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2024-07-03

我这样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精选9篇)

篇1:我这样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我这样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分宜县第六中学:沈江霞

电话:*** 何谓语感?叶圣陶说过:“对语言文字有灵敏的感觉,就是语感。”即他说的,“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这样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文言文传承着中华民族古代文学中的精华,它们韵律优美、词采斐然、琅琅上口、意蕴丰厚,但文言文教学却常常令学生倍感单调、厌烦和畏惧。仔细分析其中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言文教学过程过于偏重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课文词句的翻译,没有把文言文当成普通的课文来教,学生难以读出文言文之美,也就难以对文言文产生兴趣。

在农村学校任过教的老师恐怕对这一点都深有体会。由于居住环境的局限,家庭教育的低水平等原因,农村学生在学前基础教育的工作方面总是比城市的孩子晚很多,甚至有的学生在入学前根本未曾有过任何意义上的启蒙教育,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在上学后的各个学科尤其是语文学科的学习能力总是徘徊在低水平上,表现在文言文的阅读上更是如此,有的时候,我对有的学生表现出来的可爱的无知,真有点爱莫能助的感触。那么,该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呢?这里,我以自己几年来的文言文教学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一、整体感知,触发语感

要对文言文有感悟,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思路,可以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抓住课文大意,为语感作准备。例如:《孙权劝学》要了解写作的背景、作者生平,不仅可以了解课文中所写的人和事。而且可以比较快地感受到读书对于塑造一个人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旨。文言文中写的往往和作者自己亲身经历有关,只要抓住这一点就可以了解文章的“人、事、物”、“情与理”,掌握文章的思路,像《唐雎不辱使命》抓住理为线索,《隆中对》抓住情为线索,《醉翁亭记》抓住景为线索。从整体上感知文言文的内容为调动语感作好畜情准备。

二、反复诵读,提升语感

诵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诵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律,受到更直接、强烈的感染。

记得有两位老师讲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甲老师逐句翻译,字字落实,可以说全文无一处字句不明白。有一学生提出疑问:作者和舟子明明两人前往湖心亭,为何作者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前后是否矛盾?教师匆匆引导便得出结论:作者清高孤傲、舟子在作者眼中是个“俗人”,学生窃窃私语:张岱这不是轻视劳动人民吗?可见,这节课学生并未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蕴和作者的感情。对原文的理解和认识不仅是肤浅,甚至有很大偏差。乙老师则要求学生自己反复诵读,逐句翻译,疑难之处小组讨论,或提交全班解决。然后再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有感情的诵读,“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在替换鉴赏和想象描绘中感受作者景物描写的凝练传神和层次分明。让人不知不觉已沉醉于天光云影、湖光山色之中!这堂课学生在诵读中不但欣赏到古人词章的优美,也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意蕴,领悟了作者的写作技法。这样的文言文课堂学生怎能不津津乐道、兴趣盎然。

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感知语文材料,尤其是初读,教师不宜急于用自己范读或配乐听读等形式,干扰、剥夺学生自主感知文本的权利。教师可以有计划地把难度适宜的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读、多读、自悟,在头脑中再现语言文字表述的图像、情景,从而达到对课文直觉感悟、自悟自得的目的。因此让学生通过诵读直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

三、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语文教学不仅内容常常除旧布新,理念更是千变万化,有时难免让人感到惶惑茫然,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的教学要抓语感的培养,而良好的语感的培养最主要的途径是对语言材料的不断感知,不断实践和不断积累。语感就是在长期的读写中,学生对语言不断进行比较、体味、欣赏、积累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以李清照的《武陵春》为例。此词为作者53岁避难金华时所作,写出了词人经历国破家亡、丈夫病逝的长期离乱之后,内心深处的痛楚和忧愁。里边有两处就很值得仔细玩味:

1、“欲语泪先流”。人们常用“声泪俱下”来形容一个人内心的悲痛。但词中诗人想说还未说出口,就早已泪流满面。那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只身流落金华的种种遭遇,此时不仅是不能说,更简直不能想!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一经比较,就会发现,简单的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倾泻而出,读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不妨与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相比较,除却思想感情的不同,就是在写法上进行比较,也会发现各有千秋。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李清照却用得自然妥帖,不着痕迹,有继承,更有创新。它承上句“轻舟”而来,“轻舟”又承“双溪”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完整地阅读文本,通过比较体味,加深理解,还可以充分利用语言材料进行想象,在想象中把语言还原成一幅幅画面,这样也能更好地感受文本的魅力。长此以往,坚持下来,一定会对增强学生的语感有所帮助。

