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第十章小结与思考课后练习

2024-08-25

七年级数学第十章小结与思考课后练习(共4篇)

篇1:七年级数学第十章小结与思考课后练习

七年级数学第十章小结与思考(2)课后练习

1、编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使它的解是

2、某农户在一荒坡上种植了杨树和松树,已知种植的杨树棵数比总数的一半多11棵,种植的松树棵数比总数的三分之一少2棵。两种树各种植了多少棵?

3、某人分别以标价的8折和9折的价格购买了两件衬衫,共付款182元。已知这两件衬衫的标价的和是210元,求这两件衬衫的标价。

4、把一堆书分给几名学生,如果每人分到4本,那么多4本;如果每人分到5本,那么最后1名学生只分到3本。问: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多少本书?

x2y4.5、A、B两地相距36km,小明从A地骑自行车到B地,小丽从B地骑自行车到A地,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1h后两人相遇;再过0.5h,小明余下的路程是小丽余下的路程的2倍。小明和小丽骑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6、阅读材料,并完成下列的题目

14式子acbd叫做行列式,其展开方式是acbdadbc(注意展开式中各项的符号).例如=2413835.行列式的知识可以用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如方程组

c1b1a1c1

a1xb1yc1c2b2a2c2的解是x,y.a1b1a1b1a2xb2yc2

a2b2a2b2

星光机械厂向银行分别申请了甲、乙两种贷款,共计100万元,一年后连本带利共还款113万元.已知甲种贷款的年利率是10%,乙种贷款的年利率是15%.⑴若设申请了甲种贷款x万元,乙种贷款y万元,则得到方程组_________.⑵请用材料中介绍的用行列式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解这个方程组.

篇2:七年级数学第十章小结与思考课后练习

四、简述题

1.组织结构设计程序的主要步骤 2.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3.简述影响分权程度的因素 4.简述划分部门的常用方法

五、论述题

1.试述职权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2.授权应遵循的原则

三、名词解释 1.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主管人员有效地管理直接下属的人数。

2.变量依据法 变量依据法是美国洛克希德导弹与航空公司研究出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找出影响中层管理人员管理宽度的六个关键变量,把这些变量按困难程度排成五级,并加权使之反映重要程度,最后加以修正,提出建议的管辖人数标准值。3.直线职权

直线职权是一种完整的职权,拥有直线职权的人有权作出决策,有权进行指挥,有权发布命令。4.越级授权

越级授权是上层领导者把本来属于中间领导层的权力直接授予下级。

四、简述题 1.

组织结构的设计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⑴确定组织目标。组织目标是进行组织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任何组织都是实现其一定目标的工具,没有明确的目标,组织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管理组织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在综合分析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组织的总目标及各种具体的派生目标。⑵确定业务内容。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确定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须进行的业务管理工作项目,并按其性质适当分类,如市场研究、经营决策、产品开发、质量管理、营销管理、劳动人事等。明确各类活动的范围和大概工作量,进行业务流程的总体设计,使总体业务流程优化。

⑶确定组织结构。根据组织规模、生产技术特点、地域分布、市场环境、职工素质及各类管理业务工作量的大小,参考同类其他组织设计的经验和教训,确定应采取什么样的管理组织形式,需要设计哪些单位和部门,并把性质相同或相近的管理业务工作分归适当的单位和部门负责,形成层次化、部门化的结构。

⑷配备职务人员。根据各单位和部门所分管的业务工作的性质和对职务人员素质的要求,挑选和配备称职的职务人员及其行政负责人,并明确其职务和职称。

⑸规定职责权限。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明确规定各单位和部门及其负责人对管理业务工作应负的责任以及评价工作成绩的标准。同时,还要根据搞好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授予各单位和部门及其负责人以相应的职权。

⑹联成一体。这是组织设计的最后一步,即通过明确规定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之间在信息沟通和相互协调方面的原则和方法,把各组织实体上下左右联结起来,形成一个能够协调运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组织系统。

2.管理层次的多少与管理幅度的大小密切相关。在一个部门的人员数量一定的情况下,一个管理者能直接管理的下属人员的数量越多,那么该部门内的管理层次也就越少,所需要的管理人员也越少;反之,所需要的管理人员就越多,相应地管理层次也越多。格拉丘纳斯的上下级关系理论也证明,当下属数目以算术级数增加时,主管领导需要协调的关系数呈几何级数增加。这一原则也要求管理组织必须分为数层。由此可见,管理幅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管理层次的多少。管理幅度同管理层次成反比关系。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就越少;反之,管理幅度越小,管理层次就越多。

3.集权与分权的程度,是随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影响分权程度的因素有: ⑴决策的代价。决策付出代价的大小,是决定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

