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村公路安全工作总结

2024-07-12

县农村公路安全工作总结(精选8篇)

篇1:县农村公路安全工作总结

提供一篇工作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同志们!

县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县村级公路建设工作现场会,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学习和推广新兴镇农村公路建设先进经验,总结前期农村公路建设,安排部署下步任务,动员全县干群打好农村公路建设的功坚战,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再做新贡献。下面,我讲二个方面的问题:

一、客观分析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形势

目前,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1776.46公里,其中县道404.6公里,油路300.6公里,砂石路104公里;乡道311.1公里,油路62.8公里,砂石路248.3公里;村道1060.76公里,油路74.76公里,砂石路986公里。

自2002年至今年上半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共投资1864.4万元,新(改)建农村公路为412.16公里,其中油路29.66公里,砂石路382.5公里。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以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为动力,以国债项目、通达工程和通村道路建设为中心,以公路养护和管理为基础,以实现“晴雨通”为目标,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在政策制度方面:一是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二是年初解县长与各乡镇(场)长签定了《2004年农村公路养管建目标责任书》;三是健全了工程质量四级保证体系,下发了《关于落实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廉政工作的通知》,落实了农村公路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2、在工程招投标方面:严格按照“四制”原则运作,****至新兴21公里国债项目和青町至李大17公里、赵集至曹市3公里、西阳至高公40公里的通达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已全部完成,部分路段已进入施工阶段。

另外,县政府安排的通村公路,义门至苏庄6公里、林场至西阳8公里,前期勘察、设计、征地、拆迁工作已完成,近期可组织施工。

3、在公路养护方面:截止目前投资近300万元,投入人工11000工日、机械1760台班,石灰900吨,石子1500多方,砂石1.4万方等,完成养护里程124.5公里,挖补坑槽41500平方,填补下沉坑槽3万平方米,上油73000平方米。投资24万元,对涡双路险桥和十临路险桥进行了维修和改造。

4、在路政管理方面:共下发了督查意见书13份,拆除违章建筑9处,制止挖掘损毁公路2起,清理预制厂18处,煤堆占道12处,建材占道38处,抗旱土坝4处,拆除摊棚、铁皮房8处,午季清障近千处,拆除非交通标志100余块。对超限车辆卸载、倒货30余辆,路政处罚案件(一般程序)15起,当场处罚63起。埋设险桥标志6块、窄桥标志2块、限制质量标志牌4块。

5、在宣传教育方面:今年五月,以全国第八个“路政宣传月” 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安徽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印发传单3000余份,提高了沿线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同时还组织了对农村公路管理站路政员和会统员的业务培训,培养了一批热爱公路工作的有志人群和业务骨干,达到公路建设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干的目的。

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是扎实的,成绩也是显著的,得到了上级的肯定,赢得了群众的好评。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个别乡镇负责人思想认识不强,有畏难情绪,个别乡镇没有把农村公路建设摆上议事日程。二是建设资金短缺,国债项目、通达工程的配套资金不能落实,工程建设难以开展,对全年工作计划产生了影响。三是各乡镇的农村公路管理站的职责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工作人员的主动性还不够。四是路政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要把路政管理与超限超载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对于以上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下步工作意见

现在已进入8月份的高温季节,正是公路建设的黄金时期,全年的各项建设任务都已进入攻坚阶段,下步工作要从“学习一个典范,强化二个落实,确保三个到位,实现五个目标”入手,努力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

“学习一个典范”:新兴镇原来乡村主要道路里程仅为78公里,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已达到170公里,增加2.18倍,其中:柏油路达61公里,砂石路109公里。全镇28个行政村,15个村通砂石路,13个村通柏油路。纵观新兴镇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主要经验和做法是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以创新的思路破解农村公路建设难题,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资金筹措上充分发动群众,合理利用“一事一议”政策,“三边四荒”、林权拍卖等方法筹措建设资金;在工作措施上通过点上抓示范,面上抓引导,一年抓几个村,逐步扩大,形成规划,营造一村带周边,一村带全镇的良好修路氛围。在工程管理上走出了一条“阳光”工程,“阳光”操作的路子。各乡镇要通过这次会议,认真学习新兴镇的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把农村公路建设列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迅速掀起农村公路建设的新高潮。

“强化二个落实”:一是强化国债、通达工程和通村公路的建设,依照《****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要求,想方设法积极筹措配套资金,按照“成熟一条,建设一条,逐步推进”的原则,努力完成涡新路、涡宿路、青李路、西高路“四路建设”,启动高楚路、楚西路、曹坛路等4条县乡公路建设。特别是涡新路新兴段要在8月底前完成基层工程,保证安全通行,11月中旬全面完成基层铺设,完成下封层工程,采取工程措施,做好冬季小型机动车辆的通行工作;青李路青町、马店段10月底要全面竣工通车。二是强化《2004年农村公路养管建目标责任书》的落实。努力完成乡村(行政村)晴雨通车目标任务,对2003年自然村已有2/1“晴雨通”车的乡镇年底要保证达到80%,未达到2/1“晴雨通”的乡镇要做保证达到70%,届时县政府将组织检查评比,检查结果将作为对乡镇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

“确保三个到位”

1、确保农村公路管理站的职责发挥到位。继续加强农村公路管理站的制度建设,设施配置,强化人员思想教育,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2、确保农村公路养护到位。充分利用现在的高温季节,对青李路进行挖补和中修罩面;对张义路、刘张路、耿王路等部分路段路面进行坑槽挖补,铺筑油层,延长现有公路通行年限;要完成红旗桥、侯桥、母猪沟桥三座险桥的改建。在做好义门大桥设障和限载通行的同时,积极做好检测、维修加固前的各项工作。

3、确保路政管理到位。抓好县道的非交通标志牌的拆除工作;抓好县乡公路的违章建筑物、违章占道的整顿治理;加强公路附属设施的配置和完善并管理好现已完善的“三牌一碑”;与沿线党委政府和穿越集镇行政村村委会建立网络关系,签订爱路护路公约;做好秋季防火清障工作;加大对超限车辆的打击力度。

“实现五个目标”:各乡镇(场),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以县委、县政府“大力度、快节奏、抓落实、重结果”的工作方针,团结一致,积极配合,克服困难,加快发展,在全县实现县道油路标准化;实现乡道油路、砂石综合化;实现村道砂石化;实现农村公路网络化;实现公路管养正常化。

同志们,农村公路建设,事关人民群众利益和我县城乡经济发展大局,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会议的要求,加大农村公路养管建力度,努力完成年初签订的农村公路养管建目标责任书中的各项任务,为我县的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篇2:县农村公路安全工作总结

自今年汛期以来,我段对防洪渡汛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针对我段点多、面宽、线长的区域特点,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洪渡汛预案”,成立了以段长王德强同志为组长,副段长蒋爱民、陈国友同志为副组长,现任股长为成员的“防洪渡汛”领导小组。通过几个月的运作,此项工作有条不紊,收效良好,防洪渡汛安全工作平稳,形势喜人,令人乐观,现将防洪渡汛工作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绩

