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孝心少年1

2024-07-25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1(精选13篇)

篇1:寻找最美孝心少年1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中心学校四年一班陈百强

看过《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后,我感到我很幸福。因为我是有妈妈爸爸的孩子。

节目里很多孩子都要是父母病了的,都是由孩子来做父母的工作,来养家。徐心婷、路玉婷、高雨欣就是这样的,还很多,都要早出晚归,还要随时承受父母去世的不幸消息。而我有妈妈有爸爸,和他们比我是很幸福的。当我听到那些感人的故事,鼻子发酸,泪流不止。他们都才十几岁,都没有超过二十岁的,可是他们能照顾父母,帮父母做家务,外出打工来赚钱。他们要来养这个家,从不说苦,不怕累。而我的爸爸妈妈靠开挂车来养这个家,只有我的奶奶来照顾我。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好好孝顺爷爷奶奶,不让家长为我操心。如果他们生病的话,我会将他们送到医院,不管路有多少远,我也要把他们送到医院。如果医药费不够的话,我会把所有财产都用来给他们治病。我也会在下雨时为他们挡雨,在危险时护着他们,我会坚强的照顾好我的家人。

总之,看完《寻找最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后,我真的感到我做的不够,以后我要好好孝顺父母长辈,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努力学习让他们放心,帮长辈做力所能及的活,不乱花钱,不做让长辈伤心的事。时刻牢记百善孝为先。我能一直这样做下去,一定会的。

篇2:寻找最美孝心少年1

孝是什么?孝是在长辈有困难时伸手帮助,是平时对父母温暖的话语,是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不辜负他们的期望,更是在他们辛苦时为他们捶捶背,帮他们分担劳累。

最让我感动的是赵文龙的故事。2008年,本来就身体残疾的妈妈又得了尿毒症,这让爸爸不堪重负,妈妈主动提出分手,龙龙为了照顾病魔缠身的妈妈,他毅然回到了妈妈身边。医生不经意的一句话,让他连做饭时都变得小心翼翼,就连平时最爱吃的西瓜也不敢再吃了。从家到医院,龙龙整日奔波在这条六公里的路上,一直持续了三年,磨坏了几双鞋子。为了给妈妈治病,他还学会了按摩的手法,经常给妈妈按摩到凌晨两三点钟。这些事情渐渐影响到了赵文龙的成绩,老师知道后,特地租房为龙龙补课。龙龙家里的开销都是靠一些人的资助,而龙龙首先想到的就是感恩,他把这些事情记在本子上,更记在了心里。为了给妈妈改善伙食,他不怕脏不怕累,靠捡垃圾卖钱买肉,而自己却不舍得吃上一口。“妈妈,我愿付出所有,只为看到你的微笑!”这就是一个十三岁男孩用孝心发出的挚言。

看了这个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父母对我们的爱难道还不够吗?是母亲生育了我们,将我们养大,是父亲支撑起了整个家庭。如果我们的心中对父母长辈心存感恩,那我们就该好好想一想:我们应该为长辈们做些什么呢?

有人会问:“需要感恩的人是不是只有父母?”那你就错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会在生活上照顾你;姑姑、姑父、舅舅、舅妈他们会在爸妈不在时担负起照看的职责。因此,只要是自己的长辈,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们,关爱他们。

你有没有想过,当你拿着一张优异的成绩单出现在父母面前时,当你为下班

回家的父母捶背时,当你平时对他们说句“我爱你”时,你知道这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幸福吗?

以前,我以为孝就是好好学习,听家长的话,因此我就是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现在,我知道孝是关爱父母,是分担家庭的负担。可在这一点上我就做的不好,我在家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今后我一定要学会帮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孝,能让长辈备受关爱。

孝,能推动家庭的希望。

孝,能架起爱的桥梁。

篇3:《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十位孝心少年中,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梁蓉和钟岳峰。梁蓉的妈妈得了很严重的病, 梁蓉就用“a, o, e”做标记告诉妈妈怎么吃药。妈妈病重时, 她依然保持着那坚强的笑容。钟岳峰的爸爸在一次车祸中高位截瘫。爸爸一度放弃生活, 钟岳峰一次次的坚持和鼓励终于唤回了爸爸的意志。他还发明了电脑固定架和机械手, 让瘫痪在床的爸爸开起了淘宝店。他们都很懂事, 像他们这么大的年龄, 本来应该在爸妈怀里撒娇的时候, 可他们却撑起了整个家。

十位孝心少年, 他们的爸妈不是受伤, 就是去世了, 可他们还是那么阳光向上, 自强不息, 他们没有埋怨命运不公, 而我们拥有完好的家庭, 却不懂珍惜, 常常埋怨这个不好, 那个不好。

篇4: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树立孝行新规范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是央视“寻找最美”系列活动中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社会效益崖、收视水平高的活动之一。2013、2014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共聚焦全国各地1400余名少年,吸引了数亿观众的目光,无数观众破“孝心少年”的事迹和精神感动,多位“最美孝心少年”和“特别关注孝心少年”的生活困难得到了切实的改善,在全社会掀起了倡导孝亲善行的舆论正能量。

今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将面向全国各地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选取孝敬长辈、为家庭排忧解难、代父母担当家庭责任、自强不息、阳光向上、奋发有为的孝亲楷模。将继续邀请著名表演艺术家吕中、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闰肃、“航天英雄”杨利伟、知名学者张颐武、全国道德模范盂佩杰、央视主持^鞠萍等多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文化学者、道德楷模和公益人士组成推选委员会。活动通过多个步骤展开推选,从全国范围内推举出300位“孝心少年”进行官网公示和事迹展播,之后从中推选出30位成为“最美孝心少年’候选人,最终推选出10位“最美孝心少年”和20位“特别关注孝心少年”参加央视举办的颁奖典礼。颁奖典礼将于10月初在央视综合频道、少儿频道播出。

随着活动的启动,设在央视网的2015“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官网也正式上线,全国各界人士均可登录官网关注并参与本次活动。

