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辨析题

2024-06-28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辨析题(共6篇)

篇1: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辨析题

清说明民族理论研究的对象和内容12

请概述民族理论研究的方法5

请概括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6

什么是民族

民族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13

请说明中华民族识别的依据和实践2022

怎样理解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和一般规律2729

怎样理解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27

什么是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34

请说明民族消亡的条件和一般规律45

怎样理解民族关系的含义与基本表现形式4950

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54

清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57

民族问题的含义是什么66

请说明民族问题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关系75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发展规律84

请简要说明我国民族概况88

如何理解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91

怎样理解民族问题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98

民族平等的含义是什么101

如何理解民族平等团结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的总政策103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110

怎样看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和作用113

如何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20

怎样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107

少数民族干部的特点和优点126

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与各类人才的政策、措施是什么131 如何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民族建设132

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与必要性138139

怎样理解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142

如何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46

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的主要政策是什么150155 怎样理解民族教育对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148

民族文化对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与影响156

怎样理解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160

请说明马克思主义对待民族语言文字的态度163

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与语言文字的政策与措施是什么164165 民族风俗习惯的含义169

怎样理解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172

请说明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174

宗教的含义180

怎样理解都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84

如何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89

篇2: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辨析题

一、填充题

1.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2. 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3. 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4. 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 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一、填空题

1、中国共有(56)个民族。

2、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10)个。3、5.12四川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北川老城主要居住的是(羌)族。

4、泼水节是(傣族)的民族节日。

5、(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

6、维吾尔族的乡村,每年(3)月(22)日过(肉孜)节,迎接新春的到来。

7、(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8、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9、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邓恩铭是(水)族。

10、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英雄史诗。

11、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1979年识别的是(基诺)族。

12、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是(火把节)。

13、我国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大昭寺)。

14、元代,我国著名的女纺织家黄道婆把(黎)族棉纺工艺带到中原,促进了我国纺织业的发展。

15、我国满族人口最多的省份是(辽宁)省。/ 7

16、我国北方唯一的以捕鱼为主,使用狗拉雪撬的民族是(赫哲族)。

17、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8、我国省级建制的五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19、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

20、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1、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2、(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传统体育活动之一,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等节日举行。

23、我国最大的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

24、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满)族。

25、发明云南白药的典焕章,是(白)族。

26、我国南方气候湿热,居住的少数民族喜欢干栏式房屋,(吊脚楼)是干栏式民居的代表。

27、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在西藏建造的(布达拉宫),后经历代的不断整修,如今已成为藏族地区最宏伟的建筑。

28、我国最早的航海家郑和是(回)族。他率领庞大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远航亚洲、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9、在美丽富饶的祖国宝岛——台湾,世世代代居住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是(高山)族。

30、鼓楼、风雨亭、风雨桥是(侗)族的主要标志。

31、(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32、闻名全国的红(枸杞子)、黄(甘草)、兰(贺兰石)、白(滩羊波)、黑(发菜)产于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

33、每年七八月间,(蒙古)族在草原上举行那达慕大会,节日期间举行传统的摔跤、赛马和射箭等比赛。

34、青海省有(6)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

35、青海五个世居少数民族是(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

36、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3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1984)年,又在(2001)年进行了修订。

38、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39、(撒拉)族被我国列为人口较少民族。40、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是(自治权)。

41、在民族经济建设方面,我国始终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4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43、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

44、民族识别的原则包括(民族意愿)原则和(民族特征)原则。

45、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46、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自治区。

47、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地方名称、民族名称和(行政级别)的顺序组成。

48、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少数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

49、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民族自治地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50、(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

51、世界上约有(3000)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约(80)%以上的人口信仰宗教。

52、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41)%左右。

53、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初由(穆罕默德)创立于阿拉伯半岛。

一、填充题

1.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2.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3、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7

4、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6、随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7、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

8、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9、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主观上的(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10、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11、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12、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13、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14、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发展(机制)不断完善,民族内部生机与活力充分调动,促使民族长期稳定地向前发展。

15、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16、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17、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部分的现象。它是由不同民族之间(生产)、(生活)、(文化)发生发展的

18、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19、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20、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1、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22、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

23、民族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24、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5、民族问题是一种内容宽泛的社会问题。在(民族问题理论)中,有广义的民族问题概念和狭义的民族问题概念。

26、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铲除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实现民族平等。

27、只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才能不断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的繁荣发展。

28、民族自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民族之间的矛盾又通过民族的诸特征及其具体形式,即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反映出来。

29、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而也决定着民族之间(矛盾)的状况,30、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明显差距,是当前民族矛盾和摩擦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民族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关系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文化发展关系上,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合理调节民族间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配)、文化发展的需求。

31、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32、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33、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保障族籍权利)、(参政权)、发展经济文化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权利)、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

34、马克思主义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35、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十七十八世纪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来的,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一个原则。

36、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 7

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二是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38、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

39、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也包括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40、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

41、少数民族干部所具有的特点,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民族工作中,依靠(自身优势),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42、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通过各民族干部的努力,才能同各民族群众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43、少数民族干部具有汉族干部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和作用,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44、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建党建政、进行社会改革、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等中心工作急切需要干部的情况,确定了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和尽量吸收培养(知识分子),以及“既要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又要培养适当数量的(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的原则。

45、迅速大量地培养(科技)专业人才,是民族地区经济腾飞的希望所在。

46、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因地制宜。47.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48.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和(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9.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式扶贫。

