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简报

2024-08-02

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简报(精选18篇)

篇1: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简报

石 嘴 山 市 第 二 小 学

宣传简报

石嘴山市第二小学三年级(3)班

2015年3月30日 ———————————----★—————————-----学雷锋精神,做阳光少年

他的名字伴着春雨而来,踏着冬雪而逝,周而复始。

所以,他有如春雨,能使春天的花儿更红;也可似火炉煤炭,能使冬天的夜晚更温暖。

他,《国际歌》里的一个音符,红旗上的一根纤维;他是月亮,是盏指路的明灯;他是一粒种子,能结出一万枚硕果!他,无须置疑,就是我们可爱、可敬的雷锋。

雷锋,一个能使人热泪盈眶的名字,普通却挥举着几代人民的精神旗帜。昼与夜,冬或夏,从不停歇。

雷锋,安详地沉睡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他的灵魂却永永远远的活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从没有被遗弃,从没有被忘却。

为了弘扬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也能走进孩子们的单纯善良的心扉,使更多的学生参加到学习雷锋的活动中,培养他们默默奉献,关心他人,不求回报的精神,提高小学生的自身素质,我校也如期的开展了“学雷锋精神,做阳光少年”的志愿服务活动。

2015年3月30日,我班学生在校领导的号召下,在我的带领下,穿起整洁干净的校服,胸前扬着鲜艳的红领巾,扛着扫帚,拿着簸箕,绾着塑料袋,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校门,走进春天,走进雷锋的精神世界,融入到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活动中。

孩子们身着整洁的校服,佩戴鲜艳的红领巾,手拿卫生工具和塑料袋,整装待发,小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整洁的校服,鲜艳的红领巾,在风中飞扬的队旗„„

3月5号,“学雷锋日”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当孩子们听到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消息时依旧欢呼雀跃,抑制不住的激动和喜悦。热情高涨,激情澎湃,雷锋精神依然在我校的每个角落绽放光芒,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里欢跳着。

刚走出校园,孩子们就开始了与“雷锋”的亲密接触,纸屑,果皮,烟头,口香糖等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他们争先恐后的把小手伸向草丛里,砖缝里,开始搜寻细小的纸屑垃圾。那些我们平时躲之而不及的污秽物却瞬间成了孩子们最在意,最受欢迎的“玩具”。

我想,此时此刻,孩子们的心是和雷锋仅仅相连在一起的。我,当然也是喜悦的,幸福的。因为,这些扑腾着欢快翅膀的小精灵们也在我的心窗里绽开着快乐与青春。

孩子们正在投入的捡拾枯草堆里的纸片和烟头。

捡拾垃圾之余,孩子们也不忘沿途搜寻春天捎来的信息。北方的春来的迟了些,孩子们只能从书上感受鸟语花香,百花盛开的景象。一颗小小的桃花树,满树枝的花苞,粉嫩嫩的,惹人爱怜。一群孩子欣喜万分,把一颗小桃树团团围上,像是看见了北方的第一缕春天。

一个回族可爱的小女孩,小手爱怜的抚摸花苞。

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和春天的合影。正如桃枝上花苞,美丽而稚嫩。

春天虽然美丽,那含苞待放的花苞更使孩子们流连忘返,但是孩子们依旧不忘自己今天的使命——不是赏春,而是学雷锋。所以,和“春天”匆匆的告别以后,孩子们又重新投入到了学雷锋的行列,用行动阐述着他们对“雷锋精神”的理解。

我们不会为雷锋写诗,也不会为雷锋题词,也不会把雷锋精神时时刻刻挂在心上,但我们其实时时刻刻在做雷锋曾经做过的事情,所以,我们也是新时代的雷锋。

可爱的孩子们正在拿着小铲子铲地板砖上的口香糖。

也许,我们的力量很小,能做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我们依旧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老师曾经说过:“好事,无大小之分,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那么,我们也可以是那个人人敬仰,人人尊敬的最了不起的‘雷锋’了。”

时间飞快,40分钟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孩子们的活力交织下顺利的结束了。但是孩子们的积极表现让我觉得幸福而满足。孩子们是天真单纯而又善良的。他们用他们特殊的年龄和特殊的情怀传承着雷锋精神,弘扬了志愿服务的精神,让雷锋精神继续发扬广大。

返校的时候,孩子们个个都满头大汗,手里的塑料袋都装着各种各样的垃圾,小手黑乎乎的,但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都开着比这春花更美丽的笑容。从他们的表情上,看不出任何的不快和辛苦,只有无尽的快乐。

孩子们的合影。

通过此次学雷锋志愿活动,大家体会到,“学雷锋”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与表扬,学习雷锋精神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每个人,关心每件事,同学相处要像兄弟姐妹般相亲相爱,生活处处都洋溢着和谐融洽的温暖。

石嘴山市第二小学 2015年3月30日

篇2: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简报

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本着志愿性与制约性相结合,无偿性与公益性相结合,组织性与业余性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倡导雷锋精神,合江社区在2月27日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此次活动在太平街35号小区和568小区开展,社区两委、全体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积极参与。经过大家的努力,脏乱差的地面变得焕然一新。通过这次活动,社区的环境卫生工作得到了有效的巩固,并且提高了社区居民生活环境,增强了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为社区居民营造了一个干净舒适的新年氛围。

