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争做改革发展的时代先锋

2024-07-26

申论:争做改革发展的时代先锋(精选9篇)

篇1:申论:争做改革发展的时代先锋

人民日报社论:争做改革发展的时代先锋

——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

2010年04月27日05:32 来源:人民网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今天在北京隆重举行。我们向今年受到表彰的2985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共和国的劳动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劳动创造世界,奋斗成就伟业。中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社会主义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倾注着他们辛勤劳动的汗水,凝结着他们创新创造的智慧。作为亿万劳动者的杰出代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以日复一日的无私奉献和创造性劳动,书写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忠诚,诠释劳动光荣、知识崇高、创造伟大的价值追求。历史会永远铭记他们的功绩。

这次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中,有长期奋战在生产一线的产业工人,有岗位成才的技术工人,有勇攀高峰的科技人员,有自强不息的下岗再就业人员,有带领职工再创辉煌的国有企业管理者,也有敢闯新路的自主创业者;有推动科学发展的先进个人,也有在抗击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重大事件中贡献卓著的杰出代表。他们把人生追求融入伟大事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在他们身上,跃动着改革发展的时代脉搏,展现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千千万万劳动者崭新的精神风貌。

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使劳动本身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的劳动观念不断更新,劳动方式不断改变,劳动内容不断丰富,劳动价值不断升华。无论劳动形态怎样变化,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不会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不会变,社会主义国家广大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不会变。

今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学习弘扬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伟大精神,以他们的崇高思想、先进事迹、优秀品质为楷模,引导职工群众崇尚劳模、学赶先进、争创一流,保持工人阶级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动力。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全方位提升劳动者素质,努力造就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队伍,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保障。

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促进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和让广大劳动者更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激发劳动者创新能力和活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浓厚氛围,中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一定能在改革发展的伟大历史征途上大有作为,谱写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

劳动是社会围绕转动的“太阳”,一切收获都来自于劳动。劳动是如此艰苦平凡,又是如此崇高伟大。让我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信念坚定、立场鲜明,艰苦奋斗、勇于奉献,胸怀大局、纪律严明,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争做继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的时代先锋,争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时代先锋。

篇2:申论:争做改革发展的时代先锋

塔什店镇南岸社区

王晖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春天。这是一个承载人民期望、担当历史使命的新起点。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全面总结了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丰硕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精辟概括了学习实践活动积累的丰富经验,进一步作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保证的重要部署。全党同志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清醒而坚定地朝着我们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执政能力建设,关系执政基础稳固,关系执政使命完成。我们党执政六十一年、领导改革开放三十一年来,始终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根本建设,总是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首先动员党自身的力量,切实提高执政能力,进而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懈奋斗。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更好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乃至世界各国执政党历史上罕见的伟大壮举,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伟大实践,充分表明我们党具备对全体党员的强大动员能力、教育能力和组织能力。

运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法宝。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紧扣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着力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加强分类指导,注重舆论宣传,基本实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和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切实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使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党的先进性进一步增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更加稳固。实践充分表明,这次全党大规模集中教育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一次富有成效的实践,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次富有成效的实践,也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一次富有成效的实践,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我们党正处在新的历史方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检验着全党同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迫切要求我们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考验,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贯彻落实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各个环节,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自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这一伟大进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推动我们伟大祖国相继实现历史性转变,迎来实现历史使命的光明前景。面向未来,在我们的肩上,还将担负着相继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2049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梦想。这是我们的光荣,也是我们的幸运。

中华大地数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华民族数千年自强不息的奋斗,留给当代中国人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56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宝贵财富,各民族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辽阔的中国国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一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诞育、发展、交融,合力形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建设统一多民族伟大祖国的历史。

61年前新中国的诞生,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翻开了中华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新篇章。回首61年,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历程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经验弥足珍贵。61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民族工作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工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民族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大力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我国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制度基础日益深厚牢固,为我们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战胜国内外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基本保障。61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不动摇,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坚持维护祖国统一不动摇。归结到一点,就是必须坚持一切从我国民族问题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事实雄辩地证明,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是成功的,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牢不可破的,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完全正确的。对这些实践证明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制度,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并不断加以完善。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国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重大的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必须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继续把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前进。我们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只有切实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使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才能不断形成实现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力量,不断形成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强大力量,不断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强大力量。为此,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奋力开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紧紧围绕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的主线,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我国民族问题实际,既坚持和发扬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成功做法,又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推进制度创新、工作创新、方法创新,突出群众性、实践性、时代性,增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感召力、亲和力、影响力。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积极性,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培育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公民道德准则和社会文明风尚,形成促团结、保稳定、增和谐的强大合力。要认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表彰活动,善于发现典型、总结典型、弘扬典型,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广为人知、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各类先进典型作用,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教育群众,带动各族群众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建设一支政治上跟党走、群众中有威望、工作上有实绩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强大的组织人才支撑。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民族工作责任制,加强民族工作部门建设,推进民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提供根本保证。总之,要通过全党全国不懈努力,努力使民族工作更加有效、民族关系更加和谐、民族团结更加巩固,形成促进祖国繁荣昌盛、维护祖国统一安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磅礴伟力。

