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

2024-08-03

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共10篇)

篇1: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

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着眼糖尿病”。糖尿病严重危害人的健康,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眼底病变并导致失明、血栓致肢体坏死等并发症。最新的北京市“健康白皮书”——《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18至79岁常住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与相比增加1.1%,且绝大多数为Ⅱ型糖尿病。

同时,肥胖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过早患上Ⅱ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至,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5.6%,与上学年度相比上升2.6%。北京市对肥胖儿童进行的健康评估结果显示,高血糖检出率为66.6%。

专家指出,除了部分遗传因素外,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合理膳食,通过及早干预,对预防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并发症非常重要。梁亮亮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的作用不可低估。无论是Ⅰ型还是Ⅱ型糖尿病,医生都建议患者进行定期适当的运动。可是如果运动与饮食、药物之间没有配合好,不仅对治疗糖尿病无益,还很可能导致低血糖,甚至有生命危险。

早晨运动尽量别空腹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晨练的习惯。经常是晨起出去锻炼,然后再回家吃早饭,但在这个过程中常出现出汗、头晕、心跳过快等症状,这就是在长时间空腹状态下运动的结果。因此,糖尿病患者运动要避开早晨空腹运动,科学合理的锻炼才有助糖尿病的治疗。

运动要避开或注意药效高峰

降糖药种类繁多,不同的降糖药其药效高峰期不一样,那什么时候才是药效最强的时候呢?不能一概而论。常用降糖药(胰岛素类和磺脲类)中最容易发生低血糖的高峰值时间:一般来说,短效胰岛素注射后30分钟至1小时左右;而磺脲类药物餐前半小时服用疗效最佳,服后1.5小时药效最强。如果服药后没有进餐或进餐过少,此时在药效高峰期运动也容易发生低血糖。磺脲类药物中,优降糖口服后15至20分钟开始起作用,高峰期在2至5小时;美吡达降糖作用仅次于优降糖,1至2.5小时达高峰,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服用;糖适平吸收较快,2至3小时可达到高峰。

记录运动前后血糖值

当然,运动避开早晨空腹和药物高峰是相对的。具体到每个人掌握运动时间的最好方法是运动前后用血糖仪各测一次血糖并做好记录,及时发现血糖变化,了解何种运动、多大运动量可以降低血糖效果好。一段时间后将记录做总结归纳,从中找出合适自己的规律。此规律不仅适用于指导糖尿病人的运动,还有助于正确的饮食、用药。

有晨练习惯的患者,锻炼前应吃点食物;如运动量较大,可在运动前适当加餐。如果运动中出现低血糖症状,可吃点糖果、饼干等缓解症状。如运动后感到疲乏无力加重、精神萎靡、血糖高低不定或反而升高,则应暂时停止运动或是查明运动无效的原因,重新调整运动方案。总之,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时要掌握饮食量、运动量和降糖药剂量三者间的.平衡,避免血糖波动。

链接

糖尿病人能否从事竞技运动

近日,全球唯一一支全部由糖尿病患者组成的诺和诺德自行车运动队的队员和队医来到北京,和糖尿病患者分享了他们管理自身血糖、凭借自己努力在世界最高水平的赛场上与其他对手共同竞技的经历。诺和诺德之队是一支完全由糖尿病患者组成的全球性运动队,其中包括自行车、铁人三项及赛跑等运动队,男子职业自行车队在世界各地参加国际自行车联合会职业赛。来自云南的黄栋是一名Ⅰ型糖尿病患者,同时也是自行车运动发烧友,他曾经两次成功地单车挑战川藏线,这次他递交了参加诺和诺德自行车运动队的申请。

运动队的队医表示,若在定期运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从事耐力型体育项目的糖尿病患者应首先要与医生探讨可行性,并按照量身订制的训练方案进行运动。特别是Ⅰ型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中、后都必须密集监测血糖,了解自己的身体对运动会作出何种反应。正确掌握平衡,并避免可能造成的低血糖或高血糖风险,使血糖保持在最佳范围内。因为运动既可降低血糖也可升高血糖。进行运动时须提前做好准备,而且可能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和食物摄入量,以确保血糖保持在最佳范围内。

糖尿病人吃什么好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合理饮食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降糖能力下降。若不进行饮食控制,甚至过度饮食,就会使血糖升得过高,导致胰岛功能更加减退,胰岛素的分泌更加减少,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糖尿病人吃什么好?这一直是患者比较关心的话题,专家认为糖尿病饮食控制的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淀粉、脂肪以及糖分含量高的食物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很容易转化为葡萄糖,可以快速提升血糖水平。我们用血糖生成指数来表示含有同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升高血糖的能力。血糖生成指数高的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血糖峰值高;而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血糖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因此,食用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避免了血糖的剧烈波动,有利于血糖水平的稳定控制。

哪些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低

血糖生成指数在55以下的食物为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包含全麦面、荞麦面、黑米、通心粉、藕粉等主食,大白菜、黄瓜、苦瓜、芹菜等蔬菜,黄豆、豆腐、豆角、绿豆等豆制品,西梅、苹果、水梨、橙、桃、提子、沙田柚等水果。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在控制食物摄入的同时,也要注意适量补充蛋白质,坚持做到有粗有细、限盐少油、少吃多餐。

篇2: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

针灸减肥5大误区盘点

误区一:针灸的减重效果不如药物

在减肥方面,针灸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除了减重,还能塑身。其他减肥方式容易出现身体组织松垮的现象,针灸减肥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点,疗程结束后体围和体重均有双重改善。

误区二:针灸不卫生,易感染

提到针灸,很多人的认识还停留在古代神医随身携带的一把银针,其实,现代针灸所用的针都是一次性合金所制,用完即扔,不存在重复使用、交叉感染的可能。而且针灸对皮肤的创伤极小,洗澡、游泳也不成问题。

误区三:针扎得越多越好

有人认为针扎的越多,减重就越多,于是要求医生给自己多扎几针。这也是一个“想当然”的错误。针灸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选取最适宜的一些穴位,这点我们稍后还会谈到。因此,选穴的技巧和扎针的手法才是减重效果的决定因素。

误区四:方法越多越好,盲目跟风

不同的人减肥起效的时间不同,针灸减肥初始可能不会有明显的体重降低,减肥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平台期,有些人在这种情况下就失去信心,换其他减肥方法。其实频繁地变换减肥方法,或多种方法同时应用,是不科学的。采取多种途径,如针灸减肥时过度节食,或同时服用药物,可能体重会很快减轻,但减轻的主要是水分,不是脂肪,而且容易反弹。

误区五:期望快速减肥

实际上,科学的减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要2~3 个月。只有经过一个较长的减肥过程,人体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才能调整到正常水平,并得以维持,也是针灸减肥不易反弹的原由所在。

二、原理篇

针灸减肥等同于抑制食欲?

