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探究性学习教案

2024-07-26

四年级探究性学习教案(精选8篇)

篇1:四年级探究性学习教案

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四策略

课堂教学是探究性学习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何种教学策略推动探究性学习,•是个需要研究和关注的课题。以下四种课堂教学的策略供有意借鉴者参考。

一、分层渐进的教学策略

教师可按一定的规则,•把学生分成高、中、低、差四个层次(两个或三个层次亦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对各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和练习,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潜能,以期达到“你到达目的地,我也到达目的地”的目的,而后再“小步骤进行”,在“呈现明显的反映”中“及时反馈”渐进的学习成果。•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创新意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机会,•都有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主动参与的教学策略

学生参与教学的状态,参与教学的活跃程度,是“促进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的最好呈示。教育者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与教育者处在平等互助的位置。师生是朋友关系,•而不是主仆关系。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对“活动地带”进行思考,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如“一次头脑运动会”、“一个戏剧小品表演片断”、“一次环境教育活动”等等都可以尝试之。

三、启发引导的教学策略

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与注入式是截然不同的。

启发引导的教学策略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调动学生积极地思维,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好教学的几大环节,•如阅读后的迁移训练,先有仿写、摹写训练,后有迁移训练等。这样可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责任相结合,从而由学会向“会学”、“善学”转变。

四、讲练结合的教学策略

“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有其先进的一面,•但也有它的局限性。对于难度大的知识的传授和对于一般知识的传授是应当有所区别的。前者要多讲而不宜“精讲”,后者宜“精讲”而不宜多讲。“多练”则是一致的。因此,在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中,•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必须实行的,也是符合教学实际的。需要提醒的是,•“精讲”应占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在一般的教师都喜欢多讲的情况下,但是,决不能因此而忽略练或取消练。

篇2:四年级探究性学习教案

案例及反思

西华园小学 韩慧玲 2011-7《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及反思

背景: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老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要获得“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找回“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的应有位置,因为它对学生的成长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操作、体验,在过程中自觉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同时,“研究性学习”不是优等生的专利,是所有学生的权利,这就需要教师根据适当的学习内容,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与空间,促使学生形成研究性学习,获得研究性学习的技能。

下面是我在执教《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的几个教学片断。

案例:

师:谁还记得我们这几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分数。

师:谁来说说什么叫分数?

生: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分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师: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分数与除法有密切的联系。谁来说说分数与除法有什么联系?

生:除法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法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法的除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除法中的商相当于分数的分数值。

师:除法与分数有这么多的“相当”,二者的关系确实紧密,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会对分数与除法二者的联系有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看看我们从这个故事中能学到什么知识。(创设新知情境)

师:话说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辛辛苦苦往西天而去,这一天,唐僧化缘化来一张饼,对悟空说:“你把饼分分,大家都吃点吧!”

悟空拔根毫毛变成一把锋利的小刀,说:我们四个人,每个人吃这张饼的四分之一吧。刚要动手切,八戒哼道:我的肚皮这么大,才吃四分之一,不行。悟空眼珠一转说:好吧,那就让你吃这张饼的八分之二吧。八戒一听,又说:吃两块呀,还是不够呀,再让我多吃点吧。悟空一听,说:好贪吃的呆子,就让你多吃点,你就吃四块,吃这块饼的十六分之四。说完,三下五除二,切好了饼,吃完了饼,八戒有点晕,(部分学生在笑)总感觉有点不对劲,你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吗?

