增加软质景观的运用,利用乔木的遮蔽作用,可以创造一种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的宜人环境。

3、充分的灯光照明可以为夜间的活动提供方便,而借助灯光还可以突出建筑、雕塑、喷泉、花木以及各种小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为夜景增添情趣,所以对灯光的精心设计也是提高步行街品质的重要方面。

4、步行街上的各种设施,包括装饰类小品、服务类小品、服务类小品以及铺装材料、山石植物等等都要从人的行为模式及心理需求出发,经过周密规划和精心设计,使之从材料的选择到造型、风格、尺度、比例、色彩等方面的运用都能达到尽可能的完美,使人倍感亲切。

六、不同公路的等级、宽度、路面材料以及行车特点:一般的高等级公路道旁的种植距铺装路面需有2米的间距,而高速公路,德国的标准是4.5米;美国则规定为7.5米,中国规定为7.5米。

七、引导种植:实际就是利用路旁植物的高低、疏密、树冠的形状预先告知前方的路况,以便令驾车者能够随时做好准备,避免可能发生危险。

第十章

1居住区绿地包括居住区用地范围内的公共绿地、住区内集中绿地、组团绿地、住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附属绿地、道路绿地等P451

2居住区规划布局概括为以下主要形式:1片块式布局、轴线式布局、向心式布局、围合式布局、集约式布局、自由式布局P451

3居住区绿地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在以整体性为原则,以空间塑造为核心的原则下,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平面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P456

4居住区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0.5平方米/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平方米/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平方米/人,并根据居住区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统一安排使用;其他带状、块状公共绿地应满足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的环境要求。绿地率要求新区不低于30%,旧区改建不低于25%。

5小游园面积占小区全部绿地面积的一半左右为宜(判断)P457

十一章

篇3: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

城市绿地的分类要达到上述要求, 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1 以主要功能为分类的根本依据

城市绿地的分类应以其主要功能做为根本的依据, 同时也应兼顾其管理的特点。城市绿地通常具有生态、景观、游憩、防护、减炎等多种功能, 以其主要功能为分类依据, 使其名副其实, 有利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可以正确地把握工作重点, 引导绿地建设。另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绿地的投资主体及管理的权属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绿地分类兼顾其管理特点, 有助于在新的形势下理顺绿地建设与使用的责、权、利关系。

1.2 应包含城市范围内所有绿化用地

城市绿地的分类应包含城市范围内的所有绿化用地。现行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中, 只有公共绿地 (G1) 和生产防护绿地 (髓) 参与总惨层次上的城市用地平衡, 这种统计方法很不全面, 因为在其他几类城市用地中。尚有总量两倍于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的绿地未单独计入城市的绿化用地中。这些用地同样承载着绿色植物, 同样起着改善环境, 塑造城市景观等功能。由此可见, 城市绿地分类中的绿地应包含城市中所有的绿化用地, 这样将有助于各类绿地充分发挥其功能, 保证城市绿地系统的持续发展。

1.3 新的分类标准应具有延续性

现在许多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及建设都是在原有绿地的基础上进行的, 因此新的分类应体现对原有分类标准的延续性, 这样才能达到平稳过渡的效果, 否则, 会因为新旧标准的脱节造成混乱的局面, 这将对城市绿地的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

1.4 新的分类标准应具有可比性

新的分类标准应有利于进行纵向及横向的比较。纵向比较是指新的城市绿地分类应有利于与原有的城市建设、管理及统计资料进行比较;横向比较是指新的城市绿地分类有利于各城市之间以及与同时期国外的城市绿地建设进行比较。

1.5 城市绿地分类应具有前瞻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对城市绿地的认识已从原来狭义的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地拓展到广义的城市周边地区“大绿化”的广度。另外, 对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认识, 也由原来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后进行“见缝插绿”发展到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的绿地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同步进行, 使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与城市的布局结构相融合, 使整个城市的绿地形成‘个完整的网络系统, 更有利于城市生态的建设。因此, 新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应体现人们对绿地及对绿地系统规划意识上的进步, 使新的分类具有前瞻性。

