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新

2024-07-17

如何创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新(共8篇)

篇1:如何创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新

如何创新农村初中学校教学常规管理

清镇站街中学—王学科

摘要:在国家大力倡导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农村中学更加重视硬件建设上的均衡,而忽视了管理的均衡,研究解决教学管理困惑,尝试新的管理模式,实现“软硬件”之均衡,既是常规管理的当务之急,也是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和保证农村教育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些改革新。

关键词:农村初中 教学常规管理 创 新

一、农村初中教学常规管理近况

我在和周边兄弟学校交流过程中,目前均是执行《贵阳市中小学教师工作基本要求》,它对教师个人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辅导答疑、复习巩固、课程考核、教学总结、教研活动等方面进行要求和规范,各个学校也相应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办法,下面分别谈一下在执行中存在的不足:

1.职业倦怠思想严重,旷教厌教现象普遍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成为了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部分教师就是这样的匆忙。他们急急忙忙地来校上完课,又急急忙忙地离开学生,离开学校。这样能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吗?他们为何这样的匆忙呢?作为教务主任害怕听到电话的铃声,因为打电话请假不来校上课的教师太多,有的请一天,有的请二天,有的要请长假,不管你同不同意,他(她)是非请假不可的。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部分教师在接受工作时拈轻怕重,讨价还价,更有甚者是个别教师不写教案,批改作业不认真不及时,甚至有不批改的现象。

2、课堂有效性低下,课堂教学问题纷呈

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求实创新,教师应树立新的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创造性教学。实际现状是,部分教师没有领会课程改革的精神,没有把握课程标准的尺度,仍然是照本宣科,灌输知识,限制压抑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方法无艺术性,更谈不上创新性。因此,教学效果不佳。

3、抄袭敷衍应付检查现象严重

每学期的教学常规检查不少于四次,但在检查中发现的情况令人担忧。在教案中体现多

维目标的不多,体现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多。部分教师的教案是抄来的,没有深入钻研教材,没有广泛收集教学资料,没有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又如何能搞好课堂教学呢?开展校本教研,目的是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可有些教师为了对付检查,抄写别人的课后记,剽窃别人的教学总结和教研论文。

4、开展学校活动和教研组活动意识不够,热情度不高

学校要有特色,要有生气活力,就离不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可现在的教研组名存实亡,教研组活动像一窝蜂,有的不愿意上公开课和竞赛课,有的不愿意参加听课评课,有的不愿意参加讨论学习。活动时,迟到、早退、缺迟、闲谈的现象严重。其实质是这部分教师没有上进心,不热爱教育事业,得过且过。

二、创新是搞好农村初中教学常规管理有效途径

对于教学常规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困惑,我们作为教学管理者,要勤于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要找到方法,要结合本校实际不断改革创新,使教学常规管理达到最优化,不断提高农村初中教育教学质量。

(一)管理观念创新

学校领导对教师常规工作检查过后要及时反馈并要作好指导,要改变光行政压力强迫教师被动工作:对教师教学杨提倡个性化,不应要求统一模式,比如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模式,昌乐二中“271”模式等等;最后,我们要将平时教师常规工作与年终奖励性绩效挂钩,做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

(二)各种管理制度要创新

要结合各个学校实际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在执行一制度管人的基础上,应该强调人性化管理,要树立“管理者以教师第一,老师以学生第一”的理念,我们管理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倾听,在与老师沟通时要多一点激励,少一点责怪。只要我们的老师能心情舒畅地工作,那么他们也会去“以学生文本”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备课要创新

为了避免老师抄袭教案、网上下载教案应付检查,我们可以推行集体备课。担任同级同科的几位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具体方法流程:确定主备课人→分别备出分担课题的教案→集体交流、分析、讨论后定案→打印分发各位老师→各个老师再结合自己所担任班级情况修改教案进行教学。

(四)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要创新

要改变过去教研活动就是简单安排会的集中活动,在这方面,我们行政领导要进行分工,蹲点教研组,督促教研组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时改变过去形式化,安排工作会。必要时要主持教研活动。

(五)听课、评课要创新

目前老师们听评课随意性较大。如何避免这种情况是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当务之急。首先,要让教师树立到听一堂好课,是一种享受;评一堂课,也是一种享受的意识。因此,可以搭建平台让老师们多去听一些优秀教师,名师的好课,对教师听评课进行规范。其次,要善于引导老师多开口评课,评课不要求全面,要经典。三是要引导教师常写听评课随笔,实时几下感悟之美。只要我们教师能坚持,就会有听课、评课水平的飞跃。

(六)教师业务档案的规范创新

过去一般都是用散表填写资料,既不利于教师知晓应完成业务的系统性,也不利于收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校将学校规定的教师应完成的业务资料按序编排打印出规范的《教师业务资料记录薄》,每个学期人手一本,教师一个学期完成的教育教学业务情况一目了然,极利于检查记载,规范管理的同时见证了教师的发展。

(七)让学校涌现更多的“明星”

真正高明的教学管理者,是会创造条件,让优秀教师登台亮相,把闪光的镜头留给他们的管理者。我们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让学校涌现出更多的“明星”:

1.赛:举办优质课大赛、教研论文比赛、课例分析比赛等。教师还要赛基本功,赛倮件制作、活动课设计、教具设计与制作等。

2.展:展示优秀教师的成果与风采,提高优秀教师的声望,传授他们的经验,激励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研:支持优秀教师进修学习,鼓励他们多撰写教学论文,使“明星”从理论上得到升华,成为专家型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4.奖:在评优表彰以及外出考察等方面优先考虑优秀教师。

5.压:即压担子。让优秀教师主持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研究课题,在经费上予以倾斜;让优秀教师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重任等。

(八)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做评价的主角

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把教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可针对小学生升

入初中后学习不适应这一情况,请骨干教师研究学法指导的课题,给学生做学法指导讲座,还可定期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等。

学校要转变单纯凭学生的考试成绩及领导的印象评价教师的做法,逐渐把评教的重心转 到学生参与上,强化过程评价。在设计评价量表时,要特别注意把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程度、问题意识等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

总之,抓好常规与创新是学校教学管理者的两项最基本的任务。常规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创新有赖于常规管理工作的完善,而不断地探索与创新是使学校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成功的探索被实践检验定型后,又会转化为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丰富常规管理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不断改革创新有效提高教学管理.贵州教育.2011.7出版(13期)[2]农村学校应构建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贵州教育.2011.5出版(9期)[3]肖川.教师的是一生过与专业成长.新华出版社.2009.9

