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2024-06-25

关于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共11篇)

篇1:关于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长治县富鑫供热有限公司关于县城集中供热 一期工程环保资金支持项目进行竣工验收的请示

县环保局:

县财政局:

为创建全国园林城市、治理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县城品位、建设美好家园。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于2006年组建了富鑫供热公司,对县城实施集中供热。当年立项、当年设计、当年开工建设,一期工程于2007年10月底完工,11月15日投入运行。

一、一期工程投入资金6000万元。

其中:〈1〉股东投入1900万元。

〈2〉政府配套1784万元。

〈3〉2006年省环保局拨付环保资金600万元。〈4〉2006年9月25日市环保局拨付150万元。〈5〉尚欠工程款11566万元。

二、一期工程项目

1、热源厂土建工程投资约1304万元。

(1)供热主厂房、风机房、烟囱、厂内管网818万元。

(2)辅助间、煤仓、煤廊、变电所、灰水池486万元。

2、一次网土建工程投资约2151万元。

(1)一标段、热源厂至光明路北侧(原厂址)511万元。

(2)二标段、光明路北侧(原厂址)至县城各换热站1640万元。

3、主要设备及安装费约610.5万元。

(1)站热水锅炉及安装费521万元。

(2)两台麻式除尘器56万元。

(3)软化水设备33.5万元。

4、辅助设备及材料投资约851.6万元。

(1)电器设备(包括电缆)232万元。

(2)管材费389.6万元。

(3)阀门费32万元。

(4)抓斗机、鼓风机出渣机、刮板机、煤斗闸等约123万元。

(5)水泵费75万元。

5、四个换热站(包括用户二次管网)约800万元。

6、配套建设费约300万元。

以上一期工程投资项目资金中包括山西省财政拨付600万元和长治市财政拨付的150万元环保资金。

三、绩效评价:

一期工程经过一个采暖期的试用行,该项目的热源厂主机及已投入的四个热换站设备运行正常,效果明显,得到了用户的好评,并且替代小锅炉30余台,小火炉1000余个。减少烟尘排放量200余吨,2007年冬季县城空气质量指标明显改善。目前集中供热项目二期工程正在紧张有序的建设中,该项目预计投资2000余万元。2008年冬季供热面积规模80万m2,县城入网供热用户达65%,现专呈申请贵局对省、市环保专项资金支持的一期供热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专此请示

长治县富鑫供热有限公司

2008年8月6日

关于对污染物排放监测情况的说明

县环保局:

县城集中供热一期工程项目投资大、战线长、任务重。2007年10月底完工,11月份进行调试,11月15日投入试运行。由该项目整体工程还没完成,去年冬季又是试运行,没有申请市监测站进行污染物排放监测,现在处于停运时期,待今年冬季投入运行后,专呈申请市监测站进行污染物排放监测。

此致

长治县富鑫供热有限公司2008年8月6日

证明

我监理公司第一项目部受长治县供热公司的委托负责监理的长治县县城集中供热一期工程(锅炉房、煤仓、清渣池、辅助间、锅炉安装;一标、二标管道安装;二次网的换热站土建、安装等)。经现场分部分项验收及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质量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的要求,质量验收合格。

特此证明

长治市信誉民工程监理公司

(1)项目部

总监:李宪法

2008年8月5日

篇2:关于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本次评价对象是2009年福建省就业专项资金中用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社会保险补贴、小额贷款贴息”的支出绩效,结合2007年、2008年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全省各市、县(区)的就业专项资金数据为基础,资金来源包括中央、省、市和县(区)四级财政安排的以及其他渠道筹集的用于就业服务支出的资金,涉及包括各级财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部门在内的公共服务部门和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市场机构以及城乡就业群体。

2009全省就业专项资金支出25914万元,其中职业技能培训7727万元、职业介绍2567万元、职业鉴定1125万元、社保补贴12691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贴息1804万元,据了解,评价内容包括项目管理绩效、预算执行绩效、产出结果绩效、持续发展绩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其他评价内容。

以福建省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为依据,对照《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分值,最终得出福建省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分结果为83.4分,资金项目总体绩效良好。该项目在组织、实施、管理、产出等方面整体表现较好,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有力地推动了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促进了社会的就业和创业。分地市看,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25分,显示出区域间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差异比较大。

具体来看,目标责任明确,各项指标超额完成;政策落到实处,资金保障更加有力;财务制度健全,资金管理水平提升;平台建设卓有成效,就业服务保障得力;专项资金使用有效,促进就业方式多样;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通过评价也发现,政策宣传力度还不够,预算资金管理不够科学,部分项目执行效果有待提高,一些政策规定已与现实状况脱节,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

篇3:关于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一、粮油产业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粮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主要是指上级政府为更好地促进粮油产业的管理、保障、相关政策补贴等拨付一部分指定用途的资金给本行政区域和本级人民政府, 使粮油的相关工作能得到合理的安排和顺利开展。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 财政专项资金已成为财政支出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 加强对粮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的评价十分必要。

粮油产业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则是指在一定的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下, 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 对粮油产业财政部门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以及为完成这一目标进行的绩效预算的执行结果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绩效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工作人员及部门的工作进行评估, 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评估提供依据, 了解员工和部门的培训和教育的需要, 对工作计划、预算评估和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信息等。

二、进行粮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一) 这是由财政的自身职能决定的

财政的主要职能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因此, 财政效益也就表现在财政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几个方面。对粮油产业进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就是将这三项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进而对财政资金的配置进行优化, 减少财政资金的浪费。

(二) 这对规范财政、依法理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粮油产业进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一方面有利于增加财政信息的透明度, 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另一方面, 这也有利于重点粮油产业项目的顺利开展, 从而对项目的运行及效率情况进行及时的掌控。此外, 这也有利于正确引导并规范财政资金的监督与管理, 形成有效的财政执法和监督约束,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 这有利于政府工作效率的改善