据研究,针灸可通过调整下丘脑的饥饿信息,抑制饥饿感,减少摄食。另外,针灸还可能通过以下途径达到减肥目的:

①针灸治疗使体内乳酸脱氢酶活性上升,糖分解代谢加速,血糖回降至正常水平,没有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

②针灸使血中胰岛素回降,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的速度减缓,脂肪分解加速。

③针灸使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功能增强,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强基础代谢率而加快能量代谢。

④针灸可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和交感-肾上腺两个系统的功能,促进脂肪动员,消耗多余脂肪而实现减肥效应。

三、方案篇

首先,我们为减肥者测量身高、体重、体围等,判断其脂肪含量是怎样状况。然后,通过望闻问切,了解减肥者的体质,综合考虑选取穴位。例如,痰湿的肥胖者可以侧重于利尿、发汗,“胃火旺”的肥胖者由于饥饿感强烈,可以侧重于降胃火从而降低食欲,抑制吸收,而习惯性便秘的患者,通过刺激通便的穴位,也能达到减重效果。在治疗时,还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针、不同的手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阅读更多: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状况调查报告

新农村有线电视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河道采砂对生态环境影响调查报告

篇3: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5月—2013年10月在北京小汤山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30岁~70岁人群。随机选取被调查人员, 在征求被调查人员同意后, 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 记录体检号, 以不记名方式发放问卷。问卷填写以被调查者的主观感觉来判断, 体检结束后进行问卷回收。问卷回收后, 将有效问卷进行整理, 用Excel建立数据库, 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体检后的主检报告, 进行体检结果统计分析。

1.2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 000份, 收回有效问卷2 354份。调查问卷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饮酒、吸烟、睡眠、运动选项为单选, 饮食、家族病史、现有疾病情况和不适症状为多选项。问卷中吸烟、饮酒、运动锻炼的定义如下。吸烟:从抽第一支烟开始, 累计吸烟达100支, 并且现在仍在吸烟。饮酒:无论酒的种类, 只要平均每周饮用1次即定义为饮酒[3]。运动:参考美国CDC/A CSM的1995年推荐的运动量标准 (每周至少3次, 每次进行至少30min的体育锻炼) [4]。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研究对象2 354人;其中男1 7 7 0人, 女5 8 4人。博士学历8 0人 (3.4 0%) , 硕士3 0 1人 (12.79%) , 大学1 303人 (55.35%) , 大专316人 (13.42%) , 大专以下354人 (15.04%) 。不同年龄段学历分布见表1。

%

2.2 不良健康行为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中, 常吸烟和每天吸烟1 055人 (44.82%) , 常饮酒和每天饮酒767人 (32.58%) , 常运动和每天运动1 122人 (47.66%) 。不同年龄段不良健康行为人群分布见表2。

2.3 慢病和异常结果的发生率和知晓率

本次调查中, 前10位的疾病和异常结果百分比分别为:血压正常高值1 492人 (6 3.3 8%) , 超重1 2 1 1人 (5 1.4 4%) , 脂肪肝1 2 0 7人 (5 1.2 7%) , 高血压病1 2 0 3人 (5 1.1 0%) , 肥胖5 0 8人 (21.58%) , 高尿酸血症280人 (11.89%) , 血脂异常305人 (1 2.9 6%) , 糖尿病3 7 7人 (1 6.0 2%) , 糖调节异常2 5 6人 (10.88%) 和颈椎病710人 (30.16%) 。不同年龄段慢病和异常结果分布见表3。

%

在“自身患有疾病”的调查中, 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为33.22%, 糖尿病的知晓率为11.98%。不同年龄段自身慢病知晓情况见表4。

3 讨论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 所采纳的健康行为也不同。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活特点, 促进人们养成良好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长期、持续的健康管理帮助人们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树立健康意识, 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消除健康隐患, 减少疾病的发生, 改善人们的生存质量。

调查中发现, 30岁~50岁年龄段人群常吸烟和每天吸烟者占58.47%, 51岁~70岁年龄段人群常吸烟和每天吸烟者占40.57%, 比例稍有下降。30岁~50岁年龄段人群常饮酒和每天饮酒占61.57%, 51岁~70岁年龄段人群常饮酒和每天饮酒占22.35%, 百分比明显下降。30岁~50岁年龄段人群常运动和每天运动者占32.90%, 51岁~70岁年龄段人群常运动和每天运动者占52.88%, 比例明显上升。这些结果提示, 在对居民开展的“戒烟限酒, 增加运动”的健康教育还不够。

在调查中, 无论是30岁~50岁年龄段, 还是51岁~70岁的年龄段人群, 血压正常高值、超重、脂肪肝和高血压病都位于前四位, 尤其是血压正常高值位于人群疾病和异常结果的首位。

慢性病患病与否成为了一个健康相关行为的流行的影响因素, 这也提示了很多市民只有在患病之后才开始意识到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才开始培养有益健康的行为和摒弃不良生活方式。由此看到,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要从小抓起, 牢固树立人们的健康知识、信念和行为。这样, 我们的生活方式才不会随着社会环境、社会角色、经济能力等方面的变化而变化。

摘要:目的 通过对2 354人体检人员体检结果和问卷调查, 了解影响健康的主要疾病和不良生活方式, 为制定健康干预和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受检者检查结果进行查询统计, 调查问卷进行整理, 用Excel建立数据库, 进行统计。结果 本次调查人群中前4位的疾病和异常结果为:血压正常高值、超重、脂肪肝和高血压病。常吸烟和每天吸烟的人群占44.82%, 常饮酒和每天饮酒人群占32.58%, 经常运动和每天运动人群仅占47.66%。结论 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活特点, 有针对性的促进人们养成良好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长期、持续的健康管理帮助人们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树立健康意识, 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消除健康隐患, 减少疾病的发生, 改善人们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健康体检,生活方式,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王慧群, 杜树发, 翟凤英.社会经济地位对成年女性体重超重和肥胖的影响[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1, 28 (1) :13-16.

