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公选课(e类课)最全集锦 选课指南

2024-07-13

南开大学公选课(e类课)最全集锦 选课指南(精选8篇)

篇1:南开大学公选课(e类课)最全集锦 选课指南

南开大学校公选课(E类课)

——集锦+选课指南

【精品课程】

1.日本茶道与文化:脱鞋,白袜,跪姿,比较受罪,但蛮有意思,能学到不少日本文化与禅宗思想,选课手册上写的主讲坂井宗晴先生,是咱们南开毕业去日本留学的一个男老师,老师为人很严谨,很注重细节、要求很多。日本助教(今年没怎么来)每节课后必点名,在东艺里的茶室上课,每节课都有点心吃有茶喝,需要买一套茶道具(100大洋,可以找老师购买,也可以找学长学姐借用)期末写一个从茶道中对对中日文化的认识,只要认真分数很高,普遍95左右。“方寸之地,不乱方寸”,可以说是我大学期间最喜欢的一门课程。不太好选,要抢。2.急救灾难应变:点名较勤,上课地点在学活、二主、思源堂轮换,学习内容以心肺复苏、包扎等各种急救小知识为主,教师要求较严,期末考试分笔试和操作,操作主要考心肺复苏和包扎,考分看实力,期末成绩七十以上能领到天津市颁发的的一个急救证,个人十分推荐^^ 3.中国共产党基础知识(党课):党课是周日上午在迎水道校区大礼堂上,每节课交条点名,有些老师讲的很有用。入党必备。最后写学习小结,考前一定要交入党申请书才能发结业证,考试闭卷(有小本背),每年按比例挂。入党必修,交入党申请书,小组讨论认识,期末闭卷,背背背(火)PS:夏半年通常是党课最火的时候,一方面小区的孩子得抓紧地理上的优势,另一方面天气暖和,早期不是那么要命,所以....大家刷吧。。。【热门课程】

1.健康教育:大课,一个学分,每节课以不同形式点名不需要书,只上半学期(8周),考试开卷,三道填空四道选择五道判断一道论述,很简单很好过,成绩普遍90+,满分不是神话,认为普及一下健康方面的知识还是蛮有用的。2.欧美文学:不点名,期末不考试,只交读后感,课程比较轻松,材料以各种寓言类小故事为主,老师思想比较诡异,极力推荐

3.经济谍报与工商竞争情报中国造神史话:同一个老师,周五晚两节课相继,地点都不用挪,非常不错,建议搭配选择,每次课点五十个人,每三节课点到自己一次,周期比大姨妈还准,点名时期末只写论文,论文格式很重要,分数看出勤与论文,给分很好,基本90+,老师人也好,是南开难抢的神课!4.大学生活导航、大学男生、大学女生:袁辛老师的课历年都比较火,课堂以签到为主,课堂气氛轻松,各种心理学小知识,期末论文,有时候分数是可以自己给的,老师人很好

5.旅游景区景点管理:老师人很好,课堂上能欣赏到各地风景名胜的介绍,偶尔点名,且点名老师一般都会提前通知,期中有三道问答题作业,巨、很简单,老师的资料上有现成答案,点名或作业没交的同学可以用课堂展示的形式弥补,展示加分,期末论文,给分不错

6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概论,不点名,没有作业,.隔 周放农业影片,期末开卷考,老师很有爱,这课不用去上,最后肯定能过,分数80以上吧,很不错.7.环境与健康 绿色行动小组指导老师开的课,内容以环保有关,不定期点名老师思想跳跃,课堂随机分组,会有一个展示,结课形式随机,今年以论文为主 8.电影精品解读:每节必点,上课形式以看电影为主,开卷考试,考试内容与上课内容有关 【兴趣类】

1.国学经典导读,签到一次,不点名,期末写读后感,提前把读后感题目告诉同学,自己下去准备,到时候抄到卷子上就行....2.现代西方文化概论:偶点名,老师给分很好

3.环境保护概论:偶点名,结束点一次,期末论文,而且照顾大多数非环科的学生,论文只求形式不要求内容,另外吴婧老师本人也很强(只上到12周),每周三节,第三节会放些相关的影片,老师讲的一般,平淡无奇。给分不错。4.宇宙掠影:偶点名(以随堂考试形式),开卷,分数看实力

5.天文学概论:平时没作业,不点名,只上十二周,上课还好,考试有点难,也有说考试不难的,分数由低到高不等,60+也有不少。

6.情绪管理与幸福经济学:咱商院卿阿姨的课,老实人很好偶签到,会有几次作业

7.认知心理学:不点名,期末论文

8.美学:后期很多时间花在点名回答问题上,去的时候一定要回答问题。期末开卷 只要买书一切ok 9.中国象棋:老师比较负责,原来会不会的都能学会,但是当然收获不一样。老师讲得挺好,学生上课率不高。个人认为是利用教育在线最充分的课程,能在上面下载各种象棋软件、题目及自学素材等。有三次上机课,第一次做一套题目摸底;第二次根据第一次成绩分组实战,不记录成绩;第三次根据第二次成绩重新分对手,算成绩。平时偶有点名回答问题,算入平时成绩。期末开卷,是占成绩的60%。老师说题量较大,结果很简单,要摆象棋,有一类根据棋局起成语名字的挺有意思的题目。

10.旅游地理学概论:偶点名,闭卷考试,分书看卷面

11.职业礼仪与职业形象设计:有用,但老师不够有激情,有小组作业,有签到但可代签,一堂课到10个人老师也不生气。

12.美国崛起之路(英美关系概论):平常随机点名作答,期末无考试,但要翻译类似于政治类学术论文的东西。

13.银行管理:(张耀伟)推荐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同学选

14.歌剧赏析:每节课都点名,考试开卷(有个5块钱的讲义),但貌似比较难,还有什么听力题,听流行音乐还好,关键是听歌剧的音乐~~~ 15.情感哲学与情感教育:点名,期末交三千字论文。

16.基础海洋学:上课比较无聊,有作业(5次作业),不点名,开卷(可以上网,用电脑的开卷)期末成绩给的不错 17.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签到,开卷 18.国际商法:点名,闭卷

19.大学生职业发展与指导:不点名,有作业,期末论文 20..思维时空逻辑:点名前通知,开卷

21.西方音乐史:小班上课,几乎每节都点名每节必点,上课要求较严格,老师有时会禁止下面睡觉或看别的书,还检查笔记,期末开卷考试,考上课的笔记,以及古典音乐名作的听辨,最后给分较高,适合有音乐基础和兴趣的 22.现代商务礼仪:每节必点,期末开卷,课堂内容较实用,课堂上会有小演讲 23.儒学导论,几乎不点名,开卷考试 24.中华民国外交史,隔几周点名,有期中论文,期末考试,上课无ppt,老师写板书,比较乏味,但内容翔实丰富

25.国学导论偶点名,期末闭卷,考试题型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50分,据说与上课无关,只要求逻辑通顺,文通字顺),老师基本处于不监考状态,实际上我选课的那次却坑爹地考了文言文翻译和一道论述题,分数都很高,我所知道的就有两个满分的。

26.现代舞蹈与编排 那个 就是教基本的舞蹈动作 点名 期末一个汇报演出就好了 分可观 但是想学街舞的孩子会失望的

27.秦汉社会文明 经常点名,开卷考试,只要每次点名都到,90以上

28.《当代国际关系》:非常喜欢的课,是一位老教授讲的,对世界近现代历史做一定的介绍,对于喜欢政治,关心时事的同学很有帮助。基本上一大半的时间都点名,平时需要记笔记,期中写论文,期末开卷考试(之前给30道题目从中考6个)

29.《现代人生哲学》:不经常点名,点名是买书和交纸条,考试前写感受,考试闭卷,考试好过,但是不容易得高分。老师很激情,很扯,思想很独特,建议有宗教信仰的人不要选,神开的课,此神在这学期后再次被学校封禁。30.《数学文化》:顾沛等。数学院的同学选的热情比较高,可能会遇见自己熟悉的院内老师。最后几节课点名,期末有论文,考试半开卷,可以带一张A4纸,但比闭卷还要惨,老师曾给我们展示两张写满小字的纸,那个密密麻麻啊。31.职业礼仪与形象设计。范清老师主讲。内容比较丰富,涉及日常礼仪、化妆、服装、职场礼仪。会有teamwork。但老师讲课略显枯燥,就是照着PPT念。不定期点名,期末考试开卷。推荐王红老师的 女性行为艺术和服饰美学,虽然每节课都点名,期末考试是交论文和汇报演出,但收获颇丰。