生1:八戒并没有多吃,他吃的块数虽然多了,但是每块却小了。

生2:、、这三个分数是相等的。

师:既然我们这么多同学都认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的。那么我相信,大家一定能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说明或者证明这三个分数是相等的。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一组,想出办法来说明或证明。要把语言组织好,把道理讲明白。(学生分组活动)(学生汇报研究结果)生1:(画图)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四分,1份就是四分之一;如果我把这个圆平均分成八份,2份就是八分之 二,我发现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二同样多,同样,十六分之四也可它们一样多。

生2:我结合这个图,也可以这样想,先表示出四分之一后,如果把这里面的每一份现平均分成2份,这样原来的一份就成了2份,原来总的4份就变成了八份,原来的四分之一也就是现在的八分之二。所以二者相等。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说明十六分之四也和它们同样多。

生3:我也是用图来说明,只不过是用一条线段来表示单位“1”

生4:我是把分数与除法联系起来。

因为1÷4=2÷8=4÷16 而1÷4= 2÷8= 4÷16= 所以 = = 这是根据除法商不变的性质。

生5:我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除法算出这个分数的值,=1÷4=0.25 =2÷8=0.25 =4÷16=0.25 所以这三个分数是相等的。

师:大家的方法真多,真好。看来,这三个分数确实是相等的。可是,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确实是变化了,这里面又隐藏着什么变化规律呢?我想同学们也一定能找出来,大家试试看。

生: 到,分子分母同时扩大了2倍。从 到 分子与分母也同时乘以了2。看来在分子分母同时乘以2的时候,分数的大小没有变化(大家都表示同意)。

师:换一个观察的方向,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生:倒过来观察,是分母的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了2,这样分数的大小也不变。

师: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生举例……)师:我们能根据这么多例子总结出来规律吗?(学生简短讨论交流)生: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生:同时乘或除的数不能为0,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相当于除法的除数也不能为0)(师补充板书)师:这是分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大家看看课本是如何描述这个性质的。(学生看课本的总结)

练习……

全课总结: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生2:我知道分数与除法的又一个联系,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就相当于除法中的商不变性质。……

教学反思:

从课堂效果来看,这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广而且具有一定的深度,整堂课流畅自然,学生思维活跃。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正确看待“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根据不同内容正确选择侧重点。

“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是两种相辅相成的学习方式,往往结伴而行。新课程强调“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说“接受性学习”不好,而是因为我们过去把“接受性学习”置于中心,“研究性学习”则被完全忽略或退居边缘。强调“研究性学习”是要找回“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应有的位置。但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同时,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要以“研究性学习”为重,从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科学地选择。作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学习内容,知识点比较简单,学生大多都朦胧地知道这一道理,但又未能形成严密的理论认识,同时学生具备用自己的方式、知识来解释、说明这一道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这一内容时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是非常适合的,有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二、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为学习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充分的时间与研究空间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语言来说明、证明已经朦胧感知到的规律。因此,我给学生留足了研究的时间与空间。从简单地共同回顾、复习几个必备的知识点后,我用故事引入新课的学习,从形式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在朦胧感知到故事中蕴涵的数学知识后,老师把进一步研究的任务交给了所有的同学,学生从心理上萌发了挑战的意愿与获取成功的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考虑教学任务能否完成,没有干预学生的思维方式,相信学生能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出规律,得到思维与能力上的锻炼。学生也充分利用了教师提供的开放性探索空间,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都想出了解决猜想的办法。在接下去的交流学习时间里,每一名同学都又接受到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证明方法的启发,从而给他们的研究性学习增添了的动态生成资源,也进一步推进了学生的思维进程。

三、“研究性学习”能促进学生能力与思维的发展与提高。

篇3:四年级探究性学习教案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

人教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社会、自然和生活中选择专题进行研究, 并主动地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 以便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称为探究性学习。”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探究性学习就必不可少。它具有过程性、自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更重要的是, 在小学语文, 特别是高年级小学语文的学习中, 要积极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教师的职责只是引导。通过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最基础的教育学科, 能为小学生一生的学习打下基础。如果能把探究性学习方法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将对学生大有助益。好奇心强、发现能力强、求知欲强是小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小学生的显著特点, 而语文本身又是一门人文素养比较高的学科。利用这两者的特点, 就能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知识, 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具体的实施途径, 应贯穿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生活等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学生要渐渐从被动地接受教师传达的信息, 转变为探究性学习的主导者, 而教师的作用也应该慢慢改变 , 从课堂主导者转变为探究性学习的引导者。这就要求学生积极收集相关信息, 并积极进行整理和分析, 使之变成自己理解。通过这种探究性的学习, 可以让学生不仅学到课本上的知识, 更能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 小学生在学习高年级语文的时候,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和认知能力, 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二、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的意识

