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反腐倡廉,绽放生命华彩》演讲稿

2024-07-10

《践行反腐倡廉,绽放生命华彩》演讲稿(精选2篇)

篇1:《践行反腐倡廉,绽放生命华彩》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践行反腐倡廉,绽放生命华彩》

大海的美有它的蓝、它的广,更在于它的浩瀚;俊山的美有它的翠、它的深,更在于它的坚险;税务工作的美有它的繁琐、它的成就更在于为人民服务与廉政的殊荣。翻开中国这幅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漫长画卷,我们不难看到: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君不见,一代清吏包公、于廉、海瑞的故事热映荧屏,久演不衰;人民公仆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的事迹震撼人心,影响甚广。是的,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清正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洁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也许有些同志会说,我们只是普通员工,和那些高官显爵相比,廉政是不是离我们还很远。其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厦,离不开我们每个行业、每个部门、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虽处在平凡岗位,但是社会的腾飞与发展,离不开我们勤奋工作,廉政从业,恪尽职守,兢兢业业。

前不久,看过一则短片,一个美好的家庭因父亲贪污受贿而破碎了,镜头前小女孩无助的看着爸爸被警车带走,撕心裂肺的哭喊着:“我的家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爸爸了!”父亲对于一个家庭有着怎样的份量,我们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体会,但却能得出相同的结论。短短的影片,却扣动着心魄、牵动着心弦。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们都

有了自己的孩子,一脸稚气的他回到家问我们从政是腐败的还是廉政的?我希望我们能很有底气的回答“爸爸妈妈的廉政堪比荷花”,而不会感觉到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敲击着我们的灵魂。

朋友们,清正廉洁的楷模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这是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盛典中的一段颁奖词。

这也是杨善洲坚守一辈子的理由,也是他奋斗一辈子的写照。他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1988年退休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2010年10月因病逝世前,他把当地20万元特别贡献奖全部捐出,价值3亿元的林场也无偿上缴给国家。

杨善洲带给了我们久违的心灵感动,在他身上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宽广胸襟,永远艰苦奋斗、永远严格自律!

廉政,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在北川地税加快发展,实现新的跨越的今天,党风廉政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还是今天,我们北川地税注重完善廉政责任,构筑惩防高压线,我们强化自查自纠,擦亮反腐犀利剑,我们开展警示教育,将廉政文化注入员工心间,可以说,党风廉政教育氛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浓厚,我们倡廉政,因为廉政是美德,廉政是快乐,廉政是全人类共同

追求的精神境界!

我们守廉政,因为廉政是良心,廉政是责任,更是一种能力,遵守《廉政准则》,我们责无旁贷!

我们举廉政,因为廉政是成就北川地税基业的守护神,是地税系统发展的助推器,是前景壮丽的希望之路!

“鸟的翅膀一旦缚上了金子,那么它就再也飞不动了”;税务事业的翅膀上一旦缚上了金子,那么耀眼的光芒会让我们迷失方向,那沉甸甸的负担也会让我们难以展翅翱翔。可喜的是我们每位干部在《廉政责任书》上坚定有力的属上了自己的名字,因为我们已经在心中筑起了一道廉政之墙,我们能够展翅高飞、遨游长空,为祖国的税务工作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进入光荣的税务系统近一年了,所见的是同事们以昂扬的斗志、无私的奉献谱写着为国聚财、为民造福的人生篇章。在这里我们虽然不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没有做出震天撼地的大事情,没有获得光芒四射的耀眼光环,我们平平凡凡但正气盎然,我们守护着为国家行使职权的神圣使命,我们践行着反腐倡廉,绽放着生命的华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篇2:让数学课堂绽放生命华彩

一、注重学习和积淀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初执教鞭的我怀着对教育的满腔热情走进了课堂,当高远的理想一旦接触到平凡的现实时。一切都显得有些无序。看上去很简单的“2+3”,我却不知道怎样给孩子说清楚;淘气的孩子们常常在课堂上乱成一团,我却在一边急得手足无措。也许我真的不适合做小学教师,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想过——我的职业选择是否错了?校领导看出了我的心思带我观摩了老教师的一节数学课,我惊奇地发现数学课竟也可以演绎得如此生动活泼,而且同样是低年级的课堂,我不禁看呆了。这才是我神往的课堂!下课后,我没有离去,拉住这位老教师不知问了多少个问题,最后老教师对我说:“要上好数学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使课堂充满智慧,首先要丰厚自己的底蕴才行。”老教师春风化雨般的谆谆教诲,无疑是我精神上的“饕餮大餐”。于是,我在自己的专业化成长之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学习。

