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信息管理

2024-08-24

服务信息管理(共8篇)

篇1:服务信息管理

第三章

信息管理的基石信息服务

一、信息服务环境

有关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的规定将影响某些甚至全部的业务领域。例如,存取人事信息、用户收费系统以及优先权准则的有关规定将影响公司的各级部门,任何一种起作用的规定都会不断地和直接地与该规定所涉及到的人和事相联系。事实上,管理人员有义务制定那

任何一个好的计算中心都应该对信息服务的义务和责任有明确的定义。信息服务人员和用户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信息服务的活动。因此,用户不仅在定义义务和责任方面有发

培训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是信息服务部门负责对用户的培训;另一个方面是业务领域的管理人员负责对信息服务人员的培训,并提供机会使他们熟悉业务领域活动的所有情况。这些培训可以通过内部的各种报告会、个人之间的交流或提供有关的书籍、文

虽然信息服务不能被看作是公司工作的中心,但是从信息服务的职责范围和影响的领域来考虑,它的作用确非等闲。因此,用户管理人员必须尊重信息服务管理人员在定制信息系统内部规定方面持独立态度的愿望。用户管理人员应首先解决各业务领域之间的有关 数据处理和信息服务对习惯于传统方式的人来说是不受欢迎的。由于信息服务已经渗透到了大多数事务机构,所以“信息服务”不仅成了干活的马,而且还成了公司的替罪羊。从某种程度上说,许多信息服务部门的形象都成问题。信息服务管理人员应该与用户管理人员相结合,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加强业务部门与信息服务部门的合作,来帮助提高信息服务部门的形象。公司领导也可以通过把信息服务部门设置在与其职责范围级别相应的机构中

篇2:服务信息管理

1、信息服务

一、整合信息资源

1.1整合企业传递信息

1.1. 1企业简介:

企业简介包括:企业发展历程、获得荣誉、开发项目、社会贡献等等;

1.1. 2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理念、行为识别、客户客户服务行动纲领

1.1.3企业视觉传达:

企业VIS:标识基础要素系统、企业办公事务应用、企业传播系统规范、外部环境

形象应用规范、其他对外形象应用规范

1.2整合项目传递信息

1.2. 1项目VIS系统:

标识基础要素系统、项目办公事务应用、项目传播系统规范应用、其他对外形象应

用规范

1.2.2项目定位与项目推广:

项目定位语与项目推广主题

3项目卖点提炼:

项目地段区位、项目规划卖点、项目景观卖点、项目建筑外观、项目产品设计

4项目宣传物料:

项目整体沙盘、项目中心景观沙盘、项目单体户型、项目平面楼书、电子楼书、项目宣传折页、户型单片、DM派单

1.3. 5项目媒体宣传:

项目系列平面广告、项目电视宣传片、项目广播播报

1.3.6项目现场包装:

现场广告牌、道旗、路旗、吊旗、系列主题海报、展板及现场导视系统

1.3整合物业管理信息:

1.3.1物业公司简介:

物业公司简介:发展历程、接管项目获得荣誉、物业管理服务理念等等;

1`.3.2物业公司品牌服务方案:

物业公司品牌服务方案及其服务理念与特色服务内容

二、整合客户需求信息

2.1客户需求信息市场问卷调查

包括:房地产市场信息、项目产品信息、共需需求信息、市场价格信息等等

2.1.1制定客户需求信息市场问卷调查表

2.1.2统计与分析市场客户需求信息

2.1.2针对客户需求信息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

三、整合媒介资源

3.1分析媒体市场效果,结合有效的传播途径

分析主流媒体的推广效果:主要报刊等平面媒体

分析电视互动节目的收视率:省电视台各频道卫视、市电视台各频道

分析广播电台的信息传播:音乐台、交通台等广播电台

分析网络信息传播:各房产网等网络平台

3.2整合企业媒介资源与信息推广服务的媒体组合签定媒体单位的战略合作与关系维护

电视、报纸、网络、电台的媒体组合方式

四、利用有效传播途径,提供系统信息服务

4.1平面宣传资料:

4.1.1《客户会》企业会刊的编辑、发行

企业动态、客户服务信息、项目开发动态、工程快递等等

企业宣传片的赠送、企业宣传册的派发

4.1.2企业项目宣传资料:

项目平面楼书、电子楼书、项目宣传折页、户型单片、DM派单

项目系列平面报纸广告

4.1.3项目VIS部分物料:

信封、便签、纸杯、手提袋、小礼品、导视标牌

4.2网络推广平台:

4.2.1企业网站:

企业网站网页平面设计与系统编程:

网站服务框架规划、设计表现内容

企业形象广告、企业信息宣传、企业简介:

企业简介包括:企业发展历程、获得荣誉、开发项目、社会贡献等等;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理念、行为识别、客户客户服务行动纲领

项目信息与客户服务活动:

入住项目、正在销售项目、开发项目、客户服务活动与客户服务专栏

网络更新维护:

网业设计更新、文字内容编辑更新与网络系统维护

4.2.2房产网:

项目网页平面设计与系统编程:

项目服务框架规划、设计表现内容

项目信息网络宣传:

项目定位与项目推广、项目定位语与项目推广主题

项目卖点网络推广:项目地段区位、项目规划卖点、项目景观卖点、项目建筑外观、项目产品设计

项目营销推广:

项目形象广告、项目营销活动信息宣传、项目客服活动信息宣传、4.3媒体发布与传播:

4.3.1报纸广告:

报纸系列整版或半版硬广告、整版软文、夹报

4.3.2电视广告:

各电视台房地产专业栏目电视广告

企业或项目专题报道

其他热点栏目广告插播

4.3.3新闻发布会:

企业品牌研讨会、产品上市会、专题论坛

4.3.4广播电台播报:

项目广播文字脚本与项目销售信息播报

五、针对服务对象,提供系统服务

5.1服务对象:

老客户、目标客户、潜在客户、业内人士、专业媒体、行业部门、其他受众

六、做后续的信息反馈与资料统计

6.1信息服务市场反馈意见收集

6.2传播效果与资料分析统计

七、信息服务的及时调整

7.1企业传递信息的及时调整

7.2项目传递信息的及时调整

7.3物业管理信息的及时调整

篇3:信贷管理信息服务系统研究

一、信贷管理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

(一) 设计原则

系统采用B /S结构, 遵循易用性原则, 将所有数据及应用都统一在服务器端维护, 为了实现零客户端维护, 用户端只要支持浏览器就可以完成全部操作, 系统管理简单易用、安全, 有相应的可视化的操作界面。其中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先进性, 安全性包括了硬件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网络安全, 从而避免了非法入侵者的盗用和破坏。另外, 为了可以利用一些成熟的技术, 进行开发和功能拓展、规范先进的设计模型、系统架构;从网络设计、应用设计到业务流程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要符合统一规范。

(二) 网络结构分析

为了实现信贷风险管理信息服务系统与金融机构的网络对接, 要以使用方便、安全为原则, 充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 将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与信贷风险管理信息服务系统之间进行物理隔离。其次, 为了将需要的数据从信用信息系统人工信息交换同步到信贷风险管理信息服务系统中, 可以利用数据导入处理及管理功能。信息中心与各金融机构之间是点到点网络关系, 为了使金融机构访问信贷风险管理信息服务系统, 金融机构用户终端只要内部可联接专网, 以租用电信或其它通信运营商专线方式, 连接信息中心。另外, 通过V LA N等手段, 通过部署便捷防火墙设备等, 在信用中心内部构建信贷风险管理信息服务系统专用服务网, 实现网络隔离, 逻辑划分信贷风险管理信息服务系统不同功能的服务器。并未为了实现安全审计, 使不同用户享有的查询及服务内容, 设立使用权限, 使系统记录整个服务过程, 保障信贷服务系统应用网络的物理安全。

(三) 系统数据分析

信贷风险管理信息服务系统运行在专网中, 而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运行在电子政务内网, 在物理上, 这两者之间相互隔绝。信息主要分为企业基础信息、良好信息、经营状况等。信息服务系统结合实际, 在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 确定用于提供服务的信息数据项和展示形式, 在根据一定的整合、抽取数据规则, 将多个部门的信息整合在一起, 如:数据映射关系、对应关系、数据吃力条件等, 从而生成信贷风险专题数据库。数据文件是由人工导入方式, 通过介质拷贝的形式, 经过解析后, 传输到信贷风险服务专网内, 在导入专网内的信贷风险数据库。并且通过介质拷贝, 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导出后, 专网内的异议申请信息等相关数据在内网专题数据库中进行处理。信贷风险数据库和系统数据库为构成信贷风险的W EB应用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四) 内、专网数据交换

随着政府部门数据的归集周期, 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中的企业信息更新周期也会有变化。一般情况下, 为了确保内、专网数据的同步一致, 专题库数据的生成是按月进行的, 企业信用信息也是按照月进行的。并且数据的交换采用全量的方式, 在信息服务过程中, 双向数据交换能够对异议申请文件以及结果文件, 提出异议信息处理, 采用X M L格式作为存储和数据交换的载体。通过介质拷贝, 将异议数据文件拷贝到内网, 从而通过内网的异议处理流程, 形成异议处理结果信息。同时, 通过介质拷贝, 将异议结果文件拷贝到专网。

(五) 系统安全设计

系统管理员主要是负责设置中心业务主管和金融机构业务主管的权限。而为了保证权限设置的准确性, 各个金融机构业务主管进行设置具体每个金融机构内部的权限。也就是说系统采用分级设置的方式, 利用标准的权限安全控制模式, 使不同类型的用户能够使用不同的系统功能, 为每个用户设置角色。另外, 为了明确权限和表空间、表对象的关系, 选用O R A C LE作为数据库, 严格区分用户的访问权限和修改权限。

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一) 中心管理子系统的功能

该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查询统计、通知公告等功能, 是建立在专网的信贷系统中心管理子系统。