32.圣经与西方文化。李霞老师主讲。老师讲课内容非常丰富,英文授课,有presentation。期末开卷考试。

35.形体训练与民族舞蹈。在学活的舞蹈排练厅上课,分两个部分,前半节是形体训练,包括基本的压腿位置、芭蕾手位等等,后半部分会教民族舞,舞种大家学期初一起定。期末分组考试。老师很专业但我不喜欢,就说这么多,你们懂得。36.中外歌剧赏析。孟超美老师主讲。在对于基本歌剧知识的讲解基础上每节课都会放歌剧片段,一学期会完整的欣赏3到4部歌剧。老师讲课非常认真,每节课都要点名。期末开卷考试,分听力部分和笔试部分。很有收获。37.现代舞表演与创作。马春靓老师主讲。讲的还行,但是老师不太好说话。课上学爵士,每节课都点名,期末汇报演出。

38.舞蹈赏析。这也是马老师的课,前几周对舞蹈基本欣赏手法进行剖析,后几周会看完整的舞剧。讲的还行,但是事特别多,又要分组,又要展示,又有大作业。每节课都点名,期末交论文。给分还不能保证,不推荐。

39.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小班上课,一个不来老师就知道,要求每节必到,最后只交论文,平时有作业

40.现代管理方法与理论:上课一共点五次名,考试比较难

41.网络技术:不点名,几乎没作业,考试闭卷,但是范围划得比较好,过容易,的高分不容易。几乎都是软院和信科的人上,较难

42.中国近现代对外贸易史:从不点名,从不留作业,没有教材,老师人特好,讲的也好,期末老师说特简单,开卷考试,貌似是给答案。43世界著名大学:偶尔点名,上课基本不用听,期末交论文 45.美国掠影:要听课,全英文,期末比较难,但比较有用 46.创新思维与训练:有点名,平时有作业,但考试较简单

47.科研方法论: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很全,以至于我那次选课时期末考试老师说开卷,考的是网上发布的各章思考题,看到我们下载答案后又下令回收了资料。三节连上,上12周,有助教(我那次是一个研究生)和课程助手(自己报名),可以申请参观老师的科研团队。讲纯理论,夹杂学长学姐讲科研经验,比较无聊,但是对于以后的科研写论文还是有一定帮助的。比较麻烦的一门课,偶尔点名,不喜欢因为社团学生会活动而请假,上课时偶尔提问,课后偶尔有小作业,基本上按自己语言写就可以了,而且要做一个大作业(科研小项目),可以申请演讲。

48.东方美学专题:要做课件,要写高难度论文,点名,而且选这课的多是文科生,无兴趣者勿选,给分不错。

49.《KAB创业基础》:实践课,固定座位,各种商业小知识,课堂形式多样,游戏、采访轮番上,节课写企业策划书 89.流行音乐鉴赏:上15周,在范孙楼旁的模拟法庭上课,有音乐会的感觉。主要讲西方的各种流行音乐,兼讲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要求展示爵士乐、乡村音乐、摇滚乐、索尔音乐中的一种或邓丽君,占30%,期末论文50%,出勤20%,有课代表1—2名,期末若参加东艺的汇报展出则加五分。据说给分不太高。50.法和经济学:较好,适合非经管类的孩子去听听,几乎每次签到,期末闭卷划范围,另外要求总结两章的重点。

E电影类的课:都是看电影的课,但是要写感受赏析什么的。如电影中的人类心理:很不错,只是看电影,有几次讨论,老师是著名的心理辅导老师,偶尔签到,期末的分数自己给

计算机类的课:传说都比较水,要不就特别难

史学类课:记得东西比较多,如果选的话,一定要选感兴趣的 医药类:与生活十分贴近,通常都属于实用型,强烈推荐。

语言类:建议大家有兴趣的自学,可以去旁听。假如你去学了,考试不好过了,没人帮的了你。在线选课手册http://222.30.32.3/apps/xksc/index.asp 【选课指南】

关于选课(送给大一的小孩们)咱南开南开的选课流程主要有三:预选-正选-退选补选。预选不存在时间差,第一天和最后一天选都没有什么区别,大家的任务就是把自己的课表排好就行,很EASY^ 预选之后,选课系统会暂时关闭,教务处会根据大家的预选结果,根据每节课的计划人数随机抽签,抽到者得,掉课者刷,紧接着正选开始,正选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刷课,根据惯例,大家的预选结果里中总有那么几节会掉,也总有那么几节鸡肋不适合,怎么办?退吧!刷吧!有退有刷,靠的就是咱的耐心与人品……经过一周的几家欢喜几家愁,不管你愿不愿意,课表也就不得不那么定下来了 如果还有不甘?那剩下的机会就只能是等来年开学 根据南大管惯例 任何课程咱都可以试听一周再删删减减的,这也就是我们说的退选补选 经过最后的退选补选 咱选课也就算告一段落了 所以。你们懂得。加油

关于E 南开的选修课大多数为两学分一门,音乐类一般除外,四年要求修够15学分,每年修的课程数、种类都不受限,大家选择的余地较多,E类其实是没有什么好坏之说的,它培养的就是我们的兴趣与爱好,兴趣所在,门门都是好课,不想上E的孩子学分是可以用D类课补的,当然跨院是不靠谱的的

商院福利 细说一下 明年的课都挺不错,A类课是可以跨院换的:春玲的马基是顶好的,沙发期末是有福利的,陈茜高裴裴的数据库都是没得说的,体育是可以小班调动的,军礼是很少按时下课的;B类课是可以和老师协商上课时间的:望斌教得不错,萝莉很喜欢,卿阿姨人很好,平时表现很重要,其他也都是咱企管系的大牛,CD咱工管的是得等等的,其他也就没了…… 总之,选课其实很简单,EASY~EASY~ 祝大家选课愉快!人品爆起来啊!!

篇2:南开大学公选课(e类课)最全集锦 选课指南

艺术 体育类

课程

点名否

结业方式

备注

声乐入门

不点名

唱歌

简单 无论唱歌好听与否 绝对能过

中外名乐欣赏

不点名

交论文

好过 有意思很享受

桥牌入门

点名

篮球裁判

点名

运动损伤

很少点

影视美学导论

点名

歌剧欣赏

点名

西洋歌剧

不点名

外国戏剧艺术欣赏 点名

DV制作

抽点

音乐与电影

有时点

民族器乐欣赏

点名

陶艺制作

点名

钢笔画

不点名

钢琴(初级)

芭蕾简史与赏析

点名

中国戏曲欣赏

每次都点

中国书法

不点名

考试(开卷)

开卷考试

闭卷考

交论文

交论文

交论文

考试

考试(很简单)

交论文

交论文

考试简单(手工制作)平时画的作品

交论文

考试

交论文

三次课堂作业

平常要抄笔记

边抄边过 还有科比视频看

绝对能过

老师不错 经常看电影

一般 每节课看歌剧

关灯上课 有情调

授课方式好

老师好 内容充实有益

内容比较有趣 下课早

感觉还行 还有艺术团的表演

普遍反映有趣

给的分比较高 不是很有趣

完全是理论课没有实践 感觉一般

不过有艺术团表演

感觉一般

去的人少

老师比较偏激

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 点名

交论文

还可以

足球

点名

交论文

不错

节奏世界

点名

唱一段

好过

中华传统养生

点名

交论文

内容丰富有益

PS:南利华老师的课普遍反映很好 总之音乐类的都比较好过,基本都是写论文

语言 文化类

课程

点名否

结业方式

备注

英汉互译

点名

闭卷考试

内容较难,有一次课堂作业 打分较低

英语修辞与鉴赏

点名

交作业

内容不错 只要去上课就能过

英国文化赏析

不点名

开卷考试

上课有时有小测试 考试易过

英诗赏析

抽点

背一首诗 课堂交作业

易过

英国文化简介

有时点

论文(现场考)

还不错 好过

英译中国文化

点名

考试

好过 不是很有趣

英文漫谈中国文化

经常点

闭卷考试

内容丰富

东边上课

欧洲文化概论

抽点

交论文

好过 内容有趣

人类文化学

不点名

开卷考试

考试比较难 分也打的低 比较有趣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原著

不点名

开卷考试

考试简单 老师很好 对个人启发大

中国文化系列专题 不点名

开卷考试

老师思想较偏激 关灯上课 内容有趣

要买老师的书才好拿高分(刘克明太挫了!)

