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牵挂为话题的作文800字议论文

2024-08-03

以牵挂为话题的作文800字议论文(通用15篇)

篇1:以牵挂为话题的作文800字议论文

幼雕的翅膀尚未丰满,雕妈妈就让它自己飞上了天,是为了让它早一点看到真正的蓝天;猫妈妈自己装病,是为了让年幼的小猫学会抓鱼;蒲公英妈妈在风中让自己的孩子飞出去,是为了让它们早点成为大的蒲公英......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父母眼里最完美的小皇帝、小公主。所有的父母想让自己的孩子幸福,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为此,父母付出了很多很多…我的妈妈也不例外。记忆中的小时候,每天都是妈妈在按时给我打奶、给我做饭。每次都是妈妈满面笑容的为我添新衣…

一年级时,我就会骑两轮车了。两年后,两轮车骑得已经相当熟练了,个子也长高了,腿也长长了,我就开始跟妈妈骑同一辆车了,那种感觉真好,仿佛自己一下子长大了似的,感觉自己也似乎是无所不能的。

一天下午,妈妈忽然对我说:“小嘉,你长大了,该为我们家承担点什么吧。这样好了,你去买菜吧。你不是能骑妈妈的自行车吗?带上打奶的袋子和饭卡,先打奶然后再去菜店买菜。”“好的,没问题。”一听说能骑打车,我忙不迭地点头答应了。

快步冲到楼下,我打开车,正要骑上时,不小心一个趔趄摔倒了,“妈妈也真是的,怎么想起来让我去买菜?自己又不是不能去,我怎么这么倒霉?”边嘟囔着边扶起了自行车。这时,邻居正好从对面走来,也许是她看到了我的袋子,她说:“去打奶吗?还能骑车去?你真了不起,是个好孩子啊。”“谢谢夸奖。”听了赞许,我也不好意思嘟囔什么了,推车出发时,还心有不甘地往我家窗口看了看,碰巧就看到了妈妈那满是担忧的目光,可那目光在碰到我的视线后一下子就躲进屋里了。

再次骑上自行车时,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说不出是怎么自慰,只是难受。想起每天坐班车离开时窗口的那慈祥目光,每天回家时窗口那温柔的目光…妈妈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我痛她会比我更痛。我刚刚怎么能怪她呢?我也该为家做点什么,我长大了,我这不是都会起大人的自行车了吗?这样想着,我加快了速度,我能感到背后那温暖的目光一直跟随着我…

一路上,我真是无限风光啊,几乎路遇的每个人都在称赞我,还让小弟弟小妹妹向我学习。我乐呵呵地往家门前起去,快到达时,似乎感受到了什么,我不由自主的抬头望向自家窗口,果不其然,还是那熟悉而又温暖的目光在鼓励着我,冲我赞许的地微笑…

篇2:以牵挂为话题的作文800字议论文

那是我长辈安息的地方,我的故乡。随着车子的颠簸渐渐停止,窗外,一座座平矮的房屋映入了眼帘,外墙大多以白色为主色调,上面处处有着斑斑点点,显露着破败的痕迹。踏着泥泞的土路,行走在田野之上。放目远眺,金黄色的田野一望无垠,微风飘过,稻穗迷人地气息钻入了我的鼻子。

遥望天边,天水一色中有着一条公路,隐约有着卡着正驶过。我向右拐过了一个弯,路旁一条小溪,河水不是很清澈,在微风的轻拂下,水面上深绿色的水藻也被微微吹散继而又聚拢,此景的我在兴奋之余从路旁拾起一块石子,丢入了水中。涟漪向周围扩散着,中央被水藻覆盖着的溪水也露了出来。猛然间眺望远处,一座砖瓦式小亭映入了我的眼帘,看上去很朴素却又不乏着尊贵的气息。年幼的我在见到了我奶奶的墓之后,我看着碑上所刻奶奶的事迹,似懂非懂的超她拜了一拜。

小学时,我基本每年都会去一次那儿,但是令人惊异的是故乡正发生着巨变。依旧是那条公路,但两旁的小店渐渐多了起来;仍然是这些平房,却明显整修过,更高大,更吸引人;依旧有着小溪,不过深绿色的水藻已不复入目,取而代之的是欢快流动着的绿色小溪……