篇2:如何创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新

近年来,我校以“校风优良,特色明显,社会认可”为办学目标,以“热爱学生,乐于奉献,业务精通,善于协作,勇于创新”为教师培养目标,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夯实知识基础,培养多种能力,增强体质,发展特长”为学生培养目标,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完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体系,创新教学常规管理运行机制,我们的具体措施是:

一、加强领导,严格实施制度化科学管理。

1、学校以责任制考核管理为基础,针对我校的具体情况,本着“抽象变具体,无形变有形,有形变可行”的原则,层层量化分解,订出各项详实可行的责任制,对每项指标都附加具体的考评细则,将工作量、成绩、考勤、常规考核等计算方法与分值比重等印制成书面材料,做到人手一份,使制度具体化,可操作,也使学校教学工作都有章而依,责任到人,消除了教师的顾虑,增强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很大程度上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具体的考评内容,完善严格的考评过程,再加上公平合理的考核结果,使全体教师心服口服,也使学校管理实现了由模糊评价到量化考核的转折,变“评”优为“算”优。

2、学校领导实行“分组责任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学校领导除了学校基本分工外,还实行“分组责任制”,具体负责各年级的教学工作。每个校级领导蹲一个年级,每个中层干部包一个教研组。作为年级负责人,分工领导要参与到年级和教研组的具体教学活动中,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师资的配备到常规检查、日常检测、教学质量分析、教研活动的开展都要全程参与,决不做“旁观者”,分管年级、蹲点教研组的成绩也列入领导工作业绩中。

3、加大奖惩力度,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奖征的目的在于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我校先后由教代会通过了《课时津贴发放办法》、《非毕业年级教学质量奖惩条例》、《毕业年级奖惩方案》、《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考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办 1 法,并已付诸实施。

二、重过程,抓结果,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㈠倡导教师的竞争与合作,让教师在互助交流中共同成长。

1、倡导教师树立“向外竞争,向内合作”的意识。我们学校初中班额多,同年级教师之间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弊端。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在责任制计算中实行“学校内部不相比,单班单科比全区”的办法,倡导教师树立起向外竞争,向内合作的意识。竞争时,不能“鼠目寸光”,要把目光放远,与全洛龙区兄弟学校平行班竞争。合作时,也不能“藏着掖着”,要团结协作,取长补短,诚心交流。

2、开展以教学为中心,自我反思为形式的多样化校本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选派部分骨干教师到县、市、省等地参加培训,以此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加快研究型教师群体建设的步伐。

3、通过开展听课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我们的具体做法是:①教研课,教师先报告教研课题、授课内容,教师有准备上课,上课结束后组织教研组教师听课。②推门课:事先不通知教师,随堂听课,听课后将意见反馈给教师。③同课异构:教师全员参与,同年级同学科同授一节课,现场讲课现场评分。这些听课活动使教师既看到差距与不足,又能找准努力方向,促进自我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4、合理调配教师资源,各司其职,各尽其能。针对我们初中教师年龄差异大的特点,我们提出了不同层次要求。新教师在同学科教师的帮助下,要达到“三多”,多讲课、多评课、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自己的成功之处,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尽快成长。中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要承担学校重要的教学任务,老教师则尽量从各个方面做好学校后勤保障工作,从而让老中青教师发扬个性,各展其长,共同发展。

㈡抓实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强化教师“备、批、改”,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在教师的备课中,我们坚持发挥教师创造性,注重教学案的实用性,细化备课 2 要求,使全体教师的备课达到“三备十有”的要求。在备课中,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超前一周备课,不备课不准进课堂。同时,依据新课程标准,认真落实“三维”目标,抓好“创境——探究——总结——练习”的备课模式,要求教案既体现模式精神,又注重实效性,做到:一了解教材结构,理清教路;二找准切入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三体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四坚持写教后反思,反馈教学信息,总结教学经验,使课达到常备常讲常新。在作业设置方面,做到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力争形式多变,内容实用,数量适中,批改及时,学校倡导和鼓励教师分层次留作业的做法,保证作业的实效性。学校还加大教学常规检查的力度,一方面学校领导坚持做到随堂听课,随机抽查班级常规管理与教师的“备、批、改“工作,有时查一个年级,有时查一个班,有时查一科,每次检查都做好记录,并在周例会上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另一方面教导处坚持实行“教学常规月检查制”,并及时通报检查情况,对存在问题的科目、班级、教师限时整改。

2、狠抓学困生转化及“边缘学生”教育工作。初中部各年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学困生、边缘学生所占比例较大。“哪个班级有哪些学生被列为学困生,哪些学生处在及格、优秀边缘,对他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包班领导要心知肚明。在班级检测时,重点抽查这些学生的试卷,与任课教师一起探讨对他们的帮扶措施,同时要求教师做到“四优先,五跟踪”。四优先即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课外辅导优先,家庭访问优先;五跟踪即思想跟踪,课堂跟踪,测试跟踪,学生跟踪。从而在全校范围内建立了领导、家长、教师三位一体的帮扶制度,力求使这部分学生有教师的热情辅导,有领导的随时督导,有家长耐心教育,缩短各班各科优秀生与学困生的成绩差距,促进“边缘学生”向高层次进步,从而保证合格率,提高优秀率。

3、以集体备课为基础,加大对单元教学的检查力度。我们注意引导教师处理好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的关系,各科集体备课做到“五个统一,三个结合”。“五统一”即教学目标统一,对重点、难点的认识统一,重要的例题与练习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单元过关检查试题 3 统一。“三个结合”即个体反思与集体反思的结合,口头反思与书面反思的结合,改进计划与全体实践的结合。在此基础上,教师集众人智慧,再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在教前、教中、教后不断地修改和充实教案,做好个人备课。在单元过关上,学校采用各科独立过关检测和全校统一过关检查相结合的形式,每一单元在各备课组分别进行检测的基础上,月检测、期中、期末检测由学校统一组织命题进行集体检测,从而在各个阶段都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督导意见,做到减负不减质。教师在测试结束后,及时进行质量分析,总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出改进工作的措施;并按“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四项评价指标评价到教师、学科组、班级,做到充分了解学情,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在单元过关基础上,学校在每次期末考试中加强质量分析,目的是为了弄清教学现状,增强指导效果,进行科学调控,提高教学质量。这样通过分析比较,寻找出造成教学质量高或低的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为下下工作奠定基础。