50.民族地区应转变过去那种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应采用(集约型)的、(素质和效益较高)的经济增长方式。

51、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反映,同时又是民族经济文化将来发展的可能性的预示,也是实际发展的(前提)。因此,一个民族的教育在这一民族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52、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指我国(民族教育专门法)和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决定、命令等,就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方针、学

制、(办学形式)、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诸方面的规定及其制度。

53. 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的法律规定,使民族教育发展得到相应的物质保证。

54. 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方面,包括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等。

55. 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发展的内容之一,又是民族发展的(条件)之一,而且文化发展常常是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先导),因而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56.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的主要特点所体现(语言意识)和(语言感情),即通过语言来表现民族特征、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

57.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保持其(基本成分)和(表现形式)的长期稳定。

58.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可分为民族语言文字(形成的)规律、(民族语言文字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主义时期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繁荣)规律。

59.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民族本身(发展水平)和(分布状况)以及民族关系状况的影响。

60.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语言的融合)和(文字的统一)。

61.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

.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风尚、习俗,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

63. 民族风俗习惯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它又反过来给经济基础以影响;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常常落后于(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反映了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64. 民族风俗习惯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巨大的、有形(无形)的力量对各民族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65. 民族风俗习惯中的陈规陋习,是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糟粕,它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消极和(阻碍)作用,正是移风易俗的必要所在。

66. 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67. 民族风俗习惯的(人为改革)与自然变异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自然变异形式绝对化,而必须从这一特征的积极意义出发,科学地加以应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进行改革。/ 7

68.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69.我国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特别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宗教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和更为深入的信仰。

70.宗教作为一种远离其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有着较强的(适应性),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内在因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有着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外在条件。

71.宗教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信仰)问题与(政治)问题常常联系在一起,而且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常常错综复杂地同时并存。

72.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指宗教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与(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相适应,而是指宗教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

一、填充题

P1)1.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P1)2. 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P4)3. 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P2)4. 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P2)5. 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一、填充题

1.随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2.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

3.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4.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5.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

主观上的(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一、填充题

1.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3. 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4. 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发展(机制)不断完善,民族内部生机与活力充分调动,促使民族长期稳定地向前发展。

5. 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6. 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7. 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部分的现象。它是由不同民族之间(生产)、(生活)、(文化)发生发展的。

一、填充题

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

3.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一、填充题 . 民族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2.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 7

3. 民族问题是一种内容宽泛的社会问题。在(民族问题理论)中,有广义的民族问题概念和狭义的民族问题概念。4.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铲除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实现民族平等。

5. 只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才能不断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的繁荣发展。

6. 民族自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民族之间的矛盾又通过民族的诸特征及其具体形式,即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反映出来。

7. 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而也决定着民族之间(矛盾)的状况,即民族问题。

8. 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明显差距,是当前民族矛盾和摩擦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民族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关系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文化发展关系上,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合理调节民族间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配)、文化发展的需求。

9.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一、填充题

1.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2.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

3.我国陆地边境线的90%强在少数民族地区,有(1.9万)公里。

4.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中存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宗法制度、(政教合一)制度、(土司)制度、封建王公制度、血缘家长制度以及(原始居民)制度等。5.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既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又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

一、填充题

1.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保障族籍权利)、(参政权)、发展经济文化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权利)、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

3. 马克思主义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4. 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十七十八世纪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来的,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一个原则。

一、填充题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二是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3.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

4.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也包括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

一、填充题 . 少数民族干部所具有的特点,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民族工作中,依靠(自身优势),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通过各民族干部的努力,才能同各民族群众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3. 少数民族干部具有汉族干部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和作用,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建党建政、进行社会改革、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等中心工作急切需要干部的情况,确定了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和尽量吸收培养(知识分子),以及“既要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又要培养适当数量的(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的原则。

一、填充题

1.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因地制宜。2.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34.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和(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式扶贫。

5.民族地区应转变过去那种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应采用(集约型)的、(素质和效益较高)的经济增长方式。

一、填充题/ 7

1. 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反映,同时又是民族经济文化将来发展的可能性的预示,也是实际发展的(前提)。因此,一个民族的教育在这一民族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 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指我国(民族教育专门法)和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决定、命令等,就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方针、学制、(办学形式)、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诸方面的规定及其制度。

3. 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的法律规定,使民族教育发展得到相应的物质保证。

4. 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方面,包括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等。

5. 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发展的内容之一,又是民族发展的(条件)之一,而且文化发展常常是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先导),因而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填充题

1.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的主要特点所体现(语言意识)和(语言感情),即通过语言来表现民族特征、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

2.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保持其(基本成分)和(表现形式)的长期稳定。

3.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可分为民族语言文字(形成的)规律、(民族语言文字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主义时期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繁荣)规律。

4.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民族本身(发展水平)和(分布状况)以及民族关系状况的影响。

5.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语言的融合)和(文字的统一)。

一、填充题

1.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风尚、习俗,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

3. 民族风俗习惯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它又反过来给经济基础以影响;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常常落后于(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反映了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4. 民族风俗习惯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巨大的、有形(无形)的力量对各民族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5. 民族风俗习惯中的陈规陋习,是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糟粕,它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消极和(阻碍)作用,正是移风易俗的必要所在。

6. 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7. 民族风俗习惯的(人为改革)与自然变异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自然变异形式绝对化,而必须从这一特征的积极意义出发,科学地加以应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进行改革。