1.6 新的分类应具有可操作性

新的城市绿地分类应注意从宏观至微观的系统性, 在具体的类、项等划分中作科学的处理, 即可用分级代码的形式进行各个层次如类、牛类、小类的划分, 使分类概念及编码方法统一, 并同新颁法律法规接轨, 这样将有助于把所有城市绿地纳入有关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 使城市绿地得到更好的发展, 保证绿地分类的可操作性。

2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根据新形势下绿地建设的需要, 建设部颁布了新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 批准为行业标准, 于200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将城市绿地分为5个大类、13个中类、11个小类。具体分类及内容见表。

该表中设有“小计、“中计”、“合计”项是为了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其中“小计”项中扣除?小区游园”后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中的“绿地”一致;“中计”项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相对应:”合计”项可以得出绿地占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的比例。这样的统计格式便于协调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上的不一致, 可以清楚地反映不同空间层次的绿化水平。’另外, 城市绿化覆盖率虽不再作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三犬指标之一, 但在城市绿地的建设中仍应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3 城市绿地的布局形式

绿地在城市中有不同的分布形式, 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八种基本模式, 即:点状、环状、放射状、放射环状、网状、楔状、带状、指状。就我国各城市的绿地现状来看, 城市绿地系统形式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种:

图1绿地布局的几种基本模式

(1) 以块状绿地为主的布局

块状绿地是指绿地以大小不等的地块形式, 分布于城市之中。这种以块状绿地为主的布局形式在较早的城市绿地建设中出现较多。

(2) 以带状绿地为主的布局

带状绿地是指绿地与城市中的河湖水系、山脊、谷地、道路、旧城墙等组合, 形成的纵向、横向、放射状、环状等绿带, 另外在城市周围及城市功能分区的交界处也需要布置一定规模的带状绿地, 起防护隔离的作用。带状绿地的布局对一个城市来讲非常重要, 因为它不仅可以联系城市中其他绿地使之形成网络, 还可以创建生态廊道, 为野生动物提供安全的迁移路线, 从而保护了城市中生物的多样性。另外, 带状绿地对于引入外界新鲜空气、缓解热岛效应、改善城市气候以及提升整个城市的景观效果也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浅析园林绿地中的园路设计与规划

摘要:园林根据不同景观需要,可以有很多类型,其功能和特点也各不相同,园林既把各个景区分隔开来也把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园路的规划原则应该根据不同功能需要而有具体的占地比例,在平面布局、路口规划和植物种植方面也有很多应该注意的地方,最终达到最好的园林效果。

关键词:园林绿地;园路设计;规划

园路是园林景观的重要元素,它的设计是否合理和美观直接影响到园内交通疏导和观景效果,对园林景观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对园路有足够全面的认识,并且熟练掌握其设计原则,才能创造出合理优美的园路景观。

1、园路的类型

1.1主路

联系园内各个景区、主要风景点和活动设施的路。通过它对园内外景色进行剪辑,以引导人欣赏景色。

1.2次要园路。

次要园路也是园林内连接各个景观的一个脉络,是主要园路的辅助路线,主要是为游客提供行走的路线,一般要考虑到人流的总量、功能需要等来进行设计。园林道路是贯穿全园的交通网络、由纵横交错的道路构成全园的基本骨架,是联系园内各个景区、景点的纽带和风景线,也是构成园林风景的造景要素之一。它象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联成整体。园路本身又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1.3支路

设在各个景区内的路,它联系各个景点,对主路起辅助作用。考虑到游人的行为特点,在园路布局中,还应为游人由一个景区到另一个景区开辟捷径

1.4小路

又叫游步道,是深入到山间、水际、林中、花丛,供人们漫步游赏的路。

1.5园务路

为便于园务运输、养护管理等的需要而建造的路。这种路往往有专门的入口,直通公园的仓库、餐馆、管理处、杂物院等处,并与主环路相通,以便把物资直接运往各景点。在有古建筑、风景名胜处,园路的设置应考虑消防的要求

2、园路布局设计原则

园路的道路类型和布局特点由园林工程的建设规模决定。一般较大的公园,要求园路主道、次道、游步道三道齐备,并使铺装式样多样化。较小的园林,往往又有次道和游步道的布局设计。一般园路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

