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诊断学医学检验论文

2024-05-28

分子诊断学医学检验论文(共14篇)

篇1:分子诊断学医学检验论文

如前所述,分子诊断学实验应该多结合临床实际,分子生物学的实验内容尽可能在开设分子生物学的学期内完成。为此,学校应该在教学的仪器设备上予以满足,比如RealtimePCR仪等应该作为教学常用设备,也可整合教学资源,保证实验教学的应用。另外,分子诊断学实验有其自身特点,比如PCR时候得等待一个多小时,一步一步离心的时候也需要等待,质粒提取实验之前的摇菌需要过夜,很多一上午的实验,学生真正动手操作的时间却并不长。因此学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时间,同时实验教师也应该根据情况开放实验室供学生利用。特别是一次实验没有出现理想结果的情况下,学生应该重复实验,实验教师应该配合学生开放实验室和相关仪器设别供学生使用。此外,在期末考试中加入实验考核内容和实验考核成绩比例,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总之,我们在分子诊断学课程教学中做出了一定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获得了的宝贵的实践经验,但是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需要分子诊断学课程的教师们更加努力探索,为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篇2:分子诊断学医学检验论文

分子诊断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变化而做出诊断的技术,是当代医学发展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

分子诊断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变化而做出诊断的技术,是当代医学发展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尤其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巨大成功,相关医学研究迅速进展,已经研究明确的和遗传、疾病、药物代谢等性状相关的分子(基因)标志越来越多。相对于传统检验技术,分子诊断具有特异性和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窗口期短、直接揭示疾病发生原因和指导个体化治疗等优势。另一方面,随着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普及,分子诊断已经成为医学检验领域一个新兴和快速发展的分支。

本中心分子诊断室即是将分子诊断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检测技术应用于血液病、各种肿瘤和遗传病的临床诊断和疗效监测。本室的前身北京市道培医院分子诊断室在血液病肿瘤和遗传病诊断方面享有盛誉,建立六年的历史中,已积累了超过4万份分子诊断报告的经验,尤其擅长疑难情况分析。

目前本室已针对血液病、肿瘤和遗传病开发出了40余种临床检测项目。并且检测项目间综合设置,临床医生和患者可以更合理地选择检测项目,达到总体花费低、更快指导临床的效果。本室在项目设置和报告质量方面都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检测方法和项目准确率高,报告质量可靠,得到了各医院的广泛认可,服务范围已涵盖全国近百家医院(主要为三级医院)。其中包括针对初治病人的各种白血病融合基因筛查,筛查范围包括几十种融合基因的上百种剪接变异体,涵盖了常见型和少见型的融合基因,能够更准确地发现融合基因,为疾病诊断提供帮助。筛查发现阳性的融合基因后,可进一步做定量检测,对疾病的治疗反应情况和微小残留病进行监测。此外还包括淋巴瘤和淋巴系统白血病的免疫球蛋白(IG)和T细胞受体(TCR)克隆性分析、移植后供受者细胞嵌合状态、多种基因突变的检测。同时还开展了针对遗传性疾病(如噬血细胞综合症、范可尼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等)的分子诊断项目,为很多难以诊断的患儿提供了诊断依据,使其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本室坚持技术和临床应用的紧密结合,不仅关注血液病和肿瘤分子诊断指标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分子诊断技术方面也有多项创新,每一项检测方案都,在临床应用方面尤其擅长疑难病例的分析。本室首创的BCR-ABL1筛查项目,打破了以前根据已知基因型设定检测方案的思维,可以全面分析各种常见型和理论上可能的少见型BCR-ABL1融合基因,已帮助9例变异型BCR-ABL1患者得到正确诊断和治疗。通过技术方面的优化设计和严格的质控管理,本室对移植后供体细胞嵌合率的检测可稳定达到1%的,大大优于其它多数实验室只能检测到5%的灵敏度。

本室还注重临床应用性研究,致力于发展为一个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相互促进,集检测、科研为一体的研究型实验室。尤其在激酶抑制剂耐药规律研究、利用母体淋巴细胞输注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微嵌合的检测方法及其与移植免疫和自身免疫病的关系、噬血细胞综合征、范可尼贫血的遗传学诊断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本室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30余篇,应邀在日本血液学年会和美国血液学年会发言共7次、论文交流6篇,在全国性的血液学会议上也多次应邀发言和论文交流。

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本室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血液病、肿瘤和遗传病分子诊断体系,并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实验室现有成员13人,其中硕士研

篇3:分子诊断学医学检验论文

关键词:分子核医学,甲状腺癌,影像诊断,靶向治疗,应用效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这在提高了我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作用, 比如很多新兴的疾病不断的出现以及常见的疾病患者不断增多。具有关资料统计显示, 近些年来, 甲状腺癌患者正呈现逐年增长的势态发展, 其发病原因与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在所有统计国家中, 美国的发病率最高, 虽然我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较低[1], 然而这一现状却依然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医疗水平的进步发展, 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尤其是分子核医学的发展使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012年间收治的40例甲状腺癌患者, 本组患者中有13例为男性, 27例为女性, 最大年龄为64岁, 最小年龄为29岁, 平均年龄 (44.56±3.11) 岁, 患者颈部均有无痛性肿块, 并逐渐增大, 少数患者表现出较轻的声音嘶哑、发音、吞咽和呼吸困难。12例患者通过放射免疫显像与放射免疫治疗, 9例患者通过放射受体显像与受体介导靶向治疗, 19例患者通过报告基因显像与基因治疗。

1.2 诊断

对于患者的诊断主要依靠于核素显像, 通过该技术检测肿瘤中的静态显像和亲肿瘤显像诊断甲状腺癌。在此过程中, 利用放射性碘将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摄取和有机化能力显示出来, 并通过影响判定肿瘤的大小、部位、形态以及放射性分布状况。根据目前的医学研究资料表明, 甲状腺癌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单发结节, 因此在利用分子核医学诊断甲状腺癌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核素显像对结节进行研究, 由于甲状腺癌中的结节的示踪剂能力正常的存在很大的差异, 可以通过核素显像将显示结果分为热结节, 温结节和凉结节, 冷结节[2]。冷结节表现的是几乎没有提取能力的异常组织, 是甲状腺癌中的主要部分, 因此对于甲状腺癌的判定则可以将冷结节作为标准, 而热结节则表现为正常甲状腺。

1.3 治疗

本组患者中有12例通过控制DTC细胞表面高表达生长抑素受体进行治疗;9例患者利用90Y、177Lu等发射β射线的核素标记生长抑素类似物进行临床治疗;19例患者采用合成针对mi RNA-221的干扰基因进行治疗[3]。

1.4 效果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肿块完全消失, 无声音嘶哑、发音、吞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效:患者的肿块缩小, 声音嘶哑、发音、吞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无效:患者的肿块无变化或继续增大, 声音嘶哑、发音、吞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或者加剧。

1.5 数据处理

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分子核医学的相关技术进行影像诊断, 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更直观的表现出来, 为临床诊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5%, 对照组有效率为60%, 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甲状腺癌是一种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 在全身各种恶性肿瘤中, 甲状腺癌约占据了总数的1%~2%, 并主要多发于女性群体, 同时, 甲状腺癌的病死率较低。虽然如此, 甲状腺癌还是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 患者在确诊之后应立即进行治疗。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发展, 分子核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并在甲状腺癌影像诊断与靶向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典型的比如放射免疫显像与放射免疫治疗、放射受体显像与受体介导靶向治疗、报告基因显像与基因治疗等等, 该技术充分结合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分子技术、微生物技术等各种先进的技术, 能将患者的病情更直观的表现出来, 为临床诊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由本次研究可知, 分子核医学相比于传统的治疗和诊断方法具有很大的优势, 在甲状腺癌影像诊断与靶向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能大大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春艳, 杨宇辉, 高再荣.分子核医学在甲状腺癌影像诊断与靶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同位素, 2013, 26 (2) :115.

[2] 王荣福.分子影像新技术应用与交流盛会-记2009年欧洲核医学协会年会[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 17 (6) :411.

篇4:带分子诊断“下乡”

公司创立者是两位美籍华裔科学家尤其敏、胡林。二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时相识,2005年相约回国创立优思达。目前,优思达的销售工作已经展开,今年预计将有800万人民币的收入:一半来自比尔·盖茨基金会的资助,另一半则是产品零部件及研究用检测试剂的销售。

产品有哪些特点?