一、填充题

1.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2.我国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特别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宗教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和更为深入的信仰。

3.宗教作为一种远离其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有着较强的(适应性),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内在因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有着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外在条件。

4.宗教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信仰)问题与(政治)问题常常联系在一起,而且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常常错综复杂地同时并存。

5.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指宗教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与(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相适应,而是指宗教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

篇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辨析题

处于青藏高原的青海藏族自治地区, 藏族人口数量众多, 同时又包含多种少数民族, 是各种民族共同团结生活的地方。对于青海藏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政治参与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促进藏族地区的稳定团结, 党员干部必须提高自身能力修养, 在党校学习期间, 加强对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掌握程度, 以此在实际工作中解决民族问题。

一、丰富党校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内容

作为党校开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理论课程,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主要是以马克思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加强党员干部对马克思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在解决民族问题时合理运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新时期的党校教育中, 教学内容必须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加强引入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贴近百姓群众, 积极进行下基层活动, 深入到广大群众中来, 增加与家庭、社区、企业、乡镇的沟通交流, 以此获取最新有用资料。进而丰富教学素材, 做好课前准备, 提高教学质量。此外, 党校教师特别要加强对时政新闻的关注程度, 每时每刻关注国内重大事件, 以及国际形势变化, 深入分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课程内涵, 挖掘潜力, 争取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通过以简单易懂的教学方式, 实现党员干部对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真正领悟, 使党员干部在现实工作中, 顺利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民族政策。

二、加大党校对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重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极大程度的推动了城市化扩张, 城市规模越发壮大, 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交流, 以及民族格局分布都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此外, 极端宗教分子以及恐怖分子的存在, 也影响民族的团结稳定, 严重影响伟大中国梦的实现[1]。因此, 在面对复杂的民族情况, 党校领导必须提高对民族问题的重视程度, 深刻认识到当前现状的紧张形势, 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课程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 必须躬体力行去落实课程的各个环节。此外, 对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和国家, 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会议精神、以及各项指示性文件, 必须深刻阅读领悟, 认识贯彻执行, 确保民族政策的有力落实。解决民族问题利在当代, 功在千秋。

三、坚持承认不同民族的差异性按民族意愿办事

我国地域幅员辽阔, 少数民族数量众多, 不同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变迁中, 逐渐形成自身特色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 不用地区的民族在文化方面和经济方面都具有其特殊性。因此, 为加强和巩固民族之间和谐友好关系, 必须充分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 兼顾各民族特点, 针对不同民族的特点不同对待, 不搞特殊化, 因地制宜, 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愿, 倾听少数民族的心声, 为少数民族的发展办实事, 而且要办好。解决民族问题, 归根到底是要解决发展问题[2]。在处理青海藏族自治地区民族关系中的矛盾问题时, 务必要紧跟民族特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 明确青海藏区的居民现状和经济发展水平, 做好未来发展规划, 稳步向前。党员干部只有认真负责, 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知识, 才能寻求出最优的方式, 进而激发民族群众的工作热情, 推动青海藏区的经济发展, 彻底改变青海藏族自治地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

四、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感情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内容体系中, 明确规定党员干部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性、以及宗教信仰, 加强同少数民族之间的感情联络,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只有充分尊重各个少数民族, 才能有利于维护民族关系和谐稳定。对于青海藏族自治地区, 曾经有过一段黑暗的时期, 硬性要求藏区男性分头化, 女性辫子化, 甚至要求回族群众养猪吃猪肉等等严重伤害民族感情的行为[3]。虽然现在不存在这种现象, 但是其影响与伤害却是深远的。因此, 现阶段的党员干部, 在对待民族问题时, 必须严格贯彻落实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理论指导, 认真执行党的各项民族方针政策, 尊重各民族习俗, 尊重民族信仰;充分接受少数民族的意见, 坚持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在保护国家利益、以及民族利益的基础上, 对于少数民族的特殊要求, 务必要认真聆听, 充分考虑, 实事求是。

总结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党校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是党员干部理论与技能培养的主要渠道, 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主要阵地。党校教学工作必须在新的形势下, 明确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重要性, 提高课程效果, 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使各级干部在面对青海藏族的民族问题时, 公平公正解决, 以此促进藏族地区的发展, 维护民族团结。

摘要:民族团结稳定, 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提升民族问题的关注程度, 利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现阶段, 我国青海藏族地区的民族关系中, 依旧存在一些不利于民族团结、民族稳定的不和谐因素,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学习工作势在必行。通过对党校教学中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应用的研究探析, 进一步阐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关键词:党校教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尹继承.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党校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5, 25 (2) :31-33.

[2]马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以宁夏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为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5, 36 (4) :136-139.

