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西部学前教育发展的提案

2024-07-18

关于促进西部学前教育发展的提案(共9篇)

篇1:关于促进西部学前教育发展的提案

关于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提案

近年来,我省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形势喜人。但是也应看到,随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不断激增,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仍很艰巨,尤其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更显重要。对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完善政策体系。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法规,特别是针对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人员居住比较分散、学校规模较小、难以吸引优质人才等现状,需要出台一些鼓励性政策法规,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2、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学校资金的投入,应当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类别,加大省级以上财政对农村教育投资的比例。可建立专项基金和优先向薄弱学校拨款制度,将财政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

3、提高师资水平。可探索建立在县域或乡域范围内教师轮岗制度。城区每年招聘的师范类大学毕业生,至少应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两年,或者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具有两年以上农村任教经历才允许报考城市教师岗位,将此作为一种机制,充实和提高师资队伍,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4、整合教育资源。以乡镇为中心,撤并一些规模较小的农村中小学校,把撤并学校资产用于合并后的学校或乡镇中小学校,集中教育资源,推动乡镇教育发展。

篇2:关于促进西部学前教育发展的提案

各位领导、各位政协委员:

大家好!

我是教育界别的委员张艺。以下我的发言的主题是关于深圳民办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现存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信在座的都有这个同感:深圳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民办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问题,政协在这方面做出了大量的推动工作。我担任两届政协委员期间,多次参与调研、起草、讨论上述领域问题的工作,政协也正式向政府提交了关于加快民办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建议案。现阶段我们的工作就要敦促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和落实有关政策,以促进深圳民办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科学发展。

一、民办基础教育教师的法律地位问题亟待解决。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温家宝强调:“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的平等法律地位”,2010年7月30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早在2009年11月,广东省就颁布了《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并于2010年3月11日正式实施。可以说,加快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已经是众望所归、大势所向了。

但是,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在现实工作中有不少还依然存在:

1、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地位问题没有落实。即使民办学校办学者为教师提供优厚的待遇,但是他们始终没有列入深圳市教育人事编制规划,民办学校教师希望作为“深圳教育工作者”被深圳市政府认同、接纳的愿望难以实现,他们成为了缺少安定感和归属感的典型人群。

2、数以万计的民办学校教师不但没有“与公办学校教师享有平等法律地位”,甚至连与在公办学校临聘教师的地位都比不上。广东省大力解决公办学校临聘教师与正式教师同工同酬的问题、临聘教师转正的问题圆了临聘教师的“转正梦”,却严重挫伤了民办学校优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他们宁可放弃民办学校优厚的待遇,也争取去公办学校做临聘教师。以往临聘教师的处境令人同情,而今民办学校教师的处境远不如临聘教师,这一点应该引起政策制定者的关注。(举例:深圳市各区开学前招考临聘教师导致民办学校教学工作受到很大影响)

关于民办基础教育教师的法律地位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

1、尽快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在教师编制、人事关系、养老保障等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解决民办基础教育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稳定工作;

2、强化法制意识和全局意识。公办教育的师资引入等可能影响到民办教育的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公平性和合法性。例如前面提到的招聘临聘教师的工作,在时间的安排上就不宜放在即将开学前,而且

对民办学校的教师参加选聘时应该限于已经与民办学校结束合同关系的老师为宜。

二、学前教育资源没有充分挖掘,管理不够到位。

深圳市罗湖、福田、南山等原关内几个区学前教育存在学位紧缺收费偏高等问题引起了居民的不满,通过调研了解到,上述区学前教育以小区配套幼儿园为主,小区开发商将幼儿园的举办权以承包的方式提供给社会。而政府白白让出了学前教育政府资源,对幼儿园的收费、服务、教学缺乏有力的管理手段。这就造成了目前实际存在的部分小区开发商、承包商将小区幼儿园作为“捞钱”的工具,肆意提高收费标准,导致幼儿园收费高昂,学位难求,家长没有选择余地,民怨很大。

但实际上,宝安、龙岗二区学前教育状况则不同于前面提到的几个区,这些地区除了小区配套幼儿园外,还存在数量较大的自建园舍的民办他幼儿园可供居民选择。自建园舍的民办幼儿园办学者投入大、收费较低,因而教师待遇也较低。相比前面提到的小区配套幼儿园,自建园舍的民办幼儿园并没有占用政府资源,而是依靠自身努力求发展,满足了家长对大众化幼儿园的需求。

基于上面的对比,我对学前教育科学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的管理,通过法律程序收回开发商对小区幼儿园的权属,禁止开发商将幼儿园举办权承包给办学者,而是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确定办学者资格后,提出具体的办学标准要求,严格控制收费,减少开发商不当获得的承包费用后,解决学前教

育收费高的问题才成为可能;

2、在规范管理的同时,大力支持自建园舍的民办幼儿园,合理补贴自建园舍的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收入,引导自建园舍的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以上就是我对民办基础教育和民办学前教育领域的问题分析及建议。我的发言完了,谢谢!

篇3:关于促进西部学前教育发展的提案

中小企业不仅具有市场微观主体、创造就业机会、团结凝聚职工、促进生产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率等重要经济地位, 还具有协调区域经济和人口布局、构建和谐社会和统筹城乡发展等重要社会地位, 更是我国未来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但是, 从中小企业数量的区域分布看, 目前我国各地区中小企业分布与发展水平发展极不平衡, 2009年全国中小企业有431110家, 其中, 东部地区有304715家, 中部地区有85746家, 西部地区有41249家, 分别占全国的70.68%、19.9%和9.57%[1], 中小企业区域分布与发展大致呈现出从东到西依次递减的梯形状态, 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数量差距越来越大,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进一步拉大。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地区分布的差距, 无疑与道路交通等硬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也因此造成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等客观事实, 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 问题将很严重, 必须高度重视。

1 西部地区因道路交通障碍引发的问题聚焦

1.1 道路交通障碍是导致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后, 由于当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为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国家采取优先发展工业, 以工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做法。当时工业主要集中在城市, 围绕发展工业, 从中央到地方在道路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是围绕城市与城市之间, 城市与沿海地区。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期, 从国防建设和战备需要出发才在西部地区修建了几条铁路和公路主干道。改革开放至今, 尽管这个阶段中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但是国家在道路交通及基础设施方面主要还是围绕沿海地区发展优先建设。2011年4月发布的《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也只是提出完善公路交通网络。而西部地区道路交通发展迟缓, 特别是缺少快速大通道, 对西部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极大的障碍, 是制约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1.2 道路交通障碍导致企业家不愿意也无法到西部地区县乡 (镇) 区域创办中小企业

