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儿童文学

2024-06-24

谈谈儿童文学(精选8篇)

篇1:谈谈儿童文学

谈谈儿童学习障碍

定 义

儿童学习障碍,也称学习困难。是指儿童的智力在正常范围,其智力测验分数(IQ)大于70,但在学校的学习中却有严重困难。具体说,即在一门或几门主要课程(语文、数学等)的学习中有特殊障碍,常常达不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及格要求。

学习困难的具体表现为: 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成绩差;

对读、写、算等方面的记忆差; 写字时看一笔写一笔,做作业的时间拖得太长;

写字常多一画,少一笔,部首张冠李戴,左右颠倒;

阅读时常出现增字、漏字、跳行等现象,或者有速度太快、太慢、停顿次数太多的问题;

擅长朗读或背诵,但读后对内容一知半解; 对数学应用题理解困难;

计算过程中常忘记进位和错位,忽略小数点或不理解运算符号; 语言发展迟缓,表达能力不足。

产生原因

产生学习障碍的原因非常多。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如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和外部因素(如学校、家庭、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两方面。事实上,在形成学习困难的过程中,这些因素可单独作用,也可能相互作用。

生理因素

一些儿童学习困难可能与脑损伤、脑发育不良、遗传、感染或营养不良有关。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的组合都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儿童学习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心理认知因素 儿童认知能力上的缺陷、学习动机、动力方面的问题及个性因素等也是形成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许多儿童的学习困难是由于认知能力的不足造成的。所谓认知能力指的是个体了解与认识世界的一整套心理能力,包括动作、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和社会学习能力等各方面。认知能力与学习有密切关系,任何一种认知能力的失调都可以引起学习困难。认知能力是在儿童成长的各个阶段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差异,即有的能力发展得好,发展得快,而另一些能力发展缓慢,甚至出现缺陷。例如,一个一年级的6岁儿童,他的口头语言达到6岁水平,但在知觉—动作技能上的发展可能只达到3岁水平,不良的知觉—动作发展影响了他的学习,因为与语文、数学学习有关的识字、认数等学习技能的发展与知觉—动作的发展有密切关系。除了认知能力与基本学习技能的失调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外,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个性、情绪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学习成绩。环境因素

儿童生活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对儿童的学习有很大影响,家庭关系不完整、不和睦,常常使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温暖而造成学习困难。父母的教养方式专制,会使儿童对学习产生焦虑或反抗情绪,而过分的放任则会使儿童责任心不足,行为放纵,影响学业。老师的期望过高以及不合适的学校教育也会限制某些学生的发展。

如何帮助

对儿童学习障碍的研究,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习障碍儿童解决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矫治学习障碍的关键在于早诊断(在专门机构测试)、早预防、早干预。具体治疗宜采取综合方法、医疗与教育的协同十分必要。

学习能力训练

学习能力训练是建立在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的基础上,从注意力、记忆力、运动能力、口语表达、阅读写作、数学计算、概念理解、逻辑推理以及有效的学习策略等项目入手,通过专业教师耐心指导,使孩子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习能力的训练还包括了对语言发育障碍(发音错误、口语表达明显低于实际年龄、语言了解困难)、孤独症(社交、语言能力异常,伴随刻板的重复活动)等儿童的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

学习困难儿童常伴有感觉统合失调,可以通过感觉统合功能训练来进行矫治。感觉统合训练是通过特殊研制的器材,以游戏的形式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行为和脑力活动强化训练,使大脑能将训练中接受的各种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作出正确决策,提高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组织能力等。

心理咨询

学习困难儿童中大多数对学习无兴趣、求知欲低,经历失败的机会较多,容易形成自卑、自信心不足等不良的自我意识。因此,心理支持非常重要。通过心理咨询可调整他们的情绪,激发学习动机,改善自信和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性格。此外,这类儿童的家长也可能存在焦虑情绪,并采取不合适的教养方法。

家长要改进处理家庭问题的方法,创造民主、祥和、欢乐的家庭氛围,改进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树立正确的教养态度并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同时,老师要了解并尊重学习困难儿童,帮助他们发展正向的自我观念。

国内国际研究动态

学习障碍现象,早在19世纪末即被西方一些医学界人士注意到,并试图从医学角度进行治疗。随着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不断发展,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才找到行为训练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感觉统合训练就是这一阶段的产物。到了80年代,教育、心理、医学三者的有机结合成为解决学习障碍问题的法宝。在美国及部分欧洲国家,克服学习障碍训练班遍及每一所学校,成为正常教育的一个分支。那些在集体中无法正常学习的孩子会被送到这里由专门的老师进行认知能力训练,目标是使他们能返回主流社会,成为正常群体中的一员。我国对于学习障碍的研究历史并不很长,真正将学习障碍的儿童作为专门的教育研究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的。从早期的单纯教育研究逐步过渡到教育、心理以及医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研究的重点从探讨儿童学习困难的特点及原因转变到如何通过干预措施切实改善他们落后的学习状况。

据调查:学习障碍儿童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一般说有13%的学生在某一项或多项功课学习上存在困难,按比例推算,我国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大约有6290万学习障碍儿童。

因此,普及学习障碍知识,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帮助这些孩子,是大面积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帮助学习困难儿童成功地迈入社会的重要举措。

篇2:谈谈儿童文学

大抵是性格所致,随着长大越发偏好综艺节目,虽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笑着闹着就忘记了,但节目中的人总归是有血有肉,真实鲜活。

放松之余,也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不也还不错嘛。

记得之前,有一次晚上在看某个卫视正在播放一档类似于纪实类的节目,瞧着有趣,就没再换台。那档节目讲的是一些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为了生活的好些,他们独自留在老家,跟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白天上学,晚上写作业,看似跟常人没什么不同,可细细想来,总会想念父母,当思念席卷而来,泪水便不可而止。

晚上父母都已睡去,一个人看着这种节目总忍不住感伤,不由得眼泪滑落。有心疼,有惋惜,也有对这社会现状的感慨和无奈。

身为父母,总想着年轻时多打拼工作,努力赚钱,让孩子生活的更好些,却往往忽视了心灵上的照料。且不说跟老一辈的.人生活在一起有什么不妥,错过了孩子的成长这些是再多赚多少的钱都无法弥补的。当孩子渐渐长大,开始有了自己的情绪心事,却没有大人在身边开导劝教,当他们在学校受到委屈,却没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这样的成长经历怎么会完全不留阴影,作为父母,怎么能不遗憾。