历史和现实深刻昭示我们:团结统一,是各族人民之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对我们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新中国成立61周年为新的起点,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来越宽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一定会越来越灿烂。

篇3:后改革时代的中国产业发展

我国从1978年开始启动了一场持久而深刻的社会经济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调整已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到“十一五”末期,我国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30多年的改革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白永秀等学者(2010)提出了“后改革时代”的概念来概括这一时期。后改革时代不是改革的结束,而是改革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阶段中的继续和深化。白永秀(2010)认为,从前改革时代到后改革时代的转型,中国经济要实现四个转变 (3) 。

第一,改革的主题由“发展”转变为“和谐”。在改革初期,我国面临的问题是经济建设严重滞后,人民生活水平停滞不前。所以前改革时代的主题是谋求经济增长。进入后改革时代,我国经济总量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但是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改革相对缓慢,使得社会上产生并积累了一些不和谐因素。所以在后改革阶段,注重和谐发展将是发展的核心。

第二,改革的性质从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转变为对生产力结构的调整。在前改革时代,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生产关系僵化,严重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改革的性质是调整生产关系中不合时宜的部分,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已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微观层面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后改革时代我国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落后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改革的性质也将从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转变为对生产力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第三,改革的任务由前改革时代的“分离化”转变为后改革时代的“一体化”。“分离化”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为了激励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实施差别策略,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率先实现脱贫致富。同时给予有区位和资源优势的地区宽松的政策,鼓励其实现经济的开创性发展。但是经过30年的发展,收入差距和地域差距都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并且加剧了我国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所以在后改革时代,改革的中心任务必然由非均衡发展转向均衡发展,着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第四,改革的途径由市场化转变为集聚化、渗透化与融合化。前改革时代的改革是以增加经济总量为目的,通过差异化的增量改进实现市场化和经济的量的增长。后改革时代是以质取胜的时代,在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要实现我国经济的质的跨越。这就要求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中,着力推进企业与产业整合,使企业与产业由分立转向融合,尤其是推进产业的互相渗透与相互融合,实现产业一体化发展。

二、中国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内社会和复杂的外部环境,受苏联发展模式的影响,我国实行了一条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希望能够在短期内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并通过重工业的先发增长带动轻工业和农业。这一战略在当时有其客观依据,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使我国快速实现了工业的独立,工业生产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提高。但是这种发展方式也带来严重的问题。重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而新中国资金、资源非常匮乏。要在这种条件下发展重工业,必然要人为地压低重工业资本形成的成本,因而当时主要采取了压低利率、汇率、工资、资本品和消费品价格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过限制要素流动、对农业实行统购统销,扭曲了价格体系,形成农业对工业的补贴 (4) 。更为重要的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本应是针旧中国重工业严重落后状况而采取的一种特殊战略,但我国将这种战略视为社会主义工业发展的绝对模式,所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当重工业已不再是薄弱的瓶颈部门时,仍然片面地发展重工业,就必然会造成六七十年代后中国经济出现严重的结构失调。到改革开放前,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等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失调难以解决,严重的城乡二元分割问题趋于僵化。由于没有市场机制,非公有制经济缺失,许多国有企业和农村合作社缺乏生产激励,效率低下。总之,在国家要素禀赋不具备的条件下长期推行重工业主导战略,经济的停滞和恶化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我国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三大产业的比重逐步调整,趋于合理。具体而言:

1.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都取得很大发展,但三大产业的增长速度并不一样,其中二、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从1979至2009的31年中,第二产业增加值由1913.5亿元增长到157638.8亿元,增长了约82倍,年均实际增幅达到11.5%。第三产业增加值由878.9亿元增长到147642.1亿元,增长了约168倍,年均实际增幅11%。而第一产业则慢于二、三产业,增加值从1979年的1270.2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5226亿元,增长了约28倍,年均实际增幅只有4.6% (5) 。

2.从产业比重来看,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9年的31.3%下降到2009年的10.3%。第二产业的比重大体稳定,在改革开放的前10年有所下降,20世纪90年代后又逐渐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到2009年已达43.4%,与第二产业旗鼓相当(见图1)。

3.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从改革前远大于轻工业调整到基本持平,而从1999年以后,重工业增长速度又开始明显超过轻工业,重、轻工业总产值之比从1999年的1:0.97上升为2008年的1:0.40。其原因在于国有企业改革后,优质大型国有企业为控制国民经济命脉集中于重工业领域,其力量大大增强,使得中国在1999年以后开始进入新的重工业化阶段(见图2)。在第一产业中,总体上产值结构更加合理化和多样化,种植业比例从1980年的80%下降到2009年的48.4%;畜牧业有较大提高,从1980年的18.4上升到2009年的32.3%;渔业有小幅上升,而林业基本稳定(见图3)。第三产业中,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等产业发展迅速,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互联网与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增长点(见图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

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1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

4.在产业组织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从在计划体制内引入市场机制,到确立了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可以说一个竞争性的统一市场已经基本建立起来。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公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非公有制经济成长壮大,并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体地位。实施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从企业规模、市场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方面建立起新的格局,在各行业中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