如今再次涉足,我已发现,故乡,正渐渐转变为城镇。再一次去拜访奶奶和爷爷的墓。却意外得知,我已经不用再去走那泥泞的山路的,取而代之的是公墓。这里是众多先辈们安息的地方。这里有着向我们一样来拜访的外地人,也有当地人。令我诧异的是,我们幸苦精心为他们准备的鲜花饭菜等,似乎再也得不到以往的待遇了。这些不是被管理人员清理了,就是被当地人作为自己的东西而去使用了。

我不由得对此感慨,好矣?坏矣?亦难辨别。我却只,若先辈在天有灵已无法再次享受到了那宁静和平的生活。亲戚们的生活也有了改观,令我怀旧的小土房已不复存在。另外怀念的鸭子叫声也消失灭迹。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居民区,像城市一样。我在感慨发展迅猛的同时,也不由得发出了叹息。

篇3:以牵挂为话题的作文800字议论文

关键词:新闻互动话题,传播特性,议程设置

电视新闻互动话题的出现, 可以说是起步于民生新闻的风生水起。2002年, 开创中国民生新闻理念之先河的《南京零距离》首次在民生新闻节目中开设了“现场电话”, 让观众直接与主持人在热线中就某个新闻话题进行交流, 直抒胸臆。[1]随着民生新闻节目在全国遍地开花, 新闻互动话题这种形式也受到了全面的借鉴和采用, 与此同时,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 互动的参与形式也从热线电话, 拓展到了手机短信、网络论坛以及微博等多种交互沟通渠道。通过这样一张密密织就的媒体与受众互动的网络, 新闻的传播空间变得开放起来, 观众被赋予说话的权利, 电视媒介的传播途径由单一的灌输转变成双向的交流。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节目作为省内民生新闻栏目的先行者, 在2004年开始于节目中运用新闻互动这一环节, 来提高节目的受关注度, 使得观众的忠诚度越来越高。

一、新闻互动话题是强化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推广, 当前媒体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个人传播”、“小众传播”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兴起, 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媒所拥有的传播权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现代传媒关系中, 受众是一个自我授权的公众或个人, 强调传播过程中个人的特质和需求的差异, [2]但不容忽视的是, 任何个体在社会行为过程中仍然需要寻求团体认同感,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 论坛、QQ、微博等网络人际社区, 相同、相似的议题或某种认同感, 正是聚集众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纽带。显然,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在与网络媒介竞争过程中, 是可以通过对公众热点议题的设置, 通过多次、大量地报道某一事件, 来突出这一事件的重要性, 从而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 把独白变为众语, 既吸引了受众, 增加了关注度, 又引导了舆论, 增强了自身的公信力。因而, 从现代传播的特性角度出发,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设置互动调查话题, 可以起到增加节目感染力、提高收视率的良好效果。

笔者以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 (以下简称福建新闻频道) 为例, 选取了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2012年2月7日-3月9日一个月的新闻调查话题为样本 (如下表所示) , 以大致分析探讨电视新闻节目互动话题议程设置的特点和功用。

(一) 互动话题设置的关注点多元化

通过对一个月的《现场》互动话题类型分析来看, 其中政策法规类的调查话题比重最大, 达26.7%, 其次分别是文化教育类23.3%、节日情感类20%、经济消费类16.7%、其它13.3%。由此可见, 《现场》的互动话题关注点是多元化的, 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且话题的选取具有较强的新闻性、时效性, 是当天或近期社会大众的讨论焦点, 容易引起受众参与互动的欲望。

(二) 互动话题设置的传播效果最大化

《现场》的节目编辑在设置新闻互动话题时, 会有意识地对当天的焦点话题做出重点详细的报道, 并将话题以屏幕下方的拉滚字幕形式提前预告, 以吸引观众注意力, 刺激互动欲望, 同时还将话题公布在主持人的微博上。通过对焦点话题的重点关注和开辟各种参与的渠道, 由此形成对议题热烈讨论的氛围, 并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有效地提高焦点新闻的受瞩目度和被讨论度。在全媒体时代, 电视新闻媒体是可以在节目中集现场直播、网络互动 (主要以微博为主) 、手机短信平台、热线电话为一体, 实现传播者与观众的跨空间交流, 通过反馈的同时性, 汇集、展示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态度, 激发大众的参与意识和冲动, 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 互动话题设置的舆论引导功效