对粮油产业的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考察相关部门的工作效果, 还为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及时发现该部门或职员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良问题, 以便其在以后工作中加以注意和改善。

三、粮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现存问题

(一) 粮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目标尚不明确

目前, 粮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目标还不够明确, 这就容易导致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出现问题。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目标是在确保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但在大多数时候, 我们对粮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评估过程中关注的仅仅是评估工作本身, 而未能有效地利用绩效评价的结果, 使其在提高粮油产业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方面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二) 粮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

缺乏较为完善的粮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导致绩效评估体系也是目前其存在的一项重要问题。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大大增加了绩效评价过程中的随意性。这就造成长期以来在粮油产业方面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估大多是为应付上级或检查工作而进行的, 未能真正引起评估者及被评估部门的重视, 使评估活动往往流于形式, 未能真正起到促进政府部门提高绩效、改善管理及不足的作用。

(三) 粮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

粮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是目前较为新颖的一种财政资金管理模式。因此, 我国目前针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 尤其是有关粮食产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这就意味着相关部门无法依靠制度化或法制化的规范来约束政府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行为, 进而造成粮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结果具有较大的自发性、随意性及盲目性。

(四) 粮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监督机制有待改善

粮油产业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往往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工作进行评估。但是目前我国的粮油产业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尚缺乏外部监督, 即来自社会组织及公众方面的监督。这就容易造成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部门只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 工作往往应付了事。此外, 粮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相关责任机制不够健全, 奖惩机制也不到位, 影响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效果。

四、加强粮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有效措施

(一) 明确粮油产业财政专项绩效评价的标准

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有利于政府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明确粮油产业财政专项绩效评价的标准是有效进行绩效评价的关键。绩效评价标准应当具有可计量性, 以提高指标在评价过程中的客观真实性及可操作性;其次, 绩效评价标准应当涉及安全性和效益性两方面的内容。此外, 绩效评价标准应当根据当地的粮油产业现状及财政专项资金的实际情况, 综合各方面因素后进行确立, 以有效调动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 完善粮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制度体系

完善粮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制度体系是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的降低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主观随意性、实践盲目性及短视行为。要想完善该体系就要求政府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进一步组建独立于政府的专业评估机构或在各地设立专业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审委员会, 以确保对粮油产业的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结果更为专业和准确。

(三) 健全粮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配套机制

除了完善粮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制度体系外, 健全相关的科学有效的配套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粮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配套机制主要是指各种相关法律法规的确立、绩效评价监督机制的完善、根据绩效评价而进行的合理的奖惩制度以及约束机制、绩效管理结果运用机制等。这些粮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相关配套设施的建立, 可以有效提高绩效评价过程的有效运行, 使绩效评价的结果得以合理利用, 改善政府当前的管理漏洞, 进而提升粮油产业的整体效益。

综上所述,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对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等具有积极影响。但是目前粮油产业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上存在绩效评价标准缺失、制度缺陷以及配套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因此, 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探讨加强粮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有效措施是目前的一项重要内容, 政府必须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张亚杰, 朱学义, 鹿文继, 李建位, 熊玉江.财政性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市场周刊 (研究版) , 2005 (02) .

[2]周娜, 王莹, 张腾, 顾军.农业科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为例[J].江苏农业学报, 2013 (03) .

[3]朱翠林.对构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析——以广西“特岗计划”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为例[J].财政监督, 2013 (21) .

[4]聂雪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休系的构建研究[J].审计月刊, 2006 (22) .

篇4:北京:大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初探

“五方面”的工作思路

大额专项资金一般具有资金规模大、管理层级多、实施周期长、覆盖面广、支持方式多样、项目内容复杂等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项大额专项资金都是由若干个项目组合起来的项目集合。

在工作实践中,针对大额专项资金特点,北京市财政局明确了“整体建构,绩效优先”的工作思路。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在评价指标设计上,突出大额专项资金统筹使用的特点,围绕决策、管理和绩效,设立多项量化指标,逐步修正偏重合规合法性的评价倾向;二是在分析问题时,强化项目集合的概念,从专项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建构出发,力争在高度、深度和广度上有所突破;三是在入户调研和撰写报告时,紧紧围绕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加大对资金绩效的分析力度;四是在工作方式上,主要采取访谈、现场勘察、数据统计、对比判断、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等形式,深入项目现场开展工作;五是在评价方法上,采取分层级进行评价的方式,对不同的项目按照“目标相近、产出类似、效果相近、共同发挥绩效”等原则,划归项目包,按照专项、项目包和具体项目层面,建立指标体系,并将各个层面的打分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汇总,得出评价结论。

“五步走”的工作方法

在对大额专项资金进行具体评价时,北京市财政局推行了“五步走”的工作方法。第一步,吃透政策精神,确定评价重点。大额专项资金政策性较强,评价工作组要提前对政策内容和制度办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确定政策所要达成的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从产出的表现形式中分析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要了解和掌握政策的核心内容,依据政策中明确的绩效目标确定评价重点。

第二步,建立高素质的专家队伍,为评价工作做好技术支撑。邀请绩效评价管理专家,全过程参与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提前介入项目内容,参与前期沟通和调研,为评价方案的制定、评价重点内容的确定、指标体系的细化提供智力支撑。

第三步,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突出“数据支撑,综合分析”的指导原则,重点关注财政存量资金、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财政资金投向和使用界限等内容,加大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力度。围绕绩效,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在统一的一、二级指标体系下,制定符合专项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步,开展“点面结合”的评价调研工作。“点”是指大额专项资金的主管部门,“面”是指具体承担或实施项目的单位。对专项资金进行评价,既评价主管部门的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又评价项目立项、支持方向、管理效能和使用绩效。为做好“点面结合”,北京市财政局统一规定了“到项目单位现场调研,调研项目不少于项目总数的30%,资金规模不低于专项资金的60%”的要求,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现场调研、现场勘查和现场评价工作。