篇3:谈谈儿童美术培训

一、培训机构的误区

1. 师资选择的误区

很多培训机构从事儿童美术培训, 但从业人员儿童美术教育的专职人员, 而是一些美术院校的学生或老师, 甚至是一些会画两笔以画家自居的社会闲杂人员。我们常见的状况是某某美术培训机构打出的牌子是某某美院教授、某某知名画家或某某美院高材生主讲。殊不知美术教育不等于画画。美术教育特别是儿童美术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需要专门从事儿童美术教育的研究人员, 根据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进行课程安排和教学, 而不是参照一两本书, 做几回示范, 手把手教孩子怎么画的像就成。很多培训机构以为我们所聘的老师画得很好, 甚至不惜重金高薪聘请所谓的画家, 但从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出发, 教师画得好固然重要, 但不懂教学方法与规律, 顶多也只能算是个工匠作坊式的师傅带徒弟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这样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的, 仅仅也就只能培养有一定造型能力的匠人, 而不能培养出对美术有一定理解与造诣的艺术人才。要知道美术教育的根本作用不仅仅是在于教会孩子画画, 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孩子审美能力, 通过系统的美术学习来培养孩子的发现美、表现美乃至创造美的能力, 这才是我们美术教育的初衷。

2. 人员使用的误区

很多培训机构是以业绩来考核教师的。所谓业绩, 美术和其他学科不同, 没有一个一是一, 二是二的明确的评分标准, 不好量化, 于是大部分的培训机构经常以学生的数量和家长的满意程度来衡量教师的业绩, 这就造成了绝大部分的培训老师为了投学生和家长的所好, 教一些容易出成绩, 看上去很实用的一些技法和技巧。殊不知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和方法违背了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 扼杀了孩子的独立观察和思考, 这种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 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前面家长所提的孩子离了老师不会画画的情况。再者, 很多培训机构的教师流动性很大, 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更有培训机构为了让家长和学生接受新老师, 都会一味鼓吹新来的老师画得是多么多么的好, 是位了不起的画家, 比以前教你们的那个老师画得好多了等等前后自相矛盾的话, 这往往又把家长和孩子又一次引入美术就等于绘画的误区。

3. 课程设置的误区

有很多的培训机构在课程设置于安排上没有一个总体的定位与思考。由于从业人员和决策者自身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不足, 往往一味的满足家长与社会的需求, 不能科学的从儿童生理与心理需要出发设计和安排课程。我们经常看到某某培训机构开设素描班招收的孩子甚至包括6、7岁的孩子, 而家长以为对美术有一知半解的了解, 认为素描是更高级的绘画形式, 不顾孩子的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特点, 坚持让孩子学素描, 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很多孩子在过早的学习素描以后反而不喜欢画画了。稍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儿童绘画和成人绘画完全是两回事, 儿童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原因是画不出成人绘画的, 而成人也是画不出儿童绘画的那份纯真与质朴。素描是一门相对理性的学问, 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与空间抽象的思维能力, 而低龄的孩子的思维特点是具象思维, 他们对一些专业词语与技法的理解与掌握存在着难度, 因此也大大制约了其对知识的掌握, 再加上素描是一项技术训练, 要训练孩子手、眼、脑的协调能力, 而低龄孩子由于骨骼和肌肉的发展还未完善, 不能有一些相对精细的动作, 所以过早的进行素描训练往往是弊大于利的, 久而久之, 带来的后果便是孩子丧失了对美术和绘画的喜爱与执着。

二、教师与学生的误区

1. 教师教学方法的误区

我们常见的美术培训班的授课方式是老师给出一幅画得精美的范画, 然后让学生照着画, 教师来回辅导。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跟不上现代学习方式的需求了, 新的学习方式, 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观察和发现大自然已及生活中美的现象, 能收集和整理相关的美术资料并为自己所用, 能大胆的表现和创作。而教师也更多的成为学习情境的组织者、创设者, 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

2. 学生学习方法的误区

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学习美术就是照着老师的画去画, 画得越像越好。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 他们除了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式, 从执笔姿势到作画姿势, 还模仿老师的范画, 他们都以学得像为荣。于是模仿成了孩子们学美术的制胜法宝。我们看到在现在的美术培训班中, 模仿能力强的孩子往往更能获得老师的青睐。所以导致了培训班的孩子学习方法单一, 缺乏主动性, 总是被动的被老师限制在一定的框框内去思考, 去表现。其实, 在新的学习方式的指导下, 我们的孩子学习应该更积极更主动。

3. 师生互动的误区

在美术培训中, 老师和学生是培训的有机构成部分, 是课程的创作者和主体。我们常常看到美术培训课堂会出现两种状况:“安静”和“热闹”, 安静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 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 如何让学生在热闹中有序进行美术学习是美术培训老师所要研究的课题。我们现在常看到的美术培训课堂过于“安静”, 这是不利于孩子发展的。

三、家长的误区

1. 对“兴趣”的把握之误

很多孩子都是因为“兴趣”而走上美术之路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孩子从小就有绘画的欲望, 他们往往看到笔就拿起来信手涂鸦, 以至于墙上, 桌上, 地上甚至于衣服上随处可见他们的“作品”。这是一种遗传性的先天兴趣, 家长在懊恼的同时是否会感到这是一件让人惊喜的事情?殊不知这小小的欲望稍加正确的引导与培养, 或许就为以后的成才创造了条件。但我们通常看到的状况是家长对孩子的信手涂鸦持不屑一顾的态度, 甚至会严厉呵斥孩子的这种行为。要知道, 这个阶段的孩子年龄尚小, 兴趣相对容易培养, 只要能让其从中感到乐趣, 就很容易转变成兴趣;一般而言, 这种兴趣会伴随其一生。当然,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深刻的认识到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他们往往不惜时间和金钱, 把孩子送到各式各样的兴趣班。其实, 培养孩子兴趣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 父母给孩子提供的机会和创造的条件, 以及父母的鼓励与肯定胜过任何一个传统而机械的教学。常常听见父母抱怨孩子, 花钱给他学画画不好好学, 老是在墙上家具上乱花, 其实, 这时你只需要一个正确的引导, 把墙上, 家具上贴上大白纸, 给他涂鸦的空间, 肯定他所画的东西, 并耐心的倾听他的讲解, 和他一起分享涂鸦的乐趣, 这样从广义上讲是发现了孩子的兴趣所在, 而从狭义上说却是针对孩子的先天兴趣, 通过正确的方式培养以便挖掘其潜力, 这种潜力本身是不可估量的。我们提倡从小根据孩子的兴趣加以培养, 这样没有功利的引导, 孩子的潜力将会得到充分挖掘。