1、认识提高,组织落实

今年年初,我段就将对防洪渡汛安全工作的认识作为安全工作思想重点来抓,予以认真落实,我们强化“安全第一,认识必须提高”的思想意识,通过经常性地对全段职工广泛宣传防洪渡汛安全知识,尤其讲明事故及隐患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重大危害,教育他们要警钟长鸣,以防为主,常抓不懈,从而,原先的思想麻痹、认识肤浅、警惕性低下,缺乏积极性,不在状态的局面从根本上得以扭转,呈现出一派(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思想意识高度警戒,以防为主,措施得力,隐患排查力度增强,应急预案科学的良好势头,在以段长为组长的防洪渡汛领导小组的精心领导下,全段职工从思想认识上得以强化和提高。

2、责任明确,制度健全

水火无情,人皆知之;洪水泛滥,灾情伤肝。如何及时有效地疏通来势汹涌澎湃的洪水,缓解或遏制住洪水对人类造成的致命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既是我们防洪渡汛工作人员的天职,也是当务之急。

为了将此项工作做到“早安排,勤排查,重防患,责任明,制度全”,我段“防洪渡汛”领导小组一班人马经过仔细思索,认真调研,制定出了一套较为精细完整的防洪渡汛保障措施和相关制度,并明确了以段长王德强为第一责任人,副段长蒋爱民、陈国友为第二责任人,各股室股长及渡口所所长、班长为第三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强调各责任人务必履职尽责,分工合作,合理布置,科学防患。

3、严防死守,以查捉排

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严防是保障安全的最佳举措,排查是确保安全的有力保障,我段1—9月以来,长期坚持“雨前查沟,雨中查险,雨后查路”的“三查”制度,尤其是坚持段长、安全股长、班长(渡口所长)三级责任人上路、上船进行不定期巡查。9月日,我们在大礼堂深受全县安全工作警示教育的启迪(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带着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以及对安全工作高度警惕和对全段人民的高度责任感,我段领导带领段安运股全体人员将全段所管辖的各个区域、各个环节进行了安全大排查,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对危桥、险路进行了大检查,并进行了及时抢修,设置了警示标牌。

第二,对公路的垮塌方进行了彻底清理,保证了水系畅通,避免了水沟堵塞而造成公路毁损。

第三,对桥涵进行了排障,以及杂物杂草的清除,以便安全渡汛。

第四,对堡坎、护坡进行了大检查,对危险路段、重点地段采取了有效措施,及时进行了抢修或设立警示标志。截止9月20日,我段已清理垮塌方3500m3,清理水沟60000m,抢修油路150000m2,清铲路肩50000m2、抢修碎石路面10000m2、修复桥涵6处,设立警示桩1600个,警示标牌23个,维修道班房4个。

第五,对全段所有包括道班房、渡工房在内的房屋建筑物的墙基、墙体、房屋结构进行了大检查,发现危房险情后,一方面及时将人员疏散,另一方面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抢修。对道班房周围堆放的柴草,当场责令班长立即清除、搬走,以免发生火灾。

第六,对全段的水、电、气设施进行了大排查,规范了用水、用电、用气的行为,尤其对私拉乱接现象进行了及时撤除和整改,消除了隐患,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第七,对已死亡的行道树进行了清点,并在最近安排人员进行砍伐,避免死树因吹风而倒下砸伤人和损坏财产。

第八,对公路201号防洪船进行了检修,为了适应洪水期间的变幻,我们准备近几天添制船舶支撑架,以防因退水而造成船舶倾斜,确保船舶自身安全。

第九,对单位骑乘摩托车的职工及机动车驾驶员,经常进行安全知识宣传,警钟长鸣,对其违规违章操作行为,进行坚决制止,并经常对其车辆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便责令其立即检修,从而保证了行车安全。

第十,建立健全安全软件资料,尤其是对安全检查时发现的各种隐患及整改措施作了详细记录,并按记录在册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了督查督办。直到各种隐患彻底解决消除后,方才罢手。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指出,立足排查,做到了对安全重点部位有的放矢,重拳整治。

在9月3日的大暴雨期间,我们分几起人马(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多路纵队对公路、河流的防洪防汛工作进行了快速反应,以查为重点,死守为关键的防洪渡汛方案立即得以启用,在9月2日至9月4日,这几天里,我段三位领导各带一路人马,分别守护在危桥、险路、洪峰附近,通过辛勤的劳作和坚持死守的硬办法,我们既保住了我段所辖区域的安全,同时,也遵照县上有关领导的指示,在洪水猛涨、河面大增、水流喘急的危险关头,抢救了一艘重达100吨的采石船,并将其转移到安全地段,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

4、以奖促优,以罚治懒

近几年,我们将防洪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重点来抓,尤其推行激励约束机制,对在防洪渡汛工作中成绩显著者,予以重奖,对消极懈怠,反应迟钝者给予严惩,由此以来,使先进得到了鞭策,使落后者受到了重创,从而调动他们的安全工作积极性。

二、不足之处及整改措施

1、防洪工作参与人员少,资金投入少

我段是450多人的较大的事业单位,管辖国、省、县道达198公里之多,涉及到近30个乡镇,防洪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参加防洪工作的人员虽面面俱到,但力量仍显微弱,人员偏少,加之这几年我段资金青黄不接,寅吃卯粮,所以在安全投入方面就有捉襟见肘之感。今后,我们要增加防洪人数,加大安全投入,确保渡汛安全。

2、硬件老化,隐患多多

深受风霜雨雪洗涤浸蚀,多数二十年、三十年不等的道班房、渡工房愈来愈显出其苍老的容颜,墙体裂缝渐渐增大,摇摇欲坠,隐患随时可能出现,险情就在燃眉之间。同时,我们的公路201号防洪抢险王牌船也濒临退役(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边缘,加之该船舶的维修经费不到位,造成此船虽已满目沧桑,仍带病运行,其自身难保之隐患,定会险象环生。

鉴于如此,我们将立即行动,向县交通局汇报情况,争取资金,同时,我们将筹集资金,加大对这些隐患排除的资金投入,及时抢修隐患部位,使其完好,能正常运行,确保防洪渡汛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3、排查隐患力度不足,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尚需加强

由于我段属生产单位,工作量巨大,任务繁重,在日常的防汛工作中,注重对突发性的防洪渡汛工作进行应急处理,而日常的排查隐患工作做得不是很细致、很周密,而且在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方面做得不实不强,在今后,我们要在排查隐患上采取重拳出击,穷追死排,尤其要广泛宣传防洪渡汛相关知识,做好警示教育工作,防患于未然,力保安全。

篇3:县农村公路安全工作总结

㈠自然地理概况 张家川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 天水市东北部, 地处六盘山地槽与陇西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东经105°54′~106°35′、北纬34°44′~35°10′。总面积1311.85平方千米, 平均海拔2011.4米, 共辖15个乡 (镇) 、269个村, 农业总人口30.18万人。县内多年平均降水量599.3毫米, 多年平均径流量1.34亿立方米, 其中自产水资源1.31亿立方米, 全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16立方米, 远低于国内、省内水平。由于水资源匮缺, 人畜饮水十分困难, 呈现水质型、资源型、工程型缺水并存的局面, 日益严重的缺水问题, 已成为制约全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瓶颈。

㈡水资源量先天不足, 人畜饮水困难 张家川县境内的清水河、后川河、樊河、汤峪河、马鹿河等几条河流都是渭河二、三级支流以及发源地, 县内无过境河流, 同时受气候、地理条件的限制, 全县水资源年际变化大, 时空分布不均, 径流的60.9%以洪水形式白白流掉, 利用难度大。无论从水资源总量还是人均占有量来看, 张家川县水资源匮乏, 利用难度大, 是造成全县人畜饮水困难的主要原因。

