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与发展论文

2024-07-13

金融改革与发展论文(精选6篇)

篇1:金融改革与发展论文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

一、 金融抑制及其局限性

金融抑制,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对各种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市场经营流程和市场退出按照法律和货币政策实施严格管理,通过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各金融机构设置和其资金运营的方式、方向、结构及空间布局。金融抑制可以促使银行等金融企业谨慎运作,控制经营风险,确保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清偿力,能促进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和市场竞争机制良好运作,在银行业的稳定和效率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当出现金融**,甚至金融危机时,可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保持银行业等金融企业的稳定。

但随着金融国际化,自由化和国际金融电子化技术迅速发展和金融创新,金融抑制难度不断增大,抑制成本激增,在金融领域造成 “非市场性风险”,其具体表现为:1、扭曲了金融资源的价格,造成虚假供求关系。金融抑制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实际利率(存、贷款利率)被压得过低,不能真实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和供求状况。其表现为政府对公营部门强制性低息信贷以及外汇市场的外汇管制等。对银行体系规定过高的准备金率和流动性比率也是价格扭曲的一种形式2、导致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损伤市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金融抑制是以人为的力量替代市场力量,其直接成本是各项管理费用,间接成本是阻断市场力量的资源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银行等金融企业效率的破坏,同时,金融业务易被少数国有金融机构所垄断,缺乏竞争,金融效率低下。3、导致市场分割。市场分割首先表现为金融抑制经济中金融体系的“二元”状态:一方是遍布全国的.国有银行和拥有现代化管理与技术的外国银行的分支网络,组成了一个有限的,但却是有组织的金融市场;另一方则是传统的、落后的、小规模的非正式金融组织,如钱庄、地下金融市场等。其次表现为与“二元”体系相关或不相关的资金流向的“二元”状态:有组织的金融机构遵循政府制定的低贷利率,将资金贷给公营部门及少数大企业,而大量小企业及住户则被排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之外,只能以较高的利率从非正式金融机构获得所需的贷款。另外,金融抑制还导致政府不适当的资金投向干预而累积大量的金融风险。

可见,金融抑制是“通过扭曲包括利率和汇率在内的金融资产的价格,再加上其他手段,这种战略会缩小或压低相对于非金融部门的金融体系的实际规模或实际增长率。”金融抑制政策主张以金融管制代替金融市场机制,其结果自然难免导致金融体系整体功能的滞后甚至丧失。

二、金融深化及其内在缺陷性

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罗纳德・麦金农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贸易与资本》一书,其同事爱德华・肖也于同年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两人都以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金融与经济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他们首次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症结在于金融抑制,深刻地分析了如何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一个以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即实现金融深化,开创了金融深化理论的先河。金融深化理论主要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实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如对利率和信贷实行管制等提出批评,力主推行金融深化战略,以金融自由化为目标放松或解除不必要的管制,开放金融市场,实现金融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以及货币价格(利率)

[1] [2] [3] [4]

篇2:金融改革与发展论文

第一节世界第一个信用合作社的诞生。世界第一个信用合作社于1849年在德国诞生,它的创始人被称为“实践家”的威廉雷发巽(xun),当时他任某市市长,当时德国农民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解决农民问题,他在当地组织了60多家比较富裕的人,创立了“清寒人救助社”,为穷困农民提供比较低利息的资金,帮助农民购买生产、生活的资金需求。当时它的目的就是反抗高利贷,以后逐步发展和规范,1872年在德国莱茵地区第一个农民信用合作社创立,后来在德国称之为“德国雷发巽银行”。

第二节我国第一个信用合作社的诞生。最初合作思想是在“五四”运动传人我国,1923年6月在河北省香河县我国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诞生,它当时是雷发巽式的信用社试点。

第二章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变迁

第一节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变迁

1、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创建

(1)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体系的创建。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第一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应本质“集中统一、城乡兼顾、减少层次、提高效率、力求精简”的方针创建金融机构。195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第一届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深入农村、帮助农民、解决困难、发展生产”的农村金融方针。1951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农业合作银行正式成立,当时没有设立分支机构,1952年7月撤销,后来创立了农业银行,建立了省、市、县级分支机构。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农村金融机构真是雨后春笋。村镇银行、农村财务公司等等。

