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2024-07-15

大学生党员思想状况调查报告(精选8篇)

篇1:大学生党员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党员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这次调查报告以不记名调查为主共发出问卷36份,收回问卷32份,回收率88.8%。在接受问卷调查的32名大学生党员中,男性14人,女性18人;其中大三党员15人,大四党员17人。问卷调查主要围绕基本情况、理论素养与个人信仰、行为取向和价值取向、党的组织建设、个人学习态度各方面的工作等五个方面展开。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召开了两个座谈会,一个是大学生党员座谈会,听取了他们对我院的党建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另一个是党支部书记座谈会,听取了这些同志对大学生党员的现实表现和业务素质等方面的评价。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学生党员政治思想状况的主流方面

大学生党员政治思想状况的总体表现为:心理趋于成熟,人心比较稳定,心态基本平衡,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具体表现在:

(一)政治理论观点基本正确,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调查表明,对党的指导思想、国家根本的政治、经济制度,对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重大问题,大学生党员认识是正确的。对政治理论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对党中央的领导集体充满信心。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员们对确立和巩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成效显著。95%以上的同志认识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赞同“‘三个代表’写入宪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多党制不适合中国国情”。调查还显示,多数同志读过《共产党宣言》、《改造我们的学习》、《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等著作,对支部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也积极参加。这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党员比较注重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素养和一定的理论水平。

(二)政治鉴别力较强,对政治、社会问题的分析趋于冷静和理性。在问及学习邓小平理论对自己的作用的时候,60%的党员认为可以帮他们更好的理解国家改革开放政策,20%的认为对自己的人生起指导作用,20%的人认为可以帮他们对周围的事物作出更正确的判断。在问及最厌恶的社会现象是什么时,大部分人认为是腐败现象。而且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充满信心。95%的人认为作为党员是

他们的骄傲。另外,99.5%的党员认为当他们遇见违法犯罪行为时他们会挺身而出,坚决制止。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党员对政治问题、重大政治事件的看法能站在国家大局的制高点上,既能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能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很少有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这也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党员认识的成熟和善于用发展的眼光评价政治、社会问题的理性态度。

(三)政治视野比较开阔,政治评价较为积极。调查显示,97.8%的同志认同“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不得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98%的同志认定党中央领导集体“务实、爱民,有切实可行的施政纲领,值得人民的信赖”。这也表明,大学生党员已跳出传统视野,能在更广阔的背景下看待政治问题,他们在实践中已进一步认识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感受到了祖国的发展与进步,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其政治态度的主流与“三个代表”的契合程度是很高的。

(四)具有积极的人生理念,行为上追求卓越。关于 “您工作的动力来源”,87%的同志选择“报效祖国”,91%的同志选择 “谋求自己美好生活”,81%的同志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62%的同志为 “出人头地”。对“您认为对您工作积极性影响最大的是”这个问题,按选择的多少依次为“激励竞争机制”、“领导重视与否”、“工作环境好坏”,有3名同志选择“待遇的高低”。在价值取向上,56%的同志认为实现自己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对社会贡献的大小”,44%的人认为取决于“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在行为取向方面,90%以上的同志觉得自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讲究职业道德,行为举止有人格尊严”,20%的同志肯定自己“尽可能地不做违法的事情”。71.3%的同志为自己是一名党员感到“光荣,并愿意让别人知道”。从上述问题的回答看,我们认为这是大学生党员在行为上追求卓越的一种心理表现,他们的人生理念是求实进取和积极向上的。借用古书画部党支部书记金运昌同志的话说,“他们都有一棵向上的心。”

(五)追求进取务实和协调并重的价值选择,欣赏鱼和熊掌兼得的责任意识。在问及“当您遇到违法犯罪行为的现场时”,47%的同志选择“挺身而出,坚决制止”,而53%的同志选择“虽然想出面制止,但害怕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74.6%的同志认为“党员应以‘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为座右铭”,98%的同志认为“合法索取与积极奉献应该统一起来”,46%的同志认为“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所实现的社会整体利益,是不能长久的。”这些选择看似矛盾,但却明显地表明,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挑战,过去那种舍个人为集体的单向选择在我们的青年党员中间也难成共识。既要顾全大家,也要快乐自己;既要国家安全,又要个人幸福的并存选择,已成为大家乐意接受的价值取向。

二、大学生党员政治思想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大学生党员政治思想的主流一面,但也有一些思想倾向需引起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有些同志的政治意识有所淡化。在问及大学生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原因的时候,部分同学认为受约束,不自由。还有部分人认为和个人成才没有直接关系。二是部分同志对深化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认识模糊。很多的同志认为党内存在的腐败 “十分严重,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很难根除”这表示他们对当没有充分的信心;有1名同志甚至认为“只能实现多党制,才能根除腐败”。另外,还有2名同志表示目前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虽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施政理念,但是执政不力”。三是有些党员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偏差。涉及到工作动力的来源的时候,只有部分同志认为是报效祖国。由此可见,有的党员同志已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群众,淡忘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报效祖国的宗旨。

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从主观上分析,这些大学生党员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没有经过艰苦环境的锻炼;学历层次高,但党龄短、马列主义理论功底较浅,缺乏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深入了解,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抵御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抵制国内外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能力不强。从客观上讲,社会意识多样化及其思想观念日趋多元的消极影响,使一些党员精神世界发生了不良变化,价值取向偏离了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有的支部对党员的管理教育工作没跟上,工作中交任务多,思想教育不够;强调业务工作多,思想上帮带少,致使有的同志淡化了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

三、对策与建议

(一)着力强化党员的理想信念,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随着社会意识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样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不可避免地影响和冲击着党员尤其是青年党员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只有加强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才能培元固本,增强内功和免疫力。一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制度,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引导党员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科学比较、深刻思考中做出正确选择,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二要加强党员意识教育。经常开展党的任务和党员义务教育,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活动,探索颁发党员证、佩戴党徽、挂党员警示牌等形式,不断强化党员的身份意识。三要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有效性。可尝试在《故宫人》上开辟党建专栏,组织收看党员电教片、举办专题培训、请领导和专家授课等形式,以及组织读书演讲、知识竞赛、到先进单位参观,让优秀党员外出考察、挂职锻炼、岗位轮换等,多管齐下,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提供学习教育的立体平台,增加学习教育的时代感、新鲜感。通过行之有效的形式、扎扎扎实实的工作,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推动广大党员自觉做到理想信念坚于群众、思想觉悟高于群众、能力素质强于群众,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永远站在时代前列。

