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第三篇读后感

2024-07-10

骆驼祥子第三篇读后感(精选3篇)

篇1:骆驼祥子第三篇读后感

我家里的阳台上养了好多花,其中有两盆是文竹。

记得2个月前刚买来时,只有一只手掌那么大,平时也没去搭理它,今天我偶然往阳台外一望,哇!它已经长得很长了,其中一片叶子居然开始窜到楼下去,都快有一米长,妈妈感慨得说:“这植物真是顽强,没怎么去管它自己都能长。”想想在生活中也能经常看见,水泥路中间狭小的缝隙中长出了小草,一颗野花顶破建筑工地的围栏开出了花朵,植物的生命力真是顽强!

我们也要学学植物的精神,不管遇到什么恶劣的环境也能顽强生长。

篇2:第三篇 教育理想如何坚守?

学校原本是追求真理,探寻知识奥秘的殿堂。师生本不该那么功利,但是,在整个社会都陷入疯狂的情况下,一所学校能保持多少教育的本真呢?特别是民办学校在资本和权力的双重夹击下,又如何坚守教育理想呢?

一、政策风险的背后

公办名校转制可以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教育的良策,但是,国进民退在这两年愈演愈烈,导致政策风向大变。由此引发的争论不少。

1.公办学校转制与教育公平的新道路?

到目前为止,国有企业有很多都成功转制,促进了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于未能转制的大型国企,人们诟病很多。如指责其亦官亦商、垄断资源、效益低下。但是,到了教育领域,人们的观点就不同了。不少人反对变革,对公办学校转为民办学校有一种天然的抵抗。一方面因为传统思维的影响巨大,另一方面,人们已经接受教育的公益性,不愿看到教育被市场化,从而加剧社会的不平等。

支持变革的理由是:

(1)名校大多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重点学校。他们占据着一个地区最有优势的人力资源、长期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使这些学校的校长和管理者都拥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可以与政府各部门进行利益的交换。名校很多与政府联合,通过择校形成利益链。择校费中的至少一半又返回学校,作为行政开支的补贴,另一部分成为薄弱学校改造的资金。但是,很多择校费并没有公开,这笔钱花在哪里依然是一笔糊涂账。名校最大的问题是通过举办民校占据更多教育资源,造成权力寻租。名校的问题还包括官本位、低效率和耗费惊人。名校本身就已经具备了在市场独立生存的客观条件,但他们不用这些资源到市场上去竞争,反而用这些资源和资本去和薄弱校争那点本来就很有限的拨款和特殊政策,弄得薄弱校更加薄弱。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不敢解除对名校的政策支持,让它与别的学校同等竞争,如同“国企”,越是有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就越是不愿走向市场,越是没有活力。

(2)限制转制的观念应该变革。“公办名校绝对不能转制”,“濒临倒闭的薄弱校可以尝试转制”,这是关于学校转制的基本政策和主流观点。类似的政策和观点在其他领域的改革过程中也曾出现,有的还保持了相当长的时间,但最终都被摒弃。转制的关键要解放思想,让部分公办名校实现民营,省下大笔经费,可以让政府更均衡地办好公办学校,保障底线。

(3)公办转民办不会对教育公平产生负面影响。有人认为,转制对穷人的孩子会不利,有违教育公平。实际上并非如此。首先,原本公办学校中的重点校与薄弱校的发展就已经导致了不公平,周边地区别的学校依然如此。这种改革会让薄弱的公办学校获得更多公共教育经费的支持,办学品质的提升,均衡化水平的提高,这本身就对穷人的孩子有利。此外,学校面向市场,都会选择大幅度减免费用或者免收费用,甚至还会发放奖金以吸引优秀生源。只要成绩优秀,穷人的孩子一样可以获得就读名校的机会。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选择适当缴费上学,这部分费用,最终让薄弱学校改善条件,穷人得益,促进社会公平。

