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

2024-07-26

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精选8篇)

篇1: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

六盘水市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情况调查报告

综合调研组

〔内容摘要〕 六盘水市境内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民族文化资源面临着濒危、变异等问题,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民族文化 保护传承 开发利用

〔作者介绍〕 市政协、市民委、市文化局综合调研组

为了促进我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市政协、市民委和市文化局于2011年5月对我市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组深入到4个县、特区、区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了10余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富集、特色鲜明的村寨,就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生活现状、民族传统文化与当地旅游业的结合等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建立了民族文化工作机构,大力开展民族文化普查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市成立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的专门工作机构——六盘水市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之后,各县、特区、区相继成立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做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成果”。目前,我市是全国市、州、地中唯一市、县两级都有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机构的地区。2005年,我市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推动了我市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多年来,我市民族文化保护工作机构从普查工作入手,做了大量工作。在全市文化系统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90%以上的项目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历经多年的艰苦努力,基本摸清了全市民族文化遗产的家底,普查工作收到很大成效。

(二)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硕果累累

民族音乐舞蹈方面:早在50年代,市境内就出现过杰出的苗族芦笙舞蹈家张文友。随后,又有少数民族艺人甘明媚、罗文军、祝兴荣等在全省、全国的各类文艺演出中获得较好成绩。九十年代以来,我市的羊皮鼓舞、海马舞、铃铛舞、芦笙舞等一批民族民间舞蹈在全国、全省民族文艺会演中获得多项大奖。2005年至今,我市有“六枝梭戛‘箐苗’彩色服饰艺术”、盘县“布依族口传史诗——布依族盘歌”、水城“苗族芦苼舞(箐鸡舞)”、盘县淤泥“彝族山歌”4 个项目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我市的“非遗”保护名录中,99%以上的项目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项目。

古籍整理方面:目前,我市共搜集民族古籍文献600多册,翻译整理20余册彝文古籍。编译出版了《彝文金石图录》,《盘县彝族指路经》、《盘县彝族民间文学选》、《盘县彝族古歌》、《夜郎同亭》等民族文献古籍。

民族民间美术方面:我市通过举办“少数民族民间绘画班”等形式,培养了一大批民族民间艺人,许多少数民族同胞的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全省展览,并被国家美术馆和国外美术馆收藏。近年来,陡箐苗族农民画已自成体系,并探索出了产业化发展的成功之路。

民族文化研究和文化交流方面:参与了《中国彝族通史》、《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系列·彝族卷·白族卷》等国家级、省级重要典籍的编纂工作;编辑出版了《贵州六盘水市彝族词典》、《六盘水市志·民族志》等10余部民族文化书籍;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民族文化工作研讨会、座谈会、培训班,推动了全市民族文化研究工作的开展;承办了贵州省彝学会、布依学会、苗学会等多次大型交流、联谊会议,促进了我市的对外文化交流;参与完成《中国仡佬母语生态研究》、《中国彝汉英字典》、“六盘水彝族历史文化研究”等省内外重要课题研究;加强与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协作,共同开展了六盘水市民族古籍进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工作等等。

民族文化园建设方面:建成了挪威国王和江泽民同志共同出席签字仪式的国际合作项目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六枝梭戛苗族风情生态博物馆。投资500多万元建成海坪彝族文化园一期工程,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陇脚布依文化生态园一期工程。决定启动海坪彝族文化园二期工程和白族文化园前期工作。投资384万元分别在钟山区、水城县兴建苗族文化园。

民族风情影视制作方面:近些年来分别与峨眉电影制片厂、市电视台等单位合作,拍摄了《六盘水彝族风情》、《凉都民族风彩》和《夜郎彝韵》等影视作品,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民族文化进校园和民族节日活动组织开展方面:目前全市共建立了3个省级、6个市级民族文化教学点,6个双语教学点,3个民族体育培训基地。各教学点、培训基地在民族文化进校园、民族传统体育竞技等方面效果明显,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重点组织和复兴了彝族火把节、彝族年、苗族跳花节、苗族四月

八、布依族六月

六、回族开斋节、仡佬族吃新节等民族节日活动并创出了品牌,使民族节日活动成为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舞台。除此之外,我市先后有玉舍等10个民族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乡镇被省政府命名为各类民族歌舞艺术之乡。

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影响,我市宝贵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濒危、变异等问题。

(一)母语危机日益加剧。由于全球文化交流和文化碰撞,使得本就处于脆弱状态的民族传统文化更趋于濒危状态,尤其是母语危机日益加剧。与80年代相比,我市境内民族语言的使用率急剧下降,彝语、苗语、布依语下降率达8个百分点,呈惊人态势。

(二)民族文物损毁和流失严重,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面临断代危机。由于民族文物特别是民族古籍大多散存在民间,保护意识淡漠,保护条件差,损毁现象较为严重。市境外的一些民族文化研究机构和私人进入我市民族地区,私自购买了一批民族文献古籍,造成了民族文物古籍的流失。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古籍传播渠道狭窄,普及使用范围不宽,除了极少数传承人能简单识读外,民族地区大多数人不具备识读能力。传承人大都年事较高、相继辞世,造成了民族文化传承人断代的危险。一但传承人均去世,很多具有珍贵价值的民族古籍文物将成为无人识读的“天书”。

(三)文化认知观念亟待改变。在文化认知上,一方面是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并未看重自己的文化,对于如何保护和弘扬本民族文化没有深层次的思考,失去了文化传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我们的一些所谓的文化产业人不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只注重商业利益,不注重文化保护,导致了许多伪民俗,假文化的出现,严重伤害了拥有民族文化的人们的民族文化情感,造成了民族文化认知上的误区,即没有处理好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的关系。同时,民族文化类型的界定有待进一步明晰。主要是人们常说的“原生态文化”概念和“原汁原味”的文化需要进一步明晰并科学化。因为任何民族文化都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应予区别对待。

(四)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尚待规范。民族文化进校园,进去后学什么?跟谁学?目前国家没有一套规范的教材,也没有教学大纲。所以,从各县、特区、区的试点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差别比较大。有向黔东南学的,也有向当地民族民间艺人学的,教的人懂什么,就学什么,没有相应的标准,这项工作亟待规范。

(五)民族文化专业人才奇缺。现在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部分人员不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有的连最基本的本民族语言都不懂,更没有经过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缺乏民族文化情感,造成了工作技能与工作岗位的严重错位。