(2)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试办和初步发展。

旧中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种种原因………。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金融体制,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农村有“三社”即人民公社、供销社和信用社,但是现在只有信用社不断发展壮大,人民公社已经不存在,供销社在大部分农村也是没有声音。只有农村信用社一社继续生从在农村,但是正在改革之中,就是我们现在称呼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我们现在有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也有农村信用合作社。195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适应人民公社化的形势改进农村财政贸易管理体制的决定》,实行了所为的“两放、三统、一包”,人民银行的农村营业所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合并组成了人民公社信用部,这样农村信用部就成为“所社合一”和“政企合一”的特殊单位。农村信用部受上级人民银行和人民公社管委会双重管理。1959年人民银行农村营业部由人民银行收回,农村信用部下放给生产队管理,生产大队建立起了信用分部。(当时没有成立农业银行,农业银行的前身就是人民银行农村信用部)。

篇3:县域金融改革与经济发展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 金融体制改革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近几年来, 金融业迅猛发展, 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不断显现, 尤其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县域金融体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暴露出一些弊端, 对县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与此同时, 县域金融服务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又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水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无可替代, 因此, 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等问题的关键。现阶段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为了经营效益纷纷收缩战线而大量撤并县域机构, 同时上收信贷管理权限, 再加上农村信用社经营遇到困境, 广袤的县域经济和农村市场及中小企业的启动、支撑和发展无法得到有效的金融支持, 在这种现实情况下信贷资金供需矛盾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全球经济目前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阶段, 研究县域金融改革与县域经济发展等诸多问题, 以及如何构建新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改善县域经济金融支持困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县域金融改革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为此中央提出了有关加快农村发展的各项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科技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 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条件, 随着这些政策的推出, 县域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迎来了更加崭新的前景, 其发展对县域金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县域金融既面临发展的大好机遇同时又必须面对一些新的挑战。

1.1 县域金融体系不健全, 县域金融服务功能不完善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县域金融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全部从农村市场退出, 造成县域金融资金供给主体大量减少, 同时农业发展银行服务功能较为单一, 不能与县域经济发展多样化的特征相匹配, 对县域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2 县域资金“外溢”现象比较严重, 资金的运用呈现加速背离农村金融市场的趋势

当前县域资金的流向表现出资金城镇化的重要特点,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 也使得农村资金流失, 这些资金从以前的信用社和邮政储蓄转化为如今的城镇商业银行存款, 从而使得县域农村的可用资金大量减少, 资金供求矛盾难以得到缓解。鉴于农村信用社受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制约, 不能发挥与商业银行相同的金融支持作用, 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有效提供及时和有效的资金供给, 使得县域金融资金供求矛盾更加明显。

1.3 作为县域金融关键组成部分的农村信用社贷款模式落后, 贷款期限不合理

现今, 农村信用社依然延续着传统的信贷模式, 与目前多元化的农村经济不相适应。在贷款模式上, 农村信用社采用的是按小额、“五户联保”方式的传统农业贷款模式;在贷款种类上, 仅仅限于短期性的小额农业生产性贷款;在贷款金额和贷款期限上也都存在诸多限制。

1.4 县域金融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不相协调, 忽略了县域金融改革的适应性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战略调整, 县域农业和部分农民扩大再生产的金融需求不断加大, 大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县域金融体系的支持。作为县域金融关键组成部分的农村信用社能够提供的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数量十分有限, 农村信用社除了提供信贷资金外, 难以满足县域农村经济多样化和多层次特点的要求。

1.5 监管系统和金融系统之间缺乏协调机制, 限制金融机构本身的创新

现有的农村监管力量分别来自人民银行、银监会、省政府金融监管部门, 但由于职责分工问题, 往往出现重复监管, 监管不到位, 或者监管过度。正是由于上述问题, 县域农村金融系统存在着农村金融组织机构资源供给不足、农村金融系统内部结构不合理、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不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2 深化县域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根据县域金融改革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必须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 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 不仅要突出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金融支持功能, 同时也要发挥邮政储蓄和民间融资等辅助功能, 加紧形成一个服务功能较为强大的县域金融体系, 为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 为实现县域各类经济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为此在进行县域金融改革的过程中,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立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 在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改建农村商业银行

在整合县域金融资源和清产核资的基础上, 建立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 实现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功能。这样既可以使得县域金融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同时也减少了县域金融改革的震荡,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改革的成本。现如今, 虽然县域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在中央银行和各级政府的政策性资金的支持下, 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农村信用社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作用, 还应进一步改革现有的农村信用社, 完善和强化信用社经营管理结构和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将农村信用社改建成农村商业银行, 更好地服务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2.2 完善政策扶持项目和产业的地方财政贴息制度