[2]马芬, 王丽, 李辉.健康管理与可控的健康危险因素[J].疾病控制杂志, 2007, 11 (6) :606-609.

[3]马冠生, 朱丹红, 胡小琪, 等.中国居民饮酒行为现况[J].营养学报, 2005, 27 (5) :362-364.

篇4: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

关键词:一线教师;职业压力;心理健康状况

一、调查目的

为了解我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昌平区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参考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李超平博士设计的 “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进行本次调查并分析撰写调研报告。

二、调查方式

1、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抽样分析法。

2、调查对象:我们对区60所学校的教师进行了《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收回42所学校的有效问卷共计2151份,对收回有效问卷按照城镇中小学、农村中小学的比例进行抽样分析,

3、调查步骤:统一下发试卷,各学校组织卷调查工作;统计上交调研结果和调研报告。统一对上交的调查结果进行合计并抽样进行分析。

三、当前昌平区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

(一)教师的职业压力过大,有78.2%的被调查教师反映职业压力较大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28.6%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有49.6%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两者加起来占到了被调查教师的78.2%。说明绝大部分教师感觉压力比较大,感觉没有什么压力的教师只占4%。教师的职业压力成为教育改革的关注点之一。

(二)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在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无法应对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教师的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反应。一般表现为以下的三种行为反映。

1、情绪耗竭。这个阶段的教师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过敏、情绪紧张。情绪耗竭的教师常出现畏惧早晨去上班,形成对学生消极地、玩世不恭的态度。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78.6%的被调查教师经常或频繁出现早晨起床时,感觉非常累,可是又不得不去面对一天的工作;有65.2%的被调查教师在工作中整天与学生打交道,感觉确实压力很大; 有54.3%的被调查老师经常或频繁有工作让自己快要崩溃的感觉。

2、性格解体。一般表现为通过减少和断绝与学生的联系来表现出来。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 50%的被调查教师对学生越来越不像以前那么热情了;39.7%的被调查教师担心工作使自己变得越来越没有同情心了;24.9%的被调查教师现在并不真正关心有些学生的状况了。

3、降低成就感。教师职业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教师一旦发现他们的职业为他们提供较少的反馈时,他们就不再做出努力了。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63.9%的被调查者感觉工作缺乏成就感;33.4%的教师感觉自己的工作对学生的生活没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三)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比较低。

教师是一种助人发展的职业,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密切关系,与教师本身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关系。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44%的教师对所在的工作单位不太满意。有38%的教师担心下岗;有33.3%的教师想离开所在的工作单位。

(四)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理想。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经常或频繁的有57%的教师经常失眠。有54.4%的教师出现比较严重的消化不良或者食欲不振现象;有50.9%的教师经常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头晕现象。

在压力状态下,机体必然伴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压力过大就会引起身体不适,导致各种疾病。

(五)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应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57.6%的被调查教师因为工作上的事情,经常或频繁的出现情绪低落;有54.1%的被调查教师因为工作上的事情,经常或频繁的出现非常生气;有62.1%的被调查教师因为工作上的事情,经常或频繁的出现非常紧张。

承受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适当的压力是健康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但是压力过于强烈、持久,超过个人的耐受能力,会引起人烦躁、抑郁、焦虑、激动不安、愤怒、沮丧、失望、消沉、健忘等心理反应,会破坏人的心身平衡,影响人的学习与工作,损害心身健康。

四、造成教师职业压力过大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社会对教师的期望高让教师感到有压力感。

教师承担着培养下一代,承传历史文化的重任;但是,在今天这样迅速变迁的社会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对于教师的要求过多过全。过高的要求和期望让教师产生压力感。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造成压力的重要和关键原因,有50.8%的被调查教师认为社会对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过高;58%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70.3%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学校与家长过分关注学生的分数。

2、工资待遇低、经济负担过重,社会地位不高等也是造成教师压力过重的主要原因。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58.9%的被调查教师认为经济负担较大。有63.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有63.9%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工作缺乏成就感是造成压力的重要和关键原因。

(二)学校因素

1、教师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教师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并产生心理问题。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61.7%的被调查教师工作时间在8小时-10小时,有30.9%的被调查教师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教师即使下班后脑子还要想着工作,负担过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62%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负担过重(比如,工作量大,经常需要加班等)是造成压力的重要和关键原因。教师除正常的课堂教学外,还要在课堂外倾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备课、制作课件、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在当今个性化的时代,教师还需要研究、落实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创新性教学以便适应新可改的需要。

2、学校的考核评比制度也给教师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71.1%的被调查教师反映所做的工作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与回报;有68.2%的被调查教师反映考核与评比(比如,评比太多,考核内容与模式僵化等);有59.1%的被调查教师反映职称评聘是造成压力的重要和关键原因。

有些学校无论是新教师还是有经验的教师都用一把尺子衡量,忽视了教师之间的差异性;评价方法过于片面、简单。学校简单地用及格率、排名次、分数高低等指标来衡量教师业绩,实行末位淘汰制。另外,职称评聘、奖金分配、评优、等竞争的方式不太公平,使得教师们感到自己被埋没,产生烦闷和消极情绪,工作热情降低。

3、学校的教育管理体制对教师的影响很大,也是一个重要的压力源。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55.6%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各类要求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有61.6%的被调查教师反映被动地适应单位各种改革;

篇5: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8~69岁的城乡居民和职业人群。

1.2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将调查对象分为城乡居民和职业人群两类。城乡居民抽样是将余杭区分为城区和乡镇两类,然后将城区的社区和乡镇的农村分别编号,并从中随机抽取3个社区和6个自然村,每个点调查人数为101人。职业人群的抽样是将余杭区所辖单位分为机关、事业、企业、商业(服务业) 四类,每类随机抽取2家单位,每家单位随机抽取100人进行调查,对于不足100人的单位进行全部调查。

本次调查使用《杭州市余杭区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该问卷由 《2008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改印,内容包括健康素养的知识理念、行为、技能3个方面。调查员经统一培训,质控员每天对回收的问卷审核,发现错误及时修正。

健康素养标准界定:正确回答80%及以上健康素养调查内容的调查对象视为具备健康素养。知识理念、行为、技能3个方面判定同上。单选题,选择正确答案判定正确;多选题,所有选项正确回答率≥60%判定正确。

