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教学是什么

2024-07-07

主题式教学是什么(精选6篇)

篇1:主题式教学是什么

寻找符合人的天性的教育方式

寻找符合人的天性的教育方式 ——关于分享式教学的问答

1.什么是分享式教学?它的内涵是什么?

任景业:也有人问我,分享式教学是教学方式、模式,还是教学思想?我不想搞模式,方法,希望是一种理念。是关注人的天性、人的思维方式的一种理念。如果一定要给一个定义,我们可以先从《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入手。它对分享的解释是:和别人分着享受。按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分享智慧,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经验,实现共同成长、享受认同与尊重的愉悦过程。

这样说可能太抽象,从方法实用的角度说简单一些,就是在教学中,从问题出发,让学生思考,并展示、交流、分享自己想法的一种教学方法。

2.一种教学方法或思想的提出往往与一定的背景相关,任老师您提出分享式教学是基于什么背景?又是怎么考虑的?

任景业:课程改革十多年了,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成绩。我们开始关注学生了,课堂教学出现了以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以展示、交流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教学方式。尤其是杜郎口这种教学方式,影响了全国的教育,其影响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各地借鉴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创造和探索出了适合自己学校的不同的教学课堂教学方式,形成了一种“类杜郎口中学现象”。但他们名称各异,有的叫三二六,有的叫四二二,„„。法国科学家皮埃尔·雷纳说过:“科学的最初起步是对命名的贡献。[1]”从名称上看还需要我们深入地透析“类杜郎口中学现象”的实质,抽象其精神,选取一个可供理解的名称使其更好地发展。

3.也就是说,分享式教学的方式早就存在,是你给这个方式选取了一个名字叫分享式教学。这样看分享式教学就是一种教学方式了。

任景业:可以这样理解,但也不全是这样。先说为什么说可以这样理解。不要认为我提出的分享式教学是完全来自于我个人的独创。正如你说的一样,分享式教学的方式早就存在,这是课改十年间我们取得的很大的进展。这种“类杜郎口现象”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我国的独创,有的专家评说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是开创性的,是有道理的。很多专家也在思考其独创性在哪,合理的成份在哪,我不过是偶尔想到了这样一个大众能接受的名字:分享式教学。

我不想把分享式教学做成教学模式。更不希望大家把它等同于一种教学模式。我想叫它一种理念或思想也许更合适。

4.为什么叫理念或思想更合适呢?

任景业: 2005年我到北京,有的专家知道我有杜郎口中学的背景,便问我“杜郎口中学教学方式的理论依据在哪?”我答不上来,也尝试着用现有的理论去解释类杜郎口现象。结果发现,我所知道的现有的理论都无法全面解释“类杜郎口现象“。当然,这样得出两个结果。一是得到“杜郎口是教育中的怪胎”,一是重新为“类杜郎口现象“构建理论。我最终选择了后者。道理很简单,就象大树的分支,现有的理论只能解释它下面分支的部分现象,不能解释全部,要寻找能解释全部的现象的理论,我们只能往根部寻找。往上流寻找,显然,我们需要思考人的天性是什么?人是怎样思考和理解问题的?这些应当是本初的东西。

5.你提到人的天性是好奇、好探究、好秩序、好分享,人的思考单元是“问题——思考——分享”,于是认为分享式教学是顺应人的天性的教学。

任景业:是的。人的天性的论述,也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人找到22大天性。有人说杜威提出过四大天性“好奇、好探究、好秩序、好交流”,我没有查到,在这个基础上,我把交流改为分享。我认为在教学中分享比交流更合适。另外,这四大天性是有内在逻辑的。

人们对未知的世界是好奇的,产生了好奇心,总希望自己以探究竟。那么,这种探究到什么程度为止呢?到自己能够理解了,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感到世界在一个统一的秩序中,自己能够解释了,心理得到一种慰藉才肯罢休,这体现了人们的求真、求善、求美,追求的是一种对世界的真理解。简单说,人生来是讲理的,讲公道,论公平,求平等。当人们经过思考,得到对未知世界的解释或产生的新的疑惑,人们会把这种思考的经历分享给别人,以取得社会成员间同伴的认可,品尝成功的喜悦,或在同伴间的分享中将自己的思考再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好奇,好探究,好秩序、好分享,既可以看成是人的四大天性,也可以看成人们探究未知世界的四个过程。由分享得到的成功喜悦又会成为人们进行新的探索的动力。

6.那么,人的思考单元怎么理解呢?

任景业:我认为人思考问题的基本单元是:“问题——思考——分享”。刚才,你已经在经历这样的过程了。提出这个问题:“人的思考单元怎么理解呢?”在提问题的过程中,一直是在思考吧?思之不得,或思之有得,又与我在一起讨论分享,不就是这三个过程吗?

当然。有的人质疑,向我要人们思考问题的基本单元的理论依据,要人的四大天性的出处。我说是我琢磨的。有的专家不屑,我无语。我想自己寻找公理,构建一个公理体系,而不是只在已有的公理体系内做推理。我想,哪怕我提出的“人的天性”、“人的思维单元”内涵是错的,但我的思路应当是对的。这种想法也是受数学的公理化思想的影响。

7.分享式教学在理论上应当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逻辑体系中?