在西部地区, 尤其是县乡 (镇) 区域道路交通及配套基础设施条件差, 创办中小企业, 企业经营物流成本高, 利润减少, 甚至还会亏本, 因此, 企业家没法创办中小企业, 特别是工业型企业;同时, 西部地区县乡 (镇) 区域很难招商引资办工业企业。以公路为例, 1971年因战备需要而修建的一条由河池市经环江县到融水县的国道, 至今40年过去了还没有经过什么大的改造, 道路弯弯曲曲, 路面也不大好, 行车速度只能限在30-40公里/小时。“十一五”期间南宁市到马山县通了高速公路, “十二五”规划建设都安到河池高速公路, 但乡镇之间要通二级及以上公路仍有相当难度。“十二五”全国交通规划提出的目标:公路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 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 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 但还是以覆盖90%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为主要对象。由于道路交通的障碍, 县乡 (镇) 区域很难招商引资, 例如创建于2006年的广西马山县苏博工业集中区, 总体规划有居住、行政办公、商业、文化、医疗卫生、教育科研、中小学、各类工业区和物流等用地, 尽管看起来距离县城只有10多公里, 但对于一个小县城所在地来说, 10多公里的距离还是远了一些, 同时, 没有与小城镇化规划建设结合, 六年过去了仍未有几家企业入园。

1.3 因道路交通障碍西部地区县乡 (镇) 区域缺少中小企业, 导致农民迫不得已外出打工

西部地区农民为什么外出打工, 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较大、当地缺少中小企业和农民经济收入水平太低有关。如果农民在家乡生活的比较优越, 按常理是不会外出打工的。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在农村大量富余强壮劳动力远离家乡进城打工的人群中, 绝大部分是因为农村人际交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应酬花钱和城里人一样多, 而家庭式种养见不到钱, 想搞规模种养又没条件, 就近没有就业岗位, 平常没有固定收入, 只有外出务工才能增加家庭收入。然而, 农民长期外出打工, 尤其是在大城市打工不仅成本高, 更为严重的现实是使家庭生活层面的不完整并造成隐痛和暗伤, 农民家庭生活的内容和质量产生了裂痕。因为丈夫 (或妻子) 长期在外务工, 妻子 (或丈夫) 不得不独自忍受家务和农田耕种的艰辛和乏味, 承受日夜相互牵挂的煎熬。若夫妻都外出务工, 由老年人带着孩子一起生活, 就会因缺少父母之爱而导致孩子心灵创伤得不到健康成长。而夫妻带着小孩一起外出, 留下的年迈老人则无人照顾, 田地也被丢荒, 结果可想而知。再往后想, 由于农民外出打工主要靠的是体力, 收入节余不多, 城市住房昂贵买不起, 到了年迈时, 最终还是“树高千丈, 落叶归根”, 回老家建房养老。据作者利用2013年春节回西部山区农村过节期间进行走访了解, 多数农民工认为如果中小企业就近家门口, 能就近就业, 哪怕收入水平低一些也不会外出远处打工。

1.4 因道路交通障碍导致大学生不愿意到 (回) 乡 (镇) 创业, 不利于乡 (镇) 建设发展

俗话说“筑巢引凤”,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企业比喻成“巢”, 把大学生比喻为“凤”。在中国, 乃至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先进地区, 由于城乡环境和经济收入有很大的差别, 特别是城市有比较多的企业和就业岗位, 吸引并留住了大量的大学生, 从某种程度上说城市现有人口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农村出来读书 (主要指大中专及以上) 的毕业生。这部分人群中的多数, 特别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乃至现在的一些边远地区的年轻一代, 最初是不满于农村及其家庭的贫困,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所谓“改变命运”。这部分人进入并留在城市, 不仅仅是城市人口的补充, 更重要的是城市活力和生命力的补充, 他们在为城市建设发展和经济繁荣昌盛的同时, 自己也因为有相对固定的收入实现了“改变命运”的目标。当今, 我国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 城乡差别越来越大, 尽管绝大多数大学生仍然渴望在城市就业, 尽管城市新增就业岗位毕竟有限又没有其他就业渠道, 但离城市较远的农村地区缺少中小企业, 更加缺少适合的专业就业岗位, 也就很难吸引大学生回乡创业。目前, 能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是乡 (镇) 的干部岗位, 然而, 这些岗位极为有限。这种状况如果继续发展下去, 最终还是造成大学生继续在城市寻找就业并极度集聚于城市, 与此同时造成乡镇人才的普遍缺少乃至人才“空心”局面, 后果将会怎样?当然, 随着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过去那种“宁要城市一张床, 不要偏远乡村一间房”的观念正悄然改变, 不少大学生经历了在城市长时间的徘徊和犹豫后, 放弃对大城市的苦苦坚守, 开始将就业的目光转向广阔的农村, 然而, 尽管观念在发生转变, 但西部地区, 特别是县乡镇区域道路交通条件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 中小企业发展将继续缓慢, 大学生们想放弃对大城市的苦苦坚守, 回乡创业的愿望也很难成为现实。

1.5 因道路交通障碍导致主要劳动力流向与就业过于集中、贫富差距拉大、矛盾隐患和社会的不稳定

就农村劳动力流动而言, 毕竟占农村人口少数。就人口流向而言, 和世界许多国家一样主要集中在企业。就贫富差距与矛盾问题而言, 目前, 中国社会已经是贫富、官民和劳资差距与矛盾并列, 尤其是贫富矛盾的隐患有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历史表明, 无论是东方国家, 还是西方国家, 之所以发生战乱, 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贫富两个阶层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当前, 我国贫富矛盾的主要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 而城乡二元结构又源于道路交通条件的巨大差别。因为西部地区交通条件落后, 又导致中小企业发展缓慢、数量和规模小, 于是就出现了今天以西部地区乡镇村区域为主的农民有着越来越强烈进入城市安居就业的期待、向往乃至行动, 这种高潮的出现表面上看来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 但如果冷静思考, 从某种意义上看是具有盲动性。因为一般农民工, 甚至是大中专毕业生向往城市, 能否有相对稳定的工作, 每月的收入除了生活必需开支外, 能否买得起住房, 生活的质量如何, 可能未经思考。而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 又给住房供给、劳动就业、道路交通和社会管理等造成巨大的压力。这种盲流如果继续发展, 那么贫富差距拉大、矛盾隐患和社会的不稳定将是愈演愈烈。