三、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健全教科研的有效运行机制。在教科研工作中,我们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力求做到“三个到位”,健全教科研有效运行机制,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组织到位。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挂帅的教科研领导小组,下设各学科教研组和教改课题实验小组,由思想业务素质高的中青年教师任组长,校长、副校长亲自参与课题实验研究过程,经常深入班级听评课,保证教科研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

2、规划到位。针对本校实际,参照各级教科研部门的研究规划,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指导教师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引进、开发省市级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3、管理到位。⑴学校先后制定和完善了《教师教学研究工作考核细则》、《教改实验评估细则》。同时狠抓了集体备课制度、教科研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教改实验奖惩制度、检查评比制度等五项制度的落实。要求教师在进行教改实验时,做到有计划、有专题,有记录,有总结,针对性强,力求次次研究有突破,项项实验有成效。⑵学校 4 以“活动”为切入点和支撑点,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引导教师“真教真研”,学校先后开展了“改评课为议课”、“教研主题专题化”、“教研资源的积累”、“撰写教学反思”等教研尝试活动。为了避免教研流于形式,每次教研,领导身先士卒,带领教研组进行教研活动。每次教研组布置教研专题,提供教研内容,然后教研组长参与备课并指导,教研活动结束,交活动记录。通过由领导带领教师进行教研活动,既增强了领导的业务素质,又提高了教师真教真研的意识。这一系列教科研工作措施,有效地保证了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创新效果:经过教学创新改革,学生在学风、教师在教风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在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五校”联考中,初一年级总分取得第一名,初二年级取得第二名,为学校争了光。

信息化管理:我们的创新措施发布在学校网站上,供老师学习改进。

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以上只是我校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继往地努力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不断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洛阳市第十二中学

初中部

篇3:如何创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新

一、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首先,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十一五”以来, 职业教育得以迅速发展,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得到长足进步, 职业学校毕业生总体来说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肯定。体现在:

1.职业教育以其较好的教学质量, 为提升高中阶段入学率提供了重要的教育资源。以江苏省武进职业中心校所在区域为例, 近几年初中毕业生人数基本保持在1.3万左右, 除去普通高中招生约6000人以外, 余下近7000人基本上进入本地区的职业学校, 使高中阶段入学率接近100%。职业学校招生人数超过初中毕业生人数的50%, 这固然有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数的限定、有当地经济建设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较强劲的市场需求, 但若职业教育本身没有基本的教学质量的话, 要想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恐怕也是勉为其难的。

2.职业教育的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 进一步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星级职业学校和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以及示范专业等的创建, 促进了职业教育资源优质化进程, 加强了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职业教育的集聚和集约发展, 保证了其基本的教学质量。

其次, 对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职业教育在提高服务能力方面还有很多要做的工作, 教学质量亟待大幅提升。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

1.毕业生文化课成绩普通较差, 人文素养普遍不高。

2.制定的人才规格和岗位实际需要的能力吻合度还不够, 有些已严重滞后。

3.毕业生掌握的专业技能总体比较单一, 专业综合能力缺乏。

4.毕业生的继续学习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普遍缺乏。

在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中, 我们体会到:要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 必须牢牢抓住常规和创新这两个要素。

二、严格常规:常规管理要做实、做细、做精

高度重视教学常规管理, 这本就应该是职业教育办学的一个基本点。但在新的教学形势下, 譬如, 生源总体质量不断下降、素质差距不断拉大, 教师年龄进一步年轻化等等, 职业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实际上存在被弱化的趋势。我们如何能使教学常规管理常抓常新并使其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品质和效能?我们认为:要达到此目标, 唯有在更加“做实、做细、做精”上下功夫。

(一) 明确规范和目标

这几年, 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讨论和研究《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和学校教学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 进一步明确了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 尤其对于教学“五认真”的具体内涵和标准有了进一步的明确。在此基础上,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对于教学工作要确立具体目标。

(二) 注重过程和检查

注重教学的过程管理, 注重管理过程中的做实、做细、做精, 学校尤其突出了对教学常规工作的督查和反馈环节。第一, 使督查和反馈进一步走向制度化。学校建立了关于教学“五认真”的月督查制度, 督查结果每月以“教学简报”形式通报全校。学校对于教学常规的督查和反馈坚持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譬如, 对授课情况的督查, 我们采取课堂巡视、随堂听课、师生座谈等形式取得第一手资料;对教师辅导情况的督查, 我们采取每天记载教师下班辅导情况、考察后进生的转化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第二, 使督查结果进一步密切和考评的挂钩。作为管理, 必然也必须要有刚性的一面, 刚性就是要对督查的情况一定要有“说法”, “说法”就是将督查结果进一步和教学考评挂钩并和教师工作量奖发放、教师评职评优评先挂钩。

(三) 强化考核和评价

多年来, 学校一直坚持以每学期为一个考核周期, 对全体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目标考核, 考核结果与目标管理奖金发放直接挂钩。这种做法, 实现了对教学工作的量化评价, 有效激发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锐意创新:教学改革要创先、创优、创特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升级, 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面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职业教育必须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仅仅依赖原有的教学常规管理显然已难以为继, 改革创新必然成为了职业教育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选择。教学改革必须走创先、创优、创特之路。

(一) 构建教学管理新机制

学校构建了校长室和专业部两级管理体制。校长室为决策层, 具有对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权;专业部为执行层, 全面负责本专业部的教育教学工作;原有的中层部门成为服务咨询和评价机构, 代表校长室进行工作统筹和条线管理。伴随着两级管理体制的构建, 学校同步启动了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 将教师岗位聘任权和经济分配权部分下放到了专业部, 努力促使专业部能真正成为职责权利四位一体的管理主体。第一, 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对教师的人事聘用和岗位聘任的相剥离, 即校长聘用教师、专业部主任聘任教师岗位;第二, 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对教师目标管理奖的分级发放, 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权主要下放到了专业部。

学校两级管理体制的构建和内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进一步理顺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 大大激发了中层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管理方面的创新和创意不断呈现。同时也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使广大教师能不断增强荣誉感、产生危机感, 营造出了全校教工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二) 完善教学评价新体系

学校对任课教师实行按学期进行的教学量化考核, 该项工作由来已久。在新的形势和要求下, 如何继续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教学管理的品质和效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持续不断的提升?面对问题, 我们及时反思以往教学管理的实践、不断完善了教学评价新体系。第一, 树立正确的教学评价理念, 即教学评价要真正做到注重实绩、看重实效, 要真正做到奖励罚懒、奖优罚劣, 要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第二, 科学设立教学评价要素。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更多地体现了师德师风、教学“五认真”和教学实绩;第三, 不断改进教学评价方法。继续全面实行教考分离, 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相结合, 实行了自评、互评、学生评、领导评的多元评价体系。

