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2024-07-31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及其启示(精选6篇)

篇1: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特别是法律制度、组织框架、运行机制方面的特点和内部走向一体化、外部更趋开放性的特点;继而在评述其成就和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正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践,提出了若干设想与建议。

关 键 词区域经济法、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议与启示

一、从东盟到东盟自由贸易区

(一)东盟的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EAN),成立于1967年。最初的成员国为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文莱1984年加入(以上通称之为“东盟六国”或“东盟老成员国”)。尔后,越南1995年、老挝和缅甸1997年、柬埔寨1999年相继加入(以上四国通称之为“东盟新成员国”)。至此,山水相连、互为邻邦的东南亚十国均已成为东盟正式成员。

东盟所做的第一个方面的努力,是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从 1976年东盟首脑会议通过的《东盟协调一致宣言》到1976年签订、1987年和1998年两次修改的《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都旨在“促进该地区各国人民间的永久和平、友好和合作,以加强他们的实力、团结和密切关系”。经过不断努力,形成了以求同存异、循序渐进为原则的、被国际社会广泛称道的“东盟方式”(ASEAN Way)。“东盟方式”所体现的不干涉内政和协商一致的原则,又使东盟各国之间增加了理解与互信,解决了成员国之间的某些矛盾。东盟“在本地区问题上采取符合亚洲价值观的方式解决矛盾与冲突;对外,则用一个声音说话”。(注:参见Estrella D.Solidum,“The Role of Certain Sectors in Shaping and Articulating the ASEAN Way” in R.P.Anand & Purificacion V.Quisumbing(eds.)ASEAN learning Institute,1981,P132-133.)近年来,东盟更是不断加强政治与安全合作,包括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9.11”之后,东盟各国在反对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方面更加紧密联手。因而,大大提高了本地区的国际地位。东盟所做的第二个方面的努力,是发展经济合作。特别是1992年通过了《加强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建立东南亚自由贸易区(AFTA)。这是对东盟成立以来所进行的各种经济合作方式的综合提升。其后10几年来,东盟的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上东盟各国适当分工,加强互补,防止本地区内的恶性竞争,避免给本地区外的发达国家以分割利用之机。

东盟所做的第三个方面的努力,是加速地区一体化。2003年10月,东盟十国领导人签署了一份旨在2020年成立类似于欧盟的“东盟共同体”宣言,包括 “东盟安全共同体”、“东盟经济共同体”和“东盟社会与文化共同体”三个部分。确立上述三大支柱,成为东盟走向一体化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东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合作将进入历史新时期。

东盟所做的第四个方面的努力,是积极推动东亚合作。东盟作为“10+3”(指东盟十国加中、日、韩)会议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迄今为止在东亚合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30多年的发展表明,东盟已成为“南南合作”的范例,小国联合的范例。

(二)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和加速

必须了解,东盟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两个相关的但并非等同的概念。东盟为国家之间的联盟,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实行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区域,然而这一特定经济区域的组成、运行和发展均依赖于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状况。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调整,即一种区域经济法,当然也不可避免地会联系到东盟整个内部、外部关系的法律调整。(注:东盟内部关系的法律调整,已形成两个里程碑:一是,1976年在印尼巴厘岛签署的《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协调一致宣言》,此即“巴厘第一协约宣言”;二是,2003年在印尼巴厘岛签署的《巴厘第二协约宣言》,包括“建立东盟安全共同体”、“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建立东盟社会与文化共同体”三个部分的内容。)

1992年1月,东盟六国政府首脑会议正式决定设立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增强东盟作为单一生产单位的竞争优势;通过减少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期待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生产率和竞争力;加强东盟区域一体化和促进东盟区内贸易与投资。

当时对该自由贸易区确定的目标是,从1993年1月1日起,在15年之内即2008年之前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关税最终降至0~5%.由于东盟六个原创始国之间经济合作的发展,也由于全球贸易自由化尤其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贸易自由化的时间框架缩短,东盟于 1994年决定,将自由贸易的实现时间从原定的2008年提前到2003年,这是第一次加速。1998年东盟又决定,六个老成员国落实AFTA的时间提前到2002年,这是第二次加速。鉴于六个老成员国与四个新成员国经济水平参差不齐,1999年11月,东盟确定了AFTA的最终建成计划:六个老成员国实现零关税的目标提前到2010年,四个新成员国实现零关税的目标提前到2015年(但允许部分敏感产品的零关税仍到2018年之前实行)。

东盟自由贸易区10多年来的建设,呈现出四大特点,即:务实的制度措施;松散的组织架构;灵活的运行机制;内部的一体化走向与对外的开放性态势。

(二)若干具体性的法律文件

贸易与投资始终是东盟国家之间经济交往的重头戏。东盟国家向来重视利用外资。1987年12月,东盟六国签署了《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适用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直接投资。1998年10月,东盟九国签署了《东盟投资区框架协议》,以促进东盟成员国之间和非东盟国家向东盟投资区的直接投资。根据该协议,东盟将在2010年建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东盟投资区,通过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透明度措施,到2010年对东盟投资者、到2020年对所有投资者开放所有行业,到2010年对东盟投资者、到2020年对所有投资者给予国民待遇,但一些敏感部门和暂时排除部门例外。为加快该投资区建设,2001年东盟十国修改了《东盟投资区框架协议》,扩大了适用范围,提前了暂时排除部门的开放时间。总之,力图在东盟成员国之间营造一种自由、便利和透明的投资环境,推进有关到 2020年实现东盟地区投资自由化的目标。除了《东盟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和《东盟投资区框架协议》这两个基本的贸易、投资的规范性文件外,为了使区内成员国较非成员国享有较多贸易优惠或较低关税,在1977年的《东盟特惠贸易安排协定》的基础上,1992年订立了《原产地规则》;为了开放服务贸易,1995年签署了《东盟服务业框架协议》;为了加强工业合作,1996年签署了《东盟工业合作计划协定》;为了建立高速的、一体化的运输体系,1998年签署了《东盟促进货物运输便捷化框架协议》;为了统一标准以检查认证区域内的产品,1998年签署了《关于东盟标准术语和相互认证安排框架协定》;为了跟上时代信息化步伐,促进电子商务等,2000年签订了《电子东盟框架协定》。

由此可见,东盟在制度化方面是逐步完善的。以制度连结关系、以协调解决问题,体现出区域经济法的重要特色。

(三)“东盟法”与东盟各国法的关系

假如将东盟及东盟自由贸易区制定的各种条约、协定、协议统称之为“东盟法”的话,“东盟法”与东盟各国法呈现出以下几种关系状况:

一是东盟法优先适用。即,东盟法优先于东盟各成员国的国内法,而且可以直接适用于各成员国(无需经过成员国国内法转化),这是国际法原则的表现。但东盟某国尚未签字的东盟法,对该国暂不发生约束力,这又是国家主权原则的表现。

二是东盟法保留适用。即,东盟法不妨碍单个的东盟成员国采取或实施保护其国家安全,保护具有艺术、历史或考古价值的文物,或维护公共道德,或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和健康所采取的必需的措施。

三是东盟法适用排除。即,东盟法不妨碍单个的东盟成员国与其他东盟成员国、非东盟成员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及其他经济合作领域达成的双边或多边的协议;东盟法的统一规定不适用于此类双边或多边协议的特别规定。