四、背诵积累,积淀语感

诵读是母语教学的优良传统之一,更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重要手段。中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人一生中学习语言、积淀语感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其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我们认为文言文的积累主要是通过背诵来实现的。为此,我们需要增加学生对精粹文言文的背诵量。那么,怎样的才算是精粹的文言文呢?当然是那些“语言表达典范,文化内涵丰实,思想内容健康,便于吟诵记忆”(洪镇涛语)的文言文。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像《邹忌讽齐王纳谏》、《与朱元思书》、《出师表》等篇的全文,《送东阳马生序》等篇的某些段落。同时,还可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的篇目,重点是短小精悍的骈、赋片段,如《洛神赋》、《滕王阁序》、《劝学》往往内容丰厚,词章华丽,行文流畅,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特别适合学生背诵。背诵也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多次反复,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阅读面的扩大,知识的丰富,学生对这些已经“吞下去”的“精粹语言”,通过不断的“反刍”和揣摩,将会有新的领悟和体会,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文化认同感也将因此而大大增强。背诵积累定会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五、语言实践,提升语感

文言文语感教学还要求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为学生提供文言文学习的氛围,如:适当开展文言文朗诵比赛、文言学习讲座、写文言语感随笔等。也可以鼓励文言文功底好的学生尝试着写文言小片断,尽管文言文写作并非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然而这种尝试对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不无益处。

总之,文言文语感的培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只要我们对学生多注重文言文语感的培养,在其领域中潜心思考、探索,在文言文教学中就一定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让我们在致力于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中,荡起“双桨”,驾一叶扁舟,一起穿行在古典文学的海洋,观湖光与山色,览天光与云影,“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当我们陶醉于其中之时,谁还会担心“舟子们”自己不会去努力地谙识水性,学习驾船呢?

篇2:我这样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挖掘其中蕴含的价值,在美感的熏陶下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约定俗成的体悟。一方面,让学生从知识层面和情感层面掌握文言知识,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养成良好的文言文语感,传承古典文化,有助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充分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越丰富,语感就越强,这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的知识有着较大的帮助,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由于文言文知识的学习较为古板枯燥,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通过讲学的方式,先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翻译后再系统看文言文知识所展现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这种教学过程较为乏味,学生容易产生极大的抵触心理,降低文言文学习效率。基于此,教师应该认识到“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应该进行文言文氛围的营造,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从而主动进行文言文的探究和学习。例如:在进行《岳阳楼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提炼出中心思想,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判断该文言文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其次,要采用合理的方式,营造文言文氛围,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学案中的内容,由组长负责校对和补充,小组成员间进行疑惑解答。同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等进行归纳,通过学生之间的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文言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点拨作用,不再进行教学主导,将学习主权交还给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文言知识的学习,可以进行沟通交流,一旦学生发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从旁给出建议,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营造出文言文氛围,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之前,制作PPT,将文章中典型的句子,描写景物的句子配合图片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在直观的视觉影响下,可以深入了解文言文表达的意义,有助于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二、提高学生对言语文字的语感力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明确这点,将诵读的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受到文言知识的`熏陶,逐渐形成文言文语感,养成读一遍就大致知道文言语意的能力。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之前对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学习水平制订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生进行诵读。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朗读,借助朗读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例如:在进行《论语六则》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起来十分易懂易记,属于简单类文言文。再加上论语本身具有较高的教育意义,对其进行记忆诵读十分必要。教师应该在学习改文章之间,就将其诵读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早上对文章内容诵读,强化对文章内容的记忆。在学生熟读文章后,要求学生进行文言文背诵。然后,在正式学习该文章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播放轻音乐,愉悦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文言文朗读和背诵,通过无数的诵读,学生可以对文言文中似、乎、者、也等常用词的用法有所了解,其语感自然而然得到提升。学生学习时难免感到晦涩拗口,学习兴趣不高,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有助于学生进行后续学习。

三、增强学生感受文言字词的能力

篇3:文言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一、朗读课文, 激发语感

“语感中心说”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突出两个环节, 一个是感受的实践, 另一个是旨在将所感受的言语对象转化为语感的实践, 而将所感受的言语对象转化为语感的实践主要是读。文言文教学中特别注意“美读”“烂读”, 即通过形形色色的读来激发学生语感。

1. 范读。

即通过教师 (或借用录音磁带) 声情并茂的范读来吸引、感染学生。教师引导学生在听读中仔细品味作品的语气、声调、节奏, 从而感知其意蕴情趣, 唤起学生感情的共鸣, 激发其诵读的欲望。比如, 在教学《岳阳楼记》时, 我首先自己用动情的语调示范朗读课文。诵读时, 语音的轻重, 节奏的快慢, 情感的褒贬, 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受, 引起共鸣, 这样, 学生就能品味文本词语的精妙、语言的警策、句法的变化, 能欣赏到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的壮阔美景, 更能体会到作者“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达到了与作者同喜同忧的境界。