(六)民族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同级财政未将民族文化工作经费列入预算,民委系统有“三项经费”(民族工作经费、发展资金、教育补助资金),但没有单列的民族文化经费,造成民族文化工作“基层有热情,艺人有真情,专家有感情,认识有位子,财政无盘子”的局面,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举步维艰。

(七)公权保护、地域文化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关系尚待完善。按文化保护的理论和规律,民族文化的保护应当由创造这一文化并拥有这一文化资源的地域和群体来保护。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文化保护主要还是国家政策保护,也就是公权保护,私权保护尚无法律依据。哪个单位征集,就由哪个单位申报成果,并拥有知识产权,而创造和拥有这一文化资源的群体被置于知识产权之外,所以就缺乏对自己文化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甚至不愿意提供自己拥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参与保护。

(八)民居古建筑和特色民居濒临灭绝。由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绝大部分民族地区不根据民族特点、地域特点、文化特点、传统特点、气候特点、自然特点,一概照搬照套外地民居建筑模式,使得曾经引以为自豪的具有人文品质的苗家山寨、彝族山村、布依水乡即将消失。民族地区民居样式洋了,特色没了、建筑新了,传统丢了,未能很好的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和谐发展。

三、进一步做好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的建议

(一)制定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建设规划。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我市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建议制定六盘水市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建设规划,分步组织实施,并出台相关政策,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市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提升我市的文化软实力,促进我市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加大民族传统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加大培养民族文化学科带头人的力度,在选拔配备民族干部和招考民族文化工作人员时,以懂民族语言文字者优先,适当放宽条件招录。在普通高校、职业技术院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人才。调查、登记、申报、批准、确定民族文化传承人,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优惠待遇,保护和激励民族文化传承人自觉传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文化传承和传承人保护工作。

(三)设立民族文化工作专项经费,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应设立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经费,并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各级文化和民族工作部门应当设立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专项经费,真正做到民族文化工作“认识有位子、财政有盘子”。

(四)认真探索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机制。应结合乌蒙高原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和六盘水市亚高原的地域特点,大力挖掘各民族文化特色和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实现开发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和发展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推动我市旅游业向前发展。

(五)改变文化认知观念,做到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并重。充分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情感,唤醒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觉意识。正确处理好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的关系,以开发促传承,以利用促保护。

(六)认真完善公权保护、地域文化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关系,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明确拥有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群体的知识产权,让他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中受益,激发他们创造和保护自己文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更好地保护、传承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

(七)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快民族文化园建设速度。六盘水市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民族文化资源区,又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与气候资源优势,建立多个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可以更好地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又可以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快民族文化园建设,目前苗族文化园、白族文化园、海坪彝族文化园二期工程、陇脚布依文化园二期工程处于停滞状态,应加快建设速度,让文化园建设助推我市近郊旅游业的发展。

(八)出台特殊保护政策和优惠政策。主要是增设双语教学点,设立双语特岗教师岗位;出台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相关标准,规范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设立各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补助经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专项经费。

(九)加强民族文化工作机构与民间机构的建设。建立健全各级民族文化工作机,壮大民族文化工作队伍;在各有关乡镇、村设立民族文化传习所,鼓励和激发民间机构和传承人保护民族文化热情,搞好民族文化传承;以优惠政策鼓励建立民族民间文艺团体,激励文艺工作者到民族民间,在挖掘、保护、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艺创作,传播民族优秀文艺作品,帮助培养民族文化艺术人才;扶持民族民间文艺团体,让优秀民族文艺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民族文化旅游。

(十)将民族传统建筑形式的保护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实施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带动战略中应注意民族传统建筑形式的保护。要根据民族特点、地域特点、传统特点、自然特点、文化特点,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建设和保护工作。提早避免那些丧失个性和特色的“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事情发生。

执笔:安开华

篇2: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

摘要

壮族是一个歌的民族,它独有的壮族民族音乐是中国少少民族音乐的一个奇葩。壮族音乐丰富多彩,源于生活,自古传唱,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随着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解放,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撞击,壮族音乐作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它的保护与传承遭受到时代的挑战。

关键字:壮族民族音乐保护传承

正文

壮族音乐的背景 壮族是一个歌的民族,它有着深厚的民歌传统。“只要留得嘴巴在,不死还要唱山歇。”可见山歌已成为壮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是壮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歌节,俗称“歌圩”。所谓歌圩,意思是野外坡地的集会。壮族的民歌不仅形式多样,体裁多种,而且韵律结构也非常独特,主要有欢、加、西、比、沦五种形式,还有勒脚歌和排歌等。原有祈天乐神和择偶婚配两种活动形式。近代以男女青年交游嬉戏、演唱情歌或盘歌以唱为主,以春节、中元节(即元宵节)、中秋节最盛,往往聚之千百人,歌声通宵达旦,乃至数昼夜。壮族音乐主要有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5种。其中,壮族民歌最为丰富,并对其他音乐体裁有深远影响。

广西的壮族人民都是十分热爱音乐与歌唱的,所唱的民族歌曲多源于生活,丰富多彩。壮族民歌反映了其民族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是其民族特质之一。它曾是壮族生活世界中重要的文化现象,是壮族婚姻、宗教、信仰、知识、道德、文学、艺术、审美、风俗习惯等多元文化的综合体现,其发展、变迁与壮族文化的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广西的民族音乐不同于北方的粗犷,江南水乡的娇柔,而是非常的憨甜。由于广西位属于国土西南,这里的人们不同于大城市般的时尚光鲜,而是十分质朴憨厚。也因此,广西的民族歌曲都带有一份朴实的味道,如原汁原味反映壮族人民生活的民歌《壮乡特色》、《尝新酒》等。广西的姑娘们小巧甜美,唱的歌也是让人感觉心里甜甜的,如反映彝家姑娘赶圩时欢乐情景的广西民歌《赶圩归来阿哩哩》等。刘三姐是广西民族音乐的代表性人物,但是广西的民族音乐并不等同于只有一个刘三姐。广西的民族歌曲有着自己的特色,反映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壮族族音乐的特点