三、松散的组织架构

(一)决策性的机构

基于国家利益、民族特点和历史原因,东盟至今没有形成一个超国家的决策机构。现行组织架构中,起着决策性作用的有四种:一是政府首脑会议,就东盟的重大问题和发展方向做出决策。二是外长会议,每年轮流在成员国举行,负责制定东盟基本政策;并且,由当年轮值主席国外长任东盟常务委员会主席、其他成员国驻该国大使(或别的高级官员)任委员,该常务委员会不定期举行会议,负责处理东盟日常事务和筹备召开外长会议,执行外长会议的决议,并有权代表东盟发表主席声明。三是经济部长会议,负责东盟经济合作的决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四是其他部长会议,如劳工、社会福利、科教文卫、环保等。

(二)执行性的机构东盟设有秘书处,为其行政总部;根据工作需要,另设有若干专门委员会。

为确保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1992年9月设立了部长级的东盟自由贸易区理事会(AFTA Council),协助东盟经济部长会议负责推进和协调与AFTA有关的事务。在它之下还设立了一个专门的高官会。东盟投资区还设立了一个理事会。

由此形成了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组织领导体系:首脑会议——东盟经济部长会议——AFTA理事会——经济高官会。甚至可以认为,东盟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实际上是同一套机构。

四、灵活的运行机制

(一)决策原则与程序

东盟总的决策原则是各成员国不分大小、强弱,决策时一律处于平等地位。具体表现为:

1.互不干涉内政。

2.协商一致。任何议案只有在全体成员国没有反对意见即获得共识的情况下才能通过,并以东盟的名义对外公布或采取行动。如有一成员国提出不同意见,该案即遭保留。这里奉行的是“全体一致”而非“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3.非正式磋商,又称会前协商。在决策会议之前,各成员国通过多方或双方接触,逐步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为决策工作进行较为充分的准备。

(二)运作方式

1.通过非正式的对话、会晤先行讨论、协商沟通,不一定什么问题都须面对面谈判。

2.几个成员国出面调解另几个成员国之间的具体矛盾、冲突,以非对抗方式解决问题

3.通过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式,达到兼顾包容、协调一致的目标。

4.通过订立共同决议,而后采取共同行动。

以上平等、无核心而又不失效率的决策和运作模式,即前述“东盟方式”。

五、内部的一体化走向与对外的开放性态势

(一)东盟实现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从1967年到1992年之前20多年中,东盟内部的经济合作虽有发展,但进展甚慢,适应不了现实需要,以至引起东盟有识之士的很大不满,这才引发了 1992年决定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东盟经济合作的新计划。此后,经过近10多年来的努力,东盟的经济合作有了较快的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挑战,东盟决心“更上一层楼”,于2003年10月宣布了关于“东盟经济共同体”的文件,强调到2020年把东盟地区建成为以商品、服务与投资自由流动和资本更为自由流通为特点的单一市场与生产基地,实现《东盟2020年设想》所确定的达到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目标,并使东盟成为全球供应链最有活力和强劲的组成部分。(注:见2003年10月8日《人民日报》第三版报导。)

东盟国家不仅有宣言,而且早已付诸行动。为缩小成员国之间的发展差距,东盟一体化首批工程共54项,自2002年启动以来正稳步推进。东盟内部正在越来越快地进行经济整合。东盟拟设立专门机构研究目前世界不公正的贸易条件对东盟国家农业和农产品的影响,以寻求东盟的共同解决办法。

(二)“东盟法”与WTO规则的关系

自由贸易区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设立的。经过1994年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确认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1947)》第24条第5款指出:“本协定的规定不得阻止在缔约方领土之间形成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或阻止通过形成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所必需的临时协定”;同时,也规定了限制条件。WTO秘书处1995年的一份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区域一体化进程和多边一体化进程在追求更加开放的贸易方面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替代。”WTO秘书处指出:一般来说,建立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违反WTO平等对待所有贸易伙伴的原则,即最惠国待遇原则。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例外,GATT第24条允许建立区域贸易安排,但必须符合某些严格的标准。尤其重要的是,这些安排应该帮助贸易在集团内国家间自由流动,不增加对集团外国家的贸易壁垒。换言之,区域一体化应该是多边贸易体制的补充,而不应对其造成威胁。WTO秘书处还对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作了专门区分,指出: “关税同盟:所有成员对来自非成员的进口产品征收相同的关税,如欧盟;自由贸易区:区内贸易是免税的,但每一成员对来自非成员的进口产品,可自行设定关税税率,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注:见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编:《贸易走向未来》,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81~82页。)由此可见:

第一,AFTA的规则应当与WTO的规则相一致。WTO规定的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只要是涉及自由贸易区的,应当优先适用。必须在WTO框架下建设自由贸易区。

第二,一般情况下,在本自由贸易区范围内,AFTA规则在内容上会超越WTO范围,并应当优先适用。

第三,对于自由贸易区内WTO成员与非WTO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AFTA可以规定给予非WTO成员享受符合WTO规定的最惠国待遇,如WTO《服务贸易总协定》下的相同待遇。

(三)东盟与东盟之外的国家(地区)的关系

东南亚国家注重对外开放,东盟30多年走过的道路也就是对外贸易、投资和其他经济合作不断发展的历程。东盟的对外开放,可分为两大类情况,一是东盟单个国家的对外开放;二是东盟作为一个整体的对外开放。在这两大类对外开放中产生的条约、协定,又引出东盟法、东盟各国法与外国法、国际法的种种关系。迄今为止,除缅甸外,东盟其他九国与中国均签订了双边投资协定。东盟与中国于2001年11月正式决定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随后又签订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定》。这就是引起世人注目的“10+1”合作机制。中国并已成为东南亚地区之外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大国。中国和东盟国家正在采取积极步骤,确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

特别要指出的是,东南亚十国与东北亚三国(中、日、韩)正在携手合作,朝着组建东亚自由贸易区的方向努力。这就是更加引人注目的“10+3”合作机制。然而,实现“10+3”的难度颇大,现实可行性存在一定问题。但如果将“10+3”分解为三个“10+1”而分步骤、分阶段推进,直到最终实现“10+ 3”,才是务实可行的方针。中国与东盟“10+1”则起到了积极带头的作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可望到2010年走到一起,并推进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国表示继续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主张尽可能发挥中、日、韩各自的优势和作用。(注:见王毅:《全球化进程中的亚洲区域合作》,2004年4月30日《人民日报》第三版。)我们认为,中国采取这一策略是积极的、明智的和可行的。

六、思考和启示

(一)对东盟自由贸易区现行发展模式的评述与建议

由于东盟内部成员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国对内、对外经济政策取向的不尽一致,目前东盟采取的较为实际的经济合作措施、较为松散和灵活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对内逐步提高经济一体化程度和对外逐步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基本上适应了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和增强东盟整体经济竞争力的要求,而且在实际上已取得了可观的成就,六个创始成员国的经济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发展,有些已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其他四个新成员国的经济建设也不同程度地有了进步。

然而,东盟自由贸易区观行发展模式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妨碍了自由贸易区经济整合优越性的发挥,以至于东盟的经济竞争力和吸引力未能尽如预期。

为此,笔者拟提出如下看法与建议:

第一,应当加强CEPT的完备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作为实现AFTA目标的关键,目前CEPT的减税计划不够完备,范围不够明晰,各国认定可否减免税产品等自主权力过大,并且对于减税方案的步调还不大一致,这些都可能导致CEPT精神无法贯彻到底。与此同时,还要估计到CEPT计划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即成员国的弱势产业,难以抗衡其他非成员国的同类产品的竞争,致使民族工业受到损害。因而,适当修改CEPT确有实际的必要。