2. 学生齐读。

齐读能使节奏分明, 气势一致, 迅速创设情境, 形成强大的感染力, 就连平时不想学古文、阅读能力较差的那些学生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融入阅读之中。因此, 齐读能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形成学习古诗文的热烈气氛。如齐读刘禹锡的《陋室铭》“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句子对偶押韵, 长短不一, 读来朗朗上口, 全班齐读, 感染更强烈。再如, 读周密的《观潮》“大声如雷霆, 震撼激射, 吞天沃日, 势极雄豪”, 通过齐读更能突出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观, 学生就在齐读的气势感染中培养了语感。

3. 悟读。

此法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同的学生感知能力、审美观和审美情趣不同, 在朗读时会有不同的感受。悟读就是允许学生的感悟有深浅和多寡之别, 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意见和感悟, 让他们在课堂中大声、自由、率真地读出对课文的理解。

4. 背诵。

背诵课文, 积累文言文对学生培养文言文语感是极其有利的。中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 同时也是人一生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感的最佳时期。尤其是短小精悍的骈赋片段, 优秀的骈赋往往内容丰厚, 词章华丽, 行文流畅, 音韵和谐, 朗朗上口, 特别适合学生背诵。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 阅读面的扩大, 知识的丰富, 学生对这些已经“吞下去”的“精髓语言”通过不断的反刍和揣摩, 将会有新的领悟和体会, 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文化认同感也将大大增强。背诵积累定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比较揣摩, 增强语感

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不深奥, 却用得传神, 可以通过比较、反复琢磨引发语感, 达到意会。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比较, 不仅能提高他们对词语的感知能力, 而且能使他们懂得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妙处,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如教学《始得西山宴游记》和《醉翁亭记》时, 由于作者柳宗元和欧阳修都是被贬文人, 两篇文章都是寄情山水之作, 且两文同时选入初中语文同一单元, 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比较法紧紧抓住一个“醉”字, 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

A.找出两篇文章关于写“醉”的句子。B.联系上下文, 体会作者因何而“醉”。

问题的难度并不是很大, 学生很快便找出了柳宗元文章的两次“醉”:一是往日之醉, 作者“披草而坐, 倾壶而醉”;二是西山之醉, “引觞满酌, 颓然就醉”。作者初见西山, 就被那高崖下的景象震惊, 所有的景物都聚集在视野之内, 浮云萦绕群山, 与天空连成一体。西山“怪特”“特立, 不与培塿为类”, 西山壮美奇特却被遗弃荒野无人欣赏, 不正与作者卓尔不群,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如出一辙吗?欧阳修文中也出现了三次“醉”: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滁州, 在作者笔下是个风景奇美独特的地方。“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 风光秀奇, 一泉环绕而过, 林深路曲, 泉流弯旋, 则“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山水亭台一应俱全, 且辉映生色, 构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二是“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宴饮之乐, 作者从捕鱼酿酒写起, 别有情致。宴饮所需, 无论是酒还是鱼, 无论是肉还是菜, 都是就地取材, 不用外做。这样写, 意在夸滁州的富足, 宴饮的野趣, 野餐的简朴, 更兼有政治清明的自得意味。三是“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章, 太守也”。太守既知“禽鸟之乐”, 又知游人之乐;既能同醉, 又能自醒;还能体察万物、反思人情, 写文章来记述其事, 真是其乐融融, 其乐无穷啊!这样, 学生通过对比分析, 很快领悟到“醉”的文化内涵:柳宗元的醉是麻醉;欧阳修的醉是陶醉。可见, 比较揣摩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感受言语, 领悟语感

“感受优秀言语作品的优秀言语是培养语感的摇篮”, 这是王尚文老师在《语感论》中的一句话。所谓优秀文言文中的优秀言语应该是文中的亮点, 文章的耐读、精彩之处。《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 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时期, 仅80余字, 却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 传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特别是文中的一句写景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 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这是文章的一个美点, 也是教学的一个关键点, 对它品得越深, 悟得越透, 文中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就越好把握。教学中, 我采用了变换视觉, 反复揣摩, 玩味吟咏的方法。

其一, 品修辞。我将该句中的“如”字及“盖竹柏影也”有意去掉, 让学生与原句比一比, 学生反复诵读几遍之后, 问题的答案就自然明朗了:原句连用两个比喻句, 将月光的清澈透明, 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改后不但没了比喻, 而且改变了文意, 自然就不行了。这样对字词进行玩味, 比较推敲, 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其二, 品情味。“积水空明”, 写了水色的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横”, 写水中诸物纵横交错, 摇曳生姿;“盖竹柏影也”, 文章徒然一变, 用语出奇制胜, 学生明显地感受到了作者笔下景色的淡雅, 月光的转换, 如梦初醒的情趣及文字的波澜节奏。

