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生态文明 合力共建绿色家园

2024-07-21

大力弘扬生态文明 合力共建绿色家园(通用11篇)

篇1:大力弘扬生态文明 合力共建绿色家园

大力弘扬生态文明 合力共建绿色家园

大力弘扬生态文明 合力共建绿色家园

■县生态办主任、环保局局长邹霞芳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我县于2008年通过省级生态县验收,并于去年11月正式启动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实践证明,加快推进生态创建,进一步提升全县生态建设水平,是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为此,全县上下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创建国家级生态县这一重要目标任务,齐心协力建设绿色美好新家园。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包含着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等各个层面,还包括组织保障、政策引导、科技支撑等诸多方面。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必须承担起自身“生态文明建设掌舵者”的角色责任。一是要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为统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县政府,要在制订规划和政策决策时,坚持以维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各项工作的前提,打造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位一体的行政价值观;要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层层抓落实。镇(街道)政府同样要正确定位,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抓好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二是引导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政府的首要任务还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积极引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现有特色优势产业,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积极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如利用大云温泉自然生态资源和西塘古镇人文生态资源相契合的优势,突出打好生态牌和地方文化牌,支持其逐步建设成为国内外生态文化旅游的胜地。三是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指标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业绩列为干部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实绩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硬性指标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逐步形成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和用人导向机制。

发挥各部门的合力作用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认真研究具体措施,加大工作创新力度,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最优良的环境。一是要突出县生态办的综合协调职能。充分发挥县生态办的统揽全局作用,加强对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督查指导,推进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要加强协调,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落实,对生态镇、村创建实施长效管理;要注重培育亮点、创造特色,使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全面有序开展。二是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各部门要按照县委有关文件的要求,切实把本部门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特别是要把完成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百项重点工程作为本部门生态文明建设年度重点工作,狠抓进度、确保完成。三是要形成合力共促生态文明建设。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和“1+1>2”的思想,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主动配合,形成合力,对难度大、交叉多的问题和容易产生漏洞的环节,要加强沟通联系,协同作战,合力攻坚。同时,要拓宽监督渠道,通过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及时发现问题、通报情况、督促整改。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在政府指导下,企业必须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建设现代生态文明企业、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切实加强企业环保管理。一是建立政府与企业间相互监督的机制。各企业要就自身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向政府和社会做出承诺,主动接受社会公众舆论的监督。同时,政府赋予企业相应的权利和合法的环境权益,建立起政府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相互约束、相互监督的管理机制和链条,使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当主角,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二是大力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各企业要有效应用节能新产品、新技术,加快更新淘汰落后工艺与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要积极使用清洁绿色能源,调整能源使用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要加大对环保设施进行维护、更新项目的投资。三是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主人翁精神。企业应引导鼓励职工参与企业节能减排的监督和管理,做企业环保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发挥群众的集体力量要调动广大群众的环保热情,通过更多群众的关心支持和参与,促使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绩。一是培育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围绕国家级生态县创建,重点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实现从“征服自然”等传统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转变。二是赋予公众环境知情权。利用好政务环境公报等各类信息传播渠道,使公众真正参与到生态环保工作中来。三是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环境保护的民间组织并给予大力扶持。通过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执法监管等环境事务活动,实现公众决策参与,对公众参与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积极探索建立公众参与激励机制等,不断增强公众参与积极性。

篇2:大力弘扬生态文明 合力共建绿色家园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但是随着人类社会不断的进步,许多不可再生资源被过度开发。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所以 “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家园”成了我们园林工作者的工作目标。

朋友,们知道绿色家园的内容有哪些吗?绿色家园就是“环境美”、“语言美”、“行为美”这三项。如果把绿色的家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环境美”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语言美”就是它的枝叶,而“行为美”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古代诗人写天,“江天一色无纤尘”;近代作家写天,“蔚蓝色的天空,一尘不染,晶莹透明”。可惜我们现在很少能见到这样美丽的“天”了。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2010年是XX区绿化建设管养事业突飞猛进,也是实现绿色城市目标的关键一年,同时也是我所深化改革的重要。面对压力、面对新契机,我单位进一步完善了绿化管理制度,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在市、区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和正确指导下,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我所以“抓好养护管理,确保绿化养护管理水平更上一步台阶;完成绿化工程任务,再创一批精品工程”为目标,努力完成好XX区政府交给我单位的各项任务。在开展日常建设、养管工作的基础上,还将继续开展防台抗旱、山林防火、山体滑坡防护、花卉展、义务植树等多项阶段性重点工作。同时还将继续做好上级部门领导开展的精品花坛、自然花境、立体花坛等建植工作,做好重要节庆日的花卉小品布置工作。今年,我单位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展杭州市“美化家园工程”建设,将人民广场,城北新村,金城路等绿化按照生态保护、合理配置、特色鲜明、景观提升的要求,在坚持多结构、多品种、多层次植物配置模式的基础上,选择花期长、景观效果好的植物品种,增加具有观赏价值的开花乔灌木、地被、色叶植物及球宿根花卉、时花的配置,确保四季有花,提高我区绿化的美化彩化水平。

同时人民广场申报“国内最清洁城市”示范点, 认真贯彻市领导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打造“最清洁XX”工作,以环境最净、秩序最好、功能最全、景观最美为目标,全力打造国内最整洁、最美丽、最愉悦的市民广场。

篇3: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名校

由此, 香河一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大胆创新, 把“明德立身”生态德育理念作为一中的新校训;把“以人为本, 以德育人, 以质立校”作为一中的办学理念;把“励学敦品, 敬业乐群”作为一中的师训;把“弘扬生态文化, 倡导绿色生活, 共建生态文明”作为一中的绿色宣言。

一、确立生态德育理念

香河一中始建于1940年, 2006年整体搬迁至现在校区, 现校区占地235亩, 总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 教职员工390余名, 其中高级教师71名, 省市级骨干教师15名, 现有在校生3800余名。生态德育理念是香河一中的优秀传统, 2004年, 学校就提出“平安校园、书香校园、生态校园、文明校园、人文校园、数字校园”建设的发展思路, 2008年4月, 国家级重点课题“绿色理念与素质教育研究”在我校确立, 并聘请孙和校长为课题组组长。近几年, 学校共荣获中国师德建设示范单位、省文明单位、省先进基层党校、省安全文明校园、省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校园是培养人心灵的地方, 更应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学生时代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因此, 绿色校园的建设对成长中的学生而言尤为关键, 这对他们个人来说, 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对整个国家、社会的未来而言, 也是百年大计。生态德育理念是绿色校园文化的思想核心, 是其他绿色校园文化表现形态的灵魂, 正如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的:“物质性就是文象, 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 无文象不生, 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 无文脉无魂。”