篇4: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辨析题

关键词 “民族”概念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中国的民族政策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民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其中就有“山居民族”,“整个民族”的说法,而在中国古代的汉语中却很难发现,在古籍中与之对应的词仅有“人”、“民”、“族”、“部”、“种”等,中国社科院民族所的韩锦春、李毅夫二位专家曾潜心研究探索,将“民族”出现的最早时间确定为1882年资产阶级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所著的《洋务在用其所长》,其中写道:“夫我中国乃天下至大之国也,幅员辽阔,民族繁殷,物产饶富,苟能一旦发奋自雄,其坐致富强,天下当莫与颉顽。”公元六世纪《南齐书》列传之三十五《高逸传 顾欢传》有这样一段话:“今诸华之女,民族弗革,而露首偏踞,滥用夷礼,云于翦落之徒,全是胡人,国有旧民,法不可变。”其中的“民族”一词是有书面记载的最早可见的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过程中,为解决与无产阶级密切相关的民族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问题而创立的,其中的理论著作包括《论犹太人问题》(1844)、《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1844)、《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共产党宣言》(1848)、《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1881)等等,其中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首次阐明了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的关系,把民族问题的解决与无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了;在《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中明确指出“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提出了民族平等的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许多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理论观点,揭示了民族产生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对民族关系的决定性影响;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说“独特地拥有一定的方言和地域”的部落融合成一个民族。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系列关于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问题的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最终确立,但是这些理论都只是揭示了民族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民族的一些基本特征,并没有专门为“民族”下过定义,对其的明确定义来自于斯大林。

斯大林在1912年底和1913年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首次对“民族”下了一个定义,在后来1929年写的《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一书中基本上重申了前书中所提的定义,但在用词和表述上更为精确:“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对于斯大林的“民族”一词的定义,我们可以概括出民族的四大特征: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斯大林指出:“只有一切特征都具备时才算一个民族”,所以这四个特征是一个民族所共同拥有的,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同时具备这四个特征,缺一不可。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经过长期实践和理论的探索提炼于2005年终于出现,中国首次对“民族”作出自己的解释,即民族是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的一种人们共同体。中国化的民族定义的提出不仅体现出我国民族工作的重大进展,同时也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探索的具体体现。这对于我们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具有重大意义。

受俄共(布)民族自决和联邦制的影响,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民族自决和联邦制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之一,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取决于中国的国情,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古国,又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在中国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自秦汉统一国家建立后,中国历史的趋势呈现了“五方之民”(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中华夏)在不断互动中走向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局面。如何进行民族融合,《禮记正义》中的“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最恰当的概括,即“因俗而治”、“和而不同”,清朝的统一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其中雍正的边疆民族政策就是“从俗从宜”、“各安其习”,乾隆的边疆民族政策是“从俗从宜”、“不易其俗”,中国古代的这些民族政策正是当今中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的雏形。

中国解决民族问题实行的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从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以来,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现有五个自治区,三十个自治州,一百二十个自治县(旗)。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是民族平等,实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斯大林指出:“在一切方面(语言、学校等等)实行民族平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在国家完全民主化的基础上颁布全国性的法律,无例外地禁止民族享有任何特权,禁止对少数民族权利加以任何妨碍或限制。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实际地而不是纸上空谈地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和民族的实际问题结合的产物,是符合中国的国情的。

历史的车轮是不断在前进的,对于身处发展中的我们来说,理论的认识要紧跟发展的步伐,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个创新,对于保障我国少数民族的权利,维护我国的稳定和团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百多年前,马克斯·韦伯曾说过:“一个伟大的民族并不全因为数千年光辉历史的重负就变得苍老!只要它有能力有勇气保持对自己的信心,保持自己历来具有的伟大本能,这个民族就能够永远年轻。”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将马克思的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创新发展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在国家各项建设中发挥了并继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统一、人民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和睦的局面,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参考文献

[1] 吴仕民.中国民族理论新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 斯大林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4] 乌兰夫.民族区域自治的光辉历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

[5] 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6] 宋才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大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

[7] 林志友.论马克思民族自治理论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1).

篇5:理论辨析与材料分析题样板

1、爱因斯坦说:‚我评定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

答案要点: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主要考察他对社会的贡献;

对社会贡献越大,摆脱“自我”程度也就越大,个人的人生价值就越大

2、功利价值高于精神价值。

3、科学技术越发展,人的道德水平越高。

4、大学阶段,对于大学生而言,事业和爱情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5、理想具有主观性又有实现的可能性。

二、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

1‚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孙中山语

材料

2全党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

3周恩来同志始终信仰坚定、理想崇高,集中表现为他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这是他毕生奋斗的力量源泉。周恩来同志说:‚人是应该有理想的,没有理想的生活会变成盲目。‛┅┅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誓言。

——摘自胡锦涛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

4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摘自《邓小平文选》

(1)结合材料1,说明什么是“立志做大事”,在今天的表现是什么。

(2)结合材料2,阐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3)结合材料,阐述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答案要点:(1)“立志做大事”,就是将个人理想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使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在今天的表现,就是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2)理想与现实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理想不等于现实,现实也不等于理想。如果理想就是现实,理想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反之,如果现实就是理想,人们就没有了奋斗目标。理想与现实存在矛盾与冲突,理想属于“应然”,而现实属于“实然”。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

(3)首先,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其次,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最后,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2、以下是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写给Google原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的信里的一段话:

“开复老师:就要毕业了。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我不知,简历该怎么写,若是以往我会让它空白。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

思考对我们有什么警示作用?

(答案要点)认识大学生活特点,确立新的目标,尽快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并且要认真规划好大学生活,严格要求,脚踏实地,刻苦学习,立志成才。

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钱学森(1911~)中国著名科学家,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教授。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8年起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

1991年10月16日 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同年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1999年9月1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荣誉面前,钱学森是这样说的:‚说是表彰我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论方面所做的一切工作。我想这里面‘中国’两个字是最重要的。‛

问: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界的。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在这方面的看法。

答案要点: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对爱国主义也提出了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界的。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

应为全人类服务。科学无国界,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知识是无国界的,但科学知识的运用却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国家。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结合钱学森事例。

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现在,我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摘自《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材料

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摘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

3从北京到汶川,‚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凝聚13亿人民的力量。

从汶川到北京,‚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和‚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化为亿万人民无私奉献、积极参与的行动,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时代强音。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8年9月27日

(1)结合材料,阐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及其时代价值。

(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什么样的伟大民族精神?