壮族民歌有真挚自然、清新流畅的民族特色,这集中体现在壮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壮族人人能歌善舞,除平时以唱歌自娱自乐之外,还有固定的“歌圩”,这是壮族民间聚会的对歌习俗。各地日期不一,多在农闲及春节、中秋、清明等节日举行。地点多在山林坡地。届时男女老少盛装赴会,少者数百人,多者上万人。以青年男女对唱山歌为主,并有抛彩球、碰彩蛋、放花炮,同时举办物资交流大会。一般是即兴而唱,内容十分广泛,除情歌外,还有盘歌、农事歌、说古论今歌等,均属壮族民歌范畴。其曲调旋律真挚自然、清新流畅。男女青年在对唱中如果情投意合,则可退出歌圩,另约相会。这种对歌的仪式、歌词内容、曲调特点,在壮族歌剧《刘三姐》中均有集中展现。

壮族的民歌中最具特色的是山歌,一般有独唱、重唱、对唱以及合唱这几种形式。壮族山歌又有“欢”、“比”、“诗”等称谓。具有男女交往、义际、择偶、恋爱等功能。壮族青年男女常用山歌来倾诉相恋之情,选择意中之人。例如壮族山歌《千年不烂记心间》,男声唱:“月亮光在天边(咧),想妹(咧)一年又一年;铜打肝肠都想断(咧),默打眼睛也望穿。”女声唱:“星星眨眼泪涟涟(咧),想哥(咧)一年又一年;喝茶连杯吞下泪(咧),千年不烂记心间。”

合唱以二声部为主,民间称作“双声”、“双调”、“高低声”、“上下声”、“么母声”等。一般来说,第一声部是主旋律,第二声部是由第一声部派生的旋律,称为“分支声部”。每个乐句基本上是同音起落,节奏与骨干音均相同。中间不同的部分,两声部之间形成二度、三度、四度或五度的和声关系,属于支声型多声结构。壮族多声部民歌的代表曲目有:《很久没有见到你》、《日落西山刚过岗》、《长工苦》等。

壮族民族音乐的阻滞

当代的广西青少年朋友多偏向于听流行音乐及外国音乐,无形中,使广西的民族音乐的推广受到一定范围内的限制。一方面,流行音乐多是为符合当今青少年心理而量身创作的曲子,非常容易被青少年朋友所接受。流行音乐反映的是当今最为时尚的、超前的、为青少年们所关注的主题,例如爱情、友情、工作、生活、星球、生命等等„„融入这些主题的音乐使青少年朋友们觉得非常的亲切,似乎就是在传递着自己的故事。另一方面,流行歌曲的旋律多为节奏感较强或韵律感较为明显的曲子,容易使听者跟上乐曲的节拍及情感,更快被乐曲所吸引。外国音乐有轻音乐类、摇滚类、抒情类、重金属类等等,外国音乐的多类型多元素化也使得许多原本喜欢民族音乐的听众转而选择听外国音乐。

山歌传承手段、形式多样化,使歌圩的诱惑力减弱或变味。如今歌圩不是传承山歌文化的唯一场所,因而失去了歌圩原有的诱惑力,有的甚至出现了变味。有些地方因交通不便变成无圩无歌,有些地方以喝酒会友为主变成有圩无歌;有些地方是有歌有圩,但多以歌赛的形式带动群众性的聚唱活动,吸引力不强;有些地方圩正歌好,这类歌圩主要是有民间得力人士大力挖掘歌圩本色资源,极力恢复歌圩原有面貌而形成的。这些歌圩不仅有歌有圩,而且比较完整的展现了本地壮族的传统事象,但此类歌圩目前只占少数。从以上统计表看,目前仍盛行或半盛行的歌圩有207个,占59.3%,已经停办或濒临消失的有143个,占40.7%。

民间文艺传人的缺失,使壮族歌圩难以回归本色。由于打工潮的影响,壮乡大量的年轻人出去打工,广大农村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儿童,山歌无人唱,歌师无处传。过去歌圩场上稍微识字的人几乎每人手都会有一本书或数本用古壮字抄写的歌书。后来歌圩被当作封资修的产物禁止,歌书已残缺不全,使得人们没歌可唱。许多作为学歌、唱歌、编歌的山歌传习馆已不复存在。歌圩逐渐恢复后,由于许多优秀的老歌手和壮族民间文艺的传承人逐渐逝去,许多歌圩文化慢慢地从全民性转变成为少数人的“专利”,许多优秀的作品消失在茫茫的旷野间。

还有老一代山歌手相继去世,年轻人不乐于传唱山歌,山歌人才出现断层。以老带新合对新一代歌手的系统培训,很缺乏,新一代山歌手基本上不完全掌握壮族山歌的精髓。而且对于山歌文化的传承一直缺乏经费的投入。对于不同风格山歌的录音,录像,刊印等没有经费支持。

鉴于各种原因,目前部分地区山歌无人挖掘,整理和研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在逐步淡化,壮族山歌在一些地方已濒临失传。当前,对传承,保护和推广壮族音乐十分紧迫。壮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面对新环境下的机遇挑战及阻碍,广西的民族音乐想要得到继续的稳定的传承及发展,不仅需要利用好广西的政府所提供的民歌节的机会去展现广西民族音乐独有的特色,更重要的是要对我们广西的民族音乐目前存在的问题给予认识,对许多不再适合当今时代主题的民族音乐予以革新,给其注入新的活力。

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壮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环境。政府组织与群众自发相结合,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推动歌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大力营造壮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氛围,为壮族音乐的传播与发展服务。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在组织文化活动上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通过建设壮族音乐博物馆,著作书籍,成立歌协会,举办歌唱比赛,组织一个壮族歌圩专题论坛,开办一个专题栏目,办好山歌手培训班,创建壮族民俗文化专业学科等传承和发展壮族音乐文化,让大众所知闻乐道。同时,树立创新意识,从形式和内容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使其更适应时代的发展,创新体裁,打造壮族音乐文化品牌,加强壮族音乐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使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

壮族人民的对壮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意识,的觉醒,充分利用现代媒介科技,积极掌握现代市场带来的发展机遇,正确理解和把握全球化趋势,这些都是是壮族民歌求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寻求新的生长点与发展平台的必要举措,同时学术界的理论指导、政府的积极扶持,也是其当下境遇中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期待着壮族民歌在新时代里展示出更美丽的身姿,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传承和发展我市壮族歌圩文化的调研报告—— 崇左政协网

