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

2024-07-11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共11篇)

篇1:《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

精读《职责比能力更重要》这本书后,真切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分台干部上职责的重大,并真实地感受到自我在职责落实与执行上存在明显不足,常常是“有思想,有计划,却少行动”,并经常以种种貌似合理的理由为个人的落实不力、不作为、慢作为等找台阶,以至于工作完成率与工作质量都打了折扣,创新也就只能寥若晨星,这既影响了个人能力与业绩的体现,也影响了所在团队整体形象的提升,更加直接地影响了单位工作的争先进位。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做不好事情、完不成任务时总是喜欢把借口当作敷衍外人、原谅自我的“挡箭牌”,宁愿花时间、耗精力去找借口来逃避职责,也不愿花同样的时间、精力去努力做事,把“这事不该我管”、“不是我不想做”、“我已尽力而为了”、“等等再说”之类的借口作为掩饰个人弱点、推卸职责的“万能器”。这无非是想掩盖自我的过失和失职,求得别人的理解和原谅,实质上是推卸职责。这只能让自我暂时甩开包袱和担子,得到身心的简便,让自我暂时逃避职责和义务,获得了心里的平衡。却不知“阴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一个人若是习惯了为自我的失误和失职找借口,职责心就会降低,就会疏于努力,不再想方设法争取成功,就会严重影响自我的工作质量,进而慢慢失去忠诚和自信,降低热情和活力,减弱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失去竞争力。这样的人多了,其所在团队也会失去竞争力,难以在社会立足。

不找借口才能应对现实,迸发活力。工作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职责心,一旦踏上了一个岗位,便是选择了一份职责,拥有了一份使命,就必须承担职责,把职责当成提高工作成效的“催化剂”。不能主观上有原因,却反而强调客观因素,本末倒置找借口,这是人性弱点的反应,也是虚荣心的表现。在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地存在不足,但只要坚持“以结果为导向”,总结失败的经验促成成功,也是收益多多。

不找借口才能看清形势,收获成功。多份职责心,工作才能有活力,才有可能得到信任,并被欣赏重用。我们最基本的职责就是工作敬业,对单位忠诚,对同志和群众守信,这永远是现代社会最宝贵的财富。《职责比能力更重要》上这方面的案例不胜枚举,值得研究与深思。

“不为失败为借口”,要求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记住:有职责感才是工作出色的前提,是职业素质的核心。所有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品质——职责感,聪明才智、学识、机缘等固然是成功的因素,但缺少了职责,一切都是“水中月、雾中花”。

不为失败找借口”,要求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靠借口来推脱职责。借口永远是一个人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人放弃了职责,也就等于放弃了生活,也将被生活所放弃。《职责比能力更重要》一书中提到“没有一滴雨滴认为它们应当对洪灾负责”令人回味警醒。

“不为失败找借口”,要求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永远坚持工作的活力,永远坚持自律。要求我们用心去做正确的事,并将事情做正确,要求我们把好事做好,实事做实。

工作、生活中诚然有许多困难,但如果我们充满自信,而不是想方设法地找借口、逃避职责,那么困难也就不再是困难,而是我们到达目标的调味品,是我们业绩中的闪光点。“一流的人找办法,末流的人找借口,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好的办法令你事半功倍。

要“找到好办法”首先必须认真分析问题。“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仅有问题分析透彻才能对症下药。要“找到好办法”必须转换思维。“条条大道通罗马”,在工作中不讲究创新,一味钻“牛角尖”,只会把问题看死,思路也往往会钻进死胡同。要“找到好办法”必须善于学习。好办法的灵感来自平日的知识积累,它根本不会凭空产生。要“找到好办法”是必须勇于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切好的办法都不能指望“闭门造车”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进行完善与修正。

作为一名分台干部,其根本职责就是“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办法”,就是全力以赴,满腔热情地做事,就是“多做一点点”,为领导减轻压力,为班子供给支持,给同事以帮忙;就是勤奋加创新,注重细节,追求“零缺陷”,避免让领导、同事修改“作业”或收拾“烂摊子”;就是努力给团体增加信心,增添荣誉。

要始终坚持强烈的职责感、使命感。“今日的成就是昨日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有赖于今日的努力”,打拼才能履行职责,成就荣誉。执行使命才能创造活力,点燃生命之火,铸就新的辉煌。

要始终坚持强烈的压力感、紧迫感。始终坚持强烈的细节观、创新观。“积液成裘,聚沙成塔”,工作中必须始终从小事做起,从最具体的工作做起。

要始终坚持强烈的统筹性、前瞻性。工作中急于找借口,往往都是由于事前缺乏统筹,安排事务缺乏科学性,导致工作中主次不分,忙闲不匀,“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按下葫芦冒出瓢”,手头上积压的事务越来越多,使得“小事干不好,大事干不了,事事一团糟”。要使自我不找“借口”,必须超前筹划,学会“十根指头弹钢琴”。

要始终坚持强烈的原则性,学会说“不”。在工作中坚持说“不”,能够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干扰。在制度日趋完善的情景下,只要坚持按章办事,就能够减少许多牵制,避免不必要的纠缠,少做“无用功”,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做实事、好事、群众关心的事。当然,在说“不”前要注重制度的完善,要掌握工作艺术的灵活性,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篇2:《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

首先,什么是职责爱默生说:“职责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书中有这个案例让我记忆深刻。

美国独立企业联盟主席杰克法里斯曾对人说起少年时的一段经历。在杰克法里斯13岁时,他开始在他父母的加油站工作。那个加油站里有3个加油泵、2条修车地沟和1间打蜡房。法里斯想学修车,但他父亲让他在前台接待顾客。

有一次,法里斯实在忍受不了了一位老太太的刁难,他不愿意再为她清洗车。法里斯回忆道,他的父亲告诫他说:“孩子,记住,这就是你的工作!不管顾客说什么或做什么,你都要做好你的工作,并以应有的礼貌去对待顾客。”