第五步,健全和完善沟通反馈机制。体现在三个环节,一是评价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工作组要结合资料收集,针对发现的具体问题,与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进行交流,保证反映问题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二是专家评价会上的沟通交流,通过专家和主管部门面对面的沟通,切实把握专项绩效实现水平,准确反映和揭示问题实质,形成专家评价意见。三是对评价报告内容的沟通交流,征求财政系统内部和专项主管部门意见,保证报告内容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两个层面”的工作制度

为保证大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实施,北京市财政局在两个层面上建立了基本工作制度。第一个层面,在政策依据上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2011年,北京市政府颁发了《北京市大额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出台了《关于推进本市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之后又陆续印发了《北京市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预算绩效管理问责办法(试行)》、《北京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这些办法制度的出台,为大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第二个层面,在具体操作环节制定了工作流程、规范、规则和细则。一是制定了绩效评价工作流程,明确各工作环节内容、工作步骤和责任主体;二是制定了大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规范,对评价内容、方法、程序、指标体系、报告格式等内容做出了具体要求;三是制定了参与绩效评价中介机构规范,明确中介机构的工作定位、工作任务和质量要求;四是制定了绩效评价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和廉政守则,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行为,提出廉政要求;五是规范“加强中介考核力度,强化专家准入和全程参与”的工作制度。制定专家绩效评价工作规范,明确专家职责,严格专家资格审核,充分发挥专家作用;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全过程参与评价,以现场调查为主,结合查阅资料,把握专项特点,剖析专项规律,分析资金投向,为做出绩效判断提供专业咨询;加强对中介机构参与评价人员的管理,坚持考试准入制度,强化培训力度,提高分析能力;加大对中介机构工作质量的考核,切实提高工作质量。

建立工作核心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适合于大额专项资金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整个评价工作的核心内容。由于不同专项在支出范围上表现出层次不同、领域不同、支出性质不同的特性,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突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相结合的体系特点。共性指标属于普适性指标,适用于所有专项;个性指标需结合具体专项内容进行个性化设置。为了指导专项指标体系的构建,北京市财政局制定了以共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指标体系范本,由专项决策、专项管理、专项绩效三类指标组成。在专项决策类指标中,主要评价绩效目标的明确性、合理性、具体细化程度,专项决策的主体、依据、标准、程序,资金分配办法和结果等内容。在专项管理类指标中,主要评价专项资金到位率、及时率和使用率,专项资金使用合规合法性、专项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专项组织机构设立、管理制度健全性和实施方案可行性,绩效信息收集和控制情况等内容。在专项绩效类指标中,主要评价专项产出的数量、质量、时效和成本,专项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内容。个性化指标主要围绕绩效类指标,针对不同专项的特点,研究设定适用于本专项实际的业务类的评价标准、分值和权重,最终形成一套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指标体系。

篇5:墙体材料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一、专项资金和项目基本情况

(一)专项资金基本情况 设立时间:2014年

设立依据:《关于开展2013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监督检查的通知》(建办科函[2013]715号)、《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部分重点工作综合检查的通知》(鲁建节科字【2013】33号)、《关于开展全省建筑节能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鲁节减办字[2013]12号)、《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市在建民用建筑工程节能检查的通知》(青建办字【2014】49)、《青岛市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青财综【2008】55号)、《青岛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设定用途:主要用于国家、省、市三级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对经过查验和认定合格的建设工程,进行新型墙材专项基金返还等专项资金项目绩效情况

(二)绩效目标。

进一步加强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管理,推动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开展,促进节约能源和保护耕地,推进

1、专项资金安排项目基本情况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1.安排项目种类、项目数量、项目承担单位等。2016年预算共安排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及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两大类别,其中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包含新型墙体材料基金返还;青岛市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监督平台及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展示展厅租赁费;贯彻条例宣传与培训;建筑节能调研;国家、省、市三级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绿色建筑推广、生态城市、被动式建筑技术研究及示范专项经费项目支出六大类。全部由我单位负责推广、实施。

2.各项目绩效目标。

2.1新型墙体材料基金返还3320万元。

2.2青岛市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监督平台及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展示展厅租赁费:展示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建立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监测平台,对全市所有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进行用能监测,从而为下一步制定用能限额和用能加价制度提供依据,为进行节能改造奠定基础。

2.3贯彻条例宣传与培训:通过开展现场咨询、印发各类宣传材料、举办有关技术讲座和论坛、在媒体上进行报道等活动,加强舆论引导,提高社会对建筑节能工作的认知度和支持度,促进全社会建筑节能减排。

2.4建筑节能调研:新建建筑节能管理,做好新修订发布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贯彻实施工作。着力抓好新建建筑在施工阶段执行标准的监管力度。总结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开展

高标准建筑节能示范区试点。强化民用建筑规划阶段节能审查、节能评估、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能效测评标识等制度。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继续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督促完成节能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全部实行供热计量收费。提高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与改造水平,进一步做好省级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建设工作。推动学校、医院等公益性行业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与管理。研究制定我市分类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研究建立基于能耗限额的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制度。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探索能效交易等节能新机制。推进区域性清洁能源(除天然气外)规模化应用,总结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经验,扩大自发自用光伏建筑应用规模。继续抓好可再生能源示范市、县(区)规模化应用,推动资源条件具备的区、市针对成熟的清洁能源(除天然气外)应用技术尽快制定强制性推广政策。加强和完善绿色建筑评价管理工作,修订印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加大对绿色建筑标识评价的指导监督力度,加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贯彻实施的培训,出台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广绿色建材,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启动绿色建材评价工作,发布绿色建材目录,组织研究绿色建材评价标准。低能耗被动式建筑技术研究、应用,总结中德秦皇岛

