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社区就业工作总结

2024-08-04

2006年社区就业工作总结(精选8篇)

篇1:2006年社区就业工作总结

2013年红光社区再就业工作计划

工作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思想,以服从和服务于长春街道构建和谐社区这个大局为中心,破解离岗失业人员中的热点、难点促进就业、再就业,协调推进红光社区再就业的各项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一、基础工作:熟练掌握本社区的离岗失业人员的家庭自然状况,基础台帐准确无误,及时对离岗失业人员进行登记,不漏报、瞒报,保证每月统计报表准确无误。

二、安置工作:按计划完成离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安置目标,完成劳务输出安置人数,完成社区服务业安置人数。

三、培训工作:认真组织离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保证质量不走形势,每年至少举办三期培训班,每期不少于60人次。积极收集各种培训信息,积极参加街道、区、市的各种业务培训。

四、职业介绍:成立社区职业介绍站,广泛采集、发布

用工信息,全年不少于500条,积极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送培训、送岗位、送技能六送活动,全年保证送岗到家达200人次,职业介绍成功率达80%。

五、六、其他工作:建立再就业工作各项制度,每半年入户调查一次,定期组织召开用工洽谈会,并协作各口做好各项工作,保证全年再就业工作无差错,迎接市、区、街道领导的检查验收。

红光社区再就业

2006-1-6

篇2:2006年社区就业工作总结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不断完善各项制度

本社区充分认识到就业和再就业是社区一项重要工作,为确保这项工作高效开展,社区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更加完善的工作制度,由社区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制定社区工作人员协助,定期在社区工作会议上协调,全力解决辖区内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问题。

二、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

1、把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就业的重点,跟踪掌握辖区企业用工情况,收集岗位用工信息,挖掘开发辖区企业后勤服务、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就业岗位,通过开发社区保洁、保安、绿化、车辆管理等岗位,97人实现灵活就业。

2、在大力拓宽社区就业的同时,通过上门宣传政策,发放资料,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全年共新增89个就业岗位。

3、加强流动人口就业人员的管理,以流动就业人员为服务对象,工作站成员多次到辖区的施工现场,为流动就业人员提供服务和宣传,免费发放《农民工维权手册》、《农民工进城就业指南》以及“春风卡”60余份。并做好流动就业人员的统计台帐上报工作。

三、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1、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养老保险补贴申请》申请。对于符合条见得下岗失业人员,热心指导办理填写表格,在办理过程中,专管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要求、细致的方法程序,审核每一份申报材料。目前已有23 人享受到了这一优惠政策。

2做好小额贷款的初审服务工作,现在辖区已有1名自谋职业的失业人员申请了小额贷款。

3、通过各种方式为求职人员提供用工信息,对有就业培训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做好登记统计,适时组织求职人员参加就业局的劳动用工洽谈会。并为8名失业人员办理《就业服务卡》,及时推荐他们参加就业局开办的创业培训班。

四、深入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通过摸底调查,了解辖区内企业退休人员的家庭生活,健康状况,掌握企业退休人员中的高龄、伤残、特

困人员的情况,并多次上门走访慰问。及时反映退休人员的生存信息,对死亡的退休人员及时上报,协助退休人员家申请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五、在日常工作中,对来工作站咨询的人员热心接待,认真填写工作日志,定期参加事务所得每月的例会,专管员在工作中进行交流学习,实践中进步的工作方法,使自身的业务有了明显提高。

六、今年以来,根据社区的统一安排,工作站成员与社区计生办、综治办,民政办等部门多次走上辖区街头,设立咨询台,开展集中政策宣传活动,发放就业报和各类政策宣传资料200余份。

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到位,曙光社区工作站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今后,工作站将从完善工作入手,积极创造条件,把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工作做的更好。

为进一步做好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在认真总结经验2006年的工作经验基础上,特制订2007年工作计划:

一、充分发挥社区工作站的作用,认真做好就业和劳动保障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咨询工作。

二、争创充分就业社区,重点挖掘灵活就业岗位和社区就业岗位,尽最大努力帮助辖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

愿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三、加大力度督促辖区用工单位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作,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

四、切实改善为下岗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是指和服务质量。

2007年曙光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要从实际出发,在失业人员就业质量上下功夫,加大再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学好政策,用好政策,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勤于实践,不断提高发挥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的作用。

曙光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

篇3: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社区工作介入

大学生就业焦虑是大学生面对就业及由就业产生的相关问题、情境而出现的个人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焦虑表现,是众多焦虑形式中的一种[1]。包括大学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焦虑和在选择职业之后在应对新的就业环境过程中所产生的心里紧张、倍感压力等心理状态。

二、就业焦虑的成因

(一)客观因素。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机构,负责人才输出;用人单位是使用人才的主要机构,负责人才输入;而两者都要在国家的大政策背景下进行。

1.政策调整与教育体制。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通过行政安排解决就业,很多年轻人依赖家庭关系走向就业岗位,但是这种就业安排隐藏着一种事实,即隐性失业[2]。近年来,随着机构改革,就连这种被包装的“隐性失业”也渐渐消失,大部分人要靠自己能力进行竞争就业。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大学生毕业人数急剧增加,但劳动力市场并没有相应地扩大,此不对称性使得就业问题更加严峻。