父亲的话让法里斯深受震动,法里斯说道:“正是在加油站的工作使我学习到了严格的职业道德和应当如何对待顾客,这些东西在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既然已从事了一种职业,选择了一个岗位,就必须理解它的全部,就算是屈辱和责骂,那也是这项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仅仅只享受工作给你带来的益处和欢乐。

这样的一个例子,是“对工作负职责”这句听起来十分空洞的话的最好解释。

确实,职责无处不在。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里,都少不了职责二字。犹如作者所说,当你应对自我的职业以及工作岗位时,请时时刻刻牢记,这就是你自我的工作。不要忘记了自我的职责,工作呼唤着职责,工作意味着职责,从来没有一种职位不需要职责。时常听到有同事讲下班后回家第一件事不是休息,而是不辞辛劳地做家务,把爱家收拾得整洁亮丽。我想这也是职责的一种体现,因为作为同龄人,我深深感知在我们还未独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因是父母眼中的宝贝而很少沾染做饭、洗衣这一类琐事。可是在成家后,因为心中的那一份爱,对家庭的职责油然而生,姑且不论起初做事的能力,即便做得不好,可一旦做了,内在潜能将能更充分的发挥,从而不断超越。能够说,职责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卓越的原动力。

同时,职责关注细节,职责创造成绩。每当进行案例学习,发此刻对工作差错进行分析时,常常出现的字眼是职责心不强。大多数差错的发生,往往不是因为其高深的难度。就目前所处的工作而言,安全与服务是我们每日强调的重点,对于这四个字和其中所包含的规章制度绝大多数人早已烂熟于心,却没有铭记于心并且切实做到。其实,除了我周围有这样的状况发生,放眼看去,全民航,甚至全球,不时总会传来某某事故仅仅因为一个细节的疏忽。关注细节,是高度职责感的体现,也是成功与否的关键,到此刻,10——1=0的故事还在脑海回旋。具备细节职责感,能够经过随手关水,人走关电来节俭一滴水,一度电以促进节能的目标,能够经过女员工扎高头花体现活力四射的精神面貌以向优质服务再迈进一步,能够经过复核货物重量确保载重平衡,实现航空安全目标……

总而言之,职责意味着做事尽力做到位,想方设法把事情做到最好,永不虎头蛇尾。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对工作,都应当时刻铭记自我的职责,真正尽到自我的职责,仅有这样才真正值得信任,才能真正担当起赋予他的职责,在平凡的人生挥写不平凡的篇章。

★ 《比金钱更重要》 之二

★ 《比金钱更重要》阅读答案

★ 课文《比金钱更重要》教案

★ 《比金钱更重要》教学教案

★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读书笔记

篇3:能力比成绩更重要

一、肯定自己的正确用人标准

戴老师“不拘一格量才用人的做法错了吗?”回答肯定是:“没错!”不仅没错,反而体现了戴老师正确的价值观、学生观和人才观,戴老师不必有任何的不解和顾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成绩不能代表一切。能力比成绩更重要,分数只是能力外显的一个方面,且分数也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的好坏可以是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一个方面,但不应该成为衡量学生干部的唯一标准,否则就有失公平和科学。班干部的主要职责是协助老师组织、管理好班级活动和事务,组织同学参加各种活动,没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显然是不行的。当学生干部,不能唯成绩论,重要的是他的品行修养、自理能力、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干部”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有领导组织能力,有为人服务的奉献精神,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品质,这也是当好学生干部的内质。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八项最基本的智能,只是在每个人身上的发展程度和发挥程度不同而已,大部分人只是在某个特定领域才能展现非凡和卓越。立足多元智能理论,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和智力类型,每个人都有成才的潜力,只是成才的领域不同而已。教师的任务就是挖掘学生不同领域的潜力,充分彰显学生发展的优势潜能。多元智能理论还提醒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善于用赏识的眼光发现学生固有的每一点潜质与禀赋,帮助他们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发掘自我、展现自我,让他们树立起“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坚强信念,让他们生活在希望和追求中,陶醉在成功与喜悦中。可以说,戴老师让小李任劳动委员,就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科学做法。

能力比分数更实在。戴老师不唯考试成绩论优差,而能从多方面去发现学生、发展学生、培养学生,这是我们要学习和借鉴的。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要是多元的,学习成绩差的人不一定就愚笨,也有可能在其他方面很突出,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天赋并给予合适的定位,才能使学生各尽其才、各施其能、尽显其特,使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按照每个学生的优势特长安排给他们不同的任务,“因岗定人”。如,让有点吹毛求疵但细心负责的学生去当卫生委员,让争强好胜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去当学习委员,让好出风头但活泼好动的学生去组织各种活动,让做事细心、能精打细算的学生去管理班费,让身强力壮、喜爱运动的学生去担任体育委员,让能说会道、热情开朗的学生担任宣传委员等等,这样不仅能彰显他们的特长,施展他们的才华,使学生的自我潜能得以挖掘、能力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等个性品质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从而造就一个个不断趋于完美的新个体。

戴老师在对小李家访过程中了解到小李自理能力很强、勤劳肯干、有责任心、愿意付出,决定让其担任劳动委员,这是明智之举、理性选择。戴老师又何必自责和揪心呢?生活自理能力是提高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是做好劳动委员工作的前提和条件。很难设想,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学生将来会有多大的作为?连起码的生活能力都不具备,又如何担当起劳动委员这项辛苦、复杂的班干部工作?再者,具有责任感是一个人成熟的体现,也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意识要求公民个人自觉履行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小李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这是做好班干部工作最关键的要素。因此,戴老师决定由小李接任劳动委员,这是明智的决定,也是负责任的表现。

二、理性分析和看待部分同学的“不服气”