与生俱来、全员参与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 它能激发学生探究和创造事物的潜能。让高年级小学生喜欢去不断探索和挑战。因此, 教师应引导和鼓励每个学生去发现和创造知识, 并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立兴趣学习小组, 进行合作学习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它能串联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 在合作中发现问题、查找资料、科学研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实现寓教于乐和寓乐于教的统一。

三、健全评价机制

有付出就得有收获, 如果积极进行和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学生得不到肯定与鼓励, 学生就不会主动和积极地去学习语文知识, 最终就难以继续以积极兴奋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因此, 老师要健全评价机制, 让学生劳有所得, 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例如, 在参与某课外教学活动时, 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 皆奖励一支笔或一本练习册。另外, 对于那些课外活动开展较好, 取得了优异结果的学生, 奖励双倍, 并通告全班进行表彰。这样既能让学生保持这份积极主动性, 也能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地开展探究性学习。只有健全评价的机制, 才能发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

四、主要案例

(一) 教学生动化

比如, 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的《虎门销烟》一文, 可以利用问题来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课前要求学生提前查找关于鸦片战争、林则徐的生平等相关的资料进行预习。根据这些资料在课堂上提出问题, 如:“鸦片有什么危害”“为什么鸦片战争会爆发”等。根据问题, 抓住和利用学生的求知欲进行授课。此外, 组建学习小组也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部展开学习大讨论, 并就自己关于鸦片和鸦片战争的见解进行独立发言。课后, 给学生布置“查询和宣传毒品的危害、设计禁毒口号、查询林则徐生平”等作业, 启发学生进行更加深度的思考:如果你是林则徐将会怎么办?这样既能满足每个学生求知欲的要求, 也会使学生学会足以让自己受益终身更多课本之外的内容。

(二) 学生自主摸索答案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知识和获取知识,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避免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 把学生当作是知识的容器, 虽然接受了知识, 却对知识不甚了解。

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争吵》一文, 主要是写一开始同学之间为一件小事而发生争吵, 事后又相互承认了错误, 最终言归于好的事, 表现了他们知错就改的优良品质。课题本身就已经点明了事件。因此一开课, 教师先让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两遍, 紧接着便问同学们:“刚才我们齐读了课题, 有谁能够告诉我, 这篇文章是写谁和谁争吵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都可以回答:“写的是克莱谛和“我”的争吵。”

学生出于好奇心。他们就会非常想知道, 他们俩是怎样争吵的 ? 他们俩为什么会吵架 ? 结果怎样 ? 等等……因此, 由“争吵”二字产生的种种联想都会成为他们求知欲的下一个突破口。教师便可紧扣课题, 以学生的想法为线索,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这次争吵中, 你觉得克莱谛是个怎样的人?”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就会认真阅读课文, 手眼并用, 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去。相比旧式的教学模式:分析课文时逐段讲解, 或是填鸭式的满堂问,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了, 学习兴趣更浓烈, 当然学习的效果也会好很多。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很快得出自己的结论:“克莱谛是一个宽容的人, 虽然他的朋友对他不友好。但他还是伸出了友好的双手。”“他是个善良的人……”学生都喜欢说出自己的看法。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自己分析课文。学生口头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在探究性教学和教师的引导下, 课堂已经成了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 也为接下来理解“我”在争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以及对父亲的话的理解等内容做铺垫。

五、结语

总之, 把探究性学习运用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 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涵, 也使得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因此, 我们只有继续大力推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探究性学习, 才能激发小学生的求知热情, 满足新时代需要, 接受越来越多的知识, 为我国培养更多的综合性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晓妍.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初探[J].新课程 (小学版) , 2013 (3) .

