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

2024-07-16

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精选3篇)

篇1: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

诚信就像是远处的一盏灯塔,可以给在茫茫大海上迷路的人指引方向;诚信就像是一本有益的书,可以让人们开阔视野;诚信就像是甘甜的雨露,可以让芬芳小花们获得勃勃生机。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类的普遍道德要求,邓小平同志说:“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要实事求是。”“讲信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具体来说,诚就是真诚待人,不搞鬼鬼祟祟的把戏和阴谋诡计;信就是信守承诺。

诚信是立身处世之道,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原则。我还记得我读过的这样一则故事:

曾参是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教育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品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把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去集市了,这句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是啊,真诚待人,对他人、对自己都有益处。人们常说:诚信是金。而我看来它却比金钱更加珍贵。不论一个人多么的富有,对他人不讲信用,连一个人都不信任他,它就会变成一个穷人。说到这儿,我不禁感到十分惭愧。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去好朋友家玩,我与她约定好下午去广场玩。我离开她家不久便乌云密布,不一会便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回家之后便开始吃饭。吃饱了后,我就又开始看电视了,结果把下午要出去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到了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家里传来了几声急促的敲门声。我连忙打开门,一看却是我的好友,只见她拿着一把浸满雨滴的伞。我突然间想起来我还没去广场!她长舒了一口气,说:“我在那儿等了你一个多小时你还没到,我以为你出什么意外了,看到你们没事就好。”我十分惭愧的对她说:“对不起,我忘了去赴约了。都怪我太大意。”她面带微笑,说:“没有什么对不起的,下次记住就好了。”我十分感谢她。

也许我们不经意之间没有做到讲信用,就会使我们的信用在顷刻间崩塌。建立自己在他人面前的信用是用一朝一夕以及自己的行动换来的,时间也许是一个月,一年,五年甚至一辈子。

诚信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若失去它,生命将不再光彩,未来将不再多彩!

篇2: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

一半黑白作为消费者对这事早就麻痹了, 猛然有组织给自己撑腰, 有点不适应呀!其实, 厂商预装软件收钱又不是一天两天, “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这事儿就让人发指了, 国产手机真是难改“鸡贼”本性, 没有核心卖点就去思考、去创造, 别指望这“鸡鸣狗盗”的勾当呀!

全球IT行业网“终于有人就预装软件起诉三星了”, 这是国外媒体对上海消保委起诉三星、OPPO一事的标题。不仅占据空间而且消耗流量, 来自运营商和第三方的预装软件几乎成了全球共怒的问题, 背后则是直接利益。美国运营商也同样没有节操, 这一次中国终于走在维权前列了。

GAR_KL原本不忍吐槽三星A7, 好看用着也顺手。但是预装软件281个, 你妹啊!有了网易新闻, 还要有腾讯新闻、今日头条;有百度搜索, 还要有搜狗搜索;有安卓优化大师;还要有金山清理大师;真丫的, 但是你告诉我录音机、计算器特么的在哪啊!

网事第1现场希望各级消协组织能像上海消保委那样, 善于以法律武器帮消费者维权, 让沉睡的法律意识苏醒, 倒逼手机行业改变过去不合理的游戏规则, 让尊重消费者选择权和自主权成为不能触碰的底线……

篇3:以出世之心 做入世之事

济群: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近佛教,其实这是对佛教的误解。从世俗意义上说,进取心是好事;从佛教角度看,进取心同样被肯定。任何一个真正学佛的人,首先要建立一种崇高的目标,然后为实现目标不断努力。佛弟子在修行时都要发菩提心,正如四弘誓愿所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而每个菩萨在因地修行时,都曾经发过大愿,并为实现这些伟大愿望而精进不懈。

进取与执著是什么关系呢?进取代表着人们有某种上进心,有某种向上的追求,比如学业、事业等。但我们在追求过程中,必然会介入自我,贴上我的标签,觉得我在追求。成就了,我很光彩;万一失败,就觉得我没面子。因为对我、对成就的执著和过分在乎,就会产生忧虑和焦躁。此外,我们对追求的事也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而那些在乎的事,重要性就更被夸大了,一旦不能成功,会很痛苦。我们也会执著自己的经验方法,以为这才是通往成就的最佳模式,从而变得自以为是,不能采纳他人意见。甚至在做事中,因为固执己见,产生对立冲突,使人活得很累。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这种执著也具有某些促进作用。