和哈尔滨示范工程经验,在中德生态园、蓝色硅谷等区域有序扩大试点范围和试点建筑种类。做好清洁能源超低能耗建筑试点工程,开展有关专项技术、产品研究与开发,开展相关政策研究。建立建设行业科技成果库和信息服务平台,研究建立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研究制定建设信息化、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等领域技术公告、推广应用目录、技术指南。

2.5国家、省、市三级建筑节能专项检查:通过检查,督促我市建筑节能工作,提升我市建筑节能工作水平。检查结果将向全国通报。通过核查,将及时纠正项目建设及资金拨付中存在的问题,为项目验收及国家补助资金到位奠定基础。通过检查、督导,督促既有居住建筑改造进程及其他工作任务落实,发现建筑节能及墙材革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各市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通过检查,对全市建设项目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情况、各地墙材革新情况、墙改基金征收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节能工程质量。通过检查,对建设项目的建材应用、建材质量等情况进行检查,可以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使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2.6绿色建筑推广、生态城市、被动式建筑技术研究及示范专项经费:出台绿色建筑奖励资金管理文件,对获得国家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识的建筑项目,按照前述文件的规定予以奖励。鼓励引导我市绿色建筑项目建设和绿色建筑新技术、新材

料研发,通过对获得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和绿色建筑新技术、新材料研发项目进行奖励,带动全市绿色建筑事业发展,从而有效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环保。预计全年完成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77万平方米。

二、绩效评价结论

(一)专项资金整体评价结论 1.专项资金实际到位和支出情况。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本年预算资金582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5820万元。其中新型墙体材料基金返还3320万元;青岛市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监督平台及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展示展厅租赁费70万元;贯彻条例宣传与培训50万元;建筑节能调研30万元;国家、省、市三级建筑节能专项检查100万元;绿色建筑推广、生态城市、被动式建筑技术研究及示范专项经费2250万元。

2016年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实际使用4619.33万元。其中新型墙体材料基金返还4525.95万元;青岛市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监督平台及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展示展厅租赁费58万元;贯彻条例宣传与培训14.05万元;建筑节能调研12.27万元;国家、省、市三级建筑节能专项检查9.06万元。

2.资金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或未完成原因分析。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2016年预算资金5820万元,实际使用4619.33万元,未完成预算计划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原因:

一是贯彻条例宣传培训、建筑节能调研、国家省市三级检查等项目主要以使用上结转资金为主,所以使本年预算资金未使用。二是绿色建筑推广、生态城市、被动房建筑技术研究及示范专项经费本年因政策调整等原因未进行使用,使预算申报金额结余。

(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论(按项目分别编写)1.各项目预算安排数、预算执行数、资金使用结构。1.1新型墙体材料基金返还

2016年我办新型墙材专项基金返还预算安排数3320万元,预算执行数4525.95万元,全年共70 个项目,涉及面积6056709.51万平方米,分 3批次返还企业。

1.2青岛市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监督平台及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展示展厅租赁费

该项目本预算安排为70万元,预算执行数为58万元。根据《青岛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第7条规定:市、区(市)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民用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民用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研发推广、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民用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建设、农民自建住宅节能、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宣传和奖励等。

我市自2008年起开始建立“大型用能监管平台”,目前已经

初步形成。该平台的建成,将会对全市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办公建筑的用能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掌握第一手数据,为今后的用能限额制定及用能加价制度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下一步节能改造的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此外,建筑节能的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为宣传、展示我市的节能成果及新材料、新技术,我办拟租用花园大酒店敬宾楼部分面积作为展厅,展示用能监管平台及建筑节能新材料、新技术。

通过展示,一是确保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监管平台正常运转,为下一步的用能加价制度的实施及节能改造的启动奠定基础。二是通过平台,展示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情况,引导全社会对建筑节能的关注,自觉实施行为节能。三是通过展示新技术、新材料,为企业搭建交流的平台,推进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1.3贯彻条例宣传与培训

该项目本预算安排为50万元,预算执行数为14.5万元。主要用于参加绿博会青岛市展台布置工作9.40万元,其他宣传材料的购买、印发等。

1.4建筑节能调研

该项目本预算安排为30万元,预算执行数为12.27万元。主要用于单位对相关示范性项目的考察调研工作,以及参加相关单位组织的会议、展览、讲座等学习。

1.5国家、省、市三级建筑节能专项检查

该项目本预算安排为100万元,预算执行数为9.06万元。主要用于对建筑节能项目的检查验收工作。

1.6绿色建筑推广、生态城市、被动式建筑技术研究及示范专项经费

该项目本预算安排为2250万元,实际未发生支出。2.各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或未完成原因分析 2.1新型墙体材料基金返还

2016年我办新型墙材专项基金返还预算安排数3320万元,预算执行数4525.95万元。本年实际返还金额超出预算金额的主要原因为根据政策文件要求,对符合返还条件的项目进行返还。

2.2青岛市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监督平台及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展示展厅租赁费

该项目本预算安排为70万元,预算执行数为58万元。本年主要因为展厅租赁费调整使预算资金未完全使用。

2.3贯彻条例宣传与培训

该项目本预算安排为50万元,预算执行数为14.5万元。本年未组织有关技术讲座和论坛、媒体宣传等活动,使预算资金未完全使用。

2.4建筑节能调研

该项目本预算安排为30万元,预算执行数为12.27万元。该项目主要使用上年结转资金,所以本年预算资金未完

全使用。

2.5国家、省、市三级建筑节能专项检查

该项目本预算安排为100万元,预算执行数为9.06万元。该项目主要使用上年结转资金,所以本年预算资金未完全使用。

2.6绿色建筑推广、生态城市、被动式建筑技术研究及示范专项经费

该项目本预算安排为2250万元,实际未发生支出。本年因为国家相关政策制度调整,使资金使用方式发生变化,预算资金未安排使用。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1.思想重视,健全机构