对于小李担任劳动委员,一些同学表示不服气、不认可、不服从,戴老师要理性、辩证地去分析,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尤其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教师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分数和名次。很多教师往往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片面地认为,只有在分数面前才能分出“高低”,只有在成绩面前才能论出“英雄”,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也给予“特殊照顾”和奖励,成绩好的学生也容易受到同伴的尊重和接纳。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也误认为自己成绩好就什么都好,此所谓“分数效应”下的“一俊遮百丑”。长此以往,绩优生才能胜任班委工作的观念就理所当然地受到许多人的认同。在很多学校,学生会干部和班级学生干部基本上都是由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担任,虽然他们中有些人不一定有专长或适合所担任的工作,但学生已形成思维定势,习以为常。对此,戴老师要做的就是怎样使班上同学扭转这一思维定势,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使他们愉悦地接受即便成绩相对较差但有一定能力的同学担任班干部,并在行动上支持他们的工作。我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担任学习委员较为合适,而宣传委员、劳动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更需要品行良好、有个性且在这方面有特长的同学担任。“班干部一定要成绩好,学生才认可、服气”的认识是一种落后、保守的观念。戴老师的做法是一种打破常规、勇于挑战、人尽其才、以人为本的务实之举,应该坚持,不要放弃。在此,我也呼吁,应当改变目前选用学生干部片面看重学习成绩的现象,让更多有特点、有特长、敢担当的学生能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发挥他们的特长、潜能与创造性,按照每个学生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结构提供发展、成长的条件和机会,坚决反对让那些高分低能、高分低品的学生担任班干部。

三、消除小李的自卑心理,树立其自信心

自信心是在对自我的肯定和充分估计的基础上,相信自己力量的一种心理状态,是生活中获得成功和快乐的重要因素。自信的人能靠自己的力量使看似不可能的事成为现实。戴老师要引导小李拿出勇气去突破自己,鼓励她挺直腰杆参与班级管理,大胆工作,而不能畏首畏尾、消极自卑。自卑感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意识,是个人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感。小李之所以提出辞职,除了同学们对她成绩不好而担任劳动委员不服气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自卑心理在作祟。她的辞职正是对自己的否定,也是其内心冲突反映到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之举。其实,小李并不是真的想辞职,她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遭受了个别同学的嘲笑,这不是她辞职的关键,关键在于她对自己缺乏自信,自卑心理才是促使她辞职的催化剂。在案例中,戴老师也发现小李本来就因为家庭和成绩的原因,多少有些自卑,再加上担任班干部后,同学们对其不屑一顾,阻挠排斥,使其自卑心理加剧,提出辞职就不足为奇了。所以,戴老师要帮助小李战胜自卑,充分相信自己,超越自己,使其树立“我自信,我能行,我一定行”的意志品质,引导她全面、辩证地看待外部评价,从自卑的情绪中摆脱出来。戴老师也可以通过谈心法、激将法、赏识法、领悟法、暗示法等,唤醒她的潜能,帮她找回自信,树起成功的决心,放飞她沉睡的梦想,开启她幽闭的心智,使她理直气壮地从事班干部工作。同时,戴老师要对小李的工作给予“暗中支持”,做小李的“助手”,提高其工作能力、水平和实效,使小李的工作有出色的成绩,并在班上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会逐渐消除同学们对小李的不服气,小李的工作也会自然顺畅,得心应手。

四、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给班干部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正确的班级舆论氛围是衡量一个班级是否优良的重要标尺,也是班干部放开手脚开展工作、发挥潜能的关键因素。小李之所以“辞职”,与同学们的议论、嘲笑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的中学生特别在意老师和同伴的评价,所以戴老师要引导好班级舆论方向,营造积极向上、健康融洽的班级舆论氛围,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坚持自己的用人标准,把小李留下来,鼓励她继续担任劳动委员。为打消小李的顾虑,消除其他同学的不服气行为,戴老师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 召开“班干部任用标准”主题班会。

会上讨论班干部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让学生就成绩之外还需要什么、当班干部能不能以成绩论英雄、成绩好就能胜任班干部工作吗、怎样赢得别人的尊重等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辩论,让大家转变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舆论氛围,使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平和、正确的心态,能自觉、主动地支持和配合班干部的工作。

2. 召开班干部座谈会。

班干部小群体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对班上每一个同学都具有无形的“震慑力”,对形成良好班级有着至关重要的“辐射”作用。戴老师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把班干部召集在一起,加强他们之间的团结、协调和配合能力,使他们彼此接纳、认可和肯定,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组织他们讨论班干部的定位问题和角色问题,顺便讨论班干部与学习成绩的关系。通过这一讨论,先在班干部这个小团队中形成统一的思想:班干部是为班级发展服务的,应该给予支持和尊重;班干部通过为同学服务而成就自己,应该给予鼓励和帮助;班干部为班集体付出了精力和心血,应给予肯定和赞赏;班干部在某些方面有特长,但成绩不一定优秀,成绩不是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应给予宽容和理解,等等。通过班干部的影响力,继而影响班级的其他同学。

3. 展现班干部的工作成绩。

班主任对学生一句赞赏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真诚的鼓励、一番中肯的表扬都会使学生兴奋不已、信心倍增,可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成功感和表现欲。戴老师可根据中学生渴望被认可的心理,经常对班干部尤其是像小李这样的班干部进行表扬,把他的工作成绩展现在同学们面前,使同学们“服气”,增强同学们对班委与班集体的认同度,激发他们内在的真、善、美,树立班级正气。

4. 进行个别化教育。

针对成绩优异而又对小李“不服气”的学生,要适当给他们泼泼冷水,降降温,消除他们的“过誉心理”,“打击”他们的狂妄与自大情绪。戴老师可召开这些同学的座谈会,指出他们的不足,使他们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和看待他人。也可通过手机短信、QQ聊天等形式,与个别同学交流对话,潜移默化地转化他们的思维定势,为班级建立良好的班风营造统一的思想基础,为班干部的工作搬开绊脚石。

篇4: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把握内涵在感悟责任中重新认识责任

什么是责任?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一个人活在世上,是要承担许多责任,如社会的责任,家庭的责任,工作的责任,等等,是许多的责任支撑一个人在这个世上做人、做事。责任有丰富的内涵,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形式来区分,可以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去认识。

首先,责任是一种做人品格。责任是道德建设的基本元素。官德、师德、医德、商德、艺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都以责任为基础、为前提。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然要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甚至对国家承担并履行一定的责任。责任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轻重之分,而无有无之别。一个人,只有尽到对父母的责任,才能是好子女;只有尽到对国家的责任,才能是好公民;只有尽到对下属的责任,才能是好领导:只有尽到对岗位的责任,才能是好员工。只有每个人都认真地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社会才能和谐运转,企业才能持续发展。因此,责任无处不在,责任无人不承担。承担责任体现了一个人的追求和品格,有责任感的人,受人尊敬,让人放心。