二、打造多支绿色队伍

建设绿色名校, 需打造多支绿色队伍。第一支队伍是绿色领导干部队伍。学校领导干部队伍的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 所以班子成员要身先士卒, 从各方面做师生的表率, 全心全意为师生提供绿色服务。一是建设了一支团结严谨、务实创新、善于管理、善于服务、体贴民意、敢于让师生监督的领导班子;二是建设了一支会想事、能干事、干成事, 既能上下沟通、左右联系, 又能做好具体工作的中层干部队伍。学校中层干部都是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他们成为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的顶梁柱, 学校还有意识地为中层干部压担子, 不断提高中层干部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 树立绿色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 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第二支队伍是绿色党员教师队伍。学校注重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在全校党员中开展“献点子, 建绿色名校”活动, 党员教师纷纷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组织师德论文评比, 组织党员教师参加助残助困献爱心活动, 引导党员热爱教育, 奉献教育。建立党员“绿色三培养”制度, 即把一批党员培养成绿色教育教学骨干, 把一批教育教学骨干培养成绿色党员, 把一批党员教育教学骨干培养成绿色学科带头人。目前, 学校106名党员全部成为各个工作岗位的中坚力量。

第三支队伍是绿色教师队伍。优质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稳固根基。在对教师的绿色管理和培养过程中, 学校坚持“绿色、尊重、激励、关爱、发展”的人本原则, 采取“铺路子、搭台子、压担子、给位子”的办法, 为教师的成长铺路搭桥。学校大力实施“绿色名师工程”, 以名师拉动教育教学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以名师育名生, 以名师、名生创名校。

三、共建绿色和谐校园

学校坚持人本理念, 充分体现绿色人文关怀, 共同建设绿色和谐校园。

第一, 班子成员富有亲和力, 真正走入师生的心灵深处, 以心发现心、以爱博得爱, 与师生同呼吸、共命运, 工作中坚持公平待人、以理服人、一切为师生服务。定期召开教师、学生代表座谈会, 每周每人至少深入班级听两节课, 经常深入到教研组、教室、学生宿舍, 了解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全面关心师生的健康成长, 引导教师和学生积极锻炼身体, 使大家以强健的体魄、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切实为师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努力做到教学上的问题由教师去思考, 生活上的问题由学校来解决。

第二, 在真诚、和谐、愉悦的氛围中, 教师们有了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拼劲, 有了坦荡无私的胸怀和广博宽厚的大爱, 而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 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所以教师们能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朋友去对待, 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们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关心和尊重学生, 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爱,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爱的对话。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从学生的利益出发, 上到校长、下到普通的管理人员, 都把学生放在首位, 一切工作无不体现出情真意切的人文关怀。

第三, 绿色教育进课堂,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绿色课堂氛围, 优化绿色育人氛围。校园内花草、树木相映成趣, 草坪、花园充满生机, 名言、校训催人奋进, 校园文化墙启迪着思想、昭示着希望。师生自编的《红烛》《溪源》《平安校园》等校刊, 学生创意的板报, 反映学生心声的校园广播站, 成为师生的精神乐园, 唱响师生自主发展、健康向上的和谐旋律。学校组织的拔河比赛、乒乓球赛、校运会、篮球赛、国旗下演讲等活动, 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 陶冶了师生的道德情操。学生业余党校的党课教育、每周一国旗下演讲、法制宣传教育、环保教育、师生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港》心理校刊的创办、心理咨询室的开设, 为学生解除了心理困惑。定期的校内安全大联查, 长期坚持的24小时校内值班制度和学校领导带班制度, 确保了校内安全。后勤的教学物资的供给、水暖电的正常供应, 校园美化、绿化等大量工作, 为育人工作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这一切共同构成了和谐的绿色育人环境, 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四, 为学生营造绿色和谐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绿色和谐的校园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硕果, 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因此, 香河一中整合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教育资源, 构建起三位一体的绿色教育“立交桥”。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 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 现代学校教育的开放性, 要求学校要主动全面地接收社会的动态信息, 注重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让学生走出教室, 置身社会, 从而在学习中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香河一中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清扫社区垃圾、清理街头小广告、扶困助残学雷锋等社会公益活动, 提高学生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绿色思想境界;成立了“家长委员会”, 引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力量都来关注教育、支持教育。学校通过家访、家长座谈会、短信沟通、向家长提供教育资讯等形式与家长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 解答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 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了积极向上、民主平等、和谐发展的家庭环境。

第五, 做好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学校派专人负责综治工作, 建设了校园监控网络, 时时了解整个校园的情况。定期请公安局内保科、派出所、消防大队的领导和有关人员来校检查指导工作, 介绍治安、安全管理经验;定期组织校内安全大联查;组织全校教师参加消防安全知识、技能培训, 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坚持24小时校内值班制度, 确保校园秩序井然。

四、人文高考取得佳绩

高三年级实现绿色的师资配置, 成立了绿色文科备课组和理科备课组, 确保学生文综、理综成绩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得到提高;根据各班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 要求班主任和课任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多渠道搜集高考信息和资料, 定期召开学情分析会, 做到了各学科、各阶段复习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有反馈, 复习目标明确, 措施有力, 组织到位, 保证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考前制订了切实可行、详细周全的《绿色高考工作预案》, 确保学生顺利参加高考。一系列措施为高三学生顺利参加高考、取得理想成绩提供了可靠保证。2009年高考香河一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参加高考的756人中, 本科以上上线620人, 本科上线率82.1%, 比2008年提高9.42个百分点, 学校语文、数学、外语三大学科成绩全部居全市之首。实践证明, 以生态理念为核心并让学生拥有一个绿色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是学校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与保证。