鉴于县域资金外流严重, 农业贷款户数多、金额小、违约风险高、管理成本高等问题, 县级政府可以尝试建立对政策扶持项目和产业的财政贴息制度, 这样在地方财政贴息和金融贷款支持相互配合的前提下, 不仅可以保证金融机构的支农积极性, 同时又能保证金融机构的赢利性, 也有利于形成金融支农的长期有效的良性循环。

2.3 树立科学发展观, 提高县域金融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 发展县域经济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 在此过程中作为金融部门, 应当响应党中央的号召,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加大对县域经济的资金投入力度, 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2.4 加快县域金融改革, 整合县域金融资源, 建立多样化差异化的县域金融体系

首先要发挥中央银行“窗口”指导的作用, 央行应积极贯彻和执行有关金融方针和货币政策, 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必要的宏观指导, 引导金融机构向县域优势产业和中小企业等的信贷投放力度, 加强对农业经济的信贷支持;同时通过适当下放再贷款再贴现权限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其次, 要进一步发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金融支持功能, 与此同时应加快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步伐, 建立一个差异化的县域金融体系, 实现金融机构的多元化, 解决县域金融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 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融资渠道, 进而推动县域经济的长足发展。

3 结束语

总之, 县域金融改革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县域金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抓住改革带来的契机, 进一步加深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和支持作用, 在改革中不断发挥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服务作用, 构建日趋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为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有效需求不足、农民增收难等问题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袁志春.关于县域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和探讨[J].地方经济, 2007, (4) :114-115.

[2]常建军, 刘庆文.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支持县域经济发展[J].黑河学刊, 2009, (8) :73.

[3]叶建华.金融改革与县域经济发展[J].金融与经济, 2002, (11) :5-7.

[4]王连杰.金融体制改革现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河北金融, 2007, (8) :26.

篇4:夏斌: 探析金融的改革与发展

我想重点讲一下,如何有效落实“改革决定”,谈三点意见。

第一,对市场已经形成基本共识的改革措施,要抓紧推出。中央决定出来了,政府各有关部门都应该对照中央提出的改革思路和方向,好好梳理一下本部门应该改革的内容,对已经形成共识的,就赶紧推方案,不要再等到五年规划的最后一两年再推。

第二,对于需要几个部门配套改革的,要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要对其形成工作压力、时间压力。因为现在的问题是有些部门工作效率太低,要会签,要讨论。比如利率市场化是很早就开始讨论的,利率市场化涉及到要分阶段实施,涉及到利率竞争后银行破产的问题,内容很多,自然要有关部门的配合。在这方面,我的建议是要提高效率。(1)各部门会签要有时限,不能无限制拖下去。要求有关部门会签文件,比如国务院规定必须在15个工作日给答复,不准不回答,不准拖拖拉拉。(2)若会签意见不一致的,不准马上送国务院,部长级干部必须当面磋商,当面磋商不一致的,把会签的意见和部长磋商意见报国务院,讲出为什么不同意的理由。(3)然后国务院找第三方专家学者,对会签不一致的意见进行评估,上报国务院。这样一是提高效率,二是加强责任心,三是时间长了,有些部门老是有不同意见,国务院领导同志心中就有数了。有人说这是利益绑定,但我不认为这是利益绑定,只要机制到位,部门的利益挡不住改革的大潮。

第三,对于需要改革的中长期问题,有些问题还在动态发展中间,有些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调研。对这些问题,要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思想。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大的原则定了,但是改革的问题很复杂,而问题又是动态的,这是需要搞调研,仍要摸着石头过河。比如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里没有明确提人民币国际化),其实利率、汇率、资本项下开放、人民币国际化,这四项内容同时都在过程中,特别是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市场在这方面关注的并不多,但我恰恰认为人民银行在这几年的改革中间,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亮点。我们从货币互换就可以看出来,人民币和欧元、英镑、日元以及一系列国家货币都可以互换了,只剩下美元了。刚开始是从解决危机中的流动性问题开始,发展到有计划的扩展互换的国家,扩展互换的规模,延长互换的时间,实际上慢慢已在人民币国际化了。对利率、汇率、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四类改革的进程和次序,不能简单划得清清楚楚,而是交叉进行的是一个交叉过程。这是我们研究问题中需要注意的。但是又毕竟仍然在过程之中,所以对这类问题,需要顶层设计,又需要去摸石头,好好探索,多做调研。

对于互联网金融,我简单谈几点。

首先,坚决支持。互联网金融有利于提高融资效率,有利于扩大就业,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支持小微企业,方方面面都是好事,应坚决支持。

其次,如何监管。不管是民间直接搞放贷还是通过中介机构搞放贷,首先要统计一下放贷规模。如果多了,该如何监管?另外,如果第三方支付机构有沉淀资金,这个沉淀资金是什么性质,沉淀在哪里,沉淀在银行账户上还是工商企业账上,有没有需要监管的风险?