第二,需要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形成核心力量,以发挥主导作用。可以考虑提高现行东盟自由贸易区理事会的地位,将其发展为独立的、最高的决策管理机构,这就要求有关各国适当地让渡出一部分国家主权。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组织的经验表明,没有一个或几个在经济水平上、在发展决策上起主导作用的国家,一个区域集团的整体性是有限的。1997年金融危机中,东盟在经济应付上的脆弱性,以及“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某些做法,亦暴露了没有核心的、过于松散的经济联盟的严重缺点。正、反经验都显示出“主导因素”的重要性。但是,这种权威机构和核心力量只能在实践中形成,看来东盟在这方面还有待努力。

第三,决策机制和运作方式应当有助于高效地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依不同事项,定出全体一致同意、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或半数以上同意等原则与程序。因为,协商一致原则时而陷入议而不决状态;过于强调非强制性和非干涉性的运作方式又可能造成决而不行局面。“绝对不干涉内政”原则可逐步改进,如同有些东盟人士提出的“建设性干预”或“弹性介入”。

第四,要将解决争端纳入机制化轨道。成员国之间发生经济争端,除应通过磋商或仲裁以友好的方式加以解决之外,还应逐步走上机制化轨道,此即指建立、健全自由贸易区内争端解决机制。近年来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训是,新加坡、马来西亚之间因水域、水资源纠纷,将它们的争端提交海牙常设仲裁法院去处理。假如东盟区内设立了类似的争端处理机构,又何必将矛盾闹到国际上去呢?为及时、有效解决一体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东盟已初步确定,将于2004年建立一个解决纠纷的专门机构,重点是消除、解决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商品原产地、海关程序、解决贸易纠纷机制、商品与服务标准等诸方面存在或发生的分歧、矛盾。更为理想的办法是要建立或形成一种全面解决经济争端的体制和机制。

(二)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对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示

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鉴于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从2001年11月起,在10年之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因而,本文试图探析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模式将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模式的最直接的参照,同时东盟整体又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与中国相对应的一方。(注:见呼书秀:《论促进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的法律协调》,第十一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12月)。)前述对完善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若干设想与建议,其基本精神亦可适用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启示之一:组织机构要落实。欧盟从当初的共同体发展到今天,其组织机构的逐步完善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而这恰恰是东盟目前存在的不足之一。因而,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应当考虑设立统一的、独立的、具有权威性的决策管理组织机构。

启示之二:运行机制要高效。东盟内部,其联系紧密性低于欧盟而高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故其运行机制有见效的一面,也有低效的弊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机制,应当避免东盟方式灵活有余、统一不足的弱点,力求该统一的则统一,该灵活的便灵活。这里还包括吸取AFTA的经验教训,建立有权威的争端解决机构,使自由贸易区内的各项争端可以在区内得到合适的解决。总之,应当“科学选择并以公开制度确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注:见程信和:《孔雀东南飞,风景这边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联系及其法律基础述评》,《经济法制论坛》2004年3月号(总第4期),第93页。)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有益经验可作直接参照。这也就是本文的初衷。

10国贸一班

韦淑丽(04)

篇2: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一、城乡一体化的含义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着深刻的内涵。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目的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容是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城市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双向流动,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补和合理配置。城乡一体化的基本途径,要着重走乡镇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城乡一体化包含多方面内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实现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二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分工一体化;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实现城乡服务功能一体化;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实现城乡就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五是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社会进步一体化。在我国实现这种“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追求的目标。

二、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模式

城乡一体化是实现社会经济整体进步的一个有效途径。以市场为核心,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为动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在现实社会经济中所表现的主要是城乡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变化,而其中又以人流问题最重要,是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造成人员流动的根本原因是巨大的城乡差别。综合反映城乡一体化程度和水平的一个量化指标可以用均衡城市化率。均衡城市化率是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实现过程的量化反映,是城乡经济互动并趋于均衡过程的一个基本度量值。它对于城乡经济互动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需要指出的是,它并不是唯一的衡量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坚持人本原则和市场导向,推进城市化不能贪多求大,关键还是在于建立科学的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

均衡城市化率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C=lc2(1+a)n/(1-c)2(1+b)n+ lc2(1+a)n

其中,c当为前城市化率,大写的C为均衡城市化率,l为当前城乡之间收入差异系数(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n为实现均衡的预期年限,a为城市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b为农村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

三、国外城乡一体化的模式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模式

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四个重要特征:(1)工业化早期农村地权的剧烈变动,土地由地主、自耕农向资本主义的大土地所有者、经营者转移,农业经营由小农经济向雇佣制规模经营转化。

(2)城市工业发展迅猛,农村无地的剩余劳动力被迫向城市无序转移,导致早期大城市人口的畸形膨胀,城市污染严重。(3)早期城市化的单一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由此带来的漫长性和痛苦性。整个资本主义国家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长达几百年,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在二战前),产生了一些灾难性的后果,一是压低劳动力价格,使工人的生活水平和劳动条件恶化,二是长期就业不足,社会动荡不安。(4)二战后,受凯恩斯理论的影响,资本主义政府对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城市工业对农业反哺以及政府对农业、农民的保护、城市规划及环境污染治理,既是城乡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又缓和了城乡关系和阶级矛盾。

(二)拉美模式

拉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是“大庄园制”,这种土地所有制缺乏效率。土地分配极不公平,缺乏土地和农村的贫困推动农民向城市被迫流动,而城市现代化部门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非常有

限,从而造成了“过度城市化”。乡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并存,有人把这种城市化称为“维持生存的城市化”。

(三)东亚模式

东亚选择了“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这是对英法(早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日、德(晚起发达国家)工业化模式、苏联工业化模式的扬弃和发展,同时又是出于“赶超”战略的需要。在“官僚主导”的市场体制下确实能创造经济奇迹,政府对企业的积极干预完全可以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但前提条件是政府官员拥有强烈的富国理想和过硬的业务与道德素养,民间的经济活力必须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作用。东亚的农村改革基本上是成功的,东亚的城市化进程相当迅速,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如韩国城市化水平达到70%,只有了10 年的时间。由规模极小的自耕农家庭农场组成的农业结构是有生命力的,相当有效率的,并且能够维持农业生产率的迅速提高,现在这些地区的小规模经营和对农业的保护使其粮食成本上升的压力日渐明显,但是土地平均化改革由于与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工农业生产状况相适应(尤其是在早期),从而带来的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失业的减少以及社会稳定等收益要远远大于其造成的规模经济的损失。论文出处(作者):

(四)前苏联城乡一体化模式

其主要特点是:(1)农村的集体农

庄制 ;(2)

(3)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4)为筹集工业化资金对农业低价格高征购和征收各种赋税;

(5)优先发展重工业,置轻工业、农业于从属地位;(6)经济布局分散,力求“大而全”、“小而全”。客观地讲,前苏联模式工业化早期有些特点如强调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对工业的支持、对国外技术、设备的引进和对科技的重视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只是到后期原有的经验被过分强调而变成了发展的阻碍,又没有进行适时的合理正确改革,从而最终导致了失败。