⑵政策的一致性。如果最高主管希望保持政策的一致性,即在整个组织采用一个统一的政策,则势必趋向于集权化,因为集权是达到政策一致性的最方便的途径。

⑶组织的规模。组织规模扩大后,集权管理不如分权管理有效和经济。组织规模越大,组织的层次和部门会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不断增加。

⑷组织的成长。从组织成长的阶段来看,组织成立初期绝大多数都采取和维护高度集权的管理方式。

⑸管理哲学。管理者的个性和他们的管理哲学不同,对组织的分权程度有很大影响。

⑹人才的数量和素质。管理人才的缺乏和素质不高会限制职权的分散;如果管理人员数量充足、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管理能力强,则可有较多的分权。

⑺控制的可能性。分权不可失去有效的控制。最高主管在将决策权下授时,必须同时保持对下属的工作和绩效的控制。

⑻职能领域。组织的分权程度也因职能领域而不同,有些职能领域需要更大的分权程度,有些则相反。

4.划分部门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⑴人数部门化:人数部门化是完全按人数的多少来划分部门,如军队中的师、团、营、连、排即为此种划分方法。这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划分方法,它仅仅考虑的是人的数量。

⑵时间部门化:时间部门化是在正常的工作日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时所采用的一种划分部门的方法。如企业按早、午、晚三班编制进行生产。

⑶职能部门化:职能部门化是以组织的主要经营职能为基础设立部门,凡属同一性质的工作都置于同一部门,由该部门全权负责该项职能的执行。

⑷工艺部门化:工艺部门化是以工作程序为基础组合各项活动,从而划分部门的一种方法。例如在机械制造企业,通常按照毛坯、机械加工、装配的工艺顺序分别设立部门。

⑸产品部门化:按产品划分部门,就是把某种产品或产品系列的设计、制造、销售等管理工作划归一个部门负责。⑹区域部门化:区域部门化是根据地理因素来设立管理部门,把不同地区的经营业务和职责划归不同部门全权负责。对于一个地域分布较广或经营业务涉及区域较广的组织来说,按地区划分部门是必要的。

⑺顾客部门化:顾客部门化是以被服务的顾客为基础来划分部门。这种划分主要适用于销售部门。

五、论述题

1.职权的类型有:

⑴直线职权。直线职权是一种完整的职权,拥有直线职权的人有权作出决策,有权进行指挥,有权发布命令。

⑵参谋职权。参谋职权是一种有限度的、不完整的职权。从性质上说,参谋职权是一种顾问性的或服务性的职权,拥有参谋职权的管理者可以向直线管理者提出建议或提供服务,但其本身并不包括指挥权和决策权。

⑶职能职权。职能职权是某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原属于直线主管的那部分权力,这部分职权大多由业务或参谋部门的负责人来行使。

在管理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三种职权的关系: ⑴确保直线职权的有效运用 ⑵注意发挥参谋职权的作用 ⑶适当限制职能职权 6.授权应遵循哪些原则?

为使授权行为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灵活掌握以下原则:

⑴重要原则。授予下级的权限,要使下级认为是该层次比较重要的权限。

⑵明责原则。授权时,必须向被授权者明确所授事项的责任、目标及权力范围,让他们知道自己对什么资源有管辖权和利用权,对什么样的结果负责及责任大小,使之在规定的范围内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权。

⑶适度原则。授权要适度,授权过少,往往造成领导者的工作太多,下属的积极性受到挫伤;授权过多,又会造成工作杂乱无章,甚至失去控制。授权要做到下授的权力刚好够下属完成任务,不可无原则地放权。

⑷不可越级授权。越级授权是上层领导者把本来属于中间领导层的权力直接授予下级。

六、案例分析

莫里照相设备制造公司

莫里照相设备制造公司雇用卡特当副总经理好多年了。卡特是位科学家,负责公司里的研究开发工作。在他的领导下,建立了正规的研究机构,它有五个管理层次。卡特手下有三个关键人物:研究部主任、行政管理部经理和专利注册部经理。研究部主任支配两个处长,一个抓基础研究,另一个搞应用开发。这两头各有五个探索领域:物力、有机合成、化学工艺、反映装置和分解学。依此类推,负责每个领域的科长手下有两、三个具体抓课题的组长。在整个研究开发过程中,由卡特不时地复审所有的项目,然后拨款授权,让这些项目进入下一个阶段。

如此安排,使研究工作大见成效,公司长期来生意兴隆,获得了上千项专利。但是近两年来,日本、德国的一些公司在竞争中不断地有惊人的突破,它们的研究队伍很快就探听到技术上的新改进,并且捷足先登地投入生产开发。当卡特退休时,公司任命了一位新的副总经理来负责研究工作,授权他重新结构研究队伍,以便从总体上对环境做出快速反应,更见成效。