1.6 道路交通障碍也是西部地区内部中小企业分布和经济发展有较大差异的根源

道路交通障碍结果是中小企业集中在交通条件较为方便区域, 而其他区域中小企业数量很小, 分布很不均匀, 同时, 也导致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以广西为例, 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 呈现“以大中城市为中心, 中小城市为极点, 主要交通干道为轴”的分布状态;在中小企业发展方面, 南宁、桂林和柳州三市的中小企业占全广西中小企业总数的48%左右, 相对而言, 中小企业集中分布在南北走向为主的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其中, 柳江县因其“天时地利”, 即道路交通方便, 并接受柳州工业辐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工业向园区、土地向规模经营和人口向城镇集中, 工业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培育形成了“2224”工业体系, 即以汽车及零部件和机械制造的两大支柱产业;以制糖和制药的两个优势产业;以建材和造纸的两个传统产业, 以农业机械、农林产品加工、电力和化工的四个新兴产业[3]。然而, 距离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比较远的县、乡 (镇) 中小企业的数量不仅少得可怜, 中小企业涉及行业更加单一, 如河池市环江县东兴镇 (通有三级国道) 现有的数十家小微型企业中, 除了经营木材粗加工和小香猪食品加工外, 再没别的生产企业。道路交通障碍西部地区缺少工业企业, 直接影响了西部地区资源开发, 特别是资源的深加工, 资源转化的经济价值难以提高, 最终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处于恶性循环。

2 把加快西部地区快速路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 加快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

要致富先修路。2004年3月11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继续加快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 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打好基础。”2012年2月发布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把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作为主要目标之一, 即“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 重点城市群内基本建成2小时交通圈, 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 村村通公路, 群众出行更加便捷。铁路营业里程新增1.5万公里, 道路交通、通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明显加强, 供水、防洪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12万吨/日。”其中, 交通重点解决通道建设和路网完善问题。铁路要加快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联系的区际通道、与周边互联互通的国际通道建设;公路要进一步强化路网衔接, 打通省际“断头路”, 建设连接东中部地区的公路干线和国际运输通道;民航要加强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建设, 新建一批具有重要作用的支线机场[2]。实际上, 不仅实施西部大开发如此, 对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来说也是如此。因此, 把加快西部地区快速路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并作为第一要义来改善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环境, 这对于加快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和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具有十分迫切的现时重大意义。

2.1 加快快速路网建设的战略定位

把加快快速路网建设作为促进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 促进人口、自然、环境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最终起到拉动内需、推进工业化和小城镇建设发展。拉动内需, 即通过加快快速路网建设, 使道路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形成投资拉动, 将有效改善中小企业创新环境, 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推进工业化, 即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相对应的是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比较低, 而与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比较低相对应的又是道路基础设施比较差, 必须把加快快速路网建设作为推动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首要任务。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 即西部地区面积大, 城市之间距离远, 难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属于资源型城市, 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创造就业岗位有限, 依靠外出打工又因劳动力素质低影响进城打工者的收入及落户。尽管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成本高, 但为了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必须把加快快速路网建设作为推进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通过快速路网建设, 发展中小企业, 增加就业;通过快速路网建设, 小城镇与工业园区同步建设, 增加人气, 发展产业;通过快速路网建设发展加工工业和旅游服务业中小企业, 加快发展特色产业, 繁荣西部地区经济, 为改革发展, 建设具有中国西部特色的中小企业及产业体系, 促进经济繁荣昌盛和社会稳定打下坚实基础。最终与全国一起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目标。

2.2 实施快速路网与产业园区和城镇化建设同步策略, 加快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

2.2.1 以快速路网带动新型产业园区建设, 营造西部

地区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环境。产业园区是优化经济结构, 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措施。通过加快快速路网建设, 引导某一产业的生产企业及相关企业集聚在该地区内, 带动中小企业发展, 形成一批有产业规模、有主导产业优势的专业工业园区, 提高工业园区和区域经济的竞争能力。产业园区要选择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的项目 (企业) 。科技含量高是把产业园区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上, 加快科技进步和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提高科技在产业园区增长中的贡献率;经济效益好是产业园区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提高投入产出率, 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成本;资源消耗低是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 大力提高能源和原材料利用效率, 减少资源占用与消耗,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竞争优势;环境污染少是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广泛推行清洁、文明生产方式,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绿色无公害产业、环保产业, 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条件,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不断增加就业, 解决在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 增强产业竞争力, 最终实现快速路网建设的有效投入和持续产出。

2.2.2 以新型产业园区建设带动特色城镇化建设, 优

化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环境。西部大部分地区的基本特征为地广人稀, 人口比重偏低, 城市之间距离相距几百公里, 城市数量少和规模小、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成本高, 而且大城市与中等城市、小城市的联系也不密切, 城市之间的合作比较薄弱, 影响人口的吸纳能力。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即“四化同步”)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要求, 通过快速路网、新型产业园区和大批中小企业的集聚和辐射, 整合现有分散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居民点, 集聚人力资源, 带动建成一批具有环境优美、适宜人居和人口规模适度, 周围中小企业星罗棋布、公共基础设施与社会化服务配套, 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 提高城镇化率, 缩短城镇之间距离, 最终实现快速路网、新型产业园、中小企业和现代化小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 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促进西部地区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2.2.3 以科技创新和科技项目开发, 支撑西部地区中

小企业发展。加强科技产业园区建设, 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园区发展的第一动力, 把提高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点,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以实施“科技惠民计划”为抓手, 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科技成果, 在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转化。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挥西部地区资源特色和传统产业的优势, 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 积极发展新兴和战略性产业, 增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平台, 加强校企合作,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努力构建科技和人才平台, 打造人才价值洼地, 营造鼓励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创新的良好环境, 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支撑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环境。

2.2.4 产业园区和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传统产业及特色

旅游区 (点) 对接, 丰富与活跃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环境。鉴于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但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优势, 有独特的传统产业, 中小企业和产业园区建设的选址与规划发展旅游区 (点) 连接, 依托快速路网等建设“百企千企”科技产业园区, 形成独特的传统产业发展、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开发和旅游产业等要素发展, 包括吃、住、行、购物和娱乐项目开发等, 形成人气浓厚的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环境。

3 把加快快速路网建设作为第一要义对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简要预测分析

3.1 对交通、企业和城镇化建设发展具有相互促进作用

加快快速路网建设将为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营造最好的环境, 而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则为加快快速路网建设提供动力。随着东部, 尤其是沿海地区加快开放开发发展越来越快, 东西部各方面的差距也愈来愈大。为了扩大内需, 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缓解东西部差距, 维护地区稳定, 加快西部地区快速路网建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创业环境建设当务之急, 而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 为西部地区快速路网建设打下了经济基础。因此, 在新历史条件下加快西部地区快速路网建设, 不仅可以形成就地发展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建设、城镇化建设、房地产开发与发展旅游业的互动与良性循环, 最终将形成并满足许多普通老百姓所期望的就业近、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 享受住房、就医、上学和购物方便的基本需求, 对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建成小康社会等具有深远的影响。