其三, 品明暗。月光临照, “庭下如积水空明”可以推见月色之明, “水中藻荇交横”可以推见月光之清。月光透过竹叶柏枝投影到地上, 才会形成如此奇妙景象。而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 相映生色, 互相烘染, 平添了月夜夜游的三分美景。全句无一字写“月”, 而又无一句不在写“月”, 暗写竹柏影, 明写月色清朗空明。通过品析, 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语言的感受能力, 培养了语感。

篇4:浅析培养初中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关键词】 初中学生 文言文语感 诵读 揣摩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0-023-01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学习尤其要注重语感的培养,因为语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文言文的语义感知、内容把握、情感体会的效果,影响阅读能力的提高。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取的文言篇目都是优秀文化遗产的经典,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许多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只注重对文言字词句的意思的死记硬背,内容情感的直接灌输,却忽略了对学生语感的耐心培养,从而导致学生一做文言题目就错、一看到文言文就害怕的后果。那么,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初中学生语文语感方面存在的问题

1. 不能清晰地感受“语感”

由于小学没有系统的文言文教学,学生缺乏一定的文言基础积累,在文言文学习中不清楚语感是什么。少数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渐渐认识到了语感,但没有意识到语感的提高对文言文的学习、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许多学生在做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时,也回答不出理由,只是“凭感觉”。

2. 不知道如何提高语感

许多学生认为“语感”是一种天赋,自己本身不具备这种能力,即使再努力也白费力。因此,学生们学习文言文很被动,只知道被老师强迫着机械地死记硬背,忙于应付考试,对于如何提高自己的语感能力感到很茫然。

3. 缺乏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由于文言文的语言离我们现代很久远,学生理解起来很吃力。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很单一、枯燥。许多老师只重视词义的解释、句子的翻译、思想内容的硬塞,缺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情景的生动性,时间一长,学生渐渐失去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畏惧感。

二、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的策略

1. 多诵读

许多教师认为读文言文的课文,会耽误上课的时间。其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文意的理解,语感也会一点一点积累。当然读也要注意方法,先标出不会读的字的拼音,接着教师先示范朗读或播放录音范读,提醒学生注意顿句、重音、语速、情感等,再请一两个学生朗读,指出读得好的地方和还需改进的地方,然后可以请学生整体朗读、自由朗读、小组内读。文章读熟之后进行背诵,可以开展小组比赛,激发学生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朗读训练后,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会有所增强。

2. 多揣摩

在诵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交给学生学习文言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多练习、多揣摩,形成自己的语感。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义、特殊句式,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倒装句等。每讲完一课就帮助学生在自己的笔记上总结一下本课以及前面学过的课文涉及到的知识点,如实词“盗、窥、走、牺牲、妻子”等古今差异,虚词“之、而、以、其”等常用用法及例句都记录下来,以一带十、以一带面,不厌其烦,多次重复,循序渐进,并督促平时早读课拿出来多读、多背诵,时间一长,学生自然掌握重点词的意思,读到没学过的句子也能明白大体意思。这就是初步的语感能力。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重点句子的翻译方法,常用的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要“一字一字抠,一句一句译”。 本人借鉴古文翻译方法口诀重点如下:首览全篇,掌握大意;由段到句,从句到词;照顾前文,联系后句;若有省略,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实词虚词,随文释义。

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品味词句,理解文章。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往往会被教师忽略,而这恰恰是前面读与译的升华,更是最终目的,对学生的语感培养至关重要。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经历、文章的写作背景,通过对重点词句段的品味,充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情感,学习其独特的写作方法。例如在教学《爱莲说》一文时,抓住“莲,花之君子者也”这一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莲是花中的君子?作者在此写其他花又有何用意?引领学生反复品味描写莲花的句子和写菊花、牡丹的句子,讓学生自己体味文章表达的中心,揣摩写作特色,这样学生自然就会产生新的知识点,明白写物的文章原来是在写人,表现人物原来还可以用衬托的手法,多练习以后语感就会水到渠成。

3. 多手段

现在教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大多数学校都有了多媒体设备,在教文言文时,我们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手段,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形成直观感受,充分调动其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教师也不需再唱独角戏,学习效果会大大加强。如教《三峡》、《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时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直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教《记承天寺夜游》、《醉翁亭记》时,播放录音资料,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的强烈变化过程,自然进入对文章的探寻等等。

总之,文言文的语感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它是一步一步揣摩、感悟、训练、提升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由量到质的过程。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文言文语感的培养,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有意识地培养语感能力,让学生喜欢学文言文,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