完善教学评价新体系, 作为一种教学管理手段和方法, 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秩序的规范, 提升了教学质量。

(三) 建立教学督查新组织

学校建立了教学督导组, 督导组成员主要由学校具有丰富教学工作经验的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组成, 特聘少量校外教学管理专家参与。学校教学督导组直接隶属于教学科研处, 具体从事对全校教师教学常规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 同时负责对专业部教学管理工作情况的督查, 负责每月将检查和督查情况以简报形式向校长室汇报。

篇4: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创新

一、在教学常规管理的观念上创新

教学常规管理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它必须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根本性的转变。

1、弄清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质性内涵。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即以学生的思维为主体,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主体,而不是在时间安排上“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

2、弄清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教学工作的最终成效不是以教师教了什么,而是以学生学了什么,对学生的素质产生什么影响来衡量,这是教学思想的重大转变。据此,教学活动应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轨道,衡量、评价一节好课要以学习者的发展为尺度。教学管理人员应进一步更新观念,用新教学观来透视与分析今天的教学。

3、弄清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立足点。只有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起来,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上素质教育之路。

二、在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上创新

要使新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实施,关键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就必须通过在职培训来实现。

1、开展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学管理者应创设学习氛围,生动活泼、卓有成效地组织教师在职学习,学习内容主要侧重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方式可采取培训、讲座、讨论、自学等多种形式。

2、开展专题研讨活动。针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采用具体案例分析的形式,以提高实际教学能力。

3、实行拜师制度。每一位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负责承包一位初级职称的教师,并按要求履行好各自的义务,每年评选“最佳师徒”。

4、开展专项基本功培训与比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艺,如具有学科特点的演讲、现场教学评优、现场教学论文、现场制作课件等培训与比赛。为确保培训的效果,应采取以考促训的方式,制定培训检查机制,对培训成绩进行量化考核,并与评先奖优、晋升职称挂钩。

三、在开展专题教育科研上创新

教学常规管理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而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和动力,它是教学的源泉,是教改的先导。没有教育科研,教学没有活力,教学质量不可能发生质的飞跃。

1、制订教研规划,完善课题方案。学校教育科研规划应以课题研究为核心,形成“全面、实在、灵活、有效”的特色,围绕教改实验确立研究课题。如教育要怎样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怎样体现人文思想,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怎样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活动怎样体现开放、创新等。

2、抓住课题实验的过程管理。课题实验能否取得成果,关键在能否规范操作行为,坚持不懈进行研究实践。因此,要重点抓好:实验计划的制订,把阶段实验目标具体化、条理化,把实验要求明确化、规范化,增强实验的针对性、有序性和可控性;组织实验研讨,以保证实验操作的正常运行,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实验资料的整理归档;阶段实验的进度和效益评估等。

3、抓好典型,积累经验,推动教学研究和改革。选择研究力量较强、实验操作较规范的课题作为典型来抓,在课堂教学过程、目标构建、形成性评价测试以及研究论文写作方面,做出示范,积累资料,推动其它课题的实验研究。要将课题研究与“导师制”、课堂教学评优、对外公开教学等活动相结合。推动教学研究和改革,使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4、推广教育科研成果。为实现其价值,采用以下一些方法:一是应用,就是直接把他人的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二是移植,就是将科研成果移用到更大范围中,如其他学科的教学之中;三是发展,就是在推广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对原课题再研究,使成果得到深化和发展;四是渗透,就是将科研成果中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其他老师的教学之中等。使成果“活化”为教学改革中活生生的力量,转化为教育的实际效益。

四、在教学的全程管理上创新

提高教学质量不能以加重学生负担为代价,应从教学管理入手,提高教学效率,改变教学管理上重结果、轻过程,管理工作未深入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之中的状况。

1、坚持依法治教,强化常规管理。我校在严格依法治教上,能按照国家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的要求管好教学。能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严格按课表上课,对教学用书和复习资料、控制作业量以及学籍管理上都能严格管理。我校的常规管理科学规范,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能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来指导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建立规范的教学模式,教学工作高效运转,能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2、抓住关键环节,注重过程管理。教学管理不能只在个别环节上下功夫,只注重课前备课和课后质量分析,忽视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因而,管理者和教师应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上。管理者要多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掌握第一手材料,与教师一道探索教改之路。教师要在写好教案的基础上,认真写好与之相对应的课堂“教后记”,及时记录课堂教学的过程及蕴含其中的教学思想的轨迹;记录课堂教学中对原计划的变更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记录课堂教学中随机产生的教学灵感及带有创新性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记录施教所获得的体会和感悟。通过撰写“教后记”,使教师总结积累经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为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做准备。

3、关注“学”的管理,依靠学生评价教学。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的效能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而不是局限于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的评价,除了必要的行政手段,领导听课、评课外,主要应依靠学生的评价来实现,评价指标设计要体现学生的真实体验。教学管理者应将学生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并与之交流和沟通,以便让教师充分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篇5:学校业务管理的常规与创新

学校业务管理的常规与创新

张净水

学校分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和中层干部是学校日常业务管理的中坚力量,其管理效益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对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亦有关键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加强对学校业务干部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管理水平。从自身实际看,中小学业务干部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常规管理要“三化”:

1、制度化。这是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学校的有关领导要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和管理规章。教学规章制度要全面、有序、实用,包括备、教、辅、批、考、研等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教师、教研组长、教辅人员的职责规范,各类人员的考核与评价办法等。规章制度要人手一份,以规范教学行为。需注意的是,规章制度中不可设置过多的限制性条款,因为实践证明,僵化的制度不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此外,应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对规章制度作出调整。

2、标准化。现在一些学校在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时,有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看看备了没有登记一下就了事,这是形式主义;二是规范有余,自由不足,片面强调“七有”或“八有”,这是教条主义。有一所重点中学经过多年的探索,提出了“四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双基”、备学生)、“四明确”(明确重点、明确难点、明确能力训练点、明确教育点)、“两落实”(落实基础知识、落实基本能力)、“四不准”(不准留惩罚性作业,不准留过量和重复性作业、不准留没有梯度的作业、不准不批“后进生”的作业)的教学常规管理要求。这种相对标准化的常规管理实现了自由与规范的统一。