其实,教育公平主要是政府的事情,政府应该把主要资金和精力用于建立或改善薄弱学校,让能够自我生存的名校自主发展,向社会募集资金发展。这就是教育公平的第三条道路。

2.转制可以不增加老百姓的负担

(1)转制反而可以减轻群众负担。其实,非义务教育阶段乃至义务教育阶段的很多公办名校,公益性早已蜕化,收费标准本来就不低,加上名目繁多的家长赞助,其收费已经和民办学校没什么差别,有的甚至比民办学校还高。而大量的“条子生”,反而让那些经济状况很好的家庭得到实惠。“公办名校,谁家孩子的天堂?”人们早就发出了这样的质疑。宝应县中学转制后,办学规模扩大了近4倍,但收费标准不仅比过去低,而且比周边的同类公办县中低。转制不仅杜绝了以教谋私的行业不正之风,也从另一个侧面降低了家长的教育成本。宝应实验小学,每学期一千多元的收费让普通家庭都能承受(由于绩效工资原因,办学成本增加,2010年调至每学期2000元)。“也就是公办学校请老师吃一顿饭的钱”——很多家长心里算得明白。

(2)转制可以改变教育风气。公办名校,大量的“条子生”,让“面子”、“条子”、“位子”找到了交换的平台,有违公平,也破坏风气。有些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名校,想方设法缩小招生区域,千方百计多收择校生,公益性严重蜕化。转制前,宝应实验小学每年录取的400多名学生中,属于施教范围内的免费学生只有几十个孩子,其余的除了“条子生”都要交择校费。将这样的学校转制,可以消除“条子生”,促进教育公平。

择校的“条子生”其实是特权的产物,它是教育腐败的根源。唯有用公平、公开的方法,才能使教育发展更为公正。

3.关于产权问题的争论

(1)让产权“姓私”能调动投资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认为,人们花钱办事大概有4种情形:一是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二是用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三是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四是用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讲节约也不讲效果。这最后的一句话,也是所有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公办学校的产权国有(实质是“机构拥有”),也是在“用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转制就是要从产权入手,通过一种新的机制,让人们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这样,就会调动起经营者向教育投入的积极性。

(2)产权是个绕不过去的“坎”,根源是对民营企业的认识问题。人们总是把民营企业看成是唯利是图的,宁愿学校在公有体制下问题重重,也不愿意转向有效率的民营机制。实际上,改革开放三十年,民营企业已经在国内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全国工商联第一副主席全哲洙先生说: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表明,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是在经济增长方面,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目前民营经济已经占GDP的65%左右,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量部分中70%~80%来源于民营经济。二是在就业方面,民营经济已成为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其就业量现在已占全國非农就业总数的80%左右。三是在自主创新方面,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目前已有约15万家,在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占70%以上……可见,民营企业以其特有的体制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推动着中国社会与经济的迅速发展。

但是,产权问题依然牵涉到“姓社”还是“姓资”这个敏感的问题,人们总想绕开产权搞改革。虽然,事实已经证明,这是个绕不过去的“坎”。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志就是16个字:“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而这16个字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产权清晰。产权不清晰,权责就不可能明确;权责不明确,政企就分不开;政企分不开,管理就不可能科学。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也应该是这样。然而,产权问题一直是困扰民办学校发展的难点。照理,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这种情况将会有所改变,但事实上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法律的促进作用没有体现。隐藏在制度障碍后面的是观念禁锢。教育市场客观存在,经济规律已经在发挥作用,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4.如何看待国有资产流失

在转制过程中,人们议论最多的就是国有资产流失。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1)转制时的讨价还价。产权带来的未来收益,是预期的,是主观判断的。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看,评价会不一样。而成交必然是相互叫价、相互妥协的结果,很难按人们预期的最高价格达成,那么这时就难免有人说你资产流失。

(2)产权重组实际上是利益重组。涉及多方面利益如何摆平、兼顾的问题。如果对某一个关系照顾不好,那么这个关系的相关者就会认为自己的利益流失了,就可能引发不满。他不会说我的利益流失了,而是说国有资产流失了。

(3)对隐性流失视而不见。对于国有资产,不管怎么卖,总有人认为国有资产流失。有一家国企,在其兴旺时有人希望以2000万元转让,但人们担心国有资产流失而不同意。1年后,该国企因经营不善濒临倒闭,零资产转让也没人肯要,这时反倒没人追究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了。