2. 对“美术”的认识之误

很多家长对“美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画画”上, 他们认为我送孩子去学习班学的就是画画, , 所以每次都要看到孩子的画。“画得像就是好”, 这是绝大部分家长的评判标准。殊不知儿童美术是一门专门的学问, 它需要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的成长的特点进行设计和教学。低年龄段的孩子喜欢某一个事物是没有目的性的, 或者说只是出于好奇和好玩, 并没有对事物自身的价值和影响作出合理的判断, 仍然属于盲目阶段, 并且容易随兴趣的转变而发生偏移。儿童美术培训就是在规范孩子的习惯, 以科学的方式加以引导, 并让他们充分了解美术。这不仅仅在于技法方面, 还应该包括鉴赏, 体验等各种方式加以熏陶, 让改造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美, 并由衷地激发他们的表现欲, 从而引领他们走上艺术之路。

3. 对“价值”的认同之误

现在的美术培训机构绝大部分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所以针对家长的状况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盈利手段, 一类是“薄利多销型”。这类培训班走的是大众路线, 针对绝大部分的工薪阶层, 以上大课, 多收学生盈利。另一类是“贵就是好型”, 以精英教育, 一对一辅导为卖点, 面向那些经济条件好, 又舍得为孩子花钱的家庭。无论哪种手段, 目标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赢得家长的肯定, 心甘情愿地掏钱让孩子上学。而绝大部分的家长对美术教育的了解仅仅也就停留在一知半解上, 往往传统的“画得像就是画得好”的观点根深蒂固, 殊不知在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 “像不像”已经不是绘画的唯一评判标准, 要知道一个最便宜的傻瓜相机也比一个训练有素的画家来得“象”而且容易。所以, 与其说是学生对美术的价值认识不足, 不如说是家长对美术的价值认识有误。

四、应对方法

1. 培训机构应该做的

(1) 在师资的选择上要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专业的对口教师, 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画得好、名声大的教师。

(2) 在人员的使用上最好能做到“人尽其才”, 不要单纯的以所谓业绩考核教师, 要多给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以宽松的环境, 鼓励他们的创新教学。

(3) 在课程设置上要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开设课程, 不能盲目跟风, 一拥齐上, 你开素描, 我也开素描而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

2. 教师应该做的

(1) 教师可以从课程安排及教学方法上贴近学生的心理年龄, 要将自己放回他们那个年龄层面上, 俯身下去关注学生。

(2) 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 关心学生所关心的题材和内容:比如窗外温暖的阳光, 翩翩起舞的蝴蝶, 大雪覆盖的街景、公园, 街上的行人的花纹服饰, 甚至是流行的电影歌曲等等。教师信手拈来这些学生身边的东西做教材, 给予悉心的组织和必要的指导。起初可以单纯的唤醒学生对于美术的直觉, 让他们充分的用彩笔去展示自己心中的形象, 这是可以就形成的问题加以规范, 可以用来示范和分步讲解, 使学生在临摹时学会方法。当然所选题材尽量简单, 应为起初让学生画几张“好画”是增强其信心的重要手段。

(3) 教师切忌千篇一律的讲解, 诸如线描之类较为枯燥的训练一定要穿插在整体的色彩画教学之中。另外, 教师的演示难度可以随学生的能力逐渐提高, 但要在简单中追求变化, 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极限。

3. 家长应该做的

(1) 家长应该增强自身的美术修养, 不盲目跟从。每个家长对美术的认识与修养决定了孩子对美术的理解和认识, 而家长对教育方法的认识与认同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可以不懂美术, 但对教育要有所了解, 假如你的孩子在培训班学美术, 每次都是画一张跟老师很像的画回来的话, 你就要注意了。

(2) 家长要有自身正确的价值观, 不要认为“贵”就是好。现在社会上有种盲目的价值观, “只买贵的, 不买对的”。这是教育培训的大忌。很多培训机构就是抓住家长的这种消费心理, 疯狂抬高培训价格, 误导虚荣的家长, 从中谋取暴利。

(3) 家长要多点时间和耐心给孩子, 要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美术活动, 比如看画展, 参观美术馆, 博物馆, 去郊游等, 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 及时鼓励孩子独到的见解与发现, 督促他们不能为画画而画画。

最后, 告诉大家儿童美术培训的基本目标有三点:首先是协助儿童创造有美感与表现力的作品;其次是培养儿童对视觉对象进行审美判断的能力;最后是使儿童了解美术在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地位。如果一个美术培训机构能够做到以上几点, 那么我们认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心的交到这样的机构。

摘要:儿童美术培训是目前社会上很热门的一项培训, 从少年宫到社会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都开设有儿童美术培训课程, 但这些培训机构鱼龙混杂, 良莠不齐, 本文试图从培训机构、教师、家长等几方面来解剖儿童美术教育市场混杂的原因, 让广大家长能有一个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美术,培训,培训机构,兴趣,误区,方法

参考文献

[1]尹少淳主编.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尹少淳主编.走进文化的美术课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朱家雄.林琳.吕坚编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陈为和主编.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篇4:谈谈俗文学

这类“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近一个时期来,忽而勃兴。它闯入许多普通人的生活,成为他们消遣娱乐的手段,也成为文化界人士一个议论的话题。对于这么一种活生生的文化现象,你怎么分析?它是好,是坏?该提倡,反对?你也许压根儿没读过这类作品,也许只听有人谈到过其中一些离奇古怪的内容,也许……但不论如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你不能不关心它、了解它,因为它纵然同你的生活没直接关系,却正在悄悄地影响千百万工人、农民……,尤其是其中的青年,说不定包括你的亲友子女。

《读书》编辑部带着这样的问题,邀请一些关心俗文学的专家学者,进行漫谈。看来,郑先生几十年前的对“俗文学”所下的定义现在似乎得稍为改一改了,因为从漫谈的情况看,中国当代的学人,不论自己的论点各异,都并没有鄙夷这个文学品种,而是在热情满怀地关心它的发展成长,分析它的成败得失。

学者们的结论满简单:应当欢迎通俗文学的健康成长,也应当正视问题,纠正偏差。不过,对我们说来,重要的是听听他们的分析和论证。首先,从整体来看,俗文学的勃兴究竟出于什么原因?对这一点,文学研究所的刘再复同志明确地答复说,这是——