[2]陈锦凤.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造就新型人才[J].成才之路, 2013 (28) .

篇4:浅谈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小学;中低年级;探究性学习;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264-0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注重传授给学生数学概念、数学法则、数学公式等,而是应当想方设法让数学学习富有探索性和思维性,以满足中低年级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探索欲望。而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就利于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利于学生积极表达、主动获取数学知识,既符合中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既利于发挥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又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下面就开展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探究性学习谈几点看法和做法。

一、创设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

在小学中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为学生创设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将学生的注意力拉进到问题情境当中,让学生真正成为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主体,让学生有想要“一试身手”的想法,使学生想要通过主动探索而寻找到答案,这样可以为探究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开展动手操作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过“手脑并用”的理论,他主张让学生在亲自感知、观察、操作的过程中习得知识,认为动手操作利于发展儿童的智力。为了将学生引导到探究实践性活动当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实际开展动手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建构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在提高他们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上,使他们实践探究的能力也同时得以提高起来。

三、加强生生合作、交流

在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时,一定要注重加强生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彼此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人身上具有的优势和自己身上的不足,通过与他人交流、合作、探究,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在实现差异互补、发掘潜能、协同发展的同时,促使所有学生共同进入到探究性学习当中,促使他们共同探究新知、感受探索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四、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为了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性学习当中,除了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外,还需要注重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即把激情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哪怕是随便说的一句话也都要富有“亲和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生生互助,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自然而然地加入到探究性学习当中,并乐在其中,在探究性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在探究性学习中真正有所得、有所获。

五、选择合作探究的最佳时机

在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探索素材,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在寻找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选择合作探究的时机,可以在提出问题后选择合作探究的时机,还可以在概括结论之前选择合作探究的时机,让学生可以在最佳的时机进行合作探究,真正发挥合作探究的作用,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六、加强思维训练和学法指导

在探究性学习当中,学生是主体,要想使学生具有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即对学生进行直觉思维的训、非逻辑思维训练以及发散性思维训练。此外,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探究性学习,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效果,还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即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学会倾听、学会合作。

七、完善探究性学习的有效评价

除了要调动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外,小学数学教师还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对探究性学习的有效评价加以完善,评价时,要给予探究过程评价高度的重视,注重集体评价和激励评价,既可以联合使用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也可以联合使用自主评价与教师评价,还可以联合使用激励评价与客观评价,对探究性学习实施评价时,要关注提出了哪些问题;合作的方法是否合适;探究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学习的结果是否满意等,以实现探究性学习的有效评价。同时,当学生的表现出色、见解独到时,教师要及时给予他们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在获得有效评价后体会到探究性学习给其带来的成功体验,促使其今后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性学习当中。

总之,在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利于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以满足,利于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在使学生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的同时,使学生想学和会学,使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当在掌握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创造一切条件,以真正发挥探究性学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玉娥.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6(02)1-4.

[2] 冯成斌.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中),2011(01)157.