篇4:大力弘扬生态文明 合力共建绿色家园

在对话过程中,“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意义”、“绿色发展与生态富民”、“森林、水系和城市的有机融合”、“城市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和绿色城市建设”等话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张永利就创建森林城市谈了四点看法,第一通过建设城市森林可以非常好的提高城市的生态承载力、生态容量。人民的生活改善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一个城市的生态是不是良好是识别这个城市先进与否的重要标识。第二城市森林建设可以很好地提高城市的宜居度、舒适度。有一个说法叫生态福利,现在社会发展的水平越来越高,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希望社会各个方面都能够促进以人为本的目标实现。生态福利是解决老百姓福利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城市森林建设也是一个最大的、最直接的、最重要的、最富有意义的、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民生工程。城市里面有了更多的树木和森林之后,一方面从感官上、从视觉上非常养眼,觉得非常舒适、非常舒服;另一方面森林有很多作用,它给人们实实在在的带来好处,让人们在城市里觉得很幸福。第三通过城市森林建设可以促使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第四对于建设现代林业,对实现胡主席向全世界承诺的到2020年我们国家的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的目标很有意义。

孟兆祯认为,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范畴。绿有几千年,古代写的“绿”字是一个人拿着一棵树苗,它表达的是人不满足于天的恩赐,要利用人工绿化来进一步改造。中国绿城是由很多学科构成的,城市园林、城市畜牧业乃至农业都是绿色。从绿化树种选择来讲,南宁是南亚热带气侯,降雨量1300多毫米,很充沛,气温也相对较高,所以南宁在城市绿化中对树种的选择也应该针对南宁气侯的特点。榕树的种类和品种很多,它是在热带、亚热带非常适宜生长的一种植物。所以,我建议南宁选择生物性基调素质为榕树,特别是小叶榕。

宋维明认为,在一个城市的生态建设过程中,能不能够可持续和它的生态功能以及经济功能能不能协调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森林城市的建设中,城市的林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这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另外,林业对产业的发展、林业对经济的发展,自身就是绿色经济的范畴。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森林除了对人类提供自然的消费木材以及其他各类适合人类需求和消费的自然产品以外,还有很多新的功能产生,像生物质能源的作用,还有碳汇作用,都体现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刘東生说,热带或者亚热带林业在全球森林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第一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的物种最为丰富,包括植物林、动物林,也包括经济林。第二是它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热带雨林在全球森林中的地位,无论是林业专家还是气侯专家,都一致认为其在生态平衡中具有高度的战略地位。具体到南宁,首先森林数量上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突破,包括量化、绿化、美化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次从森林的分布上,南宁森林是垂直分布,高层、中层、下层,乔木、灌木、花卉形成了一个复式的城市森林结构;在水平分布上,做到了分散绿化与城市公园绿化相结合、城市森林和郊区森林相结合。

王景福认为,城市生态是处理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就是发展与环境双赢、时间与空间共赢、人类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用科学的话讲就是“一高二低三公平”:“一高”就是物质生产水平要高;“二低”就是资源消耗水平要低、环境污染水平要低;“三公平”就是政府企业公众要公平。从效益上讲,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要公平,还有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环境生产要公平。

郑水泉认为,如果说森林是人类远古时代生活的家园,那么城市就是人类现代生活的家园。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这些年来提出森林城市的概念,非常好地把人类远古时代生活的家园和生活方式和现代社会、现代文明的生活家园、生活方式融合在一起,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今天我们越来越感受到除了享受现代文明之外,人类越来越需要重新回到森林、走进森林。所以我们提出来要拥抱森林,让森林走进城市,也是让人类重新拥抱城市。

蒋桂雄认为,林业既是一项公益事业,也是一项支柱产业,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许许多多实实在在的实惠。这些年来,广西通过大力推进“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推动、推进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一系列工程,广西的城乡绿化率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广西全区去年的林业总产值已经达到1277亿元,全区农民人均收入来自林业的达到900多元,很多地方涌现出一大批年收入10万、超百万的致富典型。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对话,大家认为,南宁市紧紧围绕建设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战略目标,致力建设生态宜居、环境优美、有凝聚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和谐城市,走出了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之路。目前,南宁市以大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制定了“打造绿色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绿色文化和造就绿色文明”的发展路线,确立了“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和宜居城市”的工作目标。这一切是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具体实践。从城市建设的角度讲,就是要建设绿色城市,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且把绿色城市的建设与市民的幸福指数挂起钩来。推进经济转型,就是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和为子孙后代谋福祉的一个战略举措。

南宁市代市长周红波表示,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为“弘扬生态文明,共建森林南宁”献计献策,我们市委、市政府会后一定要专题研究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纳入到南宁的发展建设规划中去。未来,南宁将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继续在产业转型升级上狠下功夫,坚定不移地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促共赢之路。继续统一城乡规划,促进城乡生态协调发展;注重人民群众需求,增进人民健康,改善人居环境,惠及人民生产生活;注重全民共同参与,全面提高生态理念,达到共享生态文明成果的目标。

今后五年,南宁市将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富民强桂”战略,以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突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建设现代生态宜居城市,突出深化改革开放,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打造“三基地三中心”,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财政收入翻一番以上,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为南宁在广西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

篇5:大力弘扬生态文明 合力共建绿色家园

当今,城市化进展的加快,使得我们的生活充斥着各种马达声,汽车尾气,工厂废气也时不时钻进我们的鼻腔。一切现代的污染正在悄悄地,又行动迅速的影响着人们,影响着人们的家园。

上海气象局最近在天气预报中新增了一项洗鼻指数,我想,这不是空穴来风,尽管许多如对这项指标并不是十分理解,但这除了意为了人们更注意卫生,更注重身体健康外,恐怕还隐约含着我们身边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变的因素吧!周立波曾在他的节目中说过:“从现在起,北京的沙尘暴上海人民也可以享受了”,当时大家听后都笑了起来,我们先不管这笑的背后含义,但这句话的背后含义却是让人感到心里沉甸甸的。沙尘暴都吹到了上海,这环境问题昭然若揭了。

讲到这或许有人要说:“现在天还是蓝的,河里也有鱼虾,说得跟世界未日一样,至于吗?”但我们要知道所以环境的破坏都不是一天二天而形成的,而是人们对环境的不重视日积月累形成的,若真的等你发现天不蓝了,河里没生物了,那就真的是后悔莫及了。

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了,我们生存的家园真的变成了这样,那人们又该何去何从?

