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格式规范

2024-07-18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格式规范(精选3篇)

篇1: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格式规范

中 北 大 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文件

院教〔2007〕4号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答辩委员会毕业设计检查的具体内容 为了更加有效的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根据教务处文件精神,结合将我院毕业设计现状,将2007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检查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情况

毕业设计(论文)的命题是否合理,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题目、毕业设计任务书是否相符。

二、毕业设计任务书情况

毕业设计任务书要写明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对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成果的要求〔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图纸、实物样品等);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工作进度计划。

三、符合规范化的要求

1、论文总体格式是否符合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

2、论文的图、表和公式是否符合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

3、论文(设计说明书)内容一般应由9个部分组成,严格按以下顺序装订,但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制订装订项目。

(1)封面(6)正文

(2)中文摘要(7)附录(根据具体情况可省略)

(3)英文摘要(8)参考文献

(4)目录(9)致谢

(5)主要符号表(根据具体情况可省略)

四、设计说明书(论文)内容及书写格式要求

1、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应用中文撰写(外语专业除外)。

2、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分毕业设计说明书和毕业论文两种,所有出现相关字样之处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毕业设计说明书” 或“毕业论文”字样。

3、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Word软件编辑,一律打印在A4幅面白纸上,单面打印。

4、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的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左边距:3Omm;右边距:2Omm;行间距1.5倍行距。

5、页眉的文字为“中北大学XXXX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或“中北大学××××届毕业论文”,用小四号黑体字,页眉线的上边距为25mm;页脚的下边距为18mm。

6、论文页码从引言部分开始,至致谢止,在页脚中标出。封面、摘要、目录不编入页码,目录单独编页码。

7、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每章的大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加粗,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二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加粗;其余小标题用小四号黑体,不加粗。

8、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图1.2,表2.3,附注3.2或式4.3。

图表应认真设计和绘制,不得徒手勾画。表格与插图中的文字一律用5号宋体。每一插图和表格应有明确简短的图表名,图名置于图之下,表名置于表之上,图表号与图表名之间空一格。插图和表格应安排在正文中第一次提及该图表的文字的下方。当插图或表格不能安排在该页时,应安排在该页的下一页。

图表居中放置,表尽量采用三线表。每个表应尽量放在一页内,如有困难,要加“续表X.X”字样,并有标题栏。

图、表中若有附注时,附注各项的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加圆括号顺序排,如:注①。附注写在图、表的下方。

文中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顶格,其间不加虚线。

9、文中所用的物理量和单位及符号一律采用国家标准,可参见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3100~3102-93)。

10、文中章节编号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见(附件

二)。

每一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

封面排版规范见(附件一),一律要求计算机打印。

(2)中文摘要

摘要内容及排序: 设计(论文)题目(小三号黑体居中)

“摘要”字样(小四号黑体)

摘要正文(小四号宋体)

关键词

摘要是设计说明书(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体现工作的核心思想。摘要应涉及本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一般不少于200字。关键词应为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汇,不得随意自造关键词。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关键词一般为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3)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的内容及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一致,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论文应有英文标题。字号大小同中文摘要,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4)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必须与正文标题一致。(目录排版范例见:附件三)

(5)主要符号表

全文中常用的符号及意义在主要符号表中列出,符号表排列顺序按英文及其它相关文字顺序排出,主要符号表页号另编,若只有一页不编号。

(6)正文

论文正文部分包括:

引言(或前言)

论文主体

结论

引言的内容应包括该项研究的目的和范围,以及该项研究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本研究课题范围内国内外己有文献的综述;理论依据和实验设备条件;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内容安排等。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其内容一般应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实验结果分析等。正文应准确、完整、清晰、通顺、实事求是、简短精练。

所有直接引用的文字、数字、事实以及转述他人的观点都应加标注说明其出处,避免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标注的格式为[序号],以上角标形式放在引文或转述观点的最后一个句号之前。标注中的序号按标注出现的次序递增排列。对应的文献应以相同的次序出现在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某一论述同时引证多篇参考文献时,应采用[序号1,序号2,„]的格式,标注方括号中的序号按增序排列。结论做为单独一章排列,结论是整篇论文的总结,应该精练准确,不得含糊其词模棱两可。结论中应认真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

(7)附录

主要列入正文内过长的公式推导、重复性的数据或图表、仪器操作规程、程序全文及其说明等。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中只应列出正文中以标注形式引用或参考的有关著作和论文。参考文献的排列次序应与正文中引用或参考出现的次序相同。一篇论著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在参考文献中只应出现一次,序号以第一次出现的位置为准。引用参考文献格式示例同开题报告。

(9)致谢

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致谢辞应谦虚诚恳,恰如其分,切忌浮夸与庸俗之词。

五、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委员会主席、系主任的签字说明

在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评语、评阅教师评语、答辩委员会评语需要签字的地方必须由相应教师和系主任亲自签名,不得代签。各系学生的任务书应由所在系的系主任亲自签字。

六、评阅、评分和答辩情况

1、指导教师评语:

(1).要求在学生答辩前完成,请指导教师将评语内容直接打印在本栏目内(用4号仿宋体,A4纸型),或者亲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在此处。