现代化批判

不点名

闭卷考试

思想深刻

值得一听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不点名

开卷考试

平常作业较多 易过 不是很好听

佛教文化

不点名

交论文(当堂写)

一般

大学生文化之道(王智平)

经常点名

交论文

有课堂作业 讲的还不错 重复太多

内容抽象 慎选

俄罗斯民族与文化

不点名

交论文

俄罗斯电影赏析

影视美学赏析

近现代影视赏析

唐宋词赏析

孙子兵法

跨文化交际

古文观止全讲

日本文化赏析

语言与文化

美国女性文学

美国黑人文学

陶渊明赏析

论语

圣经阐述

哲学导论

历史 哲学类 抽点

点名

点名

抽点

不点名

抽点

抽点

抽点

抽点

点名

点名

点名

点名

不点名

交论文

交论文

闭卷考试

开卷考

交论文

开卷考

开卷考试

开卷考试

交论文

交论文

两次考试

开卷考试或当堂写论文

交论文

交论文

有趣

看电影

老师不错 看电影

还不错

还可以 考试好过

好过平时有作业 不推荐 还不错 有一两次作业 双语

易过 不过要买书

好玩 也好过

英语上课 有课堂作业 好过

好过

内容一般

好过

没意思 抄四十首陶渊明的诗就能过

一般

很不错

一般

课程

点名否

结业方式

备注

中国抗日战争史

一般不点

开卷考试

不是很有趣 好过 分高

近代中日关系史

偶尔点名

开卷考试

内容一般 给的分高

晚清历史人物

不点名

闭卷考试

比较无聊 好过

三国历史人物分析

偶尔点

考试

一般

建筑史概论

点名

世界文明史专题

偶尔点名

中国历史专题

不点名

逻辑与幽默

偶尔点名

中国历史地理

不点名

中国史纲

(夏增民)

不点名

中国科技史(刘克明)不点名

中国通史

不点名

先秦思想家

不点名

中华民国史

不点名

明清科技史

不点名

精神分析学

每次都点

毛泽东研究

不点名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史

不点名

共产党宣言导读

不点名

开卷考试

很有意思听的人很多 能过但分不高

开卷考试

有趣 一定能过

交论文

有趣 一定能过

交论文(2篇)

内容一般 好过 上课基本看电影

论文写的好

易打高分

考试

要有些地理常识 分给的高 比较有趣

考试

考试较难 对历史感兴趣的人还是不错的考试

考试较难(翻译文段)分给的低

看图片视频比较多

开卷考试

10道问答题 可上网查 不是很有意思 交论文

一般

交论文

被忽略的历史 内容一般

开卷考试

不好玩 考试难度中等

开卷考试

好过分不高 要买书或者打印课件

老师讲的还不错

闭卷考试

考试有些难 比较好听

开卷考试

好过 内容一般

开卷考试

好过 不是很有趣

社会心理学

点名

考试

好过 感觉一般

博弈论

不点名

交论文

老师不错

PS:刘克明和姚国华都是四大才子之一,不管是不是能吹,思想激进,总有值得听的一面,即使不选偶尔蹭去听下也会有收获的~~

Pss:刘克明的课 很搓很搓很搓

篇3:南开大学公选课(e类课)最全集锦 选课指南

关键词:高校法语公选课,法国文化,语言教学,文化教学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我们发现掌握两门以上外语的人才更紧俏。法语作为除英语之外使用国家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语言已被越来越多的学生视为希望学习的第二外语, 现已走进诸多高校的课堂。在我国, 大学法语教学针对学习对象的不同分为法语专业教学, 英语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法语二外必修课教学和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公选课教学。鉴于以往的相关研究均未涉及法语公选课教学, 笔者将总结这一类型法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提出依靠文化助推大学法语公选课教学的文化教学新模式。

一大学法语公选课的意义及特征

众所周知, 法国既是科技发达又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法语公选课的开设既可以给学生一个多学一门外语的机会, 使他们可以借助法语获得本专业最新学术信息;又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打开了解世界的另一扇窗。同时, 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有利于思维方式的求异和创新, 有利于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提出与众不同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笔者经过调研, 总结了当前大学法语公选课的特征如下。一是选课学生方面, 选择法语公选课的学生一部分是毕业后有留法打算, 一部分是对法语有着强烈的好奇。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对法语包括法国有着浓厚的兴趣。二是在课程设置上, 法语公选课的课时较少, 大多在100课时左右, 而且周期偏短。三是课堂教学方面基本沿袭的是“课本+黑板”“师本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 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

二大学法语公选课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1. 无专属教材且教学模式陈旧

法语公选课多采用的教材有《新大学法语》《法语》《简明法语教程》等, 没有专属的法语公选课教材。在内容上不能与公选课的课时相匹配, 而且侧重词汇和语法教学, 对保持和加强学生学习兴趣捉襟见肘。同时, 法语公选课教学多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法语仅为选修课教学, 所以受重视及受扶持程度偏低, 这对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多数教师仍固守传统教学模式, 很少开展多样化的新型教学。

2. 学生学习兴趣严重受创

法语公选课学生的特点是学习法语的兴趣大于学习压力。他们抱着对法语尤其是对法国文化的兴趣走进课堂, 但教材内容的不适应性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呆板逐渐打消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法语公选课渐渐失去魅力。因为它传统守旧的内容和模式无法保持和激起学生的兴奋点, 使其学法语的兴趣严重受创。

面对法语公选课传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不妨转换思路, 以文化为引擎拉动法语公选课教学, 以文化教学吸引学生重回法语课堂, 留住学生学习法语的兴趣。

三文化教学——大学法语公选课的新出路

教师在教授一门语言的同时, 也是在传授给学生一种不同的文化。在法语公选课教学中, 我们要强调文化的牵引功能, 让文化教学拉动语言教学, 使二者有机地结合, 才能在不伤害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正确理解和掌握这门语言。

1. 文化教学原则

一是关联原则。在文化教学中, 教师应该有发散性思维, 小到一个字母、大到一篇课文, 根据教材内容联想到相关事物, 进而做相应的介绍。二是适度原则。文化教学要把握好尺度, 适度而行。教学的目的是借助文化教学带动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因此文化教学要点到为止, 在学生的兴趣点上适时地进行语言教学。三是实用原则。教材中出现的对于文化交际实用价值大的文化点应该着力讲解, 给予学生理解文化的钥匙, 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换位思考,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四是综合原则。在大学法语公选课教学中, 应将语言教学内容与文化要素、文化共性、文化差异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 对法国文化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五是客观原则。法语教师在尊重法国文化、信仰、生活方式的同时不能抛弃自身的文化身份。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以客观的态度用文化教学带动语言教学。

2. 文化教学策略

一是培养学生法语学习过程中对文化的敏感度。词汇、习语等多方面都有着文化烙印, 要让学生拥有发现语言背后文化的眼睛。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文化教学, 如PPT课件、多媒体教学平台、视频, 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目的语文化和背景, 从而调动学生的感受, 收到更好的文化导入效果。三是积极寻找文化差异和对比。把母语和法语文化进行对比, 在教材学习中对涉及法国文化特异性的内容进行注释和讲解。这是文化教学中针对性较强的一种跨文化教学策略。四是教师有意识地针对教材内容设立文化主题, 介绍相应的文化现象, 使文化教学激活语言教学。如“法国印象”“法国文学大赏”等。此时, 教师应该调动学生对法国文化的兴趣, 鼓励学生课下查找、整合资料, 并在课上提供展示的机会。除此之外, 可以学唱法语歌曲, 讲述法式幽默, 使课堂气氛活跃, 还可赏析一两首著名的法语诗歌, 让学生体味法语的文化韵味,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法语的兴趣。