其次,责任是一种做事态度。古人讲:“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决定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不是智商、领导力、沟通技艺等,而是责任一一种努力行动,使事情的结果变得更有积极的意识。态度决定成败。

个既对企业和员工负责、也对自己负责的人,无论做什么工作,一定会体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也一定会在事业上、在岗位上实现个人价值。责任出勇气、出智慧、出力量。有了责任心,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没有责任心,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责任心强,面对再大的困难也可以迎难而上;责任心差,面对再小的问题也可能畏缩不前。大庆油田会战时期发生的“万里测温”、“5毫米见精神”、“为下道工序负责”等经典故事,让人感动的同时,更让人感受到老一辈石油人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认真负责的态度。正是这种负责的态度,才有了今天的大庆油田,有了今天大庆油田的辉煌。

责任是一种思想境界。责任是对任务的出色完成,责任是对职责的忘我坚守,责任的最高境界体现了人性的升华。总有这样一些人让我们感到,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责任的最高境界。党的好干部牛玉儒以勤政为民、忘我工作诠释“生命分钟,敬业六十秒”;桥吊工人许振超在普通岗位上创出世界一流的“振超效率”;乡邮员王顺友20年如一日在大凉山中用脚步丈量工作的苦乐;科学家马祖光在实验室里以生命之火点燃科学之光;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同样,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就要当个好工人”的新时期好工人朴凤元、“爱岗敬业的环卫女工”徐洪霞、“把十米车厢营造成温馨家园”的刘凤琴、“把患者当成亲人”的夏丽娜……从中,我们无不感受到一种境界,这就是对企业、对事业、对百姓的责任。

明确使命在明晰责任中自觉担当责任

明确使命责任和工作任务,是干事成功的前提。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协作沟通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各方面的责任划分必须要科学合理,责任指标,必须要层层落实,责任压力必须要逐级传递,这样才能把责任转化到具体行动和工作中去。

增强责任意识。目前,在我们的队伍中,尤其是少数党员干部认为,讲责任太沉重,担责任太劳累,甚至还有一些人认为“别人不负责,我想负责也负不起来”——无法负责任,“大家都不负责,我一个人负责也白搭”——负责任无用,“别人对我不负责,我对别人负责是犯傻”——负责任吃亏。这些都是对责任的歪曲理解。要培养勇于负责的精神。勇于承担责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范仲淹挥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铭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王进喜用身体搅拌泥浆、队员用盆端水保会战,这些都是尽忠职守、责在人先的生动体现。要树立“负责光荣”的导向,干部要模范负责,员工要认真负责。对于以服务为主线的矿区服务系统来说,各项业务涉及到的都是员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都是各家各户的大事,必须要认真负责做好工作,把用户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千千万万的小事,当作天长日久的大事来抓。特别是当前企业在降低运行成本、深化体制机制调整等方面,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很多,必须要勇于负责,在管理上敢于较真,在改革上敢于碰硬,在服务上敢于承诺,在稳定上敢于负责。用负责的态度、扎实的工作、务实的作风,破解发展难题,提高保障能力,促进健康发展。

明确岗位责任。行业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岗位不同,个人所担负的责任也不同。责任就是应尽的职责。领导干部对于一个企业或单位的发展承担着重大责任,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在其位谋其政,要为官任,造福一方,确保一方平安。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真正把所有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最大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全部本领用在促发展上。对于岗位员工来说,其岗位职责就是知道本职工作怎么干、达到什么标准。例如,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司乘人员的职责就是安全正点运送乘客,物业服务人员的职责就是让用户生活得舒适、体面,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等等。责任有不同的范畴。这些不同范畴的责任,有普遍性的要求,也有特殊性的要求。但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做什么事情,必须铭记自己的责任,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强化责任追究。责任建设,以制为本。讲责任,也要讲责任制;有履责要求,也要有责任追究。落实责任制,一在履责,二在问责。没有问责,落实责任形同虚设。问责,要贯穿到履责的全过程。事前问责是提醒,事中问责是督促,事后问责是诫勉。要把干部问责

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既要对认真负责的给予奖励和表彰;更要对失职渎职的予以追究和惩罚。只有把责任和责任制统一起来,把履责和问责结合起来,才能在企业中确立一种良性的责任导向,增强责任心、培育责任感、提高责任意识。在和谐示范矿区建设中,各级领导干部责任重大。只有把困难和问题想在前头,把工作和预防做在前头,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工作的失误和损失。只有让干部问责普遍化、制度化,通过责任的明确和追究来推动工作的落实,确保责任到岗、人到位,防止“纸上落实”、“口头落实”现象的发生,促使各级干部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问心无愧。

忠诚事业在履行责任中实现自身价值

履行责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每个人只有在全面履行责任中,才能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要把职业当作一生的事业,忠诚爱企,做好本职,身不离岗,责不离心。只有这样,每个人才能在推动企业发展、社会进步中,实现个性的丰富和完善,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

用心想事,用心做事。这个“心”,核心是责任心。就是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情况下,不管有没有人看见,都一心扑在工作上,想方设法把分内的事做好。矿区服务工作是“人对人”的工作,是“心贴心”的服务,是一种良心事业,也是一种奉献爱心的事业。工作的好坏,服务的优劣,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没有责任心、有没有责任感,核心的问题就是想没想工作、想没想干好工作。对待工作、对待用户,要百分之百地用心,主动换位思考,把用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怀着诚意去处理每一次报修、去接待每一名患者、去服务每一位乘客,有了诚意才会有热情,才会投入真情和亲情,才会对自己所做的每项工作负责,从而自觉做到“要我干”为“我要干”,“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进而使矿区服务由常规服务向超值服务延伸、由规程服务向真情服务延伸、由一般服务向感动服务延伸,努力实现一次服务就是一片真情,一次服务就带来一次感动的目的,促进服务品质的不断提升。