1.3统计分析

采用Epi Data 3.1进行双录入,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623份,回收有效问卷1 623份,回收率100%。城乡居民调查909人,职业人群调查714人,人口比1.27∶1,性别比0.69∶1。城乡居民年龄40岁以上占77%,职业人群18~40岁占90.2%;城乡居民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占75.8 %,职业人群大学及以上占71.4%。

2.2健康知识和理念的知晓情况

两类人群对于健康的理解、癌症的早期信号、蚊虫叮咬能否传播艾滋病、蟑螂传播哪些疾病的知晓率均不高。对于献血、心理健康、艾滋病传播等相关知识, 职业人群高于城乡居民,见表1。

2.3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形成情况

职业人群在早晚刷牙、生熟分开、每年做一次健康体检和正确使用抗生素等形成率高于城乡居民。对于妇女怀孕后至少进行几次孕期检查,城乡居民回答正确数为6.2%,职业人群仅7.1%,见表2。

2.4健康技能的知晓情况

职业人群的健康技能掌握率均高于城乡居民,尤其在标识识别和正确测量体温较明显,但是对OTC的含义,两类人群认识正确率普遍较低,城乡居民为17.7%,职业人群为36%,见表3。

2.5健康素养形成情况

无论是总的健康素养还是3个方面健康素养,职业人群具备比例均高于城乡居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3讨论

2007年,余杭区政府发布了《余杭区全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2007-2010)》。启动了“全民健康促进行动”,成立了“余杭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委员会”,通过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统一口号、统一标识,统一行动,协调与推进健康促进行动。余杭区政府还将健康促进工作纳入政府实事工程,建立考核机制,将 “行动”纳入各镇乡(街道)公共卫生综合目标、医疗卫生单位综合目标考核范围。通过3年多时间的努力, 健康余杭行动已取得很大成绩。

调查显示,无论是总的健康素养还是3个方面健康素养,职业人群均高于城乡居民,这与职业人群年龄低、文化程度高有关,与王萍等[2]、杨庆伟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社区许多健康教育讲座与活动受众以老年人为主,知识点过于零散,缺乏系统地阐述健康知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影响居民参与健康教育自觉意识的因素很多,国家实施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等,缺乏与居民健康教育相关联的内容,没有将居民享受基本卫生服务保障权与自觉实施健康教育的义务考核相结合。

职业人群以青年人和中年人两部分组成。青年人健康教育策略是通过营养、体育锻炼、休息和心理调适来保持机体健康。中年人的特点通常是工作相对稳定,开始意识到老化问题,对保持健康和机体功能非常感兴趣,会越来越接受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中年阶段采取的健康措施将影响年老后的健康状况[4]。职业人群健康教育活动容易组织,在医改政策中应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终身教育体系。

3个方面的健康素养对比结果显示,两类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都是最低的,与年龄、文化程度无关,说明健康理念和行为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在下一轮“健康余杭”行动中,要重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把干预重点放在人群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养成。

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适宜的健康促进与教育活动。 坚持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以学校、工矿企业和公共场所为重点的健康促进与教育模式。加快建立一支专业化、社会化、社区化的健康教育队伍,形成比较完善的健康促进和教育工作网络,提高公众健康服务与管理水平。加强对不良健康行为干预,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中小学贯彻落实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纲要》。在社区(村)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保质保量做好健康教育服务。结合健康单位建设以及健康俱乐部等载体,社区、村通过“健康家庭”评比、单位通过“健康达人”评比的形式,形成“人人崇尚健康”的良好氛围,逐渐提高各类人群的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5]。通过对余杭区人群的健康素养状况调查分析,今后要坚持把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行动和目标,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不断提高全体人民健康水平。

摘要:目的:了解余杭区城乡居民与职业人群的健康素养状况,为评价“健康余杭‘十一五’行动”和制订下一轮“健康余杭”行动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余杭区1869岁的城乡居民和职业人群1 623人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余杭区职业人群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以及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均高于城乡居民,两类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都处于低水平状态。结论:要坚持把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行动和目标,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不断提高全体人民健康水平。

关键词:城乡居民,职业人群,健康素养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Z].北京:卫生部,2009.

[2]王萍,毛群安,陶茂萱,等.200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4):243-246.

[3]杨庆伟,顾素玲.宁波市镇海区公民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4):382-383.

[4]詹尼斯·A·马维尔,卡罗莱娜·G·韦尔塔.护理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6.

篇6: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卫生保健

中图分类号:R19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0)01-0032-03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健康,与千家万户的幸福紧密相连。然而,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制度仍未充分完善,农民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缺乏基本医药常识,其健康问题相对城镇老年人来说显得更加突出。如何针对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卫生保健需求,提供更为有效的医疗服务,改善其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已成为当前基层医疗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为此,中国药科大学的几名本科生于2009年8月4日-8月6日深入南京市江宁区田园社区对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着重了解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就医行为及其卫生保健需求,为更好地在农村地区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卫生保健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田园社区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共调查了78名,其中男性29名,占37.18%;女性49名,占62.82%。年龄分布在60~85岁。

1.2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农村老年人健康需求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心理健康状况及现状评价、身体健康状况、日常活动能力4个方面42个条目。问卷信度系数Cronbach值为0.75,效度系数为0.81。南中国药科大学的6名本科在校生作为调查员采取随机调查方式,向调查对象逐条朗读问题,根据问答予以记录,问卷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78份,有效率达97.5%。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采用一般性描述及百分比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人口学分布特征

78名农村老年人中,60~69岁42名,占53.85%;70~79岁24名,占30.77%;80岁以上12名,占15.38%。文盲及小学学历67名,占总调查人数的85.90%。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者70名,占89.74%。认为目前就医比较方便者有56名,占71.79%。

2.2健康状况自我评价及负性情绪统计

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自我评价及负性情绪统计见表1。

2.3基本身体健康状况及自理状况

被调查的老年人中,牙齿基本完好者32名,占41.03%;视力状况基本良好者37名,占47.44%;听力状况基本良好者34名,占43.59%;睡眠良好者27名,占34.62%;白天精力状况充沛者25名,占32.05%。日常生活能够自理者51名,占65.38%。