在文化教学助推的法语公选课堂上, 学生将踏上一次曼妙的法国文化之旅, 饱览法国灿烂文化, 学生学习法语的兴趣被最大化地保留和强化, 使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感到意犹未尽并产生继续学习的想法。这样的文化教学不但让学生转变了语言学习枯燥乏味的传统观念, 还会增长见识, 开阔视野, 形成新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这将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大有裨益。

篇4:南开大学公选课(e类课)最全集锦 选课指南

【关键词】英语视听说 公选课 多样性 积极意义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经历了十几年的英语系统学习,我国大学生已经掌握了英语的基本语法以及一定数量的单词,具备了初步阅读能力。然而,与读写能力相比,我国大学生的听说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因此进一步开设视听说公选课并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十分必要且具有积极意义的。

一、对我国高校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我国高校目前针对英语视听说课程还是主要采取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这些模式陈旧,大同小异,缺乏灵活性与创新性。教师大多采取的是“满堂灌”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机械复制,并没有主动接受,厌烦和排斥心理较为严重。

2.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学习缺乏计划性,即便到课率有所保证,但真正上课的效率和听课效果不高,学习以及运用英语的能力依然较差,“不敢说”也“听不懂”成为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两座大山。

3.听说素材都偏离真实情景,学生学习的代入感不高,取得的实际效果也很有限。比如我国英语高考时,常常会把考场所在的学校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起来,禁止车辆经过,怕的就是会有别的声音影响考生做听力。但实际上,真正的英语视听环境是十分复杂和多变的,不可能在一个绝对安静的情况下让国家级播音员说英语。笔者曾经在纽约乘坐地铁时,临时遇到前方通道故障,当时地铁列车长只是操着印度英语腔,用非常嘈杂模糊的广播告知全体乘客换车。由此可见太过理想化的听说素材对于那些想真正要学好英语听说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4.我国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素材十分单一,很多高校英语教师只是完全按照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材料(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照本宣科,即便有一些教师尝试过“激情四射”的教学方式,但因过分依赖传统教材,学生也不积极配合,经常出现冷场,最终导致教师心灰意冷而回归传统。

二、对大学英语视听说公选课教学多样性的探索

大学英语视听说公选课是一门集听力课、录像课、影视欣赏课、口语课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针对学生文化知识欠缺,交际能力薄弱所开设的一门课程,是对大学英语必修课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因此针对本门课程的特性,教师应该通过多媒体视听手段,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真实语境,使学生学到真正“原汁原味”的英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听力教学多样性探索

(1)通过流行歌曲学习英语。许多语言学习的研究人员在歌曲对于语言教学中的积极意义达成诸多方面的共识。音乐是无国界的艺术,它可以抒发一个人的喜怒哀乐,让人产生美的感受。通过流行音乐来进行英语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感觉耳目一新,兴趣大增,而且很多英语歌曲的歌词往往押韵,学生学起来朗朗上口,简单易懂。

(2)通过美剧和原声电影学习英语。无论是美剧还是原声电影,都是最真实的交际场景,它能给学生带来纯正地道的语言环境。在日常交际中,外国人的语言常常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语音、语调、甚至有时还会夹杂不同的背景声音,这些都不可能完全的包含在录制的听说材料里,因此学生们经常会反映“能听懂磁带内容,却听不懂真正的外国人说话”的问题,而美剧和电影则很好的弥补了这个不足。

(3)通过英语演讲学习英语。由于演讲一般都是发生在公开场合,因此对于演讲者来说要求素质全面,仪态大方,发音清晰,演讲内容丰富又带有幽默。听好的英语演讲能给大学生们以热情与力量,奋发上进,鼓励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和勇气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2.口语教学多样性探索

(1)学习“非传统”的特色口语课程。高校设定的传统口语教程一般都比较初级,离不开打招呼再见一类的基础口语,但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意思的特殊口语材料对学生进行培训,如《流行美语》。这虽然只是一个广播节目,但是它选取的都是美国真实口语对话中会运用到的常用俚语或表达。尤其是故事的主人公一个是美国人Michael,说英语;一个是中国人李华,说中文,每个常用语都会把拼写说出来,非常浅显易懂,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

(2)对传统教材中的基础对话进行扩充并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利用传统教材里的基础对话对学生进行发散练习,提前将话题布置下去,让他们将原有的简单对话变成一个相对具体和丰富的真实场景,组织学生成立不同的口语小组,在课堂上将对话分角色扮演并场景再现,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开动脑筋,大方得体地进行对话。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的教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教学硬件的成熟为英语教学带来了更多有利条件。但是除去硬件的因素,高校教师更应该从软件着手,多元化探索英语视听说公选课教学的可能性,创新教学模式,使之成为大学英语必修课有益的、必要的补充。

参考文献:

篇5:南开大学公选课(e类课)最全集锦 选课指南

一、学生上课

1.选课目的不明确, 到课率低

我校选修课设置较少, 师资配备不足, 上课以大班学习为主, 使得很多学生学习选修课态度不够端正, 仅将其当作“赚”学分的专用课程。选课不以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课为依据, 而是根据课程是否容易通过, 授课教师是否好说话, 上课地点是否在自己喜欢教室以及是否和自己熟悉的人一起等原因选课, 存在很大盲目性。上课态度消极, 不认真听讲、私下聊天、玩手机, 严重扰乱课堂纪律, 影响他人, 更有甚者无故旷课, 作业浑水摸鱼、蒙混过关。

解决此问题要从多方面入手:配备师资队伍, 尽量以小班授课;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度;设立严格考核制度, 避免学生投机取巧;多元化授课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展配套课外实践活动, 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培养其创新意识。

2.大一、大二学生选不到自己喜欢的课, 大三、大四学生选而不学

我校选修课安排很不合理。大一、大二学生时间很充裕, 但可选公选课比较少, 资源有限, 导致学生选课紧张, 每年有很多学生为选不到公选课而发愁, 从而使学生在选课时没有机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只是为了机械的“赚”学分。大三、大四学生可以优先选课, 但却存在课程设计、实习、专业课学习等压力, 无暇顾及选修课。

鉴于此, 一方面, 学校应着力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适当丰富选修课数量和种类, 完善选课机制, 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机会选到自己喜欢上的课。另一方面, 学校应调整选修课课程设置使其尽量面对大一、大二学生开设, 因为他们时间充裕, 能够保证选修课的顺利进行;而对大三、大四学生应尽可能降低上选修课时间, 使其不至于选而不上, 或草草应付学分。

二、教师授课

1.态度不够端正

授课教师上公选课态度不够端正, 仅为赚工作量, 不认真备份, 教案准备不充分, 上课敷衍, 更有甚者出现迟到、早退、无故不上课现象。究其原因为对公选课重要性认识不够, 完全将其当作赚钱或娱乐的工具。因此, 学校应建立健全公选课监督机制, 一方面要求教务处和学院加强督查力度, 增加随即听课力度。另一方面建立公选课课程及教师评价体系, 督促教师教学工作, 以此促进公选课建设。

2.授课内容把握不准, 授课形式单一

公选课面向全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而开设的, 因此授课内容应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为主, 不能专业性太强, 造成选修课“偏”、“深”、“杂”的现象。然而, 有的老师讲的过于深刻, 授课过于呆板, 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与此同时, 授课内形式以板书、PPT等课堂教学为主, 缺乏实验、实践、设计等操作性环节, 形式过于单一。

建议授课根据学生知识背景特征, 适当调整课程难以程度, 授课时注意与学生互动,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环节, 真正将能力创新作为授课目的之一, 并结合当今先进的科技产物及时代主题选题, 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应注意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3.考核制度不够严格