这位新上任的副总经理应该采取哪些基本措施来改进研究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州长竞选

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大州里,正在进行一场州长竞选。有位候选人指定吉姆为他的竞选总管,专门负责协调竞选期间所有的任务。吉姆把那些主要的任务分了类,它们是:

A.筹措捐款以及决定如何分配使用; B.为竞选做广告造舆论; C.安排这位候选人的活动日程;

D.在指定的一些县里,设立竞选办公室,招募志愿工作人员,分配他们任务;

E.竞选总部和各县竞选办公室的电话中心展开活动; F.在总部及各县办公室里印发宣传材料。

问题:为了协调整个竞选活动,吉姆是怎样来划分部门的?请画出竞选工作的组织结构图。

六、案例分析

1.一、研究工作的管理层次应该减少。

二、管理人员的控制范围应该扩大。副总经理只抓三个部门,研究部主任仅管两个处长,每个处长手下有五个科长,而每个科长又只有两、三个科题组长。

三、权力应该下放。对整个研究过程来说,最高决策人要复审全部项目,显然会阻碍下面发挥积极性与创造力,同时也拖延了对外界变化反应的时间。四、一个权力下放的企事业,管理层次少,管理范围广,对这家公司来说,它可以这样来设计:

第一,那位副总经理负责七个部门:物理、有机合成、化学:工艺、反应装置、分解学、行政管理与专利注册。在这一管理层次上,不必顾及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之间的差别,每个研究领域由一位部主任牵头。

第二,每一位研究部主任手下各有五个以上的项目带头人,从事专题研究,外加一个人来协调产品开发工作。

第三,由于只有三个管理层次,这五位研究部主任有权审批各种项目的进展,而副总经理只须介入每一研究部门的总资金问题。

2.吉姆在建立竞选机构时,一是考虑了任务的职能,二是考虑到执行的地点,他结合了这两者来划分部门,这确实非常适合州长候选人的竞选目标。

在总部机构这一决策顶层,吉姆以职能来划分部门:A、B、C、D、E、F,统统都是职能部门。他又以派出的分支机构,另建一套部门——各县竞选办公室,来配合竞选活动,此举可称为G。

然后,在本州37个县里,换句话说,在G(各县竞选办公室)之下,再设置下属职能机构:(D)招募并指挥志愿工作人员;(E)在电话中心工作,联络当地选民;(F)散发各种宣传材料。这些机构的活动,对于吸引当地公众的注意,自然大有好处。

三、名词解释 1.领导 2.民主方式 3.职位权力

四、简述题 1.领导的一般原则 2.领导工作的作用

3.专制方式的领导者的特点

五、论述题

1.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四、名词解释

1.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去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

2.所谓具有民主方式的领导者,是指那些以理服人、以身作则的领导者。他们使每个人做出自觉的有计划的努力,各施其长,各尽所能,分工合作。3.这种权力是由于领导者在组织中所处的职位由上级和组织赋予的,并由法律、制度明文规定,属于正式的权力。这样的权力随职务变动而变动。在职就有权,不在职就无权。正式权力的基本内容,包括对组织活动的决定权、指挥权,对组织成员的奖惩权。人们往往出于压力和习惯不得不服从这种权力。

五、简述

1.要点:权责利一致的原则;民主公开的原则;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统一领导的原则。

2.要点:能更有效、更协调地实现组织目标;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利于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特点:

⑴独断专行,从不考虑别人意见,所有的决策都是由领导者自己决定。

⑵从不把任何消息告诉下级,下级没有任何参与决策的机会,而只能察言观色,奉命行事。⑶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纪律约束、训斥和惩罚,而只有偶尔的奖励。有人统计,具有专制方式的领导者和别人谈话时有60%左右采取命令和指示口吻。

⑷领导者预先安排一切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下级只能服从。

⑸领导者很少参加群体的社会活动,与下级保持相当的心理距离。

六、论述

要点:

(一)在领导工作上要:为组织成员指明目标,并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取得协调一致;加强直接管理;保证组织内外沟通联络渠道的畅通;运用适宜的激励措施的方法。

(二)科学地配备主管人员

篇3:七年级数学第十章小结与思考课后练习

一、理性的思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数学复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使已经存在的知识更为系统与网络化.平时在教学时,我们发现有的学生能顺利作答,而有些学生却一筹莫展,这是由他们的认知结构与水平有差异引起的.我们可以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认知互补、相互促进,达到知识结构的最优化.

有效课堂交流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探究与交流,顺利地实现知识的系统化,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二、有效课堂交流的复习课策略实施过程

1. 课前问题生成,使复习形成问题的聚集

作为本节课的先导,学生提前完成教师下发的“问题生成单”.这一过程,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复习内容,在完成题目时,有困难的学生会主动查资料,进行自我查漏补缺,这是一个学生主动整理知识的过程.然后,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有哪些体会和感想,这是对信息深加工的过程,进入理性化阶段.