篇3: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简报

江西省直机关工委领导察看科普展台

当日, 江西省科技活动中心科普展教队的同志携带140余块展板向市民展示宣传节能环保、食品安全、防灾减灾等内容的科普知识。在现场, 省科协志愿者为群众发放共计2000余册的科普宣传资料和书籍。内容丰富、形象直观的科普展板令群众流连忘返, 简单易懂、通俗适用的宣传资料令群众爱不释手。

群众观看科普展板

篇4: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简报

一、围绕理念、内容,率先创立鲜明的活动载体

中央文明办提出了“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12字志愿服务理念和“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三关爱志愿服务内容。如何设计鲜明的载体活动,引导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实现志愿服务全覆盖和有序推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我们把“南岗三日”活动确立为非常鲜明的志愿服务活动,即每月5日以“微笑的南岗,满意的你”为主题的“关爱他人——优质服务志愿服务日”、15日以“和谐的南岗,礼让的我”为主题的“关爱社会——优良秩序志愿服务日”、25日以“洁净的南岗,可爱的家”为主题的“关爱自然——优美环境志愿服务日”,力争在服务质量上有新提升,在守序有礼上有新突破,在环境整洁上有新改善。每月的5、15、25日各有一个关爱的重点,3天是“三关爱”行动之于南岗的3个“节点”,实质是年复一年,3天、3个月、3年……“三关爱”行动,永不止步。

开展“南岗三日”活动紧密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省委“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程,重点策划开展三方面内容:一是关爱他人,服务优质,共建微笑南岗。以弱势群体为重点,持续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农民工子女”、“关爱残疾人”、关爱“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定期组织志愿者为生活困难的服务对象提供周到细致的志愿服务,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二是关爱社会,秩序优良,共建礼让南岗。以提升素质为重点,持续开展“爱心送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和“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活动,针对市民不文明行为,在重点地区开展志愿劝导、志愿监督,引导人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细节做起、养成文明有礼的行为习惯。三是关爱自然,环境优美,共建洁净南岗。以环境秩序为重点,持续开展环保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种绿养绿护绿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志愿者就近就便,参与护绿和环境维护活动。

二、围绕规范普及,率先建立常设组织和运行机制

志愿活动组织的作用就在于把现有的志愿服务队伍、财力等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以优化的形态实现学雷锋志愿服务的目标。机制的作用在于为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保障。全区建立了领导机构,层层组建、规范组织,形成完整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领导和运行机制。

建立组织机构。成立南岗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队,区委书记任政委、区长任队长,负总责、总负责;区委副书记、常委宣传部长、分管城建城管的常委副区长担任常务队长,抓日常、抓督查;区文明办、区总工会、区妇联、团区委、区民政局、区残联等部门的主管领导任执行队长,各管一摊、各负其责;南岗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队办公室设在区文明办,负责协调全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并牵头开展“南岗三日”活动,形成了分工明确、责权统一、配合紧密的志愿服务工作领导机制。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队下辖各街道(乡镇)学雷锋志愿服务分队20支,职工、青年、巾帼、老年、助残学雷锋志愿服务支队5支,文明单位学雷锋志愿服务队215支和137个社区、20个村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全区已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的志愿服务体系。全区近20万志愿者成为“南岗三日”活动的主体。

建立工作考核制度。区文明办对各街道、社区和文明单位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提出“三统一”和“七有”的要求。“三统一”,即统一名称: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统一理念:“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统一内容:“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七有”,即有场地:有相对固定或共用的办公地点;有标识:制作服务队标牌,悬挂在单位门前显著位置;有展板:内容包括组织机构、服务理念、活动内容、活动安排等;有名册:建立本单位注册志愿者名册(台账);有公共文明引导员:窗口单位和服务岗位有引导员;有活动:全年组织开展不少于6次的志愿服务活动;有记录: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记入《南岗区文明单位“六个一”建设手册》。区文明办对此进行专项工作检查并列为文明单位考核一票否决指标,指导监督工作由各街道文明办负责。

建立志愿培训机制。依托区、街、社区三级市民文明学校,实施“百、千、万”培训计划,培训百名(137个社区)文明宣讲员、千名(2 259个庭院)文明监督员、万名(15 000个楼道)文明示范员;通过开办“道德讲堂”活动,引导广大市民“进道德讲堂,受道德教育,做有道德人”;在全市创城和测评迎检工作期间,我区率先培训公共文明引导员,先后4次对秋林地区、哈西行政执法局、全区社区和区直机关共2 000余名志愿者进行了岗前培训;在文明单位志愿队伍中开展文明礼仪、专业知识、安全避险等内容培训,提高了志愿者自身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建立网上注册制度。依托黑龙江省志愿服务管理系统开展志愿者招募注册系统,进行网上申报。截至2013年5月,全区注册志愿者总数为194 438人,注册率为城区户籍人口的19.2%,占全省注册总数的1/10、全市注册总数的1/4强。南岗区志愿者注册工作有四个特点。一是全覆盖,城区132个社区及农村5个社区全部参与了注册。二是均衡发展,所有社区注册的志愿者都达到1 000人以上,其中超万人的街道有七个;132个社区建立了志愿者服务站,形成了上下联动、梯次推动、运转高效的服务网络,使志愿服务的重心下移。三是文明单位参与率高,在注册志愿者中,文明单位职工的比例超过80%以上,党员注册率达到100%。

建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群。建立了11个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群,人数达1146人,向社会传播文明之风。举办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专题培训,提高各街道、各级文明单位和志愿者对省志愿者平台的操作能力。区文明办为规范文明上网,组织开展向网络不文明行为说“不”签名活动,号召和倡导网络文明志愿者不说脏话、不传谣,规范使用网络语言,收到良好效果。全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QQ群里有2 058人次,新浪微博166人次,腾讯微博1 599人次参加了向网络不文明行为说“不”签名活动。腾讯微博里有20 880人次关注了签名活动。省文明办组织志愿服务工作在线交流,区文明办介绍了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经验。

