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就业新模式

2024-07-17

新形势下就业新模式(共6篇)

篇1:新形势下就业新模式

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模式及就业模式研究

[内容提要]:我国经济重心的北移西阔,京津冀及环渤海经济带的隆起,给我省的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民工的培训转移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在大量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就农民工的培训及就业模式问题形成了本报告。报告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比分析了当前本地区农民工的培训及就业现状,深入剖析了农民工在培训及就业方面面临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在分析问题研讨对策的基础上我们结合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目前职业培训的现状,探讨新的农民工培训模式和就业模式,让农民工进城的路更平、更宽、更多;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更好的服务于农民朋友提供实践指导;为政府部门更好的解决农民工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新形势 农民工 培训及就业模式

一、课题研究的界定

1、“新形势”到底“新”在哪?

首先,农民工群体有了新的变化

“农民工”现象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形成“民工潮”。2000年以来,“二代”农民工逐渐进入劳动市场,他们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相对“一代”农民工有了很大改善,对工作和生活有更高的、不同的要求。他们更多地把进城务工看做谋求发展的途径,不仅注重工资待遇,而且也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和权利的实现。“较之父辈,生活是优越的,没有挨过饿,没有受过冻,温饱问题在他们头脑里没有什么概念”,“忍耐力和吃苦精神远不及父辈”。

其次,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整体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何紧跟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更好的搞好培训,培养出跟上时代发展的适用型人才,也是本课题重点研究的内容。

第三是知识和技能逐渐代替简单体力劳动作为劳动力市场选择标准

据中国劳动力市场网发布的信息,2009年城市劳动力市场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需求占总需求的60.2%,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的需求仅占39.8%。然而,据当前已有的调查数据综合判断,当前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三成左右。同时,城市劳动力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受过专门职业教育、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中专、职高和技校水平的劳动力,这部分占总需求的56.6%,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这部分人只有二成左右。也就是说,在知识和技能逐渐代替简单体力劳动作为劳动力市场选择标准的背景下,如果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技能水平不能获得比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快的发展,按照他们目前的技能水平估算,只有大约三成的人能够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

2、何谓“农民工”

对农民工的界定,国内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例如,郑功成认为,农民工是我国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期间所出现的特殊群体,特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孙立平则指出,农民工这个词表明的并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也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身份或社会地位,而是一种社会身份与职业的结合。其中的农民表明的是他们的社会身份,“工”则表明的是他们的职业,农民工就是农民这种身份与工这种职业的一种特殊的结合。农民工一直以来就流动于城乡之间。从职业上看,他们常年或大部分时间在城市务工,从身份上看,户籍制度仍把他们认定为农民。他们既离开土地又没有完全融入到城市生活。

3、农民工培训模式和就业模式

“ 培训模式”是指采取哪些途径让农民工有效获取从“工”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能学得来,用得上。甚至能为其后续发展和技能的提高、升级提供保障;“就业模式” 是指农民工以什么方式从“工”,这是农民工由“农” 转“工”的关键环节,也是我们搞农民工培训的最终目的。和大学生的学校学习和毕业就业不同,农民工的培训学习和就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实践表明,农民工培训模式和就业模式应采取更多样、更灵活的方式。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课题研究的背景

2005年2月26日和3月23日,温家宝总理先后两次对农民工问题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务院研究室会同有关部门从深层次研究农民工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政策安排下,国务院每年的一号文件都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方向。创建和谐社会,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成为当前政府工作主要内容。

农民工培训将是我国今后教育的一个新增长点,国家正在构建农民工培训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各培训机构来说,既是艰巨的任务,也可能是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各培训机构应有长远的眼光和规划,在尽快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同时,一方面要逐步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管理,使之科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农民工培训上的特色之路。

2003年,国家为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提高农民工劳动素质,在全国施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09年,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我省实农村“双带”工程培训。相关课题研究情况

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是伴随农民工的出现就有的,各级报刊、杂志都有选录。如: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华东经济管理杂志刊登的朱贵平吴静波 赵国艮撰写的《安徽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调查分析与思考——基于对无为、颍上等地66位返乡农民工的访谈》;

重庆大学徐艳撰写的《重庆农民工就业保障制度研究》;

韩俊,崔传义,金三林撰写的《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流动和就业的主要特点》(http:///xwxx.asp?id=10085);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7年,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与代际对比研究报告(《工人日报》2010年06月21日01版)等等。

上面所列的研究内容都是围绕农民工问题的综合性研究,尽管都涉及到了农民工培训及就业问题,但都没做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报告抛开对农民工问题的宏观研究,站在培训机构、用工单位和农民工的立场仅就农民工的培训及就业问题展开深入分析,以谋求发现新的农民工培训模式和就业模式。