2.http://wenku.baidu.com——百度文库

3.http:///relevant/34466019_more.shtml

篇3: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

(一) 严峻的发展形势

我国的传统音乐以经传承了几千年的时间, 属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的遗产中的重要组成, 音乐的传承是不可隔断的, 所以我国的传统音乐一直在变革中求发展, 在社会有发展中求传承的发展情况。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西方音乐不断的流入到我国, 对我国的传统音乐传承造成了冲击, 现在人们生活中西方音乐具有明显的优势, 对于我国的传统音乐的传承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根据我们的研究与调查发现, 现在我国对于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机构, 属于传统音乐方面的比较少, 而且也缺少相应的传统音乐课程与学习资烊。通过这些现象表明, 我国的传统音乐现在以经处在一种被西方音乐制约的情况中, 现在我们必须将我国的传统音乐进行传承与发展。

(二) 学前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的传承作用

学前音乐是对传统音乐进行传承的重要的载体, 可以通过学前音乐课程对传统音乐进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这样可以使得许多儿童从小就开始接触与学习传统音乐, 而且通过学习逐步的不断的加深对传统音乐的扩散。儿童在学前阶段是接受新事物的最容易的一个时间段, 所以通过儿童的前学阶段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培养, 有利于前学儿童更好的接受民族音乐语言的熏陶, 而且伴随着传统音乐更健康的生长。前学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相结合, 现在我国没有民族音乐教育的标准教材。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的民族音乐为了更好的进行发展, 我们应该对西方音乐进行精华的吸取, 并且注重与西方音乐的交流, 让双方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所以我们应该从学前儿童进行民族音乐的培养, 对儿童的民族精神进行养成, 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传统音乐与学前音乐进行相互的融合。

二、学前音乐教育与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一) 分析民族传统音乐的特点, 对应的融入学前音乐教育

我国的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久远, 而且我国的传统音乐是一种集大成者的姿态, 对前学音乐教育具有指点性的作用。所以在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学前教师对于民族音乐的特点在进行分析, 将学前教育与传统音乐进行不断的融合与促进, 保证在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中将学前音乐教育进行结合, 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根据这种现状, 学前教育的教师对于民族传统音乐的特点应该有充份的了解, 并且自身对于传统音乐也一定的见解, 这是对民族传统音乐进行发展与传承的保证。

(二) 合理选择民族传统音乐的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结合, 需要保证民族传统音乐的特点还要对民族传统音乐对学龄前儿童的身心进行满足, 对民族传统音乐的内容进行合理选择与挑选, 这样可以使学龄前的儿童更好的对传统音乐进行理解, 也更好的融入到音乐当中, 这样可以有效的为学前音乐的教育进行基础准备工作。

(三) 重视对民族传统音乐的总结

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不断的变革上求发展, 在发展中求生存, 所以需要我们定期与不定期的对民族音乐进行总结, 这样有助于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进度, 对民族音乐的发展进度进行把握, 从而达到对学前音乐教育内容的不断调整与改进。对于提高学前音乐的教学水平进行提高, 还可以对民族音乐的继承进行延续, 让民族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的发展。

(四) 优化学前音乐教育的课程

1.幼儿园应该开设民族传统音乐的鉴赏课程, 学前儿童对我国的基础民族音乐进行学习, 从幼儿抓起对民族民间音乐兴趣培养, 增强幼儿对于我国的民族精神与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也可以让幼儿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 更好的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 对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进行把握, 对幼儿的音乐素养进行提高, 打下良好的基础。

2.幼儿教育学校应该开设相关的民族传统音乐演唱课程内容, 在幼儿上完民族传统音乐的鉴赏课程之后, 学前教师应该对幼儿进行引导, 进行民族音乐的演唱。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注意, 学前教育中所涉及的一些民族音乐, 教师在选择时, 需要选择一些我们日常耳熟能详的歌曲进行, 或是选取部份具有普及性的段落进行改编。对幼儿进行教授演唱方法的时候, 需要加入肢体动作与语言的表达, 让幼儿能够从多方面感受到来自于歌曲中的音乐情感内容, 通过学习民族传统音乐, 幼儿可以在其中增加对民族精神的理解, 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不断的加深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3.学校应该为幼儿尽可能的提供一些具有民族特点的乐器。当教师进行民族传统音乐的教学时, 可以对幼儿进行乐器的引导, 如葫芦丝、笛子等, 加强幼儿对于乐器的探索与兴趣, 幼儿教育是最为基础的教育之一, 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加入这种实操音乐教学方法,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幼儿对于乐器的操作能力, 对音乐发音的原理理解, 从幼儿的理解角度让其更好的理解与感受到民族传统音乐的美, 培养幼儿从小对民族音乐的喜爱程度。

三、结语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人们对于生活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西音流行音乐的流入造成了对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发展的制约, 所以我国的传统音乐发展因此而产生了滞后性, 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的社会各界对于民族音乐的关注得到了重识,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音乐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份。所以我国对于传统音乐的重视在不断地加强, 而且对于学前教育与传统音乐的结合在不断地进行, 用学前教育作为载体, 对学龄前儿童的民族意识进行提升, 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青, 苗林.论学前音乐教育与民族传统音乐传承[J].音乐大观, 2013 (12) .

[2]苗若兰.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初探[J].魅力中国, 2014 (6) .

篇4: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

关键词:甘肃;传统音乐;保护传承虽然甘肃地区部分少数民族音乐在政府的扶持下仍在流传,但是由于民族生活方式的转变、外来文化的入侵、受众审美需求的多元多层次化,大部分传统音乐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加强对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

1甘肃民族音乐的概况

敦煌音乐是2006第一批入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音乐剧种,是东方文明与华夏王国音乐史上的里程碑,至今仍驰名中外。第二批是广泛流传在甘、宁、青三省区的花儿,它是聚居于该地区的回、汉、撒拉、保安、东乡、土、裕固、藏等民族一律用当地汉语方言传唱的一种山歌,取名“花儿”,分为河州花儿和洮岷花儿两种,主要传唱日常生活和“花儿会”。第三种是裕固族民歌,按内容可分为“劳动歌”“叙事歌”“情歌”等,按题材可分为“小曲”“小调”“号子”“酒曲”“奶幼畜歌”“宴席曲”“擀毡歌”等,曲调流畅优美且极具民族特色。第四种是天祝藏歌自治县的华锐民歌,歌词通俗易懂,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华锐藏族人安逸舒适的生活情调,说唱文学是天祝藏区最流行的形式,《格萨尔王》的部分内容在此很流行。甘南藏族的民歌是藏族民间文学中的瑰宝,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思想性,甘南藏歌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安多藏民族的风土人情、时代特色、社会历史及文化演变过程。甘肃音乐种类多样色彩纷呈,是体现甘肃地方特色的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甘肃民族音乐的现状