2.学校专业设置与就业指导。高校作为人才资源的主要培养单位,未能实现各项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有些专业侧重于对理论的讲解,对社会实践不够重视,导致毕业生综合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增加了就业难度。虽然我国大多数高校也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但多是象征性的,未能得到学校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需要专业型和经验型人才进行指导[3],而学生工作处的老师多数是进行思想政治辅导的辅导员转型而来。

3.用人单位。每个岗位都对其所属的组织有一定的功能和意义,因此每个组织的领导都希望大学生一到岗位就可以融入企业,为企业谋利益,然而这恰恰是大学生很难做到的。实习生到岗位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实习期间未必能达到企业的要求,所以企业承担着用人投资风险。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更注重经济利益,不愿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不愿支出过多实习或培训费用,导致大学生实习资源有限,减少了大学生培养能力的机会,增加了就业难度和压力。

(二)主观心理原因。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一般高于同龄其他群体,他们给自己的职业设定过于理想化,既可以发挥特长、展现个人实力,又要有较高经济收入、能体现较高的社会地位。目前很多大学生还强调专业对口,但近年来的热门专业聚集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导致就业难上加难。当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时就会产生很大的落差感,在激烈的竞争中衍生出挫败感,否定自己,慢慢陷入压力与焦虑中。

三、社区工作者的介入

对于解决就业焦虑问题,可遵循先预防,后治疗的思路。先从外在方面帮助毕业生提高能力,获得政府、高校、企业等各方面可能的实质性帮助;如果这些还避免不了心理问题的出现,就要针对焦虑心理进行治疗,帮助其学习自我调解的方法,提高自我调解能力,实现助人自助。

(一)预防——外在的帮助。运用罗斯曼社区工作的“地区发展模式”,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全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就业技巧训练。

1.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任何就业焦虑都与特定的人生目标相关联,如果人的目标契合自己的能力,焦虑就很难产生,所以高校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且要从“新”开始。因为大学新生在高中进行了三年高压式的学习,认为大学相对来说是一个享受的阶段,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没有重视。可以依靠专业心理测试系统,对他们进行职业倾向测试,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定位,调整就业目标和期望,避免陷入无谓的压力与焦虑之中。

2.进行就业技巧的训练。明确自己未来道路后,需要进行相关能力的提升。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和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帮助学生分析企业对应聘者的要求及用人情况;还可以联系人力主管进行模拟招聘,体验招聘人员和应聘人员的角色,明白如何使自己在将来的就业招聘中应变自如。

(二)治疗——认知矫正法。运用认知矫正法指导学生察觉个人的非理性观念,并通过假设最坏可能性形成理性认知,借以减弱或消除焦虑反应,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自我觉察。即罗列问题,整理问题。首先,让学生把自己认为的所有忧愁与问题全都写下来,没有好坏之分,也无论重不重复;其次,让学生自己进行整理,合并实质性相同的问题,筛掉重复的条目;然后让他们按照“忧愁”程度的大小进行排列。[4]这样使他们的“担忧”明确化,让他们以一种不逃避的态度正视自我。

2.自我质辩。对消极的不理性观念进行自我质辩,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自行明白不理性观念给自己带来的危害,以及今后应该具有的正确态度。

3.正确的自我意象。即消除在“自我质辩”过程中所意识到的消极以及错误观念。在得出理性的反应后,可以使用积极的内在对话,帮助自己消除非理性的认知,形成对焦虑的正确态度,更加乐观地面对问题。

摘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竞争压力,一些大学毕业生会因为自身条件和心理素质等原因产生焦虑情绪,继而走向抑郁。其原因在于现阶段就业政策的公正化、大学生数量与劳动力市场的不对称、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不对接、用人单位的现实性、大学生个体心理素质状况和自身条件不优秀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学校范围内运用社区工作的方法解决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多方资源,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增强学生的能力,促进问题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焦虑,原因分析,社区工作介入

参考文献

[1]吴致桥.学校社会工作视野中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焦虑问题研究——以J大学某学院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4-04-01.

[2]李珊.河南省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北工业大学,2013-05-01.

[3]秦红明.试论高校职业指导改革与实践[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06-30.

篇4:2006年社区就业工作总结

羚羊车

东北亚青年环境网络

第二届会议的参会人员名单已经确认并公布了。目前,各个参会人员正在着手准备发言的材料。同时,会议方为了增强参会人员的积极参与,也给几乎所有的青年代表布置了小任务。希望关心我们工作的朋友们继续关注,我们会及时与大家分享我们的好消息。

与西城金融街少工委合作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羚羊车与西城金融街少工委合作,先后为他们辖区内的孩子们开展了别开生面的环境教育活动。特别要提到的是,这些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我们的老朋友“北京麋鹿苑”的热心支持。自从北京麋鹿苑变更为免费公园后,更多的朋友体验到了那里新颖独特的环境活动呢!