课堂教学的形态我分为告之式、启发式、探究式、分享式四种。告之式,是把学习的结论和内容一并告之学生;启发式,也可以称为有引导的发现法,是老师通过设计系列问题,步步引导学生发现结论的方法;探究式或说发现法,是学生独立发现结论的方法。前三种形态,从知识的获取方式上,从完全依靠别人告之,到半依赖别人,到完全摆脱对别人的依赖,自主性渐强,依赖性渐弱。可以看成是分别对应于马克思的人的发展学说的三个阶段。

从分类法看,前三种教学形态,似乎已能涵盖所有可能的教学形态,无法将“类杜郎口中学”的教学形态放于其中。难怪,不少人说杜郎口中学是教育的“怪胎”!

我们尝试对其分类和阐述如下。

前三种教学形态主要是从知识的获取角度来区分的。而新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并不是一个静止的封闭的吸收系统,它还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对外交流的系统。这又如计算机,不仅有输入单元,还有输出单元。考虑到知识的始端输入,我们还要考虑知识的过程处理和终端输出。从这个角度来审视当今课堂形态,我把过去的教学形态作为一类,是“为将来的教育”,是把知识的终端处理寄希望于以后应用的,是暂存的,是自储式的。而把分享式教学作为一类,是对学习的内容和结果做“即时”处理的,是动态的,开放的。

见下表:

过去的课堂教学较少关注知识的终端处理,是以“为将来”的教育为目的,“当下”的学是为了“将来”的用。而“类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关注了学生学习的终端处理,让学生即时学到的知识能及时在同伴间分享,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

由此,我认为 “类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区别于过去自储式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或新的教育理念),它以明显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新的一种教学形态而正被大家所关注、应用和推广。这是产生于中国大地的、本土性的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是一种更接近孩子天性、更符合人的一般思维规律的教学形态。

8.这样看,分享式教学是与过来的教学不同的教学理念了?

我们要看到分享式与自储式的不同,还有想清楚告之式、启发式、探究式之间的关联。告之式,师生双方信息最不对等。我在这里没有用“不平等”一词,而是用“信息不对等”,教育、教学中的双方信息失衡,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且是产生教育的原因,也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教育教学的出现的主要原因应当是社会中出现了信息失衡现象,出现了人与人在经验和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教育的实质是分享前人、同伴和社会成员的智慧。

有人针对教学中的“不平等”,提出对话式,但在实际的大多数的对话式课堂教学中,很难实现理想的“政治意义”上的平等对话,多数成了一对一的对话,而冷落大部分学生。现在看大多数的课堂,包括一些名师的课堂,我认为叫做“有引导的发现式”,或说启发式更为妥当。

讲授式教学并不是落后该打的教学方式,更不能从“平等与否”的角度去评判教学方式的是非。我们不能为批评或树一个新的典型而故意树一个靶子。任何教学都应当体现人格的平等,也都有可能导致人格的不平等。一种方法被异化,被过度使用,错不在法,而在人。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欣赏、是创造、是人之为人的高级智慧的分享。分享式教学并不排斥讲授、对话、告之等任何一种教学方式。但它倡导人格平等,尊重、理解、认可和欣赏,并视此为前提条件,以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为主要形式,以分享他人智慧,启迪思维,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为目标,是与其他教学方式不同的一种教学思想。

这种教学理念与过来的教学区别在于一种它起始的意识和心态、不同的动机及精神状态。看你的教学中有无分享的理念,我们要看它的讲授、对话是基于双方的分享,还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给予和强制接受;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欣赏与认可,还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说服与劝戒。分享式教学要尊重双方的思考和建议,尊重对方的取舍和不同需要。

美国“平息数学战争”的建议是“沟通、交流和尊重”。(孙晓天教授,2012年8月1日新世纪小学数学编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报告,北京昌平静之湖度假酒店)因为两方都想说服对方,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而分享不是,它不能存在有违心愿的命令和服从。

9.那么,在教学中应当如何落实分享式教学呢?

分享式教学在操作中有几处关键点,即“意识前移,人人参与,教师让座,参与无错。”

在实施分享式教学前,要让学生知道,学习过程中要参与分享,要树立参与分享的意识。我们都知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要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分享的过程,有可分享的内容,需要学生先有思考成果,需要让学生在学习前就带着分享的意识,带着任务和职责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人人参与分享。人人都有投机心理,人人都会分外关注自己的事情,当分享不能成为每个人必须完成的任务时,人们会抱有投机心理“反正老师不会叫到我”,而影响思维的投入。

让学生有分享的成果,需要学生自己来思考,自己来创造。为此,老师要让位。我在广西省“国培”培训前,问史宁中校长和顾冷沅先生,我准备的讲学主题是“让我们的孩子会想”,求他们二位给我支招。他们两人不约而同的都说到老师要让位。在告之式的课堂上,学生没有思考,或在问题引导下一步一引的课堂上,学生的思考空间很小,学生在分享时很难有积极的表现。