群众审美需求的苏醒

他说,“有些同志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创作自由’的产物,我不赞成。这种现象的产生,我并不感到突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人民处于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贫困之中,整天忙于阶级斗争,审美需求处于沉睡状态。近年来,尽管我们的国家还有不少缺点,但从总体上说,确实进步了。民主生活开始正常化,人民的衣食改善了,社会安宁,因此,长期沉睡的审美需求觉醒了。而我们的严肃文学,由于种种原因,还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因此,人们就到俗文学中寻找满足,这就刺激了俗文学的大量生产,也刺激了想以此赚钱的报刊大量产生。因此,这种现象归根到底,是对‘以阶级斗争为纲’这类极左文化政策的一种惩罚。”

女作家戴晴也持类似的意见:“大禁锢之后民众对书的渴求既然出现,或者换句话说,这个‘市场’既然已经存在,就得有产品供应,就得有人生产、有人经营。于是有了俗文学的勃兴。这是中下层人民文明萌动的一个信号,是政治开明经济繁荣的反响,是政治家们应当感到欣喜的事。我自己的《最后一个椭圆》之类的书,大概没有多少人看,这种自知之明还有。而去年夏天,在九江看到刘兰芳受到成千上万人那样热烈的欢迎,真让人感动。俗文学作者不应当受排斥与歧视,而应作为文学队伍的一支,得到爱护与栽培。”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老编辑黄伊听说有这么一个会,出于对俗文学的关心,也来参加讨论,并且告诉我们不少值得注意的情况。他认为群众对俗文学的需求由来已久。“文化革命”前,传诵最广的几部小说如《创业史》《红旗谱》《红日》等印数都是一百多万册,有一部在文学史、文代会上很少提起的通俗文学作品《烈火金钢》,印数还达到三百万册。前几年出过一本《括苍山恩仇记》,一年之内也印了一百多万册。这些处于萌芽状态的情况过去没引起充分注意,现在已开始得到重视,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加强俗文学作品的出版工作。

学者的特点是善于寻根究底、探微见著,因此,漫谈的中心问题还是俗文学本身,话题很自然地集中到——

俗文学的内涵和功能

冯其庸同志正在研究中国文化史,他认为“俗文学是一种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可以说,文学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这就是鲁迅所说的‘杭唷杭唷派’。所以一定要划清它跟纯文学的界线就较难。但一般来说,俗文学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传奇性。这里固然有许多超乎现实的神奇东西,但也并非全是不好的,鲁迅就曾编过《唐宋传奇集》。这类传奇式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发展青年的想象力,激发青年的热情,激发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的正义感。”

美学理论家李泽厚也为编辑部请来参加了这次讨论,他主张要注意研究俗文学的特点,以了解为什么读者接受它:“与我们的纯文学不同,它的一个特点,恰恰是要离开现实,搞些幻想的非现实性的东西,如曲折离奇的案情,神乎其技的武侠,刀光剑影,血痕足迹……,日常生活中根本不会遇到或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我们生活单调或疲劳的时候,就想看看这类东西。所以我赞成刘再复的意见,要多元化。由于人们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素养,不同的情绪心境,便有不同的需要。我们看武打电影、滑稽电影,看完后笑笑,很舒服。俗文学的另一个特点是人物单纯,好坏分明。这当然公式化,但它本不要你老回味、思考,看过就可以忘。”

李泽厚认为俗文学还涉及一个人性问题。“中国人早就说过,食色性也。这在阶级斗争没有时就有,阶级斗争消灭以后还会有。在俗文学中,反映了这一情况。山歌中就有很多情歌。当然还有好奇心等别的本能。武侠小说,男的就比女的爱看。正如男孩比女孩爱玩枪打仗一样,这中间恐怕也有个本能问题。西方有些人把表现动物性本能说成是人性,当然不对。但我们如果只承认人的社会性而完全否定它,恐怕也不全面。食呀,色呀,打仗呀,这些动物性,怎样变成真正人性的东西,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通俗文学突出了这问题。”

李泽厚在会前就向我们提起,俗文学的兴起是一种世界性现象。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特别邀请从美国考察大众文化回来的陈尧光同志(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参加座谈。他介绍了国外大众文化流行的情况,特别指出美国学术界现在也开始重视通俗文化:“学术界的很多人对通俗文化在美国公众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开始予以注意。六十年代末在俄亥俄州成立了‘通俗文化协会’。该州的博林·格林州立大学首先开设了通俗文化的课程。接着其他有些大学也相继开设这类课程。譬如我在那里作研究的伯克利加州大学,就开设了‘哥特式小说’、‘西部影片’等通俗文化的课程。”另外他还谈到“在国外喜欢读侦探小说的,不一定只是文化水平较低的人,有些高级知识分子,如英国著名作家毛姆,自称读过数以百计的侦探小说。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喜欢读侦探小说,作为消遣读物。”

戴晴认为俗文学和纯文学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恰如有人喜欢昆曲,有人偏爱豫剧;有人跳迪斯科,有人打少林拳;有人嫌莲子羹无味,偏要大葱蘸酱……。对待文学,有人偏重理性,偏重于人生的思索与开拓,以为这才是文学美的真髓;可有人偏着意于快感和欢愉——作品使他神飞意驰、让他乐不可支,美就在其中了。”

纵然如此,在座的学者们并不赞成过分溢美俗文学。刘再复一方面认为俗文学的兴起是“群众审美需求的苏醒”,同时又尖锐地指出,目前盛行的俗文学本身有其弱点,应当努力加以提高,而这正是——

作家使命感之所在

刘再复说:“我国有些传奇小说是比较健康的,如《三侠五义》;读后确实能产生想象力、正义感甚至英雄主义等积极的社会效应,但也会产生小生产眼光等弊病。有些则是不健康的,例如《野叟曝言》,就非常荒唐、庸俗,这是应当加以排斥的。如果把传奇文学放在整个文学的审美价值系统中,就应当承认,它是处于比较低级的价值层次中的。传奇文学,总是以故事情节为中心,缺乏丰富的人的内心世界,只能给人一种刺激性的满足,带有明显的原始思维的特点,就是把人写得很离奇,很简单,艺术趣味很低。因此,一个有抱负的作家,是不应当去追求这种东西的。如果一辈子都去写这类作品,大约不会有什么出息。”他认为“中国的小说从总体上看动作性很强、传奇性很强的作品太多,而思想深邃并富有人性魅力、人性深度的作品太少,这是一个很大的弱点。我们的作家应当克服传统的弱点,对社会对文学都应当有责任感,不要去迎合俯就,而应当努力提高人民的思想境界,让自己的作品发出美的精神火花。”