2.1 因地制宜原则

园路的布局设计,除了依据园林建设规划外,还必须结合地形地貌设计。一般园路宜曲不宜直,贵在合乎自然,追求自然野趣,依山随势,回环曲折;要自然流畅,犹若流水。

2.2以人为本的原则

园路设计也必须遵循游人行走为先的原则。也就是说设计修筑的园路必须满足导游和组织交通的作用,要考虑到人总喜欢捷径的习惯,所以园路设计必须首先考虑为人服务、满足人的要求。否则就会导致修筑的园路少人走,而园林绿地被踩出了园路。

2.3 切忌园路设计无目的,形成死胡同

园林工程建设的道路应形成一个放射状网络,四通八达,因景设路,因游设路,不能漫无目的,更不能使游人正在游兴时“此路不通”,这是园路设计最忌讳的。

3、园林绿地中园路的基本设计

3.1结构设计

园路结构形式有多种,典型的园路结构分为:

3.1.1面层

路面最上的一层。它直接承受人流、車辆的荷载和风、雨、寒、暑等气候作用的影响,因此,要求坚固、平稳、耐磨,有一定的粗糙度,少尘土,便于清扫。

3.1.2结合层

采用块料铺筑面层时在面层和基层之间的一层,用于结合、找平、排水。

3.1.3基层

在路基之上。它一方面承受由面层传下来的荷载,一方面把荷载传给路基。因此,要有一定的强度,一般用碎(砾)石、灰土或各种矿物废渣等筑成。

3.2布局设计

园林有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流派,式样上有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等,在进行园路的布局设计时,采用何种艺术形式,要随基地环境和建园意图而定,综合考虑平面和立面之间的关系,使全园结构形成一个能够满足功能和景观要求的统一体,着重应把握因地制宜原则,在依据整体园林建设规划形式的基础上,一定要合乎自然,结合自身原有地形地貌进行设计,随地势就形,宜曲不宜直,形成依山随势、回环曲折、自然起伏跌宕的园路,并结合地形、植物、建筑等联络组织各个景点,做到道路有聚散开合,曲折变化,小中见大,使全园既有变化又有统一,追求轻松自然的景观效果,让人产生寻觅的心理满足,使游人在行进中感受到景色时近时远、时隐时现、时仰望时俯瞰,不断变幻,层层递进,得到步移景异的动态效果。

3.3平面设计

3.3.1道路的宽度:车行道以车宽计算,人行道以人肩宽计算。单行车道不得小于3.5米,双行车道不得小于5.5~6.5米,单人行道可0.8~1.0米,三人游步道可以2~2.5米。

3.3.2转弯半径,曲线加宽:一般小车转弯半径至少6米,大卡车最少半径为9米。

3.3.3自然式园林中的园路:拐弯曲线不能完全相等,连续弯不要太多,道路交叉口不要距离在20米以内,分叉角度不要太小。

3.4竖向设计

3.4.1要求在保证路基稳定情况下,尽量利用原有地形以减少土方量,园内外道路要有良好衔接。能排除地面水。

3.4.2应有3%~8%的纵坡,1.5%~3.5%的横坡。

3.4.3游步道超过12°(20%)时为了便于行走,可设台阶,台阶不宜连续使用过多,如地形允许,经过一二十级有一段平坦道路,使游人恢复疲劳和有喘息的机会台阶宽度应与路面相同,每级增高12~17厘米,踏步宽30~38厘米。

3.4.4道路超高:道路转弯时为平衡车辆离心力,须把外侧加高,一般情况不超过4%。

3.5路面设计

在现代园林景观中,园路的铺装应根据景观要求做出设计,将路作为景的一部分来创作,增强路面的艺术效果,以其不同的纹样、色彩、质感、尺度以及风格和时代要求来装饰景观,使其融入到园林景观中,与园林景观相协调。现代园路铺装材料多种多样,除了常见的传统石材,还有木材、金属制品、陶瓷制品、玻璃及其他一些新型的铺装材料,在设计时,要有意识的通过铺装材料的纹样、色彩、质感的变化组合来加强意境,突出主题,为整个优美景观的营造提供良好的因子。