篇5:合作探究性学习教案《药》

合作探究性学习教案《药》

合作探究性学习教案 《药》 -------鲁迅 一、探究目标和角色定位 1、探究目标: ①出现社会人物形象分析; ②华夏两家悲剧性命运探究;  ③人物性格命运和社会环境两者之间关系; 2、角色定位:①夏渝案件专家调查组(职责:调查夏渝的生平事迹,给出性格概括, 列出犯罪嫌疑人名单); ②无罪推理辩护律师团(结合文中事实,为犯罪嫌疑人进行无罪推理和辩护。辩护主题:“黑夜的黑不是我的错”) ③有罪推理辩护律师团(结合文中事实,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有罪推理和为受害者辩护。辩护主题:“谁说黑夜漫漫无尽头”) ④《真理报》记者团(负责跟踪报道、采访和点评,写出简讯。报道宗旨:“给事实一个真相”) ⑤道德法庭审议团(职责:在调查、辩护的基础上,给出总结和道德审判。审议原则:“不冤枉一个好人,但也不放过一个坏人”) 二、探究重点和难点 1、重点:①社会人物形象分析;②华夏两家悲剧性命运探究; 2、难点:对人物性格命运和社会环境两者之间关系的深层理解; 四、探究流程 1、明确角色,组内分工,研读教材,合作探究; 2、交流意见,形成材料; 3、展示调查结果,完成辩护和审判; (记者团的采访、报道穿插整个流程) 五、探究成果 1、《夏渝生平事迹和人物性格的研究报告》(成员每人写一份); 2、《涉案人员的无罪推理和辩护书》(成员每人写一份); 3、《涉案人员的有罪推理和辩护书》(成员每人写一份); 4、《药》写作目的的分析(成员每人写一份); 5、《夏渝一案判决书》(成员每人写一份); 6、有关本次审判的几则简讯(成员每人写一份); 六、基础知识检测和写作拓展(附活页练习) 补充:分析导向指导 一、速读课文,给每一片段拟一标题,再由明线进入暗线,梳理全文结构。 二、高潮在哪一节?(茶馆谈药) 1、明确人物,稍作分类(革命者、麻木平民、帮凶) 2、分角色朗读,发动学生点评,结合人物性格而行 3、从本节找一两个词来评价这些人物(可怜或发疯,本教案依前者)。 三、华老栓一家可怜在哪里?(由学生说去,师总结) 四、康大叔一类可怜吗?可针分相对地讨论 1、不可怜 结合第一、第三节华老栓及茶客的态度分析 2、可怜 根据夏瑜的话及其对它的评价进行,从思想层面见康大叔类的萎缩、落后、可怜 五、利用第三节末几段,用对联的`上联加以总结: 茶馆谈药众人齐欢笑 六、这些人是可怜的,那夏瑜呢? (也由学生说去,但要引导到末节夏四奶奶身上) 1、自由读末节,结合具体的语段,看到一个怎样的夏母? 重点有二: A、痛苦思念又不理解儿子的母亲 1)揣摩“天明未久”、“惨白”、“羞愧”、“终于”等词。 2)可让学生想象,夏四奶奶这时会对夏瑜说什么。 B、迷信而愚昧,抓住迷信理解后者。 1) 见到花环有何念头?(夏瑜显灵,乌鸦上坟头) 2) 你认为花环是谁送的?(革命同道或同情者、支持者)怎么送的?(想象) 3) 结合环境描写体会那份紧张而激烈的静以及背后的愚昧 4) 结合末段乌鸦飞去的浓墨重彩体味夏四奶奶希望落空和落空背后的深层含义 2、在对上文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讨论或总结夏瑜的可怜之处: 1)被同宗出卖 2)被同族耻笑 3)被至亲误解 4)由夏瑜而革命,革命的脱离群众及群众的愚昧使革命如入黑洞,似乎永远见不到阳光、雨露,一个花环不能带来春天,反而给人感觉春天的遥遥无期。 …… 七、根据上下文续写下联,不求平仄相谐,但求内容互补。 师生可共同完成,选择一副构成板书。 补充横批。 八、谈论“药”为题和明暗线的作用。 板书 茶馆谈药众人齐欢笑 可 怜  药?  华   夏 坟场祭子老妪共悲伤   教学回顾:     老师事必亲恭结果却适得其反,我们的学生很有能力,适当的放手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学生在探究中学会了方法,解决了问题,提高了能力。              

篇6:四年级探究型课程教案

第一课 寻找“粘斗士”

活动目的: 了解生活中的“粘斗士”。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活动过程: 1. “粘斗士”知多少

“粘斗士”有哪些种类? 为什么“粘斗士”有这么多种类?