㈢饮用水水质不达标, 严重影响群众身体健康 水质不达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县是高氟水、苦咸水的高发区, 以高氟水引发的地方病最多, 主要分布在梁山、川王、龙山一带。全县15个乡镇中有8个乡镇不同程度地存在氟中毒病, 氟斑牙患病率为62.4%, 氟骨症患病率7.1%, 8岁~15岁人群氟病患者达到19%;苦咸水主要分布在大阳、张川镇等地, 因矿化度高含盐量大, 水味苦咸、涩, 饮用后消化系统慢性病发病率上升;水体富营养化, 大肠杆菌等生物指标超标, 造成群众大骨节病、克山病、碘缺乏等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此, 人民群众对选择好水源、净化水质、改善饮水条件, 提高饮水和生活质量, 要求迫切, 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势在必行。

㈣水污染严重, 可利用水资源越来越少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县城人口剧增, 民营企业迅速发展, 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 上磨水泥厂、刘堡水泥厂、陈家庙矿山、皮毛厂、制革厂的生产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城镇生活用水的排放以及越来越多的垃圾对水体的污染, 致使河道水体及浅层地下水重金属及氮、氨含量高, 导致水色变红、变黑、下游人畜无法饮用, 也不能灌溉农田, 水质污染成了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无形杀手。

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意义和保证措施

㈠意义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解除地方病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痛苦, 提高健康水平, 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大举措。改善农村饮水困难群众的生活生存环境, 利用饮水安全工程, 发展庭院经济及家庭手工业和养殖业, 增加群众收入, 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㈡保证措施 张家川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有比较成熟的技术与管理条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 建设了大量的人畜饮水工程和氟病改水工程, 特别是近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 积累了丰富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经验。饮水不安全区的人民群众深受缺水之苦, 建设饮水安全项目的积极性高, 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都有保证。采取的国家补助、地方资金配套和群众自筹、投工投劳等多渠道筹资办水利的形式;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施工质量三检制, 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东峡和石峡水库的水源丰沛, 水质良好, 应优先用于解决饮水工程, 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水源保障。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 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思路与建议

㈠技术思路 根据地形地貌特征, 充分利用现有两座水库水源, 将张家川县供水工程分为6块以彻底解决全县30.18万人的饮水, 实现村村通水。目前已实施完成龙山、连五梁供水工程。刘堡梁供水工程利用石峡水库水源、渠子梁、平安梁供水工程利用东峡水库水源, 解决了18.72万人的饮水问题。剩余的11.46万饮水困难人口, 结合近几年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技术, 采用有水源就近取水, 无水源调水解决。可建成规模化、整体化、跨乡镇、跨流域的建设思路, 分别修建南山梁、马鹿梁、刘堡梁农村饮水安全管网延伸工程。其中南山梁和刘堡梁管网延伸工程, 充分利用石峡水库丰富水源和地理条件解决;马鹿梁在马鹿河打井采用泵站扬水形式解决。集中供水工程分别成立供水管理所, 对工程进行统一管理, 统一收费。

㈡建设管理思路 张家川县山大沟深, 梁峁纵横, 群众多居住在偏远山区, 经济发展缓慢, 群众生活困难,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工程建设难度大。在工程建设管理中, 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做到建设组织, 技术指导, 质量标准, 材料供应, 组织验收五统一, 建设程序, 管理办法, 落实各种责任制三严格, 确保工程质量、建设任务的如期完成, 把工程建设好, 让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在进户工程中, 采用先进的计量设备“智能机械式预收费水表”, 该水表可预设用水量, 不但能提前收取水费, 而且一年只收一两次, 减少收费劳动强度, 彻底解决抄表难、收费难的问题。

㈢投资思路 没有资金保障, 再好的规划项目也无法实施。虽用于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资金渠道较多, 但是由于张家川县地处偏远山区, 经济欠发达, 所以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继续坚持“以中央财政投资为主, 地方和受益群众适当筹资”的原则, 多层次、多渠道增加投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是帮助农民改善自己生存条件, 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大事, 农民群众是这一事业的建设主体, 受益主体。因此, 根据国家的政策和家庭收入情况, 受益农户既可投入一定的自筹资金, 又可以投工投劳, 顶资、折资等方式解决自己受益的饮水工程建设所需投资, 这不仅是扩大资金来源的需要, 也是促使受益群众更加珍惜和爱护饮水工程, 从而自觉管好用好工程的需要。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采取政府支持, 社会引资及出台一些优惠政策, 如“占地不征用、青苗不补产、树木不赔偿”等多种方式扩大资金来源, 确保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 足额到位。各渠道筹集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 统筹安排, 专户立账, 按工程建设进展报账后拨付, 提高资金使用率。

㈣运行管理思路 农村饮水安全面广量大, 建设是基础, 管理是关键, 利用是目的。依照市场经济规律及“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健全合理科学的运行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水利部门统一管理的工程供水充足, 检修维护好, 工程效益高。为此工程建后所有权属县水利局, 经营权归水管所, 成立县供水总站, 统一进行水质监测、水价核算、工程维修等。按计量供水、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水价, 并根据供水成本、费用及市场供求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 实行水价听证会制度和公示制度, 由物价部门召集用水户和供水单位, 协商确定并向社会公示。水价调整由供水单位将原因、用途及财务盈亏报告上报和公布, 经政府召开听证会后确定。水管所统一负责工程的建后运行管理和水费收支, 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明晰水费开支范围和审批权限, 建立严格的工程折旧费、维修养护费的积累使用制度, 确保资金安全和专款专用, 水管所财务收支账目定期公布, 接受主管部门和用水户及社会监督检查。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运行管理制度, 实行分片划段包干目标责任管理, 对工程水源指定专人管理, 主管道由管理人员划段管理, 支管道及进户管道采取群众参与式管理, 进户工程由各家各户管理, 形成用水者协会群体管理的办法, 建立水源水质定期化验制度, 确定每年对水质化验不少于4次。

㈤行业管理思路 近年来共修建了龙山、渠子梁、连五梁、刘堡梁和平安梁5项大规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为了管好用好这些工程, 使其正常和长期发挥效益, 是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目前, 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权不明, 责任不落实, 服务质量低, 经济效益差。对行业管理部门来说, 建议抓好6项工作, 第一, “三分建、七分管”, 做到“明确产权、落实管理责任、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工程增值保值”。第二, 依据《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文本》以指导和规范管理行为。第三, 制定管理工作方案, 包括工作目标、原则、内容, 有计划地分步实施。第四, 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管理人员知识水平和管理技能。第五, 成立乡镇供水协会, 由乡镇领导任会长, 水利、财政、卫生等部门负责同志任副会长, 各项目村为会员, 其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为会员代表。协会对所辖范围实行“三统一管理”, 即受益农户、水费收缴、工程建设维修实行统一管理。第六, 对供水实施资质管理, 以促进供水单位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确保供水水质、水压, 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 确保供水安全。