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探索

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可分为改革前的“政府推动型”和改革后至今的“乡村推动型”两种模式。在早期模式中,由于城乡商品交易几乎断绝,乡村人口固守农业甚至粮食生产的产业结构,城市偏向政策、逆城市化的政策等,使城乡在地域、生活方式上形成了二重社会。改革后,“乡村推动型”的城市化道路,乡村工业以乡镇企业为载体得到了飞速发展,结果使完整的工业化、城市化同步分成了两个步骤,首先是实行职业转换,即人口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实现非农化;然后实现地域转换,即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实现城镇化。在改革初期这种城市化模式具有非常现实和合理的意义,但也就造成了非农产业人口与城市人口的分离,小城镇人口规模下降、规模效益低下、生活质量差,乡镇企业布局分散、侵占耕地、环境污染、成本高效益低,大城市人口占城市人口比重下降、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削弱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将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当前面临着旧中国的贫穷落后、解放后工业化政策失误造成的沉重历史包袱,人口膨胀、人均资源匮乏的“低水平陷井”,尚存旧体制的束缚,体制转轨的高成本,外部不平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竞争压力等多种短期不能消除的客观不利因素。我国多元不平衡结构的消除,城乡差别消失,迅速的城市化,完全充分就业,共同富裕,政治上的充分民主等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不可能像韩国等小国一样迅速实现高城市化水平。

我国工业化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现实而又理想的体制选择,只能是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政府计划与市场的结合。尽管这种体制仍存在不可克服的问题,“市场”与“计划”相互校正,缺乏理论和实践的检验,甚至可能是“完美结合的幻想”。中国对现代市场体制的坚信不疑而又深刻洞悉其历史局限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关于城市布局的总体设

计、乡村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小城镇的规划、乡村科技推广等可由政府计划和投资,而产品、生产要素的流动则可由市场去调节。

在城乡各自的改革和发展中,城市经济的改革、发展和乡村比起来又不得不占首动和主导的地位,这是由城市化历史的一般规律、我国“效率优先”原则、城市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和乡村的相对落后决定的。因此,这就要求以对城市国有经济的企业制度进行改革、改组、改造和发展以及大力扶持非国有经济发展为契机,优先发展大中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和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其带动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同时在农村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使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对乡镇企业的“模糊产权”进行股份制等产权明晰的改制和其他经济扶持,并以此为经济基础,对乡村进行教育等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综合的现代化和民主政治建设。

西方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发展经历了高效率的农业、轻工业、重化工业、基础设施、第三产业、信息产业(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这样一个符合工业化规律的自然演进过程。蒂默教授从西方农业演进的过程中,也认为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劳动者农业生产率的上升,农业支持工业,工农经济一体化和工业反哺农业和保护农民四个阶段。我国目前农业生产效率的落后和工业生产的重复过剩以及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其产业结构是不正常和极不合理的。张培刚先生早就说过,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而且也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另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吸收农业劳动力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然,工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其自身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同样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何福洲.城乡一体化:加快经济发展的“助推器”[J].求实,2003(10):37-38.

[2]任耀杰.积极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J].湖湘论坛,2004(1):76.

[3]梁湖清.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

(5):14-17.

[4]韦建敏.新形势下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思考[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4(5):26-28.

篇3:自由贸易园区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1.1 13世纪到16世纪———自贸园区的萌芽阶段

1228年,法国马赛港的港区内划出一块特定区域,规定外国货物可不征税自由进出该区域。1547年,意大利热那亚湾的里窝那宣布成为自由港。学术界大多以它作为自贸园区实践的开端。不过,作为自贸园区萌芽时期的实践形式,不管是马赛港还是里窝那,它们只是具备了诸如自贸园区的一些基本特征,也就是说,它们都只是现代意义上的自贸园区的早期萌芽。

1.2 17世纪到19世纪中期———自贸园区的形成阶段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一时期获得巨大发展。在这个大背景下,原本就具有经贸优势的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先后成立自贸园区或自由港。如波尔多、敦刻尔克、哥本哈根、汉堡,不来梅,以及意大利的威尼斯、那不勒斯、热那亚等。在这一时期,欧洲各国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对外大肆进行殖民扩张,这一切都促进了欧洲列强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繁荣,也带动了欧洲各国自由贸易园区的迅速发展。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这一时期欧洲自由贸易园区的典型特征,这些特征甚至一直延续至今。这些自贸园区一般都拥有优越区位和便捷交通,它们用关税豁免等优惠政策吸引外国商户、货船等来发展转口贸易,或凭借其广阔的腹地来发挥商品集散地的功能。普通贸易和转口贸易成为了自贸园区的基本功能;虽然,后来的自贸园区以此为基础发展出许多衍生功能,有的甚至将贸易功能边缘化;但是,贸易功能仍然是当代的欧洲自贸园区最重要的特征。

1.3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前期———自贸园区格局的初步形成

这一时期,“世界工厂”英国推行贸易立国,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行自由贸易。这一时期也是工业革命进程由英国向欧洲其它国家逐渐扩展的过程;19世纪里,欧洲主要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在这些国家的一致推动下,19世纪可谓是一个自由贸易的时代。此外,西方各资本主义强国加速了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化进程。到20世纪初,亚非拉大部分国家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并进行资本扩张,列强陆续在其所实际控制地区的主要经济重镇和港口城市开辟自贸园区。因此,这一时期自贸园区从欧洲向全世界扩展。

相对欧洲、亚洲、非洲而言,美洲20世纪初期才出现自贸园区,时间相对较晚。如墨西哥的蒂华纳和墨西卡利、乌拉圭的科洛尼亚,美国在1936年才建立了该国第一个对外贸易区。这种情况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自由贸易园区,作为特定的政治经济工具,它的建立以及发展与其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格局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一时期自贸园区在功能方面基本上还都是以贸易和转口贸易为主,除所在国法律明文禁止的一些特殊物品之外,大部分货物和商品都可以自由的出入自由贸易园区;区内商户可以在不交关税的前提下自由买卖商品货物,而且还享受其它一些优惠政策;在一些自贸园区里,商品、货物的储存,对货品进行改装、修理、包装、简单加工、贴标签、分级、展示等出于销售获利目的的简单加工被允许进行;但生产、制造等对货品进行大规模增值的商业行为一般不被允许。

1.4 20世纪中期以后———自贸园区的快速发展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十年是世界上自贸园区迅猛发展的阶段。愈来愈多的自贸园区在全球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比如在美国,1970年时其境内一共只有8个对外贸易区,1981年时就达到55个,6年后的1987年更是猛增到247个;到2001年前后达到了256个,还有400多个分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的自贸园区的发展情况也很有代表性,北起朝鲜半岛的先锋郡、济州岛,中跨冲绳、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南至印度、泰国、斐济一带,构成了一个自贸园区的弧形黄金地带,这里已经成为世界上自贸园区最密集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自贸园区经过几百年发展,在世界上共形成75个主要自贸园区,广泛分布在26个国家或地区,其中大多数位于发达国家。到20世纪末为止,全世界自贸园区的数量已经大于1200。

这一时期自贸园区逐渐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在功能、运营方式上走向多样化。出口加工区一般设在港口或近港地区,靠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出口替代工业”,有些主要从事出口加工的区域也同时从事贸易和旅游业等。在已有自贸园区(包括出口加工区)基础上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拓展或更新换代而成立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一般被称为科学工业园区,它们主要通过优惠政策引进资金、高新技术等要素从事高新科技产业的开发。它们大多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口加工区等的兴起不仅增加了一种加工贸易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刺激了传统经营方式的变革。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商业贸易型自贸园区和工业贸易型自贸园区的融合趋势,自贸园区逐渐摆脱贸易功能的局限发展成集贸易、制造加工、商品展示、物流、证券金融、仓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自贸园区。如汉堡自由港、科隆自贸区、印度尼西亚的巴塔姆免税区、巴西马瑙斯自贸区等。