(二) 数据整合交换子系统的功能

为了定期生成电子政务内网的专题应用数据库, 该系统基于信息服务目录, 依托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和服务平台, 通过数据抽取整合, 建立在中心内网段, 将相关数据生成文件后, 使用人工导入的方式, 按照电子政务内网系统信息交换管理规定, 实现与信贷服务系统数据库数据传输和同步, 是业务管理系统, 从而能够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并给接受信贷服务系统导出的异议信息申请作业数据, 进行相应的意义信息处理, 导入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和服务平台后, 能够将异议信息处理结果反馈给信贷服务系统等功能。

(三) 信息服务子系统的功能

该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机构管理、信息校对等, 是面向金融机构的信息主管、核查人员等用户, 是建立在专网的信贷系统信息服务子系统, 能够协助开展信贷风险管理工作。

三、如何运用系统

企业信用信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可以为企事业及个人服务, 可以为政府机关和具有管理智能的社团体服务, 服务对象很广。在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中, 各类信息可以独立提供服务, 也可以相辅相成, 联合运用。目前, 信贷风险管理信息服务系统, 已在部分商业银行使用, 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服务一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工作, 不但能够充分发挥银行信贷工作的作用, 还能对贷款企业进行资质审核, 使用户鉴别企业的合法性, 从而具有识别风险和防范风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春梅.数据挖掘技术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 2014.

篇4:档案信息服务作业系统管理

[关键词]档案信息服务;作业系统;管理

一、档案信息服务作业系统

如图1中的大四方形描述的就是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服务作业组织。而从服务者的角度看,这一组织也许是由几个部分组成,但用户却把它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之所以要把用户放进四方形,是因为信息服务组织的用户不像在制造业那样完全处于生产过程之外,用户是处于服务过程之中,并且和服务作用过程发生相互作用,也就是说用户实际上属于服务作业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首先看相互接触部分。对于用户来说,他和服务组织发生相互接触的过程是他自己完全看得见的,所以这部分是用户看得见的服务活动,称其为服务作用系统的相互接触部分。它包括用户及用户直接接触的能够产生服务质量的资源。正是在这种用户与服务组织的直接接触过程中,形成了所谓的“关键时刻”。

1.介入服务过程的用户。用户是一种产生服务质量的资源,直接介入了服务作业系统。由于服务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离性,用户不仅仅是被动的顾客,在他们消费过程中,用户必须为服务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配合服务人员的工作,才能获得优质服务。在不同的服务作用体系中,用户的参与程度会有所不同。如档案信息复制供应服务,咨询服务等服务,用户参与多一些;有时用户参与会少一些,如单纯提供档案证明服务。

2.服务组织的经营体制与管理规章。组织的经营管理体制与管理规章,是指一个组织内部的整个运行机制,包括行政管理、服务条例、工作章程等等,如档案馆中对员工的管理规章和对用户档案利用时的要求等。事实上,各个组织都拥有大量的管理规章和工作守则,而且不少的管理规章与工作守则会影响用户对服务的消费,影响用户发挥协作作用。如果是正面作用,这些管理规章和工作守则就是服务导向型的,否则,如果是负面影响,就亟待加以改进。

3.各种不同的经营体制与管理规章对服务质量有着双重作用。一方面会直接影响到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因为用户要与经营体制、管理规章发生接触。如果他们对此感觉满意,就可以认为这样的体制和规章是服务导向的;而如果反过来,他们感到不得不被动地去适应这些东西,那就说明其中有弊病。在这种情况下,服务质量就会遭到经营体制和管理规章的破坏,至少也是损害。另一方面,管理规章和工作守则也对内部员工有着影响。如果员工认为某些制度、规定、章程已经过时,或是过于复杂繁琐,那就说明这些东西是非服务导向型的,履行这些制度、规定、章程的员工就会有不满甚至发牢骚,这当然对服务质量有着负面影响。

因为用户在自我服务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感到使用这些资源和设备的难易度,而给用户留下好的或不好的印象。另外,其他有些物质资源对功能质量也会产生影响,如档案信息服务环境会对人的心理带来是否舒适、美感、荣誉感等的影响。这样,一线员工、经营体制与管理规章、物质资源和设备设施三者合为一体,就在用户心目中形成了一个完整可见的服务作业系统。当然,从现代档案信息服务组织的角度看,这个系统还应该包括用户。因为用户不仅仅是简单的服务消费者,只有服务者与用户实现互动,才能确保系统中的每一部分与整个系统相协调、相匹配。

其次分析后勤辅助部分。在接触档案信息服务组织时,用户极少有机会看见视野分界线后面发生的事情,他们通常不会想到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还在紧张地进行着服务生产,而且是为自己消费的服务进行的生产。这对服务供方来说,至少造成了两个问题。一是在这条可见线之后发生的事,用户不是总能理解的,因而用户认识不到那部分服务活动对整个服务质量作出的贡献。不论在上一阶段如档案信息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研等创造出何等优异的质量,如果档案信息提供利用的相互接触阶段的服务质量平庸或是低劣,用户就会认为整个服务质量不高,于是,在可见线后面创造的优质服务被在可见线前面表现的劣质服务败坏殆尽。