佛法的修行,是要我们进取而不执著。《金刚经》的名言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是没有执著;而生其心,是有进取心。经中讲到菩萨要灭度无量无边众生,所谓“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这是说菩萨要帮助一切众生解除烦恼,从轮回中觉醒,但心中不能执著于众生相,也不能觉得我在度众生,所谓“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如果菩萨也像我们凡人一样,把所做的事看得很实在,觉得我在做事,我在度众生,就不是合格的菩萨了。

但执著是凡人的习性,有进取心必然会伴随执著,有执著就会造成痛苦。想要进取而不为所累,就必须要有空性的智慧,认识到一切都是因缘所生。唯有这样,才能超越对现象的执著,心无所住,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不失自在。

随缘让我们面对成功时有一份平常心

记者:我们常常会在失意的时候安慰自己说“随缘”,佛教中也讲“随缘”,那么“随缘”和刚才所提到的“进取”矛盾吗?

济群:佛教所说的随缘,通常是被人们误解了。随缘,似乎就等同于不做任何努力,是被动、消极的表现。这就把随缘和进取对立起来了,以为随缘就不思进取,进取就不能随缘,其实不然。

佛教讲的随缘,其实是很智慧的。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就是立足于因缘因果。任何一件事的成败,都离不开这四个字。其中,有客观条件,也有主观因素。当我们面对一件事的时候,如何随缘?这就要考量各种因素,审时度势,然后做出智慧选择,而不是一厢情愿。因为多数人都是很主观的,我们带着经验和观念的模式在看世界,带着执著和强烈的需求在选择,这样难免会产生片面认识。所以,佛教告诉我们要随缘。

懂得随缘的人,才能更好地进取,才不至于一意孤行。在综合评估各种因素的前提下,采用最合理的方法,才有助于目标的实现。

记者:请您为我们开示“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这句话的含义。

济群:佛教讲因果,而平常人更多关注的是结果,羡慕别人的成就。可是成就从哪里来呢?任何成就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有它的前因后果,佛教中有一首十来偈,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所谓“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者恭敬中来,下贱者骄慢中来,喑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诸根具足者持戒中来“。可见,人生各种结果都不是偶然的,所以我们重视因上的努力。

但多数人只在乎结果,为了得到某种利益,甚至不择手段,造下各种恶因。当这些恶因成熟时,便悔之晚矣。有句话叫做“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为什么呢?菩萨认识到因果的原理,看到众生的不幸,看到三恶道的悲惨,所以对自己的每个起心动念都会特别谨慎,因为他深深知道,不良的心行必定结出苦果。

因此,以佛法智慧看待人生,告诉我们必须在因上努力。只要因缘具足,结果自然就会出现。如果不能成功,那只能说明因缘还不具足,还需要在因上继续努力。相反,把结果看得太重,就会患得患失。如果不肯在因上努力,那结果永远都不可能出现。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同时也说明,当我们有了某种成就,这种结果也是众缘和合,是无常的,同时也不是可以永远拥有的。不要太执著,那只会带来痛苦。随缘也能让我们面对成功时有一份平常心。成功时不会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失败了也不会有挫折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唯有经过智慧省察的生活才有意义

记者:在现实中,有些人不敢走近佛教,以为佛教是消极的。一旦信仰了佛教,对事业就会失去进取心,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济群:消极和积极是相对的。许多人评判消极和积极的标准,都是以自己的追求和生活方式为坐标。他们以为,符合自己追求和生活方式的,便是积极;反之,便是消极。可是,普通人的生活和追求是否就是积极呢?其实,多数人的追求和生活,都是建立在个人的迷乱感觉及社会习俗上,是被个人习惯和社会潮流所左右,并非出于智慧的抉择。这种生活看似积极,其实是消极而被动的。