(4)确有从中渔利者。在转制过程中,确有故意让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发生。本来值200万的东西,作价时故意作100万,有人从中得到了好处。因为这是国有财产,不是他自己的,他不会去维护这个资产的价值,只要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就可以牺牲国有产权。

(5)转制可以兴利除弊。上述情景恰恰让我们看到,国有资产流失发生的原因和我们要改制的原因是一样的。因为谁都不是所有者,所以谁都不会考虑国有资产的效益。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考虑一次性的转制呢?它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当然应完善机制,尽量避免),但从此却不会再发生国有资产的流失,从此资产有人关心了,作为社会资本它能够起作用了,教育事业也能因此得到更大发展了。

叔本华曾经说过,一件物品的主人越多,它得到的关心越少。集体的草堆,总是比个人家的草堆先被扯光,就是因为集体的财产主人太多,产权反而被虚化了。美国为什么会推行公校私有化,是为了解决教育经费短缺吗?显然不是,恐怕提高办学效益才是真正的动因!理想的转制方式,一定要在产权层面展开,并且要有外来资金参与竞争,这样就会有一个资金增量。

二、学校里的文化对抗与重建

学校变革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佐藤学今年在上海师大说过这样一段话:“学校是固执的,教师是固执的,校长更加固执。”我们希望学校既要生龙活虎,充满朝气,拥有竞争力,又要温文尔雅,不紧不慢,淡定自如。可这种想象本身就是矛盾的。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希望学校能够不断接受新观念,向着这样矛盾的方向发展。

那些公办学校的教师会觉得奇怪,“学生宣誓,教师也宣誓,向老板承诺,向集团效忠,真让人不爽!”因此,特立独行的教师会因为种种原因离开,其中之一便是对企业化管理的拒斥,觉得学校不应该是那个样子。

学校应该是什么样子?在这十年里,很多民办学校在文化上挣扎。企业介入学校时,常常指责学校没有效率,方向不明,思路不清,完不成任务却总要找借口,执行力太差。而学校却责怪企业太功利,不讲求慢的艺术,不懂得教育需要尊重个性,教育需要自由。两种文化的碰撞导致严重的对立,有时强势的一方会胜利,但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机制。即定期的学校文化或精神的研讨交流,大多以强势一方的灌输解决纷争。

企业特性明显的学校会说:“不认同可以离开,机制是灵活的。”而公办学校里不会有这样的认同问题,因为公办学校的困境来自另一个方向,即权力对学校的操控让不少教师几乎窒息。在市场导向和权力导向的两种文化中,学校或教师的力量显得那么薄弱而无奈。

1920年前后,杜威来到中国,在各地的讲演中,谈得最多的问题之一是学校的自治。其实,古代中国私学原本也是自治的,古代书院有自己的学脉和独立性。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属于政府,财权、事权、用人权都属于政府。要让学校得到自主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便是政校分离、取消行政级别。然而,在现有体制下怎么做到呢?民营资本的介入是唯一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办法,关键在于:这一切都没有兼顾相关利益方的参与。

在学校的转制过程中,政府和企业说了算,当然,政府为主,企业为辅。这在现实中也有道理,毕竟学校在政府的管制之下。但是,学校里的师生呢?他们才是学校真正的主人,有谁重视过他们吗?他们在学校发展上有参与权或发言权吗?

对于教师来说,公办或民办已经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是他们在学校里有多少尊严和权利。传统公办学校实际上实行的“人才私有制”,占据着优质师资,不愿其流动。随着全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民办机制即将成为学校的主要体制,教师不属于学校,属于社会,他自己拥有劳动权、流动权,这对改变教育不均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民办学校来说,最大问题就是没有将教育的公益性和教师权利看成是学校的核心力量。当教师认为,自己在为私人牟利时,他也不会顾及教育的长远目标。很多规则是被迫接受,不是发自内心。但是,如果教师在学校里不是被管理者,而是重大决策和事务的参与者,特别是他们在工会组织中有着真正的权利时,他们的命运才是与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然,不论民办还是公办学校大多害怕教师真正有权利,特别是害怕教师工会。这就涉及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利益的博弈需要的是真正的建章立制。

宝应中学最大的困境在于:按照《教育法》,建立学校需要由教职工代表大会和董事会一起制订学校宪法,即《学校章程》,将各方权益明确写出来,并在实施中逐步完善。学校所有制度应该源于《章程》,而不是校长个人,学生的学习权、教师的工作权都能得到保障;各项利害冲突有明确的法规来解决,如此,一个全新的法治化、民主化的学校才能出现,真正的学校自治也才能由此发展,教育者心中的理想才会有实现的可能。

学校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去除行政化,这已经写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可如何实现呢?恐怕民营化转轨是唯一的道路。

三、第三条道路在哪里?