课题研究的意义

1、做为职业教育机构,我们立足于行业领域,去研究探讨农民工的培训及就业问题首先是对们职业教育发展的促进。农民工培训将是我国今后教育的一个新增长点,国家正在构建农民工培训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各级教育部门来说,既是艰巨的任务,也可能是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各级应有长期的眼光和规划,在尽快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同时,一方面要逐步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管理,使之科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不断探索教育部门在农民工培训上的特色之路。教育是服务于社会的,发现及满足社会的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

2、为政府部门更好的解决农民工问题提供研究基础。农民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道路的必然产物,也必将伴随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全过程。解决农民工问题不仅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深入农民工群体,进行调查询问,然后进行分析论证,所得数据和信息都是一手数据。这些数据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深入调查农民工对培训的需求状况和职业预期,总结几年来在培训转移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比较现有农民工培训和就业模式的优点和缺点,发现新的培训方法和就业模式。研究内容

1、农民工培训模式如何更好的适应农民的需求,长班,短班结合;学校培训 与企业岗位培训结合;企业的技术师傅和学校的专业教师换位培训,使理论和技能融合。

2、农民工就业模式如何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如:以招工的形式招生或以招生的形式招工的“批发”模式;劳务派遣的“出口”模式。另外还有“订单”模式。

3、结合本校近年来的培训和就业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分析现有模式的不足,发现问题的同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法。在进行课题理论研究时,我们采用文献研究法,从资料、期刊、图书中以及从因特网网上(即从电子媒体类(electronic media)文献)检索的方法收集有关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的相关研究情况及理论上的应用等。在了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和进行培训及就业需求分析时,我们采用了调查研究法。在进行农民工培训模式和就业模式研究时,采用案例分析法。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课题理论研究阶段

开题后,我们立即开展了与农民工培训转移与就业相关政策的研究。同时,也大量查阅文献资料,为课题的深入展开打好理论基础。

2008年7月初,我们召开了有全体成员参加的第二次课题组会议。在会上,我们小结了前阶段为课题开题及开展课题研究所作的工作,布置了近阶段大家要完成的任务,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打算和设想。将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立项通知及课题研究进度计划表等有关资料印发给本课题组全体成员,以便大家能够根据课题研究方案一步一步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同时,对课题研究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也提出了要求。

课题理论研究主要研究与农民工培训转移与就业的相关政策,特别是与职业技术教育相关政策的研究;同时从同类项目研究中吸取经验,为本课题研究所用。

统计调查阶段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和课题计划安排,课题组成员于2008年12月——2009年3月利用农民工年底返乡过年的时机对本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及就业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发放调查表及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同时,在农村劳动力特别集中的场合,我们也就调查表中没有具体问到的问题和他们做了更深的交流,为本课题的研究搜集了准确、完整的第一手资料。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阶段 案例一:

从2006年开始,我校与河北泛美服装公司签约开办服装制作专业,首次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当年该专业招生262名学员。尽管这数据对于我们学校来说已是不少,但与协议约定的每年400人的目标还差不少。2007年,学校加大宣传力度,该专业招生人生达到360人,6个教学班,服装制作专业招生的火爆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同时,该专业的所有师资及实训设备都超负荷运转,理论学习和实习操作交替进行。河北泛美服装公司也经常派技术人员来学校指导学生实践,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氛围空前高涨。首批262名学员由于河北泛美服装公司延期开工,推迟了2个月进厂。而进厂后,由于学员对服装流水线的工作方式不适应或不熟悉,导致日产量很低,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相应的公司也压低了工人的工资,这引起了工人的极大不满。有部分工人陆续离厂,有的改行做其他工作,有的投向其他服装企业。这样的结果,在给企业带来很大影响的同时也波及到还没毕业走进工厂的学员。07年的虽然很大,达到360人,但公司员工离厂事件的潜在影响很大,学校领导与公司紧急磋商,随后公司提高了员工的工资待遇,也没有效遏制这一现象。2008年8月,第二批学员入厂时,就有近100名学员没有进去。同时,08年服装制作专业的招生量也明显下降,只有70人,2010年,该专业取消了招生计划。分析: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进行合作,在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就业岗前培训的问题。虽然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实际操作和运行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一是企业的发展的不稳定会影响学校的教学和招生

我国的企业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方式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企业的发展轨迹也各不相同。企业的发展有起步期、鼎盛期与衰落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发展变化尤其明显。而实施“订单式”培养要求企业有稳定的、良好的发展前景。否则,企业一旦走入低谷,“订单班”学生的违约现象就会比较严重。