二、档案信息服务作业系统的要素及其关系

从服务理论来讲,在服务供需双方的相互接触中,用户是否愿意享用这项服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档案信息服务企业,甚至决定它的生死存亡。在服务供需双方的相互接触中,关键时刻将是至关重要的,应把档案信息服务组织的各种资源都加以恰当地组织和安排。为此,引入服务企业生产系统要素及其关系理论分析,来阐释档案信息作业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要素关系。首先看服务观念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档案信息服务组织通过调研收集有关信息,了解用户的需要及愿意接受的服务方式,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本组织的服务观念。至于用户与其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需强调的是服务组织应充分调动用户的积极性来参与服务作业过程。这是因为服务中的用户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是前来消费服务的客人,另一方面他又是协助服务的半个主人。由于用户具有这种双重身份,因此,与用户保持不断发展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于档案信息服务企业来讲,只有长久地把用户留住,甚至使其能不断地购买增值服务,并能从用户那里获取反馈信息,以便今后不断改进服务和增加新的服务内容。组织的服务观念应该说明用户如何参与服务生产,比如需要用户提供一些什么样的自我服务,是否应该填写必要的表格,是否应该提供必要的个人信息等等。通过这些方式,用户参与共同设计或共同生产他们将要享用或购买的服务,从而成为服务生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一旦用户完成了协作企业生产服务的任务,就应当对他们表示酬谢。

也就是说,档案信息服务组织应该充分发挥用户的“生产伙伴”和“兼职员工”的作用,来实现自己生产和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郑新兴.档案馆档案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构建问题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姚红叶.信息生态视阈下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篇5:车辆综合信息管理云服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消费高速增长,汽车保有量也越来越大。

随着车辆档案、保险、违章等资料的增加,给社会和企业的车辆管理带来难题,对车辆的安全检测、实时监测等方面的管理日益重要。

本文介绍探讨车辆综合信息管理中的云服务,实现对车辆信息管理的智能化,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为今后的智能社会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1云计算技术及发展

1.1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计算,在虚拟的空间内,来自不同地区的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形成电脑云,用户通过笔记本、台式电脑或者手机等终端设备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共享这种超级运算。

1.2云计算的发展

10月,Google与IBM推广云计算的计划,目标是为高校提供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及技术支持,从而能降低分布式计算的研究成本。

随后,云计算计划得到推广利用,许多高校和公司都加入了这项研究计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目前,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为仅为160亿美元,但增长速度惊人。

欧盟在的关于云计算未来的报告中,建议欧盟及其成员国制定合适的管理框架促进云计算的应用,鼓励关于云计算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美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行云计算计划,涉及到生产力应用、政府网站改革、社交媒体、整合商业和云端产业等多个方面。

美国宇航局(NASA)、美国国防信息系统(DISA)等也正在搭建云计算环境。

中国的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很多企业也做了超前的研究和应用推广。

中国移动研究院在云计算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目前已经完成了云计算中心试验。

篇6:服务信息管理

信息服务业

信息管理既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个社会服务行业。信息管理业是信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广义的信息管理业就是信息服务业。

本章主要探讨信息服务业的构成、特点、地位、发展机制、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微观管理与宏观管理。

[学习目标]

1、掌握信息服务业的构成、特点和地位

2、了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机制、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微观管理与宏观调控

[重、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信息服务业的概念、构成、特点与地位;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机制与发展趋势;信息服务业的微观管理与宏观调控。

本章的难点是信息服务业的构成与地位;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机制;信息服务业的微观管理与宏观调控内容与方法。

9.1 信息服务业的构成、特点与地位

信息服务业是搜集、整理、分析、传递和提供信息服务的行业。或者说,信息服务业通常是指直接从事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传递、交流,并以信息产品的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各种行业。

9.1.1 信息服务业的构成

现代信息服务活动在内涵、形式和组织形式上都十分丰富,各种信息管理活动的结合构成了事实上的社会化信息管理体系。

从提供的信息服务业务来看,信息服务业由信息存储业、信息传播业、信息咨询业、信息传递业、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传授业等构成。

信息存储业是指不间断地收集、存储、处理各种信息,并向用户提供所需数据和信息的信息服务行业,如数据库服务机构、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档案馆、专利局、标准局等。

信息传播业是指提供大众信息传播服务的信息服务行业,如新闻通讯社、广播电视台、报刊杂志社、出版社、广告机构等。

信息咨询业是指利用信息人员的知识和智力提供信息咨询的信息服务行业,如信息咨询机构、信息中介机构、市场调查与研究机构等。

信息传递业是指为信息交流提供通道、场所的行业,如邮政部门、电信部门、通讯部门等。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指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设备的维护服务的行业,如交钥匙机构、系统集成机构等。