园路铺装场地往往依据功能要求的不同来确定其饰面效果及结构,表层铺装应该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例如休憩场所的地面,通常选用极具自然化、乡土化气息的材料铺装,像青石板、鹅卵石等,力求营造安静自然的园林意境;在设计曲折幽深的林荫小径时,可以铺设自然的嵌草路面,即在草坪中点缀踏步,草坪柔和光滑的质感与石材坚硬冰冷的质感相对比,使游客从不同材质中欣赏美,并感受到贴近自然的乐趣;再比如健康步道的铺装设计,可借鉴日本枯山水的造园方法,用细碎的鹅卵石铺地并配以山石小景,既满足了居住区居民的健身休闲的目的,也体现出园林景观的妙趣所在。

篇5: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实习报道

实习课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实习时间:2011年11月21——2011年11月26日

实习地点:九江市甘棠湖、南湖周边街道,九江莱茵美郡小区,九江学院校园内 指导老师:项忠平老师

(一)街道绿地规划

为了深入研究城市街道景观,我们特地前往九江市中心的甘棠湖和南湖边上,就其环湖大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探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九江的道路绿地功能更加趋向完善,道路绿化设计和建设也形成了美化、生态化和人性化的综合体。

由于九江市中心的地域狭窄,故此,在环湖的街道上采用一板二带的形式,行道树选用了梧桐为主,在街区的两边多设休闲活动场所、小广场和街头小游园等等,其充分地给人们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对于九江的街道绿化,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对其深入谈论,并总结了其街道绿化设计的原则:一,道路绿化的规划设计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二,要保证植物所需要的立地条件和生长空间;三,街道绿地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要功能并加于扩展;四,城市道路绿地种树要选择适合当地的树种;五,因地制宜设计好道路绿化。

城市街头绿化中,城市道路绿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它是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体现,也是城市绿化质量的一个反映,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道路绿地的建设模式和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城市地理位置的不同以及城市特色的多样化,在保证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园林景观等的基础上,道路绿地的建设还要体现出城市的个性和人文特色,国内很多城市都有城市园林景观大道,给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分车绿带经常建成色彩丰富、图案精美的模纹式绿带,加以乔灌木和地被植物的合理搭配,生态及景观效果较好;行道树和路侧绿带充分考虑行人的心理和行为需要,通常设计成带状休息绿地,结合街头小游园,使道路成为居民游览、休息、散步和健身等的优美场所,同时生态环境较好。

由于九江市中心中老年人活动频繁,故此,在街头小游园中,常可见唱歌、下棋、写字、拉二胡等等的娱乐项目。故此,对于实习沿途中的街头小游园,我们对其的作用进行了总结:一,丰富和美化了街景;二,起到了生态防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三,提供了游憩活动和交往空间;四,为交通分流和集散提供了空间;五,使文化的传承做了文明化的进步。

在将后的城市街道绿化规划中,作为造景师,要为真正提高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作努力,营造出一个宜人的居住环境。故此,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生态,景观,经济三个原则。我们在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就是要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努力使城市生态系统向自然生态系统靠拢,使城市生态系统接近于自然生态系统。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和固定有机物质的初级生产过程,是我们这个世界一切活动所需能量和物质的最初始来源,虽然城市绿化的目的已不是依靠种植植物来提供居民所需物质,但绿色植物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对城市景观的改善作用却是当代城市人所最需要的,曾经长期居住在原始丛林中的人类祖先无疑在遗传基因中嵌入了对绿色植物的本能爱好,城市绿化的作用就应是尽量满足这种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这个有限的人类居住空间里,尽量地多设置绿地,多建设绿地,多增加绿量,使绿地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城市景观类对生存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街头景观的水平不断提高。这就要求设计者拓宽对街头景观的研究,适应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对街头景观的感知不仅涉及其路面本身,还包括街头景观的建筑、植物、广场景色及广告牌等。这一系列事物共同作用形成了街头景观的整体形象。而其中任何一种事物质量的地下,都影响整个街头景观的形象,而街头景观的形象又影响城市的形象。