2 自由贸易园区发展史的启示

2.1 自贸园区的性质及作用

2.1.1 性质

在保税区、自由贸易园区发展的问题上也有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其实,中国保税区,无论从目的上还是功能上来看就是仿照FTZ建立起来的,在对外宣传中也是作为FTZ来宣传。不叫自贸园区很大程度上就是为回避意识形态问题。其实,自贸园区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经济运行的工具或手段。发达国家可以采用,发展中国家也可以采用;可以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

首先,自贸园区的设立都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设区国在关税等方面提供优惠,目的是更大的经济利益,其中有一个利弊得失的权衡过程。后来形成的出口加工区、科学工业园区以及综合型自贸园区等在获得传统贸易利益之外,或者通过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吸引外资创造新的价值;或者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促进所在地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的升级换代。其次,区内经济活动严格限制在特定范围内。设立园区的国家政府对自贸园区内的经济行为都会作出严格的限定。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自贸园区的业务活动限制是不尽相同的;不过,它们具有的普遍特征是在区内只能从事相关法律规定允许的特定贸易、物流、制造等行为,以及金融等辅助性的经济服务。再次,是用来完成特定经济活动的场所。绝大多数的自贸园区都是特殊的封闭区域,区内仅是进行相关经济和商业活动以及必要管理活动的场所,一般不允许居住。

2.1.2 作用

从国际贸易方面来说,自贸园区是当今国际贸易机制中最具开放性和自由度的经济机制。首先,自贸园区对外来的货物、人员等在准入上是机会平等的。其次,特殊的优惠政策可以显著地降低贸易期间发生的费用。再次,“境内关外”提供的便利条件能够有力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实际上,自贸园区就是一个为国家商户提供最为便利的贸易条件的超级交易市场。最后,自贸园区本身就能创造出新的贸易机会。现代自贸园区一般在功能上已不局限于贸易,发展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大大增加了货品的出口数量;原材料、零部件及生产设备本身的物流需求也使国际贸易量有了直接的显著增加。

关于自贸园区对所在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学界存在一定争议。一般来说,自贸园区对所在地经济发展有三方面积极作用。首先,可以使所在国家或地区地通过园区内贸易的开展获取经济利益,增加外汇收入。其次,可以提高所在地的就业水平。自贸园区内需要大量的辅助性服务工作,加工制造业同样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再次,可以帮助所在地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这些积极作用在那些推行“出口替代”战略实现经济发展的国家体现的非常明显。

2.2 成功运行的条件

2.2.1 内在条件

内在条件实际上就是自贸园区自身所具备的竞争优势。首先,自贸园区具有地理区位上的优势。其次,现代自由贸易区还以其优良、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而著称。再次,政策优势。相对特殊的政策是自贸园区优势的核心所在,是它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

2.2.2 外部条件

自贸园区发展规模、前景等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特定时期、特定地域国际贸易需求量的根本限制。特定时期内国际范围内的资金以及其它资源的流量往往是有限的,因此,自贸园区融资、技术孵化等功能的发挥和发展也是有限度的。国内外政治局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自贸园区的发展态势。政治环境的变化对自由贸易区来说具有更强的不可控性。

2.2.3 竞争优势的持续性

自贸园区自身内部条件一般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外部政治和经济条件则恰恰相反具有较强的变动性,特别是周边经济条件的变化是常态下决定自贸园区发展态势主要因素。自贸园区对环境的适应性体现为政府在筹划设区时对功能定位、政策措施设定作出合理决定和判断的能力;也体现在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政府对功能、政策等作出合理调整的能力。

2.3 现代自贸园区发展的基本趋势

2.3.1 功能的多样化和综合化

进入20世纪后,随着国际经济环境和自贸园区竞争环境的巨大变化,自贸园区的功能出现了多样化和综合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以转口贸易和进出口贸易为主的贸易型自贸园区与以出口加工制造业为主的自贸园区逐渐融合的趋势,以此为基础一些自贸园区的功能进一步拓展,形成了如金融、证券、物流、商品展示、货物仓储等层次分明的服务行业。这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产业集群化的优势,加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2.3.2 经济作用日益强化

加工制造以及各种服务行业的进入所促成的区内经济的集群化,实际上已经使自贸园区由单纯促进贸易发展的“飞地”区域成长为综合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增长体。这无疑也会极大地增强其本身的经济作用,实际上随着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和功能的综合化,它对周边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甚至成为所在国家实施经济政策的一件有力工具。实际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自贸园区的初衷也包括希望发挥它们对腹地经济的带动和辐射功能。

2.3.3 管理的规范化

经过几十年的竞争和发展,各国不同的自贸园区在管理上都逐渐走向规范化,优惠政策和运行程序等也变得大体相似了。各自贸园区一般都规定区内关税豁免、所得税和其他税收减免、放宽信贷政策、资本和利润等可以自由汇出等。在运行程序上,各国自贸园区的海关也都实行类似的操作程序。这些政策和程序逐渐获得了稳定性和权威性,许多还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稳定下来。

2.3.4 谋求竞争优势的中心转向服务能力

现在,自贸园区优惠政策的竞争空间已经不大。各地纷纷通过加强综合服务能力来增强竞争优势。综合服务能力表现在区内提供优良基础设施的能力和管理服务部门对区内经济运行的高效、快捷的服务能力。现代自贸园区都积极强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强调管理机构的精简、统一以及管理服务活动的高效。

摘要:对自由贸易园区实践发展演变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对不同时期的自贸园区实践中的社会、经济、政治以及行政管理条件等进行初步分析。回顾和分析自贸园区的发展历程,有利于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建立自由贸易园区并促进其成功、健康发展所依赖的政治、经济条件以及社会历史条件。

关键词:自由贸易园区,历程,启示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从保税区到自由贸易区:中国保税区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吴康平,吴蓉.自由贸易区功能特征与法律保障[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陈浪南,童汉飞,谢绵陛.世界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比较[J].税务研究,2005,(8).