信息传授业是指传授知识型信息为主的行业,即各级各类教育机构。9.1.2 信息服务业的特点

(1)信息服务业是利用人的大脑及信息处理工具来提供服务的特殊服务业

信息服务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和利用的行业,这一过程主要依靠人脑,同时借助一定的信息技术设备来完成。因此,信息服务业的劳动工具主要是大脑器官的延伸物—信息处理工具。

(2)信息服务业是脑力劳动部门

信息服务业不同于一般服务业,首先在于其劳动性质不同。一般服务业主要是体力劳动,而信息服务业主要是脑力劳动。信息服务业以信息采集、存储、传播和开发利用为目标,是人类的智力活动过程。新兴的咨询服务、软件开发服务等都是知识信息含量高的脑力劳动。

(3)信息服务业是针对信息这一劳动对象开展服务的部门

由于社会对信息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才出现了专门进行信息生产和信息服务的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出现后,人才对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才从无意识的状态走向有意识的状态,人们对信息的利用效率才逐步提高。

(4)信息服务业的劳动产品是依附于各种载体上的信息

信息服务业与一般服务业的劳动产品形态不同,信息服务业的劳动产品是依附于各种载体上的信息。信息服务是信息机构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及时地将整序后的信息以用户方便的形式传递给用户的活动。

(5)信息服务业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服务行业

9.2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9.2.1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机制

(1)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必须有强大的发展动力 1)来自于社会信息需求的拓展与深化

信息服务业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只有当社会信息需求不断拓展与深化时,信息服务机构才会增加信息服务人才和设备,扩充信息服务内容,更新信息服务方式;国家才会增设新型信息服务机构,发展新型信息服务行业。

2)来自于社会信息意识的形成与增强

社会信息意识是指社会公民对信息意义的理解、对自己所需信息的认识和表达水平以及满足自己信息需求欲望的强烈程度,具体包括信息用户的信息意识、信息服务人员的信息意识和有关领导与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等方面。社会信息意识的形成与增强从主观上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2)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必须有完善的支撑体系

信息服务业的支撑体系是指构成信息服务业的基本要素相互关联而形成的有机统一体,它是信息服务业赖以建立的基础和借以发展的条件与保证。1)信息服务技术、人才、经费是信息服务业支撑体系硬件部分,是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2)信息服务政策、法规、管理是信息服务业支撑体系中的软件,是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根本保证(3)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1)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增大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动力 2)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完善信息服务业的支撑体系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这些因素对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作用范围、方式与程度是不同的,从而构成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机制

政治 科技 社会 经济 环 境文化 教育 信息服务技术 支撑 信息服务人才 硬件 信息服务经费 信息服务业发展 发展 社会信息需求 动力 社会信息意识 支撑 软件 信息服务政策 信息服务法规 信息服务管理 9.2.2 国内外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与现状

(1)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历程 1)传统信息服务业阶段

传统的信息服务业以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业为其主要组成部分,古代和近代的图书抄刻机构、出版机构、发行机构、图书馆、档案馆是重要的传统信息服务机构。

2)近代信息服务业阶段

随着电讯和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信息服务开始进入以电讯、电子技术和手工相结合为技术手段的近代信息服务业阶段。

3)现代信息服务业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体、包括现代通信技术、声像技术、缩微技术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进入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服务手段的现代信息服务阶段。

(2)国外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1)美国

美国是信息服务业最发达的国家。据《美国信息服务年报》报道,其信息服务业可分为7部分:信息处理服务、网络服务、应用开发工具、应用软件产品、交钥匙系统和系统集成、作业外包、专业服务,已形成了信息服务功能齐全的体系。图9—1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机制 2)日本

日本是信息服务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从产业地位来看,信息服务业已成为推动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和保持其国际竞争优势地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政策指导、政府扶持和民间联合,发展国家、企业(或私人)两个积极性是日本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的关键因素。

(3)中国信息服务业的现状

1)信息服务行业较多,但发展不平衡; 2)信息服务机构类型多样,但缺乏统一管理; 3)信息服务队伍规模较大,但结构欠佳; 4)信息服务技术更新较快,但现代化程度较低; 5)信息服务部门的信息资源较为丰富,但开发利用不够; 6)信息服务市场正在形成,但发育不全。

9.2.3 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化趋势

(1)信息服务业产业化的涵义

信息服务业产业化是指将原来作为公共、公益事业的信息生产、处理、传递、传授、服务等部门组成的信息服务业,全部或部分地转变为按商品经济规律和市场导向原则来组织信息商品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信息产业的过程。

(2)信息服务业产业化的理论依据 1)信息劳动是生产性劳动

第一,信息劳动是生产信息产品的直接生产性劳动; 第二,信息劳动是生产物质产品的间接生产性劳动。2)信息产品可成为商品

第一,信息产品中凝结着信息工作者的劳动; 第二,信息产品具有多方面的使用价值; 第三,信息产品可以且应该进行交换。3)信息机构可成为信息企业或准信息企业 第一,部分信息机构已是或可成为信息企业; 第二,部分信息机构可成为准信息企业。(3)信息服务业产业化的现实意义 1)增强信息服务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促进信息观念的转变,树立信息资源观、信息商品观、信息市场观、信息服务产业观等现代信息观念;