3.2 促进区域人口、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需要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与和谐, 但目前世界人口发展过快, 急剧膨胀, 1987年突破了50亿大关, 1999年达到了60亿, 2012年全球人口已经63亿, 其中超过10亿人口没有摆脱贫困, 将近三分之二的国家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 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刚性需求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还将继续加大, 如何既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 又同时维护生命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平衡, 这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除此之外, 特别指出的是我们还忽略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企业、工业、园区和城镇化建设的适度分布与教育文化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目前, 世界人口分布 (我国也不例外) 之所以极不均匀, 是受现代工业专业化生产分工、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过多的强调以经济效益为主的影响, 特别是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只看到总体比重, 使人口大规模集中在几个大都市, 与此同时新增人口和教育资源大部分也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及城市区域。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民族众多经济差异较大的国家, 人口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 长期以来以大量消耗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占主导地位, 从某种程度上看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的。如何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和谐发展的道路, 是人类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将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是我国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长期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但仅依靠控制人口总量增长是不够的, 更为重要的是要协调人口在各区域 (当然是适合人居住的地方) 的合理分布, 减少局部自然和环境承载过重的压力, 并实现人口、自然、环境和经济协同发展。中小企业是人口分布调节与配置的重要载体, 不仅可以引导人口在各个区域的适度分布, 还可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如果西部地区没有大量的中小企业, 将不利于西部地区人口、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协同发展, 不利于西部地区建成小康社会, 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然而, 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密不可分。我国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依赖于良好的交通条件。当前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分布很不均匀, 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 尤其是大中城市, 这种状况如果继续下去, 将会引发许多严重的后果。如果西部地区道路交通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 而且更有利于人口的合理分布、自然、环境和经济的协同发展, 更有利于该地区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3 展望“先予后取”, 把加快西部地区 (尤其是延伸

至县乡镇) 的快速路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加以实施, 最终将有效地促进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 而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又为加快快速路网建设提供强大推力, 为我国人口合理布局与自然、环境和经济的协同, 为统筹城乡发展、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美好中国梦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创造物质基础, 在不久的将来会迎来西部中小企业星罗棋布、人民群众过小康和社会发展欣欣向荣的局面, 那时将吸引更多的人群向往, 与此同时还将为世界找到一条人口、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的道路。何况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经济第二大国, 何况已经有了皖北“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四化同步兴皖北”的先例:“驱车皖北大地, 处处生机盎然, 正在同步推进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化’出了腾飞新势头”;“补短板:让农民工进园区上班, 在城市安家, 工业化城镇化一举两得”;“搞共建:让皖江淮河‘牵手’, 先发带后发, 南北合作一策双赢”;“强基础:让农业更加稳固、农民更加富裕、农村更加美好, 积极探索一条新路”[4]。上述几个醒目的小标题, 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为本研究所提出的观点与预测结果有了旁证, 对此我们应完全有理由、能力和自信, 这也是在今后我国在一个相当长时期拉动内需的可行举措。为此,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西部地区道路交通障碍问题与加快快速路网建设要有更加紧迫的认识和重视, 尽早尽快谋划、规划和实施, 否则各级政府在促进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规划等所出台的政策措施将难以奏效。

摘要:简要论述因道路交通障碍导致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缓慢, 区域内中小企业分布很不均, 县乡 (镇) 区域缺少中小企业导致农民迫不得已外出打工, 大学生不愿意到 (回) 乡 (镇) 创业, 最终导致劳动力外流与就业过于集中、贫富差距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太大, 并由此产生矛盾隐患和社会不稳定等问题。为加快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 统筹人口、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协同发展, 提出把加快西部地区快速路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策略及预测。

关键词: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快速路网,国家战略,预测

参考文献

[1]肖瑞峰, 池仁勇.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64-65.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Z].2012, 2.

[3]王永富.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研究——以广西中小企业为实例.柳州政协网站, 2011-11-16.

篇4:关于促进西部学前教育发展的提案

中小企业最主要、最大的、最积极的作用在于它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将中小企业作为扶持重点,调动一切政府资源,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社会化服务的根本原因。据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每千人中,中小企业的数量平均为50个,而我国每千人中,中小企业的数量还不到10个。如果能达到发达国家每千人中有五十个中小企业的水平,就可以解决4亿人的就业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政策环境不完善,创业门槛高,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创业的政策尚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金融产品单一,融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较重,在西部地区,“乱收费”现象依然严重;信用体系还较薄弱,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普遍较弱:持续发展能力弱:管理水平低,制度建设滞后于企业发展速度。

具体而言,当前在中小企业发展中,体制障碍和政策阻力的根源仍旧在于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于中小企业的观念歧视仍然存在,很多惠及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落实到位,企业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内外资企业税率统一后,中小企业的名义税赋负担将得到减轻,但在税收之外的收费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税收之外的各种政策走向也不明朗,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影响着企业家投资实业的积极性,不少企业反映各种名目的收费实际上已经大于正式税收。

2、融资渠道窄、贷款困难。融资扶持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这方面在法律上和政策上虽无障碍,但操作上和运作上却举步为艰。由于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融资渠道单一,商业银行贷款仍旧是目前小企业最重要的外源性融资来源,但信息不对称导致良好银企关系无法建立并且维持。与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需求相比,小企业贷款工作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目前仅14.7%,中小企业被迫高息吸收民间资金。

3、市场准入限制多,政策不平等。一些行业和领域在准入政策上虽无公开限制,但实际进入条件则限制颇多,主要是对进入资格设置过高门槛。人们将这种“名义开放、实际限制”现象称为“玻璃门”,看着是敞开的,实际是进不去的,一进就碰壁。

4、政府管理体制不顺。政府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在地方,部门、机构之间在非公有制经济管理上往往是涉及利益时大家都插手,遇到困难时大家都回避,承担责任时大家都推诿。

5、社会服务体系远未建立。大量中小企业特别需要的创业辅导、企业诊断、技术支持、员工培训等政府服务和社会服务,或是基本没有,或是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当部分中小企业深感创业难、经营难、有了问题解决难,处于无助地位。

我国中小企业既是一个数量庞大、富有活力的经济群体,又是一个相对处于弱势的群体;既存在创业难、发展难的问题,又存在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够强、总体素质偏低、增长方式粗放、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要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重视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尽快建立并完善惠及我国众多中小企业的支撑服务体系。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移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涉及到劳动保障、财政、税务、金融、教育、人事、工商等多个部门,涉及法律、政策、公共服务、社会文化等各种发展环境,需要多个部门形成工作合力。政府应当树立“小企业大就业”的意识,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政府职能的转变将理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政府一般不再是企业的投资决策者和经营管理者。企业按照现代企业组织的要求,由投资者决策,由经营层负责经营管理。