分享式教学关注学生是否产生了新的观念,是否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思考,而不在于思考的对错。我曾访谈过北京几处外国语学校的学生,让他们说一说杜郎口与差别。杜郎口的课堂中学生参与度高的原因就在于有“参与无错”的课堂文化。

10.如何实施分享式教学?您能不能为老师提供实践操作的建议与案例呢? 任景业:教学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过程,还是学习行为、思维行为的规范过程,这一过程伴随一系列的规则的破坏和重建。我们正在试图建立分享式课堂的规则。下面是我们拟定的实践操作的流程建议。

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 【开课】 教学行为

1.播放录像:让学生看一段分享式教学的录像片断1-2分钟。2.教师提问:他们上课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教学期望:

通过这段录像让学生明确各自职责及上课的规则、注意事项。如:

台上的同学在讲。不是老师讲。台下的同学在听。

台下的同学有时打断台上的同学的话,可以插话。„„ 如:

不举手站起就说,发言可以不经老师允许。„„ 如:

要认真听,否则没法发言。3.教学行为跟进:

引导:我们能不能也象他们一样上课?

动员:指出每人都要分享,且将参与做为评价内容。

分组:一般原则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4——6人为宜。学生可以下位自己选择交流的同伴。

规则:发言不需要举手,站到前面,面向全体同学。其他同学可以即时插话。发言语言模板: 我有表扬„„ 我有疑问„„ 我有补充„„ 我有提示„„

看录像的目的是让学生分享的意识前移,转变角色,重新定位学习者的职责。由原来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转变为学生自己讲,学生自己评价、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答。这样上台的学生必须要思考才能讲清道理,台下的学生只有倾听了、思考了才能判断、补充和质疑。

提供发言模板是为学生提供可仿效的语言规范,也让学生知道了思维的可能角度。

我提出分享式教学后,得到很多学校的认同,他们表示愿意做实验。11.分享式教学不就是类杜郎口现象吗?为什么还要实验? 任景业:分享式教学是对类杜郎口教学现象的反思。很多学校在践行杜郎口中学理念,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实践案例,也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诠释和假设。但同时我们又遇上一系列问题:杜郎口中学的教学为什么学不来?杜郎口教学的合理成份在哪?最本质的地方在哪?它为什么可以解决那么多重大问题?哪里才是问题的关键?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从实践和理论上去实验,去探讨。12.你认为分享式教学哪个环节是最关键的?

任景业:前面说过了,这种教学,由问题出发,让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展示、交流、分享自己想法。一节课就是这样由若干个“问题——思考——分享”的单元组成的。教师最关键的是封口,少说。教学中最关键的是“分享”环节。还学生把想法说出来、给大家分享的权力。

“分享”这一环节,从形式上看也是分享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点。13.那么,分享式教学能解决哪些问题呢?

任景业:没有系统思考过,我想也很难说清他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从理论上说,我想可以解决下面的问题。

(1)学习效率问题:分享式教学应当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的“学习金字塔(Coneof Learning)”或 “经验之塔”,可以说明这个道理,分享是把自己的思考说给别人听,效果比听讲、视听要好的多。

有人担心这样的教学会影响成绩。现在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2)是学会到会学的可行的途径。我们教学是让孩子聪明的,有人说人惟一聪明的途径就是和别人多交流。因为在和别人交流中才能学到别人是怎么思考问题的,才能形成良好的思维结构。

(3)能培养学生“会学”,从而可以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尝到学习的幸福和快乐。商界有言,只有把产品变成商品才能带来财富,学习一样,只有把你的想法分享给大家,才能体会到思考的价值。这又有助于自信心的形成。

(4)有助于平等、民主、自由课堂文化的形成。要分享他们的智慧,心中就要有他人,要理解、认可和欣赏他人的创造,这有助于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文化的营造。

如,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的老师在第一节分享热身课上提炼出来的几个关键词语有:“平等、诚实、尊重、开放、大度”。(5)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我想这一条是最主要的。一项改革不能推行下去,主要有三条:理念不认可,方法不实用,行动无效果。分享式教学把课堂给学生了,老师教的轻松了,顺了孩子的天性,学生学的快乐了,这是得到大家认可的主要原因。

成都武侯区红专西路小学贺老师给我留言:“用你的方法教,我轻松了很多。”成都芳草小学赖杉老师给我一篇她的学生写的日记,形容他们的课象是小蚂蚁争食,要大蚂蚁(老师)靠边站。师生的言语中都透着幸福和快乐。

————————————

【链接】蚂蚁之乐

“给你看下学生的分享本: 印象•数学课

现在的数学课有点另类,在小组的交流变多了,赖老师说的变少了,不过我喜欢。

我对小组内的分享用一个词概括出来,“蚂蚁抢食”。呵呵,我并不是说我们组员是蚂蚁,而是夸奖组员们很积极,那个场面就像“蚂蚁抢食”似的!争这说,没轮到说的还会生气,他们有时会忘记,高手往往是最后出场的。

有时,在赖老师抛出一个情景,大家争相恐后的提出自己的问题,堪称一群“麻雀”!可当随着问题的深入研究,教室里时而寂静思考,鸦雀无声;时而爆发出“我明白了的----”叫声,这时,如果有人冲上讲台,侃侃而谈,那简直就是“鹤立鸡群”,真够威风!还有王文杰和周文睿。简直就是“打不死的小强”!屡次举手,屡次失败,但他们都坚持下来了。

总之,在数学课上虽然我们是小蚂蚁,赖老师是大蚂蚁,但数学课就是小蚂蚁的舞台,大蚂蚁,靠边站!”