官方微博:@最美孝心少年http:∥weibo.com/zmxxsn

篇5:寻找最美孝心少年

黄凤:照顾爸爸 哪怕我只有一辆板车

10年前,一次意外的摔伤,爸爸高位截瘫,妈妈离婚改嫁,当时年仅6岁的安徽女孩黄凤独自撑起了一个家,10年如一日照顾着瘫痪的爸爸和年迈的奶奶。

为了给父亲治病,2008年5月黄凤用安了轮子的铁板床推着父亲,与奶奶一起踏上了赴上海求医的旅程。在好心司机的帮助下,祖孙三人到达上海,黄凤推着板车在上海边乞讨边求诊,但在吃尽苦头后未能实现治病的愿望。第二年暑假,黄凤央求同乡把他们捎带到北京,用板车载着父亲在北京求医问诊。2010年4月,黄凤再次带着父亲到北京求医,武警总医院收治其父黄志仁住院,并成功为他做了神经干细胞手术。

如今,黄凤已经回到老家安徽五河县申集镇读初一。为了更好地照顾爸爸和奶奶,黄凤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在学校对面租住了两间民房,开始了带着爸爸和奶奶上学的生活。每天早晨6点,黄凤就起床为爸爸和奶奶准备早饭,课间她还要回来给躺在板车上的爸爸翻身。面对生活的重担,年幼的黄凤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黄凤的爸爸说“黄凤平时喜欢唱歌,特别是在做饭和喂饭的时候喜欢哼唱流行歌曲”。前几天黄凤凭借歌曲《隐形的翅膀》获得学校十佳歌手的称号。

谈起未来,黄凤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爸爸能够慢慢好起来。“不管多难,我都要好好读书,以后还要带着爸爸读高中,读大学,有爸爸的地方就有家”。黄凤说她以后想读护理专业,希望能更好地护理病床上的爸爸,也为了报答每一个帮助她的人。

吴林香:逆境中她始终微笑

吴林香生于1999年,家住重庆市忠县马灌镇桂阳村,她被称为中国最坚强的女孩之一,她只有13岁,却勇敢地扛起一把锄头撑起全家。

她的外公右手残废,外婆半身瘫痪,父母离异后妈妈又身患癌症,为养家,继父留下4岁的弟弟外出打工。

13岁的她,肩负起照顾母亲、外公、外婆和弟弟的重任。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多才能睡觉。就这样,她坚持了300多天,成为这个破碎家庭的顶梁柱„„

目前,她的事迹已被《重庆日报》、《重庆商报》、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之声》等媒体广泛报道,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人们惊呼:中国女孩不简单!

昨日上午,吴林香接到两个电话。

一个是爸爸打回来的,让她放暑假了,去城里耍,那里可以逛公园,可以吃肯德基,还可以买很多漂亮的衣服,可吴林香拒绝了。另一个电话是继父打回来的,说要回来一趟,放心不下家里。吴林香还是拒绝了,她让继父放心,家里都很好。

“做梦都想出去耍。”搁下电话,吴林香看着外公外婆,妈妈和年幼的弟弟,叹了口气,“走了他们怎么办?”

13岁的吴林香已然成为这个家庭的顶梁柱。

吴林香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5年前,外公因在干活时摔倒以致右手残疾;2008年,在外打工的爸爸回家与妈妈离了婚,随后父母离异。为了照顾外公,她小林香跟妈妈一起生活。后来,妈妈再婚,又给她生下一个可爱的弟弟。

去年1月,外婆突发患脑溢血住进了医院,后来全身瘫患。外婆不能动弹,需要人全天护理并常年服药。在住院的日子里,吴林香的妈妈时常感觉身体不适,先后到马灌镇中心卫

生院和县人民医院检查,最后被确诊为肺癌。

“幸福的家庭一下子被病魔击倒。”吴林香脸上再没有天真无邪的笑容,曾经,她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小林香是一个非常乖巧、开朗、懂事的孩子,现在她沉默了。

外婆瘫痪、外公残疾、妈妈身患癌症,曾经的欢歌笑语被病痛的呻吟声代替。每每想到这些,年幼无助的吴林香只能躲在墙角里哭泣。

外婆在住院、妈妈需要手术,四个月过后,家里仅有积蓄很快被花光,家里还借债数万元。如今,这个家已欠债20多万元。

吴林香的继父岳良新左右为难,家里两个病人和孩子都需要照顾,离不开人;可是留在家里,这医药费哪里来,这欠债什么时候才还得清?

“您就安心出去挣钱,家里一切有我。”继父的心思全让吴林香看在了眼里。去年6月,小林香主动提出照顾外公、外婆、母亲和弟弟,让继父放心外出打工挣钱给母亲和外婆治病。

就这样,岳良新离家外出在万州找了一份沙发加工的活,每月只能回家两三次,吴林香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

每天早上五点,吴林香就要起床生火做饭,然后帮助外公、外婆、母亲和弟弟逐一穿好衣服,再给他们端饭喂饭。忙完这一切,吴林香才草草吃完早饭,带着弟弟急忙往学校赶。

下午放学回家已是6点过,吴林香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询问一下外婆和母亲的病情,然后开始熬药、做晚饭、替她们擦洗身子和洗衣服。直到晚上10点后,她才有时间做作业。每天深夜,小林香还要起床好几次做去看外公、外婆、妈妈和弟弟是否睡好,悄悄地为他们盖上被子。

继父离开家时,家里还喂有一头生猪,继父打算卖掉。小林香将生猪留了下来,她知道这是来年家“打牙祭”就靠它了。

每逢周末,吴林香都要准备好一周的猪草。一次,吴林香在割猪草时,一条蛇爬了出来,年幼的小林香吓得面无血色,丢下镰刀边哭边跑。小林香一直怕蛇,一个人坐在空旷的山野哭了20多分钟,她想回家,害怕再次碰到蛇,可是猪草还没着落,最后她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割猪草。

回到家,吴林香不敢把这一切告诉妈妈。她说,不想让妈妈为自己担心,影响病情。救下妈妈 “我们都要坚强地活下去”