(3)结合材料,阐述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在当代中国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答案要点:(1)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②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弘扬时代精神:①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②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深圳某私企老板说:这几年来,由于轻信生意场上的‚朋友‛,我用建材时被人以次充好,损失了好几万。在我看来,信用就是说话算数、欠债还钱。我是老板,我就不能拖欠工人工资,答应过的工钱一分不少。只有被骗过、被坑过之后,还能坚持为人的正直和信用,才是最难得的。

在某省的一个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发现收到的毕业生自荐书上大都列满各类奖项,还附有荣誉证书复印件,似乎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堪称品学兼优的可用之才。然而,记者走访后却发现,原来许多证书不过是‚移花接木‛、‚人工制作‛的。在某校竟有66%的大三学生认为‚简历不作假,典型一大傻‛。

请结合以上材料,阐述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答案要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每个人诚实守信、遵守契约。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社会成员遵纪守法、相互信任。大学生只有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我们深刻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我们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及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警惕和防范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我们要始终从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安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全面把握我国社会稳定大局,有效应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摘自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

2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认真抓好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公共秩序、生活秩序,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要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力度,鼓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

——摘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材料

32009年伊始,国务院新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七部门联手,展开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专项行动。‚中国网民行为大调查‛首次针对我国网民的上网行为、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关注话题及焦点事件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全方位了解互联网热点、发现共性、找出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打造适合网民需求、有助于网络健康发展的网民精神家园。

综合网民从内容、行为以及技术三方面的评判结果,得出2009年被中国网民怒斥的十大网络低俗现象。其中,制作传播或炒作淫秽色情内容以71.3%的被选择率成为网民首斥的网络低俗现象;传播违背社会公德、有损国家声誉的信息被62.1%的网民斥责为网络低俗现象,位居第二;而网络色情聊天、网上同居亦被58.1%的网民视为网络低俗现象,排名第三。

——摘编自新华网

(1)结合材料1,阐述有序的公共生活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2,说明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公共生活中的法律的作用。

(3)结合材料2、3,阐述如何营造良好的公共网络环境。

答案要点:(1)有序的公共生活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指引;预测;评价;强制;教育。

(3)营造良好的公共网络环境,既要靠道德,又要靠法律。一方面,要大力倡导网络道德,使网民真正做到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另一方面,完善有关网络环境的立法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使已有法律法规真正得到贯彻;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培养公民公共网络生活的法

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守法的自觉性。

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某同学的择业标准是:①工资要高;②工作前景要好;③工作环境要好;④离家近;⑤工作轻松简单,有固定假期,不随意加班;⑥公司有良好声誉和竞争实力。

(1)请对小李同学的择业观作出你的分析评估。

(2)请对小李同学的择业观提出合理的建议。

答案要点:(1)职业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劳动岗位。职业的条件和意义包括:给予就业者合理的劳动报酬;赋予就业者一定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提供就业者服务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和舞台。

该同学从个人出发,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考虑自我的利益价值,缺少对自我社会价值的追求;

篇6: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

一、解释题(要求只答要点,无需论述。每题5分,共20分。)l、民族

答: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民族区域自治

答: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的,在中央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的,遵循宪法规定的总道路向前发展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由多民族人民实行的地方自治。

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

答: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实现真正民族平等的根本途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互为因果、条件、不可分割。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

4、毛泽东关于民族消亡的论述

答: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如此。

二、辨析题(要求先回答对错,再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

1、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错误)

2、民族融合的结果即民族消亡。(对)

3、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错误)

4、马克思主义及其无产阶级政党坚决支持民族同化。(错误)

三、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三题选做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

l、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答:(1)旧的民族关系中的消极因素

(2)各民族之间差异存在

(3)各种利益矛盾在民族关系上有表现

(4)阶级斗争仍然存在(5)民族差别特点存在

2、试论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答:(l)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民族理论基础

(2)列宁、斯大林建立了完整的、科学的民族理论体系

(3)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3、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答:(l)少数民族干部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

(2)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必须与各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广大各民族群众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3)是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使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和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

(4)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标志;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目前政策,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中心环节;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四化的可靠保证。《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参考答案要点

一、解释题

1、民族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民族区域自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的,在中央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的,遵循宪法规定的总道路向前发展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由多民族人民实行的地方自治。

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实现真正民族平等的根本途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互为因果、条件、不可分割。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

4、毛泽东关于民族消亡的论述

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如此。

二、辨析题

1、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错误)

2、民族融合的结果即民族消亡。(对)

3、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错误)

4、马克思主义及其无产阶级政党坚决支持民族同化。(错误)

三、论述题

l、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1)旧的民族关系中的消极因素

(2)各民族之间差异存在

(3)各种利益矛盾在民族关系上有表现

(4)阶级斗争仍然存在(5)民族差别特点存在

2、试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l)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民族理论基础

(2)列宁、斯大林建立了完整的、科学的民族理论体系

(3)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3、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

(l)少数民族干部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

(2)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必须与各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广大各民族群众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3)是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使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和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

(4)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标志;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目前政策,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中心环节;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四化的可靠保证

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问答 什么是民族政策?