篇5:突出语言因素培养文言语感

一、教学千法读为本

文言文在诵读过程中对语调、轻重、缓急、节奏及停顿等问题的处理反映了朗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传统教学过于重文言讲析和词句练习,其实一篇文言文的内容思想完全可以通过朗读来领悟,其中的疑难词句可以通过朗读来辨识、理解,在读的过程中文章的艺术营养也随之被吸收、消化。通过熟读自然而然地可以达到复述背诵的目的,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也随之提高。诵读培养,不仅要使文通字顺,读出感情和韵味,而且还要读出气势,正像特级教师于漪所说:“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1.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背诵。如果学生在朗诵时缺乏感情、或平平淡淡、或不够流畅,那是他们对课文还不够熟悉;或者对文言文中出现的字读音把握不准;或是对词语含义理解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有失偏颇;或是对句读停顿和语气把握不到位。如果先对学生进行初步讲解,并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和反复解读课文等教学活动,效果会有较大的提高,这时学生不仅认识了字词,而且也理解了文意,自然也就能够读出语气,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来,然后再进一步要求熟读、背诵,文言文的语感感悟也随之初步产生。

2.以熟读、背诵的形式感悟和积累。在学生熟悉文章的基础上,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根据文意领悟语言运用的特色,感受文言中的语言之美,从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提高对课文的鉴赏能力。如果学生在每篇课文的诵读之后都能有所感悟,哪怕是片鳞只爪,他们的这些感悟都能积累而成为语感。

所以,培养语感必须在领悟的基础上熟读、背诵,意即要反复地读,以达到成诵的目的。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诵读,有关的语言知识才能在头脑中积累下来,才能在实际应用中转化为技能。

二、运用比较法指导学生学习必要的语法知识

比较思维法,是从具有同一性的事物中寻找其差异,求异存同的思维方法。只有比较,才能有所鉴别;只有鉴别,才能掌握其规律。比较法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而有效地掌握文言语法规则,提高语言能力。

“把语言文字讲清楚,从而理解思想内容,懂得思想内容,又去领会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是张志公先生在《漫淡语文教学》中提出来的,即先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这是走进去;然后根据思想内容再仔细揣摩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是走出来。这个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可以提炼成下面两个教学步骤。

1.古今比较,掌握语法知识,弄懂词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文言基础知识无非就是实词、虚词的学习,对断句、句式以用省略和倒装的掌握,况且这些语法知识的安排顺序是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在遵循“学为主体、教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下,通过启发、引导运用古今对比的方法,进行古今词义、句法的比较,从中找出异同,进行归纳整理。

(1)古今异义比较。由于词汇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关,随着时代的变化,其词义也在发生着变化,古今词义的不同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障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其中的观点灵活运用,通过古今异义比较,为学生扫除认识障碍。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卒”在此是“终于”的意思,但在现代汉语里它不再以单音词形式出现,且仅在成语中保留“终于”的古义。通过比较,可以使其掌握“卒”除了沿用至今的“兵士”(名词)、“死亡”(动词)的词义外,还有“终于”的古义,从而深入理解“将相和”的结局来之不易,进而显示出蔺相如顾全大局的智和廉颇知错能改的勇。

(2)一词多义比较。古代汉语中一词多义比较常见,有时同一个词在同一篇课文的不同句子中就有不同的解释。如《孔雀东南飞》中“相”字的一词多义:①副词,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如“及时相遣归”(代“我”);②副词,互相、彼此,如“叶叶相交通,枝枝相覆盖”;③名词,相貌,如“儿已薄禄相”。在向学生讲授这一知识难点时,可结合引用如《石钟山记》中“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木兰诗》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游褒禅山记》中“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等,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从课文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同义的例子,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在比较中明白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分辨词义的道理。

(3)古今句法的比较。由于文言文中有多种特殊句式,教会学生在比较中运用还原法和补齐法,按照现代句法规则将倒装的成分还原归位,将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通过与现代文法的比较和练习,使其比较牢固掌握文言文中现代已很少见到的句式。

2.通过置换比较,抓住语言因素,揣摩语言特色,培养语感。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当学生掌握了词句的知识,理解了课文的意思后,教师就可以运用置换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置换前后的语言表达效果,用心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从而培养敏锐的语感,提高对文言文、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通过置换词语,可以深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其中用了三个动词,“私、畏、求,”很明显如果将三个动词置换,就不符合人物的身份,就不合理了。同样,也可以通过调换句子,找出表示各句间的逻辑关系的词语,理解句间的严密性。

篇6: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一.文言文语感培养,首先要重视朗读教学。

朗读,就是用清新明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传情达意的一种语言艺术。通过不断朗读文言文,学生可以提高感知能力和阅读能力,开发潜力,增强记忆;可以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可以突破性格障碍,陶冶情操,提升自信。

具体做法如下:

(一)课前预习时要大声朗读。即“预读”。

要求“声出口,笔在手”,善于“质疑”。预习诵读课文不是简单的开口就念,而要与认、辨、疏的功夫相结合。认、辨、疏即注音、辨字、疏句,方法是拼音注在字头上;辨字与释词统一在一种常规格式里;疏通课文中有关句子,做到文章的意思能大致理解。“质疑”则需要教师要把“导读”当作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让学生朗读过程中动手批注,圈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能在课文的貌似无疑之处生疑、发疑。因为只有生“疑”,才能有“悟”,朱熹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

(二)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读。即诵读。

要求教师范读后,学生默读、轻声读或大声读,注意句读要领,进一步了解感知课文内容,以便准确理解翻译文言文。

(三)课文讲解之后,依然需要反复诵读。即悟读。

要求学生独立进行,这对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式有很大帮助。通过感悟诵读,字音、章句、层次、中心、义理、感情、神韵、训诂都容易融会贯通而达到进一步的理解。

(四)课后还要鼓励学生多读、反复读。即深读,要求学生在自学,课间自由诵读,深入理解领会文段精华。

二.文言文语感培养,要重视语言积累,加强语言习得。

文言文的良好语感来自积累。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说法,语言文字的积累是学好语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良好的语感更离不开长期的熏陶渐染和积累。

(一)教师进课堂前让学生齐读或齐背古诗词或文言文,每节课一篇。内容是学过的文言文或摘录的诗词佳句。通过这一环节,毋需其它时间,学生既可以把该背的古诗词文言文背得滚瓜烂熟,还能温习所学内容,在反复的朗读中不断加深对文意的理解,把握虚词语气,既能领会思想情感,又能形成良好的语感。

(二)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简短的文言文语段,尤其是人物传记。方法是以朗读感知为主,在朗读中了解人物生平、主要事迹、评价等内容,逐步感知文段大致意思,把握人物形象,然后再逐句朗读理解翻译,长期这样坚持训练,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会不断提高。

(三)要注重常用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积累。在自习时间,可引导学生朗读例句,理解识记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以便能触类旁通。

三.文言文语感培养,要加强语感实践,体验语言韵味。

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听、读、抄、背、讲和写,对学生的感官反复进行言语刺激,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形成敏锐、准确、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它是获得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一)课前三分钟学生讲堂。由学生根据学号轮流上来讲名言警句和诗歌。学生提前将所讲内容写在黑板上,然后领着大家朗读,讲自己对它的理解,其他同学把这些记录在自己的摘记本上。当天的内容当天记,并且把他读熟,甚至会背。这样的活动长期坚持进行,既可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朗读体验和知识收获,又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二)课堂三分钟说话,内容主要是文言小故事,也可以是成语故事。形式可自由选择,或领读,或讲解,或翻译,或表演。

时间可机动安排。此活动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乐中学,在学中悟,在表达中渗透语感训练。教师可指导学生多渠道多形式地灵活学习文言文知识,让这些丰富多彩的知识来影响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加强学生文言文语感的目的。

文言文语感培养必须以学生为训练主体,着力“朗读训练”,重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实践与积累,逐步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

篇7:我这样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在高一年级开始, 可选择适当内容在课内自学。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拟定自学提纲──基本内容的归纳、公式定理的推导证明、数学中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等。学生自学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并给以自学方法的指导, 以后逐步放手让学生自拟提纲自学, 并向学生提出预习及进行章节小结的要求。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后, 就能使他们的学习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这必将大大提高教和学的效率。

二、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高一开始, 应要求学生把每条定理、每道例题都当作习题, 认真地重证、重解, 并适当加些批注, 特别是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讲解分析, 最后要抽象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并做好书面的解题后的反思总结出解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以便推广和灵活运用。另外, 老师要鼓励学生独立解题, 因为努力求解过程, 也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

三、培养学生的准确计算能力

在有些学生, 特别是平时显得比较聪明的学生看来, 计算是否准确只是个细心问题。其实, 能准确进行计算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能力, 这要靠平时认真坚持和严格训练才能养成。几乎每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 都离不开计算, 因此, 要使学生明白这一点并在平日里从严要求。

四、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可训练学生从下列两种角度提出问题:其一是从知识点出发提问, 其二是学生互问互答, 逐步提高提问能力。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学习质量的优良程度与学生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素质及非智力因素涉及面很广, 对高中数学起步教学影响较大的有: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学习习惯和方法、个人意志和毅力等。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应热情地鼓励学生上进, 端正学习动机, 增强学习信心, 激发求知欲望, 还要鼓励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刻苦努力, 发奋图强, 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下学习。

总之, 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 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 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便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 从而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和发展能力。