2、正确引导和提供支持。政府应当引导中小企业改变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污染型、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有了一定积累之后,应当向科技型企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新特之路、走与大企业配套之路、走农产品深加工之路、走劳动密集型发展之路、走科技进步之路、走外向型发展之路、走现代服务之路、走产业集群之路、走诚信经营之路、走科学发展之路。

3、着力构建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创业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可以推广温州经验,在全国推广中小企业促进协会、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做法,成立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联合体,形成覆盖全国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围绕信息咨询、资金融通、技术创新、市场开拓、法律援助和管理咨询等方面,贴近企业,主动开展专业化服务,力促企业发展。

4、多管齐下解决融资难瓶颈,力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政府应当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变经营理念,打破只片面强调大客户的陈旧观念,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小企业融资的成本核算能力,简化信贷业务流程,完善金融产品创新。政府应当对非正规金融加以合理的引导,使其发挥对企业融资的积极作用,对社会发展正效应多的地下金融,政府应使其身份合法化。政府要支持发展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同时,应加强管理,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其业务行为,使其健康发展。政府要加强对小企业的辅导和服务,建立合理的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5、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大创新支持力度。要从财税金融支持、实施政府采购、促进人才流动、降低创新风险、支持企业投入等方面入手,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中小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采取政府支持引导、企业自主运作、社会广泛参与的方式,建立一批服务机构,搭建一些必要的服务平台,为企业创新提供设计、信息、研发、试验、检测、新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等全方位服务。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联合、合作,发挥社会力量为中小企业创新服务。

6、加大政策财政支持力度,为加快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制定鼓励创业投资的税收政策,对创业投资企业向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所得的收益予以一定的税收减免。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在创业投资企业设立初期,引导基金将以参股方式进入创业投资企业,吸引和带动社会资金流向创业投资领域。同时,改变简单划一的税收征收制度,在核定企业税额时,应把企业在增加就业方面的贡献列为重要参数,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设定较低的纳税额度。根据不同的行业进入门槛,设定相应的纳税额度,门槛越高,税率越高,对垄断行业,可以设定更高的税率。对直接面向一般消费者的低端服务业,在设定税率时,要考虑上游税赋负担转移因素,尽量减少重复收税。

7、鼓励并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加强对海外商企的引导和服务,例如帮助所在国中资企业组建商会,按照当地法律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与当地的商会组织联系,解决海外民企融资、营销和管理方面的困难。这不仅有利于中资企业的成长发展,也大有益于营造良好的外交环境。

8、建立中小企业风险预警机制。中小企业尤其微小企业信息来源渠道少,对市场的把握和经济形势的判断能力差,生产经营中的风险更大,如原材料涨价,宏观调控政策实施,许多中小企业处于被动,无法应对,去年以来的银根紧缩,已使一些中小企业陷入困境,有的已关门失业。为此建议政府建立中小企业风险预警机制,把有关信息和可能发生的风险及时地传递给广大中小企业,使其早作准备,制定应对措施,减少损失,以利稳健发展。

篇5:关于促进西部学前教育发展的提案

地方经济发展的提案

芜湖安达物资有限责任公司:向安全 随着鸠江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跨江发展,承接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必然导致相当数量农村土地被征用,一部分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后,使他们被变为纯粹的“失地农民”,并且失地农民也将日益增多。

现行的征地政策是把农民拥有和使用的土地是以极低的,非市场化的价格被征收,而征用后的土地又是以市场化价格形成的收益被政府所垄断占有,而农民得到的失地补偿确实偏低,现行的“土地换社保”的方式,其实也是农民自已花钱买社保。这种不能给失地农民就业、生活有长效性保障的征地政策,引发的一些群发性事件也时有发生,加剧了政府和失地农民的矛盾,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就成为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安全发展的一个极为严重的制约问题。也就是说,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影响我国农村社会繁荣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推进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环节。改革和创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课题。需要我们政府不断地探索一些新的措施加以实践,为

此,本人就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一、可以探索工业和农业相结合的“土地入股、农民入企”新方式,解决征地农民持续发展问题。

占用农民土地通常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协商地价进行一次性补偿,一种是以土地入股参与企业分配,而后者能让被征地农民参与工业化全过程,使土地真正成为保值增值的资本。

本着农民自愿、主动的原则,工厂进农村,青壮年农民可自愿签定劳动合同进厂就业,成为新型工业化共同发展的创造力量。早在2007年,重庆市一些区县就开始了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设立企业的新探索,我们政府也可以借鉴兄弟城市先进经验,引导农民通过土地、资金等多种形式的入股,使农民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农民由传统的农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股东”,分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红利。

二、可以对失地的农民,给予少量的自留发展用地,转化成商业或工业用地,让失地后农民自我经营,发展自已的经济,稳定失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从而加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政府对所征用的土地,保留百分之十或百分之五给于被征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以村级组织牵头成立经济组织,设立有限公司、经济合作社,可以是三个五个,十个八个不

等。经济组织的建设用地、经营用地以及经营资本都可以来自于“失地农民发展自留用地”和“失地补偿金”,然后设臵若干股份,让失地农民认购参与经营管理,失地农民凭自留用地和土地补偿金折算成资本入股,享受股份红利。政府指派专人对其不定时进行工作指导,帮助牵线搭桥研究解决经营项目问题,做好前期培育和后续跟踪服务工作。

三、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土地补偿标准,从源头上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的问题

1、在法律上明确农民所有的集体土地的产权,公权不能侵犯私权,国有产权也不能侵犯集体产权。

2、完善征地程序,即使因公共利益强制征用土地也不是简单的行政过程,而应遵循平等的产权交易规则。

3、因公共利益强制征地的,政府要运用本级财政收入进行补贴,适当提高土地补偿标准,使得补偿标准基本上以土地市场价格为基础,遵循平等原则。

4、对因公共利益强制征地的范围和目的进行严格限制。

四、合理剥离安臵失地农民,组织协调失地农民保障与社会再就业机制。

失地产生农民问题的最直接根源在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不完善,要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从解决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入手。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

资料,在城市化和工业化推进的过程中,政府必须作为责任主体,从行政上和法律上规范政府保障职能,组织协调失地农民保障与社会再就业机制,将失地农民从“三无”(无住房、无土地、无就业岗位)群体中剥离出来,与城市居民实行“无差别”待遇,以“土地换就业”为切入点,培训农民谋生就业技能,使失地农民得到及时合理的安臵,这是解决失地农民社会问题的基本性前提。

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失地农民参加各种社会保险,逐步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1.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地农民既不享有农民的土地保障,也不享有城市居民拥有的社会保障,但最低生活保障是全体国民都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失地农民提供了兜底性的最低生活保障,确保他们不至于衣食无着。对其中确实生活困难的,基本参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给予最低生活补偿。

