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文化建设

2024-08-30

新能源汽车文化建设(精选6篇)

篇1:新能源汽车文化建设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已达2.8万个 标准化仍未完成

[摘要] 目前国内已经建成了723座充电站,28000个充电桩。但是产业链条上的各个利益方之间存有矛盾且并不妥协,也缺乏合适实施的统一规则。

充电桩、充电站的建设程度,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推广,而仅仅增加充电设施的布局并不够,还需建设高效完善的充电服务网络。

事实上,目前有实力的生产厂商都希望自己研究的标准能够代表行业的标准,各家都认为自己掌握了较为核心的技术,并且不会将这些轻易对外开放,都希望公司能够将上游的电动汽车生产销售到下游充电技术和充电桩建设融于一身,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公司。

723座充电站,28000个充电桩。这是工信部关于目前我国国内充电站和充电桩最新的统计。而这两个数字还在快速更新着。

2014年,国际知名电动汽车品牌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炫酷的外观和搭载的动力系统给中国消费者和众多汽车企业带去了视觉和思想上的冲击。

随后,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沉淀了相当的试验产品后,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众多生产商推出各自的电动汽车产品来争夺这个细分的市场。

充电桩、充电站的建设程度,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推广,而仅仅增加充电设施的布局并不够,还需建设高效完善的充电服务网络。

1月27日,在一次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郑立新对外透露:“2014年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年共生产了83900辆新能源汽车。”

产业的蓝海效应自然引起各方的浓厚兴趣。但是记者了解发现,数据快速增长的背后,充电桩行业正进行着“野蛮的生长”。产业链条上的各个利益方之间存有矛盾且并不妥协,也缺乏合适实施的统一规则。

电桩产业:在质疑中快速增长

充电桩和充电站这一重要配套产业的完善将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和电动汽车产业一样,充电桩在全国的建设也在不断创造着新的记录。

工信部1月2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已经建成了723座充电站,28000个充电桩。其中,国家电网公司建成充换电站618座,充电桩2.4万个。根据十三五规划,预计到2020年,集中式充换电站将增长到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数量更将增长100倍达到450万个。

正是基于“充电设施建设网络化、规模化”的发展理念,1月中旬,国内首个高速公路跨城际快充网络——京沪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全线贯通,成为了充电桩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国家电网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此条高速沿线建成50座快充站,平均单向每50公里一座快充站。每座快充站规划建设4台120千瓦直流充电机、8个充电桩,可同时为8辆电动汽车充电,30分钟内充满(80%电量),先期建设2台充电机、4个充电桩,支持所有符合中国标准的电动汽车充电。

不过,记者从一些特斯拉的车主处证实,京沪高速快速充电网络贯通后,国内一些使用了国电技术的国产电动汽车车友,自发组织了一次体验京沪充电网络的活动,部分路段的高速充电站均不能为电动车充电,并且以失败而告终。因而引发车主质疑“贯通”之说。

有车主指出,这个覆盖1000多公里的充电线网络采用的是国电的充电技术,也就是说国内市场上销售较好的国外车型(基本就是特斯拉)并不能在这条快速充电网络中得到应有的资源,因为双方的充电标准并不匹配。

而国家电网方面事后对此的解释是,可以充电,但需要提前给国家电网客服打电话让服务人员去开通充电桩,用户无法自行操作。

中电联标准化中心副主任刘永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充电设施和电动汽车发展相辅相成,只有让充电设施建设网络化、规模化,才能带动电动汽车更好地发展,而建设高速充电网就是让其网络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按照规划,到2020年,国家电网规划建设以“四纵四横”(四纵:沈海、京沪、京台、京港澳,四横:青银、连霍、沪蓉、沪昆)为支撑的、覆盖公司经营区内所有示范城市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续行里程达1.9万公里。

标准化道路:发展初期的混乱

按照日前颁布的《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规定,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数量比例不低于1∶1。以这一标准来看,虽然目前充电桩数量已经在快速增长,但是现有的充电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电动汽车的日常需求。

不仅仅是国家电网,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这个行业,多方资本介入之后利益的分配成为了最重要的关注点。