接受《创业邦》采访前,尤其敏刚刚从法国参加完由梅里埃基金会、比尔·盖茨基金会和克林顿基金会等公益组织举办的研讨会回国。相比在中国FDA的审核进展,优思达与这些国际组织的合作开展得似乎更快。脊椎灰质炎在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已绝迹,但在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贫困地区仍然横行。在这些地方开展医疗活动,大型精密设备显然派不上用场,优思达既能够避免因不能控制交叉感染导致结果假阳性的误差,而且无需冷链,可以常温运输到那些缺少补给的沙漠村庄。

与比尔·盖茨基金会的合作中,竞争者都来自国外。目前国产分子诊断试剂对肺结核病原体初筛有效的只有优思达一家,其PK掉同行的优势除了技术,还多了一条——中国政府希望优先使用本国产品。

产品开发思路是怎样的?

除了与重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扶贫活动相伴,优思达的产品更主要的应用领域还是常规的医疗临床。

尤其敏说,优思达现有的三代产品开发思路,分别解决医疗领域的三个效率问题:第一是病人的效率,高等医院目前使用的全自动化荧光定量PCR设备欠缺灵活度,而优思达的一代产品是若干种针对不同病原体的试剂盒,可供单人、单次使用,用后丢弃,2小时出结果,可以解决小样本、突发的问题。另外也能适应上山下乡扶贫的恶劣条件,在县级或区镇医院发挥作用。

第二是医院的效率。如果来的病人超过了96个,医院就要多次开动仪器,让病人等待,医院也增加了成本。优思达的二代产品是一种全自动的小型仪器,让一次检测的样本容量可大(几百个)、可小(十几个),且产品便宜(大约1/4的价格)、易操作、能做到快速出结果(半小时)。

第三是诊断的效率。有些病可能由多种病原体引发,意味着可能要经过多次检验才能诊断,优思达研发了第三代产品——也是一种小型设备,可以用一份样品、一次检验,得到具体由何种病原体引发的结果。

不止医疗,优思达是采用的分子诊断的用途还有很多。比如,农牧业病虫或疫情检验、食品工业卫生检疫、进出口检验检疫、转基因食品识别、肿瘤药物研发等等。

融资情况是怎样的?

篇5:医学检验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检测液体中会存在微量的蛋白物质、小分子物质和核酸等小分子物质,这些物质都可以用分子生物传感器来检测。另外,现代医学检测技术中所涉及的技术程序十分复杂,可以成为医学临床诊断和病例病情分析的重要依据。

生物传感器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生物传感器对医学临床检测大有帮助,可以帮助主治医师的临床治疗。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以核酸生化为基础的新式检验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

2分子生物学技术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1技术复杂以及仪器要求过高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新兴发展的医学检测技术,目前在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还有待完善。其中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技术过于复杂,此外,对检测的仪器的质量要求也颇高,检测时所用到的药品和反应器皿十分昂贵,这些条件的限制都严格的限制了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处理以上的问题需要合理的检测医学项目,分子生物学医学检测技术的灵敏度需得到极高的提升,但是目前医学检测的实际标准仍有待提高。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结核菌在培养时,没有必要挑选昂贵的培养器皿,常规的培养器皿即可。

此外,临床疾病检查不可过度依赖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临床检测,此技术虽然可以提高医生的诊治效率,但是也存在技术纰漏,所以应该结合临床检查一并再得出结论。

2.2监测管理力度不够

分子生物学技术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部门之间的检测管理力度明显不够,监管部门的`责任十分重大,按照国际上的医学检验程序规定,医院应该制定较为严格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监管制度。确保医学检验中不会出现重大的检测故障,此外,虽然分子生物学技术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是其发展的速度确是不容忽视。

与此同时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大管理力度积极推动分子实验室的建设,设定专门的管理监督人员,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保障分子生物学技术临床试验的稳定持续发展。

3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3.1病原微生物检验

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临床的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检测效率,其中PCR可以应用于液体物质检测,检测液体中会存在微量的蛋白物质、小分子物质和核酸等小分子物质,这些物质都可以用分子生物技术来检测。

病原卫生物的体积极其微小,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检测的难度,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在存有大量的死菌中筛选出活菌。其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不受液体中其它微生物的干扰,准确查出病因并进行治疗。

3.2肿瘤及遗传病诊断

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应用于肿瘤和遗传病的临床检测,根据肿瘤和遗传病的病例分析,其疾病的源头就是存在着基因缺陷,基因片段属于分子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准确地找出基因缺陷片段。

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研究肿瘤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应用同位素标记法找出病变的蛋白质,然后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找出变异基因的片段。DNA分子片段结构复杂,具有特殊的双螺旋结构,在用分子生物学进行检测时,要注意不要破坏DNA的分布结构。

3.3免疫系统疾病诊断

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应用于免疫系统的疾病诊断,免疫系统的诊断关键就是明确基因片段是否正常,在研究人体免疫系统时,需要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基因片段检测。

医学检测免疫系统疾病时,通过特定的活化酶和标记素来检测DNA的完整性,从而达到检测的最终目的。免疫系统疾病种类繁多,需要精准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检测辨别。

4结语

综上所述,分子生物学技术如今广泛应用于医学检验中,其应用的标准与质量监督也逐渐引起医学领域上的焦点关注,尤其是医学卫生部门制定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室管理,为推广PCR分子生物学医学检验技术起到了推动作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学检验程序中的交叉污染问题,提高了医学检验的检测效率,并提高了医学检验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海英.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进展[J].当代医学,2011.

[2]李鹏.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2007.

篇6:分子生物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生物活性物质的检测有很多种方法,其中,以抗体为基础的技术尤其重要。免疫分析加上磁性修饰已成功地用于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和异生质(如药物、致癌物等)的检测。将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固定到纳米磁球表面,并以酶、放射性同位素、荧光染料或化学发光物质为基础所产生的检测与传统微量滴定板技术相比具有简单、快速和灵敏的特点。

Van Helden等将抗体连接的纳米磁性微球与高效率、快速的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相结合的自动检测系统,则成功地用于血清中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和2型(HIV-1和HIV-2)抗体的检测。另外,用于人胰岛素检测的全自动夹心法免疫测定技术也已建立,其中亦用到抗体、蛋白纳米磁性微粒复合物和碱性磷酸酶标记二抗。

篇7:分子诊断学医学检验论文

随着基因克隆技术趋向成熟和基因测序工作逐步完善,后基因时代逐步到来。

20世纪末数理科学在生物学领域广泛渗透,在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环境基因组学逢勃发展形势下,分子诊断学技术将会取得突破性进展,也给检验医学带来了崭新的领域,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篇8:分子医学公共实验室管理探讨

关键词:分子医学,公共实验室,管理模式

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 临床医学实践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相互渗透, 综合医院的医学科研工作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分子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其理论和技术体系已经广泛渗透到了医学研究和应用的各个领域中, 成为开展医学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和手段。作为医院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 分子医学公共实验室的建设自然也逐渐成为医院学科建设的重点之一。本实验室自2004年建立至今, 从无到有, 在人员配备、仪器购置、实验教学、技能培训、安全管理等方面做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通过近十年的建设, 逐渐发展成为基本功能比较完善、开放程度比较高的分子医学公共实验室。同时加强横向联系, 积极与本院各专科实验室开展合作, 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为医院科研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 公共实验室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医学院研究生的分子医学实验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很多医学院本科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传授和临床技能培训, 科研能力培养大多采取以课程为单位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只掌握一些理论知识, 缺乏系统性的实验技能。而教科书教授的传统实验方法与现代实验室中大量使用试剂盒和最新改良技术的现状有着很大的差距。进入研究生阶段后, 学生对各种实验仪器感觉生疏, 对实验技术缺乏系统认识, 科研思路模糊不清, 往往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 才能逐步进入科研实验的正轨。这对分子医学公共实验的实验教学和对科研人员的帮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公共实验室是高危场所, 安全管理要求高。公共实验室存储有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性的化学药品和试剂, 且使用频繁, 实验仪器经常处于使用明火、接通电源、高温高压等实验状态, 甚至还可能要使用细菌、病毒等生物制剂, 一旦操作不当, 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造成仪器损坏甚至伤及实验人员。如何保证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生物安全等, 这对公共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公共实验室具有“不稳定性”的突出特点, 管理难度大。与常规的教学实验室不同, 公共实验室面向全院科研人员开放, 使用频率高, 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 工作性质和实验活动规律差异大。而且要求开放时间长, 仪器完好率高, 操作环境稳定。如何提高开放程度和使用效率, 这对公共实验室日常管理和仪器维护效果同样是个挑战。

上述问题和挑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 关系到大型开放式分子医学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2 分子医学公共实验室管理的主要做法