一直以谨严著称的作家蒋和森同志,在会上多次提出要克服俗文学中的商业化现象。他说:“如果一般地提通俗文学,现在大概没有多少人反对。其实,文学的通俗性并不影响文学的卓越成就。丹纳曾称莎士比亚的作品,‘它们的通俗性是不可摧毁的。’但目前流行的所谓通俗文学,按其内容,很大一部分是武侠、侦探或风流故事之类。侠客、拳师、警长、艳女是这类小说的主人公;而离奇荒诞的情节,祖师秘传的绝技,貌似揭露实则展览犯罪行为甚至色情的描写,成了这类小说所以畅销的秘诀。如果再配以‘无头女尸’之类耸人听闻的标题,那就更加起到以广招徕的效果了。还有一些野史传奇也属此类,就不去多谈了。如果有些庸俗的作品在古代和西方出现,有它历史的社会的原因,那么生活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人,难道还需要再去重复那一段历史的蒙昧吗?倘若如法炮制,甚至以此作为猎奇逐异的理由,岂不犯了时代的错误?从目前通俗文艺所出现的这类现象,仿佛告诉我们:文艺是不能商品化的,如果在这个领域内单纯追求经济效益,那就势必为多销而制造出许多迎合低级趣味的精神产品。”

冯其庸同志也认为目前的俗文学作品有不少问题,他希望“把我们比较优秀的传统通俗文学作品整理出版让群众读。对现在创作的一些较好的作品,包括某些较好的武侠小说,也可以让大家读,不会有多大坏处。同时我们当然应该严肃管理那些起不好作用的作品。从长远说,我们只有努力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老习惯才能被新形式所代替,通俗文学才能真正繁荣起来。”

戴晴认为俗文学作品主要问题是精品太少,水平太低,艺术魅力太差。此外她还有一种看法,认为说教文学也在败坏中国文学的声誉。现在有的刊物,往往把说教文学放在头条抵挡一阵,跟着再拿一些耸人视听的东西提高印数。这种现象说明什么,值得研究。

篇5:谈谈儿童画教学的论文

摘要:绘画训练是发展儿童个性特长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儿童眼、脑、手的协调能力的培养,对其智力的开发是大有裨益的。儿童在绘画活动中,眼、脑、手得到一定的训练,想象的翅膀便在他们心头油然而生,渴望得到一种客观物体形状相吻合的表现形式来直抒胸臆。需要美术教师引导去冲破一第强大的低年龄绘画意识的封锁线。

关键词:儿童画;想象;个性;引导

早期的绘画训练是发展儿童个性特长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儿童眼、脑、手的协调能力的培养,对其智力的开发等都是大有裨益的。这也正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关注孩子的美术教育的重要之原因。

儿童作画时不受任何外界条件的干扰和限制,他们画画时随心所欲,表现的东西包罗万象,大多是些意向的组合,如把火红的太阳画成淡蓝色的,这种用图式表现物象的方法从4岁开始。儿童在绘画活动中,眼、脑、手得到一定的训练,想象的翅膀便在他们心头油然而生,以后逐步成熟,到9岁左右已近顶峰。再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心中便渴望得到一种与客观物体形状相吻合的表现形式来直抒胸臆。这时应当引导学生向写实期过渡,教其必须掌握的正确作画姿势和基本绘画知识及作画方法,否则极易使其失去绘画信心。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引导冲破一条强大的低龄绘画意识的封锁线,下面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教学体会:

一、根据孩子的特点,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

1. 借助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实物或动物形象,从小培养敏锐的感觉

在少儿步入艺术殿堂之初,我们就必须强调对其敏锐感觉的培养。两、三岁的孩子还不具备独立的判断能力,还不能直接依据父母口中的是、不是、不要、可以、不可以、应该或不应该等判断语句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但若把他们喜爱或厌恶的各种实物、形象作为“外力”,却可以对其行为起到鼓励或抑制的作用,因为在这些物象当中,饱含着他们天真纯洁而深厚的情感。譬如,小孩儿都比较喜欢黑猫警长、白鹤阿姨、琢木鸟医生、讨厌毛毛虫、苍蝇、蚊子、害怕大灰狼、狗熊、刺猬等。依据孩子的情感倾向,有意识地经常使用这些物象与他们交流,就可以进一步强化小孩对这些物象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如您的孩子睡觉不喜欢盖被子,您可以说:“天黑了,小朋友要睡觉了。蚊子就会嗡嗡地叫着说:‘唉,我的肚子好饿呀,到小朋友的身上去找点吃的吧。‘”孩子听完后,往往会乖乖地把被子盖上。而且此后,每当睡觉时,只要家长说一句“蚊子又要出来找吃的了”,小孩子就主动地盖好被子。

2. 每堂课确定明确的绘画主题,让孩子在玩中画

制定每学期的教学计划,确定每堂课的绘画主题,逐步引导学生扩大观察和表现的视野。有一次,我教孩子们画海里的渔船,我先是什么也不说,让他们自己画。半个小时以后,几个小孩都画完了。十几张画排成一列,什么形状都有。对于孩子们的画我进行了点评:画得都很漂亮,很有创意。但是画的都不是渔船,缺少渔船的特征。于是,我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带着这些学生及他们的家长来到了停泊着渔船的码头边,先是大体地让孩子们观察了一下其中的一艘渔船:船头、船体、船尾、驾驶仓、铁锚、缆绳、轮胎、救身圈等等,然后又带他们上了这艘船,玩了好长一段时间,期间,好客的船老大对孩子还讲解了许多不同时期的渔船式样、构造及鲜为人知的一些渔民捕鱼的传奇故事……经过这次码头之行,孩子们观察了渔船,也听了不少有关渔船与渔民的故事。后来我又让他们画了渔船,这次他们知道了为什么画船必须画铁锚;为什么必须要画黑色的大轮胎;为什么必须要画救身圈等等。由此可见:不管是成年人学习绘画,还是孩子学画,都必须来源于生活。