正当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由量化扩展向质性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之时,2011年7月,宝应县政府向翔宇集团提出收回宝应中学的产权,将其由民办转为公办。翔宇集团的态度很明朗:积极配合。8月中旬,经过谈判,民办转轨公办得以实现。担忧公办学校被民营吞并的人们松了一口气。但是,转为公办高中难道问题就解决了吗?我国的高中绝大多数都沦为高考补习班,各项课程的目标早已被考试目标所代替,高中的办学自主权也难以得到保证,高中教育改革的道路在哪里?

(一)以现代学校特征比较三类高中

当前,我国高中有三个类型:公办高中、民办高中、名校办的民校高中,这三种类型的学校都离现代学校制度有较大距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在“第十三章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指出了我国高中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扩大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合作办学、社区服务等方面的自主权。

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按照上述文件精神,结合我国高中发展的实际,我们拟出四个现代学校的特征:政校关系、产权资金与财务、法治化与民主化、管理制度与效益。从这四个方面来比较三类高中的发展情况,从中梳理出各自的优势与问题,为高中教育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详见表4)

表4:以现代学校制度的特征比较三类高中的异同

从上述比较可以发现,三类高中学校还离现代学校制度有一定差距,但是,不同类型的学校相距情况不同。公办高中总体上缺乏办学的自主性,制度约束不够,效益不高;民办高中虽然在办学自主性、执行效益上有优势,但是,他们与公办高中一样,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欠缺很多。学校的主人是学生和教师,可他们对学校发展的重大事务大多没有参与决策、讨论的权利。大多数学校也没有能够实施的《学校章程》,学校基本处于人治的阶段。这就造成学校难以用合法的方式规避发展的风险,也无法与政府建立起合法的互动关系,学校自主发展自然难以保障。

(二)探索新的道路

随着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回归公办,更多的名校办民校也开始回归公办。媒体惊呼“国进民退”的浪潮正在高涨。但是,回归公办是不是就能解决目前高中教育的困境呢?

原本处于弱势的民办高中在发展中受到挤压,难以发展。这主要是因为公办高中属于国家事业单位,国家拨款、人才管理制度、招生政策都不利于这些学校的发展;像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这样强势发展的学校由于与政府合作,在当地造成垄断师资和优等生源局面,而导致周边学校的不满。政府收回之后,与周边市县的公办高中一样继续占据垄断,因此,相关教育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政府在教育方面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均衡发展与有质量发展。均衡是前提,因此,政府应该做的是限制高中的规模,拆分规模较大的学校,众多特色发展的学校比一所大规模学校更有活力。有质量发展的主体是学校而不是政府,政府所要做的除了提供财务、人力、政策的支持外,应该重点发展建立良善的教育发展环境。去年,上海市提出构建义务教育质量“绿色评价”体系,推出十个“绿色评价”指标,促进教学质量评价改革,形成让广大中小学生快乐学习、促进素质教育的更科学全面的“指挥棒”,这为各地政府管理和发展教育做出了榜样。

对于各类高中来说,自主发展的基础是学校的法治化与民主化建设,没有这个基础,政校关系就难以理顺,师生就难以体会主人翁的角色,学校生龙活虎的局面就难以形成。但是,公办学校发展的核心是去行政化,而民办学校的核心则是建立能够具有长远机制和积极效应的学校章程,让教师和学生成为学校发展的真正主人。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没有勇气与魄力,学校就无法开拓新的道路。民办学校具备了这种品质,但需要政府与学校有识之士一起平等交流,承担好各自的职责,为我国高中教育发展寻求共识与发展之路。