(二)进一步架构人才建设的高地和干事业的平台,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光荣感和归属感。这次调查中,无论是问卷反映,还是座谈会上,大家对院领导重视和使用人才都表示满意,对我院深厚的文化底蕴、比较稳定的福利待遇、比较健全的保障制度、比较和谐的内部环境等吸引人才的独特优势,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同时,他们反映,大学生到我院工作后,也有一个适应期,有一个从高学历到高能力的成长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面临着考验:一方面是要巩固知识基础和拓展知识面,一方面要学习新知识面与掌握新技能,这两个方面如果结合得好,就能很快地成长成熟起来。反之,这个过程就可能会很痛苦,甚至于会让一些同志的意志消沉起来。为此,我们建议:第一,抓住他们的“保质期”跨跃式使用。作为知识载体的大学毕业生,也有个“保质期”、“黄金期”的问题,今天是可用之才,明天就可能贬值。在问及“您感觉自身价值在工作中能得到体现吗”这个问题时,回答“得到充分体现”的占15%,“基本得到体现的”占75%,“体现得较少”的占6.2%,仅有1名同志回答“得不到体现”。虽然如此,座谈会上,大学生党员还是在这方面表现了一种渴望之情,希望不要因为资历欠缺而在使用上进行限制,而要依据他们的能力素质确定其工作岗位,使之才尽其位,人尽其才。第二,挖掘他们的潜能预见式使用。人才资源的释放有一个过程,一些人由于某种原因可能短时间内无法做出突出成绩,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更是如此。因此,对他们要有足够的信心,把对他们的使用和培养纳入人才梯队建设的轨道,把使用他们的外在资源与潜在资源结合起来。如对那些经过考核论证,的确具有潜质的大学生,可以先放在过渡性的岗位上进行锻炼。第三,发挥他们的能动性放权式使用。这次问卷调查显示,98%以上的同志认为“故宫学”的提出,“为院里的综合发展和科研指明了方向”。顺应之,可以探索成立故宫学研究中心或研究院,充分吸纳真才实学,最大限度地整合人才资源,并通过建立首席专家制、课题负责制等形式,将一定范围的用人权、财权交给首席专家或课题负责人,形成一个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有凝聚力的工作集体,让那些确具潜质,想干事、能干事的大学生们有事干、干成事,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光荣感。

(三)进一步营造团结和谐的内部环境。问卷显示,84.5%的同志认为,“院应该在强化建设的同时保护好大学生职工,使他们身心健康,这样院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对他们的这种要求和呼声,应予以积极的回应。调查中我们也感到,绝大多数大学生党员正处在生活和事业的爬坡和过坎阶段。已婚的同志大都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负担重;已经熟知本职工作性质的同志,事业也不过刚刚起步;新来的同志,迫切需要有人引路指向,等等。这些实际困难或问题处理不当、解决得不好,极易引发思想问题。调查还发现,除个别同志表示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希望向党组织或同事倾诉外,绝大多数人更愿意向同学和朋友倾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虽未做深入的分析,但认为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建议,要把创造和谐的内部环境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突出出来,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职工的要求,充分关爱职工,认真解决关系职工切身利

益的突出问题。实践证明,体贴暖人心,关怀出动力,只要把关心爱护和排忧解难贯穿始终,努力创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就能凝聚人心,激发大家的工作干劲和热情。本次调查中,大学生党员在面对“实现个人发展目标,您最需要组织哪些方面做努力”(可以多选)这个题目时,53.1%的同志请求 “帮助争取科研经费”,68.7%的同志要求“给予脱产学习机会,特别是出国深造的机会”,41.2%的同志盼能“解决住房难的问题”,25%的同志希望“解决生活待遇低的问题或其他”。对诸如这样非常具体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应真心实意、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帮助他们“爬坡过坎”。有些问题和困难可能一时解决不了,也许办不到或办不好,但要心想到、话说到、力尽到,使他们处处感受到领导的关怀和组织的温暖。要重视维护大学生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进一步广开言路,定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鼓励他们为我院的建设与发展献计献策。“人事两柄,一奖一惩”,要用好用活这两手,积极引导大学生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把故宫当家建,把本职当事业,进一步激发大家为实现我院的奋斗目标而建功立业的热情和斗志。

党 委 办 公 室

——年——月——日

篇2:大学生党员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高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是否积极向上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建设的成果。文章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着重研究分析了我校学生党员思想状况及相关问题,总结出影响学生党员思想的主客观因素,以期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一、我校学生党员状况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希望,而大学生党员又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高校是人才培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要地,其中学生党员的发展、党支部的建立、党组织的建设又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我校特别重视党员的发展与培养,积极吸收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在党建工作中做到了保证大一学生中有党员,大二有党小组,高年级要有党支部,不断加强学生与党组织之间的联系,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亲近党、信任党,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在大力发展学生党员的同时,思想建设成了党员建设中的主要内容。我校合校升本后2006年在校学生党员410人,到2012年学生党员人数达到1364人,其中预备党员806人,党员人数占在校人数的6%。对我校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调查显示,当前我校大部分学生党员的思想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反映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问题及分析

影响学生党员思想的因素不仅仅只是错综复杂的客观环境因素,他们的主观方面反而占据着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如下:

(一)学生的自身因素

1.对党发展了解不够,入党动机不纯。问卷调查统计显示,超过50%学生入党的真正愿景是为了以后的工作,入党成了他们找到好工作的可靠筹码;有20%学生入党是为了能成为学生干部,在学校取得老师的重用,获得更多荣誉称号;有10%的学生仅仅是随大流,把它当成一种炫耀自己的资本,仅有20%的学生把入党当作为一件光荣、义务的事情。大学生的入党动机越来越多元化,主要是因为他们没能正确的认识党,对党的了解不够全面,不够深刻。显而易见多数不纯正的入党动机极大程度的影响着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他们对党的认识浅薄,极大影响着他们的入党动机。一个连党都不了解的人,怎么会产生真正的入党动机。