2. 了解“粘斗士”的秘密

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粘斗士”? 从哪些方面对“粘斗士”进行区分和归类? 3.整理和总结

第二课 “糨糊粘斗士”诞生记

活动目的:

交流“糨糊粘斗士”制作过程。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活动过程: 1.准备材料

材料:土豆、芋头、百合……,碘水 2.做糨糊

制作技巧和要领,注意事项 材料—搅碎—加水—熬煮 记录具体的制作过程 3.试试粘不粘

由于材料不同,糨糊的粘度不一 思考用什么方法判断糨糊粘不粘? 4.评价和总结

第三课 侦察家庭垃圾

活动目的:

增长环保的知识、提高节约意识 活动过程:

1、制定侦察计划

明确侦察什么? 明确侦察记录方法 2. 进行侦察 注意按时 3. 统计和分析

表格统计一周下来,家里的垃圾制造情况 谈谈看法 家里垃圾分类 4. 垃圾分类利用 5.交流“取经”

第四课 校园垃圾箱变身记

活动目的:

做学校小主人,提高环保意识 活动过程:

1、调查学校垃圾处理情况

交流分析

2、调查学校的垃圾箱

校园主要垃圾问题

现有垃圾箱使用情况 3. 给学校垃圾分类,设计新的垃圾箱

提示:可以模仿小区中的垃圾箱,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垃圾箱还需一定完善。4. 确定垃圾箱的分布

首先以班级、年级为试点 5.小组交流,经验汇总

第五课 “红领巾文具店”开张啦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爱心,提高学生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我们接触到的各类学习用品 了解我们需要的文具种类

提示:小组之间可以做好不同的分工,调查时的提问单 2.小组交流

确定哪些文具是必需的?如果备货怎样备货比较合理? 提示:注重实用性和价格的合理性 3.确定商品

列表确定向文具店推荐哪些文具?并写清进货说明和推荐理由 5.

评选总结

第六课 我也能当家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自立能力 活动过程:

1.接受任务,实地了解 任务:

当家考验---买到实惠好用的盒式面巾纸 超市调查:

面巾纸种类、用途

周围人们大多怎样挑选盒式面巾纸 2.作决定 质量好的? 价格低的? 包装漂亮的? ……

思考:如果妈妈下次让你买卫生纸、手帕纸……你该怎么挑选呢? 3.交流

最终你买的盒式面巾纸品牌、规格、价钱、抽数、选择的理由 5. 经验交流

遇到的难题,你解决的办法

第七课 爱心义卖会

活动目的:

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提高学生活动筹备能力和爱心 活动过程:

1. 确定活动意义时间、活动具体组织人员 2. 确定义卖品 小组为单位讨论确定

提示:自己折的幸运心、自己画的画、不用的学习用品…… 3.估估价 确定估价的原则 3. 义卖活动开始

提示:如何将自己的义卖品推销出去? 4. 评选“……之最” 提示:最佳广告

献爱心表现最积极者 推销最佳者

……

第八课 动物过得好吗

活动目的:

提高学生爱护动物,关注动物的意识 活动过程: 1.明确调查内容 明确调查途径 调查哪些动物 2.记录

观察(调查)到了什么 疑惑

提示:及时记录 3.对比分析

在动物园里和在大自然环境中动物生存有什么不同 4.交流总结

第九课 奇妙的动物仿生

活动目的: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仿生学,了解大自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活动过程:

1. 找一找 什么是仿生

人类从动物身上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2. 整理材料

小组为单位汇总收集的材料,进行删选 3. 小报制作 小组为单位,确定分工 合作制作 提示:主题要明确 4.交流总结

第十课 救救濒危野生动物

活动目的:使学生能认识濒危野生动物,提高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活动过程:

1、认识濒危野生动物

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我国有哪些濒危野生动物?它们分布在哪些地区?