今年5月的一天,吴林香在换洗床单时,意外发现妈妈准备轻生的农药时,她夺过了农药,无助地抱着妈妈在床上痛哭。

“妈妈,千万别丢下我们。”吴林香紧紧地抱住妈妈,一刻不曾松手。

“我就是个拖累。”丈夫虽然在外打工挣钱,一家3个病人,陈晓华是在熬不下去了,眼睁睁地看着自乖巧懂事的女儿被肩上沉甸甸的担子压得日渐憔悴,她心里倍感煎熬,很想用死解脱自己的病痛和对家人的折磨。

“妈,我已经12岁了,再苦再累我也能承受。如果你走了,叫我一个人怎么办?”听到女儿这些话后,陈晓华肝肠寸断,泣不成声,“去找你亲生父亲吧,妈妈没想再抚养你了。”

“我们都要坚强地活下去。”吴林香反过来安慰陈晓华,“你生我、养我,照顾我吃穿,拉扯我长大也不容易,我现在能做饭、洗衣服,还可以照顾弟弟,不能丢下你们不管。”

看着懂事的女儿,陈晓华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

陈晓华病情越来越重,行走不方便,每晚上厕所都需要小林香扶着。夜晚,伤口只要感觉到疼痛,吴林香都要起床为母亲擦碘酒,不管春夏秋冬,近一年多来,这个乖巧的小女孩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从去年暑假开始,吴林香就学着做饭菜。她记不清在切菜时多少次被刀划伤,曾经一次炒菜被锅滚烫的油烫伤手臂,整整一个星期都感觉非常疼痛。

今年6月的一天晚上,小林香扶妈妈上厕所,母女俩不慎摔倒。小林香感觉到眼角有液体

流下,用手一摸满是血。吴林香来不及多想,立即起身扶起母亲上了床。这下,吴林香才感觉到额头上一阵阵钻心的疼痛,可她硬忍着不敢叫一声,就怕让母亲担心。

后来,吴林香只是用盐水简单地做一下消毒处理,至今她额头上的伤痕还依稀可见。“我们会坚强地活下去。”被爱心包围,小林香坚称,要陪妈妈一起与病魔抗争到底。邵帅:少年捐髓救母

邵帅今年16岁,2010年正在北京打工的妈妈邵丹突发白血病,急需进行骨髓移植,否则性命堪忧。最终在医生的共同劝说下,邵丹同意了接受移植儿子的骨髓。

12岁本该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12岁,还是依偎在妈妈身旁撒娇的年龄,但徐州男孩邵帅却在12岁的年纪勇敢挑起了保护身患白血病的妈妈的重任,为了挽救妈妈的生命,他捐献了自己的骨髓。邵帅说,“我的生命是妈妈给的,我救妈妈天经地义!”

邵帅一岁时父母离异,跟随妈妈邵丹生活,2004年,邵帅的妈妈到北京打工,7岁的邵帅就在徐州跟着外公外婆生活。2009年7月,邵帅和其他103名学生一样,满怀着希望与憧憬准备踏进中学的大门,努力学习。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去实现自己美好愿望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2009年6月,北京一家权威医院诊断出他的妈妈患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随后病情恶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需进行骨髓移植,12岁的邵帅主动提出要给妈妈配型,并配型成功。为了挽救妈妈的生命,他毅然决定捐献出自己的骨髓,为妈妈做骨髓移植!为此,邵帅放弃了读书,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休学去北京照顾妈妈。

从2009年6月到北京看望妈妈,邵帅一直陪伴在妈妈的身边悉心照顾着。邵帅的妈妈邵丹回忆说:“严重时,我吃喝拉撒都在病床上,都是帅帅照顾我,端屎端尿。别人看了都感动得掉泪,直夸他懂事。”

“孩子最怕我死了,有一次我疼得在病床上打滚,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抢救过后,医生都离开了,帅帅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地给我说:妈妈,你不能死。求求你,你不能死。你要是死了,我就成孤儿了。”说到这里,邵丹大声地哭了:“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刻孩子的眼神,那眼神里透着恐惧,还有急切以及无助。”

邵丹在无菌仓内,每天医院安排两次探视时间。每天探视前,邵帅会早早地在门外等候。护士看了也觉得不忍心,有时就提前让他和妈妈通过视频通话。“通过视频给我说说这,说说那,探视时间结束了,他也舍不得放下话筒。孩子现在特别依恋我,就像相依为命的感觉。”

《京华时报》的记者彭科峰曾跟踪报道过邵帅母子,说起邵帅,他满是心疼:“这个才12岁的孩子,每天做好饭送到医院来,从医院回到住处,要乘1个多小时的公交,十几站路。每次他都是一个人来,一个人回去。照顾妈妈让他显得很疲惫,看着他幼小的身影走上公交车,我看着觉得特别心疼。”

与孩子接触了不到7天,但邵帅已给彭科峰留下很深的印象,“孩子特别执着,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有一种信念,那就是救妈妈,他不能失去妈妈。而他这种信念,特别感染人。我每一次见到他,都觉得特别疼惜。”说起懂事的小邵帅,66岁的外婆泣不成声:“孩子在这不愿多花一毛钱,别的孩子总能吃零食,我外孙连一瓶矿泉水都舍不得买,有时他还瞒着我不吃饭,为妈妈看病省下钱。”2010年2月24日,北京道培医院,骨髓移植手术顺利进行了:上午9点半到11点,12岁的邵帅进入手术室,抽取骨髓;中午12点半到下午3点,邵帅的妈妈邵丹被送进手术室,输入儿子的骨髓。2月26日上午8点40分,考虑到邵丹今后治疗的需要,邵帅再次来到道培医院血细胞分离室,开始第二次为母亲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2月28日,邵帅经观察情况稳定被批准出院。经媒体报道,邵帅捐髓救母的故事感动着每个人的心。在北京,知道邵帅母子故事的市民甚至企业纷纷解囊相助。而在家乡徐州,人们更是对小邵帅时时牵挂,市慈善总工会受市委书记曹新平委托到北京看望邵帅母子、邵帅的母校矿大附小为邵帅进行了全校募捐、家乡的媒体为小邵帅颁发了“彭城好人”的证书、一些关注邵帅母子的人自发为他们捐款„„