(二)居住区绿化规划

人们的生活环境条件,有适合的,有不大适合的,有坏的。人的生存,人的寿命长短,同这些条件的好坏关系极大。通过绿化植树,种花种草,改良土壤,改善水质,保证空气清新,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以提高全体人民的身体素质。故此,在居住区的绿化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在九江莱茵美郡小区,我们对其规划进行了小组讨论,在关于居住区绿化规划的作用上,我们得出总结: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城市人民的关系十分密切,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美化环境,它不仅使城市披上绿装,而且其瑰丽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点缀在绿树成荫、蓊郁葱茏中,更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劳动、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优美、清新、舒适的环境;二,净化空气,园林植物对净化空气有独特的作用,它能吸滞烟灰和粉尘,能吸收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这些都对净化空气起了很好的作用;三,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在小区的绿化中,其对人们游憩性的功能要求日益提升,在多数小区内会提供休闲娱乐设施,比如游泳池、健身器材、运动场地等等,这些为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身健康都作出了很大的效应。

目前我国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形式有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生活单元。在居住区整体规划中,居住区建筑占主导地位,在布置形式中,因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日照、通风及周围环境等因素有紧密联系,建筑布置形式就多样化了,也往往使居住区总体面貌形成多种风格。其基本形式有行列式、周边式、混合式、自由式、庭院式、散点式等。道路交通是居住区的骨架,形成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生活单元布局的结构。居住区道路系统的绿化布置如绿色的网络将居住区各绿地有机地联系起来。在进行居住区道路系统布置是要注意居住区道路系统根据功能要求进行分级,道路系统要充分利用和结合地形,道路系统要功能明确,保证居民的安全,要缩短到达目的地的距离。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重要的部分,对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绿地中分布最广,最接近居民的生活。公共建筑是居住区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满足居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方便日常生活和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共建筑外形的个性,又丰富了居住区建筑艺术面貌,居住区的公共绿地也常与公共建筑结合布置,相得益彰,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的效益。公共建筑的内容和项目,随着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组织的变化及当地居民生活习惯而异。

(三)校园绿化规划

校园是学校精神、学术和文化的物质载体。校园绿化建设是学校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两个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有是一个学校整体面貌和外在形象的表现。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一个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具有独特的感染力、约束力,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当前各类学校日益关注和重视的环境建设问题。

我们对于校园绿化的研究,特地在我们自己的学院内进行探讨。分别在莲池、厚德楼前绿地等地进行点式探讨。我们得出校园园林绿地设计的指导思想如下:

1、突出教育富有趣味,校园绿化是育人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丰富个性的空间,它应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和心灵成长的力量。它应是积极向上、充满知识和趣味的室外大课堂。校园环境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它应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校园绿化设计是要给青少年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丽的意境环境,使它既有视觉效果.又会使置身于此环境者产生心理联想,它犹如一个无声的课堂。在这大自然的课堂里,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着高度的启迪感。它们对青少年的道德、品格、修养无时无刻不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以绿为主绿中求美人类追求绿色,获取绿色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校园环境主要是由花草树木的绿色空间、建筑空间、道路、广场等组成。校园环境应充满绿色、清新、美丽宜人。只有自身永恒绿色的植物才能净化空气,使空气变得清新。绿色植物使空气中有益的负离子增加,使有害健康的正离子减少,这对于学习紧张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在校园绿化设计中,应采取各种绿化手段,尽一切可能刨造更多的绿色空间,为解除学生精神及视觉疲劳提供条件。

3、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校园绿化设计的目的是巧妙地利用自然,将地形.花草树木,园路.,场地,园林小品,水体,自然界的风、雨、霜、雪,日,月,阴,晴等有机地编织在园林绿地之中。使之呈现出一个有明有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虚有实、有声有色、有隐有现、有开有合、有远有近、有情有义极富感染力的无声大课堂。由于各个院校面积大小、经济条件、地理位置、周围环境、人文因素、管理能力等千差万别。因此,对园林设计的内容、水平、手法等不能强求一致,但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和美化、设置园林小品等,才能创造出实用、优美、清洁并为使用者喜爱和依恋的环境。校园园林特点是一个校园园林艺术的生命。它和校园的历史沿革、校园人员的修养、自然条件、社会生活、经济力量、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客观原因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校园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文化沉积、地域特点等,这些特点应充分利用,采取各种形式在校园环境中体现,使之成为各自

独一无二的校园特色。4,经济实用景观长久,校园环境是育人的环境.不求奢华,要朴素大方。一般来说,学校的经费均较紧张。因此,要以最少的投资创造最大限度的绿色空间。忌大动土方挖湖、堆山、刻意造景,要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尽量借景来丰富校园景观。花木的品种应就地取材,多采用乡土树种。以减少运输费用,并可提高花术栽植成活率。选用抗性强、便于管理的树木为主,适当点缀珍贵花木。创造一个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冬暖夏凉、清洁、舒适、美观、高雅的环境。