然而,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我国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缺陷和问题:

1.第一产业发展迟缓。尽管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率较以前有很大提高,农业比重也持续下降,符合一般的产业发展规律。但是整体上农业的生产方式没有大的改进,依然是一种小农经济。整个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很低,大部分地区的农业耕作仍以人力、畜力为主要动力,以手工工具为主导。此外,户籍和土地制度限制了生产要素的流动,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农业生产难以通过规模化提高生产效益。

2.第二产业内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尽管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水平持续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集中度仍然偏低,规模经济仍明显不足。在竞争性部门出现大规模、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大量企业处于低水平竞争和过度竞争状态。重复建设造成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地区间结构互补的优势得不到发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从消费品工业到原材料生产工业的普遍产能过剩,生产资源不能得到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在一些领域中,大型国有企业数量减少,规模大幅增加,资本大幅集中,形成寡头垄断格局。自然垄断因素和行政力量相结合,使这些行业进入极为困难。既有企业占据优势资源,但经营效率低下。和国际先进企业相比,盈利能力差距大。

3.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但仍然较为落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1979年的21.6%,上升到2009年的43.4% (6) ,传统服务业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尤其是现代金融服务业、文化产业、科技服务产业发展滞后,产品和服务单一化、同质化,缺乏产业创新能力。

三、后改革时代中国产业发展趋势

经过前改革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已经实现了数量的提升,后改革时代需要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飞跃。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具体而言,我国产业发展应该遵循以下几点思路和趋势。

(一)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虽然我国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已经持续下降,但就业结构的转变相对滞后,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仍然较高。2009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仅为10.3%,却吸纳了38.1%的就业人口 (7) 。这说明我国农业中仍有较多的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仍有很大的比较优势。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部门。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虽然工业附加值较低,但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提高劳动者收入,并带动大量服务业的发展,属于富民产业,是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保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有着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呈现出上涨趋势,在东南沿海地区出现劳动力缺乏的用工荒现象。但是这并不能表明中国已丧失劳动力优势。因为在前改革时代中,我们更加强调的是经济效率的提高,相对忽视人本权利的保护。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尽量压低劳动力工资待遇而获得利润的。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劳动者要求更多的劳动收入和劳动保障是必然的趋势,这是社会体制从不健全进入健全的正常过程,这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情并不矛盾。

尽管如此,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面临着来自其它新兴国家的竞争压力。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大程度上是出口导向型,对外部经济依赖度很高,极易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而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先发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积累起了大量的民间资本。这些资本如不加以合理引导,将会流向投机领域,加大经济波动的风险。所以在后改革时代,也应在国内范围内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东部地区培育资本密集型产业,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的转移。

(二)提高竞争优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较改革开放前有了提高,这是产品附加值提高的表现。然而,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价值链低端,许多制造业企业只承担着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加工和装配工作。而高附加值的产品设计、物流、营销等都由外国或外资控制。

从整个世界的范围来看,中国很多产业都是中低附加值的产业。中国虽然已成为新一代的“世界工厂”,却没有自己的国际性品牌。而且,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国际市场容量的缩小,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必然会逐渐减弱。所以在后改革时代中,在继续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外,必须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型产业。

随着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新的焦点。在这一轮科技革新中,各国处在一个相对均等的起点上,必须抓住这一机遇,紧跟世界大趋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和产业制高点。通过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推进自主创新和知识技术的积累。

在发展新兴产业时,应把握好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而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传统的工业部门基础仍不牢固,有待进一步提升。发达国家从工业革命起算起,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工业化过程。我国凭借后发优势,可以直接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成果,加快工业化进程,但仍不能逾越这个历史阶段。所以,现阶段必须把握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同发展问题。高新技术产业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而传统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又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人才、技术等外部条件。

(三)东西部产业转移

近年来东南沿海用工荒的频繁出现,表明随着产业和要素向东部地区持续集聚,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面临的资源约束已日趋加剧。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发展仍相对迟缓,所以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将成为后改革时代的重要现象。

现阶段我国的产业区际转移已经开始起步,转移的原因主要是东部地区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成本的持续上升和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导向经济模式的不利影响。当成本上升超过企业承受能力时,企业就会向要素成本更低的内陆地区转移投资。由于传统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对要素成本的变动更加敏感,所以在产业区际转移中,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占大部分比例。

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的转移,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市场扩张,有利于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对东部企业来说,产业转移后可以就近利用当地资源和劳动力,更加贴近西部市场,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产业转移也为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产业转移有助于促进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前改革时期,我国采取了不均衡的发展策略,东部地区凭借地理位置和政策条件的优势率先发展,而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相对迟缓。所以我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得不通过劳动力的大规模地域迁移来实现,这种人才和资源的流失也成为西部地区发展滞后的一个原因。当前我国农村仍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而东部地区的吸纳能力有限,后改革时代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吸收必然要更多地在本地或邻近地区完成,东部产业的转移正为西部地区提供了这样的条件。这种转移将推动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促进西部产业的调整转换,进而推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在产业的区域转移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西部地区的农业占有较大比重,而且农业资源较为丰富,农业的现代化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活跃县域市场、促进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有着重要作用。西部地区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利用西部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农业产业链转移,加速培养自己的特色农业产业化优势。不应一味追求工业化,而忽视农业的基础性作用。