人类是需要绿色的,人类是需要一个绿色家园的。绿色的植被,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才是人类生存的条件,那些工业化、现代化所进成的“毒气”绝不是人类需要的,或者说是万万要不得的。我们的生活环境应该是无污染的,是绿色的。“雾都”尽管有优越的生活硬件,但它不会是生存适房地。

所以,一个绿色的家园、一个绿色的生存环境是我们所共同需要的,上海人民不需要沙尘暴,我们要的是一片天净的天空。我们需要的也不是一个所谓的洗鼻指数,我们要的是一片能自由呼吸的空间。我们应当携起手了,一自身行动感召他人,一个环保先锋的崛起,将会带动一批环保先锋的出现,绿色家园需要我们共同创建。

篇6:大力弘扬生态文明 合力共建绿色家园

其实,现在不少地方的环保工作都做得特别好。比方说,我爸爸的老家黄山。那里植被茂盛、空气新鲜,每呼吸一次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那里,无论城镇还是农村,道路两旁除了树木就是花朵,小鸟、蝴蝶、昆虫……各种小动物们都喜欢在那安家,我觉得黄山简直就是植物的天堂,动物的乐园了;那里,到处树木成荫,一座座披着绿装的山峰连绵起伏,山脚下的河水因为没有污染,所以总是清澈见底,自由自在的小鱼小虾,五颜六色的鹅卵石,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河水平静时就像一面硕大的明镜,倒映着四周秀丽的青山。我听爸爸说,黄山的空气质量常年排全国第二,所以说,黄山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城市,如果我们马鞍山也像黄山那样到处是绿水青山,空气天天清新,那该多好呀!

防治环境污染,植树造林是个很不错的好办法。最近,我就经常参与妈妈手机上的一个名叫“蚂蚁森林”的公益活动。活动的规则很简单,只要你走的步数越多,你就能积累到更多的能量,能量积累到一定数目,公益活动的主办方就会以你的名义,种上一棵树。所以,现在的我,每天无论走到哪里,都戴着计步器,早上走路,晚上也走路,就连上学我也带着,如今的我走的步数都已经种上两棵树啦,虽然不多,但也算是我用实际行动为绿化家园做出了一点小小贡献,我会继续努力的!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参与到这样的环保公益活动中来,只要我们人人参与,共同努力,我们马鞍山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篇7:大力弘扬生态文明 合力共建绿色家园

生态环境是所有生物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这项“基本国策”的出台,伴随着新世纪来临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一员,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机械的来临,人们渐渐忘记了平衡生态文明这重要的一点,地球是唯一的家,请大家爱护地球。你们可曾想过,人人少用一次性物品,就可能挽救一片森林;你们可曾想过,如果人人节约一分钱,就能让山区贫困儿童吃上一顿美味的饭,让他们享受和平常人一样的教育;你们可曾想过,如果人人都种一棵树,可能就会抵挡一场沙尘暴。其实一些小事,也有可能可以维持生态文明。所以,保护我们的地球村,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世界更美好。

现在的生态,已越来越坏,越来越多的万年冰川融化,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濒临灭绝,越来越多的鸟儿无家可归,你们可曾听到他们的倾诉?“我想要一个温暖而舒适家……”。同学们,让我们杜绝捕杀保护动物吧,让我们杜绝乱砍乱伐的现象吧,让我们杜绝一切对生态文明有害的事吧,让那被破坏的臭氧层不再继续被破坏,让我们的祖国环境越来越好。为了我们的生活,请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家园吧!

篇8:弘扬生态文明 共建绿色校园

校园环境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阵地, 也是我们修养自身人文素质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 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我们对学校生活的校园环境要求也日益提高, 而生态和谐校园正是我校建设的主轴和方向。生态体现着物种之间、生物与水、热、光等因素之间的和谐关系, 这种关系是情感教育最好的学习媒体, 能够使学生从中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结构健全的生态校园环境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长期性生态体验、观察的环境和目标, 而且能够为学生的环境教育提供鲜活的内容与素材, 让学生使用多种感官去接触环境及思考问题, 在生态建设和维护的实际操作中学习与环境有关的知识。

近年来, 市教育局将环境教育作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以创建绿色学校为载体开展了大量实践活动,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各类项目工程的实施和中小学“食宿工程”的推进, 目前有不少中小学校园已经做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整洁美观, 遵循环保理念, 既解决了师生的工作生活需要, 又美化了校园环境。全市中小学校园绿化面积覆盖率逐年上升, 校园环境优美、干净。校园的绿化工作做到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交, 树林与花卉并存, 盆栽与地栽互补, 大片绿化与盆景布置结合, 使校园成为四季常青、月月飘香的花园。

绿色校园不是简单的绿化学校, 除了抓绿色环境建设外, 学校还应该注重加强全体师生绿色环境的教育。开展“弘扬生态文明, 共建绿色校园”活动, 必须坚持因校制宜, 从每一所学校的实际出发, 不搞形式主义, 更重要的是结合学校实际, 开展丰富多彩、对广大学生有吸引力的活动。不仅要实行环境责任制, 采取绿地认养、卫生包干, 将校园的每一处环境责任到班、责任到人, 而且还要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 如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爱我高淳”摄影大赛及参观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等,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此外, 学校还应该专门开展“垃圾分类回收”活动, 要求各个班级将每天的垃圾进行分类, 分别送到指定地点, 一月一评比, 以此来促进班级、校园卫生, 提高学生环境素养和道德素养;同时, 注重环境教育与课堂渗透相结合, 开设环境教育课, 开展环境教育理论研究及教学观摩活动, 结合永康的环境质量状况, 选择事例进行分析, 采用录像播放等形式, 科学、直观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的环境教育活动, 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和联系, 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全体师生的环境素养。因此, 创建绿色学校的口号不应该只停留在学校领导的脑海里, 而应该被全体师生当作规范自己行为的标准、努力实践的目标。在打造“绿色学校”过程中不仅让绿色空间文化贯穿校园, 更要让绿色管理文化深入人心。

弘扬生态文明, 共建绿色校园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是一个保持并发展的过程,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在经后的实践工作中, 我们应该紧紧结合创建绿色学校的整个过程, 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出谋划策, 在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方面步步深入。依据每个学校的现实条件和基础,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充分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 扬长避短, 突出特色, 发挥师生智慧, 循序渐进地全面提高全体师生的环保素养。

篇9:大力弘扬生态文明 合力共建绿色家园

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指向

“改革发展,理念先行”。全会《公报》中所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相较于以往党和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论述而言,既有创新,也有升华,更有提高,呈现和强化了两大全新指向。