摘要:张家川县现有农村人口30.18万人, 人口居住分散, 经济落后, 技术管理水平不高。境内水资源匮乏, 水质性缺水严重, 高氟水、苦咸水、被污染的水成为严重威胁农民身体健康的三大隐患。多年来, 由于经济、人口、政策等诸多因素, 导致水质污染源不断增多, 饮水不安全问题日益加剧。近年来, 经政府和水利部门多方努力, 已解决18.72万人的饮水困难, 但还有11.46万人饮水困难尚未解决, 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因此, 增强饮水工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 开发适合张家川县农村的供水资源, 提高给水技术, 加强防治调控, 是解决我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

篇4:农村公路安全设计探析

【关键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安全设施;设计

0.前言

随着现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脚步的加快,农村公路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处于山区的有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由于财力的有限,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到位,导致相对一部分农村公路其改造只处于在路面形式、技术的提高上,对路基的改造作用并不大,尤其是纵线形、对平的改造相差太远,交通安全保障设施得不到同步实施。纵坡陡,急弯多,错车难、深沟以及路侧陡崖、标志不齐等安全隐患仍然突显。

1.路基改造方案

1.1应最大限度地增加路侧净空区宽度

农村公路长时间的使用与养护造成路侧边沟较深,这给行车安全带来很大隐患,也使路侧净空带受到限制。基于这种情况,在项目设计阶段应在满足路基、路面排水的前提下,尽量把边沟设置成浅碟形或增加混凝土沟盖板。这样一方面可有效增加路侧净空区宽度,使驶出路外的车辆能够尽快重新驶回车道或不发生侧翻,另一方面提高了路侧的安全性,可避免碎石落入沟中造成排水不畅。

1.2路肩改造方案的选择

路肩指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的带状部分,通常指硬路肩或土路肩。其作为路面的横向支承起到保护路面和路基的作用,同时提供侧向余宽,为驶出路外的车辆提供容错空间。在农村公路的改造中,多数情况下如采用路肩加宽方案则涉及路基的拓宽及新增用地等相关问题。相比之下,如采用路肩硬化措施则更为经济、快捷也是增加路面使用宽度的一种最有效方式,尤其是当路面宽度较窄时,对提高通行能力、行车安全性起到较好作用。因此在采用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农村公路的改造中宜优先采用路肩硬化方案。

2.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包括护栏、交通标志、标线、隔离栅、防眩设施等内容,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不但保证了车辆、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不同项目应结合其在路网中的作用、交通量及环境条件进行总体设计,且各设施间应相互协调、配合使用,在注重安全性、实用性的同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安全至上 ”的指导思想。

根据多年来农村公路改造设计的实践经验,在农村公路的改造设计中必须非常重视行车安全。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在综合考虑投资的基础上应结合公路平纵线形、实际行车条件等进行必要的主动引导设计和被动防护设计。

2.1主动引导标志设计

在农村公路的改造设计中应结合行车条件综合应用以下交通标志来主动引导车辆安全行驶。

2.1.1左(右)急弯警告标志

设于平曲线半径、行车视距难以满足规范要求,或平曲线半径接近道路技术标准规定的一般最小半径,有行车安全隐患的急弯路段。

2.1.2连续弯路警告标志

设于连续3个或3个以上接近道路技术标准规定的一般最小半径的反向平曲线,且曲线间直线距离等于或小于最短缓和曲线长或超高缓和段长的连续弯路起点之前。

2.1.3陡坡、连续下坡标志

一般情况下,当纵坡大于7%时应考虑设置该标志。

2.1.4窄路、窄桥标志

当路面(桥)面宽度变窄(宽度缩窄至6.0m以下)或车道数减少,一般应在路面、桥面宽度变窄或车道数减少的过渡段前设置相应的“窄路”、“ 窄桥”警告标志。

2.1.5交叉路口标志

设于两相交公路间无法保证由停车视距构成的通视三角区的平交道口。

2.1.6议行车速度标志

农村公路的服务对象基本以农民为主,这一特定的人群总体上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对交通事故造成的后果认识不够,所以在路面等级提高的同时有必要设置建议行车速度标志,特别是在弯道、出口、匝道等位置,以提醒行人、车辆注意行车安全。

2.1.7路侧构筑物的标识

在路侧事故中,对驶出路基外的车辆构成危险的路侧危险物,主要包括标志柱、树木、挡土墙、防撞设施以及一些天然的河流、湖泊、深沟等。针对山区农村公路路侧可拓展余地不大的特点,设计中应对诸如上述路侧危险物进行必要的标识,有条件的宜设置消能设施或装置来降低车辆与其碰撞的严重性。

2.1.8其他安全设施的设置

如道路等级高、投资充裕、交通量大的项目,除设置上述基本的交通安全标志外,还应本着安全、实用、合理的原则设置诸如视线诱导、路肩震动带、减速设施、道路反光镜等高等级公路上常设的交通安全设施。

2.2被动防护设计

从设计的角度看,路侧净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但实际中相当一部分山区农村公路并不具备设置路侧净区的条件,車辆一旦驶出路外就只能靠被动的路侧防护措施来实现最小的伤害或最大的保护。针对农村公路的建设特点设计时应根据道路线型特点、行车条件等合理选择以下被动防护设施。

2.2.1示警桩

农村公路普遍交通量较小,车型多为中、小型车,设计车速多在以下而示警桩不仅能给驾驶员诱导行车视线增加行车安全性而且能有效阻止车型较小、车速较慢的车辆驶出路外,并具有造价低、施工方便等优势。所以在急弯、陡坡、高填方及桥头引道等特殊路段可选择示警桩作为路侧防撞设施。

2.2.2护墩

除具有示警桩的所有功能外,护墩还能更好地防止车辆驶出路外,但其造价相对示警桩高,通常适用于地形较险峻的路段,如悬崖、高度大于10m的高填方或高挡墙、桥梁两侧等。

2.2.3墙式护栏

除具有示警桩、护墩的所有功能外,还能吸收车辆碰撞能量,有效防止车辆驶出路外而造成更严重的二次事故,但其造价高。在设计时主要用于车型较大、车速较快的陡壁、悬崖、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

2.2.4植树

实践证明,当公路两侧行道树的直径达到一定程度、间距合适时行道树能起到很好的路侧防护效果,且车辆撞击行道树后一般比撞击其他刚性防护设施所产生的后果相对较轻,同时刷白后的行道树还具有很好的导向功能。因此在有条件的路段应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地质条件选择适合的行道树种植以改善道路的行车安全,提高行车环境。

3.其他行车条件的改善

3.1凸型竖曲线与平交道口的改造

在车辆行驶路线中,当凸型竖曲线处于平交道口位置时极易形成行车盲区,当双向(方)刹车安全距离不够时便可能发生交通事故。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视距满足规范要求,仍避免不了事故发生。因此,类似的情况在设计中应将相交道路改线移至安全距离外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3.2设置公共汽车停靠站

农村公路的服务对象主要在农村,公路沿线分布以自然村居多。在设计中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村镇分布、人口、公共交通状况结合地形、居民出行需求设置公共汽车停靠站在方便群众出行的同时保证行车安全。

3.3设置失控车辆自救车道

农村公路的大量交通事故中,长陡坡、急弯路段的事故占较大比例,为尽量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设计中应结合地形特点,在长大下坡接平曲线的地方设置失控车辆自救车道,这样当车辆(特别是重车)因下坡速度过快而无法顺利转弯时可以驶入该自救车道,避免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及经济损失。