2.建立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体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通常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就要履行相应的缴纳保险费的义务,失地农民基本上都是利用土地补偿金,采用一次性缴费的完全积累模式,完全不同于城市职工在工作期间分期缴费的逐渐积累模式。一次性缴足养老保险

费后,失地农民可以等到约定年龄之后再按期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对于超过劳动年龄和丧失劳动力的,可以在一次性缴足保险费后直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对于尚在劳动年龄内的失地农民,等其在城市就业后就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补足以前的差额和利息以后,与同年龄段的城镇职工一样采取分期缴费的逐渐积累模式继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3.建立失地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也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失地农民要获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就要履行相应的缴费义务,同建立基本养老保险模式一样,也是采取一次性缴费的完全积累模式。但与基本养老保险不一样的是,养老保险是在失地农民达到退休年龄之后才会发生支出,而医疗保险则在个人生命的整个周期内都存在发生支付的可能性。

以上几点拙见,只是从方式上考虑,具体可行性的操作方法,需要大家共同研究和探讨。

篇6:关于促进西部学前教育发展的提案

----------温州市海滨秀龙鞋材有限公司/张秀龙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区基础教育已经基本实现了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主要满足求学要求、实现“有书读”到全面提升办学质量、解决“读好书”的三大历史性跨越。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对个人今后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区学前教育工作领导高度重视、投入逐年增加、改革不断深化、成效日益显现。但当前学前教育资源不足与学前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好上学”和“上好学”两难同时存在,学前教育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在国务院、省、市、区党委政府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宏观形势下,鉴于目前政府资助力度逐渐加大导致原街道(镇)“转制”幼儿园及中小学校利益欲望增大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改革和规范这部分小区配套幼儿园及中小学的管理势在必行。为进一步加强改革与发展步伐,全面提升学前教育及青少年人才培养教育整体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好入学、入好学”需求,实现高标准、高质量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目标提供了保障。现就进一步加快我区学前教育及青少年人才培养发展提出如下分析及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区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转型阶段,学前教育

及青少年人才培养资源不足与学前教育及青少年人才培养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好上学”和“上好学”的“两难”同时存在,学前教育及青少年人才培养教育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主要问题表现在:

1、配臵不到位的问题。

2、优质教育资源短缺问题。

3、学前教育经费保障不足问题。

4、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1/2

二、建议:

1、坚持科学规划,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认真制定实施“十二五”规划,努力实现学前教育及青少年人才培养的均衡优质发展

2、优化资源布局、多元化筹措资金发展教育,统筹学前教育及青少年人才培养发展

3、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学前教育及青少年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加强校长队伍的管理和培养。

①“一个校长往往决定一所学校”。

②合理调配师资。

③要进一步重视学前教育及青少年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优秀教师培养引进力度。

4、依法保障经费投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5、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①、加快科教园区建设。

②、尽快走集团办学、连锁办学之路。加快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打破部

门、条块分割,整合各渠道资金,尽快形成大职教格局。

③、着力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围绕我区阀门、五金机械、鞋业、医疗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非金属矿开采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依托现有职业院校和骨干企业,建设六大产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中心,加快培养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篇7: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

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大力实施科教兴渝、人才强市战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促进我市民办教育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目标任务

民办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拓宽教育投入渠道、推动教育大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创新教育竞争机制、增强教育发展活力、扩大教育总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重庆新时期新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建设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的重要保障。

;在校生人数50.1万人,占全市教育机构学生总数的8.4%万人,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量的20%以上、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总量的30%

(一)落实民办教育发展的土地、建设、财税优惠政策。

民办学校资产(企业、公民个人和社会组织以房地产投资兴办民办学校,或者民办学校受让企业、公民个人和社会组织的房地产用于教育的资产)过户免收资产过户税费,减免资产过户时的服务性收费。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从事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校办企业、后勤服务享受与公办学校相同的税收政策。

金融机构应积极为民办学校提供信贷支持,开发适应民办学校发展的信贷服务项目和信贷品种,增加民办学校的融资方式和渠道。民办学校可以用非教学资产作抵押和学费收费权作质押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扩大和改善办学条件。

民办学校对接受学历教育的受教育者收取的学费、住宿费标准,按审批权限报同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学校审批机关批准并公示;对接受非学历教育的受教育者收取的学费、住宿费标准,由民办学校自行确定,按规定程序报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和相对应的教育或劳动保障部门备案。

鼓励和支持境内外企业、公民个人、社会组织单独或者联合投资民办教育。鼓励和支持民办学校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依法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民办学校组建集团式的办学实体。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办学领域进行探索和实践。

(五)建立政府财政性经费扶持民办教育的制度。

从2009年起,市财政根据民办高校生均投入情况按比例给予适当补助,并视财力情况予以增加。

市和区县(自治县)建立政府基金,为民办学校贷款提供贴息支持。

民办学校可自主确定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自主聘任相应岗位的教师。民办学校教职工在民办学校工作期间,其人事关系、档案等由各级人事部门人事代理机构管理,并实行劳动(聘用)合同鉴证。民办学校教职工被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录(聘)用时,由政府人事部门实行了人事代理并完善了劳动(聘用)合同鉴证的,在民办学校工作时间计算为连续工龄。

(七)保障民办学校学生与公办学校学生享有同等权利。

民办学校毕业生与公办学校毕业生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民办学校学生与公办学校学生一视同仁。

允许有条件的民办高校经批准开展自主招生工作和开办应用型专业自学考试试点。允许民办高校在办学条件有富余的前提下面向社会自行招收非学历教育学生,由学校对其发放学习通知书和学习证书。对学习1年以上的非学历教育学生实行登记制度,并在规定时间内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未来几年重庆要壮大一批民办高校,新建一批民办高校,升格一批民办高校。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民办高校认证、升格,创造条件提升办学层次。教育行政部门要牵头做好规划,加强指导。

(十)营造有利于民办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严厉打击干扰和破坏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民办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严禁对民办学校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严禁侵占民办学校合法的财产和教学场所。严禁强制民办学校征订各类报刊杂志和强行要求参加评比、竞赛、研讨等活动。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把民办教育发展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要把民办教育工作纳入政府考核目标,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民办教育专题工作会议,研究和解决本地区民办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

建立健全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监控机制。健全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落实法人财产权。加强对民办学校的财务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完善民办学校财务会计报告和审计制度。建立民办学校设置环节的风险保证金制度。实行民办学校检查制度,定期发布民办学校的办学信息制度。民办学校审批机关应定期组织或者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和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宣传、收费、变更等行为的管理。建立民办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和治安综合治理机制。主题词:教育市高法院,市检察院,重庆警备区。