编辑 李丰池

篇3:第三篇:华罗庚精神

华老坚持不懈、注重积累、独立思考、科学严谨的精神是我们一生受用无穷的财富。

神奇妙算古名词,师承前人沿用之。

神奇化易是坦道,易化神奇不足提。

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

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

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这是华罗庚1963年2月11日写在给青少年的《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一书序言里的一首诗。这首诗充满哲理,可以说是他自学成才及从事科学研究的经验之谈。

华罗庚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坚持自学,从严以终。

华罗庚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自学的习惯。没有自学的习惯,一出校门就完了,将来就会一事无成。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自学。才能不断地积累知识。他说:“古往今来,许多有建树的人,并未受过完备的教育……只要下决心励志自学,就一定能够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针对一些人遇到困难就退缩。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华罗庚说道:“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说到了黄河心更坚。”华罗庚还写过几句勉励自己的话:“树老怕空,人老怕松,不空不松。从严以终。”

华罗庚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研究。1978年。冯克勤到北京医院看望他。发现已身背氧气瓶的他还躺在床上计算分圆单位,寻求新的恒等式。他一直坚持工作到1985年,因心肌梗死倒在东京大学的讲台上。

二是要注重积累,夯实基础。

华罗庚说,真正懂得前人的成果或书本上的知识。不一定要会逐字逐句地背诵。华罗庚给出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学习公式:薄——厚——薄。首先是“由薄到厚”。比如学一本书,每个生字都查字典,每个不懂的句子都要进行分析,不懂的环节加上注释,慢慢地懂得多了。书也变得更“厚”了。但这还不是懂的最后形式,最后还有一个“由厚到薄”的过程:必须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咀嚼,反思,组织整理,反复推敲,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的问题来。这样。你又会觉得书变“薄”了。“由薄到厚”是学习、接受的过程,“由厚到薄”是消化、吸收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中期。数学研究所中已经有不少年轻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他们中间滋长着自满情绪。对此,华罗庚语重心长地说:“要有速度,还要有加速度。”所谓“速度”就是要出成果。所谓“加速度”就是要不断提高成果的质量。“学习科学知识有如筑塔。级级上升,每一级都筑在以下诸级之上。因之,一级不稳,就筑不上去。”

1979年之后,华罗庚提出。治学之道应该是“宽、专、漫”。就是基础要“宽”,然后对专业要“专”,并且还要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当初他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举。他认为,“漫”就是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到另一个分支。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就会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

华罗庚非常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他舍得在基础知识上多花工夫。他说:“在学习时,别人花一小时。我就花两小时。而到工作时,别人花一小时解决的问题。我有时用更少的时间就解决了。”他把练基本功比喻为练拳。“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三是要独立思考,不怕困难。

华罗庚认为要理解真理。就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只有你理解了,才能真正地记住。他还认为:独立思考不是不要别人帮助,也不是不接受前人的成就。而是应该尽快接受前人的成就,这样才能真正地独立思考。

怎样才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呢?华罗庚认为:不要怕困难。也不要轻视容易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华罗庚认为,如果教师能和学生一起思考问题,那会给学生带来很多好处,可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来思考问题。他举例说,几何老师第一次画辅助线时。画来画去画不好,最后终于画对了。这对学生有很大好处学生会感到:老师也是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想出来的。这样会增加他们学习的信心。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思考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华罗庚说:“难,最怕刻苦与顽强。”

四是要有科学态度,不牵强附会。

华罗庚在治学问题上。一直持科学态度。他从不隐藏自己的弱点,只要能求得学问,他宁肯暴露弱点。《堆垒素数论》是华罗庚的名著。然而在厦门大学图书馆工作的陈景润看出《堆垒素数论》还有地方可以改进。就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寄给了华罗庚。华罗庚当即将陈景润的手稿交数论组的人审阅,经大家确认,陈景润的想法与结果是对的。华罗庚认为陈景润是一个有想法、肯钻研、有培养前途的人。最后把他调进了数学研究所。华罗庚最喜欢有人对他的著作提出意见。指出错误。