授课教师只是讲课, 很少布置作业, 督促学习。考试内容较为轻松, 很多学生不去上课也可以以较高的成绩通过考试, 从而变相纵容同学不去上课。公选课人数多、专业背景复杂, 要做到严格考核不太现实。但授课教师应适当布置课堂作业, 辅以课堂提问方式, 将课堂作业与考勤结合, 当堂做, 当堂交, 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并加强对学生课上学习的督促。同时采用多元化考试制度, 将课堂作业、实践成绩及考试成绩相结合, 多角度、全方位督促学生。

三、教务管理

1.管理和监控制度不完善

在课程管理及质量监管上, 公选课与必修课大相径庭。目前, 公选课往往疏于管理, 教务处和学院基本没有检查。某些教师由于业务繁忙, 还会出现经常调课停课现象。此外, 公选课上课人数多, 专业范围广, 使教学秩序一度紊乱。更有甚者, 缺课后也不进行相应的补课, 由于监控措施的不力, 也都不了了之。

解决此问题, 最好将公选课的监控与必修课等同, 教务处、学院教务办不定期地去检查, 以此进行有力地监督, 此外最好设立公选课视导组, 对课程的质量、授课教师的水平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以此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2.选课设施不完善

开设的公选课学科及类别分布不均衡, 理工课开设较多, 文史类相对较少, 学生很难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课程设置不当, 优秀课题数量严重不足。还有一个很严重的现象, 每当在学期选课的时候, 全校1万多学生一起点击教务处的网站, 导致网络堵塞, 使选课的学生很难选到自己感兴趣的、自己需要的课程。尽管学校的硬件设施较先进, 可是优化现代化设备方面存在很多管理上的缺陷。因此, 选修课内容多联系实际、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授课是能与实践相结合或与最新信息或新闻相结合。选课时需要采取措施弥补现代化设备管理缺陷, 譬如合理调整、分配选课时间、调整选修课的设置等。

综上所述, 课程质量是保证公选课正常开设的基础, 课程有了质量保证, 在辅以严格的管理, 完善的监控措施, 科学的考核形式以及相应的课程建设资金和课外活动等, 高校公选课必能实现质的提高。

摘要:高校公选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目前高校的公选课普遍存在较多问题, 本文从学生上课、教师授课及教学管理三方面分析高效公选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希望对完善高效公选课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公选课,主要问题,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吴慧华, 徐燕.高校公选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探索, 2011, (1) .

[2]张香萍.高校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民办教育研究, 2010, (3) .

[3]刘佩芝, 董榴英.当前高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上饶师院公选课为例.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9 (2) .

[4]伍晓蔷, 姜磊, 尹丽红.我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5) .

[5]张海龙, 肖月, 周子明.对如何提高高校公共选修课质量的思考.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6, 27 (4) .

篇6:南开大学公选课(e类课)最全集锦 选课指南

摘 要:高校开展贴近当下审美文化思潮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本文旨在讨论在大众文化不断影响大学生审美倾向的当前,如何利用摄影公选课培养大学生积极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世界观,以及阐述高校开设摄影公选课对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摄影;公选课;审美教育

大众文化开拓了学生视野的同时,却也有格调低下,内容庸俗化、娱乐化的问题存在。因此,设置贴近当前文化审美的摄影公选课对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有重要意义。

1 审美教育的迫切性

1.1 大学生审美情趣媚俗化

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当下许多大学生喜好媚俗流行文化,这些文化中不切实际的矫情和虚伪被大学生吸纳。在进行内容选择时,很多学生开始偏向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网游、仙侠、玄幻、穿越题材大行其道;古典严肃艺术却备受冷落,甚至有部分学生因研读严肃文学被嘲笑。在审美情感上,一些大学生早已抛弃古朴含蓄,转而追求赤裸直白的金钱关系和男女性爱。在这种流行文化的影响下,审美思考越来越匮乏,娱乐至死主义和身体享乐主义大行其道,审美正义日渐缺失。

1.2 大学生审美观念消费化

如今很多大学生的审美已经从过去的精神愉悦走向了追求感官刺激、物质刺激的道路,成了漠视心灵体验的视觉性存在。在审美选择上,用高消费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和个性,将物质消费看成高质量生活的标准,并以此来区分自己与其他社会群体。这种审美取向的侵蚀导致了大学生的享乐消费主义,以及利己主义和炫耀虚伪的恶习。正确的审美观的缺失,使大学生在眼花缭乱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失去了对真假、善恶、美丑、好坏、文明与野蛮、理想与现实的基本判断,失去了在这个世界赖以生存的价值体系。

2 利用摄影公选课培养大学生审美

著名哲学家休谟曾说道:“要提高艺术审美力,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一门特定的艺术领域里不断训练,不断观赏和鉴赏一种特定类型的美。”而开设摄影公选课,在公选课中通过欣赏大量优秀的摄影作品和电影电视片段,可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以及创作的能力,同时还能结合实践,让大学生能够融入摄影的世界,用镜头去关注社会,建构起正确的审美价值体系。

2.1 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

自然美是以自然属性为基础的美,自然美也从来不依赖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在自然世界中,春雨、夏雷、秋霜、冬雪,以及一切鱼虫花草都能带给人类以美的体验,这些也常常成为镜头被定格的一幕。在摄影公选课教学中,大学生可以通过摄影作品来感受大千世界。例如教师可利用摄影技术来引导学生的探索意识——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看到我们自己生活着的这颗星球,航天员利用摄影技术在外太空拍摄了第一张地球的照片,让全人类都有机会亲睹地球“芳容”。水下拍摄,为人类呈现出大海深处不为人知的神秘生物;微距拍摄,为人类发现周围微不足道的鱼虫花草是那么美丽惊艳;科学拍摄,更让人类看到了肉眼永远无法感受的分子、原子结构。摄影公选课可以通过展示这些精美绝伦的照片,极大的激发学生对于自己生存的环境的热爱,引起大学生对于大自然的向往和好奇,从而去进行探索。

2.2 培养学生欣赏社会美的能力

社会美是高于自然美的一种综合美,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情感体验、认识理解都属于社会美的范畴,是一种复杂的美。社会美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美。因此,在摄影公选课上,教师要懂得引导学生们去体会和感悟摄影作品背后想要表达的感情,并通过联想,对摄影作品表现出的社会情感的善恶美丑做出判断,以形成正确的审美倾向。例如,在影片《泰坦尼克号》中,影片在人们惊慌失措逃生时,定格了一对老年夫妇相拥躺在床上等待最后灾难来临的瞬间,这种对于人类情感的极致刻画能带给学生以震撼和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欣赏这些优秀作品的同时,捕捉生活中类似的情感瞬间,产生对人类美好情感的认同以及对其背景的深思。

再如网上引起巨大反响的难民小男孩陈尸海滩的照片,在那张摄影作品中,没有高难度的拍摄技巧,只是简单的呈现出事实真相,只是一个孩子的尸体被冲刷上海滩,但就是这张照片几乎引发了全人类对难民问题的关注。这就是因为摄影作品题材本身触及到了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作品的背后体现的是拍摄者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选取类似的摄影作品给大学生欣赏,对于培养学生对于社会美的审美力有着重要作用。

2.3 培养学生欣赏艺术美的能力

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和社会美,它克服了自然美注重形式的缺点,也摆脱了社会美重于思想内容的局限,真正做到了感性形式与思想内容的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艺术美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有造型艺术(雕塑和绘画)、表演艺术、实用艺术(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综合艺术(一般指电影、戏剧)等等。摄影作品的主题可以是绘画,也可以是建筑、雕塑等,在摄影公选课中,大学生通过摄影作品欣赏到了大量不同艺术类型的作品,激发了学生对于艺术美的兴趣和好奇,有助于学生去探索发现艺术之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例如,让学生欣赏《布拉格之恋》《教父》《辛德勒名单》《莎翁情史》《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影片在构图、创意、色调等摄影技术上的高超成就,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在课堂中也可以穿插一些影片拍摄时对于画面选取的故事,例如菲利普·考夫曼导演在拍摄《布拉格之恋》时,剪辑师沃尔特·默奇将十多个小时的胶片进行编码,并将一些重要场景画面一一洗出来贴在墙上,一些有复杂调度的画面甚至洗出多张来进行选取,而这些照片最终碰撞出灵感的火花,才在最后将完美的影片呈现给观众。通过这样的讲述,让学生在欣赏这些艺术作品时更多了一份领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把控能力。

3 结语

摄影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大学开展摄影公选课其目的并不是要将学生培养成摄影大师,而是培养大学生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注,从拍摄中对社会、人生进行思考,从简单的拍摄照片过渡到陶冶情操,发现生活中的美、揭示生活中的美,并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最终达到培养大学生正确审美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邸贵玉,刘守新,高振华.基于“读图时代”的高校摄影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08):91-92.