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从世界范围来看,民族政策的实质和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政策;后者如种族隔离、种族歧视政策等。

从内容来看,有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之分。民族政策原则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如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具体的民族政策措施,通常是对涉及民族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做出的具体的规定。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9)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IO)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是什么?

1、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历史过程,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

2、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继续存在。

3、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4、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应该一律平等,应该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

5、大力发展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各民族要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和繁荣。

6、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7、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8、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交织在一起,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还要注意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平等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民族平等最初由资产阶级提出,曾在反对封建主义和民族压迫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便成为欺骗和压迫本民族人民及其他弱小民族的工具。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被赋予了它真实的内容和科学的涵义,成为无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成为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

(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利益和平等权利给予特殊照顾。(4)各民族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民族团结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间和各民族内部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们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我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国政府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l)将民族团结的原则明确地写入《共同纲领》、历次《宪法》等法律之中,使民族团结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也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每一个人的法定义务。

(2)努力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的隔阂。1951年,政务院发布《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揭、匾联的指示》,消除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旧的痕迹。50年代,国家还组织慰问团、访问团,并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增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3)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并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1952年和1956年,进行过两次民族政策的大检查、大教育,1979年又在全国进行了民族政策的再教育,都不断地增强了民族团结。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召开了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并逐步形成了层层召开、定期召开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国务院于1988年4月首次召开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人物和集体,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使民族团结正在成为一种社会舆论,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5)旗帜鲜明地进行反分裂斗争,打击了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团结和教育了各族人民,使各族人民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提高了对分裂活动的识别力和抵制力。

(6)及时地、妥善地处理民族关系中发生的问题,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7)把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党的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整个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民族工作的重点也随之转移,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工作一是经济建设,二是加强团结。并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意义重要性

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们建立了新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翻身解放;引导各族人民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确认五十六个民族成份,实现了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自治地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生产力,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历史性飞跃;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社会文化事业,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密切了党同少数民族群众的联系。新中国成立近六十年来,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风险和考验,我国始终保持了民族团结、政治安定、社会稳定。

党的民族政策,既全面考虑了我们这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事实,又全面考虑了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在发展水平和文化风俗上存在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基本事实;既深刻总结了我国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也积极借鉴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既保持基本原则、基本理念的稳定性、一贯性,又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充实、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因而具有历史和现实的科学依据,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我们党的民族政策,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处理民族问题的智慧和心血,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严格执行民族政策,直接关系到党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直接影响到党的民族工作的成败,直接决定着民族之间的信任和团结。历史经验证明,我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只有在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前提下,才能得以真正搞好和切实加强;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也只有在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凡是民族政策执行得好的时候,民族关系就健康发展,民族团结就不断巩固;凡是民族政策执行得不好的时候,民族关系就遭遇波折,民族团结就受到破坏。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三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氏族与民族的根本区别是 A、经济关系

B、血缘关系(√)C、地域关系 D、利益关系

2、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是A、民族矛盾 B、民族的社会原因 C、民族差异(√)D、民族交往

3、族的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3位代表之一。A、土家 B、水

C、苗(√)D、布依

4、广西壮族自治区域自治区成立于年 A、1958年(√)B、1952年 C、1984年 D、1956年

5、首次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

二、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将所有正确答案选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

1、对民族发展起到精神纽带作用的因素是 A、共同语言 B、共同文化(√)C、共同族源(√)

D、共同心理认同(√)

2、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发展的趋势是 A、问题越来越多 B、矛盾越来越尖锐

C、各民族充分发展繁荣(√)

D、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共同性日益增多

(√)

3、民族平等作为一个历史概念,由于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政党对它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要求,民族平等在实践中具有()A、民族性 B、时代性(√)C、文化性(√)D、阶级性

4、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有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互助

(√)D、民族和谐

(√)

5、西部大开发地理范围包括我国12个省、市、自治区,即,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陕西省、重庆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和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

1、民族

1、民族: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2、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总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56个民族已经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大家庭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经具有了一个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休戚与共、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各个民族的总称,体现了中国各民族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不可分割的实体,涵盖了中国各民族整体上的民族认同。

3、民族平等

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的一项总原则.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民族平等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真实,成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

4、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5、民族观

是人们对民族问题的总认识,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方法上

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即可。每题10分。)

1、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的区别是什么? 答:(1)民族融合不同于民族同化。它们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范围、发生的结果上不同,实现的途径上也有所不同(2)民族同化在民族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它是个别民族的单方面的变化,结果只是个别的民族消失,民族数量的相对减少,而民族现象依然存在。(3)民族融合是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实现的,是全世界一切民族范围的变化,其结果是人类的民族差别、民族界限的消失。民族作为客观实体自然消失,出现新的人类统一体。(4)民族强迫同化是凭借暴力和特权进行的。民族融合不是凭借暴力和特权的人为结果,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5)民族融合因素的出现并不等于民族融合。历史上出现过的所谓“民族融合”,实际上是民族同化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2005年5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指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是指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3、为什么说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答: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1)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汇合,升华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精神(2)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杰出贡献

五、论述题(要求观点鲜明,证据充分,有论证过程。每题15分。)

1、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原因及意义。答:(1)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

(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表现为对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强化。(56个民族都成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民族,各族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各民族人民的平等地位得到实现,各民族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各民族彼此尊重、帮助、合作和学习,在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交往联系中,共同性因素逐渐增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各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宏伟目标。(2)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