在《现场》直播过程中, 由主持人正式公布当日的调查话题, 并平衡选取观众通过手机短信的留言和网民在微博上的讨论观点, 与观众进行实时的互动。若当天话题重大, 观众参与踊跃, 则将这一互动延续至晚上21:00的《新闻2100》, 并邀请新闻观察员对话题进行评论, 从而形成“全媒体”式的互动格式。可以说, 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形式, 新闻节目集合了大量的原创评论, 当编辑、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有意识地做到组织引导受众展开讨论, 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影响受众, 形成积极的舆论氛围, 从而凸显媒体的新闻“把关人”作用。

二、新闻互动话题设置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设置新闻互动话题, 目的就是要吸引观众参与互动, 引导舆论, 因此如何设置好话题成为关键所在。

(一) 迎合还是引导观众

新闻互动话题实际是媒体为了追求新闻价值最大化, 而对新闻进行的二次售卖, [3]而观众作为售卖的对象, 该迎合还是引导呢?这是许多电视制作人的迷思。

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M·E·唐纳德·肖两人在1972年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判断”。[4]而“设置议程”的主体主要有媒体、公众和政府三大类, 在以往的传播过程中, 大众传媒通常是议程的主体, 而在网络技术普及之后, 公众和媒体成为了议程设置的共同主体。换言之, 当公众对一个信息或者话题表露出极大的关注度之后, 经过媒体的报道和重点推介, 再回到公众视野, 可以引发更为激烈的讨论。这就要求, 在设置新闻互动话题时, 电视制作人应该要善于把握“迎合”与“引导”之间的平衡点, “迎合”观众想要关注讨论的新闻热点, “引导”观众从合理的角度进行充分且激烈的讨论, 才能与观众形成良性的互动。例如, 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节目曾就福州市出台禁摩限电的法规作为话题进行调查, 当天的观众及网民参与度空前高涨, 在一个小时的直播时间内仅短信互动平台上就收到各类意见上千条, 是平常的数倍, 由此可见涉及公众利益特别是公民自身利益的政策法规最受公众关注, 互动参与热情最高, 受众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了信息的主动寻求者和自主解读者, 从而实现了媒体和公众两个议题的重合。

(二) 该“俗”还是该“雅”

在文化传播领域, “雅”、“俗”之争, 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 在新闻互动话题拟订时, 制作者也常常会考虑是否该多使用口语化的表达, 成语之类的书面表达方式是否会让观众产生距离感而不愿意加入讨论?

显而易见的是, 自工业革命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之近几年网络技术的普及, “雅”与“俗”之间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 “雅文化”与“俗文化”正出现一种合流的趋势, 有人将之称为“大众文化”。中外学者将“大众文化”的特性归纳为以下三点:其一, 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包括电视、广播等在内的大众传媒;其二, 大众文化的生产动机是获取商业利润;其三, 大众文化的消费群体是受众, 消费目的则是满足精神娱乐的需求。[5]电视作品属于文学范畴, 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媒体, 在制作节目的过程, 就应该兼容并蓄, 融合“雅”与“俗”的特性, 做到“雅”的“俗”化, “俗”的“雅”化。在实践中, 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的互动话题通常会从大众接受的心理角度出发来设置议题, 比如, “春节烟花爆竹该‘禁’还是‘放’?”、“您是否支持公交车内禁食?”、“探头拍违法车只罚款不扣分, 您有何看法?”等话题就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尊重了大众的审美趣味, 自然容易得到观众的热烈反映。在题目的设置过程, 也要考虑文字和口语表达时的美感和通俗感, 比如, “如何看待捐献骨髓者‘临阵脱逃’?”、“撞上豪车‘伤不起’, 您有什么想说的?”, 适当地使用成语和流行语言, 能够增加新闻互动话题的底蕴, 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从而积极参与节目的互动。从收视分析资料来看, 好的新闻互动话题不仅会实现电视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而且对收视率的提高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然, 在新闻互动话题的实际运用过程中, 对于“雅”与“俗”的把握也要注意度的问题。虽说大俗就是大雅, 但故作高雅易成“媚俗”, 过分追求通俗易成“恶俗”。例如某中央媒体曾就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人质死亡人数作为竞猜互动话题, 就是一个值得吸取的教训。我们要防止新闻互动话题恶俗化、泛滥化, 帮助受众树立健康、宽容、理性的国民心态。