4.结语

随着现今大量农村公路的升级改造,完善的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势在必行。作为一名公路设计者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至上” 的思想,本着“针对性、宽容性、创造性” 的理念来完成设计工程改造,由此达到有效控制交通安全事故发生、减少经济损失、提升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水平,达到构建和谐交通。

篇5:县农村公路安全工作总结

按照省交通厅文件要求,经政府研究同意,决定全面开展我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精神,紧紧围绕我县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总体目标,坚持有路必养、有路必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既符合我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发展规律,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主导,行业管理得力,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路子,促进我省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试点主题

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政府与部门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中的职能,基本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新型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因地制宜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实现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农村公路路况良好、路产完整、路权得到有效保护。

试点主题为:政府考核、创新养护生产模式、美丽农村路和路长制。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领导,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成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协调小组(县委书记任政委,政府县长任指挥长,政府主管副县长、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财政局局长担任副指挥长,成员包括组织部、宣传部、发改局、人社局、交运局、农业农村局、扶贫办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七镇镇长)。协调小组主要职责是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协调在试点工作中建立和运行“以县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事宜,重点协调有关政策、资金、机构编制和运行机制等重大问题,积极探索和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对交运局和各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交运局(办公室主任由张志广兼任,成员由机关相关处室负责人、农村公路站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承担协调小组的具体工作。

四、试点内容与实施路径

(一)政府考核

1.预期成果与考核目标

(1)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规范,考核机制链条完整,精细化管理目标得以实现。

(2)通过政府考核形成农村公路管养机构和人员配置合理,竞争激励机制建立并完善,农村公路管养水平明显提升。

(3)通过考核结果运用,推进正反激励机制提升考核的导向性。

2.实施路径

试点内容1: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机制。

实施路径: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细化指标体系建设、健全过程管控程序、推进考核结果运用。

试点内容2:将管养机构建设、日常管养工作和管养资金使用等农村公路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实绩考核。

实施路径:统一乡镇路长制办公室设置;明确乡镇“路长制”办公室与乡镇政府内设机构同运行、同管理、同考核,配备专职人员;按照乡镇农村公路里程分类设置核心指标、共性指标、重点任务,纳入县工作目标考核序列。

试点内容3:将农民群众满意度纳入考核体系。

实施路径: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运用微信矩阵进行满意度评价等方式积极引导群众参与考核,健全考核体系。

试点内容4:考核结果与补助资金或相关投资挂钩。

实施路径:完善千分制考核细则,强化日常考核,采取“月调度、季抽查、半年评比、年终总评”动态管控机制,按照考核得分,实施差异化资金拨付。

3.实施周期

(1)2020年完善考核机制,使农村公路管养职责分明、管理有序、考核高效。

(2)2021年实施绩效评价,督促考核机制。

(二)创新养护生产模式

1.预期成果与考核目标

(1)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竞争机制形成,运营制度完善,节约养护资金。

(2)通过专业养护生产企业的接养,实现养护专业化、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

(3)规范常态专业养护提升农村公路服务功能,延长公路使用周期,节省建设资金,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2.实施路径

围绕三项试点内容,规划的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试点内容1:引导和吸纳当地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公路质量监督、日常管护。

实施路径:农村公路建设中严格落实“七公开”实施质量监督,同时邀请道路沿线责任心强、具有一定声望、公道正派的村民代表进行质量监督;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村道养护管理明确村道养护人员与村内保洁人员同职同责,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破解农村公路养护难题。

试点内容2: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

实施路径:将县道养护外包模式向乡村道路延伸,通过公开招标达到节省养护资金,开创农村公路养护新模式。

试点内容3:引入专业养护企业,提高养护专业化、机械化水平。

实施路径:通过完善养护标准,严格考核,督促现养护公司人员到位、设备到位、管护到位、投入到位,实现农村公路专业化养护,精细化管理。

3.实施周期

(1)2020年,每镇实现2条乡道市场化养护。

(2)2021年,所有乡道、1/3村道实现市场化养护。

(3)2022年,全部农村公路实现市场化养护,实现管养分离。

(三)美丽农村路

1.预期成果与考核目标

(1)完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将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与美丽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交通发展规划。

(2)建立“责权利”统一的农村公路三级管护体系。

(3)以示范镇创建入手点,全域推动“美丽农村路”创建,以美丽农村路创建成果引领农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实施路径

围绕五大试点内容,规划的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试点内容1:“实”,坚持因地制宜。

实施路径:继续加快推进农村路网的提档升级,实现全域农村公路路面宽度不低于5米。

试点内容2:“安”,提升安全水平。

实施路径:在农村公路改扩建中,将排水、防撞护栏、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

试点内容3:“绿”,保护生态环境。

实施路径:大力推进“一路两沟二十行树”标准,推广林下经济种植模式,过村路段因地制宜,采取乔灌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确保绿色全覆盖。

试点内容4:“美”,引领人居环境改善。

实施路径:绿化的景观,突出色彩感、层次感、特色感,密植观赏树种、路肩全部种植花草,林带进行乔、灌、花、草立体种植,展现高低错落、舒朗有致的景观效果。

试点内容5: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自然生态、风土人情、传统文化融入农村公路规划、设计、建设,做到公路与沿线周边乡村风貌、田园风光、农业园区充分融合。

实施路径:与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园区设置,同规划、同建设、同实施,发挥农村公路带动乡村振兴的“先行官”作用。

3.实施周期

(1)2020年,县、乡道路全部实现“美丽农村路”创建目标;

(2)2022年实现全域美丽农村路。

(四)路长制

1.预期成果与考核目标

(1)三级路长职责明确,管理体系科学规范,农村公路管理机制顺畅,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得到良好维护。

(2)农村公路执法体系完备,多部门协作联动,巡查和快速反应机制得到完善,路产路权得到有效保护。

(3)“路长制”配套制度完备,信息化工作平台推广运行,农村公路管护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

2.实施路径

围绕三项试点内容,规划的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试点内容1:结合当地实际,出台具有当地特色的“路长制”制度文件,且该制度文件对农村公路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好。

实施路径:为县级“路长”配备技术参谋,推进乡镇“路长”改革,实现专职化,加强培训教育,让村“路长”向专业化转变;形成“乡镇负责、以奖代补、严格考核”机制,落实“以奖代补”政策;推广应用手机APP,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平台,设置“问题清单”“路长交办”等工作机制,推动从“有名”向“有实”转变。

试点内容2:县、乡、村三级“路长”管理体系完善,县、乡、村路长办公室挂牌成立。

实施路径:制定三级路长制办公室设置标准、专职人员配备标准,健全档案管理、路长公示牌、路长巡路等规章制度,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

试点内容3:建立乡村道路专管员制度。

实施路径:完善“路长制”落实机制,破解执法难题,建成“县有路政队、镇有路政员、村有护路员”的路政管理体系。

3.实施周期

(1)2020年,乡镇路长办公场所实现规范化建设,每镇1/3村村级路长办公场所规范设置,路政管理人员配备到位;路长巡路制度逐步完善;镇级路长实现专职配备。

(2)2021年,三级路长执法机构健全,路政管理体系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健全;三级路长实现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平台,手机APP应用全覆盖。

五、工作措施

(一)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试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1.各镇、各单位要按照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主动向政府汇报,进一步落实人民政府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县人民政府的工作职责,切实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有关协调、监管、考核和评价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公路管养主体缺位的突出问题。