校园绿化是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能够很好地表现一种校园精神与文化内涵。为了美化校园,为师生创建优美的工作学习环境,在校园绿地规划中,应营造出浓厚的校园宁静气氛,合理分配校园绿化美化分布,建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今我们校园绿化如火如荼,学校建设日新月异,大家的生活学习环境正日益改善,同时的,校园的绿化也正阔步向园林式学校目标迈进。

土建B0971班

钟世明

篇6: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现代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探讨

姓名:韩怀丽 时间:2011.04

城市生态学作业——韩怀丽

一、前言

二、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提出

三、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内涵与特征

四、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生态策略

五、结语

六、案例分析

城市生态学作业——韩怀丽

[摘要]文章通过对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内涵与特征进行分析,在借鉴国内外成功实践与先进理论的基础上,从规划设计的层面提出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建设的生态策略,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淡水资源、能源、材料、管理等方面的节约技术措施。

[关键词] 节约型园林;绿化;科学规划;生态策略

一、前言

当前,资源短缺已经是世界范围内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各国都致力于研究节能、环保型技术以缓解日益加剧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我国也把“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1]。节约型园林绿地建设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园林绿化行业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载体。而要真正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化,需要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养护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转换传统观念,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技术支撑体系。其中,规划设计是建设过程中实施最早也是最关键的技术环节。本文从节约型园林的内涵与特征出发,在借鉴国内外成功实践与先进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生态策略与方法。

二、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提出

城市园林绿地作为城市中唯一具有自净能力的系统,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城市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6年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在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现场会上首先提出了“节约型”园林绿化: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要遵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就必须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资金投入、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以因地制宜为基本准则,为城市居民提供最高效的生态保障系统。这是我国针对当前资源短缺的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三、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内涵与特征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是指“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三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节约型园林应该是最合理、最经济、最高效的园林形式。

四、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生态策略

(一)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 1.科学规划,提升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能

良好的城市园林绿地生态格局能够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率,是满足城市绿地生态环境、景观、文化、休闲游憩、防护等功能要求的基础条件。理想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应顺应城市空气动力学、城市水文、城市热量耗散以及人类活动等城市物理驱动力规律,应具备布局均匀性、要素流动性、功能可达性、体系稳定性、空间开放性等基本特征,从而有利于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巨大作用。

2.合理设计,提高园林绿地的利用率

提高园林绿地利用率的前提是园林绿地的选址要正确且设计合理。调查显示,城市园林绿地中那些占地面积很大的大尺度空间,如大面积的草坪或铺装场地,空间尺度宏大、壮观,但使用者寥寥无几,场地的利用率很低;反而那些占地面积较少的小尺度空间,如符合人们使用需要的休息、健身器材区域,常常人满

城市生态学作业——韩怀丽

为患。城市园林绿地除景观功能外还肩负着生态、健身、休闲、文化、防护等多重功能要求,设计时应该兼顾这些要求,以营造多样化的小尺度空间为主,减少冷漠而空旷的大尺度空间的设计,从而提高绿地的利用率,间接地节约土地资源。

3.立体绿化,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率

立体绿化(Vertical Iandscape Greening)包括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高架桥绿化、天桥绿化等。通过立体绿化的方式,可以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率,在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绿化率的同时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无法增加绿地面积的情况下,采用立体绿化和复层植被构建的技术措施,能明显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三维绿量与叶面积指数,丰富城市绿化覆盖层次,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二)合理选择植物资源,优化植物配置 1.因地制宜,优先选择利用乡土植物

植物种植设计是现代园林绿地生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植物品种的选择与植物景观生态群落的建立等内容,其中,对乡土植物的大量选择利用是植物品种选择的一项基本原则。

2.种植设计模拟乡土植物优势群落结构

一般地方植被群落经过长期演替竞争,逐渐形成地方的优势植物品种以及由优势植物品种组合形成的地方优势种群群落结构。这些优势植物种群和群落结构都是自然界长期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的产物,对当地的环境气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基于此,美国生态学家、景观规划师麦克哈格提出了“设计结合自然”的设计理念。这种遵从自然演替规律、模拟乡土植物优势群落结构进行人工植物群落的景观设计,较传统的只注重景观性的植物配置具有更强的景观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