(三) 连续递进式互动话题的力度

连续报道, 是新闻媒体常常用到的一种报道方式, 是采编者在某一段时间内, 围绕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人物所采写的分段持续报道。连续报道以其报道面广、时效性强、持续时间长, 从而能够带来较为深刻的社会反响。而新闻互动话题可以是由当天的热点新闻引出, 也可以由最近一段时期的热点事件来设置, 因此, 新闻互动话题也可以连续多天对一个社会的热点新闻事件进行连续的、递进式的讨论, 从而积蓄社会公众对这一新闻事件的关注度, 吸引受众对同一新闻事件的多层面关注, 以此增加媒体议题设置功能, 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仍以针对福州市出台禁摩限电法规的话题调查为例, 当时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2100新晚报》节目相继推出了“您是否支持福州禁摩限电?”、“禁摩限电措施如何执行到位?”等话题, 连续多日的递进式调查, 引起了观众的高关注度和高讨论度。另外, 国内的媒体同行曾有过一次更为成功的设置连续递进式互动话题的典型案例。2006年陕西都市频道对疯狂渣土车进行八次连续报道, 调查互动话题也就这一问题层层递进设置, 成为当地民众一段时期的议论主题, 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最后促成西安出台治理整顿渣土车的办法。

三、结论

综上所述, 以新闻互动话题实现互动是当代电视在全媒体语境下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 必须充分认识到电视主流媒体在议题设置上的重要性, 科学把握受众在新闻进行、传播、接受、反馈等一系列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研究大众媒介对社会议题、社会潮流乃至社会制度与形态的结构、解构等宏观传播效果, 只有能够提出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中心议题的媒介, 并在孜孜不倦的追问中体现其特有的见识和价值, 才能获得最佳报道效果, 真正承担起主流媒体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孙涛.互动, 让电视新闻更好看[J].青年记者, 2006 (20) .

[2]刘景东, 孙岳.浅议自媒体[J].中国信息界, 2011 (3) .

[3]崔均鹏.短信互动与受众心理[EB/OL]. (2011-08-29) [2002-06-02].http://www.crftv.com/showNews.aspNewsID=7116&borderID=5.

[4]张慧子.碎片化时代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回归[J].新闻爱好者, 2012 (5) .

[5]李春青.大众文化的雅与俗[N].人民日报, 2011-05-13.

篇4:以牵挂为话题的作文800字议论文

关键词:主旨 理解 缝合 创新

一、经典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三四)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往往托物言志,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主要的事物(作者依托的对象)的特征,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三四)》,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滚滚”和“细小”,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或者说,创造伟大事业的,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全面理解,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全面理解诗歌材料,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自己确定话题,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其一,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波浪借风乘势奔涌,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波浪滚涌激情阵阵,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善于缝合,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抛弃试题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写几个排比的句子,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准确为文,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激励创新思维,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欲扬先抑,注意安排情节,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则要角度换位,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理解要全面,缝合与消化,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篇5:以牵挂为话题的作文800字议论文

“喂……”刚一开口一个喷嚏立刻从鼻子里飞了出来。

“玲玲,你怎么啦?怎么啦?”妈妈很焦急地问。

“妈,不要紧,只是鼻塞,没事的。”我说。

篇6:以牵挂为话题的作文

牵挂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若你在与众多人的寒暄中,猛地走了神儿,想起一个熟悉的面孔,这就是你对他人的牵挂。

牵挂又是一种很随意的心境,漫无边际,似断还续。有时牵挂是淡淡的,就像一幅信笔勾勒出来的图画,仅有那么一点浅浅色彩的点缀;有时牵挂又是浓浓的,像血浓于水。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饱含亲情的牵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溢满乡情的牵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人间大爱的牵挂;“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男女恋情的牵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手足之情的牵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友情的牵挂。

因为牵挂,你的恬静、情浓、意远便有了寄托。牵挂,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深深惦记,它可以联结亲情、友情、爱情。

父母对子女的牵挂,就像一根风筝线,飞得再高再远,即使穿越万水千山,也永远相连;兄弟姐妹的牵挂,有如山间小溪,清澈透明,只要青山不老,它就会淙淙流淌不息;夫妻间的牵挂却似一首婉约的词,缠绵幽远,相思常使泪沾巾;朋友间的牵挂,常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和勇气。

牵挂只有无尘的心灵才能感应,就像清风吹皱一池微澜,让人心儿颤颤,且时间愈长,这种感觉愈是不可舍弃!