2.缺少对马列主义、毛邓三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指导思想的学习。调查显示有超过1/2的学生党员没有完整地、系统地读过马列的经典著作,就算是读过,也只是通过班会、或者思修课程的学习,通常也是应付了事。缺乏对我党指导思想的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甚至有些人根本就不了解什么马列主义、毛邓三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额革命政党,尤其重视思想教育和建设,作为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党员更应该熟读马列主义,更要了解我国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指导思想,并领悟其内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善于用党的指导思想来客观地分析我国的国情,对事物的认识不全面,容易偏激。

3.自身道德观念不成熟,道德行为困惑低落。调查表明,我校大学生党员的道德观念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相信党,相信无产阶级理论。大部分学生党员能够起先锋模范作用,有较强的责任心。有近7成的学生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中选择了后者。有部分党员在道德观念中表现出不成熟,在道德行为方面表现出困惑低落的现象。在大学校园里,这些现象我们随处可见:大家一方面呼吁乐于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在公共场所面对老人摔倒,有人受伤时,又有多少人乐于伸出援助之手;又如一边宣扬着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却一边又为了奖学金,助学金,小小的荣誉称号与同学争的面红耳赤;再如诚信问题,都说诚信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扬的美德,然而在考试时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不作弊、不剽窃。这些都是大学生党员与道德诚信严重脱节的现象,他们处在边缘阶段困惑时期,在利益面前迷茫了自我。

4.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觉悟性低。由于大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理想信念对于他们来说尤其不可或缺。在入党前,事情都是争着干,抢着做,凡事严格要求自己。而入党之后,入党前的教育就基本上抛之脑后,无法坚定自己的信念,甚至出现了盲目性,没有了主动性,渐渐丧失了党员该有积极进取精神。有的学生把入党作为某种捷径而不是责任感,不能以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能以一个党员的原则鞭策自己,在实践生活中,出现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等现象,利用党员的身份不断为自己谋取利益。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有些人甚至开始经不住诱惑,在大风大浪中把持不住迷失了方向,有的学生党员甚至在学校里面就沾染了不良风气,开始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

(二)外界环境因素

1.西方反共势力大肆宣传腐朽的价值观念。20世纪后期,苏联和东欧等国的突变使社会主义的事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使共产主义处于历史发展的低谷。同时,在战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出现了新特点并逐渐发展起来。少数党员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下,看不清国际形势,理想信念开始动摇,觉得我们达不到共产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道路不明亮了。与此同时,西方也开始以各种手段诋毁共产主义,大肆宣扬腐朽的价值观,使得个别党员在这时失去了自己的理想信念。

2.经济体制改革引起认识偏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建设。在经济体制的变革中,社会结构也会出现变动,这些经济基础的变化也必然引起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改变。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面对的是信息透明化、共享化、全球化高速发展的社会,相比于父辈,当代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多寻找资源的方法。但在大量有用的信息涌来时,也会有许多垃圾与糟粕充斥其中,蒙蔽他们的双眼。大学生党员正处在身心发展的突发时期,一个小小的改动,都有可能引起大的变动。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既要面对利益选择和利益指向的考验,又要对付社会的变迁,很容易在道德上和信念上出现偏差的。3.高校党组织教育基础力量薄弱。目前,我校的党建工作正在不断地完善中,党组织的教育还处在薄弱阶段,特别是针对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和培养脱节,这也是大部分高校存在的一个现状。随着高校规模的逐渐扩大,专门负责学校党务教育和宣传的老师却是供不应求。老师很难对每个积极分子进行严格的教育考察,忽视了学生入党后的思想教育工作。学校的培训结构基本上都是不合理的,专职党课培训的老师少之再少,大部分的授课老师都是学校各二级学院的党支部书记,要不就是辅导员,并且党课培训的内容都是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较少,教学方法单

一、教学环境也很枯燥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4.入党选拔考评机制不完善。学校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核主要是通过学习成绩这个主要的指标,大部分采用英语四六级、大学计算机等级过级率这就使得学习基础不好但是要求进步的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不好的情绪,不能积极配合党员的各项工作。现在的大学生都是新时代的青年,具有的是青年党员的新特点,思想变化起伏也很大,学校不能坚持以人为本的体制来进行考核,对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不起作用。大部分组织也只对积极分子进行考核,对预备党员和党员是进行的考核反而逐级放松,即便是考核也只是敷衍了事。

三、对加强大学生党员思想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入党前期的考察,注重学生党员的后期培养

对入党积极分子要进行严格的考察和严密的程序把关,吸收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壮大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特别是注重对思想积极学生干部的培养。在积极发展党员的时候要坚持四早原则:早选苗、早发展、早教育、早培养,对于弄虚作假行为有给予严肃的处分。重发展轻教育的做法是欠妥的,发展与教育都是很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党员的后期教育培养工作。首先要规范入党后的教育制度,实行定时定点对学生党员进行培训;其次,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当中的佼佼者,要重视给学生党员放权,让他们接受的教育真正落到实践当中去,让他们真正为其他学生服务,这也是培养他们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要规范党员行为,宣传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思想;对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要不断创新,要将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同实际结合起来。

(二)深化对学生党员的理论教育,丰富组织生活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没有先进的理论武装党,不可能是先进的党;没有先进的理论武装共产党,不可能发挥先进战士的作用。”可见理论教育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在入党前要注重对党员的思想理论启蒙工作教育。可以在积极分子中成立理论交流小组,小组成员间相互联系,共同交流思想,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化体会,同时加强对其的自我教育,打好思想教育基础。通过系统的理论教育,具体落实分工,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素质。同时,要积极开展组织生活,加深组织个体间的感情。例如开展民主生活交流会,公开言论,吸取好的思想、分享好的经验;可以成立党员谈心日,鼓励他们强化自我自律意识;鼓励学生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纠正问题党员的错误并帮助其改正,同时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学生的头脑。