绿色希望行动

志愿者交流会

8月19~20日,绿色希望行动组织了志愿者交流会。交流会不仅为新老志愿者之间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志愿者们通过交流与分享,深入地了解了项目的宗旨和志愿者的使命,也为下半年绿色希望小组的出行奠定了基础。项目组招募了13位优秀的志愿者,将在9月分别前往四川、辽宁的希望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美境行动

美境行动教师清凉沙龙

7月初,“美境行动”项目的部分辅导教师在北京老舍茶馆举行了“教师清凉沙龙”,会上新老朋友交流了参与“美境行动”的感受和期望、建议等。我们还会在年底再举行一次,请各位老师及时和项目组保持联系沟通。

美境夏令营

7月28日,“美境行动”在自然生态秀丽的天津蓟县别山镇翠屏山庄组织了“2006年津京两地美境行动夏令营”,此次夏令营是自然之友和天津绿色之友共同合办的。通过玩环保游戏、表演环保小品、绘制节能绘画作品、进行节能环保演讲等多种形式、内容,更充分的增强了“美境行动”团队的凝聚力和行动能力。

《美境行动实施指导手册》新鲜出炉

9月初,经过我们的努力和精心设计,终于完成了《美境行动实施指导手册》。希望此指导手册能够给更多的老师和同学提供实用性强、操作性强的行动指导和帮助。因为印刷数量有限,请来电预定所需数量。

骑行北京

7月9日 项目负责人胡卉哲接受BBC RADIO 4记者采访。

8月18日 参加民促会和美国环境协会联合举办的“绿色出行”项目NGO推荐会。

绿 地 图

7月 台湾荒野保护协会伙伴汪仁佩和张菁来办公室进行绿地图交流。

8月 北京展览路一小的卫春老师组织学生们进行暑期绿地图活动。

8月初 制作并调试什刹海地图的电子版。

8月9日 会员魏海和鲁宁组织学前孩子体验绿地图活动,并绘制出了大幅中国儿童中心的绿地图。

8月26日 志愿者到什刹海周边地区分发绿地图。

8月底 完成什刹海绿地图印刷,并计划随今年第5期《自然之友通讯》发送给北京地区会员。

感谢来自台湾的朋友伴汪仁佩、张菁 ,给我们带来精彩的培训和丰富的讯息。

感谢积极参与交流活动的各位志愿者、老师、合作组织的朋友们,尤其是康大虎、杨炎、魏海、鲁宁几位伙伴的热心参与和付出的时间与精力。

感谢《学与玩》杂志社的房露老师和同事们,一直积极为绿地图活动提供报道的版面和宣传。

感谢中国儿童中心的黄域主任,为绿地图活动提供各种方便和支持。还有张薇、李海滨等几位参与设计和完稿的志愿者,什刹海绿地图的呈现完全依赖于他们精彩的创作。同时也对参与发放绿地图的志愿者修菁、阴燕、杨维东、陆曼春、汪颉珉、朱继凡、北师大PRED的同学们表示感谢!

绿色选择

8月 筹划9月22日无车日自行车图片展览。本活动获得德国波尔基金会,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支持。

保护草原联合项目

6月27~30日保护草原联合项目负责人陈继群与公共合作总监李君晖赴韩国拜访环境运动联合,商定了2006年度两家组织合作开展草原保护项目的方案。

7月5日保护草原联合项目与法制出版社达成协议,出版4000册蒙文普法读物。

7月7日保护草原联合项目与内蒙古农业大学达成协议,开展盐碱化湖盆治理试验。

7月21~28日保护草原项目本年度第2次考察内蒙项目点,了解盐碱化湖盆治理项目进展情况,对东乌旗湿地鸟类进行观察记录。

8月21日中韩荒漠化研讨会2006年度会议筹备会在自然之友办公室召开。

二、 会员活动

登山组

7月15日~30日登山组一行徒步穿越额尔古纳,行程中与额市教育局合作,开展与当地教师的交流活动,并捐助当地穷困学生。

8月10日登山组额尔古纳义行部分志愿者来到自然之友办公室,与工作人员分享穿越额市体会感受。

8月19~20日登山组西灵山活动。

8月底 完成额尔古纳贫困学生资助的第一批,共计23人被资助,还有14人等待大家的资助。

观鸟组

7月7日 召开观鸟组核心成员会议,总结上半年观鸟组工作,并讨论《自然之友主题小组户外须知》。

8月22日 召开观鸟组核心成员会议,讨论观鸟组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计划。

植物组

8月5~6日 植物组组织到锡林郭勒盟进行植物考察活动。

杭州小组

8月 杭州会员小组工作委员会委员郭艳婷、姚策暂时离开杭州,因此退出杭州会员小组工作委员会。经杭州会员自荐,工作委员会委员投票,现推举朱勇、朱有明增补进入杭州会员小组工作委员会。会员部截止至9月30日,征集杭州会员意见。

绿色文化讲座

7月7日 美国内华达州大学环境与文学系教授Scott Slovic坐客“绿色文化讲座”,Scott Slovic教授分享了如何将人类对环境的情感,通过环境文学的方式在大众中传播,并且表达在社会、法律、商业、政治等不同话语层面中。

8月26日 “绿色文化讲座”邀请到台湾作家胡因梦演讲“外在环保与心灵环保”,共有一百多名朋友参加了这次活动。

义卖

“自然之友”友人义卖店开始试营。店家将陆续推出绿色消费产品和环保书籍。详细内容请浏览以下网址:

http://www.fon.org.cn/channal.php?cid=76

其他工作

7月5日登山组、植物组部分核心成员与自然之友会员部召开会议,讨论《自然之友主题小组户外须知》。

8月初《自然之友会员名录》发行。

8月23日 《自然之友主题小组户外须知》正试颁布试行。

感谢给额尔古纳学生捐赠文体用品的捐赠者;

感谢捐助额尔古纳贫困学生的捐赠者;

感谢之巅咖啡吧、中国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绿色文化讲座”场地;

感谢刁娜在自然之友志愿者管理方面的专业支持。

三、 各部门事务

行政财务部

6月底自然之友全面财务审计工作顺利结束,事务所对2004年7月~2006年6月这两年来的财务管理总体评价较好,个别地方还需要提高。

环境教育部

机构间的合作

今年的7月,我们被邀请参与富平学校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在上海组织的首届全国可再生能源科技夏令营。在活动中,来自不同团体和地区的老师和同学们愉快合作,分享了各自优秀的教育成果,同时也给同学们营造了一段充实的暑期生活。我们真心的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再次与各兄弟组织走在一起!