二、依据儿童不同时期的心理规律和直觉感应,去开发和引导他们的美感和创造性

时下,有不少学校包括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常常是采用用灌输和强制模仿的教学方法:教师上课前预先准备好一张范画,上课的时候把它挂到黑板上(此画有明确的主题、完整的构图、完整的结构、漂亮的色彩,完全就是老师的杰作)。然后对画进行讲解,讲完了以后让孩子们画,最后谁画得好的标准就是:谁画得跟老师的画最象、最接近就是最好的。这种儿童画教学方法压抑和限制孩子本能的审美情趣以及自由的思维方式,儿童画中的那些淳朴的的、稚拙的、率真的东西就会丢失。而是应通过孩子自己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和老师、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启发来学习创作儿童画。鉴于此,我们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 让孩子摆脱盲目性

在开始阶段,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同的孩子对事物的想法和认识也有所不同,因此,也会有不同的作画内容。从儿童感兴趣的漂亮玩具花衣服等生活用品着手,或带他们走出教室,以美丽山川、房屋建筑、飞禽走兽作为表现对象,开展线描写生练习,此时,尽管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物体歪扭,不合比例,画面线条稚拙,有的甚至将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拼凑在一起等等,但毕竟是他们能动的对物体感知的结果。有一位教育家说过: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成绩多么不好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少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

我们要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儿童,使他们逐步想画、愿画、敢画而不拘谨。

2. 让孩子进入立体世界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儿童画教学经验告诉我,必须老师亲自带头,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在观察习惯形成后,应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的、结构的形体意识,时而让孩子们俯身触摸地上鲜嫩的花草,时而和他们一起抬头仰望天上的宇宙星辰,既要巩固原始的热情,又要激发他们新的求知欲,引导儿童逐步走向感受物体的空间形态发展尝试的阶段,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3. 别让孩子陷入误区

待学生心理、视觉感知能力达到一定程度,随着造型训练的深入,画面已有立体感,对透视有了朦胧的认识,线条也相对稳定,理性思维在作画过程中明显体现出来,但他们仍处于眼高手低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中,常表现在对画面中的某一条线要反复修改。此时,作为家长在孩子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自作聪明,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强加给孩子,以成年人的理性的思维去指导自己的孩子画画,作为教师也一样,需引导得法,启迪和提高重在顺应天性,贵在陶冶稚趣。正如日本研究幼儿美术活动的专家板光严所说:“幼儿美术活动不在于教会幼儿画成一张或制成一件工艺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他当做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

三、提升孩子的审美意识

随着孩子们生活阅历的增加,教师应不断地引导孩子拓宽自己的视野,通过接触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去了解生活中业已存在的更多更美好的事物,让孩子们捕捉到更为丰富的创作素材。通过讲评优秀儿童画作品或通过直觉体验优秀作品的创作过程,成为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过程。

孩子们都喜欢画画,他们天生都有表现才能,有极强的表现欲,我们应对孩子在画中表现出来的天真、稚拙、淳朴的艺术语言,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赞美,让他们在鼓励声中树立自信,在赞美声中发展和培养勇于创新的个性。应当提醒各位家长和老师注意的是,儿童在获得了运算能力特别是形式运算能力后,他们眼中童话的、幻想的世界逐渐变为客观的世界,以绘画的形式表现这一客观世界则需要具备更丰富的专业语言,许多孩子由于缺乏这种能力的培养而难以表现这一世界,致使他们从此不再有热情作画。

篇6:谈谈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草海镇旭光学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逐年增加。我校2013年共有学生1015人,其中留守儿童92人,占全校学生总数9%,他们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教育、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多个领域,绝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而是全党全国和全社会应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各地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我们觉得下一步,应努力把取得的经验加以总结建立长效机制。让留守儿童在教育、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健康发展。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道德滑坡: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物质生活支持能力强,但儿童自律能力差,行为缺乏亲情及时有力地规范,男孩讲究吃喝、看碟上网,打架偷窃,容易走上犯罪道路(目前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已高达20%)。女孩追求穿戴,生活散漫,内心渴求关爱,导致留守儿童道德普遍滑坡。

2、学习偏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监护人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且有亲情差距,对留守儿童学习管理介入困难,逃学、厌学、辍学时有发生,导致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偏差。、心理失衡: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特别需要倾诉、关爱和指导,这种情绪长期积累 得不到正常的疏导,他们或变得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或性格孤僻举动反常,形成畸形心理后进行矫正型教育困难。

4、安全隐患: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更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

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将不断加大,留守儿童和流动子女教育问题将更加凸显,必须从制度上整体地把它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具体解决办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以学校为主的教育管理机制。农村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拓宽育人途径上下功夫,各学校应专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卡,全面掌握其数量、家庭及监护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情况。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注重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要及时主动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学校要争取配备心理老师,或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设立“谈心室”等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以便及时疏导教育,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缺失;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孤独感、自卑感,促使其人格的健康发展。以学校为主的教育管理机制需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利用实施“农村学校寄宿教育工程”的契机,不断改善寄宿学校的条件,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控制和减少优秀教师的流失。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指导,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机制和体系,把留守儿童辍学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2、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形成以村民小组为主的安全监护机制。村委会应加强辖区内的治安管理工作,净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此外,村委会还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跟踪体系,掌握本村辖区内农村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应对。

3、加大改革力度,形成合理的入学制度等相关配套机制。留守 儿童的教育问题虽表现在农村,但其得到有效解决的关键却在城市。农民工集中的城市和地区的政府,应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政策,适当降低办学“门槛”,积极探索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新形式。依据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实行适龄儿童按居住地原则接 受义务教育制度。让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在父母的关爱下健康成长,这也是减少留守儿童的有效办法。

篇7:从美国的文学作品中谈谈

作者班级:05级英语(1)班 作者:黄凤燕 李秋婷 许淋玉

指导老师:丛爱农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出现了一批另类的青年男女。他们生活简单,喜欢穿奇装异服,厌弃工作和学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他们蔑视人性,追求极端自由,沉迷毒品和性爱。然而他们也是正义的化身、天生的斗士。他们反对任何垄断的资本主义统治,反对对外侵略和种族歧视,敢于质疑和否定传统文化价值观。“垮掉的一代”是很难用简单几个字就能形容清楚的。

关键词: 二战后美国; 垮掉的一代; 小说; 电影;