(三)加强党员师资教育建设,完善党员考评制度

要想培育出更优秀的大学生党员,就要有一支思想过硬能力超强的教师党员队伍,因此高校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党员教师的比重,重点提升教师党员的综合素质。对大学生党员的要求高,对教师党员的要求就要更高。对于教师党员,除了要求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做到以自身的言行去感染和激励学生。所谓“德、智、体、美、劳”,德育排首,高校要想提高党员的思想状况就要把德育作为工作的重点,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思路,努力探索新的发展路子。要切实落实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汇报、学业、群众影响力等综合考评,要建立一份完善的考评机制,同时认真听取老师、学生的意见,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态度进行客观的考核评价。不仅要求学生在入党前积极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动态,在入党后也要求与党组织保持密切的关系。完善大学生党员的考评制度,方能保证大学生党员的总体素质,为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人才资源。

(四)拓宽党建教育阵地,改善党建的教育环境

篇3:大学生党员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一、“90后”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现状

1、“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功利化”

作为高校党员中的主体成分,大部分“90后”大学生入党是希望成为身边同学的楷模,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他们的政治立场坚定,追求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立志献身党的事业,为中国共产党注入新鲜的血液,为中国的未来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但仍有部分“90后”大学生的入党动机较为复杂。面对日益严峻地就业趋势,大学生党员则显得更具有就业优势,有的是为了享有大学生党员的优待政策,还有的是认为入党之后可以让父母颜面添彩,却忽视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责任和使命。由此,这些“90后”大学生争相为了这些好处才入加入共产党。

2、“90后”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追求存在迷茫之处

大部分90后大学生党员积极学习党和国家的政治理念,关注国内外的政治时事并对我国执政党的执政思想进行反思。他们高度认同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的拥护党的纲领。然而,在政治观念上,在市场经济年代,一些学生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和对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暴露问题的困惑,表现出对中国政治发展上还存在一些迷茫。这些人对党的思想认识模糊,追求动力不足。渐渐地,这些缺乏明确思想追求的90后大学生党员在现实的问题上找不到明确的答案,就不能客观深入地看待当前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影响自身在追求党的思想的道路上的发展。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90后”大学生党员对新生事物的的辨别能力薄弱

在这个信息互联网的时代,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的方式与途径不仅仅只是通过书本,更多的是通过网络吸取更多的知识与信息。由于当下网络信息载体的高低不等,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各种政治诉求观点、文化冲击、价值观表达等,积极的、中立的、甚至消极的、不健康的或反动的思想都充斥在整个网络系统当中,网络领域各种势力的斗争也日趋激烈,大大增加了大学生辨别真伪的难度,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思想观点和精神世界产生了双侧的影响和作用。大部分“90后”大学生党员对于这些信息可以进行良好的分辨,但仍有部分“90后”大学生党员对于这些没有明确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使得他们的思想状况极易受到影响。

二、“90后”大学生党员党建工作的对策研究

1、强化“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培养教育

“90后“大学生中的大部分同学都是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对于部分同学的“功利化”入党的情况,高校的各级党组织应该强化对其的思想教育。学校的各级党组织包括党支部及其下属的各院系书记和各班级的团支书都应高度重视大学生们的入党启蒙教育、思想教育。对那些刚入学的新生,党组织应该进行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辅导,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对于有意愿入党的同学,进行入党动机的启蒙教育,端正他们的入党思想,教育学生牢固树立组织入党,思想入党,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磨练,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立场,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同时入党。同时,在发展大学生党员的过程中,党组织应严格履行入党程序,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确保每名申请入党者的入党动机不“功利化”。

2、深化对“90后”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继续教育的党建工作

党建,即指党的建设,其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等。高校的各级党组织对“90后”大学生党员进行继续思想教育应该培养其审美情趣,通过在校园中举办读好书,写书评和征文比赛等活动鼓励大学生党员多读精品书籍,或是安排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对“90后”的大学生进行继续的思想教育,使其原有的思想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升。

3、增加对“90后”大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培养

现今,在大学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很少直接接触社会,缺乏对现实社会系统的正确了解和分析,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他们虽身处于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带给国家的巨大变化之中但是对党的路线、执政核心思想没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容易产生一些对中国共产党的一些迷茫、模糊、甚至偏差的认识。对此各高校的党组织应该制定相应的对策,可以通过组织“90后”的学生党员参加假期实践活动,一来可以丰富他们的社会阅历,提前使学生与社会接轨,掌握民生民情;二来以他们自身的经历体会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党的方针和执政理念,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这项党建工作对策应作为一项长期执行的政策,在各所高校广泛开展,以提升“90后”大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对党的全面认识;还可以在校园内组建各类学习团体,通过成立马克思主义学习兴趣小组或是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来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的同时,也达到了在活动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的目的。

4、因材施教,利用多种途径为“90后”大学生党员搭建信息平台

篇4:大学生党员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党建;思想动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16-01

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党支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培养三观正确、党性较强、能够起到带头作用的大学生党员是学生党建中不可忽视的工作。本研究采用了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对于我校大学生党员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向各年级大学生党员发放100份问卷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当前高校90后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现状、学生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大学生党员思想主流现状

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党员思想状况总体良好。心理趋于成熟,心态平和;学习、工作积极认真,自我约束能力较强。具体表现为:

(一)政治理论观点基本正确。对党的方针政策产生高度认同,其中87%的大学生党员对国家的根本经济、政治制度,党的指导思想认识正确。并且84%会主动学习政治思想,认识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性。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党员理解党政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对政治思想的学习能力较强。对于社会问题以及政治问题分析较为客观,例如对于邓小平理论,70%的大学生党员认为可以通过邓小平理论加强对于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解。同时也有5%的大学生党员认为通过邓小平理论启发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能够帮助自己在遇到一些问题时作出正确判断。

(三)人生理念以及价值观较为正确。在问及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时,92%的大学生党员表示对于政府腐败现象最为厌恶,也有4%的大学生党员认为有必要通过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来影响周围人。在问及“当你遇到违法犯罪活动时”的问题时,81%的大学生党员表示会在遇到违法犯罪行为时挺身而出。

二、大学生党员思想存在的问题

(一)入党动机不纯正。在回答入党动机这个问题上,21%的大学生党员的回答是“更容易找工作”,也有56%的党员认为“入党是一种自我能力的显示,同时也利于个人以后的发展”。在当今这个日益发展的社会中,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全球化冲击着党员的思想,使得大学生党员价值目标复杂化,使得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呈现一种层次化,多样化的现象。大学生对于党的信仰意识变得薄弱,而功利心态越来越强。