不断挖掘新的学习机会

在7月,我们有幸结识了美国的一家民间团体——“世界森林中心”。他们在每年的暑季都会组织世界上一些地区的优秀教师和学者(环境与森林方面),组成一个学习团在美国西北地区学习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及教育活动。参与的代表都觉得收益匪浅,而且往往在活动结束之后会形成一个互动的交流网络。这家机构还有一个支持森林管理与保护方面研究的项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多了解! www.worldforestry.org

参加亚洲可持续发展教育第一届国际会议

参加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日本委员会”( ESD-J)举办的亚洲可持续发展教育优秀实践案例项目(AGEPP)第一届国际会议,旨在通过寻找和分享位于亚洲的优秀的基于社区的ESD实践案例,从而进一步推进ESD的发展。AGEPP项目组选定在中国、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和菲律宾6个国家进行,自然之友成为位于中国的项目合作团体之一。

公共合作部

7月1~2日自然之友工作人员李健赴石家庄,与当地会员在西铁城光动能手表的两场公益拍卖活动中开展环境保护宣传。

7月6日自然之友代表参加中华环保基金会NGO交流会。

7月13日自然之友代表参加北京大学公民社会中心组织的NGO座谈会,策划今年秋季将举行的研修班。

7月28日合作伙伴韩国环境运动联合五位代表访问自然之友办公室,常务理事胡勘平代表自然之友接待。

篇5:2006年社区科普工作半年总结

2月8日下午4.00在幸福永安电教室挤满了本辖区的中小学生100多人,在这里正在举办学生观看交通安全光碟宣传片。在活动中,学生们相继观看了《珍爱生命 安全出行》、《摩托车启示录》二部宣传片。通过观看交安全宣传片,提高了学生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做到了让交通法规进入家庭、学校,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下午5.00在幸福永安社区电教室举办小学生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来参加的小学生有50多个,在活动中分别有8名学生获奖,并为获奖学生发了奖品,通过这次活动激发了孩子的表现欲望,丰富了孩子们假期的业余生活。

为了帮助中老年人度过一个幸福美好晚年生活,2006年2月24日,昆仑街道社区中心举办了“中老年人保健知识”主要内容是在更年期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段时期,人在更年期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容易发生更年期综合症,了解更年期的知识,可以使大家有针对地克服更年期综合症。在更年期的中老年朋友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生活要有规律,在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的同时要有适当的脑力活动;对待生活要积极乐观,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发怒,不要让忧愁走进自己的生活;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多和朋友进行交流,分享快乐,排解孤独;协调好家庭生活,减少不良因素的刺激;对更年期明显的身体、心理不适要及早到医院请医生指导用药物治疗。

2006年4月4日,昆仑路街道幸福永安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在办公室举办了“心理健康有奖知识答卷”,12名社区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心理健康知识答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社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为了进一步推动昆仑街道幸福永安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知识,提高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的整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2006年5月24日,幸福永安社区组织辖区居民18人参加了昆仑街道“欢乐心情 构建和谐”知识抢答赛。在这次活动中,幸福永安社区荣获了三等奖的好成绩,通过这次活动,使居民了解了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

篇6:县2006年劳动就业工作总结

2006年,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劳动保障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省、市、县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生态、诚信、和谐”谷城这一主题,贯穿“一条主线”(落实国发[2005]36号),坚持“两手抓”(既

抓城镇就业,又抓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突出“三个重点”(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帮扶“两零”家庭、失业保险扩面征缴),注重“四个结合”(促进就业与保生活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增加就业总量与提高就业质量相结合、政策扶持与市场机制引导相结合),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队伍素质,优化就业服务质量,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不断推进就业服务“新三化”,全面开展就业再就业服务工作,超额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636人,占全年计划4090人的11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86人,占全年计划2310人的112,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524人,完成全年计划1366人的116,全县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99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

——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有效落实。2006年,共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391本,发放范围扩大到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兑现各类政策性补贴870.69万元(其中:社保补贴578.55万元、培训补贴132.8万元、岗位补贴92.93万元、职业介绍补贴48.54万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17.87万元)。共为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和符合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的企业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102万元,减免税收82万元。为6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万元。

——失业保险扩面征缴迎难而进。全县失业保险扩面新增参保1825人,占全年扩面任务1000人的182,核定单位192个,金额252万元,参保职工18350人,核定准确率达98。协助地税部门收缴失业保险费215.8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23132人次446万元,发放率达100。

——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全县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和经费已落实到位,电脑、宽带、电话等现代办公设施齐备,实现了县域信息网络共享,各项就业服务工作已步入正轨。

——劳动保障代理和劳务派遣有了长足的发展。劳动保障代理劳动关系1808人,其中新增劳动关系代理326人,办理劳动关系及养老保险关系转接273人,流动就业人员劳动关系代理86人,808人通过劳务派遣实现了灵活就业。

——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全年就业前培训784人,完成计划760人的103,创业培训196人,完成计划180人的108,再就业培训2145人,完成计划2000人的110,劳动保障部门参与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930人,完成计划4450人的133,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636人,占年计划13145人的130,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85人,占年计划5800人的130。