2.4所患疾病、治疗状况及对生活的影响

78名接受调查的农村老年人中,患各类疾病者50名,占64.10%。患病后进行治疗者(有规律或间断治疗者)19名,占38%,认为所患疾病对生活有影响(包括部分影响、较大影响、严重影响)37名,占74%。这些被调查者中,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45名(占57.69%),其中患高血压的有15名(占19.23%),患关节炎的有11名(占14.10%),患心脏病的有8名(占10.26%),患其他慢性疾病的有11名(占14.10%)。其卫生保健需求状况见表2。

3讨论

3.1农村老年人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

由于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老化及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健康问题在老年人中比较普遍。通过调查分析得知,南京市田园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57.69%,略高于全国水平(54%),这种情况可能与受本次接受调查人数量、经济状况、当地医疗卫生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患病种类与其他相关调查中所得结果基本相同。48.72%的农村老年人经常有负性情绪,如孤独感、衰老感、抑郁感、无能为力感等,低于相关调查研究中的结果,可能与该社区近年积极新建老年人活动中心,安排老年人健身娱乐项目,丰富老年人生活内容有关,但这些措施的实施力度与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2农村老年人的就医状况

通过此次调查及与被访者的对话中,笔者了解到,影响农村老年人就医的因素主要为经济因素、保健因素、交通因素等,与笔者以前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显示的结果相符。农村老年人患病后采取治疗的占38%,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但却有71.79%的农村老年人认为目前就医比较方便,同时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受访者就医是通过社区医疗服务。出现这种情况,笔者分析可能原因是目前南京市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社区医疗服务已比较完善,农村老年人因交通等客观原因所造成的看病难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他们已可以在自己居住社区附近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但为什么已建立的社区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至今仍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农村老年人患病后采取治疗的人员比例仍偏低?可能有3个方面原因:1)农村老年人经济收入水平低,患病后治疗的自费比例高,支付医疗费用困难,同时农村地区社保体系仍不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当前医疗服务费用及药价虚高,“以药养医”模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动辄上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治疗及药品费用使农村老年人难以承受。3)农村老年人缺乏保健意识、疾病治疗意识淡薄以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是造成目前农村部分老年人有病不治的重要原因。

3.3农村老年人的卫生保健需求

在此次调查中了解到,农村老年人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度层次较低,他们对卫生保健方面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定期体检、急救、上门医疗服务、健康及疾病咨询等方面。由于农村的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以及获得保健知识渠道的缺乏等原因,他们更需要价格低廉、方便实用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因此,应根据他们的需要,提供针对性强、经济实用、方便灵活的卫生资源。

4建议

4.1基层医疗与社保部门应对农村老年人予以更多关

农村老年人收入较低,保健意识不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已基本普及,但由于覆盖服务种类少,报销比例低以及农村靠儿女养老传统模式等因素的束缚而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应呼吁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医疗和社保部门关注农村老年人,以战略发展的眼光对待农村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院应加强培养农村社区卫生力量,建立适合农村的社区医疗卫生体系。同时,社保部门应加快建立符合农村特色的养老模式,并大力予以宣传推广,改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将农村老年人医疗费用的支出由目前的以儿女供给为主逐渐改变为国家、社区、儿女三者合作养老的新模式,切实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2针对农村老年人需求,探索以预防为主、具有农村特色的卫生保健服务模式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针对农村老年人的需要,由当地社区卫生诊所提供各种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其中包括上门进行简单的用药指导、就医指导,定期进行体检及血压、血糖、体重的测量。2)大力普及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村老年体育活动项目。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偏低,接受信息渠道狭窄,可以采用喇叭广播、文艺演出、专家下乡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老年人的保健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帮助老年人对常见疾病形成基本的自我判断、自我保健等能力。

4.3重点关注农村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通过此次调查,笔者了解到,随着年龄的增大、社会角色的改变特别是子女外出打工造成的对老年人护理交流的“真空”,使其极易产生失落、孤独等负性情绪,从而诱发诸如老年痴呆在内的各种疾病。通过此次调查中与老年人的深入交谈,笔者还发现,农村老年人由于缺乏经济收入造成的生活压力,晚年丧偶或子女外出打工导致的人际交流减少等各种因素使他们的心理问题相对于城市老年人来说显得更为严重。因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对基层社区卫生工作人员集中开展心理知识培训,并组织他们定期下乡进行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充分发挥基层医务人员在改善基层农村群众心理状况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应该重视社交活动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并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鼓励他们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结交朋友,在与朋友交流中形成正性心理反应,排除不良心理因素。目前,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已建立老年人活动室,这是丰富农村老年人生活的较好形式,政府应在继续加大落后地区农村老年人活动室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掘已有活动室的功能,真正使其成为老年人健身娱乐的场所。

4.4建立适应农村地区需求的基本药品目录,削减就医环节,切实降低农村地区基本医疗服务费用

篇7: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某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 选取其中的169例, 其中男96例, 女73例, 年龄35~80岁, 中位年龄61岁。研究对象入选标准: (1) 未做过侵入性或非侵入性Hp检测; (2) 服用过抗生素洗脱期满4周。排除标准: (1) 患病急性期正在接受药物治疗; (2) 服用过抗生素洗脱期未满4周; (3) 接受过消化系统脏器切除、转流、移植、支架等手术。所有入选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充分理解该研究的意义、理解采用的具体方法及可能的并发症, 理解研究对象的获益性。该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制研究问卷调查表, 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 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等一般情况; (2) 个人嗜好情况如吸烟史、饮酒史; (3) 常见慢性病史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

1.3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

碳14-尿素呼气试验 (14C-UBT) :研究对象空腹进行14C-UBT, 按说明书操作步骤进行, 测定样品中14C每分钟衰变数 (dpm) , 以dpm/mmol CO2表示, ≥100 dpm/mmol CO2为Hp阳性。检测试剂由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所有169例研究对象均顺利完成检查, 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2.2 Hp感染的检测结果

2.2.1 Hp感染的总体感染率、性别差异及年龄分布情况

在169例研究对象中, Hp阳性106例, Hp感染率62.7%。其中, 男96例, 感染率为68.8% (66/96) ;女73例, 感染率为54.8% (40/73) ;男女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Hp感染年龄分布详见表1。35~40岁Hp阳性率最高达85.4%, 而>75岁Hp阳性率最低为55.6%。见表1。