邵帅故事带给人们的震撼和感动在继续着,小小年纪的邵帅不仅获得了“彭城好人”的称号,还被共青团徐州市委、徐州市少工委联合授予“品德优良好少年”称号,并作为徐州市代表参加了第六次全国少代会。此外,徐州市自今年五月底开始对全市少先队员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争当‘四好少年’———学习邵帅捐髓救母事迹”主题教育。目前邵帅的妈妈病情已经稳定,邵帅也于8月10日入读中央美院附中。但对于邵帅和妈妈来说,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邵帅说,每次自己感到害怕难过时,就会不停地念这首诗,这样“我就觉得心中充满了力量”。

龙花:开在吊脚楼里的小花

湖南省凤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县落潮井乡牛堰村17岁苗族女孩龙花本该和其他山里孩子一样,坐在教室里读书,等将来走出大山,却因为要肩负起一个家,不得不选择辍学。

17岁的龙花是湖南凤凰县的苗族女孩,为了照顾重病的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弟弟妹妹,她选择了放弃学业,勇敢担起一个家。然而,龙花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这朵开在吊脚楼里的坚强小花用她的乐观照顾着家庭,用她的坚持守望着梦想。

为引导更多的人关心和关注、支持和帮扶那些生活困难却满怀孝心的少年,中国化妆品领军企业伽蓝(JALA)集团旗下自然堂品牌与中央电视台携手启动“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行动。

崎岖的山路,龙花挑着40多斤的水往家里赶。从水井到家有100多米的坡度,为了把家中的水缸盛满,龙花来回要跑六七次。

龙花,17岁,是湖南凤凰县的苗族女孩,父亲因为受刺激,患上精神病,2011年,爸爸去世,不久妈妈又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和肝硬化晚期。家里失去了劳动力,给妈妈熬药、做饭、挑水、砍柴、锄地,这些本该成年人干的活儿一下子都压在了小花的肩上。龙花不得不辍学,一人撑起一片天。

别人家的水都是男人们去挑,但龙花却要自己挑水。因为桶太沉,龙花只挑得动大半桶水,就这样每桶水也有40多斤,100多米的上坡路,龙花要走6、7次才能把家里的缸填满。每次挑水到家,龙花身上所有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上气不接下气。但休息不了一会儿,她还得急急忙忙做其他的家务活。

砍柴这种力气活,龙花也要自己来,无论春夏秋冬,龙花都要背着一个背篓,拿着一把镰刀一人上山砍柴,每担柴火少说也有七八十斤,背太少,家里的柴火不够烧,怕妈妈冻着;挑太多,自己够挑不动,龙花就想出了一个法子,第一次挑50斤,第二次挑五十几斤,慢慢往上加,现在龙花已经能挑上100来斤的柴火了。每天回到家,龙花还要帮母亲煎熬草药,早上、中午、晚上各一次,熬药成了她必修课。经过长时间熬药锻炼和摸索,龙花掌握了其中技巧。

龙花带着母亲上医院,刚住了3天就花光了借来的4000多元,妈妈说什么也不肯再住回医院。每个月靠100多元的低保维持生计,龙花恨不得一分钱掰成八瓣花。一有时间,她会带着弟妹一起上山采草药贴补家用。

龙花总想着像爸爸妈妈一样悉心照顾弟弟和妹妹,但总力不从心。弟弟经常跟她闹脾气。不过只要一根一块钱的冰棍儿,弟弟就会破涕而笑,两个人也会和好如初。每天晚上,小花总是伴着昏黄的灯光辅导弟弟妹妹功课,希望弟弟妹妹能考上大学,将来有出息。妈妈生病时,小花正值高中,面对需要照顾的妈妈和弟妹,一直是学习委员的小花不得不辍学。看着弟妹们努力学习,也算是圆自己一个上学梦。

“有时候看着别人上学回来,我特别羡慕,他们可以无忧无虑地去上学,但是我不行,我做什么事情都要想着妈妈,想着我的家庭,”小花说着说着开始哽咽。

小花有一个秘密,一个内心深处的梦想——做一名播音主持人。小花说,当主持人可以让自己更加有自信,不用去害怕别人。其实,小花在学校当过播音乐,还主持过晚会。小花

梦想着有一天可以站在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做一名真正的主持人,那是她的梦想,也是她生活的力量。

2013年5月31日,不幸还是降临在小花的身上,她最爱的妈妈永远离开了她。但龙花并没有消沉,她决定出外打工,供弟弟和妹妹上学。龙花说:只要她在,这个家永远都在!”

龙花的孝心和她对弟弟、妹妹的无私付出,感动了无数的人,而她的孝心故事只是本次“寻找最美孝心少年”100个好少年中的1个。由中国化妆品领军企业伽蓝(JALA)集团旗下自然堂品牌与中央电视台携手举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正式启动。

作为此次公益活动的独家特约合作伙伴,伽蓝集团旗下自然堂品牌与中央电视台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与消费者一起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关注那些虽然生活困窘,却百折不挠,孝顺父母的好少年,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解决实际困难,托举起他们的梦想,让他们更好的飞翔。

徐沁烨:妈妈的好女儿

2011年徐沁烨的母亲被诊断出患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要先做化疗,然后进行骨髓移植,才有生的希望。母亲得知自己的病况后想要放弃。小沁烨每天都开导母亲。

徐沁烨是林城镇太傅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去年12月她的母亲被诊断出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病重期间,母亲强忍病痛坚持绣完一幅长约2米,宽约1米,名为“旭日东升”的十字绣,作为女儿的嫁妆。为治好母亲的病,年仅13岁的徐沁烨决定拍卖母亲在病痛中给自己一针一线绣出的嫁妆。“卖嫁妆救母”,长兴女孩的举动曾让无数人感动。

?再次去采访徐沁烨,是我们第二次接触了,她还是很开朗活泼,见到我时马上认出了我,一边给我开门一边说:“我认得你,你是上次来我家的姐姐。”