1939年9月1日,随着纳粹举着枪火在波兰边境打响了第一炮,历时6年声势浩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浩劫,波兰人反法西斯的一声怒吼从欧洲向世界各地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先后61个国家和地区被卷入战争,人们瞬间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虽然二战最后以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而告终,然而和平的代价是昂贵的,九千多万人的伤亡和四千多亿美元的损失使得当时世界各国经济人口都受到重创,奄奄一息。而美国人却是聪明和幸运的,他们没有在战火刚刚燃起时就参加战争,而是充分利用战争这一特定环境做起了生意。正是美国人与生俱来的生意头脑使得战后的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也正是在这样温润的土地滋养下,涌现出一批对这个酒足饭饱的社会提出质疑的反社会反文化的先驱。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垮掉的一代。

一、“垮掉”的精神

“垮掉的一代”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在英语中,形容词“beat”一词有“疲惫”或“潦倒”之意,而克鲁亚克赋予其新的含义“欢腾”或“幸福”,和音乐中“节拍”的概念联结在一起。“垮掉的一代”并不是指二战后美国的青年一代,而是指二战后的一个由作家、年轻诗人、浪人、学生甚至是市井流氓所组成的复杂松散的集合。“垮掉”蕴含着社会各层对这一批不思进取的青年人所表达的愤怒和惋惜。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垮掉”,即使是醉生梦死寻找生命的真谛,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垮掉”精神。他们厌倦二战后美国安逸无忧一成不变的社会,他们从最犀利的角度看穿了美国和平面具下野狼的本性。他们反对侵略反对种族隔离。他们希望从性爱、毒品中寻求超脱以找到生命的真谛,达到完全的放纵完全的自由。从二战后美国文坛不断涌现出的优秀的“垮掉派”的作家及其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垮掉的一代”没有“垮掉”,他们生活的态度及艺术作品都是对生活新的剖析和挑战。

二、《在路上》——“垮掉”的圣经

《在路上》是众多“垮掉派”作品中最为人熟知的一部作品,堪称“垮掉派”人的新圣经。它的作者杰克·凯鲁亚克也因为这部小说被人们封为“垮掉派之王”。1957年的春天,杰克·凯鲁亚克用一部打字机和一卷120英尺长的打印纸完成了《在路上》的初稿。从作品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作者的一篇自传性质的小说。主人公迪安生就注定是个路人、浪者。他的母亲在急行的马车上生下了他,年轻时代便成为一个囚徒,为了躲避与他格格不入的社会条款,迪安选择了流浪。只有在路上与同伴们疯狂的聚会享乐,越过法律雷池,冲破道德底线,遇到不一样的人,发生不一样的故事,这样新鲜而刺激的生活才会让迪安感到生命的可贵,每分每秒都需要珍惜。这正是“垮掉的一代人”苦苦追寻的人生真谛。有些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味道,亦不乏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迷惘。《在路上》,这条路一走就是几番横越国度的长度,纵使享乐纵使自由,在路上也不乏愁苦失落的悲凉。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遭受着病痛的折磨,顿感人生凄苦,他将这份苦寄托到了“路上”,希望用性爱和享乐放纵自己的身心,掩盖悲凉的生活。这也正是“垮掉的一代”追求享乐自由的真正目的。《在路上》一经出版便成了“垮掉人”热捧的对象,他们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寄托到小说中,仿佛自己与迪安一同经历着路上的种种。是杰克·凯鲁亚克给了“垮掉人”以希望。凯鲁亚克曾这样描述:“ 垮掉一代”成员个性异常鲜明„„他们是在一个令所有人极度不安的糟透了的经济萧条期长大成人的,„„他们的青春伴随着战争的混乱„„他们既有情绪最低沉的时刻,也有情绪最振奋的体验„„他们渴望自由,渴望能在和平中生存,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因为战争而破灭,他们不得不混迹于黑市交易,沉溺于爵士乐、吸毒、性放纵、打零工,醉心于萨特作品。”

三、《麦田守望者》——“垮掉”的独白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麦田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对妹妹菲比的一段自述。让我们抛开故事内容,单看这样一段简单的孩子式的独白。将“一大块麦田”比作社会,“几千几万个小孩子”指的就是“垮掉的一代”的青年们,而“大人”指的则是墨守成规满腹野心的政客们。我想,这就是作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内心的一方净土。在那里没有世俗的种种束缚,“孩子们”可以尽情“游戏”,尽情享乐,而“我”作为“垮掉”的捍卫者,愿意真诚的捍卫守望着一方心灵的净土。这是一部从孩子的角度看“垮掉的一代”的小说。孩子厌倦学校,逃学,离家出走,接触社会,最终又逃不过命运的安排重新回到另自己深恶痛绝的学校。这正是“垮掉的一代”的真实写照。他们厌弃社会,却又无能为力改变,只能靠酒精、毒品、性爱麻醉自己,祈求超脱,但每每醒来发现自己仍然置身于这样一个社会中,不免失落,愁苦。塞林格从一个中产阶级少年的角度,反应了二战后的美国人衣食无忧,但精神世界却一片狼藉。小说一经出版便得到读者的强烈共鸣,霍尔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也是“垮掉的一代”的典型形象之一。

四、《阿甘正传》——“垮掉”的光明

这里我们讨论的是电影《阿甘正传》,改编自温斯顿·格鲁姆的同名小说。主作者通过对主人公——智商为75的智障者的成长经历的描述,反映了美国几十年来社会政治的方方面面。它使美国人重新审视国家和个人的过去,重新反省美国人的本质。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的反智情绪高涨,好莱坞于是推出了一批贬低现代文明、崇尚低智商和回归原始的影片,美国媒体称之为“反智电影”。《阿甘正传》就是这一时期反智电影的代表作。这里我们要讨论的并不是主人公阿甘,而是贯穿于整部影片但其实真正出场并不多的人物珍妮。珍妮和阿甘一样出生于二战刚刚结束的美国,但她却有着悲惨的童年经历,也因此让她成为那个时代受“垮掉派”影响的叛逆少年之一。如果说阿甘的一生鉴证着美国二战后几十年来的历史兴衰,那么珍妮的前后变化则是“垮掉的一代”青年人的成长历程。从“垮掉派”的颓废迷惘到“嬉皮士”的兴起衰亡,珍妮始终是那一代叛逆青年中的一员,与单纯善良的阿甘格格不入。她也有理想,但却屈服于现实,这也正是“垮掉族”共同的病症——无力改变,就自甘堕落,寻求超脱。不过《阿甘正传》的结局也让“垮掉的一代”重新走上了光明大道。嬉皮士运动过去之后,珍妮选择回到了阿甘的身边,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预示着“垮掉的一代”在经过了漫长的颓废期后又重新回归到了社会中。