2.1 帮助科研人员顺利进行实验

建立结构合理的教学管理队伍。实验室管理人员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毕业于各综合性大学生命科学专业的研究生, 具有扎实的分子生物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验经验, 可对新进实验室科研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二是医学院的毕业生, 接受过系统医学基础知识教育, 了解医学研究生特点和在科研方面的需求。这两部分人员各有所长, 较好地实现了管理队伍的优势互补。每一位管理人员明确主攻的科研方向, 并力求做到一专多能。同时有计划地选派教学管理骨干参加专业培训, 掌握最新实验技术, 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实验室还定期召开内部研讨会, 对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交流总结, 有助于管理人员日后处理类似问题, 作好知识储备。

举办实验技术培训和学术讲座。实验室每年举办系列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培训班, 帮助科研人员系统学习和掌握实用的科研实验技术, 尽快建立系统的科研思维, 积累实验操作经验。培训班采用先进的TBL教学法, 通过与临床案例的紧密结合, 使实验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引导性, 激发学习兴趣, 挖掘学生潜能, 开阔研究思路, 为他们顺利开展实际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实验室还不定期邀请专家教授举办学术讲座, 介绍最新实验技术和科研进展。上述做法在培养医学综合性、实用性人才,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改等方面, 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提供全方位的科研帮扶服务。实验室为每一位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帮扶服务, 贯穿于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全过程, 内容涉及实验前期准备工作、实验基本操作、数据分析和处理等各个方面。每一位新进实验室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都会与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了解其科研课题、实验需求, 帮助其理清科研思路, 制定实验计划, 掌握基本实验技术, 顺利开展临床科研工作, 指导其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在实验步入正轨后, 管理人员随时与科研人员进行交流, 了解其实验进展情况, 对实验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为其答疑解惑。这种双向交流既有利于科研人员解决实验遇到的问题, 及时调整研究思路, 少走弯路, 也有利于管理人员开阔知识面, 积累实验经验, 实现教学相长。

2.2 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制定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心实验室消防安全制度》及其补充规定, 做到消防安全管理有章可循。坚持“教育先行, 预防为主”的消防安全管理原则, 重视对科研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教育和事故处置能力的培养。每一位新进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在正式进行实验之前, 必须参加消防安全培训, 系统学习消防安全制度, 进行实际操作演练, 熟练掌握必要的应急自救知识, 熟知消防通道的走向、熟练应用灭火器, 确保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沉着应对, 作出正确判断并进行简单处理。上述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作为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必须严禁各类病毒及重大疾病相关细菌进入实验室。根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心实验室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明确各级责任人, 并详细列明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办法, 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所涉及的各类常规工程菌实行分类管理, 由实验室统一保存。同时与本院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立登记人员互认制度, 实现实验仪器资源共享, 确保科研人员的病毒相关实验能顺利开展。

建立科研人员登记制度。为了确保实验室运行井然有序, 主要采取两项管理措施。一是对科研人员实施登记管理。每位科研人员在正式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之前, 须提交书面申请, 列明课题项目、实验类型、所需仪器和试剂等, 由导师签名并经实验室认可, 参加实验室一系列培训后, 才能进入实验室正式开展实验。二是采用先进的门禁系统, 通过给科研人员开放出入权限, 所有人员刷卡进出实验室, 有效阻止了外来人员、闲杂人等进入实验室。上述措施有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一旦发生事故可及时查明原因、找到责任人, 迅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明确科研仪器管理责任。为了保持实验室稳定的工作秩序和良好的学术氛围, 使每一位科研人员专心从事实验和研究, 本实验室科学设计实验室布局,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即基础公用仪器相对集中, 大型仪器各自分区。分别设置了实验大厅、超净工作室、电泳室、清洁室等专门工作区,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基础仪器利用率。同时根据仪器功能不同, 设立各个大型仪器工作室。公用仪器由专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 定期校正、及时报废仪器, 以保持仪器的完好率和正常运行。使用时需进行登记, 以便明确责任, 一旦发现故障, 能尽快进行修理和维护, 尽量减少对实验的影响。大型仪器由专门管理人员负责操作, 科研人员使用前需与之登记预约, 并在约定的时间里进行实验。

加强药品与试剂分类管理。根据药品和试剂的种类、性质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消耗性试剂和材料由科研人员自行准备, 实验室提供存放场地。这不仅有利于科研人员控制成本, 也有利于对重要试剂品质的把握。易燃、易爆、有毒的有机试剂由实验室统一购置、统一管理、统一提供, 使用者需事先提出使用申请, 实验室登记购置后提供。部分常用的基本试剂则由实验室准备, 科研人员根据日常实验需要, 登记后自行取用。科研人员结题登记离开实验室之时, 由实验室按使用记录扣除相关费用。

3 结语

通过近十年来的建设, 本实验室不仅在提升医院科研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且在培养医学综合性、实用性人才方面也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总结多年实践, 我们认为, 在全面开放和共享的前提下, 公共实验室只有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管理, 防微杜渐, 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降低事故发生率。同时也要与时俱进, 加强实验室自身建设, 提高服务水平, 才能为医院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齐敬东, 齐敬英, 成晓美, 等.浅谈疾控系统公共卫生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2, 22 (2) :388-391.

[2]张海波, 韩晓燕, 侯雪瑞, 等.TBL教学法在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 2012, 20 (4) , 765-767.

[3]许术其.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公共管理策略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9:82-84.

[4]路安明.公共实验室与学科专业实验室及其互补作用[J].浙江农业科学, 2011 (5) :1172-1174.

[5]甘纯玑, 李今煜, 谢苗.开放式公共实验室管理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24 (1) :83-86.

篇9:分子诊断,切中肿瘤要害

肿瘤标记物检测真能第一时间发现癌魔的迹象吗?当前医学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有无更可靠且灵敏的肿瘤检测项目?不仅如此,人们还有这样的疑惑——罹患同一种恶性肿瘤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也一样,为什么有的人恢复得很好,有的人却是病情急转直下呢?在常规的检查项目之外,是否有新的检测手段,可以对患者的病情作进一步的分型呢?

案例

肿瘤标记物检测连年正常,癌症却悄然来袭

自从过了知天命之年,老季就对年度体检特别在意。尤其是肿瘤标记物指标,每次拿到体检报告单,首先查阅的就是CEA(癌胚抗原)和AFP两项。听人说CEA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标记物,灵敏性不是很理想,因此老季在体检套餐外又自费选择了几项肿瘤标记物。一连数年,检查结果都在正常范围内。

然而令老季大感意外的是,最近由于持续性的无痛血尿而去医院就诊,检查结果却是晴天霹雳般的三个字“膀胱癌”。

为什么肿瘤标记物检测连年正常,癌症却悄然来袭呢?

常规肿瘤标记物检测

——更多用于已确诊患者

监控病情变化

提到肿瘤标记物,相信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能报出个七七八八,诸如CEA、AFP、PSA、CA19-9、CA242、CA125、CA15-3等。至于这些复杂的字母和数字组合代表怎样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大多数人就不甚了了了。即便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搜索引擎提供的答案也莫衷一是,很多网站都是模棱两可地写着“××指标升高提升可能存在肠癌、胃癌、肝癌等……此外,部分良性肿瘤、炎症性疾病,也可导致××指标的升高……”如果不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等“旁证”,即便是专科医生也难以给出明确的答案。因此,普通人群若是将早期发现癌症的希望都寄托在肿瘤标记物上,并不是科学的态度。

从生物化学角度来看,所谓肿瘤标记物,多为肿瘤细胞(或某些发生非肿瘤性病理改变的细胞)所产生和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通常为糖类抗炎、酶或激素等。正常人血液(体液)中肿瘤标记物的含量极低,而肿瘤患者(或某些非肿瘤性疾病)相关指标则会出现异常。但是,以上所说的只是一般情况。目前临床常用的肿瘤标记物除了极个别外,其余的无论是灵敏性还是特异性,都够不上临床上所说的“金标准”。

从医学科学角度来评价,常规的肿瘤标记物检测,更多地用于已确诊患者的病情监控。通常情况下,已确诊患者经过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或内分泌等治疗,病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相关肿瘤标记物可逐渐降低,部分患者甚至恢复正常;一旦肿瘤复发或转移,往往在出现影像学可见的病灶之前,肿瘤标记物会再度上升。而对于普通人群,肿瘤标记物异常并不意味着必定患有肿瘤,肿瘤标记物正常也不代表一定“安全”。