我一打眼知道,这是学生写的。他们用了分享本,至于为什么叫分享本,我还没有来得及去研究他们的分享本与练习本的区别。再则,深圳福田姚老师正和我联系参加他们的活动的事宜,没有立马回复赖老师的信息,这也是常事,她也理解,我的QQ好友已是934人了,不回复她是理解的。

但,这次不行了,她第一次给我发了一个窗口抖动。这是催我了。我给了一个回复。她又发来几句话:

“看到没有,开心哇!居然说我是大蚂蚁。还靠边。” 我回:“好!”

我同时要发给姚老师我去深圳福田的行程。赖杉又发来信息:“跟着你,每天要记录的东西太多。幸好我有几个小秘书,打字记录的速度超快。我又在写,种蒜苗的的实践活动。”

我回:“你要赶在我前面出书呀。”

杜郎口崔校长让老师们出书时,我就想,一个农村学校的老师人人出书,那会是什么样的书呀?能出吗?质量能有保证吗?而现在杜郎口中学的老师们做到了,一人不止一本书,有的老师出了三本!因此,我在这次去成都时,提出实验老师要做好材料的积累,也要象杜郎口的老师们一样出版自己的专著。

赖杉回说:“我和你一样,只往前看。不想沾沾自喜!”

好一个不沾沾自喜!但言中之喜,行中之乐却是尽数分享给我了。我且记之,也分享给我的网友们。(选自任景业的QQ空间,网址

http://user.qzone.qq.com/331867541/blog/1356335688)

当然,有的人对分享式教学给了很高的评价,如,芳草小学的王晓东从心理医学的角度说,分享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从社会学角度说,有助于一个种族的繁衍发展;四川省德阳冯晓玲校长说在现有的几种教育理论中只有这一种方式能解决“四能”的问题,这都是没有想到的,也是有待考证和实验的。

14.您对分享式教学的前景有什么期待?

任景业:第一,“让学生的行为习惯规范,让学生的思想自由发展,让我能行成为孩子坚定的信念。”这是我在杜郎口中学对教育基本任务的理解。

这里的行为习惯规范不仅是指饮食起居、坐卧行走的日常生活行为,还有学习读思练达的学习行为,更重要的应当是思维的规范,以便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而这些任务靠传统教学的方式是很难做到的,分享式教学应当在完成这三大基本任务方面有所突破和作为。让大家说一说,我们会发现各人看问题的角度并不一样,这就是在构建好的思维结构了。说到思维结构,就不会是单一的途径,而我们一分享,就能把思维的盲区补上了。这是其一,其二,我希望能尽量规范一下我们师生在课堂中的行为。哪些话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哪些话又是以后每节课都会用到的?这些常用到的话怎么说?我们能不能把每一节课都要说的话,统一规范一下。也就是说,把一些零散的要求变成规则,用以规范大家的行为,最终形成习惯,这样我们就可以省去课堂教学中的诸多思维环节,也会省去老师在课堂中的许多絮叨,学生在思考时也会少了许多的羁绊。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教育的目的是节省完成一项任务的思维环节。

第二、问题——思考——分享,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基本单元,但我们却很少关注自己的问题,也少自己的思考,也常常忽视和大家分享思考的快乐。希望以此关心重视我们自己的经验,重视自己的问题,主动地去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智慧。这不仅是教育的需要,也是先进文化的需要。

第三、分享式教学是不限学段和学科的,可以在小学、中学、大学实施。第四、我不希望单独地做分享式教学实验,希望有一个高站位、大视野、全方位、新要求的顶层设计。

我们不缺打工仔,我们缺少商业大亨、企业高管、科学泰斗,我们缺少能在一个领域中振臂一挥能召令天下的领袖人物,我们缺能在世界上产生独树一帜的科学家、发明家,„„,王国维早就指出:“异日发明光大我国学术者,必在兼通世界学术之人,而不在一孔之陋儒。”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太封闭,只在书堆中打圈子,这样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的。这需要我们用邓小平“三个面向”的观点,拓展视野搞教育。将世界、社会、经济中先进的智慧引入课堂,用分享的理念进行操作,以此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也能分享社会成员间的智慧,当然,这样的教育不是引进这些人,而是要把先进技术以及这些人的思维方式引到我们的课堂中来,最终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结构。

我很欣赏下面的两段话:“教育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心,而是需要与我们的学生一起去发现新的思维方式。([美]克罗韦尔《思维的新形式:未来的挑战》)”;“科学与其说是一种知识体系,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方式。(卡尔·萨根《布洛卡的大脑》)”教育的价值是于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方式。