其次,西部地区在承接转移的产业时应有所选择。所承接的产业宜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因为西部在劳动力资源上具有比较优势,且剩余劳动力大部分集中在县乡区域。通过对加工制造业的承接,为本地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并带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所接纳的产业应与本地已有产业形成互补性,避免同类产业的重复建设。此外,应严格规范迁入企业的环保节能标准,防止西部地区成为高污染企业的排污场。

最后,西部地区应优化区域投资环境,吸引外部投资。目前西部地区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行政效率低,服务意识差等问题。尤其在农村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老化更为突出。地方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改善投资硬环境。同时应深化体制改革,增强行政服务意识,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此外,应加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四)产业整合

改革开放的30年中,我国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但是我国工业制造业中还存在着集中度不足、企业规模整体偏小的情况。尽管近几年来,中国工业企业的平均规模和最大规模均有所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特别是与世界水平比较,中国产业集中度偏低,企业规模小而分散,过度竞争与过度垄断严重。造成这种情况有以下原因:第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许多企业只能在较低的技术水平上进行生产,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只能选择低质量、低利润的价格竞争。第二,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经营者权利与责任不对等,经营者易产生短期化行为,投资行为往往出于非理性化的利益追求,导致一些产业产能过剩。第三,金融体系不够健全,中小企业缺乏融资渠道,难以扩大企业规模。第四,企业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一些工业部门存在的行政垄断阻碍了新企业的进入和扩张,而且行政性垄断部门的低效率压缩了消费者对非垄断部门的需求。而社会保障体系等退出机制不完善又使得企业退出成本过高,于是形成行业内的过度竞争。

在后改革时代,产业发展的重点将是通过产业整合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优势主导产业和相应产业结构。

首先,产业整合能够形成规模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企业规模扩大形成的规模经济可以有效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型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产业整合手段,将劣质企业淘汰出市场,使资源得到更加集中和有效的使用,形成规模经济,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也优化了整个产业。其次,产业整合能缓解我国制造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矛盾。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虽然是淘汰落后企业、解决产能过剩的一种途径,但这是一种较为消极的办法,往往伴随着企业的倒闭和工人的失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会造成不利影响。产业整合通过对现有企业间的兼并联合、控股收购、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对现有存量资产的调整,在这一整合过程中,技术先进、规模效益显著的优势企业通过产业整合将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而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的劣势企业将被兼并、收购、改造、升级,帮助淘汰了落后产能。第三,产业整合有利于产业升级,形成整体优势。大量的小型企业资金不足,研发力量薄弱,很难承担起产业升级创新的任务。通过产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型优势企业有更强的力量集中资金和人力资源,承担起重大的研究开发项目,分散研发过程中的风险,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

在后改革时代实现产业整合,首先要进一步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塑造符合国际规律的市场微观主体。深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能够自发地寻求经济利益,推进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破除地域分割,遏制地方保护主义,消除不合理的行业壁垒,使生产要素能在各部门和行业间自由流动。培育和规范要素市场,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企业后顾之忧,减少产业的退出壁垒。第三,实施合理的产业组织政策,支持优势企业发展。产业组织政策应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垄断的规制,既限制已有企业的垄断行为,降低这些行业的进入壁垒,鼓励行业竞争。另一方面是对竞争性部门的支持,指导其合理分工,鼓励优势企业发展壮大,提高集中度,扩大规模效益。

四、结语

在30年的前改革时期,我国完成了对改革前严重扭曲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基本实现了各个产业的均衡发展,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进入后改革时代,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向纵深发展,尤其注重各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进而提高整体的经济质量。在后改革时代,我国将经历一个产业大规模向西部转移的时期,这是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大发展和城市化加速的一个时期。所以后改革时代我们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改革,保持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

摘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未来一个阶段我国将进入后改革时代, 改革的中心是在保持已有优势的基础上,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区域转移和产业整合。

关键词:后改革时代,产业结构,产业整合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J].经济研究, 1993, (9) .

[2]夏大慰, 罗云辉.中国经济过度竞争的原因及治理[J].中国工业经济, 2001, (11) .

[3]刘刚.中国工业产业组织的现状及合理化途径[J].中州学刊, 2007, (1) .

[4]谢丽霜.产业区际转移与西部城乡协调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09, (2) .

[5]白永秀, 任保平.未来30年改革的主题判断和路径选择[J].改革, 2010, (1) .

[6]白永秀.后改革时代的关键: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J].经济学家, 2010, (8) .

[7]萧功秦.中国模式面临五大困境[J].人民论坛, 2010, (11) .

[8]冯素杰.产业结构调整30年:历程与特点[N].重庆大学学报, 2010, 16 (3) .