建立奖励机制。区里将志愿服务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对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2013年拿出奖励资金50万元,推动全区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区直部门和街乡镇同时进行了多项投入。

三、围绕示范引领,率先启动带动联动形成品牌

5日、15日、25日每日一个关爱内容,每日一个示范活动,它带动了全区“学雷锋,三关爱”活动的持续稳步发展,品牌效应显著。2012年7月5日是“南岗三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的第一日活动,主题是“关爱他人——优质服务志愿服务日”。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队宣告成立,区领导向各学雷锋志愿服务分队、支队授旗,28家文明单位、5个志愿服务支队进行了现场宣传、咨询等便民利民服务,受到群众好评。7月15日是“南岗三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的第二日活动,主题是“关爱社会—优良秩序志愿服务日”。区文明办在哈尔滨游乐园组织了“我是文明风景线”活动,200余名社区干部、农民工子女、学生家长参加了文艺演出和寻宝游戏,300余名志愿者在哈尔滨游乐园内外向过往市民和游客发放宣传品,宣传“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12字志愿服务理念。7月25日是“南岗三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的第三日,活动主题是“关爱自然—优美环境志愿服务日”。区文明办在哈尔滨火车站站前广场组织开展了“弯弯腰,伸伸手,我与文明同步走”活动。来自区职工、青年、巾帼学雷锋志愿服务支队和松花江街道学雷锋志愿服务分队、孟宪波共产党员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站前管理局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500余名志愿者参加了环境清理活动。此后区文明办先后组织开展了百家文明单位广场志愿服务、快乐假期夏令营、万名军警民共筑洁净家园、万名志愿者助邻里等大型活动,引导和组织志愿者“示范身边的老百姓、办好身边的琐杂事、管住身边的不文明、反映身边的民意情”。

“南岗三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它在全区迅速传播开来,“这三天我们做什么”不用多想,已经有目标;“这三天怎么做”不用多问,已经有行动。“南岗三日”活动启动以来,全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深化,全区上下紧密结合区情实际,规范志愿服务组织,引导更多的群众以雷锋为榜样,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各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强化宗旨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在巩固、提高、坚持上下功夫。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到美化家园、扶贫济困、社会服务等公益活动中。通过“南岗三日”活动,弘扬“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引领群众文明健康生活、倡导社会新风;提高群众道德素养,共同打造“君子之风扑面,到处都是好人”的“德”城区。区文明办被评为省、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全区涌现出了新春街道东北抗联精神宣传队二分队、燎原街道文化家园社区科普志愿者团队、革新街道文敏社区声控灯志愿者小分队等46个志愿者先进集体,涌现出了共产党员志愿者徐可良、雷锋老人叶滨昌、业余农民工家长学校校长赵晓春等144名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其中当选“龙江好人”的10人、当选哈尔滨市道德模范的15人、当选“冰城好人”的27人,农民工志愿者孟广斌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见义勇为英雄杨辉荣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助人为乐的著名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黄枫当选全省道德模范。

作者系中共哈尔滨市南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文明委主任

篇5: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简报

近日,记者从江苏银行北京石景山支行了解到,该行积极落实人民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要求,成立支行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走进支行周边的五里坨街道、八角街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近日,在五里坨街道活动现场,江苏银行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活动台前围满了参加活动的社区居民“鉴别真假人民币知识”的.讲解和“防金融诈骗”的宣传让社区居民们提高了金融安全意识;在八角北里社区活动现场,江苏银行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以“回收废旧电池”及介绍“新版人民币防伪点”为主要服务内容,向社区居民宣传人民币“识假防假”小常识和环保小贴士,不到两小时的时间就已回收了满满一盒废旧电池,并发放金融服务宣传折页百余份。

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贴心服务赢得了居民的认可,加深了银行与社区居民的信任与感情,也更好的树立了江苏银行的品牌形象!

篇6: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简报

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53周年纪念日,为了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激励和引导志愿者队伍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志愿精神,203月4日,泉园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弘扬雷锋精神 ”学习雷锋志愿者活动。

当天上午10点,由社区普通居民组成的敬老“学雷锋”小组准时在社区出门口集合。泉园社区敬老“学雷锋”小组成立已有5年多的时间,志愿者们立足社区,重点关爱空巢老人,努力为社区每一个遇到困难、渴望帮助的老人送去自己的关爱。在此次活动中,志愿者一行人来到特困户、空巢老人家中,他们帮助老人清理屋内卫生及杂物,整理内务,清洁院内环境。并帮助行动困难的老人穿衣服,坐在一起聊天,提醒老人保重身体,换季注意增减衣物,防止感冒。老人对社区志愿者的到来十分欢迎,激动的拿出家里的水果,花生,志愿者连连让老人坐下休息,和老人说我们一定会经常来看望你们。

此次学习雷锋志愿者活动,为空巢老人送去了春天般的`温暖,志愿者在传承雷锋精神的同时,也用实际表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7:学雷锋志愿者活动简报