案例

同样年龄同病相怜,同途殊归自己病情每况愈下

风华正茂的小吴是一名医学博士。三年前不幸罹患乳腺癌,手术后接受了全程化疗。没想到数月后发生肺转移,手术切除转移灶后又接着化疗。好不容易熬过了化疗的痛苦历程,没多久又发现全身多处骨转移。而和小吴同病房又同龄的一位病友,手术和化疗后已基本康复,回到了工作岗位。绝望的小吴想放弃治疗,母亲却不愿放弃最后一丝希望,她找到一家分子诊断中心作最后的尝试。中心的专家采用先进技术,从小吴的外周血中分离出一群特殊的细胞,并用一种荧光标记的核酸分子做探针,在这群特殊的细胞中发现HER2基因拷贝数明显增加。小吴的主治医生根据分子诊断的结果,立即采用靶向治疗药物“曲妥珠单抗”进行治疗。奇迹终于发生了,小吴的转移灶逐渐减小,食欲明显增加,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肿瘤分子诊断

——窥见疾病宏观表象下

的细微差别

尽管当今的医学新技术、新疗法层出不穷,但面对面目狰狞的癌魔,很多时候仍是一筹莫展。虽然已有手术、放疗、化疗、免疫、介入、中医药治疗等多种疗法,但还是很难将癌细胞斩草除根。更让众多患者困惑的就是小吴的遭遇——同病相怜的两个人,身体状况也差不多,接受的治疗方案也相同,最终的转归却大相径庭。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肿瘤的形成通常都与基因突变有关,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正常细胞基因突变的积累,当突变累加到一定程度时,特别是DNA损伤修复基因发生突变时,会大大加快突变的速度并增加其种类,从而导致更加广泛的突变,最终形成肿瘤。

肿瘤组织有两大特点,一是毫无控制地生长;二是四处钻营如附骨之蛆。表面上看起来齐心协力、整齐划一的肿瘤细胞,彼此之间却存在极大的异质性。打一个通俗的比方,每个肿瘤细胞都有其独特的脾气和秉性。同一个体不同组织起源的肿瘤,甚至是同一肿瘤组织内部的不同细胞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生长的速度、转移的方式、药物的敏感程度、治疗的预后都不尽相同。

肿瘤细胞的转移是一个复杂的机制,其中的关键环节是肿瘤内新生血管形成,以及脱落的肿瘤细胞进入循环系统。研究发现,每克肿瘤组织每天约有一百万个脱落的肿瘤细胞进入血液,但绝大多数循环肿瘤细胞会凋亡、破裂,或无法在其他组织中定植。然而,由于肿瘤内部群体的高度异质性,总有一些群体能够适应漫漫征途中的环境压力,存活下来并在合适的条件下重新穿出血管,在适宜的器官形成肉眼可见的转移。

大量研究表明,循环肿瘤细胞与转移的诊断、治疗效果、肿瘤复发及预后具有密切的关系。原发性乳腺癌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循环肿瘤细胞的计数明显增高;在前列腺癌、肝癌、食管癌等其他不同类型的实体瘤中,检测到循环肿瘤细胞则提示不良预后。

从上文的描述可以看出,宏观上病情类似甚至相同的患者,微观上可以存在巨大的差别。小吴的病情之所以迁延难愈,正是因为外周循环血中有一支“肿瘤别动队”。

正常情况下,人体外周血中并没有或仅有极少量的上皮细胞,分子诊断专家采用精确识别上皮细胞的方法捕获了小吴外周血中的转移肿瘤细胞,并进行了基因信息的分析,发现了HER2拷贝数的增加,为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准确依据。

如今,分子诊断技术迅猛发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检验技术基于疾病表型的方法根本不同,分子诊断直接专注于基因层面,即病因学的检测。

尽管肿瘤有七十二般变换,有上天入地的本领,分子诊断技术就像如来佛祖的慧眼一般,让肿瘤无处遁形。最终在靶向药物的精确打击下灰飞烟灭。

孙奋勇 主任医师

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教授、博导。

主要从事疾病的分子诊断技术,包括肿瘤分子标记物的大规模高通量筛选鉴定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前沿技术DNA大规模并行测序与蛋白组学方法,寻找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点突变、基因插入与缺失、微卫星多态性、基因异常表达等分子标记;各种单基因或多基因遗传学性疾病的诊断、分析,功能基因突变位点的筛查。

篇10:分子诊断学医学检验论文

一些经典的肿瘤标志物却无法在当前以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为代表的蛋白质组学技术中体现出来。

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SELDI-TOF-MS技术自身的限制性,包括敏感性、重复性以及使用当前设备对每个峰值蛋白确认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实验设计及对照组选择是否恰当,某个蛋白组模式反映的是肿瘤的特异性,还是炎症反应,或是代谢紊乱等无法定论;另一方面是不同实验室结果可比性、标本处理过程的差异无法探究。

篇11:分子诊断学医学检验论文

学号:20*** 评分: 导师签名: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学科,新技术和应用条件的不断出现,为检验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时代并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分子生物学是以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分子生物学技术即建立在核酸生化基础上的一类研究手段,现已广泛应用于医学检验中,同时也逐渐渗入数理科学、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环境基因组学,研究内容也从DNA鉴定、扩展到核酸及表达产物分析,技术不断进步为微生物检验、肿瘤诊断及评估、遗传病诊断、兔疫系统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和创新思路。在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环境基因组学蓬勃发展形势下,分子诊断学技术将会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样品中核酸水平

PCR[1]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泛和成熟的临床检测方法,在法医学、常见传染病、性病、寄生虫和优生优育等领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尤其对肝炎病毒的早期诊断。1.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也称为基因探针技术,利用核酸的变性、复性和碱基互补配对的原理,用已知的探针序列检测样本中是否含有与之配对的核苷酸序列的技术,是印迹杂交、基因芯片等技术的基础。目前基因芯片技术可广泛应用在肿瘤基因表达谱差异研究、基因突变、基因测序、基因多态性分析、微生物筛选鉴定、遗传病产前诊断等方面。另外,现已获得一些微生物的全基因序列,包括百余种病毒,多种细菌(流感嗜血杆菌、产甲烷球菌及实验室常用的大肠杆菌等)和一些酵母等。因此,将一种或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全部或部分特异的保守序列集成在一块基因芯片上,可快速、简便地检测出病原体,判断侵入机体引起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等),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2.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SNP)技术

在人群中,个体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存在差异性,称为基因多态性。基因多态性位点普遍存在于人的基因组中。如果在某个家庭中,某一致病基因与特定的多态性片段紧密连锁,就可以用这一多态性片段作为一种”遗传标记”来判断家庭成员或胎儿是否携带有致病基因。目前认为基因多态性是个体的”身份证”,因此,基因多态性分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群体遗传学研究、疾病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疾病遗传机制研究、肿瘤易感性研究、个性化用药等诸多方面。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析技术为临床检测提供了依据。SNP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变异,在人类DNA多态性中,SNP约占90%。SNP是指在基因组内特定核苷酸位置上存在两种不同的碱基。SNP与RFLP和STR等DNA标记的主要不同在于:它不再以”长度”的差异作为检测手段,而是直接以序列的差异作为标记。由于SNP是二态的,易于自动化批量检测,易于计算机分析结果,因此SNP检测已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连锁分析及关联分析、肿瘤的杂合性缺失研究、疾病遗传机制研究、个性化用药研究等诸多领域。尽管SNP检测在搜寻疾病基因方面有潜在的价值,但实际应用中却比人们想象的要难得多,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筛查,才能建立可靠的SNP分析图谱。3.microRNA是潜在的临床诊断工具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分布广泛的小的非编码蛋白质的RNAs,其功能是负调控基因表达。在正常组织中,miRNA转录,加工,结合到靶mRNA的互补位点,通过抑制蛋白翻译或是改变mRNA的稳定性来抑制基因表达,维持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死亡的正常进行。不同miRNA的分布有组织特异性,因此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miRNA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成熟miRNA水平下降可能是由于miRNA生物合成的任何步骤的缺陷造成的,而这最终将导致不适当的miRNA的靶蛋白的表达。最后的结果可能导致过度增殖、侵入、凋亡的减少、不能正常分化或者去分化,引起肿瘤的形成。最近的证据表明,miRNA突变或者异位表达与多种人类癌症相关,miRNAs可以起到肿瘤抑制基因或者癌基因的功能。目前已知的miRNA中,大约50%在基因组上定位于与肿瘤相关的脆性位点,这说明miRNAs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mir-125b一1,线虫lin一4的同源基因,在染色体的1lq24脆性位点,在很多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子宫癌病人中有缺失。若能确定多种肿瘤的miRNA表达谱特征库,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肿瘤。由于miRNAs可以从福尔马林固定的石蜡包埋的样品中分离出来,这使得miRNA表达谱特征库建立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用特定的miRNAs表达差异图谱,还可以用于预测病人的预后。另外从治疗的角度,miRNA表达谱可能为临床上确定一个治疗方案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二、蛋白组学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随着生物体全基因组序列的解析,特别是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的完成,基因组学研究重点不可避免地从结构基因组学转向功能基因组学,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蛋白质组学正研究成为基础研究的重要支柱。蛋白组学是在基因组学之后又一组学,其发展之迅速,是由于其能够较为全面的考察蛋白层面的表达情况,有利于获得各种蛋白、多肽因子等信息从而对相关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2]。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是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发挥功能的特定蛋白质群体,从而揭示和说明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与基因组相比蛋白质组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虽然可以通过PCR、基因芯片等方法显示生物体的基因水平,但mRNA水平(包括mRNA的种类和含量)并不能完全反映出蛋白质的表达。由此可见,对一个机体而言,基因的数目是恒定的,而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在生理和病理等不同条件下,其表达也不同。若能获得与某种疾病相关的蛋白水平的差异表达信息,将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有力依据。1.蛋白质芯片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是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兴起的一种新的方法,它类似于基因芯片,是将蛋白质点到固相物质上,然后与要检测的组织或细胞等进行”杂交”,再通过自动化仪器分析得出结果。这里所指的”杂交”是指蛋白与蛋白之间如(抗体与抗原)在空间构象上能特异性的相互识别。例如免疫芯片,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芯片,它在临床分子诊断学有着明显的发展潜力,如肿瘤标志的检测、不同激素的测定,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多种自身抗体或抗原的检测和超敏反应中多种过敏原的筛查等。