篇4:弘扬“三先”精神 争做改革先锋

开拓精神“敢于先想” 培育社会创新生态

一是思想要先行。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实践证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有多大,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当年的宜宾县下食堂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凭着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走农工商综合发展道路,在全市掀起“学大寨赶昔阳,奋起直追下食堂”热潮,并大胆创新,从无到有大办酒厂,走出一条酒与民族文化联姻的新路子,在1987年成为全省最富裕最具实力的村,为中国改革开放做出了历史性探索。新的历史时期,全县各级干部更要有“敢吃螃蟹”的挑战精神,更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披荆斩棘的勇气和敢于创新的魄力,围绕发展出点子、想法子、找路子,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是人才作引领。“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全面深化改革要靠人才引领和带动。宜宾县作为百万人口大县,要实现“建强县、奔小康、构和谐”的目标,就必须要有一支敢闯、敢干、敢于攻艰克难的改革型人才。要唯才是举,注重培养选拔重用那些有胆识、有能力、有改革创新精神的领导干部,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氛围大营造。改革是宜宾县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改革,宜宾县不可能创造辉煌历史;没有改革,宜宾县更不可能开创美好的明天。在新的发展时期,全县上下要敢于面对挑战,敢于肩负责任使命,敢于抢抓历史机遇,以强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要积极宣传推动改革、培育理解支持改革的舆论环境,建立形成“让民意引领、让民智参与、让民生共享”的改革机制,引导干部树立与全面深化改革相适应的思想作风和担当精神,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营造想改革、敢改革、会改革的良好氛围,为宜宾县新一轮发展创造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担当精神“勇于先试” 推动各项改革落地

一是突出问题导向,大胆探索创新。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难度日益加大,要求我们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改革定力和韧劲,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勇于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果。要着力深化扩权强镇改革,针对破解制约乡镇发展活力与动力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下放人权、事权、财权的若干政策措施,增强改革实效性。宜宾县区域发展差异较大、单极支撑格局突出、二元结构明显、北部辐射广的现状,探索在泥溪镇建设县域副中心的模式、机制和举措,着力打造宜宾市北部开放门户“川南明珠——泥溪新城”。

二是突出试点任务,勇于先行先试。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和方法,直接关系改革成效。要扎实抓好宜宾县承担的国家和省市改革试点项目,坚持以省级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为统揽,推动城市新区与产业园区互动发展;以国家返乡农民工创业试点为统揽,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和乡镇产业大发展;以全省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全省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连片打造现代油樟产业综合试验区。充分发挥各类改革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把探索变成经验,把“试点”办成“示范”,释放出新一轮改革红利。

三是突出主体责任,确保改革落地。当前,宜宾县和全省、全市一样,改革发展面临全新的形势,既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巨大挑战和风险,要把改革作为全县中心工作来抓,并转化为各级各部门的具体工作责任。乡镇党委及党委书记、各专项小组及组长要承担推进本地和相关领域改革的主体责任,各部门及主要负责人要承担落实改革部署具体任务的主体责任,县委改革办也要落实好统筹、协调、督促、评估主体责任。要解决好改革推进“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围绕中央、省、市改革方案对接落实,做好对账盘点,明确牵头领导和责任部门,制定推进方案,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确保各项改革部署落地见效。

实干精神“善于先成” 促进改革成果推广

一是坚持机制创新这个核心。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迫切需要思维方式更新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需要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更多的活力和动力。要从影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性重要事项入手,以建设绿色宜宾县、绿色食品饮料工业城为着力点,聚集构建发展新体制,鼓励创新,统筹抓好稳增长、惠民生的改革举措和打基础、调结构、利长远的改革举措,一手抓方案制定,一手抓任务落实,确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城市综合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二是坚持试点引领这个重点。宜宾县过去因勇于改革而率先崛起,未来也需靠深化改革而再度领跑。作为改革大县,先天具有改革的土壤和条件,我们抓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就是争取试点、用好试点、用足试点,充分发挥试点领域的引领作用,在解决主要矛盾中带动全局、多点突破,推动宜宾县经济社会发展。就具体工作而言,宜宾县当前改革工作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统领,推进各领域的改革,抓好中央、省、市部署的重点改革项目,对于争取到的试点任务,大胆探索、积极作为,发挥好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和带动作用。

三是坚持总结推广这个目标。宜宾县一直以来处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是全省综合改革的重要试验田和排头兵,扩权强县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现代林业综合改革、返乡农民工创业试点、中小城市综合改革等逐步推进,探索出很多经验,为全市整体推进扩权强镇改革和全省林权抵押融资改革试点提供了宝贵经验,打造了自己的品牌。我们要及时总结改革成败得失,完善改革方案,寻找规律,抓住典型,提炼经验,形成深化改革的特色亮点,使改革发展成果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并惠及更多群众。

篇5:申论:争做改革发展的时代先锋

他们会认为:“我们一直沿用这种方法并取得了成功,为什么必须改变呢?”