“在这样一个发展时期,不论是电桩配套产业的制造商,还是各家电动汽车和充电电池的厂商,都在擅长的领域做着自己的事情,希望能够借此获得更多的市场或是资源。”熟悉电动汽车领域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事实上,目前有实力的生产厂商都希望自己研究的标准能够代表行业的标准,各家都认为自己掌握了较为核心的技术,并且不会将这些轻易对外开放,都希望公司能够将上游的电动汽车生产销售到下游充电技术和充电桩建设融于一身,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公司。

“不能说这样不好,但是这样所导致的局面就是——外界看似百花齐放的电动汽车领域,其实都是在自己和自己玩,目前并没有一个可以实施的统一玩法。当消费者真正拥有一辆电动汽车并且进行使用时才发现,能够及时或是快捷地给自己的电动汽车冲上电是一种奢望。”

该人士还向记者表示:“购买一部电动汽车并不复杂还有补贴,但是随后带来的问题让用户很难对行业给与满意的评价。”

目前,电动汽车活动的范围更多的还是在城市内部,但是在城市内寻找一个充电桩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有时候找到的充电桩还可能会出现漏电损坏等情况。

而国家此前出台针对建立充电桩的补贴政策,但是建成之后的运营和维护,却成为不少企业不愿问津的环节,国家的补贴并不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是一个从政府到企业和个人,各方开放合作的过程,需要突破各行各业间的门槛,实现跨行业合作。”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要想让这几方能够坐下,共同打造一个可行的通用的系统或是标准至少在短期之内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国家相关监管部门的强势介入。”

在刘永东看来,充电接口目前已经实现了国家层面上的标准统一。其标志性事件就是2011年我国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标准的批准发布,即《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 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

接装置 第2部分 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3部分 直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不过,面临着市场上出现的众多问题。刘永东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充电设施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伴随着电动汽车的规模发展,充电设施标准化工作也需要不断修订完善。”

挑战中前行

目前,不断降低的油价和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糟糕的客户体验,或让一些传统汽车车主有远离电动汽车的心理倾向。而除去上述政策和技术层面上的挑战,充电桩还将面临着新生事物的竞争。

2014年12月底,美国一家创业公司对外表示将推出一款汽车专属的“移动充电宝”,打破了固定充电桩的局限,有望解决电动出行方式的后顾之忧。

“移动充电宝”装有滚轮便于移动,电动车车主把车停好后,移动充电宝能够随时随地为其充电,未来一台设备一次蓄电甚至能满足5-8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记者从一些移动电源的生产厂家了解到,目前国内也已经有企业针对电动汽车市场正在开发类似的移动电源产品。

“多方的利益角力,让电动汽车和电桩发展的道路不会平坦,但我们希望依托互联网的思维,让更多的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产生更多的美好的体验。”旨在帮助充电桩最大化利用的平台——电桩的创始人兼CEO先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多方都能够在一个合适的规则下发展时,我们打造的完美用户体验就可以从客户端对技术进行完美对接。”

该平台被定义为一款旨在打通产业链解决充电难题的,国内首个电动汽车第三方综合服务应用。

据先越介绍,目前“电桩”不仅整合了全国的充电桩数据库,登录后还可以查找附近的充电桩、修车点并导航前往,用户可以对充电桩进行预约、支付还可以评价,甚至可以分享自己家的充电桩给其他车友用。

“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将现有的充电设施进行线上连接,构建起国内最大的充电服务网络。”先越向记者透露,电桩将会在上海成立分公司,“这种生态的建立也是希望能够进一步优化电桩给与用户的体验。”

篇2:新能源汽车文化建设

致 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朋友们:

下午好!