2.液体芯片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根据探针标记和色谱分析的原理,液体芯片飞行时间质谱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磁珠部分即液体芯片部分;飞行时间质谱仪部分,用于获取磁珠捕获的蛋白质质量和含量,根据不同质荷比的蛋白质在长度一定的真空管中飞行所需时间不同,被测定的蛋白质以一系列波锋的形式出现,并由此绘制出待测蛋白的质谱图,可发现各样本间的蛋白质表达和含量的异同。

液体芯片一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利用磁珠俘获肿瘤患者与健康对照体液中低丰度特异蛋白或多肽,经飞行时间质谱测定和软件分析,建立由两者差异表达蛋白或多肽组成的质谱图模型,用于预测未知样品的归属。液体芯片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主要用于从复杂体液如血清、血浆、尿液、唾液或脑脊液、组织裂解液、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发现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一方面,该技术能够在生物液体中检测指示特异疾病的生物标志物模式或生物标志物谱,另一方面,该技术还可以鉴定单个的生物标志物候选物。在哈佛大学女子医院、纽约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所、麻省总医院、贝勒医学院等世界一流医院和医学研究所中,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卵巢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脑胶质瘤、头颈鳞癌、膀胱癌等的早期诊断研究中。应用该技术可协助诊断多种遗传性代谢紊乱疾病,如各种氨基酸代谢失常血症,包括胱氨酸尿症、瓜氨酸血症、酪氨酸血症、超苯丙氨酸血症、精氨酸缺乏症、精氨琥珀酸尿症和各种超甲硫氨酸血症;短链核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异戊酸血症、丙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戊二酸血症和其他各种有机酸代谢失常疾病等。由于液体芯片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具有准确度高、快速、高通量、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分辨率高、检测费用低等特点,是极具潜力的临床肿瘤早期诊断工具。

三.分子生物芯片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完成,蛋白质组计划也已经启动,基因序列数据、蛋白序列和功能数据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而传统的生物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数据倍增的要求,生命科学需要更快捷、更准确的自动化的生物技术,而生物芯片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生物芯片(biochip)的概念虽源于计算机芯片但不同于计算机芯片。狭义的生物芯片即微阵列芯片,主要包括cDNA微阵列、寡核昔酸微阵列、蛋白质微阵列和小分子化合物微阵列。分析的基本单位是在一定尺寸的基片(如硅片、玻璃、塑料等)表面以点阵方式固定的一系列可寻找的识别分子,点阵中每一个点都可视为一个传感器的探头。芯片表面固定的分子在一定的条件下与被检测物进行反应,其结果利用化学荧光法、酶标法、同位素法或电化学法显示,再用扫描仪等仪器记录,最后通过专门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而广义的生物芯片是指能对生物成分或生物分子进行快速并行处理和分析的厘米见方的固体薄型器件。生物芯片技术是融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高度交叉的新技术,具有重大的基础研究价值,又具有明显的产业化前景。经过十多年发展,生物芯片技术已日臻完善,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因其具有技术操作简易、自动化程度高、检测目的分子数量多、高通量等特点,为“基因组计划”时期基因功能的研究及科学及医学诊断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在临床检验医学方面,生物芯片技术已经被应用于病毒、细茵的检测自身兔疫性疾病的兔疫标志物的检测。遗传性疾病的检测及肿瘤免疫标志物的单一检测及其联检等方面。甘志远等[3]通过呼吸道斑点试验芯片法检测呼吸道病毒抗体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等优点,是临床呼吸道病毒感染辅助诊断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使用生物芯片具有操作简单、信息量大、节约试剂、减少误差、诊断快速的特点。在临床诊断、科学研究和流行病学筛选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的的诞生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高通量、高效率的肿瘤学研究手段[4-6]。五.分子生物纳米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1.纳米科学技术是20世纪末期刚刚诞生并正在崛起的新科技。通过直接操纵和安排原子、分子创制新物质,纳米技术与医学相结合,促进了基础医学研究技术的完善、临床诊断技术的革新及治疗水平的提高[7]。通过应用纳米技术,在DNA检测时,检测方法更加简便、快速、准确。美国NASA Ames Center for Nanote Chnology与中南大学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合作,将碳纳米管用于基因芯片,样本需要量低于1000个NDA分子(传统DNA检测的样本需要量超过106个DNA分子);需要的样品量更少,可免去传统的PcR扩增步骤;结果可靠、重复性好、操作简单、易实现检测自动化[8]。免疫分析加上磁性修饰已成功地用于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和异生质,如药物、致癌物等的检测。将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固定到纳米磁球表面,并以酶、放射性同位素荧光染料或化学发光物质为基础所产生的检测与传统微量滴定板技术相比具有简单、快速和灵敏的特点。霍美俊等[9]利用抗体偶联的靶向磁性纳米颗粒,同时具有可在病毒感染的细胞周围特异性富集和磁颗粒可在交变磁场下感应升温的双重功能,将其作为磁感应热疗的靶向介质,有望研制出病毒感染性疾病磁感应热疗的靶向介质。为寻求一条快速诊断EV71病毒感染的新方法,纳米细胞分离技术的出现有助于解决生物医学中快速获取细胞标本的难题。应用纳米免疫磁珠检测早期肺癌患者循环血液中的肿瘤细胞,可监测肺癌的转移情况。2.六.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检测应用中的问题

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细胞、组织或器官功能紊乱,归根到底是核酸、蛋白等分子水平表达异常,由此可见,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临床检测是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但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不仅对临床样品的处理有较高要求,而且对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有要求,这就涉及到从标本收集、处理、检测和分析等多个环节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为此,我国已制定了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临床监测,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一定困难,例如与核酸相比,蛋白和多肽作为生物标志的一个优势是它们能够很容易的在血液、尿液和其他生物体液中找到。这些类型的样品很容易获得,并代表了含有丰富的具有潜在信息的生物学信息分子。但从研究手段方面来说,蛋白质研究技术比核酸技术相对要复杂和困难,不仅氨基酸残基数量多于核甘酸残基,而且在蛋白质组研究中没有一种方法象PCR那样能迅速扩增目的片段,这样对于丰度低但功能重要的蛋白质很难进行大规模的研究。miRNA虽然是新兴的研究领域,但它们与疾病的相关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信随着基础研究对miRNA不断深入的认识,miRNA必将成为临床检测中的手段之一。七.参考文献

篇12:分子诊断学医学检验论文

分子生物学是指从分子层面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这是由于生命体是由各种各样的分子构成,例如核酸、蛋白质等,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又直接与机体的机能产生关联,因此通过分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或机能变化能够翻译出生命体的机能运作或病理变化,因此在医学检验中有应用价值。

1 医学检验中的分子生物传感器

利用生物或化学的固定技术,即将生物的识别元件,例如酶、抗体、蛋白、受体、动植物组织等通过技术手段固定在换能器上,这些生物识别元件能够对特定物质产生特异性反应,同时通过换能器将结果信息转变为电信号或光信号进行输出,通过翻译输出的电信号或光信号信息确定待测物质的定性和定量,从而达到检测分析的目的。

分子生物生物传感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其能够对体液中的微量蛋白、小分子有机物、核酸等物质进行特异性信息反馈,从而得出真实有效的医学检验结果,这些项目也是临床诊断和病情分析的重要依据。并且生物传感器经过植入后就可以保持动态作业,即对患者的实时情况进行实时检验和反馈对重症病人的监护有重大帮助。