最后,对宏观货币政策调控带来什么影响?如果有存贷行为,而且是连续的一系列行为,而互联网金融公司又不是存款机构,不需交存款准备金,现有的货币供应量的形成机制就要打折扣了,中央银行M1、M2很多数据就不能作为经验数据了。同时,对这部分贷款规模要不要控制?这部分贷款对利率形成机制会形成什么冲击和影响?我认为我们在大力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对中央宏观调控监管来说是个挑战,要抓紧时间找到应对措施。

篇5:金融改革与发展论文

金融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在国际上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金融制度的完善性,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金融工作必须围绕着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这三项任务。只有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逐渐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立起健全的金融法制,才能保障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为我国未来的金融市场体系打下夯实的基础,使得我国金融良性循环。

最近几年,金融业蓬勃发展。但是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尽管金融服务的能力一直在有条不絮的上升,但是由于过快的扩张规模,导致金融业并没有想象中一样服务于实体经济,而是有所“脱实向虚”。这是由于最近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原本应该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机构蠢蠢欲动。这样既不利益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对金融业自身有所危害。实体经济无法得到资金支持,无法顺利转型,导致国家金融实力受损。

纵观金融的历史长河,全球发生过多起金融危机事件。一旦发生金融危机,不仅对波及全球金融市场,而且对发生金融危机的经济体是毁灭性的打击。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地区和国家,他们的金融体系存在缺陷:这些国家在他们长期以来的发展中,严重脱离的实体经济,即没有服务好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与金融业本就是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的。脱离实体经济的根基,那金融业将自食恶果;失去金融业的支撑,实体经济也将缺乏活力。金融与实体经济两者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服务好实体经济,使实体经济产业链进行转型升级,形成良性循环,这样才不会脱实向虚,畸形发展。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其经济发展的根基必定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谓重中之重,一个国家要是缺少实体经济的发展,其产业链会出现空心化问题,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会受到严重的障碍。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一片萧条,爆发源头美国,采用了实体经济增长的模式,逐步化解,慢慢恢复经济。前后共用了6年时间,才使得原本崩溃的经济逐渐回到正常运行的轨道中。由此可见,服务实体经济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而实体经济中的产业发展以及以后的产业形态高级化将会促进金融资源的再分配,进而影响金融业发展。

习近平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但是我国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缺乏互动

众所周知,实体经济大力发展必定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但是融资困难一直是目前无法得到改善的问题。究其原因是一方面融资成本高,在我国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渠道还是以银行贷款为主,虽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加快发展,但是间接融资的成本依然较高,这会使得企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严重阻碍。另一方面是因为金融资源的配置不均衡,因银行等金融机构主要以规避风险为目标,故而融资便利的目标以大型企业为主,小微企业难以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造成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

2.金融业金融创新不足,金融结构中多层次资本市场未形成。

从国际经验表明来看,直接融资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比间接融资的银行体系更富有效率。成熟的市场体制中,应该是以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为辅。但在我国金融结构中,间接融资占绝大部分比重,远高于直接融资。而且,我国金融业政府行政调控多,政府直接插手金融市场的情况也会出现,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实际上是国有资产绝对控股,一股独大,这样的治理结构及产权结构使银行间竞争不足,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并且,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依靠规模扩张和存贷款利差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并没有发生改变,创新业务的品种、渠道及内容都不够完善。