二是促进信息效益的提高,如改善信息服务态度,提高信息产品的质量、实用性和针对性,使其能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是增加信息服务业的收入,增加对信息服务业的投入,促进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四是通过采用经济手段管理信息服务业,使信息服务业管理科学化,并充分调动信息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一是强化信息的经济功能,从而使信息能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是通过信息服务产业的创收,增加国民经济收入,增加社会财富。3)拓展信息管理学的内容

信息服务业产业化为信息管理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有利于扩展信息管理学的研究领域。

9.3 信息服务业的管理与调控

9.3.1 信息服务业的微观管理

信息服务业的微观管理是指信息服务机构的管理,即信息服务机构根据各自的发展目标、经营方向、产品类型、服务对象、市场状况及国家政策等所实施的决策、组织、领导、调控、经营等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1)信息服务机构的组织管理

信息服务业的组织管理就是各信息服务机构把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从劳动分工与协作上,从时间和空间的相互联系上,科学、合理地组织起来,通过授权和分工,定人定岗,并用制度规定各个成员及其岗位的职责以及与上下左右的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按既定目标顺利进行。

信息服务业的组织管理,由于各服务机构在任务、目标、服务对象、运作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其组织结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的行业部门可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采取适当的组织结构。

(2)信息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和有关的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以谋求人与人、人与事的配合与适应,从而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效,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

1)根据实际需要,科学配置信息管理人才 2)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信息管理人才 3)规范用人制度,合理使用信息管理人才 4)完善竞争机制,充分激励信息管理人才(3)信息服务机构的质量管理

在当今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信息服务业管理者必须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建立质量体系,开展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提高信誉和竞争力。衡量信息质量的标准主要有五个方面:1)树立“用户至上”信念;2)预防为主,防检结合;3)全员管理;4)全过程管理;5)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方法(4)信息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

信息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是指信息服务企业以市场为对象,以信息产品及服务的提供和交换为手段,为实现企业的目标,使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与企业的外部环境达成动态均衡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

1)战略规划:在进行战略规划的过程中,首先应确定信息服务企业的任务性质——该企业应该是怎样一个企业,它应该提供什么服务和为谁服务。最重要的是,信息服务企业从一开始就要找准自己的市场,选择自己最具相对优势的领域进行投资。

构想一个成功的战略规划,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 任务的确定; ② 评价竞争对手的行为; ③ 外部环境的评价; ④ 支出和收入的预测; ⑤ 制定具体目标;

⑥ 建立工作规范和反馈机制。

2)营销计划

首先,确定该组织的产品和服务项目在同一竞争领域中相对于其他组织的产品或服务项目的位置,即确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然后,设计一种战略去巩固或促进这种定位,进而把战略发展为具体销售目标。最后,要设计一些实施战略的具体战术,以实现销售目标。

信息服务企业在制定营销计划时可从市场定位策略、产品和服务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这几个方面入手。

3)预算:是所有以货币及其他数量形式反映的有关组织未来一段期间内全部经营活动各项目标的行动计划与相应措施的数量说明。其中最重要的是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的编制需要以财务预算的结果为根据,并受到财务预测质量的制约。财务预算必须服从决策目标的要求,使决策目标具体化、系统化、定量化。常用的预算方法有零基预算法和滚动预算法。

9.3.2 信息服务业的宏观调控

信息服务业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有关部门结合市场要素对整个信息服务业进行调控、引导及政策实施等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1)优化信息服务业的结构

一般来说,信息服务业结构优化有两个标准:

一是信息服务业结构的合理化,即信息服务业所生产经营的信息产品及服务能满足当时条件下的社会信息需求,信息服务业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各信息服务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协调。

二是信息服务业结构高级化,即现代信息服务业部门和生产经营高层次信息产品及服务的信息服务业部门占整个信息服务业的比例较大。在优化信息服务业结构的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 首先,应处理好新兴信息服务行业与传统信息服务行业的关系。其次,应处理好信息企业与信息机构改革之间的关系。

信息服务业部门结构优化的关键是确定主导信息服务业部门。根据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目前可重点发展两大行业——数据库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使之成为我国的主导信息服务业部门。

(2)优化信息服务业的管理体制

信息服务业是实现信息化的支柱产业之一,不能只有分散经营,而无统一管理。但是,在我国仍缺少一个专门的行业管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进行管理。

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一样,是通过信息产品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其信息产品的加工以及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等必须同其他产品一样受到社会监督体系的有效监督和约束。这一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监督、法律监督、行业管理监督、用户监督等。

(3)加强信息服务的法制建设

具体来说,信息政策的内容包括:① 信息机构管理政策;② 信息资金投入政策;③ 信息资源政策;④ 信息服务业政策;⑤ 信息市场政策;⑥ 信息技术政策;⑦ 信息教育政策;⑧ 信息人才政策;⑨ 信息奖励政策;⑩ 信息合作政策。