2.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要将农村公路纳入路网的统一管理范畴,合理配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技术、人员、设备等资源,建立相应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内设机构,落实专职人员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行业管理工作。

3.要充分发挥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把农村公路管养责任落实到位。要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按照科学、高效的原则,因地制宜建立多种乡、村道公路管理养护模式。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乡镇要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共同做好乡、村道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不断提高乡、村道公路管理养护水平。

(二)多方筹措资金,加强监管,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试点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1.多方筹措资金,安排必要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交通主管部门要主动与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沟通与协调,共同做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筹措工作,充分体现中央、省政府确定的“逐步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国家支持范围”的要求,切实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纳入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和正常使用,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正常化、规范化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2.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资金要实行专款专用,并应接受审计和财政、交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资金。

(三)加强政策研究,健全机制,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试点工作提供政策支持

1.要加强对我县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按照改革的总体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紧密结合各镇实际,制订具体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和农村公路发展所涉及的财政、税收、土地、劳动、人事、分配、社会保障和人才等政策的研究,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和完善与体制改革和行业发展相适应的可操作性的政策,建立促进和保障地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和行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2.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原则,充分发挥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的积极性,从计划安排、资金管理、工程发包、质量考核等环节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和工作制度,逐步完善和规范农村公路养护运行机制。

3.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规定,不得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不得强行要求农民出物出钱,不得增加农民负担。

(四)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全社会参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的氛围

1.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行业主导作用,确立“围绕改革抓宣传,抓好宣传促改革”的指导思想,将宣传工作与改革体制、推动行业发展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安排部署工作时同步考虑。通过舆论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并积极争取镇政府、各相关部门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的支持。

2.积极发挥镇政府和村级组织舆论宣传的主力军作用,延伸舆论宣传触角,帮助广大农民群众正确认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6: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汇报

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汇报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县坚持把农村安全饮水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和打赢整县脱贫攻坚战的头等大事,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多方争取筹措资金,全力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巩固提升工程,扎实开展饮水安全问题冲刺清零,全县农村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大幅提升,实现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长受益”的目标要求。

一、基本情况

安全饮水工程实施以来,我县按照省、市的安排部署,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程序和质量标准,累计投入资金00亿元,共建成农村供水工程00处,其中:集中供水工程00处、巩固提升工程00处,铺设管道00万公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覆盖了所有乡镇,累计解决了00个乡镇00个行政村00万人(其中贫困户00万户00万人)的饮水不安全和不稳定问题,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和保障率分别达到100%和95%,为全县整县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安全饮水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顺利实施。制定出台了《加快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的通知》,从目标任务、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运行管护、水质保障、工作措施等方面,对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建设内容、完成时限、责任人员。深入开展“农村安全饮水百日大会战”,建立了“县负总责、部门推动、乡镇包干”的工作机制,统筹实施安全饮水主体工程和入户工程,同步开展水厂建设、主管网铺设、入户管网施工,对供水不稳定的村户,逐村逐户建立需求台账,列出问题清单,实行挂牌销号,确保了工程按期建成通水。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布局。严格对照《甘肃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验收实施细则》,按照水量、水质、取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4项评价指标,立足xx南部水资源丰富、北部干旱的实际,采取集中式供水与分散就近解决相结合的办法,在南部山区重点规划建设单村自引工程,在北部山区规划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在个别地形复杂、不具备管网铺设条件的村户规划建设水窖,并对群众已饮用的山泉水进行维修改造,形成了水窖、小电井、山泉水与工程供水互为补充的供水网络,既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又降低了建设和运行成本,有效提升了全县安全饮水保障水平。

三是多方筹措资金,扎实冲刺清零。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冲刺清零行动推进会议精神,积极克服财政困难,多渠道筹措整合资金,共投入资金00万元,其中:市级项目资金00万元、县级财政整合涉农资金00万元,新建安全巩固提升改造工程00处,维修改造水源00处,实施管网延伸工程00处、抗旱应急供水水源水毁重建工程00处,改造冬季冻管00公里,更换智能水表00万户,有效解决了供水保障程度不高、冬季冻管、水窖水水质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政策和群众能力允许范围内,鼓励群众投资投劳、参与工程建设,真正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成了阳光工程。

四是严格项目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坚持建管并重,在工程开工的同时,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全程参与工程建设,提前做好运行管理功课,熟悉管网与设施的布局配置,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不合理或设计缺陷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同时,对施工质量跟踪进行监督,发现管槽开挖深度不够或管道连接不紧密等质量问题,现场进行返工纠正,有效杜绝了施工质量隐患,实现建设管理无缝对接。强化督查问责,坚持“一周一报告、半月一通报”制度,对工作推进不力、进度缓慢的相关部门和乡镇,及时进行督查约谈,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

五是加强运行管护,保证供水质量。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成立了县乡村三级饮水工程管理机构,健全完善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工作制度10项,建立了以量计征和财政补贴相结合的供水水费收缴机制,向社会公开招聘水管员00名,有效保证了工程持续稳定运行。加强水源地建设保护,划定了重点水源保护区,在10个“千吨万人”规模以上水厂安装过滤、消毒设备,加强集中供水、单村供水、小电井供水、水窖供水和山泉水供水水质日常监管,定期开展水质检测,确保了原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检测全覆盖。

三、问题建议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县在农村安全饮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供水设施维护成本高。2016年以前农村安全饮水管道为pvc管,抗老化、抗腐蚀性较差,容易出现破损,影响了供水稳定性。建议省上持续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投入,逐步对2016年以前实施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提升供水质量。二是管护队伍亟待加强。全县00个基层供水站仅有管理人员00名,运行管护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稳定运行。三是全县水利设施建设还存在短板。我县水资源丰富,xx河平均年径流量达到00亿立方米,但xx等区域约有14万多亩耕地,因灌溉设施建设滞后,大部分土地粗放经营,甚至个别土地撂荒,影响了农户增收。建议省上加大对我县水利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倾斜项目资金,通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渭河及其支流沿线干旱山区灌溉设施,有效提升耕地收益,助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下一步,xx县将以这次督查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特别是周省长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靠实工作责任,强化措施落实,全力保障农村供水安全稳定。一是持续开展农村安全饮水冲刺清零。深入开展农村安全饮水隐患排查摸底,针对冬季冻管、供水保障程度不高等问题,发现一处解决一处,确保不留隐患。二是加强水质检测。加大水源保护力度,定期检测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对检测不达标的水质及时解决,确保水质检测全覆盖,全力保障农村供水工程水质安全。三是强化运行管护。进一步完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护机制,全面落实水费收缴制度,通过统筹县级财政预算和水费提留的方式,建立县级维修养护基金,落实村级管护责任和管理人员,确保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稳定运

篇7:**县农村公路管理办法

涡阳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促进农村公路健康、持续发展,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鼓励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政府建设农村公路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动员农民群众踊跃参与农村公路建设,规范农村公路建设行为,保障农村公路

快速、健康、有序的进行和建设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交通部颁发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结合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农村公路建设应当遵守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因地制宜、经济实用、注意环保、确保质量的原则。

农村公路中的乡道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在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村道由乡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组织建设。