----综合工作成果显著受好评。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建筑鄂军”劳务输出品牌、“湖北省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先进单位”、全市“劳动就业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全县“援助农村文化中心先进单位”。好范文版权所有今年在全省开展的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使用和就业训练中心专项检查中,得到了上级领导充分肯定。劳动就业宣传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国家、省、市、县各级媒体发表就业宣传稿件、图片36篇(幅)。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

国发[2005]36号、鄂政发[2006]1号文件下发后,我们将36号和1号文件翻印发到全局干部职工手中,人手一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4月26日,县政府以谷政发[2006]23号文件转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及时印发了谷宣通[2006]11号、谷劳社发[2006]11号等八个配套文件,并按照新规定搞好政策对接,全面落实优惠扶持政策。

一是按照规定,将集体企业和乡镇机关分流人员纳入优惠证发放范围,进一步简化程序,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认定和发放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一周内领到证件。今年共办理《再就业优惠证》1391本。

二是全面开展“六类”人员调查登记,摸清底数,有的放矢开展工作。上半年,我们集中一个半月时间,全局及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齐上阵,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两零”家庭为重点的城镇和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并逐人登记建档,分类造册,实行微机管理。全县“六类人员”4654人、“零就业家庭”246户547人、“零转移农户”9566户

22756人。

三是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今年以来,我们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作为促进再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纳入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对照文件规定,结合谷城实际,我们从全县27个社区中选择了城关镇西关街、城内街、石花镇东门街三个条件相对成熟的社区确定为充分就业社区创建试点,三个社区积极响应,社区主

要领导亲自抓,制定创建计划,通过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灵活就业、自谋职业等多种渠道,首先保证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充分就业或再就业,其次完善社区软硬件设施,确保达标并组织申报审核验收。目前三个社区各项指标全部达到省规定要求,真正实现了“充分就业社区”。

四是兑现承诺,消灭“零就业家庭”。今年来,为了兑现消灭“零就业家庭”的诺言,我们通过组织免费培训提高其就业的适应能力;对素质条件较好的,通过企业招聘安置一批;对有较强就业愿望,能独立经营的,通过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走自谋职业之路消化一批;对有较强就业愿望,素质能力一般的,通过落实优惠政策,实现灵活就业分流一批;对有就业愿望,条件较差的人员,通过社区开发公益岗位吸纳一批。截止11月底,全县246户“零就业家庭”516人实现了就业或再就业,提前完成了“消零”目标任务。

五是用好用活资金,促进就业或再就业。今年共筹集就业再就业资金1135.5万元,其中争取中央转移支付资金987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143.5万元。累计使用1090.7万元,其中:为困难企业特困群体(“4050”、“4555”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会保险补贴578.55万元,为参加就业或转移就业培训的2620名城乡劳动者发放培训补贴131.8万元,为10名参加创业培训并实现创业的城乡劳动者发放创业培训补贴1万元,为284名在公益岗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落实岗位补贴92.93万元,为3236名下岗失业免费职业介绍落实补贴48.54万元。积极支持城乡劳动者参与技能培训并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支付鉴定补贴17.87万元。建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50万元。落实了驻外劳务服务机构建设资金,确保了劳动力市场建设及乡镇社区网络正常运营所需费用支出等。

二、严格执行国家新政策,认真履行失业费核定和失业保险金发放职责

一是摸清底数,夯实核定基础。根据年初制定的《2006年谷城县失业保险扩面清欠工作方案》,对参保单位做到“五清”,对缴费单位实行一月一申报,并按时将申报核定表送达税务部门。工作中我们通过查劳动关系定人数,查财务报表或工资花名册定缴费工资,参照养老、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等多种方式,确定失业保险费征缴基数。

二是灵活开展扩覆清欠,为失业保险费“应收尽收”打下基础。本着“坚持原则,区别对待、讲求实效”的原则进行灵活多样的扩覆清欠。今年通过编办、工商等有关部门核实有关情况,将县金耐特有限公司、新闻实业公司等16家企业1825人纳入了扩覆范围内。同时及时排查有能力缴费的欠费单位28个,欠费时间长、欠费数额大的单位2家,核定失业保险费252万元。对补缴历年费确有困难的单位谷城县酿造厂,我们先将其纳入,从纳入之时起计算缴费,之前未缴费的失业保险费作欠费处理,并制定分期补缴计划,补缴欠费后再记入个人缴费记录,全年扩面新增缴费人员1825人。

三是重点监控,确保“三率”净增。今年认真学习了失业保险经办业务流程,从我县192多家企事业单位中,按要求选出4类监控,对所有重点监控单位进行了一次全面稽核检查,通过重点监控,查出一个单位少报参保人数45人,漏缴失业保险费8910元,后经与企业多次沟通,现以全额补缴。全年核定单位192个,金额252万元,核定准确率达98。实现了参保率、缴费率、征缴率“三个净增长”。