一般而言,信息法律体系包括:① 信息产权法律;② 信息安全法律;③ 信息市场法律;④ 信息产业法律。

(4)完善信息活动的道德规范

信息道德是指信息活动中人们普遍认同的伦理道德规范。

信息服务活动包含了诸多的社会道德关系,主要是信息生产者、信息服务者和信息使用者的社会伦理关系:1)信息生产者的道德规范;2)信息服务者的道德规范;3)信息使用者的道德规范。

(5)培育和规范信息服务市场

信息服务市场是实现信息价值的条件之一,它应通过政府的管理和市场需求建成规范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交易和咨询的主体和中介市场;

采取官办、民办或联办的多种方式,构建并健全五维结构信息服务市场体系;

积极拓展信息服务市场的范围,在服务于本地区、本行业、本国的同时,要构建沟通其他地区乃至国际的信息市场,加大国际信息合作领域,为我国的信息服务业争得国际上的一席之地;

引进供求、价格、竞争机制,提倡主动服务精神,拓展市场服务内容,建立以用户为核心,以质量求生存,以竞争促发展的市场格局。

(6)建立有利于信息管理人才合理流动的人才市场

信息管理人才流动是有效解决信息管理人才供求矛盾,优化信息管理人才结构,整合信息管理人才质量,促进信息管理人才使用社会化的根本途径。

篇7:妇幼保健服务信息管理论文

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在县、乡、村三级应用,通过乡镇卫生院将孕产期健康体检信息补充完善,能够实现全县孕产妇电子健康档案的全覆盖;同时,乡镇卫生院短信预约服务提醒,能够提高保健系统管理率,控制高危发生率;每位保健对象的体检信息县域内通畅运转,便于接诊医生对保健对象进行全面评估,控制严重产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还能杜绝重复检查现象发生,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5.2实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妇幼保健部分信息的即时录入、即时上传

基层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包含有产后访视和新生儿访视功能,乡镇卫生院妇幼医生通过具备移动网络的平板电脑、村卫生室访视人员通过智能手机均可根据系统提示检查项目将产妇、新生儿访视信息现场传送至妇幼保健管理系统中,减少了再次录入环节,有效提高产后访视服务质量和产后访视率。

5.3信息统计功能完善

改变既往纸质报表人工统计报抄送的落后方法,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能全面分析保健对象的详细情况(按病种、地址和年龄分析等)、接诊医生(各个医生)的工作情况(日工作量、管理病人情况)、辅助检查项目开展情况(数量、收入等),方便了绩效考核统计,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全面、协调发展,合理调配起到科学管理的指导作用。

5.4实现全县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考核信息化、智能化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数字化、网络化的办公环境,全方位提高了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应用平台、移动办公等先进技术,使区域内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适应了科技发展的新需求,打破了传统人工模式的制约,促进了妇幼保健服务能力的大步跨越。

参考文献

[1]姜璐璐.淮安市妇幼保健综合管理平台建立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4(4):2680.

[2]郑建梅.郑州市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19(z5):348.

篇8:服务信息管理

一、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信息管理与服务的特点

1. 信息载体多样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 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形式和数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印刷型的纸质文献信息载体已不再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载体的唯一形式, 缩微型、机读型、视听型、多媒体等新型文献信息载体大量出现, 并且以信息存储量大、保存时间长、传输速度快、便于检索与共享为其特征。图书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将书、刊、报、磁带、缩微胶片等文献的原始数据制作成计算机网络可使用的数据, 且通过建立和购买数据库、链接镜像站点等方式, 使图书馆从单一地收藏纸质文献向收藏电子文献、数据库等文献资源发展。图书馆还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拥有海量的动态网络信息, 使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量大大增加, 形成了信息载体多样化的格局。

2. 信息传递网络化。

网络信息时代, 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传递方式, 也改变了用户必须亲自到图书馆才能享用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传统方式。信息传递网络化的服务功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的, 是跨时空的信息服务。网络环境下, 每个图书馆不再是孤立的, 它已经超越了原有图书馆的界限, 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 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网上资源有效地链接起来, 在网络所及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浏览、查询、检索、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载体的多样化突破了传统图书馆单一的文献信息提供方式, 实现了文献信息传递的网络化, 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各项技术的发展。

3. 信息资源利用大众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文献信息需求量的增加, 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 除了要保护一些特殊资源外, 应完全面向社会大众开放, 使社会大众可以不受地域、身份等限制, 通过互联网计算机终端随时随地查阅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 并能快速获得所需的第一手资料, 实现文献信息利用的大众化。

4. 信息资源共享化。

信息载体多样化与信息传递网络化是信息资源共享化的坚实基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界始终追求的目标, 但由于传统观念、客观条件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传统图书馆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而在今天的网络信息时代, 各图书馆可借助互联网相互交换数字化的馆藏文献信息, 包括机读目录、电子出版物等, 用户也可以自由交换数字化资源。网络化的文献信息资源可同时提供多个用户就同一信息进行查询和服务, 以满足用户对文献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 体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化的跨地域、跨行业、跨国界的资源无限与服务无限的特征,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利用共享化。