篇7:以牵挂为话题的作文

我坐在教室里安静地做作业,可内心却不能平静,父亲还在回家的路上,不知早晨是否带了雨衣。母亲一个人在家,心中是否有些害怕。我也知道在这样一个风雨夜,他们也在牵挂着我,晚上被子是否铺好,会不会着凉。这些心中的牵挂一直都存在于我与父母之间,为什么我一直都没觉察呢?

想起初三备考前的日子,每天都被习题搅得七荤八素,五六个老师轮翻进攻,回到家时身心都已疲惫不堪。父母做好了晚饭,放在桌上等我回来。他们总是等着,饿了也不吃,凉了再热一下,但我有时回去时还没有好生气,丝毫也不记得父母也上了一天班,回家做了晚饭还要等我。

可他们总是迁就我,知道我累了,饭桌上很少说起学习的事。那是一种默契,我们谁也不说。

现在想来考前的艰苦日子,是父母陪着我一起度过的,他们也受着与平日不同的压力、他们也很劳累,但他们却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那颗即将接受一次人生考验的心灵。

前几日,我打电话对父母说身体不适,于是母亲一下班就转了三趟车,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来看我。虽说与我的见面也只是短短的几十分钟,可母亲说,这样她就放心了。

或许事实就是这样,虽然父母的关爱时时存在于早晨精心准备的早点,跳跃于晚上加盖的被子里,渗透于每一句叮咛,每一句嘱咐中,但我们却要当这些关爱与我们产生了距离,渐渐地远去时,才发现它,珍惜它,而当它如空气一般包围在我们身边时却感觉不到,一旦离了它又不能活。

篇8:以牵挂为话题的作文800字议论文

老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同学们,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书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今天,我们来写一写有关读书的作文,好吗?

小丫:老师,是不是有关读书的事或是爱读书的人都可以写呢?

老师:是的,这次有关读书的话题可以写的内容很多。可以写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写你读书的体会;可以采访你身边爱读书的人,再整理出采访记录。

毛豆:呀,这么多的题材可以写,我写什么才好呢?

老师:是啊,我们每天与书形影不离,一定有很多故事和体会:比如你在读书中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得到一本非常喜爱的书的;你在读书中获得的乐趣或学习到的读书方法……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现在你们认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人、哪些事跟读书有关呢?

小丫:我想写写我爱看书的事。我非常喜欢看书。记得有一次,妈妈出门时嘱咐我去买瓶酱油,可是一个上午过去了,妈妈都回来了,我还坐在沙发上看书,全然忘了买酱油的事,妈妈说我是个小书迷。

老师:妈妈说你是个小书迷,说明你类似这样的事不止一次吧?要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爱看书这一主题呢?

毛豆:我想她当时看的那本书一定是非常喜欢的,一定是有什么精彩的内容让她入迷了。我认为这些都要写出来。

老师:说得真好。具体地描绘怎样沉浸在书中,同时细致描写妈妈的神态、语言,也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毛豆,你写什么呢?

毛豆:我的同桌是个爱读书的人,他看过的书非常多,课外,我经常让他给我讲故事。这次,我准备对他进行一次“采访”,学习学习他的经验。

老师:你能说说你要怎么采访吗?

毛豆:我采访时会抓住一个中心话题,然后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如你是怎么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的?平时都看什么书?怎样看书能较快提高写作水平……

老师:看来,你对怎么采访已经胸有成竹了。采访中如果能够穿插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读者更会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老师:前一节课我们不是有举行“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会吗?