最是一年好风景,孟冬时节佳气清。在这个祥和美好的冬日,我们迎来了武汉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研讨会的隆重召开,同时,我们也荣幸的邀请到来自武汉市新能源建设领域的各位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我谨代表武汉银桥南海光电有限公司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的莅临表示最衷心诚挚的欢迎!发展新能源事业,利国利民利企。面对金融危机、油价攀升和日益严峻的节能减排压力,2008 年以来,以美国、日本、欧盟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相继发布实施了新的电动汽车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面对节能减排的严峻挑战和培育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自主创新与科技跨越的历史任务,发展电动汽车已成为我国重大的科技战略需求与战略重点。发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更是汽车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转型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机遇,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实现科技跨越的攻坚战。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共同探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新技术应用这一重大课题,本次研讨会为科学研发和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桥梁,是新能源建设科学领域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必将对新能源应用新技术的健康发展产生重要意义。让我们携手同行,以“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大武汉精神为指引,勇当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领域的领军者和先锋兵,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文明现代的大武汉而努力奋斗!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

篇3: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问题分析

1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分析

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2万辆,有8万辆在市场销售,同时租赁等商业模式也很“给力”。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是非常积极的,首先,传统能源的短缺危机和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使我国对外国的石油依赖度逐年提升,而此时正值汽车工业整体处于调整方向的阶段,新能源汽车是整个产业的发展需求。其次,我国的传统汽车工业尤其是乘用车起步较慢,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如果继续走欧洲企业的路线,那么我们可能将继续处于落后的状态。最后,由于早期我国在电池、电机及电控等领域的技术积累,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具备一定的条件,所以我国政府紧跟最新的形势,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相关政策更加务实,目标更加准确,尤其是在技术路线的选择方面更加符合实际,由当初的以纯电动为主,到现在的以插电式混合动力为当前阶段的主要方向。而且,具体的推广方式发生了改变,前期以公共交通领域的纯电动汽车(含公交和出租车)为主,在带动相关的充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后,可以在私人领域推广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充电设施建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2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充电设施的产权问题。由于专用的线路和充电设施会严重影响居民小区公共空间占有率,因此在居民小区安装充电设施需要征得小区业主的同意,业主同意后,要保证制订的方案可行后才可以安装。但是,在安装充电设施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专用线路的产权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会严重地影响到充电设施的建设力度,不利于充电设施建设工作的开展。

(2)充电接口标准存在不统一的情况。现阶段,虽然交流充电接口标准已经被多数的新能源汽车所接受,但是各个生产企业关于直流充电、超级充电等快捷充电方式还没有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很多直流充电标准难以应用和实施。

(3)充电服务信息更新较为缓慢。虽然最近几年,众多充电网络平台不断上线,但是现阶段,信息咨询服务也仅限于充电维持分布位置共享方面,充电状态查询和成功交易查询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4)充电设施利用率有待提高。在很多充电停车位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不是电动车在充电,而是被非电动车所挤占,充电停车位成为机动车的停车位。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充电设施不是对所有用户开放,这就大大限制了用户使用公共充电桩。

(5)充电费用问题。充电费用是影响充电设施建设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充电费用降低会极大地推动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并最终促进新能源电动车在我国大范围地推广和发展。

3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3.1 加速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应用逐步推进。随着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充电设施的相对缺乏问题更加凸显。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建成充换电站780座,交、直流充电桩3.1万个。建设速度相对滞后,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短板或瓶颈之一。针对充电难题,坚持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按照“桩站先行”的要求,分类有序推进建设,确保建设规模适度超前。在建设目标方面,要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建立较完善的标准规范和市场监管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

3.2 做好各部分的协调工作

目前,阻碍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问题就是充电设施标准不统一、不完善。针对这一问题,要加强相关部委的沟通和协调,推进相关政策任务分工的落实。首先,要加快推进充电设施相关政策的沟通和协调,力争按时间、按节点出台政策。其次,要加强对推广应用示范城市(群)监管,研究建立推广应用示范城市(群)的动态管理机制。再次,要进一步健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领导协调机制,从中央到地方建立统一协调的组织机构。最后,要及时总结新能源汽车推广经验,在全国组织交流推广,促进各地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3.3 明确建设主体