二是学校的资源配套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与岗位结合不够紧密。学校教学一般是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规律独自制定教学计划,这样可以保证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性与科学性。但是由于用人单位实际情况的变化,有时候这种人才培养计划往往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相互脱节。“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是由用人单位和学校共同制定的,能够很好地克服人才培养计划的缺陷,尤其是为企业设置的专业课程可以由企业工程师专门授课,授课内容更具针对性。但是,其他课程的实际操作性并不很强,其教学内容很难量身定做,往往与非“订单班”基本一致,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的“订单式”培养意识不强以及教学管理对“订单班”教学计划的跟踪管理力度不够。二是“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不能满足需要。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多数教师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训能力、现场教学能力都处于弱势,与社会需要的既有渊博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还有很大差距。三是实训设施不能因需设置。实训是“订单式”培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主要过程。由于实训内容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而定,与生产实际非常接近,因此,有些实训项目可能是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从未开设过的,必然会对指导教师与实训设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是同类专业的不同学校及企业缺乏合作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是企业、学校、学生共赢的举措,而同类专业的不同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比较缺乏,合作则更少,不能互通人才需求信息,导致“订单”小,难以组班,或“订单”太大,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订单式”培养方式在实施推广过程中尽管存在以上局限性,但这种方式可以促使技能培训学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与客观要求。那么怎样克服上述校企矛盾,课题组提出以下对策。

首先要形成办学特色

要获得企业的人才“订单”,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最根本的因素取决于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实力以及社会声誉。专业实力强的学校有充足的师资、合理的教学计划、完备的教学设施,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岗位适应能力快、能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这样的学校更容易引起企业的关注,最终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与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其次是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学校设置专业必须与院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匹配;要增加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力争使实训设备满足“订单”要求。在教学硬件满足之后,还需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不但要精通理论和业务,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进行实际指导。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必须自己首先精通,这样才能真正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保证“订单”教育的实现。

最后是可灵活采取“阶段式”、“菜单式”、“配送式”等形式的培养模式

“阶段式”是指学校培养完成一半之后,由企业挑选人员组班,校企共同合作,完成后一半的培养;“菜单式”是指由各企业提出具体培养要求,由学校汇总企业需求,将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偏重的必备知识与技能罗列制定出分门别类的详细的培养“菜单”,并依据“菜单”实施模块化教学与实验实训;“配送式”是指针对一家或几家企业选才(不同工种、不同需求量)的特殊要求,与企业共同商讨制定培养方案,对组成的班级实施公共教学、分层教学与个别辅导,强化岗位培训后,直接送入企业上岗。这些灵活的“订单式”培养更具特色,更有实效。

案例二:

2009年秋季开始,我们学校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短训班(学期6个月)实行招企业进校培养模式,这是学校在培训模式上的创新。原来,该专业的教学模式是专业理论+实习车间实训,实训的材料也就是买来的铁管、铁棒,指导老师要求加工什么就加工什么,大点小点无所谓,加工坏了扔掉再重新加工一个,导致学员对产品加工的概念一无所知。产品的加工过程要有其他能力的辅助才能完成,因为任何产品的完成都是有质量控制标准的,尤其是在尺寸精度上。这种模式培训出的学员与进厂操作的水准还差一定距离。

为了改变这种弊端,学校与校外企业联系,代加工产品,这样一是省下买实习原料的费用;二是可以稍微收点加工费,创点收;最重要的是,学员通过加工产品。极大的提高了理论和实操能力。但代加工产品也存在着很多弊端:一是废品的解决问题,学员的加工能力处于初学乍练阶段,废品率绝对很高,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只能是产品方和学校协商。但也不能像企业内部一样废品率超过规定就扣工资。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则没有企业会拿产品让学员加工,这是一对矛盾。二是管理问题,实训老师在教授技术的同时,还要负责学员(人)的管理,质量管理缺位。代工产品无形中加大了老师的工作量。因为老师在产品管理方面并没有专长。三是技术问题,负责实训教师是解决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难题的主角,有些关键技术限于教师的能力,解决起来也有难度。但如果只加工很简单的产品,学员会在干熟后就厌烦,甚至产生其他想法,也学不到什么技术。

招企业进校培养模式实行近一年来,整体的运行很好。首先要照顾到学校、企业、学员三者的利益,只有“三赢”才能保证此模式的正常运行;其次是指导教师要和企业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在相互学习和磋商中,让学员真正掌握实际生产的技术和经验,这也是这种模式的最终目的。

那么选择什么样的企业进校最适合呢?课题组认为所选企业要有一定的技术和设备实力,这样的企业生产能力强,设备种类多,加工产品的门类广,和这类企业合作可以弥补学校在实训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不足。企业不能太小,因为小企业没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甚至生产设备和技术都不完善。

另外,学校在专业教学上要积极做好调整,调整的原则是:更好的服务于学员,以让学员满意为目标。毕竟学校的目的是教学,企业的目的是生产产品。不同目的的两个个体只有协作才能实现共赢。成果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我们从2010年6月中旬开始了课题结题准备工作,接着开始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回顾近二年时间的课题研究,课题组老师克服了许多困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基本完成了本课题研究任务,并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根据分工不同先后完成了课题小论文、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初稿、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初稿等材料。课题组又对初稿进行了修改、完善、定稿等工作。期间,学校领导也对课题研究的部分内容给以指导和建议,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七、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1、转变了教学观念,提高了认识。