摘要:现在初中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奋力拼搏, 刚跨入高中, 都有十足的信心、旺盛的求知欲, 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 而是太枯燥、泛味、抽象、晦涩, 有些章节如听天书。在做习题、课外练习时, 又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 常常感到茫然一片, 不知从何下手。相当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 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神秘莫测, 从而产生畏惧感, 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非常重要的学生能力的培养, 这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篇8:学生语感的培养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浓厚的语言环境。但是在一个英语非本族语的环境中,要让学生课余主动地去接触地道的英语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英语环境——尤其是英语听的环境,使学生时时沉浸在英语的氛围中。学生上课听的最多的就是教师讲的英语。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尽可能地用英语组织课堂,同时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一些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让学生在听地道英语的同时,更好地了解英语的背景文化。学会用英语思维。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这些听的东西就会内化为学生感知理解语言的能力,即提高了语感。在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听英语录音或听英语广播,或看英语电影,再通过多模仿就能体验英语的感觉,进而灵活运用英语知识。

二、使用英语,培养语感

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它的交际性。通过说才能增强语言输出,进而增强语感,教师应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交流、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不怕犯错。一旦养成开口说的习惯,也会自然而然地在说的过程中去组织语言,进而完整通顺地表达。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英语运用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交际,杜绝高分低能的现象。

三、多阅读,发展英语语感

培养语感必须进行大量的输入型的语言训练。而读无疑是最广泛、最有效的输入形式,多读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到地道的英语语言材料。多掌握积累一些词汇的用法,多了解英语语言的背景文化,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力进而发展英语语感。读可分为精读和泛读两种。学生精读的最好材料就是他们的英语课本,一般来讲,编入课本的课文都要精读,对课文中的词句、章节都要细心推敲;泛读则要求量多。面广,题材多样,求理解而非精细分析,它是对精读的一种补充,通过泛读学生可以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快速浏览的专项训练,以促使他们快速捕捉信息,把握内容,使他们逐步形成快速阅读、快速感知的能力。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可以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增强语言直觉的感知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的语言习惯。

四、重视写作练习,发展语感

多读和多听有助于语感的发生和形成,这种发生通常是潜意识的,而多写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由潜意识进入意识。因此,要学好英语,培养英语语感就要多写。英语的写有两方面:一个是机械地写,如抄写、默写和听写;另一个是创造性地写,即写作,写作的好处就是对读、听、说的最好反馈。英语语感的成熟是形成英语思维的能力,而写作练习对于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极有好处。教师在指导写作中,采用循序渐进的练习方法,从基本词汇的积累和运用着手,强化基本句型和常用句型的练习,力求表达地地道、通顺、流畅、平易、得体。然后再逐渐过渡到材料作文,看图作文。指导学生熟悉各种文体的组织、结构和段落层次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过渡词语和逻辑关联词语,使短文保持连贯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美感。

五、运用音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有些学生用汉语或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英语,不利于学生掌握单词的音与形的联系,学生说出来的英语,汉语味很浓,听起来别扭生硬,严重影响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开始学单词时,可以结合单词教学进行音标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经常运用彩色粉笔分别写出单词中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的音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把字母与读音联系起来,以加强音形联系,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音标教学,而不是注汉字。学生不仅能顺利准确地给单词注音标或根据音标读准单词,并且有助于学生在听到读音能说出,想起读音的情况下,准确写出该词,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好处。

六、重视学法指导对培养语感也有好处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习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如学生的泛读应运用默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学了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只要多读书,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篇9:学生语感的培养

语感是构成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是听、说、读、写的灵魂。“听、读”教学在本质上是课文言语向学生文化心理结构的转化;而“说、写”教学在本质上是学生文化心理结构在言语层面上的外化。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就是语感生成的过程,学生是在其语感外化和言语作品内化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品位的。

语感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品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语感的“灵敏性”。是指不仅能在听读时迅速捕捉言语信息,感受到言语信息真切而具体的内蕴,而且在描写事物时能在丰富的语言中恰切地寻找到可以表述该事物的言语材料。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灵敏的“预期力”,可以抓住课文的关键点,引导推理,启发预测。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灵敏的“直觉力”,可以让学生快速阅读或听读一篇文章,以把握主要内容,回答主要问题;也可让学生欣赏一幅画或观看一段影视片,观后即说出重点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2.培养语感的“丰富性”。是指在解读言语作品时能对言语包含的具体形象、丰富情意等有尽可能多的领悟和把握。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形象再现”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言语情感”的能力,引导学生“入文”“入境”去体验和感受,促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心灵受到熏陶和感染。

3.培养语感的“深刻性”。是指能透过言语的表层意思领悟蕴含其中的深层意义。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语感的“深刻性”,要善于引导学生凭借文本的语言文字去感受深邃的“语境”,领悟深刻的“语意”,感悟潜藏的“语情”;也可以引导学生延展情节,拓展空间以深刻领悟语言内涵,感悟语言情感;还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入地感悟,深切地感受。