立足本职,高效执行。树立执行不是“做事”、而要“做成事”的理念。要立说立行。抓工作落实要讲求时效性,说过的事就要迅速落实,要求做的事就要政令畅通,马上行动。特别是矿区服务系统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严谨细致、立说立行的工作作风,彻底消除工作中的惰性,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要一抓到底。抓工作不能有要求无检查,有部署无追踪,必须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实现闭环。在抓落实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敢于面对矛盾,敢于坚持原则、不回避上交矛盾,不绕着问题走,坚决做到不见成效不撒手、不见效果不停歇、不见成绩不罢休。要主动跟进。通过推行走动式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经常是反复出现,成为管理服务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各级干部要做到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勤于思考总结,善于举一反三,透过问题查找根源,狠下功夫,在源头上加以治理,避免同类问题反复出现,推动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

积极主动,善于“补位”。矿区服务点多、面广、线长,服务对象多、服务群体多,事业部承担着重大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安全责任。各业务板块既要讲分工,先做好分内应该做的事;更要讲合作,增强大局意识,树立一盘棋思想,相互补充,相互协作,人人都做“局内人”,不做“旁观者”,对外树立良好的系统整体形象。特别是由于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而产生“责任空白”时,各级干部要理直气壮地喊响“从我做起,向我看齐”,不分内、分外,关键时刻要顶上去,以主人翁精神主动填补空位,全力以赴将工作做好;需要时候要站出来,主动把责任揽过来,先把问题解决好,再进行流程再造、制度完善等后续工作,通过人人主动承担责任,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篇5:《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想说,这本书围绕“责任”这一主题,秉持“为企业工作就是为自己工作,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这一思想,全方位、深层次地阐述了“责任高于一切,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这一理念。

再者,我觉得光是阅读还不够,要对立面说讲的内容反复思考,方能有所感悟,从而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去。

书中一则故事对我触动很大:在某家大医院里,一位年轻的护士首次担任手术室的责任护士,在即将缝合伤口时,她对外科大夫说:“您只取出了11块纱布,但我们一共用了12块,还有一块留在了病人的身体里。”外科大夫非常肯定地说:“不可能,我已经全部取出来了,马上开始缝合伤口!”“不能这样!”年轻护士急忙阻止说,“我们一定要检查一下。”大夫很严厉地说:“我会负责任的,缝合!”此时,这位护士激烈地抗议道:“你不能这么做,我们要对病人负责!”听到护士这么说,大夫微微一笑,伸开自己的手,让她看了看第12块纱布在他的手心里攥着,接着称赞道:“你是一位合格的护士。”很明显,他是在考验这位护士是不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不正是我们公司所要树立的吗?

很多人认为:“责任是领导的事,我只不过是一名普通员工而已,责任和我根本没有任何关系。”这个故事向我们挑明了:在责任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是团队,团队是我”,在团队中,无论你是一线员工还是高层领导,如果某个人没有责任心,都会影响我们的企业!具体地说就会影响整体的形象!

书中多次提到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我们以前总以为是为别人工作,为公司做事,不知道自己的工作目标和方向,叫我们干什么就干什么。现在我们要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多想办法,少找借口,敢于承担责任,把公司的一切事情都当自己的事情看待,这样才能赢得尊重。要学会吃亏,不要为一点点小事斤斤计较,对待工作要抱着只是举手之劳,顺便做做。不要认为工作积极主动,多做事的人是傻瓜,其实这是对自已、对别人、对公司负责的一种精神。

最后,我想说,通过深刻剖析,生动的阐述了“工作就是责任”、“责任胜于能力”的价值观念,指导读者培养自己的责任心,从而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成就更辉煌的自我。能深刻理会到此书的精髓,并有效应用之。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

读了《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这本书,颇有感触。以前在部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相对来说比较多,责任、忠诚等作为主题内容,已渗透进血液里,融入到生命中。转业地方后,受教育的形式虽有不同,但实质基本一致。“责任”成为为人、处事、从业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

“责任”说到底,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职业道德的升华,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即将工作当做事业来做的态度。也许,我们大多数人所做的工作都不轰轰烈烈,甚至平凡而又枯燥,可能有时我们会厌倦,会在工作中得过且过。

殊不知,正是这种态度会离目标越来越远,与成功背道而驰。一个人再有能力,如果缺乏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精神,肯定不会有多大作为。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是啊,没有责任心的人,无论在任何岗位都难以生存,更谈不上有所发展了。

我校优秀校友聂淑娟的事迹告诉我们,无论岗位多么平凡,只要尽心尽力,就会得到人们的尊敬,社会的认可。也许有人会说,先进人物的成功只是个例,并不是每个认真负责的人都会得到像他们一样的殊荣,事实的确如此。现实中,那些认真负责的人绝大多数没有像他们一样风光,但至少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认为他是一个诚实可靠、勇于担当、可以信任的人。

责任,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是一个团队的灵魂。书中讲到美海军陆战队“为荣誉而战”,还有大庆人“责任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的宏伟抱负,均是这些团队内在精神的体现。同样,我校近年来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式大发展,取得评估优秀,申硕成功这些令人欣喜的成绩,不正是校领导心装使命,肩负责任,率领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努力拼搏的结果吗?而这种团结拼搏的力量源泉不正是来自于沈医人对事业的那种责任心吗?