(二)政治意识逐渐淡化。在参加党内活动这个问题上,15%的大学生党员选择的是“根据个人兴趣”或者“被动参加”。由此,可以看出,一些大学生党员在成为正式党员之后,有关党员的自我建设,党内的组织生活建设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明显的弱化。这种消极的态度,在以后的党员组织生活中将会产生各种负面的影响。

(三)对于一些政治问题认识模糊。有5%的大学生党员对于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表示“腐败已成为普遍现象,不可能根除。”这表示他们对于党今后的建设没有信心,对于政治问题认识不够充分。

三、大学生党员思想现状问题的成因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各种新鲜事物的冲击,以及各大高校办学模式,方针政策的改变,使得学生党员自身存在着上述的各种问题。

(一)就业形势紧张产生的负面效应。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紧张,使得本就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形的学生党员的思想发生了改变。因为一些国有企业对于党员大学生的亲睐,导致一些学生在入党动机上表现为功利型,荣誉型,从众型等,甚至一些大学生把其看成一种实现个人价值的手段。

(二)党组织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不到位。在党建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高校重视组织上的党建工作,忽视了思想上的党建工作。特别是一些学生在确认成为正式党员之后,对思想上的党建工作更是放松了学习的积极性。调查显示,40%的学生党员认为自己本支部很少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的活动,而47%的学生党员认为自己支部开展的政治理论学习脱离了实际。很明显,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思想认识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很低。

(三)高校难以满足学生党员的发展大量工作的需要。数据显示,学生党员的数量从2002年到2008年已经增长了5倍左右。这个发展速度对于高校来说是一个挑战。由于现在高校的党务工作或是思想政治工作都无法完全满足大数量的学生党员,所以,一些高校只能把学生党建工作重点放到组织建设上,这样的做法,一定会影响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学生党员的健康发展,降低他们的积极性。

(四)入党前后的培养机制不适合形式的发展。学生党员的大量发展使得高校重视组织上的建设,忽视了思想上的建设。而对于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重发展,轻后续教育的问题,关键在于缺少入党后的培养机制,即入党前后的培养机制不适合形式的发展。

四、加强改进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思路与对策

(一)规范选拔机制的完整性。选拔机制的完整性贯穿着学生党员之后自身的全面发展。只有把选拔机制规范化,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学生党员的数量,才能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的整体的质量。在规范选拔机制方面,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确保是由班级同学推举而产生。接着,在入党动机上应该保持着高度的纯洁性。最后,对中国共产党有一定的认识,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做到以上三方面,才能保持着高校学生党员的热情与积极性。

(二)增强党员教育的培养的系统性、科学性和连贯性。高校学生党员的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理想,信念高度一致,并使之长期坚持。党校的理论学习应该贯穿于入党前,预备期和转正后三个阶段。首先,学生党员应该切实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精髓,通过知识问答以及烈士的瞻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得学生党员在敬仰中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真谛,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接着,在教育保障上,高校学生党建的工作应该更注重制度、体制、机制的建设,形成完整的教育培养体制,使以后的党建工作能够更好更快地实行。最后,教育的意义不在于理论,而在于实践。所以,在党建工作中,应该多加入一些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党员的整体实践素质。

(三)加强党务、党建工作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政治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的党建工作队伍是进行一切工作的前提。高校应该要明确党务政工干部的队伍建设也是必要的,只有重视干部的建设,才有可能从基层抓起选拔好党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加强党务工作,首先要坚持党内组织生活的制度化,培养学生党员自觉履行党员的义务,使其做事有热情,有原则。接着,要坚持党内的监督的全面性。坚持党内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监督体系。最后,针对党内外所有成员制定一定的工作评价制度,并逐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务、党建工作的完整性,原则性。

参考文献:

[1]孙艺兵,孙志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林群.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及实践【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3]习近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N】.光明日报, 2008-12-29(1).

[4]郝咏梅.构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9(3):62-63.

[5]胡建新.切实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09(3):31-33.

篇5:农村党员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

近期,我们组织了五个调查专班,深入到XX县15个乡镇部分村组,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重点剖析等方式,对全县农村党员队伍思想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人文地理环境、党建工作水平的不同,我们对有代表性的XX镇、XX镇和XX乡、XX乡、XX乡等5个乡镇的10个自然村的党员思想状况进行了重点剖析,为扩大调查面,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3100份,并要求各乡镇对本地农村党员的思想状况进行同步调查。

一、农村党员自然结构

全县共有党员14489名,其中农村党员9000名,占全县党员总数的 62.1%。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呈现“四多四少”:一是老党员多,年轻党员少。60岁以上的2665人,占29.6%,35岁以下的 1591人,占17.7%;二是文化水平低的多,文化水平高的少。大专及以上的党员244人,仅占2.7%,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党员6385人,占70.9%;三是无职党员多,在职党员少。税改后,农村干部大量减少,在职党员1026人,仅占11.4%,无职党员7974人,占88.6%;四是外出流动党员多,外来流动党员少。外出流动党员1421人,占15.8%。

二、农村党员思想状况

近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把党员思想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特别是在农村通过深入开展以“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为主线的党员教育以及广泛开展“三级联创”、“双培双带”、“双建双带”等主题活动,绝大多数党员的理想信念比较坚定,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党员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比较强,致富奔小康的愿望更加强烈,这是农村党员思想状况的主流特征。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带来了人们利益格局的调整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贫困山区村级集体经济的脆弱,农村党员教育的乏力,少数党员党性意识淡薄,素质偏低,思想观念落后,双带能力较差,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难以发挥,具体表现“三化”:

1、理想信念淡化,积极性受挫。受社会变革引发的利益格局多元化影响,目前在少数党员中存在“理想淡化”。有的党员不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农村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认为理想太遥远。在调查走访的对象中,认为农村党员理想信念坚定和比较坚定的占65%,认为不坚定的占5%,还有30%的说不清楚。一是由于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的拉大,党员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变化,少数对党的整体利益关心度下降甚至淡漠,不少老党员沉迷于怀旧情结中,时常发出“世风日下,今不如昔”的感叹,思想上困惑迷茫。二是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只注重要求党员履行义务,要求他们在税收上缴、计划生育、义务出工、抗洪抢险等多项工作中带好头,却忽略了党员的民主权利,忽视了对年纪较大、生活困难党员的关心照顾,使部分农村党员荣誉感消失,挫伤了广大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出现“有困难不找组织找亲朋”。在调查中少数党员认为:“现在工作上要带头,经济上没甜头,政策上没奔头,党员没当头”。三是税费改革及配套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转变乡村职能的同时,乡村干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受到挑战,加之村级集体经济的脆弱,债务难以化解,与村级组织所负担的繁重工作量极不相称,村干部待遇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管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受市场经济趋利性的影响,一部分农村党员长期在外务工,求利心里比较迫切,在加上山区党员干部普遍待遇较低,形成鲜明对比,致使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薄,不愿接受组织约束,甚至混同于一般老百姓。

2、思想观念僵化,素质差异较大。一是相当一部分党员文化素质偏低,掌握新知识不够,缺乏驾驭现代农业新技术。全县初中以下的农村党员6385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70.9%,且大多属于 “老实听话,文化较低,本领不大”这一类型。少数党员在经济转型期间学习不够,思想观念滞后,部分党员缺乏商品意识和 市场经济意识,还停留在小农经济圈中。二是由于诸多原因,党员组织生活会常年“搁置”,导致不少农民党员特别是入党时间长的老党员,适应不了新形势,观念陈旧思想僵化,意志衰退,丧失了先进性。三是少数地方党组织片面追求农村经济建设,忽略了对农村党员的思想教育,对当前农村党员的思想变化的了解仅仅停留于表面,对形成的障碍缺乏适时的疏导,办法不多,措施不力,致使一些正面的思想意识得不到弘扬,错误观念泛滥。由此导致一些消极情绪和行为。四是少数基层党组织一般采取读读报纸、念念文件,传达会议精神等灌输式方法,缺乏互动和交流,党员的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教育效果不够理想。

3、党员作用发挥弱化,双带能力较差。主要有五种情况:一是年老多病,不能发挥作用;二是长年在外经商无暇发挥作用;三是部分富起来的个体老板,不愿发挥作用;四是生活困难、能力低下的,无法发挥作用;五是还有少数党员,素质较差,自律不严,在群众无威信,甚至起了反面作用。

三、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难点剖析

1、标准难统一。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涉及范围广,党员结构复杂,党员的素质有高有低,年龄结构、职业不同,经济基础有强有弱,流动党员对教育需求的差异性,等等。如果要按照第一、二批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有些环节就难以实施。

2、对象难组织。一是居住分散。我县属于半山坡地区,处于秦巴山脉腹地,特别是山里面几个乡镇,地域面积广,党员居住散,并且还有一部分党员年老体弱行走不便,如果每个教育环节都要到位,势必很难。如汇湾乡党员居住比较分散,大多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党员要到村上集中学习,最远的要走3个多小时,两边路途一除,中间学习时间所剩无几。二是流动党员的去向不好掌握,“双找”工作难度大。农村大部分流动党员受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影响,组织观念淡薄,外出后不与党组织联系,不开具党员证明信、不转移组织关系,造成流动党员身份难摸清。有的无固定地点且居无定所。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另外,有的打工地点没有党组织,无法接转组织关系,形成部分党员既未转组织关系,又未持党员证明信,导致出现部分党员挂空现象。

3、活动难开展。一是思想情绪有抵触。许多农村党员对角色定位不准,对党员教育活动持怀疑态度,或抱无所谓态度,对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不是积极想办法完成,而是消极抵触,甚至产生片面的对立的情绪。二是学习时间难保证,工学矛盾突出。农村党员都拥有一定数量的承包土地,农活一茬接一茬。而且山里山外,甚至同是一个村高山组与平坝组农活忙、闲程度就有差异,如果在“学教”活动中过多的以支部为单位召开会议、集中学习是难以组织的。流动党员参加原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支部活动的困难就更大了。三是活动场所和必要经费无法保证。随着农村“零赋税”的推行,村集体经济的脆弱,部分村都成了空壳村,村级办公经费得到有效控制。而开展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无疑是需要教育活动场所和一定数目的费用,许多村又无集体经济收入,因此,活动场所和经费则成教育活动一大难题。据统计,全县有党组织办公地的村248个,有党员活动室的178个,有电教设备的122个,房屋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的有135个,房屋严重老化的88个,办公设施简陋的140个,办公设施拥挤的100个。这些问题将影响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农村党员的特殊性、复杂性,现结合我县农村工作实际和参学党员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1、整体安排要科学。建议农村党员集中学习教育,利用年前冬季农闲的时间进行,力争赶在春节前结束。但巩固成果、“回头看”和建立长效机制等工作可以放在节后进行。同时,建议集中学习教育时间适当缩短,中间有些环节可以适当合并,做到时间紧凑、安排科学、部署得当、确保实效。

2、教育内容要突出,方法要灵活。根据农村实际和农村党员的特点,一是在学习内容上突出重点。坚持以党章为主,适当增加农业科技知识和致富技能学习,帮助党员掌握致富本领,解决生产生活中问题。二是在学习时间上突出科学性。根据农村和农民党员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应该适当划分从业群体,灵活安排学习时间,采取白天和晚上学习相结合、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保证学习、生产“两不误、两促进”。三是在方式方法上突出多样性。应多组织小型、分散的活动,尽量减少大型集中活动。四是在活动效果上突出实效性。必须突出农村实际,注重“看”和“听”为主,组织一些看得见、摸得着、实际管用的活动。如多开展“帮扶活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

3、消除教育盲点,扩大教育覆盖面。对农村流动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应坚持以党组织关系为主,但不唯党组织关系,对开展教育活动期间流动、变换工作单位的,其参学情况以《学习登记卡》为准。活动结束后,将“登记卡”存入党员个人档案,作为证明党员是否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

4、切实抓好组织整顿和培训工作。结合村“两委”换届,对处于软弱涣散、瘫痪状态的村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对党组织设置不合理的,抓紧进行调整;对党员组织关系不理顺的,抓紧进行理顺。通过“两推一选”等有效办法,把那些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自身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高双强”型人才选进班子,特别选准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同时,要在村“两委”换届后,在县乡党校集中对村支部书记进行必要的培训,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夯实基础。