对于“长兴榜样” 的评选,她很惊讶,说自己一点都不知情,在她看来,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怎么能和“长兴榜样”挂上钩。

徐沁烨和别的同龄孩子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而她身上最吸引我的,就是她的懂事和坚强。徐沁烨说,她最喜欢的课文就是《梅花魂》,她觉得自己也要像梅花那样,不管经历多少磨难,都不向生活低头,昂首挺立。徐沁烨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在她的妈妈去年确诊得了白血病之后就更差了,但是在徐沁烨眼里,自己的家是最幸福温暖的。“妈妈很喜欢开玩笑,有时候会在我看电视的时候故意蒙我的眼睛,偷偷拿走遥控器换台,有时候还会挠我脚底心。有时候看到电视里那些浪漫的情节,妈妈还会埋怨爸爸从来没有对她这么浪漫过,爸爸就很无奈。”看着小沁烨的笑脸,我想,那真的是个幸福温暖的家庭,与金钱和女主人是否身体不适都没有关系。

从小,父母对徐沁烨的教育就很严格,这也使得她比同龄人更加懂事一些,在刚知道妈妈生病的时候,沁烨哭得很厉害,之后,沁烨变得更加乖巧。“那天,爸爸也哭了,那是我唯一一次看到爸爸哭。后来,爸爸说,我们要是哭的话,妈妈就更伤心了,所以我们要乐观一点,要鼓励妈妈。”每次爸爸妈妈去杭州看病的时候,整个家就都落在沁烨肩上了。早上,沁烨自己做早饭,然后去上学。下午放学后,先把早上的碗洗了,然后扫地,给家里的鸡、鸭和猪喂食,整理房间,有时候还要洗被子,做完这些,去大伯家吃饭,然后做作业。这些家事,徐沁烨做得很开心。“说不定什么时候爸爸妈妈就回来了,我把家里收拾得干净一点,他们回来看到就会很开心。”

在老师同学眼里,徐沁烨学习好,爱劳动,活泼开朗,是个好学生、好伙伴。也许是家庭的关系,徐沁烨很会关心人,处理事情有股小大人的味道,老师都很喜欢徐沁烨帮忙管理班级,同学们有了烦心事也喜欢找徐沁烨诉说,大家俨然都把她当成了知心姐姐,徐沁烨自己也很喜欢这个角色。“如果可以帮到老师和同学,我也会很开心。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可以想,我以后也许会遇到相同的事情,这样既帮别人解决了事情,还可以锻炼我自己。”

下半年,徐沁烨就要读六年级,很快就要上初中了,对于未来,徐沁烨有自己的打算。

徐沁烨给我看她平时的作业,几乎全部都是“优”,老师的评语也都是夸奖的。“爸爸说到城里读书好,我觉得在哪里读书都一样的,不一定要去城里,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在乡镇中学读书也是一样的。我现在就希望妈妈的病能好起来,一家人健健康康地在一起,然后我以后能找一份好工作,让爸爸妈妈都过上好日子,不再吃苦。”

赵文龙:十三岁的“男子汉”

赵文龙大部分时间都陪着妈妈去医院透析。妈妈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这么多年,他几乎从未有过玩耍时间,最大的乐趣就是生日那天去趟八一公园。

12岁,正是一个男孩贪玩儿好动、顽皮叛逆的年龄,可在赵文龙脸上,这些特质都没有,很多时候他都在默默地沉思。不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陪着妈妈去医院透析。虽然只有12岁,赵文龙几乎会做所有家常菜。因为妈妈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这么多年,他几乎从未有过玩耍时间,最大的乐趣就是生日那天去趟八一公园;他是包钢八中一名普通的初一学生,而他每天需要承担的却是一般学生父母双倍的责任。

来到位于少先路31号街坊的赵文龙家,家里几乎没什么电器,只有卧室里摆放的一台老式冰箱,这是为了给李英存放药品用的。李英正在整理医院的收费单,与妈妈的大床相隔一张桌子的小床是赵文龙的,床头整整齐齐码着三十几本书,虽然陈设简单,家里却收拾得一尘不染。李英说,每天早上,即使时间紧张,龙龙也会收拾完家,给她做好早饭再走,他自己则在学校买早点吃。

虽然家庭负担如此沉重,可赵文龙在同学和老师的眼中却是天真、开朗、幽默的,只要学校有什么开心事,龙龙也会第一时间告诉妈妈,母子俩总会开怀大笑。在这样的说笑中,龙龙常常因为忘记了正在烧菜而把锅烧糊。

医生告诉李英,她的病目前无法治愈,最基本的维系就是一个星期三次透析,每次需要700元左右,每个月8000多元。为了保证最基本的生活,李英只得一个星期透析一次,每次透析,文龙都像丢了魂似的守在抢救室门口,李英每次都觉得心疼。但只要看她转危为安,赵文龙还挂着泪珠的脸上马上会露出笑容,他告诉她:“妈妈,您一定要好好活着,只要您陪着我,再苦的日子都是甜的。”

篇6:寻找最美孝心少年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在京揭晓名单。黄凤(安徽)、吴林香(重庆市)、邵帅()、龙花()、徐沁烨()、赵文龙()、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湖北)、王芹秀(福建)11位少年荣获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称号,谢宇慧、于统帅等21位少年荣获“特别关注孝心少年”称号

篇7:寻找最美孝心少年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情况介绍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面向全国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通过寻找、发掘、宣传新时期孝心少年的典型代表,展现他们孝敬长辈、自强不息、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感人事迹和美好情操,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讴歌具有时代感的中华民族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积极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为我国未成年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的传播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广大少年儿童树立自己的时代偶像。要通过寻找活动,真实记录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着力展现他们的人格魅力。要通过塑造孝心少年的最美形象,充分挖掘新时期孝心少年的榜样力量。将通过丰富的表现形式、充实的活动内容和生动的情感表达,进一步发挥主流媒体引领舆论、凝聚爱心、汇聚正能量的作用。此次启动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是主流媒体聚焦未成年人、对美的再一次深度追寻与诠释。