2.2.2 Hp感染率与个人烟酒嗜好的相关性

吸烟组感染率为71.3%, 无吸烟组为27.3%, 吸烟群体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无吸烟群体,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将经常饮酒定义为每月饮酒次数大于15 d, 且每次摄入酒精量大于40 g。经常饮酒组感染率为78.9%, 偶尔饮酒组为3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2.2.3 常见慢性病史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对感染的影响

有无高血压病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有无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Hp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3。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 (Hp) 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μm, 宽0.5~1.0μm, 在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 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 除典型的形态外, 有时可出现杆状或圆球状, 是微需氧菌, 环境氧要求5%~8%, 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 它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有较为密切的相关性[3]。人类对Hp普遍易感, 与年龄、地区、人种、经济状况、卫生状况、人口密集度、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4]。我国自然人群胃内Hp检出率在30%~80%, 而且以1%~2%的速度快速增加[5]。

本研究结果显示, Hp的总感染率在62.7%, 在文献报道的感染率范围;不同性别感染率亦有差异, 男性和女性感染率分别是68.8%和54.8%,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可能与男性在日常生活中与外界交往多, 加之我国人群中携带幽门螺杆菌的比例高, 因而感染的风险较高有关。在不同年龄组比较中, Hp感染与年龄呈负相关, 感染率随年龄增高而减少, 显示35~40岁Hp阳性率最高达85.4%, 而>75岁Hp阳性率最低为55.6%。这可能与中年人工作压力大, 日常生活作息不规律, 同时饮食不规律等, 多个方面的生活习惯都推高了感染率, 随着年龄的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 更加趋于较为健康的生活方式, 使感染率呈下降趋势, 然而, 这一点与国内某些研究结果不一致, 究其原因也可能与选取样本的偏倚有关, 需要进一步的探讨[6]。这说明日常行为对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提醒我们要加强预防, 祛除不良生活习惯, 强调治胃病, 也许这才是从源头上改变我国自然人群中Hp感染率居高不下的方法。

Hp的感染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感染Hp的重要因素, 过量摄入茶、烟、酒及咖啡。有烟酒嗜好的人群Hp的感染率明显升高, 本研究中有吸烟史研究对象的感染率是71.3%, 而不吸烟的则仅是27.3%;是否经常饮酒的研究对象的感染率也是不同的, 经常饮酒的感染率达78.9%, 而偶尔饮酒的则仅为33.3%。这是因为烟酒刺激不仅可以导致炎性反应的发生, 其对小血管的影响比较大, 特别容易引起消化系统血管的损伤, 进而造成胃黏膜的屏障作用下降, 增加了Hp感染的风险, 这一点与文献[7]报道是一致的。生活规律可以增加人体机体的免疫功能, 使机体处于一个正态平衡状态, 饮食结构合理, 戒烟限酒可以避免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对消化道的损伤, 降低Hp感染的风险。

随着研究的深入, 有学者发现Hp感染与许多胃肠道外疾病也有关系, 如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冠心病、慢性荨麻疹、糖尿病、妊娠剧吐等[8]。本研究通过调查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的研究对象的Hp感染率, 结果发现Hp的感染率与高血压病无明显相关性, 却与糖尿病和冠心病有明显相关性, 表明这些慢性基础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机体感染的风险。本研究显示高血压病与Hp的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这与某些研究不一致, 有可能与本研究纳入对象的偏倚有关, 需要接下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9]。至于糖尿病和冠心病则与Hp的感染有明确相关性, 这与糖尿病和冠心病导致的血管系统慢性损伤, 增加急慢性反应物和炎性介质, 破坏血管内皮细胞, 改变血脂水平和氧化状态, 同时改变血液凝血状况而导致消化系统血管的损伤危险性, 进而对Hp的自然防御能力下降, 因而增加Hp感染的发生率。所以, 应当积极控制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 虽然本研究没有发现高血压病与Hp的感染有明确相关性, 考虑到高血压病对机体的影响, 还是应该积极控制高血压病, 使消化系统血管的损伤危险性尽可能减少, 降低Hp的感染率。

总之, 本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 (Hp) 的感染情况与年龄段有关, 与烟酒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同时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细菌的感染, 预防感染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 积极控制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

参考文献

[1]杨国云, 张世杨, 邓婵娟, 等.四川省绵竹市健康体检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31) :67-68.

[2]庞伟.序贯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32) :69-70.

[3]胡高声.厦门地区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体外耐药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35) :76-78.

[4]王家芳, 肖承文, 肖晓琴, 等.低剂量三联标准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31) :77-78.

[5]谢昆华, 唐尚伟, 杨志寨, 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Hp感染者根除Hp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1) :1-3.

[6]李莉, 杨雪英, 莫健莲.广西玉林市门诊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J].广西医学, 2009, 29 (4) :539-541.

[7]Tolstrup J S, Kristiansen L, Beeker U, et al.Smoking and risk of acute and chronic pancreatitis among women and men: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J].Arch Intern Med, 2009, 169 (6) :603-609.

[8]樊慧丽, 陈玉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相关疾病发痫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师杂志, 2010, 12 (12) :1726-1728.

篇8: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8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82-02

乙型病毒型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在全球广泛流行的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发病率高且目前无治愈乙肝的特效药[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乙肝流行强度的划分定义,我国在全球属于乙肝高流行地区(HBsAg流行率9.75%)。2006年国务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乙肝列入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2]。为了解和分析天门市现阶段不同人群HBsAg流行率,我们于2011年5月对全市3个乡镇6个村共1756名健康人群进行免费HBsAg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天门市內杨林镇张湖村,渔薪镇灰市村、朱文台村,岳口镇钱家岭村、程家巷村、怀坡村3个乡镇中6个村共计1756名健康人群。

1.2 试剂与方法 每一名受检者抽取空腹静脉血5mL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所有的试剂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在有效期内使用,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1756名受检者中,1-8岁400人,占22.78%,9-19岁475人,占27.05%,20岁以上881人,占50.17%。

2.2 HBsAg阳性率 1756名受检者中,检出HBsAg阳性107人,阳性率为6.09%。1-8岁、9-19岁、20岁以上年龄组HBsAg阳性率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χ2=74.45,P≈0<0.001)。其中20岁-与9-19岁χ2=38.30,P<0.001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20岁-与1-8岁比χ2=35.17,P<0.001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1-8岁与9-19岁比χ2=0.47,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我国在全球属于乙肝高流行地区(HBsAg流行率9.75%)。乙肝一直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我国现阶段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3]。不同地区不同人群HBV感染率有较大的差异[4]。此次调查天门市健康人群HBsAg流行率6.09%,流行率比全国人群HBsAg流行率要低。这与多年来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使乙肝得到有效的控制有关[5];本次调查结果20岁以上健康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11.01%,9-19岁健康人群中HBsAg阳性率仅为1.47%,1-8岁健康人群中HBsAg阳性率仅为0.75%,可能与推行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对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进行主被动联合免疫从而阻断母婴的垂直传播[6-8]、而高年龄组接触危险因素的机会增多和危险因子的积累作用从而导致HbsAg的感染率高年龄组比低年龄高有关[9]。

参考文献

[1] 秦成勇,韩国庆.我国乙型肝炎的发病现状及治疗进展[J].医疗研究杂志,2007,36(1):22-24.