在甘肃民族民间传统音乐中,除了部分受大众喜闻乐见的音乐保留下来之外,绝大多数都在逐渐被时间吞噬,消失殆尽,不复存在。曾经有“西北之魂”著称的花儿,近年来出现了歌手老龄化、青黄不接的局面,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花儿,花儿会的规模在不断缩小,歌手人数也在急速下降。年轻人现在更喜爱流行音乐,比起学习传统音乐靠演出作为谋生手段,大部分青年人更愿意外出打工而不愿留在家里,这就使得学习传统音乐传统艺术的人更少。再者,由于现代社会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的疯狂入侵,少数民族的本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其服饰、饮食、文字、语言等文化符号都被当地居民逐渐抛弃,奔向了所谓的现代文明。表演传统舞蹈、演唱当地民歌的也是老年人,他们大都体弱多病,也无力再为人们表演,却又苦于后继无人,没有人愿意学习这些文化,传统的节日、婚丧等也被删减,没有了過去那种全民参与的热情氛围及狂欢气氛,有些过程能省就省,失去了原生态的味道。

3甘肃民族音乐的保护与继承

3.1扶持传统文化,保护传统艺人

甘肃地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现状正如上所说,资金短缺、人员老化、服装陈旧,活动次数越来越少,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传统音乐的发展和流传。政府和有关企业应联合起来扶持和保护本省的非物质文化,创造更多的演出机会,使音乐文化登上舞台,走向观众。各大学校也可聘请当地知名的民间艺术家向师生传授传统音乐技艺,扩大艺术家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同时也培养了青年一代对于文化的感染和熏陶。面对艺人老龄化的现状,社会更应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他们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和守护者,我们应该积极看望慰问老艺人,定期派医务人员前往给他们检查身体,发放医药用品,关心爱戴老艺术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

3.2加大创新力度,扩大影响范围

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甘肃省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继承中更离不开创新,在坚持本土文化的真实性、原生态性的基础上,添加现代化的手段和技巧,如在敦煌音乐中注入现代元素,将灯光音响以及舞美等特效融入其中,更能增强传统音乐的舞台效果和艺术感染力,同时也能吸引的受众。创新不是抛弃传统文化,更不是背离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竞争的时代,只有坚持本土的真实性原生性,在此基础上不断转型,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在社会文明进步中立于不败之地。过于狭隘的地域特色会因受众人群较少而惨遭淘汰,加强对于传统音乐的多元化发展,加强创新力度,才会将传统音乐的影响扩展到世界各地。

3.3发展旅游产业,推广传统文化

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特色,是实现旅游经济与文化传承的双赢。对于甘肃来讲,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传统的工艺更是难以维持生计,政府在大力扶持的同时,也要开辟新路,将重点放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保护和发扬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要想实现旅游业的发展,前期策划一定要做好,一定要熟知甘肃省的文化背景、文化现状、文化优势,合理规划布局,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可以发展丝绸之路文明之旅,敦煌音乐与敦煌莫高窟结合,秦腔与天水麦积山石窟结合,甘南藏剧与夏河拉卜楞寺结合,花儿剧与松鸣岩结合等等,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这也解决了经济落后的局面。

3.4将传统音乐文化引入学生课程

面对传统文化人才缺失的现状,把民族音乐的传承纳入教学改革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在甘肃地区的教学过程中,开设当地的民间音乐课程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掌握和发扬甘肃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甘肃省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和继承。学生可根据爱好选择民间声乐课的内容,如戏曲、曲艺、民歌等。学习这些不仅可以学到专业之外的知识,还可以促进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自身气质,加强音乐修养。学习戏曲和曲艺还有很多好处,如在吐字咬字方面、表演方面、风格方面等等,都将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艺术特质。学校也应该多开设有关民间音乐的比赛节目,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可根据自己所修的音乐课程在原创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原生态的音乐与时代的步伐紧密结合,使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喜爱。也可开办晚会,田园采风,走访老艺术家等,多创造新青年与传统文化的接触机会,减缓传统音乐的消失速度,促进文化的回归与认同。

4总结

甘肃地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继承,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尽管面临种种危机和困难,但是只要老一代和新青年共同携手,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联手,传统音乐文化的现状将会得到很大的改观,甘肃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继承也将得到解决。参考文献:

[1] 叶竹梅,杨淑鸿.甘肃省民族音乐、民族歌舞传承与保护问题研究[J].社科纵横,2013(6):119123.

[2] 周亮.甘肃省高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与民间音乐传承[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109113.

篇5: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

基本情况

作为中国西部贵州省重要的旅游城市,安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全市总人口26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3万人、占总人口的39%;在全市8个县(区)中,有三个民族自治县,11个民族乡,主要居住着汉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回族、瑶族、彝族、黎族、水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土家族等44个民族。安顺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体现了不同的民族内质和顽强的民族精神,各民族的歌舞、服饰、节日、工艺、饮食、婚俗、神话传说、山歌对唱等对中国历史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

近年,安顺市逐渐加大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政府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存在问题相应采取一些措施,使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首先,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及“多彩贵州”选拔赛等契机,使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和保护。如“安顺地戏、铜鼓十二调”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次,积极支持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通过举办苗族的“四月八”、“布依族”的“六月六”、仡佬族的“吃新节”、回族的“开斋节”等各种节日活动,使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最后,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试点活动,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发展少数民族体育竞技项目,达到有效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目的。

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安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由于受到强势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的影响,加之人们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某些传统文化渐渐失去了生存的环境,一些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正逐渐衰退。现在民间老人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年轻人传承意识淡漠,传统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断层。究其原因:

(一)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一些部门个人存在重经济发展速度、轻民族文化保护的思想倾向,这是安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传承与保护中遇到的重大障碍。部分年轻人把自己的传统文化看成是贫穷和落后的象征,他们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不会写本民族的文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时代的共性文化,一些独门绝技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而濒临灭绝,很多传统的民族体育竞技项目逐渐消失殆尽。