第三条凡在本县辖区内从事农村公路建设的单位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标准与设计

第四条县道和乡道一般应当按照等级公路建设标准建设;村道的建设标准,特别是路基、路面宽度,应当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确定。对于工程艰巨、地质复杂路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平纵指标可适当降低,路基宽度可适当减窄。

第五条农村公路应当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改建或扩建。桥涵工程应当采用经济适用、施工方便的结构型式。

第六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重视排水和防护工程的设置,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在陡坡、急弯、沿河路段应当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提高行车安全性。

第七条农村公路直接采用施工图一阶段设计,但农村公路上中型以上桥梁要按照国家规定,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进行。

第八条农村公路中的乡道、村道工程的设计,可以由县交通局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承担,但中型以上桥梁的设计,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

第九条农村公路工程的设计,必须经专家评审并报市交通局审批。

第三章规划管理

第十条农村公路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为依据,认真编制建设规划。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村镇总体规划相协调,与县域干线相衔接,与农田基本建设、水利改造、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统一实施。

第十一条农村公路中的乡道、村道建设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计划发展委员会、交通局负责技术指导。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项目必须纳入省交通厅的G管理系统。

第十二条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后,经专家评审,报县计划发展委员会、交通局审批,并报市计划发展委员会、交通局备案。规划批准后,应严格执行,认真组织实施,不得随意更改,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目标的实现。

第四章计划管理

第十三条农村公路的年度建设计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申报,县交通局审查、遴选、优化,县计划发展委员会会同财政局、交通局审批,统一下达。县计划发展委员会、财政局、交通局按照已批准的年度建设计划分别上报各自的上级主管部门,争取列入上级计划。乡镇政府必须在每年九月底前申报下一年度建设计划,过期视同放弃。

第十四条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必须符合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突出重点、鼓励先进、分层推进的原则,避免一哄而上,而造成工程无法正常完工的情况发生。

第十五条申报农村公路建设计划的项目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项目在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内,并纳入省交通厅G管理系统;

--施工图设计或简易设计已经批准;

--建设单位和资金构成方案明确;

--项目必须通过“一事一议”,并解决了征地、拆迁等问题。

不具备上述四个条件的项目不得申请列入年度建设计划。

第十六条农村公路建设计划一经下达,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更改项目、变更投资、减少建设规模、降低技术标准,确需调整变更的,须经省级交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标准,并于8月底前报交通部备案。

第十七条农村公路建设实行月报制度。各乡镇应在每月初前将截止上月底的工程建设进度、资金到位报表以及其他有关情况报县交通局。

第五章建设组织与管理

第十八条农村公路的建设用地、拆迁由乡镇人民政府或村民委员会负责,并按当地补偿标准给予补偿、补偿标准应当公开。

第十九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符合法定招标条件的,要依法进行招标。

含群众集资、农民投劳或扶贫资金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以及未达到法定招标条件的项目,可以不进行招标。

不招标的项目应按照法定的招标程序和内容进行议标,必须签订施工合同。

第二十条农村公路中的乡道、村道建设项目的招标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对于规模较大、技术复杂的项目以及大中桥要单独招标,其他项目可以在同一乡镇范围内多个项目一并招标。

第二十一条县政府招投标中心对乡镇政府的招标(议标)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招标前应将招标(议标)文件和组织方式送交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审查,未经审查的项目不得招标(议标);招标(议标)后,应将招标(议标)过程和结果报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批准,未经批准的不得与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

招标(议标)结果应当在当地进行公示。

第二十二条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桥梁等工程,要选择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路基改建和公路附属工程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条件下,可以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组织当地农民参加施工。

第二十三条列入年度建设计划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完成相应准备工作,经县交通局认可,视同批准开工建设。中型以上桥梁应当依法办理施工许可。

第六章项目管理

第二十四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项目法人由乡镇人民政府担任。项目法人对建设项目的方方面面负总责。乡镇人民政府要选派事业心强、认真负责、作风清廉、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担任法人代表,并选派精干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健全管理制度,对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

第二十五条项目法人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项目建设程序:

--编写项目建设方案设计;

--选择相关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并报县交通局评审;

--选择相关单位编写招标文件,并报县招投标中心审查;

--组织招标,并报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批准;

--管理施工;

--组织交工验收。

第二十六条项目法人有责任、有义务履行下列职责:

--为施工做好现场准备工作,包括征地、拆迁,帮助施工单位安排驻地、施工场地、通水、通电等;

--筹集建设资金,发动群众备土,教育群众支持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严格资金管理,按照合同约定及计量支付制度支付工程款;

--监督施工单位履行施工合同,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工期、质量、安全要求进行施工;

--处理合同纠纷,帮助施工单位解决突发问题和因难;

--及时报送各种报表及工程信息;

--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其他与项目相关的事宜。

第七章资金管理

第二十七条本县农村公路建设实行政府投入、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等多渠道筹资机制。

第二十八条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列入地方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县政府、乡镇人民政府的可用资金应尽可能多投入农村公路建设。

第二十九条政府鼓励农村公路沿线受益单位捐资农村公路建设;鼓励利用冠名权、路边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方式筹集社会资金投资农村公路建设,鼓励企业和个人捐款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以赠匾、颁发证书、立碑、媒体公告等方式进行表彰。

乡镇政府要加大建设农村公路的宣传、动员力度,引导农民通过“一事一议”、民主决策,自愿投工、投资农村公路建设。

第三十条农村公路建设不得增加农民负担,不得损害农民利益,不得采用强制手段向单位和个人集资,不得强行让农民出工、备料。

第三十一条中央政府和省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资金要全部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项目,并严格执行国家对农村公路补助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不得从中提取咨询、审查、管理、监督、纳税(费)等费用。补助资金先预拨一部分,待工程验收合格后再全部支付。

第三十二条县交通局管理由交通部门补助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县财政局管理由国家财政补助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各乡镇自筹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要存入财政局管理的财政帐户,由财政局监督使用。各类资金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按工程形象进度,项目法人的用款申请,经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后方能使用。

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第三十三条县交通局要指导、督促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法人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要接受审计、财政和上级财务部门的审计检查。

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

第三十四条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要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向沿线乡镇、村定期进行公示,加强资金使用的社会监督。

第八章质量管理

第三十五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行“政府监督、法人负责、企业自检、社会监理”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

第三十六条农村公路中乡道、村道建设工程质量的“政府监督”在县交通局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指导下执行,并负“政府监督”的责任。其具体职责是:

--监督项目法人履行公路建设程序;

--监督、检查项目法人是否建立了质量责任制和质量事故追究制度;

--监督项目法人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按规定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行管理,抽查施工单位是否按合同规定的人员、设备进场;

--监督项目法人是否聘任了监理,监理合同是否规范,监理合同是否得到正确履行;

--监督监理人员是否认真履行职务,检查监理工作开展情况;

--抽查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质量,对发现问题发出整改通知,并跟踪检查,直至消除问题。

第三十七条乡镇人民政府作为辖区内农村公路的项目法人,对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负总责。其具体职责是:

--建立健全项目工程量保证体系,并保证体系有效运转;

--建立质量责任制和质量事故追究制度,并认真执行;

--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监督施工单位按国家规范和合同约定组织施工;

--监督施工单位按规定对进场材料、施工质量进行检测,施工单位。

是否按规定进行工序间的交验收;

--监督监理人员按监理规范和监理合同的要求进行监理,监理人员工作是否认真,是否正确履行监理职能;