在临床上已有通过分子生物感应器检测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神经递质酶、血清中OPG等分子的案例,且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医学检验中的分子生物芯片

分子生物芯片即使用支持物固定大量的分子生物探针构成芯片,通常一个分子生物芯片有几十甚至上百个探针,芯片上的每一个点代表着一种分子探针,因此分子生物芯片能够对多种生物物质进行特异性检测。

同传统医学检验技术相比,分子生物芯片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检验结果更加迅速、准确、全面。同时分子生物芯片能够制作成全自动化的医学检验元件,可实现对病原体或病症的实时检测,在临床观察中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检测病菌方面,在大部分基因组测序完成后,通过反转录的方式可以将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病菌基因的情况进行表达,从而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携带某特定病菌、病原体等。在临床中已有医师通过硅质合成寡核苷酸芯片用于检查血清中丙型肝病毒的实例。

3 医学检验中的分子生物纳米技术

医学检验中,很多靶向标记物是生物活性物质,其中最为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就是抗体。将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固定在纳米磁球表面,构成纳米检验的基础。同时应用酶或放射性同位素、荧光材料、化学发光物质构成检测系统。同传统的`微量滴定板技术相比,分子生物纳米检验更加简单、快捷、有效,灵敏度、精确度也更高。

临床上有人使用抗体连接的纳米磁性球进行医学检验,同时联合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更高效率、更快速地测定出了人体免疫缺陷病毒I型和II型抗体,并且实现了实时自动检测,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医学检测的重要里程碑。此外,利用抗体、蛋白纳米磁性微粒复合物构成的自动夹心免疫测定法用于人体胰岛素检测的技术方法已经实现。

4 医学检验中的分子蛋白组学

现阶段关于分子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不同的专家学者持有不同的学术意见,众说纷纭甚至相互矛盾,因此在分子蛋白质组学中尚未形成统一的学术意见。

综合来说,蛋白组学就是在整体水平上进行大规模研究机体蛋白质特征,包括蛋白质的表达、翻译后的修饰、蛋白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定位等,在细胞代谢、疾病发生等过程中,特定的蛋白会发生特定变性,因此蛋白检验可以帮助我们全面认识代谢过程、疾病机理等。基于以上理论,利用翻译与逆翻译实现蛋白组学检验。此外蛋白质组具有失控可变性、放大效应和整体性,因此通过检验蛋白组可以获取与疾病相对应的丰富信息,在蛋白组学强大的蛋白特性解析能力的辅助下,作为医学检验的一种方法具备较强的研究与发展前景。

5 医学检验中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前景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正处于发展时期的新兴学科,应用于医学检验的时间较短,尚处于研究阶段。由于其技术的不成熟,操作方法的不完善,在商品化和全面推广的过程中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已经有所应用,综合来说该技术尚未成熟,仍需要进行大量的理论和研究并在临床中进行试验,从而取得更多详细的、真实的、有效的案例支持。未来的临床医学检验中,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必然成为主流的技术手段。

就目前的理論和研究来看,现代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定量PCR另一方面即定量PCR的全自动化。整合扩增与检验后制成一次性试验卡,在实现医学检验的同时能够有效解决PCR污染问题。除PCR意外的体外基因扩增技术如连接酶反应、转录扩增系统、自序列扩增系统等技术也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成熟与发展而逐渐由理论走进临床。

参考文献

[1] 夏鸫,武晶晶.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全文版. (1) :00241

[2] 王晓红.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J].东方食疗与保健. (5)

[3] 宋艳艳.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在现代中药学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 (5) :268269

篇13:分子诊断学医学检验论文

关键词:新型分子筛材料,4A分子筛,性能,检验方法,标准化

随着我国的化工、涂料、医药等事业新时期对于分离与净化方面工作要求的不断提升, 分子筛的重要性逐步提升, 研究人员进一步加强了对于分子筛的研究, 并且研制出了诸多优化的新型分子筛材料, 为各项工作对于分子筛的使用提供了颇多助益。单就目前各种新型的分子筛材料的性能及工作效力来看, 4A分子筛可谓是其中最为优化的一类, 这种4A分子筛在当前时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的关注, 其标准化的程度也日益提升。

1分子筛及4A分子筛的含义概述

从本质上讲, 分子筛是具有网状结构的一种人工合成或天然的化学物质, 它主要是以介质的形式, 对混合物进行分离以及净化。而分子筛这一名称则是源于其具体的工作, 即:磷铝酸盐或者是硅铝酸盐等具有较为均匀的孔径及不溶属性的化学物质, 在作为介质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时, 借助其晶体内部不同规格的孔穴对混合物的分子进行选择性的吸附, 以达到最终的分离目标。

在分子筛应用的过程中, 研究人员为了使天然的分子筛发挥更高程度的优化效果, 逐步对分子筛进行了人工合成的试验, 从而研制出了诸多新型的人工合成的分子筛, 而4A分子筛便是其中之一。N a2O·A l2O3·2S i O29/2H2O与Si O2/Al2O3≈2分别为4A分子筛的化学式以及硅铝比, 4A则是指分子筛的有效孔径。这种分子筛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逆化脱水以及吸水性能、耐热性, 同时它可以支持反复的活化利用, 且具有绿色、清洁、无污染的应用优势, 已经成为国家新时期进行分离与净化的主要分离材料。

2 4A分子筛性能及检测方法分析

本文下面主要分析一下其对于静态水以及静态甲醇的吸附量、筛余量、粒度、堆积密度、p H值、包装含水量等几个方面的性能。

2.1静态水以及静态甲醇的吸附2.1.1静态水

4A分子筛所具有的吸水能力极为显著, 可以迅速地达到对于各种工业液体以及气体的干燥处理, 而且, 它在吸附水的过程中,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内结构坚固性、操作循环性等优势。4A分子筛应用于较为封闭的系统中的静态水吸附, 是借助于物理吸附原理实现的, 它可以在平衡的状态达到平时吸水量的最大数值, 且在吸附过程中, 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容易活化, 利用活化失水的简单检验方法, 即可以对分子筛的静态水吸附能力进行检验。以饱和盐水中的静态水的吸附作为检验方法, 将分子筛放置在处于湿度较为稳定的环境中饱和盐水中, 静置固定的时间以保证吸附达到平衡之后, 再以差重进行吸附量计算即可。

2.1.2静态甲醇

静态甲醇分子所具有的动力学直径是0.38n m, 明显地比4A分子筛的孔径小, 因而, 4A分子筛可以用来进行甲醇吸附处理, 且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对其甲醇吸附性能进行检验, 可以借助真空吸附装置来实施, 其检验的原理如下:真空状态下, 将分子筛置于吸附管中, 利用拉伸弹簧对吸附后的4A分子筛进行重量计量, 再以虎克定律进行计算, 即可以求得4A分子筛的甲醇吸附能力。2.2粒度分布以及筛余量的检验2.2.1粒度分布

4A分子筛应用于不同的分离工作, 需要具有合适的孔径尺寸, 这就要求分子筛的粒度分布必须处于适当的状态, 一般来讲, 粒度分布状况要求随着分离工作机械化程度的提升而逐渐增高。检验人员对4A分子筛进行粒度的检验, 可以使用筛分法 (球形分子筛) 检验, 即借助标准筛对分子筛的试样进行筛分试验, 计算筛余物质量的具体百分数, 继而得出粒度分布的具体状况;也可使用量径仪 (条形分子筛) 实施检验, 将长度作为横坐标, 以长度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纵坐标, 计算出颗粒的分布状况。

2.2.2筛余量

筛余量是进行分子筛粒度分布检验的过程中, 所要用到的一项指标, 它可以综合反映分子筛的细度, 对筛余量进行检验, 可以借助于标准尺寸的筛自对粉状分子筛进行筛分, 求出筛上余留物的具体百分比, 最终得出筛余量。在进行此项检验的过程中, 4A分子筛的应用者可以根据自身工作的特点, 选择具体的筛分试验方法及指标。

2.3包装含水量以及堆积密度2.3.1包装含水量

分子筛在进行使用之前, 会吸附空气中的某些水分, 继而存在既有的含水量, 但是, 分子筛进行分离应用的总吸附量固定, 应用者必须对分子筛的生产、转递以及包装等环节进行控制, 以得出包装含水量, 继而在应用时将包装含水量去除。此方面性能的具体检验方法, 可以借助于静态水的吸附检验方法来具体开展。

2.3.2堆积密度

这一参数主要是应用于固定床反应器的操作活动, 以不同的用途作为区分的标准, 可以将其分为振实密度以及松装密度两种。开展对于振实密度的检验, 主要借助于振动器来开展工作, 检验原理:依据固定速率将分子筛加入测量筒, 同时进行振动, 最终得出堆积密度。而松装密度则是借助于自由落体运动, 将一定体积的分子筛置入容器中, 从而得出分子筛的堆积密度。