经过两年的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深刻的体会到农民工培训工作意义重大,它关乎社会的稳定,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要高度重视,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改变过去重形式、重宣传、重过程的传统培训做法,树立实事求是、务实高效的培训理念,综合评估培训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创业需求等状况,量身定培,因人施教,开设了独具特色的培训班,并开展国家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农民工的培训不是把物质条件创造好了“等”其主动来参加培训,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和“请”农民工来参加培训,要教育和吸引农民工认识到接受培训的好处,激发其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热情。真正实现“让农民工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让政府满意”的目标。

2、增强了学校知名度,办出了专业特色,社会效益明显。

课题进行两年来,在专为农民工转移培训而设立的电焊,车工、数控加工技术等专业,进行了很大改革,从教学内容到培养模式,这些都工作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用人单位也感到满意,每天打电话要工人的很多,有的学员还没到期,就已经被用人单位接走或预定下。随着学员就业形势的趋好,报名参加培训的农民工也越来越多。2010年春季招生346人,短训学员在9月份即将走向工作岗位;本县一企业向学校预定20名氩弧焊操作工人三个月后进厂工作。

八、问题与思考

1、农民工的创业培训如何搞?是先就业再创业好,还是以创业代就业。我们认为农民工群体因为其自身原因和自己技术方面的现状,应该走先就业再创业得路子。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农民工,他们无论是在社会经验,还是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都相对缺乏,不具备创业的条件。另外,政府部门支持、鼓励农民工就业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不配套。虽然各级党委、政府非常关注,也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从政策的层面,特别是国土、建设、信贷、税收等方面没有形成规范的统一的扶持政策,对农民工就业创业支持的力度还不够。

2、就业培训组织机构众多,标准不统一。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主要有劳动保障部门的就业培训,农业局的阳光培训,扶贫办的扶贫培训,还有残联、工会、妇联等根据各自的管理对象开展的培训。这些培训上面都有一定的资金补助,但标准不一,各自为阵,既造成了培训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又难以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有的培训机构师资薄弱,设施设备简陋,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3、新的培训及就业模式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企业需求需要不同的培养模式。各培训机构应在实践中多摸索研究,绝不能用单一的模式去应付多样的需求,那是不科学,也是不现实的。

4、部分农民工参与培训的愿望不高,上热下冷。不少农民由于受认知水平、文化程度、经济能力、和培训内容设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缺乏接受培训的迫切愿望,参与度不高。特别是一些农民工经济困难,培训补助资金又非常有限(一般补助200-500元,最多800元,而农民工参加一次培训,住宿费、生活费等各种费用至少也要2000元左右),无法参加培训。还有,培训内容设置与企业的用工需求、农民的求学愿望不相一致,这也是造成农民不愿学、学了难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篇2:新形势下就业新模式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

1、总体现状:

劳动力供大于求矛盾突出。权威资料显示,今后若干年内,全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大致在2200万—2400万人,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左右,大致每年可新增就业岗位800万-1000万个,这样,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在1200万-1400万人。

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2014年被誉为“史上更难就业季”,全国共有727万应届毕业生、30万海归一起面对就业竞争,加上2013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大学毕业生签约率较低。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被调查的2014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7%,本科毕业生为38%,硕士毕业生为33%。

2、海门现状:

从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看,至少存在三大瓶颈:

一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从回海就业登记的大中专毕业生的情况来看,专业层次分布不均衡,一类本科生回海不多,多数集中在二、三类本科,计算机、中文、财会等常规专业较多,工科类尤其是我市急需要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医药化工、机电一体化、机电维修等专业毕业生人数较少。

二是企业对毕业生期望值偏高。从今年专场招聘会看,虽然部分企业开始注重人才的储备,有些企业就特地招聘后备干部,这是我市企业用人观念的转变。但是,这类企业偏少,大部分企业仍然舍不得人力资本投入,过分要求毕业生的工作经验,在毕业生的引进、使用、管理等方面缺乏研究,缺少前瞻性,没有从企业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考虑人才的引进和储备,“拿来主义”比较普遍。

三是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观念亟待进一步改变。据调查,虽然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观念在变,择业条件在降低,但仍有不少大中专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定位偏高,不愿意到基层农村、到中小企业就业,宁要“体面”的低工资,也不要一线的较高工资。也有的过分追求专业对口,给自己就业设了过高的门槛和过多的限制,往往出现面对几千个就业岗位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领域单一。2014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虽报名门槛抬高、基层艰苦岗位增多,但仍吸引了全国141万名大学生报考,“国考”竞争比达64:1。都知道考“国考”就像买彩票一样,即便那么难,但是每年都有好多大学生挤这条“独木桥”。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求稳定的心理,他们往往对工作时间固定、双休日稳定、工作压力较少、工作环境舒适等一些岗位比较“上心”,所以找工作时挑肥拣瘦,更多的愿意去党政机关、大公司、科研单位、大型企业,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就业。