(2).评语填写内容:1)思想品德,学习态度等情况;2)毕业设计说明书(论

文)内容的评价;3)写作的规范化程度;4)存在的问题;5)是否同意参加答辩。

2、评阅人评语:

(1).要求在学生答辩前完成,请评阅人将评语内容直接打印在本栏目内(用4号仿宋体,A4纸型),或者亲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在此处。

(2).评语填写内容:1)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意义与价值;2)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内容的评价;3)写作的规范化程度;4)存在的问题;5)是否同意参加答辩。

3、答辩委员会评语:

(1).答辩委员会评语包括选题意义及主要工作,并根据学生的说明书水平、答辩情况以及各成员投票的综合结果填写,并给出成绩。

(2).可直接打印在本栏目内(用4号仿宋体,A4纸型),也可手写.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在此处。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2007年5月

篇2: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格式规范

1.正文用小四,宋体,数字和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行距为1.5倍

行距。注意:正文中中文与数字、单位之间要空一格,如下所示:

例:“将玻璃微珠在其中浸泡 20 min,并在 165 o后施镀。”

此外,一级标题用小四,黑体,数字和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二级标题用小四,宋体,数字和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2.易出错的地方:

(1)“邵谦[23]等研究„„”→“邵谦[23]等研究了„„”

“邵谦[23,24]等研究„„”→“邵谦[23, 24]等研究了„„”

“邵谦[23,24,25]等研究„„”→“邵谦[23-25]等研究了„„”

(2)“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X-射线……”

(3)文中的括号统一用英文的,且与汉字之间空一格,如:“通过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能谱分析(EDS)分别对微珠镀镍前后的形貌进行了观察。”改为“通过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能谱分析(EDS)分别对微珠镀镍前后的形貌进行了观察。”

(4)常规写法:PH → pH;g/l → g/L;g/ml → g/mL;Mpa → MPa;℃ → oC

(5)遇到上下标问题,最好不要用公式编辑器,否则拉开了行距,影响行文的美观。如:H2、N2之类的,不可以写成H2、N2。20 μm→20 m

3.参考文献:

(1)中文期刊:作者﹒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期):页次.(中文期刊中作者之间的逗号用中文状态下逗号)(后面数字之间的逗号用英文状态下逗号,后面用空格隔开。)(多余三个作者用“等”省略其他作者)

[1] 叶明泉,韩爱军,贺丽丽.核壳型导电高分子复合粒子的制备研究进展.化工进展,2007, 26(2): 825~828.(2)英文期刊:

[2] G.Jiang, M.Gilbert, D.J.Hitt, et al.Preparation of nickel coated mica as a conductive filler.Composites, 2002, 33(3): 745~751.[3] A.X.Zeng, W.H.Xiong, J.Xu.Electroless Ni-P coating of cenospheres using silver nitrate activator.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 2005, 197(5): 142~147.(3)学位论文:作者﹒论文题目﹒学士(或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4] 贺丽丽.金属包覆高分子导电复合粒子的制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4)书籍:著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篇3:坚持科学标准 规范做好社会救助

1.桦甸市社会救助工作基本现状

1.1城乡低保制度日趋完善,实现了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 桦甸市城乡低保工作于1998年1月正式启动,当初的保障标准是城市低保90元/月·人、农村低保600元/年·人。随着桦甸市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也随之调整。目前,桦甸市已经建立了低保信息比对制度、续申请制度和年审制度,通过分类复查、群众评议、张榜公示、听证审批等办法,较好地制止了骗保现象的发生,实现了保户动态管理,达到了应保尽保,应退必退。

为规范城乡低保工作,自1998年开始,桦甸市逐步制定出台了《桦甸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细则(暂行)》、《桦甸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行业评估标准》、《桦甸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桦甸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分类施保办法》和《桦甸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审批评议办法》等一系列有代表的规章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初步形成了城市低保工作的政策体系框架,切实强化了用制度来规范城乡低保工作。

1.2城乡医疗救助顺利实施,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体就医难问题 桦甸市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于2009年1月正式实施,市政府出台了《桦甸市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及《关于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的补充通知》。为规范医疗救助工作,又制定了《桦甸市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操作规范》,详细规定了受理时间、入户调查、审核及公示程序,使医疗救助工作更具有可操作性。该项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和因病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低收入家庭的就医难问题。截至2010年10月底,全市共救助各类城乡医疗对象25740人次,累计发放资金712万元。

1.3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显著提高,供养力度和服务条件明显改善 目前桦甸市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635人,且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了应保尽保。供养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建立了自然增长机制。其中,集中供养530人,年人均供养标准3000元。分散供养1105人,年人均供养标准2000元。年发放五保供养资金380万元,拨付集中供养水暖电费及工作人员经费73万元。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得到加强。从建章建制入手,把中心的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轨道。狠抓队伍建设,强化了对中心主任及服务员的培训和管理。增设服务项目,吸纳自费人员入住中心。同时,狠抓“四防”安全工作,特别是防火安全,通过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增设了疏散通道及户外楼梯,完善了消防设备和消防标识,制定了应急预案,对老人进行了防火常识教育,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疏散逃生演练,杜绝了火灾的发生。