作为一个学佛者,他所追求的人生目标,是经过认真思考和抉择的。这个目标就是追求真理,追求智慧,以此解脱生命的迷惑和烦恼。在他们看来,唯有经过智慧省察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不仅如此,他们还发愿把真理和智慧带给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人达到这样的目标。可以想象,一个人如果具有这样的目标和意义,不仅不会消极处世,反而会有更好的进取心。虽然他生活中也会有许多平常的事情,经营各种类型的事业,但因为发心不同,认识不同,他所经营的事业和生活也将被赋予更高的意义。

记者:在传统观念中,许多人认为“儒家是入世,佛教是出世”,于是年青时候选择入世做官、做事,官场失意或年纪大了,才考虑选择佛教信仰。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如何正确理解佛教的出世思想?

济群:官场失意或年纪大了才选择佛教信仰,这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写照,并非所有人。在历史上很多士大夫或文人,在年青为官之时就选择佛教为信仰,如唐宋文人中白居易、王维、柳宗元、苏东坡、王安石等人。今天也有不少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一方面获得了世俗的成功,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但同时也开始寻找生命的智慧,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所以,觉得只是官场失意或年纪大了才选择佛教,这是对佛教出世思想的片面理解。

那么,佛教所说的出世是什么意思?出世有出离、超越之意。这并不是说,必须放弃世俗的生活和事业。有些人远离尘世,入山修行,那只是个人的选择,或者是修学某个阶段的选择,不是学佛的必经之路。如果具有正见,在红尘中一样可以修行。因为我们真正要出离的并不是环境,而是生命内在的迷惑和烦恼。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人们在迷惑和烦恼中度日,那就是世间。一旦超越这种迷惑和烦恼,在世间的当下,便是出世间。这也就是《六祖坛经》所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

信仰所关注的是人生大事。比如我是谁?活着的意义?生命的归宿等,这些问题是人类永恒的困惑,对于每个人都存在。只是因为人的根机不同,有的人慧根深厚,从小就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也有的人要经历世俗生活的历练才开始思考。当然,还有一些人终日沉迷于物欲中,只会关注眼前的需要和欲望的满足,他们可能永远也想不到人生还有这样的大问题。不过,人生一旦触及这些问题,必然就要面临解决。如果想要圆满解决,自然离不开佛教的信仰。

条件决定一切存在

记者:世间人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难免会很执著,因为执著就会带来痛苦,导致活得很累。于是很多人就会向往出世的超然,可是同时又不愿放弃世俗的事业和生活。如何才能做到这二者并行不悖呢?

济群:在现实人生中,要把出世与入世统一起来确实不易。积极入世,容易陷入对世俗的执著,结果活得很累。而追求出世,又会远离和放弃尘世的一切,感觉不近人情。这两种情况似乎都不理想。

如何才能让二者并行不悖呢?在大乘佛教中,菩萨行者的修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作为菩萨行者来说,既要有出世的超然,又要积极入世,广行利益众生的事业,所谓“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其中的维摩诘居士就是以商贾富豪的身份,拥有妻子儿女,出入娱乐场所,但却能出淤泥而不染,在与社会民众打成一片的过程中,对他们起到教化和引导的作用。同时,阐说不可思议的不二法门,强调“心净则国土净”,是在家居士在红尘修行的榜样。

如何才能培养出世和超然之心?在大乘佛教中,是通过对“空”的认识和体证来达成。佛法所说的“空”,不同于我们所理解的空无或一无所有。从佛法的角度来看,“空”和“有”并不对立,而是统一的。比如《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刚经》讲:“所谓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都是在告诉我们,世间任何一种现象无不是因缘和合而成。换言之,是条件决定一切的存在,离开条件,我们在任何事物中都找不到固定不变的特质。所以,这种存在只是因缘假相而已。但我们因为无明所惑,无法见到世间的真相,于是就会把主观的想法和需求投射其上,觉得它就是如此,确实如此,由此衍生出许多烦恼。佛教所说的“空”,正是要帮助我们认识真相,去除我们主观赋予的种种特质。这样才能从迷乱的状态中走出,超然物外,心无所著。

上一篇:交通银行员工着装仪表规定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