3.金融业发展态势不均衡

从各行业发展态势来看,银行业发展稳中趋升。虽然存在降息周期利润受挤压、非银行机构竞争更为激烈等不利影响,但是积极因素更占上风:实体经济资金需求增强对信贷规模要求加快增长、银行非信贷业务不断创新发展将带动银行业保持较快发展;同时,银行也在降息周期中延长定价周期,减缓利率降低的不利影响。证券行业发展有较大改善。一是在流动性持续改善、实体经济企稳的状况下,资本市场相对有一定回暖,交易量上升带动营业收入、利润回升,从而带动行业较快增长;二是随着监管层加大对证券公司创新的支持力度,证券行业很多创新业务试点启动(约定回购证券交易、保证金管理等业务),证券公司创新业务种类逐步增加,行业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带动行业较快发展;三是新三板扩容,一方面丰富了资本市场体系,为中小企业疏解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带动相关收入较快增长,保险业发展相对平稳。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设计金融体系的顶层方针,改革金融管理体制,提高金融系统效率

在金融领域中,金融危机的实体经济的破坏影响深远。众所周知的08年金融危机,美国就是通过将生产效率提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仅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并且从金融危机的低谷中走了出来。因此,要全面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体系顶层方针,规划好改革路线图,将改革同步推进。并且要加强金融体制建设,建立一个与我国国情发展相适应的金融管理体制。一要加快社会资金的配置格局,形成产融有效融合,充分发挥政府政策性金融的导向作用。对落后产能及过剩产能行业,要限制金融企业对其支持,并在适当时机退出,倒逼传统行业进行转型升级。对高新技术企业,新兴工业等则需要更多的金融扶持;二要加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要以改革的方式着力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多措并举引导实际利率下行,加快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三要加快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服务方式。

2.优化金融结构,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水平

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数量与种类还比较少,要健全以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不断优化金融结构。首先,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使更多资金进行股权投资,减少企业对借贷杠杆的依赖。引导更多资金投入实体经济,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积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其次,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仍有较大空间,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等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银行业,引导民间资本规范发展,构建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再次,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构建主流业态与新兴行业协调发展的金融体系,推进各类金融机构大数据平台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稳妥开展综合经营。

3.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要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要特别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和金融运行的市场化,金融监管日显重要,目前已经建成了“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金融监管格局。然而,“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制存在诸多缺陷,例如,监管部门在金融监管方面过度集中权力,忽视了地方政府、行业自律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一行三会”缺少有效协调机制,监管过度和监管不足同时并存。对此,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监管法律制度,形成协调有序的监管机制。二是要严格执行产业法规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经济转型升级,防范各种金融风险。三是要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金融创新加剧了金融活动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增大了金融风险。但正是由于金融创新的出现,金融监管也在不断寻求更为有效的体制和运行方式,从而推动金融监管体系的不断变革。因此,需要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加强对金融创新过程的监管,促进监管手段的丰富与创新,另一方面则需要赋予金融机构足够的金融自主权,鼓励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事实上,金融领域混业经营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可以把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合并成一个金融监管机构,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金融产品的特点,实行不同的监管政策;对于不同的行业,也可以实行不同的监管幅度;金融创新产生大量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产品,如果监管存在空白、监管标准不统一,极易滋生新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的发展,自律性的内部监管表现得很有效,但也要加强宏观金融监管,金融监管与深化金融改革是相辅相成的,是要通过强化金融监管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还要特别注意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按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来定,任何情况下实体经济的规律都是第一性的,要根据实体经济发展规律改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机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需要切实改变金融业的服务理念、原则、员工结构。我国的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信贷原则、风险评价标准等,多是基于发达市场为基础的抽象金融理论,这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及实体经济发展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别。我国的金融从业人员特别是银行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学经济、金融、会计的出身,对产业、行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不甚了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从根本上解决能力不强、效率不高的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服务理念、服务原则、员工结构。金融从业者尤其是银行机构中要充实、配备具有与产业、行业相关专业背景的技术人才,这样才能知道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的需求、风险点,服务才具有针对性,才能真正做到服务实体经济。

健全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进一步明确机构的功能定位。当前社会上常说传统金融服务门槛高,很多实体经济尤其是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如“三农”、小微企业、学生还有一些创业的群体无法覆盖,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范围及深度。理论和实践研究已经表明,我国并不缺少大银行,而缺少为社区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因此要通过市场准入等方面措施为商业银行从“跑马圈地”向“精耕细作”转变提供条件。一方面须合理限制城市商业银行跨区经营,对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跨区经营更要从严把握,防止中小金融机构通过规模扩张做大做强的冲动,从政策上创造条件,培养中小银行服务本地实体经济的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征信服务机构、担保机构等金融服务机构,强化配套体系建设,使金融机构能够有意愿、有能力、有保障服务实体经济。