2.4 p H值的检验

4A分子筛进行的p H值检验, 主要是针对分子筛中的原粉开展的一项性能检验, 此部分的性能将直接地一项分子筛生产的具体成型效果, 以及成型后的分子筛的各项性能指标。对p H值进行检验, 可以用测定电位法的方式来展开。

3结语

4A分子筛作为当前时期的有效分离装置, 极大地迎合了我国各种分离工作的需求, 因此, 应用者一定要加强对于4A分子筛的性能检验, 以推动4A分子筛应用的标准化。

参考文献

[1]卢瑶瑶, 栾英豪, 杨景辉.4A分子筛吸附甲基丙烯酸甲酯中水份的研究[J].塑料工业, 2011 (07)

[2]谢英惠, 刘佳.新型分子筛脱除钙离子的热力学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0 (06)

[3]陶俊, 石姜国.利用膨润土和铝土矿制备4A分子筛的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04)

篇14:分子靶向核医学显像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8-09-03

分子靶向核医学显像针对分子靶点有:反义分子、适体、抗体和抗体片段、肿瘤和神经细胞受体等。分子核医学影像可以提供疾病的病理生理及活体生物化学的相关信息,包括代谢、乏氧、细胞增殖、凋亡、血管生成、多药耐药等。

1 分子靶向核医学

所谓的分子靶向核医学,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位(靶)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等),设计相应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或治疗药物,其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这个位(靶)点,结合发生作用,达到显像或放射治疗的目的。

目前,几个分子显像剂已经进入临床应用。其中最重要的是18F-FDG,作为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的标记,被誉为“千年分子”。18F-FDG PET应用得到迅速地发展,作为一种常规的临床成像工具,它已被证明是一个敏感的肿瘤显像剂,可以提供肿瘤生物特性;可以监测肿瘤治疗反应等;其应用还包括评估存活心肌和癫痫的诊断等。两个生长抑素受体靶向显像剂,111In 标记的奥曲肽和99Tcm -depreotide,可以对神经内分泌肿瘤或肺癌进行特异的肿瘤显像。虽然抗体成像尚未充分发挥其潜力,一些抗肿瘤抗体已经成熟并具备实用的特点,这包括:靶向黏液状的表面糖蛋白TAG-72的111In-satumomab pendetide(Oncoscint),用于直肠癌或卵巢癌的诊断;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的111In-capromab pendetide(Prostascint),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靶向癌胚抗原(CEA)的99Tcm-arcitumomab(CEA Scan),用于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断;靶向血小板糖蛋白Ⅱb / Ⅲa受体的一种肽类,99Tcm -Apcitide(AcuTect),用于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这些成功的应用表明,分子核医学影像时代已经到来。

2 目前已经取得的进展

2.1 反义靶向

反义基因显像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反义寡核苷酸分子探针,与肿瘤中过度表达的目标mRNA特异性互补结合,在体外通过SPECT(单光子发射型断层显像)、PET(正电子断层显像)等检查手段,在基因表达水平早期、定性诊断疾病。虽然反义基因显像在细胞及动物实验取得一定的成功[1-2],但是目前报道经修饰或不同载体的反义寡核苷酸分子探针由于穿透生物屏障、细胞膜的能力,体内稳定性等方面原因,导致反义寡

核苷酸分子探针进入肿瘤细胞靶点的数量少,靶区/本底比值低,不能满足体外显像的要求。这使反义分子探针的进一步设计合成及加载必要的载体成为迫切的需要。

除了典型的DNA-DNA和DNA-RNA杂交,寡核苷酸还可以绑定到胞浆内或核内蛋白质。反义寡核苷酸成像应用还包括病毒(艾滋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感染,炎症,心肌缺血(热休克蛋白70)等[3]。

2.2 肿瘤抗原

随着杂交瘤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体得到相当大的进展。如目前市售针对显像使用的癌胚抗原,肿瘤相关糖蛋白(TAG-72)和前列腺特异膜抗原的抗体;针对角蛋白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多形性上皮黏蛋白抗原(黏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抗体等;放射性核素标记CD20抗体被批准用于治疗淋巴瘤。

然而,抗体成像的技术问题,包括抗体(HAMA)反应、交叉反应、非特异性摄取、肝摄取和免疫反应等因素,限制了抗体成像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抗体的设计合成的改进、多级抗体的应用、人或嵌合鼠抗体的研制等工作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高亲和力的肽。检测内源性结合最优的肽序列后,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进行相关显像。肽的优点:可以直接合成、无FC受体、更快的吸收动力学和血液清除率高等[4],且有价格优势。

2.3 肿瘤受体

2.3.1 σ-受体 σ-阿片受体包括两个亚型,σ-1和σ-2。包括前列腺癌在内的某些肿瘤过度表达σ-1受体。σ-2受体过度表达在多种类型的肿瘤,包括恶性黑色素瘤、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小细胞癌。σ-2受体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细胞增殖)相关。放射性核素标记的σ-1或σ-2受体的特异性配体可以进行相应的受体显像[5]。

2.3.2 乳腺癌受体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是公认的。约55%~65%的原发性乳腺癌表达雌激素受体,45%~60%表达孕激素受体。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雌激素类似物已用于人类乳腺肿瘤检测,可以评估肿瘤雌激素受体状态,并监测响应抗雌激素治疗。Her-2/neu是一种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在17%~30%的原发性乳腺癌表达。曲妥珠单抗(赫赛汀)是一种单克隆抗体,131I标记anti-HER-2/neu单克隆抗体可以与HER-2/neu细胞外部分结合[6]。在荷乳腺肿瘤小鼠实验中观察到肿物的摄取。

2.3.3 其他受体 各种在肿瘤过表达的受体都可以用于显像。这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胃泌素释放肽受体、血管活性肠肽受体、生长抑素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受体、生长因子受体(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β-亚基等。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相应配体进行的体外显像,可以用于肿瘤的诊断、靶向抗肿瘤药物的选择、药物治疗的监测等方面。

2.4 肿瘤代谢

肿瘤细胞的葡萄糖代谢、蛋白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等均发生异常,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相应代谢底物,可以进行肿瘤代谢显像。如目前大量应用的18F-FDG葡萄糖代谢显像用于肿瘤的诊断、分级、分期等。因涉及内容繁多,这部分内容将另文详述。

2.5 肿瘤乏氧

组织缺氧是肿瘤、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和炎症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的核心之一。肿瘤乏氧程度可以判断其侵袭力,并与化疗或放疗抵抗相关。乏氧诱导因子(HIF)是在这个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在脑肿瘤中,HIF-α表达程度与肿瘤的分级相关。目前,还没有直接针对乏氧诱导因子的显像剂。一些可以反映组织乏氧程度的显像剂得到应用。如18F-fluoromisonidazole(FMISO),18F-fluoroerythronitroimidazole,123I-iodoazomycin arabinoside (IAZA)。SPECT乏氧显像应用较多的是99Tcm-HL91,它是一个非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其他PET示踪剂还有64Cu-和60Cu-标记的copper–diacetyl–bis(N4-methylthiosemicarbazone)(ATSM)[7]。

2.6 肿瘤增殖

不受控制的细胞增殖是恶性肿瘤的标志之一,细胞有丝分裂活动的组织学指标增强与肿瘤细胞间变和肿瘤侵袭性增强相关。针对增殖的显像可用于区分良或恶性病变;确定高分化肿瘤的失分化趋势;确定最佳活检部位、手术切除范围或放射治疗布野等。18F-FDG葡萄糖代谢显像可以间接反映肿瘤的增殖情况;直接反肿瘤映增殖情况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核苷类似物包括18F-1’-fluoro-5-(C-methyl)-1-β-D–arabino furanosyluracil(FMAU)[8],124I-iododeoxyuridine和124I-5-iodo-1-(2-fluoro-2-deoxy-β-D-arabinofuranosyl)-uracil(FIA U)等。

2.7 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个活跃的、能量依赖的机制。可以清除已经受伤、感染或经免疫认为有害或多余的细胞。凋亡级联反应是复杂的,为成像提供了一些潜在的目标。细胞发生凋亡时,通常在细胞膜内的磷脂,突然易位到细胞膜外部。膜联蛋白V可以结合在暴露的磷脂上。99Tcm-Annexin V已在动物模型用于凋亡显像[9]。

2.8 血管新生

血管生成抑制剂是最有前途的新的肿瘤治疗药物之一。已经确定促血管生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有几十个。在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和血管重塑过程中,在VEGF刺激下整合素αvβ3高表达,而在成熟的血管或在非肿瘤性上皮细胞无表达。其包含基序:-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序列。几项研究表明:采用18F、99Tcm锝、111In、64Cu标记RGD肽,已经在荷瘤动物模型上获得成功[10]。