3、序列化。比如:期初抓“序”,重点是抓“三表”(课表、时间表、校历表)、“三书”(学生用书、教师用书、教参书)、“三名单”(班级学生名单、任课教师名单、年级组或教研组教师名单)、“三计划”(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教研组计划,任课教师计划);期中前后要抓“查”,即抓好“三个常规检查”(备课检查、教学质量检查、教研检查)、两个“座谈会”(教师评教与评管、学生评教与评学);期末要重点抓好“结”,即抓好“一考”(期末考试)、“两总结”(教学、教研),“一分析”(考试质量分析)。所有这些工作都应按计划进行,忌突然袭击和无标准,无目的地进行,管理的序列化就是在计划的链条上节节展开,它要求我们的管理工作条理清晰、阶段性强。

二、树立权威当“三长”:

要保证教学管理规范、有序、高效地运行,教学管理者还要讲究管理艺术,树立必要的权威性。笔者认为,教学管理干部应该当好“三长”:

1、“参谋长”。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副校长或教导主任要善于协助校长制定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科学地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教研工作,科学合理组织校本研修活动,对重要的教学及研修活动作出科学的分析和专业引领;要善于听取教职工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并将有关情况进行综合整理,并提出整改意见及时反馈给校长。要当好参谋长,关键是要多学习思考,多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多实践反思,当内行,增强自己的发言权。

2、“调度长”。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教导主任或副校长还起着组织调度的作用。比如:人员调动要谈话,教师缺课要有人代课,上级检查要准备,出现矛盾要疏导„„这些都需要教学管理干部及时调度、安排。要当好“调度长”,关键是要熟悉情况,工作细致,处理果断。

3、“裁判长”。检查、评估教育教学和研修工作,肯定成绩,纠正偏差,这 也是副校长或教导主任要履行的职责,即当好“裁判长”。这一工作要求教学管理者经常深入第一线了解情况,对教师的教研、教学及师德表现等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协助校长做好教职工的考评与奖惩工作。

三、追求创新应“三让”

学校领导不仅要搞好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还要勇于创新,努力使学校的的教学工作形成特色。如何探索创新之路,如何寻找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可以做以下一些有益的尝试。

1、让学校涌现更多的“明星”。真正高明的教学管理者,是会创造条件,让优秀教师倒台亮相,把闪光的镜头留给他们的管理者。我们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让学校涌现出更多的“明星”:(你有多大的本事,我就给你多大的舞台)

赛:举办优质课大赛、教研论文比赛、课例分析比赛等。教师还要赛基本功,赛倮件制作、活动课设计、教具设计与制作等。

展:展示优秀教师的成果与风采,提高优秀教师的声望,传授他们的经验,激励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展示的途径要多种多样,如现场会、媒体宣传等。

研:支持优秀教师进修学习,鼓励他们著书立说,使“明星”从理论上得到升华,成为专家型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奖:在评优表彰、提职发奖以及外出考察等方面优先考虑优秀教师。

压:即压担子。让优秀教师主持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研究课题,在经费上予以倾斜;让优秀教师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重任等。

2、让学生参与日常管理。教育创新的实质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实际中我们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教育要民主,让学生参与日常管理。如可以实施学生处分听证制,还学生平等话语权,限制了学校教育中过宽过滥的自由处罚权,保护了 学生正当的教育权利和人格尊严,处分也显得更有教育意义,同时也使学生管理更科学、更有实效,受到学生、家长、教师好评。再如可以转变单纯凭学生的考试成绩及领导的印象评价教师的做法,逐渐把评教的重心转到学生参与上,强化过程评价。在设计评价量表时,要特别注意把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程度、问题意识等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

3、让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把教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比如可以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聘请骨干教师给学生做学法指导讲座,还结合实际定期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等。

总之,抓好常规与创新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者的两项最基本的任务。常规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创新有赖于常规管理工作的完善,而不断地探索与创新是使学校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成功的探索被实践检验定型后,又会转化为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丰富常规管理的内容。

篇6:如何创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新

邬阳乡民族中心学校 宋福平

【摘要】学校管理工作主要分为德育、教学、后勤三个方面。我在教学管理中感悟到:学校德育工作应围绕“常规是措施,活动是载体,创新是活力,健康是目的”的思路展开;以研促教,开展创新型教学科研活动,激活教学常规管理;学校后勤工作除了满足、服务教育教学外,还要用创新的理念营造育人环境。在学校管理中,落实常规管理,增强创新思维,把常规与创新结合起来、和谐统一,就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学校管理 德育 教学 后勤 常规 创新 和谐统一

“把常规做到极致就是创新,把创新做成常规就是文化”,这是一名多年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校长的感触和经验。也是许多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不懈追求,我是追逐者之一。的确,学校管理离不开常规,德育常规、教学常规、后勤工作常规是一所学校正常运行的轨迹。有人说,这是学校工作的“三套马车”,只有“三套马车”并驾齐驱,学校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然而,时代的车轮把我们带进了21世纪,新世纪的教育管理者正在迎接新的挑战。科技创新、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毋庸置疑,学校管理创新以成为教育管理者重要研究课题。常规、创新在学校管理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常规是学校管理的运行轨迹,创新是学校管理不竭力量之源。只有把二者和谐的统一起来,学校管理才能稳步前进。

就此,我以亲身的学校管理经验,谈三点肤浅认识。

一、我认为,学校德育工作应围绕“常规是措施,活动是载体,创新是活力,健康是目的”的思路展开。

2007年,我任政教主任。2009年,我任副校长,分管德育、后勤。在此期间,我牢牢把握这种管理思想,创造性的开展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好成绩。其具体做法是:

㈠以常规为基础,创新德育工作方法

我校坚持德育为首的工作思路,本着“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和谐发展”的育人理念,以“完善学生人格素质,打造安全、和谐校园”为目标,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1.优化过程管理

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班主任考核量化方案》,加强了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体系建设,做到了制度具体化,管理人性化,以发展为本。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我校全体班主任参加了全县班主任培训会议,且每位班主任都学有所得,回到学校都写出了工作反思,促进了班主任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2.构建教育网络

⑴行政一条线。由主管德育的副校长、德育处主任、班主任共同组成,具体负责德育工作的贯彻落实和日常管理;

⑵党、团、队一条线。党总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是这条线的主要成员,负责学校德育工作导向、协调与监督;

⑶教学一条线。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任课老师等组成,负责实施德育课程和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3.把安全工作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在抓好常规管理的前提下,创新安全措施。小学部跑读生放学,由值日老师整队护送;寄读生周末放学、上学由学校组成的交通协管队上路巡逻。交通协管护送学生成为我校在全县安全工作中的亮点。

4.关爱每一位学生

⑴关爱女孩:在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扶助资金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我校将募捐资金侧重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女生,兼顾扶助走读生。