2、就业地区集中。在我国沿海城市及北京、上海等地经济发展迅速,这些城市企业多、机会多、薪酬高,文化氛围浓,成为大学生毕业首选的理想就业地。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到上海、北京和以深圳为代表的沿海地区就业者高达65%以上。大学生不愿意去农村、中小城市,扎堆“北上广”,加剧了这些发达城市的人才过剩和大学生就业难。

3、就业期望偏高。有的毕业生感到“找不到理想单位”,但同时有许多基层一线的单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毕业生,反映出毕业生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仍较普遍。一部分看重稳定职业和理想环境及较高报酬的毕业生,择业期望值过高,选择单位不切实际,放弃多次选择机会,一味等待观望,甚至不惜主动待业,就业愿望过于理想化,不愿去基层单位和第一线,对一些繁重的体力劳动、苦脏累的工作,更是不屑一顾。

4、就业稳定性差。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人平均5年至少更换一次工作。而在高学历人群,这种现象更为凸显。2014年6月发布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013届大学毕业生34%在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中本科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24%,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43%。中国大学毕业生三年内跳槽偏高不下,2010届为69%,2009届为71%,2008届为71%。

三、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建议

(一)高校应积极应对,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1、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学生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与其它产品一样,高校培养大学生也存在着“产销”是否对路、供求是否平衡的问题。特别是高校扩招后,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能被就业市场牵着鼻子走,要认真研究、善于把握就业市场波动的规律,学会比市场变化快一拍,只有增设一些新兴的、前瞻性的专业。才能充分掌握就业市场的主动权。同时政府也应尽快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向高校随时发布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专业设置供求不平衡给高校以警告。

2、高校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抗风险能力。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刨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其中,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所以高校应搞好专业技能教育。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非专业能力的培养。除了具备专业能力之外。非专业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用人单位除了专业能力之外.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包括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所以对大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尤为重要。

(二)政府应加大就业政策扶持力度

1、政府应发挥政策效应,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今年我市登记在册的大中专毕业生有2000多名,政府可以给予一定政策上、经济上的优惠扶持,积极鼓励这批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这样可以积极组织向海门各大园区、乡镇输送一批紧缺的化工、机械、国际贸易、英语、建筑等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把他们充实到海门经济建设一线中。另外,非公经济组织是高校毕业生的重要就业渠道,人社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疏通渠道,营造氛围,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外企和民营企业就业。

2、政府应大力推进毕业生自主创业。政府应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享受国家、省人社部门制订的相关政策。市人社局应会同相关部门做好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据有关部门了解,今年我市突出创业带动,实施“就业富民工程”,构筑创业宣传、创业融资、创业孵化、创业项目推荐、创业指导服务等五大平台,不断拓展“创客空间”,鼓励支持更多劳动者创业就业。预计全年可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实现新增创业2000人,带动就业1万人。

(三)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1、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现在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大多不愿从事艰苦的、基层一线的工作,都想选择舒服安逸、钱多事少的岗位。清华大学生尚能应聘城管工作,那么,更多的大学生也应放下身段,把自己投入到一个普通劳动力的位置上,参与到全社会各岗位的就业竞争中去。况且,现在许多企业包括知名企业招聘的“门槛”普遍降低,只要求职者要求不是特别高,一般都能找到合适工作。因此,大学生在求职的时候千万不要过分的挑剔,更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从就业地而言,不一定非扎堆城市不可,也可以考虑乡镇甚至边远地区。从薪酬待遇而言,也不一定非要高薪不可,从低薪就业开始,先赚取工作经验也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来,我们海门市也引进了海宝工业园的宝钢钢构、宝钢精密钢丝、宝钢磁业和宝钢物流等各大企业,都需要各种层次的人才,仅宝钢钢构就需要员工1000多人。已经开工的中远重工、海新重工等吸纳员工都要在1000人以上,回海就业的大学生可以考虑。

2、降低就业期望,准确定位自己。大学生在校期间都做了一个完美的“就业梦”,梦想自己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一旦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才发现理想与现实是如此遥远。这就要求大学生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理想和价值取向,降低就业期望值,拓宽就业范围,树立大众化就业观。理想就业不是非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进入国企才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的工作岗位。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最终定型,社会阅历不足,每个人的学历、专业、能力水平都不尽相同,各有各的特点,因此在择业前,应对自己各方面的情况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分析,实事求是地评价自我、认识自我、多务实、少幻想、不可好高骛远、要虚心地看自己。对社会需要什么,自己会干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又要仔细权衡,找准自己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以积极进取的心态迎接社会的选择,这样会更有利于就业。