第五、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探索出可行的教学方式,构建我们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

最后要重申,分享式教学并不是我为研究课题凭空而来的东西,是广大一线老师在改革中探索而取得的成果,在各校的实际课堂教学中已有其雏形,甚至于已近成熟。我不过找到一个合适的名字而已(也许并不是我先找到)。

提出后分享式教学后,各地希望做课题实验的单位很多,现已涉及小学、中学各个学科,激动之余倒有点应接不暇了。自己并不习惯做课题,希望有能力者助之。

[1] 【法】皮埃尔·雷纳著,刘成富 凌玲译,科学,上海文化出版社,法国Desclee de Brouwer出版社,2003年8月,P19。

篇2:主题式教学是什么

浸入式(Immersion)是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即儿童在校(园)的全部或一半时间内,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教师只用第二语言面对学生,不但用第二语言教授第二语言,而且用第二语言讲授部分学科课程。

环境载体:浸入,贵在时时处处!

载体1:肢体+语言+助于理解

老师配合丰富的肢体语言,从视觉、听觉或触觉等方面,对孩子进行多感官的刺激,帮助孩子们在理解习得英文并自然灵活地运用在现实生活中。

载体2:变换主题刺激兴趣

瑞思老师借助高科技课件和多彩教具、教辅设备,实现直观鲜活的互动,不同的形式和手段能有效集中孩子注意力,大大提高了少儿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强化了学习效果。

载体3:反复运用强化习得

非上课时间,瑞思老师在与孩子们交流、打招呼、聊天或做游戏时,也都是全英文的交流方式,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帮助孩子们进行无意识记忆。

内容载体:进入,基于学科才有用!

载体1:学科英语培养英语思维

国际权威教育专家Joan女士曾指出,语言是有内涵的,只有以学科知识(语文、数学、科学)为载体,进行全英文的学习,才能联系运用,让孩子养成用英语去思考和表达的习惯。载体2:语言能力双管齐下

篇3:主题式教学是什么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实施,对策

一、什么是主题式教学

主题式教学,具体来说,是指围绕某一主题进行教学,属教学策略范畴,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研究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特长,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欲望,改善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那么究竟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主题式教学呢?

二、如何实施主题式教学

1. 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课堂教学的主题目标

教学主题目标的确定,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和增减,以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要兼顾实际的教学内容,不能天马行空。

2. 主题的形式

主题可以概念的形式出现,还可是一个能引发学习者探究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学生日常喜欢的话题来创设主题,如动漫或读物中的人物,如令狐冲、孙悟空等;或当前国家大事件,如近期的“汶川地震”、申办奥运会等;或当地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等。

师:大家看过武侠小说吧

生:看过!

师:武侠小说里经常在争一种神秘的书,里面记载着高深的武功。但是有个叫令狐冲的学到的剑法却不在书上,谁知道是在哪里啊?

生:思过崖的墙上

自从看了这个案例后,每次我上到这一节内容时,这个知识点我都是这么处理的,经常想找一个更好的代替,目前还没发现。

3. 根据主题,寻找相应的情境材料。

情境材料的主要来源有:①关注学生和老师本身;②报刊杂志上的各种事例;③广播、电视中展现的情景材料;④图书馆和Internet上的有关资料;⑤实地考察获得的资料;⑥与其他学科相联系;⑦其他途径获得的资料。

例一关注学生和老师本身

《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必修、选修中均有涉及,学生对该内容思想上不够重视,总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如何能够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许多老师提出了很好的方法,我是这样做的:

通过让学生利用网络找自己以及和自己相关的内容,引起他们的兴趣,实践证明这一招很管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超过了我的预期,教学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例二电视中展现的情景材料

在讲解《IP地址》时,正好电视新闻上播放一个人利用网络犯罪,最后被警察抓获的案子,凭借的就是准确的定位其IP地址,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对IP地址的探究欲。具体如下:

近日,社会写真栏目播了一则新闻,有人非法侵入腾讯公司的网络,防止公司的重要资料遭到破坏,公司立即报警,警方接到报案后会同网监中心,很快根据IP地址,在其家中抓获此人……

例三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讲解《网络的规划与设计》这一课时,由于教学内容较为枯燥,课堂气氛容易沉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用成语导入,学生会觉得很新鲜,从而引起他们的注意。

成语导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今天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个成语,你能试着说出它的含义吗?