首先,私用充电桩。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将充电设施建设维护纳入其销售服务体系,与私人用户签订销售车辆合同之前,须自行或委托充电设施企业为用户在住宅小区或办公场所落实一处自用充电设施。其次,专用充电桩。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负责建设,在车辆用户的自有场所或固定期限使用权的车位上安装专用充电桩,生产企业也可以委托充电设施建设企业安装并运营管理。最后,公用充电桩。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大型交通枢纽、会展中心、体育场馆、换乘中心及依据相关优惠政策建设的出租车服务区应当按照规划建设要求配建公用充电桩,先期可由国网供电公司建设并运营管理。鼓励新建小区积极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对具备建设条件的新建小区和已建成的小区,应该新建或者改建停车场,结合新能源汽车制订完善的更新计划,同时要处理好小区公共区域的权属问题。政府应该出台指导性措施,引导新建小区积极建设新能源汽车停车和充电一体化场所,推动新能换汽车的发展。此外,还要重视道路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工作,规划和设置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配置完善的充电桩。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好自身的协调和行政职能,与多家供电企业、施工单位和技术部门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在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国道和高速公路加油站等地区建立广泛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解决新能源汽车不能远距离行驶的弊端。强化新技术的研发,攻克汽车充电时间长、设备笨拙的难题,加强扶持力度,积极研究急速和快速充电技术,支持企业探索和研究全新的充电模式,实现充电更加安全和便捷。

3.4 做好充电价格管理工作

首先,电费收取标准。根据国家和各个省市的实际制定好收费标准。其次,服务费收取标准。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公共充电桩除按照规定收取电费外,可以收取服务费。具体充电服务价格由地区物价部门根据国家和省政府有关规定并结合地区实际制定发布。再次,停车费收取标准。停车场业主单位仍可以对充电车辆按照原标准收取停车费,鼓励给予充电车辆适当优惠。最后,费用结算方式。为方便服务,鼓励采用市民卡、充电卡等非现金方式收取充电服务费。

4 结语

充电难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大“痛脚”,但在充电设施建设市场存在垄断、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车企、电网公司和政府之间还未达成共识,市场也没有接受新能源汽车的大环境下,持续的政策支持和补贴能起到的作用恐怕有限。但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还是充电设施的建设,都是一个长远发展的过程。既不可把刺激性的补贴或奖励视为拉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短期有效手段,也不能将政策利好作为新能源汽车规划目标难以完成时的病急乱投医。

参考文献

[1]蔡夏英.世博新能源公交车系列研究之三:新能源公交车辆世博运行[J].城市公用事业,2012(5).

[2]张可,陈艾荣,罗晓瑜.装备新能源供电系统的桥梁可行性设计[J].上海公路,2014(1).

[3]杨永标,丁孝华,朱金大,等.物联网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设想[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21).

篇4:新能源汽车文化建设

成绩喜人,要坚定信心

对去年一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取得成绩应当充分肯定,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从我们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已经初步形成了围绕一个事业,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发力。大家的积极性迸发出来了,这是最主要、最根本的一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是因为有了以上的态度我们的政策体系越来越完善,从中央到地方都是这样,工信部的发言说分解的18项政策已经出台了11项,还有7项,特别是在座的地方政府也都出台了一些配套的政策。在这个基础上,去年我们无论是研发、生产还是推广应用,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生产,2013年产量是1.7万辆,2014年产量是8.4万辆,2014年产量增长了4倍,推广应用量也比前一年增长了近5倍。我们的生产、研发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无论是电池、电机、电控,还是零部件,都有很大的提升。但在有些方面跟世界先进水平有差距,当然差距也不小。这些成绩的取得就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决策,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都有了明确的指示。新能源汽车发展我们是有条件、有基础、有机遇,虽然有困难但也有希望。

尽管现在对发展新能源汽车还有说三道四的,但是我们通过去年一年的实践,我们的信心更加坚定了!未来肯定是一片大事业,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可能在世界上会有一些重要成绩,很多外国人、政府都非常羡慕中国。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各部门、各行业、有关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也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挑战尤大,不进则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确实也要看到我们的成绩还是初步的。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指标、配套能力、充电设施发展水平与真正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不少的差距,与真正形成国际竞争能力还有很长的目标。特别是我们原来的规划提出2015年要累计实现50万辆,到2020年规划500万辆,任务非常艰巨。

从大家讨论的共同问题来说充电设施发展滞后也确实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产品性能也不高,包括整车、电池。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们确实处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刻。我认为,去年打了基础,今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今年好的势头能不能巩固,能不能发展关系到我们后续十三五规划,关系到2025、2030年中国汽车强国的目标。我们一方面要充满信心,另一方面还是要有忧患意识,工作劲头儿一点不能松,政策力度也不能减,而且还要从体制、机制上继续创新,才能把这种势头保持下去。