为了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变成通天坦途,即使明知徒劳无益,也应努力去尝试改变,争做公司内部改革的急先锋。进行改革,意味着首先要学习。至少要能把握住大的趋势,以便对波诡云谲的市场作出预测。

通常人们对经由别人指摘自己的做法“进行改变”抱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必须研究此类人的心理力学。

有了充当改革先锋的经历,并且在改革中经历过诸多摩擦、磨合,不论成功与否,这种经历在人才市场上都会获得极高的认可。因此,投身改革,也就成了自我防卫之术。

一旦真正当上推进改革的团队领导人,你就会知道:欢天喜地地会聚到这个团队来的人才,无一例外都是浑身带刺的优秀人才,

这意味着,当你教过这些优秀的年轻人之后,他会源源不断将你所需要的信息汇报给你。在如此有力的团队中开展工作,产生出的刺激感与成就感自不必说,还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起到加分作用。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时光,会改变工作的品质

锐意改革不应当忘记的是,要将孩子们的意见作为重要参考。这是因为只有孩子们,才能最敏锐地察觉到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今社会,不同年代间的价值观差异超过了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孩子们不仅是我们身边最难理解的“外星人”,更是新一代的主角。并且(以下是笔者个人的观点),说到能够敏锐地察觉到时代变化,灵活应对全新价值观的人,女性要多于男性。

正因为平时工作繁忙,设定准时下班的日子,留出时间和家人一起度过,才具有超乎想象的重要性。从上述观点来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变革的浪潮正席卷着我们的时代,一切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唯有自己不变,这是何等危险的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而变革。即便改革的方向有误,也能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从而锤炼出在新世界也能存活下来的能力。

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留下了下面一段话:

篇6:申论:争做改革发展的时代先锋

在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习近平同志为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决策。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成功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的历史性跨越。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面临新矛盾新挑战。党中央支持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是希望在改革开放上做一篇大文章,发挥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的重大作用,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进改革开放,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先行先试。

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海南建设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也是新形势下我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挑战的重大战略举措,彰显出我国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坚定决心。

还要看到,海南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可以利用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的契机,推动泛南海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支点以及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在优化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习近平同志指出,“新时代,海南要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创新思路、凝聚力量、突出特色、增创优势,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这为海南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以开放为先,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习近平同志指出,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要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海南发展定位,学习借鉴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为此,应研究形成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总体制度框架。借鉴国际成功自由贸易港经验,构建适应自由贸易港要求的法律法规制度。应以自由贸易港为总体目标,高质量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应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进行全岛布局,明确全岛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功能区划和产业重点。当前,发展服务贸易既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重要举措,又是我国推进开放转型的新要求。海南可以以服务贸易创新为主导,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为我国补上服务贸易这块短板发挥特殊作用。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习近平同志提出,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支持海南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为此,要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下大气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先行先试,在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的重点难点改革上啃“硬骨头”,为海南推进高水平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为全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努力实现重大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例如,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重点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创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打破区域、城乡体制壁垒,形成整体发展优势;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出发,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能,激发市场活力;等等。

篇7:申论:争做改革发展的时代先锋

为大力弘扬企业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引导党员带头解放思想,进一步营造“深入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日前,盐城市盐都区在全区企业共产党员中开展“争当解放思想先锋、争做科学发展模范”活动。

这次活动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开展党员学习教育系列活动。着眼于党员自我教育、自我解放和自我提高,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党章和上级的文件会议精神。定期举办企业党员解放思想论坛,深入讨论,形成推进科学发展的合力。着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组织企业家外出学习考察,努力打造一支思想解放、锐意创新、敢于拼搏、勇创大业的现代企业领军人才;二是开展“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和完善党员民主议事会制度,组织党员对企业经营管理和党建工作进行讨论和评议,努力营造民主讨论、平等交流的环境,为党组织和党员参与决策和议事提供平台。建立信息沟通机制,通过企业重大事项通报会、董事会或经营层定期向党员大会通报工作等多种渠道,使党员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党员主动融入企业、热心服务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突出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着力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现代理念、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措施,努力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举办企业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组织党员开展“我为企业科学发展献一计”活动,扎实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建立“党员示范岗”评选、表彰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

篇8:基于时代发展的高职教育改革探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与之契合的高职教育。当前, 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各国第二, 市场经济向纵深推进, 同时, 改革进入了深水区, 各种复杂社会矛盾交织, 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国家持续发展。中国最高决策层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为了保障我国经济和社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迫切需要改革我国的高职教育, 培养出大批时代急需的, 既能动手又擅长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的技术人才, 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技术转型升级、装备转型升级。本文试图就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性几个问题做一探讨。