学生回答:结合语文知识,能说出这个成语的大概意思

教师总结: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准备、有计划,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就会失败。前面的课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网络的相关知识,对它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这基础之上,就要开始学习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在同学们动手操作之前同样也要有准备和计划,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主题一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4.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情境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形成典型的合乎主题的教学情境。

主题式教学是高度情境化的,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水到渠成地将学生引导到要研究的主题之中,营造氛围、创设情境必不可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播放与主题相关的图片、动画、影音,或辅之以声情并茂的言语等,会在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的同时,引发其与已有相关经验的再认,从而对主题产生兴趣和心理的意识倾向性,有助于对主题作进一步的探究。

例一在学习《声音的录入与编辑》这一节内容时,以“我会绕口令”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用电脑录制自己说的绕口令,既满足了掌握知识点的实际需求,又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避免了一堂纯技术讲授的课。

例二在上《网络的规划与设计》这一节内容时,让学生为某希望小学规划设计校园网,从而将知识点串在这个大的主题当中,大大提升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度。

这是主题式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如果材料不经过处理,不精心选择,就可能会出现松散或者过于繁复,甚至有碍于主题。

例如在上《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这一课时,我曾经选择了这样的主题——了解星座的知识,本意是想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习如何网上有效地获取信息,结果发现课堂偏离了我的预设,很多学生去研究星座和人的性格关系之类的内容去了。这显然就违背了运用主题式教学的初衷。

主题式教学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交流感染。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也推着教师进。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生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收益广。主题式教学情境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方式、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创设出良好的主题教学情境,以期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5. 解构主题

确定主题后,还需要构思完成主题的方法和技巧,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主题进行一定的解释说明,或将主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予以探究,此即解构主题,即实现主题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例如:在上《计算机是如何接入因特网的》这一节内容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五一节到了,回家却发现网络不好上了,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然后我对主题进行解构,分解为以下几个问题:

(1)谁向我们提供了网络服务?——询问是否出现问题

(2)难道线路上出了问题?——检查线路连接状况

(3)还是设置上的问题?——检查IP地址及其子网掩码的设置是否正确

从而串起了本节课的知识点,一个贯穿课堂的主线脉络非常清晰,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同时具有主观能动性,如果家里的电脑不能上网了,还能小露一手呢!

5.任务驱动,完成主题

主题教学需要高度任务化,教师把必要的课程内容转化为能真实地再现生活的、有丰富意义的任务情境,给学生赋予一定角色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任务结果最好以一份能相互交流的“作品”形式出现,则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更有效。当然,“任务驱动”只是一种手段,主题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而非“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

例如在上《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这一课时,在第二模块,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查找从学校到家的最短距离,通过普通的搜索引擎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需要借助相关专业网站,在一节课短短的时间里绝大多数同学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我这个任务实际上并不要求学生完成,我只是想通过这个任务,让学生知道,还有一些信息是常见的搜索引擎无法解决的,这时我们该怎么做,掌握这种方法就可以了,学生完全有能力以后自己去完善,而不应该把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在完成任务上。

7. 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可采用师评、互评、自评等方法,但要先由教师给出评价量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给学生鼓励表扬,对成果的评价也应重过程而不重结果。

三、实践与反思

我认为主题式教学能否取得效果,关键在于:主题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相应的知识技能或提高某种能力,活动的内容是否与学习目标紧密联系,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能够体现某种目标的达成。

因此,对于主题式教学带来的问题,我们要正视,并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具体对策如下:

1.主题式教学虽有其明显的优越性,但不具普遍适用性和唯一性,只是众多教学法的一种,它只是补充而不是替代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对有些简单明了、不需要兜圈子的教学内容,传统的讲授、操作示范等方法不仅可以接受,甚至更合理。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选择,不能为了主题而主题。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主题要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主题式教学所强调的回归生活、面向学生经验等理念是正确的,但不可以将该理念与主题的形式一一对应严格地捆绑在一起。

3.主题式教学之任务设计的简繁和难易程度一定要适当,确保既不让学生束手无策,也要让学生体会到只有通过一定努力才能达到。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内容的可调整性和教法的处理上做出合理的安排。

4.主题式教学之课程内容设计,注意既要有个体学习的内容,也要有合作学习才能完成的内容,且比例要适当。两者相辅相成,通过学习群体的智慧,完善和深化学习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主题式教学课堂中,学生难免会接触到很多与主题学习相差较远的知识,这些知识可能对本主题的学习并无太大益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学生在涉猎主体知识与外延知识之间的关系。

6.当主题设计为围绕其他学科的内容时,由于受到课程设计者自身的局限,不可能对相关学科的内容在教学进度、教学深度等方面有适当把握,这样容易影响和干扰其他学科的教学进度,这一点需要注意。

7.借鉴成功的经验,多阅读涉猎一些经典的主题式教学案例,从中汲取营养,可以是本学科也可以是其他学科。

8.丰富和精炼教师的语言:引入、连接、转折等既要自然,又要有吸引力。

四、结论

主题式教学有利有弊,既不是仙丹也不是毒药,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成功之处,有缺陷也在所难免,否则教学就只有一种模式了。只要我们都能本着客观的态度对待它的实施,研究它的特点,教学中注意避免其缺点与不足,取其优点与积极的一面,则主题式教学在进一步得到完善的同时,一定能更促进信息技术学科的健康发展,最终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袁顶国,朱德全.论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外延与特征.课程·教材·教法,2006.12

篇4:什么是“震撼式”教育

“震撼式”教育突出体现了“震撼”的作用,它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如同醍醐醐灌顶,直指人心。它不是潺潺溪水细细流淌,也不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而是暴风骤雨电闪雷鸣。它或者在一瞬间让人豁然开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或者让人在痛苦中反思,痛定思痛,奋发图强。