雷锋--这个中国大地上出现的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人物,曾在历史的回音壁上激起了何等强烈共鸣,尽管经历了许许多多不平凡的岁月,但雷锋精神却像一切属于时代、属于人民的美好事物一样,始终珍藏在我们心底。雷锋,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他的行为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缅怀他,他的奉献更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学习他。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营造人人愿做雷锋、人人都是雷锋、天天都是雷锋日的良好氛围,发扬“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广大学生弘扬雷锋精神,推进我校行为规范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学校在少先队员中组织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我志愿、我行动”的系列活动:

一、营造学雷锋氛围

从3月5日起,利用课间活动时间,我们播出了《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等歌曲; 3月5日的国旗下讲话大队辅导员向全体队员发出“学雷锋、树新风、我志愿、我行动”的倡议。

二、了解雷锋,走近雷锋

3月6日的班队会,全校每个班都学唱雷锋歌曲、读雷锋故事、摘抄雷锋日记、学习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同时大队部要求各班积极办“学雷锋、树新风、我志愿、我行动”主题黑板报。

三、学雷锋,志愿者在行动

班队会之后,学校向学生发出倡议,以实际行动向雷锋叔叔学习。

1、志愿者在校园

3月7日,我校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了绿化、美化校园的活动,劳动者的足迹遍布了校园的每个角落:有的在草坪里除杂草;有的在给小树捉害虫;有的在树空里耐心地翻捡垃圾;有的在打扫环境卫生„„不一会儿,校园里的草更绿了,树更青了,花更艳了,校园变得更美了。

2、志愿者进社区

三月中旬,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志愿者到小河社区开展环保实践活动。队员们清理了路边的垃圾、杂草,清除了沟渠里的淤泥、石块。同时,小志愿者们还来到小河农贸市场,清理积存已久的垃圾。有的用扫帚打扫;有的用铲清理垃圾;有的用手搬石块„„农贸市场内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同学们不怕累,不怕脏,以实际行动向雷锋叔叔学习。经过队员们的努力,农贸市场很快便焕然一新,给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干净、整洁的赶集环境。这项活动让队员们树立了环保意识,为美化社区环境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学雷锋志愿者的行动也赢得了社区居民和路人的高度赞扬。

雷锋是永远的榜样,雷锋精神是不朽的丰碑,小河小学将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学雷锋活动,促进学生言行养成。不仅仅是在每年的三月,要让学雷锋活动长期化、常态化、常规化,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篇8: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简报

总公司团委3月4日启动了“岗位学雷锋,青春志愿行”的主题活动,公交青年志愿者将结合文明服务,在车厢、在站点用微笑传递公交志愿者的风采。

今年3月5日是第52个雷锋纪念日。总公司团委按照上级团组织的要求,在全司开展“岗位学雷锋青春志愿行”志愿服务活动。目前恰逢公交春运高峰,3月4日上午,总公司团委组织百名志愿者分为秩序疏导组、安全检查组、乘车引导组、信息服务组、车辆机件维护组五个小分队,手举醒目的指示牌,在火车站出口,钟楼、小寨、火车站站群,火车站东西广场进行现场疏导乘车秩序,为乘客提供导乘、路线引导等服务,现场向市民发放《公交导乘手册》1000份。此外,保修分队的志愿者还对公交营运车辆进行趟次安检和车辆维护活动。

篇9: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简报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从重视“知识本位”到强调“能力本位”阶段之后,把塑造与培养在校学生的人格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这也显示出“人格本位”的趋势。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要“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这些都明确了,雷锋精神以其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赢得大众的广泛认同,赢得世人的高度礼敬,赢得历史的永久铭记。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地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的建设,通过弘扬雷锋精神大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使雷锋精神在促进高校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研究生 学雷锋 常态化

[中图分类号] D648;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9-0073-02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不断地发展和转型也给社会带来了各种变化,使我们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出现了结构性失衡。由此看来,以理论为本,实践为重,人格本位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反思和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全新认知。深入探讨该理念的实践路径,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格本位主义的理论分析

(一)人格本位主义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格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是人的心理、气质、性格、生活习惯、认知能力、人际关系、态度信仰、道德价值等个性特质的总和。人格并非先天的,而是与后天的生活习惯、教育水平密切相关的。我们的教育不仅是要使学生变得聪明,更是要使学生做有道德的人。因此,人格本位主义的核心精神是让学生拥有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创造能力,对人类崇高精神的感悟和思索能力,对事物的判断力、认知力,并由此而产生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诚信品格,产生积极的人生目标、价值取向及为此奋斗的坚韧毅力。

(二)人格本位主义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的相关性

高校学生群体应该成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核心群体。作为当代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高校学生肩负着历史传承的使命,承载着民族发展的希望,不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后继力量。因此,高校学生群体成为弘扬与继承雷锋精神的先锋队和主力军是在所难免的。

雷锋精神是忠诚于党、热爱人民的报国精神,是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是刻苦钻研、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内涵非常丰富。我们若能将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深度结合起来,把人格教育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有利于把分散、随机的个人善愿转化成专业化、组织化的集体志愿和行动,把自发的善意转化为自觉的善行,最终也就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了。

二、人格本位主义下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机制的构建

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大力推进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是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当代大学生、研究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质体现。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党中央明确要求以青年学生为重点,发挥青年学生学雷锋的骨干作用,正是以这共同的理想信念与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湘潭大学一直把高水平的学术标准和高水平的人格标准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和自身责任,也一直致力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并努力使其实现常态化。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实现常态化机制的构建。

(一)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运行机制建设

品牌机制建设,以特色活动为主体,夯实品牌推广基础;以主题宣讲团为特色举措,保障品牌推广开展;以专项基金为保障,确保品牌推广的长效运行。

阵地机制建设,研究生院下设研究生会、研究生团委,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都相应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权益保障部等,还创建“志愿服务基地”、“三月学雷锋基地”、“梦想社区”等。