(二)少数民族地区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安顺很多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边远山区,交通、通信设施较差,政府对少数民族乡镇、村文化活动场所长期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的落后、生产不发展无法保障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管理不到位,缺乏宣传教育。对民族文化资源没有良好的管理办法,更缺乏宣传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保护与开发途径,这影响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和发展,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后继无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难以走进学校,导致民族民间人才培养出现困难,教学设施也不完善,使很多传统乐器乐曲和吹奏技艺出现断层,缺乏技艺专业人才。

(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没有真正形成新的产业,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力度不够。由于缺乏资金及人才,民族工艺品未形成规模,不能拓宽市场,发展空间受到一定的制约,如雕刻、蜡画,大部分作品只能在家通过家庭作坊销售,生产能力弱小,大批订货成品无力承接。

(五)保护资金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政府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投入经费不够,没有专门的预算资金,另外对传承人的保护工作相对滞后,传承人工作缺乏补助经费。各级工作机构薄弱,缺乏保护的长效管理措施,没有专门的保护机构、机制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大多从事保护工作的人员均属于临时性,没有接受正规的培训,对传承与保护工作感到力不从心。

对策建议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工作,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的宣传,多措并举采取建立具有安顺民族文化特色的精品网站,通过互联网对外宣传安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通过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安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同时把保护、抢救、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建立考核指标体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

(二)转变职能、深化改革,为民族文化建设服务

政府要转变服务职能,深入文化体制改革。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保护上要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应将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政府财政要增加对濒危文化抢救经费的投入,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基金,为相关部门抓好此项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同时要制定吸纳社会资金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确保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永久性。认真开展民族文化普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县(区)内民族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和生存环境。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以及实物展示等方式,对民族文化进行全面和真实的记录,加强对民族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档案数据库和民族文化博物馆。

(三)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提供保障。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文化专业人才,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强化工作力量,建立一支高素质、具有实干精神的专业队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努力培养文化专业人才,让更多的人走进民间艺术,发扬民族之魂。大力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在民族地区加快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项目,把民族文化作为民族地区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纳入教学计划安排,编写乡土教材,培训师资,通过学校教育保障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意识。另外要加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定工作,要建立文化传承人名录体系,对传承人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如授予荣誉称号、给予民间艺人的生活补贴等,进一步掀起尊重和爱护文化人才,使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后继有人,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魂宝流传千秋。

(四)健全工作机制,加大立法保护

一定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加强文化部门、民宗部门在民族文化管理方面的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立法保护,制定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设立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民族文化产业的工作,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责任落实,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工作保障。

(五)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

篇6: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

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个文明的国度内闪发着各种优秀的文化思想。无论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再或者是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等等都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史上各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继产生,并在整个中国的文化历史上扮演者重要角色。大家所熟知的武术瑰宝太极拳,其正是由阴阳学说理论、还有其它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再加之以科学完整的套路动作作为习练内容而逐渐发展完善的一种拳种[1]。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将更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1.2与人民健身娱乐需求的契合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高生活质量的愿望也在不断增强。如何在工作之余娱乐身心,健康体魄成了多数人民所迫切期待的。而民族传统体育越来越紧密的和大众健身娱乐联系在一起。在社区,公园、广场等人民健身娱乐的主要阵地可以轻松的发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子。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这些项目深受中老年健身人群的喜爱,原因在于其有很好的健身养生的功效;其次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其简单易学,对场地器材要求低,也使得其有众多的参与人群。

1.3丰富和繁荣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篇7: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

【摘要】在当下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过程当中,通过加快发展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实现“文化强国”是当下我们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范畴。湖北省作为一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一个过渡地带,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它拥有多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而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中,体育项目的发展演变以及体育文化的传承也发展的更加多样化,如何结合当下市场经济下更好的推动“文化强省”工作,更好的弘扬和传承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成为当下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关键词】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

一、“文化强省”的必要性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当下国际社会的竞争当中,传统的民族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国际交流日益密切,软实力的文化输出和输入比重不断增长,而如何借助本土的特色文化,来保持其国家发展的鲜明特色,夯实综合国力,是在当下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控的方向。中国作为四大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近年来,国家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之上。体育作为文化传承的直观体现,形式多样,而且独具民族特色,受到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不同,从而衍生出多种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拥有五十六个民族,在上千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各个民族在包容的大环境之下,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细分来看,各个省份的由于民族的不同,也形成了一些较为鲜明的特色。湖北省当中的武陵山区、巴山一代都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它们拥有十分鲜明的民族色彩,而且传统的体育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记忆,在实践的传承当中,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发展,实质上是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一种最直接的体现。商品的流通可以限制,但是文化的传播没有明确的直接限制,只要拥有明确的信仰,拥有文化的解读者,那么文化在长时间的发展之后一样可以遍地开花。从马克思哲学辩证的角度来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在经历了反复的实践之后发现,没有一个国家和时期或者民族可以丢掉传统的文化。

因此,在当下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过程当中,借助发挥文化特色,来使得其自身拥有更强的支撑力,打造良好的形象,保持原有的特色,将其弘扬发展,才是当下所谓的创新社会当中,最好的创新,也是湖北省在对外发展和宣传当中,最好的“名片”。而且从湖北省长远发展来看,物质的硬实力还需要借助文化的软实力将其更好的深化,通过提升内涵,从而确保其在发展当中,拥有坚强的精神后盾,拥有良好的舆论环境,强大的精神动力,才是文化价值发挥的重要方向。

二、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湖北省处于我国的第二阶梯之上,在第二阶梯省份当中,湖北省的民族数量较多,而且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在长阳、武陵一代。它们的地理位置相较而言比较特殊,因为我国的少数民族在地理上的分布大多数是以西南、西北为主,作为一个中部发展省份而言,在地理位置上极具代表性。湖北省是东部发达地区与西南落后地区、集约农业区与粗放林牧业区的过渡地带,处于承东启西、东靠西移的战略地位,经济地理位置非常具有代表性。

在湖北生的少数民族当中,长阳、武陵一代是多民族融合的聚居地,全边区46个县市有3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聚居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布依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800余万,占地区总人口的56.2%,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他们的地域具有一定的闭塞性,湖北省虽然处于中部省份,但是,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却因为褶皱山地,远离湘、鄂、川、黔四省中心城市,地域封闭,交通不便,经济文化极度落后。但是也正是因为地域封闭、交通不变,他们本土的民族文化更具特色,没有受到外界文化的冲击,保留和传承的是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文化。