(一)生态环境总体改善的指向

传统的“绿色发展”注重的是从节能减排及污染物治理的视角测度科技创新对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所提出的“绿色发展”,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之上,在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形势之下,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压力之下,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召之下,与时俱进提出的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论断。《公报》从“绿色发展”所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出发,围绕人与自然和谐、主体功能区建设、低碳循环发展、资源节约与利用、环境整治、生态屏障构筑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从生态文明和“绿色化”发展的高度进行了新的理论阐述,这不仅赋予了“绿色发展”这一模式崭新的面貌,也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美丽中国建设的指向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首次提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使“美丽中国”的表述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也令“美丽中国”从一句抽象的理论表达“落地生根”为具象的实践形态。这是我国在“绿色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并在实践中加以深化所得出的科学的理论认识。在未来,“美丽中国建设”必将与“绿色发展”实现,相互包含,相互促进,并举并重,共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的新突破口

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引领之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全会《公报》依托绿色发展理念,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加以探寻。

(一)“视野和领域”的突破口

“绿色发展”不仅要立足国内,同时还必须综合考虑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生态安全领域同样如此。作为与国家安全相关的人类生态系统的安全,已经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的广泛重视。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退化、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逐渐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上述背景之下,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率先提出了“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这表明我国在“绿色发展”中具备了国际视野,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积极主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整个地球生态环境的担当,向世人进一步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诚意和姿态。这一提法,还要求我们将生态环境发展问题放到全球化的背景下加以考量。相较于“只顾自家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逻辑,强调中国对全球生态安全的贡献,将有利于我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世界生态环保进程,推动世界生态环境安全建设,与其他国家一起共同构筑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新格局。

(二)“体系与格局”的突破口

本次全会《公报》从格局建设、体系建设、权责分配等多个不同角度,给出了全新的提法和论述,且提法更加新颖,论述更为独到。首先,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率先提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其中,“自然岸线格局”的提法表明我国将一如既往地顺应自然,更加重视天然形成的地理分界线,避免岸线受到人为的破坏和开发;同时,自然岸线格局也表明我国将海洋这一天然分界线纳入了格局建设之中,用格局把中国的国土做了全方位覆盖;其次,《公报》中提出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这一方面表明“两个体系”是绿色发展最重要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强调“绿色发展”全面性的同时,也从体系的角度将绿色发展诠释的更加生动具体;再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时我国提出了“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本次全会在此基础之上,从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的角度强化了其制度属性,在推陈出新的同时又与以往的交易制度相呼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相配套。

(三)“举措与制度”的突破口

出于“绿色发展”需要和当前生态环境形势的压力,本次全会在《公报》中提出了两项重点工程、两次重大行动和三个关键制度,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层面进一步加深和强化对生态环境发展的推动作用。具体来看,一是“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和“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近零碳排放”这一严苛的标准,要求我们以更大的气力投入到“碳排放”的整治之中;“山水林田湖”作为生命共同体,其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做到统一的修复与保护。二是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和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要求发挥林业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全民动员、全民动手、全面绿化的方针,努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生态修复工程、重点区域造林、防沙治沙、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草原建设等一系列国土绿化行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要求更多的关注海洋生态环境建设,花大力气探索如何减少海湾污染,使海湾常绿,海水常蓝;三是明确提出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建立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最严格”三个字凸显了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已经到了不得不治、必须得治的阶段,一切治理活动都必须从严从重,方能取得实效。同时,建立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使信息上传下达将更加顺畅,还避免了环节过多所带来的管理损失,确保了管理效率,通过加强地方,尤其是对市、县生态环境的监管,解决地方保护主义的壁垒和准确获取环境数据等有关问题。此外,制度的形成,使天然林保护有了具体的实践标准,具备了现实的依托,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也将有利于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绿肺”作用,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nlc202309021823

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道路,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只有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既要面对新的局面,也要具备新的思路,更要有新的举措。

一是将“绿色发展”理念植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之中。本次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其中,“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成为新目标之一,从“十二五”时期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到“十三五”时期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质量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局部到整体的深化提高过程。这要求我们在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并以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为导向,时刻保持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通过绿色发展理念的渗透来坚定人们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决心。

二是要科学厘清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绿色发展理念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创新”为绿色发展提供动力,“协调”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开放”为绿色发展提供机遇,“共享”促进绿色发展成果转化。在绿色发展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对生态环境新情况、新问题的敏感性;创新绿色发展技术、方式、体制、机制,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同时,加强对国外先进发展方式和理念的学习与借鉴;及时分享绿色发展的成果。

三是推进绿色发展必须树立全球性生态视野。绿色发展是当前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多需要面对的复杂课题,我国的绿色发展在起点、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绿色发展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善于用他人先进的技术和方式来增强自身发展实力;同时,在自身发展时也要充分顾及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对外要把握国际绿色发展规则制定的主导权,尽可能维护和争取发展空间; 对内要切实加快绿色转型进程,促进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

四是将制度建设贯穿绿色发展全过程。绿色发展要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制度作支撑,用具体的制度对绿色发展理念加以规范和约束,形成全社会共同遵守的客观条例、政策、法规等。对违背绿色发展要求,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的任何行为坚决用制度加以限制;同时,绿色发展相关制度建设要充分考虑客观条件的许可,考虑具体时期的主要矛盾,有针对地、分时期、按步骤地加以推进;在涉及不同群体的利益时,会对不同群体产生不同的影响,需要建立和实现更加民主的绿色发展制度建设和公共决策的机制。

(夏宇鹏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李铁铮为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篇10:大力弘扬生态文明 合力共建绿色家园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以林业为基础、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全日制公办省级示范高等职业院校,至今已有59年办学历史,校园占地面积近千亩。学校设有八个二级学院和31个高职专业,在校生达万余人。学校秉承“以生为本、以林为根、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走内涵建设、特色发展与产学相结合之路,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是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全国绿化先进单位。2011年被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我校共青团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致力打造“四个特色”服务育人。

一、以创建生态文明校园为特色,营造绿色生态校园文化 以“和为生、行为态”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理论,一是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通过“地球日、环保日”举办“绿色、亲情”主题活动;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开展班级文化工程、生态寝室文化工程、生态教室文化工程建设;以“献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征文和知识竞赛,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二是大力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启动了“低碳生活月”系列活动,并将《现代林业概论》纳入大学生必修课程。三是大力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开展“大拇指”文明礼仪引导行动和文明礼仪大使评选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杜绝校园不文明行为。四是大力开展生态审美教育活动。学校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校园树木园、生态科

教馆、生态文化馆。尤其是我校的生态科教馆,以“科教兴林”、“林业信息”、“动物保护”、“植物资源”四个方面进行设计,被命名为“江西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生态科教馆免费开放,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学习,总人次超过5万。这不但提高了校内师生的生态审美素养,也为社会人士提高生态审美意识提供了平台。