2.9 神经受体和神经递质

2.9.1 多巴胺系统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缺失是帕金森氏症病理生理机制的核心。这个系统还与精神分裂症、抽动秽语综合征、自闭症和吸毒等有关。第一个显像剂是18F-6-L-fluorodopa,它是多巴胺的前体,可以直接评估多巴胺功能;在临床研究中,对帕金森氏症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已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在欧洲临床中,SPECT显像剂2β-carbomethoxy-3β-(4-123I-iodophenyl)tropane(β-CIT)[11]得到广泛应用。

已确定至少5种多巴胺受体亚型,可归类为D1-D2类,分别激活或抑制腺苷酸环化酶。D2类受体一般在纹状体的GABA能神经元分布。受体显像可以帮助鉴别非典型帕金森氏综合征、渐进性核上性麻痹、多发性系统萎缩下降等。D2受体的配体包括11C-raclopride和123I-s(-)iodobenzamide(IBZM)。D1受体的配体包括11C-SCH 23390和11C-NNC-112,11C-NNC-687,和11C-NNC-756等。

2.9.2 胆碱能系统 突触后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在大脑皮质和基底节广泛表达。被认为与学习和记忆有关,并已在AD和匹克氏病、精神分裂症等出现异常。研究配体包括[N-11C-methyl]benztropine,123I-IPIP和(R,S)-3-quinuclidinyl-4-123I-iodobenzilate (IQNB)。神经元烟碱受体分布相对局限,包括丘脑,海马,纹状体和下丘脑等。其在认知和记忆,情感,运动控制中发挥的作用;并在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帕金森氏病等发生改变;皮质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受损已被证实与AD的临床严重程度有关。代表配体包括11C-nicotine和5-123I-iodo-A-85380[12]。

2.9.3 谷氨酸系统 谷氨酸钠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是已经确定了六个神经元上受体家族之一;在海马锥体神经元上这些受体的密度最大,推测在学习和记忆中起关键作用。其中,电压门控钙通道被称为NMDA受体,是研究最多的一个。NMDA受体的过度刺激,被认为是癫痫和脑缺血神经元损伤的主要机制。其代表配体N-(1-naphthyl)-N’-(3-125I-iodophenyl)-N’-methylguanidine(125I-CNS 1261)[13]。

2.9.4 阿片系统 阿片受体家族中的μ亚型(阿片类镇痛药)和δ和κ亚型(脑啡肽和强啡肽)是被研究较多的亚型。阿片受体的改变见于疼痛、成瘾及帕金森氏病、亨廷顿氏病、癫痫等。11C-Carfentanil是μ亚型的特异配体,已被广泛研究。11C-Methyl naltrindole是一种δ亚型的特异配体。Diprenorphine作为非特异的配体,已被11C、18F和123I标记,并进行相关研究[14]。

2.9.5 脑组织中的异常蛋白质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个复杂的原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变主要包括:tau蛋白磷酸化、神经纤维缠结、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老年斑、β-淀粉样变性等。大多数研究是针对这些病变成分展开的。如针对残留的β-淀粉样蛋白,99Tcm标记的单克隆抗体10H3[15],123I标记的血清淀粉样P成分等。

2.10 多药耐药

P-糖蛋白(Pgp)是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产物。一些恶性肿瘤Pgp过表达,限制了多种化疗药物如柔红霉素、长春新碱、阿霉素等的效果。心肌灌注显像剂99Tcm-sestamibi、99Tcm-tetrofosmin和99Tcm-furifosmin可以反映肿瘤的多药耐药基因或同源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水平。这些示踪剂作为分子靶向剂,可以评估Pgp表达水平,从而预测化疗反应[16]。

2.11 报告基因

报告基因是人为地插入目标细胞或组织的一个外源基因,作为一种方便的方式来确认成功引入的治疗基因表达情况。迄今,在临床上已使用的报告基因系统主要包括多巴胺2型报告基因或单纯疱疹I型胸苷激酶基因(HSV-TK1)。HSV-TK1的靶向制剂包括18F-fluoroganci-clovir(FGCV)、18F-fluoropenciclovir(FPCV),9-[4-18F-fluoro-3-(hydroxymethyl) butyl] guanine(FHBG)等[17]。

3 总结

目前,分子靶向成像正处于起步阶段。开发、设计特异的、理化性质优良的分子探针尤为重要,一个成功的分子显像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例如,许多癌前病变的成功检测是非常有益的,使“先发制人”的方式治疗恶性肿瘤成为可能。可以想象在现在和未来,分子靶向显像正在或将要改变我们的临床思维方式,从而改变目前患者检查和治疗的流程,以获得最佳的诊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Kang L,Wang RF,Yan P,et al.Noninvasive visualization of RNA delivery with 99mTc-radiolabeled small-interference RNA in tumor xenografts[J].J Nucl Med,2010,51(6):978-986.

[2] Fu P,Shen B,Zhao C,et al.Molecular imaging of MDM2 messenger RNA with 99mTc-labeled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in experimental human breast cancer xenografts[J].J Nucl Med,2010,51(11):1805-1812.

[3] Taggart DP,Bakkenist CJ,Biddolph SC,et al.Induction of myocardial heat shock protein 70 during cardiac surgery[J].J Pathol,1997,182:362-366.

[4] De Jong M,Rolleman EJ,Bernard BF,et al.Inhibition of renal uptake of indium-111-DTPA-octreotide in vivo[J].J Nucl Med,1996,37:1388-1392.

[5] Rybczynska AA,Dierckx RA,Ishiwata K,et al.Cytotoxicity of sigma-receptor ligands is associated with major changes of cellular metabolism and complete occupancy of the sigma-2 subpopulation[J].J Nucl Med,2008,49(12):2049-2056.

[6] Terwisscha van Scheltinga AG,van Dam GM,Nagengast WB,et al.Intraoperative 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tumor imaging with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targeting antibodies[J].J Nucl Med,2011,52(11):1778-1785.

[7] Skovgaard D,Kjaer M,Madsen J,et al.Noninvasive 64Cu-ATSM and PET/CT assessment of hypoxia in rat skeletal muscles and tendons during muscle contractions[J].J Nucl Med,2009,50(6):950-958.

[8] Plotnik DA,Emerick LE,Krohn KA,et al.Different modes of transport for 3H-thymidine,3H-FLT,and 3H-FMAU in proliferating and nonproliferating human tumor cells[J].J Nucl Med,2010,51(9):1464-1471.

[9] Kenis H,Zandbergen HR,Hofstra L,et al.Annexin A5 uptake in ischemic myocardium:demonstration of reversible phosphatidylserine externalization and feasibility of radionuclide imaging[J].J Nucl Med,2010,51(2):259-267.

[10] Liu Z,Li ZB,Cao Q,et al.Small-animal PET of tumors with (64)Cu-labeled RGD-bombesin heterodimer[J].J Nucl Med,2009,50(7):1168-1177.

[11] Lim SM,Katsifis A,Villemagne VL,et al.The 18F-FDG PET cingulate island sign and comparison to 123I-beta-CIT SPECT for diagnosis of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J].J Nucl Med,2009,50(10):1638-1645.

[12] Mitsis EM,Reech KM,Bois F,et al.123I-5-IA-85380 SPECT imaging of nicotinic receptors in Alzheimer disease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J Nucl Med,2009,50(9):1455-63.

[13] Owens J,Tebbutt AA,McGregor AL,et al.Synthesis and bi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N-(1-naphthyl)-N'-(3-[125I]-iodophenyl)-N'-methylguanidine ([125I]-CNS 1261):a potential SPECT agent for imaging NMDA receptor activation[J].Nucl Med Biol,2000,27:557-564.

[14] Brooks DJ.Imaging approaches to Parkinson disease[J].J Nucl Med,2010,51(4):596-609.

[15] Shi J,Perry G,Berridge MS,et al.Labeling of cerebral amyloid beta deposits in vivo using intranasal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and serum amyloid P component in mice[J].J Nucl Med,2002,43(8):1044-1051.

[16] Wang JH,Scollard DA,Teng S,et al.Detection of P-glycoprotein activity in endotoxemic rats by 99mTc-sestamibi imaging[J].J Nucl Med,2005,46(9):1537-1545.

[17] Gambhir SS,Bauer E,Black ME,et al.A mutant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thymidine kinase reporter gene shows improved sensitivity for imaging reporter gene expression with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0,97:2785-2790.

上一篇:向日葵教案下一篇:实行设备租赁 盘活闲置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