传统体育文化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劳动文化,是少数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健身性、大众性、竞技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由于生活习性的共性,体育文化会得到发展,但又因为民族习惯、信仰的不同,从而使得湖北省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独具特色。这些特点决定了新时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当今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应顺应文化发展形势的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态度任其随波逐流。

三、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开发的瓶颈

(一)外部环境阻隔因素过多

湖北省内部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都属于喀斯特地貌,山势崎岖,而且土地贫瘠,地貌复杂多样,交通不便,虽然过于闭塞的地理环境使得独特的传统文化得以形成,但是在当下的发展过程当中,外部因素也会带来诸多的阻隔和不便利。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作为赖以生存的环境,长期闭塞,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从而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国家的平均水平,在这样的环境因素影响之下,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文化也会因此发展缓慢,甚至长期处于一个停止发展的状态。所谓“物极必反”,从而导致过分的闭塞,影响到民族传统文化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二)民族体育文化形式单调缺乏相应的传承保护

通过对于湖北省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调查发现,体育文化的传承方式形式近年来在逐步减少,非物质形式的传播虽然是主流。但是由于在湖北省内的少数民族当中,许多民族都没有自己统一的文字,因此没有翔实的文献记录和保护,单凭依靠传统的民间故事、祖祖辈辈相传,也很难保证不出现以讹传讹的事情。从而使得民族体育传统文化在传播流传过程当中,因为没有缺乏相对科学的形式,而使得其传承下来的东西越来越少。这样,不仅仅是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损失,更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缺失。长此以往的恶性循环发展,必然会导致民族体育文化濒危。

(三)传统体育文化挖掘传承有待不足

经济的发展使得少数民族当中的青壮年也开始走出大山,对于传统的民风民俗虽然也有认识,但是在传承上,已经有明显的不足。而且对于湖北省传统体育文化挖掘研究整理的人员十分少,加上民风民俗领域针对性的确实,民族体育文化的记忆碎片较多,而且没有整理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民族特色文化体系,从而进一步的挖掘完善起来十分困难。

四、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开发

(一)取其精华,明确保护和发展方向 在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当中能够,取其精华,是确保其可以更好的传承发展的关键。发展文化具有传承性、包容性等特点,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反映了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进步和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在湖北省的传统体育文化当中,保护是基础,在保护的基础之上,通过同传统的文化相结合,来更加全面的认识,这样才可以保证其可以深入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蕴含的其它丰富的文化成分。同时,在进行传统的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不但要注重与本民族其它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还要吸收外来的和其它民族的先进体育文化成果,进一步丰富其内涵,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与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但是,要注重取其精华的核心,而且不能够照抄照搬,这样不仅会舍本逐末,长此以往,也会失去自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

(二)建立体系,深化挖掘和整理传统文化

对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当下最紧急的就是建立一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体系。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力度一方面,要丰富挖掘整理的方法,将参与观察、野外考察和现代科技手段等纳入到湖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中。通过多方面的整合、收集各类的相关信息,进行统一的收录和研究,来进行对于已知传统体育文化的收录和保护。改变过去研究零碎、不系统的状况,对部分原始文化风貌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实地调查,以最大程度地抢救搜集整理各少数民族频临消亡的传统体育文化。这样,才能够确保湖北省少数民族的文化能够更好的传承,而且从长远发展来看,也是民族文化不断完善的一种有效尝试。另一方面,要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纳入科学的规划之中,加强科研立项,从而确保投入研究和保护更加区域专业化、地域化、科学化。

(三)因地制宜,借助旅游传播和发展文化

湖北省内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是旅游的焦点和轴心。近年来,第三产业当中,旅游业能够快速有效的带动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各个省市已经将其纳入当地发展战略当中的重头戏。实质上,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虽然文化自身有其独特的发展方式,通过与旅游的联袂,不但可以增强人们对相关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文化的发掘和传承,而且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保值增值甚至是创新,旅游业不仅借助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参与其中,使得旅游内涵更加深化,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也可以得到弘扬,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劲。与旅游联袂,一些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显示出了勃勃生机。旅游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最好载体,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特殊的功能。另外,借助旅游也可以改善当地的综合环境,两者相互结合,相得益彰,对于促进湖北省的更好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四)支持政策与资金投入

在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当中,政府职能建设作用不容忽视。因此,需要借助政策的支持,来更加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确保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当中,拥有科学明确的外部环境,而且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从长远来看,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另外,明确相应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对于更好的促进其发展,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外部条件。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下促进其发展有更好的推动作用。加大对于资金的投入,不仅是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收集整理当中,进行相应的科研资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为更好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统一协调发展。这样,才可以确保资金投入的价值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也能够享受到国家政策红利,从而充分发挥它的智力支撑作用。

五、结语

对于当下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而言,它是中国传统文明中的璀璨一员。在湖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当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意义十分深远,增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开发,它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民族团结,而且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建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开发当中,加快步伐,优化方式,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创新,在不断优化的道路上真正实现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和传承。通过对于文化产业的有效实践,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广,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在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当中,体系更加科学化,经验办法也在不断的总结和改进,相信在湖北省未来的发展当中,进一步促进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更好的促进湖北省综合的发展也会充分发挥软实力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咏.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1(06)

[2] 郝国栋,石文.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贵州民族研究.2011(02)

[3] 范维.刘思阳.探析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篇8: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

在众多的学者研究中, 也有一些专家关注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但在经济的迅速发展下, 认为民族文化也应和经济发展一样, 把原有的观念全部丢掉, 进行全新的改造, 把落后的、陈旧的思想要全部改换为新观点、新认识。但在现实当中, 并不是所有传统的东西都是不健康地、都是落后的、都是消极的, 在传统的民族文化当中也有其精华部分, 这些精髓直接展示了少数民族的个性, 也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团结发展, 是少数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笔者考虑到上面这些因素, 主要研究如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使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部分得到发扬光大。也希望引起广大专家学者对这方面的关注和研究。

一、经济发展的同时, 忽略了文化的发展

国家政府针对少数民族贫困的现状, 采取多种措施帮助这些地区和人民尽快脱离贫困, 由于情况的特殊性, 在扶贫工作中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 20世纪80年代, 物资投放式, 这种方式根据各个少数民族上报的物资缺额, 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拨付, 逐级把各种救济物资下放到一家一户手中。第二,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首先带动一些区域达到富裕的目标, 这种方法是使少数民族的一些地区脱离贫困, 从而可以使这些地区的人民摆脱贫困, 以达到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第三, 1994年以来, 从带动一个地区富裕到具体帮助每家每户切实脱离贫困, 工作重点实现了转移, 工作的目标也发生了改变, 从帮助整个地区转为帮助每一位人民, 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发生了转变, 从以前的重大建设项目扶持, 转变为重点扶持每户居民, 争取实现全民富裕, 家家富裕。