(我国长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是各民族共同性因素增多的历史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形成和增强的社会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使各民族在各个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为共同因素的增长提供了机会和动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精神纽带。(3)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意义

(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民族共同因素增多是增进民族团结的有利条件,也是良好的民族关系的反映。(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有利于在国际上展示我国民族关系的良好状态。

2、国家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答:我国56个民族结成了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国家利益代表着各民族的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的统一,保持社会的安定,对于我们伟大祖国的进一步发展繁荣,对于各族人民的富裕和安居乐业,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国家利益是各民族利益的根本所在,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1)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共同生存的基础

伴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各民族经过不断的交往联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家一体、民族多元的格局,各民族血肉相连、休戚相关,谁也离不开谁。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共同生存的前提基础。

近代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的人侵,严重威胁着我国各民族的生存权。不仅汉族人民处于饥寒交迫、人口锐减的生存困境之中,其他民族人口的下降也十分惊人,一些弱小民族更已濒临灭绝的境地。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期间,把沿江居住的赫哲族强行迁至人兽罕迹的沼泽地区,无法捕鱼狩猎,冻饿交加、疾病肆虐,大量死亡。19世纪70年代,赫哲族人口原有5000余人,到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时,赫哲族只剩300多人。抗日战争的八年之间,我国各民族同胞有3500多万人伤亡。今天,13亿人民的共和国是一个民族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56个民族共同发展进步。半个世纪以来,各族人民平均寿命大幅度增长,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比例高于汉族。13亿血肉同胞老有所养、幼有所抚,共享“天伦之乐”。这个大家庭之所以如此和睦平安,是因为这个大家庭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生活基地,有在五千年历史深处奠定的文明基石,有统一的强大的国家为各民族提供了安全生存的条件,不断发展的条件。对外有能力抗侵略抗颠覆,捍卫国家主权;对内有办法抗灾害、保稳定,保护各民族人民的安宁。如果没有国家的统一,各族人民也将没有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幸福安定的条件。(1分)

(2)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可靠保障 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可靠保障。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发展都以国家统一为前提条件。

以史为证,唐朝是最典型的例子。唐朝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最强盛、最有生气的朝代,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的壮观景象,根本原因在于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统一便有力量,有了力量便会有地位。所以北方各族把唐太宗称为“天可汗”或“天至尊”;南方百越诸族称赞贞观年间民族团结的盛况为“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有人统计,唐朝宰相369人中,胡人出身的有36人,约占十分之一。唐朝的繁荣,得益于各民族间空前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更得力于国家的统一和强盛。纵观中华文明史,千年传统连绵不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民族社会的发展得到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的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不仅汉族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况进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他民族,尤其是许多原来处在奴隶制、农奴制,甚至原始社会末期的少数民族,都实现了直接过渡,共同进入了社会主义,其基本前提,就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共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安百业旺,家和万事兴。从东部沿海带动的改革开放,到以民族地区为主的西部大开发;从东方红卫星上天,到神舟六号安全返航;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有重要成就的获得,都离不开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如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保护、交流、发展与创新,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和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等等,都需要国家大力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需要国家进一步在统筹中提供。归根结底,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保障,在于国家统一。

(3)国家统一是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尊严的前提(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的尊严是56个民族的共同尊严。尊严,对于人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民族更是至关重要的。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是我国各族人民乃至世界各地中华儿女的共同需要。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祖国强大的前提首先是国家统一。

当西方许多国家还在中世纪农奴制的时候,我们巳进入封建社会繁荣阶段,被称为“天朝”的统一祖国声名远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这种尊严又成为国家进一步发展的精神力量。近代以来,我们的祖国积贫积弱,备受西方列强欺凌,军阀混战、割据,一片黑暗。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成了“东亚病夫”,任人宰割,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受到了无以复加的伤害,今日想来,仍会令人悲愤。因为失去了尊严,就意味着受欺压凌辱,就意味着失去了作为一个民族应有的地位和形象。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浴血奋战,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我们的祖国不仅已经站起来,而且正在富起来,还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和平发展走向未来。我们成功地运用“一国两制”的方针,不仅顺利地解决了香港、澳门回归问题,还要妥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对于台湾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国家统一与民族感情、民族意志的关系。要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生存条件,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这一切的一切,必须有国家的统一才有可能。

总而言之,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我们必须进一步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坚定地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B

2、C

3、B

4、A

5、D

二、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将所有正确答案选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

1、BCD

2、CD

3、BD

4、ABCD

5、ABCD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

1、民族: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1分)。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2分)。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2分)。

2、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总称,(1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56个民族已经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大家庭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经具有了一个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休戚与共、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2分)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各个民族的总称,体现了中国各民族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不可分割的实体,涵盖了中国各民族整体上的民族认同。(1分)

3、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一个根本原则,(2分)也是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的一项总原则.(2分)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民族平等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真实,成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1分)

4、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3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1分)

5、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问题的总认识,(2分)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1分),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方法上(2分)。