二、以思想教育为特色,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是创办“短信大学”。“短信大学”的创办旨在通过短信方式向师生传播正确思想。每天通过短信为全体师生发送专业知识和励志名言;每周利用短信将学生在校情况发送给家长,建立家校联动机制,促进家校交流。二是开展校园星级学生评选活动。学校设立了“文明之星”、“技能之星”、“成才之星”、“自强之星”、“综合素质之星”、“文体之星”等,每年对道德高尚、学习优异、技能突出、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综合素质全面和有文体特长的学生进行表彰,树立先进典型,为广大学生树立榜样,倡导良好风气。三是党建促团建。坚持党建工作进宿舍,确立了学生党员“三个一制度”,即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党员一个岗位;一个党员一个服务项目。一个党员一面旗帜,要求有学生党员的宿舍均挂“党员寝室”牌,写上学生党员名字,接受监督;一个党员一个岗位,将每栋宿舍的全体学生党员的班级、姓名、照片统一制作在宿舍一楼宣传栏的“先锋岗”牌上,显著标明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个党员一个服务项目,每栋学生宿舍都建立一个“学生党员服务站”,配备一间宿舍作为活动场所,所有学生党

员都要入站,同时选择一个服务项目。四是校园文化,精彩分呈。依托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大学生讲坛”、“历届学生主席宣讲会”、“感动环院”人物评选、“校园达人秀”等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导向和娱乐功能。2011年,我校郭含、王轶薇两名同学荣获第二届“中国橙乡天使”称号。

三、以学生就业创业为特色,服务学生成长

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是当前共青团大力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点项目。校团委主动参与学校创业孵化园项目,建设了全省高校中最大的花园式大学生创业园,建筑面积达一千多平方米。三期建设完成后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近五十个创业办公空间。

我校采用“企企联合”模式,为大学生创业园区的项目邀请有资质的企业担任对接扶持企业,建立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开展“创业沙龙”、“企业家讲坛”等活动,使学生在实际创业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和市场意识。同时发挥团建优势,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创业论坛”、“创业训练营”活动;组建创业强化班,招收创业方面有兴趣且有条件的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定期组织创业计划大赛,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强化创业意识,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和创业潜能;以班级创业为载体,倡导班级团队创业,创业老师和专业老师成为班级“创业经济人”,为在校大学生的校园创业提供情景规划;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竞赛,在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我校荣获江西赛区

专科组团体总分第二名,两个项目分别获一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赣州市天博测绘有限公司创办者张胜超,成为我校创业园中孵化出的第一个独立创办公司、并且月纯利润达六万元的在校大学生总经理。

四、以企业对接社团为特色,共建学生文化社团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职业教育的成功做法,受到了学校师生的好评和欢迎。但学生在如何成为“企业人”问题上所接受的教育不够充分。鉴于此,我们开展了“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以企业名称命名校内学生社团,校企共同组织,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与企业的文化交流活动,使企业合作能够有效的体现文化的内涵。

篇11:大力弘扬生态文明 合力共建绿色家园

几十年来,胜利油田响应上级号召,坚持不懈地开展学雷锋活动,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许多好人好事,推出了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集体和人物。应该说,雷锋精神一直教育、鼓舞、激励着胜利人艰苦创业、战胜困难,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央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时期,正是胜利油田的会战初期。在那个会战年代和创业年代,胜利人之所以能够立足岗位,能够为国家奉献自身、贡献石油,跟雷锋精神“把有限的生命投放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是一脉相承、完全一致的。看看铁人精神、大庆精神、胜利精神,再看看雷锋精神,细细想想,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这些精神的本质就是:在完善自我的同时,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多给社会做贡献,多给社会和人民做有益的事情。比如王铁人,他是咱们石油人的化身,是先进的典型,是光辉的典范,雷锋精神在他身上体现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献身。王为民、顾心怿等这些油田的先进典型都是践行雷锋精神的先进典型。油田的各个时期都有这样的先进典型,像河口油区的“小白鸽”青年志愿者医疗服务队、义务理发师赵晓凤、义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张占江、送迷路儿童回家而感动武汉市民的孟震等等,包括我们的老先进杜全芳、时新春等。雷锋精神走过了50年,我们这一代基本上就是雷锋精神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今年,中央对雷锋精神进行了深入总结提升,提出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这五句话融合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我们应该更深层地认识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

一、要理解好新形势下油田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条件发生了变化,胜利油田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也产生了变化。

首先,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对油田培育主流价值观、建设胜利精神家园很有必要。现在,胜利油田这个大家庭有50万人,包括正式职工、劳务派遣工、退休人员、家属、协解人员等等。可以说,今天胜利油田这支队伍跟10年前、20年前相比,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学习雷锋精神首先要有集体主义观念,需要有“要让胜利油田先好起来”的主流价值观,通过胜利油田这个大家庭的发展、和谐、稳定,来使每个人都成为受益者,这应该成为胜利油田的主流价值取向。我们做企业,要立足向社会做大的贡献,在调节个人、油田、国家利益的过程中,能够先把国家、油田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种主流价值观的培育要靠雷锋精神的引导、鞭策和教育。要让大家心里先想着“胜利油田”这个集体,通过我们共建和谐,来实现在共建中共享。

其次,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对油田推进心田工程建设、提升员工群众文明素养很有意义。一个单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提升人的素质。举个例子,你走在马路上,看见一个小姑娘摔倒,你扶也罢不扶也罢,都不应该受到谴责。但是,你扶起来,这种行为就是一种善行,是善良的表现,就应该去做,就应该受到赞扬。某种程度上说,对人类的行为要求过高,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过大的压力。世界上、社会上是有美的,我们应该多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多地去发现美、赞扬美,来带动大家都把美好的、善心的一面表现出来。只有这样,一个单位才能和谐。现在住楼房的多了,邻居之间来往少了,我对这一点很不赞成。大家成为邻居,住上几个月、几年,谁也不了解谁,相互之间也没有一个交流和沟通。我觉着应该先关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过去出一次差,你能听到很多感人的故事,听来许许多多的信息。现在不行了,你现在坐在车上问人家,对方会认为你神经不正常,对你持一种戒备之心。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就是:人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疏远了。通过雷锋精神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起来,只有这样,胜利油田的心田建设才能落到实处。