篇8:寻找最美孝心少年1

面对困境,她坚强乐观

张颖出生在江苏省金湖县涂沟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年幼时,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她和年近七旬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日子虽不宽裕,倒也其乐融融。

6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张颖的母亲突发疾病导致双目失明。为了给母亲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并四处筹钱,先后花费了几十万医疗费用,母亲却未能重见光明。这让张颖一家本不宽裕的生活更加艰难。“张颖一家五口人,上有年近八旬的爷爷奶奶,下有读书求学的张颖,再加上生病的母亲,她的父亲不得不离家到上海打工挣钱,养家糊口。”金湖枫叶国际学校副校长鲜万苗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初家访时的情形。

年幼的张颖并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为了照顾妈妈,她主动放弃了学校温暖的集体宿舍,在学校旁边租了一间10平方米的简陋的小房子,把妈妈从乡下接过来,坚持带着妈妈上学。

当别的孩子还在父母身边撒娇的时候,张颖早已匆匆告别了童年,小小的肩膀承担起同龄人无法想象的生活重担。“有没有抱怨过生活?”面对记者的追问,张颖淡淡一笑,眼睛眯成了弯弯的月牙状:“一开始也有过抱怨,但后来自己慢慢调节过来了。抱怨并不能改变现状。我要做一个快乐的人,这样我的妈妈才会快乐。生活有一百个理由让我哭,我就有一千个理由让自己笑。”虽然生活给予了张颖莫大的压力,但是她却始终保持着微笑,战胜困难,并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新的挑战。

照顾妈妈,她懂事孝顺

带着妈妈上学的初中三年时光,张颖每天早晨5点前就起床了,洗衣、做饭、打水、送药、喂饭……安顿好妈妈的起居后,她才捧起心爱的书本,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中。

张颖的母亲告诉记者,突然面对完全黑暗的世界,加之家庭负担的日益沉重,她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想结束余生,好为家庭减轻负担。为了帮助妈妈战胜精神上的折磨,张颖从学校借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名著,每天抽空给妈妈读上一段,并和妈妈交流读书的心得。就这样,母亲渐渐体会到了女儿的良苦用心,终于走出了病痛、贫困的阴影。

“相信生活和时间,时间冲淡一切苦痛,生活也一定会创造更多的快乐……”后来,每当看到好文章,张颖都会逐字逐句地读给妈妈听。6年来,为妈妈读书已成为张颖每天必做的功课。

说起最近的梦想,张颖的双眼又弯成了月牙状:“高考之后,我想带妈妈出去玩两天,妈妈一直想去四川的乐山拜拜大佛。虽然她的眼睛看不见,但出去走走总可以调节下心情。”

寒窗苦读,她认真执着

张颖说,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命运只能靠自己。在学校,她从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惊人的阅读量以及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钉子”精神,让她成为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每次学业水平测试,她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中考时,张颖更是以总分715分全县第22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心中理想的高中。

刻苦用功的张颖并不只是闷头读书,在空余时间,她也会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2013年4月,张颖代表淮安市参加了全省英语口语风采大赛,一举夺得了初中组的第一名,赢得了大赛的特等奖。

获奖后,张颖从学校发给她的奖金中拿出钱来,为妈妈挑选了一件衬衫,但她却舍不得花钱为自己买一件新衣服:“我觉得校服挺好的,我不需要添什么衣服。”

生活虽苦,她不忘感恩

尽管自己的日常生活非常清苦,但张颖时刻惦记着和自己一样处境艰难的小伙伴。第23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时任金湖枫叶国际学校初三(1)班班长的张颖,想到了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残障学生,她向同学们发出了“节约零花钱,爱心手拉手”的号召,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在她的带动下,短短的两天时间,全校就募集到善款15000多元。

“她自己省吃俭用,从不乱花一分钱,但为了给那些特殊的孩子送去一份关爱,她每次都积极带头捐款捐物。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对她班级工作的支持。”班主任老师对于张颖的做法表示特别赞赏。

张颖告诉记者,在她最困难的时候,老师、同学、邻居等都给予了她及时的帮助,让她深深地体会到雪中送炭的意义。现在,她唯有把这种大爱传递下去作为回报。“感谢生活,感谢过去的一切贫苦与困难,感谢所有的经历,是这些特殊的经历让我成长。我渴望家庭变得富有,但我决不会因为富有而讨厌贫穷,因为贫穷是一份特别的财富。贫穷给予我梦想,也给予我追求梦想的执着力量。”

采访后记

张颖三年如一日,带着失明的母亲求学的感人事迹,一直很少为外人知晓,直到2013年5月,学校推荐她参加金湖县首届“美德少年”评选时,她的事迹才渐渐流传开来。同年6月16日,也就是张颖参加中考的第二天,央视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栏目播出了她的事迹,时长6分38秒的专题节目感动着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

篇9:最美孝心少年

不幸

珊珊的妈妈是先天脑瘫病患者,虽经长期治疗,但也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爸爸在珊珊出生不久就不知去向,始终没有回来。妈妈因此患了严重的抑郁症,病重时打人毁物,寻死觅活。70多岁的姥姥经常为了看护她而夜不能寐,童年时珊珊就不得不适应这种生活了。每当她看见姥姥满眼的红血丝,就会懂事地说:“姥姥,您歇一会儿,让我来看护妈妈。”说完,就牵着痴痴呆呆的妈妈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直到妈妈困了去睡觉。

如今,九岁的珊珊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她的妈妈为了寻找丈夫经常离家漂泊,只有缺钱或病重时才回家,这无疑成了这个家庭永远的痛。2013年秋,妈妈因为严重的抑郁症,服药过量被送到医院洗胃。姥姥欲哭无泪,叨念着:“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如果就这么去了,也是她的命。”可珊珊却紧紧握住姥姥的手,不停地说着:“救救妈妈吧,救救她吧。”她不停地帮妈妈擦拭嘴角的口水,给妈妈倒尿。在医生的努力和珊珊的呵护下,妈妈昏迷一天一夜后竟奇迹般苏醒了。去年,妈妈又因心脏病住院,珊珊同样和姥姥一起肩负起了伺候妈妈的重担。

珊珊不仅关心妈妈,更孝敬姥姥和姥爷。姥姥已经71岁,照顾生病的女儿半辈子,瘦得只有68斤。珊珊知道没有姥姥就没有这个家,懂事的珊珊年幼时就学会了生火、播种、拔苗。姥姥病了,珊珊端水喂药,给姥姥做鸡蛋羹。姥姥含泪吃着外孙女做的饭,不敢想象自己如果倒下了珊珊该怎么办。珊珊却不停地安慰姥姥:“你养我这么大,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给您做点事儿算什么呢?”