我订阅了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杂志、书籍,广泛阅读,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在工作最初的几年里,我一有空就泡在书堆里,一本一本地啃。渐渐地,与布鲁姆、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的“亲密接触”,使我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理念。同时,我对许多名师的教学实录和授课光盘进行认真的研究,对名师上课的每个细节进行揣摩,并体会其间的意味,进而内化为自己对数学课堂的认识和策略。这样的学习方式使我逐渐形成了自己对数学教学独特的理解,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样学生们慢慢喜欢上我的数学课了。

正是这些学习与积淀,使我厚积而薄发,逐渐成熟起来。

二、教学路上且思且行

正当我的数学课多次获奖,受到领导和教师们的好评时,潜存于思想深处的那份紧迫感、危机意识却不时撞击着我的思绪,这份焦灼、不安来自于对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的强烈感受。更来自于对教育教学的深刻反思。回想过去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思考的问题越来越深。随着时间的推移,课讲得越来越多,教材也越来越熟。然而面对学生期待的目光,我却常常深感知识的日显陈旧、僵化,数学究竟该怎样教?究竟应如何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教研员的一席话使我猛然警醒“要做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这是优秀教师永葆活力的妙方”。在数学教学中,不能仅满足于学习借鉴前人的经验,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程度上,要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点。

在从前的备课中,我总是绞尽脑汁地设计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眼球的情境,可学生的兴奋度却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为此我困惑了很久。最终还是校长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奥秘:“不要一味地刻意追求教学设计的与众不同,这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学生需要的是在你那里获取技能,发展思维。”

一位心理学家指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在教学中,对于每一个问题,既要考虑它原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它关联的知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并逐步形成知识脉络。我慢慢地懂得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这种思维脉络清晰化,而理清思维脉络的重点就是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和转折点。从那以后,钻研教材,细读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成了我备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数学知识的脉络是前后衔接、环环紧扣的,并总是按照发生——发展——延伸的自然规律构成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我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或从已有的经验开始,或从旧知识引入。这就是思维的开端。从学生思维的起始点人手,把握住思维发展的各个层次逐步深入直至终结。如果这个开端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或思维特点,学生就会感到问题的解决无从下手。其思维脉络就不会在有序的轨道上发展。当然,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出现“卡壳”的现象,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此时备课过程中周密、严谨的预设就会起到孟关重要的作用,只需要教师加以疏导、点拨,促使学生思维转折,并以此为契机加速学生思维发展。就这样,我不仅发现了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所在,还发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我从2000年起开始通过认真学习和钻研现代教学理论,以及向身边老教师吸取成功经验,并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了“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我认识到。实现三维一体的教育目标的立足点,是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将被动学习过程转变为能动学习过程。

三、引领学生驾驭数学之舟

学习数学,不能单纯地学习数学概念,而是要把数学知识用于实际,让学生初步地学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我一改过去数学教学过分强调证明、验算别人的发现与发明的做法,把学生从习题和知识细节中解放出来。课堂上,我不一味地给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用尝试、实验、讨论等方法寻求结论,从发展学生的自信和勇气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正如市教研员所说:“数学课是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

就在这一次次的历练中,我的教学技艺日见成熟。数学课我一般只讲15到20分钟,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问题学生提,疑难师生共同讨论,课余时间学生自己安排,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我一贯实行民主教学,充分相信学生。我还常向学生渗透“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师生平等讨论。

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以前我总认为,有较高的智商和敏捷的思维就能把数学学好,可在课堂中,学生经常心里明白可表达不出来,学的都是哑巴数学,为此我很是苦恼。后来我渐渐明白,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尤其是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抽象化的数学让学生形象地去理解和接受。一个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教师如果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我常常把课堂上的数学语言生活化去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我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除此之外我还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留心积累生活中的数学,只要用数学的眼睛看问题,就会和数学成为好朋友。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的感受……形式不限,还可以配上图画。虽然学生写得很幼稚,但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有的学生用算式表示出他买书的数量,有的学生用文字写出了他的好朋友在他家的位置,还有的学生写出了在数学课上他的感受和心情,写出了自己的时间表……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生学到了有用的数学。数学课堂真正散发出了无穷的魅力。

回首10年的教学生涯。谈不上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惊人事迹。也谈不上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伟人业绩。然而,我认真地投入了,努力地付出了。我把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看作是生活给予自己的一种幸福,把自己的生命活力注入课堂看作是一种责任。因此,我也把自己的微笑,真诚地捧给自己的学生。

上一篇:2010年领导在政府采购督察员座谈会上讲话下一篇:商品学产品分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