2.了解濒危的原因 了解原因 怎样拯救 3.发倡议书

讨论:我们能为濒危野生动物做些什么? 倡议书怎么写? 4.调查反馈,交流

倡议书发放后,大家反应怎么样? 应采取哪些行动

第十一课 故事里的端午节

活动目的:

了解端午节,增强爱国情怀。活动过程: 1. 找故事

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故事 提示:充分利用图书馆,上网查 2. 表演准备 小组讨论:表演什么

做哪些准备工作 怎样将角色演得惟妙惟肖? 3. 合作表演 4.评选,小结

第十二课 巧手做龙舟

活动目的:

认识端午节,认识龙舟,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过程:

1.认识龙舟

提示:外形,组成部分及结构特点(上网或图书馆查阅)2.做龙舟准备 分组

讨论交流确定做怎样的龙舟 提示:

确定制作特色,选择制作材料 3.小组合作制作龙舟 4.成果展示 5.评选总结

第十三课 端午小考场

活动目的:

增加关于端午节知识,增强风俗文化知识 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 确立主持 活动形式 2.收集资料 提示:

关于端午节的诗词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 ……

4. 设计竞赛提

思考:怎样出题能让大家对端午节的了解更多、更全面? 提示: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等多种形式 5. 竞赛现场 确定规则

(竞赛环节的安排,胜负决定规则)6.交流总结

第十四课 关注缺电

活动目的:

提高节能意识,关注能源问题 活动过程: 1.讨论

夏天即将来临,会不会在高峰时段出现缺电现象?

2.准备采访的问题

关于缺电问题大家想了解什么问题? 哪些问题需要通过采访才能弄明白?(提示:讨论后可通过列表归结)4. 小采访

寻找资源,生活中有没有发电厂、供电局的叔叔阿姨 确立采访途径,采访时问什么问题? 采访时注意什么问题? 5. 整理采访 缺电问题你了解多少? 6.交流总结

第十五课 家庭节能小贴士

活动目的: 增强节能意识 活动过程: 1. 搜集节能小窍门

可以问问身边的人有哪些节能小窍门? 从网上收集学习2. 制作小贴士

参照节能小窍门,在家里、学校里哪些地方可以在节能上做些什么? 用哪些小贴士来提醒自己和别人? 3. 小组交流

贴了小贴士后家里和学校里用电情况怎样? 4. 讨论交流

评价自己做得情况如何?

篇7:四年级语文综合学习四教案

本次综合学习包括“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口语交际”“我的小笔头”四项学习内容和“漫步书林”一项欣赏内容。

“我的采蜜集”采集的内容是分类整理有关植物的词语,这与本单元文化主题密切相关,是对“绿”的延伸与拓展。

“读读背背”栏目选择了郑燮的《题竹石》,诗的大意是:这丛绿竹,长在青山上那么牢固,它的根须原来是扎在岩石缝隙里的,而经历了成千上万次的打磨和打击仍然坚韧不拔;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全诗以竹比人,借石竹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与生气蓬勃的精神,反照诗人刚直不阿的风骨。

这一次安排的口语交际,内容是“请你来当设计师”,话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想像、创造的空间,将语文的学习引向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升华与运用。

“我的小笔头”让学生在欣赏漫画之后,编一个“绿色的故事”。该习作练习紧扣单元文化主题,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将“绿色”的味道演绎得愈来愈浓。

“漫步书林”承接前几册的系列安排,安排了至今影响深远的唐代书法三大家以及元代赵孟畹木?渥髌沸郎停?雍鹤置姥в胧榉ㄒ帐醯慕嵌燃し⒀??劝?婀?镅晕淖值那楦小?br>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进一步增强学生主动积累的能力,发展语感。

2、继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习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蕴,体验诗人借物抒情的情怀。

2、通过口语交际,展示生活的素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书面表达能力的巩固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策略与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课前借助工具书,自己尝试理解《题竹石》诗的大意。

2、课前搜集唐代书法三大家以及元代赵孟畹。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我的采蜜集:

1、出示书中八个词语,学生思考、交流该范例积累的内容。

2、初步引导学生区分成语与四字词语。

3、进行扩展: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植物的词语。

4、鼓励学生课下继续分类整理有关植物的词语,准备参加次日班内将开展的“词语擂台赛”。

二、读读背背:

1、出示古诗《题竹石》,鼓励学生会背的则站起来背、会读的则站起来读。

2、学生交流从诗中读懂什么?