姥爷85岁了,曾患脑出血一度瘫痪在床,四岁的珊珊迈着蹒跚的脚步给姥爷擦口水,有一点好吃的东西就往姥爷嘴里塞,她还每天给姥爷按摩,帮姥爷洗脚,替姥爷拿碗、筷子。等姥爷恢复一些了,她就扶着姥爷练习走路。珊珊很瘦弱,却是姥爷最得力的拐杖。姥爷有了珊珊,就觉得生活有了依靠。有时候,姥姥要照顾住院的姗姗妈,不能及时赶回家做饭,珊珊就在姥爷的指导下自己做饭。端着孩子做好的饭,姥姥、姥爷的心里既温暖又酸楚。

贫苦

珊珊一家四口人就凭姥姥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生活,可她的心里却装着比她更苦的人。邻居姜奶奶瘫痪在床,家里儿子媳妇又都有病,珊珊只要有一点好吃的就给姜奶奶送去,并一口一口喂给姜奶奶吃;孙奶奶儿女不在身边,老人身体又不好,珊珊就把自己吃的饺子留一半给孙奶奶送去。有的时候,她连一把爆米花,一个苹果都要送给邻居。

珊珊从五岁起就捡拾废品,把拾得的废品送给路边拾荒的一位老奶奶,珊珊说老奶奶太可怜,多卖点钱生活会更好些的。

珊珊拉丁舞跳得好,很多孩子在课余时间向她请教,她有求必应。有一次,珊珊发高烧住院治疗,在医院门口遇见王佑同学要向她学习跳舞,她要带病教,被姥姥制止了。珊珊告诉王佑:明天下午三点,你到医院等我,我教你。第二天,珊珊如约在医院门口等来王佑,教了一个多小时。发着高烧的珊珊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教完舞蹈,天都黑了,等点滴打完已将近半夜。姥姥心疼地看着熟睡中的珊珊,流下了眼泪。

珊珊的内心从来没有埋怨,就连她毫无印象的爸爸,她都原谅了,并希望他有朝一日回家来享受女儿的温暖。她也不忘记关爱过她的人,班主任吕文艺老师像母亲一样关爱着她和她的家人;长甸镇副镇长孙玉莹多年如一日,不忘珊珊的生日;还有很多的亲戚、邻居、老师,甚至路人得知珊珊的情况后都伸出援助之手。

阳光

不幸使珊珊更加坚强。她想:不高兴也绝不能挂在脸上,痛苦自己扛着,只要姥姥和姥爷开心比什么都强。她性格活泼开朗,一进学校的门,啥愁事也没有了。她是班长,班主任让她办的事,件件办得有条不紊。班主任没让她办的,她也主动去张罗。谁打扫卫生,谁出墙报,谁去值周,谁领晨读,谁收日记……小干部当得有模有样。

她先后参加了舞蹈班、美术班、演讲班、习作班,还当上了“校园之声”小播音主持。每每听到“百灵鸟”播音时,伙伴们总是听得那么认真。多才多艺的珊珊,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很多很多。在家里给姥姥洗脚时,歌声伴着她;喂姥爷饭时,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让姥爷开心,一张总是微笑的红苹果脸蛋透露着珊珊多少苦与乐。

清晨,别人家与她同龄的孩子还在睡梦中,珊珊却早已起床。趁姥姥和姥爷还没有睡醒,抽空看几眼书,去喂猪,在猪吃饲料时又赶紧压压腿,为舞蹈课做准备。她说:没有觉得累,习惯了。

勤奋的人总有收获。珊珊连续两届获得校励志故事演讲比赛的头名。县艺术节上,她表演的舞蹈又获得金奖。学习成绩一直是学年组的前几名。学雷锋小模范、环保小卫士、学习能手、班级小管家……红花榜上处处有名。2014年,何宇珊被评为丹东市最美孝心少年。

篇10:寻找最美孝心少年

我被一个个懂得感恩、懂得孝顺的美德少年深深感动!我一直在流泪中听着他们的故事;我一直在感慨中品读着他们的心灵。我虽然没有一一记住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用人类最震撼的心声、用人间最壮美的情怀让我的内心荡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花!是他们用行动诠释了真爱的意义;是他用坚强的小臂撑起了一个家的天空;是他们用稚嫩的双手托起了明天的希望;是他们用优秀的品德告诉天下人:孝顺不能等、爱心不能迟!

很难体会那么弱小的肩膀是如何挑起家庭的重担,稚嫩的心灵如何经受起失去亲人的痛苦。然而生活的贫苦、家庭的灾难并没有压垮他们,他们用微笑面对生活,用爱心支撑起家庭,用孝行诠释了血浓于水的亲情。

最令人敬佩的是“板车女孩”黄凤,她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父亲,用铁制的板车推着父亲千里迢迢去上海求医,这样的执著与坚持,这样的信念与毅力,这样的不畏前途路漫漫,一心只为父康健的孝行怎能不令人动容。

让我的眼泪汹涌而出止也止不住的是吴林香的事迹,她6岁父母离异,2011年母亲又患肺癌晚期,家中五口人她是唯一的劳力,可她始终微笑面对重病的妈妈和一贫如洗的家。其中一个镜头:吴林香向妈妈展示她两三岁时候和妈妈一起拍的照片,妈妈看着照片,不知不觉间笑容洋溢了整个脸庞,这一刻仿佛没有疾病与任何痛苦。可是紧接着镜头又转到了当天晚上:林香妈妈被癌症折磨的痛不欲生,林香强忍住泪水还在努力劝说妈妈。看到这一幕我心碎了,谁都是为人子女者,亲眼看到亲人承受折磨,自己却无能为力,该是怎样的心痛与悲怆,命运给了一个小女孩太多的磨难,而她却说:“这一切都是天意,是上天让她来到这个家并且服侍妈妈一辈子。”