第三,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对我们油田凝聚干群力量、激发工作热情很有作用。现在有一些人,工作没有激情,总认为“我挣这些工资,就干这些活”,这不是一种快乐工作的状态。有许多同志把工作看成是一种负担,不是把工作当做一种事业来干,却把它当成一种负担。所以,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引导大家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当工人的应该这样,当干部的更应该这样,就是要做到组织让你干什么你就好好干什么。干什么也别分高低贵贱。学习雷锋精神对于提高我们每个干部员工的激情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二、要把握好油田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基本原则

要坚持弘扬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学雷锋是50年来的一个老话题,这些模式基本上也固定化了,每年3月5日前后上街义务活动,平时也有一些义务团队。新时期学习雷锋精神,应该创新“学”的方式,拓展“学”的载体,扩大“学”的范围。比如说对于员工,雷锋时期,做的更多的是对别人进行物质的资助。但是在今天,内容就应该扩展,远不止于物质的救助,实际上精神的救助更加重要。现在常提“身心健康”,在改革的情况下和社会的转型过程中,跟过去相比,人们承担的压力增大了。在过去,一参加工作就终生依靠这个单位。现在你可以跳槽,但是单位也可以辞退你。人们的压力增大了,身体不健康不说,有些人更多的是心理压力太大,存在心理疾病。所以,开展精神救助就变得非常重要。应该多招募一些懂心理学的同志参加志愿者队伍,对人们给予精神救助。志愿者到灾区提供的多是心理的、精神上的救助,我们应该向这个内容拓展。另外,在过去都困难的情况下,赞助的是个别人,不可能形成一种帮扶机制。现在,社会进步了,就要瞄准所有群体,从组织上给予救助。在帮扶内容上要创新、拓展,方式上也要改进。

要坚持服务油田原油生产与服务员工群众相结合。学习雷锋精神一定要促进企业发展。当年,石油系统有一种精神就是先生产后生活。会战初期,石油工人住着“干打垒”,只是想着要为国家源源不断地生产、输送原油,不怕生活艰苦。现在时代不同了,一定要做到同步,要把发展企业与服务职工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发展企业、贡献社会,同时也要搞好职工生活。在一个国有企业,如果让职工没有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当领导的应该感到愧疚。领导的责任就是要在搞好企业的同时,还要让大家过上幸福美满、体面的生活。这也是一种责任。

要坚持统一组织与群众自发相结合。过去,学习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更多的是自发的。即使是单位组织的,在做的过程中也是一种个体行为。以后,组织的行为要强化。组织上学雷锋,要形成一个单位、一个组织统一的行动,瞄准一个困难群体,由组织来做,不要单单只是个人行为。要对那些特殊群体给予关照,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下去。

三、要把学雷锋活动开展得广泛深入、扎实有效

学雷锋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确保活动抓出实效。要抓好五个方面:抓好统筹、抓好融入、抓好典型、抓好创新、抓好机制。

要抓统筹,形成优势互补、共抓共推的整体合力。开展学雷锋活动,不单单是工会的事,也不仅仅是团委的事,更不仅仅是党委的事,而是全社会的责任,每一个领导干部都担负着这种责任,各个部门要发挥自己的长处相互配合开展学雷锋活动。各个部门要准确定位,形成合力,统筹运行,整体部署,不能让基层天天应酬各部门召开的会议,不要给基层同志添乱。

要抓创新,确保学雷锋活动常做常新、富有活力。学习雷锋精神,一定要创新。先着眼于内部,先把油田的困难群体照顾好。当外部有困难的时候,像汶川、玉树地震时,我们一定要捐款提供帮助。在学雷锋过程中,首先要关心身边的人、资助身边的人。开展学雷锋活动,要做到内部不要忽略、身边不要忽略。大家在做好事的过程中,要注意这一点,就像义务理发一样,给我们身边的人都理理发,只要做好就行。孩子也越来越少,孩子们也非常忙,因此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志愿者尤其是老年志愿者的互相帮助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将来,很可能会出现这么一个局面:四五个人一个小组,生活上互相照顾。这种互帮互助形式可能会成为将来的一种很重要的形式。要从组织上加以引导,引导大家做好事、献爱心。如果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这种环境中,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比较幸福。

要抓典型,大力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良好氛围。要认真思考,为什么有的同志会成为首席技能大师,成为专家?原因就是他们能够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他们做出的贡献就是比其他人高很多。要深入挖掘选树这样的典型。教育青少年也好,教育其他人也好,要教育念书的让他好好念书、教育工作的让他好好工作、教育当农民的让他当个好农民、教育当工人的让他当个好工人、教育当干部的让他当个好干部,就是当什么干好什么。中石化要打造世界一流,胜利油田在这个进程中要实现率先发展,靠什么?就靠大家每一个人都做世界一流的工人才行。没有世界一流的队伍,没有一流的干部队伍,打造世界一流就是空话。所以,一定要引导大家立足本职岗位学雷锋。总的来说,学雷锋要少喊口号,多干实事,每一个人都实实在在地去干事。一个党员是一面旗帜,一名干部更是一面旗帜。当群众的可以自觉去学,当干部的必须去学。要让党员干部在学雷锋活动中起带动作用,那些不学雷锋的干部一定要受到批评,一定不能重用。新形势下,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要加大学雷锋的宣传力度。过去,人们很深沉,有爱不说,只是藏在心里;现在,不说不行了,做了好事一定要说出来,并且要大力宣传。电视、报纸要多登老百姓的事,多登老百姓的镜头、照片,要给做好事的人大镜头、登大照片。道德模范等先进称号要终身有效,让获奖者的子孙万代都能知道自己的爷爷奶奶当年是道德模范。近来,中央媒体专门报道了郭明义的事迹。郭明义同志办了一个网站,微博粉丝突破了600万。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不是郭明义一个人在干,一个人没有这么大的精力。这说明鞍钢集团在选树郭明义这个典型,找到了宣传雷锋精神、郭明义精神的平台。郭明义的后面肯定有个团队。我们也要这样做,选好典型做代表,然后成立一个支持团队,通过这种方法,把胜利精神传扬出去。从目前来看,要想创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让大家感到有公平有正义,就要弘扬一种正气。要在胜利油田倡导这种正气,各级领导要带头弘扬这种正气。我们要让好人得好报,坏人得坏报,要让干好事的人很开心,让干坏事的人不开心、提心吊胆。