四是提高标准,确保发放。今年4月,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联台下发了《关于提高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的通知》,规定从2006年6月1日起,提高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及相关待遇。2006年5月,领取失业保险金实有失业人员2123人,失业人员每人每月领取失业保险168元,月均支出失业保险基金36万元,1—5月实际支出180万元。提标后每人每月应领取失业保险240元,比过去人均增加了72元,月均增加失业保险基金支出15万元,6—12月份将增加基金支出105万元,全年累计应支出失业保险基金537万元,到2006年12月底,全县可使用失业保险基金386万元,其中2005年滚存结余186万元,2006年预计收缴入库200万元,收支相抵缺口151万元。我县的失业保险基金首次出现了赤字,我们及时向县人民政府请示,并于财政部门多次协商,达成共识,通过预借周转的方式解决待遇提标问题。今年我们按照新政策及时足额的发放失业保险金23132人次446万元,发放率达100,充分发挥了“安全网”、“稳定器”的作用。

三、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不断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和“新三化”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

(一)全面落实劳动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县、乡(镇)、社区信息网络。以搞好职能定位,强化公共服务为重点,按照“职责明确、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建设要求,对照“六个到位”标准,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投资15万元为全县11个乡镇和26个社区建立了完整、高效、安全的劳动就业信息网,完善了服务体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年开展的全县城镇“零就业家庭”、“零转移农户”、“城镇六类人员”调查中,乡镇社区及信息网络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二)加强人本服务建设,进一步完善“新三化”建设。一是利用三个结合,发挥市场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功能。即坚持定期集市与专项集市相结合、大型集市与小型活动相结合、进场求职与送岗上门相结合。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功能,发挥市场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就业需求服务的作用。本着努力打造“品牌职介”、“特色职介”的指导思想,我们还与县电信局、县邮政局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春风行动”、“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5场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430个,安置就业326人。二是积极拓展业务,开辟就业服务新领域。今年8月,成立了谷城县佳信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扩大了劳动保障代理业务量,全县劳动保障关系代理总数已达1808人。办理劳动关系及养老保险关系转接273人,成功地为谷城县电信局、信用社、银行等单位派遣用工808人。实现了职业介绍、再就业培训、失业保险的整体联动。三是提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素质。2006年2月,我们以会代训的形式,组织举办了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培训班,培训的内容包括劳动保障政策、服务规范和项目、服务宗旨、办事原则、工作岗位职责等。10月份,集中组织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参加全省组织的劳动保障政策和业务培训班,并取得《资格证》。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素质。好范文版权所有

四、以促进城乡就业为宗旨,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培训

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培训41期,培训学员12040人,结业学员12040人。其中,就业前培训784人,企业职工在岗培训2245人,再就业培训2145人,创业培训196人,农民工转移培训5930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414人,其他培训362人。

(一)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培训规模。一是投资30万元,将原劳动宫大楼改造成就业培训综合楼。二是多次争取县政府的支持,将与就业局相邻的“海峡兄弟蓄电池公司”所属场地房屋全部购买,包括三栋车间、一栋二层办公楼、一栋职工住宅楼、一栋职工食堂,总面积达16006平方米,扩建成同时容纳1000人培训、教学、实习、食宿、活动为一体的综合培训基地。

(二)整合培训资源,构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以就近划片、方便培训者、减少费用支出为出发点,认定了三个定点技能培训机构: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县技工学校、石花中山职业技术学校。整体联动、上下贯通、左右联接的培训网络已形成。

(三)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中心,创新培训新模式。培训工作中实行了“三个结合”(长训与短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和“两个依托”(以三个定点培训机构和企业为依托)。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者的愿望,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对年龄偏大、家庭条件差的学员采取“短、平、快”的培训方式,在教学中突出技能培训,强化动手能力的训练。而对年龄小的参训学员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全面性、连续性,为他们成才提供知识与技能保障。今年以三个定点培训机构为依托开展了“送技能下乡”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活动。劳动就业训练中心组织培训宣传车、自配教学设备和公共课教师深入全县10个乡镇巡回开展实用型技能培训,地处偏远地区的赵湾乡开展了“劳动者权益保护与缝纫”培训,茶叶之乡五山镇开展了“茶叶管理制作与电工”的培训,冷集镇开展“花椒生产管理与车工”的培训,南河镇开展了谷城劳务品牌“建筑知识”技能培训等。同时以厂矿企业为依托,开展技术实践培训,联系骆驼蓄电池、车轿公司、县服装厂、县银纺厂作为农村劳动力实习基地,聘请了有经验的技术员进行实践操作指导,使学员真正学到一技之长。今年免费开展技能培训5930人,免费发放培训结业证5930本,培训资料5930份、职业资格证书2136本,培训后就业4744人。参加技能培训学员中200多人到浙江温州一市区搞建筑,不仅承包了该区的全部公厕工程,而且完工后,还包揽了全部的入厕收费业务。达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目的。

五、综合开发和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促进劳经济长足发展

我县印发了《谷城县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实施方案》,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十一五”规划,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保证开发就业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工作机制,形成了以就业培训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劳动保障所为依托,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网络,培训中心具体指导、监督农村劳动力开发培训工作的开展,具体审定培训计划,核发《培训结业证》和《技术等级证》。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开展调查统计,2006年第一季度以农户为登记基础,以村、乡镇、社区为统计单位,对全县“零转移农户”进行了调查,“零转移农户”有9566户,22756人,我们及时采取了内转外转并举,多渠道、多层次转移农村劳动力,积极开展“四送”活动,大力宣传返乡创业,切实搞好转移工作,今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6636人,其中劳动部门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54人。