篇4: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自由全面发展观学前教育

中国分类号:B512.7

本文为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最终成果,项目编号

13XK017。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

关于人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明了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和实质就是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性发展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人发展的理想状态。何为自由全面发展?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的前提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1】马克思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单单是指单独的个人,也不是地区,而是整个社会的每一个人。这是共产主义社会下所要达到的人的发展状况,无阶级差别,以人人都得到发展为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要达到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两种境界。

一种境界是自由发展,这种自由包含人的内在和外在。内在的方面是指人的主观自由,即人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自我发展,而不是他人强加或受到他人的干涉。以人的意愿为意愿进行活动。这种内在自由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最原始、最充足的动力。当然这种自由是要限制在不危害社会公共契约的范围之类。外在的方面是指客观环境要为个人的自由提供发展的条件。这种外在自由要求一个人能够自由获得进行自主活动所需的各种外部条件,同时能够对各种外部条件进行掌控和利用。另一种境界是人的全面发展。“任何一个人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就是全面的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2】可以简单的表述为一切人的一切发展。首先是要达到所有人的普遍发展。这是一种整体性的发展,每个人发展水平的高低不能过于悬殊。其次是实现人的横向和纵向发展。所谓横向发展就是方方方面面都要发展,即实现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光具备单方面的突出才能是远远不够的,与之同时不能忽视人的其他方面的发展。所谓纵向发展,就是要终身受教育达到持续发展。这种发展既不停滞,也不倒退,而是梯级上升。对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虽然这两种境界不足以完全解释,但是至少是包含这些意义。

二、当前幼儿教育中背离马克思主义自由全面发展的现状

(一)家长不科学、不合理的教育观念,不利于学前儿童的适度成长

一方面,有的家长功利心切,控制学前儿童的发展。家长往往容易忽视对幼儿的智力和潜力开发,盲目地进行片面的教育。这种单方面的超前教育不对等于对幼儿潜力开发,是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受幼儿教育机构的商业化诱导给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加重了幼儿的负担,剥夺了幼儿的自由发展的权利。这些做法不符合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存在于教育之中的乌托邦,培养片面化却希望其获得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有的家长忽视对幼儿的教育培养,没有尽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把教育幼儿的责任全部推卸给学校而忙于工作,对幼儿存在的问题没有进行合理的引导。例如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和心理状况上更容易出现孤僻自闭、情感缺失等问题。甚至在一些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父母受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影响,剥夺了女童受教育的权利。对于学前教育,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儿童,首先应该是父母。

(二)幼儿园单一的教学方式、知识化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

新《纲要》中表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因为幼儿具有认知水平低、模仿性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要求在幼儿教育中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然而教师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的枯燥化、僵硬化和模式化。不仅无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且泯灭了幼儿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与此同时,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和提高教学声誉使幼儿教育小学化,加重了幼儿的负担,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兴趣。在实际调查中也发现了部分幼儿有逃学现象,并且产生了厌学情绪。幼儿阶段是人的个性发展的萌芽时期,开始形成稳定的情绪、兴趣、态度、心理活动,为人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一味重知识教学而忽视对其个性品质的培养,从长远来说是不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促进幼儿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考

(一)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提供自由成长的环境

家长要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幼儿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幼儿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性且易受环境的感染,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其形成的健康的心理环境。而良好的心理环境为幼儿的自由成长奠定基础。在幼儿主动建构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尊重幼儿发展的自由,支持幼儿的自主活动。一方面尊重幼儿的主观自由,尊重幼儿的意愿为意愿进行活动。家长要避免功利化的培养目标和完全规划幼儿的发展轨迹。而是要适度培养幼儿,重视整体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幼儿的需要为本,支持幼儿的客观自由。家庭为幼儿的才能充分发展,提供娱乐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

(二)幼儿园注重綜合培养,促进幼儿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中,教师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实施者。幼儿园要定期组织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施教任教水平,培养出优良的师资队伍。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尊重幼儿主体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游戏教学法。由于学前儿童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低的特点,一方面教师要采用直观形象化的方式将教学置于生活之中,使课堂生活化,给予最直接、最真实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幼儿的娱乐、交流等等的要求。幼儿教育应当导学为主,在实践教学中要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育目标中,要考虑到幼儿的心理发展、认知发展、情绪情感发展、个性发展、身体发育、动作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自由全面发张重在考虑幼儿的整体性发展,不以成绩论幼儿的发展。而是要着手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及培养良好的品行个性的形成,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篇5: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摘 要:以英国、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的资助模式经过长期的运行和发展,至今已相当完整和科学。我国目前的资助模式,存在着重认定轻帮困、重阶段轻全程和重补助轻素质等不足。学习、研究和借鉴国外经验,有助于建立适合中国的资助模式。

关键词:高校学生; 资助模式; 英国模式; 美国模式; 日本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128-02

一、国外资助模式

高校的助学政策由来已久,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和完善。自上世纪中后期到本世纪,世界多国将高等教育由免费转变为收费,因此助学政策也由以助学金为主的资助政策转变为大致三种模式:免费加助学金模式、收费加混合资助模式和收费加贷学金模式。[1]英国、美国和日本是这三种模式较为典型的代表国家。

1.英国模式

英国高等教育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其助学模式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30年里,英国坚持“免费加助学金”的助学模式,即由政府为所有大学提供财政拨款,为所有全日制大学生支付大学学费,并且为贫困学生提供解决生活费问题的助学金。在这一模式受到了质疑之后,英国经历了漫长的助学模式演变过程,直至2006年才建立了“先上学,后付费”、“助学贷款与奖助学金并行”的“混合资助体系模式”。这个资助模式由四个方面的内容组成:以“先上学,后付费”和“差异收费”为核心的高校学费政策、“按收入比例还款”的助学贷款、由税收部门管理的助学贷款还款系统、助学贷款与助学金等并存的、混合型的大学生资助系统。[2]

2.美国模式

美国作为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普遍以立法的形式资助高等教育。1957年,美国颁布了《国防教育法》,开创了贷款资助学生的先河。1965年,美国颁布了《高等教育法》,宣布建立如“佩尔助学金”(PellGrant)和“斯泰福贷款”(Stanford Loans)助学金。上世纪80年代,美国建构了一个以助学贷款为主,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混合资助的政策体系。[3]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基本理念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注入了新的重要内容。政府调整了原有的政策,确保学生资助力度不仅没有减弱而且得到了加强。如2009年分别拨款156亿美元和60亿美元投入“佩尔助学金”和“珀金斯贷款”。[4]

3.日本模式

作为在亚洲的发达国家,日本坚持实行缴费与贷款同步的助学制度。目前日本公立大学的收费标准是高等教育教学成本的15%~20%。学生要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用的压力不小,因此贷学金自然成为一种保障教育机会均等的调节手段。日本的贷学金通常分为“一般贷款”和“特别贷款”。前者金额较少,后者因对贷款学生的家庭经济能力和学生学业成绩要求更为苛刻,故金额也相对充裕一些。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贷款,接受贷款的学生都无需支付利息,毕业后分期偿还本金即可。

二、当前我国资助模式及现状分析

据教育部统计,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资助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1.我国当前的资助模式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模式经历了“人民助学金阶段、人民助学金与人民奖学金并存阶段、奖学金与贷学金并存阶段”[5]。目前,我国各高校普遍实行的是以“减(免)、奖、贷、助、补”为主的资助模式。“减(免)”即根据一定的标准,符合条件的贫困生可减收或免除全部或一部分教育费用,如学费、书本费等。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仅2009年,教育部共减免学费41.47万人,减免金额8.11亿元。[6]“奖”即根据一定的规则,对学习成绩优异或某些表现突出的贫困生发放各种奖金。目前,我国对贫困生以奖励性质发放的主要有两种: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贷”即贷学金,主要是指学校或金融机构针对在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其学费和生活费等费用实行的免息或减息而形成的助学贷款,包括学费、生活费用。“助”即通常所说的勤工助学,是学校通过对学生设立一些助学岗位,使学生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补贴他们就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目前,大部分高校已在图书馆、后勤、实验室等设立岗位,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报酬增加责任感。“补”即在一定的标准之下,对贫困生酌情给予经济或物质的补助。如在放假之前,给偏远的外地生发放回家路费;在冬季给贫困生发放冬季保暖用品、特殊原因的临时补助等,它们是纯福利性的。