4.培养语感的“独特性”。是指对他人言语的独特性能够准确地领悟并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自己在言语表达中从内容到形式也都有独特性。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从课文语言中感悟其独特性,还要引导学生运用独特的语言来表情达意,使其富有个性的思想和情感体验能充分表露以形成说话、作文的独特个性。

二、把握语感培养层次

1.表层,对语言文字的感觉。这个层次上的语感有这样几个特点:

(1)语感的对象以字词句为基本单位,尤其是以词语为主。

(2)语感的结果是获得具体、鲜明以及丰富深刻的表象或形象。

(3)语感追求的品质是“灵敏性”,即对语言文字的反应既快又准。

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力,可采用诸如“范读”“细读品味”“比较鉴别”“语感随笔(谈)”等方法。

2.中层,对言语生活的感受。这个层次上的语感,其特点表现为:

(1)整体感,即对文本整篇的感知,能够理解并使用文中的重点语句适切地表达文本的基本内容。

(2)具体感,即能够遵循文本的基本思路,了解具体的情节甚至细节,感受生动丰富的语言形式。

(3)情境感,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被作者所创设的言语情境和语言魅力所打动、感染和熏陶。怎样培养学生对言语生活的感受力呢?教学中可采用“创设情境”“联系经验”“联想想象”“熟读”“吟读”“美读”等方法。

3.深层,对语文学习的感悟。对语文学习而言,最重要的感悟有哪些呢?第一,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所提供的社会生活,扩展自己的人生经历,体验人生百味,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觉悟人生的责任和使命;第二,要引导学生走进语言艺术的殿堂,感悟言语传情达意的妙处和规律,练就驾驭语言准确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教学中可采用“领悟”“体陪”“顿悟”“渐悟”等方法。

三、优化语感培养方法

1.在“对语言文字的感觉”层面上,培养学生的语感可采用的常用方法有:

(1)范读法。夏丐尊说:“国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传语感与学生。”好的范读可以形成课文所需要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在听读中受到强烈的语感熏陶,进入课文意境,感受语言的感染力。

(2)细读品味法。精妙细腻的语感要靠对那些已初步(或轮廓式)筛选出的新鲜独特的文本言语进行细细品尝,才能获得有滋有味的言语感觉:字音的正误,语调的流畅,词义的内涵,表达的恰切……

(3)比较鉴剐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欣赏。写作时,作者竭力追求那“唯一的字眼”;阅读时,就要探究“何以用这一字眼而不用那一字眼”,揣摩其在文中的含义,感受作品的意境和情感,体会遣词造句的妙处,从而达到训练语言、培养语感的目的。教学中常用“换词品评”“减还比较”“前后印证”“横纵穿引”等方式。如在教学《水》“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叉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时,教师即可抓住“滑”字设问:一瓢水冲凉时,水“滑”过身体的每一部分是什么样的感觉?若把这个“滑”换成“冲”或“淋”在表达上会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体会用词的形象准确:不仅写出了冲凉时“水量少”,在身体上经过的“速度慢”,还写出了连这样“一瓢水的冲凉”都“机会少”,从而突出了“水的珍贵”。像这样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味,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

再如《三亚落日》中对海滩上沙子的描写:“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这句中的“玉屑银末”“金灿灿亮闪闪”“软软地暖暖地”都是修饰成分,表现海滩上沙子细、亮、软的特点。如果删去修饰成分就变成了“海滩上的细沙搔着人们的脚板”,与原文进行品评比较,学生就能鉴别出删减后的句子缺乏表现力,读起来味同嚼蜡,失去了海滩的热带风情。

“前后印证”的方式是指对课文中某一关键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加大训练跨度,加深对词语的分析、鉴别,体会作者运用词语的准确性。如教学《天鹅的故事》,要深刻理解“破冰勇士”,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就必须联系上下文:上文写这只老天鹅面对冰封湖面无食可觅的现状,勇敢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撞击湖面,一击之下冰面只是震颤,但老天鹅看到了希望,不顾身体的疼痛接着撞击,“第二次,第三次……”,省略号表明了老天鹅的坚毅;下文写冰面终于塌陷,出现了一个小窟窿,但“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仍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慢慢扩大”,这里向读者展示了一幅“震撼心灵”的画面,上下文中对老天鹅动作的描写都印证了“破冰勇士”,用它来赞颂老天鹅是十分准确的。

“横纵穿引”的方式是指在进行词语释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横向对比”和“纵向穿插”的方法,对多义词进行剖析品评以求得正确的释义。“横向对比”,即与同册(篇)课文中的同一个词语对比。“纵向比较”,即与其他1年级课文(或课外读物)中的同一个词语对比。

上一篇:托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计划下一篇:优秀班级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