三是狠抓维权服务,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随着我县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我们加大了农民工的维权力度。成立了县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今年3月,分别在深圳、上海、山东、北京、陕西、山西等六个地区设立了劳务工作站,制定了驻外劳务管理机构职责和管理(暂行)办法,实现了“人员、场地、经费、工作”到位,目前工作站的各项工作已全面开展。积极推行了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今年协助谷城务工人员讨回公道33次,挽回经济损失116万元。

四是搞好后方保障工作,县劳动就业管理局在全县组建了由11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牵头负责的农民帮工队,在农忙、建房、婚丧嫁娶时提供劳务服务。今年三个定点技能培训机构免费为当地留守儿童和参加技能培训子女免费开展了电脑知识培训,培训留守儿童72名。“帮工队”、“保育居”、“红白理事会”等服务模式已在全县逐步推广开来。截止目前,全县已建“帮工队”56个、601人;“保育居”42家,保育孩子860人;“红白理事会”81个、883人。

六、与时俱进,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今年在繁忙工作的同时,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方针,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努力创建文明、高效、务实的机关为基本目标,扎实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从硬件建设入手,对机关办公室门窗、卫生间、档案室、职工文体活动室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并添置了相关设施。为干部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从而提升了就业局机关的公众形象。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7:2006年社区教育工作总结2

工作小结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构建平安和谐社会,提高社区居民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取得了有效的教育目的。

一、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工作,通过广泛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程度,对社区中老年人开展了两期卫生保健知识讲座,就常见疾病防治、饮食卫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解说,还免费为大家测量血压,受到了辖区中老年居民的欢迎。

对育龄妇女和流动人口开展了上门宣传计生法规和计生知识的教育工作,在“五五”普法、开展了法律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增强了居民懂法守法的意识。

二、为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结合本社区实际,协同劳动保障部门,为下岗职工提供了电脑、烹饪、汽车修理、市场营销等职业技能培训,让下岗职工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自身素质,获得再就业的机会。

三、抓好社区未成年人教育,认真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社

会实践活动,利用寒假期间,组织辖区中小学生参加综治义务巡逻活动,学生们手拿小喇叭,在社区巡回宣传,提醒居民注意安全。在创卫活动中,组织辖区小学生开展力所能及的创建劳动,到居民区捡白色垃圾,打扫卫生等,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热爱劳动,爱护环境。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总之,在社区教育工作中,我们都十分注重总结经验,不仅做好我社区教育各项工作,同时积极配合社区驻区单位,共同抓好社区教育工作,使社区教育深入社区,深入家庭,深入人心。社区教育在全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与参与以及全体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社区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还需继续不懈的努力下,力争把我社区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新街社区

篇8:2006年社区就业工作总结

1 工作成效与结果

1.1 监测工作情况

1.1.1 紧急增加检测设备投入

在原有检测设备基础上, 按应急采购工作程序投入近4万元新增二氧化碳培养箱, 应对大标本量的检测工作和解决交叉污染问题。

1.1.2 认真做好检测工作的准备

以流感病毒培养的细胞、试剂和耗材的准备为重点, 配制分装了MEM采样液5 000ml, 并为各医院准备了含采样液的应急用螺口试管采样管, 制订相应的采送样登记表。由各医院负责上送发热者标本,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细胞培养分离病毒。

1.1.3 及时通报监测工作情况

每周二及时将检测结果上报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分析存在问题, 通过市卫生局要求各医疗卫生机构增强认识, 提高警惕, 督促工作不到位单位及时整改, 并将整改方案、工作情况报市卫生局。

1.2 监测工作结果

全市17个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及卫生防疫站共采、送流感监测样本588份, 其中市级医疗机构290份, 县级医疗机构278份, 卫生防疫站爆发点采监测样本20份;初检检测样本482份, 其中市级医疗机构231份, 县级医疗机构236份, 疾控机构爆发点初检样本20份, 报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进一步鉴定可疑阳性标本9份, 编制报送流感监测周报17期。监测期间, 全市共督导抽查了3家市级综合医院、12家县级综合医院、12个社区或乡镇卫生院、12个私人或村卫生所, 从密切接触者管理、登记的完整性和随访情况、发热伴流感样症状病人的登记和流调的及时性、现场工作质量与监测资料分析及上报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标本采集和运送等情况的督导抽查结果分析, 基本满足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监测方案》要求, 较好地完成了人禽流感和流感防控监测任务。

2 讨论与分析

2.1 领导重视, 为监测防控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传达贯彻卫生部、省、市关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的文件和会议精神, 中心领导高度重视防控工作, 及时召开会议, 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流感) 监测防控工作作为新年的工作重点, 及时下发相关文件, 制定具体的防控措施, 组建以业务质量管理科、检验科、传染病消杀科为主的人禽流感 (流感) 监测防控工作小组, 明确相关工作职责, 形成科室间相互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体系, 认真落实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流感) 的监测防控措施。同时, 配合市卫生局组建由流行病学、临床医学、检验检测等专业的专家组成市级禽流感防治专家组。

2.2 健全制度, 为监测防控建立了基本条件

制订《三明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制工作预案》、《三明市突发人间禽流行性感冒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责任落实到科室、明确到个人, 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指定专人负责疫情通报和信息管理, 掌握SARS、人禽流感、流感监测信息管理的三个子系统即《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流感/人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的运行, 确保疫情与信息报告的及时、准确。形成卫生与农业部门之间互通疫情信息, 共同处理禽间疫情的合作机制, 实行24小时值班, 确保信息畅通, 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了保证。