小丫:是啊。上次辩论会,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对我们的身心有益处,比如一些垃圾书,还是远离为妙。

毛豆:那你就抓住这个观点找材料,把道理讲透彻,做到以理服人。辩论时不仅要阐述自己的见解,还要驳倒对方的观点。

小丫:嗯,我还知道,为了使人听得懂,要写得通俗些,流畅些,不能用太长的句子,不能用太生僻的词。

老师:你们都说得很好。同学们,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你们的成长离不开书,相信你们对读书有独特的感受和体会。现在就请大家拿起笔,把你们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吧。

篇9:以牵挂为话题的作文

寒风伴着薄雪飘落人间,雪花的落地暗喻着父母也将回到孩子的身旁,弥补儿女对爱的缺失。孩子在路的这头慢慢等待,眼睛紧巴巴的盯着前方。他们知道自己所牵挂的人在那头。划入胸腔的是冷冽的寒风呼出的是厚重的热气。伫立在小石旁,时而蹲下,时而起立。简简单单的都是牵挂走过的痕迹。

父母的风餐露宿,来源于买不到回家的车票,就与自己同乡与爱人一起结伴回家,急切的思念促使他们早早上路。这是牵挂带来的力量,这一切来源于‘牵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充满了牵挂的笔墨。李白将心底最深的思念化为句句佳句。再者【父亲】一首老生常谈的歌曲,可是筷子兄弟将牵挂的气息唱进每个人最柔软心底。被曲中的牵挂唤醒,仿佛是小溪一般在身体里慢慢流动,多的时候是一滴滴深情的泪珠,溢满整个眼眶。

牵挂的是祖国祖国的命运。在祖国面临外敌入侵时每个莘莘学子度过茫茫大海,回到充满焦土气息的家乡。是什么然他们放弃自己未来美好的前景,回到布满疮痍的故土,面对枪炮漫天乱飞的地方,这里不是他们做学问的地方,也不是开发新科技的地方。但是这里有他们牵挂的东西。载着牵挂的小船越过重重困难来到这里

篇10:以牵挂为话题的作文

放暑假了,妈妈把我送到旅顺的姥姥家,开始了这一老一小的快乐假期生活。

因为我最近成了戴牙套的小男孩,所以每天早上,姥姥把早餐都细心地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地放在盘子里。上午写作业时,姥姥会严格地管教,让我认真写好每一个字。在姥姥的严密监督之下,我不敢再狂草了。每当我写得不认真时,都要遭到姥姥严肃的“教训”,我不敢再走回头路。于是,几天下来,我的字有了长进。为了让我的眼睛更明亮,姥姥总是督促我掌握好写字的姿势,告诉我晚上不要看太多的电视,也不能看太长时间的书。

一周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周末了,爸爸妈妈来接我。见到爸妈的那一刻,一阵不舍之情涌上心头,我不舍得离开姥姥。要走了,我的鼻子酸酸的,不忍心让姥姥一个人孤单、寂寞。我拉着姥姥的手,说:“姥姥,您跟我去大连吧!”姥姥摸着我的头,笑着说:“过两天你就会再来的,姥姥不去了。”

回家的路上,一周来和姥姥相处的一幕幕不时在我眼前浮现。想到姥姥一个人,没有我的陪伴,姥姥该多孤单啊!我拿起电话便给姥姥拨了个电话:“姥姥,明天预报下大雨,你尽量别出去哈!”姥姥在电话里不住地说:“知道了,我的大外孙真懂事。”放下电话,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这个暑假,我好像长大了,懂得牵挂了,牵挂我的姥姥。

篇11:以牵挂为话题的高中作文

世间万物都有七情六欲,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逃离这场疾病,当人类有了爱,也就有个牵挂,爱与牵挂相辅相成。然而我们却误以为能够铁石心肠,不被其污染,可惜,我们错了。我们都无法逃离这场疾病。也奇怪,这个名为“牵挂”的疾病对不同的人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人可以享受,这种疾病所带来的一切,有的人却活在痛苦之中。然而,前者的共同点是每个人都有一个感恩的心,接受别人的牵挂,同样也牵挂着别人,他们敢于承认自己的疾病,敢于正确的面对,他们活的很开心;而后者,从不在意别人的牵挂,总是用一种你有病的眼神看待别人对他们的牵挂,也从不承认自己牵挂着别人,他们都不敢正确的看待自己的疾病,最后,后者醒悟了,他们后悔了,死于自己的懊悔中。同一种疾病所承受的结果却截然相反。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那一种方法才是正确的?