根据上级部门的文件要求,我单位对内控工作的开展高度重视,由单位负责人牵头成立了内控工作小组,成员包括业务部门及保障部门工作人员,保证了内控工作的全面性,有利于加强单位内部的共同协调,更好地促进内控工作的开展。

2.强化分工,明确责任

小组各成员根据自身所在业务部门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共同商讨制定内部控制建设的关键风险点,明确各内控风险点的岗位职能和岗位责任,充分认识到关键风险岗位在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坚持责任落实到人,对于存在的潜在风

险要及时通过制度等进行规范梳理,对于因内控管理不尽职导致的工作失误,要严肃追责。

3.建章立制,做好防控

通过对关键岗位和关键工作的梳理,对单位内部控制的相关管理职能进行划分,依据各业务部门职能,制定与实际业务相联系的内控管理制度,用合理规范的制度来明确各岗位职能,明确分工,用制度来约束责任人的行为,深挖内控风险点,将制度防范做到前面,严防制度漏洞,不断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制度建设不断优化完善。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篇6:关于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依据黄岛区、即墨市、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农村危房改造职能部门提报的2016年资金绩效评价报告,现将2016年青岛市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绩效汇总报告如下:

一、资金和项目基本情况

(一)资金基本情况

为加强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促进我市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青岛市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办法》、《关于继续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意见》(青政发„2012‟42号)执行。

绩效目标:2016年完成6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二)资金安排项目基本情况

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的危房改造项目。根据市办实事工作计划,2016年危房改造户数为6000户,青岛市补助资金4800万元。

总目标:通过政府补助、农民自筹等多渠道筹措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帮助自筹资金确有困难的特困户解决危房改造资金问题。

二、绩效评价结论

(一)资金整体评价结论 1.资金实际到位和支出情况

2016,我市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项目投入金额48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800万元,到位率为100%。2.资金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根据各区市上报的资金绩效报告情况,2016年我市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实际到位、支出情况与计划要求完全符合,做到了及时到位、专款专用,无截留、卡扣、占用和挪用等情况。

(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论

1.各项目预算安排数、预算执行数、资金使用结构 2016年,我市农村危房改造任务6000户,青岛财政补助资金4800万元,平均每户补助8000元。

2.各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或未完成原因分析及项目得分情况。

根据各区市上报的资金绩效报告情况,该项目建设已实现预期目标。项目立项切合实际、申报合规,项目按期开工,按期完工,资金使用合规。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是及早部署,狠抓落实。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综合考虑各镇(街道)的实际需求、建设与管理能力、地方财力、工作绩效等因素的基础上,我市认真组织编制了2016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并发给各区市,明确本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措施、任务分配、资金安排和监管要求,对于贫困村在任务安排上予以适当倾斜。各区市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细化落实措施,将任务及时分解到户。

二是进一步提高改造质量。加强对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的监管,执行《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试行)》,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建设工作的技术指导,确保改造农房质量满足抗震、安全等设计要求。三是从严执行改造程序。我市在总结前几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规定的宣传力度,加强资金监管及监督考核,从严执行各项改造程序,坚决杜绝“优亲厚友”等不公正、不廉洁现象的发生。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存在问题

我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总体情况较好,但仍存在尚待完善的地方:一是资金投入还需加大。我市部分群众经济条件较差,危房改造户均为低保、五保等困难群体,农户自筹资金难度较大,财政性资金补助力度还需加大;二是档案管理和信息录入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国家住建部、省住建厅全国农村危房改造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严格程序、强化督导,加大抽查和现场查看力度,督促各区市农村危房改造责任部门严格执行农村危房改造程序及对象确定标准。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要求各镇、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各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明确工作时限并严格按照计划要求抓紧推进。

二是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对农村危房改造加强监管,严格执行青岛市危房改造标准,控制好工程用料,不人为降低建设标准。对危房改造中发现的问题责令马上整改,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三是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对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实行分账核算,并严格按有关资金管理制度的规定使用,健全内控制度,执行规定标准,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市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定期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篇7:关于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结合财政工作安排,我委对2017年度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专项名称为综治政法维稳专项资金,系延续专项,资金总额125.9万元,其中市级综治专项75万元。

根据编委核定,政法委内设股室4个,截止目前,纳入部门预算编制35人。其中:实有在职人员17人(含纪委组4人),离退休人员18人,遗属1人,全部纳入2017年部门预算编制范围。

(二)主要工作职责

1、根据中央、省、市党委和市委的有关方针、政策和部署,统一全市政法部门的思想和行动,保证中央、省、市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在政法部门的实施;

2、研究和处理全市政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对一定时期内的政法工作做出全局性部署,并督促贯彻落实;

3、协调指导社会稳定工作,研究有关方针和政策,向市委提出建议及工作部署意见,并组织实施;

4、监督政法各部门依法行使职权,指导和协调政法各部门 在依法相互制约的同时密切配合,督促推动大案要案的查处工作,研究和协调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和有争议的重大疑难案件的处理;

5、研究和制定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措施方案,供市委、市政府决策。组织协调和推动各乡(镇)、各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探索并逐步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办法措施;

6、指导和推动政法部门党的建设,研究制定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的措施与办法并进行全程督查,跟踪问效;

7、协助市委及组织部门考察任免政法部门领导干部;

8、组织推动、指导政法部门的调查研究工作,总结推广调研成果,推动政法工作改革创新;

9、承办上级政法委、综治委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三)专项立项依据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条例》、《国家安全保护法》、《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益国安领导小组办〔2012〕1号文件、《2016年第二次编委会议纪要》沅编会纪〔2016〕2号等文件精神。

二、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2017年我委有专项项目6个:维护稳定工作经费16.85万元,法学会工作经费1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万元,国安工作经费20万元,市级综治工作专项经费75万元,其它专项1.1万元,共计125.9万元。