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之基础的风险分散、价格发现、激励约束等功能。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大众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个性化的,但以银行机构为核心的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很难对这方面金融需求提供有效的支持。这就需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畅通金融服务供求之间的信息渠道,为生产要素的重组提供便利,为创业、创新提供试错的金融机制。一方面要发展有效的股票市场,建立主板、创业板、三板市场有效支撑的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权益资金;发展有效的债券市场,为企业提供长期和短期的债务性资金;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金融租赁市场,要促进产业和金融业进一步的深度融合。

篇6:金融改革与发展论文

[摘要]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的管控能力,银监会提出《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即“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在此形势下,银行信贷工作也需及时转变观念,寻求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核心思想,然后系统论述银行信贷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并规划系统的建设举措。

2008年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危机产生的连锁反应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警示,如何降低信贷风险,建立科学的信贷体制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银监会也对信贷风险给予高度重视,通过颁布管理办法,力求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一、“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提出

在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银监会提出“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目的在于促进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监管制度的系统调整与完善,推动银行信贷业务规范发展,防止信贷被挪用,特别是进入楼市和股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强调从流程上加强对银行信贷风险的管控,严格限制不良贷款;而对优质的贷款业务,银监会持鼓励态度。这说明我国银行信贷管理正在向更加科学的方向迈进。

二、商业银行信贷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

依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精神,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在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下,信贷风险防范不是被动等待,而是积极寻求突破创新。

(一)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的审批流程存在风险惯性

原先商业银行对贷款业务的审批遵循“三查”流程,即贷款前调查,贷款时审查,贷款后检查。虽然这是银行提供贷款的工作基础,但仅以“三查”完成贷款审核,在流程上过于简单,并会造成工作漏洞。按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规定,对固贷、流贷和个贷的需求,银行应较原先的审贷标准加以细化,达到精细化管理,从而减少风险惯性的影响。所谓风险惯性,就是在传统信贷业务开展过程中,银行采取“三查”流程导致不良贷款的增加,或是资金回笼速度慢等问题。如果信贷业务审批的流程不能改革,那么这种风险以及损失的增加是持续性的,无法得到根本扭转。这就要求银行用新的审批流程提高信贷工作的严格性、严谨性,过滤不良信贷。

(二)银行信贷资金被挪用挤占优质信贷业务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被挪用主要是用于楼市和股市,泡沫经济的风险一旦发生,银行的损失是相当可观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提出以前,银行在吸纳信贷业务时,经常希望与大型企业或集团展开合作,主要是考虑到大客户的经营背景、还款能力、合作前景。这些信贷资金被挪用的同时,也直接挤占了优质信贷业务的比例。目前国家经济建设进程中有很多优质企业客户存在贷款需求,并且企业从事的经营项目受到政府的关注和指导,有助于降低信贷风险。只是此类潜在优质客户受信贷资金挪用的影响,与银行信贷合作中还需从贷款政策、审批流程上进一步对接,这也是银行加强信贷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三)信贷风险控制需要相关行业联动

由于商业银行每年会产生一定的不良贷款,特别是在流动资产信贷方面更难于控制。所以在固贷、流贷和个贷的审批工作中,银行会寻求与担保公司的合作。例如,个人客户在贷款购车时,往往都需要经过担保公司的审核。这说明单纯依靠银行自身的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并不能绝对杜绝风险的发生,但通过与相关行业的联动,能够起到降低风险或风险共担的效果。从当前的金融形势来看,银行无论是降低信贷风险还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都应积极建立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加速践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精神。

三、商业银行信贷工作改革与发展的举措

针对当前的金融形势,为更好地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工作要求,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应加大对审批环节的改革,实行传统与新型信贷业务相结合的方式,降低信贷风险,发展优质信贷模式。

(一)改革传统信贷业务的审批流程

对于传统信贷业务,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是改革审批流程。将贷款审批、合同订立、贷款发放、贷款使用、贷后管理等工作重新调整,使银行各个相关部门都参与到流程的修改工作当中,便于银行追踪管理。

(二)以信贷转型防止贷款资金被挪用

为防止信贷资金被挪用,商业银行应大力开拓新型优质信贷服务,扶植优质实体经济发展,调整信贷资金的占比。

(三)与保金融领域同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防范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还应注意联动优势的发挥,以降低固贷、流贷、个贷产生的风险。借助银行在金融领域同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运用各自的审核机制,分别对借款人进行审核,达到双重保障的风险控制。

四、总结

上一篇:八项规定个人回头看自查报告定稿下一篇:仓管员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