要抓融入,把学雷锋活动与其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要从实际出发,融入本职工作。“小白鸽”医疗志愿服务队之所以由原来的十几个人、二十几个人发展到六十多人,原因就是他们与工作结合了起来。还有许多的志愿团队,能够组织起成百上千人献爱心,能够号召大家自觉加入、踊跃参加,靠什么?靠的是打动人心,让人们觉得跟着他们做好事值。相反,我们一些领导干部讲的话,既不打动人心,组织开展的活动让老百姓感到干着不值,感觉没有意义。我们组织开展活动,要让群众感觉跟着干很光彩、值得干。这样才能调动大家心底的真善美,促使我们的企业更加和谐,让大家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之中。

(摘自席秀海同志2012年3月5日在油田弘扬雷锋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题目为编者所加。)来源胜利油田月刊)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举办《武汉精神进武重》专题宣讲报告会

3月29日下午,武重集团职工食堂三楼多功能厅座无虚席,《武汉精神进武重》宣讲报告会在此举行。大会以专题辅导报告、先进事迹报告和播放宣传片的形式,向广大武重员工宣传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为其更好的融入武重企业文化,助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积极条件。

本次宣讲活动旨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开展武汉精神的宣传教育,根植于广大干部职工的头脑和心灵,提升城市荣誉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以实际行动践行武汉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企业的科学发展。会议由武汉精神宣讲团长,市委宣传部宣教处处长于兰生主持。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南财大教授、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做了《武汉精神解读》专题辅导报告,践行武汉精神先进代表、武重集团员工黄建和武汉港务集团员工张祥做了事迹宣讲。大会还播放了《武汉精神》宣传片,充分展现出武汉精神的实质和内涵。武重集团党委副书记黄松宁在会上做了讲话,表示武重将继续大力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并将其融入企业文化理念中,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武重与兵器集团企业文化深度融合之际,本次武汉精神进武重活动,作为武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多种有效形式向广大员工宣传了武汉精神,培育了“爱国、爱市、爱企”观念,将兵器集团“创新、奉献、务实、开放”的企业精神和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树典型、学先进”结合起来,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打造企业品牌,树立企业形象,着力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把武汉精神和兵器集团企业文化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融入到“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的实践之中,鼓励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武汉精神,自觉争当文明市民,争当时代先锋,自觉为企业科学发展、武汉复兴崛起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爱岗勤业,甘于奉献。

武重集团副总经理余中华等公司领导莅临大会,武重所属各单位党支部书记、支会主席、团支部书记以及各单位党员、团员和员工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精神与精气神

精神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指人的意识和思维活动,一指人表现出来的活力。人们通常把前者称为精神,而将后者称为人的精气神。武汉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完整地表达出了二者的统一性。精力充沛,富有朝气,表明精气神十足才会敢为人先;思维敏锐,意识超前,表明精神境界开阔才可能去追求卓越。

实践“武汉精神”全靠人的意志和能力。只有精神口号是不行的,还必须具备一股子积极向上的精气神。面对中、东、西部各省市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武汉凭什么追求卓越?去年以来的治庸问责风暴对此作了回应,可以说是表现出了一种有武汉特色的精气神。

不用扬鞭自奋蹄,提出治庸问责是需要一定勇气的。要想追求卓越,必须拒绝平庸。庸者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严重阻碍社会进步,不治则发展滞。治庸的核心在于整顿人的工作作风,好比从溃烂处开刀,让肌体恢复功能,增添活力。人的精神焕发,活力四射,精气神饱满,办事效率就高。市委、市政府治庸问责举措抓住了这一要害,深得民心,是一种负责任的主动出击行为。

武汉跨越发展,百姓从中受益。人们期盼治庸问责不搞虎头蛇尾,不来隔靴搔痒,更不能半途而废,而是自始至终保持一种旺盛的精气神,为弘扬“武汉精神”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学雷锋要结合践行武汉精神

本报讯(记者 王雪)“无论岁月怎样流失,雷锋的光辉没有褪色;无论时代怎样变迁,雷锋的精神依然活在我们心间。”昨日,在我市“弘扬雷锋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座谈会上,市委副书记胡曙光要求,弘扬雷锋精神要与践行武汉精神结合起来。

武汉也曾经是风雨际会的舞台。改革开放年代,武汉一度成为全国城市综合改革的风向标。敢为人先成为这座城市重要的文化标识和城市性格。胡曙光表示,雷锋总是能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走在前列,成为时代的先锋,这和敢为人先的武汉精神元素高度吻合。

同时,雷锋以敬业奉献为不变信条,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始终把普通工作岗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雷锋的钉子精神,刻苦学习、锲而不舍、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正是

武汉精神大力提倡的“追求卓越”。

“武汉人不缺少胆识,不缺少智慧,不缺少行动,也不缺少英雄和模范,缺少的是锲而不舍的毅力、精益求精的唯美理念和整体的力量”,胡曙光认为,弘扬雷锋的敬业精神,具体到武汉就是要培育追求卓越的文化自觉,对待工作立足本职,兢兢业业,精益求精。

胡曙光强调:“吴天祥是我们身旁学雷锋50年的楷模。雷锋离我们很远,但离我们也很近。他所做的事情,每个人都能做、都会做、都应该做。”倡导学雷锋、做好事,就是呈现

心底的善良,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彭丽敏主持座谈会。她要求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通过每个人的口口言传来践行学雷锋,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座谈会上,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王争艳、董明、孙东林及武汉“交通之星”张兵等各行业代表分别发言,表示将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座谈会代表感言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从1962年学雷锋开始,就下决心要把这个“难”字攻下来,坚持做到一生一世学雷锋。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

全国道德模范 吴天祥

“我只是一名平民医生、草根医生,但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小医生也应该有大情怀。

我要用最小的代价为病人治好病。”

全国道德模范 王争艳

“只有把诚信和信义始终贯穿于企业经营发展的全过程,才不会见利忘义。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感受到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感觉。一个人要获得成功与幸福,就不能缺少雷锋精神。”

全国道德模范 孙东林

“在学校里,如果不懂得志愿奉献就收获不了友谊;在单位不懂得志愿奉献,就难以发展;在爱情和婚姻里不懂得志愿奉献,就无法找到相伴一生的爱人!”

全国道德模范 董明

“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和干一行爱一行的钉子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雷锋精神更是影响了我,激励着我。当我用汗水换来千家万户的团聚的时候,我觉得是我事业的最大成就。”

上一篇: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下一篇:培养孩子数学预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