3、适应当前形势,提升竞争能力。求职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展示自己的过程,必须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的调查显示,一般文化程度高的收入远远高于文化程度低的;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收入远远高于未接受过技能培训的;综合素质高的收入高于综合素质低的。因此,一方面,要提升自己职业技能水平。党的十八大确立了“推动实现更加稳定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工作目标,提出了“进一步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使每个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相应的就业技能培训,每个企业职工都能得到技能提升培训,每个创业者都能参加创业培训”,这是个鼓舞人心的消息。根据目前的政策,凡是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政府部门都有职业培训费补贴,个人完全不需要自己出钱,就可以学一门技术。另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用人单位都希望录用一些对本单位有用之才,谁的综合能力强,谁能为用人单位带来财富和荣誉,谁就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大学生要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独立获取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同时,要认清用人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适岗准备;要注意培养求职技巧,求职也是一门学问和艺术,涉及到很多细节性问题,如言谈举止、交流沟通等,应在平时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这样在求职时不至于因“小”失“大”,错失就业机会,要知道,机会永远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

篇3:新形势下就业新模式

目前, 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除了设立专门的机构和安排专门的人员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以外, 还开设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 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辅导, 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 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也在日渐完善的过程中, 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 我们也应该正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功能单一、模式陈旧等问题, 及时调整和改革工作模式,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就业指导的功能单一, 内容狭窄

高校开展就业指导的时间基本限于“双选”期间。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等方面, 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的功能也比较单一, 只是提供一些基本的就业信息和服务, 没有从根本上注重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与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与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着力较少, 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求。

2、就业指导的方法陈旧

高校就业指导的方式往往采取单向传递的方式, 只是单纯地把就业政策、信息灌输给学生, 缺乏相应的信息反馈和跟踪指导。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同, 就业选择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而学校组织的就业指导讲座或报告会等, 只能从总体上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 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性指导。这种比较落后的指导方式, 也会影响就业指导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3、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 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社会学、心理学知识, 并具有较强的组织和沟通能力。而高校的就业指导人员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处理日常事务上, 很难有时间进行系统化的培训, 再加上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不一定都具备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 因此, 很难达到良好的指导效果。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1、建立持续性指导的工作模式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是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 它和我们的培养目标并不矛盾, 只是进一步强调人才培养的人本化和市场化的要求。这一思想需要在相关教育活动中贯彻实施。从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选择上, 就应该同就业指导结合起来, 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要与社会和市场需求接轨。就业指导工作不但是一项长期工作, 更是一项系统性工作, 需要学校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着手, 全程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高校要以社会大环境和市场为背景, 把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有机结合起来。

2、采用多渠道、多层次的就业指导方式

就业指导工作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指导方式, 比如, 在教学计划中取消不适应社会需要的课程, 补充相关课程及实践环节;开设专门课程, 开设讲座、报告会等等, 提升就业指导的理论性和科学性;还可以由专门机构和院系联合开展相关教育。另外, 面对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个性化要求以及企业招聘时间、形式上的多样化需求, 仅靠学校是难以满足的, 必须寻求专业性的机构来承担有关职能。比如组织招聘会, 开设个别咨询, 心理门诊等等。将部分职能转移到学校和院系以外的第三方就业服务机构, 这样可以更好地服务学生, 同时, 提高了就业指导质量和效率。

3、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 也是转变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建立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学校应该招聘一些有专业背景的高水平人才, 做好就业指导的组织带动工作, 用科学的方式和专业知识来完善就业指导服务, 完成对学生的专业化就业辅导。对在职的就业指导人员要建立考评和培训制度, 可以考虑资格准入的政策, 凡是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都要具有专门的职业资格证书, 具备专业的指导知识和技能, 真正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这样才能使就业指导工作朝着正规、高效的方向发展。

小结: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的变革, 要积极转变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 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就业指导工作离不开学校管理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更需要大量专业化人才的参与。积极引进人才, 建立全局化、系统化的就业指导理念,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高校教育及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才能实现毕业生人才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摘要:在人才供需关系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 如何引导毕业生选择合适的就业渠道, 完成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着功能单一、方法陈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 需要我们积极推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的变革, 积极引进人才, 建立持续性指导的工作模式, 采取多层次的就业指导方式。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变革

参考文献

[1]、王碗.大学生职业指导模式的创新探索[J].吉林教育.2009 (04)

[2]、胡莉丹.论高校职业指导的发展与完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12)

[3]、张爱善.科学发展观视域中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和创新[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04)

[4]、徐元彬.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成都) .2008 (03)

篇4: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模式解析

关键词:高等教育;就业工作;解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6-0000-01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各高校招生数量逐年增加,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转向普及化,加之各种社会及经济原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出现了许多问题,第一,组织机构不完善,师资缺乏。有些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不健全,只针对毕业生展开就业指导,低年级的学生被忽略,使得就业工作的作用发挥受限制,专业性的就业指导人员及教育师资缺乏,使得就业服务不完善。第二,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造成信息传递不到位、信息浪费、信息利用率低的情况。但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队伍逐渐变得专业化、科学化,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优势,教育部也有“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的规定,因此,高校就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模式解析