2、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我委机关财务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账务处理及时,会计核算规范。专项资金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项目资金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使用,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

3、专项实施内容

2017年度项目专项用于综治考评覆盖全市、见义勇为表彰奖励、涉法涉诉救助金发放到位、全年全市开展综治民调2次(上半年/下半年各1次)、法学会成员大会3次、信访维稳工作会议5次……

4、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我委项目建设组织机构健全,有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具体负责人。项目按照以下程序实施:项目下达—项目审查—项目经费财政预审—项目日常支出审核—项目绩效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支出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的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其项目资金监督管理到位,效果较好。

(二)项目绩效情况分析

1、项目经济性分析

2017我委的所有专项资金按照相关规定专款专用,项目资金基本实现年末有结余。

2、项目的效率性分析

2017年我委的所有专项资金项目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都是按照法定程序要求先申报后开支。

3、项目的效益性分析

信访总量、非正常上访、重复集体访下降,社会和谐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社会治安稳定,不发生重大政治事件、重大非法聚集事件、暴力恐怖事件。综治民调“进位争先”。企业发展环境优化、投资创业者人身、财产、心理安全。弘扬社会正气,见义勇为先进事迹广为传播,依法治国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2017年我委实施的专项资金项目总体评价是:项目科学合理,项目管理规范,项目监管到位,项目完成较好,项目质量较高,运行保障有力,基层单位反响较好,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篇8:关于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一、构建文物考古勘探与发掘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

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就是确定评价依据。课题小组在经过资料分析和此类项目的实际评价之后, 总结认为在设计评价指标时需要考虑不同层面的规定和要求, 比如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一般而言国家层面的规定比较全、但比较泛, 可以作为指标设定的指导, 但不能作为直接依据。而省级的规定和要求相对来说就比较具体, 操作性也更强一些, 可以作为指标设定的直接依据。至于市级若制定了更为具体的规定, 则这些可以作为最直接的参考和依据。

二、文物考古勘探与发掘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分值比例设定的依据

绩效评价指标分值比例的设定直接关系到被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 同时也关系到对项目实施绩效评价目的的实现。在当下这个阶段, 课题组认为绩效评价更多的作用在于以评促建。同时鉴于文物考古勘探与发掘项目的具体特性, 建议在设定评价指标分值比例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绩效评价考核的重点在于专项业务的完成情况, 以及项目实施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和效益, 因而在指标设置上目标完成类指标和效益完成类指标的分值需要设定地较高。同时考虑到文物考古勘探与发掘项目效益量化衡量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建议适当降低效益类指标的分值。

(二) 考虑到影响项目实施效果的效益的先决条件在于管理。因而需要加大对于管理, 包括组织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分值设定。以便通过绩效评价能够更好地发现项目实施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 以引起项目管理人员的注意, 从而完善管理制度, 加大管理的力度以真正实现以评促建的目的, 引导并促使专项资金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

文物考古勘探与发掘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参考指标体系 (见上页表1)

摘要:本文通过对市级文物考古勘探与发掘财政专项资金相关文件和制度的研究, 并通过实际主持并参与有关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 对这一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 提出了在拟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关指标设置及分值比例确定的依据和方法, 并基于此给出了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以期望能够有助于同类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文物考古勘探与发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肖玲.浅析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研究[J].新经济, 2015 (17) .

[2]曹靖, 尉京红.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质量控制:缺陷分析与对策思考[J].财会研究, 2013 (05) .

篇9:关于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关键词:专项资金;平衡计分卡;熵权;模糊综合评价

一、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1)建立评价指标集合。评价因素集是综合评价指标的集合,它具有层次性,即一级指标为U=U1 U2 U3 U4,二级指标为Ui=Ui1 Ui2 … Uij式中Uij表示第i层的第j个指标。(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决定其绩效的关键因素所组成的集合。通过分析构成影响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组成要素,在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采取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将其分为四个分支:财务维度、内部管理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利益相关者维度,并将其构成评价体系中的一级指标,再将这些一级指标细分,可以得到更加具体的二级指标,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熵权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一)各指标权重的确定。(1)假设条件。假设:有m个评分人,n个评价指标xik是评分人k对第i个评价指标的实际值,x*i为评价指标的理想值(最大值),若为评价数据为正指标,x*i为该组数列的最大值,若为评价数据为负指标,x*i为该组数列的最小值。在数据处理上,将数据中的逆指标、适度指标全部转化为正指标,因此,后文中理想值x*i就是最大值。(2)定义接近度Dik,并归一化处理为dik。Dik为x*i对xik的接近度,当x*i为正指标时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θt。 ,且满足0≤θt≤1, 。

(二)建立评语集。评语集是对各种指标做出可能结果的集合,可以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估定级。针对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目的,建立各评价指标的评语集: V={V1(绩效好),V2(绩效较强),V3(绩效一般),V4(绩效差)}。

(三)确定权重集。一级指标的权重集为W=W1 W2 W3 W4,二级指标的权重集为Wi=Wi1 Wi2 Wi3 Wi4

(四)建立评判隶属矩阵

式中Ri表示对i个因素的评价结构,rij表示i个评级因素对j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它反映了评价因素与评价等级之间用隶属度表示模糊关系。n表示评语集中评级等级的数目,m表示被评价的因素的数目。

(五)多级模糊综合评判。首先,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价,根据用熵权评价方法计算出的指标权重W和已经建立的评判隶属矩阵R,运用模糊运算法则,进行综合运算,并作归一化处理,得到因素Ui对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Si。

(1)

然后,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得到总的评价向量A。然后得出综合评价结论: (2)

四、实证分析

H大学为多学科综合发展的教学研究型高校,本文从该高校选取有代表性的专心资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表1所建立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权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该高校的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根据指标体系,分别对各指标的四个等级设计问卷进行调查,调查的人群包括与该专项资金有关联的学生、教师、内部管理部门、外部相关单位,比例大致为3:4:2:

1。通过调查整理,可以得到不同人员对各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评定,利用熵权评价方法可以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并通过问卷调查得到各指标的评语集,见表2。

表2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评语集

根据表1及公式(1)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 同理可得,

再利用公式(2)进行二级模糊评价,可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

为了方便比较,将上述综合评价结果转换成分值,取评判等级为:V={好,较好,一般,差}={90,80,70,60},综合评价结果的分值为82.31。该专项资金的整体绩效情况“较好”。

参考文献:

[1] 朱静茹.高校资金使用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财经纵横,2009(8):49-50.