3、师生补充描述。

4、学生反复吟诵,同学之间互教互背,达到人人都能熟读成诵。

三、漫步书林:

1、自主欣赏唐代书法三大家以及元代赵孟畹……

2、学生共同交流课前搜集的唐代书法三大家以及元代赵孟畹……

3、教师适当对这些书法艺术家的作品及他们的书写风格做补充介绍。

篇8:四年级探究性学习教案

一、探究性教学模式

(一)了解什么是探究性教学模式

探究性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去发现问题、领悟问题实质、自身实践并表达自己的意愿,从中得到感悟的过程.探究性学习主要侧重于学生自主的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和亲身体验问题的实质,这和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探究性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充分调动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与积极性.并且,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改变了以老师为主体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可以自主探究,他们可以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探究性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加以引导和启发的教育模式.

(二)学习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与小学中年级学生的特点

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思考的过程学生会领悟分析出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会让学生学会如何主动地思考问题,让大脑真正地动起来,课堂气氛也会随着学生的参与而活泼起来,而不是死气沉沉的老师在讲台上传授知识, 学生记到本子上这种僵硬的教育方式. 因此只有老师善于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去寻找答案,学生想要主动学习的动力才会被激发出来,学生才会真正地从学习中受益,我们才能培养出学生自主探究的好习惯,才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素质, 从而提高小学数学中年级教学质量. 小学中年级指的是三、 四年级的学生. 这个年龄层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判断和认知力, 懂得提出问题并质疑,从问题中逐渐明白其中的奥妙,而且会根据自己性格和所长选择自己所擅长的学科.

(三)创设趣味性的课堂探究环境

和传统课堂环境相比,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老师要创设符合当堂课要求的探究环境,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创设过程中,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基本技能和经验,还可以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第三单元“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讲述并给出简单的例子讲明乘积是怎么得来的,并让学生自己进行运算,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可以对乘法运算有初步的认识. 在老师上课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学生喜欢的多媒体教学形式,把乘法的运算形式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 生动地向学生展示需要学习的内容. 当然老师的正确引导和课堂前的教具准备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可以把当堂课的大概思路和教学目标告知学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组都阐述一下自己的思路,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们自主探究,在这场头脑风暴中,学生们会发现自己以前学到的知识不能够解决眼前的难题,从而学生们更加想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课本上的难题. 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很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四)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中, 老师除了注重教学任务外, 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都是很有益处的. 让学生明白不光是在学习中需要自主性,生活中更是方方面面都少不了自主性来要求我们. 让学生做好每堂课的课前预习和课后温习, 不懂的地方可以自行先翻阅资料,不清楚的地方用记号标出来,等到上课时鼓励学生对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一起讨论,这种方式可以让每个人都融入其中,如果讲解之后学生还是不懂, 老师再单独地有针对性地加以详细的解答, 这种学习方法比以往的方式会印象更加深刻和让学生接受.

(五)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

老师可以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进行相应的引导教育,以小组的形式分组讨论学习.

1. 按照每个人成绩和性格分组, 每组四个人, 最多不超过五个人,确保每个小组的实力平均一些.

2. 每个小组选出小组长, 让组长分派每个人的任务,确保每个人都在思考,有事做.

3. 上课的时候每个组都可以互相监督, 互相督促, 共同前进.

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地调动起每一名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有明确分工, 而且缺一不可的,也可以体会到很多时候只有团结到一起才可以把力量发挥到最大.

二、结束语

探究性学习可以在学生的学习领域和生活领域中,通过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实践操作、团结合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了解知识和技能的方式和过程. 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探究性,在很大程度上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以后的社会适应力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叶建华.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中年级教学的作用[J].学园,2014(30):143.

[2]彭亮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五步教学法[J].师道:教研,2011(11):44-45.

[3]王桂娥.积极实施小学数学探究性课堂[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19):151.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学科培训考试下一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学习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