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

1.1 高职教育法律地位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 对技术性为主的教育 (5B) 描述为:“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 是分具体职业的,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 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和资格。”可见, 5B就是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1996年我国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 1998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确定了把高等职业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1.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人们对高职教育认识的深入,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渐次经历了三种表述: (1) 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2)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 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不论何种表述, 通俗地讲, 就是培养介于企业白领和蓝领之间的 (有人称之为灰领) 具有高技能的专门人才, 即主要为国家培养各个产业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或高级工艺工、工艺师、高级工艺师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与否, 以一般意义上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对应职业和岗位适应性为检验标准, 检验标准还包括毕业生专业相关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1.3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 政府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统得过死、管得过细, 除了有部门自身利益考量外, 思维僵化、官僚主义、急功近利等是重要原因。高职院校也基本上停留在硬件建设 (校园面积、教学用建筑面积、办公用建筑面积、专兼职教师人数及高中级职称教师比例、实训设备及其工位数等) 达标、软件建设 (名师与精品课程、学科带头人与双师型教师比例、品牌专业与品牌学科、招生规模、一次就业率与企业用人满意率、各级科研成果奖数目、三大检索及核心期刊论文数、科技成果转化率、获得国家专利数量等) 达标, 民营办学纷纷设法挤入高职院校, 各个高职院校主要围绕政府教育部门主导的办学评估合格和创办国家级或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使出浑身解数, 作弊、公关层出不穷, 腐败、缺乏公平正义现象迭出,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本上停留在浅显层面上, 恰恰忽视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度、企业满意度、创业能力度等市场化关键指标。笔者认为, 政府教育部门应当还办学自主权于高职院校, 自身侧重规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制定并协调产教融合法规政策, 督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国内外高职教育交流、收集并传播职业 (行业) 信息动态及就业信息指导服务, 对高职教育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分别上升到法规规章和政策标准等规范。对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的评价验收逐步由独立的教育中介评价机构来评定。提倡各类高职院校充分行使办学主动权, 百家齐放、百家争鸣, 因地适宜、自主创新地办好高职教育。国家“高职211工程”涌现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只有得到就业市场检验才能够名副其实。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 应当大力贯彻实施国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行专业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

2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2.1 课程体系

现状:一般高职院校学制为三年, 传统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基本工艺实习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组成;现在改革探索中的课程体系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采取模块式教学, 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 但是做法五花八门, 最后半年乃至一年学生毕业实习兼就业见习 (结合推荐就业和自主择业) , 并在毕业前完成毕业设计。

改革:设计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以产教融合为导向, 以开发职业能力、养成职业道德和提升素质为目标, 结合就业市场的需求开发教学模块, 实施一体化教学,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就业见习模块严格限定在第三学年第六学期进行。具体包括: (1) 基础知识模块 (以强化应用为目的, 必需、够用为度) ; (2) 专业技能模块 (专业理论、专业试验、专业实习一体化) ; (3) 职业素养模块 (与职业培养相关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与文化, 部分属差异化选修模块) ; (4) 综合能力模块 (由年度自主实习子模块、毕业设计子模块、毕业实习兼就业见习实习子模块组成) 。其中前三部分基本上在校内完成, 第四部分基本上在企业和社会上进行。

2.2 教学内容

现状:传统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传承于本科普通高校, 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基本上以相应高校教师编写的教材为教学内容, 不同程度上存在教条、老套、过时的内容, 不乏抄袭、雷同现象;试验、校内实习采用的教材内容过时、落后, 试验、实习教师结合校内实习设备的教学内容普遍存在落后当时企业生产设备1~3代, 高职院校经费不足难以购置足够的实习用的先进专业设备, 因此, 校内实习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高质量。正在改革中的模块式一体化教学, 难以一下到位, 特别是针对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进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一体化改革设计、自主实践、教学相长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专业实习设备投入和社会上毕业实习兼就业见习实习无序更是拦路虎。

改革:当前高职院校基本上由政府部门举办 (如交通厅举办的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行业或大型国有企业举办 (如电网企业举办的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民营举办 (如先锋职业技术学院) 三种类型, 应当探索在高职院校社会化办学基础上, 经费财政保障一块、企业捐资一块、民间捐助一块、学生上学缴费一块、毕业生校友赞助一块并成立依法自主运转的校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防止举办者凭自己喜好干预调整高职院校的正常运转。以此为基础, 国家出台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高职院校运转政策, 使得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深入推行, 产教融合成为现实。具体实现教学内容改革的途径包括: (1) 大规模调整压缩公共基础知识, 以有用、必需、够用为原则, 由有关教师、企业管理人员、社会专家组成公共课题组, 以职业需求调查为依据, 研发基础知识模块并要保证与专业技能模块有机衔接; (2) 以企业的职业、岗位人才需求为标准, 由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行业 (企业) 教育培训人员、企业专职工程师或高级技师共同组成专业课题组, 研发高职院校各专业的专业技能模块实用内容并滚动修编, 提出保证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基本条件; (3) 根据每个职业岗位素质要求, 由有关教师、企业教育管理人员、社会专家组成综合课题组, 研发由职业道德、企业特色文化、规章制度管理、职业手册等组成的职业素质模块。 (4) 由上述 (2) 的专业课题组研发适用的综合能力模块。

3 改革实践性问题的探讨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 是就业教育, 是职业能力教育, 是创业教育。“双证制”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征。

3.1 师资问题

创建我国高职在国际上的品牌, 师资至关重要, 需要构筑高职师资的职业通道。师资来源包括: (1) 国内本科类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学院) 本科毕业生或硕士博士研究生; (2) 在企业相关专业 (职业) 岗位工作5年以上的专业工程师或高级技师; (3) 其他高等院校本科以上毕业生应聘非专业教师岗位的; (4) 兼职教师。

要求本科应届毕业生师资担任见习助教一年、初级教师二年;应届硕士研究生担任初级教师一年;所有高职专业教师每二年不少于三个月企业实践或挂职锻炼, 高职其他教师每二年不少于二个月企业调查或社会调查。