一本好书可以启迪人们的心智,激励人们的斗志。《责任比能力更重要》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一书以责任、忠诚、能力为重点,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阐述了忠诚与责任的深刻内涵、责任与能力的辩证关系等。读过之后,感触很深。年初我从生产运营部调到安全质量部管安全工作的这段时间,经常有人问我,管安全是不是比管生产轻松,我说:工作岗位没有轻重之分,只有责任心强弱之分。安全工作重点是事前管理,以预防为主,如果责任心不强的人,只要未发生事故,他的工作就很轻松;反之,责任心强的安监人员,每天进入生产现场,都会多多少少发现一些违章现象或不安全隐患,只有用心长治才能放心久安。

在管安全的这个职位上,使我深深的意识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我觉得要做好安监人员,必须做到“三勤”即勤走现场、勤敲警钟、勤学知识。

勤走现场。

由于生产现场是员工作业的场所,而现场环境变化大,最容易出现违章,因此现场最需要安监人员监督。我觉得爱坐办公室的人,是做不好安监人员。如果一个安监人员去现场回来后,一无所获,只有两种结果:要么现场非常好,无违章、违规现象;要么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但是能做到前者的几乎不可能,安全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后者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一个称职的安监人员应该是走出办公室,走进现场,走到管理一线。

勤敲警钟。

从事安监工作,除了多唱黑脸以外,还需要婆婆嘴,不论大会小会,还是现场角落,都必须把安全工作当做晨钟暮鼓时时敲响。同时,从本质型安全出发,更该从技术措施层面敲安全警钟,也就是采用“二票三制”、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注意事项交待、安全学习培训等手段,全面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勤学知识。

从事安监工作既要安全知识,还要专业技能,无论是法律法规、制度规章,还是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你都要一清二楚。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反过来管安全更要懂得管生产,要做到常了解、善总结、勤琢磨,才能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篇6: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

书中提到“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而责任本身,其实就是一种能力!”短短的一句话概括中心,引人深思。责任比能力更重要,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案例,最后得出责任胜于能力的结论,浅出地阐述了负责任,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其他所有能力的核心能力。

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中,能力很重要,一个拥有较强能力的人更容易受到别人的重用。但责任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如果一个人拥有较强的能力却没有责任心,不把这种能力运用于工作,不负责任,很容易办的事情,也会办不好。这就说明,一个缺乏责任的人,或者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首先失去了社会对自己的基本认可,其次失去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这与没有能力的人没什么区别。而一个拥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会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用做大事的心态做好小事,在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同样是做小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成就,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做起事来十分消极,不过是在工作中混时间;而积极的人则会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为锻炼自己,工作中无小事,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

正如书中所说,“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的人”。责任远比能力更重要,因为责任承载着能力,责任可以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真正的责任心,是行动而不是语言,是要用做出的成绩来证明的,而不是口头上的谈论。

篇7:《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

在工作之余读《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这本书,感触颇深,此书运用形象生动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故事,深入浅出的阐释了责任是人类的生存基础,可以说没有责任人类就难以存在,责任心是人生中最积极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人的成败,每个人只有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社会才能进步,每个人只有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社会才能和谐的道理。

责任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中饰演不同的角色,无论担任何种职务,做什么样的工作,他都对他人负有责任,这是社会法则,这是道德法则,这还是心灵法则。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角色饰演的最大成功就是对责任的完成。责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责任是永恒的职业精神,如果能力像金子一样珍贵,那么勇于负责的精神更为可贵;缺乏勇于负责任的精神,就没有希望;一个组织不负责任,就会作茧自缚,一个人不负责任,就会被人轻视,失去信任,碌碌无为。

对于每个人而言,只有选择责任、承担责任、坚守责任,才能真正增强内控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对于一名公务员来说,责任就意味着忠于党,忠于人民,意味着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心系百姓,情牵民生,让自己的工作得民心、顺民意,踏踏实实为民办事,真真切切为民服务。

国家税收事业发展的成果,是我们承担责任的体现。从我们本单位而言,最近几年收入规模由小到大,队伍素质由弱到强,各项管理逐步规范,社会地位日益提高。我们国税事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与大批勇于承担责任、坚守责任的干部职工的团结拼搏和敬业奉献是分不开的。

当前,我们的工作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我们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但客观地说,我们履职尽责方面还存在不少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是激情不再。有些干部职工只爱岗不敬业,只讲待遇不讲工作,不爱学习,能不干就不干,混一天算一天。二是执行不力。工作做不到位,不注重细节,马虎了事,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检查只是走形式,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有的问题屡查屡见,就是得不到整改。三是不敢担责。少数干部职工遇事能躲则躲,能拖则拖,尽可能少干事或不干事,怕出事、怕担责。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我们日常的发展极为不利。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教育引导,营造愿意承担责任、敢于承担责任的环境,让每个人都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如果每一位同志都能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勤奋敬业,扎实工作,把工作当事业干,把事业当学问来做,努力干到最优最佳,那么我们的各项工作必将能够大发展大繁荣!

责任胜于能力,不是说能力不重要,而是因为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能力或许可以让你胜任工作,但是责任却可以让人创造奇迹。作为一名国税征管一线的工作人员,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围绕组织收入,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做好各项征管基础性的工作,没有什么惊天大事,有的只是具体的小事,但如果想把平凡的、具体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追求卓越,就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把心思真正用到做好工作上来,把上级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使纳税人的合理需求真正得到满足,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正如一本书中写到:“如果你能真正钉好一枚纽扣,这应该比你缝制出一件粗糙滥造的衣服更有价值”。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他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在今天,随着现代化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一个要求精细化的管理和生活时代已经到来。因此,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从细节做起,从我们征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起,从每个工作不足改起,不断总结经验,克服不足,持续改进工作。作为一名国税干部,做好工作,履行职责,就是要从服务每一个纳税人、写好每一个通知,耐心准确答复一个涉税咨询,制作好一份税务文书、收集完整一份征管档案等基础的事情做起,把这些工作做细,做到无差错。