篇8:关于促进西部学前教育发展的提案

教育部部长助理陈舜29日表示,针对中西部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统筹整合政策措施,提出了150项具体的项目和工程,确保经过几年的努力,使中西部学校都达到基本的办学标准。实现国家教育现代化,关键在中西部,重点在中西部,难点也在中西部。对此,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陈舜2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指导意见提出要合理布局教学点,按标准配置教学设施和教师,切实保障教学点基本办学需求。改善寄宿制学校教学、图书、就餐、取暖等条件,加快消除“大通铺”现象。“我国中西部有大量的小规模学校,不足100个学生的学校通常称为教学点,到去年底中西部教学点有9万个左右,在这些教学点读书的孩子有400万左右,量大面广。”陈舜说,办好这些教学点,是兜住整个教育底部的关键。

此外,对于中西部高中阶段教育。陈舜表示,要在普通高中资源缺少的地区,新建、改建、扩建一批普通高中。“办好1000所左右的乡村高中。”他说,这些普通高中是整个普通高中阶段的底部,要通过改善他们的办学条件,配强师资力量,提升办学水平。指导意见还对学前教育教师队伍配置进行了部署,扩大高等院校,特别是师范类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学前教育领域当老师;所有学前教育的保教老师,都要接受培训,确保达到必要的资质条件;鼓励有学前教育特长、有专业知识的人从事学前教育志愿服务,组织他们到农村幼儿园巡回支教。据介绍,指导意见实际上是一个行动计划,通过调整资源配置方式,集中力量从最困难的地区做起,从最困难的学校做起,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抬高底部,确保到2020年中西部所有地区的教育发展达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一致的水平。

(来源:新华社)

篇9:关于促进西部学前教育发展的提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脱贫攻坚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把加强最薄弱环节作为优先任务,把调整资源配置作为根本措施,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重要保障,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优化顶层设计,整合工程项目,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全面提升中西部教育发展水平,培养更多栋梁之材,为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提供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加强统筹。将中西部教育置于全国教育总体格局中谋划设计,统筹中西部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系统谋划加快中西部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各项政策相互配套、相互支撑,形成合力。发挥市场、企业、社会组织作用,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中西部教育发展。

兜住底线。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着力从中西部最困难的地方和最薄弱的环节做起,把提升最贫困地区教育供给能力、提高最困难人群受教育水平作为优先任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每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

改革创新。以改革促发展,重在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建立标准、完善机制,着力简政放权、营造良好办学环境,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西部教育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总体目标。到2020年,中西部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结构趋于合理,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教育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显著增加,支撑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切实增强,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进一步缩小,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二、重点任务

(一)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校布局,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总体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国家继续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营养改善计划等重大工程和项目,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防止教学内容超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到2018年,中西部地区75%的县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2020年,中西部地区95%的县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保障教学点基本办学需求。巩固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成果,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乡村学生就学。各地(未特别注明的,指中西部地区,下同)要制订教学点办学条件、教师配备等基本标准,明确教学点基本要求。按标准配置教学点教室、课桌椅、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运动场地和音体美器材,满足教学基本需求。配备安全饮水设施、伙房设备,配置卫生厕所。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有条件的地方接入宽带网络。通过走教、支教等多种途径,使教学点拥有必要的专业教师,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强化中心校对教学点教师配备、课程安排、业务指导等统筹管理作用。经费投入向教学点倾斜,不足100人的教学点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

标准化建设寄宿制学校。加快改扩建新建学生宿舍、食堂,实现“一人一床位”,消除“大通铺”现象,满足室内就餐需求。改善寒冷地区学校冬季取暖条件,保证取暖经费。改善如厕环境,旱厕按学校专用无害化卫生厕所设置,有条件的地方设置水冲式厕所。改善浴室条件,除特别干旱地区外,寄宿制学校应设置淋浴设施。结合实际改善体育和艺术教育场地,配备音体美器材,建好图书馆(室)、广播站、活动室,满足教学和文化生活需要。配备必要的教职员工,有效开展生活指导、心理健康、卫生保健、后勤服务和安全保卫等工作。关爱乡村留守儿童,优先保障留守儿童寄宿需求。探索建立寄宿制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机制,提高寄宿制学校运转保障能力。

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适应城镇化发展趋势,在新增人口较多的地区优先建设学校。采取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教育信息化等措施,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避免学生向少数学校过度集中。采取学区化管理、扩大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等措施,有序分流学生。扩大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学校。各地要制订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到2018年基本消除县城和乡(镇)学校超大班额现象,2020年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

全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中乡村学校特设岗位数量,增加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比例。以地方师范院校为基地,采取免费教育、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多种方式,为乡村学校定向培养更多的合格、优秀教师。鼓励研究生支教团、优秀退休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教师交流力度,优先保障村小学和教学点需求,确保一定比例的骨干教师到村小学和教学点任教。补充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创新教学、管理方式,确保合格教师授课。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国培计划”集中支持乡村教师培训。扩大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规模。推行校长职级制,选好配强乡村学校校长。落实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对在乡村学校任教3年以上、表现优秀并符合条件的教师,职称评定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各地对在村小学和教学点工作满10年、继续在村小学和教学点工作的优秀教师给予奖励。国家对在村小学和教学点工作满30年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奖励。

继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各地要采取措施逐步扩大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依据地区经济水平、物价变动等因素,建立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改善学校食堂条件,保障食堂正常运转,扩大食堂供餐比例。规范食品采购、贮存、加工、留样、配送等流程,确保卫生安全。结合当地物产种类,适应当地饮食习惯,科学改善膳食结构,建立监测评估制度,不断提高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效果。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立足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助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发展,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轨推动、双向推动,合理引导学生进入职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为培养大工匠打下扎实基础,为个人发展、家庭脱贫提供支撑,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各地要根据地区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引导优质学校通过兼并、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等形式,整合资源,优化中职学校布局。要建立健全分类分专业的中职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完善中职学校办学标准,全面加强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到2020年,中西部地区所有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标。

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各地要围绕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民族传统工艺等领域,遴选具有相对优势的高职院校,支持其提升基础办学条件,扩大优质高职教育资源。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训装备水平。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拓宽渠道,扩大“双师型”教师规模,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强化实习实训环节,改善实习实训条件,推广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完善学生实习制度,加强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训练,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深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积极推行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贴近地方经济特点和产业需求,立足学校办学基础,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全面开展中职学校监测评价,实行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广泛开展技术推广、扶贫开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等。

(三)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统筹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协调发展,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学生资助力度,不断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国家继续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项目,着力改善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到2020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超过85%,中西部地区达到90%。