[2] 徐东.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会通讯,2009(4):60-62.

[3] 陈海峰.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经济,2009 (5):113-115.

篇10:关于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一、专项资金和项目基本情况

(一)专项资金设立情况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目前我国含金量最高、综合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与我们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目标完全一致。同时,《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创建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地方财政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随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为做好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2003年,我市设立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16年8月,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制定了《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青财教〔2016〕30号)。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志愿服务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自主传播平台建设、宣传品制作开发、干部队伍培训和业务学习及市委、市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二)专项资金预算批复情况

2015年12月,市财政局组织专家对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2016年预算进行评审。2016年2月,市财政局印发《关于批复2016年市级部门预算的通知》(青财预指〔2016〕2号),下达市文明办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2016年预算490万元。2016年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预算主要安排创城宣传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行业创建活动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等四大类项目,所有项目均由市文明办承担。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016年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整体绩效目标全部完成,取得了预期效果,全年资金预算执行442.5万元,结余47.5万元。2016年,市文明办按照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着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道德素养,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城市文明常态化水平,不断巩固和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我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10个区市全部进入省级文明县(市、区)行列。我市在中宣部第三期市(地、州、盟)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培训班作文明指数常态管理经验介绍。推动《青岛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文明条例立法取得突破,《青岛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经省、市人大审查通过,2017年1月1日起施行。举办青岛市2016年邻居节,“守望相助”蔚然成风,各区市累计开展活动1800余场次,参与群众25万余人次;青岛文明网、青岛网络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关注量累计超过27万人次;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中国文明网、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媒体宣传报道“邻居节”。在市规划馆开设“大爱青岛”主题展览,同步建立网上展馆,展示我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的工作成果。2016年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亮点纷呈,取得显著成效。

二、专项资金项目绩效情况 项目

一、创城宣传活动

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全部完成。项目预算安排267万元,预算执行240.3万元,结余26.7万元。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组织召开市文明委全委会议对全市创城工作进行部署,每季度开展暗访测评、“回头看”督查,实现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选树宣传工作,健全文明市民、道德模范选树体系。我市有1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6人被评为“山东好人之星”,55人被评为“山东好人”,评出120名“文明市民”,10名个人及2个团队荣获2016“感动青岛”道德模范,举行颁奖典礼隆重表彰。在青岛早报等报纸开设“德耀中华•大爱青岛”专题专栏,浓墨重彩宣传道德模范事迹和精神。开展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事迹巡演活动,举办全市启动仪式,各区市开展巡演316场,受众25万余人次。组织巡讲220余场,受众18万余人。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在各媒体及社会媒介进行公益广告刊播工作。以我市2015年“感动青岛”道德模范为原型,设计制作“德耀中华•道德模范在身边”系列公益广告作品,户外发布“德耀中华•道德模范在身边”公益广告几千块,所占面积3万多平方米,公益广告宣传工作初步呈现“保障强效化、传播多渠道、阵地广覆盖、内容高品质”特点,进一步推动全市正风正气形成。加强网络精神文明建设,青岛文明网继续承建中国文明网“孝德二十四”节气专题,策划制作“青岛好人·星光大道”等60余个具有地方特色专题。保质保量完成中国文明网工作提示要求的重大传播活动20多个,网络文明传播活动30余次。稿件质量提升,发稿数量增加,共被中国文明网采用新闻稿件419篇,在中国文明网首页展示55篇。青岛文明网微博粉丝量达21.4万人,文明青岛微信粉丝量达10万余人。搭建网站、微博、微信三大矩阵,实现资源整合,立体化网络文明传播格局逐渐呈现。在中国文明网季度测评中,我市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成绩获两个全国第一,地方文明网站工作成绩进入全国前五。在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广泛开展节日民俗、经典诵读、文化娱乐等活动,既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又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成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有效载体。

项目

二、行业创建活动

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全部完成。项目预算安排80万元,预算执行76.1万元,结余3.9万元。以“催泪红包”爱心故事为契机,开展深化文明优质服务大提升活动,提升文明行业创建内涵和水平。与青岛早报联合开展“服务窗口风采展示”宣传报道活动。组织开展公共文明引导行动。组建1000人的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队伍,在主要交通路口和公交车站持续开展文明引导,引导市民遵章守纪、文明出行。加强队伍建设管理,配备执勤装备,推进规范化管理,受到社会普遍认可和好评,受到市民一致好评。部署开展“车辆礼让斑马线”活动,调度公交集团、交运集团等行业先行示范,持续开展宣传引导,制作音像视频、印制发放招贴画和车贴进行广泛宣传。协调交通台、私家车频道等新闻媒体跟进报道,不断倡导礼让斑马线。协调青岛日报开设“车让斑马线 文明在身边”专栏,在重要版面持续报道活动情况19篇,有力推动活动深入开展,逐步形成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参与的良好态势。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协调市发改委、市电政办等部门编制出台《青岛市“十三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等重要文件,积极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公共信用信息,信息平台初步建成。联合市发改委等部门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宣传,报道诚信典型事迹,营造践诺守信的社会氛围。以争做出境游“文明使者”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文明旅游工作。印制宣传手册、书签、招贴画和纪念徽章在旅行社、机场、火车站和邮轮母港等场所进行宣传。青岛日报等媒体在国庆节期间开设“节日旅游看文明”专栏进行专题宣传,各媒体刊发新闻稿件20多篇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联合旅游局开展“好导游”大赛、“文明旅游进社区”和文明旅游“随手拍”等活动,着力提高旅游从业者文明引导技能和市民文明旅游意识。崂山风景区荣获全国文明旅游先进单位,为我省唯一获奖的景区。在全省开展的“文明使者”、“文明领队”评选活动中,我市获评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项目