[2] 齐小秋,王宇.全国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人民卫生出版社.

[3] 张吉凯,彭国文,吴永刚,等.2009年广东省部分地区1-14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1,37(3):11-14.

[4] 邵晓萍.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与控制[J].华南预防医学,2011,37(3):70-73.

[5] 林彬,王峰,曾克芬,等.乙肝疫苗接种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4):586-587.

[6] 杨翠丽,王斯,马文阁,等.不同剂量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探讨[J].河北医药,2008,30(10):1493-1494.

[7] 孙波,郑仁淑,于世娟,等.联合应用免疫球蛋白与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效果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23(1):86-87.

[8] 李井伦.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母婴传播的研究[J].中国社区医学,2003,9(1):17-18.

篇9: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

关键词:孕妇,育龄妇女,尿碘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和过量均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尤其是胎儿及婴幼儿大脑的发育至关重要[1]。育龄妇女(18~40)岁中的孕妇作为特殊人群, 对碘的需求量除了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和自身需要外, 还应包括妊娠期由于肾碘清除率增加而丢失的碘量, 碘需求量加大,如摄入碘量减少,将导致碘摄入量不足性缺碘[2]。补碘过量,会引起甲状腺肿,甚至造成碘源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关注育龄妇女碘营养状况,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尿碘是反映碘摄入水平的良好指标,在我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中列为必检项目,是碘营养水平检测和补碘干预效果重要的评价指标[3]。2013年我们对延庆县育龄妇女和孕妇进行了尿碘监测,现将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在延庆县医院和社区中,随机抽取育龄期非妊娠妇女205例,孕妇211例(样品缺失6例)。研究对象均发育良好,无慢性疾病,无内分泌相关疾病。

1.2 检测方法 根据 WS/T 107.2006《尿中碘的砷铈催 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进行检测。

1.3质量控制通过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碘缺乏病质控考核,并获得国家碘缺乏病网络实验室证书。

1.4 判定依据 参照 2007 年 WHO/UNICFF/IC-CI-DD[4]推 荐的碘营养水平判断标准,孕妇尿碘中位数<150 μg/L为不足,150~249μg/L为适宜,250~499μg/L为充足, ≥500μg/L为碘过量;成人(非孕妇女)的判断标准为: 尿碘中位数<100μg/L为不足,100~199μg/L为适宜, 200~299μg/L为充足,≥300μg/L为碘过量。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尿碘平均水平以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表示,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人群碘营养状况 见表 1。

2.2不同年度育龄妇女和孕妇尿碘监测结果2010—2013年共采集812份孕妇尿碘、816份育龄妇女尿碘,具体监测结果见表2、表3。2010—2013年孕妇尿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8,P<0.05);2013年孕妇尿碘水平低于2012年,但仍处于适宜水平。2010—2013年育龄妇 女尿碘水 平差异亦 有统计学 意义 (F =27.73,P <0.05);2013年育龄妇女尿碘水平低于2012年,但仍处于充足水平。

3 讨 论

2013孕妇尿碘和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均已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但从个体角度来看,孕妇和育龄妇女中出现碘营养不足和碘营养过量现象。造成碘营养不足的原因是:1延庆县辖区内有部分农村山区人口,他们一般从集市上购买碘盐,一些不法商贩贩卖不合格的碘盐,致使食盐的含碘量难以保证,造成碘摄人量不足;2孕妇在孕早期厌食、呕吐、孕妇的排尿量大等原因造成碘的流失;3碘是胎儿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之一,必须通过母体得到,这样会使母体的需碘量增加,如果母体不加大碘摄入量,也会造成碘缺乏[5]。造成碘营养过量的原因有:尿碘值在群体水平上非常稳定, 个体的尿碘浓度不稳定 [6]。个体间的尿碘含量变化很大,即使同一个人同一天内不同时间的尿碘含量也会有很大变化,其原因主要与每天摄入的食物、饮水中碘含量不同有关,还与当时的尿液浓缩或稀释程度(如大量饮水或出汗等)有关。故1次随机尿碘结果不能准确反映被调查者碘摄入水平[7]。

针对以上情况要立即采取干预措施,整顿碘盐市场,保证合格碘盐供应;要大力加强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群众不买无碘食盐,尤其要加强对育龄妇女和孕妇的健康教育,目标人群对地方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直接影响到地方病防治工作效果[8]。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措施的落实,加强病情动态监测,抓好健康教育促进工作,才能巩固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性成果[9]。

篇10: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

“八段锦”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健身方法之一,古人用瑰丽的锦缎比喻其精美,因有八节运动,故冠以“八段锦”之美称。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融合了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学说,具有锻炼平衡能力、防病治病、纠正形体等作用,同时又具有针对性强、适用面广等特色,是动静结合、身心互动、健患均益的健身方法。八段锦起源于北宋,早在宋代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中已有关于八段锦的记载。在明代杨士奇的《文渊阁书目》里,也记载了八段锦。明代高濂的养生专著《遵生八笺》广收了前人有关养生的论述,他在“八段锦引导法”中讲:“于后午前做,造化和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因此八段锦的“八”字,不光单指八个动作,更是另寓深意,而“锦”字也还可以理解为单个导引术式的汇集,如丝锦那样连绵不断,表示其功法由多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循环运转。

现在广泛推广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套路,其练习方法包括意念、呼吸、姿势3大内容,讲究“调心”、“调息”、“调身”三者一致,有机结合,相互穿插,既能使气血畅通, 也能增强气血的运行,且动作并不复杂,容易学会, 兼之每段都有要领歌诀,容易记忆,这一特点为普及创造了条件。通过八段锦的习练,不仅可以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更可以对不同人群的健康状况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其重大意义不容忽视,现将近年来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亚健康人群