【案例】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复习(浙教版七年级下).

问题生成:课本中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上有一道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头(只)?

如果假设鸡有x只,兔有y只,请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并写出你求解这个方程组的方法.

探究1:据中考阅卷老师统计,有约50%的学生求出了方程的解,约20%的学生没有写出求解方程组的方法.你认为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他们忽略了什么?

请你和小组同学一起回顾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探究2:假如此题变为“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问鸡兔各几头(只)?”请你和同学们探讨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的概念.你能求出它的解吗?

探究3:假如此题变为“今有鸡兔同笼,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头(只)?”你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又有什么发现?

探究4:对于本题的方程组,请你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求出方程组的解.

探究5:请归纳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有_____和_____.它的基本思想_____.

这些问题以一个情境为线索,却覆盖了《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概念、解法和数学思想等知识要点,题目容易又典型,便于学生巩固与作出总结.

2. 课中民主对话,让思维在交流中增值

小组交流时一般每小组4~6人,大家互相讨论,气氛热烈.教师在各小组间参与学生讨论,了解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即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点拨学生的思维.

例如,方程组这节复习课,教师布置课堂交流,有一组同学在探究2题的结论时,加入了两组答案,使得本题的解有36组,我便提示他们应该从实际意义考虑问题.另一组同学在分别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探究4中解法外,通过组内交流,发现可以先把(2)式整理成x+2y=47再解答会更简单,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巡视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后进学生的学习动向,抓住思维的火花不断加以鼓励.这一过程,学生全面参与,各抒己见,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作用.最后各小组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推选代表进行班级交流.

3. 及时归纳小结,让知识在梳理中系统化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让每组选一个代表到讲台上讲解对这一题目思考与解答的感受,其他小组可以提出更正与建议.而教师则对学生的讲解给予鼓励与肯定,当有其他组的学生提出不同想法时,则通过引导加以澄清.最后笔者因势利导,让全班同学共同完成本章知识的架构图.

通过对一道中考题的分析,即激发了学生对中考题探秘的兴趣,又通过探究题的逐步分解,使学生梳理了知识要点.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过程中,都有亲历成功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既可以看到自己的长处,又可发现自己的学习潜能,自我效能不断增加,从而更加努力,更有信心投入学习.又通过各小组讨论和补充,形成对数学内容的共识,总结规律,其中包括解题策略及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

4. 适当拓展,让思维在深化中升华

在学生建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的实践活动,教师提出更高层次问题,同样组织各小组讨论,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例如:请你根据消元的思想方法,试着解决如下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相信自己,你能行!

由于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已有较深刻的理解,对新的问题中的不同信息进行加工、归类,再与本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很快,学生举手发言.第一小组由(3)-(2)得x-2y=-8(4),先消掉z,再由(1)-(4)得y=9,回代入(1)求得x=10,再回代入(2)得z=7.立刻又有学生提出由(1)变形后,代入(2)和(3),先消掉x.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自告奋勇地举手发言,在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转中,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能得到拓展.

篇4:会计基础第十章第四节课后练习题

(四)计算分析题

1、某企业从外地购入材料一批,买价00元,供货单位发货时代垫运费300元,另外支付按圆钢购价的.17%计算增值税。(运费部分抵扣增值税省略)货款、运费以及增值税已通过银行支付,材料验收入库。编制会计分录

答案:

借:原材料——原材料及主要材料 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0

贷:银行存款 234300

2、(1)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钢材一批,买价50000元,对方代垫运费800元,另外按钢材购价的17%计算增值税。货款运费以及增值税通过银行支付,钢材尚未入库。根据银行结算凭证及所附发票及运费单据作会计分录

(2)上述材料验收入库

答案:

(1)

借:在途物资——钢铁公司 50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

贷:银行存款 59300

(2) 借: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 50800

贷:在途物资——钢铁公司 50800

3.根据本月“发料凭证汇总表”,分配材料费: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材料80 000元,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材料1000元,行政管理部门领用材料2 000元,在建工程领用材料40000元。

答案:

借:生产成本 80000

制造费用 1000

管理费用 2000

在建工程 40000

贷:原材料 123000

4.某企业购入材料一批,该批材料已经运到并验收入库,但发票等结算凭证尚未收到,货款尚未支付。月末按照暂估价入账,假设暂估价为10000元。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借:原材料——辅助材料 10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0000

待下月初,用红字冲销上述分录

借:原材料——辅助材料 10000(红字)

上一篇:坚持就是胜利班会教案下一篇:幼儿园2012师德建设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