??每天出门前母亲的叮嘱,是否会让你心烦不己;老师对你的批评,是否会让你厌恶老师的不公,同学对你的问候,是否觉得不入潮流。然而,我们或许都忘记了,这是他们对我们的关爱,对我们的牵挂,他们不是有病,而是在意我们。疼惜我们,他们都有一颗爱我们的心。然而误以为自己的铁石心肠,却在他们的爱中感化,自己浑然不知罢了。当自己醒悟时,才发现自己以伤害了那些爱我们的人。懊悔,懊悔,懊悔。便这样的懊悔不已;最终死在了自己的懊悔中。

篇12:以牵挂为话题的高中作文

“老太太!”每次加到她,我都会大声对着她大喊道。她的耳朵不太好,只是微笑着点点头:“哎!哎!”她身上穿的总是破破的,我清晰地记得妈妈曾给她买过一整套新衣服,每当妈妈问起,她总说,身上这件还能穿。

我仔细端详了她一番,穿着好几层破旧的衣服,头上裹了一层红黑格子的绒布,鞋底脱落,像一张鳄鱼嘴。手上黑黑的,瘦得可以看到凸起的血管。

那天,她招招手,让我过去,在口袋里摸了摸,又翻了翻,才抽出一个用纸裹着的小东西,塞进我的口袋。她这里面是什么呢?她用眼神暗示我:现在不要看。妈妈喊我们吃饭了,我搀着她走向饭桌。她还时不时看看我的口袋,好像生怕它掉出来似的。

妈妈与亲戚们聊得不亦乐乎,天色也渐渐随着谈话声暗了下来。我望着窗外那片山,太阳快要从山顶上翻下去了,最后的,微微泛光亮,泛着一点红。

回到家,我似乎忘了老太太塞给我的东西,直到第二天,才将它从口袋中拿出来,心中充满期待地打开。一层,一层,又一层,渐渐地,露出了一点红,再翻开,是几张崭新的钱。一个老太太哪儿来那么多钱?

还记得有一次,她拎着一包菜,穿着磨破的鞋,站在我面前,我的眼里流露出惊讶又感动的神情。问了问,她好久才听懂,便回答道听说你想吃新鲜的蔬菜,外面买的不健康,我给你拎一些自己种的过来。脑海中又不禁浮现出当时的场景,一个老太太杵着根拐杖,用尽全力拎着一包菜,风似刀刮在她身上。

那个在夜幕下搓着手等待着我的老太太,那个疼爱我的老太太。她是我心中的牵挂,现在想起,感动得想掉泪。

我时常望向老太太住的那个偏远小镇,有时想得入神,似乎能听见风不断拍打着山壁,发出“呼呼”的声音。她是不是每天坐在门口,看着门前的山,一坐就是一个上午。风摇动树叶,摇动着她无助的孤独;她是不是每天在日升日落中陷入一个人的凄凉,没有人陪伴,没有人关心,像一艘被岁月遗忘的沉船,在时光的水底渐渐枯烂;她是不是在每个日落十分怅然地望着远方,而远方,有她不舍的惦念。

篇13:以牵挂为话题的作文800字议论文

以牵挂为话题的作文:倾诉,无止境的牵挂

湖南省绥宁二中蓼园文学社杨丽红

回首过去,才知道自己多么稚嫩,展望未来,才知道该抓住手中的幸福。十三载悠悠岁月,十三载漫漫长路,十三载无止境的牵挂。

深冬,是家中最热闹的时候,因为这时,妈妈会回家过年。但之后,便会匆匆走了,留下的,是我那孤单的身影。当望着那空荡荡的房间,灯泛着凄冷的寒光,我只能感到寂寞和无助。也许是自找苦吃,每次妈妈回家,我都会跟她吵,吵得天翻地覆,鸡犬不宁,而妈妈只有无奈地匆匆地去外工作。

从前,我想,妈妈不关心我:现在,我想,妈妈不敢关心我。因为我的过分叛逆导致我们的关系有点僵,现在,我却后悔了。秋末,天气骤然变冷,不知,是心冷,还是天冷,冷得彻骨。每次我都在想,如果每一个人都可以许一个愿望,那么我祈祷:幸福。每当我想起妈妈的时候,我只有向我手中的笔倾诉,让它化成最美的`音符,安抚我内心的牵挂。尽管,她只是去外地工作赚钱,但我内心深深的牵挂却仍然无法隐藏。

这一次,我不会再跟妈妈吵架了,因为我知道,有些东西,失去后你才知道珍贵,现在,在还没有遗失的时候?我想珍惜它。

因为思念,所以守候,因为牵挂,所以无奈,在下一个黄昏,我又该向谁倾诉心中那无止境的牵挂?