(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保障机制建设

组织保障机制的建立。湘潭大学以研究生院为例,下设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权益保障部、研究生支教团等,依靠各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青年志愿者等基层组织保障志愿服务工作。

制度保障机制的建立。以湘潭大学雷锋公司为例,制定了《湘潭大学雷锋公司章程》和《湘潭大学雷锋公司五年发展规划》,有效地保障了雷锋公司志愿者、雷锋公司和志愿服务对象的相关合法权益,推动了雷锋公司志愿服务活动的举办和开展。

资金保障机制的建立。通过学校划拨专项经费、校园捐助、自主获取等途径,保障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

(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人才机制建设

湘潭大学以研究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例,从志愿者的培训选拔阶段入手,将培训与日常考核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开展志愿者评优考核工作,完善激励机制。目前,在志愿服务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形成系统的选拔、考核、激励机制。

(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平台机制建设

湘潭大学研究生院以研究生会、研究生团委为载体,加强对雷锋精神的理论学习,纳入学校雷锋精神理论研究规划。学校设立一系列研究课题,以相继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实践出真知,以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专业特色为基础,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研究生特色和一定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平台。

三、研究的对策及建议

对湘潭大学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情况、运行方式等进行分析,对目前高等院校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目的在于总结志愿服务活动机制建设的经验与不足,以此来论证建设大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机制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在调研比较、实践探索、理论总结等过程中,我们发现当代高校在校学生在人格本位主义下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机制建设的形式及力度等方面存在不足,进一步完善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建设,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健全志愿服务组织保障机制

志愿服务组织是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的根本保障,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可以构建“会、站、队、部”四位一体的组织保障机制。具体包括:1.成立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2.建立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站;3.在各院系创建青年志愿服务队,加强各院系的交流;4.在各院系班级创建学雷锋志愿服务团支部,并且在每年五四期间,对学雷锋志愿服务团支部进行表彰。

(二)完善志愿服务活动激励机制

构建湘潭大学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激励机制,围绕以学生为本的主旨,以优化大学生成才与就业为目的,采取因地制宜政策,这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如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社会激励等。

(三)健全志愿服务社会保障机制

社会保障机制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外部环境,能够更好地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活动经费的保障和青年志愿者权益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四)优化志愿服务人才培养机制

高校要建立起完善的招募和培训机制,配备高素质的组织人员,健全志愿者招募选拔机制并制订完善的培训方案,在完善招募机制的同时夯实培训制度。

(五)强化志愿服务多元化宣传机制

志愿服务组织需要根据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活动、不同的参与者进行宣传,发现典型、推广典型,通过新颖的形式向社会公开,这样一种信息公开、资源共享的方式、方法如下:一是优化传统宣传媒介,二是普及新兴宣传媒体。

(六)建立“三角形态”志愿服务网络体系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志愿服务网络注册体系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建立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志愿服务对象“三角形态”的志愿服务网络体系。志愿者组织应当安排专门人员对志愿服务记录进行确认、录入、储存、更新和保护,志愿服务机构应建立专门的档案室,安排档案管理人员及时登记档案出入记录,在人员变动时做好交接工作。文档的保管以电子文档为主,纸质文档为辅。

[ 参 考 文 献 ]

[1] 蔡先金.人格本位主义:大学生健全人格之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7(6):82-88.

[2] 秦爱福.人格教育刻不容缓[EB / OL].智识学术网.(2005-05-11)[2006-7-11].http://www.zisi.neL / htⅡ//ztlw2 / shyj / 2005-05-11-21325.htm.

[3] 孙晓铃.高职“人格本位”教育的“职业人文”路径初探[J].高职研究,2010(4):30-32.

[4] 顾慕娴,周秀玲,刘倩.高校研究生党健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2(9):73.

[5] 袁鑫鑫.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81-82.

[6] 徐昌洪.弘扬雷锋精神,推进志愿服务[J].学习月刊,2012(3):95.

篇10:学雷锋志愿活动简报

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我社区认真组织,招募志愿者采取了各种形式,有计划、全方位地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

巾帼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利用三八妇女节对辖区妇女开展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文明常识教育以及合法权益、维权等知识教育的讲座,并举行三八妇女维权周送法律送健康活动,活动当天社区组织卫生服务中心学雷锋志愿者为大家进行的健康服务,计生咨询、卫生保健咨询、免费检查身体,并发放资料100多份, 社区成立的舞蹈队志愿者们,也在当天做文艺表演,深受大家的欢迎。

志愿服务展示了我们青年奋发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同时也把这种志愿服务精神带到了我们身边,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雷锋,每一个人都可以为促进社会和谐、倡树文明新风做出积极贡献。

篇11:乡村学雷锋志愿活动简报

3月20日,广西自治区大化县志愿者为响应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开展集中清理将军山登山道路区域垃圾的志愿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向路人宣传环保理念以及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意义,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城乡清洁工程,支持城乡清洁工程和积极参与城乡工程,营造“人人参与城乡清洁工程,共建美丽宜居大化”的社会氛围。

据悉,雷锋月以来团县委相继组织志愿开展植树护林、清洁乡村等多次学习雷锋活动。

篇12:度学雷锋志愿活动简报.