⑵关爱留守学生:我校700多名学生中留守生占60%左右,我们采用多种途径去关心爱护他们,双休日有家不能归的留在学校,由学校领导值班,负责照顾他们的生活,辅导他们的作业。创办“留守儿童之家”,学校在经费非常紧张的前提下,挤出资金,添置电脑、电话、电视、活动器材,为留守学生建起了温馨的家。配备了专职辅导员和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定期向学生开放,让留守学生与在外打工的父母电话、视频亲情连线。

㈡创新学生评价体系

我校在抓好德育常规工作的同时,创新学生评价体系。在中学部开展了“十星”评选活动,在小学部开展“五好”评选活动,活动分阶段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评价,每月分班评选张榜,期中和期末学校评选张榜,肯定学生在一个阶段的表现。

自开展此项活动以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争当“十星”、“五好”,使原本校风、班风、学风良好的校园,再上新台阶,创建了和谐校园。

㈢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校园生活

1.做好寝室文化建设;2.组织举办学生篮球赛;3.广泛开展“忠孝雅诚”系列活动;4.组织救灾募捐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5.认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6.深入开展教师“访万家”活动。

㈣ 创新家访模式,多渠道实行家校沟通。

1.每学期开学,各班学生报名注册时,班主任登记学生的详细情况,建立家校通讯录,适时与家长电话交流学生情况; 2.班主任建立家长QQ群(有网络沟通条件的);

3.创办留守儿童之家,辅导员带领留守儿童亲情连线; 4.建立八类学生档案,即贫困生、学困生、单亲生、行为偏常生、家中重故变故学生、务工随迁子女、留守学生、三类残疾学生等,重点家访,定时家访;

把常规做得更完美,由德育(政教)处和团支部、少先队大队部具体组织实施日常的德育工作.并按照每日、每周、每月、每期分期落实各项德育常规工作。

二、以研促教,开展创新型教学科研活动,激活教学常规管理。

2010年4月,我开始由分管德育、后勤转行到分管教学,以此管理理念来改变邬阳民族中心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教学质量差的现状。通过一年多来艰辛的付出,初见成效,教师工作态度、积极性有了很大改观,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升,2011年,我校在全县教学质量评比中,被评为小学“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八年级地生会考名列全县前茅。我的具体做法是:

㈠强化观念转变,引导教师正确认识教师与教育科研的关系 1.破除虚无观念,认识教育科研的必要性

引导教师明确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是极富创造性和学术性的实践活动,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解决。中小学老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是相通的,有着必然的且密不可分的联系,教育科研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2.消除功利思想,认识教育科研的求实性

启发教师明确教育科研的价值不全在于出几篇文章,其核心价值在于老师通过教育科研转变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真正能够探索出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使教师确立起正确、科学的教育科研价值观。

㈡强化机制建设,突出服务功能,引导教师把工作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

1.导向机制:引导教师把科研的重点定位于解决教育教学的问题。

2.考评机制:引导老师把教育科研视为自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需要建立必要的考核、奖惩制度,为此,加强了教育科研的制度建设。一是建立教科研管理制度。我们制定了《邬阳民族中心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条例》,就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领导、科研活动、课题研究、奖惩等各个方面作出比较明确的确定。二是加强对教师的教育科研绩效的考核。我们根据学校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差异,分层次提出了考评要求。

3.激励机制:引导教师主动积极地参与教育科研

一是服务激励。重要的一条就是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作好指导、咨询等服务工作。二是目标激励。我们根据教师的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具体情况,分层提出了科研目标,使他们通过努力达成目标,在不断地从自身成功的欣喜中,进一步确立前进的目标,激发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对新上岗教师--着重在学习教学理论,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促使其尽快在教学上入门;中间层教师--着重组织其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围绕学科建立短、平、快的科研课题,开展研究,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骨干教师--着重在帮助其以现代教育理论作为指导,反思、总结其教育教学经验,形成特色,发挥示范作用,努力打出旗帜。三是精神激励。对教师中的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老师予以重用,使他们感受到学校领导对他们的肯定和支持,从而进一步萌发出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

㈢丰富科研活动,引导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学会教育科研 1.常规性活动。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八个一”活动,即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独立承担或参与研究一个小课题,上一堂反映思想的研讨课(包括班会课),展示一项教学技能,编制一份试卷,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撰写一篇教后感(案例分析),发表(布)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州级以上,包括评奖)。

2.合作性活动。我们开展“课题带动战略”,以备课组、教研组为核心开展课题攻坚,搞规模科研,以群体带动个体,以集中拉动分散,既利用了整体优势,又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事半功倍。我们还组织老师围绕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进行研讨,发表看法,撰写文章,我们先后组织教科中心组、备课组的老师进行了“课堂教学把时间还给学生”、“青年教师如何树立威信”、“怎样说课”等的研讨活动,提高了老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明确了教学改革的方向。

3.反思性活动。引导、帮助教师多向学科性杂志投稿;还组织教师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科研工作,改进教育科研的策略,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的能力。㈣抓好教学工作管理的常规

1.教学常规管理网络:校长侧重于指挥和运筹,教务主任侧重于组织和管理,教科室主任组织实施科研活动。2.制定《邬阳民族中心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包括教师教的常规,学生学的常规,课堂常规,教学组织常规,教务行政工作常规等。

三、用创新的理念营造育人环境 2009年,我分管后勤工作,我用创新的理念努力营造育人环境:㈠美化校园环境抓基础,突出环境育人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校园应当安排得美观,成为一个快意的场所和对学生富有吸引力的地方。”现代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在人的性格的形成过程中,环境因素影响很大。

学生主要活动范围是学校,校园的环境质量跟学生息息相关,并持久地产生直接影响。从实用到艺术,从绿化、美化、净化、知识化到学府化,可以行“无言之教”,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暗示性、渗透性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实践中,我们十分注重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努力构建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以此来影响人、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

学校先后投资数万元实现校园“四化四有”,即道路硬化、空地绿化、环境美化、校园净化,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将名人名言上墙,制作大型精致的“学生守则和规范”室外广告牌,增设高档次的文化宣传厨窗和阅报栏,力求融校园、家园、花园、乐园为一园,集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于一身。努力营造“一草一木都能说话,一砖一瓦皆可育人”的充满艺术氛围和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

㈡优化员工素质抓关键,注重示范育人

后勤人员是服务者也是教育者,他们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我们以“三抓”促进后勤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具备“三种意识”(即育人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和“三种精神”(即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后勤职工队伍。