据《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报道,代金刚等将纳入数据分析的129例受试者,分为健身气功·八段锦队列62人,对照队列67人,2个队列基线数值比较,除对照队列的坐位体前屈分值显著高于八段锦队列外,其余各项均无统计学差异;与基线数据比较,在第6周末八段锦队列的肺活量、台阶试验指数、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和简单反应时分值有显著提高,对照队列的握力、坐位体前屈和闭眼单脚站立有显著提高;在第6周末,八段锦队列的台阶试验和坐位体前屈2个项目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队列,提示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对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基本体质体能有一定改善作用。据《广东医学》报道,伍艳明等将175例入选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两个年龄层,每年龄层内分对照组、健康教育组、八段锦组,结果健康教育组、八段锦组都可提高35~55岁年龄段精力,改善56~75岁年龄段躯体疼痛的程度,并使受试者的总体健康由好的水平提高到很好的水平;八段锦组可明显提高56~75岁年龄受试者的社会功能,35~55岁年龄躯体角色功能、情绪角色功能,认为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结合健康教育可提高糖尿病亚健康状态生活质量。据《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报道,姜敏等通过国内临床研究表明,健身气功·八段锦可增强人体脏腑功能,提高身体素质,改善身体机能,增强防病抗病及抗衰老的能力,并能辅助治疗一些慢性病,而亚健康状态的形成,多因人体阴阳动态平衡失调,致脏腑功能异常,气血失调,形神失养,八段锦功法通过疏通气血经脉、调理脏腑功能,从心理上改善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在生理上能增强人体脏腑功能,增强防病抗病能力,从而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防老抗衰,纠正亚健康状态的目的。据《中华中医药杂志》报道,耿元卿等认为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能强健五脏,通过改善五脏功能,起到调整人体不良情绪,调节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作用,以期为心理亚健康提供新的干预方法。

中老年人群

据《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报道,王松涛等选取无锻炼习惯的健康老年男女各100人(男61~65岁;女56~60岁),随机分为八段锦锻炼组和对照组。锻炼组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6个月,每周7次,每次1h。实验开始前、实验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受试者进行SF-36量表测试。测试结果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后,老年人的躯体功能(PF)、躯体健康问题份致的角色受限(RP)、生命活力(V'T)、社交能力(SF)、生理健康总评(PCS)和心理健康总评(MCS)的得分明显提高,提示健身气功·八段锦可以明显地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据《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报道,汤庆华等运用分组实验法以健身气功·八段锦为锻炼手段,通过为期一年的对比实验,认为健身气功·八段锦运动对高校退休教师身体机能和素质影响是积极的,能有效地提高老年知识分子锻炼者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对高校退休教师体重、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女性)、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有显著性的积极影响,对腰围、肺活量、握力有非常显著性积极影响。潘华山认为通过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一年后,受试者每搏输出量(SV)、心搏指数(SI)、心输量(CO)、血管弹力扩张指数(FEK)和血管顺度(AC)等指标显著提高,而心耗氧量(HOV)、左心搏功指数(LVwI)、心耗氧指数(HOI)、收缩压(SP)、总周阻(TPR)和主动脉排空系数(BLK)等指标显著下降,肺活量(VC)明显增加,提示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能使心泵力代偿性增高,心肌收缩力增强,搏血量增多,缓解心脏的压力;能有效地改善血管的弹性状况,提高肺循环功能,增加血容量,改善血液的浓度和流动速度;对于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呼吸机能有着积极意义。据《中国临床康复》报道,黄涛等认为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以提高中老年人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血清丙二醇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程度,有助于延缓衰老。一氧化氮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提高以老年男子为显著,丙二醇水平的降低以老年女子显著,而中年男女组3项指标差异不明显。据《武警医学院学报》报道,何敬和等认为有规律地进行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有助于提高老年女性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延缓自由基损伤,提高性激素水平,增强神经反应能力和平衡能力。据《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报道,王松涛等认为长期有规律的八段锦锻炼可以延缓老年人智能的衰退速度。

学生人群

据《医学与社会》报道,刘洪福等通过健身气功·八段锦运动对实验组大学生连续干预12周,采用POMS量表分别测出实验前后大学生心境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被试实验前后在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和总分量表得分上都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并且紧张、慌乱、总分量表达到了显著水平,抑郁分量表达到了非常显著水平,在精力和自尊维度得分上有所提高,但是未达显著水平。提示健身气功·八段锦可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调整心态,促使大学生心境向积极的方面发展。据《浙江体育科学》报道,周新新抽取女学生100名为研究对象进行15周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并测定比较其锻炼前后的体重、体脂、脉搏、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及800m跑成绩6项指标,结果表明女大学生进行八段锦锻炼后各指标均出现明显的变化,说明习炼八段锦可以减少大学生的体重、体脂,降低脉搏,增大肺活量,提高有氧耐力运动素质和柔韧素质,充分说明习练八段锦可提高女大学生的整体身体机能水平。据《医学与社会》报道,刘洪福等认为习练八段锦对躯体化、焦虑、其它症状的影响较为明显,对强迫症状、抑郁、敌对、总均分方面有积极的影响,且达到非常显著水平,提示八段锦可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重视修心养性,调整心态,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向积极的方面发展。据《按摩与康复医学》报道,娄欢等观察80名健康大学生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前后身体机能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经过连续4个月的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练习者体重、BMI值下降,而肺活量指数、体脂百分比均有提高,但提升的幅度不同,并且发现长期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无论每次是30分钟还是50分钟,均可以提高青年的肺功能与有氧能力,而后者更能显著提高肺活量。据《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报道,刁衍斌等认为健身气功·八段锦是全身的伸展活动,又伴随深呼吸运动,又对人体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而且对腰背肌、骨骼等也有良好的保健功效,有助于矫正中学生不良的身体姿势,增强肌力,发展肌肉。

总之,根据练习者的身心特点,进行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这种以意领气,以动带静,促进气血循行的运动方式,既能周身滋润,又能气到病所,产生防病治病和健身美体的功效,值得在各个人群领域中积极推广。

上一篇:安全专项方案中冶下一篇:梁实秋雅舍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