5. 信息服务多元化。

网络信息时代, 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来源、获取信息的途径、信息检索手段、信息服务方式以及用户信息需求结构等, 都在悄悄地发生根本性变化, 传统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受到了挑战。因此, 图书馆必须转变服务意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公共检索系统, 加快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更好更快地为用户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1) 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网络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员要主动了解用户信息需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收集、筛选、加工, 整合成用户所需的信息, 并主动向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文献信息, 加强信息服务的主动性。 (2) 要增强专题服务的能力。图书馆应通过“学科馆员”对网上各专业学科数据库和电子期刊等资源进行收集、整理, 编译成具有地域特色、学科特色、人文特色、语言特色的网络信息资源, 供专业用户选择, 增强专题服务的能力。 (3) 对用户进行网络信息导航。网络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员要为用户进行网络导航, 即帮助用户把网上大量随机的、分散的、无序的网络信息转变为有规律的、集中的、有序的信息, 为用户节省搜索网络信息的时间, 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4) 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即根据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在信息资源的组织、检索、整理等方面进行一种特定的信息服务。

二、网络信息时代提高图书馆信息管理与服务水平的举措

1. 对网络信息进行优化整理, 提高网络信息的情报价值。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 读者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方便地搜索和获取文献信息。但面对网上浩如烟海、内容繁杂、种类多样的信息源, 人们如何能搜索到具有一定情报价值的信息, 是目前网络用户面临的难题, 也是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图书馆要利用馆员对信息检索和分类的专业特长, 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 确定信息收集的范围与重点, 将网上的信息资源有效地进行组织、筛选、优化、整合, 存储到图书馆的服务器上, 供馆内和网上用户利用, 以帮助网络用户和读者快速方便地找到所需信息资源。

2. 优化网络信息检索方式, 提高网络信息服务的时效性。

要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 必须首先优化信息检索方式、方法, 即对信息资源的内容属性, 分类判断要准确, 分析要合理, 综合要科学。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要适应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快、信息资源实效性强的特点, 所以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检索、处理上, 要动态地围绕用户特定需要来进行, 及时地对网络信息进行动态浏览和查询, 以最快的速度为用户提供最新的信息资源, 提高网络信息服务的时效性。

3. 开展网络信息检索培训, 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图书馆应利用多种途径, 开展网络信息检索培训, 讲授各种网络信息检索的技术、技巧, 推荐优秀的网络搜索引擎, 定期召开网络信息资源研讨会、网上用户经验交流会等, 宣传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价值与优势。并在图书馆主页上设置帮助信息栏目, 如网上综述、调查报告、理论动态、最新科研成果等信息, 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增设服务方式, 如电子邮件、电子论坛、公告、会话等, 并提供现场指导。对用户在获取信息时向图书馆提出的咨询服务, 图书馆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多媒体工具及时答复, 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4. 加强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更好地服务于用户。

加强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是网络信息时代更好地为用户服务的基础与前提。 (1) 图书馆应首先建立自己的网站, 筹建自己的集成化搜索引擎, 提高搜索效率, 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开发、加工和利用, 把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转化为馆藏资源的一部分, 形成虚拟信息资源库, 这是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 (2) 将本馆的文献信息有步骤地进行数字化处理, 形成有特色的各种数据库。 (3) 大量收集各类电子出版物, 充分利用各种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 组成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库。 (4) 加强馆际合作, 开发建设馆藏。一个数据库或软件可以同时被多个网站、用户、数字图书馆同时利用, 因此各图书馆应联合起来, 充分利用网络特点及优势, 共同购买数据库或软件, 共同建设馆藏, 从而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

5. 提高图书馆员综合素质, 为用户提供高层次的服务。

网络信息时代, 没有高素质的图书馆员, 就没有现代化、高层次的信息服务。因此, 图书馆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业务精湛的“复合型人才”。 (1) 要不断提高图书馆学、情报学、目录学、文献学等专业知识水平, 加强情报信息素养。 (2) 努力学习其他科学知识, 增强专题服务能力。 (3) 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 提高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识别、整理、开发利用的能力, 并为用户进行网络导航。 (4) 要不断提高外语应用能力, 以帮助读者克服语言障碍, 做好外文文献资料的编辑服务工作, 并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世界科学发展新动态, 收集国外相关情报资料, 主动为用户提供先进国家的最新情报信息。

总之, 图书馆作为信息传递的中心, 要紧跟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 不断改善服务环境, 适应现代信息管理与服务的特点, 加强图书馆的文献信息管理, 提高文献信息服务水平, 深化图书馆的服务内容, 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红琴.数字图书馆馆藏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现代情报, 2006 (10) .

上一篇:网络安全管理的管理制度下一篇:我国环境问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