五、结语

我们可以说美国“垮掉的一代”人自甘堕落,我们也可以说“垮掉的一代”不思进取,但“垮掉的一代”绝对不是一个贬义词。它是人类文学史上一个伟大的流派,它是人们对心灵对自由最纯真的呼唤。因为没有了世俗的束缚而变得洒脱和放荡不羁,因为做别人不敢做、说别人不敢说,才能真正道出人们的心声。我想这就是“垮掉的一代”如此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篇8:谈谈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

从事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多年, 发现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很少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 缺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方式, 导致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较多。针对这些情况, 下面谈谈我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关爱留守儿童, 做孩子的严师慈母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管教, 一部分孩子性格随意散漫, 在学校往往除了班主任谁都不放在眼里, 经常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行动引起大家的注意。这部分孩子大多是因为内心的孤独感和缺乏安全感, 故意闹事引起老师同学们的关注。对于这部分的孩子, 班主任必须做到悉心关爱但又绝不放纵, 要做孩子们的严师慈母。

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心是教师的灵魂, 农村学生由于受家庭条件的限制, 生活中的困难本来就较多, 再加上环境, 交通等因素的影响, 他们要承受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留守学生除了要克服精力和体力上的困难, 还要克服精神上的孤独与无助, 这就要求班主任更要充满爱心他们。班主任要对全班学生作一个充分的了解, 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 如家庭基本状况、学生的性格特征,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施以爱心。首先要心中装着学生, 像对待儿女那样对待学生, 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其次要平等地对待学生,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 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 然后对症下药, 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作为班主任, 还要努力做到像朋友一样欣赏学生, 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 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理解是教育的前提, 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参照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发现当一个学生在被你认同、尊重后, 他可能会有惊人的潜力和爆发力。

但是付出爱心与严格要求不可偏废。爱心是伟大的, 但是绝对不是万能的。对学生付出的爱是门艺术, 何时付出、怎样付出、付出后怎样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用心等等, 这些都需要班主任用心去思考。如果仅有爱心, 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行。留守儿童虽然缺乏来自父母的直接关爱, 但在经济上的满足、来自爷爷奶奶的溺爱并不少, 所以如果班主任对孩子的关爱处理不当, 他们以为是理所当然, 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对待留守儿童的的教育离不开严格要求, 应该批评的就要针对性地进行批评教育, 甚至可以有一些小小的惩罚措施。比如班主任与家长沟通, 如果孩子最喜欢的是家长每周打回来的一次电话, 那么对于屡犯错误的孩子, 就可以惩罚他推迟与家长的通话, 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使父母难过, 即所谓的“德有伤, 贻亲羞”, 进而及时纠正。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小学阶段的孩子, 正处于迷惘与敏感的时期, 这个时候是孩子性格形成的主要阶段, 注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 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如孤独、敏感甚至厌学厌世等不良情绪, 针对很多留守儿童缺少的不是物质, 而是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 班主任应该加强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可以配合心理辅导教师, 适时开展心理辅导, 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如果没有专门的心理教师, 班主任也可以身体力行地承担心理辅导的责任。班主任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心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开导, 不仅要让孩子们知道父母的爱与无奈, 而且也要让孩子们体会父母的艰辛, 从而改掉铺张浪费、攀比等不良的习惯。班主任在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好他们的隐私, 不能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教师要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做工作, 否则这项工作将很难取得成效。

班主任要制定具体详细的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和方案, 配合学校大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的氛围, 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摆上桌面, 真正使班级成为留守儿童学文化、学做人的家园。班主任要建立留守学生专项档案, 记载好留守学生父母打工所在地的地址、电话、家庭情况等;充分关注到留守儿童的个性心理和个性需求, 把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以及各阶段的变化情况记录下来, 且有针对性地对这些留守儿童进行个别教育、补偿教育, 并主动与其监护人联系。班主任还可以利用春节、假期学生父母返乡的时机, 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或登门家访, 与家长充分交流, 引导家长采取多种方式与儿童交流、沟通, 多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 让儿童体会到父爱和母爱, 形成合力效应。

三.发挥班主任的主角作用, 加强留守儿童与班集体的联系

留守儿童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 容易造成自卑、孤独、自我中心等心理, 他们往往陷入自我的世界而与班级、同学隔阂起来, 不与同学交往、与班集体疏远, 这样是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 呼吁全班同学共同去关注留守儿童, 让孩子们更多地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减少孤独感, 增强自信心。班主任可以开展以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结队帮扶活动, 树立留守儿童自立自强、勤学守纪的榜样, 以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也可以以班干部和优秀学生为成员, 成立留守儿童“爱心小组”, 每人与一至二名留守儿童结对, 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予他们帮助。由于留守儿童远离父母, 较之同龄的孩子一般比较独立, 班主任可以以此为切入口, 充分肯定他们这方面的能力, 并且可以选举较好的留守孩子为班干部, 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带动其他的留守孩子尽快融入到班集体中来。

班主任应该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创造一个温暖、宽松的成长学习环境, 让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从而弥补其由于留守而缺失的亲情。班主任在开展班集体活动的时候要鼓励留守儿童和其他学生一起参加, 一起合作, 使留守儿童感受到自己也是班集体的一员, 从而使他们在心理上有归属感。通过活动增强与同学相处的感情, 体验到生活的快乐, 体会到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友爱, 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让学习多彩的活动成为留守儿童成长的乐园。

四.加强与社会联系, 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教育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单靠学校和班主任的教育是不行的, 学校及班主任在做好校内工作的同时应积极争取校外教育资源。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很多农村家长错误地认为那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 其实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是谁也无法代替的, 留守儿童的家长应该多与班主任联系, 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情况, 通过的写信、打电话等方式关心和开导孩子, 配合班主任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另外, 学校也应该配合班主任, 争取校外教育力量实施教育, 比如聘请校外心理辅导员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聘请经验丰富的退休老教师指导教育等。要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关爱留守儿童, 努力形成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四个环节联动的教育网络, 营造出一个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的教育环境。

总之,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 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者们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 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送给这些心灵脆弱的孩子们, 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摘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 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农村小学教育的一大难题。农村小学班主任应该关爱留守儿童, 做孩子的严师慈母, 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留守儿童与班集体的联系, 联系社会教育力量, 营造出一个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班主任,留守儿童,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赵思蓓.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现代阅读, 2012 (9) .

[2]戴鸿勤.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J].山东教育科研, 1998 (5)

上一篇:义务支教心得下一篇:开办个体诊所申请书