2.3 严密部署, 为监测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根据明政发明电[2005]19号文要求, 所有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要按哨点医院标准, 开展流感监测。由于全市原来仅有市第一医院开展过流感监测, 其余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均未开展过流感监测, 对监测具体技术方案 (尤其是采样方法、采样液和标本的保存、选送等方面) 的掌握不够明确。针对这些情况, 中心及时抽调检验技术骨干对各医疗单位进行了流感标本采、送样的现场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1~4月份对各医疗单位的3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反复培训指导, 以确保流感监测标本的采、送样合格率和病毒分离率能满足监测要求。同时要求中心传染病消杀科做好准备, 一旦发生禽流感疫情, 迅速按照“早、小、严、实”的原则, 组织人员赶赴现场,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科学、有效地展开消杀工作, 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去年1~3月份分别在尤溪县中仙中学、沙县第一幼儿园及青州镇管前小学先后发生三起疑似流感疫情, 接到疫情报告后, 中心均在第一时间组织业务人员奔赴疫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做到疫情报告和疫点处理及时有效, 各疫点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2.4 加大投入, 为监测防控改进了后勤保障

接到明政发明电[2005]19号文后, 为保证能圆满完成监测工作任务。 (1) 加大设备投入, 完善流感检测实验室。在中心原有Ⅱ级生物安全柜、PCR仪等流感、人禽流感检验检测必需设备仪器的基础上, 为解决流感应急检测检验用水大和避免正常细胞与接种细胞的交叉污染的问题, 按应急采购工作程序紧急购入了二氧化碳培养箱、倒置显微镜、超纯水处理等仪器设备, 妥善运用生物安全系统装备。 (2) 以流感病毒培养的细胞、试剂和耗材的准备为重点, 投入近10万元购置试剂和耗材, 由中心检验科在各医疗单位开始监测前配制分装了大批MEM采样液, 并准备了较充分的含采样液的应急用螺口试管采样管, 制订相应采送样登记表分发各医疗单位, 确保了监测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 加强个人防护, 严格执行检测规程, 进一步健全生物安全体系, 对流感检测进行危害评估, 完善流感检测的操作规程, 要求检测人员严格执行生物安全制度, 避免监测期间发生生物安全问题的隐患。 (4) 充实物质储备, 提高应对能力。组建并完善应急技术队伍, 不断充实防护用品、检验试剂和消毒器械等必备物资储备, 提高人禽流感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2.5 检查督导, 为监测防控完善了工作保证

此次人禽流感和流感监测防控工作范围大、数量多、任务重, 相关科室和人员在实验室检测和防疫工作人员少的情况下, 发扬连续作战精神, 带病坚持工作, 将各监测医院采、送的流感监测样本及时进行细胞培养检测, 于每周二前将检测情况交中心业务质量管理科汇总形成周报送主任审核后上报市卫生局及市卫生监督所, 并对可疑阳性标本及时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进一步鉴定。在监测过程中, 由于个别医疗卫生单位对流感监测的技术方案掌握不够明确, 在流感的采、送样方面存在着采样对象选择不够严密、标本送样不及时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 中心及时在周报中分析汇报, 由市卫生局下发《三明市卫生局关于流感和人禽流感监测工作情况的通报》, 要求各医疗卫生机构增强对人禽流感防控工作重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 提高警惕, 将人禽流感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要求工作不到位的医疗监测单位认真分析原因, 进行整改, 并将整改工作情况上报市卫生局, 确保了流感防控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 根据《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开展医疗机构人禽流感救治与防控能力调查的通知》文件精神, 中心及时下发文件到各县 (市、区)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要求各县级疾控机构在认真履行本单位职责的基础上, 切实做好人禽流感防治工作的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工作, 充分利用报纸、网络、广播、专家访谈、电视、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 宣传人禽流感防控知识, 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有针对性地指导医院预检分诊和感染科设立与管理, 加强对疫情信息报告、医院感染控制、消毒药械与防护用品储备、全员培训、实地演练的督导, 对指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协助解决, 确保各项人禽流感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2.6 问题分析, 为今后防控打开了工作思路

此次人禽流感和流感监测防控工作范围大、数量多、项目新、任务重, 加上个别医疗卫生单位重视程度不足、对流感监测的技术方案掌握不够明确, 在整个监测过程中个别单位始终存在着流感监测样的采样对象选择不够严密、标本送样不及时的问题。建议 (1) 要进一步提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对流感、人禽流感防控工作重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 加强监测技术方案的学习掌握, 提高警惕, 及时监测和掌握疫情动态, 规范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数据的分析工作, 做好流感、人禽流感哨点监测单位的监测防控工作。 (2) 加大与农业、出入境检疫、药监、工商、财政、宣传、公安、教育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合作, 密切配合, 互通信息, 切实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依法开展有关预防控制工作。

摘要:目的探讨开展人感染禽流感监测防控工作的成效。方法依据《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监测方案》《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进行的疑似流感样本监测工作情况的结果数据材料, 分防控工作和样本监测两个部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通过积极开展人感染禽流感监测防控工作, 全市17个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及卫生防疫站共采、送流感监测样本588份, 鉴定可疑阳性标本9份, 编制报送流感监测周报17期, 圆满完成了全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流感) 防控阶段性工作。结论通过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严密部署、加大投入、检查督导, 积极开展疫情发生后的人感染禽流感监测防控工作, 可以有效地在早期监测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流感) 的感染和流行, 防止二代病例的发生。

上一篇:监理廉政建设汇报下一篇:国税局副局长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