3.2 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问题

校企合作途径包括: (1) 企业以举办或捐资办学方式以加入校理事会、监事会形式参与学校管理, 对学校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有优先权; (2) 企业与学校签订长期接受毕业生入职、毕业生实习的合同或协议; (3) 企业派遣专业工程师或高级技师担任学校兼职教师, 企业接受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实习、调研; (4) 校企科研、技术改造、应用技术成果转化等合作。工学结合途径包括: (1) 高职学生到企业、社会进行认识性实习; (2) 学生校内专业试验、专业技能操作类实习 (包含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内) ; (3) 高职学生每学年二个月假期以外时间自主去企业或社会开展与专业有关的实习或社会实践活动; (4) 高职学生第六学期的毕业设计、参加社会职业资格考试、到企业毕业实习兼就业见习的综合能力锻炼。

3.3 毕业生就业途径问题

毕业生就业途径主要有: (1) 学校推荐毕业生到校理事会企业成员单位就业; (2) 学校推荐毕业生到签定合同或协议合作的企业就业; (3) 学校推荐毕业生到其他企业单位就业; (4) 学校推荐毕业生到非企业单位就业; (5) 毕业生参加社会公开考试的公务员、司法人员、事业单位的招考录用就业; (6) 毕业生自主参加企业招聘就业; (7) 毕业生自主创业就业; (8) 毕业生以其他方式就业。

4 结束语

篇9:申论:争做改革发展的时代先锋

一、信息化

信息化社会显著的特征是信息量大,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爆炸”———社会最流行的语汇,正是对此生动的说明。而且,信息纷繁复杂,传播迅速,信息传播媒体多样化,传播的工具和手段不断更新。

信息化给语文教育诸多启示:

1. 学会学习。

学生在学校只能学习和掌握有限的知识,如果指望把人类所有的知识都传播给学生,则是不现实的。一个人即使一辈子不出校门,也不可能学习和掌握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学校教育必须也只能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各学科都是如此,语文也不例外。书读不完,关键是要爱读书,会读书。

2. 处理信息。

搜索、筛选、传播等处理信息的能力,成为信息化社会的基本能力。培养这种能力,语文教育责无旁贷。能运用检索多种工具书,运用多种现代媒体接受和获取信息。具有选择和鉴别信息的眼光,在大量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能够储存和记忆有用的信息,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传递、发布、交流信息。

3. 高效快速地阅读与表达。

在快节奏的讲究速度和效率的社会,人们必然对阅读表达的速度与效率提出新的要求。“一目十行”成为时代的需要,时代也为这种速度提供了可能,网上查找资料、网上阅读为人们获取信息、知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种阅读和表达的速度,并非仅仅是方法与技巧问题,它有对他人的尊重,有对时间的珍惜,有思维的敏捷与流畅,还有对简洁的美学追求。

二、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新时代的又一显著特征:不管你喜欢不再欢、愿意不愿意,你总是地球村的居民,做不了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中人。

全球化给语文教育带来新的启示:

1. 开放的心态和视野。

语文教育应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把学生带入现代文明。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这是我们的光荣,但长期的农业文明容易成为我们的包袱。因此,母语教育中应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使学生具有现代社会应有的价值观和文明素养,尤其是开放的心态和视野,从而真正面向世界。

2. 增进国际理解,尊重多元文化。

经济全球化必然会使我们接触更多的外来文化,各种各样的思潮和文化都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你的面前。面对多元文化,首先,我们要尊重和理解。尊重理解一种文化,就是尊重理解一个民族。只有尊重和理解,才能增进合作与交流。在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有所选择和取舍,这种选择和取舍需要水平和眼光。促使学生尊重多元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鉴别能力,努力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理所当然成为语文课程教学任务。

3. 合作与交往的能力。

合作与交往的能力是全球化社会中现代公民之必需。文明相处,合作共事,尊重、理解与宽容,沟通、表达与交流,都是语文教育应该关注的。

三、个性化

个性化是新时代的追求,是对以标准化为代表的工业文明的逆反:个性化引起语文教育多个角度的思考。

1. 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

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工业社会的大批量、标准化、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已不合时宜。一方面,消费者需要个性化,因而,产品追求个性化。另一方面,产品中高科技含量的增加,科技人员创造性的劳动和个性化的工作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创新,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关键因素。而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必须以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为前提。很难想象,一个不能得到自由而充分发展的人会有多强的创造力。

2. 解放人的心灵,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我国在由小康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迈进的过程中,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再满足温饱和对物质生活的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日益增长。人的精神需求与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不同,正在个性化,因为人都是不同的单个人。语文教育有责任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发展,提高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境界,培养健全人格。

3. 尊重人的个性差异和选择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人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古代教育家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而在追求个性化的社会里,人的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对个性化学习方式的选择会显得格外强烈。语文教育应该尊重这种差异,课程、教材、教法、评价各方面都应该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生对学习方式的不同选择,促进每一个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只有时刻关注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语文课程才能与时俱进。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摘要: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 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上一篇:高中音乐教育下一篇:运动会致家长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