责任胜于能力,不是说能力不重要,是因为责任感的缺失比能力不足的后果更严重。一颗道钉足以倾覆一列火车,一个烟头足以毁掉一片森林,一次决策失误可能给国家带来百万千万的损失。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对税收政策的一次不经意的错误解释往往会使我们失去纳税人的信任,一次马马虎虎的税务检查,往往让疑点擦肩而过,使国家税收利益受到损失。责任胜于能力,并非能力不重要,而是因为能力永远承载于责任,责任心强,能力不足,可以通过加强学习,积极主动的工作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而能力强,缺乏责任意识则使能力失去了用武之地,甚至能让精明干练的栋梁之才变成国家的蛀虫,人民的罪人!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这本书还告诉我们:责任源于忠诚。一个人,只有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充满责任感,他才能做到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忠诚。有人把忠诚看作管理者愚弄下属的工具,认为向员工灌输忠诚和敬业思想的受益者是单位和管理者。其实不然,忠诚并不仅仅有益于单位和管理者,其最终和最大的受益者是干部自己。你忠诚于你的单位和岗位,单位才会发展的更好,才会给你更大的发展空间。反过来说即使你有惊世之才,即使你能力超群,但你并不忠诚于你的职业,你的单位,谁会把重要的岗位交给一个朝三暮四、疏乎大意的干部呢?谁敢把一个关系到单位形象的岗位交给一个没有忠诚度的人呢?作为一名国税干部,怎样做到忠诚,我认为,一是要忠诚于国家税法,通过我们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与服务措施把国家的税收政策落实到每个具体行业、每个纳税人,真正发挥税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调节收入等职能作用。二是要忠诚于纳税人,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服务理念,带着真情,认真倾听纳税人呼声,准确把握纳税人合理需求,真心为纳税人服务,加大税法宣传广度和深度,让纳税人真正理解税法,避免税收风险,提高纳税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

篇8:《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

一、从引导学生参与物理的探讨开始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部分物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 会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问学生:“大家在这个物理现象中发现了什么物理问题?”“关于刚才的物理知识, 大家还有疑问吗?”然后这些教师会发现几乎没有学生会提出问题, 学生提不出物理问题, 教师就无法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要意识到, 这些学生之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提不出问题, 是因为他们此时没有共同探讨物理问题的心态, 只是物理课堂中的“看客”。教师要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就要用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的方式来改变学生的看课心理。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电阻的知识时, 引导学生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例。教师先让学生思考现在有一个电路需要接5Ω的电阻, 可是现在手中只有一些10Ω的电阻, 那么能否完成这个电路呢?教师的这个问题比较简单, 一名学生回答只要将两个10Ω并联起来, 它就成为5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能源有等效替代的现象。教师再引导学生玩角力的游戏, 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开始角力, 女生的力量弱于男生, 教师让两个女生一起与男生角力, 两个女生合力赢过了男生。教师此时可以鼓励学生结合两个例子提出物理问题, 经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提出是不是力也存在能量等效或替代的问题?从这个教学例子中可以看到, 学生此时愿意提出物理问题, 是因为他们已经沉浸到学习的情境中了。因此, 在教学中, 物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就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物理问题, 而不能让学生成为物理课堂中的看客。

二、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渠道提高学生提问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 部分学生不能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受到了束缚, 这使他们只能被动地吸收物理知识, 而不能主动地提出问题。高中物理教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就要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电流与电源相关的知识为例, 教师可引导学生思索习题1:参图如下。

教师可用这题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该图是否能以灯泡明亮为中心形成一个闭合电路?学生应用自己的直觉能够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但是此时学生会提出一个问题, 这个电路不是最佳的电路, 因为它的线损太多。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索这个电路中可能产生的线损问题, 接着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物理基础知识思考问题, 这个电路有哪几处开关决定灯泡的亮度?学生可结合自己学过的物理知识用排除法想问题, 学生应用排除法思考问题时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知识有缺陷, 进而可能会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联想法、排除法思考物理问题, 学生会发现自己钻研的问题越多, 提出的问题就越多。

高中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 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知识、自主提出物理问题的关键。

三、从拓宽学生学习视野的渠道提高学生提问的能力

古人作诗讲“功夫在诗外”, 学生学习物理也不外于此。部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 只注重学习课本中的知识, 如果让他们自己思考物理问题, 他们就不会提出物理问题。因此, 要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就要引导学生开拓视野, 丰富知识。

以教师引导学生研究用虚拟力算法优化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面积的专题为例。在教学时, 教师可让学生以此为研究主题写研究报告。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 会发现自己似乎从来没有注意过以下几个问题:自己虽然通过学习物理知识了解到电流的产生就是高电势的能量转移到低电势中来, 可是自己似乎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自然存在的现象。却未想到过可用优化某种算法的方法来人为地控制电势。此时学生会产生一种疑问:是否可以把数学建模的思想应用在解决物理问题中?学生过去在思考节能的问题时, 一般会思考用物理的方法节能, 比如用加大导线直径的方法节能、减少电阻的方法节能, 但是, 是否还可以用某种算法的方法节能?此时学生可能会尝试研究无功补偿的问题。

教师要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就要拓宽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总结物理问题的时候, 就会发现自己需要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多。

篇9:意识比能力更重要

当然。要把意识转变为能力,需坚持不懈地、有目的地提升改造自己。我一直认为,在宇宙自然大规律的框架下,特别是在人类社会活动领域,有时是“意识决定存在”。只有强烈的意识,才能促使主体去不断改进。正如有了爱迪生才有电灯,有了艾菲尔才有艾菲尔铁塔,有了瓦特才有蒸汽机一样。如果没有他们那种努力探索的意识,即使机遇到来,也照样会错过。那么如何有强烈的、积极提高改进的意识呢?我认为以下五点值得注意:

首先要有创造梦想、发现机遇的意识。一般认为好的创业者应该是善于发现商机的人,但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机遇呢?是那些习惯创造梦想的人。梦想会指引他去寻找、捕捉机遇,并将机遇转化为恒久追求的事业。

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源于伟大的梦想,而伟大的梦想却起源于创造梦想的人。当微软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其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提出这样一个伟大的梦想:让计算机进入家庭,并放在每一张桌子上。进入21世纪后,微软又提出新的梦想:通过优秀的软件赋予人们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设备进行沟通和创造的能力。伟大梦想的指引,是微软之所以成为伟大公司的根本原因。

再则是有学习新知、进取提升的意识。任何事业,光有一股狂热激情,哪怕是再持久也不够,还要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经验、新技能,补充自己不足、提高自身水平的强烈意识。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就必须勇于突破专业、职业、年龄、性别、环境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以孩童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凡是有益于自己事业的东西,都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懂技术学技术、不懂管理学管理、不懂营销学营销,不懂财务学财务……不断地完善自己,永元止境。