要给“震撼式”教育下定义,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究竟什么是教育,不同的教育家也有不同的理解。

柏拉图说:“教育是一种灵魂转向的艺术。”马克思、恩格斯说:“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蒙台梭利说:“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哈沃德·加德纳说:“教育是让孩子体验发现世界是怎样一回事,教育者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陶行知说:“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秦文君说:“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黄全愈说:“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福建的教育学者张文质说:“教育最终成全的是人的解放。解放一个人就是要把他从各种障碍——偏见、暴政、歧视中解脱出来。”湖南师大的年轻教授刘铁芳说:“学生乃是有着与教师同样的独立人格和独特生命的个体性存在,学校教育不是技术化的训练,而是人与人的交往,是师生之间作为平等的个人的相互理解、交流、对话而实现师生生命的相遇相容,达到个体人格精神的积极建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

应该说,教育的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埋头苦干的教师也许在工作中已经驾轻就熟,也许正焦头烂额,但是,我们在探求各种教育方式之前还是首先得问自己一个问题,教育究竟是什么?我们教育的目的又是什么?不思考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就不能说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现代汉语词典》对教育的解释为:①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的生活进行培养的过程。②用道理说服入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而作为师范院校的教育学的教材对教育的定义则比较一致,如由王道俊、王汉澜主编,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学》一书就对教育作出如下定义: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震撼式”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它当然也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与普通教育方式不同的是,“震撼式”教育突出体现了“震撼”的作用,它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如同醍醐灌顶,直指人心。它不是潺潺溪水细细流淌,也不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而是暴风骤雨电闪雷鸣。它或者在一瞬间让人豁然开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或者让人在痛苦中反思,痛定思痛。奋发图强。因此,我们将“震撼式”教育定义为:

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青少年、儿童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施加强烈影响,期望青少年、儿童在短时间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这里的“施加强烈影响”有两重含义,一是教育者的言行相对以往或者正常情况之下较为激烈,二是教育者的言行看起来比较平静。但是由于针对性强,青少年、儿童的反应比较强烈。这两种情况我们皆认为是“施加强烈影响”。而这种影响的效果必须在短时间内得到显现,这里的“短时间内”少则几分钟,多则几小时、几天,乃至几周,总得是在一个教育周期之内,而且结果与教育者的教育行为要有逻辑联系,否则便体现不出“震撼式”教育的特点。

根据上述定义,“震撼式”教育应当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一、教育目的十分明确

“震撼式”教育是有明确目的指向的。教育者希望学生能迅速地记住一些事实、深刻地理解一些道理或者彻底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教育者希望通过自己的教育能够明确地实现这些目标,而不是只管付出、不问结果。

只管付出、不问结果的例子是非常多的,在那些无原则溺爱自己孩子的母亲那里特别明显。媒体曾经报道过一个例子,一位单身母亲辛辛苦苦把儿子拉扯大,自己省吃俭用,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都留给儿子,但是儿子并不领情,从好吃懒做、不认真读书,逐渐发展到逃学,并迷上了上网,直至经常在网吧里通宵达旦,几天几夜不回家。母亲再也无法忍受,有一次下定决心,终于在一个网吧里找到儿子。那一瞬间,多年的含辛茹苦和巨大的失望一起涌上心头,她当众狠狠打了儿子几个耳光,把他往家里拖。这个逆子竟然头脑发热,抓起一把刀就捅向自己的母亲!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也是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宝贝儿子百依百顺,把他宠成一个小霸王,街坊邻居意见很大,但是她从来都不以为然。小霸王胆子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触犯了法律。在被民警戴上手铐从家里带走的那一刻,面对追赶出来的母亲,儿子说了一句话:“妈妈,我恨你!”这是两出悲剧。两位母亲都母性很强,付出很多,却始终没有对儿子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期望,只是一味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是母爱,但不是教育,更不是“震撼式”教育。有一位母亲求教她的朋友,说她读高中的儿子哭着闹着要家里拿出20万来让他出国,家里并不宽裕,儿子就以放弃读书相要挟。这位母亲不知道怎么办。朋友说:“如果你想顺从他,就送他出国。如果你真的爱他,记住,千万不要给他钱。”给孩子有原则的爱,不事事顺从孩子,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二、教育者所采取的教育手段不同于一般人或不同于以往

在“震撼式”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育者的言语绝不能从学生的左耳进,右耳出。教育者常常要有一些出其不意的言行,通过节奏或是强度的变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撞击他们的心灵。