2.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这一模式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和调整,在体现教育公平公正和社会制度优越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是重认定轻帮困。确定资助对象的认定是资助工作的第一步,为了确保公平和公正,目前高校往往将资助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认定环节。有关部门在发放、收集、审核文本资料等工作环节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而忽略了帮困才是资助的核心;其次是重阶段轻全程。由于我国资助工作涉及的学生人数多、复杂情况多,因此必须将资助工作贯穿学生在校的整个过程。如有的学生可能在入学之初是经济贫困,需要经济帮助,但随着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变,其经济的需求就可能不迫切了,这时资助工作应自然予以调整;最后是重补助轻素质。目前,我国的资助工作往往被理解为“给钱”,实际操作中经常只注意满足学生经济方面的需要,而忽略了学生在心理、技能方面的需求。

三、国外高校资助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资助模式的建立应以学生主动要求改变为基础

目前我国的资助工作中存在着学生“被”资助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学校很热情、学生很冷淡”的尴尬局面,并逐渐滋生了部分学生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实践证明,如果只是想方法“给钱”而不是加以教育引导其自立、自信、自强去赚钱,那么这种资助只能解一时之渴。[7]从英、美、日三国的经验来看,无一不强调学生在资助体系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参加资助工作环节,创造机会让学生成为资助的决定因素。一项调查表明,在回答“更希望通过哪种方式接受外界帮助时”,80.42%学生选择了“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8]可见学生有主动想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现状的意识、热情和准备,需要在当前的资助模式中加入学生主动参与的内容以满足学生的诉求。

2.资助模式的建立应以促进学生全面成才为目标

由于我国目前的资助对象主要是贫困学生,因此帮助贫困生提高解决困难的能力是资助的关键。现行的资助模式忽略了学生在心理、情感、发展等方面的需求,未将资助的目光放在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成长上。美国在其资助体系中强调学生能力的提高。鉴于此,应该在资助体系中纳入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素养提升等方面的内容以满足贫困学生的深层次需要。

3.资助模式的建立应以吸纳社会各方力量为依托

目前我国高校资助的主体是学校,学校资助金来源仅限于国家拨款和高校按所收学费总额10%的比例设立的贫困生资助基金,所提供的各种助学机会也仅限于校内。成功的他国经验告诉我们,资助工作必须包括学校、校友、社会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因此,必须鼓励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要资源,如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向企业、社会团体输送智慧以争取资金和岗位,通过校友设立专项基金(或奖学金)奖励贫困生等。在新模式建立时应考虑搭建社会支持平台、建立社会资助环境和营造社会关注氛围等问题,真正让资助理念深入人心,使高校资助工作与社会其他资助和慈善事业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篇6:国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及其启示

摘要本文对国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作介绍, 对德国、美国的后勤管理的做法与特点作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总结提炼了对 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国外高校高校后勤后勤后勤管理

【作者简介】徐淑兰一, 女, 浙江东阳人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季诚钧肠一, 男,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院长、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

高校后勤是社会生产服务的一部分, 与教学科研不同的是, 它是可以实现等价交换的一种服务。高校后勤为教学、科研和 师生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性劳动, 具有商品属性在计划经济时

代, 高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对后勤部门的劳动只强调其教育性, 否 认其商品性, 排斥按经济规律办事, 以致形成了一种纯服务、福 利型、封闭式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在管理体制、方法等方面 与教学管理、利研管理几乎一致。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 高校后 勤改革的深人进行, 福利型后勤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本文通 过对国外高校后勤管理做法与特点的归纳, 给我国高校后勤管 理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国外高校后勘管理模式

后勤管理与后勤事务的运作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国

外高校后勤事务的运作模式十分灵活, 大致可分为高校直接参 与型、专门机构负责型、自办与引进结合型三种类型。直接参与 型是由学校直接负责后勤具体事务。在这种模式下, 学校设有 专门的后勤管理机构, 并成立具体的后勤办事机构, 由后勤管理 部门下达任务, 学校具体的事务部门负责实施, 计划经济下的中 国、前苏联为这一模式。自办与引进结合型则是由学校与社会 共同承担学校后勤事务。在这一模式下, 大学同样设有专门后 勤管理机构, 有分管大学后勤工作的专职副校长, 并设有各种服 务机构, 学校也直接管理与运作部分大学后勤服务项目, 但同 时, 也将大部分后勤服务项目以招、投标方式向社会开放, 吸引 社会各方纷纷进人大学, 运用市场化的企业机制为大学提供更 加经济与高效的后勤服务。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为这一模 式。专门机构负责型则是由政府专门成立面向高校后勤的机 构, 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大学的后勤服务全部交由校外机构

负责, 如“ 大学事务中心”和“ 大学生服务中心”。在这一体制下, 高校不设后勤管理机构, 后勤事务完全脱离学校, 专门机构可以 自己承担高校后勤事务, 也可以吸纳社会第三产业参与。这一 体制为德国、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

以德国为例。德国大学后勤服务的社会化管理已有八十多 年的历史, 颇具特色, 为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大学所效仿。德国大 学后勤服务是通过一个健全和协调的机构网络、在大学集中的 城市或地区建立的大学生服务中心来实现的。目前, 德国共有 个大学生服务中心, 分别隶属于州或直辖市政府教育管理部

门, 其性质为一种福利型的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 接受政府的财 政拨款和法律监督。其机构为代表大会、管理委员会和常设机 构。代表大会由有关院校各选派一名常务副校长、数名大学生、教授、妇女事务专员等组成, 任期两年, 每年召开一次会议, 讨论 经营、财务等工作, 审定服务中心的工作报告和工作计划, 选举管理委员会正、副主任, 并报请州政府文教部批准。管理委 员会由教授或常务副校长、大学生、社会人士、服务中心工作人 员及妇女事务专员等组成, 任期两年。管理委员会聘任服务中 心正、副经理, 并报请州政府文教部批准审议和通过经理的财 政计划和财务报告决定购置或出售房地产等。大学生服

务中心下设人事、膳食、宿舍、设备及维修、贷学金管理等职能部 门, 作为常设机构管理有关事务。大学生服务中心主要面向大

学的学生和教职工, 服务范围包括住宿、饮食、文化娱乐、教育资 助、残疾人救助等等。大学生服务中心按民营企业的管理办法, 成本核算, 实行有偿服务, 但价格比市场上低三分之一至三分之 二。大学生服务中心经营如有盈利, 则留做发展基金, 不得转为 工作人员的福利经费收不抵支, 则由国家给予补助。

美国高校由于其独立性、自治性及其不同的发展历史传统, 其后勤服务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模式和特色。总体上看, 美国 高校后勤事务社会化程度很高。根据薛沛建的总结, 其特点有 一是形式多样。美国大学的宿舍、食堂等举办形式, 有学校直接 举办、社会举办或两者兼而有之三种形式。一般来说, 普通大学 和社区大学因其规模较小而不设宿舍、食堂、医院、书店和其他 服务设施, 而多由周边的社区或一些企业经营但一些综合性大

学、名牌私立大学、军校等, 校内后勤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从事多 方面的经营活动, 由学校进行管理。二是尽可能充分利用社会 力量办学后勤。三是学校与后勤部门形成规范的权利义务关

系, 以严谨的合同方式予以确定。许多比较正规、规模较大的大 学都由校长、副校长组成管理运作系统, 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行 业标准对服务质量予以监督。四是学生参与后勤事务。美国大 学的学生会组织膳食管理委员会定期评估餐厅工作, 同时膳食 管理部门吸收学生参与餐厅管理工作, 并组织学生到餐厅劳动。学生宿舍也是如此。五是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意识非常突