5、切实解决活动场所和经费问题。对少数无办公场所的村,应该适当整合现有资源,解决无活动场所问题;对必要的活动经费,建议省市补一点、地方财政补一点等办法来解决。

6、要把解决党员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据调查,有478名老党员丧失劳动能力或子女无力赡养,其生活较一般群众还困难。应该给予一定帮扶,使其感受组织 “温暖”。

7、要建立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从教育活动一开始,就要结合农村工作实际,以求实创新的精神,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党员素质提高机制。村级党组织都要建立学习制度,每年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政策和科技培训,长期坚持,形成制度。加大对农民党员培训工作的投入力度。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党员目标管理、量化考核、规范评议、权利保障等制度,完善优秀党员评选和奖励办法,调动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积极性。二是农民发家致富、促进经济发展机制。通过学习教育,特别是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和政策,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职业技能,掌握发家致富的科技本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三是党员作用发挥和农村关爱机制。搭建一些活动载体,强化为农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探索帮扶农村五保户、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长效机制。四是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工作机制。通过落实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建立完善村民小组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经常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监督,规范“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探索落实“两推一选”、“村民直选”等制度,规范农村选举程序和办法。同时,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搞好村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确保农村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五是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党员“设岗创星”活动,发挥无职党员作用,建立党员教育管理的经常性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农村党员先进性建设的成果。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篇6:大学生党员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根据公司党委和厂党委的有关工作部署,厂党工部结合开展党内“两评”工作,在“七·一”前后组织了一次党员现状摸底和思想状况调查活动。现将有关调研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我厂党员队伍的基本构成情况

我厂现有党员152人(在岗),其中35岁以下的党员有71人,占总数的47;35岁以上的党员有81人,占总数的53。党员中男女比例数分别为115:37。我厂现有党员中,干部为62人、一般职工为90人(含班长30人),这其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共计88人(含本科学历7人)。从以上这组调查数据表明,我厂党员队伍总体结构趋于合理,人员构成比较精干,基本上吸收了我厂各条战线上生产骨干和管理精英。

二、我厂党内两评的基本统计情况

本年度的“两评”活动从今年五月下旬开始至6月底结束,历时一个多月,厂党工部在厂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学习教育、自我评价、民主评议、组织鉴定、表彰处置”五个具体步骤,并分为“学习教育、自我评价及民主评议和组织考察鉴定、处置和表彰”三个阶段进行。

在学习教育阶段,各党支部按厂党委要求,认真组织党员学习党建理论。许多支部还组织党员观看了党风廉政教育片《警钟》。通过学习,全体党员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加强了在党风党纪方面的自我教育,激发和振奋了全体党员在厂三个文明建设中锐意进取、建功立业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为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确保上半年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在自我评价、民主评议和组织考察鉴定阶段,我们按照“创建四好班子”的要求,重点检查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支部是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厂党政工作安排;二是考察各单位围绕厂生产经营总目标抓服务抓落实工作做得怎么样,是否按进度完成了本单位生产经营承包任务;三是要求各支部配合行政确保了本单位安全生产和职工队伍的稳定;四是考评各支部和班子成员是否按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在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基层党组织的八项基本任务、坚持和完善党的各项制度、从严治党和从严带队伍方面做得怎么样,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强不强等方面。

在民主评议党员的过程中,各支部把重点放在评议党员按《党章》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的情况,以及在完成本单位生产经营任务,维护稳定工作中的表现等方面,同时把党员在“创党员先锋岗、建红旗责任区”、重点工程建设、党员身边无事故等活动中的现实表现作为评议的具体内容,从而突出了评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评议采取“自评”、“互评”、“党内评”和“党外群众评”的方式进行。在自评、互评的同时,由党员和党外群众分别对每名党员进行打分,党员互评分和群众测评分分别占评分结果的60和40。截止2005年6月30日我厂在岗在册党员共有143名,其中预备党员18名,其中137名党员参加了评议,占党员总数的95.80。参加打分的党员有137名,党外群众有139名,分别占参与测评人总数的49.6和50.4。测评后,各党支部对党员进行了组织考察鉴定,划定优秀的总人数为73人,合格的为70人,分别占党员总数的51和49。没有基本合格、基本不合格和不合格党员。同时各支部还分别推荐了两个先进党支部、四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十名优秀党员。

三、我厂党员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

通过此次“两评”和党员基本情况调研活动,客观的评价我厂的党员队伍,应该说总体上是好的,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但我们也发现,现如今处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和企业改革转型期的广大党员思想异常活跃,他们不可避免的会有疑惑、会有新的想法和主张,这就给我们如何做好新时期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加强党员队伍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下面将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的一些问题归纳为四个方面,仅供参考。

(一)基层一线班组党员分布不尽合理。虽然我厂总体党员构成较为合理,但许多一线班组至今仍是党员空白班组(如污治车间的澄清班、供二车间的水泵班等),大多数车间都出现党员“扎堆”集中在车间办公室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基层一线党员带头作用的发挥。

(二)对党员基本党建理论知识和党纪党规的教育亟待加强。我们在调查中,通过与党员的交谈、接触,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党员们对于一些最基本的党建理论常识(如我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什么)了解不够,对党员的八项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什么也不太明了。党员理论知识的贫乏,至少说明二个问题:一是自己没认真学;二是支部的“三会一课”流于形式了,支部对党员的日常管理教育缺位了。

(三)党员的党性意识和党性原则不强、甚至逐渐淡化。我厂现有152名党员,绝大多数同志都是各自岗位上的骨干和模范,但也应该看到我们当中的少数党员非但没起到模

范带头作用,反而把自己混淆于一般群众,全然没有了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应有的觉悟和党性原则。群众对这类党员也有颇多微言。

(四)基层支部对于此次“两评”的工作态度不够严谨和慎重。从我们搜集上来的测评结果可见一斑:在参加测评的137名党员中,支部报上来的优秀率高达66。在下发的关于组织开展“两评”工作的文件中,已明确要求各支部