另外要有凳破陈规、创新创造的意识。条条道路通罗马,罗马只有一个,但通往罗马的道路却不同。每一个创业者的背后,都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他们成功的荣耀是相同的,但每个人成功的方法和历程却千差万别。创业者的经历、环境、素质、所从事的行业领域各不相同,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也不相同,必须要靠当事人的创新与突破,才能开辟一方新天地。任何创业,都是一种探索,一种冒险,绝没有一劳永逸的成功秘笈,也没有预先画好的地图。一切都要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异。离开创新和创造。创业就是一句空话。如果以为仅模仿前人成功的经验做法就能创业成功,那简直是异想天开。

还有平和心态、调节情绪的意识。创业是艰苦的,创业者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外人难以想象的。创业的不同时期,经常要面对发展机遇、陷阱诱惑、市场竞争、经营风险、兴衰存亡等重要关口。这些都是考验创业者心理素质的关键时刻。历史和现实当中,在此时情绪失控、丧失理智、迷失方向、铸成大错的比比皆是,甚至因为无法承受压力和责任,而踏上不归之路的也大有人在。创业者即企业的领导人要成功闯关,必须拥有和保持或慷慨激昂、或热情奔放、或沉着冷静、或坚毅不拔、或果敢无畏的心理状态。

最后是敢担责任、直面挑战的意识。创业者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你是这个团队的领导人,应当对团队最终的结果负全部责任。任何逃避和推脱都是无效的、荒谬的。特别是当团队遇到重大决策或危机关头时,所有的人都不敢、也不能出来承担了,唯独你必须出头拍板作决定,或出面承担责任和后果。只要这样,这个团队才有中流砥柱,员工才有主心骨,你才能赢得所有相关人员的尊重和信赖,才能使这个团队有战斗力、有持久力。

总而言之,要想成为一个成功者,不是他已经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与素质。而是要具备改变他人及环境的强大意志力和自信力,然后再不断地调整改造自己,朝着一名成功者应有的素质与标准前进。因为,只要成功者有“心”,成功才可能降临。而以上五种意识,是你应该具备的。

篇10: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

假如你十分厌恶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地狱。

因为在你的生活当中,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和工作联系在一齐的。

不是工作需要人,而是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工作。

你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你对人生的态度,

你在工作中的表现决定了你在人生中的表现,

你在工作中的成就决定了你人生中的成就。”

这是《职责比能力更要》一书中的一段话,读完这本书后,我对职责的理解更深了。要做好一件工作,主要看你对工作有没有职责心,敢不敢负职责。如果一个人业务能力很强,但骄傲自满、缺乏职责心,那么,本来很容易办的事情也会处理不好。这就是说,一个不负职责的人,难以获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也难以获得社会对其价值的基本认可。

“职责胜于能力”这句话说的好,一个人的工作做的好与坏,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没有职责感,是否认真履行了自我的职责,如果能力很强,但不负职责地做事,那完成的质量可想而知。很多事情并不是需要费力才能完成的,也不需要你具备特殊的能力,做与不做、做的好与不好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职责。今日你不好好地工作,那么明天你就会努力地找工作—这句话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从我们学校工作的情景也能够看出,如果一个班主任不负职责,他的工作能力再强,班级成绩也不会有起色。也有一部分教师教学水平很高,但工作进取性不高,工作不负职责,他所任教的班级成绩常常很差。

真正的职责心,是行动而不是语言,是要用业绩来证明的,而不是口头上的谈论。所以,在工作中要抱着严谨的工作态度,仅有进取、自觉、主动地去完成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自我的才干,实现自我的价值。

篇11: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

工作就意味着职责。每一个职位所规定的工作资料就是一份职责。你做了这份工作就应当担负起这份职责。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对所担负的工作充满职责感,要有高度的职责心。一个人有了职责心,不仅仅是企业受益,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我。因为,一种职业的职责感和对事业的忠诚一旦养成,就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人,能够被委以重任的人。偶尔的几句抱怨,偶尔默默落几滴无奈伤感的眼泪,事后就只当是工作之余消遣时的玩笑罢了,再次投入工作时还是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尽心尽责。

任何公司里,仅有岗位的不一样,没有职责心的不一样。每一个岗位、每一项工作、每一个任务,对公司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是工作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在每一个节点上的闪失和错误,对公司的影响都不可小看,因为错误有“叠加和后发效应”,指不定哪天的一个小小的错误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结合我目前的工作,应当从以下方面来加强职责感:

1、没有任何借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借口,比如说某件事没有做好,就说“我没做好,那是因为给我准备的时间太少了”;做错某一件事,就说“我做错了,可是大家都这么干”;工作中某件事情忘了,就说工作太忙了。”生活中的借口无处不在,借口成了一面挡箭牌,某件事一旦办砸了,就想方设法找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推卸自我应承担的职责,获取心灵暂时的安慰。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仔细回忆以前走过的路,我觉得我以前就像大部分人那样,很多事情没有办好,就找这样那样的理由来说服自我,让自我好受些,其实这实质上是找借口,借口让我得到了心灵的安慰,可是借口实质上阻碍了我的个人发展,借口是人们不肯自我负责的表现,是一种缺乏自尊的生活态度的反映。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是自我决定的结果。从今以后,我要做一个没有任何借口的人,在生活、工作、学习中,进取运用这种最高效的行动模式:没有任何借口!

2、态度决定成败。

态度决定成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态度决定一切,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从言行上端正自我的态度,自我才能有所作为。我们在工作中,不是只是把领导交代下来的任务做好就万事大吉了,如果这样,这只能算是一个勉强及格的员工,我们应当眼里有活,除开努力完成自我的本职工作外,还应当多问问自我能为公司做什么,不断提高自我的业务水平,仅有这样,我们自身能力才会有提高,才能更好地为公司作贡献,给公司创造价值。

3、工作中无小事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能够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当被忽略。同样是做小事,不一样的人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和成就。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做起事来十分消极,可是是在工作中混时间;而进取的人则会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为锻炼自我、深入了解公司情景、加强公司业务知识、熟悉工作资料的机会,利用小事去多方面体会,增强自我的确定能力和思考能力。

上一篇:拼搏初三作文下一篇:健康早餐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