(一)一个最终目标和两项重点任务。就业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帮助、指导和服务毕业生就业,而毕业生的就业率更是衡量一所高校就业工作成功与否的标准,因此,在新形势下,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应该围绕怎样实现这一最终目标来展开。同时,要认真完成两项重点任务,其一,就业指导应该全程化、专业化,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要认真做好就业法规政策的宣传工作,加强对毕业生心理素质、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开展相关模拟训练及咨询服务,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二,认真做好就业服务。开展信息化服务,例如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向学生及时发送就业招聘以及考研调剂等方面的信息。要广泛地与省内省外各地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完善就业市场,定期举办供需见面会。此外还要做好用人单位的接待工作以及家长的咨询服务工作。

(二)就业工作的基本环节。首先,要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就业知识指导,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指导学生制定符合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对学生进行就业思想健康教育,转变学生观念,注重对学生的就业形势、就业定位及就业心理教育,使学生对就业形势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就业思想,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竞争、适应竞争。再次,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了解应届毕业生的签约率以及签约单位的相关情况,了解优势和不足,及时汇总统计,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最后,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就业层次进行分析测评。通过汇总和数据分析,撰写出详细的就业状况报告书,为毕业生的就业及学校学科设置提供参考。

(三)就业教育工作人员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基础。职业指导人员与其他教师一样,发挥着教书育人的作用,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可或缺,他们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及职业走向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职业指导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及职业素质,具有责任心、有耐心,积极为学生提供服务。同时,职业指导人员还要具备专业的职业指导知识,,主要包括职业指导理论知识和心理学知识。职业指导人员能够在遵循国家就业政策的前提下,分析当今就业形势,运用就业指导理论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定位及社会需求,做出正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同时,由于当代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就业压力,这就要求就业指导人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分析自我,及时进行心理调整,确定自己的目标。

(四)全员参与,分级管理的工作体系是保障。分级管理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能够提高就业工作的效率,对于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领导机制,明确就业工作校、院二级管理责任制,按照“学校建平台,学院负责制”来推进就业工作重心下移,激发院系做好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第二,成立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其主要职责在于,统揽全校就业相关工作;指导院系开展团体及个人就业辅导工作;组织全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并负责职业发展课程的教师管理机考核工作。第三,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教育及辅导队伍。积极引进有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师资充实就业教育师资队伍,同时对现有学工人员进行分层培训,适当聘请校外有影响的专家及名人开展就业教育、创业辅导等工作。

(五)以学生为主体提供就业服务。为了使得毕业生的就业更为顺畅,提高就业率,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全面、周到的就业服务。首先,要开展就业咨询服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应该在平时就积极举办一些集体座谈会,并通过网络、电话等形式接待学生的咨询,对学生进行如何进行就业评价、如何提高求职技巧、如何选择职业等方面的辅导,减少学生求职的盲目性,帮助学生准确定位,有效择业。其次,提供学生自荐活动服务,通过召开小型招聘会、信息发布等方式积极提供学生自荐活动服务。再次,提供充分及时的网络信息化服务,通过手机、网络、公告栏以及各种现代媒体进行信息的传递,确保学生及时接受信息,提高信息利用率。最后,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为学生办理就业相关手续。

(六)不断创新就业工作方式是前进的保证。社会不断变化,学生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若一味使用旧的就业工作方法,不仅效率低下,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当代大学生每天都在和网络打交道,所以就业工作的展开应该结合电脑、网络及手机等进行,通过微博等新型交流工具进行信息发布。同时,通过新颖的活动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增强活动的实效性。也可以与其他院系进行交流,了解其他院系的活动形式,借鉴经验丰富活动形式。

总之,在当今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下,高校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做好高校就业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从而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就业工作长效机制。通过科学化的就业指导来达到提高就业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军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解析——以世界就业指导渐进的角度[J].文教资料,2011(26):77-78.

[2]郝英杰.大学生就业工作中高校的责任与作为[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21-22.

[3]裴以明.加强高校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J].钦州学院学报,2011(04):52-53.

篇5:新形势下就业新模式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趋势分析及对策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才资源市场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多数毕业生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市场配置高校毕业生资源.