最令我惋惜的是龙花,她的奖状贴满了墙,作为学习委员的她多么渴望上学,可是为了照顾病重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妹妹,她不得不放弃学业,却没有放弃梦想,能让弟弟妹妹考上大学是她的梦想之一。难忘她带着斗笠的镜头,说到羡慕别的孩子可以无忧无虑的上学时,眼泪哗哗流过她的脸庞,而她做什么事情都会想到她的妈妈和她的家庭。

对于这一代孩子,孝行不该是个口号,而应该是行动。首先,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要求别人代劳,就是孝行。第二,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也是最好的孝行。第三,能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从小事做起,从平凡事做起,也是孝行。

篇11:《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新湖小学五年级胡梦怡

今天,老师带我们上电教室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晚会》,里面的故事太感人了,里面的主人公太辛苦,太了不起了!

尤其是第一个主人公黄凤,在她六岁时,爸爸不幸从楼上摔下来,照成全身瘫痪。她的妈妈狠心离开了家,小小的黄凤勇敢地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听村里的人说上海的医疗技术好,小黄凤就找来铁匠,焊了一张足足有一百多斤重的打铁床,她就用这张大铁床推着她的爸爸,来到500多公里外的上海。不过路上也有好心人帮助他们。但上海的医生告诉她,他的爸爸无法医治。她又推着爸爸从上海来到北京求医,黄凤带着爸爸又找了几家医院,终于找到一家医院能免费给爸爸做手术,她的爸爸终于能坐在轮椅上了!

篇12: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作文

赵文龙此刻是一个13岁的男生。父母离异,可他却被法院判给了爸爸。妈妈患了严重的“尿毒症”他主动跑去照顾妈妈。8岁时,在这个年纪,是我在家里的话,必须是抱着ipad在床上玩的。可他呢,却要自己天天上街买菜,回家做饭给妈妈吃。他每一天最开心的事是能够有钱买上个六两小肉。亲手做“清蒸肉丸”给妈妈吃。为了妈妈,他甚至不再吃儿时最爱吃的水果西瓜。(因为妈妈吃了西瓜后,身体里的水分会增多,每一天做透析会很痛苦)。如果是在我家,夏天西瓜天天都能够吃,不必在意谁吃了会怎样。这可看出,赵文龙对于他妈妈的爱,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赵文龙不仅仅对妈妈很关心,还十分懂得感恩!

他有一个小本子,本子虽小,但里面的记了十分多东西。例如“好心的阿姨捐赠了2100元,电话号码是:XXXXXXXXXXX。他告诉主持人说:“我是想长大以后报答他们吧!”在社会中,这么有感恩的心的少年已经不多了。

篇13:祈望最美孝心“不再”出少年

2014年评上的10位最美孝心少年,最小的只有5岁,最大的也不过16岁(16岁的这个孩子,也是从5岁起就开始“尽孝”了)。如果孩子们的“最美”,是用父母的“失职”换来的,不评也罢!评选缺乏最起码的儿童权利的视角,缺少尊重保护儿童权利的意识!

主持人白岩松在晚会开场时这样说:你看,“孝”这个字,就是一个孩子背着一个老人。

可是我想问问:岩松老师,爸爸去哪儿了?

10个孝孩,他们至少有一个爸爸,或者有一个妈妈。但是,除了1位入狱、2位瘫痪确实没法照顾家庭,有2位爸爸、2位妈妈是因为贫困撇下孩子离家出走的;3位爸爸放下病重的妻子、孩子外出打工了;还有1对夫妻离婚后把孩子扔给老人不管了。

本应该为老人尽孝的儿子去哪儿了?为什么让孙子、孙女扛下了?本应该扶养病重妻子的丈夫去哪儿了?为什么让儿子、女儿扛下了?“孝”字底下那个“子”,可以是成年的女儿、儿子,但绝不应该是未成年的孩子!让这么小的孩子去扛成年人扛的责任,替爸爸妈妈照顾爷爷奶奶,或者替爸爸照顾妈妈,是残忍的,更是违法的——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读到这,肯定有人要骂我臭矫情:您在这咬文嚼字较什么真儿啊!法律和现实能一样?人家多穷啊,离家出走找个活路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不外出打工谋条生路又能怎么办?

可是,对不起,他们把孩子放哪儿了?孩子的权利谁来保障?!

且听我说。明知一旦离家或外出打工,年迈且有病的老人或妻子只能由幼小的孩子来照顾,为什么还能舍下?但愿,这里有因为电视制作被剪辑掉的能令我心服口服的原因,否则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少年们上台挥舞着奖杯,我一身身地冒着冷汗。电视不断切换现场观众的各种抹眼泪镜头,但在为数不多的小观众的脸上,并没有泪水,他们一脸蒙圈,仿佛没搞明白苦大仇深与孝心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似乎跑偏了主办方的初衷:给更多的孩子树立孝心学习的榜样。话说回来,难道健全家庭的孝心孩子就不值得挖掘?就像现在的歌手选秀节目,父母双全没有坎坷人生的都不好意思上台而且注定被淘汰?

每迎接一个上来领奖的孩子,女主持人都要发自肺腑地说一句:祝贺你!

这……真心没有什么好祝贺的。

命苦不能怨政府,点背不能怨社会。虽然在这还是要大声疾呼国家除了给这样的家庭低保之外,能不能酌情再给一些额度较大的补助(也呼吁更多的爱心企业、有爱人士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帮助),但我还是在这2014年的最后一个月,双手合十,真切祈盼这世上再也没有如此这般的“孝心少年”。

愿每个孩子,无论贫穷与富有,无论健康与疾病,至少至少,都有父母的相伴与呵护。

上一篇:给客户早安问候语温馨下一篇:乔迁新家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