[2]赵赟.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研究[D].兰州大学,2011:5-6.

篇7:大学公选课现状与效果的质性研究

开展大学公共选修课教学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知识层次,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现文理渗透,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后的工作适应能力, 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大学公选课的现状和效果不容乐观。

首先, 学校所开设的课程的内容和广度并不令学生满意。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4年1号文件) , 提出加强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但以此为目标的课程还比较少。

其次, 从学校管理角度来说, 公选课也好像低人一等。长期以来, 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时间均安排在周一至周五7-8节或晚自习。这些时间均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 在正常的教学时间之外, 学生难免产生厌学情绪 (张海龙、肖月、周子明.) 。

再次, 学生的学习态度明显不积极。大学生在选择公选课时, “学起来要轻松, 考试要顺利通过”成为相当一部分学生选课时的标准 (杨梨) 。

深圳大学的公选课每学期开课300多门, 占我校所有课程的40%以上。按研究组目前所参与公选课开课的情况来看, 公选课的申报和审批相对简单, 教师授课过程中学校并没有进行相关的教学检查和监控, 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那么我校的公选课从管理、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来说, 情况到底如何呢?本研究旨在采用Jigsaw协作学习方式对改进大学公选课的教学效果做相关研究。在实施教学过程中, 研究组以访谈方法获取研究资料, 对参与学习公选课程的学生对公选课的谈话数据进行分析。此研究中将教学效果定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学习动机、学习满意度、学习参与度、学习时间投入、知识获取和能力提升。

本文主要分析我校公选课的现状和学习效果, 研究问题又划分:1.学生对学校开设的公选课是否满意?从学校、教师、学生几方面分析, 其分别对课程教学满意度的影响是什么?2.受到学生认可的公选课程的特征是什么?其教学效果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实现的?3.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否会促进公选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研究设计及资料的分析方法

本研究针对研究组在深圳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所开设的《网络协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公选课进行研究 (后面简称《网络协作》) 。在选课的18名学生中, 根据文理科、性别和年级不同选择了6名学生进行了学期中、学期末的2次访谈研究 (访谈对象信息见表1) 。

访谈设计由3人组成的研究团队参与, 访谈过程由2名研究者一起参与, 1名作为主要访谈者, 对研究对象进行提问和追问, 另一名作为辅助研究者, 参与了部分访谈。访谈分为2次, 每次访谈进行了15分钟左右。访谈结束后, 访谈者又对资料就进行了转录, 转换成文本, 之后进行了编码和分析整理。

访谈中我们尽量尊重受访者的权利, 努力建立信任关系, 确保获取受访者对学习的真实体验和感受, 在访谈前得到了被访者的同意, 所有访谈过程被允许进行录音。虽然该研究是研究组本人授课并利用访谈数据开展研究的, 但访问者尽量站在大学生对所有公选课评价的角度、尽量公正地提出问题, 因此学生能够坦诚回答问题。这使得研究的信度得以保证。 (因版面限制, 具体访谈结果在此不便展开)

三.研究结论及分析

在分析数据时, 频频出现的词汇如“学分”、“好混”、“听听而已”、“不听都可以”、“copy一下PPT”“兴趣不高”、“收获不大”被纳为本土概念。得出的结论如下:

(一) 公选课程给人的感觉是消极的, 学生对公选课的学习效果不认同。

通过数据分析, 得到的结论是:公选课程给人的感觉是消极的, 学生用了很多负面词汇来描述目前的公共选修课。具体来看, 影响公选课学习效果的因素可以从学校管理、课程、教师和学生四个层面来分析:

1.学校对公选课管理不到位, 配套措施不足

1) 公选课被安排在晚上上课。而学生在晚上常常会有社团活动或私人事情, 这是影响学习效果的第一个因素;研究组的课堂上, 时常有学生因为学生会会议或社团活动, 可以拿到学院相关机构审批过的请假条, 这是非常影响协作学习的课堂效果的。

2) 对公选课的管理和支持不到位。

1C:“这学期选了一个软件的课程, 因为学校机房不够, 竟然没有机房让我们去学。我们得回家自学, 然后在教室看老师演示。这让我们觉得很不可理喻。”

3) 选课制度导致的一些问题。

选课平台上, 很多课程的基本介绍都没有, 学生们只是凭课程名称或其他人的推荐来选课。缺乏合理引导, 导致了一些比较大众化的课程僧多粥少, 学生先初始选课, 然后学习再抽签来选择一定数量的学生。选中热门课程的几率很小。

4Z:“很多理科学分的课程, 就像什么营养, 或者是中医药, 那些课程很难选中。……为了确保我选的课被选中, 我就选一些比较偏冷门的”据此学生的判断, 研究组开设的这门课程《网络协作》属于“理科学分”的“冷门课程”, 直接就选中了。

另一方面, 由于选课平台上的课程介绍缺乏或不详细, 学生选课前对课程的期待和实际情况不符, 也会造成未满足学生期待的现象。

2.课程枯燥, 学校设置的课程基本以“知识传授”为目的, 能够提高学生能力的课程很少。

学生的收获非常之少。

1C:“像《网络协作》这样的课程很少, 传播学院还好些, 但也只有20%。”

4Z:“我觉得大部分公选课都比较浅啊, 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大部分就是混过去了。”

4Z:这些课只是对知识有用……其实你不听都可以, 最后的话, 把那老师的课件拷一下。

3L:“学校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进行知识获取。”

5Z、6G:“主要注重的是知识传递。”

3.教师的授课方式单一, 多以“讲授”为主要方式, 只管教的任务完成, 不管学的效果如何。

学生认为枯燥乏味, 无法耐心听课, 大部分学生都做自己的事情。

我国现行的大学教学方法是由教师和学生构成一个教学体, 教师在讲台上自我表演, 学生充当听众。所谓知识也好、信息也好, 都是一个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流动过程。这是我国最典型、影响面最大的大学教学方法。

1C:“多数老师就讲PPT”。

2H:“多数教师就是‘单独讲课’, 没有其他形式”。“这样的课, 很多混学分的人就喜欢, 但我觉得这样的课学到的东西比较少。因为由老师硬性的灌输知识, 你听不听?枯燥得很, 却也没有办法。”

3L:自己和同学都喜欢分组学习, 老师讲课有时实在有点闷。

4Z:“我现在上的一门课叫《基督教哲学》, 都是老师在讲, 大多数学生在讲台下面都是干别的。”“因为了解这东西的人不是很多, 他讲的术语比较多, 大家不是很了解就开始走神啦。”

5Z:“基本上就一言讲堂, 整节课都在讲, 老师讲, 我们自己干自己的事。基本上都是, 有时候要你交个paper啊之类的。”

6G:“公选课的人很多, 一个大教室 (满是人) 。真正想学到东西的话, 光听老师讲也学不了多少。就是听一下而已。”“老师备课、讲课, 上课讲他的PPT, 这就是最多的情况, 大多数老师都是如此。”

可见, 被访学生所选的公选课程, 除了技术类、语言类课程, 大部分是以“单独讲授”的形式开展, 个别学生提到“分组学习”“上课的时候一半是放电影”。在“讲授”形式的课堂上, 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听得很无聊无趣, 却也无可奈何。公选课班级人数多, 学生被动的听, 难以学到什么实际的东西。

4.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积极。

访谈对象们一致认为, 很多学生抱着完成任务“得到学分”, 学习则是“混”的方式。

大学生选择公选课一般基于兴趣和学长的推荐, 目的主要是获取学分。对公选课普遍抱消极的、混的态度;鉴于他们处于选课被动、无法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等原因, 很多人就处于“混”的状态。

1C:“比较多的学生选课是冲着这个课比较容易过啊, 不会挂科的那种类型去选。”