作 者:杨海英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刊 名:职业时空(下半月版) PKU英文刊名:CAREER HORIZON年,卷(期):20073(10)分类号:G64关键词:

篇6:新形势下就业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由于长期以来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不少学生认为上高职“低人一等”,“前途不如人”,从而自甘人下,精神不振,学习不好,甚至持“破罐破摔”思想,混沌度日。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更大,所以必须改变以往的工作模式,创新就业指导工作,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要求。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指导思想落后

目前,尚有不少高职院校把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仅看作行政管理人员,甚至实行轮岗,致使就业指导的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高,缺乏相应的专业培训,甚至部分就业指导教师还是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时间过短,集中于高年级学生,没有将就业指导纳人学生四年的学习规划当中来。

(二)就业指导形式单一

主要是讲座和就业指导课,没有结合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开展形式活泼多样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比,就业指导显得微不足道,这使得就业指导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三)就业指导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就业指导的内容局限于提供政策法规、职业信息、组织招聘活动等短期性指导,忽视对学生的就业技巧方面的培训和学生的择业观教育。

二、创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动因

(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步入发展新阶段的推动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劳动力要素市场的过程中产生的。可以说,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正步人新的发展阶段,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要与市场经济新阶段相适应,与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相适应,就需要发展创新。这是基本制度变革性的推动动因。

(二)适应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霜要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够盲目发展,要科学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的科学发展,就是要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指导,让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也就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这是和谐发展的推动,是发展性的动因。

(三)建设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的霜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是我国应对人均GDP从1000到3000美元发展时期所面对机遇和挑战的一种战略安排。

创新包括三个层面:原创性的创新、技术层面的创新和在他人创新的基础上的再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需要在社会经济、文化、科学、社会等各个方面和岗位都进行创新发展。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亦不例外,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机遇性的推动动因。

(四)适应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需要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完成了由数量扩张到质的飞跃,就要求就业职位多样化和大众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必然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变化的要求,以满足不同大学毕业生的差异性指导需要,实现大学毕业生资源在社会上能够得到最佳配置。这是就业指导工作发展阶段的质变性的推动动因。

三、创新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指导的内容

(一)创新工作思想认识

创新当前就业指导工作的思想认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主要有三个的要点:一是要抓住它的实质,即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协调发展;二是要抓住它的要义,其第一要义是发展,并且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三是要抓住它的核心,即以人为本,作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思想认识创新来说,最核心的是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毕业生与职业、毕业生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了这种和谐发展,就为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协调发展提供基础。

(二)创新工作机制

由于历史沿革的原因,行政管理工作管理机制的惯性,依然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显现。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把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作为一种专业的工作人员来对待,而是作为行政管理人员来对待,从而在轮岗中将其轮掉了。所以,需要贯彻以人为本,创建新的工作机制,集指导、教学、研究、咨询、服务、管理等职能为一体,专职与兼职相结合,集体指导与个体咨询相结合,实现全程化、全员化、专家化。

(三)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显然,现阶段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式方法与精英就业阶段是不同的,应该特别认清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所处的阶段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适应毕业生就业社会化的要求,并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会进一步社会化。创新就业工作方式方法,主要应该表现在多样性和开放性,可开有关就业指导的必修课、选修课、各种讲座;可请校友回校做报告,请社会人士讲企业文化、对毕业生的要求等;可设专门的教研室;可开设咨询室,咨询日进行个体咨询辅导,组织各种活动,群体咨询,模拟招聘等。就开放性来说,不仅要以占领用人单位市场为目标走出去,请进来,而且要是和社会力量有机结合,如聘请一些社会人士为学校就业指导兼职辅导员等,共同进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还要调动动员学生的力量,如成立学生就业社团,在老师的辅导下开展活动,自我教育。

(四)创新工作手段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地方、高等学校三级就业网站基本都建立起来了,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发改委和国资委共同组建了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就业工作的管理工作平台和服务平台。它既可以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管理更为及时有效,同时使得毕业生信息发布、交流、意向反馈更为方便。抓好市场建设,推进就业信息化,形成有形市场与信息网络市场相互促进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为毕业生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

(五)创新工作内容

这主要是细化就业指导的内容,分层次、分专业、分对象指导,最核心的是,由单纯就业指导过程性的就业指导,变为对指导大学生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负责,全程、终身性咨询指导。

四、提高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人员创新能力

为适应就业指导工作新的发展阶段—职业咨询指导的需要,就需通过强化培训教育和实行职业资格认证等方式,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创新能力。这些能力主要来源于就业指导人员应具备的四种基本能力:一是开展咨询辅导的能力,包括熟悉职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具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中应用的能力,熟悉职业规划和助人的基本技能,具备与各种各样来询者互动运用的能力。能够把握服务对象的需求,具备设计和培训的能力;二是把握职场动态信息的能力,包括熟悉劳动力市场职业需求,具备信息收集的能力,对劳动力市场和职业需求信息分析和管理的能力,具备利用相关信息帮助服务对象的能力;三是把握职业道德和政策法规的能力,包括熟悉国家有关就业相关政策法规,具备运用和指导能力。遵守职业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具备把握自己工作职责范围的能力;四是管理与实施服务的能力,包括具备一般事物的管理能力,具备项目管理和实施的能力,能够宣传与推广咨询服务项目,具备宣传和公关的能力。

上一篇:诗经》两首,《氓》教案下一篇:交流会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