上午9点,山语人家小区广场热闹非凡,“学雷锋”志愿者们组成医疗保健、政策宣传、家电维修、文明创建四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开展便民服务,解决居民“难题。”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通过单页宣传、现场讲解等形式,形象地向居民宣传大病救助、医疗保险、社会保险、计生服务等民生政策。阳湖卫生院志愿者为居民测量血压、免费体检,开展医疗保健、心理咨询、疾病预防等服务。区地病站志愿者为居民发放血吸虫、寄生虫防治资料,宣传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阳湖司法所设立咨询台,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服务。黄山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大学生为居民维修家用电器、清理电脑。服务台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居民纷纷表示这样的志愿活动为他们解决生活难题,提供便民服务,很有意义。

小区的另一边,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不怕脏、不怕累精神,拿起扫帚铲子,清扫路面,拔除杂草,清理卫生死角、治理脏乱差情况。随着一车车垃圾被运走,小区焕然一新。

篇13: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简报

天津公交学雷锋志愿服务岗创建活动启动仪式,命名1路、5路、8路、30路等七条线路以及丁禄峰、王欣、邢来发等19名优秀驾驶员所在车组为天津公交首批学雷锋志愿服务岗。

此次启动的创建活动,将多年来公交职工热情服务、扶老携幼、维持秩序、义务指路、扶危助困等志愿服务内容进行了整合,把公交“服务百姓、方便出行”的宗旨与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紧密地融合,旨在通过建立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引领公交职工以优良的精神文明风貌,带动市民乘客文明乘车、文明出行,共同参与美丽天津建设。

篇14:从学雷锋到志愿者

学雷锋活动是1963年3月5日兴起,由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倡导、亿万人民参加的群众性思想道德实践活动。这场活动采取政府自上而下政治动员、社会各界民众积极参与的方式,以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相结合的雷锋精神为主要内容。在学雷锋活动中,青年人以雷锋为榜样,以各种形式自发地帮助身边的人,迅速掀起了学雷锋的高潮。

20世纪70年代:人人争做活雷锋

70年代是学雷锋的发展成熟期,学雷锋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社会各阶层的人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助人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家庭条件好的人帮助困难者,看到弱者大家一起伸手,帮助别人已成了生活习惯。

20世纪80年代:学雷锋开始定式化

这个时期是学习雷锋最热烈的时候,学雷锋开始定式化。每年的3月5日,各单位都会组织活动,形式多为修小电器、自行车,帮人理发等等。198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建议和倡导在全国开展第一个“文明礼貌月”活动。弘扬雷锋精神成为“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的主旋律。人们学雷锋的热情再度高涨。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借鉴市场经济的某些做法,探索学雷锋运动长期化、日常化发展。

20世纪90年代:学雷锋变成志愿服务

90年代,学雷锋的声音逐渐减弱,学雷锋活动也仅仅限于每年的3月5日,活动内容也变得更加简单,学雷锋成为了形式。雷锋成了“3月来4月走”。1993年,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自此全面开展。199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指导和组织青年在扶贫开发、助老扶幼、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海外服务等多个领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之后,青年志愿者行动不断发展,志愿服务的领域不断扩大,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至2000年6月份,全国累计已有8000多万人次的青年向社会提供了超过40亿小时的志愿服务。

21世纪:志愿服务多元化

2000年5月,中国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全面实施,“一助一”结对服务、服务站建设、大学生志愿者教育科技文化“三进巷”等工作有机结合,整体推进。青年志愿者为大型赛事、国际会议等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同时也在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2001年3B,注册志愿者制度实施,以青年为主体包括许多中老年人在内的志愿者积极报名注册。

2008年,在奥运的契机下,志愿服务在组织机构建设、项目体系建设以及政策经费保障等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不仅为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保证了志愿服务的长远发展,加上志愿者在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出色表现,这年也被学者称为中国的“志愿元年”。

篇15:乡镇学雷锋志愿活动简报

为了弘扬雷锋精神代代相传,2月28日上午,在外冈景苑社区内开展了“迎三八 学雷锋”便民服务活动。外冈司法所、镇法宣办、综治办、民政办等二十余个镇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通过磨剪刀、理发、量血压、职介等便民服务为社区居民送去温暖。

外冈镇法宣办借助此次活动的契机,在活动现场通过摆放易拉宝、悬挂横幅、发放法宣产品等多种方式进行普法宣传,发放了《法治年历》500余张,法宝手提袋100余个,传播法律知识与理念,传递维权方法与途径。通过这种宣传活动旨在向社区群众发出“民间纠纷找调解,有法有据促和谐”的倡议。

此次便民服务活动,不但将雷锋精神融入了社区,而且有效提升了普法效果,使广大群众了解了相关法律知识,让社区群众明白“法治是稳定的基石,平安是社区的保障。”

篇16:社区学雷锋志愿活动简报

一大早,热心的`科技科普志愿者就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在轻快地敲起锣鼓跳着秧歌进行表演,有的给过往居民发放科技科普书籍、安全知识等宣传资料,有的为社区老人、居民群众义务理发,还有的在开展医疗义诊……活动现场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

在社区“科普大讲堂”现场,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图室副主任医师、南华大学兼职副教授杨宏伟从高血压的定义、症状与表现、药物控制、自身预防等方面,为社区近200名居民和机关干部带来了一场题为“高血压的防与治”知识讲座。深入浅出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居民群众对高血压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并增强了预防与控制意识。