从上面这些论述可以看出, 中央人民政府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主要有两个时期:一个是救济式扶贫, 一个是自主式扶贫, 在扶贫工作的不断前进和探索中,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 但在这种情况下, 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却被人们遗忘了, 笔者力求研究各个扶贫时期的文化情况。

(一) 输入式扶贫:忽略了传统文化

我国自1978年以来, 由于近十年的经济后退现象, 因此增添了大量的贫困人口, 国家的经济现状也不容乐观, 当时我国实行政府统一调配的原则, 那个时期的扶贫工作主要是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下拨救济款项, 由各级民政系统逐级下放。这种救济方式依靠政府的大批物资投放, 只能缓解人民的温饱问题, 没有解决人民的生产发展问题, 使少数民族人民的贫困不能彻底解决。这种全部依靠国家物资救助的方式也忽略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由于少数民族大都居住在山区, 交通不便, 信息不发达, 很多先进的思想观念根本无法传入这些地区, 如果要使全部少数民族地区摆脱贫困, 也存在很多的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 当时国家只能采取物资救助的办法来缓解当地人民的贫困问题, 长期这样, 这些地区的人民每年都等着国家的救助, 形成依赖思想, 普遍认为自身只能依靠国家的救助才能生存, 少数民族自身无力发展。当时国家为了保护山林, 不准居民在山中放牧, 这也抵制了少数民族原来的生活方式, 更使得少数民族居民无所适从, 对自身的未来发展充满了迷茫。

(二) 自主型扶贫:制约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在国家进行物资式救助以后, 1984年, 中央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彻底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贫困现象的通知, 指出了现阶段扶贫工作的重点, 从而使国家扶贫政策得以转变。从以前的国家财政投入, 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补贴的形式, 转变为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内一些区域实行经济开发的方式方法。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二十年的扶贫工作中, 逐步找到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 可以使这些地区摆脱贫困, 走向富裕。在刚开始的探索中, 少数民族地区依靠开发自身自然资源来达到脱离贫困, 现在认识到这种方法不利于民族的长远发展, 已经注重开发自身的旅游资源。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使民族发展得到长盛不衰的目的, 又可以使民族文化得到发展和弘扬, 有效解决了当地人民的贫困问题, 但在这种现象下, 民族文化为了迎合旅游人群的需要, 失去了个性发展。利用旅游开发尽快脱离贫困, 这种方式国家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已被国家纳入扶贫重点方法。

二、筹措扶贫方法, 发展民族文化

在分析了上面这些问题之后, 那么制订何种政策才能有利于扶贫工作的开展呢?不但要使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得到传承, 也要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笔者以为, 可以加强下面几方面的建设:

(一) 制订有关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法律法规

在国家扶贫工作中, 要制订保护扶贫工作的法律法规, 要把政府制定的一些临时性文件规定具体上升为法律法规的形式。在少数民族的扶贫工作中, 要在国家“十一五”思想的指导下, 把这近二十年的扶贫工作经验和政府的一些措施规定逐步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出现, 使少数民族的扶贫工作具有法律保障, 在这个前提下, 把有关扶贫的法律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法律结合起来, 制订更加齐备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我国现在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法律很少, 我国法律对于少数民族权利的规定方面, 主要的以经济权利为主, 忽略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 所以, 在国家的法律建设中要增添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内容, 并且利用多种方法使这些内容具体化。

(二) 少数民族人民要注重自身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扶贫手段的多方运用, 多种多样的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也进入少数民族地区, 对当地的传统文化形成了有力地排挤, 对于这种现象, 少数民族人民常常认为自身文化身份低微, 或者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进入。所以, 要想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进行保护, 这些地区的居民首先要端正态度, 正确认识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 了解自身文化的优越性, 美国著名学者认为, 只要流传下来的文化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他的学生更加明确地提出, 每一种文化都有各自的个性和存在价值, 应该重视这些存在价值, 不要用其他的文化观点来评价另一种文化。每一种文化的优劣, 只在本文化范围内进行比较。

(三) 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民族文化

只有少数民族地区才有特殊的民族文化, 这种民族文化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根本无法看到, 因此利用开发民族文化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最为合适, 也有利于长期发展, 把这些民族文化转变为商业价值体现出来, 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如果把少数民族的文化放在一边不加利用, 最后只能使这些文化自己走向消亡。但也应注意到, 并不是一切民族文化都能开发, 比如一些关于宗教信仰的文化就不适合在公共场所展示, 因此, 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与发展中, 一定要注意到这个问题, 可以分为“展示部分”“隐蔽部分”, 使得“展示部分”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魅力, 同时又保护了少数民族文化中一些宗教信仰, 对少数民族的生活没有影响, 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 民族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内容更加丰富

在少数民族的扶贫建设中, 由于多种方法措施的有效运用, 多种具有时代气息的因素也同时进入了这些地区, 和当地的传统文化形成鲜明对照, 在互相碰撞的过程中, 出现了文化重组的情况, 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吸收具有现代意味的有利因素, 本身得到优化发展, 这种重组现象使得少数民族文化更具发展生命力, 所以少数民族要紧紧抓住扶贫开发的有利时机, 不但使自身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同时也使自身的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使传统文化精髓得到继承和发扬。

(五) 政府在民族文化发展中具有的作用

政府的政策在广大人民的意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 政府在制定政策前, 要充分考察当地的实际情况, 制订的政策要符合人民的意志, 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作好导向作用。在传统文化方面, 要发挥政府职能, 掌握当地传统文化优势, 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摘要: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但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略显滞后, 为了尽快帮助少数民族走上富裕之路, 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中共中央和地方政府多方筹措, 积极思考, 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方法帮助他们脱离贫困,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少数民族经济获得发展的过程中, 民族文化也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许多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在保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 如何做好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扶贫开发,保护,传承

参考文献

[1]郝建团.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9 (02)

[2]刘力伟.努力开创全省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新局面[J].民族论坛.2010 (02)

[3]黄胜红.文化软资源: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 (05)

上一篇:血站新进员工岗前培训下一篇:我自信我快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