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在没有普通高中的县,根据人口变动趋势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新建、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方便学生在当地入学。人口5万人以上或初中在校生2 000人以上的县,应建设一所高中。人口少于5万人且初中在校生较少的县,可将基础较好的初中学校改扩建为完全中学,或与其他县联办、合办普通高中。

办好乡村高中。各地要根据人口变化趋势和城镇化建设规划,合理布局普通高中,优先保障乡村高中,严禁建设超标准豪华学校。加快改善乡村高中办学条件,到2020年,乡村高中全部达到基本办学标准。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普通高中经费投入机制,向乡村高中倾斜,保证乡村高中正常运转。推动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化,选派优秀校长、教师优先到乡村高中任职任教。鼓励优质高中与乡村高中通过建立联盟、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等方式,在课程建设、教学资源、教师培训、管理方式等方面实现共享,整体提升乡村高中办学水平。鼓励有条件的乡村高中实现宽带接入,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

加大学生资助力度。继续实施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生国家资助政策。按照精准资助、动态管理原则,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继续给予助学金补助。推广“9+3”免费教育模式,重点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初中毕业生,到省内经济发达地区和东西协作对口帮扶省份接受中职教育。

(四)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统筹谋划、分类指导,改革管理方式,加快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整合工程项目,推动中西部高校合理定位、突出特色,提升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继续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扩大中西部学生公平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

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在资源配置、高水平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支持中西部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合理确定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属地招生比例。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按“一省一校”原则,重点建设14所高校,推动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保障机制改革。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支持有基础、有特色、有优势的学校,合理定位、创新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发挥中西部地缘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继续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持学科专业与区域发展需求、地方产业结构高度契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综合性大学,以及学科优势特色突出,在专业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其他类型本科高校。以“填平补齐”为原则,加强基础教学实验室、专业教学实验室、综合实验训练中心、图书馆等基础办学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建设教学实验用房和配置必要设备,提高学校本科教学的实验基础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加强实验教学团队建设,强化教师和实验室人员培训,大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多方共建行业特色高校。支持部门、行业协会以合作共建的方式,参与建设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中西部高校。丰富共建形式,完善部省、部部(委)、部市等共建模式,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行业协会与地方共建,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协会与高校共建学科、学院和研发中心。结合行业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确定共建项目,重点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研发基地、成果转化、干部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完善共建机制,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协会在产业信息、科研、实训条件、学生就业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地方政府落实管理主体职责,在学校建设规划、经费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扩大共建数量,优先在国防、农业、能源、矿产、交通、海洋、环保、医药、通信、建筑、金融、信息服务等领域开展共建,2020年将共建学校数量扩大至100所。

多种形式开展高校对口支援。鼓励高水平大学尤其是东部高校扩大对口支援范围,提高中部省属高校受援比例。深化团队式支援,鼓励多所高校联合支援一所或几所中西部高校。支援高校要制订相应计划,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受援高校培养、培训在职教师,着力提升受援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支援高校可向相关部门申请定向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单列招生指标,用于受援高校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继续采取倾斜政策,使中西部高校教师有更多的出国进修学习培训机会。鼓励支援高校与受援高校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工作,建设相应学科专业学位点科研基地。支援高校积极参与受援高校的科研合作,努力提供人力、物力和技术支持,不断提升受援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积极鼓励支援高校与受援高校联合申报各层次科研项目,合作开展研究。形成阶梯式支援格局,第一阶梯由100所左右高水平大学支援中西部75所地方高校,第二阶梯由75所受援高校和部省共建高校支援中西部100所左右地方本科高校。

提升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水平。加快2000年以来中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引导一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突出“地方性、应用型”,培养大批当地适用人才。优化专业结构,减少社会需求少、就业状况差的专业,增加行业、产业、企业急需的紧缺专业。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逐步提高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提高运行保障能力。落实基本建设规划,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仪器设备、生均图书等应符合规定标准。落实生师比、高学历教师占比要求,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全面开展新建本科院校评估,对办学特色鲜明、紧贴地方需要的,在招生计划、专业设置等方面给予倾斜,对评估整改不达标的,减少招生规模、严控新设专业。到2020年,中西部所有新建本科院校达到基本办学标准,管理更加规范,质量普遍提升。

(五)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以扩充资源为核心、加强师资为重点、健全管理为支撑,通过举办托儿所、幼儿园等,构建农村学前教育体系,逐步提高农村入园率,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国家继续支持学前教育发展,重点向中西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倾斜,因地制宜加强园舍建设、师资培训和玩教具配备,加快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到2020年,中西部地区农村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

扩充公办幼儿园资源。各地要根据人口规模及分布情况,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合理规划农村公办幼儿园布局。推进乡镇中心园建设,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合理利用村小学校舍资源,发展村小学附设幼儿园。根据实际需求改善教学点校舍条件,举办附设幼儿班。支持村集体利用公共资源建设幼儿园,人口集中的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按标准配备玩教具,提供基本保教条件。制定和落实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保障公办园正常运转。支持企事业单位所办幼儿园面向社会招生,提供普惠性服务。

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各地要制定普惠性民办园认定管理办法,出台普惠性民办园扶持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增加农村普惠性民办园数量。通过提供合理用地、减免租金等方式,支持农村普惠性民办园建设。通过派驻公办教师、纳入巡回支教范围、支持教师培训、开展教研指导等方式,提升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对收费合理、管理规范的普惠性民办园进行扶持,提高普惠性民办园保障能力。

补充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各地要按照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在地方事业单位编制总量内,合理调配,配齐农村公办幼儿园教职工,落实每班“两教一保”要求。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实施地方特岗计划,引进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任教。鼓励地方高校扩大免费师范生招生规模,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为农村学前教育培养更多的合格教师。开展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全员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通过生均财政拨款、专项补助等方式,支持解决好公办园非在编教师、集体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问题,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对长期在农村幼儿园工作的教师,在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倾斜。采取“政府组织、中心园实施、志愿服务”模式,开展教师巡回支教,缓解当前师资紧缺状况。

改革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探索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辖区内园所布局、师资建设、经费投入、质量保障、规范管理等。探索以中心园为依托的业务管理模式,在保育教育、玩教具配备、师资培训、资源共享、巡回支教人员安排等方面提供具体指导。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幼儿园归口到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制订农村学前教育办园(班)基本标准,严格执行登记注册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措施,确保幼儿安全。健全关爱体系,着力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入园。坚持科学保教,全面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构建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体系,防止“小学化”倾向。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薄弱地区举办的幼儿园,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培养幼儿从小养成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习惯。

(六)推动民族教育加快发展。国家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把民族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特殊支持措施,加大各项政策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倾斜力度,快速提升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和办学质量,实现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发展。

上一篇:女儿情歌词完整版下一篇:公司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