三、志愿者服务活动

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全部完成。项目预算安排138万元,预算执行121.3万元,结余16.7万元。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批准青岛市志愿服务学院作为全国志愿服务培训基地,于7月7日举行揭牌仪式,是目前唯一一家全国志愿服务培训基地。出台《青岛市志愿服务记录办法》,加强志愿服务记录工作规范管理。设计制作志愿服务主题展览,用图片、实物、现场互动和播放专题片等形式,展示全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历程和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风采;拍摄制作《志愿有我、青岛有爱》专题片。大力开展志愿服务培训,全市志愿服务师资培训班13期,培训志愿者2100多名。启动教材编写工作,完善课程建设。扩大师资队伍,聘任教授15名。积极培育宣传典型,交运集团“爱心驿站”、市南区太平角社区、“支教岛”项目和李延照被中宣部等部门评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四个100”等先进典型。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超过109万人,组建各类志愿服务团队6800余支,推出经常性志愿服务项目4100余个,建立志愿服务基地3700多个。

项目

篇11:关于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绩效自评报告

根据市林业局《关于开展2011年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河林办[2011]83号)文件精神,我局对2010年森林抚育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自评,现将自评结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建设单位概况

和平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上游,东经114°41′~115°16′,北伟24°09′~24°42′之间。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夏冬较长,春秋偏短,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季风明显,年平均温度19.6℃,极端最高温度38℃,极端最低温度-4.5℃,大多数年份日照1700小时以上,年降雨量1536-1693毫米,且多集中在4~9月。

和平县林业局是独立核算法人单位,财务制度健全,基本建设财务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专人负责,专款专用,没有出现挪用、骗取和挤占专项资金的现象。现有工作人员190多人,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7人,助理工程师43人,技术员31人,技术力量强,各项管理制度规范。

(二)申请使用专项资金的基本情况

1、全县总面积219944公顷,其中林业用地180183.5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81.9%,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154114.2公顷,未成林地13686.4公顷,疏林地134.5公顷,灌木林地7826.5公顷,无林地4411.2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5%。

2、项目绩效总目标和阶段性绩效目标情况

总目标:2010年完成我县8750亩森林抚育工程建设任务,提升生态功能等级,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森林健康发展,年度目标与总目标相同。

3、资金项目的基本性质,用途和内容

2010年度上级下达我县森林抚育工程建设专项资金70万元(粤财农[2010]86号),建设规模8750亩,建设年度2010年。

4、专项资金申报的可行性,预期投入及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根据我县的生态地理位置和实地调查情况,我局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论证,认为项目可行,必要性明显,项目实施后具明显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效益,有利于林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项目资金预期投入70万元。

二、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2010年度森林抚育工程项目总投入70万元,全部为省级财政下拨,由于我县是山区贫困县,县财政相当困难,故没能安排地方配套资金。和平县林业局是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各项财务制度健全,水源涵养林建设项目财务单独建帐,单独核算,专人负责,专款专用,工程结算支付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要求执行,并自觉接受上级财务检查,没出现违规违纪现象。项目工程按市林业局批复的实施方案进行,专项资金实际支出70万元,支出率100%。

三、使用效果情况

(一)上级下拨我县2010年森林抚育工程建设专项资金是70万元。财政资金到位率100%,财政资金支出实现率100%。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及项目的实施对经济、政治社会的效益的情况

1、经济性:项目实施按市林业局批复的实施方案进行,本着“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原则,支出资金没有超过批复方案概算,项目总概算70万元,项目实施总投入70万元。

2、效率性:本项目开始时间为2010年6月,完成时间2010年9月。经省局检查验收核实面积8750亩,任务完成率100%,抚育率100%。项目实施方案经市林业局批复后,我局积极及时组织实施项目,当年按质、按量完成项目任务和支出项目资金;

3、有效性:通过项目实施,有效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增加生物多样性,提升了森林抗病虫能力,培育健康森林,维护了东江中游流域生态安全。

(三)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的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

1、经验、做法

(1).实行招投标: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手续。

(2).聘请具有丰富造林经验且具备丙级资质的造林专业队施工,并签订施工合同。

(3).对工程建设资金加强监管,由我局按各工程队施工进度,向财政局申请,由财政局直付工程队。

(4).对工程建设资金实行专款专用,无截留、滞留、挪用和串用现象。

(5).造林主要经验是:一是聘请有经验、有资质的造林工程队施工,确保质量;二是工程实行按进度付款制度;三是实行工程招标,邀请具有丙级资质工程队施工;四是工程施工期间,日常监督管理配备专门技术人员负责,营林、计财股实行跟踪监督质量;五是下足肥料,保证林木正常生长。

2、存在问题

(1)2010年森林抚育工程单位面积投资偏少,每亩仅80元,难以实施高标准的森林抚育;

(2)市县无配套资金,无法进行连续后两年的抚育。

3、建议

(1)落实管护措施,严禁在营造林范围内野外用火,严禁放牧、割草、打枝钩香,严禁取土、采石和其它开挖;

(2)落实配套资金,争取开展第二、第三次抚育。

总的情况,我县2010年森林抚育工程项目造林专项资金使用

达到预期的目标效果,绩效评价:优。

和平县林业局

上一篇:认识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下一篇:宽容为话题高考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