当天,活动现场还开展了“科普大讲堂”、“学雷锋月”科技创新签字仪式,湘纲二中学雷锋小分队则开展了卫生义务清扫活动。

篇17:街道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简报

日前,为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53周年,由江阳区茜草街道学雷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旨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牢固树立“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服务月活动期间,志愿者将开展“学雷锋主题宣传日”、“学雷锋创文明服务”、“学雷锋文化志愿服务”等系列主题宣传与实践活动,充分展示新时期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的新成就、新风貌、新发展,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据悉,截至目前,茜草街道已有1支专业的志愿服务队,涉及助残、助困、文化志愿服务等多个服务项目,志愿者达600人。

篇18: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简报

关键词:高校,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

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工作是高校的常项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的转变, 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学雷锋常态化要求的提出, 高校和全社会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从50年前中国人的精神偶像雷锋, 到今天拥有百万微博粉丝的“当代雷锋”郭明义, 高校如何在多元化的新时代引导“90后大学生”实现学雷锋的常态化?为此, 本文在广泛调研、亲历总结的基础上, 以辽宁科技大学为样本, 对高校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工作在学生中开展的情况进行总结, 并对其在高校育人方面的作用进行心理学和教育学上的新分析, 希望为推进学雷锋常态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新思路。

1. 现阶段大学生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工作情况综述

1.1 统一思想, 更新理念, 确立对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工作的正确领导。

作为高校的常项工作, 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工作通常是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 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部门学生处统筹设计, 由学校的共青团组织具体部署和实施。在辽宁科技大学 (以下简称科大) , “博学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把育人中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 统一于服务社会, 统一于服务民生, 体现出学校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在学生“励志、立德、利生、力行”工作理念的指引下, 在学校共青团“服务青年、引导青年、凝聚青年”工作方针的指导下, 将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纳入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教育体系。

从新生入学教育到毕业生文明离校, 将学雷锋和志愿服务贯穿于大学生涯的始终, 精心安排、注重实效, 真正做到全程育人;将包括辅导员、党政管理干部、“两课”教师、后勤服务人员等的学校成员, 包括校外知名人士、优秀校友等的社会人士, 家庭成员, 以及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纳入“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 形成践行雷锋精神、争当先进模范的生动局面, 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 实现全员育人;利用课程体系、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社会实践、学生组织建设与管理、学生综合测评与奖学金评比、贫困生资助与勤工助学、网络新媒体的宣传等各种教育载体, 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将学雷锋与志愿服务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固化成为自身的一种生活方式, 从而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1.2 营造氛围, 扩大影响, 依托地缘优势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雷锋与郭明义的众多相同经历中重要的一段莫过于在鞍山工作的经历, 而科大正坐落在美丽的千山脚下;1958年雷锋来鞍工作, 同年科大的前身鞍山钢铁学院成立本科学院;近20年中郭明义累计捐款12万多元, 资助180多名特困儿童, 无偿献血累计6万毫升……而这20年, 科大完成了从学院到大学、两次更名的突飞猛进。科大与两代“雷锋”的近距离、同成长营造了不需刻意的学雷锋的氛围, 优越的地缘优势也使科大成为全国最早开展学习郭明义活动的高校。

科大是在落实辽宁省“千名先进模范进大学校园”时, 邀请郭明义走进科大的。早在2010年7月, 各大媒体报道郭明义之前, 科大师生通过报告会已经熟知郭明义的事迹;率先成立“郭明义班”、“郭明义爱心支队”, 积极组织参加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无偿献血、救助患病同学、为农民工子弟义务补课、到郊区小学支教、为贫困学生募集衣物和善款等。据不完全统计, 全校累计献血已超过30万毫升, 捐助患病学生20多万元, 一大批学生包括身患白血病、被爱心团队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的殷懿同学, 都在捐献遗体器官协议书上签了字。科大师生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吸引了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同时, 通过媒体的宣传, 在更广泛的领域中进一步宣传了雷锋精神, 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1.3 培树身边的好榜样, 打造可亲可近的道德参照。

“90后”几乎是“个性”的代名词, 他们是目前高校学生的主体, 他们拥有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不会轻易接受“口号式”的宣传、“唱高调”的学习榜样, 却会被网络上出现的“最美妈妈”、“暴走妈妈”、“最美教师”所感动。因为这些身为普通人的“草根英雄”们更真实、更有人情味儿、更贴近生活。因此, 科大向大学生展现的是一个可亲可近的郭明义, 培树了一批大学生身边的“好榜样”。

三年来, 科大爱心支队多次到郭明义工作的矿山体验生活、参加劳动, 多次参与郭明义组织的爱心行动和公益活动, 接受郭明义和他的爱心团队的捐助, 成为他们微博的粉丝, 观看电影和话剧《郭明义》。大学生们通过亲身体会和亲眼所见, 看到的是一个可亲可近、有血有肉、率真善良的“普通人”, 都亲切地叫这个“普通人”“郭叔叔”。科大还涌现出一批“小郭明义”, 刘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身为特困生的刘睿被戏称为“裸捐弟”, 这个“郭明义式的大学生”是科大“大学生道德楷模”之一。从2008年起科大每年都评选大学生道德楷模, 从宿舍、班级、系部、学院再到学校层层推荐, 这种“从群众中来”“自下而上”的推荐办法使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熟知的“好榜样”;网络海选评选出十个杰出代表, 这种“到群众中去”“自上而下”的评选办法不仅仅体现公平, 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广泛的宣传和学习的氛围。