先民主测评,再支部集中评定(包括定量打分和定性评语),绝大多数支部最后呈报上来的测评结果却只有一个分数。这表明在“两评”工作中,支部评议在关口的把握上存在一定问题。

四、对今后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此次调研活动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我们经过认真讨论分析认为:

1、要进一步加强与基层支部的工作联系,密切沟通、加强指导,逐步规范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探索新形式下加强党员队伍教育和管理的有途径。支部工作要在加强和完善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基础上有新的起色。厂属各支部要在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任务开展活动的同时,充分体现出各自的特点,在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党政组织工作部署的前提下,要注重从本单位工作实际出发制定好党建工作计划,而不要一味地照搬照套上级文件。支部工作还要注重从最基础的细小环节做起,抓细抓实抓紧,循序渐进,切忌只留于表面而无具体的实践行动;切忌“假大空”,党建工作要力求每做一件事都要扎扎实实,卓有成效。

2、要结合下一阶段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加大对全体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力度。这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开展,一是要采取形式多样的、便于党员接受的方式方法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增强党员学习的自觉性和提高学习质量。二是要在具体学习活动中重点以支部为单位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从最基本的党建理论、党纪党规条例、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常识学起,并把学习情况作为下一次检查考评的内容。厂党工部也将在今后的党建工作检查中,重点抽查党员学习记录。

3、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两评”工作,力求做到科学合理设计测评问卷、全面细致统计结果、客观公正给予评介。在今后工作中,各支部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敢于负责,把好审查考核关口,真正做到既能评出先进,又能发现不足,以利改进,这样才能起到评议党员、激励党员、鞭策党员的实效。

厂党委工作部

篇7:党员干部思想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十九大的召开,打开了新时代的大门,在这个极为重要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概念写入党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时俱进的政党在思想上的创新和理论上的自信,为新时代更好的抵御风险、迎接挑战聚起了磅礴之力,也为我们更好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行动指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就有目共睹,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的形成和巩固更是振奋人心,一项项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所带来的沉甸甸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点赞。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离不开符合人民期盼和时代要求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从报告赢得的71次掌声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人民群众对党中央这一领导核心的忠心维护和对新时代新思想的高度认可。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回顾历史,我们党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队伍不断壮大,理论也不断创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的历史上每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变革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概括总结、提炼升华,一个个思想演变和理论创新,都是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形象”,不断推动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稳步前行。

新时代面临新任务。将社会矛盾的变化写入党章,是对广大人民群众殷切期盼的精准回应,也对新时期如何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内外形势依然严峻,我们所面临的风险没有降低,所承受的压力也没有减少,因此,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是对时代、对人民最好的回应。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没有终点。新的时代,做好理论创新这篇大文章,就要首先打开思想这个“总阀门”,党员干部要勇于突破陈旧的藩篱束缚,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理论,善用新方法,推出新思路,实现新突破,叩响理论演变之“门”。坚持学思结合,做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切实把握党的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筑牢理论发展之“基”,积极投身实践,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需求出发,在工作中不断增强理论运用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真正用好理论创新这把解决难题、推动发展的“金钥匙”,激活理论创新之“脉”。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篇8:大学生党员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通过调研, 可以看到我校学生党员队伍思想状况总体上保持着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但同时, 也反映出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的问题, 比如:

1.有些学生党员对共产主义信仰产生困惑, 对中国政治发展趋势感到迷茫。调查显示, 有16.2%的人对“私有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表示认同;3.6%的人表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走向趋同”。这些数据说明:在基本政治理论观念等重大问题上, 一些学生党员认识模糊, 对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尺度缺乏明确认识。对于这种状况, 高校的党务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 必须在今后的党员教育中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2.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影响学生党员的人生价值取向。在人生价值取向上, 调查显示, 12.7%的人认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 个人主义价值观将趋于主导;在回答“人们的社会行为实际上是‘主观为自己, 客观为别人’的问题”上, 有7.5%的人表示认同, 还有3.6%的人认为“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这些数据说明, 受社会思潮影响, 一些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趋于现实”, 出现了个人至上、金钱至上的错误价值取向。

3.党组织生活匮乏影响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长效性。在对目前我校党组织生活状况的调查中可以得知, 有2.8%的人一年中从未参加过组织生活, 有3.6%的人一年只参加过一次组织生活, 31.3%的认为组织生活的授课形式单一, 活动内容匮乏, 针对性不强, 直接影响了学生党员持续性的理论学习教育。

4.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直接导致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在入党动机问题上, 调查中回答“你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动机”时, 有35.3%的人认为“入党是一件光荣的事, 能体现个人的价值”, 54.7%的人选择“有利于就业和个人的前途”, 还有5.2%的人是认为“周围都要求入党, 我不入不好”。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党员在入党动机上呈现出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倾向, 甚至少数大学生把入党看作是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

面对上述调查结果, 如何在大学生中进行入党教育, 加深学生对党组织的认识和热爱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1.搭建多方位教育平台, 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政治信仰教育。高校要把加强对大学生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内容, 引导大学生党员自觉开展理论学习, 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高校还要拓宽理论素质教育平台。

2.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学生党员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应包括:在入党方面, 健全入党积极分子考核的指标体系, 将党章考试成绩和学习成绩纳入考察重点;在党员管理方面, 建立全面的考评制度, 如民主评议、思想汇报制度等, 要制订严格的学习计划和考核制度, 使学习内化为学生党员的自觉行为;在党支部建设方面, 要创新组织生活会形式, 丰富组织生活内容, 激发学生党员参与热情。

3.深入生活, 用社会实践进行“现身教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当代大学生党员大多“从一而终”式从小学一直升学进入大学学习, 缺乏对现实社会的了解, 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缺乏深刻理解, 从而容易产生一些模糊认识、理想困惑等消极表现。高校要及时通过组织学生党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用直观的事实让他们亲身体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 增强对国情和国际形势的了解, 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作风。

摘要:作者对绍兴文理学院252名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 倡导搭建多方位教育平台, 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政治信仰教育;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学生党员管理制度;深入生活, 用社会实践进行“现身教育”。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

参考文献

[1].陆沪根.党校教育规律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中共广汉市文化体育局党组“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2011年工作要点下一篇:技术入股的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