篇14:以牵挂为话题的优秀作文

镜头一:

怒发冲冠凭栏处

他不是诗人,不擅吟诗作赋。但仅那一次,就照亮了硝烟弥漫的南宋山河。

一位将军在雕梁画栋的回廊上急匆匆地走着,他身上的肃杀之气与周围江南的花花草草、假山水榭是那么的不协调。他是属于北方的汉子,一个七尺男儿,主张抗金。可那位国君却“直把杭州作汴州”,醉生梦死,得过且过。他愤怒、失望、悲哀……他日日夜夜牵挂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人劝他说:我朝气数将尽,不晓得还有多少日子,将军还是及时行乐,别老牵挂着这大宋江山了,早晚还不都得改姓。

可岳飞依旧是岳飞,他将“还我河山”当做自己的人生宗旨,誓将抗金进行到底,可最终岳飞却被秦桧害死了。牵挂着祖国,牵挂着民族,无尽的牵挂在“莫须有”的“罪名”下成了历史的悲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镜头二:

麦田的守望者

堪告慰于九泉之下梵高之灵的,不是他的作品被拍出了天价,而是放在坟墓四周的一束束鲜花。一位无名的旅游者在一张小纸上画着欧维尔教堂和梵高的像。他写道:“感谢您对绘画的热爱,您的画使我有勇气走向完美人生。”一位儿童献上的则是梵高最爱的一束麦穗和几朵野花。

其实点燃梵高热烈的、不熄的艺术之火的,正是这些平凡的事物。他们让梵高牵挂了一生。难道他仅仅是牵挂这些花草?不!他牵挂故乡、牵挂母亲、牵挂弟弟、牵挂初恋情人……甚至有时,他还牵挂过这个世界,唯独没有牵挂过自己。但他所牵挂的人,都认为他是个疯子,不与他来往。他也唯有将那些牵挂寄托在了麦田,他是麦田的守望者,亦或“牵挂者”。世界越走越远,慢慢地将他抛弃,慢慢地松开手时,他也轻轻地放了手。

最后一眼看到的,依旧是午后暖暖的阳光下的麦田。

尾 声

岳飞牵挂着山河;梵高牵挂着艺术;嵇康牵挂着朋友;杜甫牵挂着国家;汉文帝牵挂着子民;司马迁牵挂着历史……

那些牵挂让人放不下,难以释怀。被别人牵挂或牵挂别人,都显得那么温暖。

篇15:以牵挂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挂是一种生命形态,是所有人都寻找,都会珍爱的精神场所和心理磁场。鉴别感情深浅的最好办法就是牵挂的长短。“孔雀东南飞”的美丽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的千古绝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欢离合。“思君如满月,夜夜减精辉”的妙句佳章,都描述着牵挂终至面容渐消瘦,直至付出生命的故事,留个我们一份至真至诚的悲凉的美丽。

牵挂是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是一股依依惜别的殷殷祝福,父母对子女的牵挂就像一片云随着天空中的飞鸟四处飘荡,穿越千山万水,缭绕在子女心头。兄弟姐妹之间的牵挂,如山间小溪,清澈透明,只要青山不老,他就会淙淙流淌不息。唱一路欢歌,激一路浪花。夫妻之间的牵挂,却是一首婉约的词,缠绵悠远,相似常使泪沾巾。还有朋友之间那份不含有血缘关系,不掺杂私心杂念的牵挂,长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与勇气。

牵挂是人与人之珍贵的情感,他没有虚伪的杂质,也没有功利的色彩。牵挂是慷慨的给予和无私的奉献。是深深的祝福和默默的祈祷。牵挂,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细节与作为,买一粒药丸,挤一点牙膏,都是牵挂的表现。

问一句“早上好”道一声“晚安”是牵挂的表达;一张贺卡,一封家书,一个电话,一句留言……都是牵挂的体现。

上一篇:国资委主任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论坛上发言下一篇:作风建设整改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