他鼓励青年人,做学问要勇于和强者较量。为此,他主张“弄斧必到班门”。只有和强者较量才能增长见识和取得高水平的成果。他还强烈主张不迷信别人。“只是跟着别人的脚印走路,那就总要落后别人一步”,“在科学研究中最主要的精神之一是创新精神”。他多次讲,要做出好的文章,关键是要有几手自己的“招数”和“拿手好戏”,别人都不如你,这样你才能做出新的东西,人家才注意你。华罗庚的这一治学思想对他的学生影响极大。

五是要正确面对失败。

如何正确看待失败呢?华罗庚坦诚相告:“许多著名科学家和作家,都是经过很多次失败。走过很多弯路才成功的。”

他告诫青年们说:“科学研究中任何成就都是经过几次、几十次甚至成百上千次失败而取得的。有时候碰到难题。怎样也想不通、算不出。看来是失败了。但实际是有所收益的,甚至大有收获。治学、搞科学研究,经历无数次失败,彻夜苦思之后。会突然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我认为这是常事。也可以说是正常现象。一般来说,要经过无数次反复,千百次锤炼才能获得成果。就像马克思所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因此不要一碰到困难就苦恼。动摇起来。”

华老的成就及在国际上的影响

诞生于落后而又动乱的旧中国,地处闭塞的小县城,一个家境贫寒。只有初中学历,腿有残疾的青年,最后成为蜚声中外的大数学家。这一传奇人物就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看看华老取得的丰硕成果,总能为我们领悟华罗庚精神提供帮助。

1930年,华老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这篇论文惊动了另一位大数学家——时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的熊庆来,熊庆来把只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调到清华大学当助理员。后来,华罗庚又被聘为清华大学助教。教授微积分。1936年夏。在学校的推荐下。中华文化教育基金委员会保送华罗庚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在剑桥的最后一年。华罗庚发表了《论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计问题》。19世纪欧洲数学之王高斯提出的问题。被年轻的华罗庚彻底解决了,这篇论文轰动一时。华罗庚出色的成就赢得了各国数学大师的赞扬。1938年,华罗庚被西南联合大

学聘请为教授。1946年3月,苏联科学院用英文出版了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并邀请他访问苏联。1946年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华罗庚访问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华罗庚以客座讲师的身份工作了一年多。不久。华罗庚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人在海外但心系祖国的华罗庚1950年回国。到北京后被安排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

1978年3月,华罗庚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同年秋天。他应邀赴英国讲学。开始他光荣的欧洲之行。在英国。他先后在伯明翰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地介绍他在中国从事应用数学研究的经验、体会及丰硕成果。他的报告立即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著名大学及研究所的邀请信像雪片似地飞向华罗庚。在荷兰。一位美国学者听了华罗庚的报告后。给他写信说:“您在爱因霍文的演讲真正令人赞叹不已。”在法国。华罗庚被看成是东方人的骄傲。法国科学院郑重地将荣誉博士的桂冠授予了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华罗庚。

1980年,华罗庚赴美访问,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款待。人们争相一睹这位著名数学大师的风采,许多人抢着让他签名留念。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华罗庚之后写道:“华罗庚是一个奇才,以他的研究以及致力于数学大众化而著名……”

1982年12月9日,香港中文大学隆重举行颁授学位典礼,华罗庚获荣誉理学博士学位。两年后。在美国科学院年会上。华罗庚以全票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同年华罗庚应邀第三次赴美参加了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大会。美国科学院院长普雷斯在大会发言中称赞华罗庚:“他是一个自学出身的人。但是,他教会了千百万人民!”一个月后。华罗庚曾经任教的美国伊里诺伊大学。授予他荣誉理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华罗庚收到很多海外华裔学者的来信。表示他们从华罗庚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为华罗庚而感到自豪!

1983年。联邦德国斯普林出版公司用英文出版了《华罗庚著作选》。

华老一生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20世纪40年代,他解决了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内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在代数方面,他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一布饶尔一华氏定理。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其专著《多复变函数论中的典型域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曾出版《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华老不仅在国内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芬威尔-嘉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他撰写了200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被国外翻译出版。有些著作已跻入本世纪数学经典著作的行列。由于他科研成就卓著。被美国科学院选为120年来的第一位中国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著名科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有资格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华罗庚的名字已进入美国华盛顿斯密司-宋尼博物馆。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88位数学伟人之一。

上一篇:宪法救济下一篇:22礼记二则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