充电设施适度超前

下一步我们新能源汽车工作的总体要求仍然是过去一再强调的要继续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重点通过协调发展的要求,坚持一手抓推广应用,一手抓研发生产。

在当前,要把充电设施建设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促进推广应用与研发生产严密互动。为什么提出要把充电设施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呢?通过今天会议大家也都形成了一致意见:研发生产是根本,充电设施是保障,两者是互相牵制、互相促进的。特别是在当前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13万辆,但充电桩的缺口很大。充电桩如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会严重挫伤用户购车的积极性,用户不敢买,买了也有很多怨气。过去打仗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电桩建设也一样要适度超前,今年要集中力量突破这个短板和缺口,这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巩固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良好态势。

下一步怎么办?国家能源局起草的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两个文件:一个是指导意见,一个是发展指南,看完这个材料还是挺受启发的,里边介绍了一些国内外的情况和经验。一方面请大家将意见和发展指南带回去认真审阅,有什么意见书面反馈给能源局;请能源局再综合大家的意见,认真修改尽快上报。文件发布后请各地和各有关企业按照发展指南认真实践,涉及到的有关部门要落实细化配套措施,这个意见一共有26条,我梳理了一下,有几个要点供大家参考:

1、要切实落实责任。充电设施建设方面地方政府负有统筹各方的总体责任,这是充电设施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关部门在地方政府落实责任的时候,其它部门发改委、财政部、国土部、建设部、标准委要各司其职按照分工落实责任,电网企业要共建网站,相关企业要承担起建设责任。国家事务管理局和各有关机关要率领政府部门搞好建设;发改委应该是充电设施建设的牵头部门;国土资源部要进一步解决用地问题,住建部纳入审计并落实责任。

2、充分用好两手。发挥好市场机制和政府扶持,两手都要硬。充电设施是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政府和市场或者企业要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

上午在万帮调查,他们用了3个月时间建成了1000多个充电桩。他们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能够较好的用市场化、专业化的办法解决充电设施的需求和供给问题。我们的充电桩不是花瓶,不是用来参观的,是切切实实解决用户需求的。但是在哪个地方有需求、什么样的需求、多大的需求他们都能做到全面的了解和解决。

说实在的,让政府部门去衔接未必能有这样的效果,所以要更好的发挥市场的作用。但是充电设施毕竟涉及到公共服务领域,有一些事情企业是解决不了的。对企业、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政府要出面解决,政府要统筹规划。国家也要有一个整体规划,否则企业不踏实。政府要完善政策,要在用地、用电等方面为企业创造一些好的环境和条件。

3、健全标准体系。我们的标准体系还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现在充电标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硬件接口、交流充电等。但是充电协议上还是极不统一,给充电用户带来了很多不便,也为互联、互通设置了很多的障碍。完善标准体系包括硬件接触、充电协议等生产各个环节的标准都应该加强,这应该是国标委负责。

4、创新商业模式。真正要把充电桩建好还是要通过改革创新,我看万帮的模式就是一种创新。当然,不但是充电桩建设,同时包括推广应用、分时租赁、融资租赁、电池租赁各个环节都需要创新。

5、强化基础支撑。充电技术本身还要进一步提高,无论是快充慢充、直流交流都有提高的余地,尤其要和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互联网+充电”是我们强化基础支撑的一个方向。

6、完善政策扶持。现在政策已经不少,已有的政策要落实,落实过程中的问题要逐步改进。今天万帮提出,政府对充电设施补贴30%,有了政策以后具体问题不解决还是落实不了。比如这个补贴要先审批,光审批最少要一万块钱还耽误了企业不少时间。在执行过程中有些涉及落实问题政府要关注,同时还要针对大家提出新的问题深入研究,要有长久的机制。将来这轮政策完了以后没补贴怎么办?我看更合适的就是给新能源汽车发放碳排放指标,哪个行业不管汽车制造业还是其它煤炭、化工行业没有完成碳排放任务的,必须购买碳排放指标,这就等于全社会来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