1.4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优抚群体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 筹资40万元,为全市52名无单位六级以上残疾军人办理城了镇职工医疗保险,为住院的所有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在医保中心报销的基础上,给予住院补助,对住院费用较大的通过城乡医疗进行再次救助;为六级残疾军人以外的重点优抚对象办理医疗保险。使全市1162名重点优抚对象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1.5其他方面的救助有序开展 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全面净化社会环境。结合桦甸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把10个社区的流浪乞讨人员与重点对象进行登记,实行重点监护,每周实行“零报告”制度。同时,深入到社区,分片巡查、分时段检查,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救援工作预案;农村困难户泥草房改造稳步推进,贫困群体住有所居的愿望全面实现。按照《全省实施农村困难户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指导细则》,结合桦甸市实际,制定了《桦甸市实施农村困难户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指导细则》和《桦甸市困难户泥草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坚持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的工作原则,政府下达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任务,责成各相关部门对泥草房改造户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同时落实市领导和部门对分散五保对象进行包保,包保资助现金或建筑材料;慈善救助发挥了补充、兜底作用。按照政策规定,困难群体在低保救助、医疗救助和其他救助范围内不能予以救助的,慈善救助预予以补充。

2.桦甸市社会救助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

2.1城乡一体的综合社会救助体系尚在初级阶段 整体效能作用还不明显 社会救助工作涉及到民政、人社、教育、卫生等多个部门,目前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运行不够顺畅,各部门自成一体,横向协调不够,致使贫困群众有些应该享受的救助政策和优惠措施没有得到完全落实,重复救助、多头救助的现象仍然存在,各项社会救助措施难以发挥“1加1大于2”的整体效能。

2.2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与人员配置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社会救助工作的不断发展和逐步规范,国家和各级政府在改善民生上投入的资金逐步增加,救助的内容将越来越多,要求公平、公正、公开的力度越来越大,民政部门所承担的任务也将越来越重。目前,桦甸市社会救助工作机构和人员呈“倒三角形”结构,缺少工作人员已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社会救助、救灾救济、农村五保供养、困难户泥草房改造及城乡低保、医疗等救助工作政策的制定、业务指导都需要有一定的人力来完成,但民政人员编制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与日益增加的繁重工作任务也极不适应。各乡镇、街道“人荒”凸显,1~2名民政助理根本无力完成日益繁重的社会救助工作任务,也难以保证工作的公开透明。

2.3救助管理站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职能 新的救助管理办法,只注重救助,弱化了管理。目前在法律和政策的层面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还是空白,对不愿接受救助与安置、长期居住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只能本着“自愿救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开展工作,每天到街头只能劝导或实施临时救助,致使乞讨职业化、帮派化、团体化,严重破坏了社会正常秩序,也是滋生犯罪的土壤。

3.桦甸市社会救助将面临的形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城乡居民物资文明及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将呈现出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发展模式,认清其发展方向有助于桦甸市的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

3.1救助工作科学化 在构建桦甸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时,要使该体系中的各单项救助制度既能满足社会救助的需要,又能够实现资源整合,达到“1 加 1 大于 2”的效果;在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过程中,既要落实好现行各项救助政策,又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不断创新、健全、完善各项社会救助制度,丰富救助内容,从制度上维护好、实现好城乡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稳步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3.2救助管理系统化 城乡社会救助管理体系中的管理系统,就是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社会团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其救助机构的救助内容履行管理责任。在此基础上,要定期召开由各有关部门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全市社会救助工作。

3.3救助管理规范化 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建设,避免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及监督机制的不完善等因素而导致救助资金和物资的流失及损耗,确保救助資金和物资的安全,从制度上确保各项社会救助工作的进行,无论是贫困救助,还是应对突发灾害等救助,都应有应急预案及措施,确保救助工作及时有效,从而提高社会救助整体社会效益。

3.4救助体系系统化 社会救助项目,要由不完整的多个项目向规范化的系统项目发展;社会救助内容,要趋向稳定化,并严格按照统一规定的条件、范围、标准等实施救助;要把体系建设与完善社会救助政策结合起来,使社会救助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强化社会救助的效果,最终达到应救必救、有救即救的目的。

4.桦甸市社会救助工作的几点建议

以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持续完善以城乡低保救助为主体,自然灾害救助、医疗救助、五保供养、住房救助、教育救助、慈善救助、临时救助等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主要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4.1要加强组织领导 社会救助不是民政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应由政府牵头,多部门配合共同实施。各相关部门应成立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社会救助工作。

4.2加大投入力度 要切实解决人员和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从其他部门的富余人员中采取以带编带人的形式增加民政局行政人员3~5人、城乡低保中心工作人员3~5人。在乡镇民政办设立专职救助工作人员,同时可增加公益性岗位人员,以补充工作力量的不足。要保证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的落实,要明确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的比例和列支渠道,确保社会救助工作的正常开展。

上一篇:《生死场》读后感600字下一篇:2018年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题库 网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