6G:“有一种是专门找那些比较好混的课。喜欢那老师不大点名的课。”

在我们访谈的学生中, 有一位女生5Z就是抱着明显的“混”的态度。

5Z:“喜欢老师一言讲堂, 这不用用心。”“其他人应该也跟我一样吧?都喜欢老师在讲我们在玩。而且作业不要太多。”

当然, 也有一种学生比较理性。追求学习质量, 他们倾向于“自己感兴趣的课”或“与我专业有关系的课”, 这样的课程, 收获相对较大。

1C:“部分同学会选择与自己专业和兴趣有点关系的课程。”

4Z:“因为我选的都是跟我比较有关系的, 所以感觉很有收获。”

(二) 学生喜欢有一定的压力、任务, 学生参与度高的课程。

学生期待教师授课过程中与学生交流互动, 一半以上的被访者认为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应该达到4:6, 甚至1:3。

1.被访学生也针对谈到自己所选的一些有较好印象的课程, 如《大学生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Flash》、《Maya》等。

这些课程的特征主要是分组学习、任务驱动、亲自参与。

《Flash》、《Maya》是计算机技术课, 教师一般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 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获取技能, 学生感觉有收获。学生这样表达:

1C:“上学期选了一个学玛雅软件的课, 因为自己本身学广告的, 学了这个软件之后就增加了一个技能, 自己会使用这个软件, 觉得这课不错。”

4Z:“他会给压力, 让你做很多作业。每一周也是两堂课的时间, 但真的掌握了很多东西, 如果我自己没有上这堂课的话, 我觉得我没有耐心学到那个程度。”

2.学生们普遍认为, 教师的授课方式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被访学生认真地谈到, 他们期待的课程授课方式是“教师主要进行引导, 学生参与度高的课堂”。

1C:“上课的时候老师讲授的时间, 我们毕竟是学生, 最好老师讲得稍微多一点。但最好是让学生参与进去, 才比较好。”

5Z、6G:“期待老师讲授占60%。”

3L:“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比例为:4、6开, 像《网络协作》这样。”

2H:“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的比例为:1:2, 老师起码讲三分之一的东西, 学生探索的部分占较大比例。”

而目前90%的课程, 教师讲授占课堂时间的90%以上。研究组作为实验的公选课程《网络协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的师生互动程度与其他课程成为鲜明对比, 访谈对象认为这门课是唯一达到他们期待标准的课程。

可以看出, 同学们印象较深刻的公选课, 多是软件技术的学习。而教学方式的转变, 可以使非技术类课程变得有吸引力,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任务驱动等形式, 使学生觉得学有所获。

3L:“《大学生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主要是老师讲课为主, 学生分小组活动, 有些职业规划的内容, 也写一些小论文, 学生感觉有收获。”

3.学生们认为, 学校公选课中大部分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 促使学生能力提高的课程非常之少。

而《网络协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能够提高学生能力。

1C:“类似《网络协作》的课程很少, 传播学院 (专业课方面) 还好些, 但也只有20%。”

(三) 教学方式的改革能够改变学生学习态度, 促进课程参与度、提高学习积极性, 获取知识, 提高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络协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是研究组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试点课程。本课程采用协作学习方式进行授课, 尤其是切块拼接法的应用, 使学生们参与了“非常多的互动”、“互动达到70%”、完成了“很多任务、作业”, “课下付出了很多时间”, 所有感觉“有收获”。学生们对该门课程的授课方式、互动方式等形式比较认同, 最终也得到了“学习态度”“知识获得”“能力提高”“收获友谊”等方面的收获。下面我们将研究结果简单列出来, 课程的具体设计和研究效果将在另一篇论文中详细阐述。

1.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

由于本课程的人数较少 (18人) , 非常适合协作学习, 小组任务分配合理, 学生各司其职, 任务的分配使所有学生都有自己的职责和子任务, 多种交互使其处于积极“互动”状态, 参与程度达到90%以上, 上课很少出现“逃课”、“走神”、“做自己的事情”的现象。

2.“参与”式学习方式使学习态度发生转变。

虽然起初是因为别人推荐或只根据课程名称选课, 学生们感觉此课程与自己的最初预期不太相同, 但发现对于课程“比我期待的好一点”。在课程开设过程中, 因授课方式的特别, 即使是起初学习积极性不强的学生, 学生也能积极融入, 态度和行为发生转变, 有了不少收获 (5Z) 。

5Z:“同学最初对于公选课的态度是“混”:喜欢“老师一言讲堂, 这不用用心。”“其他人应该也跟我一样吧?都喜欢老师在讲我们在玩。最好作业不要太多。”

但到了学期末的访谈, 这位同学已经表现出认真配合老师的活动, 参与学习, 并发生了一些转变。

5Z:“自己学习积极性高啦, 遇到不会的问题, 比如说, 遇到一个学科上的难点, 自己会去找答案, 或者发email给老师———多了一种沟通的思路。”

3.“付出很多时间”“很多的交流讨论”使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5Z:“平时很胆小, 不敢上台讲话啊。现在上去演讲, 觉得没什么;之前小组协作的时候, 比较喜欢去领导别人, 这2次都是别人领导我, 感觉挺好的。”

4.与更多人沟通交流, 这是一种积极的互动, 认识更多人, 收获友谊。

1C:“这种学习方式存在各种小组、专家组等, 真的认识很多人哦!”

4Z:“这是一种比较积极的学习环境啊, 是为了学到知识而学习, 而不是为了比过别人、打败别人才去学的。”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研究表明, 学生对学校公选课的教学效果不满意, 主要原因来自学校管理、教师授课方式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 学生也期待通过教学方式的改进, 改进学习效果。

1.学生对公选课学习效果不满意。原因如下:1) 学校对公选课的重视和管理有待提高。学校对公选课重视不够, 管理不到位, 配套措施不足。2) 课程枯燥, 教师的授课方式单一, 教学方式有待提高。公选课程多以知识传递为目的, 立足于提升学生能力的课程很少;大部分公选课, 教师采用“讲授”和小论文为考核方式的形式, 学生参与度少于80%, 被动听课, 收获甚少。3) 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大学生选择公选课一般基于兴趣和学长的推荐, 目的主要是获取学分, 对公选课普遍抱消极的、混的态度。

2.教学方式先进的课程学生满意度高, 收获较大。学生感到有所收获的公选课的特征为:任务驱动、学生参与度高、学生通过任务进行体验学习。

3.教学方式的改革能够改变学生学习态度, 促进课程参与度、提高学习积极性, 获取知识, 提高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研究, 研究组提出以下建议:

1.学校要重视公选课程, 从课程管理、对师生的激励制度、学习环境保障、监控检查等多方面对公选课进行管理和改善。

2.教师应尽可能采用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式, 让学生多参与、主动探究, 从提高知识获取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来设置课程。

篇8:南开大学公选课(e类课)最全集锦 选课指南

1 教学型大学《信息检索》公选课的主要目标

研究型大学更强调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学术创新能力, 而教学型大学更强调提高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1.1 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性质、地位、价值和功能的认识和反映[2]。作为“数字土著”的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利用非常熟练和依赖, 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了解并不全面, 在遇到各种难题时缺乏主动查询各种信息去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型大学《信息检索》公选课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营造一种有利于强化信息意识的环境,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 不断强化大学生的信息意识, 使其深刻认识到信息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检索信息解决问题。

1.2 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包括查询、获取、组织、分析和利用文献信息、电子信息、网络信息的能力, 是大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日常生活及毕业后终身学习、自我发展的必备条件。很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 只会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的简单搜索功能, 缺乏高级搜索技能及使用专业检索工具的能力, 对于已获取的信息, 缺乏组织分析利用的能力。《信息检索》公选课的目的之二就是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2 教学型大学《信息检索》公选课的设计

《信息检索》公选课不同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及图书馆学专业的《信息检索》专业课, 其目的不是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主要是使学生利用所学的检索技能解决应用问题, 是整个大学学习的基础性、指导性课程。因此在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中, 应将该门课程放在第一或第二学期。同时对非专业的学生来讲, 这是一门重实践的方法课, 应减少理论教学内容所占比例, 增加上机实践比重[3]。以总学时为20学时的课程教学为例, 理论教学可以分配8学时, 而实践教学分配12学时。