高校社团作为因共同的志趣爱好而结成的群众性学生组织, 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据不完全统计, 平均每所高校都有50个左右社团, 至少60%的学生属于一个或几个社团, 90%的学生参加过社团活动, 其中公益服务类社团占10%左右。科大爱心支队名叫“暖风”, 取义奉献爱心、传播温暖。不到两年时间, 爱心队员就从最初的30多名增加到近800名。而在科大, 这样的组织还有很多。农民之子———三农发展促进会的一份农村调研报告在2007年得到原辽宁省省长张文岳的批示;民生之窗社团自2007年成立以来每年都组织东北区支农经验交流会;由特困生组成感恩助学协会, 会员在勤工俭学过程中一边自立自强, 一边以义工和捐助等形式组织社会公益活动。这些都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学校通过星级社团、优秀社团活动、优秀社团人等评选活动, 对这些社团给予肯定, 通过社团风采展、校园新闻网、微博等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宣传。如今, 这些社团都是学校的明星社团。

1.4 追求项目化品牌化, 杜绝形式主义, 将学雷锋进行到底。

学雷锋活动常被评论为“三月来、四月走”, 相比之下, 志愿服务具有明确的服务目的和对象和项目化、品牌化的优势。科大将二者优势互补, 挖掘新载体。

“一元钱银行”爱心基金项目在科大已经有七年的历史了, 每人每年一元钱, 自愿捐献, 汇涓成河, 去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经济困难, 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据不完全统计, “一元钱银行”目前共募集15万余元, 资助10余贫困学生成功战胜病魔, 资助金额总计近10万元。这个“取之于民、惠之于民”的基金汇集小爱, 奉献大爱, 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赠与的幸福、助人的快乐。

2011年, 科大各二级学院团委与市区辖内街道团工委结对, 开展以“青春激荡十二五、区校携手促和谐”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其中包括教育陪护农民工及贫困家庭子女、爱心捐赠、慰问空巢及孤寡老人、建设社区广场文化、大学生牵手小学生等。这是学校共青团将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巧妙结合, 变“学雷锋活动月”为“服务社区年”, 架起了长期持续学雷锋的桥梁。全年活动被当地媒体报道十余次,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2008年科大成立了鞍山志愿者协会辽宁科技大学分会。分会定期培训, 提高志愿者服务技能;细化志愿服务类别, 创新服务项目;扩大志愿者队伍, 拓展志愿服务影响领域。五年来, 发展会员2000余人, 组织“地球一小时”、“情系玉树、共渡难关”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约50000人次参与;圆满完成包括辽宁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ACM ICPC中国东北地区竞赛等大型赛事的志愿者服务约600项, 年人均志愿服务活动时间48小时以上, 形成了稳定的“48小时服务机制”。

还有结合纪念日、社会重大事件、专业特点、社会实践设计及各种志愿活动, 通过微博、博客、人人网等新载体建立网上学雷锋互动区等有益尝试, 力争做到品牌化、高效化、有序化, 雷锋文化和志愿者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主流文化, 让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真实地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2. 新时期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对高校育人作用的新探讨

学雷锋和志愿服务对高校育人作用研究已有很多的论述, 诸如: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奉献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责任意识与爱业敬业精神等。通过大量的实践和调查研究, 笔者力争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进行新探讨。

2.1 通过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的实践, 矫正大学生的幸福观。

在大学中, 不乏逃离现实、沉迷虚拟世界的“网游族”;穿名牌、追时尚的“拜金族”;看韩剧、谈恋爱的“享乐族”;不上课、不学习的“无聊族”。究其根本, 实际上都是精神没有寄托、生活没有目标的“空虚族”。这些虽然不是主流, 但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不可小视。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次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后, 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无疑, 上述大学生的高层次需要引发的社会性动机出现了偏差。

通过“学校要求”的软措施和“年度评优”的硬指标, 将“空虚族”吸引到学雷锋和志愿服务中来, 利用社会趋同效应 (群体成员在群体规范的效应下, 缩短差距, 而趋向于相同的意见、观点和行为倾向) , 对“空虚族”进行幸福观的矫正。另外, 通过高校在学雷锋常态化上的宣传和实践, 利用从众心理 (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 改变自己的观点, 在意见和行为上保持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致的现象) , 引导“空虚族”从顺从、服从到最后发自内心的接纳, 从而树立“助人使人快乐, 奉献使人幸福”的郭明义式幸福观。

2.2 通过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的实践,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国高校, 特别是以理工为主的院校, 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对缺失, 主要表现在人文精神偏颇。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素养的核心, 其基本涵义是尊重人的价值, 尊重精神的价值, 强调的是良知、责任感, 关注的是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 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原动力。在鞍山, “雷锋精神”在不同时代唱响, 发展为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的人文精神的核心。

对于高校,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应仅停留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 应该更多地在实践中去探索和升华。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价值、绽放异彩。高校应该抓住中共中央提出的推进学雷锋常态化这个契机, 通过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 大学生充分体会“雷锋精神”的内涵, 感受“志愿服务”的魅力,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从思想的高度促进大学生们对高修养、高素质、高质量人生的追求。另外, 通过实践亦能暴露人文素养的不足, 激发他们继续学习和实践的兴趣, 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作用下, 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凤莲.论郭明义的幸福观及对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启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 (1) :1-3.

[2]徐志坚.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常熟高专学报, 2001 (6) :18-20.

[3]阚枫.中国推进学雷锋常态化学者称应创新方式[OL].中国新闻网, 2012-3-5.访问路径: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3-05/3719151.shtml.

[4]毕玉才, 刘勇.这个学校人人都爱学郭明义[N].光明日报, 2012-7-13 (9) .

上一篇:护士工作马虎检讨书下一篇:高分子材料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