--配合交通部门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检,督促施工单位对发现问题进行整改;

--及时上报质量事故,并配合有关部门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第三十八条县交通局要选聘有经验的公路建设人员,经培训后,派往各乡镇,以乡镇为单位对农村公路打捆监理。监理人员归属县交通局管理,检测设备由县交通局提供。监理费用有项目法人单位承担。

第三十九条农村公路及公路上的桥涵等辅助设施建设工程要设定质量缺陷责任期和质量保证金。质量缺陷责任期为一年,质量保证金为工程合同价的5。质量保证金由施工单位缴纳,待工程验收合格后,全额返还给缴纳单位。

第四十条发生质量事故应及时上报,不得瞒报。

第四十一条农村公路施工现场应设立工程质量主要措施告示牌,以便社会监督和质量问题的举报。

第九章工程验收

第四十二条农村公路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立即提出书面申请,请求项目法人进行验收。项目法人接到施工单位的报告后,应立即开展项目验收的准备工作,分别报请市、县交通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农村公路施工结束,未经验收者,不得投入使用。投入使用造成的损失,有施工单位承担。施工单位已经提出申请,项目法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进行验收,应按合同规定,给施工单位经济补偿。

第四十三条农村公路实现一次验收,即交、竣工验收合并进行,验收经费由项目法人承担。

第四十四条农村公路中乡、村道路的验收由县交通主管部门组织,项目法人操办具体事务;农村公路上的中型以上桥梁由市交通局组织验收。

第四十五条农村公路可以乡镇为单位多个工程一起验收。农村公路上的中型以上桥梁应单独验收。

第四十六条农村公路的验收要按国家规定的办法、程序、内容、格式进行,待省交通厅做出具体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验收办法与程序后,按省交通厅的规定进行。国家规定的验收办法、程序、内容、格式由县交通局另文下达。

第四十七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验收不合格者,按合同规定由施工单位无偿消除病害,直到合格为止;项目法人认为合格后,可申请管理部门再次验收,如仍不合格,应移交纪检部门或司法部门进行立案调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验收合格者,项目法人应监督施工单位在缺陷责任期内切实负起责任,及时消除病害。

第十章廉政建设安全管理

第四十八条各乡镇要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廉政制度,对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加强廉政教育和监督,特别是重要人员的重点环节要盯住不放,避免出现腐败事故。

第四十九条县政府要与乡镇政府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廉政合同。

第五十条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设立廉政问题举报箱及举报电话,接受举报后,要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认真调查,向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

第五十一条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防止事故的发生,避免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第五十二条发生安全事故,要及时上报县农村公路领导小组及安全局、不得瞒报。

第十一章考核与奖励

第五十三条县人民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执行情况、工程质量、资金使用情况、廉政建设和安全生产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作为奖励依据。

第五十四条对考核结果较好的镇、乡人民政府予以表彰奖励,并优先安排计划项目,对表现突现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考核结果较差的乡镇予以通报批评,暂缓或者取消计划项目的安排。对在农村公路建设中不作为的责任人予以戒免。

第十二章附则

第五十五条本办法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上级文件规定相冲突的地方,以国家法律、法规、上级文件规定为准。

第五十六条本办法由县交通局负责解释。

篇8: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研究

一、国内外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发展概况

1. 国外。

国外对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研究开始较早, 技术应用等也较国内成熟。1996年, 联邦交通安全办公室发布《澳大利亚乡村公路安全行动计划》;2004年, 美国参议院通过了SAFETEA, 众议院通过了TEA-LU, 这两项建议都以公路交通安全为目标, 在某些方面直接针对乡村公路交通安全;美国佐治亚州为减少冲出路外事故, 在乡村公路上采取增设路肩振动带和中心线突起路标等措施。

总体来说, 国外对乡村道路的安全保障工程研究技术相对成熟, 但系统性的理论、技术改进还需进一步完善。

2. 国内。

在国内,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多年来的研究偏重于国道、省道等高等级公路, 对国、省道安全保障工程的改造成功地借鉴了国外的经验和技术, 实施效果明显。而低等级农村公路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多、安全保障工程改造点繁多、改造资金有限等问题, 缺乏详细研究。近年来, 交通部、各省市加大对农村公路的关注力度, 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 逐步改善农村公路安全保障现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专门针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的技术还没有专项研究, 没有统一的标准, 且强调某一方面安全保障措施的作用, 以政策指导、宏观调控为主, 缺少多因素多角度系统性的理论方法研究和技术应用可行性。

我国与国外的人、车、路和环境存在显著不同, 国外对于安全保障的许多相关研究不能直接被国内引入和应用。因此, 应针对国内交通特性, 研究适合我国农村公路的安全保障工程系统理论、核查、评价等内容。

二、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安全形势严峻。面对不断扩大的农村公路建设规模,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 农村公路安全保障水平亟待提高。

2. 安全保障理论不完善。目前, 我国对部分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但尚未形成系统、完善、全面的农村公路安全保障系统理论。

3. 安全保障技术片面单一。

(1) 我国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点多面广, 安全保障工程多依赖于交通安全设施, 但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还没有专项研究, 且没有统一标准。

(2) 常态条件下安全保障缺少主动引导防护, 且交通参与者安全行为意识淡薄, 路面破损严重, 超限超载等现象普遍存在。

(3) 突发事件下安全保障以行政管理预案为主, 一般采取封路禁行等消极方法, 缺少相应的管理技术和科学措施, 部分预案仅针对恶劣天气, 对其他天气层级的预案考虑较少。

4. 安全保障核查及评价不成体系。目前, 我国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系统的核查及评价体系仍属于空白阶段。

5. 缺乏为农村公路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直接指导或参考的手册或指南。

三、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未来发展

遵循全面系统性、经济可操作性等原则, 本着以人为本、协调并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尊重客观实际, 紧紧围绕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新形势和新要求, 探索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发展趋势。

1. 设施适用化。

安全、经济、环保、有效是安全保障工程的实施原则。这几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其他几方面的基础, 经济、环保、有效是确保安全保障工程的合理性、长期性、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证。因此, 在安全保障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需结合农村公路特点, 提出适于农村公路经济、技术条件的安全设施选用及布设, 合理、科学地选用技术措施。

2. 安养一体化。

农村安保工程应与农村公路日常管理养护维修工作融为一体。安全保障工程提倡综合性处置措施, 路侧宽容性改善措施, 因地制宜的工程处理方法。安保工程不仅是采取工程措施改善安全状况, 更重要的是要把安全、经济、环保的观念融入农村公路日常管理养护维修之中, 把其作为与保通、保畅紧密相连的一项日常工作来抓。

3. 体系全面化。

安保工程倡导主动引导、综合处治、被动防护3步曲。实际工作中应从全面提升农村公路保通、保畅、安全水平的角度出发, 逐步改善其交通安全状况。因此, 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还应将突发事件下的农村公路应急安全保障涵盖在内。同时, 有必要对农村公路应急情况下的交通疏散过程进行系统科学研究, 为我国农村公路应急管理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4. 决策科学化。

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实行科学决策的意义在于降低决策的风险和成本, 提高决策的质量, 进一步增强决策的预见性、前瞻性和针对性, 牢牢把握安保工作的主动权, 进而促进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全国普通话测试题下一篇:迎新会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