3.绿化模式

绿化模式以复层式群落为主。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地被层以及层间植物所构成的复层式混交群落绿化模式是实现园林绿地景观与生态功能的重要形式。传统的绿化模式更注重观赏效果,而对植物生物学特性、生态位以及群落结构与配置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城市绿地人工群落多数种间配置单一化和群落层次结构简单化的现象很严重,同时为了强调观赏效果,大量使用草坪、人工修剪的模纹植坛以及大量摆放一年生草花等。

(三)利用循环再利用理论,节约自然资源

所谓循环再利用理论是指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园林绿化由生产者到消费者最后到分解者的完整生物链。其所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应用模式,它要求把人类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程,在园林绿化的整个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在生态设计理论中通常遵循“3R”原则,即减少(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Recycle)。这些设计则在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同样适用。节约型园林绿地的设计就是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的排放、减少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等。例如,在园林绿地的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场地地貌特征和植被现状,保留原场地一切可以利用的景观资源,有机地进行改造,既突出景观的地方性特征,又节约大量的建设资金。同时场地的竖向设计遵循减少大的地形改造、土方就地平衡等原则,都是减少人为干扰、减少经济投入、节约资源的有效手段。除此之外,“循环再利用”是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另一个节约资源的措施,主要包括废弃物景观再利用、垃圾的基质化处理、雨水的收集与再利用等。

城市生态学作业——韩怀丽

1.废弃物的景观再利用

废弃物包括各类废弃用地遗留下来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设备等,在景观改造规划中,充分挖掘、利用这些废弃物的景观价值,进行景观改造与再利用。以工业废弃地的公园改造为例,德国的杜伊斯堡公园、煤气厂公园和广东歧江中山公园等国内外著名的工业遗产公园的成功开发模式为废弃物的再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诸如将废弃的铁轨改造成别致的花径、将废弃的机床改造成工业雕塑、将水塔改建为攀登瞭望塔、保留旧厂房的钢筋框架并改造为休息休闲场所等的做法,既延续了场所的特征,创造出独特而别致的景观,又节约了建设资金,是节约型园林应该借鉴的节约材料的手段。

2.园林垃圾的基质化处理与再利用

园林绿地中的枯枝、落叶,从池塘、河流中疏浚的污泥等园林垃圾,如果将它们无害化处理,使之变成富有营养的植物生长基质,不仅能消除园林垃圾处理的压力,为农业生产与城市绿化提供高效肥料,更实现了园林绿化生态系统的持续物质循环。

3.雨水、中水的回收与再利用

雨水的水质可以满足城市绿地中的养护用水、景观用水等需要,因此园林绿地中可通过利用建筑、道路、湖泊等收集雨水,用于绿地灌溉、景观用水。对于硬质铺地部分,建立可渗式路面,采用透水材料铺装,直接增加入渗量,同时结合设计雨水收集管道系统来收集雨水,最终汇集于园林绿地中的水体内或地下蓄水池中,用于园林绿地的浇灌养护。德国是世界上雨水收集利用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其城市绿化通过广泛收集和利用雨水,解决了大部分的景观用水和养护用水,有的甚至实现了对城市洁净水资源的零消耗。生态建筑的屋檐下都设计了半圆形的檐沟和雨落管,用来收集屋面的雨水。收集起来的雨水,部分用来浇灌绿地,部分补充地下水。

除雨水资源外,城市中水通过回收再利用应用于园林绿地灌溉养护,既可以有效地利用和节约有限的淡水资源,又可以减少污、废水排放量,减少水环境污染。国家颁布的生态园林城市暂行标准中,对于中水的利用率也有着明确要求。利用城市中水对城市园林进行灌溉,在以色列、美国、日本等国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尤其是以色列,其城市园林养护用水80%以上是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过简单处理后,结合现代灌溉技术进行灌溉[3]。我国利用污水进行绿地灌溉尚处于起步阶段,城市中水量大且相对集中,水量、水质均比较稳定,是可以恒量供水的水源。它们中的很大一部分通过简单的一级或二级处理后,即可达到园林用水的要求