四、简答题

1、(1)民族融合不同于民族同化。它们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范围、发生的结果上不同,实现的途径上也有所不同(2分)(2)民族同化在民族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它是个别民族的单方面的变化,结果只是个别的民族消失,民族数量的相对减少,而民族现象依然存在(2分)。(3)民族融合是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实现的,是全世界一切民族范围的变化,其结果是人类的民族差别、民族界限的消失。民族作为客观实体自然消失,出现新的人类统一体(2分)。(4)民族强迫同化是凭借暴力和特权进行的。民族融合不是凭借暴力和特权的人为结果,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2分)。(5)民族融合因素的出现并不等于民族融合。历史上出现过的所谓“民族融合”,实际上是民族同化(2分)。2、2005年5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1分)胡锦涛(1分)指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是指平等、(2分)团结、(2分)互助、(2分)和谐(2分)的民族关系。

3、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1)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汇合,升华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精神(2)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杰出贡献

五、论述题(要求观点鲜明,证据充分,有论证过程。每题15分。)

1、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原因及意义。(1)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8分)

(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表现为对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强化。(56个民族都成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民族,各族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各民族人民的平等地位得到实现,各民族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各民族彼此尊重、帮助、合作和学习,在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交往联系中,共同性因素逐渐增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各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宏伟目标。(2)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6分)

(我国长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是各民族共同性因素增多的历史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形成和增强的社会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使各民族在各个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为共同因素的增长提供了机会和动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精神纽带。(3)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意义(6分)

(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民族共同因素增多是增进民族团结的有利条件,也是良好的民族关系的反映。(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有利于在国际上展示我国民族关系的良好状态。

2、我国56个民族结成了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国家利益代表着各民族的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的统一,保持社会的安定,对于我们伟大祖国的进一步发展繁荣,对于各族人民的富裕和安居乐业,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国家利益是各民族利益的根本所在,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2分)

(1)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共同生存的基础(2分)

伴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各民族经过不断的交往联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家一体、民族多元的格局,各民族血肉相连、休戚相关,谁也离不开谁。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共同生存的前提基础。(1分)

近代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的人侵,严重威胁着我国各民族的生存权。不仅汉族人民处于饥寒交迫、人口锐减的生存困境之中,其他民族人口的下降也十分惊人,一些弱小民族更已濒临灭绝的境地。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期间,把沿江居住的赫哲族强行迁至人兽罕迹的沼泽地区,无法捕鱼狩猎,冻饿交加、疾病肆虐,大量死亡。19世纪70年代,赫哲族人口原有5000余人,到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时,赫哲族只剩300多人。抗日战争的八年之间,我国各民族同胞有3500多万人伤亡。(1分)

今天,13亿人民的共和国是一个民族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56个民族共同发展进步。半个世纪以来,各族人民平均寿命大幅度增长,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比例高于汉族。13亿血肉同胞老有所养、幼有所抚,共享“天伦之乐”。这个大家庭之所以如此和睦平安,是因为这个大家庭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生活基地,有在五千年历史深处奠定的文明基石,有统一的强大的国家为各民族提供了安全生存的条件,不断发展的条件。对外有能力抗侵略抗颠覆,捍卫国家主权;对内有办法抗灾害、保稳定,保护各民族人民的安宁。如果没有国家的统一,各族人民也将没有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幸福安定的条件。(1分)(2)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可靠保障(2分)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可靠保障。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发展都以国家统一为前提条件。

以史为证,唐朝是最典型的例子。唐朝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最强盛、最有生气的朝代,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的壮观景象,根本原因在于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统一便有力量,有了力量便会有地位。所以北方各族把唐太宗称为“天可汗”或“天至尊”;南方百越诸族称赞贞观年间民族团结的盛况为“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有人统计,唐朝宰相369人中,胡人出身的有36人,约占十分之一。唐朝的繁荣,得益于各民族间空前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更得力于国家的统一和强盛。纵观中华文明史,千年传统连绵不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民族社会的发展得到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的保障。(1分)

新中国成立后,不仅汉族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况进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他民族,尤其是许多原来处在奴隶制、农奴制,甚至原始社会末期的少数民族,都实现了直接过渡,共同进入了社会主义,其基本前提,就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共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安百业旺,家和万事兴。从东部沿海带动的改革开放,到以民族地区为主的西部大开发;从东方红卫星上天,到神舟六号安全返航;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有重要成就的获得,都离不开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如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保护、交流、发展与创新,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和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等等,都需要国家大力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需要国家进一步在统筹中提供。归根结底,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保障,在于国家统一。(2分)

(3)国家统一是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尊严的前提(2分)

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的尊严是56个民族的共同尊严。尊严,对于人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民族更是至关重要的。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是我国各族人民乃至世界各地中华儿女的共同需要。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祖国强大的前提首先是国家统一。(1分)

当西方许多国家还在中世纪农奴制的时候,我们巳进入封建社会繁荣阶段,被称为“天朝”的统一祖国声名远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这种尊严又成为国家进一步发展的精神力量。近代以来,我们的祖国积贫积弱,备受西方列强欺凌,军阀混战、割据,一片黑暗。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成了“东亚病夫”,任人宰割,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受到了无以复加的伤害,今日想来,仍会令人悲愤。因为失去了尊严,就意味着受欺压凌辱,就意味着失去了作为一个民族应有的地位和形象。(1分)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浴血奋战,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我们的祖国不仅已经站起来,而且正在富起来,还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和平发展走向未来。我们成功地运用“一国两制”的方针,不仅顺利地解决了香港、澳门回归问题,还要妥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对于台湾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国家统一与民族感情、民族意志的关系。要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生存条件,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这一切的一切,必须有国家的统一才有可能。(2分)

上一篇:心理学期末资料下一篇: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