孟子有一段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磨难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利的。中国古代有很多文字说明这一道理,比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再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在上世纪90年代初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意外地得知当年所有考入复旦的学生都要进行为期一年的军训,因此我的第一年大学生活是在大连陆军学院度过的。那一年的生活十分艰苦,我和其他同学一样,真真正正当了一年的兵。常常早上起床训练时,仰头看去,天上还有星星;晚上上床、多数人很快入睡。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尽管有一些同学抱怨军训一年耽误了大好时光,但是我觉得这一年的经历对于自己意志力的磨炼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后再碰到困难,和军训生活一比,就不觉得有什么了。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现在有一种叫作行走学校的教育方式存在,就是针对一些生活条件太过优越、在现行教育制度下已经无法正常成长的孩子。这些孩子没有经历过生活的苦难,家长迫不得已把他们送到行走学校去吃苦。很多孩子通过艰苦生活的磨炼,思想发生很大变化,浪子回头的例子比比皆是。行走学校的生存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当然,“震撼式”教育也并非一定要采取一些看起来很严厉的方式。有时候,只要教育者的教育方式出乎儿童的意料,同样能收到很好的震撼效果。比如说一位平时十分刚强的男老师偶然在学生面前流泪了,这泪水的效果绝对比得上重磅炸弹!但是如果另一位女教师经常哭,那她再在班级里哭可能很多学生就已经无动于衷了。我曾经问一位同事教子之道。她的女儿很优秀,我问她有没有打过女儿。她回答说:“基本没有打过,我对女儿还是很宠爱的。只有一次,她考试的时候居然在试卷上画画,成绩出来之后,我狠狠地打了她一次。从此之后,女儿的学习我就没有再操过心。”举这个例子当然不是鼓励父母打自己的孩子。只是启发大家思考:如果实在要打的话,何种情况下“打”可以收到最好的效果。

三、教育的效果在很短的时间内显现出来

有些教育者的教育行为表面看起来很“震撼”,但是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或者在短时间内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样的教育就不能称之为“震撼式”教育。

正如同我们先前所叙述的,有些老师嗓门很大。面貌很凶,但是学生却并没有多少收敛,原来时间长了,学生对该教师已经十分了解,知道他是外强中干,只是表面严厉而已。也有一些教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唠唠叨叨,几句话翻来覆去地讲,学生耳朵已经磨出老茧。终于有一次,在该教师又对一犯了错的学生做思想工作时,学生不胜甚烦,对教师说:“老师,你别说了,我知道错了,我一定改!”教师欣喜不已,以为是自己的说教收到了效果,却没有想到。真正起作用的是她的“啰嗦”。像这样一种短时间内见效的教育方式并非是教师意料之内的有意识的安排,当然不能算是“震撼式”教育。真正的“震撼式”教育应该“具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效果,那一刻,如同醍醐灌顶,使人心中豁然开朗。

篇5:主题式教学是什么

目标:

通过故事《幸福是什么》,引导幼儿初步体会幸福就是开心、快乐的感觉,从而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过程:

一、引入

1、唱《幸福拍手歌》,这首歌我们都会唱,叫《幸福拍手歌》小朋友,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吗?幼儿自由发言。

2、在森林里有不少小动物,让我们去问问它们幸福是什么,好吗?(出示图片)

中班主题教案《幸福是什么》

二、情感体验

1、你看,这是谁来了?哦,原来是小青蛙呀!让我们来问问它好吗?“小青蛙,小青蛙,幸福是什么?”小青蛙说:“我的幸福就是能天天在池塘中,在荷叶上跳来跳去。”说完,小青蛙先跳上荷叶,再跳进池塘,快活地游走了。

2、小青蛙的幸福是什么?你觉得它幸福吗?为什么?

3、师:小青蛙可以每天在池塘中生活,在荷叶上跳来跳去地玩,过得真开心,真幸福!

4、小羊来了,让我们来问问它好吗?“小羊,小羊,幸福是什么?”小羊说:“我的幸福就是能天天闻到绿草的清香。”这时,小牛来了,它说:“小羊,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草地,有好多嫩嫩的青草呢,我带你去!”说完,小牛就带着小羊高高兴兴地走了。

5、山羊的幸福是什么?你觉得它幸福吗?为什么?小牛的幸福是什么?你觉得它幸福吗?为什么?

6、师:小羊在森林里可以天天闻到绿草的清香,真快乐,真幸福!

7、这时,长颈鹿走了过来。“长颈鹿,长颈鹿,幸福是什么?”长颈鹿长长地叹了口气,说:“如果有一天,我能舒舒服服坐下来喝杯茶,那就是我的幸福了。”

8、长颈鹿幸福吗?为什么?

9、我们怎么来帮帮长颈鹿,让他觉得幸福呢?

10、幼儿发言,教师归纳:你们的办法真不错,我们的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她让长颈鹿坐在大大的椅子上,长颈鹿的四条腿都伸直了,小白兔把一杯香茶送到了长颈鹿的嘴边。

11、“小白兔,小白兔,幸福是什么?”小白兔说:“长颈鹿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12、小兔子幸福吗?为什么?

13、教师归纳:对呀,幸福就是觉得开心、高兴的一种感觉。小兔子在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了别人,让别人感到开心、幸福,她自己也就很开心、幸福。幸福就是让身边的人都开心。

三、行为延伸你的爸爸、妈妈、身边的小朋友幸福吗?你有什么办法也让他们感到幸福呢?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6:see是什么的过去式是什么

我看见一个骑着马的女孩。

Matty saw him go loping off.

马蒂看着他大步跑远。

I saw him down at the shops.

上一篇:处方管理办法办法试题下一篇: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和劣势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