㈢强化后勤管理抓重点,坚持活动育人

学校后勤工作的职能不仅仅是管管“吃喝拉行睡,生老病死退”,也不仅仅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式的被动服务,而应是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根据自身特点,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实施后勤管理,开展育人活动,以优良的管理、优质的服务共书育人华章。

篇7: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

精彩来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教学常规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落实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开展的根本保证,只有搞好教学常规才能有成功的教育。现将我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作如下交流:

一、精益求精的教学常规工作要求

1、认真备课。认真备课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前提,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备课到位,强调教师必须提前按课时写出规范性教案,要做到“四有”、“四备”,即脑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依照课标、紧扣课本、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备导言、备板书、备提问、备练习。每年的镇课赛、县课赛有很多优秀的教案和课件及先进的教学理念,学校注重教学资源的收集,提供给教师借鉴和使用。我校近年来一直提倡教师在备课活动中撰写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撰写让教师每上完一课能够从点上或面上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达到了让教师能够使用教案,而不是一味抄教案的目的。

2、认真上课。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要提高课堂效率。我校非常重视常态课的研究。校长、教导处不定期巡课,发现问题及时和教师反馈。为了及时了解课堂教学动态,学校领导抽出时间走进课堂,随堂听课,以督促教师重视平时的课堂教学。行政领导听课时不仅看上课,上完课随即叫教师把教案拿来检查,看教师是不是按教案上课;同时还翻看学生的作业,了解本班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批改情况。听课后与上课教师耐心交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引导教师把新课程的理念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督促其教学相长。每学期安排五名教师展开有主题的校级课堂研究活动,让教师从中不断锤炼,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3、认真批改作业。我校对作业的要求是做到作业量要适度,质量要高,格式要严、批改讲解及时。对各学科的作业格式、书写规范、订正规矩,都做严格要求。同时,学校提出了不准不批改作业、不准大勾大叉批作业等硬性规定。我们要求教师布置作业要精挑细选,符合学生实际,提倡布置延时性作业、个性化作业,凡学生做的作业都要精批细改,每次作业都要有批有改,有批阅日期、批阅等级,有一定激励性评语,要使用统一规范的符号批改。学校每周组织教师定期进行作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每学期末进行优秀作业展评及优秀作业批改的评选。

4、认真辅导。我校辅导对象包括学优生和学困生,真正做到培优辅差。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要求教师辅导时热情耐心,尤其要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水平不断提高。每学期制定辅导计划,对学生进行现状分析,因人而异制定详细的辅导措施,并对该生进行阶段考查效果跟踪分析,不放弃一个学生,最后对一学期辅导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的辅导不断积累经验。

5、认真组织检测。我校各年级按学科及时组织单元检测,期中、期末按照中心学校要求统一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内容紧扣单元知识的重、难点,合理编排,难度适宜,体现实践性、发展性和综合性,真正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期中、期末由镇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监考、统一阅卷、统一标准,提高了检测的质量。每次统测后要求任课教师针对本次考试从班级现状、存在问题、提高措施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教导处也对整个检测学科、年级的考试情况逐项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反馈分析结果,指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每单元进行单元检测并在中心学校下发的《教师业务档案》中登分,做好单元检测的分析,以便任课教师及时查缺补漏。

6、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一种具有指向性、针对性的行为,是现代教师适应新课程标准所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对自身专业成长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让每一个教师都成长为反思型的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我们要求教师每课必须有教学反思。每次检查教案时把检查教学反思作为重中之重,发现写的好的教师在教师会上点名表扬,对写得不好的教师当面交流,指出其不足及今后改进的地方。

二、细致严格的管理措施

常规管理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制度是保障,实施是关键。我校加大常规管理力度,摒弃形式主义,讲究实效,使教学常规处于动态管理和螺旋式发展中,下面是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

1、课程实施管理

为了确保学校常规工作正常运行,我校严格执行教育政策法规,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认真实施新课程标准,努力开齐开足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积极落实《中枢镇中心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

2、计划建设与管理

(1)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我校每学期初定期召开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工作会议。反复讨论拟订《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学校教研计划》,明确指导思想、原则以及工作重难点和完成各项教学、教研任务的具体措施然后各教研组、大队部、班主任、科任教师、兴趣小组负责人围绕学校计划,拟订各级各类计划,学校要求各科计划制定好之后一学期的活动围绕计划展开、落实,学期末学校总结计划的实施情况。

(2)制定培优辅差活动计划。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学期初,每个教师分别订好培优辅差活动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并要求作好学优生和学困生的辅导记录。学校下发《学生辅导》记录本,让教师有针对性的做好培优辅差工作。(3)制定兴趣活动计划。我校根据实际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学校根据教师的特长安排活动内容,尽量让每位教师负责一项活动内容,校级层面的活动多名教师参与,一般活动项目不少于17项,参与教师不低于全校教师的90%。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地选择地参加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手工等方面的活动,以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学校制定活动方案组建兴趣小组、挑选辅导教师、安排活动场地、规定严格的活动时间,确保兴趣活动有效开展,让师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获得提升。每个兴趣小组都有活动计划、活动记录和活动总结为规范活动课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3、常规制度管理

为了使我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有章可循,使得教学工作有的放矢,根据学校实际,我们不断修订和完善一系列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习并转印了《中枢镇中心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制定了《盘新小学规范教师各科作业要求》、《盘新小学备课检查量化考核细则》、《盘新小学作业检查量化考核细则》等,对教学常规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使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在制定制度时,我们努力呈现一种细节化的规范,体现了我们对细节的追求。

三、教学管理过程落在实处

1、落实教学常规的检查与督促

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一是学校组织教师每周检查各教师教案、作业批改、每月检查学习札记、听课记录、单元检测等;二是学校加大教学中的“备课、教学、辅导、批改、检测、教研”等六个环节工作的检查力度,做到周查和月查相结合。检查结果显示,各位教师作业适量,补救措施具体;每月检查结果都认真作好小结,并在教师例会上分析、公布。三是督促班主任每学期终给学生填写《成长素质档案》、发放成绩通知单。四是校行政领导在各自兼课的同时,每学期均听课在20节以上。五是每学期抓好教案、作业等的展评,评出优秀教案、作业、学习札记等。我校还根据日常检查结果,对教师的教学常规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发放、教师职称评审、评优的依据之一,肯定成绩,突出优点,提出希望,把激发、形成教师的内部动力机制作为管理目标,强调通过让每一位教师取得成功,促使全体学生取得成功,最终实现教育取得成功的目标。这样,改变了传统的只注重结果的管理。