出。美国高校后勤管理贯彻了“ 以人为本” 的思想, 尽可能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需要, 方便师生生活。

二、国外高校后勤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国外高校后勤管理给我们的启示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当然,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还要结合实 际, 分步骤、有计划地加以实施。

一加速后勤社会化进程,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后勤服务。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程度很高, 这样, 可以使学校集中精力办__好教学、科研等事务, 也可以使有限资金集中到教学科研之上。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高校后勤体系具有供给制、福利制的性 质和小而全的特征, 普遍采取封闭式和自我配套的服务运作方

式。高校就像一座小城市, 学校不仅在“ 办学” , 而且在“ 办社

会”。这种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 小社会”带来了“ 铁饭碗”、“ 大 锅饭”和平均主义, 后勤系统缺乏活力, 效率不高, 国家和学校都 不堪重负, 严重制约了大学的发展。为此, 大学后勤改革自印 年代中期即开始改革, 但直到刃年代在整体上仍处于“ 政企不

分、事企不分”的状态。望尧〕年,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 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 高校后勤社会化成为高校后 勤改革的主要思路与方向。

高校后勤社会化就是把高校的后勤服务变成社会服务, 从

而把高校的后勤服务作为商品来生产和交换, 运用价值规律, 实 行等价经营、有偿服务、按质论价、自负盈亏。最终把学校的后 勤服务系统成建制地从学校剥离出去, 使高校后勤走向社会, 融 人社会。为此, 通过引人社会力量, 造成竞争格局, 按市场法则 进行运作, 可以减少学校奖金投人与人员配备, 提高服务质量。二加快后勤实体与学校的剥离, 按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后

勒实体。从我国目前国内大学后勤社会化的典型做法来看, 可 以归纳为三种主要模式, 即内化型、混合型和外化型。内化型模 式是学校仍然保留后勤人员, 但实行事企分开, 组建准企业化管 理的后勤服务经济实体。这是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初级形

式。在坚持“ 事企分开, 两权分离”的原则下, 后勤部门通过对学 校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 将人事、财务实行计划单列, 全员全额

承包, 建立准企业化、半企业化的“ 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 的管 理模式。学校建立后勤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服务经济实体。后

勤行政管理部门作为“ 小机关”要精干、高效, 属学校行政编制, 是甲方, 对外代表学校行使行政职后勤服务经济实体必须是相 对独立于学校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准企业, 是乙方, 专门从 事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学校和甲、乙方要明确产权关系和各自 的权利、责任, 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混合型后勤社会化管理模 式采取校际联办或学校与社会联办, 走规范化、集约化的道路。这是实现大学后勤社会化的过渡形式。学校将后勤分离出来, 采取并人、托管、联办、连锁等方式进入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新的 体制和运行机制, 实行有偿服务。外向型模式是将学校的后勤 人员全部推向社会, 成为企业编制人员, 与学校脱钩学校用于 后勤的国有资产或出售或有偿使用经费上实行自主经营、自负 盈亏, 但要严格执行校方的服务标准, 实行合理调控。这是高校 后勤社会化的最终模式, 把学校从后勤中彻底解放出来, 集中精 力做好教学科研工作。这三种模式在具体的实践中, 也可以称 之为服务实体模式、社校联合模式、校际联合模式、完全社会化 模式等。从我国目前大学实际操作情况来看, 以内化型和混合 型模式居多但在一些高教园区与大学城, 社会后勤化的程度较 高, 以外型化、社校联合模式为主。

每个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后勤改革的路径。第一步, 要把原有的后勤管理模式转变为“ 小机关、大实体”或“ 小机关、多实体” , 改变原总务部门既代表甲方又代表乙方的旧模式。第 二步, 要进一步理顺机关和实体的关系, 彻底将小机关的管理职 能与实体的经营服务职能剥离, 即将全校的后勤资源, 包括人员 成建制地从学校母体中分离出去, 成立后勤服务公司, 做到机关 要真正小, 只行使管理职能实体要真正实, 一开始就按照企业 化运作,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这两步改革的步伐许多大学都已 经迈出。第三步, 要通过兼并、股份制等办法, 将各自独立的实 体组成服务大集团,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 实现规模经 营为后勤逐步走上社会、参与社会竟争做好体制上的准备。第

四步, 完全把后勤部门从学校中分离, 人员_______、资产等都完全独立, 与社会部门一起参与学校后勤业务的竟争。要使后勤经济实体 要真正成为产权界定明晰, 有权举债, 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 责任的法人企业实体。目前, 我国高校后勤改革大都停留在第 二步, 还没有能够实现第三步、第四步。要迈出后两步, 其中最 主要的问题是必须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管理制 度。

三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 改变后勤管理部门的职能。教

育行政部门应该更多地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 按市场经济运作 方式加以处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与各校实际问题, 制定相应 的灵活的政策。

对后勤部门的管理, 各大学一般设置后勤管理处, 作为校方

代表, 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属事业编制, 代表学校管理、监督、指 导、协调各服务经营实体, 保障各后勤服务实体正常运转。后勤 管理机构下面可以设技术质量管理科, 负责监督、检查服务质量 和服务范围、工程质量和预决算等, 并行使制裁、处罚权力设立 资产管理科, 负责房地产和行政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管理等 设立财务科, 负责后勤管理部门的计划统计及专项资金的管理 和使用、有关专项工程的计划审核和经费仪用等等。后勤管理 处也要进一步转化职能, 明确学校、后勤管理者和经营者三者的 关系, 减少行政干扰, 按经济规律办事, 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 亏、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逐步建立和形成资产多元化、经营服 务多样化、服务管理企业化、消费市场内外一体化的新体系。市场经济作为法制经济、契约经济, 后勤管理部门作为学校

管理后勤事务的机构, 要熟悉市场运作法则, 按市场机制操作学 校后勤事务。校方与分离出去的后勤服务实体主要通过合同规 定的权利与义务加以约束, 学校要建立后勤服务的监督协调机

制, 可以成立由教师、学生、行政人员参加的高校后勤服务监督、评估委员会性质的机构, 定期抽查后勤工作的质量, 进行监督评 估并予以奖惩。

四各省市可以组建专门面向高校的后勤服务集团, 走集

约化、专业化道路。由于高校后勤事务具有相同的服务对象和 业务纽带, 再加上实行”两级管理、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 地方 政府在办学资源的配置上有较大权力, 因此, 可在地方政府的统 筹安排和宏观调控下, 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区域内后勤服务生产

经营的集约化, 建立类似于德国、法国的“ 大学事务中心”或“ 大 学生服务中心”。这一“ 中心”是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 充 分体现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性, 并兼顾市场性。

目前, 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市场竞争能力总体上不是很

强, 地方实行的准社会化、具有垄断性和过渡性的集约化生产经 营方式, 以保护学校后勤实体的利益, 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人, 学校后勤实体改革的完成, 后勤服 务市场的成熟, 高校后勤服务企业和企业集团生产经营能力的 增强, 后勤服务资源必须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得到优化配置, 融人 区域内社会第三产业的集约化过程, 真正实现高校后勤的社会 化。

【参考文献】

薛沛建《美国大学后勤管理—中美大学后勤管理比较研 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世界报告》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种

上一篇:IPTV下一篇:医院vip服务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