7、要确保充电安全。

8、要因地制宜推进。充电桩是交流还是直流,是集中还是分散,各地都要规划。各地有的从公交企业开始,有的从公务车开始,这都可以。

统筹推进,协调发展

我们突出要抓充电设施建设同时,其它方面一点儿不能放松,短板和长板是互相转化的。这里特别强调一点是电池攻关还要继续,最终我们新能源汽车能不能可持续发展寄希望于电池革命;还有一个就是要规范市场,市场乱了再收拾就来不及了。当然,除了电池以外,电机、整车也是同样的道理。最后,新能源汽车发展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我想了两句话:

1、新能源汽车要比燃油显著便宜。包括购车、运营,包括补贴取消以后。

2、新能源汽车要与加油一样便利。这个是不是个梦想呢?不是有中国梦嘛,咱们也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梦去努力奋斗。

篇5:新能源汽车文化建设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规划建设简要汇报 区新能源轿车产业园规划建设情况汇报

领导和同志们: 根据党委会议要求,现将区新能源轿车产业园规划建设基本情况和下步打算作以简要汇报:

区新能源轿车产业园建设是区党委、管委推动区汽车产业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街道将全面按照区党委、管委的战略部署,把加快推动园区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作为今后几年的重点工作来抓,认真研究园区发展规划和推进措

施,努力推动我街道乃至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一、基本情况

区新能源轿车产业园位于路以北,路以西,以东,路以南,总投资约20亿元,占地约38万平方米,涉及、、3个村,约600户。该园区以汽车检测维修和各种轿车销售为依托,大力推进各类汽车配件加工及新能源轿车生产,分品牌轿车销售中心、新能源轿车生产区、各类汽车配件加工区和销售区4个区。计划到区二五规划末,吸引更多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零部件企业落户园区,形成新能源汽车整车及电机、电控和电池产业链;到区三五规划末,把新能源轿车产业园打造成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完成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工业增加值50亿元,纳税总额亿元,利用外资金额5000万美元,进出口总额5000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科技经费投入50亿元,驰名商标或名牌产品数量4个。

二、下步打算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机构。我们将把区新能源轿车产业园建设纳入今后几年的重点工作计划,根据区实行园区建设发展主任责任制的要求,成立新能源轿车产业园建设指挥部,由街道党委书记任总指挥,街办主任任常务副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国土、城建、经发、派出所、点总支和有关村负责人为成员,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等作用。同时,把园区建设发展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职责范围,列入有关部门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二是发挥区域优势,加大招商力度。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借助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优势和车辆检测线的区域优势,搞好先期规划,进一步完善汽车检测中心功能配套,做好园区规划、设计、土地等前期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重点地引进2-3个重点项目。

三是强化工作措施,加快园区建设。我

篇6:新能源汽车文化建设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西安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14—2015年)》已经2014年8月25日市政府第91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9月18日

西安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方案(2014—2015年)

为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西安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实施方案(2014—2015年)》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国家能源战略,积极落实节能减排政策,紧密围绕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城市的工作要求,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推进全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商业运营提供服务支撑,促进西安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

二、建设原则

(一)依据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坚持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和选址分布。

(二)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鼓励多元化资本投资充电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初期,按照公用快速补电、自用慢充为主导的能源供给模式,政府主导建设布局合理的公用充电服务网络,引导建设规范有序的自用充电设施。

(三)全市新建各类停车场(独立的机械车库和临时平面停车场除外)应设置30%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车位;新建城市客运站等综合交通枢纽必须配置一定数量的充电设施;现有停车场根据实际需求,改建、加装充电设施;现有加油(气)站,可改建、加装充电设施。

(四)根据新能源汽车技术性能与运营模式要求,按照服务半径3公里(平均10分钟车程)的原则,充电站与分散式充电桩建设相结合。

(五)以公交车、出租车、公务车、专用车充电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充电设施服务网络,实现全面辐射,保障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六)预留发展空间和扩容能力,适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七)单位和个人自用充电设施按“一车一桩”、“桩随车走”的原则,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或其委托的机构(4S店)负责“全过程组织管理”,并纳入其售后服务体系。

三、技术标准

充电设施由桩体、电气模块、计量模块三部分组成,须符合国家及本市地方充电设施标准和设计规范。主要标准有:

(一)《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GB/T18487.1—2001);

(二)《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GB/T18487.2—2001);

(三)《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GB/T18487.3—2001);

(四)《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通用要求》(GB/T202 34.1—2011);

(五)《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交流充电接口》(GB/T 20234.2—2011);

(六)《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直流充电接口》(GB/T 20234.3—2011)。

四、目标任务

到2015年底,建设立体充电塔4座(共1600个充电车位),地面充电站42座(共2100个充电车位),在公交场站、公共停车场、大型商场(超市)、居民小区、机场、汽车客运站、新能源汽车专业销售4S店、具备条件的加油站等场所建设充电桩7000个;建设运营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

(一)新建充电站(塔)。

2014—2015年新建充电站38座,含充电桩1900个;充电塔4座,含充电桩1600个。

(二)改建加装充电桩。

2014—2015年改建公交车、出租车场站各2座,加装充电桩200个;改建其它停车位,加装充电桩7000个。

(三)运营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

建设运营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时监控车辆在途信息、电池、温度、电量、充电设施工作情况;自动采集信息并分析各类异动数据,确保新能源汽车充电和运营的安全性,提高运营服务质量。专业运营的充电设施应具备上传数据功能,为运营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数据支撑,并实现全市一卡通(长安通)刷卡充电服务。

2015年完成全市运营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五、报批程序

(一)项目备案管理。

充电设施建设实行属地项目备案管理制度。建设单位向项目所在地发改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居民个人自用充电设施建设可直接向供电部门申请报装;现有停车场(站)改建、加装充电设施的,不再办理规划、用地手续。各区县、开发区发改部门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的充电设施项目备案数据上报市发改委。

市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程序,在承诺办理期限内完成相关手续。

(二)用电报装。

居民在住宅小区内自有固定车位加装充电设施用电,由居民向供电部门申请用电报装手续,小区业委会、物业应该支持和配合建设,物业不得借机收取费用;非居民充电设施用电,由产权单位向供电部门申请用电报装手续。

供电部门给予电网接入支持,设置专用服务窗口,简化办事程序,开辟电力扩容等审批服务的绿色通道,利用公司营业窗口和供电服务热线等途径,做好服务、宣传工作。

六、职责分工

(一)各区县、开发区职责。

负责本区域内充电设施的选址、建设和管理;负责确定充电设施投资及建设主体;在积极落实国家、省和市出台的相关政策基础上,可在本区域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优惠措施;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宣传工作。

(二)其他单位职责。1.市发改委:负责编制全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统筹、协调建设过程中涉及的问题,编制项目备案管理流程;建立专家咨询服务机制。

2.市规划局:负责编制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充电设施选址布点;做好新建、配建停车场设置30%充电车位标准和综合交通枢纽设置充电设施的规划审批工作;编制规划审批流程。

3.市财政局:负责制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财政政策,并做好财政资金的拨付工作。

4.市国土局:负责保障充电设施土地供应。

5.市建委:结合《西安市公共停车场建设规划(2013—2015)》的实施,负责全市公共停车场设置30%充电车位的分解落实及相关手续的办理;编制简化审批流程。

6.市科技局:负责组织完成充电设施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及新能源汽车科普宣传工作。

7.市物价局:负责监督执行国家已出台的相关电价政策,研究制定充电服务费标准。

8.市质监局:负责充电设施国家标准执行监管;编制西安市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

9.市市政局:负责充电设施建设与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相关的手续办理;编制简化审批流程。10.市房管局:负责协调物业公司配合业主做好加装充电设施工作。

11.西安城投集团:负责集团系统停车场(站)的充电设施建设。12.国网西安供电公司、省地电西安分公司:负责充电设施的电网接入工作。

交通、消防等其他相关部门按各自职能,配合做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相关工作。

七、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西安市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发改委)负责及时协调、解决充电设施建设及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广泛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的认知度,创造良好的投资建设环境,激发多元化资本建设充电设施的积极性。以公交车、出租车、公务车、专用车充电桩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模式,加快实现我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目标。率先在条件成熟的区域建设一批充电设施,带动全市充电设施建设工作。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下一篇:地球为什么是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