(四)节水、节能新技术的运用

园林绿地中传统的灌溉方式不但浪费大量的水资源,还会出现灌溉不及时、不均匀、易产生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等现象,影响灌溉效果。自动喷、滴灌技术是根据对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土壤、气候状况的自动监测,运用自动控制系统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相对于传统的浇灌技术可节省水约30%~50% ,而且还节省劳力,工效较高。一般自动喷灌技术特别适合于密植或低矮植物,如草坪、灌木、花卉的灌溉。滴灌除具有喷灌的主要优点外,比喷灌更可节水约40%,节能约50%~70%,但因管道系统分布范围大而增大了投资成本和运行管理的工作量。目前,滴灌主要应用在花卉、灌木及行道树的灌溉上,而在草坪及其他密植植物上应用较少。其技术原理是直接供水于植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损失,且不影响地面景观,同时还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是未来园林绿地中极具发展潜力的灌溉技术。(五)设计管理粗放型的景观,节约维护成本

城市生态学作业——韩怀丽

景观管理是景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和工程建设阶段相比,维护管理是长期、周期性的过程。当前许多精致的景观工程的背后伴随的是长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精细呵护,特别是诸如大面积的草坪、喷泉水池、人工整形修剪的模纹植物的大量应用。由于需要定期地修剪、除草等精细的维护工作,或者像大型喷泉那样需要大量水资源和电力资源作为代价的景观来说,一旦失去精心的呵护和高额的运行成本支撑,原本炫目的景观便会很快失去光鲜的外表,变得杂乱荒废、面目全非。因此,管理的节约也是节约型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工程建设的最初阶段被明确,通过规划设计全盘控制。

五、结语

节约型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理念,是我国为了适应日益加剧的能源短缺和顺应建设节约型社会而提出的,其建设理论与思路在节约、可持续、自我维持、循环再利用、高效率、低成本等方面体现了生态园林的实质与内涵。因此,建设节约型园林也是实现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科学的节约型规划设计,才能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节约型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本。

六、案例分析:西雅图艺术博物馆的奥林匹克雕塑公园

随着越来越多被废弃的城市滨水地区的恢复和再生,如何使这些曾被污染的土地具有新的用途,既能服务广大的城市居民,又能把城市纳入一个绿色的生态系统中。

从这个意义上讲,西雅图艺术博物馆的奥林匹克雕塑公园就是一个绝佳案例,成为诸多艺术类城市公园的典范。

图1 改造后鸟瞰图

奥运雕塑公园位于西雅图滨海公路和铁路线中间的空地,据悉1970年代以前,公园所在地为石油公司优尼科(加州联合石油)占有。优尼科迁出后,该地皮因地下藏有有毒物质,长年丢空。后来西雅图艺术馆建议把该空置用地改建成公园,以解决西雅图闹市区中缺乏休憩用地的问题。

这个公园的用地曾经是一片工业用地,面积为8.5英亩(约合3.44万平方米),被铁路线和一条城市主干道分成三个区域,可俯瞰景色优美的艾略特湾。

该公园摆放的部分大型雕塑设有行人径,参观者可于雕塑上行走。此外,公园亦会不时展出非常设雕塑,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在场地存在分离的地方建立联系,利用“Z”字形道路设计缝补城市碎片,加强内部区域间的联系;设计中恢复原有地貌,加强它与城市地貌的联系;采用坡地入水方式,加强城市与水岸的联系;面向艾略特湾开敞,形成极佳的观景场所,加强城市和水体、远山的联系。利用尖锐

城市生态学作业——韩怀丽

对立的景观让城市慢下来,塑造了美国西北特有的自然景观,并作为艺术载体向世人展示私人艺术收藏品,创建了一个与城市平衡、与自然和谐、与艺术融合的公共环境。

西雅图艺术博物馆的奥林匹克雕塑公园是未来城市雕塑公园的设计典范,也是常有名的“低成本景观设计”的代表,从下面的照片上看一看到改造前的落魄和设计后的华丽。

图2

改造前现状照片

图3

改造后现状照片

图4

改造后立体交通照片

图5

改造后周边环境照片

图6

改造后“Z”字人行道照片

图7

上一篇:生活的文章散文下一篇:技术工程师岗位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