2、落实教师业务学习

为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而提高自身素质的唯一途径是不断学习。为此我校采取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活动,学校要求,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要求教师选一些能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文章、刊物或教育专著,并制定自己的个人读书计划。学校征订了《小学语文教学》、《云南教育》等教育刊物,以切实提高理论学习水平。学校还结合教育实际组织教师进行集中业务学习,并要求做好记录。每学期,我校都会确定一个主题,进行一次专题讲座,举办一次有针对性的教师交流活动。如:2010年3月30日我校开展了“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师专题讲座活动; 2010年10月13日晚校长主讲了《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培训学习活动;2010年11月29日晚,全校教师齐集电教室就“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进行了教师交流活动,期间我校教师和捆绑学校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校级教师交流、学习活动。

3、强化课堂,践行课堂教学新模式

学校积极参与中心学校提出的“三段两反思”、“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研究和“问题教学法”的教学研究活动。2007——2009年我校以“三段两反思”教研为主引导教师展开研究活动,2010年展开了“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研究,这些教研活动将为“问题教学法”的研究打好基础。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深入研究教学,并提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授课内容,然后通过个体授课、集体评议再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通过集体讨论与个体操作相结合,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集中群体智慧,优化了教学过程,切实地增强了教师理论水平,较好地提高了课堂的实际效益。在镇“三段两反思”教研活动中我校三人荣获优秀个人;两位教师在中枢镇“问题教学研究”课赛中分别荣获语文、数学一等奖。

4、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

不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种级别的培训,这些派出培训的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后结合教学实际开讲座、上示范课,培训其他教师,在学科教育教学中起带头、示范作用。自2007年以来,我校教师参与镇级教学研究培训共计160多人次,参与县级教学研究培训共计80多人次,参与国家、省、市级教学研究培训共计11人次。2010年9月25日我校两位教师承担了中心学校组织的“问题教育研讨会”研究课。

5、建立教学反思制度和教学论文撰写制度。

我校非常重视教师的成长,重视教师编写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心得体会,鼓励教师把教学研究成果形成文字积极投稿。

四、教学管理的点滴成绩

自2007年以来,我校教师参加中枢镇举行的各学科课堂竞赛中获一等奖5人次,二等奖4人次;在中枢镇举行的各类教学研究活动评比中荣获集体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语文教研组被评为“先进教研组”。6人次获得“先进个人”表彰;在中枢镇举行的“课外活动”评比中获一等奖2次;由于学校教学管理业绩突出,2008被陆良县委政府授予“先进学校”称号,并于2008年11月成功举行中枢镇“四个常规”工作现场会,2011年1月7日,我校承担了陆良县小学“四个常规”中“教学常规”的现场观摩会。

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把教学常规工作做好,使我校的教学质量有一个更大的提高。最后,恳请各位领导对我校的各项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陆良县中枢镇盘新小学

篇8:如何创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新

我们加强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 首先必须要确立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 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更加规范化、更能发挥出其整体功能。尤其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 为了加速素质教育的进程, 达到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必须要坚持以下几点作为新时期学校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

首先, 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首要指导思想就是要以学生为本, 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也就在于此。学校常规管理制度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科学知识与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 充分尊重学生, 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 使学生真正的主动学习。

第二, 注重个性教学, 培养创新精神。因材施教, 注重学生个体发展也是我们建设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现代培养教育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真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好的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工作, 不是为了培养“千篇一律”的人才, 而是要从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出发, 促进每个学生能够在学校教学中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因此,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建设必须重视学生差异等各方面的问题。同时, 积极鼓励并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精神和能力。以个性教学、独立创新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 建设适宜的规范制度, 才能更好的启迪学生崇尚科学、独立创新、追求真理。

第三, 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中, 并没有加入实践能力作为评判学生能力的标准, 而当今社会需要会学习也会动手的人才。在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建设中, 要突出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 积极要求学生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

因此, 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建设, 在以素质教育作为思想理论基础之上, 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的个性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建设中贯穿培养学生独立创新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思想, 真正体现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内涵及要求。

2 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首先, 是教育法规对现代教育行为的约束力比较小。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必然受到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的规约,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条文不能与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及教育政策相违背或相抵触。即是说,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应以国家有关大学教学的政策法规为上线, 学校不能超越国家政策法规限定的权限制定教学管理制度, 否则就会因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越权而使制度失去效力。

其次, 要在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常规制度中贯彻好启发式教学的规定。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重点及目标。

第三, 在以素质教育为思想理论基础之下, 充分重视新课程的要求,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并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把国家有关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条规融入到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建设中去, 保证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合法性、科学性及规范性。

3 完善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措施

完善我国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建设一定要从教师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教学评价管理常规等三部分进行, 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规范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体系, 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进行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首先, 教师教学常规建设:丰富教师教学内容, 突出新课程标准在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三个方面的新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注重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及时间, 让学生们能够独立思考问题, 突出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性。树立新的教学关系,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不断指导和帮助学生的学习, 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教与学的支配关系更是平等合作教学相长的关系。另外, 教师必须建立新的教学观, 认真学习教育心理, 掌握好学习心理发展的规律。

其次, 学生学习常规建设: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 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 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注重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的培养, 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自主调查及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转变传统的学生学习的观念, 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及教学氛围, 促进在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下富有个性地成长与发展。

与此同时, 建立互动互助的课堂教学结构, 让学生们能够在富有乐趣与生机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积极开展集体教学, 组织小组讨论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个别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 让学生从学习中真正体会学习的成就感与乐趣。通过重视学生学习常规管理制度建设, 不断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等学习机制, 彰显新时期我国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新特色。

第三, 教学评价常规建设: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中必须要对教学评价做出相关的调整, 促进基础教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首先, 对于学校教学评价管理应该坚持发展性, 学校教学评价常规建设要能促进师生的共同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能力的锻炼, 对于教学内容的评价要坚持综合化、多元化等特点。同时, 教师应该充分参与到评价管理体系的建设中, 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评价, 激励学生进步。

同时, 建立和谐的学校管理模式也是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 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 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 新时期的学校教学管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解放传统教学模式、评判标准, 已经成为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教学管理文化的必然要求。

4 结语

综上, 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才能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需要。本文从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存在的问题、完善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说明建立切实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的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合理变革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要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评价等三方面入手, 积极融入新时期素质教育发展所需的新思想、新要求, 全面推进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建设, 使之不断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苏秀侠.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研究报告[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15) .

上一篇:机械设备租赁合同二下一篇:鸟的天堂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