2.1 理论教学设计

通过对国内主要高校《信息检索》专业课的调研发现, 大部分高校《信息检索》专业课的理论课时都在40学时左右。如何针对教学型大学《信息检索》公选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理论教学内容, 在8学时内使学生掌握信息检索的主要理论知识显得非常重要。根据笔者多年从事《信息检索》公选课教学的实践, 认为可以将《信息检索》公选课的理论教学内容设计为四个模块, 并根据各个模块的实际讲授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模块1是信息检索概述模块, 2学时。本模块内容应突破以多个概念介绍、概念间关系厘清为基础的模式, 重实践意义的介绍, 轻理论知识的概述。如可以重点介绍信息检索兴起的背景、利用信息检索获得竞争优势或成功的具体案例、信息检索如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最新的信息检索技术等, 从而引起学生对信息检索的兴趣, 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检索去解决问题的意识。本模块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 同时结合具体信息需求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情境下应使用的检索工具。

模块2是信息检索的理论基础模块, 4学时, 简要介绍检索语言、检索工具、检索方法和途径、检索策略与效果评价。图书馆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及民众整体素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4], 而图书馆馆藏纸质资源的组织基础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因此检索语言简要讲述《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使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图书。检索工具主要结合具体实例介绍各种类型的检索工具, 使学生了解各种检索工具的作用及具体应用。检索方法和途径是使用具体检索工具时必须掌握的基础, 只有准确地掌握检索方法和检索途径, 才能从检索工具中获得准确而全面的信息。同时不同信息需求使用的检索策略是不同的, 不恰当的检索策略可能会导致事倍功半, 因此应结合实例阐述不同检索策略及其适用的条件。而效果的评价主要介绍诸如检准率和检全率等基本指标, 并且强调在不同的需求及不同环境下, 效果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或者说权重是不同的。

模块3是信息检索技术模块, 2学时, 主要讲授计算机检索中的布尔逻辑检索技术、截词检索技术、限制检索技术和位置检索技术。这些检索技术是目前信息检索领域最常用的技术, 但是这些技术在不同的数据库及搜索引擎中体现的形式不同。因此, 在阐明这些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应分析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含义, 使学生能够对这些知识融会贯通。

模块4是网络检索模块, 2学时。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最重要途径, 网络信息检索的介绍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教学型大学, 这一部分的内容显得尤其重要。搜索引擎作为网络搜索的最得力、最常用工具, 须对其做详细的介绍, 特别是关于其高级检索和专业检索功能等。同时各种论坛也是获取各种信息资源的重要场所, 除了推荐一些通用的论坛, 如考研论坛、应届生论坛等;还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情况, 介绍这些专业常用的一些网络资源, 如推荐给经济类专业学生的人大经济论坛、经济学家论坛等, 推荐给化工类专业学生的小木虫、马后炮论坛等。

模块2、模块3和模块4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用于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 而演示法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应理论知识内容, 通过演示使学生掌握具体知识和技能的使用。同时对于上课中使用的演示例子, 采用启发式的讨论, 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促进相应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2.2 实践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主要通过上机操作练习实现, 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4个模块。各模块均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演示法、讨论法和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即先针对每个数据库或检索工具的使用进行演示, 然后给学生布置练习任务, 由学生进行练习, 对于较多数同学都存在争议的问题, 进行集体讨论, 获得解决方法。

模块1是馆藏纸质资源检索, 2学时。图书馆馆藏纸质资源是学生在校及走上工作岗位后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本部分主要练习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资源的检索, 包括纸质图书、期刊、报纸的检索。

模块2是学校图书馆电子资源 (数据库) 的查询, 4学时。由于此类资源通常为学校购买资源, 只可以校内使用, 且每个学校购买资源不同, 根据我校资源情况, 本模块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电子期刊检索, 涉及CNKI、重庆维普、万方、EBSCO及Springer Link数据库, 另一部分为学位论文 (涉及CNKI和万方数据库) 及电子图书 (涉及读秀、超星、中国数字图书馆) 检索。此外对不同专业学生可练习检索专业数据库, 如财经类的国泰安数据库、国研网数据库, 法律类的北大法意案例教学数据库等。通常研究型大学购买的供学术研究的数据库更多, 他们的《信息检索》公选课也更偏向此类数据库的应用练习, 为正在进行的和未来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而教学型大学此类资源相对缺乏。此部分内容和网络检索内容同等重要。

模块3是网络信息检索模块, 4学时。此模块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为搜索引擎的使用, 主要介绍谷歌和百度的相关使用技巧, 特别是高级搜索技巧和它们的一些主要应用;另一部分为网络特种文献的检索, 主要包括标准信息、统计数据、专利信息、商标信息的检索等。

模块4是综合练习模块, 2学时。通过综合练习题, 使学生巩固掌握及熟练应用前面练习过的检索技能, 并能通过不同检索方法获取所需信息, 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型大学《信息检索》公选课的实施

3.1 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本文所谓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上机实践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设计来看, 课堂教学和上机实践是《信息检索》公选课的两种重要教学形式。同时, 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操作技能课, 如果学生能够在日常信息搜索中恰当地使用相应的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 提高检索效率, 这反过来可以促进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自主学习, 进一步提高检索技能。因此在注重课堂教学和上机实践的同时, 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如提供丰富而有趣的自主学习内容, 引导和辅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等[5]。

3.2 借助社会化媒体开展互动式教学

社会化媒体以其高度的互动性和社会化特征, 为学习革新提供了适切的技术。它能更好地支持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共享和协作学习[6], 支持师生之间的反馈、互动, 在提升师生交流、知识点学习、学习兴趣等方面效果显著, 但对大段文字表述及复杂数据格式的传播效果较差[7]。对于本门课程, 教师可通过微博或博客发布作业、教学课件、教学资料片段等供大家自主学习, 同时提出一些检索主题供大家讨论。为激励学生参与和发布话题的积极性, 可以将其列入平时成绩考核的一项内容, 并可对提出话题的学生及积极参与的学生给予相应奖励。

3.3 改革考试形式和成绩评价方式

针对动手操作能力很强的《信息检索》公选课, 单纯采用传统笔试方式考察学生理论知识不能反映学生对实际知识的掌握情况, 但完全考察操作而忽略理论知识也是不全面的。因此对于《信息检索》公选课的考试, 应采用上机考试的方式, 内容既有基本理论知识的考察, 又有实际操作技能的检验, 从而全面考量学生对检索理论、检索方法和检索技巧的掌握情况。

同时单纯从期末一次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对课程学习情况是非常欠缺的。虽然很多高校的成绩评价已经包含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 但对于实践性非常强的此门课程, 可以考虑平时成绩占60%, 而期末成绩占40%。

3.4 开展信息检索知识竞赛

为活跃校园学术氛围, 提高学生信息意识、信息能力, 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质,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 承担《信息检索》公选课的教学院系或图书馆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和上机实践, 每学期组织开展全校性的信息检索知识竞赛。通过学校BBS、布告栏等发布竞赛通知, 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展了全校性的信息检索知识竞赛活动, 如南京大学、苏州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

摘要:教学型大学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型大学《信息检索》公选课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应区别于研究型大学, 体现出实用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可以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借助社会化媒体开展互动式教学、改革考试形式和成绩评价方式、开展信息检索知识竞赛等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检索,公选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高向东.教学型大学的责任与追求[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9) :68-69.

[2]何灵巧.法律硕士信息素质教育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8, 52 (11) :136-138, 146.

[3]李佳军.论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6 (1) :153-154.

[4]马静.图书馆国民素质培育职能的价值与践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50 (1) :119-123.

[5]王林海, 赵虹.大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英语的研究与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1) :55-56.

[6]王佑镁.社会化媒体:Web2.0时代的教学新技术——访荷兰教育技术学知名学者伊塔诺·德迪安纳博士[J].现代教育技术, 2010, 20 (7) :5-7.

上一篇:物业公司前台工作总结2020下一篇:一年级数学中期考试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